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无住生心集(一)
2010-01-14 10:48:43 来源: 作者:净空法师主讲 【 】 浏览:2258次 评论:0

真正发心学佛的人,在这个动乱的大时代之中,一定要认识清楚-佛家常说‘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我们要深深地体会这一句话,然后就晓得怎样去用功、怎样去修持。凡是带不去的,决定不要挂在心上;能带得去的,一定是分秒必争,决定不能把光阴空过。···

 

(一)

 

真正发心学佛的人,在这个动乱的大时代之中,一定要认识清楚-佛家常说‘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我们要深深地体会这一句话,然后就晓得怎样去用功、怎样去修持。凡是带不去的,决定不要挂在心上;能带得去的,一定是分秒必争,决定不能把光阴空过。什么是能带得去的?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可以带得去,这是世间的小善;而诸佛如来期望我们的乃是成佛、成菩萨的大善。成佛、成菩萨就一定要深信净土,念佛求往生。

 

怎样才做到‘老实’呢?一定要万缘放下。在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界之中,保持自己心地的真诚、清净、慈悲。将这一句‘阿弥陀佛’时时刻刻挂在心上。遇到有缘的众生,我们要真诚、恭敬、欢喜地将这法门介绍给他,劝勉他。这就是真实的供养。

 

‘一切供养中,法供养为最’,这与阿弥陀佛、诸佛如来的本愿就相应。要这样的修学,我们一天的时间就没有空过。这一天一定能得到身心清净、法喜充满,而与诸佛菩萨感应道交。

 

(二)

 

佛在《金刚经》里告诉我们:‘三心不可得,万法因缘生。’这个意思就是说明,众生以为自己能分别、能执著,能爱、能取、能有的自心;而‘三心不可得’说明能有的心是虚妄的、不实的,是不可得的;‘万法缘生,当体即空’,则一切万物也是不可得。

 

‘能得与所得,俱不可得’,这是佛为我们说出事实的真相。不但一切法不可得,非法也不可得。佛为什么要说‘非法’?‘非法’就是空相。‘法’是有;‘非法’是空。在三界之内,欲界、色界执著「有’;无色界人执著「空’。空、有俱不可得,这才能超越轮回。然在三界之外,偏真涅槃也是空相。阿罗汉、辟支佛证入涅槃,往往就停住在其中。

 

佛在经上说,‘阿罗汉住在偏真涅槃是二万劫;辟支佛住在涅槃的时间是一万劫。’换句话说,这么长的时间他无所作为,工夫完全停顿在那个地方,毫无进展。这叫作‘堕无为坑’。所以佛这两句话意思就非常深远,教导菩萨空、有两边都不住。这就是‘无上甚深微妙法’,就是‘无上菩提’。

 

众生在世间,生生世世无论怎么辛苦,怎么忙碌,都是四种缘在主宰:就是报恩、报怨、讨债、还债。如西方的资本家,他集聚雄厚的财富,我们仔细一观察,他还是为了讨债还债而来。他有公司、工厂和许许多多的员工。他养活这些员工,也就是过去世欠他的债务。欠他多的,养活他一辈子;欠他少的,养他一年、两年。员工离开了,那是欠得少的。所以,他自己天天精勤在那里策划、经营,都是讨债、还债。

 

员工当中有对他很尊敬的,全心全力替他工作的,那是报恩的。有一些找麻烦的,想方法来捣蛋的,那是报怨的。我们看穿这一点,对于世间的真相便不难理解;而后对这个世间‘留恋的心’自然也就淡薄了。唯有看清楚真相,才知道断恶修善,积功累德;才知道念佛了生死,超三界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这才是一个真正觉悟的人,真正有智慧的人。如果还是迷恋在这个世间,贪图世间的功名富贵,他这一生当中决定不能超越轮回。不能超越轮回,我们知道来生在三善道的机会少,在三恶道的机会一定多。

 

(三)

 

世间人很少知道生命的真相,无不执著这个身相以为就是自己。于是贪生怕死,发展成为自私自利,因而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不能自拔。结果就是堕落。他在生命层次中,一世比一世低。像佛法里讲的十法界,从畜生道堕到饿鬼道;从饿鬼道堕到地狱道。如果明了生命的真相,他的妄想、分别、执著,自然就舍去了。他知道堕落在六道里,纵然是天道也免不了受苦。佛法给我们讲的三苦、八苦,这些都是事实。

 

受苦就如同世间受刑一样。世间受刑的人,是看你犯罪的轻重。犯罪轻的刑罚也轻;犯罪重的受刑罚也重。由此可知,三恶道,就好比是犯重罪的人受重刑;三善道,是犯罪比较轻的受轻刑。可见凡是在六道之中,都等于是在坐监牢,在受刑。佛在经上常讲‘三界牢狱’,把三界、六道比做监牢狱。佛这种比喻,实实在在不过分。

 

我们仔细观察,真正是名实相符。必须这些罪受完,才能出监狱,恢复自由。怎样才能服刑期满而出监牢狱?必须在监狱里有良好的表现。果然有良好的表现,有些时候还有特赦,不到期满的时候也可以出来。这种特赦就是我们断恶修善,努力修行,消除业障,提升生命的层次,这样才能早一天出离监狱,恢复自由。诸佛菩萨苦口婆心指点我们,教导我们,所以他的恩德超越父母。我们常念佛恩,常念师恩,依教奉行,才不辜负自己,不辜负佛菩萨的教诲。

 

佛在《金刚经》上教诲菩萨‘不受福德’。这句话对于权小、凡夫实在是非常重要。我们曾经看到过去现在许多发心修行的大德,早年他们的道心、修持都获得社会大众的肯定、赞扬,而到中年、晚年就变节、堕落。原因在那里?就是福报现前,享受福报而迷失了自性。因为享福一定会增长贪、嗔、痴、慢、疑、恶见。不但不能降服其心,不能消除业障,障恶反而与日俱增。这是堕落真正的原因。除非是见了性的大菩萨,他们虽然受福德,而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可是这样的菩萨要是到我们这个世间来度化众生,他还是示现‘不受福德’。像世尊及历代祖师大德们的示现,这是大慈大悲,要做一个好榜样给我们看。在人间弘法,就要做人世间的好榜样;在天上说法,要给天人做一个好榜样。这就是说生活受用程度上有差别。我们看到许许多多的佛菩萨,在中国应化示现,都与经上的教训相应。真正能看破、放下,过著极其简单的生活方式。

 

这是真实大慈悲的显示。教导我们预防在菩提道中堕落,所以‘不受福德’这一句经训我们要牢牢记住,一生要依教奉行,不敢违背。

 

(四)

 

我们大家既然已经发心出家,当然是不容易的。觉悟的人就不应该再造罪业。可是我们毕竟还是凡夫,八识田中含藏著无始劫来的恶习气,遇到恶缘很难保持不堕落。因此要时时刻刻提高警觉,远离恶缘。佛教菩萨在六度中,特别重要的是行布施。也就是要舍,要放下。其次是忍辱波罗密。特别是对于物质生活一定要能坚忍,永远过著清苦的生活。世尊教诫子弟,‘以苦为师;以戒为师’。这些教训都是保障我们在菩提道上远离恶缘,而不至于堕落。特别是接受供养,在世尊那个时代,出家人接受在家信徒的供养,只限于简单的生活必需品:饮食、衣服、卧具、医药,所谓‘四事供养’。今天的社会由于科技发达,一般人生活水准提高,金钱财物的供养多了,这是非常可怕的事。

 

我们看到许多例子,初出家的时候没有人供养,手里没有钱财,还有道心。等到供养一多,生活享受奢侈了,道心没有了。贪、嗔、痴、慢,无始烦恼不但是现前,而且是加速度的在增长。他怎么不堕落?谚语上常说‘地狱门前僧道多’。这话是有原因的,不是随便说的。因此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信徒对我们的供养,我们要知道保持简单的物质生活:衣服穿得暖,吃得饱,有一个小房子可以遮避风雨,就足够了。道场是为弘法利生用的。建立一个大道场,目的何在?过去丛林寺院就是佛教大学,提供四众同修研习、修行的场所。道场多半是国家建立的,也有大富长者捐献供养的。

 

所以,一般道场有山有田地,也就是有恒产。这些山林、田地可以租给农夫去种植,寺院向他们收租,这是道场生活的来源。绝不靠信徒的供养,也没有化缘募捐。住在这个道场,心安理得,随缘而不攀缘。不但没有超度的事,连一般法会都很少,一年偶尔有一两次法会。那是真正修行道场,那是在农业时代。

 

弘法利生,就是要帮助一切人破迷开悟,帮助一切人改善他的生活。给予他智慧,帮助他从烦恼、充满种种压力的苦难生活中,解脱出来。过一种像佛菩萨,充满大智慧的真实幸福美满的生活。这叫做弘扬佛法,这才是真实的修持。现代科技、资讯发达,交通便捷。因此,现今道场的形式,不再是庄严的硬体建设,而是利用现代科学的工具,用广播、用电视、用录音、录影,用CD来传播大乘佛法。由此可知,信徒们对我们的供养,除了让我们保持极简单的生活之外,都要用来弘法利生,也就是帮助一切人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才不造罪业,才能免于堕落。

 

出家人是不是要做这些事呢?不可以的。如果存心一定要做这些事,那就是攀缘心,对于了生死出三界产生严重的障碍。信徒对我们的这些供养,我们要以随缘的心来看待。真正要懂得像古代庞居士所谓‘好事不如无事,多事不如少事’。真正学佛,一切都是诸佛菩萨的安排,自己不要加一点点意思。这样才如法。所谓‘如法’,就是时时刻刻保持自己的清净心,保持自己的正念。

 

念佛人保持这句佛号不夹杂、不间断。信徒多的供养,我们要看做是他委托我们替他做善事;委托我们替他修福。如果我们将这些钱财用之不当,不但他没能修福,我们造了很重的罪业。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

 

遇到大的因缘,我们也不能消极的去做自了汉。譬如说,念佛人已有能力生死自在,可以随时往生了,现在有位信徒,有一个很大的因缘供养。这就是佛菩萨要你再多住世几年,因缘成熟,要多利益一切众生,所以也不能拒绝。你若想:我就走了!你是可以走,但是有失慈悲。所以,请佛住世,请善知识住世是有一定条件的,不是口头说说的,这些我们都必须明了。明了之后一定要依教奉行。这样虽然多住世间几年,对于往生净土绝无妨碍。这就对了!决定不能在这个地方起贪、嗔、痴、慢。这是你们发心出家,我见到的一些事实。这些事实,那些是有利的,那些是有害的?我不能不告诉你,才不负我们大家在一起同参共修一场。

 

(五)

 

在这几天讲席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世尊真诚、恳切的教诲。佛弟子一生中,如果能领略几句,正如同经上所说的四句偈,一偈、半偈,一句、两句,毕生都受用无穷。

 

不仅在佛法中我们见到,像古来的祖师大德,他们修行、证果,往往只得力于经论中一、两句的开示。我们回头再看世间法,古来建大功、立大业者,往往也是得力于前人的几句教训。像汉朝的张良,就是一个很明显的成功例子:他得到老人赠送的《素书》,以后帮助汉高祖建功立业,也只得力于这本书里的几句话而已。由此可知,世出世间真正成功的人,修行证果的人,在于他能深深的领会,能实践笃行。这是世出世间修学成败的关键。我们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记住。

 

凡是败坏修持的,不是别的,就是自己无始劫来的习气,与现前的恶缘。现前的恶缘就是世间种种物欲的诱惑,使我们的烦恼习气增长,而败坏了修持的功德。甚为可惜!世尊在经论上苦口婆心的教诫我们,无非是时时刻刻提醒我们,教我们提高警觉,小心预防。所以,修行人能成就的第一因素,就是他能克服烦恼,也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降伏其心’。

 

佛在《金刚般若》上告诉我们‘无住生心’,这是重要修行的原理原则。所以‘非相、非非相’,就是教我们从初发心一直到如来地,都必须两边不著。‘法’是有边;‘非法’是空边,‘空’、‘有’两边都不能执著。这要怎么做?佛教我们‘应生无所住心,而行布施’。‘无所住心’就是离相、不住相,心里要干干净净、一丝不挂,即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而行布施’就是不住空。这就是‘空’、‘有’两边都不住。我们一定要深深体会这一句经文的开示而笃行之。

 

佛告诉我们,‘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句话很要紧。从小乘初果到大乘等觉菩萨,他们修的是什么?‘两边不住’而已!无论他用什么方法,用什么手段,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原理原则都离不开‘两边不住’。由此可知我们想真正学佛,真正修菩萨道,没有别的,就是学‘两边不住’而已。因为著有,你离不开欲界、色界;著空,你离不开无色界。换句话说,著空、著有都是轮回业;住空、住有就是轮回心。以轮回心造轮回业,如何能出离六道轮回?然后才能知道佛这一句经文的重要性。教我们‘空、有’两边都不住,这是超越轮回,成就无上菩提的不二法门。

 

(六)

 

世尊教导我们,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顺境也好,逆境也好,都必须要‘福慧双修’。不仅是以超越三界,证无上菩提为我们修学最后的目标,其实在现前也应该得到真正幸福快乐美满的生活。这样因与果才相应。果是美满的,因当然也是美满的。而福慧修行的大原则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应生无所住心,而行布施’。‘无所住’就是于一切法都不执著。于一切法真正做到了看破、放下,使自己的心里一丝不挂,清净心圆满现前。这就是佛讲‘无住’的意思。

 

‘而行布施’,布施的含义是无限的深广。佛教我们要以法界众生为对象。我们要全心全力照顾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为一切众生服务,就好比是照顾自己一样。这才能真实的体会佛这两句教诲,真实的体会而去奉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都要很认真的做到尽善尽美。这不仅是自己的享

 

受,也是布施给一切众生。所谓‘布施’就是给一切众生做个好榜样,让他看到了生羡慕之心,生向往之心,进而发心来学习。

 

譬如一个家庭,整齐清洁能做得很好,固然是自己的享受,也给邻居做一个好榜样。现在类似这样的情形,中国反而不如外国。我们在美国居住,房间里面人家是看不到,可是房子外面的环境,如果不好好的整理,邻居就要干涉,因为妨碍大环境的观瞻。这都是佛说布施的含义。所以,布施绝不是只拿一些金钱到寺庙里去奉献。这个想法太狭窄了。布施的意思很广、很深。不但是点点滴滴做出来,整体来说,就是为一切众生做好榜样,这就是布施。就像佛菩萨给我们做的榜样一样。这些事我们在讲席里说得很多。学佛要紧的就是要把观念改过来。把凡夫的观念改成佛菩萨的观念;将凡夫心改成佛心、菩萨心;将凡夫的生活,改变成佛菩萨的生活。

 

总而言之,凡夫起心动念所作所为,无不是为自己,所谓自私自利。而佛菩萨的心,佛菩萨的行为,无一不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我们如果要学佛,就要舍弃自私自利,而发心去利益广大的众生,尽虚空、遍法界的一切众生。这叫‘学佛’,这叫‘觉悟’。为什么世间人不能这样做?佛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性变现出来的。所以,一切众生与自己同体,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因而他照顾别人就跟照顾自己完全一样,没有丝毫差等。凡夫做不到,是凡夫迷惑,不知道宇宙人生是自己自性变现出来的,以为真有身外之物。

 

于是生起爱取有自利的观念,缺乏利他的大心,不愿意做利生事业。凡夫迷失自性,变现出六道轮回;佛菩萨觉了自性,显现出一真法界。其中苦乐的感受完全不同。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迷惑的众生,他的生活圈子很小,总不能超越轮回;而在轮回里舍身受身,活动的范围更小。不仅在中国,在美国也不例外。

 

我们看到许多人,一生中没有离开他居住的城市。美国一些人看到别人常常到国外去旅行,他们也很羡慕。纵然我们在这个世间有很多的财富,有很大的自由,我们的活动空间,实在讲,还仅限于这个地球。没有办法离开这个地球,进入到太空。由此可知,迷惑的众生是多么苦,而觉悟了的那些圣者,像诸佛菩萨他们的活动空间,小而言之是三千大千世界,大而言之是尽虚空遍法界。我们在《无量寿经》看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他们的活动空间跟诸佛如来是无二无别。

 

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刹土,他想去就去,想来就来。我们讲苦乐,不用别的做比喻,从这一方面想一想,就能略知一二。这是为什么要学佛,换句话说我们要拓展生活的空间,要在生活空间里得大自在。我们要拓展生命的时间。六道里面生命都很短促,比不上西方极乐世界-人人皆是无量寿。明白这个道理,了解这个事实,而后你就真正理解为什么要学佛,为什么要成佛、成菩萨。修学殊胜的功德利益,真相是大白了!

 

(七)

 

谚语说‘家和万事兴’,《论语》也讲‘礼之用,和为贵’。人生活在世间,不能离开社会,不能离开群众而独自生存。与社会大众相处最重要的就是和睦。所以,世尊与弟子们制定僧团的戒律,也就是僧团公约-‘六和敬’。这是人人都必须遵守的。

 

佛门同学,四个人共住,就称为一众(一个团体)。如果四个人都能切实遵守六和敬,这个团体就叫做‘僧团’。所以,僧团最少的是四个人,多则没有限制。我们在经论中看到,世尊当年在世,他的僧团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这是一个大的僧团。无论团体大小,都必须遵守这六条守则-‘六和敬’。六和敬第一是‘见和同解’。也就是现代人所讲的建立共识。这是和合团体的基础。佛教团体修学的目的是明心见性,以此为生活追求的第一目标。人人都是追求明心见性,他们的见解是相同的。净宗的同学,大家所追求的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证无生法忍。

 

世间一般公司行号,从老板到员工,大家追求的是利润。如何能把生意做好,如何能赚钱,使大家都能分到利润-这也算是共识。共识能生成功最要紧的条件就是团结。谚语所谓‘三人同心,其利断金’,说明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成功。世出世间法都不例外。有了共识,怎样能把工作做好,那就是要守法。第二、‘戒和同修’。戒律就是现代人所说的法律、法则、规章。佛为我们制订的戒律,我们要遵守。我们的生活没离开世间,所以世间的法律也要遵守。这里面还包含著风俗习惯、道德观念,都必须要遵守,才能达到社会的和谐繁荣。如果是公司行号,它有章程,有办事的细则,自老板至员工,人人都必须遵守的。所以‘戒和同修’就是培养成就守法的精神,而能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守法不犯法,守规矩不犯规。人人都能守法、守规,这个团体必定是兴旺的气象,那有不成功的道理!第三、‘身和同住’,第四、‘口和无诤’。这两条都是‘戒和同修’的具体表现-大家在一齐共事,在一齐同修,没有异见、没有争执。第五、‘意和同悦’,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充满法喜。无论是私生活,或是团体共处,都能欢欢喜喜。欢喜心是快乐幸福的泉源。这是现前就得到的。第六是‘利和同均’。‘利’就是利养,也就是今天所讲的物质生活。这些享受是平等的。在僧团里,无论是老师、学生,或者是住持方丈和尚,一直到寺院里的清众,衣、食、住、行待遇都是平等的。如果在私人公司行号里,利润一定是由于你的工作,给予合理的报酬,这就是‘利和同均’。当然工作性质不相同,职位不相同,而不像僧团里,是完全平等、绝对平等的。在世法里,分配合理,就是均等。

 

一个道场里遵守‘六和敬’,就是如法的僧团,即得诸佛护念,龙天保佑。在世间法里,如由四个人以上组成的家庭,能遵守世尊这六条守则,这个家庭就是‘和合僧团’。公司从老板到员工,上下也能遵守佛陀的教导,这个公司就是‘六和敬的僧团’。凡是六和敬的僧团,一定得到佛菩萨、善神的庇祐,一定非常兴旺且是成功的!我们应当要记住,要认真努力的去奉行。

 

如果我们的见解、想法、看法跟大众不相同,这就是‘见解不和’。若见解不和就应当退出这个团体,而不妨害这个团体。这是正确的。因为妨害一个团体,不但自己得不到利益,而且是‘破和合僧团’。破和合僧团的罪过很重!在佛法里说,即是破坏大众的道心与大众的修行证果。在世间法的公司来讲,就是破坏大众的幸福与利润。造这样的业,果报可想而知。障碍别人应该得的利润,果报就是自己得不到利润;障碍别人生活的幸福美满,自己就得不到美满的生活。因果报应,丝毫不爽。这是真理,古今中外永恒不变。不可不知!

 

(八)

 

佛在经典中告诉我们,财富与功名富贵是果报,而修财布施是因缘;聪明智慧是果报,法布施是因缘;健康长寿也是果报,无畏布施是因缘。

 

世间没有一个人不希望自己拥有财富、地位,聪明智慧,与健康长寿。但是他不知道修因。没有‘因’,那里来的‘果’?所以我们要想得到如意的果报,一定要知道修因。善因一定得善果;恶因一定有恶报。因果的道理,是真理,是事实。诸位细读《了凡四训》,就能有相当的认识与明了。而后才知道如何修因而感得圆满的果报。我们看到现前世间有不少富贵之人。可是仔细观察他,似乎他并没有过人之处,好像是一个平凡的人。为什么他在社会上拥有崇高的地位?拥有大量的财富?世间人往往看到这个现象,觉得不平。认为老天爷不公平,我的智慧、能力都比他强,为什么我得不到地位与财富,过著贫穷困苦的日子?这是世间人只看到眼前,没有看到过去与来生,所以才有不平的感触。

 

如果一个人能看到过去、现在、未来,他的心就平了。为什么呢?这一生中所得的富贵,原来是他前生所修的善因;这一世虽然有智慧,有能力却贫穷潦倒,是前世没种福。所以,修什么因得什么果,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其中的报应,丝毫不爽。也许有些人问,我过去生中没有修财布施,这一生中能不能得一些财富,满足自己的物质生活呢?答案是肯定的。知道这个道理及事实真相,现在开始认真努力,如理如法的修学,几年之后果报就会现前。《了凡四训》就是我们最好的证明。

 

其实世间像袁了凡先生这样修行,而获得果报的人很多。只是了凡居士把他自己修因所得的果报写出来;还有许多像了凡先生一样,甚至于果报比他还要殊胜多少倍,这些人没写出来。如果我们细细去观察,古今中外这些果报的事实都在眼前。可见得这桩事真实不虚。因此,我们不必羡慕别人的富贵,要紧的是开始认真的修学。

 

如果不知道积极的断恶修善,纵得富贵也是很难保持的。自古以来,享富贵的人家,能保持三代的就很稀少,甚至于一生都不能保全。这样的事在现前的社会里我们看到太多。某人发达了,积财亿万,地位崇高,没过几年他倒闭了;他犯罪被判刑了。其中的因果非常复杂。一时的发达是他前生种善因的果报现前。他不能保住,是愚昧无知,狂妄造作罪业所致。所以,败亡往往只在眼前,这是多么的可惜。这些现象就是我们最好的教训。

 

我们见到成功的人,要向他学习;见到失败的人,要认真反省,决不能走他错误的道路。这就是真正的聪明人,懂得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创造美好的明天。要是眼光更利的,看得更远的,能接受世尊的教诲,‘修福而不受福德’,也就是我们尽心尽力的修福而不享福,那这个福报就大了!为什么修福而不享福才是大福呢?佛门常讲‘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以这个功德求生净土,必定增高品位,早日成佛则是无比不可思议的福德。如果享福,则不容易超越三界。享福如果还继续不断修福,来生可以获得人天福报;若享福而不能继续修福,那很可能这一生寿命到了之后,来生就不能再得人身。这是佛在经典中常说的‘可怜愍者’。我们要知道警惕,要认真的在佛法中学习,使我们自身、家庭、事业,样样都能美满,而真正能求得事事如意。这在佛法中是可以得到的。所谓‘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关键就在合理合法,如理如法必能求得!

 

(九)

 

‘佛’字是觉悟的意思。学佛就是学觉悟,即是‘破迷开悟’。觉悟的心就是菩萨心;相反的迷惑颠倒的心就是轮回心。以轮回心修一切善法,都不能出轮回。纵然得福报,像经上讲的三界六道之中,福报最大的无过于大梵天王;大梵天王还是凡夫,没有办法超越六道。福报享尽了,还是会堕落,轮回。这是不究竟的。

 

学佛要有一个觉悟的心。觉心就是清净心。所以,学佛的人必须时时刻刻保持清净心。清净心就是觉心,心地里没有疑惑、妄想、分别、执著,以清净心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无论你从事任何行业,处事待人接物,皆是在修清净心,保持清净心,这就是菩萨所修的‘六度万行’。可见得菩萨行并没有离开生活,就以自己现前生活方式及工作中,修成圆满的菩萨行。并不一定要换生活方式或工作环境,那就错了!那不是大乘佛法。

 

大乘经论中常讲‘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我们要深深体会这个意思。生活方式、工作性质、工作方法不同的人,也都可以圆圆满满的修菩萨行,成就圆满的菩萨道。这样才显示出理事、事事无碍。‘菩萨心’是真诚、清净、慈悲;‘菩萨行’是离一切相,修一切善。现前即得幸福、美满、快乐。菩萨与凡夫的差别,在于凡夫只顾自己;菩萨则念念帮助一切众生,为一切众生服务。虽然勤劳的工作,心里不著相,不分别,所以是‘作而无做;无作而做’。也就是说,虽然做了,心里则若无其事,所以他的心永远是清净、光明的。这是菩萨跟凡夫不同之处。

 

凡夫做事总离不开分别、执著;有修、有得。只要有此念头,就是迷情、执著。凡是离不开迷、情、执,就决定不能超越轮回,因而不能修行证果。不要说是大乘果位,连小乘初果也没份,就是念佛也不能往生。念佛人往生的条件就是身心清净。心对世界,对六道里若还有丝毫情执而不能放下,就不能往生。这一点是真正希望往生的人,不能不知道的。至于三界六道里的生活与超越三界之外的生活,有什么不同,我们必须很透彻的理解,而后才能把轮回舍掉,直取佛菩萨的成就!

 

人要是不能离开三界,他的生活范围,就局限在六道轮回之内,生活的空间非常小,当然他生活就很苦。譬如大梵天王,他是六道里生活空间最大的,但是不能超越六道。我们今天得人身,在六道里就更可怜!我们生活的范围不能离开地球。如果是畜生道,譬如人家养的一条狗,它的生活范围不能离开一户人家。你就晓得,在六道里,层次愈低,生活范围就愈小,就愈可怜!这是佛为什么教我们要成佛,成菩萨的道理。目的就是扩大我们本有的生活空间。

 

我们这一生有把握,有可能成就的一桩大事,只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生活的空间就像《无量寿经》上讲的尽虚空遍法界,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十方诸佛刹土,想去就去,想来就来,那多自在!在六道里总免不了‘舍身受身’的生死果报,真是苦不堪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即得无量寿,永远没有生死,身体的相状随著一切众生的意念而起变化,就像《普门品》里所说的‘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孙悟空能有七十二变,世间人羡慕不已,诸佛菩萨的变化无量无边,不是一切人思惟想像能得到的,还有殊胜的果报与幸福的生活,我们为什么不要!如果真的希望得到,那就必须将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以清净心‘老实念佛’。这一生一定成就,绝不空过!

 

(十)

 

念佛人为什么不能往生?这是很重要的问题,也是个大问题。古德说,念佛法门乃是万修万人去的法门。为什么我们所看到的一万个念佛人,难得有两、三个往生,原因究竟何在?是不是古人看错了,说错了?其实古大德没说错,也没看错。念佛求生却不能生净土,原因都在自己。归纳其因素不外两大类:一、是对于净宗的理论、方法和境界并不清楚。修学时有怀疑,有夹杂,有间断,于是功夫不得力。二、虽然对于净宗的理论、方法与境界相当明了。但是没有彻底放下世缘,于是临终时产生了阻力,障碍往生,非常可惜!

 

世间流通的一本书,古本称《饬终津梁》,后人以白话文重写,改称《饬终须知》,一般人都能看得懂。这本书最重要的就是教念佛人临终的时候,家亲眷属最好能避开,以免触动亲情,而把希有难逢的因缘障碍住了,真是可惜!由此可知,几个人能保证临终没有障缘!不要说过去生,就是这一生,我们与众生结的恩恩怨怨,实在太多。这些冤亲债主,时时刻刻心存报复,所以处处有魔障;自己修行功夫要不是真正得力,临终往往被他们障碍,造成极大的遗憾。

 

因此,平时我们必须成就真实的功夫,才能超越障碍,达到往生净土的目的。这其中最要紧的就是‘觉悟’。要认识娑婆世界、六道轮回真正是苦,决定不能再住,决心要离开。认识念佛往生极乐世界,是真实的成就,是究竟离苦得乐,是我们一生了生死出三界,不退成佛的不二法门。要真正相信这一生中一定可以证得;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让自己的清净心显露,清净心中一丝不挂。

 

世间人所贪恋的财富、功名、富贵、地位、权势,物质和精神种种享受;乃至于亲情,全是魔障。不能不舍弃,不能不放下。这样对自己求生净土就没有障碍。

 

倓虚法师的《念佛论》后面,记载倓老亲眼看见的几个往生的例子,我特别节录出来,再附上老法师在佛七中的开示。其中有谛闲老法师的两个徒弟,一位参禅的、一位念佛的;还有老法师早年在头陀寺当住持的时候,寺庙里一只大公鸡念佛往生的事迹。这是近代往生真实的事例,合印小册子流通。我们仔细观察这几位善知识,他们走得为什么那么潇洒自在?没有别的,就是他们真正把世缘放下。所以,不仅预知时至,而且没有病苦,有站著走的;有坐著走的。这真是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大事因缘’。绝对不是三界中大梵天王能相比的。我们要认识清楚,真正发愿,以这几个人作榜样,向他们学习。他能成就,我为什么不能成就!一定要把自己不能成就的原因找出来,消除掉。看看人家成就的原因何在?我们一定要学习,一定要具足。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一生,决定得生净土,圆满成就佛法中所谓的‘大事因缘’。

 

自己成就必定能感化众生,所以自行就是化他。身教-现身说法,比言教的效果大很多,能令一切亲见者与听闻的人,生起觉悟之心;生起念佛求生的大愿。这样的功德真正是无量无边,福、慧自然都在其中。

 

(十一)

 

同修们常常提出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要如何避免,现代日见频繁的灾难?这问题是每个人都感到迫切需要解决的。我们学佛的人,对于佛法稍稍有粗浅的认识,都能‘深信因果’。其实世出世法都不出因果定律。俗话常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我们在一生中,会遭遇什么样的困难,也是命中注定的。

 

我初学佛的时候,朱镜宙老居士告诉我一桩往事。他说,民国二十一年‘一二八事变’的前三个月,当时他还很年轻,在苏州一家银行里担任经理的职务。平常没事,就与几个好朋友在一起聚会。其中有两位是中国人讲‘走阴差’的,也就是通灵的人,就是夜晚时,他要到阴间城隍处当差办事。在闲聊时,这个朋友有一个疑惑,说最近上海城隍送了一批生死簿过来,他是接办这桩事的。他翻阅生死簿,感觉很迷惑。其中名字都是五、六个字的?中国人的姓名纵然是复姓,有四个字的,但是没有五个字的。然而送来一大堆名册都是这类的,令人大惑不解。朱老居士等人听了也想不出原因来。过了三个月之后,日本人在上海发动‘一二八事件’。在这次战役里双方都有很重的伤亡。这才恍然大悟,才知道那一份生死名册,就是当时在上海战争中阵亡日本人的名册。

 

在阳间,当时苏州是县,上海是特别市(院辖市)。但是在阴间,苏州都城隍就像是省主席(省长),上海还是县。所以,上海那边有什么事发生,都要来向苏州都城隍报告。于是朱老居士告诉我们,世间人在一生中纵然遇到灾横,都是命中注定的。换句话说,即使是在战争里死亡的也是命中注定的。你看,战争还没有爆发,三个月之前就把应该在这次战役中死亡的名册,早就送到苏州都城隍那里去了。这全是事实,绝不是他编造的故事。由此可知,我们一生中的际遇,纵然遇到横逆也是命中注定的。

 

命中注定的灾难,可不可以幸免?答案是肯定的,决定可以消灾免难。所以,消灾是因为你有灾才消,消灾免难有它的理论与修学方法。灾难之‘因’,是过去生中所造的恶业,这是无法消除的。可是业因要形成果报,当中一定要有‘缘’。‘因’无法消灭,但是‘缘’控制在自己手中。所以佛法讲‘缘生论’,不讲‘因生’而讲‘缘生’,就是缘我们可以控制。如果不希望恶的果报现前,我们在这一生中必须把恶缘断掉。

 

我们提倡‘四好’:存好心、做好事、说好话、做好人。这就是消灾免难,改变命运的具体修学法,就是‘断恶修善,积功累德’。这才是真正杜绝恶缘,使恶因没有机会形成恶果。这是合情合理的说法,当然也是事实。可是必须知道,如果不能超越三界,只在这一生把恶缘堵住,使恶的因不起现行,来生能不能再一次的把恶缘消除!要是没有把握,恶业的果报还是有可能会遇到,所谓‘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何况果报通三世,未离三界,决定不能避免。

 

要想永远断绝恶业的果报,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超越六道轮回’。超越六道轮回对凡夫而言,唯一可行的就是‘念佛求生净土’。由此可知,念佛必能消业;念佛必能转业。因为超越三界是第一等的大事,小小的消灾免难都变成小事。大的业能转;小的当然不必提,一定就附带转了。由此可知,真实的结论是‘净念相继’,‘老实念佛’就能消一切灾,免一切难。这是最有效的修行方法。所以,念佛人不必再用其他的方法:如拜梁皇,拜水忏,打水陆等等。正如慈云灌顶法师所云,极重的恶业,所有一切经忏都消除不了的,最后这一句‘阿弥陀佛’净念相继,就能把它消除。从消灾来说,念佛的力量超过所有的法门。如果能够深信不疑,依教奉行,这人就真正有福。有福的人必是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李炳南老居士教人念佛求生净土,是唯一彻底的消除灾厄之法。

 

(十二)

 

悟泓师近日读美国布来恩-魏斯医生写的《生命轮回-超越时空的前世疗法》(中文译本),内容是说他用催眠的方法给病人治病,收到很好的效果。他发现近代有不少的病人,患了严重的忧郁症,一切医疗药物都不能得到治疗效果。于是他用催眠的方法,追溯发现病人的忧虑、恐怖、不安等等症状,与他过去生中所造的业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催眠的方法可追踪到过去一世、二世、能追踪很多世时,发现他所造的业因,与现前的疾病有密切的关联。他把原因找到了,告诉病人。病人了解之后,就能看破。而后他的忧虑、恐惧、不安都放下了,所以不需要医药,无需要医疗,他的病就治好了。这医生用这种方法治好了许多病患,于是写出他治疗这些病例的报告-‘超越时空的前世疗法’。

 

泓师告诉我,书上所说的与佛法所讲的‘因缘果报’,丝毫不爽。因此,这位医生对于因果报应深信不疑。他不但相信‘因果报应’,也相信‘轮回’的事实。其实他所发现的只是当然的事相,其所以然的原理,他还是没有发现。他只知道有因果报应,有轮回,而轮回是怎么来,这个问题他无法突破。古印度,许多高级的宗教家,他们皆有很深的禅定功夫,所以对于六道里的情况相当理解,看得很清楚,很明白。然而轮回究竟是怎么回事,怎样产生的?他们始终也没有能克服。而释迦牟尼佛示现在人间,实在也就是因为这一个因缘。所谓‘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换句话说,世间人可以解决得了的,用不著佛菩萨再来;世间人实在无法解决的,佛菩萨则不能不出现在世间,帮助大家解决问题。所以,真正的答案在佛家经论里。

 

佛告诉我们六道轮回的真相。世间这些人用催眠的方法,还不算是第一手的资料;真正禅定功夫见到的是‘现量境界’,那才是第一手的发现。说到定功,世间人的定力比不上阿罗汉;阿罗汉的定力比不上菩萨;菩萨的定力当然比不上佛。所以,佛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全是现量境界。也就是说,是他现前的境界,而不是推想,不是比量得来的。

 

佛告诉我们‘因缘果报’的道理,完全是真实的。明白这个道理,了解这个事实,我们的心自然就平了、定了。无论处人,处事;无论家庭、事业、朋友;或者是顺境、逆境,一切恩恩怨怨都与前世有密切的关联。如果我们都明白,自然就看淡了,也就‘看破’、‘放下’了。能够再进一步修学佛法就不难获得清净心。如果有缘遇到净宗法门,以清净心念佛,一定能得到‘一心不乱’,自在往生,不退成佛。此中关键就看世人有没有福分遇到大乘佛法,修学净宗法门。这也是《弥陀经》上所说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所以能深信‘因缘果报’,可以说是修学佛法良好的基础。这是我们应该要鼓励的。

Tags: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下一篇没有了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