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仪注备简 【十卷】(十)
2018-02-11 22:44:20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1760次 评论:0

第十卷


入体之门四教四门


玅玄云。明入实门者夫实相幽微。其理渊奥。如登绝壑。必假飞梯。欲契真源。要因教行。故以教行为门。门名能通。此之谓也。而门有得失。若於门生着。则成邪见。般若如大火焰。四边不可取。邪见火烧故。若不触火。门则能通也。若以佛教为门者。教畧为四。藏通别圆。若於一教四句诠理。即是四门。有空双亦双非。四四合为十六门。

 

门门十乗


妙玄云。一入实观者。上已知圆四门。今依有门修观。观则为十。一明不思议境。对前十二思议之门。名不思议境。不思议境即是一实四谛。先苦灭相对。谓生死苦谛不可思议。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故方便净。即假故圆净。即中故性净。三净一心中得。名大涅盘。亦是集道。次集道相对。谓烦恼集谛不可思议。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故名一切智。即假故名道种智。即中故名一切种智。三智一心中得。名大般若。亦是苦灭。故名不思议一实四谛也。二发真正心者。一切众生即大涅盘。云何颠倒以乐为苦。即起大悲兴两誓愿。令未度者度。令未断者断。一切烦恼即是菩提。云何愚痴以道为非道。即起大慈兴两誓愿。令未知者知。令未得者得。无缘慈悲清净誓愿。慈善根力任运吸取一切众生也。三安心者。修行之要不出定慧。体生死即涅盘名为定。达烦恼即菩提名为慧。於一心中巧修定慧。具足一切行也。四破法徧。若生死即涅盘者。分叚变易苦谛皆破。若烦恼即菩提者。四住五住集谛皆破。虽无能破。亦不有所破。何者。生死即涅盘等。故无所破也。五识通塞者。知生死过患名为塞。即涅盘名为通。烦恼恼乱名为塞。即是菩提名为通。始从外道四见。乃至圆教四门。皆识通塞。节节执着。即是塞。节节亡妙名为通。六善识道品者。观生死即涅盘。十界生死色隂皆非净非不净。乃至识隂非常非不常。能破八倒。即法性四念处。念处具道品三解脱及一切法。即非枯非荣住大涅盘也。七善修对治。若正道多障。应须助道。观生死即涅盘。治报障也。观烦恼即菩提。治烦恼障业障也。八善知位次者。生死本即涅盘。理涅盘也。解知生死即涅盘。名字涅盘也。乃至尽生死底。即究竟涅盘也。观烦恼即菩提。亦如是。九善安忍者。若观生死即涅盘。不为隂入境病业魔禅二乗菩萨境所动坏也。若观烦恼即菩提。不为诸见慢境所动坏也。十无法爱者。既过障难。诸功德生。相似三德顺理而生喜。起顺道法爱。生名法爱。不上不退。名为顶堕。此爱若起。即当速灭。爱若灭已。破无明开佛知见。证实相体。无上宝聚。如意圆珠。众法具足是名有门入实证得经体。余三门亦如是。

 

方便名善巧


辅行云。回向令成妙因。故名善巧。言善巧者。从初发心权实不二。以不二解调停事仪。能使一行一切行。成三[车*丸]真解。一发一切发。入圆初住。功由善巧。大论云。小善能作大果者。如求佛果。赞叹一偈。称一南谟烧一捻香。奉献一华。如是小行。必得作佛。问云。菩萨云何少施。答。夫施在心不在物。菩萨或贫。或闻他说施无多少。或畏多集财物。损他财失善心。或恼众生。恼众生故而供养佛。佛所不许。是故少施回向菩提。故知善巧名方便者。由回向故。由智导力。

 

远近方便


辅行云。次明今文二十五法。於向所列圆教远近之前更论方便者。以为五品作方便故。於六即中是名字即。故云假名。故知今意并在四教内外凡前。通为四教远方便也。言十种者。即十境也。若观若发。入品非遥。故名为近。二十五法去真遥故。故名为远。问。隂是正修。余九待发。如何以此而名方便。答。今论十境皆是方便者。咸是所观。若能观之。方属正行。是故前八但在凡夫。後二名为圣人方便。故知十境并是圆行近方便也。若前三教差降不同。别於菩萨但观二教。通但观一。三藏全无。但观九境。通二乗观八境半。三藏三乗观八境全。通论虽尔。今意在圆。

 

横竖该罗


辅行云。横竖下。明观境功能。十境横竖。如第五初十双互发。由境发故。观发纵横。复名横竖。至第五卷当更委明横竖相。止观云互发有十。谓次第不次第。杂不杂。具不具。作意不作意。成不成。益不益。久不久。难不难。更不更。三障四魔。九双七只。又横具横不具。竖具竖不具。例如发四禅至非想是竖具。至不用处是竖不具。发通明背舍等是横具。止发七背舍是横不具。又发初禅至四禅是竖具。三禅来是竖不具。又初禅九品是竖具。八品来是竖不具。又一品五支足是横具。四支已来是横不具。其余例此可知。

 

方等梦王


辅行云。方等至尊。不可聊尔。若欲修习。神明为证。先求梦王。若得见一。是许忏悔。经云佛告文殊。为信男女广说九十二亿诸陀罗尼。一一陀罗尼。复九十二亿陀罗尼门。佛告华聚。勿妄宣传。当以神明为证。何者。神明有十二梦王。见一王者。乃可为说此陀罗尼。云何名为十二梦王。昔雷音比丘为九十二亿魔之揜蔽。生大苦恼。即发大声。称於十方三世三寳。十方诸佛同发声言。谁能救此菩萨苦恼者。有寳王如来重举声问诸菩萨。有华聚菩萨白佛言。当以何法而徃救之。佛言当以摩诃袒持陀罗尼章句伏彼魔王。华聚徃彼调伏魔已。令诸魔受持此陀罗尼。诸魔各各脱衣供养已。至佛所白言。我等十二大王当受持之。华聚问。何名十二。乃说十二王名。至梦行品中名十二梦相。佛告文殊。若求此法。教求十二梦王。若得见一。授七日法。一名袒茶罗。二名斤提罗。三名茂持罗。四名乾基罗。五名多林罗。六名波林罗。七名檀林罗。八名禅林罗。九名穷林罗。十名迦林罗。十一名伽林罗。十二名婆林罗。如犯刑者从他求脱。如是念念归求梦王。若不感者。虽行无益。应竭力破悭而修供养。世多直行终成无益。

 

五科陶师譬


止观云。譬如陶师。若欲得器。先择良处。无砂无卤。草水丰便。可立作所。次息余缘务。务际不静。安得就功。虽息外缘。身内有疾。云何执作。身虽康壮。泥轮不调。不成噐物。上缘虽整。不专於业。废不相续。永无办理。止观五缘亦复如是。有待之身。必假资藉。如彼好处呵厌尘欲。如断外缘。弃绝五葢。如治内疾。调适五事。如学轮绳。行於五法。如作不废。世间浅事非缘不合。何况出世之道。若无弄引。何易可阶。故历二十五法约事为观。调麤入细。检散令静。故为止观远方便也。

 

引证道定复以律仪为根本


止观云。定共戒无作者。与定俱发。有人言。入定时有。出定时无。有人言。无作依定。定在不失。定退即谢也。道共戒无作者。此无作依道。道无失故。此戒亦无失。戒定道共。通是戒名说。通以性戒为本。故经云。依因此戒能生禅及灭若智慧。即此意也。辅行云。引证道定。复以律仪而为根本。

 

十戒五支戒通大小乗


止观云。列戒名者。经论出处甚多。且依释论。有十种戒。所谓不缺。不破。不穿。不杂。随顺。无着。智所赞。自在。随定。具足。


戒圣行既从始浅以至於深。今仍判其麤妙。禁净善三戒属律仪。律仪通摄众故。定尊卑。位次绪。虽有菩萨佛等。不别立众。故戒法是同。但以佛菩提心为异耳。故知律仪等三戒。三藏摄。不缺是定共。根本禅是事。亦属三藏摄。是故为麤。不析戒是体法道共。即通教摄。大乗不退等。别教摄亦兼於通。通有出假随机顺理。於道不退。然依真谛。不及别人。别人为妙也。随顺毕竟具足等。圆教摄。不起灭定现诸威仪。不舍道法现凡夫事。故名随顺。唯佛一人具净戒。余人皆名污戒者。故名毕竟戒。戒是法界。具一切佛法众生法。到尸彼岸。故名具足波罗密戒。(玄义)。


释签云。大经十戒对大论十戒。文稍参互。今具对录。论不缺。即经禁戒。属根本业支。论不破不穿。即经清净戒。善戒。属前後眷属支。故文中云。从根本眷属等两支中出禁等三。论不杂戒。即经不缺戒。属非诸恶觉清净支。论随道戒。无着戒。即经不析戒。属护持正念支。论自在戒。智所赞戒。随定戒。具足戒。即经大乗戒。不退戒。随顺戒。毕竟戒。具足诸波罗密戒。属回向无上道支。从五支出。文虽如前。若但以论十对经十者。论不缺戒。即经禁戒。论不破戒。即经清净戒。论不穿戒。即经善戒。论不杂戒。即经不缺戒。与论不缺名同意别。论取缺坏不任。故对根本。经取微有缺坏。故对不杂。论随道戒。无着戒。即经不析戒。论所赞戒。即经大乗戒。论自在戒。即经不退戒。随顺戒。论随定戒。即经毕竟戒。论具足。即经具足波罗密戒。但依此对。即见悞文。亦不须改。


此十种戒摄一切戒。不缺戒者。即是持於性戒。乃至四重。清净守护。如爱明珠。若毁犯者。如器已缺。无所堪用。佛法边人。非沙门释子。失比丘法。故称为缺。不破者。即是持於十三。无有破损。故名不破。若毁犯者。如器破裂也。不穿者。是持波夜提等也。若有毁犯。如器穿漏。不能受道。故名为穿。不杂者。持定共戒也。虽持律仪。念破戒事。名之为杂。定共持心。欲念不起。故名不杂。如大经云。虽不与彼女人身合。而共言语嘲调。壁外钏声。见男女相追。皆污净戒。十住婆沙云。虽制其事。而令女人洗拭按摩。染心共语相视。或限尔许日持戒。或期後世富乐。天上自恣。皆名不净。若持不杂戒。悉无此等念也。随道者。随顺谛理。能破见惑。无着戒者。即是见真成圣。於思惟惑无所染着也以此两戒。约真谛持戒也。智所赞戒自在戒。则约菩萨化他。为佛所赞。於世间中而得自在。是约俗谛论持戒也。随定具足两戒。即是随首楞严定。不起灭定现诸威仪。示十法界像导利众生。虽威仪起动。而任运常静。故名随定戒。前来诸戒。律仪防止。故名不具足。中道之戒。无戒不僃。故名具足。此是持中道第一义谛戒也。用中道慧徧入诸法。故经云。式叉。式叉名大乗戒也。涅盘明五支戒及十种戒。义势畧同。设诸经论更明戒相。终不出此十科。束前三种戒名律仪戒。秉善防恶。从初根本乃至不穿。纤毫清净。束名律仪戒。凡夫散心悉能持得此戒也。次不杂一戒。定法持心。心不妄动。身口亦寂。三业皎镜。此是定共戒。入定时任运无杂。出定身口柔輭。亦不杂。凡夫入定。则能持得也。随道戒。初果见谛发真成圣。圣人所持。非凡夫能持也。无着戒则三果人所持。亦非初果所持也智赞自在。此乃菩萨利他须持此戒。则非二乗所持也。随定具足。此是大根性所持。则非六度通教菩萨所能持也。况复凡夫二乗耶。向判位高下。事义不同。理观观心论持戒者。具能持得上十戒也。先束十戒为四意。前四戒但是因缘所生法。通为观境。次二戒即是观因缘生法即空。空观持戒也。次两戒观因缘即是假。假观持戒也。次两戒观因缘生法即是中。中观持戒也(止观)。


辅行云。列戒名者。具如大品念戒中。及大论二十一。与贤护经同。大经数等名异义同。华严十无尽藏品亦列十戒。望此仍阙。彼云。一利众生戒。二不受外道戒。唯受三世佛净戒。三无着戒。不回向三有故。四安住戒。不犯一切戒故。五不诤戒。不非先制。不更造立。不因此戒恼乱众生。六不恼害戒。不以咒术恼众生故。七不杂戒。离六十二见。但观缘起故。八离邪戒。不作持相欲使他知。内无实德现有德相。九不恶戒。见破戒人不轻篾故。十清净戒。舍十恶持十善。此十种中二四六八十。此属律仪。三七属随道无着。五九属出假之由第一正当利他。菩萨元以饶益为本。是故此十利生居初。彼经有事及以空假。仍阙自在。八中全无。诸经列戒。论十摄尽。

 

六物图


法数云。僧伽胝。此云复衣。嗢呾罗僧伽。此云上衣。安呾婆娑。此云内衣。波嗢罗。此云鉢。尼师坛那。此云坐卧具。鉢哩萨罗伐挐此云滤水纙。又云九条。七条。五条。滤水囊。应量器。随坐具。

 

头陀抖擞分卫自资


辅行云。头陀中五种食法。谓常乞。一坐。节量。中後不饮浆。次第乞。今此且举五中之一。居阿兰若必须乞食。垦植耕种。舂砻碓磑。不受坏生。贮宿残煑。畜八不净。事涉四邪。污染檀越。非兰若行。近代所置。弥隔圣言。男女徃来。兼招讥丑。倘依佛教。利益不轻。

 

乞食十利


十住婆沙云。乞食有十利。一自用活命。自属不他属。二施我者令住三寳。然後当食。三常生悲心。四随顺佛教。五易满易养。六破憍慢法。七无见顶善根。八见我乞食余者効我。九不与男女大小有诸事故。十次第乞生平等心。

 

兰若十利


辅行云。雪山为上。即如前说。头陀为中。即十二头陀中处有四也。谓兰若。[塚-豖+(一/豖)]间。树下。露坐。依此四处。必须常坐。兰若有十利。一自在去来。二无我所。三随喜无障。四心乐兰若处。五少欲少事。六不惜身命具足功德。七离众閙语。八虽行功德不求恩报。九易得一心。十易生无障碍想。

 

庆吊俯仰等


辅行云。吊凶庆吉。俯下仰上。低曲昂申。造徃聘迎。亦就也。问也。一吊一庆。已损高风。终日追寻。何道之有。

 

外护善知识


辅行云。母虽慈养子必策。虎虽猛。衔子必寛。外护知识。如母如虎。将护行者。如勿举勿恼。旧行道人等者。若未亲行。暗於可否。一向混俗。不了开遮。又何但专令外护护已。亦应善须将护外护。

 

同行善知识


辅行云。同行者。佛言。人根不同。善与善共。恶与恶共。智与智共等。日新者。若二日功齐。则一朝空过故。今修昨行。名之为故。加行胜昨。乃名日新。如切如磋。道学也。如琢如磨。自修也。

 

教授善知识


辅行云。夫为导者。必具目足。若解行不均。安能利他。又行解具足。德在於彼。谓我但在於解。道前方便。复有内外。二十五法为外。十境为内。又於二十五中而分内外。具缘一向在外。呵欲弃葢义兼内外。调五事亦内亦外。眠食在外。余三属内。五法一向在内。方便得所。为通。方便背行。为塞。说法转心。此取解也。

 

五欲过患


止观云。呵五欲者。谓色声香味触。十住婆沙云。禁六情。如絷狗鹿鱼蛇猿鸟。狗乐聚落。鹿乐山泽。鱼乐池沼。蛇乐穴居。猿乐深林。鸟乐依空。六根乐六尘。非是凡夫浅智弱志所能降伏。唯有智慧。坚心正念。乃能降伏。总喻六根。今私对之。眼贪色。色有质像如聚落。眼如狗也。耳贪声。声无质像如空泽。耳如鹿也。鼻贪香。如鱼也。舌引味。如蛇也。身着触。如猨也。心缘法。如鸟也。今除意。但明五尘。五尘非欲。而其中有味。能生行人须欲之心。故言五欲。譬如陶师。人客延请不得就功。五欲亦尔。常能牵人入诸魔境。虽具前缘。摄心难立。是故须诃。色欲者。所谓赤白长短。明眸善[耳*来]。素颈翠眉。皓齿丹唇。乃至依报红黄朱紫。诸珍寳物。惑动人心。如禅门中所说。色害尤深。令人狂醉。生死根本。良由此也。如难陀为欲持戒。虽得罗汉。习气尚多。况复具缚者乎。国王耽荒无度。不顾宗庙社稷之重。为欲乐故。身入怨国。此间上代亾国败家。多从欲起。赫赫宗庙。褒姒灭之。即其事也。经云。众生贪狼於财色。坐之不得道。观经云。色使。所使。为恩爱奴。不得自在。若能知色过患。则不为所欺。如是呵已。色欲即息。缘想不生。专心入定。声欲者。即娇媚妖词。婬声染语。[糸*系]竹弦管。钗钏铃佩等声也。香欲者。即是郁茀氛氲。兰馨麝气。芬芳酷烈。郁毓之物。及男女身分等香。味欲者。即是酒肉珍肴。肥腴津腻。甘甜酸辣。酥油鲜血等也。触欲者。即是冷煖细滑轻重强輭。名衣上服。男女身分等。此五过患。(云云)。

 

金石[糸*系]竹等


辅行云。自古有乐。不出八音。土曰埙。今童子犹吹之。匏曰笙。皮曰鼓。竹曰管。[糸*系]曰弦。石曰磬。金曰钟。木曰柷。所以作乐调八音。改人邪志。全其正性。移风易俗。今之乐者。郑卫之声。增狂逸。坏正性。是故须呵。

 

仙人闻舍脂语失通


辅行云。佛未出时。帝释常诣提波延那仙人所听法。舍脂念云。帝释舍我欲诣余女。隐形上车。到仙人所。帝释见。乃语言。仙人不欲见女。汝可还去。苦不肯去。帝释以荷茎打之。舍脂乃以輭语谢帝释。诸仙闻声起欲。螺髻落地。失通。

 

因五欲招过


辅行云。如频婆娑罗王。以色欲故身入敌国。独在婬女阿梵婆罗房中。优填王以色染故。截五百仙人手足。声欲。如五百仙人雪山中住。闻甄迦罗女於雪山浴而歌。闻其歌声。即失禅定。心醉狂逸。香欲。如一比丘。在莲华池边闻华香气。心生爱乐。池神即大诃责。何故偷我香气。以着香故。令诸结使卧者皆起。味欲。如一沙弥。染着酪味。命终後。即生酪中受於虫身。师得罗汉。僧分酪时。云徐徐。莫伤爱酪沙弥。人问其故。答言。此虫本是我沙弥。以爱酪故生此酪中。触欲。如劫拨仙人得五神通。王所敬重。飞行徃反。王自捧足。布发与行。积有岁年。王有务远行。有女端正无比。王告女言。吾今远行。汝供如我。彼仙飞至王宫。王女以手擎坐着案上。触女柔輭。即起欲意。因触欲故。退失神通。步行出宫。为王说偈诃之。

 

三世九恼


辅行云。文通列三。谓一恼我。二恼我亲。三赞我怨。三世各尔。故合为九。问。过去已去。未来未至。云何名恼。答。恼虽过未。境实现在。与时相值则生於恼。及以过去曾恼於我。若离嗔者。虽有恼。境恼心不生。

 

眠名增心数法


辅行云。此中总说睡眠之法。能令心数增长不息。彼俱舍颂中约法相者云。睡眠遍不违。若有皆增一。以通三性故也。善心所有二十二法俱起。十大地。十大善地。及寻伺。有时增恶作。不善心应有二十。谓大地十。大烦恼地六。大不善二。寻伺二。四烦恼忿等恶作二十一。有覆有十八。无覆许十二。如前心品中。若有皆增一。

 

掉悔葢


辅行云。掉。动也。掉之为法。破出家心。摄犹不定。况更掉散。大论云。汝已剃发着袈裟。执持瓦鉢行乞食。云何乐着戏论法。放逸纵恣失法利。所言悔者二种。一掉後生悔。二如重罪人。常怀怖畏。悔箭入心。坚不可?。今亦具二。

 

犹豫


辅行云。犹豫者。不决之总名。犹者。尔雅云。如麂。善登木。尸子言。五尺大犬曰犹。说文云。陇右谓犬子为犹。亦貜属。言此犬子或随人行时。前後不定。故名犹豫。疑虽有过。善须思择。於自身心决不应疑。师法二疑。须晓其时。若未入三昧来。於此二法若不疑者。或当复着邪师邪法。故应熟疑。善思择之。疑为解津。此之谓也。师法已正。依法修行。尔时三疑永须弃舍。

 

五葢弃法


辅行云。此五葢中三事各立。谓贪嗔疑。二事共立。谓睡眠掉悔。俱舍云。食治用同故。贪欲以妙欲为食。不净观为治。嗔恚以可憎相为食。慈心观为治。疑以三世相为食。缘起观为治。故各立一。昬沉睡眠以五法为食。一懵愦。二不乐。三嚬欠。四食不平等性。五心羸劣性。以毘鉢舍那治。掉举恶作以四法为食。一亲里寻。二国土寻。三不死寻。四念音事寻。以奢摩他治。

 

调食


辅行云。波斯匿王食噉太过。身重懈怠。现在未来於身失利。又养生法云。人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不至虚。去肥腻。节醎酸。俗养生法尚令自劳。岂志道者过食懈怠。非唯失利而已。亦乃增病损生。

 

眠是眼食


辅行云。佛说法时。阿那律眼睡。佛说偈言。咄咄何为睡。螺蛳蚌蛤类。那律誓曰。自今已後。形融体烂。终不眼睡。因达晓不眠。眼根便失。佛令耆域治之。耆域曰若少不眠。治之可差。此不可治也。佛告那律。汝当寝息。一切由食存。眼以眠为食。乃至意以法为食。涅盘以不放逸为食。我无放逸。得至涅盘。那律云。我不敢违。後因得天眼。眠是欲界报法。既未得禅。但可调停而已。

 

三事合调


止观云。调身调息调心此应合用。不应别说。但有初中後方法不同。是则入住出相有异调三事者。行人欲入三昧。调身之宜。若在定外。行住进止。动静运为详审。若所作麤犷。则气随麤。以气麤故。则心散难录。兼复坐时烦愦。心不恬怡。是以虽在定外。亦须用心逆作方便。坐法。如文。举要言之。不寛不急是身调相。第二调息。息凡有四。一风。二喘。三气。四息。前三不为调相。後一为调相。守风则散。守喘则结。守气则劳。守息则定。前三不调。心亦难定。若欲调之。当依三法。一者下着安心。二者寛身体。三者想气徧毛孔出入通同无障。若细其心。令息微微。然息调则众患不生。其心易定。举要言之。不澁不滑是息调相。第三调心。有二义。一者调伏乱念。不令越逸。二者当令沉浮。宽急得所。何等为沉相。若坐时心中昬暗无所记录。头好低垂。是为沉相尔时当系念鼻端。令心住在缘中。何等为浮相。若坐时心神飘动。身亦不安。念在异缘。此是浮相。尔时宐安心向下系缘。制诸乱念。心则定住。此则心易安静。举要言之。不沉不浮是心调相。欲入定时。从麤入细。身为麤。息居中。心最细。此则入定初方便也。欲出定时。应先放心异缘。开口放气。想息从百脉随意而散。然後微微动身。(云云)。此为出定调身息心方便。以从细出麤故。是名善入出住。偈云。进止有次第。麤细不相违。譬如善调马。欲去而欲住。

 

行五法合譬


辅行云。行五法者。谓欲进念巧慧一心。前喻陶师。众事悉整。而不肯作。作不殷勤。不存作法。作不巧便。作不专一。则事无成。初文先反合。无五法。则所作不成。初不肯作。譬无乐欲。作不殷勤。譬无精进。不存作法。譬无念也。作不巧便。譬无慧也。作不专一。譬无一心。则事不成。譬正行不成。今注中若无两字。总冠於下。次第反合无五法。若能两字。[寇-(敲-高)+(利-禾)]下五句。正合有五法。

 

十法通名乗


辅行云。法华大车以譬十法。且顺经文次第。不复依於十法次第。大车高广。不思议境也。幰葢慈悲。寳绳交络。即发心也。安置丹枕。枕有内外。若车内枕。休息众行。即安心也。若车外枕。或动或静。动静秪是通塞义也。破塞存通。即塞而通。其疾如风。即破无明。是破徧义也。始自白牛。终至平正。道品义也。又多仆从。即正助也。游於四方。即次位也。安忍秪是忍於五品违顺二境。令入六根。离爱秪是离六根中相似法爱。是知前七正明车体及以具度。後三秪是乗之所涉。若无所涉。运义不成。是故十法通名乗也。

 

现前隂妄一刹那心


读教记云。定境用观。一家宗要。必先详於解行之文。解行详。境观明矣。(文)详解云。止观一部。其要在乎解之与行。解则解於诸法本真。行则立行。定境用观。正用观时。的观现前一念妄心具三千法。三千即一念。一念即三千。不纵不横。不前不後。观之不已。则隂境转成不思议矣。不思议境。境即是观。两重能所。历历分明。详夫祖师之意。说有次第。用在一心。称性而观。绝待而照。焉有初重次重之分。因示之曰。不思议境是能观观法。即是所显法门。

 

拣思议心取不思议心亦性德境


止观云。一观心不可思议境者。此境难说。先明思议境。令不思议境易显。思议者。小乗亦说心生一切法。谓六道因果。三界轮环。若去凡欣圣。则弃下上出。灰身灭智。乃是有作四谛。葢思议法也。大乗亦明心生一切法。谓十法界也。若观心是有。有善有恶。恶则三品。三途因果也。善则三品。修罗人天因果。观此六道无常生灭。能观之心亦念念不住。又能观所观悉是缘生。缘生即空。竝是二乗因果法也。若观此空有。堕落二边。沉空滞有。而起大慈悲入假化物。实无身。假作身。实无空。假说空。而化导之。即菩萨因果法也。观此法能度所度皆是中道。实相之法毕竟清净。谁善谁恶。谁有谁无。谁度谁不度。一切法悉如是。是佛因果法也。此之十法逦迤浅深。皆从心出。虽是大乗无量四谛所摄。犹是思议之境。非今止观所观也。不可思议境者。如华严云。心如工畵师。造种种五隂。一切世间中。无不从心造。种种五隂者。如前十法界五隂也。法界三义。十数是能依。法界是所依。能所合称。故言十法界。又此十法各各因。各各果。不相混滥。故言十法界。又此十法一一当体皆是法界。故言十法界。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後。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後。例如八相迁物。物在相前。物不被迁。相在物前。相不被迁。前亦不可。後亦不可。袛物论相迁。祗相迁论物。今心亦如是。若从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则是纵。若心一时含一切法者。此即是横。纵亦不可。横亦不可。祗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非纵非横。非一非异。玄妙深绝。非识所识。非言所言。所以称为不思议境。意在於此。

 

拣境及心


文句观心释山。结文云即别圆二观。(云云)。妙乐释云云者。亦应於此以辩二观同异之相。方便正修。简境及心并对前二以辩权实等。乃至四观亦须开显。

 

去思议取不思议


光记中僻执云。唯止观中从行观法得拣隂境。诸事观法不得拣隂。斯是胷情自立规矩。诸文观法既不出隂。拣有何妨。况妙乐中观隂。须明方便正修。拣境及心。拣境岂非去尺就寸。拣心岂非去思议取不思议耶。安得固违。执不拣隂。

 

即於境种而生於果


辅行云。且如十境只一念心。行之地也。二显示境相不同。行之种也。一一起於十乗观法。行之雨也。一一转成不思议境。行之芽也。一一发心。行之干也。一一安心。行之叶也。一一破徧乃至正助。行之华也。一一次位以至离爱。行之果也。若无六事。道树不端。次第虽尔。若从人说。上根即於境种而生於果。故文云。直闻是言。病即除愈。为中下根。更须後法。是故文云至长者所。为合众药。

 

修德境推本具心离四性计


辅行云。问。心起必托缘。为心具三千。为缘具。为共具。为离具。若心具者。心起不用缘。若缘具者。缘具不关心。若共具者。未共各无。共时安有。若离具者。既离心离缘。那忽心具。四句尚不可得。云何具三千耶。答。地人云。一切解惑真妄。依持法性。法性持真妄。真妄依法性也。摄大乗云。法性不为惑所染。不为真所净。故法性非依持。言依持者。阿黎耶是也。无没无明盛持一切种子。若从地师。则心具一切法。若从摄师。则缘具一切法。此两师各据一边。若法性生一切法者。法性非心非缘。非心故而心生一切法者。非缘故亦应缘生一切法。何得独言法性是真妄依持耶。若言法性非依持。黎耶是依持。离法性外别有依持。则不关法性。若法性不离黎耶。黎耶依持。即是法性依持。何得独言黎耶是依持。又违龙树。龙树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乃至云当知四句求心不可得。求三千法亦不可得。既横从四句生三千法不可得者。应从一念心灭生三千法耶。心灭尚不能生一法。云何能生三千法耶。亦灭亦不灭。其性相违。非灭非不灭。非能非所。云何能生三千法耶。亦纵亦横非纵非横求三千法亦不可得。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名不可思议境。

 

化他境解离四性无妨四说


辅行云。当知第一义中一法不可得。况三千法。世谛中一心尚具无量法况三千耶。龙树云。不自不他。不共不无因生。大经生生不可说。乃至不生不生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得说。谓四悉檀因缘也。

 

但推本具理心


辅行云。次明修德不思议境。即是自行。须明行相。故以问答推检而为行体。如前理性本无性过。约修门说。须明离计。故约四性以为徵问。然此问中。且约所起对理自具而为研核。其实但推本具理心。恐生计故。故须此核。故下答文但离纵横等四句执竟。还归本理一念三千。

 

初心依理生解与起教後心不同


辅行云。若圣若凡。凡欲利他。皆须四句横竖破执。乃可四句慈悲为他。然此为他与後起教其义不同。彼唯实报八相被物。发起权实施开废等。此唯初心依理生解。无性执已。为他四说。亦通後心。仍在习果无生忍位。四执实破。赴物说四。

 

不得而得三谛宛然


辅行云。问。前理性境。及前章安料拣文中。皆云一心任运具足。今此何得对缘推耶。答。今此正推一念起心已具三千。故推此具。为心为缘。若推此起。起不可得。念与三千竝不可得。不得而得。三谛宛然。

 

境前发心


辅行云。五畧中初发大心。次行大行。云何发大心。众生昬倒。不自觉知。劝令醒悟。上求下化。又五畧秪是十广。初五章秪是发菩提心一意耳。方便正观。秪是四三昧耳。

 

重发誓言


止观云。誓言。众生无边誓愿度。生死即涅盘故。烦恼无数誓愿断。烦恼即菩提故。法门无量誓愿学。即惑成智故。佛道无上誓愿成即生成灭故。

 

纵横俱破


止观云。破法徧为三。一无生门。从始至终尽其源底竖破法徧。二历诸法门当门。从始至终尽其源底横破法徧。三横竖不二。从始至终尽其源底非横非竖破法徧。竖则论高。横则论广。竖来入横。无横而不高。横来入竖。无竖而不广。一无生门破法徧又为三。一从假入空破法徧。二从空入假破法徧。三两观为方便得入中道第一义谛破法徧。如此三观实在一心法玅难解。寄三以显一耳。

 

横竖通塞


辅行云。通相通塞。是即空假两观。能破见思尘沙。於当位中虽得为通。望於中观仍具无明。故名为塞。若後中观胜下二观。虽得名通。隔於空假。故名为塞。横中通塞寻文可知。别相通中之塞横竖法相已有通塞。况复於通起着成塞。当知横竖通别竝塞。故云皆塞。无复有通。

 

一心具三破


辅行云。初破横竖中破竖者。竖通渐入虽属一人。前後次第三时各异故。故非一三。今一心具三破等。(如本文云云)乃至如此横竖一一谛中具谛缘度。若通若塞。横竖若破。谛缘度中通塞随破。故不烦破谛等通塞。

 

通塞


止观云。有横通塞。有竖通塞。横者。具约三法。苦集为塞。道灭为通。无明十二因缘为塞。无明灭为通。六蔽覆心为塞。六度为通。竖通塞者。见思分叚生死为塞。从假入空观为通。无知方便生死为塞。从空入假观为通。无明因缘生死等为塞。中道正观为通。

 

於通起塞能破如所破


止观云。若同外道爱着观空智慧。宐以四句徧破。能破如所破。令众塞得通。若不执着观空智慧。则能破不如所破。但破塞存通。如除膜养珠。破贼护将。辅行云。一者通途通塞。则以所破为塞。能破为通。二别相通塞。则以於能起着为塞。破塞无着为通。故下文云。法相浅深。任有通塞。

 

节节检校通塞


辅行云。一横通塞。二竖通塞。三横别通塞。四一心通塞。一一皆须四句检校。若於四通而起塞着。皆须破塞以存於通。如是展转以破为期。故於一一能。一一所。皆悉检校。复须四句分别。一者塞中有通。二者通中有塞。三者塞是自塞。四者通是自通。初二句即是别相通塞。後二句即属破徧。

 

应须七科次第调试


止观云。上来虽破法徧识通塞。若不调停道品。何能疾与真法相应。真法名无漏。道品是有漏。有漏能作无漏方便。方便失所。真理难会。大论云。三十七品是行道法。涅盘城有三门。三门是近因。道品是远因。为是义故。应须道品调停也。

 

圆理不开须修事助


止观云。根利无遮。易入清凉池。不须对治。根利有遮但专三脱门。遮不能障。亦不须助道。根钝无遮。但用道品调适。即能转钝为利。亦不须助道。根钝遮重者。以根钝故。不能即开三解脱门。以遮重故。牵破观心。为是义故。应须治道对破遮障。则得安隐入三解脱门。大论称诸对治是助开门法。即此意也。

 

初入外凡外招名利


止观云。始观隂入至识位次障转慧开。或未入品。或入初品。神智爽利。若锋刃飞霜。触物斯断。初心聪叡。有逾於此。但锥不处囊。难覆易露。或见讲者不称理。或见行道不当輙。慈悲示语。即被围绕。即说一两句法。或示一两节禅。初对一人。驰传渐广。初谓有益。益他葢微。废损自行。当缩德露玼。(云云)。

 

三术


止观云。若被名誉罗[(ㄇ@ㄙ)/月]。利养毛绳。眷属集树。妨蠧内侵。枝叶外尽者当早推之。莫受莫着。推若不去。翻被粘系者。当缩德扬玼。扬狂隐实。密覆金贝。莫令盗见。若遁不脱。当一举万里。绝域他方。无相谙练。快学得道。若名利眷属从外来破。忆此三术。啮齿忍耐。虽千万请。确乎难?。让哉隐哉去哉。

 

似爱顶堕


止观云。行上九事。过内外障。应入真而不入者。以法爱住着。而不得前。大论云。三三昧是似道位。未发真时。喜有法爱。名为顶堕。譬如同帆。一去一停。停即住着。又虽不着沙。亦不着岸。风息故住。不着沙喻无内障。岸喻外障。而生法爱。无住风息。不进不退。名为顶堕。


仪注僃简(终)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结坛散食回向发愿文(首尾残缺) .. 下一篇冥枢会要 【三卷】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