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沩山警策句释记(一)
2012-06-25 20:27:22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754次 评论:0

卍續藏 (X)  第 63 冊  No.1240


沩山警策句释科文


释此警策大科分(二)


初题目(二) . 一人 . 二法


次本文(二) . 一长行(二) . 一教诫(九) . 一业因苦果 . 二生老病死 . 三生灭时速 . 四违俗入道 . 五名利失道 . 六启示三学 . 七不修学过 . 八业果时熟 . 九策励劝修
. 二示法(三) . 一道行(六) . 一立行 . 二惩诫 . 三求道 . 四择友 . 五结诲 . 六潜修 . 二禅教(二) . 一禅学(二) . 一示法 . 二赞勉 . 二教理(二) . 一示教 . 二诫勉 . 三结劝(五) . 一启发 . 二示教 . 三劝勉 . 四显示因果 . 五自行化他 . 二重颂(三) . 一标颂题 . 二颂教诫(十一) . 一幻色 . 二时节 . 三生灭 . 四流转 . 五爱取有 . 六虗生空老 . 七无明惑 . 八慨时命速 . 九现因后果 . 十因果所由 . 十一循环不息 . 三颂示法(七) . 一依师 . 二择法 . 三了妄 . 四归真 . 五相忘 . 六寂照 . 七双泯


沩山警策句释科文(终)


沩山警策句释记序


生死事大。迅速无常。学道人。当时刻以此为念。日月易迈。若弗云来。生者不修。死将奚具。饕餮陋习。诚为可耻。此沩山警策之所以作也。鼎湖。


在和尚。敷扬妙道。诱诲来学。谆恳切笃。奖掖备至。偶一日大众请师开示沩山警策宗趣。师以无碍慧辩。悦可众心。因复请师分科句释。使警策之旨洞然。无论上哲中流。皆可循修。悉诣至道。师之上足石箭詗公。记师日前阐演之言。注于章末。如锦添花。如膏助明。是书大有裨于后学。匪细故也。读是书者。而如见沩山焉。而如见在和尚与沩山异口同心。能推从上佛祖。竭力为人之处。与大众相劝勉咨儆焉。昔大安禅师云。我在沩山三十年。看水牯牛。今变作露地白牛。常在面前。终日露迥迥地。趂亦不去。此真可谓能自警策者也。吾愿天下学道人。皆以大安禅师能自警策者而策之。



顺治庚子岁腊月禺山弟子邝裔书于龙江山麓

 

沩山警策句释记卷上


粤东鼎湖山沙门释 弘赞在犙 注


门人比丘 开詗 记


将释此文。大科分二。初释题目。次释本文。


初释题目二


一人。二法。


○一人


沩山。


题目四字。上二字是能诠之人。下二字是所诠之法。人以山为称。法以警策为目。人以山为称者。山踞长沙郡西北。因师居之。以尊人故。而称山也。师讳灵祐。俗姓赵。福州长谿人也。年十五出家。二十受具戒。精究大小乘经律。二十三游江西。参百丈大智禅师。丈一见许之入室。遂居参学之首。一日侍立次。丈令拨炉取火。师拨云。无火。丈自起深拨得少火。举以示之。曰。汝道无。这箇是甚麽。师因而悟入。礼谢陈其所悟。丈曰。此乃暂时岐路耳。经云。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时节既至。如迷忽悟。如忘忽忆。方省己物。不从他得。故祖师云。悟了同未悟。无心亦无法。祇是无虗妄凡圣等心。本来心法。元自备足。汝今既尔。善自护持。师后充典座之职。时有司马头陀。自湖南来。谓丈曰。顷在湖南。寻得一山名大沩。是一千五百人善知识所居之处。丈曰。老僧往住可乎。陀曰。非和尚所居。丈曰。何也。陀曰。和尚是骨人。彼是肉山。设居之。徒不满千。丈令侍者唤首座来。问曰。此人何如。陀请謦欬一声。行数步。陀曰。不可也。复唤典座来问。陀一见。乃曰。此正是沩山主也。丈夜召师入室嘱云。吾化缘在此。沩山胜境。汝当居之。嗣续吾宗。广度后学。师遂往居焉。其山峭绝。蟠木穷谷。几千百里。为罴豹虎兕之宅。人迹罕至。师与猿猴为伴。拾橡栗充餐。经六七载。乡民稍知。率众共营梵宇。由是道传天下。禅学辐辏。遂建沩仰一宗。敷扬正教。四十馀载。得悟者。不可胜数。入室者。四十一人。于唐大中七年正月九日。盥潄趺坐。怡然而化。世寿八十三。僧腊六十四。塔于本山南阜。敕谧大圆禅师。塔曰清净。


记曰。传云师住沩山日久。自知前身曾为越州村寺诵法华经僧。师示寂岁。去如来灭度。一千八百零二年矣。司马头陀。其人内秘直指之宗。外蕴人伦之鉴。兼穷地理。诸方创寺。多取决焉。首座。即华林和尚也。


○二法


警策。


此二字。乃一卷文之宗致也。警谓警诸未悟。策谓策诸后进。时沩山大师。因覩法末。情敝目滋。僧同陋俗。饕餮懈怠。无向上志。遂作此警策。以晓悟勉进焉。


记曰。按诸经论。或以单人为名。或以单法为名。或以人法为名。今此警策。正以人法为名。沩山二字。是后人所置。非大师自立。如常途注述。于题目下。别出作者名。今就题中标出。故以人法为名也。


○次释本文二


初长行。次重颂。


初长行二


一教诫。二示法。


一教诫九


一业因苦果。二生老死病。三生灭时速。四违俗入道。五名利失道。六启示三学。七不修学过。八业果时熟。九策励劝修。


○一业因苦果


夫业繫受身。未免形累。


上句明业果。下句明众苦。此是业繫苦相。业属过去。若果属现在。言其因中有繫。故其果中有累。累非一致。故云众苦。众苦者。略言三苦八苦。广则八万四千尘劳诸苦。葢由凡夫。不了自心。起惑造业。以业繫缚。故难免分段生死之形累。天台云。一切有为心行。常为无常患累之所逼恼。故名为苦。智论云。无量众生。有三种身苦。老病死。三种心苦。贪嗔痴。三种后世苦。地狱饿鬼畜生。法句经云。昔有四比丘。论世苦事。一言婬慾恼人。一言饥渴逼体。一言嗔恚扰乱。一言惊怖恐惧。共竞是非。佛言。汝等所论。不究苦义。身为诸苦之本。众患之源。当求寂灭。此为最乐。


记曰。夫万累本于身有。身由业繫而生。业因烦恼而得。以烦恼无明惑故。作众生业。由斯业故。繫缚有情。不得解脱。故于三界六道中。受种种身形。众苦之累。是则因业受身。身还造业。有身必苦。有形必累。老子亦云。吾有大患。为吾有心。吾若无身。何患之有。欲得无身须得无心。心为业用。业从缘起。若一念无生。患累俱捐。故肇论云。万累滋彰。本于妄想。妄想既祛。则万累都息。言三苦者。苦苦。坏苦。行苦。谓众生受于有漏五阴分段之身。性常逼迫。是为苦。又与苦受相应。即苦上加苦。故名苦苦。若乐相坏时。苦相即至。是名坏苦。有漏之法。四相迁流。常不安隐。故曰行苦。八苦者。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谓生老病死等。众苦聚集。故名五阴盛苦也。言分段者。声闻。缘觉。菩萨。所执法相不忘。受于变易生死之苦。凡夫为爱见所覆。不了境界虗妄。起惑造业。受于分段生死之苦。言烦恼者。谓昏烦之法。恼乱心神。与心作烦。令心得恼。略则三毒十恶。广则百八烦恼。乃至八万四千诸尘劳门。尘劳门。即万累也。


○二生老病死


禀父母之遗体。假众缘而共成。


上句明色本。下句明假合。此二句总属生法。即万累之原也。禀即禀受。体即四大色身。从初一念颠倒。揽父母赤白二秽为身。故曰遗体。假众缘者。假谓假借。亦藉也。众缘即四大六根。及十二因缘。圆觉经云。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言四大者。即地水火风。其体各异。中无实性。亦无主宰能自和合为身。必藉宿因众缘三事而成。因缘不具。色即不住。十二因缘者。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从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起忧悲苦恼。如是纯大苦蕴积集而生。然此十二法。展转能感果故名因。互相由藉而有谓之缘。因缘相续。则生死往还无际。若破无明。不起取有。则三界二十五有生死皆息。所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从无明灭。则行灭。乃至老死忧悲苦恼。纯大苦蕴积集皆灭矣。


记曰。身假众缘所成。缘合则起而为生。缘散则灭而为死。是以法从缘故不有。缘起故不无。既从缘有。故无真宰常主。止观云。从头足支节。一一谛观。了不见有我。何处有人。及与众生。业力机关。假为空聚。从众缘生。无有主宰也。十二因缘者。亦名缘起。又名缘生。谓先无其事。而从彼生。名之为因。素有其分。而从彼起。名之为缘。一曰无明。即昏暗之义。谓过去世烦恼之惑。覆葢本性。无所明了也。二曰行。行即行业。谓过去世身口造作一切善不善业也。此二支是过去因。三曰识。识即识心。谓由过去惑业相牵。致令此识投托母胎。一刹那间。染爱为种。纳想成胎。即揽父母精血二滴。合成一滴。大如豆子。住胎藏中。与三事和合。一命。二煖。三识。是中有报风依风。名为寿命。精血不臭不烂。名为煖。是中心意。名为识。如是三事。缺一则腐败不住。此是入母胎中初七日位。名歌罗逻。状如凝酥。从此以后。随母气息上下。七日一变。止观云。人托胎时。神识始与精血合。带丝在脐。脐能连持。谓脐既为诸肠胃之源。在胎之时。以母之脐。注子之脐。故母所食。从脐而入。以资于子。气息亦尔。子初在胎。依于母息。故俗名子以之为息。四曰名色。名即是心。谓心但有名字。而无形质也。色即色质。谓从托胎后。至第五箇七日。名形位。生诸根形。四支分别。是名为色。以父母精血为身根种。识在其中。故合名名色。五曰六入。谓从入胎已后。至第六箇七日。名髮毛爪齿位。至第七箇七日。名具根位。谓六根开张。有入六尘之用。故名六入。六曰触。触即触对。谓从出胎。乃至三四岁时。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虽触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而未能了知。生苦乐之想。故名为触。七曰受。受即领纳之义。谓五六岁。至十二三岁时。六根触对六尘。即能纳受前境。好恶等事。虽能了别。然未起贪爱婬染之心也。此五支是现在果。八曰爱。爱即贪爱。谓从十四五岁。至十八九岁时。贪种种胜妙资具。及婬欲等境。然犹未能广徧追求。故名为爱。九曰取。取即求取。谓从二十岁后。贪爱转盛。于色声香味触。五尘之境。四方驰求。故名为取。十曰有。有即后有。因果之不亡也。谓因求取诸境。起善恶业。积集牵引当生欲界。色界。无色界。三有之果也。此三支是现在因。十一曰生。生即受生。谓今生所作善恶之业。来世于三界六道中受生也。十二曰老死。老即根熟。死即根坏。谓来世受生已。至五阴身熟。名老。熟已坏灭。名死。此二支是未来之果。斯十二支。是三世因果。循环不断之法。以由过去世无明行为因。感斯现在识名色六入触受为果。由斯果故。起爱取有。为现在之因。由斯因故。招感未来世生老死之果。果复造因。因复感果。三世相续。无有间断。如车轮转。故曰轮廻。


虽乃四大扶持。常相违背。


上句假合。下句乖顺。夫人揽外地水火风合集成身。共相扶翼。执持命根。住寿一期。然于其中。常相乖顺。一大不调。百一病生。四大不调。则四百四病同时俱作。所言大者。谓此四法。无处不有。徧诸方域。故称为大。万事万形。皆四大成。在外则为土木山河。在内则为四肢百骸。聚而为生。散而为死。生则为内。死则为外。内外虽殊。而大不异。坚性属地。即髮毛爪齿皮肉筋骨等。此若不假水。则不和合。湿性属水。即涕唾精液大小便利等。此若不假地。则便流散。热性属火。即身中煖气。若不假风。则不增长。动性属风。即出入息。及身之动转。若无此风。则身不能动转施为。然此四大。性本无患。以众缘合集。增损相尅。病患由是而生。故地增则令身沉重。水积则涕唾乖常。火盛则头胸壮热。风动则气息击冲。即沉重。痰癊。黄热。气发。之病也。由此四病。则有四百四病生起。风病百一。黄病百一。痰癊病百一。总集病百一。如是诸患。无时不生。故曰常相违背。


记曰。大论云。四大为身。常相侵害。一一大中。百一病起。冷病有二百二。水风起故。热病有二百二。地火起故。火热相。地坚相。坚相故难消。难消故能起热病血肉筋骨脉髓等是地分。除其业报者。一切法皆和合因缘而生也。辅行云。四大不顺者。行役无时。强健担负。搪触寒热。外热助火。火强破水。是增火病。外寒助水。水增害火。是为水病。外风动气。气吹火。火动水。是为风病。或三大增害于地。名等分病。或身分增害三大。亦是等分病。属地病。饮食不节亦能作病。如薑桂辛物增火。蔗蜜甘冷增水。梨增风。膏腻增地。黄瓜为热病而作因缘。即是噉不安之食。而生病也。古云。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此之谓欤。


无常老病。不与人期。


上句明三相。下句明无主。三相本空。原无有我。何能作主任情与之期尅。除其识心达本者能之。昧者不觉也。无常者。谓本无今有。暂有还无。乃刹那不住之谓也。从出胎来。至壮至老至病。乃至命尽。于其中间。念念迁流不住。故曰无常。亦死之异名。老者根熟衰耄。形枯色悴。精神昏昧。髮白面皱。将死不久之谓也。病者。四大不调。四百从生。身力疲败。饮食不安。精神减损。坐起须人。故名为病。若以法次第相因。则死在后。今以无常一法。体徧一切。该于生老病死诸法故也。


记曰。新新不住。念念不停。谓之无常。经云。无常力大。迅速过于山水。折论云。无常有三种。一念念坏灭无常。二和合离散无常。三毕竟如是无常。


○三生灭时速


朝存夕亡。刹那异世。


上句言现生。下句言后世。此二句并释无常义。下更以霜露等喻明。言刹那者。时之极速也。谓人临终捨寿。只在最后一刹那顷。即诸根坏日。识迁离际。捨此故身。别受馀质时也。识谓第八识。去居殿后。来为先锋。一刹那间。揽父母精血住胎藏中。为生死之根。苦果之源也。


记曰。识有八种。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


譬如春霜晓露。倐忽即无。


上句设体。下句释性。以霜露遇日即消。体既不坚性亦非常。譬如者。设况之词。倐忽者。暂有而无也。


记曰。本文二句。是释朝存夕亡一句。总明时速也。倐者。速疾也。宗镜云。虽年百岁。犹若刹那。如东逝之长波。似西垂之残照。击石之星火。骤隙之迅驹。风里之微灯。草头之朝露。临涯之朽树。烁目之电光。若不遇于正法。必永坠于幽途矣。


岸树井藤。岂能长久。


上句出体。下句释义。临崖之树非长。二鼠侵藤岂久。大集经云。昔有一人。避二醉象。缘藤入井。下有三龙吐火张爪。彼即悬藤而住。上有黑白二鼠啮藤将断。傍有四蛇欲螫。其人仰望。二象已临井上。忧恼无托。忽有蜂过。遗蜜五滴入口。是人唼蜜。全忘危惧。今以二醉象喻生死。藤喻命根。入井喻无常。二鼠喻日月。四蛇喻四大。三龙喻三毒。五滴蜜喻五欲。三毒乃三恶道之因。故藤一断。即有堕落之患矣。


记曰。本文二句。释不与人期一句。斯明年月日速也。身似临崖树。业风一至。非力能挽。命如井中藤。日月时亏。使人不觉岸树是年不长。井藤是日月之速。言井藤者。是井边所生之藤。或云。树根。井谓丘墟枯井也。罗什法师曰。昔有罪人。怖罪逃走。王令醉象逐之。其人怖急。自投枯井。云云。三毒者。贪嗔痴也。三恶道者。地狱饿鬼畜生也。五欲者。色声香味触也。或以财色名食睡为五欲。谓众生迷于五欲少乐。全忘生死危险诸苦也。


念念迅速。


念。谓凡夫生灭心之妄念。前念未灭。后念续生。念念生灭。如灯烧炷。起灭不停。如是生灭迅速之相。非具慧眼者莫见。


记曰。此明念速也。妄念。故生灭不停。真心。则常住不迁。


一刹那间。转息即是来生。


梵语刹那。此言一念。乃时之极速也。僧祇云。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名一弹指。俱舍云。壮士一弹指顷。有六十五刹那。然念有大小。大念者。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中。有九百生灭。此言一刹那者。小念也。息。即出入息。此息名曰寿命。以一期为寿。连持曰命。一期连持息风不断。故出入息名为寿命。转即出已不复更入。名曰命终。此只在一刹那间。即第八识捨前阴。受后阴时。今不言中阴者。以举前后而该其中也。又中阴迟速不定。迟则七七之日。速则疾于心念。便捨中而受后矣。来生者。总该六道。随善恶业。而报生其处也。


记曰。本文二句。即释上刹那异世一句。此明刹那速也。上善生天。中善生人。下善生阿修罗。上恶生地狱。中恶生饿鬼。下恶生畜生。言瞬者。目动也。言中阴者。谓人命终。出入息断时。第八识捨离前阴身。即有中阴身。在虗空中。冥无所覩。以香为食。于有缘处。即见父母交会。欲火之光。随念便至。以颠倒想。一刹那顷。揽赤白二点。而成后阴。其中阴即灭矣。若其生方未定。或父母不会。此中阴身。七日一死。乃至七七日。必定托生。不出四十九日。若彼业报已定。或生人天。或堕鬼畜。一刹那间。捨前阴受中阴。捨中阴。受后阴。迅逾电光。非凡所测。唯佛能知。


何乃晏然空过。


何乃犹何为。亦反诘之词。亦承上转下之语。以上示知生死过患无常迅速。向下令悟捨俗入道。依法勤修。期出轮迴。晏然者。安然也。总谓光阴迅速。人命无常。何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而晏然虗度。不谋上进。以脱生死者乎。


○四违俗入道


父母不供甘旨。六亲固以弃离。


上句缺反哺。下句缺敬睦。父母者。子之天地也。诗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恩。昊天罔极。经云。若有供养父母。得无量福。佛言。父母于子。有大增益。乳哺长养。随时将育。四大得成。若人右肩负父。左肩负母。经历百年。便利背上。无有怨心。四事供养无乏。此子犹不足报父母之恩。欲报恩者。当劝父母于佛法僧。因果等法。未信者令信。已信者令增长。无净戒者。劝受持戒。有悭贪者。劝行惠施。无胜慧者。劝修胜慧。令善安住。以自调伏。乃名真实报父母之恩。六亲者。父母兄弟妻子也。又曰。一父。二子。三从父昆弟。四从祖昆弟。五曾祖昆弟。六族昆弟。弃离者。经云。菩萨出家。捨离六亲。不记不忆。勤修道行。以速成菩提故。


记曰。甘旨者。美食也。犹不足报父母恩者。谓虽色养无违。而不能置亲神于上界。欲利亲灵于多生者。必须劝持斋戒。广修福慧。若出家者。父母贫乏。不能自活。佛听教令信心。授彼三归五戒。然后乞食供之。南山云。真出家者。怖四怨之多苦。厌三界之无常。辞六亲之至爱。捨五欲之深着。能如是者。名真出家。则可绍隆三宝。度脱四生。利益甚深。功德无量矣。


不能安国治邦。家业顿捐继嗣。


上句缺致君泽民。下句缺承业继嗣。释子出家。捨生育继嗣。绍隆三宝种族。虽似忠孝有缺。然立身行道。以报亲恩。说法劝善。用羽皇化。如斯报德。孰能加焉。昔宋文帝。谓何尚之曰。若率土皆淳释化。则朕坐致太平矣。尚之对曰。夫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千室之邑。百人修十善。则百人和睦。人能行一善。则去一恶。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刑息于家。万刑息于国。此明旨所谓坐致太平者也。


记曰。上文明违俗。下文明入道。


缅离乡党。剃髮禀师。


上句离俗。下句入道。缅者远也。谓远离乡俗。趣向无为。即捨家。趣于非家也。剃髮禀师者。弃俗容仪。坏世饰好。倣同如来。具佛德相。禀命于师。从师受学。乃入道之玄规。出世之洪范也。


记曰。世以鬚髮为容仪饰好。比丘出家。违俗慕道。弃世所好。绝灭爱情。今时留鬚长髮。号曰头陀。名既叛而行复乖矣。梵语头陀。此云抖擞。谓抖擞三界尘劳烦恼。其行则有十二法。今以披髮。号为头陀者。讹妄之甚也。佛言。鬚髮爪长。是恶比丘破戒之相。若阿兰若独住比丘。无人剃者。听髮极长一寸。爪长如一麦。不得过。捨家趣非家者。弃世俗之家。入无为之舍也。文殊菩萨白佛言。云何如来说父母恩大。不可不报。又言师僧之恩。不可称量。其谁为最。佛言。其在家者。孝事父母。在于膝下。莫以报生长之恩。以生育恩深。故言大也。若从师学。开发知见。次恩大也。夫出家者。捨其父母生死之家。入法门中受微妙法。师之力也。生长法身。出功德财。养智慧命。功莫大焉。追其所生。乃次之耳。乡党者。乡向也。谓众人之所向也。党朋党也。古以五百家为党。周礼云。百家之内曰乡。汉志以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斯则以万二千五百家。而为乡也。禀者。受命也。


内勤克念之功。外弘不诤之德。


上句明念慧。下句明和敬。内切念慧。外阐六和。乃入道之功勳。立德之基本也。肇师云。非真心无以具六法。非六法无以和羣众。如众不和。非敬顺之本也。


记曰。一戒和同修。二见和同解。三身和同住。四利和同均。五口和无诤。六意和同悦。


逈脱尘世。冀期出离。


上句出世俗家。下句出三界家。欲脱尘俗。须发足超方。期超三界。当断烦恼。始符出家之本誓也。此二句。总结上文以起下词。


记曰。上句结父母六亲邦国继嗣乡党五句。下句结剃髮内勤外弘三句。逈者。寥远也。冀者。欲也。望也。


○五名利失道


何乃纔登戒品。便言我是比丘。


上句明无作始霑。下句明止德未备。由名行未当。非称比丘之义。辞亲入道。内勤外弘。本为期出生死。何以纔入僧数。即便饕餮名利。放逸恣情。造有漏因。结生死果。违背初心。失出离行耶。纔登戒品者。方禀具足。无作初成也。戒品有四。谓五戒。十戒。具足戒。菩萨戒。前后俱通在家出家。中二唯局出家。我是比丘者。具足戒人也。比丘是梵语。名含三义。一破恶。二怖魔。三乞士。含此三义。不能翻译。故存本音。


记曰。无作者。亦名无教。又名无表色。乃戒体也。从三羯磨而得。得此体已。任运止恶。任运行善。不用再作。故名无作。言止者。谓止断诸恶。令不更起也。破恶者。如初得戒。以三羯磨。发善律仪。破恶律仪故。若通就行解。能破见思之恶也。怖魔者。既能破恶。而魔王念言。此人非但出我界域。或有传灯。化我眷属。空我宫殿。故生惊怖也。乞士者。乞是乞求之名。士是清雅之称。谓内修清雅之德。外离四邪之食。净命自居。福利众生。破憍慢心。谦下自卑。告求资身。以成清雅之德也。今人多求多畜。岂称清雅之德。既乖其名。尚得为比丘者乎。


檀越所须喫用常住。


上句明信施。下句明僧物。若无戒德。则寸丝滴水难消。况檀越之四供。僧祗之受用乎。檀越者。檀是西音。此言施。越乃此方之语。谓能行施。则生生越度贫穷苦海也。常住有四。一。常住常住。谓僧寺房舍。众具。花果。田园。僕畜等。以体局当处。不通馀界。但得受用。不通分卖。故重言常住也。二。十方常住。如寺中供僧常食。体通十方。唯局本处。此二名僧祗物。三现前现前。谓僧现得施物。唯施此处现前僧故。四十方现前。如亡五众轻物。若未羯磨。物通十方僧。若已羯磨。物属现前僧。此二名现前僧物。


记曰。所须者。通食用。喫用者。喫局饮食。医药用通衣服卧具房舍等。


不解忖思来处。谓言法尔合供。


上句失观。下句痴议。以无观慧故。不解思法。由痴暗故。别生愚见。无惭无愧。慢怠贪嫉。因之而生矣。忖谓计度。思谓筹量也。谓言者。自出非语也。法尔者。理之当然也。合供者有二。一谓他合当供养于我。二谓我当合受他供。来处者。计一鉢之饭。作者功用不少。施者割妻子之分。以种福田。自德不全。岂合受供。众德虽备。犹须观行。方消信施。故文殊问经云。菩萨若无思惟。饭亦不应食也。


记曰。迦叶经云。时五百比丘言。我等不能精进。恐不能消信施供养。请乞归俗。文殊菩萨赞言。若不能消信施之食。宁可一日数百归俗。不应一日破戒受人信施。佛告文殊。若有修禅解脱者。我听受人信施食。慈恩法师云。不蚕衣。不田食。织女耕夫汗血力。为成道业施将来。道业未成争消得。慈受深禅师云。如今有等初学。饱食高眠。任性过口。犹嫌不称意。不知出家人。如一块磨刀石。一切人要刀利。便来石上磨。磨来磨去。别人刀利。自家石渐消薄。有等更嫌他人不来我石上磨。有甚便宜处。此语最切。如施金针。中人病处。假其石如金刚。不妨嫌他不来磨。智度论云。思惟此食。垦植耘除。收穫蹂治。舂磨淘汰。炊煑乃成。用功甚重。计一鉢之饭。作夫流汗集合成之。食少汗多。此食作之功重辛苦如是。入口食之即成不净。更无所直。宿昔之间。变为屎尿。本是美味。人之所嗜。变成不净。恶不欲见。行者自当思惟如此獘食。我若贪着。当堕地狱。噉烧鉄丸。从地狱出。当堕畜生。牛羊骆驼。偿其宿债。或作猪狗。常噉粪秽。如是观之。生厌离想。方堪受食。道安法师云。减割之重。一米七斤。无戒食施死入泰山。烧铁为食。洋铜灌咽。如斯之痛。法句所陈。所谓学道不通理。复身还信施。长者八十一。其树不生耳。若也一念回光。忽与道合。万两黄金亦消得。


喫了聚头喧喧。但说人间杂话。


上句总标。下句别释。以喧喧未审何言。故释曰。人间杂话。喫了者。饱食已。聚头者。共相聚首也。杂话者。世俗之言。不涉经律之语。犹无克念。外发言非。不修观慧。奚解忖思。三业不勤。掉举由生。遗教经云。若种种戏论。其心则乱。虽复出家。犹未解脱。是故急当捨离戏论散乱之心。求于无为寂灭之乐。欲得寂灭乐者。唯当善摄其心。灭除戏论之患。长芦赜禅师自警文云。若乃窃议朝廷政事。私评郡县官寮。讲国土之丰凶。论风俗之美恶。以至工商细务。市井閒谈。边鄙兵戈。中原宼贼。文章技艺。衣食货财。自恃所长。隐他好事。揄扬显过。指摘微瑕。既乖福业。无益道心。如此游言。并伤实德。坐消信施。仰愧龙天。罪始滥觞。祸终灭顶。何也。众生苦火四面俱焚。岂可安然坐谈无义。古德尚言自警。我等何人好不自思。


记曰。喧者譁也。掉举者。有三种。一身掉。谓身好游走。诸杂戏谑。坐不暂安。二口掉。谓好喜吟咏。竞争是非。无益戏论。世间语言等。三心掉。谓心情放逸。纵念扳缘。思惟文艺。世间才技。诸恶觉观等。宋光孝安禅师。在定中见二僧倚槛相语。初有天神拥卫倾听。久之散去。俄而恶鬼唾骂。扫其脚迹。询其故。乃二僧初论佛法。次序间濶。末谈资养。安自是终身未尝言及世事。律云。有二苾蒭。随路而行。说非法语。时有不信心夜叉。欲吸其精气。佛言。苾蒭在路行。应思惟善法。有二种事。一作法语。二如圣默然。至止息处。说圣伽陀。今人终日閒谈杂话。尚不免神鬼呵责。而况求其拥护。可得乎哉。


然则一期趂乐。不知乐是苦因。


上句明逸乐。下句明苦因。谓今生恣情放逸于欲乐。即是当来之苦因。苦因斯集。苦果便至。故云因地不真。果招纡曲。目前交报。殁后沉沦。斯之谓欤。一期者。谓诸众生受身。虽云寿命长短不同。然皆是一期果报。是则一生逐乐。诚为万劫之苦殃矣。


记曰。欲乐者。五欲乐也。


曩劫狥尘。未甞返省。


上句明随尘习。下句明失慧眼。由无始劫来。一向顺自惑习。随逐诸尘妄境。至今炽然胸中。未甞一念返照知非。何能尅修定慧。破彼惑习。而出尘劳耶。


记曰。曩谓曩昔。劫是长时。即无始劫来也。尘者尘垢。是染污义。谓诸妄尘惑习。能染污自心真性。不得见道故也。


时光淹没。岁月蹉跎。


上句是昼夜失。下句是年月失。淹没者。湮灭也。蹉跎者。虗过时日也。若不专修定慧。非但埋没光阴。实乃徒丧百年矣。


记曰。言时光者。是昼夜互举也。时谓十二支干。光谓三光也。


受用殷繁。施利浓厚。


上句自用。下句他施。他为求福施之无厌。而受者须生惭愧。知量受用。言受用者。身心纳润。恣情享施。殷繁者。四供滋多。百一盈长。施利者。四事供养百一所须也。殷繁。浓厚。名异而义同也。


记曰。惠休法师。三十年着一緉鞋。遇软地则赤足。甞诲众曰。汝今种种受用。未饥而食。未寒而衣。未垢而浴。未睡而眠。道眼未明。心漏未尽。如何消得。殷者盛也繁者多也。浓者不澹。厚者不薄也。四供者。饮食衣服卧具医药。百一者。沙门供身所须之物也。


动经年载。不拟弃离。


上句言时。下句言心。由受用殷繁。躭味不休。故致不觉经历年载。曾未生一念弃捨厌离之心。


记曰。拟者所谓拟之而后为。即揣度以待也。芙蓉禅师云。为厌尘劳。求脱生死。休心息念。断绝扳缘。故名出家。岂可等閒利养。埋没平生。直须两头撒开。中间放下。遇声遇色。如石上栽花。见利见名。如眼中着屑。况从无始以来。不是不曾经历。何须苦苦贪恋。如今不歇。更待何时。


积聚滋多。保持幻质。


上句畜不坚物。下句养梦幻身。谓积聚四供不坚之财。保持五阴梦幻之质。一朝无常到来。积之何用。四大分散。保之奚在。故净住法云。生不可保。唯欲营生。死必定至。不知顾死。况此危命。凶变无常。俄顷之间。不觉奄死。然其恶因既积。恶果难逃。形曲影呙。岂虗言哉。


记曰。财属五家。故曰不坚。谓水漂。火焚。贼盗。官得之。恶子败之。无作禅师云。福劣财强。财必为殃。德薄任大。任速成害。古人只要心达。不要身达。他贤莫揜。我贤莫伐。若如此。则知其命。合其道。终一身而自保矣。


导师有勅。戒勗比丘。进道严身。三常不足。


上二句诫勉。下二句示法。如来为三界之法王。四众之导师。穷尽物性。观机授法。应病与药。是故立法制戒。勅令诸弟子。修行进道。必须精勤。少欲知足。以三事而自严身。三事。谓饮食。衣服。睡眠。斯三者。使人之所蔽。障道之因缘。故令常须不足。方与道合。


记曰。导师者。引导众生出于三界之火宅也。思益经云。于诸众生。生大悲心。令入正道。不求报恩。故名导师。报恩经云。示涅槃径。使得无为常乐。故名大导师。遗教经佛言。汝等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愍。汝等比丘。受诸饮食。当如服药。于好于恶。勿生增减。趣得支身。以除饥渴。如蜂採花。但取其味。不损色香。比丘亦尔。受人供养。趣自除恼。无得多求。坏其善心又云。汝等比丘。当自摩头。以捨饰好。着坏色衣。执持应器。以乞自活。又云。汝等比丘。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睡眠也。勗谓勉勗。严谓严正。


人多于此。躭味不休。日往月来。飒然白首。


上二句贪利。下二句忘生。噫。贪着世利犹未息。不觉白髮堆头矣。日往月来如旋火。死符不久又将至。


记曰。于此者。三事也。飒者。犹风飒然而至也。如阿含经云。有四事。先不语人。一头白。二老。三病。四死。是四事。不可避。亦不可却。


后学未闻旨趣。应须博问先知。


上句言他乏益。下句令先自利。谓虗生空老。无言以接后来。欲得利他。先须自利。自利则博问先知。彻佛祖心性之源利他则了达真宗。广示事理方便之门。博问则不择尊卑。不耻下就。所谓依法不依人。广示则不拣怨亲。不分贵贱。所谓心慈体正。法施平等。设怀彼我。自他两失。法句经云。学先自正。然后正人。调身入慧。必还为上。身不能利。安能利人。心调体正。何愿不至。虽诵千言。不行何益。不如一闻。勤修得益。虽诵千言。不求出世。不如一悟。绝离三界。虽诵千言。不存悲智。不如一听。自他两利。


记曰。旨即经律之宗旨。趣则宗之所归也。宗者尊也。崇也。旨是意旨。谓经律之所崇所尊所主意旨。归趣究竟处也。博谓广参。问谓请益。先知者。先觉也。事钞曰。古云博学为济贫。僧传曰。非博则语无所据。故学不厌博。博则通矣。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苟生而贫于学者。懦夫也。死而富于道者。君子也。是知博学乃济识见之贫也。庄子曰。人而不学。谓之视肉。学而不行。谓之撮囊。弗畔。谓不违道也。


将谓出家。贵求衣食。


此二句。结上起下之文。将者。欲也。拟也。亦抑词也。然捨俗出家。本以道为重。非以衣食为所贵也。


记曰。道安法师诫众云。卿已出家。弃俗辞君。财色不顾。与世不羣。金玉不贵。惟道为珍。约己守节。甘苦乐贫。近德自度。又能度人。


○六启示三学


佛先制律。启剏发蒙。


上句明五篇七聚。下句明开发初机。以律是定慧之首学。万善之基本也。蒙是蒙昧。谓从未证圣位以来。皆曰蒙昧。况馀初学薄地凡夫乎。佛先制律者。葢由众生烦恼炽盛。三毒竞兴。颠倒乱想。失智慧明。造生死业。是故如来应机设教。首以木叉防非止恶。次以禅定息虑忘缘。后以智慧破惑证真。故南山云。但身口所发。事在戒防。三毒勃兴。要由心使。故先以戒捉。次以定缚。后以慧杀。理次然乎。


记曰。佛即本师释迦如来。梵语具云佛陀。此言知者。亦言觉者。谓于菩提树下。了了觉知三世众生非众生数。有常无常等。一切诸法。三觉圆明。故称为佛。一者自觉。悟性真常。了惑虗妄。二者觉他。运无缘慈。度有情界。三者觉行圆满。穷源极底。行满果圆故。梵语毗尼。此云律。律者诠也。谓诠量轻重。开遮持犯等。梵语波罗提木叉。此云别解脱。即戒也。谓三业七支。各各防非。别别解脱。又受戒已。随对杀等事不作。别别无因。则别别无果。故名别别解脱也。剏者。初也。谓立法剏业之始也。五篇七聚详具大律。乃比丘二百五十戒法。尼则三百四十八戒法。智论云。尼受戒法。略则五百。广则八万。


轨则威仪。净如氷雪。


上句示法。下句设喻。轨则者。律之轨范法则也。人能禀受斯则。即便直趣无上道也。威仪者。谓有威可畏。有仪可敬。由比丘奉持禁戒。众德威严。令人可畏。于行住坐卧。仪端表正。令人可敬。是则内严外正。一尘不染。故如水之洁。雪之白也。


记曰。本文二句。是戒体。下之四句是戒用。


止持作犯。束敛初心。


上句明持犯。下句明功能。然止即是持。作便是犯。止则三业不驰妄境。诸恶不生。持则守志坚贞。心离散逸。是为束敛。乃入道之首约。定慧之初门。故云初心。


记曰。止则诸恶不起。持则吉罗无犯。又止则心无妄动。持则执而不失。束则念无散逸。敛则定水湛然。辅行云。有言大乘何须执戒者。此谬也。言不执者。乃是持而不执。若令不持名不执。乃是执破。何名不执。执持尚无。妄持安在。


微细条章。革诸猥弊。


上句明戒相。下句明对治。以戒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故曰微细条章。对治八万四千诸尘劳。故曰革诸猥獘。


记曰。条章者。即二百五十戒中诸微细条相也。革者。悛除也。猥弊者。即三毒十使诸惑习染也。诸惑者。略言三结十使。广言八十八使。乃至八万四千尘劳。能结缚众生。驱使流转三界。不得解脱。三结者。一身见。二戒取。三疑结。更加贪。嗔。痴。慢。边见。邪见。见取。为十使。此之十使。历三界四谛下。增减不同。共成八十八使。葢欲界苦谛下。十使具足。集灭二谛下。各有七使。谓除身见。边见。戒取。三使。道谛下有八使。谓除身见。边见二使。则四谛合为三十二使也。色界无色界。四谛下皆如欲界。只于每谛下。又除嗔使。以上二界嗔使不行故。一界有二十八使。二界合五十六使。并前欲界三十二使。总成八十八使也。八万四千。诸尘劳者。以贪嗔痴行。及等分行。各具二万一千。共为八万四千也。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者。二百五十戒法。以行住坐卧四威仪。各有二百五十。合为一千。循过现未来三世。为三千威仪。以此三千。配身口七支。成二万一千。以此二万一千。复对治贪嗔痴及等分四种烦恼。为八万四千细行。是为对治八万四千。诸尘劳门也。


毗尼法席。曾未叨陪。了义上乘。岂能甄别。


此承上起下相因之词。上二句戒律未习。下二句经教叵明。曾未叨陪者。谓未曾五夏依师。十席就听。既戒为三藏首学。定慧初门。学拟躐等。教理何明。初门未进。堂奥宁窥。是知戒律未严。慧解靡生。而无上了义之宗。安能辩析悟入者乎。言了义者。谓诸大乘经教。乃决择显了之谈。广明中道实相之义。非诸小乘经典。及馀覆相。密意含隐之说也。


记曰。忠国师云。禅宗法者。应依佛语。一乘了义。契取本原心地。转相传授。与佛道同。不得依于妄情。及不了义教。横作见解。疑悞后学。俱无利益。如师子身中虫。自食师子肉。非天魔外道。而能破灭佛法矣。毗尼法席者。讲演戒律处也。律制比丘。纵证三明六通。亦须五夏依师学律。若律不明。乃至终身不离依止。资持云。律制比丘。五夏已前。专精律部。若达持犯。办比丘事。然后乃可学习经论。今越次而学。行既失序。入道无由。大圣诃责。终非徒尔。今时纔霑戒品。便乃听教参禅。为僧行仪一无所晓。况复轻陵戒检。毁呰毗尼。贬学律为小乘。忽持戒为执相。于是荒迷尘俗。肆恣凶顽。且戒必可轻。汝何登坛而受。律必可毁。汝何削髮染衣。是则轻戒。全是自轻。毁律还是自毁。妄情易习。至道难闻。拔俗超群。万中无一。请详圣训。能无从乎。十席就听者。昔宣律师。其师勉之十徧往听毗尼。元宣师非钝。尚就十听。葢欲极其精妙。尽其旨趣。为定慧之本。无生之要也。甄别者。分析明了义理之谓也。


可惜一生空过。后悔难追。


此二句是慨歎词。谓经律不明。即失身戒心慧。而玄道无因契悟。是为空过。生死到头。悔之不及。故曰难追。


律是戒学。经属定学。已示二学竟。下明慧学。以道由般若妙慧。方能契会也。


教理未甞措怀。玄道无因契悟。


上句慧解未具。下句顿悟无由。教理者。诠理之谓教。教之所诠曰理。诠理之教者。即十二部经。良由如来依理立言。令羣生修行而证于理。四教义云。说能诠理。化转物心。故言教也。化转有三义。一转恶为善。二转迷成解。三转凡成圣。所言诠理者。谓诠真谛理。及中道理也。玄道者。即佛祖心印。强而言之曰。幽玄微妙寂灭无相之道也。若不以如来教理为正因。则佛祖无上妙道。顿悟无由。故达磨西来。以四卷愣伽为心印。黄梅五祖。劝持金刚般若。天台证入法华。圭峰顿悟圆觉。故宗镜云。西天诸祖。此土六代。乃至马祖。南阳鹅湖。空山禅师等。并博通经论。圆悟自心。所有示徒。皆引诚证。终不出自胸臆。妄有指陈。是以绵历岁华。真风不坠。以圣言为定量。邪伪难移。用正教为指南。依凭有据。但莫执义上之文。随语生见。直须探诠下之旨。契会本宗。则无师之智现前。天真之道不昧。故知教有助道之力。初心安可暂忘。所以从上先圣诸祖。莫不研穷三藏至理。印可自心。观风化物。今之学者不能全此。反生轻谤。是何心哉。苟得鱼忘筌。则经律何过。如来金口所说一言一字。百劫千生尚不闻见。况得受持解悟。故知教不迷人。人自迷教耳。圭峰云。诸宗门下。皆有达人。然各安所习。通少局多。以承禀为户牖。各自开张。以经论为干戈。互相攻击。情在函矢而迁变。法逐人我为高低。致使是非分拏。莫能辩析。经如绳墨。楷定邪正。绳墨非巧。巧者必以绳墨为凭。经论非禅。参禅者必以经论为准。当知经是佛语。禅是佛心。律是佛行。如来身口意业。本不相违。良由人与法差。法与人病。捨一执一。自为颠倒。若是至人。回万法于己者。则奚是奚非。何相违之有哉。


记曰。本文二句。言无慧学。即无因顿悟。是则因律明教。因教明道。问曰。顿悟乃直指之宗。不立文字。何用经教为指南耶。答曰。岂不闻乎。依经解义。三世佛怨。离经一字。即同魔说。又云。今人看古教。未免心中閙。欲免心中閙。应须看古教。宝藏论云。古镜照精。其精自形。古教照心。其心自明。若知一切法。本是如来藏中性德妙用。又何是何非。何文字之有耶。十二部经者。如来一代说法。教分十二。统摄三藏。一契经。二重颂。三受记。四伽陀。五无问自说。六因缘。七譬喻。八本事。九本生。十方广。十一未曾有。十二论议。南阳忠国师。鹅湖大义禅师。思空山本净禅师。


○七不修学过


及至年高腊长。空腹高心。不肯亲附良朋。惟知倨傲。


上二句明我相。下二句明慢相。又初句年腊高。而无德。次句心高而无道。故曰空腹。不肯亲附。是自恃。惟知倨傲。是凌他。此二皆属慢相。然慢有六种。一过慢。谓于相似法中。执己为胜。二慢过慢。元他本胜己。而强谓胜他。三我慢。谓恃己凌他也。四增上慢。原自未得道。谓己得道。五下劣慢。谓本己无能。反自矜夸。六邪慢。谓执着邪见。凌慢他人也。今于六慢中。此属慢过慢。及我慢。下劣慢也。


记曰。徒自年高而德不侔。唯知倨傲。而无道可尊。年是生年。腊是戒腊。亲附即亲近。良朋是善友。倨傲谓不谦逊。即慢他也。


未谙法律。戢敛全无。


上句教律失。下句身心失。不肯亲近明师善友。奚识教律修持。未解修持。安能收摄身心。


记曰。教防三毒。律禁七支。未谙者。未识也。戢敛者。收摄也。


或大语高声。出言无度。不敬上中下座。婆罗门聚会无殊。椀鉢作声。食毕先起。


初二句语业失。次二句意业失。亦仪轨失。后二句身业失。亦规矩失。以不知法律。三业无规。故致斯失。若能戢敛。则无事不办矣。婆罗门者。西国俗士。四姓之一。惟论年尊。不贵德长。故无上中下座之敬。或先至先尊。后来后坐。聚会无规。愦閙非一由无戢敛。是故与彼无殊。


记曰。梵语婆罗门。此云净行。亦云梵志。四姓者。一刹利。王种也。二婆罗门。贵姓也。三毗舍。商贾也。四首陀。农人也。无度。谓无法度也。聚会。即聚集。或祭祀集。或节会集。或论议集。无殊。即无别也。出家以戒腊高。故其德长。不论生年为尊也。


去就乖角。僧体全无。


上句法失。下句仪失。往来不存些些轨则。如圭之失方。故曰乖角。动静不具小小威仪。如婆罗门聚会。故曰全无。


记曰。乖。背也。违也。角。方也。方者。法也。道也。去就乖角乃措置乖方也。圭体上圆下方。象天地之规矩方圆也。圭失方即非圭。僧乖法即非僧。故曰全无。


起坐忪诸。动他心念。


上句自失。下句失他。三业不谨。故坐起无恒。躁动非一。是以令他动念。


记曰。忪音忠。忪诸者。心意躁动。情不安隐。举止非常也。慈受禅师云。使人动念。魔障易生。众口烁金。自家何乐。作福虽多。不如避罪。暗中动念。自昧不知。日往月来。面黄身瘦。


不存些些轨则。小小威仪。将何束敛后昆。新学无因倣傚。


上二句自失规法。下二句不能法他。既自不存轨法。何能法范他人。是故来学无由取则矣。


记曰。新学即初学。后昆是后贤。即后学也。倣傚。犹取法也。书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世儒尚然。况出家者乎。


纔相觉察。便言我是山僧。


上句他成。下句自慢。谓他贤正欲以善言相成。而自便生我慢。遂出此无惭语也。


记曰。言我是山僧者。谓我是住山之人。只知一箇话头。那管经律。威仪细行之事。法昌禅师云。有一般汉。记取一肚葛藤。摩唇捋嘴。胡言汉语。道我解禅解道。轻忽好人。作无间业。一朝眼光落地。业境现前。如落汤螃蠏。手忙脚乱。从前学得活计。总用不着。若闻人举着他肚里事。嗔心忿起。便道佛法岂有与麽事。大悟不拘小节。斯等好似将牛屎比旃檀。有甚交涉。慈觉禅师云。或自恃天真。拨无因果。妄谓但向胸中流出。不依地位修行。所以麤解法师。不通教眼。虗头禅客。不贵行门。此偏枯之罪也。或则浑身破碎。满面风埃。三千细行全无。八万威仪总缺。或则追陪人事。缉理门徒。身游市井之间。心染闾阎之态。所以山野常僧。未免农夫之诮。城隍释子。反为儒士之羞。此懒惰之罪也。向下指出无细行懒惰之由。


未闻佛教行持。一向情存粗躁。


上句失闻修。下句失戒定。法律未闻。何识行持。戒定未修。故致情同猿马。


记曰。闻即闻慧。行持即修慧。闻思修三慧。今举闻修。以该其思矣。三皆云慧者。谓由三法。各能生无漏圣慧。若无此慧。则不能断惑证真也。


如斯知见。葢为初心慵惰。饕餮因循。


初句承上起下之词。次句入道不勤。后句贪利丧日。如斯知见者。如上恶习之识见也。葢为初心慵惰等者。谓由初心入道不勤。故曰慵惰。未闻佛教修持。遂乃饕餮名利。不肯亲附良朋。是以因循过日。染缘渐深。恶习滋长。故致如斯知见。正所谓打头不遇作家者也。


记曰。慵音戎。懒也。饕音滔。贪财也。餮音铁。贪食也。法灭尽经云。佛言。法欲灭时。诸魔沙门。坏乱吾道。着俗衣裳。乐好袈裟五色之服。不修戒律。半月半月虽名诵戒。厌倦懈怠。不欲听闻。不乐读诵经律。设有读者。不识字句。为强言是。不谘明者。贡高求名。虗无雅步。以为荣贵。望人供养。命终死后。当堕无间地狱。五逆罪中。饿鬼畜生。靡不更历。于无边恒沙劫。受罪竟。乃出生在边国。无三宝处。如佛所记。半月诵戒不欲听闻。今时诵戒尚希。况得听闻。呜呼诚为法灭相矣。昔齐僧云。住邺下宝明寺。以讲演着名。襟带众理。于四月十五诵戒时僧集。云居座首。乃白众曰。戒本防非。人人诵得。何劳数闻。可令一僧竖义。使后生开悟。众无敢抗。遂废诵戒至七月十五日旦。忽失云所在。众四出追觅。乃于寺外三里许古塚中得之。血流徧体。问其故。则云。有一勐士。手执大刀。厉声呵曰。尔何人。敢废布萨。妄充竖义。即以刀刽我身。痛毒难忍。扶接还寺。竭诚忏悔。经于十年。至心尽敬说戒布萨。读诵众经。以为常业。临终之日。异香来迎。欣然而逝。时咸嘉其即世惩革。不坠彝伦。又大觉寺僧范。戒德清高。甞宿他寺。于十五日。众议共停布萨。令僧竖义。有僧升座叙曰。竖论法相。深会圣意。何劳布萨。乃僧常闻耳。忽见一神。高丈馀。雄峻惊人。问竖义者曰。今是何日。答云。布萨日。神即以手搨之。曳于座下。捶顿将死。次问上座。答亦同前。搨还将死。陵害二三上座已。神掉臂而出。时道俗共覩。范师既见。由是自励一生。僧事私缘。无敢说欲。乃至病重。不堪扶轝。由请僧就房。恭敬说戒。斯时崇经论。偏禅学。而轻戒律者。请观此思之。


荏苒人间。遂成疎野。不觉[(龙-月+日)/足]踵老朽。触事面墙。


上二句涉俗成野。下二句空老无识。又初句交熏。次句习成。三句奄尔衰至。四句无明日蔽。葢为不修正业。散漫自放。日涉俗缘。攀缘尘境。纵恣六情。故至心行遂成疎野。染习日深。无观照力。奚觉四相迁流。倐尔衰老时至。心径不通。百无一晓。瞩物成壅。如人面壁。此等皆由不肯博问先知。故至到老遂成骨董。


记曰。荏苒。犹散漫侵寻也。[(龙-月+日)/足]踵。乃行不前也。朽即衰朽。所谓缶既已老。无三种味。空生空死。唐弃一期。无三种味者。譬如甘蔗。既被压已。滓无复味。壮年盛色。既被老压。无三种味。一者不能诵经解义。二者不能坐禅修观。三者不能劳务作福。四相者。生住异灭也。骨董者。墨谈云。罗浮頴老。取饮食杂烹之名。今俗多借用之。


后学咨询无言接引。纵有谈说。不涉典章。


上二句他失润益。下二句言不关典。既尔触事面墙。将何以接后昆。纵有一言半句。不关佛祖典模。何异不见水老鹤哉。


记曰。如来去世不久。有一比丘错诵法句经偈云。若人生百岁。不见水老鹤。不如生一日。而得见了之。时阿难尊者闻之。惨然而歎曰。如来正法灭何速哉。乃语彼比丘言。如佛所说。若人生百岁。不见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见了之。是比丘回向师说。其师言。阿难老耄。言多错谬。不可信也。汝当还如前诵。桉昔正法尚存。讹替若此。况今去圣时遥。不亲良朋。不近明师。而能出言涉于典章乎。


或被轻言。便责后生无礼。嗔心忿起。言语该人。


初句无德被诮。二句不省己过。下二句嗔毒伤人。言既不涉典。何怪他轻。己过不省。反责他非。嗔火一纵。无不燎然。


记曰。嗔。怒也。忿恨也。又忿他为嗔自忿为恚。道安法师云。经道不通。戒德全无。朋友嗤弄。同学弃捐。如是出家。徒丧天年。


○八业果时熟


一朝卧疾在床。众苦萦缠逼迫。晓夕思忖。心里恛惶。


上二句身苦。下二句心苦。异熟时至。四大乖常。一大不调。百脉筋抽。伏枕思忖。无善可记。束手泉门。何疑之有。岂不恛惶者哉。


记曰。萦者。绕繫也。缠者束缚也。逼迫者。驱逼急切不安之谓也。晓夕者。早晚也。思忖者。思惟忖度也。恛惶者。昏乱恐遽也。


前路茫茫。未知何往。从兹始知悔过。临渴掘井奚为。


上二句不知去处。下二句追悔不及。六道险途。生死旷野。不知来处。焉知去处。日前不预打点。临时悔之何及。佛言。人痴故有生死。何等为痴。本从痴中来。今生为人复痴。心不解不开。不知死当所趣向。此正所谓未知何往也。


记曰。本文初句。言三途六道宽旷无际。次句心识不知去处。第三句临终始悔先愆。第四句设喻以明之。百喻经云。昔外国有一贫人。善能作鸳鸯鸣。欲偷莲花。即入王池。作鸳鸯鸣。时守池人疑。而问曰。池中是谁。贫人失口答言。我是鸳鸯。守者捉得。将诣王所。至中途复更作鸳鸯鸣。守者言。汝先不作。今作何益。世间愚人。亦复如是。终身作众恶业。不习心行。使令调善。临命终时。方言我今欲修善。时狱卒将去。付阎罗王所。虽欲修善。亦无所及。如彼愚人欲到王所。方作鸳鸯鸣。


自恨蚤不预修。年晚多诸过咎。临行挥霍。怕怖慞惶。


上二句自责。下二句失主。日前三毒不除。年晚积罪如山。临终之际。业境现前。纵饶强作主张。难免怕怖慞惶。正是日前足跟不稳。临行手忙脚乱。


记曰。过咎者。罪愆也。霍当作攉。乃手反覆也。摇手曰挥。反手曰攉。谓如反掌迅速之间。怕怖慞惶者。畏惧恐遽之甚也。


縠穿雀飞。识心随业。如人负债。强者先牵。心绪多端重处偏坠。


初二句身心随业。次二句业强牵心。后二句报偏由心重。又初句喻先业果谢。次句心随业往。三四句喻业强报先。五句妄念非一。六句报从心堕。然善恶之业。强弱由心。果报之处。轻重自分。垢心浊重。即坠三途。善业轻举。便升人天。若据出世法中。人天原是有漏之果。亦名为堕。唯其一心不生。方脱沦坠。縠穿雀飞者。雀乃小鸟也。大论云。鸟来入瓶中。以縠揜瓶口。縠穿鸟飞去。识神随业走。今以瓶喻四大。縠喻命根。鸟喻识神。识神即识心也。因其乘前善恶业来受报。如鸟入瓶。为业所繫。如罗縠揜。果报若谢。即便随业。如縠穿鸟去。去必逐业。故名随走。由识心繫以业绳在于色瓶。而无处不至。业绳未断。去已复还。瓶破繫断。即去不返。谓现今四大若坏。名为去已。复受后身。名为复还。至无学果。方名瓶破。后生业尽名为不返。言识心者。即第八心王阿赖耶识。执持善恶种子为总报主。随业者。谓六识所造善恶之业。能引第八于六道中受总报身。业为能引。识为所引。故云随业。先牵者。谓善恶二业。何者强重。即牵之先往。而受来报也。心绪等者。谓第六识。种种妄想。分别非一。攀六尘境。作众恶业。坠堕三途。心多则堕重。妄少则坠轻。圭峰云。作有义事。是惺悟心。作无义事。是散乱心。散乱随情转。临终被业牵。惺悟不由情。临终能转业。欲验临终受生自在不自在。但验寻常行心尘境自由不自由。二六时中当省察耳。此是圭峰一贴发汗散。诸仁者。好自检验看。切勿蹉过也。


记曰。阿赖耶。此云藏识。谓能含藏善恶。世出世间诸法种子故。以由最初不觉心动。成于无明。薰习真如。而为阿赖耶识。以执持种子。能令生死流转不断。故此识亦名执持。或名异熟识。谓能引生死善不善业。异熟果故。异熟者。谓今生作业。来生受报。因灭果生。异时而熟。旧云果报是也。宗镜录问云。诸根坏日。识迁离时。捨此故身。别受馀质。去来之识。相状云何。答曰。如显识经云。识之运转迁灭往来。犹如风大。无色无形。不可显现。而能发动万物。示众形状或摇振林木。摧折破裂。出大音声。或为冷为热。触众生身。作苦作乐。风无手足形容。亦无黑白诸色。识界亦尔。无色无形。无光明显现。所薰因缘故。显示种种功用。同性经云。众生捨此身已。业风力吹。移识将去。自所受业。而受其果。縠音斛是薄纱即方目纱也。


无常杀鬼。念念不停。命不可延。时不可待。


上二句无常速。下二句时命速。以无常为杀鬼者。谓彼无常。虽无形质可见。而能断人命根。故云杀鬼。止观云。无常役鬼。不择豪贤。危脆不坚。难可恃怙。云何安然规望百岁。四方驰求。贮积聚敛。聚敛未足。溘然长往所有产货。徒为他有。冥冥独逝。谁访是非。念念不停者。是迁流不住之义。智度论云。无常有二种。一相续法坏无常。二念念生灭无常。涅槃经云。菩萨修于死想。观是寿命。常为无量怨雠所绕。念念损减。无有增长。犹山瀑水。不得停住。亦如朝露。势不久停。如囚趣死。步步近死。命不可延者。命谓寿命。乃前业异熟定报。故不可延也。时不可待者。时即时刻。既是前业定报。非人力可能留待。所谓阎王注定三更死。定不留人到五更。定业难逃。此之谓欤。


记曰。[(龙-月+日)/足]踵老朽。是老苦。卧病在床。是病苦。无常杀鬼。是死苦也。正法念处经云。临命终时。刀风皆动。如千尖刀。刺其身上。十六分中。犹不及一。若有善业。则苦恼少。


人天三有。应未免之。如是受身。非论劫数。


上二句业果难逃。下二句生死无际。言三有。已该人天。欲令文义互彰。故叠言之。三有。即三界众生。所作有漏善恶业因。致感当来有漏善恶果报。因果不亡。故名为有。一欲有。谓欲界人天。及四恶趣众生。皆不离欲染。故名欲有。二色有。谓色界四禅天。虽离欲染。尚有色质。故名色有。三无色有。谓无色界四空天。四大已空。无有色质。惟馀四蕴。故名无色有。斯等皆由因造有漏。果繫有为。既已无常。不离三界受生。故曰应未免之。果复造因。因还感果。轮迴无际。故曰非论劫数。


记曰。劫数者。世界有成住坏空四时。每一时经二十小劫。四时共经八十箇小劫。一小劫共计一千六百八十万年。八十箇小劫。名一大劫。通计一十三万四千四百万年。今乃人住二十小劫中。共计三万三千六百万年。兹当第九小劫。尚馀十一箇小劫。过已。即坏劫时至矣。四蕴。谓受想行识也。其六欲天。四恶趣。四禅天。四空天。俱如下释。


○九策励劝修


感伤歎讶。哀哉切心。岂可缄言。递相警策。


上二句感切。下二句劝勉。沩山因覩末法缁流。贪利废道。沦落生死。故此感伤嗟叹情切。不忍默言。乃作此警策。递相警悟策发。而劝励之。


记曰。讶嗟怪也。缄封也。递传递也。


所恨同生像季。去圣时遥。佛法生疎。人多懈怠。


上二句慨不遇圣世。下二句慨法末人顽。像季者。季即末也。葢由释迦如来教法住世。而分正像末三时也。正法者。正犹证也。谓如来灭度后初一千年间。人有禀教。便能修行。即能证果。像法者像似也。言有教有行。似正法时也。谓如来灭后二千年间。人有禀教。便能修行。而多不能证果。末法者。末即末后。亦微末也。谓如来灭度正像之后。一万年间。教法垂世。人虽禀教。而不能修行证果。或云末法有三万年。沩山唐代出世。如来灭度垂千八百年。故云像季。复与如来相去将二千载。故曰时遥。时代遥隔。传法大人渐稀。是曰生疎。既失良导。又丁末劫。根器下劣。无向上志。故曰懈怠。


记曰。季次孟仲之后。若以像法一千年言之。后三百年属季。若以正像末三时言之。季是正像之后时也。圣世者。是如来在日。又正法时亦名圣世。


略伸管见。以晓后来。若不蠲矜。诚难轮逭。


上二句示教。下二句诫勉。既有所感伤。不无言示以勉修持也。略伸管见者。略犹未广。伸谓伸述。管见。如管窥天之见。此是沩山大师之谦词也。以晓后来者。以此晓谕后学。惩过迁善之谓也。若不蠲矜二句。是结上劝修之语。谓不涤除如上恶欲习染。傲慢放逸之过。则实难挽回矣。


记曰。蠲音涓。涤濯也。除免也。矜音京。骄矜自负也。又矜夸自饰也。逭音换。转也。轮逭。犹挽回也。诫勉者。令断诸恶行。而勉修众善也。


沩山警策句释记卷上


音释


罴 音卑似熊。   兕 词字上声一角野牛重千斤。   橡 音象。栩实乃柞栎也。花黄色。九月结实。实外有房。可以染皂色。   搪 音唐。搪揬触也。   骤 音驺。疾速也。   隙 轻字。入声。孔也。   揄 音于。揄扬誉言也。   谑 香字。入声。戏谑也。   槛 咸字。上声。轩窻之下栏槛也。   叵 音颇。不可也。不能也。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博山和尚参禅警语 下一篇沩山警策注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