晋城市陵川县宝应寺
宝应寺,当地人称宝龙寺,古称宝应寺,清末又称卧云庵。当年这座寺庙香火不断,香客如云,近年来,由于煤矿开采等客观条件制约,寺庙处于危房,己不对外开放,可以理解。游客只能在外面大致观看游览。
宝应寺是座古老的寺院,创建于汉唐,大兴于元明。坐落在陵川、高平、上党三县交界的卧云山(现称关岭山)上,历来皆是修行人静修之所。
本寺背靠连绵数百里大山,右侧高平、建宁环绕,左侧天公山环抱,山后是长治市上党区的西火乡,正前方一马平川,视野开阔,风景如画。高高的秦岭卧云,鸟瞰陵川县礼义镇的各个村落,山脚下就是我的家乡东沟村。
宝应寺占地面积约五十亩,建筑面积约 6000m²。本寺共分三院,中院从后至前依次是大雄宝殿、东西配殿,四面观音殿、地藏殿、大悲殿、伽蓝殿、祖师殿、天王殿,东院有斋堂、老君殿,西院为静修院。
宝应寺历朝历代均有维修,现存碑文中都有记载。现存元朝碑碣一块,明朝碑碣三块,清末碑碣一块,民国碑碣一块。碑文内容主要是寺院传说、记载、功德芳名等。
宝应寺后有三眼古井,终年滴水不断,当地人称之为“滴水洞”,水味甘甜,而山下水味苦涩,不知所以。
宝应寺“鸡叫一声听三县”和“宝应寺吃水不用担,自动流到缸里来”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景观,流传很广,影响甚大。
因雨季常被白云笼罩,宝应寺又有“卧云寺”之称,“秦岭卧云”为古陵川八景之一。
宝应寺后山上有北魏时期的石窟五个,另有石雕、石刻像十几尊。石窟为魏晋时期大兴佛教的产物,造型浑朴粗犷,计有 3 窟、大小佛像 20 余尊。其内有秦始皇避难的藏身洞和出宝物的修身洞,站在洞内,使劲用脚踩踏,可发出敲打锣鼓一样的声音,人们称它为“锣鼓洞”,可惜宝洞口现被一巨石堵掩,留下了“要想洞门开,还要原人来”的美丽传说。
宝应寺山间青松翠柏,冬暖夏凉,十分怡人。
宝应寺院前面有三门五塔,沿着台阶到达塔上面,可以览尽山下美景和十几个村庄,有心旷神怡之感。
礼义镇,隶属于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地处陵川县西北部,东与平城镇、崇文镇、杨村乡为邻,南与附城镇相连,西与高平建宁镇接壤,往北便是长治上党区,与西火乡、荫城乡等相连。地理位置优越,经济繁荣,人杰地灵,宝应寺就座落在礼义镇东沟村的关岭山山腰,是一个十分美丽的地方,在挖掘宣传宝应寺古寺庙的同时,更欢迎八方佳宾到我的家乡宝应寺敬香祈福,旅游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