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祖师禅
2013-05-07 12:50:41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301次 评论:0

  禅宗的产生,中国佛教的整体面貌被改变,祖师禅的问世,大乘禅定有了新的禅定法系。禅宗的殊胜,使中国佛教走上了发展的顶峰,祖师禅的风姿,把义理佛教变成了生命觉醒的佛教。禅宗创生了祖师禅,祖师禅就是禅宗。


  禅宗标榜“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舍弃知解,抛弃经教,河佛骂祖,棒打断喝,全然为了显示众生本心的样貌,完成“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目的。


  禅宗虽以禅名宗,但却不同于佛教所说的“禅那”、“定”、“三昧”,相反贱视坐禅,“道在心悟,岂在坐也?”“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它是把禅的内核凸现出来,直落到众生心上,“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坐禅的形式岂可障碍了心的本性,桎梏了心的自由?


  觉悟来源于刹那,并无阶级,要四禅八定何用?“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因为“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心性本净,如镜自明,拂尘看净,无用劳作。平常心就是道。


  禅风普传,遂有参差,一花五叶,其实一味。接机对锋,各显手段;众生等差,门庭遂生。天下都是选佛场,婆婆卖饼也说禅。


  近几年,禅宗书籍风传海内,既有翻印禅师古著的,也有研究的著作;既有阐发义蕴的,也有照录公案的;既有专评禅宗的,也有文学、诗歌与禅扯在一起说的。圈内人欣喜异常,如睹太阳照原野;圈外人附庸风雅,雾中看花更摇曳。


  由于近几年介绍禅师风采、机锋的书不少,因此本书不作唠叨。只拈出下列三个问题加以探讨,对祖师禅加以更深的理解。


  
1.祖师禅与如来禅分歧的由来


  自达摩东来以后,禅的新的生命和新的形式潜滋暗长,虽然在当时,达摩及其弟子名声并不显。到了慧能创立禅宗,再经弟子神会的努力,这一新的生命与新形式就逐渐传遍全国。又经数传,慧能的弟子、还有神会的弟子各成宗系,按中唐佛教思想大家宗密(神会的四传弟子)的记叙,当时,禅师有几千数(指开山传教的),归纳起来有十室七家,最著名的是四宗:洪州宗、牛头宗、北宗和荷泽宗。宗密属荷泽系,自然,他的看法和著述总以荷泽系为最究竟,又由于他是华严宗的传人,所以,他主张教禅一致,并针对教(无台宗、华严宗等)与禅宗的矛盾以及禅宗各分支的冲突的情况,做了许多融合的工作。并且,他以渊博的学识、深刻的见解,对教、禅的高低层次进行了爬梳整理,如把禅分为五类(见第一章),以达摩传来的禅为最高,称为如来禅,这一称呼是沿用《楞伽经》中的说法。


  但宗密虽身为禅师,但与当时占主流的禅系,如洪州宗的风格全然不同。洪州宗表现为大机大用,以日常情景点化学人,而宗密却表现出教中的经师风格,喜欢著述,没有多少机锋,更多的是叮吁学人。宗密也为当时禅宗的表现深为忧虑,认为洪州宗强调了心的用一面,而忽略了心的体一面,并且不看经、不学论,不利于佛教的信仰,因此他主张禅要依经,不然就是邪道。这种说法或许大大刺激了正在成长壮大的其他禅南宗的禅师们,所以,后来出现贬斥神会、宗密为知解宗徒(注重理论学习和理解)的说法,这一贬斥,后来被反映进《宗宝本坛军》中。


  同时,宗密对禅作的分类他们也不接受,而创出了“祖师禅”这一名词与“如来禅”对抗。“祖师禅”最早使用是禅宗沩仰宗的创始人之一仰山慧寂。这一名词一出现,渐被禅宗界所接受,如来禅就逐渐成为与“祖师禅”对称的词。如来禅是释迎牟尼所说的禅,特别指教中的禅;祖师禅却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由达摩传来的禅。延至宋以后,随后期禅宗的兴盛,祖师禅就吞没了如来禅。时至今日,这一结局也很明显。当然,宗密对禅的分类也被贬作是五味交杂之禅(如来禅),他们才是祖师一味之禅。

  

2.悟境有无层次


  由于禅宗提倡“顿悟”,并说“一念迷即众生,一念悟即佛,”,众生与佛同体。久而久之,人们就把觉悟理解成一刹那间完成而无层次之分的状态。众生与佛同具佛性(因),变成了众生悟后同佛性(果)。因此,觉悟是一下子完成的。而且禅宗强调见地,“顿同佛体”,更加强了这一看法。然而,许多禅师仍然认为,悟存在层次之别,如宗密根据他自身的经验和认识,制订了一个迷悟各十重的说明,悟的十重即悟后修证十重,它们是:①顿悟本觉,②发心怖苦,③觉妄念,修五行,④四开发,⑤我空,⑥法空,⑦色自在,⑧心自在,⑨离念,⑩成佛。禅宗的“顿悟成佛”在这里变成了“顿悟本觉”,成佛还要经十个阶梯。很明显,在宗密看来,顿悟本觉是因位,是悟众生与佛无殊的本觉(真心、自性清净心),成佛才是果位。


  宗密这种说法对后期禅宗界有什么影响,找不出明显的证据。但后期禅宗的禅师基本上也是倾向于悟境是有层次的,在禅宗界广泛传颂的《十牛图颂》说的就是悟的阶段可证。


  因此,是否可以说,悟也有深浅的不同,有的悟是悟的刹那就成佛,毫无阶级可言。有的或许是累积小悟到一定时候突发大悟。后一种能否说是渐悟?


  那么,为什么悟境又分成层次呢?这就要说到下一个问题了。


  
3.有没有渐修


  众所周知,禅宗分为南北,分离的主要原因就是在顿渐问题上有不同看法。北宗主渐,南宗主顿,故名南顿北渐。有关顿渐的争论,宗密曾归纳禅师和经论的说法为六种:①渐修顿悟,②顿修渐悟,③渐修渐悟,④顿悟渐修,⑤顿悟顿修,⑥法无顿渐,顿渐在机。宗密认为,最正确的说法是⑧,但落实到顿渐问题上,荷泽系主张顿悟渐修。这是因为“虽顿悟法身真心,全同诸佛,而多劫妄执四大为我,习与性成,卒难顿除故,须依悟而修,损之又损,乃至无损,即名成佛。”(《禅门师资承袭图》顿悟是因位,成佛是果位,二者并不全同。宗密的主张实则为后世禅师们所认同。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禅修入门指导 下一篇祖师禅的性质及修法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