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第一编 佛法总学](九)
2018-02-27 13:37:09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8178次 评论:0

2 判摄
 
 
01佛藏择法眼图

 
  
(缺图)


  依此遍观佛祖经论义语,悉可判解。今震旦人学佛虽多,遵故蹈常犹不能及,无别宗义开建。近欧阳渐与梁漱溟二君颇能有言,欧阳君能善说大乘不共二谛;梁君所言,仅齐三论显说,其密指者似在禅宗而未能达。(见海刊一卷六期)

 

02佛学大系
 

一 三唯论


二 三唯论之含摄


甲 三唯论的各摄    乙 三唯论的互摄


三 三唯论之贯通    甲 三唯论与大乘宗    乙 三唯论与哲学


一 三唯论


  凡治彻头彻尾之学,有“展手撑破虚空边,伸脚踏透宇宙底”之大丈夫志量者,殆皆有三个疑问横亘心中,务求个完全解决。那三个疑问呢?一、名名色色的“本来”是什么?二、名名色色的“现行”是什么?三、名名色色的“究极”是什么?若有此三个疑问必求解决,便于一切宗教、哲学、皆有了研究的需要;若求个完全解决,则佛学便成了唯一的需要。


  佛学于上列三大问题的答案怎么样?


  名名(精神的种现)色色(物质的种现)是无数无数差异区别的,此无数无数差异区别的一一各各,都不是永久不坏灭的!是由生起始成而且不是永久不坏灭的,则一一各各便都是暂有、偶有的!细细看来,不单是暂有、偶有,而且是无而忽有,有而即无,变时极速疾的。但恒通遍满于无数无数类差各别,极速极速生成坏灭的名名色色,确实是有未尝异未尝变、永不异永不变之性的。譬如有不隔不别不坏不失的水,故那汹汹异相滔滔变现的波浪,得以无际无断。但名名色色都是变异的,不是不变异的,故此不变异的虽不可无亦不能有,祗得强名之曰“如”。换言之,则祗可强对此恒遍而不变异的作个记号,名之曰“如”耳。其余既都是变变异异的名名色色,则便都不是真实的。盖真实的必常如是,常如是的必遍如是,然则真的必是无变无异的,无变无异的方是真的,故名名色色皆不是真,唯“如”是真,强谓之曰“真如”。真如既是无乎不在无乎不然的,便可知佛学于名名色色之本体是甚么的答案,就是“真如”了。


  “真如”是虚豁圆活的,是无形对无识别的,然则那无数无数物差类别、无常无常生成坏灭的名名色色,是怎么样现起存在的呢?实在的祗是“真如”,实无他物;然现为名名色色者,即由真如是无形对无识别的,所以不曾自知(无明);复由真如是虚豁圆活的,所以又得欲知之心;欲知之心乍动,所知之境随变,乃现为名名色色而真如终不见,真如虽不见而名名色色实皆真如也。名名色色之贯持者,乃心之发生力的意;名名色色之变异者,乃心之了别力的识;于是亦便可知佛学于名名色色之生缘是甚么的答案,就是“意识”了。


  “意识”是参错流动的,是有执见有创造的;然则那意识又何以不能契证真如,但发生了别那变异的名名色色呢?就因为意识是真如不自知而起的欲知,故所知的皆是所变生的名名色色而不能知真如也。然在意识持变的名名色色中,每每免不了迷闷及牵逼之苦,由是意识对于名名色色又起了悟彻及解脱的心愿。信有不由意识而生起存在的不变不异真如觉性,一旦契会,便得透脱名名色色,自在遍照。如此第一步便观察名名色色皆是意识变生的;此第一层已明确证知,则名名色色都唯意识,意识便不去求知名名色色,贯持变异名名色色的力量便消减了。进观意识即真如,真如即意识──意识即真如,故意识便不生幻梦质碍;真如即意识,故真如便圆成了“妙觉明知”。真如圆成了妙觉明知,故彻体圆照名名色色而自性虚灵不昧;意识不生幻梦质碍,故随缘普现名名色色而当相融映无尽;是之谓无上正等觉。于此便可知佛学于名名色色之究极是甚么的答案,就是“妙觉”了。


  将上来所说的归纳起来,便结成三唯胜义。那三唯胜义是:第一、说明“实在”是“真如”的“唯性论”,第二、说明“现有”是“意识”的“唯心论”,第三、说明“究极”是“妙觉”的“唯智论”。此三唯论,便是佛学的大系了。

 

二 三唯论之含摄
  

甲 三唯论的各摄

           

    


    
   
(缺图)
  


乙 三唯论的互摄

 

     

心佛及众生,无差别而三;众生心及佛,三而无差别。是谓三唯论互摄之妙法。


  
三 三唯论之贯通

  

甲 三唯论与大乘宗

       
(缺图)
  

乙 三唯论与哲学

 


  哲学上唯一大事之本体论(亦曰元论、玄论),虽各有种种的说明不同,说明到“离过绝非”、毕竟平等、不可破坏、遣无可遣、立无可立的,必以佛学之真如的唯性论为极则。哲学对于宇宙的物质现象、精神现象、生命现象、亦须有因果、生灭、成坏、恒转、分合、业用、功能、造化等关系的相当说明,其说明虽亦种种不同,而佛学之意识的唯心论,实能总集其成,使种种不同之世论,皆得一容存的位置。哲学之所由治者,唯在要知识实体之真相和幻象之通性;换言之,则谓由要获一最正确最普通最永久的知识亦无不可。故近来哲学上之知识论──亦曰认识论,乃视本体论尤为重要。对于本体所知识者益真确、则宇宙现象之虚渺益明显。由之可反证宇宙现象,皆由对于本体的错误知识所生起;理正那错误的知识成正确的知识,则本体洞彻现象、现象洞彻本体,便理事一致了。以言正确知识,则佛学之妙觉的唯智论更是擅长了。


  要之·本真如体元绝对都无认识;元无认识、故得起错误认识。忽起错误认识!故将错就错、错上加错,谬种流传,迷眼深积,错错相结而不解,错错相引而不断!故有众告、世界、业果之相续。若自知向来之认识都错误了,革了那错误认识的命,化为真确之知识,认识一一法自性的本体;如十字街头撞见亲阿爷一般,一丝一亳都没有错误了,即为成了佛。有了都无错误的认识,故不复得起错误;此便是即人成佛之学。成佛不是件奇怪的事,人人可即成的,但也要有些丈夫的志量始得。(见海刊二卷四期)

 

03佛法之分宗判教
 

  梵土戒贤、智光二家,及华土贤首、天台诸家,以一时门庭施设之方便,于唯一大乘教所诠之自证境行果、化他境行果上,判教高下,致后人死守其语互争优劣,予固不偏取之。而近人闻古者一音教之风而悦之,胶执“教一乘三”,亦有未可。盖同一大乘教,特其所诠于境行果有偏重,或自证化他有偏重,虽偏重即为其殊胜之处,而统计其全,则平等平等也,至大乘与余乘则不然、其所诠各有自乘之境行果,其能诠亦各有自乘之教。乘既三,教非一;教若一,乘岂三?设云教属乎佛故一,乘属乎机故三,殊不知佛不应机何有乎教?机不感佛何有乎乘?故应机三则乘三教亦三;感佛一则教一乘亦一。若无机佛之感应,何论教乘之一三哉?故予意教之判当依乘之别,乘之别、不别于后世,在佛应机而教兴时已别之;故诸圣教处处有乘别之明文也。然乘之开合亦不一其说:有时总说为一,乘无别而教亦无判;有时分为大小二乘;有时分菩萨独觉声闻之三乘;有时加人天为四乘;有时分所加人天为五乘。复有于三乘加佛乘为四乘者,此则迷一大乘之因果以为二,出于后人谬计,为圣教明文所无也。但今综佛法之大全以类别之,可别为三:一、化俗教,谓人及天等五乘之共教。二、出世教,谓声闻乘等三乘之共教。三、正觉教,谓大乘(菩萨乘佛乘)不共教。初一不离后二,而后二非初一能尽,若离后二,则成凡外之法而非佛法;前二不离后一,而后一非前二能尽,若离后一,则仅凡小之法而非佛法。故此三乘教法,皆不离佛自住之大乘也。兹表如下:



  近人(见支那内学院各书)引金刚般若,佛令一切众生皆入无余浬槃之意,证明其“乘三教一”,由仅知三乘共教之故耳。然三乘共教诚亦佛法之通相,据此以言教一乘三,亦无不可;但更应知大乘别教·五乘共教,乃能至极而普应耳。兹更表如下:

  
(缺图)


  如一树然,由地上枝叶而望之,祗望至地皮之本柢而止,故可以三乘共教为通相然三乘共教之所依,则又当在大乘别教。要之佛法以三乘共教为本干,大乘别教则其根源也,五乘共教是其枝叶也,故应有此三教之判。


  然唯识等大乘八家,则均以实相法界──即诸法唯心为根本,及妙觉佛果──即无上菩提为究竟。以此根本义故,究竟义故,同一大乘平等平等。而就其集理起行之特点以明其教理所趋重所祟尚之宗主,则昔于佛法总抉择谈中,尝大别为三宗,为表如下:

   
 

 

  此中律宗专指终南山道宣律师之律宗,道宣律师宗归唯识,及明藏识中种子为戒体,皆有明文,故属于唯识宗。真如宗中禅及天台等之五家,细分之犹别有宗尚,今就真如之广义言,诸清净法总名真如,故总曰真如宗。竟无居士谓当由唯识以进言唯智,唯智即是此言之真如宗──予昔作三唯论,即谓唯性(今曰空慧)、 唯识、唯智(今曰真如)。宗是教理之主,指全部教理所祟尚趋重之一点而言;所以要有此一点者,便集中全部之教理而总握之以起行也。凡教皆为诠理,凡理皆为起行,若非反博归约,有以握厥总要,则泛览教理而行莫由起!若知为便令起行之教理集中点谓之宗,则近人横分法相、唯识为二宗,诩诩以独能发前人所未发自矜者,可知其尚泛滥教理而无所归,故不知法相教理所宗即为唯识也,盖平列偏明诸缘所生法若集论及瑜伽等等,由立言教以明义理,乃能宗之宗相;而摄大乘、成唯识等,由集教理以起观行,正所宗之宗旨。故以宗言,法相宗乎唯识,不应将能宗所宗之一法相唯识宗强析为二,而正名定义但应曰唯识宗也。复就唯识以言,能唯是识(识言诠心心所),所唯(谓简我法及持相性)即谓缘生法相及二空所显真如性,若但明一识谓之曰唯识,而离诸法相性于唯识外别谓之法相宗,则尚何唯识可成乎!故不应离唯识宗别立法相宗。然空慧与真如得名宗者,统诸法而集中于识,既可名唯识宗,统诸法集中于二空观慧,亦可名空慧宗;统诸法集中于真如,亦可名真如宗。以此三宗概观诸大乘教理起行之方便,则得其纲领矣。


  三乘共教及五乘共教之分宗,不复一一。机感佛而兴教,故依乘以判教。理集要以起行,故依教以分宗。判教分宗,如是如是!(见海刊五卷五期)

 

04佛法大系
 

──十四年冬在武昌佛学院讲──


一 人天乘   二 小乘法   三 大乘法


  古今诸德判释如来一代时教,或一或二,或五或十,种种数目不一而足,今总括之分为大小二乘与人天乘。而此人天乘法,全系大小乘之出世阶梯,或大小乘之化他方便;故佛法之根本唯大小乘。其大小乘法修证法门之次序,与对于各宗之关系,极其缜密,试皆表列于左:

   

 

一 人天乘


  其中所言人天乘者,以诸有情若乘五戒之法可到人的地位;若行十善禅定之法可到天的地位。然此人天乘法非是有佛方有,即印度、中国、泰西各国皆有之。如佛法未来中国之际,儒教教人由士希贤,由贤希圣,由圣希天;道家老庄之徒使人得仙入天;西洋的基督教说生天;印度之婆罗门教说由人道而生梵天等。此可见人天之善法,为世间共同之教。但世间以此人天之教为其极归,而佛教则以此为出世之阶梯。化他之方便。盖立此人天教法有二种意:一则保持人天之道,由人天道而至小乘或至大乘;一则立此人天之教,示其迷谬之处,使其知非究竟而求出世究竟了义。若不尔者,则众生非但惊悸大乘不肯信受,抑且永没在苦。所以世尊说法,立人天教以培其出世之资粮,斥其迷谬之局执,而渐引入于大小乘出世者也。可见此人天乘法非佛教所独有,亦非佛教之特质。

  

二 小乘法


  小乘法已是佛教出世的法,而一般人一闻小乘即意谓必甚狭劣,殊不知若生色无色界已为常人之思想所达不到,而况超出世间者哉!不过此小乘之教理行果,比之大乘则不为深广;故小乘的根机为狭劣迟钝,而大乘的根机为利疾超胜也。小乘知我空而五蕴皆有,大乘知我空而五蕴亦空;以有法执为障故,遂名其为小乘也。吾人已知乘人乘之法可到人的地位,乘天乘法可到天的地位;进而更觉为人常受种种之逼迫,经种种之苦恼,一事方成两鬓同丝,老病相催,悠然死去!生为仁圣,死则枯骨;生为盗贼,死亦枯骨,则人生之价值何存?纵信神识不灭,仁圣死得升天,受种种之娱乐,但其五衰相现,流转何定!如是以不灭之精神,疲奔于业报之途,今生之所经营,已得而复失!来世之所经营,亦已得而复失!由是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尽未来际靡所底止;宁不勤苦无益?于是遂生一不满足之观念而求出世之方法。如世之求进化者,以万物皆有进化,则进化复进化,必将有超出人天以上之法可求得之,于是求所以脱雕人天之业牵及苦恼之一种进化,即是出世间之小乘法。此小乘法,即佛法中解脱人生苦痛之一种法门也。

  

三 大乘法


  大乘分为因果二位,在因位为菩萨乘;在果位为佛乘,又名如来乘。依此因果位,即作二层:一者行因趣果的大乘,二者彰果化因的大乘。行因趣果的大乘,即菩萨乘;彰果化因的大乘,即如来乘。彰果化因的如来乘,是由所证佛果之境界而开示众生,使众生依此法门以悟入佛之知见,达到佛之究竟地位。由因至果的菩萨乘,就是众生从无始以来之佛性,与过现之一切正闻熏习,发心修行,经四十一因位、而至圆满果海也。


  然此由因至果,菩萨乘法,就主要点有二位别:一者由加行入根本;一者由根本起后得。此二类中,初者如法性空慧宗摄。后者属法相唯识宗摄。属法性空慧宗之教典,即般若经与龙树提婆之四论等;以此经论所诠教义,皆显离分别之法性。修此宗者,若能依此教义如法修持,起法空观,经暖顶忍与世第一之四加行,而证无相法性之真如;此无相法性之真如,即是根本智(又名无分别智)之所证。盖以证此真如,则一切虚妄之境悉皆消灭无余,而一切清净佛法,莫不由之生长成满矣。属于法相唯识宗者,凡为思量分别想像所能及之一切诸法,皆为法相;而此法相依分别起,离分别外实无一法可得,亦无一相可见,故曰唯识。然能了此天地人物以至佛身净土种种诸法,皆唯识所现,非得根本智后所起之后得智,不能如实了知。何者?盖未得无分别智,则法执未亡,不能了为唯识之幻相故也。根本智即如理智,由如理智而起如量智,依如量智则无边无量之诸法品类差别悉皆究竟达其体量矣。如其未得如理智前,虽第六意识亦能依教理以观诸法唯识如幻,然末那之我执常存,仍滞迷执。况此间众生于一法上互有相违,譬如大海,随六道见各有不同,若非得法空以后之菩萨,安能知其不同之根柢而皆会归唯识之旨哉?又经有云:“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故名阿赖耶,胜者我开示”。阿赖耶识为建立唯识之根本,非明此识则不能究竟明了唯识;故欲究竟明唯识者,唯已空法执之菩萨为能耳。然而凡愚虽不能知,亦可凭依经论与各人之知识经验,集起唯识观念,以修习殊胜唯识观行,而达到究竟明了唯识之目的。能如是者,是名行因趣果之菩萨乘也。


  彰果化因之如来乘者:此如来果因与菩萨因果颇有攸分,何以故?如来既圆满根本后得二智而成正遍知海,理量同时,性相不二,无一刹那心不遍知诸法,故如来十种通号内有正遍知之一名也。菩萨不然,必须一刹那证性,一刹那证根,前后刹那乃能观性相不二;而如来则能无一刹那不证此性相不二之圆融法界。如贤首之六相十玄,天台之一念三千性相等,即明此理量同时性相不二之法界,而须以佛果圆觉为宗也。此云法界,以总包性相一切诸法为义。唯有大圆镜智能如实亲证此境,故曰法界圆觉宗也。


  至于佛教各宗对此法界圆觉宗与诸法性相二宗之关系,则如天台所宗之法华,以佛知见为宗;贤首所宗华严,以佛法界为宗;净土以弥陀智境为宗;真言以大日中台为宗;律宗以实践制恶行善为宗,禅宗以不立文字见性成佛为宗。在天台宗言,以法华为实,其余为权,纵华严亦兼别故。在贤首宗言,以华严为本教,其余为末教,虽法华属一乘法亦乃会三归一,不如华严惟照诸大山王。在净土宗言,唯往生法为易行道,横出三界,一生补处;其余法门钻仰维艰,非如净土之至简至易,故抹杀余法为难行道。在真言宗言,天地人物,六道众生,皆大日如来法身,其一一法悉为总持,修其法者,即身等同毗卢;其余各宗落于诠解,非究竟法,唯真言宗独得如来秘密奥妙之藏,而抹杀余法为浅显教。在禅宗言,众生本心即遮那如来,但须回光返照即能见性成佛,无须假诸言教,寻枝摘叶,枉费精神,故自称宗下,余为教下。在律宗言,佛教其余一切法门悉皆以教诠理而已:未能亲行实践;唯有遵循佛制,庶几大道不远。此之各宗,种种斥他非而炫己是,类皆独显其胜以为策行方便耳。其实、各宗皆为佛法,皆可得根本而起后得,入于理量同时性相不二之圆觉;无奈后人不解,为各宗起竞之由,吾人若能贯通考察,则禅宗直证圆觉,兼用空慧;律宗教遵唯识,亦兼天台;而天台、贤首、净土、真言,宗在法界圆满,各标其胜。而此性相与法界三宗,又统属佛教之大乘法。凡大乘法皆以诸法实相为根本,以无上菩提为究竟,夫何轩轾之有?故明佛法之全体及大乘之平等者,于宗下教下显教密教等抑他扬自之偏言,概无取焉。(妙空记)(见海刊七卷六期)

 

05佛法一味论之十宗片面观
 

  佛法一味,所谓“内证离言,应机巧说妙法味”。而一味之佛法,从一种方式以言之,可别为教理与观行之二门。由教理门以言之皆教理也,由观行门以言之皆观行也。今且就观行门略论之。


  观行门可大别为真空观行门与假相观行门。行门之所契达者,皆为空假不二,假空俱非之中实法界。而中国所传十宗可系列为两行如下:

   
(缺图)


  成实、俱舍二门,可达中实法界一分之择灭涅槃;中观门、唯识门以下,俱可达中实法界全分之无上转依。然建立“中实法界观门”者,则为天台华严二宗,故天台以真空观融摄假相观而成空假双遮双照之中道。而华严以假相观融摄真空观而成假空俱存俱泯之法界。然真空门妙极于禅宗,而假相门妙极于密宗,故行证之妙门,独于此二为崇。盖天台、华严着重于玄妙的描写,致行证反成无力也。至律宗之戒律为观行定慧共依之基础,且为建立流通各观行法门于人世之必循仪范,了然可知,不待更释。唯净土宗之往生十方净土,在现行之意义上,若达行证之极,虽成实,俱舍亦证涅槃而无待往生净土,然为一生未能极证而防退堕计,则皆有托庇于某一佛圣的清净国土之需要。不唯禅宗有“有禅有净土”的修法,而密宗亦有密严、香拔拉等。成实俱舍虽未明求生他方佛净土,而亦有期生得闻佛法的有佛法国中之意。今各宗间之通行之净土门,以西方极乐与兜率内院为最广。上生兜率内院以亲近弥勒,则虽不谈他方佛土之声闻众,亦可依归;故诸净土门又以兜率净土摄机为普遍焉。


  前二系列中禅密二宗,为空相二门最高极诣之对峙双峰,其直趋行证之力最强,故其自尊而抑他亦特甚。禅宗则自称“宗下”、而以“教下”概称其余,密宗则自称“深密”、而以“浅显”概称其余。要皆禅宗或密宗独盛之后,禅宗语录与密宗咒轨有自成一藏势,乃于一味佛法中发生如此绝然对峙之分别耳。然此非囿于禅宗、囿于密宗者所能知,而在深入禅或密之热诚者,又万非冷静之理智能致其感悟;故此虽为博达教义教史者所明见,卒无以解习禅习密者之囿焉。(见海刊十五卷四期)

 

06佛法悟入渐次
 

──民国十二年七月在庐山世界佛教联合会讲──


一 明业果不断故有情续生    二 明唯有根尘故人我本空


三 明诸法本空故唯识所变    四 明本非空有故入佛知见


  佛教以圆寂以大觉为究竟目的。藏海虽渊,但求由之而能开悟;法门固多,但求由之而能证入。拈花一笑,直契实相;击竹闻声,悟彻无生;非必有所谓惭次之阶也。然资粮备习,三劫五位,由生而佛,进程不应躐等;五类种性,有学无学,转迷而觉,悟入遂有渐次。约其渐次,可有四级:一、明业果不断故有情续生,二、明唯有根尘故人我本空,三、明诸法本空故唯识所变,四、明本非空有故入佛知见。


  一、明业果不断故有情续生 有情依其身语意三者所发动之善恶染净等行为,皆谓之业。有如是业,即有如是感招后异熟报之力,所感之后报能酬前业,是谓之果。异生二执俱生,于异熟果不达依他无我之理,遂起四颠倒而造善恶等种种之业。业持于识,为识增上;业为识造,识为业牵;此善恶之业,依有情之识,异时变异,遂得异类之总报。报体即识,报名曰果;复依此果而造诸业,更感后果。由斯前前后后业果不断,亘古历今,各随所造之业得其所应得之果,异生遂长夜沉沦于生死海底,相续于六道趣中矣。或曰:理既如斯,其相若何?曰:若示概相,可依十二因缘以明之。十二因缘者,谓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此十二因缘亦名十二缘起,以业果之相由十二种之因缘而起故;亦名十二有支,以此缘起有十二支故。此中所谓无明者,即不明之谓也。其所不明者有二种:一者真实义,谓诸法生灭无常,缘生无我,性空无为之义;二者异熟果,谓诸所作业异时必变异异类而成熟为果,曰异熟果。异时是所难究,变异则相不识,性空故理趣玄深,无我非妄心所缘;异生无正比量智以通此理,无真现量智以达此事,故曰无明也。以无明为增上缘,贪瞋等种遂尔现行,身语业于斯而起行为动作,是之谓行。以无明行为增上缘,命终之时惑业感牵识心,识心被牵遂复趣生,是之谓行缘识。当其趣生得命之时,此识即与父母爱情之精血合为一团,此一团中之物质即色,其精神──受、想、行、识即名,合此二者谓之名色。由名色展转之力,有情遂能吸入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能吸入者是之谓六根。当此六根既已成熟,遂由母腹中出而与外界接触,是之谓触。当此触时,即有逼近之苦乐与舍等之感受,是之谓受。于现所受不明其为虚妄,遂依之于境而生爱憎,是之谓受为缘生爱,以爱迷为缘故,于现前境认定而欲保取之或欲摧灭之,是之谓取。以取迷为缘故,造作诸业,以业有引来世之力,是之谓有,盖谓此报虽未舍,而来世应有之业因已有也。


  依此有故复得后报,是之谓有为缘生。报得曰生,果坏曰死。斯之谓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即业果不断有情续生之概相也。

   

        

  别作者既别受,共感者必共得。别异之报果乃别异之惑业所致,共同之果报即共同之惑业所感。根与身为别异之正报,器世界即共同之依报;国家乃共别之业招集,世界即共共之业所陶成。生老病死,一期复一期别异之业果相续;成住坏空,一劫复一劫共同之业果不断。诸有不达此义者,遂依其现见之果法上起诸断见或起常见,或计其为无因而然,或计其为有因而然。计无因者,谓去来今宇宙一切参差之现象森罗环列,人生一切变化之休咎富贵贫贱,皆何由而然耶?曰:皆自然而然,非有因而然也;即庄子所谓“然乎然、不然乎不然”之计也。计有因者有二支:一计宇宙人生为神造的,一计宇宙人生为物集的。计为物集,中士则说为阴阳二气、五行生克;印度则说为地水火风,极微造色;西土则说为原子电子,物质物力;然彼所说皆谓物集则相显,物散则相没,人生宇宙所言一切之果相,莫不由物理之因果律所致也。计为神造,东土则计为天,西土则计为上帝;然彼等皆谓宇宙之所以有此森罗万象,人生之所以有诸存亡休咎者,必有一独尊万能全知之天神主之宰之造之作之也;岂无而能然耶!何以故?以现见能活动之人之畜,不能如此故耳!不然者,则人畜等何以每不能遂其所乐欲而常为环境之苦所支配乎?故必有上帝也。合此二支与自然一派,又可约为二种邪见:一者断见,二者常见。计常见者即神迷派,彼谓上帝既为吾人之主宰,万能而全知,是以信之敬之念之祷之,当必赖之永生天堂,享快乐于无穷;若不信而忽之侮之慢之背之,自求永堕地狱,终伪撤但。常流于化外而莫之救药。噫!此教此见,一梗于胸中,其最善者或幸能生天享一期之福报,但报尽则仍不免于六道轮回,三途之痛苦;次之者则什九不免鬼道幽冥之苦矣。计断见者,即自然迷派与物集迷派;盖谓自然如是,本无因果,好丑固定,佛岂可致?遂顺其贪瞋慢之流而不复求其解脱之力。又谓人由物集,物散人亡,人生无常,应即时行乐;苟得以满吾贪瞋慢之狂壑者,虽五逆十恶亦何惮而不犯!虽杀尽天下人,亦何所顾忌而不为!苟不得遂吾之所欲为,闷闷一生,则无如自杀速死之为快耳!吁嗟乎!此见一印入脑中,其不长沦恶趣注册地狱者鲜矣!噫!不明十二因缘之概相,别共业感之正理,则不落于常,即流于断;既落断常而欲保持人类之地位尚乌可得耶!故吾人若真欲做一个人,昧此则无轨道之可循也。故此业果不断有情续生之理,吾尝谓之为“做人的要义”;推而广之,做天乃之做佛,亦莫不基此为出发之点,奉此为根本之理。故在佛法应谓之曰五乘之共通教义,为学佛之最低限度也。


  上来所说,非如世俗馍糊影响之谈因果。若能以之普及于今世之人类,则虽不倡世界和平而世界必趋于和平矣。且儒家虽不深明佛法,亦常谓佛教之谈因果,有裨于世道人心,足以补儒之阙也。


  记者谨案:中国庸儒,每耳食佛家有因果之论,辄谓佛教之谈因果,其于世道人心亦不无小补;实属乖谬已极,可知彼辈于佛经佛论必未曾寓目,于因果之理,必完全不能仿佛其粗义也。夫释氏所云因果之理,乃如实而言,岂彼横记妄说为如是如是哉!释氏之意,亦非借此论以骇惧世人,使勿杀人放火也;亦非待释氏道出因果之论,而后世间方有因果报应也;惟因事相本来实现为如此如此,故释氏说为如此如此。盖以于事实上虽因果昭昭不爽,然异生身为异熟之报所碍而不能见其底蕴;心为种种戏论所障而不能明其正情;故释氏集合异生分上所有之种湩事情,于其共同点上指出其因果之公理,次复告之以人生轮回之事情,使之由此理上比知必有六道轮回之事实。世人不晓,而谓因果之教,唯是释氏所施设,唯是佛教徒所迷信,岂人生真有所谓因果轮回来生来世哉,纵闻有二三现见之果报等事,亦不过适逢其会耳!总之,轮回非现前可见证,来生亦渺不可亲觉,吾不信焉,吾不信焉。吁嗟乎!中国人之未出国门者,不见有美国,不信有美国,而美国岂即因其不信而即消没乎?彼辈不信有业报,而业报岂即因其不信而遂无乎,知与不知,信与不信,而因果之理,业报之事,本来如是如是;吾甚为昧者危焉!


  二、明唯有根尘故人我本空 凡夫鲜具宿命之慧,菩萨尚有隔阴之迷,且贪瞋内扰,浊境外眩,吾人若不亟求所以出世之道,则福果一尽,人生之再报,将难乎为继矣!是以既晓业果之五乘通义,继则应达我空三乘圣教。此三乘出世之学,最初所明者,即人我本空之理、五蕴幻聚之相。盖以生死因于惑业,惑业原于执我,而庸人所执之我,则皆由不达五蕴假相而妄计之以为我之故也。或计色蕴是我,或计受蕴是我,或计想蕴是我,或计行蕴是我,或计识蕴是我,或计五蕴和合是我;要皆是误绳为蛇,顾影觅首也。若就其所计而推研之,彼将彷徨而莫知措其手足矣!盖以即如彼所计之五蕴而言之,其中亦唯见有色受蕴等,而未见有我也。或难曰:若但是五蕴而无我者,则谁是作者,谁是受者?若无作亦无受,则岂不违于业果不断有情续生之义耶?曰:应知“诸蕴从缘生,和合相续故,假现为我相,但唯有根尘”。所谓尘者,即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根者,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盖由根尘构接,见相假现,五蕴和续,惑业滋起,起业受果,仍在五蕴。蕴谓积聚,和合有相;此假合相,唯依根尘内外六处,觅我不得;为明斯义,是故说言唯是根尘,人我本空也。若无我执即无惑业,若无惑业则无所报,无三界报是曰出世。若明我空即无无明,无明灭则行灭乃至老死亦灭。灭染还净,缚乃解脱,此即出世之根本,三乘之共通教义也。诸有欲超出世间。离脱苦海,于唯有根尘人我本空之义,盍细味之!


  三、明诸法本空故唯识所变 依上所明,虽可出世,若深究之,义犹未详,言犹未至也。夫一切诸法不越五蕴,而色蕴等根尘诸缘亦从缘生亦无自性,体空而性寂,故曰诸法本空也。难者曰:诸法若空,即无有诸法,何以世间共见有种种差别之相,而圣教亦说有五位百法耶?曰:体虽空寂幻相非无也。然非无之相,不出能变能了之心识,故一切皆所变,唯识能变、唯识能了,故曰唯识。以体空而相有故,故曰诸法本空,唯识所变也。但此法空识变之义,非二乘定性者所能领受所可悟入者,故此义亦曰大乘不共教义也。


  四、明本非空有故入佛知见 有执即生执除即佛。除执即是佛法。众生妄情所执之妄相虽非有,而诸佛妙智所证之实相则非无;证与未证,诸法之真际本来如是。以是义故说之为本非空有。法华经云:“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为令世间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所谓悟入佛之知见者,即是亲证此非有之空非无之真也。然启发此亲证实相之智,非由先明诸法本非空有之理,不得而入,故曰明本非空有故开佛知见也。应知上三所明,皆为除执之方便谈,非和盘托出直示目标之论。然诸佛所以说五乘通理、三乘共教、法空识变之大义者,皆为众生根钝福薄,不得已而降低其教程,以之为阶渐耳,非直探其本怀之谈也。故吾明佛法之悟入,而以此居于最后也。


  上来所言,不过略示梗概,粗谈纲要,使学者有轨道可依,阶梯可循,不致东讨西摸耳;若真欲切实研究以求悟入者,则应详之于各宗之经论。(陈维东记)(见海刊四卷十期)

 
 
07律禅密净四行论

 

一 四门之统摄   甲 戒律   乙 禅观   丙 密咒   丁 净土


二 四门之类别   甲 律禅与密净   乙 禅密与律净   丙 律密与禅净   丁 律与禅密净   戊 净与律禅密   己 密与律禅净   庚 禅与律密净


三 四门之序次   甲 律禅密净   乙 禅律密净   丙 密律禅净   丁 净律禅密


一 四门之统摄


  佛法的修行,我尝分作律、禅、密、净的四行。故于世佛苑的计划中,亦分设戒律、禅观、密咒、净土四林。这四门,我以为可包括佛法中一切的修行法门,而且是各应独立为门类的。


  甲、戒律 戒律为三藏或四藏中的一藏,不惟在研究上为庞然巨镇,即于修行上亦能综贯无余。通常虽只认为三学或六度之一(或四,包括施戒忍进),然如菩萨戒依律仪摄善法饶益有情之三聚,综摄自他二利;声闻戒别解脱定共道共之三级,贯持因果诸位;何况忏诵仪轨以及密咒诸戒诸仪轨,亦斯流类,云何不摄?能专从戒律中行,所谓服佛之服,言佛之言,行佛之行,行至圆满,染无不止,善无不作,即身成佛,复何所疑?且修他行或有流弊,如依戒律而行,则决无过错。佛寂初二百年,可云唯依戒律修行,故圣真相续,血脉不断。盖戒厚则定自生而慧自发,自成解脱解脱知见。三四百年后律部分裂,论师纷出,于是解行者多而证果者渐鲜矣。


  乙、禅观 禅那、三摩地──三昧、三摩钵底、三摩呬多、奢摩它、毗钵舍那、瑜伽等名、皆指凝心一境,寂照静明之修习言。此为佛法修证中必经历必成就之事;神通智慧皆出于是。律密净三行至相当程度时,亦必有此经历成就。所谓定共戒及得悉地与念佛三昧等,何莫非此?特彼三行所侧重者各有其相耳。今不曰禅定或止观而曰禅观者,意在总摄一切禅定止观等门,将五停心、九次第定,以至中道观、唯识观、一心三观、法界观、如来禅、祖师禅类为一聚,而以专提祖师禅之禅为禅之极致。禅宗最重师承,亦犹密咒之金刚乘亦必师傅也。此中既统括一切止观,故台贤等止观不另列其修门矣。


  丙、密咒 密咒续轨各部,亦几埒律部而别成一藏,然其“续”原归经藏,其“轨”应编入律之大乘“作持”(例声闻律各跋渠)。要之皆轨范身语意业之所行者,谓之三密相应,正相应于此行轨耳。然自咒蛇之大孔雀咒,以至龙智、善无畏、金刚智、不空、莲华生、宗喀巴、空海、最澄以来集大成之密咒聚,悉皆摄属为此一修行门类。其特点则或诵或观,不离唵(嗡) 阿(哑) 吽娑哈五字,尤重坛仪礼供,摄三业以合于所崇奉之佛圣天神耳。既有如此殊异,故与律禅净不能不分家也。


  丁、净土 净土行门,本通于十方一切佛菩萨之净土,而在中国、高丽、日本、唯普遍弘扬弥陀净土。但近来发见于炖煌石室者,则于弥陀净土变外,更有药师净土变,千手观音净土变,弥勒净土变,地藏净土变等,则知唐以前修净土行者,不限极乐,而皈心兜率内院弥勒净土者尤伙 今此所谓净土行,亦总摄兜率净土、极乐净土、以至华藏净土、寂光净土等一切净土行门;在舍此短浊身器后,别取一常净身为所归处。据兹特点而统摄十方诸佛圣净土法行为一类,故能与律禅密各立而为四也。


  以上,依此四各成一门类言,每一门类中各摄众多行门,例如仅一弥陀净土行门,集中、日自庐山远公以来之宗派行轨,何虑千百?而此四行门之可摄尽佛法一切修行方便,可无疑议。然约类别与序次,则犹有可言者。

  

二 四门之别类


  甲、律禅与密净 此于四中,显然易见可分为二者,即律禅为一类与密净为一类。遍考东西古近一切济人度世之教学,其所修行皆不外“身心改进”“神圣感应”之二途,斯即律禅自力与密净他力之别。就中国言,儒近改进身心自力行,道近感应神圣他力行。细分则儒之经术近律行,而纬术近密行;道之仙道近禅行,而天道近净行。他若耶、回等礼拜祈祷近他力行,而柏(拉图)、康(德)等明智严肃近自力行。尢显然者,与佛法相先后之印度教学诸派,其先期婆罗门弥曼萨派,则专重四吠陀之拜祭赞祷,唯是他力之神圣感应;迨受刹帝利业果与解脱思想影响后之吠檀多派,则渐趋重于其自力身心之改善,尢以数论派为专重自力解脱之代表。佛陀起于崇尚自力解脱思想极盛之时代,且业果之思想源于刹帝利,而释迦族亦刹帝利种,业果由观自身所行善恶得所报乐苦,推及前世后世而成,进观业果之升坠靡常乃求解脱。此业果与解脱思想,实为印度刹帝利种之特产,而达到圆满成就者则为释迦族之大圣释迦。本唯祭祷之婆罗门各派,则为纂承于此义者;故原本正常之佛行,决为自力之律禅,换言之,即戒定慧行。他若瑜伽派侧近禅行而胜论则近祭行。即吠檀多亦始终不放弃梵神。虽修禅观亦以专念代表大梵之唵(嗡)字为唯一方法。至中国盛唐时,此派之商羯罗为纂承佛法思想之极点,不久又以“梵”与“毗纽笯”人格神一致,谓修行解脱亦非得此“神”之加护不可。释迦灭后六七百年间之龙智兴世,亦渐将彼教祭祷礼赞之方法,移摄来用为感应佛圣天神及归向圣刹之密净行。至密宗盛行,则亦有非受“密佛”灌顶加持不得成佛之说兴。要之,印度起于婆罗门之他力行,至后期佛教之密净乃完成;起于刹帝利之自力行,则于初期佛教之律禅即已完成。故改善于自行与感应于他行,虽均至佛法始获圆满,然不能不以律禅为佛行立本质,而密净为佛行之变体。故律禅之锻炼身心,密净之供祈佛圣,实为修行之两大别。


  乙、禅密与律净 若从此四行门发达之极诣(例禅之禅宗) 者为代表以观其类别,则于另一义上又可禅密为一类而与律净为别。盖律依众团折伏自我而至于解脱,净依圣国引摄自我而至于往生,皆以屈抑自我为行者;而禅密则反是。禅由即心是佛而至于呵佛骂祖以示超越,密由即身成佛而至于纵淫恣杀以示奇特,则以伸扬自我为行矣。故猖狂者当裁以律净,而畏缩者当奋以禅密;勇强者可摄入禅密,而怯弱者可导归律净。复次、禅密必定心而律净通散心,律净平易而禅密严峻。


  丙、律密与禅净 汉土古多禅净并修者,而西藏黄衣派亦律密兼重,则禅净与律密可各成类别。大抵律密皆繁礼褥仪,名相精细,轨制森严,学者非童而习之,纵拘守规矩绳墨中积之既久,不能入于神化。其影响于世人者,亦能使于佛教有较明之认识,此黄衣派之所以可名律密,而异于红衣派之为禅密者也。至于汉土民性,豪迈通脱,乐于简易。唐末五代之乱,性相经论与律密规制皆不复行,禅净之行与台贤之说相依,二三豪杰时能直得佛法之玄髓,妙用无方。然大都藉一个话头一句佛号为躲跟,陷于一切不知,而民俗之于佛教亦鲜辨晰之信;盖尚玄妙而忽规绳,上上人得之中下人失之也。


  丁、律与禅密净 律之本质为伦理学、道德学,专从身语或及心意之实际行动上,导人于止所当止作所当作之轨道,不须理解亦不须灵悟。从实行经验上所证知,亦为行之产物,故实证为行之本质。所谓“修行”,虽但以“持律”一名代替之,亦无不可。佛所教授教诫,曰法与律,余法皆为化导之教,唯律是制行之教,由此古人判律曰制教,余法皆为化教。化教中禅密净三、有十八回互。


  戊、净与律禅密 律须由戒生定生慧,证涅槃方算成就;禅之就体消停得力迟诸止观等且不论,即从缘荐入相应疾之宗门禅,亦必透末后关得大自在方可;密尤须无量学习勤苦修持,方有大悉地之希望。唯净土行则若极乐、若内院等,皆许以称念若弥陀若弥勒等圣号即可往生,一经往生即不退堕,其行极易。故于此行门一生决信,心即安定,既不虑所行之不能达所愿,则身虽未往生而心已等于往生者之安乐自在。日本真宗之为净土宗极诣,即以现能信入心安,便顿同已生净士住不退地,游化世间矣。故古人判“净”为易道,余法皆为难道。难道中律禅密三,有十八回互。


  己、密与律禅净 密咒行至于大成之金刚法,不论在解在行,皆与余法门大异其趣。一切皆有玄密神秘气味,形似凡俗而实最圣真,表似反常而裹偏顺正。必藉曾亲修验证者教授而亲修验证之,方获其效而仍莫尽测其故,唯可云从上师傅如是行故而如是证。故古人判为密法,而以余为显法。显法中律禅净三、有十八回互。


  庚、禅与律密净 禅观行中虽摄观而亦以止为依,修止即须止息攀缘而除一切想,若不先止则定心之观不成,纵观亦是散乱游观而不成寂静深观。由此不唯宗门禅别传于教外,而止修则解绝之一切禅行,孰不言思俱寂?但心言绝处了了相应之一着,实为万法宗本。然唯以心印心不立文字之宗门,专在文义路所不通处。导令深疑力究,不同其他之皆从文义解路入。故此称宗门,余为教门。教门中律密净三,有十八回互。


  
三 四门之序次


  甲、律禅密净 以律为首,可有律禅、律密、律净、律禅密、律禅净、律密净、律密禅、律净密、律净禅、律禅净密、律密禅净、律密净禅、律净密禅、律净禅密之十四变序;益以三三三山山诸式,有二十一变序,共三十六序次,兹不具论。试一论以律禅密净为序次之进程:谓对佛法既了解具信已,实践修行,首持戒律,进习禅观,乘是戒定慧始觉之力,引契秘密藏中之本觉法身功德,乃得入诸佛菩萨妙庄严刹。此其进行之程次,例之龙树菩萨,至为显然,故为最根本最自然之序次。以禅律为因行自力之增进,以密净为果德他力之加持;以因行契同果德、以果德成满因行,此为最可遵依者也。


  乙、禅律密净 此中亦有诸变序如上。以禅律密净为序次,亦大有用。例吾以慕仙佛神通而出来,后虽受戒读经仍茫然不入;以八指头陀提撕参究无义味话头,由阅指月录而传灯录而诸祖师语录,渐增疑闷蕴结;虽听讲天台贤首教义经论,探阅大藏经典,疑闷如故,可云于佛法之信解终未获成立。后因同阅藏经一老宿,教令勿乱抽阅,当从大般若经循其次第而阅览。如是月余而四百卷垂尽,一日忽然心境顿空,而一刹那间回观身器如幻如影,般若经义灿然现前。进而涉猎法华华严台贤教义及龙树僧肇论旨,亦甚痛畅,机锋迅捷,不复被语句所缚。爰庆快生平,于佛法由胜解生确信。吾本未多读书,至是于世间学说亦多一目了然,文思风发泉涌,益放恣自喜,颇有弘法利生,今世舍我其谁之概。渐患身心不入律行,乃掩室普陀,欲勤戒定,痛治骄惰,究律藏以整行事,研法相经轮以整思理,身心乃严肃有依。盖由禅悟而中道实相法界诸观一味圆融,至法相唯识观乃精细坚实。其尢得益者在律仪,整理僧伽制度论即作于此时,志在整僧制,行在菩萨戒,则由禅而律矣。净密之行虽时挹助,而意无专向。民十二元旦,序慈宗三要,束禅观于真实义品,摄律行于瑜伽戒本,特发挥弥勒上生经旨,遂于内院净土有其专趣,则由禅律而净矣。顷年以境缘增上,受习密咒,然最后所归仍在回向兜率。则律禅密如次而贯达于净,亦为兼习四行之一序列。


  丙、密律禅净 此中诸变序亦如上。以密律禅净为次序者,如一修密咒行者,或欲以戒律自检,或由大悲心欲持律仪以摄徒众,则由密而律。或由持戒生禅定,或由有相密律而悟入无相禅体,则由密律而禅。再加以回向净土,或密律禅行成就者,当然归入于或变化或受用或法性净土。如永明寿禅师之诵咒持律悟禅而净土是归,亦此序次矣。


  丁、净律禅密 此中亦如上有诸变序。今若论净律禅密,则初以在家而泛修净土易行道者,后出家受戒持律,乃浸假而专精律行。由持戒进修禅观或澈悟禅旨,欲穷探咒轨之秘,更习密法,而归极于密宗,则其序如是。


  今此四行回互,连根本四行及加四行总持,都有一百四十九门,每一门中复摄无量行,较圆觉二十五轮更加无数方便,堪为圆摄佛法一切行门之总聚。(见海刊十六卷四期)


08性释
 

  中国自古言性,如:孔子曰性相近、孟子曰性善,荀子曰性恶,杨子曰性善恶混


,乃至漆雕开、世硕、公孙丑、王充、言善恶以人殊、上中下三品,皆为性上之差别义,而于性之本义尚未谈及。今此论性当先定性之为义,即必如何乃谓之性,非此即不得谓之性。此义有三:一者、本现成义。谓凡言性,必是从本以来现成如此,此简由积集后起不得言性也。二者、不变坏义。谓凡言性,又必常住不变永存不坏,此遮随缘改转有变有坏者不得言性也。三者、遍一切义。谓凡言性,复须遍一切法无所偏缺,此遮各有体用义相不得言性也。


  持此三义,以衡法界诸法而观世间及圣教等所言之性,今试约为述之:一者、指“诸法离言自性”(亦曰诸法离名种分别之自相,亦曰胜义胜义)以为性,此即强名一真法界,又名非安立谛,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也。二者、或指诸法空理以为性,此即我法二空所显之真如理,真如理与诸法不一不异。若说定一,则无为与有为应无分别,若说定异,则应诸法之理性而别有一物曰真如。然即诸法本来空寂之性名曰真如,亦即诸经所说之三无性。三者、或指诸法不增益不损减之如实相以为性,此即唯识等所说之三自性,谓一切法遍计所执自性,从本以来乃至究竟是虚妄;一切法依他起自性,从本以来乃至究竟是如幻;一切法圆成实自性,从本以来乃至究竟是真实。此三自性,不增不减,法尔如是。如其实相而为施设,故名实相。以上三种言性,皆是无为,实即一法,惟随方便施设而异。以第一非安立,二三皆属安立。二就遮诠安立名法空,即三论宗之所明;三就表诠安立名实相,即唯识宗之所明。四者、指心心所之自性以为性,此即觉体。在庄子名灵台,后人或名灵觉,亦名灵知,在佛法,如云一切有情皆有佛性者,即说凡属有情皆有心灵知觉。虽其觉有分量不同,不可言无,若无觉则不可言心,亦不名有情。如言火定有热性,无热则不得名火,言水定有湿性,无湿不得名水;言心定有觉性,亦复如是。五者、指各各有情之自体以为性,此即一切有情一期生中之总报体,即第八果相之真异熟识。是一报之主体,于有情受生先至,死时后去,即八识规矩颂所云:“去后来先作主公”者是也。六者、或指诸现行法亲能生之种子因以为性,此即第八识所藏无始以来亲生诸法一一自果之功能差别。名一切种;以种为诸现行法各各之自因,故多说为诸法所由生之本性。七者、或指亲能生起无漏佛智之无漏种以为性,依此说为佛性,故说佛性三无二有。涅槃经等说一切皆有佛性,指一真法界言,或指心之觉体而言。此言佛性即无漏种,亦名二空智种,谓有此智种,方能起二空智断我法二执,圆满清净无漏成大菩提。八者、或指异生之分别二执所具生之二障种子以为性,此即二十四种不相应行中之异生性,与佛种性圣种性相违者。然论指分别所起之二障现行分位言,故属假法;今指其种子言,故亦属实,如以无漏种为圣性佛性。若得二空无分别智现前时,即能断除。九者、指诸法相似不相似之差别分位以为性,此即通俗所云类性,胜论所谓同异性,小乘萨婆多部所谓同分,大乘百法明门所谓众同分之分位假法。如人与人有其相似同类分,天与天亦有其相似之同类分,兽与兽亦复如是。又人与天与畜等相望,复各有其不同类之分,即指此类与不类之分理曰性。十者、指所谬计妄执之一个实在质体以为性,盖一切法皆缘生自性空,无实在之体质,而异生从依他起上起遍计执,执为有固定实在之体质。简单言之,即我法二执所执之我法实质性。盖能执是心心所法,所计似我法相乃心心所所变之相分。如病目者见空中有华,本不了无华,执实有华,了华本空华即无实。目惟有病,虽了是病,而病犹有,一切异生之所言性,不出此所执我法性。然皆于依他上不了而起,或依心体、或依报体、或依内种、或依类分、执为实我法之本体,故不能通达三自性三无性,遣二执而证真法界。


  如是已分别所言之性竟,今更总辩:如前说一至三,虽皆无为,而实相、以三自性分之,则依他属于有为,而所执无法则非有无为。自四至九概属有为;其十则双非有无为。前三及第七唯属无漏,但第三依三自性分,亦可依他一分及遍计属有漏。第五第八第十唯有漏,余通有漏无漏。前二全真,三则通真幻妄,四至九皆幻,十则全妄。一至八皆实,九十皆假。一至九皆有法,十属无法。如是种种观察,可知世间圣教之谈性差别。在通达诸法离言自相者,其谈性皆方便假施设言。要之,未悟一切法皆缘生如幻无自性,此缘生如幻无自性之诸法自相,终非比智假诠能及,则所谈性总不离遍计所执实我法性而已!


  严核于必如何乃谓之性之三义,则十中唯第一第二足当之耳。故唯识性亦指此二,而余则皆唯识相也。(大圆记)(见海刊四卷十二期)

 

09诸法众缘生唯识现
 

──十九年九月在成都佛学社讲──


一 诸法众缘生


甲 名义   乙 不圆澈的诸法众缘生义   丙 圆澈的诸法众缘生义   1 诸法众缘生故毕竟空   2 诸法毕竟空故众缘生   3 诸法即缘生空即空缘生


二 诸法唯识现


甲 名义   乙 不显了的诸法唯识现义   1 无明等十二有支缘起义   2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义   3 依真如以迷悟而起义   4 如来藏觉不觉缘起义   5 真法界或法身缘起义   丙 显了的诸法唯识现义


三 诸法众缘生唯识现与三性三无性


四 观此义为境所起之行


五 依此境修行所证之果


  在佛学中、可贯通全部佛法大义而统括无遗者,为“诸法众缘生唯识现”之一语是。今分别解释其义于下:

  

一 诸法众缘生
  

甲 名义


  “诸法”:佛典中所有法之一语,其义最广,无论何处何物、属事属理,统名曰法。法者、轨持义。遍诸一切所可知可言的,谓之诸法。若有为、若无为、若实法、若假法、若有法、若无法,包罗一切谓之诸法。


   “众缘”:凡事物非凭空而有,必假凭借,凭借即缘,亦即关系。事之生起,均以为凭借的关系,故名缘。一法生起不止一种关系,故曰众缘。可分为四大类。一、因缘。直接生起各法之各各主要因,曰因缘。二、增上缘。诸法生起、除其主要因外,其余一切相扶助而起的,曰增上缘。譬如草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曰因缘;水、土、日光种种曰增上缘。以上二缘,遍于一切诸法之生起(即诸法均要有此二缘方得起故)。三、所缘缘。以此心所观的境为此心现起之缘,曰所缘缘。四、等无间缘。等者均等,即同类之义。无间者,中间无有间隔也。眼识等(视觉等)心理现相之起,刹那刹那无有丝亳间隔;须前一念灭后一念才起,如前一念不灭而隔在其间,后一念即不能起。同类相绩须无间隔,方得生起。后之二缘,专属心心所等精神现象生起之缘,不关物质。每一法生起必众缘备具,色法仅以前二缘生起,心法生起必兼备四缘。


  “生”:此一法以前无有,因众缘和合今始现起曰“生”。但此所言生兼含四义:曰生、谓从无而有;曰住、住者存在义;曰成、有成就成立二义(贤首宗多说缘成,以此);曰得、向来未有现始得之。──此四皆由众缘集合而致。宇宙一切事物,均因众缘和合或具足而得生起成立。不同无因自然、不平等因。大梵神我、时间、方位极微等诸外道也。

  

乙 不圆澈的诸法众缘生义


  众缘生义,为佛法最普遍之义,大小乘共明之。但有圆澈与不圆澈之别,因不明此义者即非佛法故也。小乘古分六宗,然约归于法有我无(神我无、蕴入界有)。以有情众生为蕴集合故无神我,以蕴等法为有自体故有。不知诸法既以众缘和合而起,无自体明矣。此其所以犹为不圆澈也。不圆澈之诸法生义,可以包括一切小乘。然亦有深(近于大乘、但不究竟)浅(通于人天乘、主我法皆有)之分耳。

  

丙 圆澈的诸法众缘生义


  我法二执俱破,不认任何法有单独存在之实在自体,一切法皆依众缘具足而得生起或成就及存在。大乘教义、皆圆满澈底之诸法众缘生义;不然则非大乘教义。兹从中国流行之大乘教义,略说如后。


  1.诸法众缘生故毕竟空 凡龙树学系,均从诸法众缘生而明诸法毕竟空。故谓诸法众缘生,诸法毕竟空。何以故?以一法如有自性或实体者不必众缘生故;以无一法有自性或实体,故毕竟空。


  2.诸法毕竟空故众缘生,贤首宗教理,可从诸法毕竟空中而广明众缘成义以见之。一法现起,毕竟无有自性可得(日本密宗空海大师曾刊此宗为极无自性性);故从法界诸法展转无尽众缘之所生成。


  3.诸法即空缘生即缘生空 天台宗广明此义,随观一法即空(毕竟空)、即假(众缘生)、即中(众缘生即毕竟空、毕竟空即众缘生,空假不二即中),所谓一心三观。其所观境,即真、即俗、即中、所谓一境三谛。以上均圆满透澈的诸法众缘生义。三论宗嘉祥大师传龙树学,所谓因缘即空、空即因缘,正明此义。上义又名诸法实相义;苟违乎此即非大乘教。

  

二 诸法唯识现
  

甲 名义


  诸法真俗理事、前第一义曾经摄尽,以识亦诸法中之一法,即识亦从众缘而生。今再说明此义,为令心未与实相相应诸有情类,转染成净、转凡成圣( 即转识成智),有入手方法故。犹明宇宙观以后,再明人生观也。


  “唯识” 识包括一切心心所法,心起定有心所相应起故;即通常所谓心,故唯识又名唯心。唯者、不离义、一切不离识曰唯识。何以故?以色法为心之变现,即心之相分;时间、空间等为心心所色法上假立之分位,真如为心等诸法中所显之平等实相;均不离识,故名唯识。


  “现”现有二义:一、变现(变起),二、显现。不言唯识变而言唯识现者,无为法不变,变不能概括故。又解深密经云:“诸识所缘,唯识所现”,即现字义故。凡色心等有为法,皆由识变现而起,即兼变现显现二义。真如、唯根本无分别智相应之心心所法所显现,则但显现义。一切法皆所知境,相分可摄尽一切法。识为一切所知境之依止,故摄大乘论说为所知依。见闻觉知各种境界,无一不从智(净曰智)识(染曰识)变现而起(或托本质或惟自识),皆不能离识而存在(凡是存在的,皆是被知的)。识现、虽含二义,而特重于变现。泰西哲学亦有此义,然不及佛法圆彻。全部佛典皆有此义,但有显了不显了之分。

  

乙 不显了的诸法唯识现义


  1.无明等十二有支缘起义 大小乘皆明十二缘起。十二支之首即无明(又可曰无明缘起),无明即心所法(指六识上之迷事迷理者)。以心所法不离心故,从无明起故,即唯识现义。


  2.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义 此言见于佛遗教经,亦为一切事唯识现成义。亦通大小乘。上二虽明此义,既不完全,亦未究竟显了。


  3.依真如以迷悟而起义 如古来流传之真如缘起说,以真如为迷悟依,迷之起诸染法,悟之起诸净法。理虽可通,然实从迷悟之心起,非真如起。以真如不生他法,亦不从他法生故。从迷悟心起即识变现义,但不甚显了且易误会耳。诸法皆所知境,真如亦所知境(即所缘缘),故亦可通。


  楞严经云:“真性有为空,缘生故如幻。无为无起灭,不实如空花”。亦明此义。三论宗谓法性为一切法之祖父母,般若为父母,以依证真如而成般若故。天台教说维摩经之“从无住本立一切法”,亦明此义。


  4.如来藏觉不觉缘起义 第八识亦含藏如来无漏清净功德种,故名如来藏。起信论说藏识有觉不觉义,依觉义上起清净法,不觉义上起杂染法,故亦明唯识变现义。天台、贤首、真言诸家教义,皆有取于此,但亦未甚显了。


  5.真界或法身缘起义 华严悬谈云:“大哉真界,万法资始”。真界究何所指,虽不明了,而就贤首教义研究之,系指庵摩罗识(即佛果上之识、亦通众生之前六第八现量心)。即从此现量之见闻觉知为诸法现起之本,故亦明唯识现义。法身、狭义与报化相对,广义指具足如来一切功德法之身,所谓“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者。此亦佛果唯识变现义。


  上来五种,虽皆可同明此义而不全显了。

  

丙 显了的诸法唯识现义


  一切众生,自始皆有八识。第八含藏有漏无漏种子;而有漏种无始现行,现又熏种,种又现行。受苦求离,熏无漏种,始起觉行。如成唯识论所说三能变识等广明。唯识变现义之最要明了者:即吾人生死流转,皆为前六识上之心心所法迷事理而造染业之所致。欲脱苦果,须悟理事而造净业。为圣为凡,可由自心作主,故说此义。

  

三 诸法众缘生唯识现与三性三无性


  三性,即依他起、遍计所执、与圆成实也。他即众缘,依即唯识,起者生起;故由诸法众缘生唯识现,即明依他起义。不能如实了知诸法众缘生唯识现义,执为实我实法而起我执法执及贪瞋等烦恼,即遍计所执义。将在依他起上之遍计执破除净尽,而此我法二空所显之依他起真实相,即圆成实性。三性义即三无性义。依他而起,无自然或大自在天等无因一因等义。空了一切实我实法,无有可执之体性。而二空所显之真如(又名无相),更非言语所可形容。故上来为佛法三大要义,遍一切佛法,总括三藏十二部之大乘究竟了义。

  

四 观此义为境所起之行


  明以上之境为观而修行,则有二行:一、波罗蜜行,即普修六度。二、大总持行,即一门深入(总持诸行为一行的方便) 。如修一行三昧、一心念佛、一心三观、或依陀罗尼、法界观、唯识观,及禅宗之向上一着等而专修。

  

五 依此境修行所证之果


  一、大涅槃(大解脱);二、大菩提,成就一切功德智慧(一切智智); 三、大法身(佛果法身)。


  依上二义,略明境行果义竟。佛法甚深,含义甚广,时间有限,略说大概而已。(楼维克记)( 见海刊十二卷五期)

 

10万有皆从因缘所生
 

──二十八年三月在云南军医学校讲──


一 引言   甲 习俗的迷信非彿教   乙 佛教的消极非本质   丙 空与唯识等亦附加义


二 析名   甲 万有   乙 因与缘   丙 生


三 立宗   甲 各因引果之先后熏起续断与唯识   乙 众缘合成之违顺消长泛要与皆空   丙 因缘生存之主伴摄入同异与圆中


四 破邪   甲 不平等因   乙 无因偶然   丙 偏因或缘


五 结论   甲 正明万法因缘有   乙 尽除迷信成正信   丙 信行因果得圆成

  
一 引 言


  佛教之来中国,已有一千九百余年;尤其是云南的佛教,是印度阿育王时代已传入,故云南之佛教历史已在二千三百多年以上。所以现在中国,从通都大邑到穷乡僻壤,均散布有信崇佛法之徒众,及有很多代表佛教的寺庵僧尼。佛教在中国曾有过极昌明的时代,而对中国固有的文化之贡献与影响都甚大,至唐宋已经发挥到了水乳交融的程度;近今研究中国文化者皆离不了佛学的因素。


  甲、习俗的迷信非佛教自清季废科举兴学校维新变法以来,一般新学人士即诋訾佛法为迷信,使佛教于无形中受了莫大的打击,大有使佛教的学说被推出于中国知识界的趋势。实则许多被指斥为迷信的事物,与佛教本身全不相涉,殆若风马牛之不相及。一般认为迷信的,不外各地方所崇拜的鬼神偶像,及化烧纸钱等等风俗习惯,皆误为佛教所造成,其实这在佛教原有的教理和制度上并没有提倡过。此种俗习之起源,多由于中国古来的所谓神道设教思想之遗传。因为佛教在别的国度里流传时并不如此,并没有像在中国的许多不经的俗习,这是可以作反证的。由此我们知道中国古时遗留下来为现在诟为迷信的风俗,无非历代统治者的帝王,欲借此使人民生一种希望或畏惧,因此得到精神上的安慰与镇慑。其用意在巩固其统治权,以使之补助政治法令所不逮。可是在今世科学的眼光看来,不免有愚弄人民之嫌。但此并非出于佛教,故以前中国的佛教僧徒,也不过适应于吾国的习俗而如此,亳不影响到佛学的真理及其原有价值。


  乙、佛教的消极非本质古今一般人士看见各地寺僧遁在山林,往往即据之以为佛教是非人生的,乃是山林隐遁的,与社会人生不相关联的,是所谓出世逃世的消极佛教。因此即以为佛教对于有为的青年人,及对社会国家负责任的人皆不宜接近,尤其不必去研究;但为一班退休的老年人及无知妇女的崇信物。因此,乃欲举佛教而摧毁消灭之。其实,这也非佛教的本质。佛教教理上所谓五乘──人、天、声闻、缘觉、菩萨及佛者,此中第一步就是教人在世做人,然后才能谈到超人的天及出世的声闻缘觉菩萨等四乘,故学佛以做人为基础。其余四乘也不尽出世,出世只是修学佛法的一种过程。乘、即是车的意思。五乘、是说由这五种不同力量的人,依这五层的车路前进。这样看来,佛法并不是非人生的,也并不尽是远俗离世的。如在暹罗、缅甸、西藏等处,即是用佛教学理为治国及待人接物的处世学问。而佛教在中国专被用来做出世的修行者,这是因为中国已有儒教学说治国经世的缘故。如此说来,佛教之退处山林,也完全是中国的环境使然,并非自身的本质如是。所以我们可以说佛教是非消极的,是有为青年人及现对社会国家作大供献者的人都可以研究的。


  丙、空与唯识等亦附加义其次,以为佛教说一切皆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等等,即误解佛法是偏向空寂偏重精神的宗教,与现代科学的物质文明相背驰。其实佛教说一切皆空,有时也说非空,也说非有非空、即空即有。其说空者,无非是就一法或万法作一种理性的说明,须在讲到相当的地方乃适用的一种术语;讲唯识也是如此。此种术语,只是佛说因缘所生法上的附加义。扼要的说来,佛教唯讲万有(万法)皆因缘所生,这才是佛教的真正本旨。

  

二 析 名


  佛经所用名词,往往精深细微,一般人甚不易解。所以今讲“万有皆因缘所生”,不能不略说本题的几个重要名词。


  甲、万有  这一名词,在佛教经中原不常用,应当用“万法”才合。因有字的意义,尚不及法字的意义来得宽广,万理万事万物皆不出乎法字的范围。然佛教中也有用有字的地方,如一种宗派立名一切有,是专门讲一切皆有的,即所谓万法皆有。但以有遮空,其义已狭。或说三有,所谓欲有、色有、无色有,三有或析为九有、二十五有,此与吾国通常以宇宙内外事事物物名万有相同。此取通俗易知,故用“万有”一名。


  乙、因与缘  这在佛经中分得甚为精细,有所谓六因、十因、四缘、二十四缘者。现在限于时间不能一一说明,但就因缘二字说之。因者、为构成一切事事物物即万有的主要因素,所谓质的方面的东西。譬如花的种子一样。缘者、乃事事物物的条件凑集助成主因的东西。譬如只有花的种子是不能生出花来的,必须借助于水土日光等物,乃有生起花来的结果。试看现在供在这讲台上的盆花,这是一个活的举例。佛法中这样的事例是推用得很广泛的,所谓万有万法各有其种子之因,亦各有其凑助之缘。而缘又有顺逆的分别,遇顺缘则生长,遇逆缘则衰灭。


  丙、生  生是对住、异、灭而言的。佛法中常讲此生住异灭的四相:生是说事物的初生,住是已生后的存在,异是存在中的变易,灭是变坏到消灭。此生字是狭义的。又或有单用生灭二字者,生字对灭字而言,此生字可包括住异在中,是广义的。今言万有皆生于因缘的生字,也是广义的生,如中山哲学上所谓宇宙以“生”为重心的生字所表现的意义一样广泛。

  

三 立 宗


  依上面的解说,对于万有皆因缘所生之义,可分如下的三点说明。


  甲、各因引果之先后熏起续断与唯识  应知宇宙间万事万物皆各有其主因以引起各别的成果,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先因后果,因引果生,果又熏成因种。如寺院中之烧香,由香的燃烧以熏留香气。曾现的心境,留在心中,虽经多时而此已熏成之习气不失,等到后时遇到机缘仍可发现。此即所谓熏成种子复起现行之一例。由此因果果因相续,例如外国输入一种胡桃种子到中国来,栽种生果,果种相续到今。但如有同样而较优良之新种输入,或遇天灾等大逆缘,则亦有断灭的时候;所谓适者生存,或归淘汰。佛教的法相唯识宗,是专为阐明这种因果相续的道理而发展成的。由种子依持说到藏识,以成立万法唯识,使众生循之修行,渐去凡劣而臻至善净佛圣;明有善因必可成善果。


  乙、众缘合成之违顺消长泛要与皆空  从众缘合成以观万事万物,遇着顺缘便生长,遇着逆缘便衰灭。犹如人遇到适宜的乡土便生活得顺利,走到水土不服的瘴地便生病乃至于死;但能懂得其发瘴之时间性亦可为预避之方以资进退者,则在例外。不但人是如此,宇宙间万事万物的顺缘逆缘与生长消灭莫不如此。泛言之,我人的一举手一投足,语默动静,无一不与万事万物为缘而互通消息;更推广论之,山间的一草一木,海洋中的波涛与空气,天上的星球运行,无不与每一物互相为缘以致其违顺消长的。虽然此中所谓缘,亦祇就其重要与次要者分别言之,即是直接因以成果者为重要的要缘,反之,间接不切要与泛远的则为次要的泛缘。如是,众缘合成之物,分析观之只是众缘而实无此物,此佛经中所以处处明万法皆空的所由。空之定义是众缘合成中毫无固定物体的说明,言其没有固定独立的实体存在。推广言之,即所谓一切法自性皆空。法性空慧宗备明此义。


  丙、因缘生存之主伴摄入同异与圆中  须因缘齐备以生存的万有万法,每以一法为有力能持之主,则其余诸法皆为无力相资之伴,要得主伴关系(主因助缘)全备方能完成其生存。此说在中国自创的华严宗、天台宗及禅、净宗特详讲之。所谓一法摄尽一切法;举宇宙间所有诸法,法法皆可为主,而又皆可为伴。譬如以现在显现在诸位面前的讲桌为主例而言,此桌是在云南省城的昆明,云南是中国的一地方,则此桌便和整个中国社会国家发生关系,而国家社会又依地球太阳系全宇宙为它落脚存在之缘。推开去讲,不论精神的物质的任何一个成法为单位,皆可互为主伴相摄,同时又互相入。虽然,这主伴相摄互入的万有万法,以之相互摄属时,固可一摄一切、一入一切、一切摄一、一切入一;但亦并不拢统。因为,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在人的方面,有善、恶、贤、愚;在整个宇宙方面,有精神、物质、非精神或非物质;在国群方面,有社会、国家、民族、方土;……各各判然有其同异,纤毫不混。现在须要就此特别讲明者,这是佛教中明因缘生法最圆满中正的教理,也是中国佛学的特色,应当促起世人注意的地方。

  

四 破 邪


  不过,在世间一般的学说或宗教里,也多有讲因果道理的,初看好像与佛学上讲的因果论颇为相像,但是细究起来则大谬不然。一切谬说,可归纳为三种邪谬的因果论法。

 
  甲、不平等因  如说宇宙间森罗万象的事事物物,皆有一创造主宰者为“因”,以使之生,以使之灭;但彼主宰者之自身,则并不要“因”,亦无生灭:此种所说“因”甚不平等。万有要因、彼也要因,彼不要因、万有也不要因,故其所说之因,于理不可通。其他与此相类似的哲学上科学上,或偏执物质,或偏执精神以为因的很多很多,如说虚空一元、电子一元等。此等说法,用佛理观之,皆讲不通。此种不平等的因果论法,正是一般人误认佛教与摧残佛教的根源所在,世人应注意其偏谬而打倒之。


  乙、无因偶然  其次,又有人认宇宙间的事物现象皆是自然如此的,所谓不邀而至;或认事物现象如风吹叶落一样,风不过偶尔一来,是偶然如此的。此是庸愚懒惰思想的起源,中国国家衰败之所由。佛教之被利用为逃避现实的工具,及其自身之遭到非常的摧毁者,大都缘于此种观点的作祟,亦应郑重的予以打倒。


  丙、偏因或缘  说偏因者,如佛教中的一切有宗,及世间哲学的命定论者、目的论者,皆过于偏执因而落于有边了;或偏执缘的,如哲学的偶然论者、机械论者,及佛教中一切空宗,则又过于偏执缘而落于空边了。都急须加以纠正,使之消归因缘生法的中和实相。

  

五 结 论


  复次,由上斥除不平等的一因,及无因、偶然,并纠正偏因或偏缘的各种因果法的理路看来,即可得到如下的结论:


  甲、正明万法因缘有  即证明万事万物都须因缘具备方可生存的道理,这是佛教中的正常的因果论,即佛教的本质。因此、所以前面说空与唯识义,亦不过借以说明或证明宇宙真理的工具。


  乙、尽除迷信成正信  用这正常的因果论──即佛法的本质,可以打倒一切偏执的学说与迷信,如打倒坚执上帝或电子等的一元论者的深固的迷信等,而成立事皆可验理无不通的因缘生法之正信。


  丙、信行因果得圆成  此正常的因果论即佛学的本质,推广应用,能令现世一切合理的科学哲学或政治学说社会学说皆达到究竟圆满。目今中国精神总动员的目标是:“民族至上,国家至上;军事第一,胜利第一;意志集中,力量集中”。若能正信此所说因缘生法确为普遍的真理,举国家民族为主,则遍摄遍入一切以为伴,历之三世无不通,行之十方无不准,民族国家乃能真成其至上。而军事胜利之第一,亦得成真实无谬;思想能力不期其集中而自无不集中矣。“苟非至道,至德不凝”,世间的英雄豪杰,往往中途消极,不能永久真积极,若能定志于此竖穷三际横遍十方的因缘生法真理,必能建成万古不朽之功业。(月沧、大慧合记)(见海刊二十卷第六期)

 

11诸法有无自性问题
 

──三十年六月在汉藏教院讲──


一 略示   二 小乘的有无自性说   三 空宗的有无自性说   四 唯识宗的有无自性说   五 中国佛学的圆中自性说

  
一 略 示


  对这有无自性问题的研究,首先要探讨这“自性”能诠名下的所诠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可以发现到经论中的“自性”,有着许多不同的解释,所以现在先统摄其要义,绘列一表,再来逐条说明。

   

二 小乘的有无自性说


  佛法中有一概加以破斥的自性,这就是表中的一各独定实一性──诸法各自独立固定不变的之实在性。如数论师说的神我,胜论师实句义中的我等九法,都是一一有情具有的各自独立不变性的实体。又如各种神教,说在宇宙万有发生之前,有一独立固定的神来创造一切,其所创造的万物,虽是无常变灭,然消灭后仍然有永远不变固定独立的神之实体。主张有这各独定实自性的,不问他指的是创造神、是实体、是神我,都同样的违反了宇宙人生是因缘生灭的最高法则。圣教与现实,都证明了万有的生起和存在,都必须具足多种的条件(因缘),随条件的和合而生存,亦须条件的离散而毁灭,宇宙间绝对找不到一件单独存在固定不变的事物。这是宇宙人生的最高法则,也是佛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上至三乘圣法,下及人天业果之所共同依据的。可是外道所计执的各独定实自性,决不是因缘和合生灭相续的。它与佛法的缘起真理,正站在不相容的对立地位,所以佛法中不问大乘小乘各宗各派。都一致的破斥这各独定实的自性为邪执;同时、最低限度也要破斥这种自性,才能够建树缘起真理的法幢。因为佛法普遍否认这种自性,所以都说空“无自性”。


  其次说到“有为恒实”的自性,这如一切有部所讲的“一切法”,原包括有为无为二类,无为法留待下面再说,且先讲明有为法。有部说有为法是三世永恒实有的;但既落于三世的迁流变易、虽说“恒实”,还是有因缘生灭的。就在这因缘所生的有为法中,分析出最基本单纯的法,如俱舍的七十二法,认为是三世恒实的法;而现见现知的宇宙万有,无不是由这种种基本单纯的原素组合而成。这基本的原素,在现在固然是实有的;过去虽已过去,但还是实有的;未来虽尚未来,也同样是实有的。有为法既是三世恒实,当然有自性。但由这基本有为法组合成功的有情身器等,则是假合无自性的。又如犊子部所计我法实有的思想,也可摄属于这“有为恒实”内。他们说的五法藏(过去法藏、现在法藏、未来法藏、无为法藏、不可说藏)除了不可说我之外,其他的教义和有部相同。而这不可说藏的我,非即五蕴、非离五蕴,也还不能离开众法的关系而单独存在,所以与他部派所说的假我仍然差不多,不过名字不同罢了。他既说有过去现在未来的三法藏,当然也是主张有为法有“恒实”自性的。这有部──或犊子部所说的基本单纯的有为法,虽是恒续实存的,但还是因缘和合生灭的有为法,与外道所计执的各独定实自性,迥然不同。


  另有主张“有为现实”的小乘部派说:在有为法中,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还没有来临,都是无自体而依现在法假立的;唯有摆在眼前的现在法才实有体性。经量部师就是这种思想的代表者(大乘宗派中也有这样主张的)。还有现通假实论者,或说五蕴是假,处界实有;或蕴处假立,唯界是实等。其实、这不过是认为实性的部份有彼此通局的不同,而其过未无体,唯现在可以有体的大前提,则无不同。所以、过去未来的法是假立而无自性的,现在世的有为法才是实有的自性。


  其次说到“无为真常”的自性,无为是一切有为法的普遍真理,所以是常住不变的;小乘各部派分三种或九种。因是真而不妄、常而不变的理性,所以就在这真常的意义上说有自性。奘傅小乘六宗裹俗妄真实宗的说出世部等,谓一切有为世俗法都是虚妄无性,无为胜义才是真实常住的,就属这种。无为法虽系常遍真实,但祗是遍通一切有为法的理性,或遣除一切有为有漏所证的常住涅槃;与各独定实的自性绝不相同。部派佛教中,经量部等虽说现前可以见闲觉知到的有为法才是实有;无为法既非见闻觉知之所能得,实际上是没有的,所以祇是言说上的假施设;但在观行实践上,由择灭杂染所证得的涅槃,是任何部派也不否认其真常性的。所以这“无为真常”的自性,可说是各部派所共同承认的。


  在小乘六宗里有叫诸法但名宗的,他们说:一切诸法,但有假名,都无实礼。上面说的各部派中,有的主张有为无为俱实;有的主张无为是实,有为是假;又有的主张有为是实,无为是假;在他们的互相诤辩中,这诸法但名宗起而总合双方所说的假义,进一步的说:一切诸法不问有为无为,都是假名,没有实在的。凡圣教所说的,世间所见的,表面上虽似有其事其物,然究其实质,则都虚妄而毫无所有;甚至涅槃菩提等,也无非是假立的名字而已,所以都无自性。这种思想的提倡者,是说假部。


  从有为恒实到诸法假名,是小乘部派佛教中对于有无自性问题的不同说法。在这里、各派的意见虽大有出入,但对于否认“各独定实自性”,还是一致的主张。

  

三 空宗的有无自性说


  现在再来探讨大乘空宗对这有无自性问题的解说。


  初期空宗的龙树、提婆、在所造的中、百论里,大致是以最彻底的诸法缘起为出发,以明毕竟皆空无自性。所以中观论开首即说:“不生亦不灭,不断亦不常,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佛说缘起法,善灭诸戏论”。这便是说明世间出世间一切法,彻底都是缘起的空无自性,所以同时也都是空无自性的缘起。


  龙树、提娑的根本宗义,大概如此。但是后期的中观论师,展转传承,对于原论的解释,意见不无出入。其中最著名的,是流传中国和西藏的清辨派,及单传于西藏的月称派。在胜义谛上看,不问有为无为,毕竟都是空无自性的,这一“胜义皆空”义,是二派共同的,没有异义。但二派在世俗谛上的见解,则有很大的诤辩。清辨认世俗可是实有的,其主张和“有为现实”“无为真常”相近。月称则谓:在世俗谛上说,诸法也都只是假名而已,没有实事,故与“诸法但名”相近。月称的说法,与中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的文句,均相吻合。


  这两派的思想,在言诠上看,胜义谛上虽同说皆空,而世俗谛上则清辨谓实有自性,月称说假无自性,很不相同。然若仔细考究其含义,月称虽说世俗诸法者是假名无自性,然在假名中并不否认世出世间的业果染净诸法,不但不否认,而且以有空义故,才能成立四谛三宝等诸缘起法。缘起的三宝、四谛诸法,固然都是假名空无自性的,但说为假名并不是拨无染净善恶因果差别的成立。在这意义上说,清辨所说之有,也就是因缘生起的缘起有。这缘起有,一面是无自性故空;一面是因缘生故有。由是考究,世俗谛上月称所说的假名,与清辨说的实有,不过名词上的差别而已。考其含义,月称的假名,既不曾拨无染净因果,不但与清辨所说的俗有一样,甚或进一步可与小乘一切有部所说的“有”相接近。所以现在西藏黄教的所宗固为月称空义,但他们所用以说明世出世间的假名诸法,反而是引用俱舍论。所以、名句的应用虽有巧拙不同而意趣并非甚远。总之、空宗的要义,诸法皆缘起无自性。在二谛上说,胜义都是空无自性,世俗则或说但是假名,或说可有自性。

  

四 唯识宗的有无自性说


  在广泛的唯识学中,派别相当复杂,意见也很不一致。这里且以中国向来所传的无著、世亲、护法、玄奘的唯识义为依据。以唯识宗的立场来观察诸法,首先要说明的是遍计执、依他起、圆成实三性,三性的范围,也有广狭不同。遍计执的构成,有能遍计、所遍计与遍计所执相;现在不是说的能遍计心与所遍计法,而是指的遍计所执之妄相。这狭义的遍计所执性最明显的意义,是但由现行的意识名言分别,计无为有,计有为无,周遍地颠倒执着,所以叫做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的正义,就是缘起法,所以古来也有译作“缘起性”的;依他众缘和合生起的诸法,叫“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狭义说:即于一切法所显的本来普遍常住的圆满成就真实性,所谓诸法胜义的真如是。这是唯识宗正确的三性义。这三性中,依他起的范围最广;假使作另一种的说法,无始虚妄分别习气也摄在遍计性中,则扩大了遍计,连杂染依他也包括在内了。又把一切离颠倒的清净缘起法(净分依他)也摄于圆成实性中,那么,依他起性的范围便很狭小,或竟没有了。虽有这第二种的说法,但唯识宗三性的标准义,还是以众缘生起为依他起性。


  遍计执性,但由现行意言分别所起(现行意言分别之法,不一定都是遍计执性,但遍计执性,必定都是现行意言分别所起的),如非有计执为有,世间现量不可得,出世净智现量亦不可得,只是意言增益有的。这里面有许多颇难辨别,如现前的桌子,在现见现觉中,只是黑色方形和坚触,并无桌子,桌子乃由意言增益起的名相;可是人们的习惯,都以为亲自见到觉到的,所以实有桌子。这种意言增益起的,虽很难了知,但还有一些很明显的,如龟毛兔角等,完全是名言增益而起。在名字上龟毛不是兔角,兔角不是龟毛,虽有差别,但离开名言之外,则世间见觉、出世净智,都不能证有,很容易的辨明它只是意言分别上所有的。由这明显的龟毛兔角之唯名言有,也就可以例知上来所说的桌子房子等,也唯是名言分别有的了。遍计执性无不是名言假立的,离名言之外没有自相,所以说他无自性。


  依他起性,有一分是由无始虚妄习气现起的杂染法。这染分依他,不但由现行意言分别现起,同时也要由无始虚妄习气的内因才生起。三界中的一切有为法、无不是由无始以来虚妄分别之熏习于内识中,现在成熟才现起的、它与唯是独头意识上意言分别现起的不同;如有些有情,意识不发达,没有名言所起的分别,但还是有它的根身器界的识境。又如二禅以上的诸天,六识寻伺完全不起,当然没有意言分别,可是由不动业所感身器,还有他的定中境界。遍计所执,则完全是依托名言的,离了意言亳无所有;这染分依他,则亦托过去的分别习气为生起之因。例如龟毛兔角与翳华梦境,虽同是虚幻,但龟毛兔角只在意言分别上有,离言无别自相;翳华则依眼病而幻现,眼病未愈,翳华不会消灭;梦境因睡眠心生起,睡眠心未息,梦境也不能没有。染分依他也是这样,无始来虚妄分别习气没有断除,是无法使他不现起的。离现行意言之外,还是有世间现量的自相,所以说他有自性。


  依他起中,亦有离执因缘变事的清净分。由出离烦恼所知二障和我法二执的无漏因缘所变起的清净依他起法,如报化身土、四智菩提等是。这些既是因缘所起。所以也是依他起法;离开名言,还是有净智现量的自相,所以说他有自性。


  圆成实性,是离执净智所显的真理,不是名言所假立的;虽在悟他方便上也可以有名字的安立,但它“无有相状差别”。这无相状差别的真实性,是由“无分别智”证明的,所以说“离言有无相性”。由此应知,唯识宗说依圆有性,遍计无性,是依离言有体无体说的,如定执离言无体,则必拨无染净因果,落于损减执无疑。


  唯识的“识”,以标准的唯识宗义看,是属依他起性众缘所生的;若离开依他起性谈识,则将超越唯识宗的思想范围,走入他宗的思想体系。识、有能了别转变一切法的雄力,是依他起法中最殊胜最主要的法;所以唯识宗看一切法,或可离言而有,但决不可离识而有。凡执离识而有的,都是遍计所执,不问你有的是真如,是涅槃,是胜义谛,只要执为离识之外的,都落于遍计执。所以从外道所计的各独定实性,乃至大小乘说离识以外的有为无为法,都是遍计。甚至说离识之外有实空、实心,也还是遍计。诸法但名宗所说的“名”,大致都承涊是不离识的,所以没有离识的遍计执成分。


  在西洋哲学里,有唯实论和唯名论。有的主张诸法的共相──观念或概念──普遍恒常,所以是真实的。他们以为事实上的桌子等,时间过久就要坏灭,空间则唯局一处,所以反是虚假;但桌子的名义──共相──倒是遍一切处一切时而真实的。所以叫做唯实论。反对唯实论的说;共相不可见闻,唯名无实,所以叫做唯名论。唯实论不免执名为实的遍计增益执;唯名论多少已走近不离识的途径。


  在不离识中看一切法,有为现实,离言有自相性,是依他起。无为真常与胜义皆空,离言有无相性,是圆成实。


  诸法假名,谓一切法都是现行意识上的名言分别,所以摄属遍计执性。然广义的如月称说世间根量,没有离了无始来虚妄分别习气的,所以都是假名,则此假名不但是现行意言分别,世包括了无始虚妄分别习气。最少可以通染分依他,甚至可以成立诸法“唯名论”,或“唯遍计执论”了。


  总之、唯识宗是以可离言不可离识来说明诸法或有自性或无自性的。空宗是以可离识不可离缘来说明诸法都无自性的。然“识”也是缘起法,以缘起义说“识”也空无自性,是亳无问题的;但不可离缘的法,是否都不可离识,或不可离假名,则不无问题。所以、各宗普遍所无的是各独定实自性,其余则有为、无为、胜义、世俗,有种种说法的不同。

  

五 中国佛学的圆中自性说


  最后说到“即有真空即空妙有”的圆中性。中国佛典上常用“自性”一名,如六祖说:“明本自心,见本自性”;“何期自性本来清净?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本不生灭”?昔作曹溪禅的新击节,曾特拈“自性”而加以发挥。永嘉禅师说:“本来自性天真佛”。天台家在四弘誓愿后加四句说:“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佛道誓愿成”。这些,举不胜举,极力讲自性,极力称扬自性,是中国佛学的特点。但到底这自性是什么意义?和空宗等所斥为无的自性是不是相同呢?


  当然是不同的!应晓得:离执净智所显胜意,因是离执,所以是空;净智所显胜义,则又是有。究竟真空就是妙有,遍常妙有就是真空。即有之空才是真空,则离有之空是顽空;即空之有才是妙有,则离空之有是妄有。凡是“有”者,皆性空缘起之有,微妙清净明彻之有;若一法不空,即不成妙有。凡是“空”者,皆缘起性空之空,真常圆满成就之空;若一法不有,即不成真空。这非妄有、非顽空、即真空、即妙有之如实义,无以名之,假名曰“圆中性”。举例说:如一株芭蕉,托于根种、水土、日光、空气的众缘而宛然生长;根种水土等因缘法也同样的需要依托众缘,从这展转依托的众缘上,求其边际不可得。就宛然的蕉相,层层剥完,求其中坚不可得。就根种之展转托于根种,向前推其开始时不可得,芭蕉复生芭蕉,向后推其终尽处不可得,所以是无边无中无始无终的。然后后当起,就从此开始;前前已尽,就至此为终。穷极众缘,即此是边际。现成宛然,即此是其中坚。所以即始即终即边即中的。无边无中无始无终。故毕竟皆空。即始即终即边即中,故统一切有。一芭蕉如此,一人、一芥、一色、一香、一微尘、一恒星、一毛孔、一念心、亦莫不如此。这圆中性,要到正智如如恒时相应的佛果正觉境界才能毕现。它是一切法的本来面目,其实普遍恒常本自如是,无庸上帝天神等之造作,所以叫做“自性”的。


  这个自性本来就是没有一点儿离开一切法而单独存在的,所以就任何一法要想求得其独存的自性,终是毕竟空无的。而毕竟空无独存自性的任何一法,又莫不周遍一切法,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切法为一法的现起之缘,一法即属一切法,离一切法无此法,故一一都是空,空到彻底空。而由众缘现起的这一法,遍入一切法,为一切法生起之缘,故具足一切有,有到彻底有。一摄一切,一切摄一,一一法即是法界全体,故又法法具足而统一切法性。所以天台家常说:“一色一香,无非中道,随拈一法,皆是法界”。因为每一法都是统一切法的,所以随便拈起一法。小至一色一香,无非都是全法界。或问古禅德“如何是佛”?答:“砖头瓦块”。又说:“扑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法法都是统一切法牲,则法法莫不周圆,所以“拈一茎草”可以“作丈六金身”,“拈丈六金身”也可以“作一茎草”,甚至“青州牛吃草,益州马腹胀,天下觅医人,灸猪左膊上”。这统一切法性,有如海水,虽然后浪推前浪,波涛层出不穷;然皆不离海水的一味性;海水虽一味,仍不妨万波起落。天台家说:“真谛泯一切法,俗谛立一切法,中谛统一切法”,统一切法的中谛,就是这意义。贤首家说的事事无碍法界,也就是这意义。


  这统一切法性,原是佛果智境的事事无碍法界全体性。但法法统一切法,则不妨在佛而佛,在人而人。所以通俗点说,不妨叫它做宇宙性;切近点说,也就是人生性;再切近说,就是当人自心性。所谓现前介尔一念心起,无不具足百界千如三千性相。虽不可得,而遍一切法;虽充塞法界,而无所有。所以达磨说:“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六祖说:“明自本心,见自本性”。当前的这一念心,就是即有真空即空妙有的圆中法界性,也就是本来的天真佛;成佛不必外求。当人即是。


  在佛的智境上说,凡夫确皆本来是佛,在修证的事实上也确实见性即是成佛;但因现行意识的颠倒分别,和无始虚妄习气的重重障执,明见现前一念自心的本性,却不是容易的。所以必须要破除重重的执障,扫尽无始的妄习;那末、必须修习种种方便解行,上来所说的小乘大乘各种有无自性的理观,又都是不可偏废了。所以有人问禅德:“如何是佛”? 答曰:“即汝是佛”!进问:“如何保任”?答以“一翳在目,空华乱坠”。虚妄虽本明净,但要除尽目中的翳病,必须假借种种方便。所以佛说的一切法门,若能适应当机,无不是治病的妙药。虽然遍一切法皆是圆中性,又不妨层层破斥,重重融摄。


  从这圆中性去探究,我们可以发现到台、贤、禅、净佛教的两个特点:一、在理趣上,从即有真空即空妙有的圆中性,阐明一一法莫不是统一切法的“法界全体性”,本来圆满,无欠无余。虽台、贤、禅、净各宗教义有多少的不同,而这一点却是大家共同主张的。二、在行门上,从统一切法的现前一念心成为“摄归自心性”,所以在用功修行时,都从现前一念心为着手处。禅宗的直指人心;天台的一念心上观百界千如三千性相,华严的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净土的执持名号一心不乱等,都是从现前的一念心上去彻观一切,修证一切。不过后来因为他们专集中在统一切法性的圆解,与摄归自心性的妙行,缺于研修其他一切方便,遂由疏略而渐落孤陋。


  要明究竟的真理,可以说“从当人一念心彻见统一切法法界性”便得;在犹未成就一切福德资粮,没有修集一切解行方便以前,是做不到的。所以我们须一方面举扬中国佛法的特胜点,一方面为对治现行意言分别,无始虚妄习气,要修习种种教理行门的方便,方可以本末融贯,妙契圆中。


  因讨论诸法有无自性问题,发现中国佛学的高唱“自性”,乃说为圆中的统一切法性,和摄归自心性的两特点,特别的拈提出来。(演培、妙钦、文慧合记)(见海刊二十二卷十期)

 

12汉藏教理融会谈
 

──二十六年九月在汉藏教理院讲──


一 发端


二 空有问题


甲 二谛上观察空有宗   1. 嘉祥四重天台七重贤首五重等   2. 瑜伽唯识的四重二谛


乙 论法上观察空有宗   1. 有宗用科学逻辑立论   2. 空宗龙树等用辩证法破显   3. 空宗清辨派近于形式逻辑


丙 空有宗比观


丁 汉藏应互学


三 显密问题


甲 不取东台密判教取藏所分显密   乙 性相为显台贤禅净等即等于密   丙 一切佛法之显密观   丁 重重显密之胜劣观   戊 台贤禅净及各派密续之互学


四 结论


一 发 端


  现在研究佛学,和从前不同了。现在研究的范围更扩大,若说研究,就有巴利文系佛学,如锡兰、缅甸等;汉文系佛学,如中国、日本、朝鲜等;藏文系佛学,如西藏、蒙古、尼泊尔等。由这三系,流入西洋,更有西洋人的研究法。所以现在世界上关于研究佛学,有许多问题,如古学今学问题。古学,如三系中各自保守传统的研究法;今学,如从科学研究法而研究佛学,尤其日本盛行这新的研究法,所以反应到中国及全世界,就成为佛学的今学:于是现在即产生今学古学的问题了。


  其次是大乘小乘问题:如我们中国等地向来所流行的就是大乘,所以说锡籣、缅甸等所流行的为小乘。但是、他们并不承认佛教有大小乘,所以说他们是小乘,他决不承认,在他们,自认为这是原来的佛法,或是根本的佛法;大乘反而是由流行变化成的,或说非佛法,或说非根本佛法,或认为大乘佛法是从他们的根本佛法上推广出来的,没有超根本佛法以上的佛法。如前年锡兰的纳啰达在沪时,说他在日本曾对日本人说,佛教不应分什么大乘小乘,都应一概视为佛法,很得日本人的赞许。彼亦以此意征问于我,我说:认为都是佛法,这是很好的,不过对于各地各种的佛法皆应遍学,不然、则反成自蔽于古籍。又如现在有到锡兰等地留学去的,如稍有心得,便觉得唯彼所学才是真佛法,中国向来所传的并非佛法。类似此等问题甚多,皆非现在所说得尽,暂且不谈。今天专从汉藏教理关系重大的略谈。

  

二 空有问题
  

甲 二谛上观察空有宗


  现在当说汉藏佛法中的空有问题:空有即空宗、有宗(并无其他深意),也就是平常所称的法性、法相。有宗讲三性,但三性不是共通常谈的,所以就空有共同常谈的二谛来说。


  二谛在中国古代的译名很多,有说是真谛、俗谛的;有说是世谛、第一义谛的;到了唐译,才确定名称,叫做世俗谛、胜义谛,为空有二宗所沿用。然此等不同的译名,余意可以不必解说,现在但从二谛的意义以观察空有二宗的差别。


  在中国古代,古德们对于二谛就浅深次第而解说,很有些出入,如嘉祥说四重二谛,天台说七重二谛,贤首依据五教说五重二谛等。此皆古德们约经论的意义,及内心所悟的道理而解释,在印度译来的经论上并没有此种的解释,所以他们也无一定的根据。现在我们只要知道古德们有此五重七重等的解释就够了,不必再说。


  有宗所说的四重二谛,见于瑜伽师地论和成唯识论,这是有圣教根据的,所以详为解释以观察空有宗的差别。


  四重二谛,就是世俗胜义各有四重。世俗的四重是:世间世俗,道理世俗,证得世俗,胜义世俗。胜义的四重,就是世间胜义,道理胜义,证得胜义,胜义胜义。上二类四重复合起来,于法共有五种:就是在世间世俗有一种,即第一有情器世。第二五蕴等蕴界处法,就世间可名胜义,而从道理上说则仍为世俗。第三是四圣谛理:此四圣谛明世出世的染净因果,也就是所谓舍染成净舍凡成圣的因果,这在道理上是胜义,但在圣智的证得上则为世俗。第四是二空真如:二空谓人我空、法我空,亦云生空、法空,就是由此二空观智所证的真如,因为带能证慧的不同,所以说为我空真如、法空真如。此二空真如在智的证得上可为胜义,如证生空真如,就所证众生空性,是无差别相的,所以大乘般若对声闻人明法性无差别,每从其证空无相辨之;证生空性时,无四谛差别相可得,然尚带有差别名言安立,所谓生空真如、法空真如、及十地十真如等,故在能所双忘心言俱绝究竟胜义上,仍为世俗。再进一步,就是第五胜义胜义了;这胜义胜义,泯一切名言安立思想观察,唯如实真性。于这四重二谛之五种法上而观察空有宗的差别及其关系,如左表所示:

    

 

  大概空宗说有情器界、五蕴十二处等法,及四谛中苦集道之部份,皆是因缘生法;既是因缘生法,就为世俗谛,于此因缘生法上建立世俗假相假名,故说有诸法。而这些假法其性本空,此空性为胜义,也就是灭谛。又就四圣谛对待相上说,也都是名言安立的假相,无苦集灭道,所以唯有证空性真如、或无智亦无得、毕竟离分别言说的一昧真如,乃是胜义谛。因此、故说世出世的一切法、都是因缘假名,其性本空。


  在有宗所说的,就复杂了。他说:这众生世间及器世间,是依蕴等和续而起,但是世俗;而蕴处界法及染净因果等,虽亦是依他起因缘生法,皆不离识。就识变上,破除遍计所执实我实法,对所破的遍计执方面说,此等依他起因缘生法亦可是胜义法。然若对圆成实而说,还是世俗而非真实,所以蕴处界及四圣谛等,对圆成实都是世俗的。即就证得胜义的二空真如,也尚带有言说假立依他起相。比如四圣谛所说的苦集灭道,仍是依他起上的共相理,而并非离一切相的无相真理,故亦是世俗。因二空真如,是就能证二空的观慧门上,说为人空、说为法空,而所证的空性,没有人法的区别。如就人空观,以能破除人我执,说为人空等,这犹对有为诸行说无常义,故说带依他相,不过无漏空智已是净依他了,至就究竟无差别性来说,这证真如的差别智境也不可安立,空平等性离一切分别,遗尽一切依他起相,才是胜义胜义谛。


  以上二说;虽可见空有二宗的不同,但于此二宗可就各人意乐的不同,或趣入有宗,或趣入空宗;如于有宗所说的重重二谛差别上。觉着从世间世俗到证得世俗皆无非是世俗假法,虽然弯弯曲曲的说世间胜义等,其结果仍不过说明缘生性空,不出空宗的二谛理,此空宗义岂不简明确实?何用弯弯曲曲于胜义上生许多障碍,反使其不直截明显!故不如空宗因缘生法自性皆空来得爽快。如弘一法师前在厦门曾对我说:他所以不喜欢研究法相唯识,因为研究的结果仍不过明人法二空。故中国昔时唯识学并不怎样兴盛,一般人都喜欢趋入天台、贤首、禅宗等。但是近代科学哲学昌明了,有宗义和科学哲学重重义相,有能摄受现代思想的机用,所以复成兴盛的趋势。如现在的世间常识所认的宇宙万有、地球星球等等,就是世间世俗法。至于说到世间胜义道理世俗的蕴处等,在小乘中讲明的如一切有部诸论及俱舍论等;而这些所说的,多近科学,如纯理的自然科学等。


  纯理科学的解析宇宙万有,不出一、物理,二、生理,三、心理的三种现象。例如专从物理研究的对象上,就可以无整个的人物等而唯是质力,故从科哲学观宇宙万有只为质力等的结合体,也犹小乘观唯有蕴等法而没有实我的意思。物理学对象即等于六尘,生理学对象即等于六根,心理学对象即等于六识。所以科学所见的万有和常识上见的不同,科学所见的较为确实,而常识所见的不过就和续相的人物上的观察;因此科学知识的境义较常识的境义为胜进,得名胜义。


  又小乘犹有执蕴处界等是实有者,科学知识上也认为物理等是实有,但在唯识则说蕴等法,都是唯识所变的,识就是五蕴中的识蕴或受、想、行、识,十二处中的意处,十八界中的意界及六识界。这同于现代的科学哲学之休谟经验论、罗素新实在论等,他们说宇宙万有所存在的原料唯是感觉经验;这都归之于感觉的说法,和唯识所明的前六识之现量性境同。其物理、生理、心理都从这感觉分析出来,这感觉就是根本的实在,这种科学哲学很可相通到唯识论,更可名为世间胜义。


  于蕴、处、界等法而明一切皆唯识,可接近科学的哲学而引科学者入佛法,因为科学的哲学所认为实在的,唯识亦然。但这所认为实在的,并不同于常识,常识的人物等必由概念以立种种名而起分别,感觉则不待概念而直接了知。如现前感觉冷热等,不必有名相而有感觉自相,这和唯识所讲的性境相似;就是于尘识等,不须起名言种类分别,在感觉即有自相,也就是正明其为唯识现。故唯识论能将世间世俗所不同于世间胜义之界限详细分明,很合乎现代的常识与科哲学理智的区别。


  又从四圣谛的道理胜义以明,就是安立世出世间的染净因果之理,所谓苦、集、灭、道。苦集就是世间的染果染因,灭道就是出世的净果净因。这在世间通名上说,就是宗教;即明此世出世染净因果,皆唯识所现,就成宗教哲学。这里的宗教哲学,是指佛法,依佛法所开导的断染因果、证净因果为趣向之目标。然不明唯识义则不能成立宗教哲学,因为对于世出世、染净因果不能详确精彻的说明,于现在有科学知识的人,便不能予以确实的认识而起其宗教信仰。故唯识所现,更是说明道理中的胜义,也就是唯识学的特长。至于就圆成实说后二重,以犹带有依他起的世俗法,故在证得是胜义;在胜义胜义尚是世俗,若遣尽了世俗相就是胜义,也和空宗无何差别。这是就二谛上略说空有的不同点。


空有宗二谛上的差别,在有宗世间胜义和道理胜义上,空宗不承认其为胜义而与之辩论。至于证得胜义以下,便没有什么差别了。然有宗说的世间胜义等,不过是对待世间世俗等而说,并不许为究竟胜义。明此,则二宗可无诤了。

  

乙 论法上观察空有宗
  

1.有宗用科学逻辑立论


  有宗立论的方法,多用因明。因明和西洋论理学比观,是包括演绎法、归纳法的,属于归纳的一种,就是所谓科学逻辑。逻辑、译为论理,是合理不矛盾的意义。这科学论理,为西洋近代文明特色。若从所立的一种假设去种种观察而得同一的结论,成为公理定律,就叫归纳论理。此在因明上也有这种意义,例如瓶等所作故无常,证声也是无常,这等字即指从瓶盆等多种观察得到同一的结论。


  有宗从无著世亲等造论以后,多用科学论理的方式。如于佛经上意义不发生问题的,就依之说下去;若有问题了,则引多种经及多种理来成立,如立第八识,引五教十理以证成。又如建立世间胜义之蕴处界与道理胜义之四圣谛等,都是用科学方法立论。其特长,就在精详的建立法相及因果之理。


  从此等科学的立论法上,也自然有唯识的趋向。如被现代科学研究所逼生的哲学认识论,就其认识的限度,以立对于宇宙万有认识的范围,这很近乎唯识的道理。又如最新物理学讲到最后之物质波,以现于认识上而名之为认识波,弥近唯识所变义。


  
2.空宗龙树等用辩证法破显


  龙树、提婆、佛护、月称等的传承,他们都用似乎近代西洋的辩证法──亦译对演法──来破执显理。因为龙树等的论旨不适于用因明,重心唯在直明诸法空性实相,故用辩证法。这辩证法,是观万有皆不安定而变动无常,一切存在皆是含有矛盾性的暂时统一,而无绝对性的统一;祇是矛盾的统一,故不能永久安定。由矛盾故发生变化,由变化又起新的统一,新统一仍是矛盾的和合,不安定的,有变化的。从龙树等所说的看,亦说万有皆因缘有,都无有决定的自性。这因缘和合有,就是矛盾性的暂时和合,刹那生灭变化,不成决定不变的绝待自性;故于空宗,假使要究其决定的自性,他的回答,就是一个空字。不但蕴界处是如此,就是苦集灭道也如此。然非无矛盾和合的暂时存在,不过是因缘有的存在罢了。由因缘有故无独立的自性,不能安定的存在,究之、就是毕竟空。这就是由因缘法上显其空性,亦即在空性上说明因缘如幻的道理,比西洋的辩证法更为彻底,更不须用因明。因为是自无所立所说,皆就他之立说而破,如圣天说:‘破如所破’,就是说能破的理亦同所破的执而空无所存。故此空宗最彻底的辩证法,较西洋的辩证法更进一步了。

  

3.空宗清辨派近于形式逻辑


  中国以前罗什到嘉祥的三论宗也用辩证法,不过就后来传入的清辨的学说观之,似陷于形式逻辑。西藏所传,则有佛护月称派和清辨派,区别颇严。或说其不同点在于因缘世俗立自性和不立自性。依我看来,这立不立自性,不过名词上的区别;以清辨等的自性也是就缘生法假名的,并不同世间所执的实我实法──实我法的自性,唯


  识和清辨都是早已破除了。如小乘破凡夫我执,大乘破小乘法执等,所以不但清辨不执,即有宗也是不执的。故清辨所说的自性也是不过世俗名言上相待而说,如待彼说此说此非彼等,并不违背因缘假名的道理;则用不用自性之名,自是没有多大差别了。其最大差别,还是在立论的方法。按西洋的论理学,有演绎法与归纳法。演绎法的形式逻辑,只求形式对而其实无益。例由大前题中抽出小前题而作断案,其断案是于大前题中已决定的,如曰:“有为是空,缘生故,如幻”;缘生与喻均是有为,因喻已为前陈所包,所以这种立论但有形式而不生功用。所以,空宗自无所立,唯就他人的立说而破,他若无所说,自亦无所破。若如清辨自有所立,是则不能不就色心等各立自体为立论的基本,反蔽毕竟空义。所以空宗两派,是立论法上随应破与自立量的不同,而带起立不立自性的差别。

  

丙 空有宗比观


  空有二宗,都是大乘。就空宗说,地前菩萨位上,以彻观空性而证究竟胜义为胜,有单刀直入之功。有宗以显理策行为胜:如有宗显示蕴处界各各因缘,及无始时来凡染因果与如何对治修证而转成圣净等,非常详明;由此等理论使一般能了解的有智慧者,不能不信受而发起舍凡成圣舍染成净的心。因此、有宗以令人修习净行,对治染因,策修广行见胜。更就地上观二宗,空宗说根本智境,有宗说后得智境。如唯识说‘胜者我开示’及‘我于凡愚不开演’等,皆明是后得智境。是则二俱智境,平等平等;若至佛果,则一切智智更无二宗的差别。

  

丁 汉藏应互学


  汉藏虽都有性相二宗,但是两地都有所缺,如汉文佛教缺少关于空宗的,有佛护、月称、阿底峡、宗喀巴等发挥空宗的理论,这些都应当学。关于有宗的,中国于安慧的唯识不完备,亦需补充。至在西藏方面,也应学汉文佛教的护法、戒贤、玄奘、窥基等的唯识义,及罗什以来三论宗义和安慧中论释等。这样、才可和合成空有圆融的大乘。本来、空有二宗论传到中国,大抵皆提倡相助相成,而不是相破相毁的。如有宗虽明世间的道理的胜义等,无不以通达二空真如的真唯识性为究竟,故与空宗并不相违。但法相所说,在空宗的因缘假有上、对于凡夫外道小乘所执的人法上,以重重破除而显重重的染净因果差别,如辨二无心定差别及二世缘起义等,此皆非俱舍等小乘法相之可及,岂应以偏见而舍瑜伽、唯识等胜义而不用?这是从汉藏教理上略谈到的一点。

  

三 显密问题
  

甲 不取东台密判教取藏所分显密


  再讲显密问题。显密所以成为问题者,是由于密咒兴盛,而批判其余一切教法为浅显,成为显密对立,所以发生了问题。本来、密教传到中国也是很早的,大概在六朝时候吧,便有了杂密的经典输入。但是、真正的建立密教,还是在唐朝开元年间,当时有名的人物,如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三藏等,都是专门宏扬密教的上师。并且在这时,也传去了日本。中国的佛法,因为经过了唐武宗的毁灭密教也就一蹶不振,继之而起的是不立文字的禅宗。一直到了元明清的时候,因为蒙藏的关系,帝王很多信仰密宗,在北方五台山等处也有很多密宗寺院;但多是喇嘛,和中国僧众及民间信仰,没有什么关系。所以,可说汉土民间信仰祗属禅宗等;其焰口和其他的密咒,虽普遍于民间,为社会的风俗信仰,然非寺中修习的正课,如禅门日诵中的密咒,不过是附属的一种助行罢了。在民国六七年前,还没有所谓显密问题。近年来,因为密教的勃兴,一方面有由日本而输入中国的东密、台密,一方面由蒙藏关系的密切,而传来黄、红、白各派的藏密。汉地佛教有了密教而占有重要地位,形成显密对立的状态,因而又产生所谓显密问题了。


  现在判显密教法的,有西藏和日本两方面。依日本所传的,又有东密台密两派:东密是弘法──空海大师所传,以东大寺及现在的高野山为基本道场;台密是兼天台宗的传教大师所传,以延历山为主要道场。这是东密、台密得名的由来,且亦是密教在日本放一异彩的中心点。不过日本的空海首把显密二教剖开,如中国密宗的经咒仪轨中,历来皆无判教之说,自从弘法大师着了十住心论及显密二教论以后,就有了密宗判教之说。十住心论,他还是根据贤首的五教,如十住心论中有畜生心、人心、天心的三种世间心,及声闻心、独觉心的二种就是贤首的小教,其第六、七、八、九心,就是贤首始、终、顿、圆的四教,此外再加密教为第十心。所以教理的分配,不过在贤首五教上更加密教。但其建立显密二教分判法,不啻把整个的佛教解剖开了,不免有所偏蔽,所以为现在讲显密问题所不取。


  台密本来的判教法,是依天台的四教,而说圆教为密教;后来因受了东密的影响,便说法华等为理密,密宗为事理俱密。依我看来,日本东台密的判教法,是依于台、贤而失其当。因此由其判教之结果,演成各宗派而无整个佛法的流弊。现在不取日本所判的显密,而取西藏所分之显经密续。


  西藏于佛说,除律以外总分为显经密续二种,从说人天声闻等小乘法及说空有观行等大乘法为显经,其余由师弟传承的咒印仪轨等为密续。其相传续承的密法,换言之,亦即实际的修习法,所以密宗道次第上亦未另有判教之说。单就所传的实际修习法而说为作、行、瑜伽、无上四层,故今取之。

  

乙 性相为显台贤禅净等即等于密


  此义在上次佛理要略中也曾说过,所谓大乘法有三:一切法自性空义,一切法唯识现义,一切法大总持义。这里的相,就是唯识,性就是空宗,此二皆重在以教显理,即将一切法的究竟性和行果的差别相,用教把他显示出来,是教的本义。


  整个的佛教,传到了中国,就产生天台、贤首、禅、净等宗。禅虽是印度传来的,但成为宗派者,是在中国。然净土宗在中国,犹不过念佛发愿往生罢了,其说理是附属于台、贤、禅等,并没曾另有判教等的方式。但传到日本就不同了,日本别立净土的教理系统及判教等的方式,发达至净土真宗,且建立教解证信的四个次第,而不言于行。他的教是弥陀教,于此起解,由解而证,由证方为真信,真信就等于已生极乐。其念佛不过感念佛恩罢了,和中国要由念佛等行而求往生不同,故彼称纯他力宗,不藉修行。其现在的世间行化,也是已生弥陀极乐而来度人而已,这是净土教发达最极至的表现,故净土真宗即等无上密宗。又如天台圆教一念中具足理事两重三千性相,深明法法即是大陀罗尼义,与贤首之事事无碍法界相同。禅宗在表面上其问答多不可解,而在此问答上就直示法身全体大用。如从前杭州鸟巢禅师有一个侍者,侍师多年,以师平常一点佛法也不讲,乃告假欲去。师问其故,他说要向他方求佛法。师即手拈衣上布毛一吹曰:“若佛法,这里也有”,侍者顿悟。这岂非信手拈来无非佛法之义?也就是一事一物无非大陀罗尼法,所以台、贤、禅、净的行法,即同密宗。天台等虽判一大藏教,然宗要上即一心三观,贤首也唯是华严法界观,所以就其宗要说,与密宗无别。

  

丙 一切佛法之显密观


  前面二段是就部份的佛法观察,这里是就整个的佛法而观察显密,略分四类如下


  1.显中显  以前讲的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和大乘法相、法性等,都属于显中显。虽大乘法相对于法性亦说尚有隐密未显了处,而对于下列三重还是显中显的。


  2.显中密  在所依的经典如华严法华等,是属于显经的;可是台、贤、禅、净的宗要所在,都是明一切法皆大总持而修观行的。此观之天台所说,任何一色一香皆即法界,一切法皆不能趣过任何一色一香,就可以知道了。


  3.密中显  即唐宋以来汉文教典所传的密咒经轨,和日本依于汉文经咒仪轨所传的金刚界、胎藏界等,以及藏蒙红白黄各派所传的密法。此等虽是秘传的密法,而经咒仪轨等明修行次第,皆有定轨法则,其修习观想等法,也是极其次第差别明显的,因此可立为密中之显。


  4.密中密  禅宗在门庭施设上,可说为密中密。禅宗的特重点,专在乎证而不在乎教,所谓心心相印,相印就是证到了,不相印就是不曾证得,故称教外别传,所以成密中之密。在各宗究竟极证上,都为实证而无言教安立的,至于说即身成佛、即心是佛等,已是多事了。因为在密之极密是毫无生佛相可安立的。

  

丁 重重显密之胜劣观


  现在讲的胜劣,就是依于前面的显中显、显中密、密中显、密中密而判别。前面四重中的显中显,除了五乘共法三乘共法以外(因为五乘三乘共法,只摄大乘一分,故不另),其余如显中显的大乘法性法相及显中密的台贤禅净等,既可互为平等观,又可互为胜劣观。因为就显中显的大乘性相而说,可算是显之最浅显的,而显中密的台贤禅净在显法中,以明一切皆大总持之不可思议义,就比较深了一层。至于密中显所依的教法已深秘玄密,更能从实习上重重显明出来,比较又进步了。到了密中密,就是甚深最甚深,最高无比的了。同时,也是一程序中所指的最殊胜法。


  但以上四重,是由显浅而深密说的,若是把这四重行列倒转来,则其胜劣也可互易其位。如密中密,可说为佛法最浅劣的,因为密中密所主的,即在法界法性,无论有佛出世、无佛出世,其性法尔常在,如禅宗说“古镜未磨,照天照地”。因此、故说一切众生即是佛,无佛外之众生,也无众生外之佛,即生即佛,无生无佛,都是密之极密的意义。而一切都是黑暗的,一切都是无别的,禅宗说“墨汁乌纱半夜文”,即是此义。所以、密至极密,既无一点佛法,也无能证的行所证的果,甚至连佛出世也是多事,所以云门说:“老僧当时看见,一棒打杀与狗吃,贵图天下太平”。因为有佛出世,于是有佛有众生,便要分别得不安了。若不出世,岂不都是佛?岂不亳无分别?从此义上,故密中之密即是黑中之黑,是最未显的佛法。从此进一步是密中显,这犹如黑暗中有一微光、晚上的星灯一样。因为密续若无性相教理等的说明,单仗传承的密咒和仪轨等的指示而观想修行,好像在暗中靠一点灯光行路一般。再进一步就是显中密,此对于十法界圣凡因果等已能种种分别,把他显示出来,并显出假中之空及空中之假等中道义,这犹如月光一样,遍照世界。但此月光,还非至极的明彻,故须待显中显的大乘法性法相,对于因缘性空及性空因缘的究竟道理,不但以多种经说明,且以多种论不惮烦地重重诠显,像这太阳光一般的周澈明显,乃可说是最究竟的佛法了。而且、这大乘法性法相,将世出世的重重缘起差别显露出来,皆成为究竟正遍知的所知境,而照了一切法更无余障。所谓正遍觉者的正觉中,一切法皆是大圆镜智智影;大善巧的教法中,于一切法平等理和差别事莫不如理如量显了,所以把前面的密中密倒转来,显中显又是最殊胜了。然此不过举例说说罢了,实则此中还可作别种看法,如从天台贤首等宗义上,也莫不各各显其宗义为最胜,在此所显义上,也别别以分判余法之胜劣。总之、凡以何法为宗的,就以何法为最胜;此不但于教法是如此,就是各传其密法也是如此。如日本、西藏、汉地皆各有所传所宗的密法,而各就其所传的密法表示为最胜。故在此显密重重次第上看来,就可见一切大乘法是平等的,而在平等中又各有胜义胜用的不同。

  

戊 台贤禅净及各派密续之互学


  此从显密问题上观察,觉汉藏佛法应互修学,尤其在汉藏教理院对于汉藏佛法应互相研究。如西藏各派所传的各部密续,中国缺的很多,我们应去修学。若中国台贤禅净的修学有成就的,对于西藏也可作转播,使藏人亦对台贤禅净有所研习。如此、乃能澈佛法之底,尽佛法之量。

  

四 结 论


  台贤禅净可说是唐宋以来的佛法,到晚唐后,大乘法尤其只流行台贤禅净。在这千年的时候,大凡中国佛教徒所修学的,教、就是台贤,行、就是禅净,唯此可以代表中国整个佛教。但是、近来中国佛教的命运,也如中华民国的命运一样,日趋衰弱!中国佛教的破产,也如中华民族的文化一样,支离破碎,空疏荒芜!像这样溃烂的中国佛教,似乎无有可代表中国从东汉到唐以来、中经几百年所结晶的中国佛教的特质了。由此在最近,或把佛教从日本传到中国来,或从西藏传到汉地来,或从锡兰传到中国来;也如中华民族的趋势一样,由几千年进步来的文化已不能自存自立,反退化到唯以模仿外来文化为事。今中国佛教亦似乎破败到这样的不可收拾地步。然从东汉中经几百年到唐代结晶下来的中国佛法,竟如此完全空疏而无意义无价值的吗?其实不是如此的;可看此中所明的一切法大陀罗尼义,在四重显密中都显出台贤禅净所说的特长。此大陀罗尼义,应总摄五乘、三乘共法及大乘性相而成为大总持法。既由总摄一切佛法为基础而成综合的中国台贤禅净法门,岂四教仪、五教仪等就可以代表了吗?这是要普容遍摄五乘、三乘、大乘的佛法,方成为真正的台贤禅净中国佛法。就是要把台贤禅净的中国佛法,从根救起来,要由这普容遍摄的途径,方克济事。虽禅宗的单提向上直指顿悟的宗旨,而此如画龙点睛,先画得有龙乃需要点睛以活现一条龙;若先无一切教法的龙,便也失禅宗点睛的用了。又如念佛固然也能够总持一切佛法,然若不能普容遍摄一切佛法,而反事排斥,单执一句阿弥陀佛,亦不过执持空名罢了。所以,今应普容遍摄锡兰等三乘共法律仪及大乘性相与西藏密法,乃可将中国佛法发达兴旺,一天一天的充实复活。而在复活的过程中,发挥台、贤、禅、净、总合的特长,将律、密、性、相,澈底容摄成整个的佛法,于是中国的佛教因之重新建立,而亦可成为现代的世界佛教了。(碧松记)( 见海刊十八卷十二期)

 

13几点佛法的要义
 

──二十八年二月在昆明欢迎会讲──


  今日得与大家相聚一堂,真是一种难遇的因缘,不可把光阴空过了,因提出几点佛法的要义来供大家参考。


  第一、佛法虽然是法门无量,广大如海,而主要的厥为业报。故学佛法以彻明业报,确信业报为最要紧!佛所说的一切经教皆不离业报,信仰佛法即是信仰业报,不管是说一切皆空也好,诸法唯识也好,密宗也好,净土也好,总越不出业报,换句话说,业报就是因果报应。要想得好的果报,即先行好的业因,若拨无因果,便非佛法。这是佛法中最普遍而又最重要的一个原则。


  第二、佛教的学理,比其他任何宗教学说来得宽广而深圆。佛法依三界(或云法界)众生而设,三界中有人类──我们生在人中,佛亦降生在人中,在人言人,侧重人间而谈佛法固无不可;但要知道宇宙间的一切众生皆在佛化之中。若以人间自封,除现见外不论其他,否认余趣存在,即等于自掘其根自塞其源,未免把佛法弄得太狭小了,那就大大不可。


  第三、就历史上看,中国佛法在隋唐最为兴盛,而其特殊之精采即是禅宗──唐以后的佛教都以禅宗为中心。宗门与教门工夫的差别可以明言者:即教门在深解“现前身心世界”是无常、是无我、是空、是唯识;而起观察、而得通达。宗门在深疑“现前身心世界”是从何而来?从何而去?是谁?是什么?而起参究、而得彻了。二者都是依“现前身心世界”为下手处;到了既“通达”、既“彻了”之后,所证所得亦无若何不同,所谓“方便多门,归元无二”。其不同者、即其工夫一由解而起观行,一由疑而起参究耳。


  由教门修行者,若住于由解而观的观智上,固是滞于加行而未能入根本智;然由宗门修行者,若凝于由疑而起参的参情上。尤落痴禅而不能豁开妙悟。故宗门须以由大疑而大悟为则!所谓“黑漆疑团忽打通,一多长短亦含容,踏翻宇宙浮沤上,逼塞虚室刹那中”;可以微露此中消息。这是修这两种行者所当注意的。


  第四 说到近来中国佛教的情形,因为受到日本新的研究方法的影响起了很多变化,尢其是西藏佛教近亦影响内地很大。平常都以为西藏只是密宗的佛法,而不知道他们还是很注重教理研究的。他们的研究法注重辩论,而辩论不是随便冲口而出,是有因明比量为格架的。因此有的人主张必要由比量的理智,乃能观察起修加行智而入根本智。然此因亦不定:譬如宗门下的初根人因疑而参,与宿根人的才闻即悟或一闻千悟,皆不须经因明比量智的理解;即教门中的随信行人,亦可由深信诸圣上师的教示持戒习定,生现量慧,以得预入圣流。故必须经因明比量乃起加行智者,只是教门中的随法行人耳。历观古今中外之佛教三乘圣者,不惟不皆曾先习因明比量,且多不先由博通教理而得圣果,可为明证。但西藏依因明比量的辩论方式兴复与现今的中国佛教很有补益,因为中国佛法之衰病在儱侗,以此为劝学因明研究教理之一方便,固亦甚善。所以本人近年在重庆办一汉藏教理院,以汉文藏文而研究此两种文字的佛法,使互为沟通以相补充。


  其次、西藏相传只许四宗:小乘只许一切有部宗与经量部宗,大乘只许龙树菩萨的空宗与无著菩萨的唯识宗,其余只可称派不得名宗。在中国有部当俱舍宗,经量当成实宗,大乘即空有二宗。如此说来则中国的天台、华严、净土、密宗、律宗、禅宗都不能名宗了。为他们所说是依因明比量智解以为宗的。这虽可如是说,但如玄奘法师所传来的“小乘二十派为六宗”已不尽然了,何况中国的台、贤、禅等宗,皆直依根本智或佛智为宗,宗在离言不思议法界!自更非上说所能限了。


  中国的楞伽经上有宗通说通之说,中国向来视同世亲所谓证法与教法的差别:以圣智自内证为宗通的证法,以因机施设教化为说通的教法。而西藏则以闻持言说之教为教法,回喻证成之宗为证法,亦见其宗在比量智解,与中国的宗在出离随念计度分别之现量不思议智境者不同。盖西藏能谨守印度论师之所传,而中国古德则每能豪迈不羁,直探诸佛诸圣诸祖的内证心源,故异其趣。


  大乘唯识宗侧重在“印所取空”的忍位加行智上,大乘皆空宗侧重在“印二取空”的世第一位加行智上,此亦诚为比量加行智之极则,专以比量智境为宗者,确不能越出此范围。然中国的台、贤、禅宗则皆宗在无得不思议的出世间智上,即以圣位根本智、后得智或直以佛的一切种智为宗。即中国三论、唯识宗都有此种趋势。故余并法性空慧宗,法相唯识宗,而鼎立法界圆觉宗也。盖非开立法界圆觉宗,不惟无以位置中日之台贤禅密诸宗、且亦不能看明全部的中国佛法趋势。此为余研究佛法以来,并纵观西藏、日本的佛教而得此结论,甚望高明者共商讨之!(尘空记)( 见海刊二十卷第六期)

 

14新与融贯
 

──二十六年八月在世界佛学苑研究部讲──


一 由本人意趣说起  甲 非研究佛书之学者  乙 不为专承一宗之徒裔  丙 无求即时成佛之贪心  丁 为学菩萨发心修行者
  
 
二 佛教中心与中国佛教本位的新  甲 新的意义  乙 佛教中心的新  丙 中国佛教本位的新

   
三 宗乘融贯与文系融贯  甲 融贯的由来  乙 宗乘融贯  丙 文系融贯

   
四 本院研究诸系的略明

  
一 由本人意趣说起


  今天拈“新与融贯”一题,说明本人所指导研究的纲要。先由本人的意趣说起。


  关于本人的意趣,在南京讲优蒲塞戒经时,已分为四点略略地说过,现在再提要于此。

  
甲 非研究佛书之学者


  把佛书当做学问研究,国内外的人颇不少,其实、从事考稽佛书而研究其义理,以造成一专门的学者亦不是件易事;而时有扬其一得炫异鸣高之弊。一般人读了本人的许多著述,以为本人是个用字比句栉、勾古证今的研究佛学者,实际上本人读书每观大略,不事记诵,不求甚解,而以资为自修化他之具为目的。所以本人的志愿趣向上,从不冀成为学者,唯在能成就振兴佛教觉人救世之方便耳。

  

乙 不为专承一宗之徒裔


  佛法中分宗立派,早在印度即有小乘十八派或二十派别;之后大乘复兴,遂有大小乘对峙;大乘复分法性法相之空有两宗;继之又有真言宗兴起;是为印度开宗立派之概况。而在中国方面,亦有天台、华严等宗之别;同时、宗中又立派,如禅宗之临济、曹洞、沩仰等是。宗派之所以兴起者,差不多都是以古德在佛法中参研之心得为根据,适应时机之教化上而建立的。中国性、相、律、密各宗,为传承印度的宗派;台、贤、禅、净等,为创立的宗派。日本继承中国,复有日莲宗、净土真宗等之开创;诸宗派至今,皆各有其系统的传承,非常严格。而本人在佛法中的意趣,则不欲专承一宗之徒裔。以为由佛之无上遍正觉所证明之法界性相,为度生应机而有种种施设,法流多门,体源一味,权巧无量之方便法,无不为度生而兴;古德开创宗派,其妙用亦在乎此。由此看法,无上大觉海中流出来的教法,为了传持者及入世应机的各有偏胜:由迦叶、阿难等承持,则成初期小乘;由龙树、无著、世亲等弘传,则成中期大乘;由龙智、善无畏、莲花生等传承,则成后期密法;印度佛法,因之可分为三期了。后来到了佛灭度后千二百余年的当儿,印度的佛法已由衰落而消声匿迹;在印度奔放的佛法鲜花,不能不转移到异地去开放!锡兰、暹罗、缅甸等地所盛传之巴利文佛法(以锡兰为代表),就是印度的初期小乘佛法;从中国到高丽、日本等地所盛传之佛法(以中国的汉文为代表),就是印度的中期大乘佛法;而由西藏及再传于蒙古、尼泊尔等地所盛行之密法(以中国的西藏文为代表),即为印度的后期密法。此为印度三期佛法的二千余年来支流的大概。其于诸法性相一味平等中之各宗派法门,皆可随人根机所宜而修学,藉以通达究竟觉海。所以本人观察佛法之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及大乘不共法,原为一贯;在教理解释上,教法弘扬上,随机施设而不专承一宗或一派以自碍。

  

丙 无求即时成佛之贪心


  站在佛法立场上,用佛法的眼光去观察世界众生,一切众生互相关涉,而一世界与无量世界亦相摄相入;所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即是此意。所以佛法并不是为此一人生及此一世界而起;即此一生一世亦当体无始无终,无边无中。发心修学佛法者,应不为空间时间所限,宜超出一切时空,涉入一切时空。于佛法如此理解,即能自悟悟他,精进无息,无庸拘定要即此身成佛。盖成佛不过自悟悟他而已,菩萨行满,佛陀果成,但勤耕耘,自能收获,何须刻期求证!因为刻期追求,大抵为满足虚荣心所驱使;而著相拘求,非仅心量狭小,且未免反增烦恼耳!佛法中虽有为接引一类夸大之众生,或激发一类懈怠众生,施设即身成佛、立地成佛等假名,但本人提倡发长远心修自悟悟他行,不怠不息,而不以此类假名而掀起刻期求成之贪心。

  

丁 为学菩萨发心修行者


  前面三点从消极的反面立说,第四点恰从积极的正面言之。从正面讲,本人为一从凡夫而得闻佛法信受奉行者,认佛法中的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及大乘不共法,均一贯可达到究竟圆满之觉海。凡能贯通五乘、三乘及大乘教法而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者,便是菩萨,所以本人在佛法中的意趣,是“愿以凡夫之身学菩萨发心修行”。这里有两件事:一是学菩萨发心,二是学菩萨修行。本人还不能如菩萨那样发心、修行,现在是学菩萨的发心,学菩萨修行。本来学菩萨是极难能的事,须经过十信而入初发心住,再经十住、十行、十回向修集福慧资粮满足,始能进为圣位菩萨。今人不知此义,每每稍具信行,马上心高气傲自命成佛;不知少分之学发菩提心、学修菩萨行尚未做到呢!你们发心到佛法中修行,要切实认清这一点。照大乘起信论上讲,真正初发心菩萨,须于入发心住以前,经过十千大劫修行六度万行,才为真正初发心菩萨;然后再经过三大无数劫,方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所以本人亦为愿学菩萨发真正菩提心而修行六度万行者。至于发菩提心的修法,前新译西藏宗喀巴大师着的菩提道次第论,根据印度龙树、无著诸菩萨所说,曾有精密的阐明,可参照修习;俾不落于人天福报心、二乘自了心,而得发起修行六度的大菩提心。

  

二 佛教中心与中国佛教本位的新
  

甲 新的意义


  依上面的意趣,可以观察本人的思想,即新的思想与融贯的思想。先说新的意义:平常说新乃对旧的反面而言,而佛法真胜义中无新无旧,缘生义中则没有一定的分划,小至一事一物,大至一世界乃至无量世界,都刹那刹那生灭相续的迁流着而新陈代谢。然依佛法契理契机的契机原则,以佛法适应这现代的思想潮流及将来的趋势上,因为人类在一个区域之中一个时代里面,适应其现在的将来的生活,则有一种新的意义。便是契机的意思。根据佛法的常住真理,去适应时代性的思想文化,洗除不合时代性的色彩,随时代以发扬佛法之教化功用,这在四悉檀中叫做世界悉檀,即是佛法活跃在人类社会或众生世界里,人人都欢喜奉行。如是,即为本人所提倡的弘扬佛法的新的意义。若是故步自封不能适应时代;或标奇立胜,从古代或异地另寻来一个方法,欲以移易当地原状,则都不免落于非契机的病根上。一般为佛法传持的人,若能依照契理契机去躬践实行,则不但目前及将来的中国的佛教可以发扬光大,即全世界佛教亦会因此而鼎新起来。

  

乙 佛教中心的新


  新、需要佛教中心的新,即是以佛教为中心而适应现代思想文化所成的新的佛教。这佛教的中心的新、是建立在依佛法真理而契适时代机宜的原则上。所以本人三十年来宏扬佛法,旁及东西古今文化思想,是抱定以佛教为中心的观念,去观察现代的一切新的经济、政治、教育、文艺及科学、哲学诸文化,无一不可为佛法所批评的对象或发扬的工具,这就是应用佛法的新。然而、若不能以佛法适应时代、契众生机,则失掉这里所谓的新,在社会众生界是一种没有作用的东西:如此的佛教,会成为一种死的佛教!又若不能以佛教为中心,但树起契机的标帜而奔趋时代文化潮流或浪漫文艺的新,则他们的新已经失去了佛教中心的思想信仰,而必然的会流到返俗叛教中去!这都不是我所提倡的新。在这把握佛教中心思想、去适应时机、融摄文化和适应新时代新潮流去发扬宏通佛法,我有很多的写作,都是如此的。

  

丙 中国佛教本位的新


  本来、佛教是没有民族和国界的限制的,现在讲中国佛教本位的新,则因在中国已有一二千年历史的佛教,有不得不注意的必要。而此中所谓中国佛教,更应简别为华文佛教。今中国虽合汉、满、蒙、回、藏,然汉文占十之九有余,故通称汉文为国文;那末汉文文化就是中国文化。海禁未开之前,交通不便,各国文字彼此互相研究非常困难,今日往来研究各国文字已比以前容易及繁广得多。即如在这讲堂里,通外国文者,如巴利文、缅甸文、英文、日本文等,各有其人。在目前中国佛教里的出家僧众,是很有人能精通其他文字的了;所以现在彼此互观各国之佛教,是感不到困难。但是我此中所云中国佛教本位的新,是以中国二千年来传演流变的佛法为根据,在适应中国目前及将来的需要上,去吸收采择各时代各方域佛教的特长,以成为复兴中国民族中的中国新佛教,以适应中国目前及将来趋势上的需求。由此,本人所谓中国佛教本位的新,不同一般人倾倒于西化、麻醉于日本,推翻千百年中国佛教的所谓新!亦不同有些人凭个己研究的一点心得,批评中国从来未有如法如律的佛教,而要据佛法的律制以从新设立的新!此皆不能根据中国佛教去采择各国佛教所长,以适应目前及将来中国趋势上的需要。所以本人所谓的中国佛教本位的新,有两点:一、是扫去中国佛教不能适应中国目前及将来的需求的病态,二、是揭破离开中国佛教本位而易以异地异代的新谬见。在这两个原则之下,在中国目前及将来趋势的需求上,把中国佛教本位的新佛教建立起来。

  

三 宗乘融贯与文系融贯
  

甲 融贯的由来


  关于本人的融贯思想的由来,说起来亦大有因缘。最初、本人亲近的善知识,是禅宗的寄禅老和尚(即八指头陀)等,对于参禅的倾向较深,对台贤教义稍稍研究。后来自看藏经,于性相经论的得意处,每在离言的禅意,颇契维摩经所谓文字性空即解脱性。如天台的离言谛,法相的离言自性,法性的离戏论分别,都融彻到禅宗上的不立文字,如古人所谓“不即文字不离文字而为道用”。放观一切经典文字的佛法,不是摆设在地上的木石,而同渗透虚空中的光影;故于一切佛法,容易成为融会贯通的思想。此种思想,在我的著述中发表的很多,这里且提出两个纲领来说说。

  

乙 宗乘融贯


  宗、即是宗派。我曾把印度、中国、日本之各部各宗各派,融贯以着成佛教各宗派源流,及佛乘宗要论、大乘宗地图等,可资参考。乘、即诸乘,论藏、曾以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融贯于佛学概论等。本人这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及大乘不共法,可与西藏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论中的下士道、中士道及上士道比观。如图:

      

  

丙 文系融贯


  从大觉世尊大悲心海中流出的清净教法,在印度有三时期:即是初五百年的,今流为锡兰、缅甸、暹罗等地的巴利文系佛教;第二五百年的,今流为中国、高丽、日本等地的华文系佛教;第三五百年的,今流为西藏、蒙古、尼泊尔等地的藏文佛教。

   

 

  除此诸文系以外,欧美文系近年亦成一新的研究。依止各文系以融贯世界佛学而为建立弘扬世界佛学的工具,是本苑名为世界佛学苑的由来。不过第一宗乘融贯的思想,初祗限于汉文系,今后希望普遍到各种文系中去。第二文系融贯的思想,希望研究各种文,更能融贯到所研究各部派的宗义上去。

  

四 本院研究诸系的略明


  本院的研究系,分为六系:


  第一、俱舍阿含系:此举俱舍为主而遍及三乘共法,从汉文的俱舍阿含研究,亦须参考巴利文、西藏文各系,才能融会贯通。俱舍、阿含为最能贯通各文系之佛教者,故研究佛教者须从此着手。


  第二、法性般若系:法性般若系以中论或三论或四论(即于中、百、十二门三论外添一大智度论)为研究之入手。在印度有龙树、提婆、罗睺罗、青目、清辨、佛护、月称等诸健将;在中国有鸠摩罗什、僧肇、僧睿、高丽朗、止观诠、兴皇朗、吉藏等中心分子;在日本有慧灌、福亮、道慈等主要人物;而西藏各派亦大抵奉中论为究竟义。


  第三、法相唯识系:研究法相唯识,可以慈恩师资之说为基本。上溯印度无著、世亲、安慧、护法,及中国觉爱、真谛三藏等,而下逮慧沼、智周,以及日本、西藏唯识学中诸巨子。


  第四、法界显密系:此系包括、台、贤、禅、净、密五宗,中国千百年来都以台贤为教义,以禅净为修行,而近年则密咒行亦颇兴盛。


  第五、教乘次第与教宗历史系:教乘次第是一种总摄分判一切佛法的位置研究;教宗历史,是对于整个佛教或各宗或各点的历史系研究。


  第六、律藏研究与僧制整理系:佛制戒律,是佛教建立住持僧团的生命线。照原始律仪履行最盛的,要推锡兰、暹罗、缅甸等地。在中国、日本、西藏则多有变通。僧制整理,是中国目前的一种必要工作,在本苑的指导师及研究员,要认清这僧制整理的工作,须要从律藏研究到各方域各时代的僧制。


  上面六系,如研究法界显密系,要融会贯通台、贤、禅、净、密以研究,当然比专学讲天台教、贤首要艰难得多。现在应不避艰难地本着这新的融贯的宗旨,勇猛研究,乃能跃进为现在到将来的世界佛教。(福善记)( 见海刊十八卷九期)

 

15佛教的教史教法和今后的建设
 

──二十一年十二月在闽南佛学院讲──


一 全部教史的纲要  甲 佛法流变的原则  乙 印度佛教的三期  丙 世界佛教的三系

   
二 全部教法的纲要  甲 四藏  乙 三法  1 五乘共法  2 三乘共法  3 大乘不共法
  
 
三 今后佛学的建立  甲 研教   1 法物  2 经书  乙 究理  丙 修行  1 律仪行  2 禅观行  3 真言行  4 净土行  丁 证果  1 信果   2 戒果  3 定果  4 慧果
   

四 今后僧教育的建立  甲 律仪院  乙 普通教理院  丙 高等教理院  丁 参学处
   

五 今后教制的施设


  
一 全部教史的纲要

  

甲 佛法流变的原则


  这是从佛教最初的发源、至后来千派万流的流传上、提出一个纲要来观察全部的佛教。佛教的发源是由降生于印度的释迦牟尼世尊,所以在这里,我们第一,要认清全部的佛法,都是出于释尊一代中所应化施设的教法;虽然由后世的学者将它发挥光大而进展,而推其根、寻其源,则皆基于释尊一代中所开示,不同普通一般研究历史者,或以为后世学者所新创的观念。我们真正信佛法的人,须首先在这点上认清楚,才晓得后世所流传的佛法,皆是以释尊一代所示的教法为根源。有了这根源,后世学者依着时代潮流的特殊机缘,就能把它这部分那部分的传播四方而发挥光大,而其根源总不外释尊现身说法的施教。这样,知道佛法的流传,都是从佛陀亲证的法界性相中流露出来的佛法,才能握得佛的“心印”。


  说到流传,首先就想及佛灭度后阿难、迦叶尊者等结集法藏的关系。但不必完全由于他们,先时同时或后时更有其他的弟子们共同结集或各成记录,不过在佛灭后首先盛传的,以阿难、迦叶为重要的领袖而已。在佛成佛后五六年间,即有律条的制定,至十二年间,已有完成的戒律,为当时各处的僧团所共遵行。在广律上说到佛在世时,已有比丘或长者、国王夫人等读诵佛说的经典,可见佛法不特佛灭后流传,即佛世时亦已有记录流传。这样、我们对于后世佛法各派流传的思想,可知其皆出于佛在世或佛灭后的各种集录的传流;因为除了阿难、迦叶的结集外,尚有其他许多的弟子们结集、记录,流传于后世而各别的逐渐发扬光大。所以溯其根源,全在佛陀一代的设施。


  佛教各部分所以各别在后世发扬光大,原因一半是由当时主持佛教的人物,一半是由顺着时代的潮流,适应处所的机会,所以将某一部份成为特殊的发展;而在适得其反的时地,这一部份的佛法必趋于衰落的现象。而由当时其他主持佛教中坚人物的努力,所以又能使佛法之另一部分发扬广大。认清这一原则,便可想知世界上从古至今的佛教情形了。

  

乙 印度佛教的三期


  释尊降生于印度,故佛法首先传于印度;现在把印度佛教的历史分成三个时期说:


  1.小乘兴盛时期  传持佛教的正统而主持佛教的中坚人物,就是阿难、迦叶、优波离他们,因此流传的佛教亦以他们结集的法藏为中心。大概在佛灭度第一百年到第六百年间,为印度佛教史上的第一个时期,所以这时期中所传的教法,是以声闻乘为中心的三乘共法。然所传的三乘共法,虽以声闻乘为中心,而大乘的佛法,亦不能说全然乌有,不过因这时期中声闻教法特别光大发展,大乘佛法伏于其中,隐没而不彰罢了。因为当时都以声闻人的眼光去观察大乘佛法,所以大乘佛法自然隐蔽而难以显彰。是为印度佛教史上第一个弘盛小乘佛法的时期。


  2.大乘兴盛时期  在佛灭度后第六百年到千一百年间,为第二时期的佛教。在第一时期渐次因诸部的意见分歧,经了许多的决裂,致使整个正统传持佛教的威权,渐形失坠;并以当时的佛法已渐渐地传播扩大到印度之外了,而众人的思想亦渐进于复杂了。恰有马鸣菩萨等应运而生,作佛本行赞等,竭力提倡大乘佛法。龙树继承而兴起,乃至提婆、无著、世亲等接踵而出,阐扬大乘教义,遂使素来隐没不彰的大乘佛法,如雨后的春枝发扬茂盛而开出灿烂耀目的花朵了!但在这时期中声闻乘的教法,并非就断绝了流传。不过因大乘性相的教义特别发展、弘盛,发挥光大,小乘教义附属于其中流传,正和第一期佛法成了个反比例。但在龙树时代,还是对破小乘而显扬大乘。至于无著时代,便由大乘提携小乘了。这为印度佛教史上第二个大乘弘盛的时期。
  3.密咒兴盛的时期  这从千二百年以后的时代,当时大乘佛教的教理,已成了精深而严密;同时在通俗教化上已能普遍于民间,而一般崇信的人们,由崇信而要求实行。佛法既然普遍民众,又重于实践修持的要求,于是就有一龙智菩萨出来,弘扬真言陀罗尼的密法,遂致密法流行发达,极隆盛于一时了。但在这时期中亦并非大小乘教法就断绝了流传,不过以陀罗尼真言密法特别发达弘盛,其余大乘教法都依附其中流行。而小乘教法几于湮没。这时佛法虽普遍流行,而不重于教理,但偏于密咒的传持,滥同民俗的风习,遂令婆罗门教乘之崛兴而弘盛,致佛法反渐趋于衰落,乃至后来的印度佛教竟趋于颓败而几乎绝响为止!是为印度佛教史上第三时期佛法的状况。上面所说三个时期,为印度佛教流传的全部情形。佛教所以能在某一时代弘盛传播,上面曾说,靠着佛教中特殊的中坚分子,遇着时代的特殊机缘,所以得到特殊的发展。可是现在印度的佛法,已处于绝响的境地,没有纯正的佛教可言了。虽然,佛教在印度三个时期中特殊发展的部分,曾经分别流行于各处,成为现存于世界的佛教。

  

丙 世界佛教的三系


  现在世界上流行的佛教,可分为三大系统:第一系是以锡兰为中心,由锡兰而流于缅甸、暹罗及以前的马来半岛等处。第二系是以中国为中心,由中国而流传于高丽、日本、安南等处。第三系是以西藏为中心──西藏亦属于中国范围,现在所谓“五族共和”,西藏是其一。虽然,其语言、文字、风尚习惯等等皆迥异于中国内地,故另成为一系──,由西藏流传于蒙古与西北、东北、及尼泊尔等处。


  这现存世界上所流传的三大系佛教,与印度三时期的佛教,是有很密切的关系。锡兰系所传的佛教,是印度第一期流传的佛教,以其在阿育王的时候已开始传入,且其保持僧众团体的律仪等等,俨如佛世或离佛不远时代的僧众律仪一样。而在教义方面,则亦以三乘共法的阿含经等为范围。故由锡兰为根据地而传于缅甸、暹罗等处的佛教,我们可以确定它是印度第一期流行的佛教。


  再来观察中国所流行的佛法:旧传谓于佛灭后一千年间传来,现在依锡兰、西藏的佛史,应把佛生年代减近在四五百年顷,那么中国所流传的佛教,即是佛灭六百年后印度第二期流行的佛教。因为第二期所盛弘的是大乘教法,虽然三乘共教亦附带传来,而确以大乘佛教为主。在唐开元后印度第三期的真言密法亦有传来,但未极具备,故中国终以印度第二期佛教为主要。所以现在世界上所传流的纯正大乘佛教,还是在中国内地。


  现在西藏所流行的佛教,是印度第三期所传的佛教。所以要观察印度第三期佛教的真相,可以考之现在西藏佛教的流传,等于观察第一期佛教须研究锡兰,和第二期佛教须研究中国一样。西藏佛教是以陀罗尼密法为主要的,于大乘性相教义虽亦重研究,而终以真言密法为所趋,故印度第三期特别发挥的佛教,正在西藏;即由中国传日本的真言密法,亦不及其完全。


  此三系相互比较起来,西藏比较中国亦有所缺,关于印度第一期以三乘共法为中心的经、律、论,中国不在少数,而西藏则无阿含经等,律藏亦不多,而中国则较完备。所以印度第一期佛教,比较多的还是在中国。虽然,在中国亦有缺陷,如中国在戒律的仪式上,除了传戒时昙花一现外,便不可多见;而锡兰依然照律制实行,所以印度第一期佛教在中国亦觉不全。


  现在因为全世界海陆交通的便利,所以佛教也就渐渐的普遍到欧美各国:锡兰派、则由英国先流传到欧洲,而美洲;中国派、则由日本先流传到美洲,而欧洲;西藏派、因近于印度,则由英属印度流传到欧洲,而美洲。于是就使整个的佛法,如远山的云烟重重绵延流布于全球了。然其根源,仍在于印度的三时期。这样去观察世界上整个的佛教:先归纳为锡兰、中国、西藏三大系的佛教,再溯到印度三时期的佛教,更追溯到佛世时代的佛教,那就可以得到全部教史整个的纲要。研究的学者,对于全部教史能作如是观察,就可得着一个系统的思想和观念,如网在纲,有条不紊了。

  

二 全部教法的纲要
  

甲 四 藏


  我们想了解全部佛教的教义,而得其整个的思想和概念,那须要从佛陀一代教法的流传中寻找纲领来作分析的观察。古来分判佛法,有半、满,顿、渐等等的不同。全部教法的能诠典籍──经论等,向来是分判为经、律、论三藏来收摄的;但亦有非三藏所能归纳者,故在三藏外又加一杂藏;又有于杂藏后加一禁咒藏的。但我们若于全部教法深切地加以研究,觉得除三藏外确须有加一杂藏的必要,因为在三藏所不能包容的一切,都可以摄入于杂藏中。至于禁咒藏,则是由于印度第三期真言密法特别发达时而分编,我们若从全部佛教观察,此藏实无别编的必要。比如中国的禅宗在唐后极为弘盛发达,而禅宗虽说“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但各祖的语录极多,且体裁特殊;若禁咒另编一藏,则禅宗亦应另编一语录藏。语录藏既不另编,故禁咒藏之另编,亦无何等需要。这样来观察全部教典,应以编成经、律、论、杂四藏为确当。现在佛法的分编,如频伽藏等,都另有秘密部的编辑;但亦有依四藏的格式而编辑的,这是很适宜而妥当的,故今后仍应编为四藏。

  

乙 三 法


  这不过依于典籍上的分判,傥依内容教义上来分析,则虽编四藏,亦仍于义理不知其统绪。在教义上,依我个人的研究观察,古来种种的分判终是不大平允、妥当、周到;我以为全部佛法在教义上应作三种分配:一、五乘共法,二、三乘共法,三、大乘不共法。这在我的佛学概论上早有举要的说明,现在再来提说:──

  

1.五乘共法


  由上观察,知道一切教法都为佛陀所说,而佛陀是一个修大行得大果亲证宇宙诸法的真相者。故所有五乘、三乘、大乘一切的言教,皆从其自证法界中流露出来,皆是有不可思议的深意存在,决非一般常人所能度量拘限的。如佛所说五乘中的人、天乘法,依一般人的思想观之,总以为定是世间教法,其实何尝如此。如佛在鹿苑以前所说的提渭经,虽被判人天乘法,而其经中亦有说及发阿耨菩提心者,故虽是人天乘法,而亦通于出世三乘或无上大乘法,且依以展转增上,皆通达大乘。所以佛所说的人天乘法,是不能固定其是世间教法的,只可称它为“五乘共法”。因为这些教法,皆是明众缘所生法,显正因果而破邪因果,可通于圣凡法界的。这样,对于佛陀流传下来的全部教法,第一部分都可编入于“五乘共法”中。而研究的学者们,亦可依着顺序的步骤,以研究五乘共法为入手,再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进入,便可得着全部教法的纲要。

  

2.三乘共法


  此为出世三乘──声闻、缘觉、菩萨──共法,即在超越三界的苦集而得出世的灭道上,说名“三乘共法”。所谓共法者,因为三乘虽有区别,而断三界烦恼生死以证无生阿罗汉果则皆同;即如佛十号中有所谓“多陀阿伽陀阿罗诃”的阿罗诃,亦即阿罗汉也。故凡了脱三界生死诸苦而达到出世无生果位者,皆可名为三乘共法;故亦不能说唯是小乘,何况声闻、缘觉皆可进入于大乘呢?故对于全部教法,第二部分应判为“三乘共法”。

  

3.大乘不共法


  此为佛菩萨大乘不共教法,凡一切乘的教法,都可统归于其中。现分两种来说:大乘性相 此为大乘不共法之境。关于大乘性相的教义:如般若等是多明大乘诸法法性的;如楞伽、深密等是多明大乘诸法法相的。但这所明的大乘诸法性相,颇不同五乘共法或三乘共法所明的教法。因为大乘所明的性相,即为佛陀所自证的境界,决非声闻等所能了解、测度,所谓“唯佛与佛乃能究竟”!故独名“大乘不共法”。大乘行果 此明大乘不共法的行果。关于大乘所修证的行果,如华严经所明重重菩萨行位,多是明大乘所修的行门;又如涅槃、真言、净土等所明,都是明大乘果的体用。此亦决非声闻等所能望其项背、知其一二,故名大乘不共法。所以全部教法第三部分,皆可编为大乘不共法。


  这样观察全部佛教教法:把可别为经律论的归纳于三藏中;不可区别的都归纳于杂藏中。每藏又依教义为平允、适宜、妥当而周到的分配,就是有若干部份编归于第一“五乘共法”中,有若干部份编归于第二“三乘共法”中;有若干部份编归于第三“大乘不共法”中。如此,以此三法去贯摄四藏,亦以四藏来分配三法,那实在是很周妥的;同时亦极适合于阅藏的程序。


  将来果能将全部教法如是编辑,那是很好的事!现在不过把我对于全部教法编判的意见提出来说说,至于努力去做成功,还是要望于你们的。同时你们能把这两重纲要深刻的认清楚,便可得到一个整个佛教的基本思想;从事研究全部佛教,亦不至于迷惑而无归宿了。

  

三 今后佛学的建立


  前面讲的教史和教法两种,为全部佛法的纲要,为研究佛学所根基者;现在即以此来作今后建立全部佛学的根基。今后佛学的建立,在我的世界佛学苑简章上,曾有一表说及,就是对于全部佛学,可分“教”、“理”、“行”、“果”四种来建立:现在所说建立佛学,亦不出此四种。

  

甲 研 教


  要建立佛学,须首先研教,以研教为建立佛学所根基者。但要研教而建立佛学,非用一番苦工不为功!故我对于所研的教分两种:


  1.法物  就是从佛世时代直至现在时代,凡关于有表现佛教中法物的性质东西,如寺庙、塔像、衣钵、雕刻、塑画等等,皆可归于法物。法物中可分二种,A.史料的:对于某种法物研究出来能为佛教历史之根据者,如研究某一时代的碑文、法器等类,便可探知当时佛教的情形。如现在中国的龙门石窟、炖煌石室、及印度的阿育王石柱、祇园精舍原址、佛陀伽耶塔等,若去研究它,都为佛教中重要的史料。B.美术的:就是对于佛教的法物,如雕刻等能表示崇高庄严而使见者一见即起尊重的敬心者,皆含有美术性质。这在佛教中固然极重要,即在世界美术史上亦有极大的关系。故我在世界佛学苑建立上第一部份即为研究法物的施设。


  2.经书  关于世界上佛教的经书,即如前文所说编辑的经、律、论、杂等,亦犹有研究的必要。如世界佛教的法物,须经研究考定,方成其为史料的与美术的。欲使经书为世人共信共遵的教法,亦应有加以研究的必要,故有考校和编译二种的工作。A.考校的:如现在所有的普通流行的经书,须经考校,方可辨其真伪、是非。如晋代道安法师所作的经录,以及至今尚流传的唐代开元释教录等,皆曾作过“考其真伪,校其不同”的工夫。如通俗所流行的佛经,往往被人一经考校,即知其伪。我们对于佛教所有的经书,如教理不合的,历史年代不配的、源流不明的,凡有可疑者必须考究;或因版本不同的,经一而译异的,互有出入则须校正,所谓“有疑则考,有异则校”。再进一步,世界所有的经书,因各国的文字不同而经书亦因之而异,如同一经因译而异,所以须经重重考究的工夫。考到决定,校到正确,然后方可为建立佛学所根据的教法。B.编辑的:经过考校,还要编译、编辑。即如前次所说把四藏来分配三法,以三法去贯摄四藏等,依此为标准而编辑。此为总编。若分别而编,如编藏要及古德大师的丛书,或各宗派丛书等等。在编辑外须更翻译,如现在欧美各国所无的经书,或无佛法流行的地方,则可将中国等处之佛学译而流传其土,使其崇奉。或向来已有佛法流行的地方而文字有异,或华文系有而藏文系无,或锡兰文系有,如小阿含经等而中国无等等;故应互相翻译,互相传递,使互缺而成其互满。则后来编辑大藏教典,全部经书,各国皆可得到平均。但编译时须先行考校决定,然后才可认为佛教真正的经书典籍或法物。所以法物和经书中须各经二种工作,方为圆满。盖此为佛学建立上的基础,基础既稳固。后来研究者依此而研究,其立脚点乃站得稳固。否则,含带有可疑的错误的或坏的在内,即使后来研究成功,亦成一根本不正确的东西,思想容易发生动摇。故今后建立佛学,须从研教为入手法门。

  

乙 究 理

 

  既研其教,应究其理。关于究明义理,即以前文所说全部教史和教法的纲要为根据。是由印度三时期的学理而流行为现在世界上的三大系佛教,及三大系佛教与三层教法的密切关系:如第一层为印度锡兰系的三乘共法的学理。第二层是中国以大乘不共法为主要,而兼摄五乘共法与三乘共法的综合学理──如日本等皆在其中──,故可名印度中国系的综合学派。第三层是印度西藏系,亦兼摄大小乘共不共法,而为偏重于真言密法的学理。继承此三派学理的思想而起者,则为现在欧美及日本各国之新研究派的学理。所以若于中国各宗而分析研究,尚不过是小部分;若把范围扩大起来而作普遍的研究,即要依此四大部份而研究,方能穷尽全部佛法的义理,而建立世界性的佛学。故第二步工作,在继研教之后而研理。

  

丙 修 行


  理既遍通,则应起行。教海浩瀚,行门无涯,故知佛教修行的法门无量。虽然,现在约四种行门来说,可以总摄一切行门。


  1.律仪行  律仪为学佛之行业规范,最为重要,但专依律仪为行门而修习,亦可达到究竟果位。如能先持解脱戒而后定共戒、道共戒,乃至菩萨的三聚净戒,次第而修,即可达到究竟佛果。所以律仪,一方面为一切行门应共修共学的基础,而一方面则亦依此为专门而达到究竟。如佛十大弟子中有优波离尊者持律第一,亦是依律仪而达到究竟的好例。


  2.禅观行  是为修禅定止观行、但其范围亦同律仪一样的广阔。在佛法中修定,除了外道鬼神的邪定,其从凡夫禅而小乘未入圣位禅,已入圣位禅,乃至菩萨佛的禅,皆名修习禅定;不过因修行者的程度,致有浅深的差别。又平常从入手方便,则分五停心,如因缘观、数息观等;渐进阶层如九次第定等等。又如大乘所明首楞严等种种的三昧,皆是此禅观行,故禅观行在佛法中极为普遍。因圣智非散心所能发,欲证圣果须由定力;所以修行皆在修慧中,必有定力与之相应。如证小乘圣果,最低限度,亦要得到欲界定,否则便无证圣资格,故佛教中种种的修行,皆可摄归于禅观行。但第一律仪、是在道德实践上言,而观、是从现证实验上说。大乘佛教谈性相空有的理境,便要如何地去实验而得证到;故禅观为佛法中修行的第二部分。


  律仪与禅观二种,是佛法中修行最平正的通途;但有特别的殊胜方便行,便是真言和净土。


  3.真言行  即修种种陀罗尼行门所谓三密相应,身密结印、口密诵咒、意密观字,并有曼荼罗─坛─等的施设,而修习亦极严敬而不违犯。此依种种法配合而成行,如以种种药配合于一丸而去治病一样;同时所以修习密行须仗阿阇黎之传受灌顶,亦正似药丸须由医生为对病施用一样。故真言密行为佛法中修行的第三部分。


  4.净土行  泛常一般的人们,都以为念弥陀生西方便是修净土行,其实依全部佛法来说则不然,念弥陀生西方不过为净土法门中的一种而已。净土、是通于诸佛及圣位菩萨的净土。如佛言:“十方净土,随念往生”,亦通于圣位摄受众生的菩萨净土,所以净土范围是很广阔而普遍。如药师经中有琉璃净土,上方有香积净土,弥勒如来有内院补处净土等等,皆是净土。可是净土唯大乘教法中有,声闻中无。所谓净土摄受,是由佛菩萨果上的功德妙用,依大悲愿力而方便摄受下位众生,使其至临命终时,往生而不退转。所以我们修行净土,好比欲去净土中留学一样。但欲留学,须先预备资格,方可进入;故修习净土亦然,须积福德资粮。且修净土现身亦可证得,如修得三昧时便可现身得入净土中,非决定要临命终时始有净土可生。十方净土,种种非一,在西藏之三大寺中,大概发愿往生兜率净土,亦有发愿往生十方净土者。如法华经所谓“临命终时,千佛授手”,故知净土法门是包摄无量数的净土行,不斤斤乎念弥陀生西方也。


  修真言行,能使现世发生许多功用,而修净土行,则必能使其心有一定的归宿,得到简易的安心。所以修真言能发用,修净土能安心。


  上来所说的四行:律仪与禅观,是由自力而向上增进;真言与净土,是由他力为加持。至于其余的观行,如一心三观,法界观等等,皆可收摄于禅观中。故佛法中所有行门,皆此四行摄尽,是四行为一切行门的大纲。

  

丁 证 果


  既说修行,应谈证果,但证果的阶类亦无量,现在以“信”、“戒”、“定”、“慧”四级来包括:


  1.信 果  对于佛教最初发起的信心,即为第一果。因无论其为七众中何众弟子,必须具有信心,方称为佛弟子。虽这信果是从研教究理而得,而要使信果圆满,非到究竟佛果位不可。所以信果是由研究教理所得之果,同时亦是修律仪等行所得之果。凡学佛者,具足信心为必要的条件,所谓“信为道源功德母”,“佛法如大海,信为能入”,学佛者具有真正的信心,方为真正的佛子。


  2.戒 果  此从律仪上所得之果,亦通禅观上所得之果。如修禅观成定共戒,修习真言成密戒,修净土成净戒,由修行证果而成道共戒。戒极重要,七众弟子各有应持之戒,尤其是出家比丘最为完具。其所以与俗人不同者,全在乎戒;其所以能住持佛教者,亦在乎斯。所以僧众特殊的性质皆建筑在律仪之上!傥能持戒即得戒果,得了戒果才可为僧众而住持佛教,弘扬佛法,为世福田。故出家僧众对于戒律,应当特别注意。须知教理通达而无信,则不为佛子;即有信而无戒,亦不成住持僧宝。


  3.定 果  此特别是禅观所得之果。但亦通于律仪、真言等所共得的定果,如由戒生定而得定等。可是得具足戒能成僧众,而得定果便成贤众。僧众和贤众不同,贤众是因伏烦恼而得定,如最低得初禅定,亦能伏了欲界烦恼;乃至得上界定,更不消说了。故佛法中所明得定,和凡夫或外道不同,凡夫外道或入邪定得邪通邪见;而佛教中得定,最低限度要伏欲界烦恼。故修定得定,为佛教中最重要的事,如资粮、加行等位中,皆是与定相应。佛法中有内凡位和外凡位,凡修定得定,皆入于内凡的贤位,与定相应。所以得定为贤众,僧俗皆同。


  4. 慧 果  此中所谓慧果,乃上来信、戒、定果的果上之果。所以非普通一般人所说的慧,而是圣位上所得的慧果:最低限度亦要入见道,得三乘果,证入圣众──大乘圣果是在初地菩萨,而小乘圣果则在须陀洹果。


  故佛法中研究重在修证而得果:由信果则得七众弟子之列;由戒果则得入住持佛教的僧众,若无戒果即无僧众;由定果则有已伏烦恼的贤众;由慧果则有断智德成的圣众。佛法究竟的目的,在得慧果──诚为难能之事!但若为佛教徒连最低的信果都未做到,便失去了为僧众的资格,不应滥厕僧伦,或自动退僧返俗;否则、须自励自勉,勇猛精进才可。故为佛子最低限度,须具有信果,然后依此修习而得戒、定、慧果。所以欲今后的佛学建立起来,须以这信、戒、定、慧果为目标。四种都能做到,固不易易,而必须信果与戒果做到,能师表人天,为世人所信仰皈依。定果或慧果,虽难能完全做到,而亦要有少数人做到、得到方好。因为在四果上都有人做到、得到,才能建立今后的佛教;否则、佛教便无从建立,那是何等悲痛的的事!所以既为佛教徒,应生惭愧,发足大心,勇猛精进,毫无畏惧的振作精神向前去!我们试观现在中国一般的佛教徒,非特慧、定、戒果没有做到,即具足信果的亦如晨星硕果!故现在的佛学,在世界上、在社会上、须要重新建立才可;现在再不从事建立,则佛学将来在世界上,恐怕就难以存在!虽然,若能得到四果而有真正的建立,则佛学在将来的世界上,不患无“放大光明”的一日,同时亦能降伏一切魔障!

  

四 今后僧教育的建立


  要实施现在的僧教育,须先行僧教育的改良,第一层是要有中学毕业程度者,方许出家。因曾经在中学毕了业,则对于各种常识,如社会常识、世界常识、国民常识等,已相当的具备;所以一出了家,只要对于佛学去专门学习,便可自度度世。且于佛理能稍了解,乃能对佛法生起正确信心,然后出家入僧,才能对他实施僧教育。施设僧教育的次第程序,有四层:


  甲、律仪院  在律仪院约二年:初半年先受沙弥戒,学习沙弥律仪,但须要实行工作,如兵士天天操练一样;同时对于出家所应学的事情,皆应修学。次一年半则受比丘戒,学习比丘律仪,但亦要做实践的工作。一方面,对于出家僧众应备的常识,亦兼学习。律仪院等于现在大学的预科,要学习为僧众应备的知识与道德。


  乙、普通教理院  普通教理院约四年,其性质是等于现在的大学。其研究工作,则对于现在世界的科学、哲学等一切学说,亦有相当学习;但须以研究佛学为主体。如第一年则学五乘共法,第二年学三乘共法,第三年学大乘不共法中的性相空有教义,第四年学大乘的行果。所以在普通教理院中,应作如此之支配,则对于全部佛教的教法,就可得其普通的了解。


  丙、高等教理院  高等教理院约三年,其性质等于大学以上研究院。因经历了普通教理院,对于全部教法已得到相当的了解;所以到高等教理院则缩小了范围,作专门研究某一部或某一派的工作,精刻深造,须经三年。


  丁、参学处  因经过了以上的学习,所以第四只可名为参学处。就是专门参访年高德长的大德、大善知识,依之而修持。但参学处本无一定时间,现在亦不妨把它定为三年。所以由预科程度的律仪院,直到参学处,要经过十二年,僧教育方可完成。虽然,学者亦不必定经十二年,如经历了初两年,便有普通僧众的常识,亦可以来在僧众中作佛教事业。或因学有余力,则可由此而普通、而高等、而参学处;但亦可中途出来服务佛教事业。根据中学以上程度来施设僧教育,以前曾详细说过,现在不过略说说而已。

  

五 今后教制的施设


  如上文所说的四果:贤和圣,皆是出世果位的施设;而世间则在信众和僧众的施设。傥无信众,则佛教不容易普遍于世界,无僧众,便没有住持佛教的中坚。但信众可多,如世界人尽为信众更好;而僧众则不必多,只要有少数中坚分子能住持佛教便够了。


  如前所讲的十二年,在十二年中修学时代,皆可名“学僧”。在十二年后,位于学僧之上,则皆可名“职僧”,以其能尽僧职去干“利生为事业,弘法是家务”的工作。再位于职僧之上,则可名“德僧”,以其对于一切的学问、经验、行持、道德,都有充分圆满的修养,为众所欣敬,故为德僧。又若以年龄来支配,在三十以内,皆可为学僧的地位;从三十以上,乃至达到终点,皆可为职僧和德僧的地位;但以最后为德僧地位。这是近于佛教中所谓“上、中、下座”的性质。佛弟子本有七众,但现在从大体讲信众和僧众二种;而在僧众中又把他分为学僧、职僧、德僧的三级,应当这样去施设教制。


  对于我所讲的施设僧教育的方法,和住持佛教的责任等等,你们现在求学时代,须留心牢记。将来果能去实行工作,便可作为前途的指针!但是上面所说的五层义理,是很简单而约略的,若要充分的圆满和彻透的明了,还须你们自已去修习研究,身体力行!(守志记)(见海刊十四卷三期)

 

16世界佛学苑之佛法系统观
 

──二十二年九月在世界佛学苑图书馆讲──


一 遗教之整治   甲 法物馆   乙 图书馆


二 学理之研究   甲 锡兰文系学院   乙 中国文系学院   丙 西藏文系学院   丁 欧美文系学院


三 道行之修习   甲 律仪林   乙 禅观林   丙 密咒林   丁 净土林


四 效果之成就   甲 信果   乙 戒果   丙 定果   丁 智果


  武昌佛学院,自去年改组为世界佛学苑图书馆,成立两种的研究室。因我不久要到下江去,所以将世界佛学苑之佛法系统,略为讲明,以见图书馆亦即此中的一部份。但这次不能详说,不过把全部的佛法,列在世界佛学苑系统中,作一种简要的叙述。今年第三期海潮音中,有一篇“佛教的教史教法和今后的建设”,是我去年在厦门讲的,比今日所讲的宽广些,可以作这次讲演的参考。世界佛学苑的工作,即对于佛法提纲挈领的分为“教”“理”“行”“果”四部份,从这四部份去作适当的工夫。

  

一 遗教之整治


  教法即是遗教。我们研究佛学,而释迦牟尼佛已涅槃,我们从何研究起呢?即依据释迦佛所遗留下的教法而研究。此教法虽不全部是从释迦佛的现身说法而有,然皆本佛陀遗教而发展。遗教的流传至今,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先曾普遍亚洲,而现在已普及全世界。佛法既经过很多的时代和环境的变迁,我们如要得到真正的教法,须有一番整顿治理的工夫,方可为全人类所共遵共信。由此,须将世界各地的佛教,所有种种制度,寺院、佛像、经书等等,都能搜集整治到精确完美,以为人类研究佛教的共遵共信基础。故世苑有法物馆、图书馆之施设焉。


  甲、法物馆 凡关于佛教中的制度,寺、殿、塔、像、衣、钵、雕刻、绘画等等,此皆属于法物。又可分为二系:1 美术系:此为法物之能表现佛教的庄严伟大,而使人们生起欣观美感而恭敬信仰的,此即佛教中之美术。近来欧美美术界甚为重视,而于亚洲的美术中,尤占一重要的位置!2 史科系:此为法物之可作为研究佛教史所根据之材料的,如研究某一时代的塔幢等物,即可探知某一时代的佛教及社会情形。以上种种的关系,故有法物馆的施设。


  乙、图书馆 即经书图表等,此即为现在这里所研究的。亦有两系:1 考校系:以经书有原本不同,或译本不同、或版本同异、或成立以后发展变化,以及假托伪造等等的羼杂。凡有疑异之处,须细加考校,所谓“有疑则考,有异则校”。没有经过考校流行的经书,或来历不清、或后人伪托,如开元释教录等,皆载明有疑伪的经书,故须经过一番考校工夫,乃有真确可依据研究的教典。2 编译系:编即编辑,以经过考校之后,须进而编辑,如大藏经或某种丛书等。译即翻译,如各国有的佛教经书或为我国没有的,而我国有的亦或为别国没有。如锡兰巴利文藏中犹有我国所无的小乘经论;而我国的大乘经论,则又为彼所无。华文、藏文、亦互有无;且欧美各国所无的更多,此皆须翻译,而后佛教才能普及。要有真确的经典,须经考校的决定;要有共同的教法,须经编译的沟通;然后可有共遵共信的佛教,宏扬到全世界,以成为通行全世界之世界的佛教。

  

二 学理之研究


  理,即依教以研究其所诠之理:即依教史和教法为根据,而究其所诠表之理,此即学理的研究。但学理研究,在中国向来或泛览经典而没有系统,或从古来大德一宗一派为次第;今既为依据世界教史教法的佛学研究;则自与向来不同。佛法在印度大约流传了一千六七百年,已有七八百年完全没有佛法。然此流传印度的千数百年佛法,可分三个五百年来说:


  甲、锡兰文系学院 释迦遗教在印度第一个五百年所流传的学理,今可从巴利文系的教典以研究之,此以锡兰为中心。由锡兰而传布缅甸、暹罗及南洋群岛,世人称为原始的佛教。大约于佛灭一二百年,阿育王的时后,即用当时记载的巴利文,而输入锡兰、缅甸;而锡兰的文字,亦即仿巴利文造成。然巴利文为印度通俗文之一种,而印度之典雅文则为梵文。至中国的经典所翻译,则通于巴利文、梵文两种。且梵文与巴利文亦无多大之区别,如巴利文云“达磨”,梵文云“达尔摩”。


  乙、中国文系学院 第二五百年,即佛灭后六百年,马鸣龙树无著世亲等兴世,宏扬大乘佛法,此为大乘佛法昌明的时代。但小乘亦依旧与大乘同时流行。此期佛教即流入中国之佛教,复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处。故印度第二五百年之佛学,即可以华日文为中心而研究之。现今厦门的闽南佛学院,即为此系学理的研究。


  丙、西藏文系学院 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但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等,皆与中国本部迥异,而佛学亦另成一系,此是印度第三五百年之佛法。西藏在唐时有一部份佛教从中国输入,而印度第三五百年之梵文佛学,皆直接传入西藏;且西藏之文字,亦由仿梵文造成。今尼泊尔──印度后期之佛典多保存尼泊尔──蒙古及中国之西北、东北等处之佛法,皆可以西藏文为中心以研究之。且佛出生之迦毗罗国与尼泊尔最为密迩,近今所发见之梵文经典多出其处。此即由锡兰文、中国文、西藏文而为三系之佛学研究。


  丁、欧美文系学院 欧美各国的佛法,才数十年耳。初从锡兰文流入,第二时期次从西藏文的输入,最近由日本及中国亦将中国文佛学传布。但西洋原自锡兰等地佛法输入,后即用西洋的研究学问方法,与西洋的科学、哲学、宗教、作比较研究,亦可另成为新的欧美佛学。然此系之所要,乃在用欧美之文字,把以上三系的佛法宏传到欧美各国及全世界。

  

三 道行之修习


  佛法不同哲学单是理论和概念,其所有的理论和概念,乃是佛陀悟他的方便;故究竟佛法是要从实际行证到的。根据佛教教理而随机方便的行门虽然无量,而归纳之不出律密禅净四种:


  甲、律仪林 律即轨律,此即行为标准的伦理道德。但与普通的道德殊异者,佛教的律仪,不但为人生轨范,乃是可为一切众生由持戒清净而达到出世三乘贤圣之菩提果的。故戒一方为定慧的基础,一方即为直达究竟彼岸的胜行。


  乙、禅观林 即是修习禅定止观的行,始于凡圣共通的四禅、八定,以及三乘的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八背舍、十遍处等。大乘的法空观、唯识观、华严法界观、天台圆顿观,乃至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祖师禅等,皆摄于此。此正为达到菩提道的定慧行。


  丙、密咒林 密咒、即真言宗──密宗。近来有人讲到佛教,即分显教密教;此是密宗发达以后所有的偏见,源出于日本空海所作的显密二教论。其实大乘佛法一味平等,并不是这样。如西藏阿底峡、宗喀巴等菩提道次第,分为下中上士。上士依以发菩提心趣菩提果之教理,无二无别,平等一味。不过在修行的大乘行门上,有波罗密门与陀罗尼门之分。陀罗尼门,即此所谓密咒行的真言宗或密宗。故密宗不是教理上有区别,仅行门上的随机不同罢了!日本的密宗,是从中国传去的,有东密、台密。东密两部大法的组织,所谓胎藏界、金刚界。胎藏界是善无畏组织成的;传说密宗出于南天铁塔的传授,亦出于善无畏之说。金刚界是金刚智组织成的。至不空三藏,始兼而传之惠果、空海。然中国传密宗的不限于善无畏、金刚智,故密宗犹有一部名苏悉地大法。而西藏之佛法则又大大不同,此在西藏佛学原论,颇说得清楚。将来,须综合华文藏文所得,更征之印度原文,方可成为世界佛学之密咒行。


  丁、净土林 律禅皆是依自力的行法,密咒与净土虽同是依他力的行法而又有不同。通常一说到净土,即以为是念弥陀佛、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法门,不知此仅是净土法的一种;净土有十方净土,如东方有药师琉璃净土,上方有香积净土,本界有弥勒兜率净土。但往生他佛净土,亦即证自心修证到之净土,故是易行道。

  

四 效果之成就


  教法是研究所根据的,理是所研究了解的,行是依研究了解之理而修习的;故修行之后,即有证果。证果的阶段甚多,今且以四种来包括:


  甲、信果 学佛最先决的条件,即是发起真实的信心。但此信心并非泛泛的信仰,而是从研究教理,或实习修行后所得成的真诚确信。谓信三宝、四谛、业果报等,真实不虚。若此信心成就,即成为佛的七众弟子之一。此七众弟子,皆首须皈依三宝,即信心成就的表现。信心成就仍可言持戒修禅定等,所谓“信为道源功德母”,故信果成就始为真正之佛弟子。


  乙、戒果 戒、即佛学中的五戒、八关斋戒、十戒、二百五十戒、菩萨戒等,此即律仪清净所得之果。若信心真切到要实行所信的法,则自然要受戒得到戒体,进而成就为真能持戒的戒果。但在家众,于信果成就,即可为佛之弟子;而出家众则不但信果成就,必须律戒精严无犯,由持戒清净而得戒果,方能住持佛教,宏扬佛法,为真正之僧宝。


  丙、定果 此即为修禅观所得之果。若定果成就,即入三乘贤位。贤、即小乘中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及四加行之七贤;大乘中十住、十行、十回向的三贤。以成就定果即能暂伏烦恼,如修初禅成就,即能伏令欲界烦恼不行也。


  丁、智果 此智果即依上信戒定果增上所成就。在三乘共般若与大乘不共般若,皆是修所成慧所引发之真实智,以能断除一切烦恼而成为三乘圣果;成究竟之圣果──即成佛。故有信果未必有戒果;而有戒果者必有信果,否则戒非佛戒。有信戒果,未必有定果;有定果则必有信戒果,否则定非佛定。乃至有信戒定果,未必有慧果;有慧果,必有信戒定果。故此智果,即佛法中证生空法空之智慧,而非普通一般人所说之智慧也。若未有信戒定果相应之慧,但是狂慧。若定无戒信,但是味禅,执之则成为邪定。若戒无信,但是人天善行,执之则成外道戒。要之、无信果则不成为佛之弟子,故根本最要的在得成信果。


  世界佛学苑之佛法系统观,即由教理行果确树修学佛法的体系,与境行果的三法亦相合,谓佛理即境,律仪等行即行,信等果即果。故由教理明了;而信心确切成就,始能成为在家之佛弟子;而其余行果则可随力随分修证。至于出家众,则须于教理有能确切的了解,并能真实的持戒修行,成就信果戒果方可。若单是多闻智慧,而不持戒清净,或虽能持戒清净而不能多闻智慧,那是做一个凡夫僧尚且不足,而况为圣贤之僧乎!故欲成真正之僧宝,住持佛法,须由解理持律,而做到信戒成就,为真正之福田僧也。


  本馆研究员在研究中修学,须解到行到,然后乃可教化众生,自他俱达到贤圣之果。要把佛法真实的建立起来,自度度他,最低限度需信果戒果成就。故世界佛学苑之佛法系统观中,应于此作特别努力的修习。(苇舫记)(见海刊十四卷十一期)

 

17世苑图书馆馆员之修学方针
 

──二十三年九月在世界佛学苑图书馆讲──


一 修学的宗旨


二 全部佛法之鸟瞰


三 研究的方针   甲 五三共法系   乙 小大律藏系   丙 法相唯识系   丁 般若中论系   戊 中国台贤禅净系   己 印华日藏密法系


四 结论

  
一 修学的宗旨


  这里在历史上叫作佛学院,现在所办的是世界佛学院图书馆,这是专门研究佛学的图书馆,与普通不同。图书馆内的工作,分考校与编译二部(注二)。但要考校、编译,非有人才不可,所以本馆设立考校与编译二研究室,因研究的人才不易多得,因此更设立研究员预习班,以养成研究员为鹄的。在此修学的预习员,要认清目的,才有良好的结果。

  

二 全部佛法之鸟瞰


(缺图)


  佛法、是佛所证所说的法。普通都把佛分为三身,即是法身、报身、应身,或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甚而偏据佛说,把佛法分割为这是大日如来的法,那是阿弥陀佛的法。今年日本开泛太平洋佛教青年会,议定以释迦牟尼佛为佛教共同的教主,换言之、即以释迦牟尼佛为本师。因为十方三世诸佛皆据释迦口中说出,与释迦佛平等平等而无差别。所谓法身、报身、化身,乃依据事实上之佛而作分别说的,因此、我们都依释迦佛的所证所说的法、名为佛法。


  平常所谓佛法的法,有二种意思:一、证法,二、教法。证法是内证离言法,或者名为一真法界,瑜伽论名为离言自性。法华经云:“诸法实相,唯佛与佛乃能究竟”。此唯佛与佛才能究竟证到之法,声闻独觉偏证一分,初地以上菩萨具证一分而未究竟,所以说:“唯佛与佛乃能究竟”。其实、此诸法性相是遍于一切众生世界的、不过唯佛陀的大智慧乃能澈底照见证知,所以推重佛陀,称为佛法。


  教法、就是应机巧说法。“诸法实相、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这是说佛的离言内证。而佛之说法在能应机,即是或适应地上以至等觉菩萨,或为适应地前菩萨、二乘、人、天等不同的根机,因此说大、说小、说空、说有。这都是因应众生需要而施设的,谓之契机。而佛陀所说之教法,又无不与其内自所证之离言法界相契合,谓之契理。


  二谛,即是世谛、第一义谛,也有叫做俗谛、真谛,或世俗谛、胜义谛。名虽不同,意义是一样的。佛陀所说的法都不出乎二谛,二谛是大小乘佛法所共同的。所谓二谛法者:以佛之说法,注重点均在说明内证离言法性,这是第一义谛;而所说又皆是适应天人八部、声闻、独觉、菩萨的根机,其说明若恶若善若有漏若无漏的因果事理,及如何证果、如何解行的道理,就是世俗谛。


  若以内证离言说,无能教之佛及所教之众生;既无能证之智,焉有所证之相?一乘尚且不立,何况三乘?所谓“平等性中,无生佛之二体;真如界内,绝自他之假名”。这就是一真法界,乃是三乘共所依以解脱之无言说道,平等平等无有差别。


  依此二谛,而说得穷尽的是大乘法,没有穷尽是二乘法。二乘法即是四谛法,这里有虚线实线三条,虚线是表示没有穷尽的,实线是表示穷尽的。至于人天乘不过是二乘四谛法中之一部份,所以以虚线来表明世谛法,亦没有说穷尽。而二乘的法在第一义谛上,亦祇说到一分。如三法印:一、诸行无常,二、诸法无我,三、涅槃寂静;这三法印所明的就是离言法性,不过是没有穷尽罢了。其实二乘说四谛也没有穷尽,皆可包括在穷尽第一义谛世谛的大乘里。


  再次来明法相、法性乃至禅、净、台、贤、密、律,这些都是大乘法。大乘将世谛第一义谛说得都很详细。法华经云:“佛自住大乘”,由此可知大乘法是佛所亲证的,佛完全说尽了。因此这里用实线来表示,同时人天乘二乘亦可摄入大乘,不过犹不彻底而已。


  在印度大乘佛法分为二大系:一、法相,二、法性。大乘法相亦说法性,不过偏重在法相罢了。其说明法性就在法相中显,是从安立施设法相上而说到不可安立之一真法界的,这就是从法相以明法性的所在。至于大乘法性,重在第一义谛的说明,而对于法相不大重视,为说明法性而带明法相,粗略不详密。所以在法性上以虚线表示对于世谛说未穷尽,同时在法相上亦画有同样的虚线,表示对于第一义谛略而不广。


  复次,从流传的宗派上看来,要是从法相法性上来判别,偏重于法相的有华严、密宗等,偏重于法性的则有天台、禅宗等。若是从修观上说,密宗是偏于法相的假想,而其说明的理论上,亦重法性的空理;禅宗是不立文字见性明心,专明第一义谛的──内证离言,是要实行修证的;但是平常所谓宗通、说通,在世上建立也离不了法相,所以禅宗亦兼法相。


  至于贤首、天台都有所依的经,如贤首是依据华严经而成立的,天台是依法华经而建立的。其实台、贤起初都是从修观行而得到的:如杜顺和尚修观着华严法界观,经过二三代以经论印证,迄至贤首国师才成立教义。又如北齐慧文大师读中论、智度论,悟一心三观之旨,以经论为印证,传至三祖智者大师才发为教义。华严经本是法相六经里面的一部经,故贤首宗注重在法相,不过是融摄法性以明。天台宗依于大智度论、中论,近于法性而亦融法相。至于密宗、禅宗从法相、法性之修证而成立,更显然可见。


  此外还有律宗和净土二宗,这里所谓净土,不是专指念弥陀而说,净土有十方诸佛的净土,有诸大菩萨的净土,念弥陀不过净土中法门之一而已。净土是为已发心修行的人,在一生未能证圣果,因为未证圣果转身就容易退堕,或不免堕三恶道流转生死,这样失去了一生的功行,岂不是很可惜的吗?因此从诸佛菩萨所示居的净土,使众生持念一佛或一菩萨的名号,仗彼诸佛菩萨的大悲愿力,使其往生彼土,令其得不退转,免堕六道轮回,这是净土缘起的真意义。


  大乘中所信行的净土,如西方极乐净土,兜率内院净土,不过在二乘里没有明显的表出。所以图上只用虚线。庇是托庇的意思,共庇是表明大小乘共同所庇,即是依靠诸佛菩萨的净土接引。如大富贵人家的别墅或宾舍,可收留教养投靠的人。


  律宗,不是专指传戒、受戒而言,律有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之七众律,更有大乘菩萨律与密宗律等;人天、声闻、独觉、菩萨所共同遵守的,所以图上说戒律是大小所共基的,就是这个意思。


  
三 研究的方针


  这样将佛法作最概括最扼要最简单的说明,使各宗各系各安其位,互通互融,相资相助,不相冲突,调和发展,并重研究。因为大乘各宗原是平等平等,每宗都有它的殊胜的地方,不宜执立门户,分河饮水。讲到这里,又要讲到本馆研究员预习班了。预习员就是未来的研究员,而研究员的工作,上面已经说过分考校编译二部。考校编译的工作,第一个条件要对于整个佛学,或某宗某系的经论文字,要有澈底的明了的认识,对于中心的思想都要抓得住,这样才行。不然,经论上的文字都不懂,理论尤其莫明其妙,还配得上做考校编译的工作吗?所以预习研究员在这期间就要练习这种──考校编译──工作,要预备作一系一系的专门研究,才能精深专一,才能做到登峰造极,升堂入室。若是不专门研究一系,祇是作广泛的浏览,这毕竟于我们没有多大的裨益。因此我定了六系,作为你们研究的标的:


  甲、五三共法系 五即是五乘:一、人乘,二、天乘,三、声闻乘,四、独觉乘,五、菩萨乘。三就是三乘:一、声闻,二、独觉,三、菩萨。合拢起来说就是五乘三乘所共的佛法。但是三乘共法亦即小乘,五乘共法亦即人天乘,均包括在声闻里了。平常讲小乘意存毁呰,其实错了,小乘亦为大乘阶梯。而此系以俱舍为中心,旁及阿含诸经,婆沙、六足、发智、正理等论。这系现在研究员有一二人已在研究。


  乙、小大律藏系 律藏中,如四分律、五分律、十诵律、僧祇律、根本说一切有部律等,都是小乘律;而大乘律则散见经论,即梵网菩萨戒和瑜伽菩萨戒等。虽中国历来所行的是南山宗四分律,但今此研究律藏不仅是专研南山四分律而已,应当研究大小乘所有的不同戒律。这系现在研究员亦有一人在研究。


  丙、法相唯识系 法相唯识是印度原有的,依弥勒菩萨所说的瑜伽师地论为本,以成唯识论为综合。所依之典籍有六经(一华严经,二解深密经,三如来出现功德经,四大乘阿毗达磨经,五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六大乘密严经)十一论(一瑜伽师地论──本论,二百法论,三五蕴论,四显扬圣教论,五摄大乘论,六阿毗达磨杂集论,七辨中边论,八二十唯识论,九成唯识论,十大乘庄严经论,十一分别瑜伽论──这十部是支论),尚有其余附属的经论。现在馆中尚没有专门研究的人,将来预习班要有一二人来专门研究才好。


  丁、般若中论系 般若中论系就是法性,在中国亦名三论宗,以中论、百论、十二门为依据,以大般若经为本。或名四论宗,三论外加一大智度论。因为以大般若、中论为中心的思想,所以名为般若中论系。此宗创自龙树菩萨,龙树菩萨是印度建立大乘佛法的始祖,而此宗中论与整个的佛学有大而且切的关系,所以研究佛法,般若中论系是不可不研究的。从前本馆有二人研究般若中论系,现在还没有人。


  戊、中国台贤禅净系 天台、贤首、禅宗、净土,这四宗是中国创立的,可算是中国的佛学,所以名它为中国台贤禅净系。天台宗是北齐慧文大师读中论,悟一心三观之旨;传南岳慧思大师,依之悟法华三昧证六根清净位;三祖智者大师从以修习,得法华三昧之前方便,乃传其观法,依法华广宣教义。因为居浙江台州天台山,故名天台宗。贤首宗是中国杜顺和尚,居终南山,依六十华严修法界观行,制华严法界观,此宗教义至贤首国师始宏传,所以名为贤首宗。禅宗虽是印度南天竺菩提达摩泛海到中国来传教,但是成立为一宗也是在中国建立的,亦可算是中国的佛法。禅宗大盛于唐、宋,与我国思想界的关系尤为密切。净土宗是以希求往生阿弥陀佛之极乐净土为宗旨,所依之典籍有三经(一无量寿经,二观无量寿佛经,三佛说阿弥陀经),一论(即菩提流支所译之往生净土论)。此宗之创始者是庐山慧远大师,所以亦是中国独有的。这四宗可作为一系的研究。


  己、印华日藏密法系 密宗即是真言宗,因为依秘密真言为宗旨,故名密宗。此宗所依据的是大毗卢遮那成佛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等及诸部仪轨。在印度有先期后期,先期是当中国唐朝,后期是当中国五代及宋朝。所以由中国所传流日本的是先期密法,五代宋初所译之经典,虽亦以密典为多,而未有弘扬,故后期密法所传以西藏的为完备。这六系中比较起来,以此系为较难研究,目下未易做到。

  

四 结 论


  现在我们所要研究的,而环境上能够研究的,就是前面五系,所以我很希望你们安心在这里修学,一年后各人作分系研究的工作。研究的结果──即考校佛典、编译佛典,便是本馆的事业。今天将本馆的宗旨和你们修学的目的,及全部佛学的大纲和研究的系统,作简单的很概括的说明。详细指教,则有在馆中领导的各主任法师居士在。(智藏记)(见海刊十五卷九期)


(注一)原题“对世界佛学苑图书馆员训话”,今改题。


(注二)此节颇有删略,所论考校与编译,可参看佛教的教史教法和今后的建设。

 

18我怎样判摄一切佛法
 

──二十九年八月在汉藏教理院暑期训练班讲──


一 前二期我对一切佛法的看法   甲 初期的略述   乙 第二期的略述


二 第三期我对于一切佛法的看法   甲 教之佛本及三期三系   乙 理之实际及三级三宗   丙 行之当机及三依三趣


  这题目讲起来很广,可分为三期说明,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则缩为二段;即前二期的略述和第三期的详说。

  

一 前二期我对一切佛法的看法
  

甲 初期的略述


  我最初对佛法成立一个有系统的思想,是在光绪三十四年至民国三年间。那时我对佛法用过这么一番修学工夫:一方面作禅宗的参究,一方面也听些经教。所听的经教,以天台教理为主,兼及贤首的五教仪、慈恩的相宗八要等,所谓教下的三家。后来阅藏,读大般若经,在甚深般若中得一相应,于是对从前所参学的禅教,便融会贯通,将整个佛法作这样的看法:认为佛法不外宗下与教下二种──同于世亲所分证法、教法。我这样的看法,和明朝政制将佛法分为禅、讲、律、净、教的五门是相摄的。“禅”是教外别传,离语言文字的禅宗,也就是宗下。“讲”包括教下三家──天台、贤首、慈恩,就是教下,而律净教亦可归教下所摄(不过正式可称为教下的,是天台、贤首、慈恩的三家)。“律”乃出家在家所受持的戒法,“净”是修学佛法的入所归的净土;“教”就是“密”教而为当时所流行的,如早晨上殿念楞严大悲十小咒,晚间施食念蒙山及放焰口等。然皆可为教下所摄,故全部佛法,即宗下教下也。离语言文字,离心意识相,离一切境界分别,去参究而求自悟自证者谓之宗;由语言文字建立,而可讲解行持者谓之教。以宗下教下说明一切佛法,是我初期对佛法的系统思想。这期的思想略见遗留在佛教月报。

  

乙 第二期的略述


  讲到第二期,是从民四年普陀山闭关后而产生的一系思想。在这闭关期间,我对佛法的见解和认识,与初期大有变更,这在佛法导言及僧伽制度论僧依品里说得很明白。佛法有大乘和小乘,而小乘是大乘的阶梯、大乘的方便,所以小乘可附属于大乘,所谓“附小于大”。故我认为佛法的根本宗旨,唯在大乘,法华经中说:“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就是阐明这个宗旨。不过有一部份的根机,在小乘法中修证到就以为满足,以为究竟,其实真正的究竟,还在大乘。


  小乘的宗派在印度虽有二十部,在中华虽有毗昙、俱舍、成实三宗,但俱舍毗昙可归纳于唯识,成实可附入三论。至于我国的大乘十一宗,涅槃宗后归法华,地论宗归入华严,摄论宗归入唯识。所以把整个佛法归纳为大乘八宗。其中的律宗,是取的南山律宗,南山所传的四分律,虽源出小乘,但在道宣律师的弘扬下,却也转为大乘了。如南山律所明的戒体即以思心所种子为其体,故南山律宗是融小归大的一乘律宗。天台、贤首、三论、唯识、禅、律、净、密这大乘八宗,其“境”是平等的,其“果”都以成佛为究竟,也是平等的,不过在“行”上,诸宗各有差别的施设。这差别的施设,乃各宗就某一点上来说明一切法所起的观行:如唯识宗,以一切法皆是识而说明一切法,三论宗以一切法皆是空而说明一切法....故各宗有各宗的方便殊胜施设。这样来判摄一切佛法与古德的判教,完全不同了,比方天台判释迦如来一代时教,则有藏通别圆等差别,判自己所宗的为最圆教理。我则认为诸宗的根本原理及究竟的极果,都是平等无有高下的,祇是行上所施设的不同罢了。八宗既是平等,亦各有其殊胜点,不能偏废,更不能说此优彼劣,彼高此下。关于这个说法,最有具体说明的是大乘宗地图(此图制于民国十二年,曾演讲数次:民二十年最后一次在柏林寺讲时,由法舫纪录,现有大乘宗地图释单行本流行)。以上是我前二期对佛法见解的一个概念。

  

二 第三期我对一切佛法的看法


  这一期我对佛法的整个系统思想,在本院修学的人,应仔细的听,听时要牢牢的记得,听后要如理思惟和加以研究。学天台教的人,学了他的判教,即以他的五时八教方式去弘扬;故在这里跟随我学的人,对我所讲此期的佛法系统思想,也应善为运用,以作将来弘法时,判摄一切佛法的根据,亦可以这作为对整个佛法的基本见解。


  在民十二三年后我对佛法的见解,就萌芽了第三期。这期的思想是什么呢?此与前二期回然不同。第一期的见解,可以说是承袭古德的,第二期的见解,是摄小归大而八宗平等,即不同于第一期的因袭;而第三期则更不同于第二期了。然思想如是变更,见解如是进展者,乃不为旧来宗派所拘束,而将释尊流传到现代的佛法作圆满的判摄罢了。这期可分教、理、行、三者来讲,由民十二年后,直到今日以前,这种思想分散在我的讲着里的很多,不过还没有作过综合的说明。

  

甲 教之佛本及三期三系


  释迦牟尼的一代教法,在古来大德,有判为五时八教的,有判为三时五教的,也有判为三时教的。我以为:佛在世时,佛为法本,法以佛为主、以佛为归,虽然应机说法差别无量,但并没有分大乘小乘顿教渐教,故佛为法本,法皆一味,佛怎么说就怎么说。虽闻法者以特殊的机缘关系,解有差殊,但不能以此别为大小,故也就不能分作任何的宗派了。因为佛是唯一的,所以佛所说的法,当然也就是一味了。


  到了佛灭度后,佛陀的教法,就不是那么一味的了。依当时印度的法藏结集,和后来教法的流行演变,就已分作三期。


  第一、小行大隐时期 初期的结集,是由迦叶、阿难、优波离所主持,虽结集的工作并不完全由他们经理,与之同时或后时更有其他的弟子结集,所谓有富楼那结集,窟外结集,菩萨结集等。但在佛灭度后,为当时国王大臣所护持,流行世间的佛法,则为迦叶阿难所结集的三藏。至佛灭二百年间,由此中分出上座部、大众部两大派,依此二部为本,更裂为二十部。在这二十部派未曾分裂之前,小乘教法是一味和合的。也就是传在锡兰等处的巴利语三藏。在佛灭后的五百年间,虽有二十部派的分裂,但不出乎小乘三藏的范围,故可说是小乘盛行的时期。然在这时期,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大乘佛法,不过由于小乘教法的盛行,大乘教法就隐没不彰。因为旧时的学者,都以小乘教法为唯一的佛法,所以这时也可说为小行大隐的时期。由于佛灭度不久,佛弟子们仗佛威德的余势,能依佛的轨范去实行,断惑证果者,尚复不少,所以又名之曰正法时期。


  第二、大主小从时期 初期的五百年过去,到了六百年的当儿,有马鸣菩萨出世,著有佛本行赞等,竭力提倡大乘佛法。在他竭力的提倡宏扬之下,大乘佛法露其端倪。继有龙树、提婆应运而生,对破一切有部等法执,阐扬大乘毕竟空义。后复有无著、世亲兴起,发挥大乘妙有之理,对一切法空的基本思想,加以补充的说明。他认为一切法虽说是毕竟皆空,然其中的因果,有条不紊丝毫不爽,故说明一切种。成立阿赖耶。这在教理上,是发挥得淋漓尽致了。这末一来,遂使素来隐没的大乘佛法,风行于世,遍布于全个印度了,故这时可名之为大乘盛行时期。但这期间,并非没有小乘教法,不过由于大乘空有的教义过于弘盛光大,是以使那有权威而盛行于初期的小乘教义,渐陷附庸地位,故又可名之为大小并行时期,或大主小从时期。


  第三、大行小隐密主显从时期 二期的五百年过去,到这期的五百年时,约在佛灭千二百年间,大乘空宗产生了清辨,大乘有宗产生了护法。清辨论师传承龙树菩萨毕竟空义破斥有宗,护法论师传承无著菩萨如幻有义破斥空宗,于是大乘空有二宗分道扬镳,互相对立,成为空有之诤。这种现象,在二期大乘盛行的时候是没有的,以其时龙猛、提婆虽偏重于阐扬大乘毕竟空义,无著、世亲虽偏重于发挥如幻有义,但后者祇是补充前者,并未据为各有所宗,另成一派。但第三期间空有互相对敌的因子,已种于第二期。到这时候以后,大乘的盛行已达极点,而小乘也就几乎没落。由于大乘的发达盛行,于是佛法普遍到民间去。正在这时,龙智菩萨等出来弘扬密咒,把通俗的印度风习都融摄进来。因而密法就发达起来,故此时可名为密咒盛行时期。但在这期间,大小乘教法,非全绝迹于世,不过由于密法过于弘盛,致使那盛极一时的大乘佛法及已衰落的小乘教理,皆依附密咒之中流行。故这期亦可名为密主显从时期,印度密宗的盛行,是在佛灭千余年之后。玄奘法师在印留学时,密咒流行尚少;到义净法师去印的时候,密咒渐盛行,随义净法师去留学的人,就有学习密咒的了。如印度最负盛名的那烂陀寺,起初祇是大乘显教的根据地,到了这时,也转成为密宗的道场了。后来的超岩寺,更是完全盛行密教的。


  上面所说的三个时期,是佛灭后印度佛教流传的全部情形,即以印度三期所流行的佛教,而成为今日世界上所流行的三大系的佛教。


  第一期盛行的小乘佛教,今日流行于世的可以锡兰为中心,由锡兰而流传于缅甸、暹罗及安南、马来亚群岛等处,是为巴利文系佛教,也可说是锡兰系佛教。初期的佛法本来是传播到各方的,但他处随了各地的不同环境,其后发生了种种沿革改变,另成别种的风尚宗派,甚或趋于消灭;唯所传于锡、缅、暹能够保持原状,且一直流至今日而发展光大之。即今锡、缅等地的佛教徒,尚认为他们的佛教是上座部的正统派佛教,由阿育王时代所传播去的。从这一点说来,可见锡、缅、暹所流行的佛教,就是印度初期所盛行的佛教。


  第二期盛行的大乘佛教,现在流行于世的,可以中国为中心,由中国而流传于高丽、日本及安南等处,是为汉文系佛教,也可称为中国系佛教。故印度二期大小并行的佛教,由中国继续传承流行;因为中国的佛教,大小三藏,皆悉完备,且也并行世间。实际说来,印度三期佛教,中国皆有,但因以第二期为主,以中国一向所行的,都与印度第二期相类。


  第三期盛行的密咒佛教,现存于世界上的可以中国的西藏为中心,由西藏而流传于西康、蒙古、甘肃及尼泊尔等处,是为藏文佛教,也可说为西藏系佛教。第三期的佛法流传到西藏,这在历史上是很明显的,在中国唐朝的时候,西藏才有佛教输入;而完成西藏的佛教,却在我国宋朝。前面说过,印度佛教转入第三期后,那烂陀、超岩二寺都是盛弘密宗道场,故到西藏弘扬佛法的莲花生,即由那烂陀寺去的,中兴西藏佛教的阿底峡,就是从超岩寺去的。现在西藏的佛教,汉文系的大乘,西藏也有;但西藏的小乘佛法不及内地完备,小乘经论都不具全;而密乘的教典却比较多一点。大乘的空有二宗虽都有流传,不过在密宗盛行趋势下,一般修学密宗者,皆以空胜解为所依,故空宗较为发达。在印度的第三期佛教即属如此,故当以今日西藏系为代表。


  总合的来说,佛世时的教法,是一味融通,无所谓分乘分宗的;所以一切法,以佛为归为主,佛为法本,法皆一味。及至佛灭度后,佛法在印度,分为三期,迄至今日流传世界各国的,成为巴利文、汉文、藏文。这就是教之佛本及三期三系的概说。

  

乙 理之实际及三级三宗


  以佛法究竟真实言,所谓“实际理地,不立一法”。诸法实相,唯无分别智如如相应,无可建立,无可分说,离名绝相,超诸寻伺;由语言文字说真如法性等,都是假名安立的善巧施设,实际是无可言思唯证相应的。法华经中说:“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但为欲悟他,故从教法上显示,分为三级来说明。这三级的分说,与菩提道次第论的三士颇相似,不过我所说的名词,与之不同罢了。这种名称,是在民十五年我讲佛学概论的时候说出。所谓三级者: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亦名大乘特法)。今作扼要的说明于下:


  第一级五乘共法 最普遍的佛法要义,就是因缘所生法的原理,也即是因果法的原理。大凡佛法说明一切法,都要以这因缘生法的道理来阐述。因缘就是因,生法就是果,故因缘生法即是因果法。因果律于一切法中皆具有的,但其中特别注重业报因果;一切科学也依因果律,然不说业报因果,故与佛法所谈的因果回异其趣。六趣流转的凡夫,三乘阶级的贤圣,皆可由业果的原理说明。我们现在是受着人的业果,要保持这人的报身,要免受三途的苦报,就得从这难得的宝贵人生,信解佛法的做人道理。所谓学佛先从做人起,学成了一个完善的好人,然后才谈得上学佛,若人都不能做好,怎么还能去学超凡入圣的佛陀?所以学佛法的人,敬佛法僧,信业果报,是最要紧的一着。不但流转的六凡,出世的三乘,皆建立在业果上;就是最高无上的佛陀,也不出因果的范围,因为要修大乘六度万行的清净殊胜因,才能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始从人乘,终至大乘佛位,名之曰“五乘”,而这因缘生法的原理亦即所谓因果法的原理,是五乘所共修的法。一个人,尤其是做了一个佛教徒的人,对因果业报,不能深信,则不能领受真正的佛法,也就不能了解佛法的正义,同时亦不能算为佛教徒,故根本上不能入佛法之门!这五乘共法的第一级,其范围极广,把这级隐固了,然后再进趣上级,那就容易了。比方世间造塔,不论他造七层九层,而最下层一定造得宽广和巩固,因为下层基础做好,然后才能一层一层向上造,学佛也是这样。


  第二级三乘共法 三乘就是声闻、缘觉、菩萨,这三种出世的圣人,他们认识了世间纯粹的是苦,知道了世间无一可爱乐,于是深深的厌离世间,积极的求出世的涅槃之乐。依着四念处、四正勤以至八正道的基本道路,而去实践进修,不求人天果报,唯一目的、求证出世涅槃。教中所说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就是三乘共法的标准,使三乘人了脱生死诸苦,证得涅槃寂静。所谓共法者,以三乘虽有差殊,而这三法印是三乘所共遵以断烦恼了生死的。这三乘共法,较前高了一级,以他们首先远离了有漏流转法,此则不共人天,为希人天乐果者之所不能及。因为人天有情,对于世间业果,尚有所希求的原故。


  第三级大乘特法 这是菩萨所特有的,不共于人天二乘的。此大乘佛法,以大悲菩提心,法空般若智,遍学一切法门,普渡一切众生,严净无量国土,求成无上佛果,为其唯一的誓愿、唯一的事业。


  此上三级的分别,是就整个的佛法普遍而说的,然大乘法广,应分摄三宗以除偏执,这在民十二年我作佛法总抉择谈已经说到。不过当时所说的名词,稍有出入,今再作确定的说明于后:


  一、法性空慧宗 通达一切法的真如实性,必须了知一切法的自性皆空,然这要有毕竟空慧,才能究竟通达诸法空性。通达法空的般若;是大乘法的基本条件。虽有些根性钝劣的有情,讲解法空而不趣修大乘菩萨行,仍入小乘涅槃的;然发菩提心要广行菩萨道者,则必须通达法空,以法空般若为宗。很多的大乘经论,就这一分真理上观察特重,所以抽象的立此法性空慧宗,以摄一部分大乘坲法。


  二、法相唯识宗 法相是说明种种诸法无量差别的相状,这相的意义非常之广,凡一切法的相,皆可名为法相。如五法中的真如,可说是性,亦可说是相;三性中的圆成实,可说是性、亦可说是相。然而给予诸法的差别相上一个正确的了解,适当的明白,则其所宗者即是唯识。以唯识讲明一切法,有无量差别的一切功能种子,生起一切现行,因果相关,种现相续,明一切有为诸法因果差别。即对于无生无灭的无为法,所有真正认识切实了解、究竟亲证,也是由识及由识转成的智所了知。所谓“诸识所缘,唯识所现”。故凡了知的一切法相,皆是识现之法,识所现者;无为法虽非识所变,但也由识所显;若非净分识的正智所显现,则毕竟没有真如的证明了。这也有许多大乘经论所专重,故立此宗以摄之。


  三、法界圆觉宗 法界的“界”字,是包括一切法之义,即以尽一切法为界,而为任何一法所不能超越。前所说的“法性”、“法相”,都包括其中。“圆觉”可以说就是佛十号中的正遍知或正遍觉,佛果位上的一切智智、一切种智、一切相智,皆与圆觉之名义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以佛果之正遍知,无一刹那不是圆满周遍觉知一切诸法性相的。法界的一切法,要能圆满觉知,唯圆觉智,故以圆觉为宗。凡等觉菩萨以下,皆未能一刹那圆遍觉知诸法性相,以菩萨地上,以前刹那起根本智见诸法性,要后一刹那后得智生方得见诸法相而未能周尽。佛智则不如是,一刹那间就能够周遍了知诸法性相。这在许多大乘经论中也都有所说明的。而天台、贤首所判圆教,亦皆依佛智境界而阐说。如天台圆教讲一念圆具三千性相,即是在佛的智境上明。依此发心修行的菩萨,即所谓圆顿法门,以佛智境界为法门,而直趋无上菩提,禅、净、密等也都属此宗。


  宗诸大乘经论的古来各宗派,皆各有所偏据,故我特明三宗,因为以这三宗来看一切大乘佛法,没有解不通,亦没有不圆融。至于上述的三级,初级的五乘共法,不论是人乘、天乘、乃至佛乘,谁也不能离了因果法而言。第二级的三乘共法,也是不能离了初级去凌空施设;即大乘不共法,也不能离了前二级而独立,所以说三级是互相依靠的。人天果、二乘果都是趋佛乘过程中的一个阶梯,非是究竟的目的地,究竟的目的地是至高无上的一乘佛果。

  

丙 行之当机及三依三趣


  “行”是侧重当机者实践上说的。佛在世时,当机说法,随闻而解,随解而行而证。所依所趣,在当机的各人有无量差别,不能拘说,故法贵当机,当机者妙,药贵愈病,愈病者善。如平常不可食的秽毒,若是拿来做药,适当病人的治疗,那也是最好的药了。所以不能定说怎般那般,更不可说这个法门某一类众生可修,那个法门某一类众生不可修。今判三依三趣,乃就三个时代机宜的大概而言。佛法流传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年,现在正是第三千年间。依教中说:佛法有正法、像法、末法、三个时期:正法住世的时间有一千年,像法亦然,而末法则有万年。分述于左:


  一、依声闻行果趣发起大乘心的正法时期 如来出世的本怀,是欲说出自悟自证的实相法门,但因为此土众生的根机未熟,乃方便先说适合当时机宜的,先说声闻乘法,令当机者起行证果。到法华会上才把这本怀说出来:“为欲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出现于世”。前所说者,都是令入佛乘,法华经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从这点意义上说:由佛世时乃至正法的千年,是在依修证成的声闻行果,而向于发起大乘心──即菩萨行果或佛的行果。声闻行果,乃佛住世时,当机广说。我们看佛经,可以见到很多比丘得证圣果的记载──或证须陀洹果、或证斯陀含果、或证阿那含果、或证阿罗汉果。即或有未能证得四沙门圣果者,从佛出家,至低限度,亦都能依比丘戒修行。到了佛灭度后,佛弟子们依着如来的正法──声闻行果实践实修,证得声闻果者,在教史上亦历历可见。所以正法期间,是依声闻行果而趣于发起大乘心的。已证声闻果者,大乘心一发,即知早走上菩萨行的半途,不难成佛了。


  二、依天乘行果趣获得大乘果的像法时期 在印度进入第二千年的佛法,正是传于西藏的密法。中国则是禅宗、净土宗。禅宗出于第一期的末叶,附属于第一期,故此像法时期足为代表的是密宗、净土宗,是依天乘行果的道理。如密宗在先修成天色身的幻身成化身佛,净土宗如兜率净土,即天国之一。西方等摄受凡夫净土亦等于天国。依这天色身、天国土,直趣于所欲获得的大乘佛果。这是密净的特点,与前期有所不同。以初期能先证声闻行果的根机,到这像法时候是很少有的了。因为像法时期的众生,理解力虽比较强,但持比丘戒者不可多得,故证声闻行果颇不容易!是以先成天幻身,或上生天净土,依密净的天乘行果以期速达成佛的目的。所以像法期间,是依天乘行果而趣佛果──趣于大乘行果的。


  三、依人乘行果趣进修大乘行的末法时期 这是踏上了佛灭后第三千年的时代了,到了这时候──末法的开始,依天乘行果修净密勉强的虽还有人做到,然而就最近的趋势上观察,修天乘行果这一着也不适时代机宜了。因此、也就失了能趣大乘的功效。但前一二期的根机,并非完全没有,不过毕竟是很少数的了。而且依声闻行果是要被诟为消极逃世的,依天乘行果是要被谤为迷信神权的,不惟不是方便而反成为障碍了。所以在今日的情形,所向的应在进趣大乘行。而所依的,既非初期的声闻行果,亦非二期的天乘行果;而确定是在人乘行果,以实行我所说的人生佛教的原理。依着人乘正法,先修成完善的人格,保持人乘的业报,方是时代的所需,尤为我国的情形所宜。由此向上增进,乃可进趣大乘行──即菩萨行大弘佛教。在业果上,使世界人类的人性不失,且成为完善美满的人间。有了完善的人生为所依,进一步的使人们去修佛法所重的大乘菩萨行果。所以末法期间,是依人乘行果而进大乘行的。


  今天所说的,从前都有讲过,不过没有综合的讲,这次是综合的讲一遍了。人生佛教,即由人乘进趣大乘的佛法,在我着的大乘与人间两般文化、人生观的科学、现实主义、自由史观等各书中,曾有详细的理论建立。现在最要紧的是:先了解佛法、正信佛法,由正信佛法而实行佛法。就普遍的机宜上,重在从完成人生以发达人生而走上菩萨行的大乘觉路。就从保持人的业果言,在今日亦须以佛法建立起人生道德,使人间可为实行佛法的根据地。人人学佛,佛法才可风行世界,普遍全球。


  我对佛法总系统的思想,略述如上。今天讲了出来,是给大家一个总括的概念,你们应以这第三期的系统思想,去观察佛法、了解佛法,修行佛法,宣扬佛法。(心月、演培记)(见海刊二十一卷第十期)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第0编 编纂说明] 下一篇[第二编 五乘共学]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