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印光大师全集问答撷录【2】
2009-09-26 09:46:45 来源: 作者: 【 】 浏览:922次 评论:0

今人之学佛态度


今之人每以世智辩聪之资,研究佛学。稍知义路,便谓亲得。从兹自高位置,藐 视古今。且莫说古今之人,不入已目,即千数百年之高僧,多有古佛再来,或有 法身菩萨示现者,彼皆以为庸常,不足为法。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听其言,高 出九天之上,察其心,卑入九地之下。如是习染,切宜痛除。

 

男有分,女有归


善教儿女,为治平之本,而教女尤要。又曰:治国平天下之权,女人家操得一大半。以世少贤人,由于世少贤女。有贤女,则有贤妻贤母矣。有贤妻贤母, 则其 夫其子女之不贤者,盖亦鲜矣。彼学堂提倡男女平权,直是不知世务,须知男有 男之权,女有女之权,相夫教子,乃女人之天职,其权极大。令女子参政等为平权,直是不识皂白者之乱统也。

 

教女比教子关系更大


国之荒乱,由乏贤人,其源由家无善教而始。而家庭之教,毋教更为要紧,故教 女比教子关系更大也。有贤女,则有贤妻贤母矣。人少有贤母,长有贤妻,欲不 为贤人,不可得也,此正本清源图太平之良策也。

 

自利利他时宜


利人一事,唯大菩萨方能担荷,降此谁敢说此大话。中下之人,随分随力以行利 人之事,乃方可合于修行自利之道。以修行法门,有六度万行故。自未度脱,利 人仍属自利,但不可专在外边事迹上做,其于对治自心之烦恼习气,置之不讲, 则由有外行,内功全荒,反因之生我慢,自以功利为德,则所损多矣。

 

追荐先亡不得谓已解脱而中止


佛法宏旷,唯成佛方可歇手,欲决得往生,正不妨恳切念佛,常行追荐。即佛经 所谓虽知罪性本空,而常悔先罪,不说已得清净,莲池谓年中常须追荐先亡,不 得谓已得解脱,逐不举行耳。须知念佛诵经,虽曰荐亲,实为现前眷属亲知,开 心地,种善根。及所有荐亲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以广大自他存亡之心量, 以消灭自他存亡执碍耳。至于不主于诚,唯以奢华张罗夸耀于人,则所以亲丧作 闹热,非人子所宜为也。

 

评一行居集 ― 禅宗秘密了义经跋

 

一行居集,若文若理,通通皆好。唯禅宗秘密了义经跋,为醒醐中含有毒味之作 。此经出于乩坛。其文悉取华严法华楞严圆觉之成文,并六祖坛经,及合会禅净 语录中文。大通家看之固有益。不具眼者,谓此经乩坛中出,金口亲宣。由兹逐 谓乩坛中经,皆是佛经。古有闭目诵出之经,皆不流通者,恐其肇杜撰之端耳。 大明仁孝皇后梦感经,其义理利益,皆不思议。而灵峰老人,阅藏知津,目为疑伪。清藏初亦刻入,高宗后又撤去,以防伪滥。

 

持咒、礼佛


持咒一法,与看话头相似。看话头以无义路,故能息分别之凡情,证本具之真智 。持咒以不知义理,但止至诚恳持去。竭诚之极,自能业消智朗,障尽福崇。其 利益有非思议所及者,礼佛仪式,极忙之人,不便特立。但至诚恳切,口称佛号 ,身体佛足,必致其如在之诚则可矣。

 

女权


吾尝谓治国平天下之权,女人操得一大半。以相夫教子于家庭之中,俾有天姿者 ,即可希圣希贤,大立德业。无天姿者,亦可循规蹈矩,作一善良人民。若舍此 不讲,而专欲操权与男人同,则是乱天下之第一大祸也。

 

临终蒙佛接引


念佛人临终蒙佛接引,乃生佛感应道交。虽不离想心,亦不得谓独是想心所现, 绝无佛圣迎接之事。心造地狱,临终则地狱相现。心造佛国,临终则佛国相现。 谓相随心现则可,谓唯心无境则不可。唯心无境,须是圆证唯心之大觉世尊说 之。

 

愚夫愚妇、大通家、参禅、念佛比较


良以愚夫愚妇,颛蒙念佛,即能潜通佛智,暗合道妙。校比大通家之卜度思量, 终日在分别中弄识神者,为益多多也。以故愚夫愚妇念佛,易得益。大通家能通 身放下,亦易得益。若唯以义理是卜度者,则不得益,或反得病。及未得谓流入 狂派者有之。参禅一法,非现今人所宜学。纵学亦只成文字知见,决不能顿明自心,亲见自性。何以故,一则无善知识提持抉择,二者学者不知禅之 所以。名为 参禅,实为误会。

 

秘诀


法门虽多,其要唯二。曰禅与净,了脱最易。禅唯自力,净兼佛力。二法相校, 净最契机。如人度海,须仗舟船。速得到岸,身心坦然。末世众生,虽此堪行。 否则违机,劳而难成。发大菩提,生真信愿。毕生坚持,唯佛是念。念极情忘, 即念无念。禅教妙义,彻底显现。待至临终,蒙佛接引。直登上品,证无生忍。 有一秘诀,剀切相告。竭诚尽敬,妙妙妙妙。

 

如面佛天


诸恶众善,皆须在心理上论。不专指行之于事而己。心地上了不起恶,全体是善 。其念佛也。功德胜于常人百千万倍矣。欲得心地唯善无恶,当于一切时处,主 敬存诚,如面佛天,方可希企。心一放纵,诸不如法之念头,随之而起矣。

 

功德


念佛须善发心者,心为修持之主。心若与四宏誓愿合,则念一句佛,行一善事, 功德无量无边。况身口意三业,恒以念佛利生为事乎哉。心若唯求自利,不愿利人,所行之事虽多,而所得之功德甚少。况或再加以倾人害人之意,及自 炫自矜 之心。则所念之佛,所行之善,亦非全无功德。实属百千万亿分中,仅得一分半分。而其恶念之过,亦复不少。故修行人,皆须善于发心,不止念佛人耳。

 

丛林念佛


念佛时各随所宜。今丛林念佛堂,皆先念弥陀经,经完,念往生咒,或三遍或一遍。然后举赞佛偈。至偈毕。接念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即 绕念 。须从东至南至西至北绕。此为顺从,为随喜。顺从有功德。西域最重围绕。此 方亦与礼拜均行。若从东至北至西至南,则是反绕,有罪过。不可不知。绕念一半。即坐默念,约一刻,又出声念。念毕跪念佛十声观音势至清净大 海众各三声 。然后念发愿文。在家人恐室小难绕,则立跪坐念,皆须按己精神而定。正不必 令他人为立法则也。

 

念而无念


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者。乃念到相应时,虽常念佛,了无起心动念之相。未相应前、不起心动念念、不念矣、虽不起心动念,而一句佛号,常常称念,或忆 念。 故云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也。无念,不可认做不念。无念而念,谓无起心动念之 念相,而复念念无间。此种境界,殊不易得。不可妄会。

 

观想


观想一法虽好,必须了知所见佛像,乃属唯心所现。若认做心外之境,或致着魔 发狂。不可不知。唯心所现者。虽其像历历明明,实非块然一物。若认做外境, 作块然实有,便成魔境矣。

 

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色欲一事,乃举世人之通病不特中下之人,被色所迷。即上根之人,若不战兢自持,干惕在念,则亦难免不被所迷。试观古今来多少出格豪杰,固足为圣为 贤。 祗由打不破此关,反为下愚不肖。兼复永堕恶道者,盖难胜数。楞严经云,若诸 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 ,尘不可出。学道之人,本为出离生死。苟不痛除此病,则生死断难出离,即念 佛门,虽则带业往生。然若淫习固结,则便与佛隔,难于感应道交矣。欲绝此祸 ,莫如见一切女人,皆作亲想,怨想,不净想。亲想者。见老者作母想,长者作 姊想,少者作妹想,幼者作女想,欲心纵盛,断不敢于母姊妹女边起不正念。视 一切女人,总是吾之毋姊妹女。则理制于欲,欲无由发矣。怨想者,凡见美女, 便起爱心。由此爱心,便堕恶道。长劫受苦,不能出离。如是则所谓美丽娇媚者 ,比劫贼虎狼、毒蛇恶蝎,砒霜鸩毒,烈百千倍。于此极大怨家,尚犹恋恋着念 ,岂非迷中倍人。不净者,美貌动人,只外面一层薄皮耳。若揭去此皮,则不忍 见矣。骨肉脓血,屎尿毛发,淋漓狼藉,了无一物可令人爱。但以薄皮所蒙。则 妄生爱恋。华瓶盛粪,人不把玩。今此美人之薄皮,不异华瓶。皮内所容,比粪 更秽。何得爱其外皮,而忘其里之种种秽物,漫起妄想乎哉。苟不战兢干惕,痛 除此习。则唯见其姿质美丽,致爱箭入骨,不能自拔。平素如此,致其没后不入 女腹,不可得也。入人女腹犹可。入畜女腹,则将奈何。试一思及,心神惊怖。 然欲于见境不染心,须于未见境时,常作上三种想,则见境自可不随境转。否则 纵不见境,意地仍复缠绵,终被淫欲习气所缚。固宜认真涤除恶业习气,方可有 自由分。

 

礼佛


终日终年终身念佛之人,岂可于佛,不行礼敬。十大愿王,礼敬居首。座下一切 可以不,礼佛决不可以不。若不礼佛,便难感通。何以故,以身图安逸,心之诚 亦末由必致其极也。

 

求子


求子,先须从培德节欲起。印施善书,乃培德之一端,非止乎此而已。培德当常 看感应篇,阴骘文。善则随分随力而行,恶则如怨如仇而去。节欲一事,其理甚深,其关系甚大,其话甚不易说。夫天生男女,圣人法天立则,令男女居 室,以 为人伦之最大者。以上关风化,下承宗祧。岂为人日图快乐,而常以欲事为事乎 。贪欲之人,其精簿而无力,如耗种不能生芽,故难生。即生,多多皆未成人而夭。即幸而不夭,亦必单弱柔懦,无大树立。若能保养精神,节欲 半年,待其妇 天癸发后,择良宵吉期,相与一交,决定受孕。从此永断欲事,则所生之子,不 但性行贞良,欲念轻薄。而且体质庞厚,无诸胎毒痘疹疾病等患。天癸,即经水也。经水尽后方受孕,余时多不受孕。经水未尽,断不可交 。交则妇即受病成带 ,勿望受孕矣。人之大伦之事,岂可恶日恶时而行,故须择良宵也。

 

第一大关


所见之境有一分,不可说一分,亦不可说九厘九,过说亦罪过,少说亦不可。何 以故,以知识未得他心道眼,但能以所言为断耳。此种境界,向知识说,为证明 邪正是非,则无过,若不为证明,唯欲自炫,亦有过。若向一切人说则有过,除 求知识证明外,俱说不得。说之则以后便永不能得此胜境界。此修行人第一大关 ,而台教中屡言之。所以近来修行者,多多着魔,皆由以躁妄心冀胜境界。勿道 其境是魔,即其境的是胜境,一生贪着欢喜等心,则便受损不受矣,况其境未必 的确是胜境乎。倘其人有涵养,无躁妄心,无贪着心,见诸境界,直同未见,既 不生欢喜贪着,又不生恐怖惊疑。勿道胜境现有益,即魔境现亦有益。何以故, 以不被魔转即能上进故。

 

胜境与魔境分辨


魔境胜境之分别,在与经教合不合上分。果是圣境,令人一见,心地直下清净, 了无躁妄取着之心。若是魔境,则见之心便不清净,便生取着躁妄等心。又佛光 虽极明耀,而不耀眼,若光或耀眼,便非真佛。佛现,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之理勘,则愈显。魔现,以此理勘,则便隐。此勘验真伪之大冶洪炉也。修 净业人, 不以种种境界为事,故亦无甚境界发生。若心中专欲见境界,则境界便多。倘不 善用心,或致受损,不可不知。

 

儒佛本体


儒佛之本体,固无二致。儒佛之工夫,浅而论之,亦颇相同,深而论之,则天地 悬殊。何以言之,儒以诚为本,佛以觉为宗。诚即明德,由诚起明,因明致诚则 诚明合一,即明明德。觉有本觉,始觉,由本觉而起始觉,由始觉以证本觉,始 本合一,则成佛。

 

祈求鬼神


世人有病,及有危险灾难等,不知念佛修善,妄欲祈求鬼神,逐致杀害生命,业 上加业,实为可怜。人生世间,凡有境缘,多由宿业,既有病苦,念佛修善,忏 悔宿业,业消则病愈,彼鬼神自己尚在业海之中,何能令人消业。即有大威力之 正神,其威力若比佛菩萨之威力,直同萤火之比日光。佛弟子不向佛菩萨祈祷, 向鬼神祈祷,即为邪见。

 

参禅,净土


参禅未悟,或悟而未彻,皆不得名为有禅。念佛偏执唯心而无信愿。或有信愿而 不真切,悠悠泛泛,敷衍故事。或行虽精进,心恋尘境。或求来生生富贵家,享 五欲乐。或求生天,受天福乐。或求来生。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宏 扬法道,普利众生者。皆不得名为有净土矣

 

阴境


阴境者,中阴身境。即临命终时,现生及历劫,善恶业力所现之境。此境一现, 眨眼之间,随其最猛烈之善恶业力,便去受生于善恶道中,一亳不能自作主宰。 如人负债,强者先牵。心绪多端,重处偏坠。五祖戒再为东坡,草堂清复作鲁公 ,此犹其上焉者。故曰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也。

 

十念往生


随分随力,至心持念阿弥陀佛圣号。无论语默动静,行住坐卧,迎宾待客,着衣 吃饭,务令佛不离心,心不离佛。譬如切事系心,凡百作为,不忘此事。或有公 私众务,了无少暇,须于早晚十念念佛,至心发愿,亦能往生。以阿弥陀佛曾有 愿云,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是故 十念念佛,亦得往生也。

 

宗教不宜混滥


阐直指人心之法,令人亲见本来面目。后世名之曰宗。是以宗之悟解为目,教之 修持为足。非目则无由见道,非足则不能到家。宗家之教,即机锋转语,扬拳竖拂,或语或默,种种作用,皆悉就彼来机,指归向上。真谛则一法不立, 所谓实 际理地,不受一尘也。俗谛则无法不备,所谓佛事门中,不舍一法也。教则真俗 并阐,而多就俗说。宗则即俗说真,而扫除俗相。须知真俗同体,并非二物。

 

根基


初以五戒十善之人天乘,接引劣机,以作超凡入圣了脱生死之前方便。若根机稍深,则为说四谛十二因缘,令其断见思惑,证声闻缘觉之二乘果,若是大乘 根性 ,则令其发大菩提心,遍修六度万行。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与无缘慈,起同体悲。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以及六度万行。度脱一切众生,令入无 余涅槃。 不见能度之我,与所度之人及众生,并所证之无余涅槃之寿者相。由其四相不着 ,三轮体空。故令尘沙无明,因之消灭。随其功行,以次证夫十住十行十回向十 地等觉之菩萨果。及全彰自性,彻悟唯心,福慧圆满智断究竟之佛果耳。又以末 世众生,根机陋劣,匪仗如来洪誓愿力,决难现生即出生死。由是以大慈悲,特 开一仗佛慈力了生脱死之净土法门。但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其所行一丝一毫之世善,并六度万行种种功德,悉以回向往生。此则以己信愿,感佛慈悲。感应道交,必蒙摄受。待至临终,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Tags: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印光大师全集问答撷录【1】 下一篇印光大师全集问答撷录【3】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