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誵讹 
2013-02-16 15:11:43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277次 评论:0

“誵讹”一词,禅书习见。字亦写作“殽讹,聱讹,譊讹,誵讹”等(例见下文)。有如此多同音或近音的异写,足见其活跃于众多禅僧口语之中,僧人语音或有差异,写录者用字习惯或有不同,遂产生诸多词形。本文除举例外,一般写作“誵讹”。此词在禅书里既有常俗意义,又具禅语特殊意义,是个典型的带有行业色彩的口语词。兹分项述其意义,并探索其引申之脉络。

  

(一)“誵讹”有“混淆讹误”义,其例如:


  1.直须见得透顶彻底,和会得来总是一家里事,更无如许殽讹等见解,方能为一切人去粘解缚,出钉拔楔【《嘉泰普灯录》卷二五《仁王钦禅师》。】。


  2.拟将有限身心向无限中用,如将方木逗圆孔,多少誵讹【《五灯会元》卷十三《云居道膺禅师》,797页。】!                

 

   3.问:“如何履践,即得无譊讹?”师云:“见之不取,思之千里。”【《古尊宿语录》卷三八《洞山第二代初禅师语录》,711页。】


  例2引自《五灯会元》,此句在《景德传灯录》卷十七《云居道膺禅师》里,“誵讹”作“差讹”,这是两种成书年代不同的灯录之间常见的同义词替换现象,可助勘明词义。《广韵》平声肴韵:“殽,溷殽,杂也,和也,乱也。胡茅切。”溷殽即混淆,可见“殽”的字义与“誵讹”词义相应,应是该词的本字。其余写法应是“誵”的同音或近音借字。其中“誵讹”词形出现较多,“誵”字不见于《说文》、《广韵》,《集韵》所载仅有一义:“誵,言不恭谨。何交切。”此义无可取,然其“何交切”与上引“殽”字“胡茅切”同音(均为匣母肴韵平声),“誵”、“ 殽”系同音通假。且“誵”字使用稍多,与“讹”字言旁影响亦有关系,双音口语词在书面上常有偏旁同化现象。辨明本字,不仅可以把握和落实“殽讹”的本来词义,而且有助于考察该词的禅宗行业意义及其得义之由。例3“譊讹”亦即“誵讹”,“譊”字在宋代有“馨幺切”的读音(《集韵》),与“誵”字读音极近而被借用。


  
(二)“誵讹”有“疑问,疑惑,疑难”义,其例如:


  4. 东山和尚忌晨,上堂:“……聊设小供,诸人且道先师还来也无?若道来,入灭十余年,如何见得来底道理?若道不来,又用设斋作什么?道来也有詨讹,道不来也有詨讹,若为得无詨讹去?还知得么?”【《古尊宿语录》卷二七《龙门佛眼和尚语录》,510页。】


  5.师拈云:“临济当时若一去不回,使黄檗悬鼓待槌,方有些衲僧气息。无端再回终夏,依旧盐落酱里。且道誵讹在什么处?”【《虚堂和尚语录》卷九,《大正藏》卷四七,1051a。】


  6.方是时,云门眼空寰海,每举宗乘,定誵讹,必以师为准的【《僧宝正续传》卷七《德山木上座》,涵芬楼影印日本《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10套。】。


  例4“詨讹”即“誵讹”,“詨”(虚交切,见《集韵》)是“誵”的近音借字。例5“誵讹”既指上述公案内临济之“疑”,亦指听讲僧众参究该则公案时的疑惑。“誵讹”之所以有“疑问,疑惑,疑难”义,与其本义混淆讹误有关联。事理之混淆可以导致讹误,也可使人产生疑问、疑惑,感到疑难。例4例5两则公案里,或设两难的提问,或举互相矛盾的两件事为,亲疏交混,是非难辨。由此可以领会禅籍里“誵讹”的“疑问,疑惑,疑难”义是从其“混淆讹误”义衍生而来的。


  
(三)“誵讹”有“深密,玄妙”义,见下举第7、8例;有时也指“深密禅旨,玄妙禅机”,见下举第9、10例:


  7.你道德山是胜是负?沩山恁么是胜是负?雪窦着语云:“勘破了也!”是他下工夫,见透古人聱讹极则处,方能恁么,不妨奇特【《碧岩录》第4则《德山挟袱》,《大正藏》卷四八,144a。】。


  8. 雪窦会四六文章,七通八达,凡是誵讹奇特公案,偏爱去颂【《碧岩录》书第19则《俱胝一指》,《大正藏》卷四八,159c。】。


  9. 诸人且道,这里合下得什么语,免得他笑,又免得雪峰行棒赶出?这里誵讹若不亲证亲悟,纵使口头快利,至究竟透脱生死不得【《碧岩录》第66则《岩头收剑》,《大正藏》卷四八,197a。】。


  10. 佛祖誵讹,离名绝相,不守窠窟,单明向上一路【《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十,《大正藏》卷四七,757b。】。


  例7《碧岩录》“聱讹”即“誵讹”,该书“聱、誵”通用,如“节角誵讹”一语(第七则《慧超问佛》)亦写作“节角聱讹”(第四则《德山挟袱》)。“誵讹”的“深密,玄妙”义与上述“疑惑,疑难”义有内在联系,因禅旨深密故产生参究的疑难,而至疑至难恰可逼近玄旨妙义。此义亦与“誵讹”本义“混淆讹误”密切相关,禅家许多公案在常人看来似乎混淆讹误,但悟者明白那是机锋所在,体现了微妙禅旨,如“张公吃酒李公醉”、“面南望北斗”之类便可称为“誵讹”言句。由此可以看到,禅家行业语义的产生,不仅受通常的词义引申规律的约束,而且禅宗特殊教义也对此有重要影响。


  
(四) 先来看宋代圆悟克勤的一段语录:


  11.不与一法作对,正体迢然;万象不能覆藏,神机历掌。望州亭、乌石岭、僧堂前相见,已涉誵讹;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已拖泥带水。到这里上根利智剔起便行,不落言诠,不拘机境,直下向文彩未彰已前,一时坐断【《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九,《大正藏》卷四七,755b。】。


  此例“誵讹”与上述诸义不同,它指禅家所反对的“依倚”,是参禅过程中所依凭的种种表显事象言句,如下文所说的“言诠”、“机境”、“文彩”均属此列。克勤又说:


  12. 欲提持向上那边事,直下无启处。始欲卷而怀之,又乃文彩已彰。正当恁么时如何?要识他家全意气,三千里外绝誵讹【《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四,《大正藏》卷四七,731c。】。


  13. 密密意绝誵讹,深深机没回互【《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十《大正藏》卷四七,760b。】。
  “绝誵讹”犹谓一空依傍。下面两例“誵讹”也大抵是这种用法:


   14. 师凡吃饭时,舁饭桶到堂前作舞云:“菩萨子,吃饭来!”乃抚掌呵呵大笑。雪窦颂曰:“白云影里笑呵呵,两手持来付与他。若是金毛师子子,三千里外见誵讹。”【《联灯会要》卷五《镇州金牛和尚》,涵芬楼影印日本《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9套。】

   15.问:“如何是衲衣下事?”曰:“密。”问:“如何是正法眼?”曰:“南华里。”赞曰:“衲衣事在密用中,拈来多破绽;正法眼指南华里,用出几誵讹。”【《五家正宗赞》卷三《梁山观禅师》,同上书,第8套。】


  以上两例均批评禅师接人,非本色相见,都有所依凭。从此种角度看上述二、三两义,无论是发悟之前的发疑,还是所谓的深旨密意,其实也无不是依倚,这应该就是此项词义的得义之由。


  “誵讹”唐代禅籍较少使用,《祖堂集》与《景德传灯录》两书亦未检出用例,仅《宗门十规论》中有一例:“苟或不知其旨,妄有谈论,至令触净不分,誵讹不辨。”它的流行,可能是宋代才开始的。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合头  下一篇《起信论》“一心二门”思维模式..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