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忻州市钟楼寺 05-04
·阳泉市郊区辛兴圣泉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洪济禅 05-04
·阳泉市报国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寿圣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资福寺 05-04
·阳泉市盂县文殊寺 05-04
·阳泉市矿区释迦寺 05-04
·阳泉市西烟镇麦坡村玉佛寺 05-04
·阳泉市郊区半坡王兰寺 05-04

文库热门

·忻州市钟楼寺 05-04
·阳泉市郊区辛兴圣泉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洪济禅 05-04
·阳泉市报国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寿圣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资福寺 05-04
·阳泉市盂县文殊寺 05-04
·阳泉市矿区释迦寺 05-04
·阳泉市西烟镇麦坡村玉佛寺 05-04
·阳泉市郊区半坡王兰寺 05-04

TOP

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六)
2010-11-26 13:41:18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煮云法师著 【 】 浏览:3440次 评论:0

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41-50]

    
四十一、飞沙澳菩萨渡河显圣


  据说过去飞沙澳是一条小溪流,无船不能得渡,因此一班善男信女们要去梵音洞进香,必定要从此摆渡而过,可是那位摆渡的船家,以为奇货可居,无论什么人从此经过,一定要若干钱方可渡过去,不然只有望洞兴叹,不能过去。有很多的远方而来挂单的穷和尚,他们从遥远的地方来看观世音菩萨,为了一溪水之阻。无钱不能过去,每每徘徊而不忍去。这个狠心的船家是一点没有慈悲心的,没有钱不肯渡他们,从此就有很多的虔诚佛子,默祷大士慈悲,显圣除去此一障碍,使一般人都能见到菩萨圣像。有一天忽然来了一个穷和尚,要摆渡过去,那个船家是惯例,先给钱后渡河,无钱不摆渡,因此互相争吵起来,穷和尚说:「你这人真可恶,来在此摆渡,应该看人有没有钱,无钱的穷人应该慈悲做好事;有钱的香客,你才可以向他们讨钱。像我们这些穷和尚那里有钱给你,不给你的钱,就去不了梵音洞,见不到菩萨圣像,你这个人真是地狱种子,罪过不少」。船家说:「除非你不去,你要去就得坐我的船,坐我的船就得要把钱,没有钱就不渡你过去」。那个和尚说:「我不坐你的船,你看我能不能过去?你看,那边不是来了一只船吗?」哄得那船夫回头一看,和尚随手抓起一把沙子往溪中一洒,煞时就长成功一个飞沙澳,使那只渡船也被飞沙盖下去了,从此以后,也用不著渡船摆渡了,再看这个穷和尚已不知去向,这时大家才知道是菩萨显圣的,从此以后,这个专敲竹杠的坏船家,也就没有竹杠可敲了。

    
四十二、国父游普陀亲见大士现金身


  国父孙中山先生,于民国五年八月,与同志胡汉民等诸先生来山,在佛顶山,国父亲睹灵异,兹录其亲笔所记之「游普陀志奇」原文于下,以飨读者:


  「余因察看象山,舟山军港,顺道趣游普陀山,同行者为胡君汉民,邓君孟硕,周君佩箴,朱君卓文,及浙江民政厅秘书陈君去病,所乘建康舰舰长则任君光宇也,抵普陀山骄阳已斜,相率登岸。逢北京法源寺沙门道阶,引至普济寺小住,由寺主了余唤笋将出行,一路灵岩怪石,疏林平沙,若络绎迓送于道者。纡回升降者久之,已登临佛顶山天灯台。凭高放宽,独迟迟徘徊。已而旋赴慧济寺,才一遥瞩,奇观现矣!则见寺前恍矗立一伟丽之牌楼,仙葩组绵,宝幡舞风,而奇僧数十,窥厥状似乎来迎客者。殊讶其仪观之盛,备举之捷!转行益了然,见其中有一大圆轮,盘旋极速。莫识其成以何质,运以何力!方感想间,忽杳然无迹,则已过去处矣。既入慧济寺,亟询之同游者,均无所睹,遂诧以为奇不已。余脑藏中,素无神异思想,竟不知是何灵境,然当环眺乎佛顶台时,俯仰间大有宇宙在乎手之概,而空碧涛白,烟螺数点,觉生平所经,无似此清胜者。耳聪潮音,心涵海印,身境澄然如影,亦既形化而意消。呜乎!此神明之所以内通。已下佛顶山,经法雨寺,钟鼓镗错声中,急向梵音洞而驰。暮色沉沉,乃归至普济寺晚餐,了余、道阶,精宣佛理,与之谈,令人悠然意远矣。民国五年八月二十五日孙文志。」


  按国父亲笔墨宝,现珍藏普济寺客堂。笔者在普济寺客堂任知客时,常有很多政府里达官显贵者,慕名索观国父墨宝,同时因看此文中国父自述所见灵异,不信佛教者也肃然起敬,咸生信心;已信佛者,更加坚定。此文国父不啻现王者身而为文武大臣说法也。也许大士在国父面前放光现象,其意亦在此乎?国父之文中说:「余脑藏中,素无神异思想,竟不知是何灵境」,这明明不是那些不信佛教的人所说,这是心理作用,神经过敏,种种遁辞,而想推翻事实所见的灵异,表示我是堂堂伟大丈夫,身为一国元首,那里还来相信这些古老陈旧迷信的佛教,认为把所见的事实记载下来,给人家知道看见岂不有损我的身价吗?然而国父不但不如此想,反而把亲目所睹的事实,一字不漏的和盘托出,也不怕人说他思想不新,迷信佛教。我想读者诸公决不因国父有此文发表,而减轻他的身价,这里笔者希望不信佛法的读者们,也有国父一样伟大的心胸,不存主观,这是笔者一点赘意和希望。

    
四十三、国父游普陀述异


  丙辰夏,护国军奏凯,袁世凯暴卒,黎元洪继任中华民国总统之职,吾党革命告一段落。是时,国父方驻节沪滨,慨然曰:「黎公出,天下定矣。」顾北洋军阀犹将伺隙而动,吾侪第徜徉山水间,静观世变可也。未几,率党人胡汉民,邓家彦,冯自由,但焘,戴天仇,朱卓文,周佩箴等,纵游东西浙。浙督吕公望,张乐设宴以迎。天仇独剧饮沉醉,翌日且未能游西湖,冯但二君,亦以事滞杭,国父乃命胡邓朱周诸君随行。有浙江民政厅秘书陈去病,赖家彦绍介亦与焉。于是济曹娥,探禹穴,博涉乎宁波,镇海,而登涉乎普陀。


  普陀山者,南海胜地也,山水清幽,草木鬯茂,游其间盖飘然有逸世独立之想。至若蜃楼海市,圣灵物异,传闻不一而足,目睹者又言之凿凿。国父是日乘便舆最先行,次则汉民,又次则家彦,卓文、佩箴、去病、以及舰长任光宇焉。去观音堂,(即佛顶山之慧济寺)里许,抵一丛林,国父忽瞥见若干僧侣,合十作欢迎状,空中宝幡,随风招展,隐然簇拥,尊神在后,国父凝眸注视,则一切空幻,了无迹象。国父甚惊异之,此至观音堂,国父依次问随行人者曰:「君等傥亦见众僧,集丛林中作道场乎?其上宝幡飘扬,酷似是堂所高悬者。」国父口讲指授,目炯炯然,顾盼不少辍。同人咸瞠目结舌,不知所对。少顷,汉民等相戒勿宣扬,恐贻口实。嗣是遂亦毋敢轻议其事者。


  民国十四年,国父崩,余适在北京,佥传国父前生为洞天古佛,遂牵涉普陀山见佛之异。未几某杂志披露陈去病笔述普陀山游记,其时事过境迁,亦不遑追究陈氏之泚笔也,不图近又发现国父遗墨!呜呼!异矣!国父笔迹,举世皆知,兹篇非真,固不待言;况陈去病交余久,其字效东坡,一望而知;吾敢断言曰:膺也。或曰:国父命秘书执笔,则亦不翅已出也。余曰:不然,诚如是言,应有亲笔签署,一如其他簿书。今既无之,而其事又于国父身后流布人间,岂死人能命秘书执笔也耶?吾更下一断语曰:国父见异诚有之,独记述非遗墨耳。


  中华民国四十二年十月,桂林邓家彦书于台北一枝庐。

    
四十四、普陀山志奇的来历


  现在再将印顺法师答覆这一问题的话,抄录于后,以供读者们参考,更证明此事实非后人作伪。


  关于中山先生的「普陀志异」一文,有的说是陈去病代笔,有的不相信代笔。然无论是伪是真,而在普陀山,确乎见到奇迹,这是不可否认的。我读了赵君的来稿,想起我事后所听的说明,所以也把他留下来,作为考论此文的参考。


  民国廿三年旧五月底,我从武院回普陀,上佛顶山阅藏楼去阅藏。知客师月静、颂来,来告诉我,说普陀山新近发见了国父的墨宝。他手拿照片给我看,我对于如何发现一层,探问了一下,觉得也还入情入理。这才为他写了一篇短文,发表在佛教日报上。


  事情是这样:前寺的大知客万松,虽是十方人,却在山上过得很久,很熟。这年夏天,接任了净土庵的住持,净土庵是比较荒凉的小庙,交卸时,附带的交出此项文件。净土庵的旧住持,名字我已忘了,他怎会有这项文件呢?据说:中山先生游普陀时,前寺方丈,是了余和尚,似乎陪同去各处游览。游览归来,在前寺丈室晚餐,谈起所见的瑞相。了余和尚当下请他留个纪念。了余和尚说:这篇「志奇」在前寺方丈室写的。中山先生等当晚下山,了余和尚送客归来,一时忽略,等到第二天早上问起,已不知那里去了。原来,后来在净土庵当家的那位,当时在方丈室当侍者,他年纪还青,不懂事,而对中山先生却有一种景仰,因此就把他藏起来。过了二十年,他已潦倒不堪,净土庵荒落得无法维持,自己也知道堕落,没有保持该项的资格与必要,因此就一并交出来。


  该项文件的来历,照这样说,也还入情入理。假使说伪造,净土庵的那旧住持,文章与书法,都还造不出这一篇来,那末,作伪者是谁呢?


  我们看了邓先生与印法师的两篇说明,使我们更进一步的了解此一事实的来历。邓先生的意思,中山先生确实是看到神异,当时有他在场,亲聆国父说明所见的灵异,他之所以为文否认者,我想不出下面两点,第一点他以为他们都是不语「怪力乱神」的革命党人,应该要破除迷信,那里可以去提倡呢?第二点,他是基督教徒,极不愿意国父把佛教的灵异之见,「出之于其口,笔之于其书」,增加了佛教的信众。所以他要否认此一文件为伪出。可是印顺法师把当时情形来历,来一个详细的说明,证明此文实是国父墨宝,若言作伪,作伪者何人?因此我们对此文,更能进一层的坚信不疑。

    
四十五、日军血污名山知罪撤兵


  抗战期间,日本人占据中国各地,民国三十二年七月间,有日军七八千人来山,沿海各庵皆驻军官,士兵则在海滨沙滩上露营而宿,对于山上并无什么损害的地方,不过他们每天到四周各小岛上,搜来牛羊鸡鸭等动物,在山上宰杀,血污名山(按普陀在日人未至之前,从无荤腥进山)。有一天晚上,忽然在善财礁外,发现红灯,日军用探照灯视之,雾露之中,似觉有同盟军舰来攻的样子,遂惊惶起来,开炮射击,不料一炮开出去之后,忽然一灯变成多灯,在海中往来不息。日军认为真有盟军,一连开了数炮,奇怪的海中竟变成无数的红灯,漫向千步沙营地而来,其灯渐明,照见岸上人面了然,但不达岸,这时日人知道是菩萨显化,不高兴他们在名山道场随便胡来,因此一齐跪下向著红灯拜祷,三日后即自动撤兵而去。

    
四十六、慧济寺阅藏楼的好规则


  佛顶山亦名白华山,或菩萨顶,居四山之中,高达百十六丈之奇,凭高放宽,海阔天空,「大有宇宙在乎手之概」(国父语),俯睇光熙,妙应诸峰,累累如杯瓢覆于积水之上。旧有石亭,供石佛其中,今改建灯塔,为行舟的指南。国父文中有「登临佛顶山天灯台」之句,就是这个地方。由天灯台下来不多远就是慧济寺,该寺为全山三大寺之一,创于明时,至乾隆五八年,才建筑圆通宝殿。光绪三三年,请得北京大藏经典,经过文正和尚大加建造,遂成巨刹,与前后二寺鼎立,并称为普陀三大丛林,所遗憾的这是子孙丛林而已。慧济寺俗称佛顶山,确实是一个好地方,最适合人静心潜修,研读佛典,地高人寂,为全山最清净用功的好道场。规模亦甚可观,其藏经楼之整洁,与阅藏楼之设备,供养阅藏者之完善,为诸方寺院所不及的,规定长期供八人阅藏,定有优待办法,如当代佛学大师印顺法师,曾在佛顶山阅藏数年,深入经藏,所以他才智慧如海。


  笔者三十六年,朝普陀山,因见碑石刻藏,阅藏如此优待,所以也曾约会数位同参道友,到佛顶山讨阅藏单,我们最初发愿都是三年。承该寺住持,说明阅藏者一切优待办法。(按供养八位法师,有一茶役侍奉,此项费用,是有护法施田若干亩,以作阅藏者食粮,所以连阅藏楼都与该寺无涉,是前人发愿供养十方僧众,阅藏住的,本寺子孙是不得占住的,皆有碑文为证,可见前人苦心为法,成就僧材)有这么好的阅藏楼,这么好的环境,有这么好的规则,可以说是全国罕见。可是轮到我们去,常住斋粮不够,不能照前人规则做,生活清淡得使人无法住下去,不几天就走了。笔者后来也因前寺讲法华经,到前寺客堂讨单听经,因此也离开了佛顶山。

    
四十七、佛顶山沙弥祖师辟丛林


  据说佛顶山的开山祖,是一个小沙弥,这是一个很有趣味的传奇故事。后山有四大房头之一的悦岭庵,全山以此庵子孙为最多,一直到现在,人数与规模还是不少。有一天悦岭庵的小沙弥,无事想穷究山岭,那时佛顶山还是一片荆棘蔓草,更是无人问津的一座大高荒山,这个小沙弥好像探险家似的,手攀葛藤,脚踏乱石,目的是要到最高山顶上去看看,有志竟成,不多时竟被他在荒山顶上发现了新大陆,见有平地一块,古石碑一方,上面刻有「慧济禅林」四个大字,因此他就若有所悟似的沉思良久。他想这个山上过去已经有人在此建筑过寺院,不然那里有平地和这块方石碑呢?前人既能在此建庙住众,我也一定想在此地建个丛林,以供来山静修的僧伽,使他们在这高山上可以静心用功办道,继而可以了生脱死,这我的心愿才满。小沙弥打定了主意,心中特别高兴,下山回去与他师父商量到佛顶山开辟丛林的事,他的师父见他如此稚气,说话也不量力,明知是不可能的事,因此就生气的回答他的徒弟说:「你说可以兴建丛林,你自己去建筑好了,这么高的山,你简直说话不自量力!」小沙弥见他的师父看不起他,就肯定的发誓说:「师父!我一定设法到山岭上兴建丛林,方满我心头之愿」。他的师父见他大言不惭,因此更生气的说:「你如果能够在佛顶山上建起丛林,我做师父的去替你烧三年大火,煮饭供养你们三年」。小沙弥见师父如此瞧不起他,料定了我一定没有办法兴建丛林,而我一定非要完成我的志愿不可,今天就下山过海去,往各地募化,不达目的誓不回。从此这个小沙弥,离开了清净庄严红尘飞不到的佛国圣地,离开了与他朝夕相见的暮鼓晨钟之处,拜别了剃度出家的教经学赞的师父与师兄们,虔诚的跪在观音大士圣像前默祷著道:「菩萨!弟子此次下山化缘,为了要兴建丛林,供养十方僧宝,用功办道,惟愿菩萨大慈大悲,冥中保护,随愿所成」。祝罢拜了三拜,就下山去了。

    
四十八、小沙弥立大愿三年募化


  小沙弥辞别了水秀山明的普陀山,投入了茫茫的人海,过著那栉风沐雨栖风宿露的艰苦生活。早晨往街道闹市上磕头募化,晚上回到山野古庙里栖身,为了要实现他心中的愿力,所以他就是肝脑涂地也不出一声怨言,因此他每天跑到大街小巷里,不论有人无人都打著木鱼子,沿门募化,受尽了人们的冷眼,奚落和讥笑,出家人过惯了深山里清净生活,忽然跑到攘往熙来的尘寰中,已经是过不习惯,看不顺眼了,加之还要沿街磕头跪拜,又遭受不信佛教者辱骂,讥笑,这种内心里的痛苦,不是笔墨所能形容啊!


  小沙弥赤足露顶的如此跪拜了三年,在这三年之中,不知到过多少城市,走过多少高低不平的山路,真是千山万水,万水千山,过著人生最艰苦的日子,挨过了三年漫长的岁月,头也磕肿了,脚底的皮也跑烂了。真是够得上说一句:「尝尽了人世的辛酸」,然而佛菩萨和施主们好像有意与他开玩笑似的,或者以为他太年青,三年之中从没有一个人发心布施过一文半钞,小沙弥等同做了三年穷叫化子,讨了三年饭一样。三年的光阴是过去了,在山上与师父负气下山化缘,三年来一无所有,不幸被师父一言料定,今天我还有什么面目回见「江东父老」呢!想起来不禁仰天号哭起来!

    
四十九、投木鱼水边苦修


  「人到伤心处,难免泪两行」,小沙弥奔波劳碌,茹苦含辛的三年,在此三年之中,吃了人所未吃的苦,走了人所不能走的路,结果还不能引起善信的同情,发心出资为他修建丛林,他就自叹自己业障深重,恐怕永久没有办法完成心愿。小沙弥这时痛苦已极,再也提不起勇气来募化下去,他走奔到一个小河旁边,望著河中的流水,自言自语的默祷著说:「菩萨!弟子自恨业障深厚,福薄德浅,苦化了三年,仍然未见有什么信士檀越,乐助钜款,兴建丛林,安单养众,弟子也不知什么地方有善信护法,乐助功德,唯有仰杖菩萨冥中加庇,我今将手中木鱼子,放于水中,随著木鱼子流奔的方向走去,如果菩萨有灵,木鱼停步那个地方,弟子就在那个地方住下化缘」。说罢就把手中木鱼子放进水中,随著水势流去,鱼子流到那里,他就跟著跑到那里,流了几天,到了一个地方,奇怪得很,忽然这个木鱼不随著水流了。停止在水中不动,小沙弥看见木鱼停止不流,一定附近有什么大护法,因此他就把木鱼子从水中捞出来,就坐在水边林下,手敲木鱼,口诵圣号,同时自己心中发誓,如果在此再不能感应大心居士前来护法,我也从此不吃饭,饿死河边,了此业报身。主意打定了以后,他就专心一意的坐在那里念菩萨的圣号。

    
五十、现感应念咒治病


  小沙弥如此一连苦了三天三夜,三天之中,没有吃一粒米,没有喝半杯水,还是无人前来问津,因为这个地方附近没有人家居住,所以他一连敲了三天的木鱼,连小孩都没有一个跑来看他一看。小沙弥到这时候认为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时候,所以万念俱灰。可是往往没有办法当中,忽然又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却说离此约有一里多路,有一个大富贵人家的太夫人,生病数年,卧床不起,医药罔效,无法治疗,她因此度日如年,总希望有人把她的病治痊愈,无论花多少钱,她都愿意拿出来。有一天睡在床上听到远远有人敲木鱼子声音,她听到了这个声音,心中就感到无上的安慰和愉快,好像忘记她的病苦一样,所以她特别的认为希有,认为这个打木鱼的人一定就是无上医王。因此叫了两个佣人,去寻这个敲木鱼的人,一定要把他请来为我医病,我的病这个人一定会医得好的。两个仆人跑了很久,才在水边看见一个小沙弥坐在那里面朝著流水,手中敲著木鱼子,一字一鱼的在那里闭目念经,两个仆人跑向前问道:「小师父!你会看病吗?我家太夫人生病多年,没有一个大夫能看的好,我家老太太叫我来请你去替她看病」。小沙弥说:「我是出家人,不是医生,从来没有学过医道,我那里会看病呢?你家老太太有病,应该去请医师呀,跑到我这里来干什么呢?」仆人又问道:「你这位小师父坐在这水边,敲鱼子做什么的?」「我在这里化缘建丛林!」小沙弥想建丛林的心已成了一片,所以他对什么人也是这样讲。「这里又没有人家,你向什么人化缘呢?难道你向水中海龙王化缘吗?你不要发呆,我家老太太听到你敲木鱼子的声音,她心中非常舒服,一定要请你到我家中坐坐,如果你能把我家老太太的病医好了,那你化缘要多少有多少」。小沙弥听说有人出钱,同时也有几天没有吃饭,虽然自己不会看病,或者菩萨怜我之诚,有了感应也说不定,因此就随著两个仆人来到这位生病的老夫人家中坐下,仆人进去禀告以后出来说:「老夫人有请!」小沙弥就随著仆人走进太夫人的病室,说也奇怪,老太太一看见他,病就减轻了不少,再问小师父会不会看病,他说我没有学过医科,不会看病。老太太又问他会念什么经?他说:「我出家没有几年,也不会念什么经!」「那末你会什么呢?」「我会念大悲咒,其他什么也不大会」。老太太说:「我听到你的木鱼子声音,我心中特别好过,就请你念大悲咒吧!」因此小沙弥就一字一鱼的诚诚恳恳的念了几遍大悲咒。真是佛法无边,老太太的疾病忽然好了,一点痛苦也没有了,如同好人一样的,连她自己也不相信她的病会这样好得快,这一喜真是乐也无穷,认为这个小沙弥就是活菩萨应化,特为前来救她的病苦的。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补陀洛迦山传题辞 下一篇普陀洛迦新志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