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下道风
2009-09-29 10:05:12 来源: 作者: 【 】 浏览:965次 评论:0

大孝尊亲

 

  现在礼废,居丧作乐杀生,当做体面,汝等切勿学此极恶之派。又将亡人行状印出,请名人题赞,遍送亲友,此事亦极无礼。将亲之像,印于其上,人一收到,看过便丢于废纸中,不知如何亵渎。汝等必欲荣亲,当念念省察自己,居心动念行事,不敢有一念对不住佛菩萨天地鬼神。果能终身如是,方为大孝尊亲。否则所行不善,人必谓汝父损德,故有此不肖之子。所以人不可不自重也。

复开生宁生昆季书一

 

认真


  凡事无论大小,既属于我,当尽心力而为。所谓师子搏兔,亦用全力。人生世间,一瞬即过,幸在世间,当认真为。否则年时已过,欲为而不能。

复乔恂如居士书

 

慎独


  学佛之人,先以知因果慎独上下手。既能慎独,则邪念自清,何至有所不如法处。若有,则当力令断灭,方为真实行履。否则学在一边,行在一边,知见愈高,行履愈下,此今学佛自称通家者之贴骨大疮。倘能以不贰过是期,则学得一分,便得一分之实益矣。

复陈伯达居士书二

 

果报


  湖南人吃饭,不吃尽,此风甚劣。食为民天,何敢暴殄。宜与儿女及婢仆等说其所以。虽一粒半粒,亦不宜弃。人若抛撒五谷,必定来生无饭吃。今生亦有即得饥饿之报者。人若蹧践字纸,必定来生无目及愚痴无知。

复马宗道居士书一

 

要务


  今日之要务,唯在认真念佛而已。凡事须按时节因缘,及己之能力而论。譬如遇难之人,欲远逃避,虽金珠满屋,皆不敢携。所必不可不携者,唯糗粮也。以一日无粮,则不可以生。金珠若携,或至招杀生之祸。

复马宗道居士书一

 

凡圣同居


  娑婆世界,凡圣同居。圣若降临,亦复示作凡夫。彼必于伦常躬行,加人一等,令人可钦可佩。后或示其从迷得悟,极力修持。或终身不示修持佛道之相,而于死后示现异迹,发人深省。

复马宗道居士书一

 

研究教义


  至于研究教义及密宗各义,亦不过开发智识而已。若欲资之以了生死,则断断不能。何以故,以彼各宗,皆须自力修到业尽情空,方有了生死分,否则纵令悟处深,功夫高,功德大,皆莫能了。唯净土一法,不断惑业,可以仗佛慈力,带业往生。此之法门,非一切法门所能比拟。

复马宗道居士书一

 

回向


  念佛一事,所求皆得。为现在椿萱求福寿,为过去祖祢求超升,均无不可。然须至诚之极,方有感应。若泛泛悠悠,则其利益,亦是泛泛悠悠。回向之文,宜于正回向后,自己依所求之意,作数句。但表其心,不必铺排。

复马宗道居士书一

 

妄想


  妄想起时,只一个不理,便不会妄上生妄。譬如小人撒赖,若主人不理,彼即无势可乘。若用刚法抵制,彼亦以刚法从事。若以柔法安慰,彼必谓主人怕他,又必益加决烈。二者皆损多而益少。只置之不见不闻,彼既无势可乘,只得逡巡而去。

复温光熹居士书一

 

自利


  汝尚不能自利,何得便筹度利人之事乎。君子思不出乎其位。须知此心虽好,亦是学道之障。古人云,只怕不成佛,勿愁佛不会说法。汝但自行有得,如神龙一滴水,即可遍洒全国。若非神龙,纵得全江之水,亦无所济矣。

复温光熹居士书一

 

作恶


  作恶有因缘。自心,因也。外境,缘也。若深信因果,知小恶必受大苦。纵遇极大之缘,亦不能作恶。古今作恶者,皆是信因果心,微弱之所致也。否则外缘再刚烈,亦无如我何。

复温光熹居士书一

 

说大话


  汝只会说大话,不知大话要从实行中出,方有益。学问须从实践中出,方能自利利人。否则学问愈大,愈易坏事。故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若自己正见未开,妄学外道魔学,鲜不随之而化。

复温光熹居士书二

 

看相


  唯有看相一法,最为有益。果真艺精,则随便甚么刚强难化之人,一经指示其前因后果,当必服从。此事为江湖中最易行之事。若再能看八字,则更为广廓矣。

复温光熹居士书二

 

事相上用功


  汝且按事相,志诚恳切修。若说理而心实不通,则无益而有损矣。境现而勘,汝谓是分别。汝既能见境,勘又何碍。勘者非特起别种法,乃摄心于佛,不令起二念耳。由汝不识勘之事,意谓另有勘之一法,反成分别。念佛人并不是一笼统,无分晓。乃于一切境,如镜照相。相来即现,相去即无。

复温光熹居士书三

 

理事


今人多是事理俱未了解,则宁可按事说,不宜按理说。免致误会,以成豁达空耳。

复温光熹居士书五

 

狂人


  汝真可谓第一狂人,世荣心,如海波汹涌。而又欲立刻风平浪静,澄湛不动。其急欲求不动之心,正是群动之本。又如釜沸,极力加火,以求不沸,其可得乎。光与汝所说者,乃息风抽薪之事。汝不详察,尚谓是扬波益沸。岂不大可哀哉。汝且详阅文钞嘉言录,当不至有负于汝。否则勿以我为师,另拜高明,光亦不汝是问也。

复温光熹居士书八

 

以凡滥圣愧不能支


  汝何不知事务,一至于此。光何人斯,何可以与莲池大师并论乎。汝作此说,以为恭维光,不知其为毁谤光也。以后不得如此以凡滥圣的恭维吾。吾见此语,如打如嘲,愧不能支。

复温光熹居士书十

 

弄巧成拙


  修净业人,着不得一点巧。倘或好奇厌常,必致弄巧成拙。此所以通宗通教之人,每每不如愚夫愚妇老实念佛者,为有实益。若肯守此平淡朴实家风,则极乐之生,定可预断。否则不生极乐,亦可预断矣。

复江易园居士书一

 

净土大通方学余宗


  末世众生,欲了生死,非仗佛力,决难如愿。至于各宗法门,俱应研究。而智识浅鲜,世务纷繁之人,何能兼顾。欲学余宗,必须净土已得大通,了无疑惑,方可。若净宗不通,一学余宗,稍有所得,便将净土置之度外。将来所得之益,只可作未来得度之因,决不能即生便出生死也。

复王智卓居士书

 

恃怙


  当此危险世道,宜放开心胸眼界,努力修持净业。所有吉凶祸福,悉不计虑,随缘应变。纵大祸临头,亦当想及同罹此祸之人,不知有几千万亿。于无可如何中,尚有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可以恃怙,有何可畏。以念佛念观世音,作为无畏之据,放开心量,勿预恐吓。则病自痊愈,身自安乐矣。若不知此义,则是未遇危境,自己先陷于危中,虽佛菩萨亦莫能救。所以君子素患难行乎患难,故能无入而不自得焉。

复同影居士书

 

荣亲之道


  为人子者荣亲之道,在于励行修德。俾一切人均以敬己而追念于所生,方为最要之方法。每见世人亲死之后,广发讣文,谬述事实,到处求有名有位之人,为之题赞作传作铭表。而不在己躬下黾勉修德行仁,以期贻亲令名为事。吾常谓世人多好名而恶实,特欲以一时作场面,不思以躬身为纪念也。

复林赞华居士书八

 

懈怠


  汝之懈怠,由于不详审未来之苦。倘能详审以思,断不至长时懈怠。至于事牵,亦属浮泛之遮护语,非实情也。今为一喻,如孝子思亲,虽与人百凡应酬,其心中常常有思亲之念,不能暂忘。又如贪淫之人,常想美女,彼虽终日各有事业,而其心中想美女之心,不能一刻相忘。汝能若临阵之欲脱苦,孝子之思亲,淫士之恋女。则一切时一切处,均能念佛,不能间断矣。

复智正居士书二

 

深妙禅定


  凡静坐时,但心中默念佛号。此外不加一点别的工夫,及别的念头。久而久之,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不二,心佛一如。且问甚么禅定有如此之深妙乎。甚么工夫有如此之高尚乎。

复徐紫焜居士书

 

横死


  汝言随时随地,得死便死之话。亦是求生之本,亦是招魔之根。死固人所皆有,但不得有求死之着心,求速往生。唯在一心念佛。若不一心念佛,唯求速死,必定招起无量劫来怨家,令汝横死。不但不得往生,待至将死,魔力已去,则苦不胜言,当生邪见,必致堕落。此执着心不可有,有即是病,不可不知。

复唯佛居士书

 

不另起炉灶


  光之教人,随己职分而为修持,并不另起炉灶。诸位所立之章程甚好,但是要大家通讲躬行,则何幸如之。否则便成空套子,则名大而实小矣。

复福州佛学社书

 

勿张罗虚名


  闻马契西亦住林中,春间见其所作印光传,光撕而切诫,永勿流布。秋间又见与雪窦和尚者,光又撕而痛斥之。倘再流布,当令出林,勿扰林众。印光何罪,得此造谣言之皈依徒弟,以致令见闻者唾骂。阁下与光,心交有年。彼既钦仰阁下之道德,当切诫务实。勿只张罗虚名,致永贻羞辱与罪咎也。

复尤雪行居士书

 

自欺欺人


  口说修持,心存不善。欲冒正人君子真实修持之名,适成其为机械变诈无廉无耻之真小人。本欲欺人,卒成自欺。如此之人,咸皆出于大聪明,大有作为者。岂不大可哀哉。譬如干将莫邪,切玉如泥,用以割泥,则泥无所成,徒损锋芒。

复章道生居士书四

 

实益


  诸位欲得实益,当按佛菩萨祖师所说而修,决得真实利益。古德教人,只为人说用功法。谁将自己所见境界,搬出来示人。远公大师为莲宗初祖,至临终时见佛,方与门人言,我已三睹圣相,今得再见,吾其往生矣。若论远公身份,高于胡女士,何止天渊之隔。岂惟三睹圣相,别无一点好境界乎。然若到心空境寂时,又何境界之有。所云心佛相应,心佛双亡。四相不存,三心叵得。无念而常念,即念而了无能念之心,与所念之佛。此处有何境界。倘念至此,不妨西方净境,彻底全彰。然由念寂情亡,故于此更能得益。决不至生大欢喜,误认消息,以致着魔发狂。倘未到一心时,心中念念想境界。此境界现,决定受祸。

复李少垣居士书二

 

家家成道场


  善导少康弘扬净宗,闾巷道路,佛声广播。如唱秧歌,人人愿听。如传圣诏,各各遵行。谁谓无寺宇不能弘法。须知有真心,自可劝化。以身作则,俾人人各尽己分。引古为范,庶家家即成道场。当此大乱之世,正好弘法于无形迹中。较彼大建筑之吃力棘手,劳心担忧者,相去大相悬远也。

复净善居士书二

 

学道之要


学道之要,在于对治习气。每有学问愈深,习气愈盛者,此乃以学道作学艺耳。故其所学愈多,畔道愈甚。

复王尊莲居士书

 

水到渠成


  吾人学佛,若不认真从伦常居心动念处讲究。则自己工夫亦难得益。他人见闻,或生闲议。是以须要从伦常上讲究。从起心动念处体察。则本立而道生。世人见闻,不知不觉相随而学。譬如风行草偃,水到渠成矣。

复朱石僧居士书一

 

了无异念


  一闻佛名,乃以全副精神为之称念。除此念外,绝无他念。虽非亲证一心不乱,然其心毕竟了无异念。当此之时,绝无有三心二意,疑信相参之心相。

复陈薪儒居士书

 

发大菩提心


  虽曰念佛能灭宿业,然须生大惭愧,生大怖畏。转众生之损人利己心,行菩萨之普利众生行。则若宿业若现业,皆被此大菩提心中之佛号光明,为之消灭净尽也。若前生及昔日曾作大业。今虽止恶,未能力修众善。及但泛泛然念佛。则功过不相敌,固难免或罹恶报耳。非念佛之功虚弃也。以未发菩提心,特以恶业广大,不能相掩耳。倘能发大菩提心,则如杲日当空,霜露立消。

复康寄遥居士书一

 

念佛法门
(切要之开示)


  念佛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以菩提心为根本。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为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之实义。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为下手最切要之工夫。由是而行,再能以四弘誓愿,常不离心。则心与佛合,心与道合。现生即入圣流,临终直登上品,庶可不负此生矣。

复康寄遥居士书一

 

佛号不可作信底用


  阿弥陀佛,不可作信底用。前三年范古农以弘一师篆文钩印,光知之,力言其亵渎,古农因兹停印。宜将最警策人之言句印之,则有益无过矣。若印佛号在上乱写,于理不当。

复康寄遥居士书四

 

结莲社


  汝发露地学校,露地莲社之愿,固为省事。然又不如随地随缘之为方便易行也。上而清庙明堂,下而水边林下,得其可语之人,即以此事相劝。文潞公发十万人念佛求生西方之愿,以结莲社。吾谓一人以至无量人,俱当以令生西方,何定限以十万也。

复唐大圆居士书一

 

闻谤


  光一无门庭。二无眷属。三不作一事。纵诬语翻天,固无所得失。而亦藉此消罪业而增善根。不但无所破坏,且令受其资益。

复唐大圆居士书二

 

妄戴高帽


  凡有提及光之文字,只直叙其事,不得妄戴高帽子。在汝意以为荣,不知既不是自己之帽子,妄为戴上,人便指为假冒,为瞎充,其辱大矣。民九年常州庄蕴宽到普陀法雨寺,作一首诗,光往彼房与光。光视之,笑笑,放在他桌子上,不拿去。何以故,以帽子太高,万不敢戴故。然世之好名者,尚求人为己做高帽子。光与彼心相不同,彼以为荣,光以为辱。祈以此语备告同门,至嘱至嘱。

复袁德常居士书三

 

得少为足


  至于汝言,前念佛七七日,稍有所证,此即退道心之根本。乃稍有相应及感应,何可认之为证乎。得少为足,随即懈废,初心人每每如是。以后当纯一其心,愈有感应,愈觉歉绌,则可免此病矣。

致张增纯律师书

 

用功专兼


  修行用功,固宜专精。然凡夫妄想纷飞,若不加经咒之助,或致悠忽懈怠。倘能如丧考妣,如救头然之痛切。则于一行三昧,实为最善。若以悠忽当之,久或懈惰放废,固不如兼持经咒为有把握。汝祈我决,我与汝说其所以,汝可自决。总之生死心切,诚敬肫挚,则专兼均可。否则专落悠忽,兼落纷繁。良以根本不真切,故致一切皆难得利益矣。

开示五则

 

公益事


  凡作公益事,不得沾染分毫。否则不但欺人,且成欺心欺佛。改恶迁善,须从起心动念处论。何况公然实行其欺人之事乎。今之瞎捣乱者,皆不知因果,不知罪福报应之极愚痴人也。使彼有真心智慧,即以杀身之威胁之,令其如此而行,亦必不为也。望注意是幸。

开示五则

 

女人第一功德


  女人家第一功德,在孝翁姑,相夫教子。既为佛弟子,而不知孝亲相夫教子。则于自己本分之责任未尽,人或由此指斥其非,便不能令人相观而善也。若能笃尽己分,再加修持净业。远近见闻,皆生景慕。所谓以言教者讼,以身教者从。匹夫匹妇若善,亦可移风易俗。若不善亦可移风易俗。今之学界不知此义,动以男子之职业,令女人习学。而不知以相夫教子为训。是学为乱,非学为治也。吾常曰,教子为治国平天下之根本。而教女尤为切要。盖以人之少时,日在母侧。受贤母之熏陶,未有不成贤人者。故于此覼缕言之,宜令亲友女人悉知之,则幸甚。

复智牧居士书

 

录古事


  凡录古事,今事,皆以因果报应,彰灼着明,能令人若闻若见,无不毛骨悚然,生警惧心为主。至于泛论有鬼之语,当让小说家为之缀辑流布也。

复丁福保居士书八

 

密宗


  密宗以三密加持,能令凡夫现生证圣,其功德力用,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议,故云不思议力用。虽然,此就密宗之本旨说,然须是其人方可。其人谓谁,如金刚智,善无畏等,苟非其人,道不虚行。今之学密宗者,皆得其皮毛。全无金刚戒力,菩提道心。不去持咒以断惑证真,多效现字现象,以问吉凶祸福,前因后果,则与灵鬼作用相同。是之谓败坏密宗,吾恐避罪不暇,说甚即凡成圣也。

复丁福保居士书十

 

夺人境


  夺人境等四句,乃临济四料简语。夺即泯寂迹象之谓。不夺,即显示理体之谓。人境,即人法境智之谓。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为夺境不夺人者,显能生之人,泯所生之境故。去则决定去,生则实不生,为夺人不夺境者,显所生之境,泯能生之人故。去则实不去,生亦实不生,为人境俱夺者,人境两寂故。去则决定去,生亦决定生,为人境俱不夺者,以人境双显故。虽有四句,只是事实有生,理实无生耳。亦是彰照泯寂,彰寂泯照,寂照双泯,寂照双彰之妙旨耳。生必有其人,故谓为人,去必有其境,故谓为境。此理甚深,宜认真念佛庶可亲得。否则便成口头禅,妄谈般若矣。

复丁福保居士书十

 

隔阴之迷


  隔阴之迷,阴谓色身,即五阴也。由此菩萨,未断三界内之见思惑尽。一经受生,犹有所迷,故云隔阴之迷。许多大根器人,最初亦与凡夫同一迷悖。或遇逢缘,或一闻开示,立地便悟,直同两世人一样。皆因宿世深植善根,未断烦惑。一经转世,便成迷悖矣。以未死为现阴,死而未受生为中阴,受生则为后阴。此后阴且约未死前说,若约受生后说,又名为现阴矣。隔阴之说,指此。

复丁福保居士书十七

 

心外无境境外无心


  拨置西方弥陀,以为心外取法,此参禅不得意人之通病。唯执有心不知有净土,与净土之教主也。意谓一切唯心,弥陀既在西方,即是心外取法。不知一切唯心,娑婆乃唯心之秽所感,极乐乃唯心之净所感。西方之阿弥陀佛,即吾人自性天真之佛,吾人自性天真之佛,即西方极乐世界之阿弥陀佛。不达唯心,妄生取舍,其过可胜道哉。心外无境,境外无心。以心净则佛土净,心秽则佛土秽,境之善恶,由心之善恶所感。断无有善心净心而感恶境秽境,恶心秽心而感善境净境者。以是之故,故曰心外无境,境外无心也。

复丁福保居士书十七

 

空套子


  光本是毁谤佛法之地狱种子,幸承宿善,中道觉悟出家,修持净业,以期脱此苦恼耳。岂料契西,必欲令我入阿鼻地狱,将我之地狱种子,竟然做成了一个活菩萨。美则美矣,但是阎罗大王,决不许以凡滥圣。必要请我这个假菩萨,到那镬汤炉炭剑树刀山等处显显神通,恐怕就将这付头面送掉了。不但西方不能生,恐怕在阿鼻地狱里常住不出了。你若怜悯我,快将此传焚毁净尽,令彼再不要做这号空套子事,则万幸万幸。

复丁福保居士书二十

 

图虚名


  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只要念得熟,成佛尚有余裕,不学密法,又有何憾。一日念佛三十万,则是意根舌根俱利。然不可徒羡其所念多,当致力于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而已。又今之泛泛然修行者,多多皆是不修实行,止图虚名。光曾见许多日课十万弥陀者,皆属虚张声势,以自诳诳人耳。此种习气,染之则徒劳无功,小则无而为有,大则以凡滥圣,非徒无功,其罪有不可尽言者。

复周群铮居士书

 

愚狂


  现今僧人虽多,能弘法者甚少,由请法师不易,故致如是。然听经如为修持净业,发明自力他力之所以然,则其利大矣。若止求通达教义,不以净土为事,则断惑证真,恐无此力,带业往生,又以不生信愿,虽有佛力,莫由依仗,则成有因无果之业识茫茫人耳。须知一代所说,皆属自力法门,乃通途教理。净土乃特别法门,全仗佛力。若能现生断惑证真,不仗佛力,亦不为过。不能现在断惑证真,而又不仗佛力,则非愚即狂也。今之大通家,类皆如是,哀哉。 


复周群铮居士书

 

虚套子


学道人事事从实,信札后何得空用百拜字,将以此虚套子为恭敬乎。以后不宜如此,但云顶礼而已。

复周群铮居士书

 

研究


  凡研究时,必须息心静虑,凝神详阅,则如入大宝洲,必有所得。倘如赶路之只图快,恨不得一下看完,则不但经义莫得,久之或反受病,以致伤气吐血等也。善得益者,无往而非益,甘受损者,无往而非损。

复周群铮居士书

 

泛阅经论


  初须将净宗研究到无动惑处,方可泛阅各经论。倘净宗未能了明,一经泛阅经论,难免随经教知识语言转,反将净土置之度外。今人稍于经教有得,即注重于研究。稍于宗意有所发明,便注重于参究。其源总因不知自己是业力凡夫,不能自证解脱耳。


复周群铮居士书

 


极深妙


  极深妙者,即极平常者。譬如一句佛号,本极平常。念至及极,则百千法门,无量妙义,均可悉得。又如树木,本极平常。而生根出芽,成干成枝,出叶开华结果,实有不可思议之妙。故知看做平常者,方能实有诸己也。若唯知其深妙,则多分难以措之躬行,只成深妙之说语矣。 


复周群铮居士书

 


菩萨处俗俯顺人情


  菩萨处俗既有妻室,虽无欲念,亦当俯顺人情,时行夫妇之事。以凡夫不能无情,若欲绝不与相亲,则或出怨恨,致起毁谤佛法之衅。不但不能增长善根,或致造谤业,堕落恶道。以故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乃曲顺人情,巧设方便之大慈悲也。但当节欲,不必绝欲,一季一亲,庶不致妻有怨望之苦,于汝修持亦无碍,且可以诱令修持净业。当云,若不修行净业,即永与绝交,彼自会勉而行之。至于生子与否,固不须论。以汝兄弟子甚多,岂必自己有子,方为不绝先祖之嗣哉。良以夫妇相处,殆有夙缘。不能使其种善根,忍令致彼堕恶道乎。诗云,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兄弟既翕,和乐且湛。宜尔室家,乐尔妻孥。孔子曰,父母其顺矣乎。汝一意修行,断绝欲事,彼或长时怨望,或致抑郁而死。汝果上品上生,固无大碍。否则于亲有拂意之咎,于妻成怨对之人,亦属大累。较稍开欲事之累,深之多多矣。光为僧人,断不劝人造业。人既以身从汝,当尽夫妇之道。此实修行要义,伦常至情。祈发菩提之心,摄彼不知欲为苦本者,同生无欲之极乐世界,庶可不负夙生有缘,今为夫妇矣。

复周群铮居士书

 

体空


  三轮体空,即不居其功,不以为德之意。如汝所说,便成混然无知,何名体空。所言体空者,了了分明,以分别其当施不当施。但不自以为有功德于人,亦不以为人受我恩惠而已。金刚经所谓不着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者,此之谓也。若好人坏人不分别,尽量施于坏人,令彼得之造业,则成罪过,不名功德矣。

复李觐丹居士书六

 

虚浮


  汝学佛法,何得学世间商人夸张虚浮。汝云寄一盒糕即已,何得说得如此好听,如此贵重,又令光写信再要再寄,汝直以光作小孩子看,汝太不知世务了。以后切戒此种虚浮夸张之劣习,念佛当可得实益。否则纵有修持,皆被虚浮夸张丧尽。到头不济事,尚不知自取之祸,反谓佛不慈悲,佛法不灵。而不知是自己自炫之所招感也,哀哉。

复李宗本居士书

 

凡夫发心


  凡夫修行,当发利人利物之大菩提心。其利人利物之事,则力能为者,勉而为之。不能为者,必令此心常存。则固与大乘之愿心,不相背也。

复卓智立居士书七

 

正本清源


  汝果能秉正本清源之心,以行培植人材之事。即是不据位而行政,不升座而说法矣,何乐如之。至于念佛,岂便有碍。朝暮随力称念。若于此外,则不用心思时,随便念念。但具真信切愿,自可往生。

复卓智立居士书七

 

退惰


  汝是凡夫,不是圣人,睡何能免,食何能止。但不贪睡,不贪食,取其养息充饥即已。若如汝所说,仗神咒止睡,果真持咒有大灵感,或可不睡。汝初持之夜便不睡,乃是心切之极,已稍伤神,故不睡。若伤神久,则睡便不醒矣。初心人,每每以一时精进过度,后便退惰。

复卓智立居士书七

 

勿想出人头地


且依凡夫章程修持,勿想出人头地,则有实益。否则后来必有大发癫狂之一日在。由是反令无知之人,退其信心。

复卓智立居士书七

 

设教


  设教之策,宜严气正性。一言一动,毫无苟且轻佻,则生徒自如临师保。倘平素了无沉重气象,又复与彼喜喜哈哈,如此纵怒至气死,于彼何益。

复卓智立居士书七

 

随遇而安


  事事亲为,乃人生之本分。即为人作仆使,只要我不存坏心,不做坏事,亦很有面子。若自己用人,就觉得荣耀,若为人用,就觉得羞辱,此世间贱丈夫之心相。若大君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随遇而安。虽富贵,而守贫贱之本分。即贫贱,亦觉得无所欠憾。

复蔡契诚居士书二

 

实修补过


  今人事亲行己,皆作一场套子话说说,便算数了。求其勉力修持,实难其人。汝昔所为,大有过愆,今当极力实修以补之。若徒以虚华语言取悦人目,人必反斥其昔过而罪责之。纵人可瞒,自心其可瞒乎。自心不可瞒,故天地鬼神,悉不可瞒,况佛菩萨乎。以自心与佛,菩萨,天地,鬼神,相融摄故。以后事事求实,心心省己。当可与直心为道之如来合。自可感应道交,生蒙加被,殁蒙接引也。

复康寄遥居士书

 

高帽子


  学佛之人,古今亦有。初则知见甚高,极力自利利他。后则知见僻谬,且引一班人学己邪知谬见,为可悲可痛。究其受病之源,皆因好戴高帽子。致无知识之人,各以高帽子为彼戴。戴之已久,正知正见已失,完全成邪知邪见。纵欲救援,反成按剑,只好任他去。凡好心学佛者,皆当令其立志自省,庶不至成此结果也。

致杨慧通居士书

 

知见所误


  世人每每舍佛力而仗自力,亦莫明其妙。今二语为之说破,只是要显自己是上等人,不肯做平常不希奇的事之知见所误也。

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第四日

 

下劣狂妄


  世有一种下劣知见人,教以念佛求生西方,则曰,我等业力凡夫,何敢望生西方,但求不失人身即足矣。此种知见,由不知众生心性,与诸佛之心性,一如无二。但以诸佛修德至极,性德圆彰,众生唯具性德,绝无修德,纵有所修,多属悖性而修,反增迷悖耳。又有一种狂妄知见人,教以念佛,则曰,我就是佛,何须念佛。汝等不知自己是佛,不妨常念,我既自知是佛,何得头上安头。此种知见,由于只知即心本具佛性之佛,不知断尽烦惑,圆满福慧之佛。此种人若知性修理事,不可偏执,力修净行,则远胜生下劣知见者。否则自误误人,永堕阿鼻地狱,了无出期矣。

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第六日

 

虚张声势


  杀盗淫等,固为重罪,然人皆知其所行不善,不至人各效法,其罪尚轻。若不自量,犯大妄语,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引诸无知之辈,各相效尤,坏乱佛法,疑误众生,其罪之重,莫可形容。修行之人,必须韬光隐德,发露罪愆。倘虚张声势,做假场面,纵有修行,亦被此虚伪心丧失矣。

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第七日

 

心不离佛


  师先于湖北莲华寺充照客时,于晒经次,得读残本龙舒净土文,而知念佛往生净土法门,乃即生了生脱死之要道。因此目病,乃悟身为苦本,即于闲时,专念佛号,夜众睡后,复起坐念佛,即写字时,亦心不离佛。

中兴净宗印光大师行业记 真达 妙真 了然 德森等

 

正助二行


  师修净土,久而弥笃,闻红螺山资福寺,为专修净土道场,遂于二十六岁(光绪十二年丙戌)辞师前往。是年十月入堂念佛,沐彻祖之遗泽,而净业大进。翌年正月,告暂假朝五台,毕,仍回资福。历任上客堂香灯寮元等职。三载之中,念佛正行而外,研读大乘经典,由是深入经藏,妙契佛心,径路修行,理事无碍矣。

中兴净宗印光大师行业记 真达 妙真 了然 德森等

 

师之为文(一)


师之文,盖无一语无来历,深入显出,妙契时机,诚末法中应病良药。可谓善识法要,竭忱倾仰者矣。

中兴净宗印光大师行业记 真达 妙真 了然 德森等

 

师之为文(二)


  师之为文,不独佛理精邃,即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五伦八德等,儒门经世之道,不背于净业三福者,亦必发挥尽致,文义典雅,所以纸贵洛阳,人争请读。

中兴净宗印光大师行业记 真达 妙真 了然 德森等

 

当下受益


  不拘贵贱贤愚,男女老幼,凡有请益,必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之实事实理,谆谆启迪,令人深生憬悟,以立为人处世之根基。进以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之坦途要道,教人切实奉行,以作超凡入圣之捷径。虽深通宗教,从不谈玄说妙。必使人人皆知而能行,闻者悉皆当下受益。

中兴净宗印光大师行业记 真达 妙真 了然 德森等

 

Tags: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印光法师文钞三编上道风 下一篇永思集道风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