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禅宗与智慧(一)
2012-05-31 17:37:32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701次 评论:0

释心定 著


自序


   《禅定与智慧》这本书得以出版,我内心充满感恩。首先要感恩家师,佛光山的开山星云大师;因大师的慈心悲愿,建立了位于佛光山大雄宝殿后的三宝殿;这三栋建筑中,有禅净中心、抄经堂、净业林念佛堂等设施,提供僧信大众,在参禅修定体验上的进修因缘。


   在行门的修持过后,僧众方面,不论弘法利生、接待信徒,或与师兄弟相处,更能柔和、慈悲与亲切;信众方面,在处世工作、自我形象,或是与人共事中,都有形象上的直接改变。


   我在担任佛光山住持期间,经常在禅净法堂等修持中心,为信众、师兄弟们,讲解参禅修定的方法、要领;在佛法上,我将自己思考、理解的内容,利用禅修的好因好缘,提供大家做为参考。有些师兄弟们对我表示,他们在禅修之后,离开禅堂,回到各分别院或工作岗位,都能将这些学习到的方法、要领运用在生活上,颇觉受用。这样的反应,增加了我自己对佛法的信心,也更加感恩家师 星公上人的慈悲包容。


   这本书,可说是我在禅堂或在佛学讲座时,在没有很完整的讲稿、讲义下,凭着自己的一些理念,为信徒、师兄弟们讲解;在讲话之后,由一些师兄弟们帮我誊稿。还有部份热心的信众们,为我整理、分段;如澳洲的王隆熙居士,他在帮我誊完稿后,还印刷成书,到处分送结缘。


   我原本以为,自己所讲的恐怕都还未达理想、完整,然而有些师兄弟们已在问我:「你什么时候出书呀?什么时候出书呀?」我一路来总是感到惭愧,觉得所讲的内容不很成熟、完整,所以一拖再拖、一延再延。


   一次,师兄弟帮我把整个讲说纲要分段排版,整理好后,我就请现任的禅净法堂堂主慧昭法师说:「您仔细帮我看看,错字的部份,就加以删改;义理上不对的部份,你也可以不妨帮我将内容修正过来。」慧昭法师很用心地看过之后,就对我说:「你这本《禅定与智慧》如果出版,对一些喜欢参禅修定的初学者来说,实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经他这么一说,我实在有点动心;然而我还是总觉不满意,所以又再拖延了一段时间。


   书中的篇章,有一部份是我自己整理撰写的,也有一部份是师兄弟帮我誊稿之后,再经我删改、增添,提供给马来西亚普门杂志社刊登。《普门杂志》的主编沈明信先生,每当我寄稿过去,他总能把我那没有分章编目的稿子,细心地逐条编目整理、润饰;且文章刊载后,马来西亚的读者皆表示非常欢喜,纷纷请求出版。但佛光山的制度上需由本山统一审核再予出版;由于香海文化执行长蔡孟桦居士一再地邀请,希望我这本《禅定与智慧》能由他们负责出版,于是我就把这些整理好的文字稿件送给香海文化。最先由慧庆法师仔细校对,后来由妙功法师详细斟酌,并由知名插画家尤侠居士绘制封面,他们在大纲、标题、目录、开本等内容方面都予以细心的安排;也因为他们的积极努力,马来西亚的简体字版亦将同步发行。总而言之,对于所有帮忙誊稿、排版、校对、订正,以及给予我鼓励者,我真心地向他们深表无限感恩之意。


   这本书虽是从我的讲稿整理出来,某些章节我自己没有时间再重新看过,内心实有几分惶恐;我也感到惭愧,毕竟口语化的文字与实际书写成章,是有差别的。时间匆促之下即将出版,我要向读者们事先说明,在书籍出版之后,我会仔细再审视;若有需要删除或增添的,我会再给予增删。也请教界高明之士,多多给予指教,以便再版时能够加以修正。


   《禅定与智慧》如今付梓,再次对所有发心有缘的大众表示无限感谢之意!


   二OO五年十月十日 于佛光山寺

 

第一章 烦恼的产生


一、「起七」仪式中对同参的叮咛


   「六根对六尘,六识乱纷纷;


   心意要集中,数息守根门。」


   我们为什么要修习坐禅或来参加禅七?就是希望能够使心意集中、修行有定力,进一步能够参禅,明心见性。


   念头作用的过程


   每一个人都是靠着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作用,才能对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加以分别。并且对可爱境界生起贪爱染着;又对厌恶、瞋恨这些外境生起排斥。这些贪欲或瞋恨一天到晚随着六根门头,摄取外面种种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不断的分别,不断的染着,或不断的起瞋恨,所以心意没有办法静止下来。


   除了六根对六尘引起六识的分别之外,就是自己内心一些习气种子,随时都会对于色、声、香、味、触……等等自然的生起一些心理现象。这些贪欲、瞋恨、掉举、昏沉、疑、恶作等等,在修行禅定的过程中也都是我们的障碍。


   大家进入禅堂,六根门头容易守得住,因为在这里面容易都摄六根,不像世俗的社会有那么多外境可攀缘。此外,对五盖、五欲等烦恼都是修定参禅的大障碍,所以也应该要练习放下来呀!要彻底的远离它,才有办法修得定力,达到明心见性。


   修行禅定、参禅有很多方法,很多方便、技巧和理论,禅七之中班首师父都会随时提醒、指导大家。大家难得有这样的因缘进入禅堂,除了心生起欢喜、感恩的心之外,不必太紧张或太过要求自己达到某种层次。修行要逐步逐步的来,放松自己的身心,放下自己的忧虑,或许更能够与定力相应。


   既今参禅、禅七、起七开始,说法一句又作么生道:


   「五盖与五欲,彻底要远离,一则能明心,见性生欢喜。」

  

二、禅七期间的法语


(一)念头的起源


   我们都会有很多习惯性的动作。做事、讲话是一种习惯,包括我们的念头也是成为一种习惯性,而且无法克制自己不去想它。一般凡夫没有修定的境界,是不可能叫他不要想。但事实上的确有方法可以让妄念逐渐减少,到达一念不起的境界。


   我们的心念这么多,无法知道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么多?佛法讲「无明」就是说:一开始即是这个样子的。例如虚空,不论是被白云或乌云覆盖,宇宙是本来就有的。佛法所说的地、水、火、风,也是本来就存在的。虚空里的乌云、白云这一类东西不晓得是何时形成的:我们的心意、念头很多,也不晓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只不过因为从有念头以后,我们就把不真实的误认为是真实的,从此继续在见解上繁衍出身、口、意三方面的错误行为。


   从错误的思想,形成了见解上的一种执着;再由见解上的执着衍生了身、口、意的一些固定行为。这样反复辗转的相依、相关,使得我们生生世世都不断在增加一些错误或没有意义的行为,最后这些身、口、意三业的痕迹就形成了我们的心意识。

 

(二)存放念头的地方—阿赖耶识(第八识)


   我们做每一件事情,不论好事、坏事,喜欢的、苦恼的,都会很自然地成为我们记忆力的一部分。例如我们讲话时,不论好话、坏话、欢喜的、苦恼的,就很自然的成为我们记忆力的一部分。倘若我们在心里想事情,这时不论清净的、杂染的,也都很自然的成为我们记忆力的一部分。


   在唯识学里,我们身体、语言、心念的这些行为、动作,就是我们所谓的「有表业」。在变成了记忆力,就是现行的这些有表业回熏到我们第八意识,成为第八意识里的一部分,第八意识就像一个大仓库,储存起来后永远不会消失。

 

   因为我们的任何动作,包括身体的、语言的、心意的,这些都是质量化的状态。一旦发动成质量化的动作以后,就立刻转化成为「能量」的状态。好比汽油挥发了以后,就成为一种能量化的状态(成为气体,而不再是液体),这种能量状态虽然看不见,但确实是存在的。

 

   因此,我们身体的任何一个动作、语言的任何一个动作、或者心念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变成质量化的状态,称为「现行」。而这个现行,很自然而然的就转变成能量化的记忆力。所以我们说由「现行」回薰到阿赖耶识以后成为习气,这种习气也可以说是一种能量。就好比汽油挥发了以后,存在于虚空,虽看不见,但有存在。


  
(三)阿赖耶识(第八识)的现代语—记忆力


   我们的阿赖耶识如果用现代话来说,就是「记忆力」。我们的记忆力当中哪一类最多,那一类的就会经常显现出来,包括作梦的时候。所以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就是记忆力较多时所产生出来的一种功能、作用。因此我们日常所说的话哪一类比较多,所做的事哪一类比较多,就称为「印象加深」或「印象深刻」,其实这都是我们记忆力里比较强的部分在起作用。


   这比较强的部分如果是针对某一个人,他就会喜欢常常去找那个人;若是针对某一件事,就常常喜欢去做它。无论是什么东西,只要是喜欢吃的、喜欢穿的,他心里就常常喜欢去吃那个东西或是去穿那件衣服。在我们的记忆力里比较强的部分就是这样子驱使我们。


   从这里就可以想到,其实我们的心意识就是我们的行为所造成的。每一次的行为之后,就强化了我们心意识的某一部分。因此在我们的脑海里,生生世世(不管古代、现代)都会增加一些记忆。因此,我们所作的许多现行(显现出来的行为)大部分都是我们曾经记忆过的心念所引发的。


   在我们的阿赖耶识(记忆)里收藏了我们曾经做过的事,然后见到现前的外在境界时(佛教所谓的色、声、香、味、触、法),就把它吸收进来,再回忆我们脑海里有没有曾经记忆过这些东西?如果曾经记忆过这些东西,很相同、很类似的记忆,那就称为「相应」。


   遇到相应的时候:心里就会感到特别的喜欢。譬如见到某一个人,我们心里就在想:「好像在哪里见过面?喔,对了!原来是这样,有这么一段因缘!」所以对这个人就特别喜欢,对一件东西也是这样子的。


   总之,我们的心意里(阿赖耶识里)的记忆是无量无边的,就像无数亿的电子一样(因为我们的记忆是能量化的)。我们不断的透过六根,吸收六尘的境界回来,再跟原有的记忆作比对。相类似的就产生喜欢、染着、贪爱;不相同的,就排斥、打击、破坏它。并且不断透过六根来追逐六尘,制造身、口、意的一些贪、瞋、痴行为。这些行为马上又变成记忆力,成为阿赖耶识的一部分。等到临命终时,就是靠我们的记忆力中平时做得最多、最强的那一部分的力量,再引导我们去投胎转世。

  

(四)记忆力的特性


   当我们投胎转世以后,就住进一个新的生命体里。在母亲的肚子里,这个胎儿的个性好坏、长得好不好看、健不健康,这些都不是母亲给的,而是由胎儿本身的这股强烈记忆力的内涵来作为它的基因和标准。如果过去给人快乐、欢喜的成分比较多,那么这个小孩的原料就很好,生出来的样子就特别可爱、很好看、很有人缘。如果过去世的记忆力里常惹人生气,带给人家苦恼、痛苦,那么这一辈子的长相就没有人缘、很难看的样子。


   过去世的记忆力除了构成一个人现在的身相、面貌、健康情况、以及钱财多寡之外,还含藏了许多习气,跟着这个生命体一起继续长大。内心里曾经在过去世累积过某一类比较强的记忆力时,长大以后就会依照这一类记忆力而选择自己喜欢做的工作,或自己喜欢接触的人……等。


   就这样,我们一个人的心意识,可以说都是身、口、意行为不断从过去世累积到今生,又不断的在今生当中继续累积,然后再带着我们去投胎,在来生中无止尽的累积下去,所以我们心里会有许多这一种特别强的力量。不管自己喜欢去做些什么、讲些什么、想些什么,都是有一股特别强大的力量,在内心里推动我们去做。其它的力量并不会完全消失,能量是不可能消灭的,它只是生生世世都含藏在我们的心意识里。


   因为心意识里习气种子的记忆力太多,所以当我们静下来以后,这些念头就一直往外窜。这就好比森林里的树木都抢着要争取阳光,而一直往高处冲,所以森林的树木一棵比一棵高。我们的妄念也是一样的,急速的想展现为现行,因此一个接一个的冒出来。这样就可以了解,我们的念头就是由身、口、意行为回薰到阿赖耶识,也就是从质量的行为转变成能量化的记忆力。

 

(五)以戒定慧来断除烦恼


   我们若要奉行人生的佛教、生活的佛教,就要修持戒、定、慧。在生活里要作到尊重别人、不侵犯别人,就必须持戒。我们不要让心里的不良念头发展成行为的话,那就必须要修定。这些念头难以克服,所以必须以智慧来明白世间的真实相,使我们能够放得下,让念头不会再继续发展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引发出行为、动作。在修持过程中,一定要先修戒、定、慧,才能自利利他,福慧双修,悲智双运。


   人间佛教更是不可缺少戒、定、慧,所以在六度波罗蜜,我们对众生需要随分随力的做一些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我们总是有很多苦恼,为了利益众生,不侵犯众生,为了不再加重众生的苦恼,所以要持戒,让我们身体的部分、语言的部分都不侵犯到众生。


   很多顽强的众生,你对他好,他以为你是在利用他,所以有时候会反过来污辱你、毁谤你、打击你,所以必须要忍辱。忍辱除了要持戒、定力,更要智慧。知道一切法空性,才能够安忍,那必须在这方面很精进的去用功,这叫忍辱波罗蜜。此外,当然还要禅定波罗蜜,以及最高层次般若波罗蜜,这里的重点就是戒、定、慧,必以智慧来引导。


   在修习坐禅或参加禅七,先要花一些时间来调身,然后调息。进一步再来参话头,然后再学观空,大家老老实实的一步一步来修学。

 

第二章 烦恼的制造过程


   六根对着六尘产生了六识的分别作用,就会一直不断地制造身、口、意三业。关于这方面,要从十二因缘来分析,修戒定慧,以六根来分析我们的思想、行为,如何从过去世演变到现在世,以及未来世的过程。从中让大家体会到:修行必须持戒、修定、观慧,才有办法斩断生死的流转。
  


一、烦恼的方程式—十二因缘


   在十二缘起里,「无明」与「行」是过去世思想上与行为上的错误,今生的「识、名色、六入、触」这几种是今生的感「受」。从感「受」以后就继续产生一些行为,所以「爱、取、有」是今生所造的,来生就有「生、老、死」。因此「无明、行」是过去世所种的因;「识、名色、六入、触、受」是今生所受的果。「爱、取、有」是今生所造的因;「生、老、死」是未来将要受的果。要用修行来对治的是「触、受、爱、取」,只要能对治这些,就有办法断除烦恼。
  

 

(一)触


   当六根接触到六尘境界,就产生「触」。这种「触」有「可意触」(合自己心意的感触)及「不可意触」(不合自己心意的感触)两种。这些接触都是与「无明」相应的,就是内心潜在着一种自我的思想、一种自我的执着。只要心里的念头是在想:「我要怎么、我想怎样、我认为」,都是在跟我执相应。
  


(二)受


   一接触以后,适合自己心意的就会产生一种「乐受」—快乐的感受。遇到乐受时会希望染着、拥有、占有这个东西、这个人、或这个环境。相反的,遇到「苦受」时则希望排除、打击、破坏、消灭对方。所以接触以后就会产生一种感受,感受以后因为念头加深、印象加深,使得思惟力量加强,自然而然就会产生身体和语言的行为。
  


(三)爱、取


   心意再不断增强的话:必然是这样子对于所喜爱的境界(可爱境),就一直念念不忘,想了又想,这个阶段称为「爱」。这时候是属于意业,而且是很强的意业。内心里对可爱境(人、事、物)产生了染着心,黏住了,不放了。整天想,一有空档就想到这件事或这个人,这种状态就称为「爱」。有了「爱」的力量来不断加强这个意念,让意念产生强烈的染着,自然就会产生身业、口业行为出来(唯识学称为「现行」),这时才称为「取」。
  


(四)有


   采取行动以后,就会留下一股投胎转世的力量。这股力量在十二因缘称为「有」;在业力的理论又称为「无表业」。如果以唯识学来说,就是熏习到阿赖耶识里成为「习气」。用现代话来讲,就是成为我们的「记忆力」。各种记忆力的强弱成分不同,会引导将来投胎转世的方向,但总不超出于欲界、色界、和无色界。

 

   这三界之内的「爱、取、有」属于「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投胎到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力量)。所造的业,都是三界内的是善、恶行为的业,还有不动业。打坐修定到了入定以后,就称为「不动业」,因为身、口、意在禅定中不起念头,没有行为。这种不动业将来可以升到天上、欲界天、色界天,或无色界天,总之都是在凡夫的境界里打转。


   与无明相应的「触、受、爱、取」都超不出在三界之内轮回生死,所以「爱、取、有」以后,一定会有生、老死。来生再继续从「识、名色、六入」,产生「触、受」。「触、受」又产生「爱、取」,「爱、取」再产生一股强大的有表业,同时立刻构成无表业的力量。这些记忆力又再继续的投胎转世,引导我们形成另一个个体出来。人从过去到未来就是这样子,一直不停的轮回。
  


二、烦恼的种类


「爱」、「取」里的「取」又分为好几种:
  


(一)欲取


   对五欲的色、声、香、味、触,也就是一般常说的「财、色、名、食、睡」,这种欲望的贪念、染着、追取就称为「欲取」。欲取当然会产生很大的力量,对家庭方面有感情的染着、兄弟之间有财产的争执;之外,社会的名利、权力、地位等,这些追求就更强了。


   整个社会对五欲的追取都会产生很大的力量,严重的或者谋财害命,或是情杀什么的。像社会里的议长、副议长、帮派老大被枪杀,这类事情目前台湾层出不穷。这种事情总不出于色、声、香、味、触,财、色、名、食、睡……等对五欲、权力、男女的追取,可见它能构成那么强大的力量。
  

 

(二)见取


   另外在思想、见解方面,包括人生观、哲学的执着,这种称为「见取」。这种见取包括各种党派、思想等。哲学方面的有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的。总之,不同的哲学思想会产生极大的力量,造成宗教与宗教之间的冲突,比如基督教与回教几百年的战争。民主集团和共产集团,因为思想而引发世界大战,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   

 

(三)我语取


   对于个人自我的自体爱(喜爱自己)、境界爱(喜爱与自己有关的人事物)也会产生强烈的染着,使得我们对这个「我」一直念念不忘,一直非常的爱护着。而且认定有自我,从过去延续到今生。今生一旦死了,一定会再继续投胎转世。这种见地是一种「我语取」,唯识称它为「补特迦罗」—我执(指有情对自己的执着)。对自我的强烈染着也能构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投胎转世就是以这个力量为主。
  


(四)戒禁取


   其他在修行方面,有的人认为这样的修行可以解脱生死,有的人认为那种修行可以解脱生死。在一般人来看,可能认为那是毫无意义、浪费时间,可是他认为那个方法才是解脱的不二法门。这种自以为是的修持方法如果是错误的,就称为「戒禁取」。戒禁取也会构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带着我们去投胎转世。


   所以对于「取」这方面,有很多种执取、追取。大概来说,可以分为这四部分:影响自我生死轮回的「我语取」、间接思想哲学方面的「见取」、对于五欲方面的「欲取」、对于修行方式的「戒禁取」。而每一种都有足够强大的力量,带领我们再去投胎转世。


   这些都是经过自己的思想以后,认为对的就不断去喜爱它,包括对自己的(自体爱)、自己所拥有的(境界爱),也包括思想方面的、见解方面的。所以从「爱」而后「取」,当这个「取」表现出行为来的话,就必须用「持戒」来控制。
  


三、降伏烦恼的方法


   「爱」和「取」这两部分,一定要从持戒来克制。不管你的思想、修行方式正确与否?都要本着「慈悲、尊重别人、不侵犯别人」的精神。你要怎么修是你自己的事,希望你不要影响到别人。但有一些主义、思想发挥出来以后,自然而然就会侵犯到别人。所以持戒的根本精神就是使我们身体的行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我们的语言,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妄语……等等。这些原则若能够守得住,不管你的思想、见地如何,那就能避免制造恶业了。
  


(一)持戒—控制语言、行为


   在修持的过程中,「爱」跟「取」都是比较能发出行为,比较粗浊的烦恼,所以一定要从五戒、十善这方面来控制自己。「爱」是对人、事、物已经升起了喜欢的感受,觉得跟自己的心意非常相应,所以构成了「爱」。既然相应,他会一直的想,想过了就增加心念的力量,使内心里的记忆一直加深。当印象不断加深,心念的力量不断加强以后,他必然会采取行动。


   爱跟取如果形成了心意的动作,就称为「意业」;形成了身体的动作,称为「身业」。形成了语言的动作称为「语业」或「口业」,也就是身、口、意三业。一旦行为制造完成,变成了过去式,就是属于「无明」跟「行」的部分。如果这个「行」是今生所制造的,现前彼此都感受得到的,称为「有表业」。如果存下来了成为记忆力,要等候来生才引发出「现行」的,那就是「无表业」,也就是「爱」、「取」以后的「有」。因此,今生的「有」就是前世的「无明」跟「行」。


   这个「爱」跟「取」是要透过接触才有的,有了接触才会有感受。我们持戒的用意,是在行为方面不让「爱」起「现行」(变成行为)。因为行为要产生作用前,都会在心中酝酿一段很长的时间,所以我们必须在这过程中,就能够控制它,因此进一步就是要修禅定。
  


(二)禅定—控制意念


   修禅定也就是一般所说的「防微杜渐」。当六根接触六尘的时候,如果能在当下有定力,心里常常保持明明白白,那么就能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这个念头究竟是清净,还是杂染的。


   眼睛就知道什么可以看,什么不可以看;这个不能再多看,多看下去会引起麻烦。耳朵听人家在讲话,你不听则已,听了可能会断章取义,以为人家在说你的坏话。所以不听就没事,多听几句,从中切入,以为人家在背后毁谤你,反而引出苦恼,不听就都没事了。


   所以,六根在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如果我们心里能够明明白白,当下就能克制自己的冲动。而这种能力必须靠修禅定来培养。所以当我们的「爱」、「取」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如果能在「触」与「受」这两个阶段以定力来降服它,那就不会再发展成「爱」和「取」。


   我们修行为什么一定要修禅定?修禅定就是修心的意思—修我们这颗心。让这颗心在接触到种种境界的时候,不要迷糊。一迷糊就会染着境界、贪念境界,心里放不下,所以必须平时下功夫。


   就数息观来说,平常要老老实实的「算呼吸」。我们会妄念纷飞,就是因为对一些可爱境界或憎恨的境界,一直不断重复在想像、分别,所以印象越来越深,心力越来越强,最后就产生行为、动作出来。现在我们必须老老实实的照顾呼吸。随你的习惯,不论喜欢算吸气的部分,还是喜欢算呼气的部分,只要保持不变就好。在一支香里,从头到尾算吸气的话,就一直算吸气的;算呼气的话,从头到尾都算呼气的。


   如果你很投入、很专心的数呼吸,肯定不会有其他妄念的。一天、两天下来,或是你用功一点,每天坐几支香,训练原本纷飞的妄念不再窜动个不停,不再现起,训练久了,自然有功力。定力加深以后,因为你经常熏习、训练你的心在所缘境上,所以当其他念头生起、其他境界一现起时,你就能立刻察觉,这个时候就已经达到修心的层次了。


   我们修心修到这个时候已经有定力,心里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所以任何境界一现起,就会明白此刻有什么念头,不会像以往那么迷糊。对于任何一个行动,不管是穿衣、走路、吃饭、或是大小便,心里随时随地都很清楚。所以修定就是让我们在接触到外境时,当下明明白白,不要让念头继续发展下去。所以「触」与「受」这两个阶段就是以定力来对付的。


  
四、断除烦恼的关键—了解什么是无明


   由于无始以来的习气是从过去世延续到今生,而今生有时候接触到的境界很强烈,不管是外面境界的诱惑力,或是内心烦恼很强,使得我们身不由己的被习气牵着走。有时候也晓得这种念头不能再继续想,也知道那种境界不能再染着,但是「根」对着「尘」不肯放。应该放,但没有办法放。还是喜欢去看、去听、去吃、喜欢去做,这一类根深蒂固的习气非常难以控制。


   想到一个讨厌的人,心里越想越讨厌,越愤愤不平。你明知道想下去也没有意义,只有伤害自己的身体,但还是气愤不过。这些都是自己的一些瞋恨习气。想到一个可爱的境界或可爱的人,也是克制不住的一直想下去。因此在修禅定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失败在习气、无明的冲动下,到最后还是爆发出来,破口大骂,或者作出粗鲁的行为。


   所以我们必须进一步了解这些无明、习气作祟的最主要因素,是自我的念头太强了,我执太强了。因此「无明」是断除烦恼的第一个关键。由于过去的无明(思想、见解的错误),一直认为世间每一样东西都是真实的,自我也是真实的,所以才会产生贪爱或瞋恨。


   身、口、意的错误行为就是「无明」和「行」制造出来的。这种强大的业力能构成一个生命体,也带来了今生的「识」。这个识就需要依附在一个物质体(名色,意即精神与物质)上,所以缘「识」而有「名色」。同时缘「名色」的物质也必须有这个「识」才能继续存在,「识」与「名色」共同构成了今生的生命体。接着为了发展未来的生命,所以产生了眼、耳、鼻、舌、身、意的「六入」。「六入」出离母胎以后就接触到外境,有接「触」就有感「受」,然而它的根源都在「无明」上。


   所谓的「无明」就是自我的执着—什么事都觉得别人是不对的。我们这个世间比较可怜的一种人,就是自己的行为已经侵犯到别人了还不自知。他不了解这样的动作、言语就是侵犯到别人,因为他个人的习气就是这样子。过去世的习气如此,今生的习气也会这样。


   在教育方面,家庭教育所带来的无明就已经够严重了。再加上自己从过去世延续到今生的习气,成为一种习惯性的行为,不明白这是错误的,所以无法控制。自己做了、讲了,也认为这是很理所当然的。思想上、见解上的错误会引发行为的错误,而行为的错误却不知道、不能察觉。所以有一些人已经侵犯到别人了还自以为是,没有办法自我检点,这些都称为无明。


   或许大家把「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当作佛学名相、学术研究来认识,以为它就是说「过去世怎么样、现在世怎么样;现在世做了,来世怎么样子」的一个过程而已吧!但是一个修行佛法、真正要解脱生死的人,要从十二因缘正确明白自己的错误行为,以及要用什么来对治。


   今生所造的「爱」、「取」就是要「持戒」来对治它。对「爱」、「取」我们如果不让它发展出真正的行为,就要在微细接触、感受的时候,当下就明明白白,所以一定要修定来对治「触」、「受」。「触」、「受」一旦解决掉,就不会产生「爱」、「取」。


   所以缘无明而行,缘行而识,缘识而名色,缘名色而六入,缘六入而触,缘触而受,缘受而爱,这是一个流转门。反过来说,这个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老死灭则一切纯大苦聚皆灭,这就是还灭门。


   学佛最终目的是要进入涅盘、成佛,而涅盘就是解脱,就是佛陀告诉我们的「凡所有一切众生,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这就是生活的佛教、人间的佛教。如果「触、受、爱、取」不灭,你怎么达到这些目标呢?大家好好的把定力修好,将来就容易持戒。定力要修得好,还要看破、还要能够放下,这就需要智慧门了。

 

第三章 禅定的入门—数息观


   禅堂的作息非常紧张,初学的人不但腰、腿、脚觉得酸、麻、痛,有些还想办法止痛,所以紧张的滋味也不好受。禅七,就是要训练大家把平时散乱的心意识集中起来。每天从早到晚时时刻刻要提起正念,照顾所缘,这都是在训练大家。除了禅堂以外,你没有这样的时间一天到晚打坐了!当然你如果是退休的话,自己可以安排时间,但是整个作息也不可能这么紧密。


   平时六根面对六尘,接触到境界确实不容易专心一意的来修持。假如不来禅堂的话,纵然你自己在房间里,也会整天想这个、想那个,安排什么时候做些什么事情。即使有了很妥善的安排,把这些事情办完了,还是避免不了散乱心。所以,禅堂就是要训练我们养成时时能够照顾所缘,提起正念的习惯。
  


一、数息观的优点


   凡夫的习惯性,就是眼睛、鼻子、耳朵、舌头、身体、包括心意在内,老是喜欢看外面的境界,所以心念一路来都是向外发展的。现在做数息观,把注意力放在鼻端、或是丹田、或是呼吸的次数,这样心就能向内收摄了。   

 

(一)情绪管理


   心向内收摄,才能找到本来面目,所以,只要有空档不再跟人讲话,不再思惟,要把数息观养成习惯。平时做企划的时候,你就可以观察你的嘴巴形状,舌头有没有抵住上颚,有没有注意呼吸的吸进、呼出,注意力有没有集中在丹田?


   这方面养成习惯的话,一碰到不愉快的事情,比如别人对我们有不好的态度、言词、表情、行为时,因为对数息观训练有素,就知道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丹田,或是注意鼻子的吸进、呼出。把气压伏在丹田的话,就比较能不动怒,这称为「沉得住气」。


   有的人会说「口头禅」,意思就是一句话讲习惯了就会脱口而出。同样的,做什么事情成习惯后,也会很自然的就去做了,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做错事情时还不了解、不明白。有的人喜欢发脾气,动不动就骂人,这种恶口养成习惯,自己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现在动不动就数息,没事就数息,尽管只是短短的时间,但是当你用心数息时,肯定的不会有妄念,久了也会养成习惯的。
  


(二)提升涵养


   任何初学者只要告诉他:「你算『吸气』的部分,吸气算『一』,呼气不算:吸气算『二』,呼气不算……这样从一算到十,一直重覆这个方法」。即使是个初学者,照这样作也能体验到:「嗳!对啊!刚才就没有其它念头。」所以只要你肯下工夫、老老实实的,同样的动作这样做下去就会养成一种习惯。


   如果没有这种习惯,那么动不动就很容易发脾气。人家稍微对他不好,就会习惯性的发脾气,这个叫沉不住气。沉不住气的话,小不忍则乱大谋,将来是没有办法成就大事的。如果对数息观训练有素,把心念止住在丹田,气就不会一直往上冲,就不会生气啦!


   这很重要,要常常训练自己。不要因为喜、怒、哀、乐而使气不顺畅,不因贪、瞋、痴而消耗我们的气。常常闭着嘴巴,舌头抵上颚,训练有素以后,对自己的修养、涵养就会有很大的帮助。


   当你要生气时,立刻把意念放在丹田,嘴巴形状作好(参见下文),照顾呼吸的进出,这样子就可以保护自己,可以不犯戒、不侵犯别人;可以行慈悲、不给人家苦恼。能够忍得住气、脾气好,给人的印象就很不错。
  


(三)促进健康


   曾经有一个年轻人上班时,看到同事骑着摩托车载女朋友出去兜风,心里很羡慕,后来由羡慕而慢慢生起嫉妒心。有一次还没有下班,他就先跑到地下室,把朋友的摩托车轮胎放气,然后躲在远远的地方,看他今天怎么载女朋友?不一会儿同事牵着女朋友下来,看到摩托车被放气了,气得直跺脚骂。他看了心里很得意。


   经过一段期间以后,他自己也有女朋友,也用摩托车载着女朋友,自己觉得很神气了。有一次带着女朋友到地下室,他的视力很好,远远的就看到两个轮胎扁了。走近一看,不是被放气,而是被刀子割破了。女朋友气得直骂,男的心里却凉了半截,他知道这是因果报应,所以连气都不敢吭一声。后来女朋友逢人就说她的男朋友脾气、个性实在是太好了,轮胎被刮破都不发脾气。


   遇到问题时如果能够沉得住气,不管你是用那一种方式来沉得住气都会令人欣赏的。如果能够培养数息的习惯,不只能够沉得住气,而且能使身体比较健康,常常能够保得住气(亦即能量)。
  

 

(四)减轻压力


   先从我们身体调起。身、口、意的任何一个行为通通都会转化成心、意、识。念头会这么纷乱,那么多,原因就是我们整天透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六尘,才不断地制造更多的念头、更多的言语和行为。大家平时在社会的各个工作岗位中,眼睛接触到各种形形色色的物质,耳朵听到种种混杂的声音,再加上身体接触的、舌头尝的、鼻子嗅的,以及自己心意在分别的,实在太多,所以没有办法一下子就把念头停止下来。


   如果要在外面下工夫也很困难,整天外在的因缘太多、太复杂,因此很难静下来。有时候你的工作项目太多,叫你的心要静也静不得。一下子担心这个没有做好,一下子担心那里还有一些事情没有完成。这种人工作量太多,所以念头就有那么多。念头多到无法排除、无法解决时,就会一直积压在内心里。内心一次又一次积压的结果,就好像做化学实验时,试管「叩隆、叩隆」的声音越来越强,快要爆炸,产生结晶体一样。


   生活在这种时代里,经常会感受到一股压力,觉得过得很紧张。身体的循环系统和内分泌受到这些力量的压迫就无法顺畅,就没有办法好好的睡觉,有时连吃东西时胃口都会受影响。由于这些无形的压力、紧张影响到生理的运作,所以身体就慢慢的感到不舒服、不自在。身和心大概是这样子循环的互相影响,使我们的心很难安静下来。现在有这样的机会进到禅堂来,就要完全放下,不要再想世俗的事情。

  

二、数息观的基本方法


   大家要怎么数息?基本上有两种:算吸气的话只有算吸进去的部分(呼气不算),算呼气的话只有算呼出来的部分(吸气不算),这两种方法随你们自己喜欢去选择。嘴巴的部分,可以把舌尖抵住上颚,就好像念英文的「L」,发音时舌尖自然的顶在上颚。


   算吸气时,一口气吸进来算「一」,呼出去不算;吸进来算「二」,呼出去不要算;吸进来算「三」,呼出去不要算;吸进来算「四」,呼出去不要算……,一直算到「十」。要有耐心的算,不要觉得无聊。从一算到十以后,再回过头来,从一算到十。如果习惯算呼气的也可以,同样是舌头抵上颚,嘴巴闭起来,不必介意自己的气到底有多长、多短。这样子一支香的时间里,看看你能有几次没有中断?能有几次不起妄念?老老实实的算。这些方法看来很简单,但却是最实用的。当然也可以吸进去时算「一」,呼出来时算「二」,但前面这种方法有它的用处。


   因为算得很顺利,心里自然的又容易起妄念了,就好像手里拿着念珠念佛,念得很熟、很习惯时,嘴巴虽然在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眼睛自然的会朝这里看看、往那里瞧瞧。等到回过神来,想到自己在念佛,才又继续的念。数息也是一样,数得顺利了以后,自然容易起妄念。所以要算单行道的—只算吸进来的,或只算呼出去的。这时候,会使心念更加用心的数息,这样比较不会起妄念。


   妄念纷飞的原因,就是因为六根一直贪恋着外境,所以不断的从质量化的身、口、意转成能量化的记忆力。阿赖耶识的习气种子会那么多,就是这样子来的。我们每天已经养成了妄念纷飞的习惯,现在要用调身、调息的方法,让意念接受数息的训练。


   现在我们坐下来,身体没有其他的动作,心意比较容易照顾鼻子的吸气或呼气。这种方法很单纯,不容易有其它的念头。有时间的话,训练一个月、半年、一年、或者两年下来,妄念就会逐渐减少。慢慢心念会乖乖的注意这个呼吸动作—吸进来、呼出去、吸进来、呼出去,就很自然的不会再起其他妄念。不要小看这个数息观,最起码这样老老实实的算,就不会再妄念纷飞。


   若能用心的话,不管花几个月、几年的时间,等到数息观修到成就,能够入定,也就是所谓「明心」的阶段。将来再由智慧门的帮忙而达到「见性」的阶段,那就有解脱的可能了。

 

三、其他数息观


   数息观还有好几种方法,可以提供大家参考。慢慢的对数息比较熟练,能够从一到十都没有算错,中间也不起妄念时,不妨再把注意力放在丹田或肚脐。也就是算吸气的时候,一方面要数气息,另一方面还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丹田或肚脐的位置,气息自然会加强,这是一种让注意力更加集中的方法。


   另外,假如气息有时候不是很顺畅,觉得有困难时,那么不妨换个方式。暂时不要算吸气或呼气;而是在吸气注意鼻端,呼气注意丹田或是肚脐。用这种方法训练,让气息比较顺畅以后,再重新回过头来算呼吸。


   数息观会经过一些调适的过程。如果觉得「吸气时注意鼻端,呼气时注意丹田」还有一些困难,不妨心里默念「六字大明咒」,或者念佛,持咒也可以。这时候仍然要注意你的气息进出,只要心念专注,气息自然会加强力量。


   譬如说:你把注意力集中在丹田,吸气时心里面念「唵嘛呢叭弥吽」,这样子会使气息加深、加强,而变得很有力。但它只是短暂的权巧方法,让你的气息变得顺畅而已,不是一直都用这个方式。等到气息较轻松时,还是要回过头来按照数息观的次第来数这个气息,不论算吸气的或算呼气的,从一到十,算得很清楚。


   过了一段相当的时间,从一数到十都很顺畅,自己知道绝对不会算错,那时就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吸气或在呼气。心意跟随着气息的吸进呼出,而不再算数目字。数息观的入门大概就是这两个阶段。如果心念盯着「吸气、呼气,吸气、呼气……」直到完全进入状况,能够一念不生、念头不起,那就是进入禅定的阶段了。


   所以「六妙门」里,最先的「数」就是从算数目字开始。第二阶段「随」,是指心意跟随着气息的吸进呼出。第三阶段「止」,是第二阶段「随」的成果。也就是在第二个阶段里,心意跟着气息的吸进呼出、吸进呼出……,到了修行成就达到入定阶段时,就称为「止」。「止」就是「定」的意思,也就是心意完全静止下来,没有任何念头。六妙门的第三个阶段并不是有什么特别的修法,而是第二阶段已经修行成就的意思。


   后面第四到第六阶段的「观、还、净」则是属于「智慧门」。它是配合数息观的「十六特胜」来观察「无常、无我」或是「缘起」的法则,所以是可以解脱生死的「智慧门」(参见第七至第十一章)。
  


四、数息观的阶段


「六妙门」最先的数息阶段时,气息会有「风、喘、气、息」等不同现象。


  
(一)风


   第一阶段是「风」,特别是在吸气,气息会越来越有力量、深长,吸气的声音甚至会大得像风一样。这是因为心意集中以后,专注力变得很强,这时把注意力安放在丹田,气息的需要量很大,这一吸就产生很大的声音。这跟有些人睡觉时会打鼾的状况很类似,因为它同样是身、心完全松懈以后,气息越来越顺畅的现象。数息观进入状况以后,特别在吸气时会有声音。
  


(二)喘


   第二阶段会有「喘」的现象。这就像小孩子哭得很伤心,看到母亲来了,一面讲话一面倒着抽气的样子。吸气吸得中间会一顿、一顿的,像劈竹子的声音「ㄉㄡ、ㄉㄡ、ㄉㄡ」的现象。倒抽气、喘气的现象虽不一定人人会有,但是数息观的说法有这个阶段,也许就会使一般人所谓的穴道、经脉能够打通也不一定。
  


(三)气


   第三个阶段称为「气」。它很像练气功时的气,没有第一个阶段的「风」那么强烈。最先那个「风」的阶段,算吸气时声音很大,好像风在吹一样,所以称为「风」。这个阶段的「气」并没有那么大的声音,可是对自己来说,虽然吸气很深长,自己还是有听到声音,所以是属于气的阶段。


(四)息


   第四个阶段是「息」,呼吸的动作几乎都集中在丹田,感觉气息悠悠扬扬的,似有若无。也许道家所说的「龟息法」或「胎息法」大概就是到达这类状况了。一般人比较少能够揣摩到第四个阶段,只要随息得很顺畅,可以进入定境就好了。或许体质的关系,不见得每个人都会经历第三、第四的阶段。


   总结以上所说,数息观专注于鼻端,观察呼吸究竟是吸进来还是呼出去?是呼气长,吸气短;还是吸气长,呼气短;或者吸气短,呼气短;还是吸气长,呼气长?自己可以专心的照顾呼吸,不论吸气的长或短都能明明白白。心意与肉体是不相离的,念头一动气脉就动,气脉一动身体就动。能够以心意扣住气脉,是很容易消除其他妄念的。


   专心气息的长短,把气息照顾好了就很容易进入禅定。以后要观察「不净观」、「白骨观」、「空观」或「念佛观」等各类观法,才有办法牢固扣住这些概念。释迦牟尼佛在《杂阿含经》中教导的数息观,并没有要大家从数一到十,只是把心意集中在观察气息的长短而已,所以希望大家还是以「数息观」来做为修行入门的方法。

 

第四章 禅定的次第——九住心


一、修禅定与参禅的不同


   中国佛教的禅宗不管是禅堂的设备、每天作息时段的安排、或者运作方式都有其独到之处,但是它的修持方法(参禅)与佛陀所教的修习禅定的方法,在层次上是不太一样的。佛陀所敦的是按部就班修入禅定的方法;中国佛教的禅宗则是要当下就认识本来面目,当下就能知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所以,禅宗所教的参禅方法比较高超。


   禅宗要求不管是初学或老参,都是同一个目标:就是「当下」。对初学者来说,当下就要知道本来的面目,就在「不思善、不思恶」的那个时候,实在不容易,严格来说是不可能的。就算要修到入定,修到能够「不思善、不思恶」,也是有次第的。


   佛陀的意思则是要我们修行时,必须同时「持戒、修定、观慧」,三者相辅相成,原则上以持戒为先。能够不侵犯别人,心里就不会有后悔、惭愧、内咎、懊恼、热恼的心情,所以就容易入定,这就是为什么修禅定要先持戒的原因。相反的,如果用心的修持禅定,也会使我们的心里不会激动,不容易冲动,行为上自然如法,合乎戒律。


   有了定力就能克制内心的烦恼,所以行为上可以很清净。言行举止有了定力以后,起心动念时心里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知道是善或恶,是清净或杂染,更可以对烦恼防微杜渐。
  


二、禅定的种类
  

(一)世间禅


   禅定的修持是属于修福报的部分,修到最后如果没有修四念处,没有配合着三法印的思考,一般人修禅定也许可丛让定力更深,但所入的定不能称为正定。这种禅定称为「世间禅」,它的好处如下:
  


1.可以生天


   未入根本定(指初禅)的人可以生到欲界天。入根本定以后,要看定力的深浅来决定生到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或四禅天。这都是享受福报的部分,属于福德门。
  


2.可修神通


   入第四禅的根本定以后可以修神通。但如果不配合三法印、四念处、观照般若……等的正念来修,那么所修的禅定也都是属于福德门。
  


(二)出世间禅


   如果配合「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来修禅定,则有两个好处:一方面可以快速的入定;二方面因为平时观「无常」,所以容易去除五欲。五欲就是身体的五官(眼、耳、鼻、舌、身)对外界(色、声、香、味、触)的种种贪恋、染着,也就是俗称的「财、色、名、食、睡」。如果先以「无常观」做为所缘,看淡世间而无所求,心情自然能够平静下来,自然容易入定。进一步再配合「无我观」来修,对五欲(包括男女之间的情欲)就更容易降伏、克制了。


   以这种正念入定以后,平时的行为差不多都很清净,能够持戒不犯,烦恼也几乎不再现起,能够把习气逐渐消除。这样的入定才是属于「正定」。得到正定以后,再不断的运用观照的智慧。「止」与「观」就是在静「止」的禅定之中「观」缘起、观涅盘寂静、观法空性,再一次的入定以后就称为「证果」。


   八正道的第一为「正见」,就是依照「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缘起道理来观察世间,知道它有生灭的现象(又名「有为法」)。了解世间现象的无常性、无我性以后,更深一层的发现世间的一切现象(万法)总是不断地生生灭灭、虚妄不实,因而体悟出世间相的本质(法性)本来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以这种智慧来得到正定,即属于「观慧门」。


   从开始修禅定到入定为止,这是属于「修止」、「修定」。依定力来观察缘起法,则是属于「修慧」、「修观」。两个相互配合,内心里时常保润「无常、无我」的思想,修定的时候心就容易安静下来。以慧来帮助修定,以定来引发「涅盘寂静」这种空寂性的无漏智慧。这样相辅相成,就称为「定慧等持」、「止观双修」。


   佛陀告诉我们持戒、修定、观慧。修定时如果追求世间的欲望(想要修神通、或者想要生天)都是属于福报门;若与「三法印、四念处、般若智慧」相应就成为智慧门。大家要明白:修禅定与修福报是有差别的。

  

三、修禅定的下手处—所缘境


   修禅定必须要有「所缘境」。所谓「所缘境」就是在心里模拟、想象一样东西,然后用心盯住这个影像,不让它晃动、消失,这个影像就称为「所缘境」。


   所缘境当中,对治散乱心最有力量的就是「数息观」;「不净观」则对治五欲、情欲最有力。佛陀称这两种法门为两种不死的甘露药,或者「两种甘露门」。以后修定要选择所缘境时,你自己那一方面的烦恼比较强,就用其中的所缘境去对治、降伏烦恼。


   修禅定的所缘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要能降伏烦恼


   男女情欲比较不容易降伏、妄念比较多的,佛陀就教我们修「不净观」。观想一个尸体死了以后开始肿胀、腐烂、生虫、流出血水,或是想象一根骨头的模样。依你所看过的,不论是图片或是动物的骨头,你就在脑海里模拟想象那一节骨头,或者不净观的那个尸体。想象以后扣住它、盯住它,不再想其他念头,这就是我们修不净观的所缘境。


   修「慈悲观」时,先在你的心里模拟想象自己母亲的脸相,不使它忽大忽小、忽上忽下。把这个影像想得很清晰,然后观想给她欢喜,她有病痛时要给她医疗。用这种观想力量来加持,使她病痛消除,为她拔苦与乐。你心中仿真想象的这种母亲的影像,就是修慈悲观的所缘境。


   如果你要减轻罪障,可以观想阿弥陀佛。把你曾经看过的(不管是雕塑的、或是绘画的)弥陀佛像模拟想象出来。然后扣住它,一直到影像清晰明显为止,那么这尊佛像就是所缘境。
  


(二)要能契入真理


   不管是缘起观、我空观、或者法空观,这些都是顺入佛法的正理。若要以「观察空性」来作所缘境,必须先得到正见,也就是说先对「闻所成慧」这方面有深刻的理解(称为胜解)。然后从义理来分析缘起、法空性,而得到了「空」的概念。对这个概念来加以观察、思考,紧扣不放,那么这个「空」就是所缘境。


   对宇宙一切万法的成住坏空、生住异灭的现象能够有殊胜的理解,肯定一切是无常的,诸法是无我的,它的实际是涅盘寂静的,勉强可说是闻所成慧的成就,这就是得到了正见。一旦观想成就,也就差不多要证悟真如实相的涅盘寂静性,这对一般初学者来说是比较不容易的。


   总之,要「照顾所缘,提起正念」。「所缘」就是所缘境;「提起正念」就是一心一意在所缘境上,这时候的心念称为「正念」。就像用一条绳子把东西绑在一根桩上一样,用所缘境把心绑住,让心不再飞驰出去、散乱掉了。一旦离开所缘境,想东想西,过了一阵子知道自己心不在焉、心散乱了、心飞出去了,这时「警觉」到自己在修禅定,重新把心拉回所缘境上,这种心理功能就称为「正知」。


   大家要修禅定,首先要清楚认识这些名相的意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修行人(不论在家或出家)如果没有好好利用「正知」这种高度的警觉性的话,可以说没有一个人可以修到入定的。对于「解脱生死」,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四、修禅定的阶位


   生活要依正知而住,安住在正知里。正知就是对每个起心动念都能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知道这个念头是善、是恶;是是、是非;是清净、是杂染。当下明白了自己的心念,行为上就能克制自己该做或不该做、该说或不该说。因此,要特别强调正知的重要。
  


(一)入定以前的阶位—九住心


   我们平时心思这么散乱,是因为眼、耳、鼻、舌、身、意与第七意识的内含「我痴、我见、我爱、我慢」相应,因此六根一直向外追求,心才开始散乱起来,一直向外贪求所看到的、嗅到的、听到的、尝到的。


   一接触到外境,内心立刻生起一种合心意、或不合心意的感受。遇到合心意的感受,马上生起「能不能再给我一点」的念头?所以就有贪欲;得不到所需要的,就开始瞋恨。在日常生活里,六根受第七意识的影响而贪求外界,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日日追求成了习惯,因此内心动不动就现起妄念。要能够降伏这种妄念,最根本、最彻底的方法就是用「我空观」—透过「照见五蕴皆空」来破除第七意识。


   但是在理性上的空性智慧还未成就前,不得已只好先从现象界、事相上来用功。也就是先用种种方法来收摄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用这种持戒的方式来帮助我们少看、少听、少讲、少做,烦恼自然就少。有空就盘起腿、闭起眼睛来,把心意集中在所缘境上,少起分别,少生烦恼,这样子禅定才容易修习成就。
  


⒈内住


   修定,首先要依你自己的需要来选择以什么做为所缘境?选定以后开始修行,摄心守意,定住在所缘境上。这是修定的第一步,称为「内住」。


   我们的心过去都是向外攀缘,稍不注意就看得入神、听得忘记任何事情,一心沉迷在某一件事里。心向外追求,向外奔驰,就称为「放心」。修行者是不可以「放心」的,应该要「安心」,要把心收回来,这称为「收心」。


   将心定在所缘境上,让念头扣住所缘境这一点,在这个点上开始修习正念,这就是「内住」。「住」的意思就是安定、固定在一个位置的意思。过去心都是向外,现在把心向内,锁定内心的所缘境,这是修定的第一个阶段。
  


⒉续住


   修禅定的心路历程很像搬家以后调适内心的过程。过去的生活环境习以为常,现在突然搬到新的环境去,面对不同的人事、不同的文化背景,心里自然会常常想念过去的种种。其实以前的环境不一定会比现在好,但是因为六根与第七识相应,觉得那是你的老家,总是比较适应,换到别的地方就觉得不自在了。


   过去已习惯放纵自己的心去向外贪求,现在要把心向内安住时,就会发现念头纷飞。一下子想到厨柜里面好吃的东西,一下子想到朋友、政治、股票……,种种念头不断浮现出来。有些是合你意的、你所关心的,就会一直想下去。想了一阵子又想到:「我在修禅定,怎么会想这些呢?」勉强再把心拉回来。


   没有多久内心的习气又开始作祟,所以念头又跟着散乱起来。这是因为第八意识里的东西那么多,顺应第七意识的我执力量又那么强,没法说静就静。接着又发现心念跑掉了,勉强自己再扣住所缘。一次又一次的把散乱的心再拉回到正念上,继续想尽办法使心停留在所缘境上。这种陆陆续续的使心安住的过程,就称为「续住」。
  


⒊安住


   搬家了,却又时常想回到过去的地方。人生的因缘很复杂,有时即使想回去,但是受到诸多因缘的牵绊,心里纵然再怎么想念,总是无法成行。慢慢的,终于对现前的环境适应下来了,想念的次数减少了,周围的人事渐渐熟悉了,谈话的对象也多了。逐渐觉得这里也是你的家,比较少再思念过去的环境和人事了。内心逐渐适应这样的环境,即称为「安住」。


   没有修禅定的人,心念一向是向外攀求的。股票稍微一起落,整个心都要跳出来。现在看破了这个世间的虚假不实,慢慢的适应在这样的修道环境里。对于外面那些五欲,以及障碍禅定的五盖(贪欲、瞋恚、昏沈睡眠、掉举(注1)恶作(注2、疑)等能够逐渐降伏,心能安住在所缘境上,即称为「安住」。
  


⒋近住


   慢慢的,心意常在所缘境上,顶多是在所缘境的附近打转。比起第三阶段的「安住」(常常想家、想股票、想外面所喜爱的)更加进一步,心念不会再向外驰散。顶多念头起来以后,大概很快就可以把它拉回来,甚至同步进行—心思一方面在所缘境上,另一方面还在想以前的事情,但仍然离所缘境不远,所以称为「近住」。修行禅定时,内住、续住、安住、近住这四个步骤就是让我们从「摄心守意」开始,一直到整个心意时时刻刻都能保任在所缘境上的四个阶段。
  


⒌调顺


   从第五阶段开始,就能做到原始佛教所说的四正勤(注3)。四正勤的内容包括:⑴已生善令增长—心里所起的善念或已经做的善行,持续的令它增长,加强它的功效。⑵未生善令生起—应该有这样的发心、这样的善念,但老是不发,所以要使它生起来。㈢已生恶令断除—已生的恶业要立即斩断,不能让它继续生长、膨胀。⑷未生恶令不起—未生的恶业不能让它发展起来。恶的念头一动就不能任它滋生下去,要立刻消灭它。


   四正勤的修行方法要能真正派上用场,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地断除烦恼习气,就是在第五调顺的这个阶段。过去看到外界色、声、香、味、触这些无法抗拒的诱惑力,例如异性……等等可爱的境界,立刻就强烈地生起想要占有的念头,这是内心贪、瞋、痴的展现。这些诱惑境界的现前很容易让人心动,让我们的第六意识一直起分别,妄念纷飞,进一步采取手段去追取。


   禅定修到了第四住、第五住的阶段,发觉心理已经有一些变化。比起以前来,脾气比较不冲动、不激动,感觉很安详、很宁静。生理方面也有一些改善,觉得安住在所缘境时身心比较能放松。这时已经尝到修禅定时那一份微妙的快乐,能够体会外面种种的五欲、六尘虽然偶尔也能给人快乐,但毕竟是一种相对的快乐。境界过去以后快乐就消失了,而且还会乐极生悲。快乐、兴奋到最后,就是累得要死。不像禅定那样从内心生起安详、寂静的快乐,再怎么样也不会有副作用。


   深深体会到禅定的功德是那么的好,那么的微妙,所以宁可放弃外面的诱惑—色、声、香、味、触、男女相、贪、瞋、痴等,愿意回归到自己内心所扣住的所缘境。所以外境的强烈诱惑力一旦现起,就可以用对禅定快乐的向往来克服五欲,不再妄求。能够「调」御自己的身心,使它随「顺」所缘境,所以称为调顺。


   大家在学佛的过程之中,慢慢会有这种进步的体验,知道修禅定能使自己更加清楚自己的心念所在。所以这个阶段的心念比起以前来,还要敏锐、清晰、明显,这就是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当中的「明心」阶段。「明心」就是心意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明明显显的。念头究竟是清净抑或杂染,马上能作分别!

  

⒍寂静


   前面第五调顺是指内心能够调伏外境的诱惑力,顺入所缘境。到了第六住即是心念寂静的阶段,已经开始有定力,完全可以扣住所缘境。所以不相应的杂念、妄念一现起,当然能够明白的分别,并且清晰地斩断它。因此,这个阶段专门在分别内心的起心动念究竟是好是坏、是清净是杂染、是正是邪?


   三法印当中的「涅盘寂静」是形容圣者进入禅定以后,断除烦恼所体证的涅盘境界。这里的「寂静」则是指还没进入禅定之前,只要我们内心第八意识的这些过去种子一冒出来,就能够立刻发现。所以已生的善才能令增长,未生的恶令不起,已生的恶能当下斩断它。
  


⒎最极寂静


   第六「寂静」是念头一起时,内心还在模棱两可的阶段。还在分别它究竟是不是杂染的、是否合心意的?还在戏论「要或不要」?无法用智慧来当下斩断这些妄念。到了第七「最极寂静」的阶段,警觉性更高,念头一动时,马上能够停止、降伏妄念,不让它继续的酝酿下去。修到这个阶段时,心念几乎都在所缘境上。
  


⒏专注一趣


「趣」是指「定点」,意即心念完全专注在一个定点(所缘境)上。
  


⒐等持


   一般没有修禅定的人,心里会有一些上下起伏。碰到喜爱的就一直想,心思不断地「上扬」;累了就迷迷糊糊,没有智慧,一直要打瞌睡,「昏沈」下去,所以说内心「不平等」。


   而修习禅定到第九住这个阶段,能使心念保持平静、平等的状态,既没有微细的上扬、掉举、乱纷纷,也没有微细的昏沈、闇昧,所以是一个平等的状态。能够照这样持续下去,即称为「等持」。
  


(二)入定以后的阶位

  
⒈未到地定


   平常我们欲望、贪求心太强,常常弄得身体好像头重脚轻,整个脑筋昏昏沉沉。到了即将入定之前,整个身心会起很大的变化,觉得身体走起来轻飘飘的,心里觉得轻松自在,甚至有了一种冲动的感觉。这种冲动是往头顶上冲的,过后会有一种身、心轻安的感觉(注4)。这种轻安的感受是发生在即将入定,但尚未达到的阶段,所以称为「未到地定」或「近分定」。再继续修下去就可以进入根本定(注5),也就是初禅。
  


⒉初禅与中间定


   初禅的根本定仍然有一些粗、细的念头。由于内心对这些念头都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所以必须再进修。修到将要进入第二根本定(二禅)的时候,粗的念头不再现起,但细的念头还有。这时虽然一心一意在所缘境上,但是偶而仍然会现起自己觉得可爱或瞋恨的念头。这些「有粗、有细」的思惟分别,是位于初禅与二禅中间,所以称为「中间定」。
  


⒊二禅至四禅


   进入二禅根本定后,细的分别也不起了。所以初禅称为「有寻有伺三摩地」,中间禅称为「无寻有伺三摩地」,二禅为「无寻无伺三摩地」。「三摩地」就是梵语「正定」的意思。继续进修到三禅、四禅,以第四禅的定力再来观「十遍处」(观想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空、光明等任何一种能遍满宇宙),修练成熟以后就可以得到神通。如果以这种定力来观缘起法,就可以证悟而得到解脱。


   为大家介绍入定以前的修习次第「九住心」,方法上可随自己的需要来选择所缘境。


   不净观和数息观是佛陀所开示的二种甘露门,事实上数息观是所有禅定方法中最基础的,而且是最得力的。即使要做「不净观」来观尸体,也要能想象得起来。心里妄念纷纷,那几乎是所有禅定都修不起来的。


注解:


   注1:掉举—心思散乱,东想西想。


   注2:恶作—后悔曾经作过的事,不论是好事或坏事。


   注3:原始佛教把追求智慧而进入涅盘境界为止,其中必需修行的阶位分成三十七项,称为三十七道品,四正勤即是其中一项。三十七道品的内容包括四念处、四正动、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正道。


   注4:轻安—身心轻利安适,对所缘之境优游自适之精神作用。


   注5:根本定—指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等色界定及无色界的四种定。

 

第五章 其他禅定法门


   只要是学佛的人,不论在家、出家,禅定都是必修的。只是在修禅定的环境上,出家的身分比在家的身分更方便,更容易修成功。理论上虽然有人说「慧解脱阿罗汉」不一定要修定也可以开悟,但是慧解脱阿罗汉在开悟后势必还是要继续修禅定。日常生活中,从过去到现在的贪欲、怨恨、嫉妒、不满的心态必须完全去除以后才能够入定。进入了根本定,已经可以降伏内心这些心态了,这样才能称为「俱解脱阿罗汉」。所以「慧解脱阿罗汉」是以智慧为主,「俱解脱阿罗汉」则非修禅定不可。


   当然到了慧解脱阿罗汉的阶段是很容易入定的,因为他知道世间一切是无常、无我,都是假相的,所以没有任何贪恋。事实上修禅定的根本条件即是要对世间不贪恋、不染着、不执着,才容易成功。尤其是现代佛教受了净土宗、禅宗、与密宗的影响很大,大家更要有这种观念。


   其实密宗是很重视修定的,像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后面几乎全部都是在讲「止观」(禅定与智慧)这个法门,跟净土宗偏重在「持名念佛」不同。如果禅宗与净土宗都能够依照这几位祖师法门来修的话,可能佛教不是目前这个样子。当然净土宗可能是为了普遍性才提倡持名念佛,但是在禅定的落实方面就比较差一点。


   如果要真正的把佛法应用在生活上,除非以往在定力上已经有相当的功夫,在佛法义理上也有一定的胜解(完成了闻所成慧的初步阶段),知道怎样思惟缘起性空的概念,肯定世间是无常、无我的,这样遇到境界现起时,才能马上知道眼前这段因缘是无常的,心里才能放下执着。


   例如拍桌子,这时手是主因、桌子是缘,碰在一起产生的声音是果。所以「因十缘→果」的原则是必然的,凡事需靠因、缘才能成立的,这原则肯定是虚假不实的。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能常常这样修止观,当然就不一定要天天住在禅堂了。否则势必要在禅堂的环境中,从早到晚接受训练。佛陀所教的禅定方法主要是「五停心观」,但是中国佛教很重视念佛、参话头,以下讲解各种念佛的层次,以及参话头的方法。
  


一、障碍禅定的心念


   在外头的环境里,五欲—色、声、香、味、触,或者财、色、名、食、睡。这些都是很容易让我们心动、生起烦恼的境界。在禅堂就比较能远离这些境界,所以在环境上就殊胜多了。修习禅定所说的「去五盖」—贪欲、瞋恨、昏沉、掉举、疑,这和色、声、香、味、触的「离五欲」是相同的。
  


(一)贪欲与瞋恨


   贪欲心与瞋恨心是分不开的。瞋恨心就是想要的东西得不到,或是自己拥有的被人家抢去、或是被人破坏掉,心里才生起瞋恨。贪欲心越强,瞋恨心也跟着越强。只要能够离五欲,瞋恨心就没有了。离五欲的最好办法就是养成知足的习惯,知足的人内心很满足,没有贪欲,所以不会生起瞋恨。


   因此,修道者在生活环境里必须要知足。身体虽与大家共住,和社会上虽有来往,但内心对于社会上的一些世俗事,例如:股票、政治等,这些对修道没有帮助的要远离。身不能离开团体,但心要远离。在禅堂这种环境里,每个人都是一心一意要把禅定修好,没有什么争执、瞋恨,比较容易感恩、知足,这种修道环境比起外面要来得殊胜。
  


(二)嫉妒与傲慢


   在外面人事问题多、意见多,这是很平常的。人情上最常见的烦恼就是嫉妒和傲慢。这两个烦恼其实是一样的,只是作用相反。傲慢心就是觉得我比别人好,所以看到别人比我们好、比较受欢迎时,心里就不高兴,就会嫉妒,在佛法里简单的说就是「不耐他荣」。傲慢和嫉妒是一起的,在佛门的修道过程中也是很普遍的,所以我们要自我检讨。


   佛法为什么常讲随喜功德?最主要是要对治嫉妒。烦恼生起的第一步骤是嫉妒,第二步骤是处罚他、破坏他。嫉妒心越强,烦恼就往上发展得越快,到最后就会杀人。嫉妒心是随时会展现的,所以要离五盖,才能去除嫉妒心。
  


(三)掉举恶作与昏沉、疑


   我们平时只要遇到喜欢的人、事、物,内心就会非常冲动、激动。修禅定的过程中,这种合心意的可爱境界一旦在心里现起,就会一直想个不停。想得很深、很久而无法回到所缘境上,使禅定修不下去,在佛法里就称它为「掉举」。


   一样东西如果没有因缘,没有外境的推动,或是风的吹动,自然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同样的,我们的生理、心理如果用适当的方式来控制它,则一切动荡终归于寂静。心念从想个不停的掉举状态修到什么都不想的禅定状态,必须经过一段很长时间的训练。


   如果心里犹豫不决,怀疑:「修这法门对不对?好不好?如不如法?」这也是很障碍修禅定的,犹豫可以用信心来对治的。你要肯定禅定是所有法门中又快、又行、又最有办法的。「恶作」和「掉举」是连在一起的。跟掉举相反的心念状态称为「昏沉」。一般初学者盘起腿来很容易就打瞌睡,这种叫「睡觉」,不称为「昏沉」,一上坐就打瞌睡是还没有上路的。心已经能注意所缘境,也能扣住所缘境,才可说是上路了。但是上路以后所缘境一直变成「无」,还不能够清晰、明显,或是心没有力量,对所缘境提不起力,这才称为「昏沉」。


   「无」就是所缘境没有办法清晰、固定,这是修禅定很大的障碍。为什么所缘境不能清晰?这是心里被无明覆盖,被粗、细烦恼所影响,因此内心的所缘境不能清晰、明白。若不处理,努力让所缘境清晰,将会一直昏沉下去,甚至无法入根本定。
  


(四)散乱心的坏处


   修禅定有很多功德,对在家人来说是对治散乱心和贪欲心。在家人为了照顾家庭而追求金钱、名利,这是必然的,但是贪求过分就会产生很大的痛苦,所以要修禅定来对治这种贪求无厌的心理。知足的人内心才会真正的安住,常常感到很快乐、很自在。


   对在家人来说,散乱心是很痛苦的。心散乱时,有些事情就不敢做、不敢说、不敢讲。累积到相当程度以后,情感太强,加上定力不足,就会去做、去讲,事后很懊恼、苦恼,后悔莫及。对心散乱的人来说,这种苦恼常常发生,使他很痛苦。


   做事业时,心也安不下来。成天忙得一蹋胡涂,却不知道每一件事的轻、重、缓、急。因为没有办法下定论,决定那一个先做,所以到最后一事无成。因此,在家人修禅定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去除散乱心。对于还在读书阶段的学生,时间不是那么的充裕,要多利用早、晚的时间来修禅定。
  


(五)对治方式—五停心观


   每一种烦恼都有相应的对治方式,让我们能够修得入定。一般最常用的五种对治烦恼的方法称为「五停心观」。对于散乱心较重的,佛陀教我们以「数息观」来对治。除此以外,像贪欲心重的,五欲、情欲心重的,就用「不净观」来对治。


   像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就是指四种正念的意思。但这里的「观身不净」是观察自己的身体内、外都不清净、很污秽,而五停心观所说的不净观是要观察尸体的腐烂过程:流血水、腐烂、虫咬,而产生一种害怕、厌恶的心里,这是对治男女情欲最有力量的方式。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曾经有弟子修不净观以后很厌恶自己的身体,于是就自杀或叫人把他杀掉。所以后来产生两种学派,一种修数息观,一种修不净观。从观「腐烂的身体」改成观「骨头的雪白」,等到观想的形状慢慢稳定以后再观想它放光,这种方法也有克制情欲的功能。不过在对治烦恼方面,还是以五停心观的不净观来对治男女情欲的力量为最强。


   愚痴的众生就用「缘起观」来对治。傲慢心重的,就用「界分别观」来对治,观想身体是分别由骨头、肌肉、血液、体温、呼吸等地水火风所组成。业障多的众生就用「念佛观」来对治,念佛可以消业障,持咒可以治病。不过有时候念观世音菩萨也是一样可以治病,一样可以消业障。


   当你算吸气、或是算呼气算得很顺畅以后,不妨以念佛来配合数息。你可以在吸气时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直到吸完气为止:呼气时也一样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你也可以念几声再吸气,跟着这个气息念佛,也很容易达到念佛三昧。
  


二、持名念佛


   佛教分成空宗和有宗。像般若思想主要是在分析世间万物的本质,说它是空性的、不真实的、无自性的,所以称为空宗。而唯识学的思想认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外境都是由自己的内心所显现的,再由自己执着这些景像是真实存在的,确实是有的,所以称为有宗。这两个宗派一个是分析事物的本质,另一个是分析事物的现象,所以相辅相成,并不冲突。
  


(一)何谓带业往生


   有一些同参听到空宗说每一件事都是无自性、都是因缘和合的,不是自己本来就存在的,就开始怀疑:「那么谁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对这个问题要稍为说明一下。


   净土宗这个宗派之所以能三根普被,最主要是因为它针对下品的众生,教导他们持名念佛,目的是要达到一心不乱,甚至能进入念佛三昧。因此它的念佛方式只是称佛名号,外加身体的礼佛。


   持名是属于口业和意业,礼佛是属于身业,这身口意三业都是属于有为法(不是开悟了,证悟了空性这种无为法),都是凭着念佛的力量而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念佛是在制造身、口、意的清净善业。往生时清净业虽然去了,一些杂染的业仍然跟着一起去;并不是清净业去了,杂染业就不去。因此,下品根性都是属于带业往生。


   中等根性的呢?是用修禅定的方式来念佛(参见下文)。它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事先看清楚一尊阿弥陀佛的佛相(正报),然后在心里模拟想象这尊佛相的慈容,一直观想到整个全身,观想成就时佛相会现身在眼前,这时才算达到了念佛三昧的定力,这种方法称为「观像念佛」。另一种是没有实际的景像可以看,只是依照《观无量寿经》的十六观,在心中观想阿弥陀佛的依报—极乐世界的景像,称为「观想念佛」。


   修禅定的果报就是升天,因为它能对治散乱心。只要修到稍为有一点定力以后,再加上持戒、做好事,就可能升到欲界天。如果进入到根本定(初禅至四禅),那就会离五欲、去五盖,没有男、女情欲了。看你是进入初禅还是二禅、三禅、四禅的根本定,来决定未来是生到色界天的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还是四禅天。


   因为观想观到一心不乱的境界,身体、语言、念头都寂静不动,所以这种业称为不动业。以这不动业的成就,再加上一心发愿往生西方,那就可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不过这只是定力的成就,并没有修到智慧这部分。


   因此到了极乐世界,花开见佛以后再来修八正道、修三十七道品,也就是修智慧门。《阿弥陀经》里所说的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就是修这些法门。等到花开见佛,悟到「无生法忍」,也就是空宗所说的「无自性」、「空性」,那个时候才算是解脱。


   所以中等根性是以修定为主,特别是观想念佛,依照《观无量寿经》来做十六种观想。其它当然还得加上「发菩提心,慈心不杀、三皈五戒……」等等这些众善奉行。上等根性则是后面要讲的实相念佛。初学的人还是要从持名念佛作起,等到有一点定力以后,再改变念佛的方法。
  


(二)一句佛号的力量


   我们讲一句话会有一股力量。一句话也有活活把人气死的,也有一句话影响人的一生。像密宗有一个黄财神,这黄财神都有一只老鼠。而在显教里的这一只老鼠是鼓励人家要向上、要精进、要努力的,不像密宗黄财神是给人求的、拜的,意义不同。


   老鼠年到了,有一个年青人自从父亲死后,好吃懒做,把父亲留下的遗产花的一干二净,只好伸手向叔父要钱。叔父慈悲侄儿,所以也就帮忙他。一次、两次他还可以忍受。次数多了叔父不是不给,而是觉得这样好吃懒做不是办法。所以有一次就打算教训侄儿,当他伸手要钱时,叔父就说:「一个人假如有所作为,那伯是一只死老鼠都可以发财的。」


   外面刚好有一个落魄的年轻人听到里面有人教训这句话,他心里想:「有道理」。刚好庭院有了一只死老鼠,他就把它捡回去,洗一洗,毛拔掉,切成小片。煮熟了就装起来,去卖给比较有钱的人家喂猫吃,得到几文钱就去买一些冰糖,来泡一些糖水。


   糖水又卖了几文钱,就买几只小鸡,小鸡养大变成母鸡。母鸡生蛋孵小鸡,小鸡愈来愈多,卖了不少钱。他再回去买羊,同样的又是生成群的羊。再去买牛,母牛既能生小牛,又能产牛奶来赚钱。他很勤劳,又继续经营杂货店,结果因为勤劳、信用好,所以生意也很好,干脆开起银楼,买卖金银器,赚了很多钱。


   他想到今天能够成就这个事业,就是因为某个人的一句话而来的:「假如有所作为,那怕是一只死老鼠都可以发财的。」为了感恩,他就用黄金打造一只老鼠,肚子里面装了一些珍珠、玛瑙、珠宝,再拿去献给当时讲这句话的人,表示一句话能使他的事业有这么高的成就。这个人看到他「孺子可教也!」就把女儿许配给他做太太。


   老鼠在显教里是要人家精进、勤劳,跟密宗黄财神那一只老鼠给人家求的方法不同。这个故事就是说一句话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所以一句「阿弥陀佛」的名号也会有一股力量。每天念佛,拜佛、诵经,这股力量会让我们脑海的潜意识逐渐充满净土。投胎转世就是依照脑海最强的那一股力量做标准,去六道投胎转世。所以,一辈子念佛、拜佛,这些力量强大,死了自然可以往生净上。
  


三、观想念佛


   一般在家人比较喜欢念佛,念佛也要达到念佛三昧才算有成就。净土宗祖师原本是以修禅定的方式来念佛,像初祖慧远大师就是提倡观想念佛,在心里念佛、忆佛、观想阿弥陀佛的身相,而不是晚期的持名念佛。净土三经之一的《观无量寿经》更是全部都在讲观想、观照,不是讲持名,所以身为出家人更是非修定不可。
  


㈠修习的条件


   观想念佛必须对五欲、五盖去除完毕,才能专心一意的修。所以日常生活中必须注意:


   ⒈密护于根门—时时保护六根,不让它过度贪恋、追逐外面的环境。


   ⒉饮食知节量—吃饭时知道自己的食量,不起贪欲、不起瞋恨。


   ⒊勤修寤瑜伽—睡觉时作「光明」想。


   ⒋依正知而住—修禅定以后慢慢会具有这样的能力。也就是在生活中随时随地保持高度的警觉性,能够观察自己的心里有什么贪欲、瞋恨的心念?当外境要现起时,你马上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内心这些贪、瞋的念头,然后从心里控制它,不让这些烦恼现起。这种「警觉」到内心已离开所缘境的心理功能就是「正知」。依佛法的名相来讲,这种警觉、判断的功能称为「作意」。心能够住在所缘境,才能称为「正念」。


   心里起的任何心念、说过的任何话、做过的任何事都会成为记忆力。记忆力就是行为的痕迹。每个人的第八意识都有这种记忆的功能和作意的功能,能够判断那些事该看不该看、该讲不该讲、该做不该做、该听不该听?所以对于是、非、善、恶、正、邪、难、易,当下就能清楚明白,并且控制自己的心念。


   我们听过佛法以后要「如理思惟」(依照佛法的义理来思考),遇到境界时,当下要看清楚那是什么人,什么事,好或不好?要马上回光反照自己的内心。当外境的吸引力很强时,一般没有禅定的人心很散乱,内心就会跟着境界走。修禅定目的就是要帮助我们慢慢养成敏锐的反应,警觉自己该不该看、该不该听、该不该吃、该不该做、可不可以去?


   生活里有这样的警觉性,修禅定就能达到第五住(调顺)的阶段。在禅宗来说是「明心」的阶段,也就是对自己的起心动念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所以日常生活中能够把握得住,不让贪欲、瞋恨随意发展。否则可爱、好奇的境界一现起,内心就会投注下去,忘了身在何处?
  


(二)观想的对象


   观想念佛的影像是想象出来的。修「观想念佛」要先选定一个固定的对象作为所缘境。你可以根据平常看过的佛相,认为那一尊是你见过最喜欢的,先把它仔细观看、审视非常清楚之后,再闭起眼睛,在内心模拟想象出这个佛相的样子,这个影像就是我们的所缘境。


   所缘境因为是心里想象出来的,是从心里现出那个影子,所以名词上也称为影像。这种影像有些是具体的,像不净观的影像是肉体的,念佛的影像是佛相,数息观的影像是鼻子、丹田、气息,及观像念佛的所缘境,这些都有具体的影像。


   在选择所缘境时,你要认定是释迦牟尼佛,还是阿弥陀佛、观音菩萨。你要肯定究竟是那一尊?不能在修定的过程中更换,一下子观阿弥陀佛、一下子观释迦牟尼佛、一下子观观音菩萨,这是不可以的。不能谈交情,不能谈跟谁有缘。观站立的就是站相,观在座位上的就是坐相。你要从一开始就决定好。


   其次,你观想的佛相原本是雕塑的、纸画的,但是当你想象到脑海里时,要当成是真的,是会讲话、放光、为你灌顶的。当你观想成就时,佛相自然会为你开示佛法、为你放光、灌顶的,所以要把他当成是真的。修禅定时,因果要一致。你的因观什么佛相,果就会现出什么佛相。从开始到成就,一定是观同一尊。
  


(三)观想的步骤


   开始观想的时候可以只有观局部,例如先观眼睛的部分。若要一下子就观想全身是很不容易的,所以《观无量寿经》第一观要作「日想观」。这是个人浅见:太阳圆圆的,佛的脸也是圆圆的,所谓「佛面犹如净满月」,因此习惯「日想观」以后,再观整个脸相,就比较容易一点,比较有基础。第一阶段必须看环境的好、坏而决定修习时间的长短。要能修到心中的所缘境看得很清楚、很稳定,才算成就。


   当你在想象佛相的时候,眼睛可以半闭,也可以全闭。只要能想象出一个具体实物的影像,这时眼睛就可以微微的张开一点点,这样可能会想象得比较清楚。各人的习惯性不同,有的是把眼睛全部闭起来,能够想象到这个影像;有的是微微的张开一点点比较容易想出影像。也可以事先加以揣摩,看你适合眼睛全闭,还是微闭,张开一点点的去观想、模拟、想象比较好。


   第一关最困难,你必须花很长的时间学习第一步骤。如果能够把整个轮廓观想起来,那当然很好。若没有,就算只能观想到局部的鼻子、耳朵、或眼睛,只要你能够想象出一个部分,就扣住这个影像,把它盯住不放。


   初学者最初观想太阳时,内心的影像会忽大、忽小、忽上、忽下、忽然又消失,然后再想尽办法把它想起来。所以第一个关卡是最难的,但要有信心、耐心、恒心的去修。当然外在的环境必须是离五欲、去五盖。此外,信心和勤劳是修禅定必备的条件。


   第一关卡在佛典形容说,好像劈竹子一样,竹子一节一节的,只要劈开第一节后面就好劈了。修念佛的,若能把一个局部观想得很稳定,那么以后就容易了。慧远大师能修到闭起眼睛,内心的佛相很明显,张开眼睛以后内心的佛相还是很明显。


   所以,最要紧的就是不要求速成,愈快愈糟糕。快快修,慢慢到;慢慢修,快快到。你愈快,心里就愈急。心里一急,呼吸的气也跟着急促。气急、心急,影像就会摇晃、就会模糊。所以要放下,慢慢的、很安详的随因缘而修,功夫到家了自然成就,不能操之过急。


   你心里一急,影像一定散乱、不清楚的,所以要慢慢来。如果是观一个局部,能够观想成就,你就要感到很欢喜。第一个阶段成就以后,往后其他部分,包括整个身体,就能够一一完成。之后,再观一些「水观」、「琉璃观」做为修定的基础,然后再观「正报」、「依报」就容易了。「正报」是观佛、菩萨的身相;「依报」是观山河大地,世间的种种清净庄严。


   观佛相是要用心里观的,凡是修禅定都是属于第六意识的作用,不是前五识的作用。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的功能是在分别外境。透过眼根看到佛相的庄严,由第六意识把它熟记在心里。打坐的时候就按照佛相的模式,在第六意识(心里)模拟想象出来,所以第六意识才是修禅定的。不能把佛相放在眼睛前面看,因为前五识是永远不能够入定的。但事先要熟记祂的样子,这是最必要的。


   禅堂有一句话说:「照顾所缘」,就是要你把所缘境想象出来以后,内心就一直照顾着它、盯住它,这叫照顾所缘。最初不要要求影像太明显,这是做不来的。你能有个局部轮廓就要感到非常欢喜、难得。如果你对数息观训练有素,也许一下子就可以把阿弥陀佛全部的慈容想象出来,那就是因为你已经有了定力。
  


(四)何谓即心即佛


   有一些信徒尽管来参加禅七,回去以后还是以持名念佛为主。不过持名念佛若能够再进一步达到观想念佛或观照念佛,这对消业障的速度是比持名念佛更快的。而且观想成就以后,你就能体会「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慢慢的可以与禅宗衔接在一起。


   因为你完成佛相的观想以后,慢慢会发现你既没有去其他世界,佛相也没有从其他世界过来,而是从你心中显现出来的。这时逐渐体会到佛经所说的:「一切唯心造。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我心就是弥陀,弥陀就是我心。净土即此方、此方即净土。」


   慢慢的,你就会发现:「原来我们现出自性清净心时,这颗心就是佛。自己有佛性,所以自己能够成佛」,逐渐的在这方面增长信心。所以《华严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些方法提供给大家参考,之后再进入参话头、观空的练习。
  


四、实相念佛
  

上等根性的人是实相念佛,他的条件是要能对缘起法有所认识。
  


(一)佛陀的三身


   阿弥陀佛本身是正报,极乐世界是他的依报。正报和依报的庄严都是因缘而起的,不是无缘无故本来就这样子的。阿弥陀佛过去世曾经当国王,后来出家了,成为法藏比丘。他的愿心是要庄严净土,成就极乐世界。当时与他有志一同的一些太子,像观世音菩萨等等,都响应他、支持他。凭着他们共同的慈心悲愿来庄严极乐世界,所以一起努力度化众生。


   依此可知阿弥陀佛由于无限的慈悲、无限的愿力,不断努力的庄严净土,使得他的身相也跟着高大、庄严、圆满起来。这种高如须弥山的报身有自受用,也有他受用,但一定都是要登地以上的大菩萨才能够亲眼看到,凡夫只能见到应化身而已。净土的庄严也是靠阿弥陀佛的悲愿,逐渐地庄严起来的。


   从缘起法的立场来观察,既然极乐世界是靠悲愿、度化众生酝酿而成的,那么不论是正报的报身、或者是依报的净土庄严,都是缘起的。所以「所谓大身,即非大身,是名大身」—所谓的大身是靠各种因缘而修行成就的,并不是本来就这样子的。所以并非一开始就存在一个固定不变的巨大身体(佛法称之为「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本性」,简称为「无自性」)。既然并非本来就有,所以把这个修行成果假名为「大身」。


   同样的,所谓庄严,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所谓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金刚经》说每个世界都是「一合相」(各种因缘组和成一种相状),所以无有自性(不是本来就存在、固定不变的)。身相是缘起的,无有自性。净土也是缘起的,无有自性。不管是持名念佛也好,观想念佛也好,观想成就时心里所显现「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佛也好,或者是阿弥陀佛真正的报身佛也好,通通是靠因缘而成立的,所以通通无有自性。


   像须菩提尊者看到的就是佛陀的法身。佛陀曾经到忉利天为他的生母讲说《地藏经》,从天上下来的时候很多人都去迎接。唯有须菩提尊者想起佛曾说过:「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可见观缘起法才能真正见到佛。因此他就盘坐观缘起,结果见到了法空性,真正见到佛的全体法身。所以能够对于佛的报身,或是佛的应化身来观察缘起法,才能够契入实相,这个称为实相念佛。
  


(二)实相念佛的境界


   如果真能够做到实相念佛,那么当下就是净土,当下就是见到佛陀的法身。体悟到没有来去、没有生灭(不生亦不灭,不来亦不去),就是实相念佛的修习成就。上品根性能够有这样的智慧,这就不必一定要到极乐世界去等着「花开见佛」才来「悟无生」。不是不必要,当下就是!


   如果你能了解诸法因缘生,缘生无自性,对这无自性的概念能有一些了解,那么你就能抓住它不放,整个脑海里充满无自性的概念。一切法(亦即世间一切事物)无自性,这个无自性是个很抽象的概念,但也是从不断思惟缘起法而得到的一种概念,所以也是一种影像。


   具体的佛相、肉体、尸体,是属于假想观的影像;对于缘起、空性、我空、法空这些有了概念以后的影像,则是属于「胜义谛」的影像,也可以说是一种体会、一种开悟的智慧。继续修持下去,到最后体悟出全法界一切都是在无自性、空性的状态。这时就证得慧眼,见一切都无所见。因为已经完全泯灭了假相,见到诸法的实相(空性的义理)。


  
(三)九品往生的差别


   因此,谁去往生极乐世界呢?这就是下品根性还没有缘起空性的智慧时,凭着身、口、意三业的清净业力,以及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再加上阿弥陀佛的悲愿接引,才能够往生,这是属于带业往生的。


   中等根性观想、观像念佛修得很有定力了,已经有不动业了,但因为还没开悟,所以还是属于带业往生。就像修禅定修到初禅天、二禅天了,还是在色界里面,还有身体的形相,还没有开悟、见到法性身一样。等到去极乐世界以后修三十七道品,特别是八正道的正见、正思惟、三法印,然后才见到法空性,这叫「花开见佛悟无生」,这时才算开悟,成就道业。


   所以谁去往生呢?上品根性的人,当下就是。不必来来去去,当体就是。「生死即涅盘,烦恼即菩提。」当下观察烦恼的体性是空性的,所以烦恼无自性。生死、来去无有来去相,无有真实的生死相,所以生死即涅盘。这种都是上等根性的智慧境界,没有什么来去的必要。


   再谈真正的菩萨。他呢?遍十方一切世界,到处度化众生。真正的菩萨能照见五蕴皆空。我空、人空、法空,一切皆空,无有不空,所以处处皆是空性,这就是所谓的「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无一法不空,所以没有任何障碍。


   处处逍遥,处处自在,度化众生时没有什么样的踌躇。没有名利的欲望,没有那种狭窄的心量,想要占有那些信徒,拥有那几个道场。只要有众生就有他的道场,只要有世界就是他的道场,因此菩萨不会只想到一个特定的净土。


   讲了这么多,就是让大家知道一切法都是缘生的,无有自性。下品根性或是中品根性还没有达到这种智慧,只能凭着净业或不动业而到极乐世界,因此都是带业往生的。他们都还有自性见,我见未除。所以必须要在极乐世界继续修持,花开见佛悟无生法忍的时候破除我见,在那里成就他的道业。


   一般初学者对于佛相的具体影像比较容易上手。刚才说到胜义谛的空性影像,并不是一般人能够办得到的。那么,只有从话头慢慢的熏习。
  

五、参话头


   谈到参话头,提疑情,不论是那一种方法,你只要专心守住这个话头,扣住这个疑情,到了相当时候所有妄念、杂念全部脱落,那时就会现出自己的本来面目。参话头的原理跟因果理论很有关系:
  


(一)参话头的理论—三种因果


   在因果的理论当中有讲到异熟因果,等流因果,和增上因果。异熟因果就是因与果的质料不同类。例如救人几条命,死后升天,天的样子与人的样子不一样,质料也不一样。如果害人几条命,死后到地狱去,地狱的样子也与人不一样。所以不同类的因,成熟了不同类的众生,称为异熟因果。


   等流因果就是因与果的习气是同一类的,例如贪欲的等流习气是无惭(为了追求自己的欲望而不惜作出可耻的事)、悭吝、或掉举。所以一旦养成了一种习气,这种习气就会继续保持下去。譬如喜爱干净成了洁癖,就一直喜欢清洁。


   增上因果就是这个「因」能够不障碍「果」的产生,或是能增强「果」的能力。例如喜欢做善事的人,愈做愈喜欢做善事。习惯做好事,布施金钱、财物的人,将来更加的富贵。喜欢赌博的人愈赌愈凶。喜欢喝酒的人如果不戒除,就愈暍愈厉害。


   同样一件事情常常做了就会养成习惯,参话头也是这样子。我们本来妄念纷纷,在禅堂里作数息观、参话头来控制这些杂念以后,慢慢的愈来愈习惯,不再起妄念,心念就愈来愈寂静了。
  


(二)参禅的弊病—口头禅


   在唐朝开悟的禅师很多,他们把开悟的方法、过程告诉徒弟,大家就照这样学习,称为禅宗公案,记录下来以后就是禅宗语录了。这些祖师大德所说的话也好,公案、语录也好,如果能够按照这些开悟的方法老老实实地去练习,那么不管祖师禅或是如来禅,都会获益不浅。


   有些文人学士也喜欢谈禅,但他们只是耍耍文字三昧,嘴巴谈一谈修行的方法而已,并没有真实的在下工夫,这种禅称为口头禅。像宋朝苏东坡兴致一起,就信手拈来:「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然后遣人送给佛印禅师。


   禅师看了,也顺手提起笔来批了两个字:「放屁。」他经不起侮辱,就要立刻坐船去质问佛印禅师。禅师哈哈一笑:「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演变到后来,同样一句话一直讲,讲成习惯了,动不动开口、闭口都是同样那几句话时,也称为口头禅。


   其实,老婆禅也好、口头禅也好,大概都不是真实的在下功夫。不过同样的话讲久了会变成习惯,倒是对修行有一点激发作用。下面讲个故事,说明口头禅是怎样的积习难改。


   老张喜欢说:「哪有此事」,老李喜欢说:「岂有此理」。后来亲戚朋友看到老张来了,不再称呼他的姓,反而说:「哪有此事来了」,看到老李也说:「岂有此理来了。」这两人觉得不好意思,两个人相约,从此不再讲。老张说:「咱们打个睹,以后谁再讲要受罚。」老李说:「怎么罚法?」「谁先开口再讲,要罚十两银子。」老李说:「好,行!从此不讲。」


   经过几天,老张找不到人聊天,就到老李家去。没看到老李,隐隐约约听到他在呻吟叫苦,就问李大嫂:「老李去哪里啊?」「生病。」「生什么病?」「脚骨头折了。」「唉哟!怎么发生的?」李太太说:「昨天上茅坑,被鸭子踩到脚,骨头折了。」老张不加思索就说:「哪有此事!」老李就很高兴的从里面出来说:「老张!你欠我十两银子。」


   老张想:「唉啊!上当了!上当了!」于是说:「今天没带钱,改天给了」,这一回去好几天都不再出面。老李心里想:「岂有此理,欠人钱不还,找到他家去!」


   一到老张家,看到张大嫂就问:「老张去哪里?在不在?」她说:「去派出所报案了。」「喔!发生什么案件?」「窃盗案。」「什么东西被偷呢?」「庭院那口古井,昨晚被小偷搬走了。」老李冲口就说:「岂有此理!」这时老张出来说:「咱们扯平了,互不相欠。」
  


(三)话头的选择


   参话头参久了,慢慢的也会像口头禅一样,天天想:「念佛的是谁?念佛的是谁?」或是随着念佛时提起疑情,思考:「念佛的是谁?」这些话头也好,疑情也好,养成习惯了,心意就会常常在这一方面用功,盯住这句话不放。因此数息也好,参话头也好,提疑情也好,只要慢慢养成习惯性,妄念、杂念就不起了。


   至于如果要破除一些烦恼,或是要训练我们在生活中比较容易放下,那么不管《心经》,《金刚经》也好,里面的内容都可以拿来当话头的。譬如当你看到不如意的事情让你很生气,这时就想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或者当你遇到有些事情觉得很喜欢,但是又得不到,赶快再想:「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不实在!」这一想:「唉!既然如梦幻泡影,就算得到了也不过几十年光景」,心里就比较释怀了。


   你只要能够这样子做,动不动就想:「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虽然这是散乱心的空性智慧,还没有真正达到入定时引发的无漏智慧,但是对于破除烦恼,降伏现前的行为习气也是蛮有帮助,有很大力量的。
  


六、何谓明心见性


   无论参话头或观所缘境,时间久了自然会达到「明心」的阶段,也就是「非常明白自己的起心动念」。虽然有些所缘境不容易消除烦恼,也不容易见到法空性,像观水也好,观地也好,观空也好,观青、黄、赤、白也好,这一类的假想观本来就不太能强而有力的消除烦恼,降伏习气的。


   不过随便你观的是那一种所缘境,只要你专心一意定住一个所缘,日子久了一定有功力,一定能够使你专心一意,达到某一种明心的阶段。念佛一样可以得到念佛三昧;参话头,你一句话头死叩住它,当然不起其他妄念。慢慢的心里清净了,没有妄念生起,心地就明显地开展出来了。


   等到入定阶段时,身心都轻松了,就能够帮助你降伏一些习气。过去会发生的一些冲动行为,到了明心阶段整天都在定力当中,一遇到境界现前就能克制这些冲动,当下能判断是非,晓得自己的念头是清净、还是杂染,那么就能够正确地处理自己的身、口、意行为。有些禅者会认为这就是开悟了,其实这只是以定力来降伏自己的习气而已,修到明心阶段就是过着这种日子。


   不管参话头、扣住所缘境、提疑情也罢,都会达到这样的功力。在禅堂内随大家的喜爱,愿意参话头、提疑情也可以。希望大家能配合般若空性的思惟,或者能够与三法印相应,从散乱心慢慢训练自己思惟「无常、无我」,在你的生活中才会逐渐产生看破、放下的力量。


   鼓励大家还是把「凡所有相,都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当作话头随时挂在嘴里,挂习惯了就等于口头禅,「啪!」的一声就会讲出来。心里呢?「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念久了,扣住久了,境界现前时马上会想到这句话。虽然你没有证悟到空性,但是对缘起空性有了一些概念,再加上这种话头、这样的口头禅,会帮助你处理浮现在眼前的烦恼。慢慢的有定力相应,再加上慧力增强,就能逐渐的契入真正的缘起空寂性里。

 

第六章 菩提心的发起


   佛教所重视的都是有关人生的问题,如「人为什么会有痛苦?」「痛苦的原因出在哪里?」「怎么样来对治它,才会没有痛苦,只有快乐」等。所以,佛法讲的完全是人生的问题,怎么样得到圆满的人生。佛法本来就是人生的佛法,人生的佛教。

  

一、人间佛教的本意


   至于人间的佛教,它的用意可以分为两种。大乘佛教所讲的菩萨道,例如六度波罗蜜、四摄法,是诠释人与人之间如何互相尊重与包容、融和欢喜,怎么样达到和乐相处,自利利他。自利利他能够圆满,万德庄严,就是人间的佛教。


   人间佛教的本意,是唯有在人间修行佛法,才有办法成佛。佛出生在人间,修行成道也在人间。人与天、阿修罗、地狱、恶鬼、畜生这几类的差别,在于人能克制自己。为了达到道德的真善美,他可以克服一切的困难。人可以修梵行,修清净心,克制任何欲望,达到人格的完美。


   不同于其他众生,人类是因为有惭愧心、羞耻心,所以就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要向上追求。人有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有了历史作借镜,可以对不好的方面加以改善,好的加以保存、继续发扬。


   人间因为还有苦、乐,知道离苦而得乐,追求这些目标,因此在人间比天上有更好的条件。「人定胜天」表示有坚强的毅力,唯有在人间修行,才能够成就佛道,这是人间佛教最为重要的。出生为人,在人间能够有这样的思考、辨别、克制、坚毅的力量最为难得。对于人间的佛教有了这些理念上的认识,更要好好「珍惜人身」。


  
二、大乘佛法的特色—菩提心


   如果通达了佛法,必定会发愿普度众生,希望大家一定要发菩提心。释迦牟尼佛生生世世现各种身相,行菩萨道,普度一切众生。诸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这都是生生世世广结善缘、广作善事所得到的福报相。每个人作的善事多寡不同,所以相貌也不同。我们肯定要福慧双修,就必须广行菩萨道,才能够庄严无上佛菩提,得到万德庄严。


   在中国的佛教徒,有些是急急忙忙的一心一意求生西方;有些则是急着当下明心见性,赶快成佛。参禅的要求明心见性,观空的要求体证法性,念佛的要求往生净土,这些都很好,但是一定要先发菩提心、大悲心。一定要发「生生世世广度众生」的愿心,天天发愿,这才合乎大乘佛法的精神。


   有些人可能不敢发这种长远心。大家要明白,解脱生死并不是远离世间;解脱生死是在生死的当体,就知道它的空寂性。所以「生死即涅盘,烦恼即菩提」,所有的烦恼当下都是无自性的。而烦恼是如何现起的?它一定是六根对六尘,产生了分别、计较、执着,才引起苦恼的。


   烦恼是缘起的,不是自生的。既然是缘起的,就是无自性;无自性就是空性。烦恼的当体即是空性,它的当体即是菩提。生死只不过是假相,一切众生本来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有来有去都是假相的生灭,都不是真实相,所以生死当下即是涅盘。


   并不是开悟了、解脱生死了,我的罪业就统统没有了。不可能!纵使解脱生死,过去所造的罪业仍然是存在的。那么生死怎么解脱呢?解脱生死只不过是因为我们了解「无明」是虚假不实,不再造业而已。


   过去以为一切事物是实在的,产生分别、贪爱、染着,生起一股强大的追求力。这股追求的力量会引导我们做出种种的行为,使习气的种子再度现前。现在明白「无明」的体性也是空性,明白世间一切都是假相,透过这些空性的认识,对于世间的假相没有妄求、染着的心意识,就产生不了那股强大的吸引力。


   旧业依然存在,但是由于已经破除了这种我执、染着,所以没有那股吸引力的带动,就没有润业的力量,好比稻谷没有水分、没有泥土,它就没有因缘来发芽。


   解脱并不是把无始以来的业统统拿出来甩掉,是甩不掉的。只是已经破除了贪爱、染着这种错误的见解,发不起引动的力量而已。既然没有发业带动的力量,所以现前当下就是解脱。


   众生需要我们的关怀,需要我们发菩提心,开悟了以后,在日常生活之中,能照顾自己的起心动念,知道「无眼、耳、鼻、舌、身、意的自性」,「无色、声、香、味、触、法的自性」,见到一切境界都知道是虚妄不实的。这样消灭我们贪、瞋、痴的习气而广度众生,最后就能圆满自己的福德智慧,大家在参学过程之中,要发大菩提心,来庄严无上的菩提。


  
三、认识缘起法而发菩提心


   从时间来推论缘起法,就可以发现一个人上有父母,父母又各有他们的父母。往上推算一千年、两千年,这样加倍的算下去,那么不知道有多少众生跟我们有这些血缘关系。光是这些众生就已经无量无边,何况无始以来、生生世世,我们不知跟多少众生有过因缘。


   现在的自我有极度高兴愤怒的时候,有因缘就造下极大的善事,有时候有其他因缘就造下极大的恶事。有些人是因为自己福德深厚,所以没有那种制造罪恶的因缘现起,并不是没有那种瞋恨心。


   以往的众生跟我们一样有贪、瞋、痴。以此推论,生生世世的父母、兄弟、姊妹、亲人,几乎都有可能造了极重的罪恶,也可能造了极大的善事。以现前的社会型态来说,亲兄弟为了争财产而打官司,死去的父亲或是母亲不把他埋葬,等官司打过了再说,这些都是亲人变成仇人的例子。


   生生世世以来,不见得现前亲爱的人,过去都是我们亲爱的人。也许过去都是仇恨的人,现前聚在一起。现前仇恨的人,过去都是亲爱的人。恩爱、仇恨,都是在某种因缘之下形成的。利益相同就是朋友,利益冲突就是仇敌。人与人之间,无始以来就是这样子。


   国家也是如此,大陆、台湾海峡两岸都是从亲人到仇人,等到利益关系改变以后,又从仇人变成亲人。人际间的关系都是这样,弄不清楚是亲爱还是仇恨?权力、名位、财富、感情……等等,都是制造这些仇恨或亲爱的外在因缘。


   总之,以此来推论生生世世以来的亲人,有些在天堂、人间;有些在地狱、饿鬼、畜生。从缘起法来观察,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生生世世以来的父母、兄弟、姊妹、亲人。因此,菩萨以这种观察缘起的智慧,不舍弃任何一个众生。


   当然众生也有顽强的,这时菩萨总会生起悲悯心,等到因缘成熟时绝不放弃度他,像胜鬘夫人一样不舍弃任何一个众生。只要因缘够,语言辩才,甚至权力具足,总是要度化他,摄受他。菩萨就是透过智慧来观察缘起法,才生起无缘大慈的大慈悲心。


   由于众生都是五蕴和合而成,众生个体即是空性。个人是空性,别人也是空性。现象界每个的个体虽然是有间隔、有差别的,空性里却没有间隔的、没有差别,所以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诸法空相里,一切都是空性,实相里不生不灭,全都是法性。如同灯光,每一盏灯的灯光可能有些差别,但是它的光明照耀出来以后,互相融摄,没有间隔,没有距离了。光光相照,灯灯相应。


   同样的,在空性里众生都是一体的。观察缘起的空寂性,才知道众生的体性原本是相同的。菩萨因此觉得众生的体性与我相同,在现象界里还是照样执着、染着、顽强,所以处处都有障碍,处处都是痛苦。既然是同体(同一体性),他的个体不得解脱,就是菩萨自身还没有圆满。


   菩萨发起同体的大悲心,一定要度尽一切众生,自己才成就佛道。因此,菩萨的同体大悲心,是去成就别人,来完成自己。圆满了众生,自己才算完成。从缘起法来观察,一切众生与自己都有缘分;从空性来观察,一切众生都是平等,都是同体的。所以菩萨就能生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菩提心。唯有观察缘起性空,得到体悟的人,才能够真正的奉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第七章 智慧的种类


   「修行到底是在修福还是在修慧?或者到底是修定还是在修慧?佛教徒修福、修定的比较多,修慧的反而比较少。


   你一定会想:「我会讲经、会读佛书,怎么说修慧比较少?」因为修慧是要不断的思惟,才算在修慧。读佛经只是读到会上台演讲、讲经结缘,这个没有培养到正见成就,都不算有什么智慧。


   智慧是要不断的思惟才能产生,所以真正能成就正见的,在八正道里是「正思惟」,在三种般若中是「观照般若」。这两种在中国佛教徒里,包括出家众在内,很少去把它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所以解脱生死的人也就比较少了。
  

一、禅定与智慧的差别


   解脱生死如果以阿罗汉为目标,一定要从正思惟开始,正思惟就是八正道的正念。佛陀说「四念处」非常重要,正念当然也属于禅定门,但它所念的境界是顺入法性的所缘境,跟正思惟是相应的,所以能够解脱生死。观照般若都以「中道」作观察,观察一切法的假相当体就是空性。


   色跟空没有差别,色是缘起法,缘起法的体性是空的。色法是一种假法(暂时存在的假相,终归无常变化),它的体性是空性,这就是「中道」。不撇开物质来说空性,是在物质中体悟、观察到它的空性,这些才是真实的智慧。


   平时把缘起法、十二缘起、般若,讲得头头是道,自己如果没有用上观照般若的功夫,都是「说时数宝」,还是别人的。中国的修行方法讲到密宗这一类时,大都是修法、持咒几万遍等。这是肯定能消业障,增福报的。


   除非作完四加行,到了修定过程以后,作「止观双修」,才能进入修慧门。否则前半段都是修福德,连修禅定也不容易谈得上,因为心很急,要求多、求功,一心一意的想赶快修到几万遍,这不合乎中道。


   净土念佛达到一心不乱,念佛三昧当然是禅定门,消业障是肯定的,增福报也是肯定的;所以这是修福报,修禅定。禅宗也是比较属于修禅定门,多过于修智慧门,有些人很不能接受。有的人以为参话头、提疑情是在修智慧,其实参话头是在追踪我们的心意,看看话头未起之前是怎么个样子。然后提起疑情,思惟这是谁?是谁?这一类跟思惟「缘起法」、「缘起性空」的智慧是不一样的方法。


   方法不一样,结果就不一样。当然,修禅定到了明心的阶段,没有妄念,心性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起心动念都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念头清净或不清净都明明白白。可以说不起妄念,不造诸恶业。行、住、坐、卧之间很安祥,得到轻安。妄念几乎在定力之下不现起,在这方面就会常常把「定、慧」混淆不清,以为这就是证到几果,第几果位了。


   其实从方法论来说,佛陀告诉我们要照见五蕴皆空,要看一切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的如是观。「照见」就是智慧的修持方式,「观察」就是在作智慧的抉择。禅定是「制心一处」,心住于一处谓之定;智慧则是「抉择、思惟」。


   从智慧、禅定的定义上,应该明白自己一路来的修行方式,是偏重在禅定门、还是偏重在智慧门?自己可以作一个比较看看。
  


二、闻所成慧


   学佛法若要开悟,必然要思惟的,不可能不思善、不思恶,初学者也没有这种本事。初学者一定要先开悟,对世间、人生、宇宙的真实相,经过了听闻,得到「闻慧成就」。这种听闻还得自己去思考、思惟。


   舍利弗听到「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为什么会有震撼?他当然也有经过一些思考,把这句话跟自己平时对宇宙、人生的认识作一番比较,然后才肯定佛陀的理论是正确的,所以才那么兴高采烈的找目犍连尊者一起去拜师。


   听到佛法以后,必须要经过思考的。讲一句话「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这不是从禅定门得到,这是要靠理解,是智慧门。有时候一天持好几遍《金刚经》、《心经》,但是派不上用场,因为都是把这种最高的智慧当作福报门来修。


   当然一辈子熏习了「所谓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所谓庄严,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所谓众生,即非众生,是名众生」,这些熏习当然可以带给你来生有般若的概念也不错。


   但是,没有依照经典的义理去思考:为什么「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如何行持六度波罗蜜,称为「应无所住」?「应无所住」又是如何住?


   听《般若心经》:「照见五蕴皆空」、有几个能照见的?一般人诵般若经典,也是偏重在消业障、增福报,难得几个在智慧门下功夫。所以不容易解脱,证悟,读了这么多,却谈不上闻所成慧的成就。


   所谓:「戒定慧」,大乘佛教除了持戒、禅定,还有般若。六度里有「戒、定、慧」这三度,八正道里也有戒定慧三无漏学。佛陀告诉我们,修智慧就要闻、思、修。我们中国的佛教徒,勉强可以说有「听闻」,但因为没有得到胜解,虽然有很多听闻、知识,不能说有「正见」。


   「正见」是要从观察缘起法而来的。对「因果的定律」逐步、逐步的思考,一层一层的思惟,才能得到正见。这种思惟缘起法,所得到的结论是,看到世间都是缘生缘灭,所以诸行是无常的。观察到诸法是因缘和合,肯定是无我的。观察诸法都是因缘的假相,才能够思考到一切本是「不生不灭」。


   这样得来的结论,就是「三法印」。一般学佛的,都把三法印当作名相来看,讲这道理,如果合乎三法印,这就是佛法。殊不知道三法印是从正确的认识、不断的观察因果的定律以后,逐渐、逐渐养成的正见。培养正见的智慧以后,就得到三法印。


   这种对三法印的肯定,自然就能运用在生活上。遇到任何不愉快的境界现前时,当下能够现起三法印的智慧,才是正见的智慧。「诸行无常」,算了,放下了!「诸法无我」,算了,看破了!一切都是无我的,有什么好贪的?唯有从「闻所成慧」得到这样的胜解,才能勉勉强强称为闻所成慧的「成就」啊!
  


三、思所成慧


   没有得到佛法义理的胜解,也就是「殊胜的见解」,思所成慧更谈不上。思所成慧就是「正思惟」。不断思惟无常,不断思惟无我,也就是在思惟《金刚经》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达到这一个阶段,才勉勉强强算是在修「思所成慧」。


   如果想酸的,就会流口水;想贪欲的,内分泌就会起不同的变化。唯有思惟,才有力量来对治贪欲、憎恨、嫉妒、怨恨这些坏脾气。不断的思惟「世间一切是假相」,才有办法降伏自己那个冲动、举动。真正要降伏烦恼,要在日常生活上派得上用场的,必然要思惟佛法,用正思惟观照般若。


   所谓贪欲,就是见到境界以后,升起喜爱的感受,才不断的怀念、回忆、思考,才会促使你的身体、语言去采取行动。同样的,用不净观来对治这些贪欲,就是要让你升起厌恶的感受。想到身体死了,臭了,烂了,生虫,剩下白骨,自然升起厌恶感,不起贪恋。


   断除烦恼,不是用一般定力的力量可以做到的。无可否认,定力是绝对可以降伏烦恼的。但是真的断烦恼,必然是要透过智慧门,否则戒定慧的「戒」要作什么用?


   无明是属于思想方面的问题,一定要从智慧方面作正确的思考,用正确的见解去破除。禅定、持戒之外,能够有力完全断除习气的,就是智慧。思所成慧就是要不断的思惟,能够解脱的阿罗汉,就是能够思惟世间的无常法,真正的显现出离心。


   思所成慧就是在降伏烦恼,断除烦恼。它跟观照般若一样,要正思惟三法印,才有可能解脱生死,证悟阿罗汉。

  

四、修所成慧


   修所成慧必须要禅定、智慧达到相当的程度,特别是在入定的阶段以后才能做到。平常要不断的思惟:「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只要是缘起的,体性一定是空的。因为体性是空的,必定要靠很多缘来带动升起。


   不断的思惟:「缘起性空,性空缘起,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又不断的修禅定。那么还没入定以前,这些思惟都是属于散乱心的观慧。不过,这种散乱心的观慧仍然有降伏烦恼的力量,只是无漏智慧不容易现前而已。


   「因」是主要的因素,「缘」是几个次要的因素,靠着「因」和「缘」的帮助,才能生出一个「结果」。不管是房子,或是人,或是花,或是器具,都是这样以「因」配合「缘」来成立的,所以就没有「我」的自性,它确实是无自性的。(注:佛学上讲「我」或是「自性」,是指一件事情「能够独立的存在,能够永久不变,也能够自己生出自己,不需依靠外缘的帮忙」的特性,不是指平常讲话时讲「你、我、他」的「我」。所以「无我」或是「无自性」就是指「没有上述这些特性」的意思)。


   这个无自性就是空寂性,空寂性到底像什么样子呢?散乱心的时候,它是不容易现起的,不容易体会空性那种状态的,所以不容易理解。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断的思惟四念处,思惟三法印,或是观照一切法无自性,总观一切法空。这样子慢慢入定以后,产生出来的那种禅定的定境跟无漏的智慧,就是跟空性相应。


   以这种智慧入定以后,引发出来的无漏智慧,再观察无漏的境界,知道一切法都是缘生、无自性,这种境界叫「无分别的境界」,能体会这种智慧就是「无分别的智慧」。


   以「无分别的智慧」观察「无分别的境界」,到了入定的阶段,整个意念都处在那种「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诸法空相的境界里。从「观照般若」进入到「实相般若」的阶段是这样修的,这就是修所成慧的「成就」。


   学佛的过程,要贯通八正道、十二缘起、《般若心经》、《金刚经》这些大乘经论。融贯了以后,不要忽略八正道,唯有八正道才是解脱生死的不二法门,惟有六度的菩萨道才是成佛的资粮,这些是不能够分开的。


   唯有八正道才能让我们照见五蕴皆空、无我相、无人相,才能够行菩萨道。通达佛法以后,知道应该在日常生活里用功夫,晓得自己的修行方法到底是在修智慧还是修福报?是修禅定还是修智慧?要明白这些才不会浪费人生宝贵的光阴。

 

第八章 修习智慧的步骤


   每一位修学佛法的人都希望早一点开悟,进到禅堂来都希望明心见性。这都很好,但必须了解到无始以来的这些习气,不是一个禅七可以消除净尽的,一定要悟后而修。在禅堂培养打坐,或者参话头的这些方法、要领,乃至在这里了解诸法的实相,就是开悟了。「开悟」,简单的说,就是认识宇宙人生的真实相。
  


一、什么是开悟?


   舍利弗尊者还没有见到释迦牟尼佛之前,原本跟目犍连尊者都是当时宗教界的佼佼者,对宇宙人生的认识也都是自认为最高的。没有想到听佛陀的弟子阿说示比丘(五比丘中的其中一位)说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这两句话,他就得到那么大的震撼,当下豁然大悟。原来世间都是因缘生,世间的一切就是因缘灭,这就是佛法的真理。


   很多学佛的人,都希望读大经大论,也希望发心遍阅大藏经,这都很好。如果有智慧的人能够像舍利弗尊者一样,听了这么一句因缘法,他就开悟了,并不是阅遍三藏十二部的大部头经典,就称为「多闻」,这只是读了很多而已。你没有得到缘起法、生灭法的正见,读再多也是没有用。


   「若人生百岁,不见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能解了知」。对于生灭法,究竟是怎么样生、怎么样灭?一旦通达了这种「因缘法」的理论,就可以称为「多闻」。了解缘起法、般若空性,体会缘起法、般若空性,以此作为修持,以此来证悟,才是真正的「多闻」。


   要从缘起法当中,了解世间都是假相,进一步来参究缘起法的平等性、空寂性。证悟到这种空寂性,也就是一切法的真实相以后,就能找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也对缘起法已经有了概念,这称为开悟。


   像舍利弗尊者听到「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以后,马上开悟,知道世间一切事物都不是自己生,不是自己有,不是自己成就,世间祇不过是假相而已,所以从假相当中找到它的真实相。真实相就是观察这些假相,体会到它是缘生缘灭的,没有真实,而开悟的。
  


二、悟后而修


   修行佛法,特别是修学所谓人生的佛教、生活的佛教,都是要开悟以后再用功修行。这称为「悟后而修」,佛法应该要这样子学的。所以「开悟」也有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三种。这是在参究话头、提疑情方面得到的一种悟境。


   所谓:「悟后而修」,就是要先认识「因缘所生法」,也就是缘起法,了解世间的真实相,改变对世间的看法以后再来修行。现在知道一切是因缘生的,靠因缘而现起的,明白世间一切都是假相,所以不再执着、不再染着,从此就慢慢的来修行。


   我们一向以为世间是真实的,那些贪念、染着,包括对意见的执着,在日常的生活里都要用「持戒」来克服自己。自己习惯性的一些口头禅,讲那一类的话,举止就表现出来,这些都称为习惯。


   习惯是怎么来的呢?都是从过去的无明,不知道世间的真实相时,不断地追求世间的一切享受,才成为习惯性。现在既然明白了,对于这些冲动性的行为,就要从持戒来克制自己,避免侵犯别人。因此,生活里要正语、正业、正命(正语:合法的语言行为。正业:规律的生活习惯。正命:合理的经济生活。)日常生活要尽量的克制自己,不侵犯别人、尊重别人。在行为上虽然能克制得了,可是习气太重,不容易克服。纵然行为、动作、表情勉强可以克制,内心的念头还是放不下,一直在这可爱的境界上或是憎恨的境界上一直起妄念、起分别,妄念纷飞,所以必须修禅定,才会有正念、正定。
  


三、培养正念与正定


   什么称为正念?正念是指所念的内容都必须与「正见、正思惟、般若空性智慧」相应,也就是要能够念一些可以降伏烦恼,可以契入真理的所缘境。像「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些可以降伏烦恼,也可以契入真理法性的所缘境,就属于正念。(注:「所缘境」是指心念所思考或专注的对象。不论修习禅定或智慧,都必须选择一个「所缘境」来使心念专注或加以思惟,才能修习成就。)


   一定要把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等真理相应的义理,作为修习禅定的所缘境。这种念头合乎中道、合乎缘起,所以称为正念。


   什么称为正定?在修行的过程中,因为日常生活都这样子系念,在这种正念里,已经慢慢地对世间的权力、五欲逐渐地淡泊。一旦达到入定,或是即将入定时,在习气上、习惯上已经不容易现起这些行为,因此就与道相应。


   生活方面,个性已经很温和,念头已经不再妄念纷飞,行为也没有那么贪求、染着、坚持己见,就能逐渐与道相应。因为是「观无常、无我、不净、观受是苦」等等而入定,定境的内涵里就有一种出离世间的心态。展现出来的就是一种无漏的定境,它是清净的、与道相应、与法空性相应的,这种根本定就属于正定。


   唯有正念,也就是「四念处、三法印」,才能够引生出离心,引发无漏智慧,这种定就称为正定。有这种正定再来思惟正见、思惟三法印,就能够契入真实、契入法空性,得到解脱生死。学佛先要有正见、正思惟,才能以般若空性来照见五蕴皆空。这样子体悟、证悟、开悟,然后在日常生活时时观无常、观无我等,对世间淡泊、放下、看破,就能得到现生的解脱。
  


四、菩萨的修持基础!我空观


   《金刚经》里,释迦牟尼佛明明白白的告诉所有的大菩萨都要作如是观。《金刚经》都是对大乘菩萨所说的,不要以为讲这些「无常、无我」都是阿罗汉的作为,这是大错特错。没有一个不修行「我空观」的人可以成佛,可以成为菩萨。观自在也是观「我空」,照见「五蕴皆空」,才这样得自在的。


   《金刚经》中最上乘菩萨所讲的道理也是我空观。要无我相、无人相,这样观察「我空」以后,来作一切善事。离我相以后所作的善事,不住于色、声、香、味、触、法,这才合乎菩提。菩提是一种觉性、空性,能够离我相、离一切相来作一切善事,那么就合乎空性,能够三轮体空地行六度波罗蜜,这样所得到的功德,并没有功德性。合乎空性,与空性相应,这才是成佛的资粮。若有我执,执着于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持戒、忍辱,那就会住于这些名、闻、利、养。这种心态顶多来生出生到大富大贵的人家,或者生到天堂享受天上的无比福乐,便与成佛不相应,大菩萨的作为还是要从我空观修起的。


   《心经》不是天天念吗?它也是照见五蕴皆空,并没有非常特殊的法门。「我空观」是阿罗汉、菩萨成就道业的不二法门,这是肯定的。《法华经》说「唯有一乘道,无二亦无三」,这一乘道就是八正道,八正道的正见就是要观察诸法无我。不管大乘、小乘的体系都是一样的,大家一定要深深去体会,去肯定。


   《心经》告诉我们要「我空观」,才有办法度一切苦厄。「照见五蕴皆空,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佛陀是不会欺骗我们的。《金刚经》教大乘菩萨的根本修行法门,就是教导大家「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离一切相,即名诸佛」,如何正当、正确的去观想。


   一切事物靠因和缘而成,称为「有为法」。不必靠因和缘而成,原本就有的那种空性,称为「无为法」。一切靠因缘变化的有为法,一定是变化无常的,所以他的速度是很快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地不实在,时间的变化是如露亦如电。要这样的观才能与道相应,与空性相应。
  


五、静中养成,动中磨练


   学佛一定要先认识世间的真实相,开悟以后,在日常生活不断的以修禅定或是持戒,配合智慧一起着手,来慢慢消除自己经常有的一些紧张、冲动的举动、习气。例如对于自己所喜爱的境界,那种不断的思惟,染着,爱恋的一股冲动的力量;或者对憎恨、厌恶的境界也是不断再想起,引发内心生恨的那种习气,然后境界现前时,「啪!」的一声,打、骂的不好行为就表现出来了。


   在禅堂里,要「静中养成,动中磨练」,安静的养成持戒修定的习惯,能够明心见性。先把这个修持养成一种习惯,然后出去面对大众,人与人相处时再来磨练,接受考验。自己心里有没有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起心动念,举手投足,有没有侵犯到别人?是否明白当下自己的心是怎么样子?所谓「悟后而修」,是指开悟了以后,在日常生活里一步一步的修。与人相处,你才知道自己的习气、脾气大到怎么样的程度?你的习气别人容易忍受,还是很难忍受?越难忍受就表示你的习气越重。人家不尊重你,你就大发雷霆,说人家伤害你的自尊,自尊心就是我执的代名词。


   人与人相处才好修行,热闹场中作道场,所以要在动中磨练。在禅堂里,要好好地养成一种随时观照,随时明心的功力,这非常重要。世间无常,大家更加要用心,好好的养成修定的习惯,才能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随时随地都能够派上用场。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禅的认知与修学 下一篇禅宗大意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