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仪注备简 【十卷】(四)
2018-02-11 22:44:20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1758次 评论:0

第四卷


世出世间禅


妙玄云。定圣行者。畧为三。一世间禅。二出世禅。三上上禅。世禅复二。一根本味禅。隐没。有垢。无记。二根本净禅。不隐没。无垢。有记。根本者。世出世法之根本也。大品云。诸佛成道转法轮入涅盘悉在禅中。若能深观根本。出生胜妙上定。故称根本也。隐没者。闇证无观慧也。有垢者。地地生爱味也。无记者。境界不分明也。此有三品谓禅也等也空也。即十二门禅也。根本净禅不隐没。无垢。有记。与上相违。此又三品。谓六妙门。十六特胜。通明等也。二出世间禅者。即有四种。谓观练熏修。观禅者谓九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通称观禅。练禅者。即九次第定也。熏禅者。即师子奋迅三昧也。修禅者。超越三昧也。三出世间上上禅者即九种大禅。一自性禅。二一切禅。三难禅。四一切门禅。五善人禅。六一切行禅。七除恼禅。八此世他世乐禅。九清净禅。如地持所释。今不具论。

 

支林功德


禅门中释支名者。初禅有五支。觉者。初心觉悟名为觉。观者。後细心分别名为观。庆悦之心名为喜。恬澹之心名为乐。寂然不散名一心。二禅有四支。一内净支者。既离觉观。依内净心发定。皎洁分明。无有垢秽。故名内净。二喜支者。定与喜俱发。行者深心自庆於内心生喜定等十种功德善法故。悦豫无量。故名喜支。三乐支者。行者受於喜中之乐。恬澹悦怡。绵绵美快。故名乐支四一心支者。受乐心息。既不缘定内喜乐。复不缘外念思想。一心不动。故名一心。三禅五支。一舍支者得三禅乐定生时舍喜心不悔。亦得言舍离三过。二念支者。既得三禅之乐。念用三法守护。令乐增长。三智支者。善巧三法离三过。四乐支者。快乐。乐徧身受。五一心支者。受乐心息一心寂定。四禅四支。一不苦不乐支者此禅初发与舍受俱发。舍受心数。不与苦乐相应。故言不苦不乐支。二舍支者。既得不苦不乐定。舍下胜乐。不生厌悔。复次真定以发。未得成就。若心进胜定。则便随念动转。不名无动定。是故定发。心不念着。自能舍离。故名舍支。禅定分明。等智照了。故名念清净支。定心寂静虽对众缘。心无动念。名一心支。释支义者。如缨络经说。禅名支林。此即据总别之明义也。言支者。支离为义。如因树根茎。则有枝条。根茎是一。枝条有异。禅中支义亦尔。从一定心。出生五支。此是总中别义。所言林者。如林因众多树。得有林名。禅义亦尔。五支和合。总受禅林。此即据别中之总。故知若说禅。即知有五支。如闻林名。必知有树及以枝条。复次有人言。支持为义。如欲界未到地中。虽有单静定心。未有觉观等五支共相支持。则定心浅薄易失。若得初禅。即有觉观等法。则定心安隐。牢固难坏也。广如禅门及法界次第。

 

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梵


文句云。娑婆此翻忍。其土众生安於十恶。不肯出离。故称为忍。悲华经云。云何名娑婆。是诸众生忍受三毒及诸烦恼。故名忍土。亦名杂杂。九道共居。梵者。此翻离欲。除下地系上升色界。故名离欲。亦称高净。尸弃者。此翻顶髻。又外国唤火为树提尸弃。此王本修火光定。破欲界惑。从德立名。然经标梵王。复举尸弃。似如两人。依释论正以尸弃为王。今经举位显名。恐目一人耳。住禅中间内有觉观。外有语言。得主领为王。单修禅为梵民。加四无量心为王也。初禅有梵众。梵辅。大梵。今举王摄诸也。

 

离喜而纯乐受


唯识论云。五识相应适悦受。恒名为乐。意识相应适悦受。若在初二禅近分。名喜。二禅根本。名喜名乐。三净虑近分根本。俱名为乐。

 

无想天


唯识云。无想天者。谓修彼定厌麤想力。生彼天中违不恒行心及心所。想灭为首。名无想天。故六转识於彼皆断。彼天唯在第四静虑。下想麤动难可断故。上无无想异熟处故。即能引发无想定思。能感彼天异熟果故。

 

无烦杂无热恼等


辅行云。无烦之始得无烦名。伏烦恼故。名为无热。果易彰故。名为善现。见清彻故。名为善见。色中无上。名色究竟。

 

四空定


法界次第云。通言空者。此四定体无形色。故名为空。各依所证之境为处。境法持心。心无分散。故名定也。一空处定。若灭三种色。缘空而入定者。名空处定。二识处定。若舍空缘识而入定者。名识处定。三无所有处定。若舍识处。心依无所有法而入定者名无所有处定。四非有想非无想定。若舍二边之想而入定者。名非有想非无想定。

 

灭三种色


辅行云。三种色者。一可见有对。二不可见有对。三不可见无对。大品云。为过一切色相。灭有对色相。不念种种相。入无边空处。过一切色。灭可见有对色。灭有对色。灭不可见有对色。不念种种色相。灭不可见无对色。一切色法唯十一种。谓五根尘法入少分。少分者。无表色也。阿毘昙云。一可见。谓色是。二有对有十。谓五根尘。若云不可见有对。应但云五根四尘。三不可见无对。谓法处少分。大经二十一云。眼见色坏。名为过色。五根尘坏。名过有对。於二种余及无教坏。名过异相。此之三色竝在色界。欲入无色。故灭此三。今此应云及背舍胜处一切处中八色等也。若无表色虽非今文。空观所过。得空观时必定离於表无表色。又於可见有对等中。复应明於三有对义。非今正义。是故不论。灭色方便。具如禅门。先想此身如甑如笼如网。乃至渐空。大论十九云。如鸟在瓶。瓶破得出。

 

无色界色


玄文问。无色无身。云何具四念处。引毘昙答。无色有道共戒。(云云)。当知小乗明义。即有两意。大经云。无色界色。非诸声闻所知。若尔。四念处无色何妨。

 

合经墙壁譬


文句释法华堂阁等云。堂譬欲界。阁譬色无色界。墙壁譬四大。頺落譬减损。倾危譬迁变。柱根譬命。梁栋譬意识。妙乐释文句云。墙壁四大者。应通三界。无非损减。无色虽无四大造色。定果所为皆是墙壁。(云云)。

 

色是无教法


戒疏云。戒是色住。无作是假色。亦言无教。非对眼色。发隐云。亦言无教者亦名无教也。非对眼色者。非与眼相对之色。明与常色不同。即非色非心也。

 

五衰相


涅盘云。大五衰者。头上花萎。腋下汗出。衣裳垢染。身体臭秽。不乐本座。小五衰。衣服绝香。身光忽灭。浴滴沾身。本性嚣驰。两目眴动。

 

四空疮痈病箭观等


禅门云。离四空定说八种观。如病。如痈。如疮。如刺。无常。苦。空。无我。前对治方法。便是事观。後四即是缘谛理观。此八观中有总别。总则用此八法总观空处定。四阴和合。故有此定。可患无实。别观者用此八法。前四对治观四阴事。病治受阴。痈治想阴疮治行阴。刺治识阴。复次四无常等。即对观四阴理相。无常观识苦观受阴。空观想阴。无我观行。

 

百八见等


辅行引五十校计经云。若眼见好色中有阴有集。见恶色中有阴有集。见平平色中有阴有集。乃至意缘法亦如是。一根有三。三中有六。六根具三十六。三世合百八。历六十二见八十八使。各各百八。当知举心动念浩然无际。昏而且盲。都无见觉。止观中。诸菩萨问。云何百八。佛言。有所念不自知。心生心灭中有阴有集不知为痴。转入意地亦如是。识亦如是。是为意三。见好色中色恶色不自知着。不自知灭。有阴有集。乃至触亦如是。彼经但列六根各六。虽无三世之语而结云百八。故知是约刹那而为三世也。既以心意识三为意地三。故通三世。如云集起名心。筹量名意。别知名识。意三既尔。故使所依五根亦尔。三世三个三十六故。故有百八。经又问云。我设知百八痴灭。为痴为黠。佛言未黠。诸菩萨言。何故尔耶。佛言。犹有百八疑乃至未得百八尽力。以念念中不离六根刹那三世。故一一见皆一百八。乃至五十个百八烦恼。故彼经云。举心动念生死无尽。

 

五利使


辅行云。一身见使。若於名色阴入界中妄计为身。名为身见。若以无明不了。则於五阴中起二十种身见。则身见有二十种。见谛所断。一行中历三界。有二身见也。二边见使。执边之心。名为边见。若於四边不了。随见一边为实。余边悉为妄语。如其所见互执一边。悉堕边见。历三世五阴即有六十二见。竝是见谛所断。合六十二见。同是一边见摄也。又约见谛所断一行中历三界。即有三边见。三邪见使。邪心取理。故名邪见。若无明不了四谛因果。邪心推划谓无此理。因断灭出世间善根。乃至世间善根。作阐提行。是为邪见。见谛所断三界四行中有十二邪见是也。四见取使。於非真胜法中谬见涅盘。生心而取。故曰见取。若行道之时。虽入种种观门。而真明未发。无明不了。便谬计所得以为真为胜。生心取着。皆名见取也。见谛所断三界四行有十二见取是也。五戒取使。於非戒中谬。以为戒。取以进行。故曰戒取。若取鷄狗牛戒。乃至九十五种外道所行之戒以为真戒。皆名戒取。若人虽持佛戒。见有戒相。亦是戒取。见谛所断三界二行有六种戒取是也。

 

五钝使


辅行云一贪欲使。引取无厌。名曰贪欲。分别其相。具如贪毒中说。见思所断三界五行中十五贪。皆是贪使。二瞋恚使。忿怒之心。名之曰瞋。分别其相。具如瞋毒中说。见思所断欲界五行中五恚。即是恚使也。三痴使。迷惑不了之心。名为无明。若以迷心缘境。随有所起。则念念永失。而不知慙愧者皆是痴也。见思所断三界五行下十五痴。即是无明使。四慢使。自恃轻他之心曰慢。若自恃种姓。富贵。有德。才能。轻蔑於他即是慢也。慢有八种在下别出。乃至见思所断三界五行下十五慢。皆是慢使也。五疑使。迷心乖理犹豫不决曰疑。分别其相。具如疑盖中说。三界四行十二种疑。竝是疑使也。

 

二十五冥谛


法数云。冥初(世间本)。生觉(中阴)。我心(我慢)。五尘(色声香味触)。五大(地水火风空)。十一根(眼耳鼻舌身五知根手足口大小遗根五业根)。心平等根。神我(主谛能生所生能依所依)。

 

六谛


法数云。一陀骠谛。此云主谛。五大及时方神意。此主为万物所依故。二求那谛。此云依谛。为色等五尘依故。三羯摩谛。此云作谛。俯仰屈伸出入去来等故名作。四三摩若谛。总相谛。为总相。万法如一有故。五毘尸沙谛。别相谛。如森罗万象各各不同故。六摩波夜谛。为五尘成就不相妨碍等。

 

见中思推利思背上思


辅行云。三种见惑。一俱生。五钝中有利。如虫兽凡夫亦能起我我所。即是利从钝背上起。故属钝。二推理。未发禅来虽有世智推理辩聪。见想犹弱。所有十使同属於钝。三发得。从因定发。见心猛盛。所有十使从强受名。皆属於利也。三种思惑。一俱生。与形俱生。如男女托胎。妄於父母生爱恶心。此是邪思还归於见惑。二依见。如外道依见而起嗔。此利上钝。名背上使。见谛断时正利去。背亦去。三界系即三界九品思。此名钝使。亦名事障。号正三毒。

 

十缠


俱舍云无惭无愧。睡眠昏沉。掉举。恶作。嫉妬悭悋。忿覆。

 

三结


辅行引大论云。又或时为钝。但说断三。婆沙云。如昔一时有毘黎子。佛法出家时。佛已制二百五十戒。令族姓子随所乐行。彼人闻已乃生忧虑。谁能守护如是诸戒。便诣佛所。头面礼佛。白佛言。我不堪护如是诸戒。尔时世尊现亲善相。而不诃责。以輭美语而慰喻之。善哉善哉为能善持三戒不耶。谓戒心慧。彼人闻已即大欢喜。我能善持如是三戒。断惑亦尔。若世尊说断八十八使及无量苦名须陀洹。则受化者心生忧虑。何能抜除八十八树。度八十八大河。竭八十八大海。摧八十八大山。修八十八对治。若佛但说断三结者则受化者生大欢喜言二十者。五阴各四谓色大我小。我在色中。我大色小色在我中。即色是我。离色有我。四阴亦尔。故此二十名为身见。八十八使具如前释。释签云。由二不超欲。谓贪嗔。由三复还下。谓身见。戒取疑。

 

六度摄三十七


辅行明六度摄道品者。擅摄二觉谓除舍也。尸摄三。谓正语业命。忍摄四。谓念根。念力。念觉。正念。进摄八。谓四勤。进根进力。进觉分。正精进。禅摄八。谓四如意。定根。定力。定觉。正定慧摄十。谓四念处。慧根。慧力。择觉。喜觉。正见。正思。合三十五。余有二信。通三十五。一切诸法信为本故。

 

当分道品相摄道品


止观云。当分者。未必具品方能得道。三四二五单七只八。当分是道。故云当依念处得道。又云是道塲。又云是摩诃衍。念处既尔余品亦然。是为当分道品。相摄者。如念处一法皆摄诸品。引释论文云。念处既摄余品。余品亦摄念处。是为相摄道品。

 

道品通正助漏无漏等


止观云。问道品是二乗法。云何是菩萨道耶。答。大论呵此问。谁作是语。三藏摩诃衍皆不作是说。那得独云是小乗法。净名云。道品善知识。由是成正觉。道品是道塲。亦是摩诃衍。涅盘云。能修八正道者。即见佛性。名得醍醐。大集云三十七品是菩萨寳炬陀罗尼。如此等经皆明道品。何时独是小乗。又有漏道品。欲界二十二。未到三十六初禅三十七。皆有漏道品。如乳。三藏道品如酪。通教道品如生酥。别教如熟酥。圆教如醍醐。或言三十七品是助道。或言是正道。大论云。是菩萨道。此文似正也净名云。道品善知识。由是成正觉。此文似助也。又若言三十七品是有漏者。云何言七觉是修道。法华云。无漏根力觉道之财。云何八正在七觉前。此应三句分别。一三十七品皆有漏二皆是无漏。三亦有漏亦无漏。如大论云。修八正道得初善有漏五阴。善有漏五阴即是煖法。煖法之前尚得修於八正道。云何修邪。初从师受法。系心忆念。名念处。为求此法。勤而行之。名正勤。一心中修。名如意足。五善根生。名根。根增长名力。分别道用。名七觉。安隐道中行。名八正道。能如是修得善有漏五阴。当知道品皆是有漏。皆是无漏者。即是见谛思惟所行道品。一向是无漏法华之文。意在此也。从来虽言有漏中得修八正七觉等。未有文证。而毗婆沙云。若八正在七觉後。亦得是有漏。亦得是无漏。何以故。依八正入见谛即是亦无漏若八正在七觉前。一向是无漏。此则可解。引婆沙文证成二意。又亦漏无漏。即是对位意也。

 

通大地数九心数等


俱舍云。通数者谓想。欲。触。慧。念。思。脱。忆。定。受。此十随王能作一切善恶之事。故得名为通大地数。观慧数即烦恼道。观余数是业道。言九心数者。以大地中受在观受是苦摄故。九心数中想即想摄。余八数行摄恶数有十。恚。恨。谗。诳憍。忿。怒。悭。痴。妬。善数十。信。进。念定。慧。喜。猗。舍。觉。戒。

 

四如意足


法界次第云。通言如意者。四念处中实智慧。四正勤中正精进。精进智慧增多。定力小弱。得四种定摄心故。智定力等。所愿皆得故名如意足。智定力等能断结使。故云断行成就也。

 

定力若成能於诸禅互无妨碍


辅行云。虽用欲界语法。而不碍初禅支林。或住初禅觉观之法。而不碍於二禅内净。或住二禅与喜相应而不碍於三禅乐受。或与四禅舍受相应而能教化一切众生。纵妨四禅。不妨诸定妨谓妨碍。碍。谓遮止。纵有因缘不入四禅。不妨一切禅定自在。总而言之祗是诸定互不相妨。

 

藏别不即通圆谈即


玄签云。藏教灭色入空则真不即俗。俗不即真。故云不即。通教即色是空。则即真而俗。即俗而真。故云即。别教离二边以显中。故不即。圆教即二边以显中。故即。

 

四谛分对真俗


释签云。佛说二谛者。谓世谛。第一义谛。或云世谛。谓苦集。第一义谛谓道灭。前合四为二。正用此意。复有说。世谛。谓苦集灭。第一义。谓道谛。评者曰。四谛亦是世谛。亦是第一义谛。如苦集是世谛。苦空无常集因缘生是第一义谛。灭是世谛者。如佛说言。如城园林。是第一义谛者尽止妙离。道是世谛者。佛说道谛。如筏如山如梯如楼。是第一义谛者。道如迹乗。若四谛尽是第一义谛。世谛说阴界入。第一义谛亦说阴界入。彼小乗中尚开四谛为世谛第一义谛。况复大乗。


仪注僃简(终)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结坛散食回向发愿文(首尾残缺) .. 下一篇冥枢会要 【三卷】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