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仪注备简 【十卷】(七)
2018-02-11 22:44:20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1750次 评论:0

第七卷


令生事善故作是说


妙玄云。今明渐道之初。即三藏教。教云。求佛当三阿僧祗刼修六度行。百刼种相。乃可得佛。欲令生事善。故作是说。欲求佛者改恶从善。善立教废。即便破曰。岂有菩萨不断结惑而得菩提。毒器不任贮食。此教即废。

 

虽修性念处而不断结


四教义云。生兜率院天者。舍闫浮之报。上生此天。为诸天师在於此天用三种念处修八胜处。为欲伏结清净。下闫浮提神通变化。降伏天魔。四辩说法。破诸外道及一切众生也。此犹属中忍之位。问曰。菩萨何意从初发心伏结。至此伏而不断耶。答曰。若断结。即不得受生化物。观无常伏结令诸烦恼脂消。用清净心修行六度。令诸功德肌长也。

 

无脂肥羊


辅行引大论云。此菩萨虽有上妙五欲。不生贪着。以有无常等观故。譬如有王。有一大臣自覆藏罪。王欲罚罪。语言。若得无脂肥羊。当赦汝罪。大臣有智。系一羊。养以水草。日日三时以狼怖之羊虽得养。肥而无脂。王问。云何得尔。答以上事。菩萨亦尔。见无常空狼。令结使脂消。而功德身肥。

 

会释二论断伏不同


辅行云。三十四心者。今取论意与诸经论明断少别。大论中云。下地诸惑因时未断。至树下时。乃以九地九品思惑。通名一九。故云三藏菩萨位同凡夫。以九无碍九解脱合为十八。见道中八忍八智合为十六心。总前合为三十四心。俱舍婆沙意云。下八地惑修初禅时先以断竟。唯非想地九品见思全在。用九无碍九解脱。以根胜故。不复更修下八地定。不同声闻亦异缘觉。此与俱舍不同。什公飜译及龙树意。俱不应悞。不同意者。今且以一意消通。令二论理齐。俱舍取修禅时已断惑竟。不复更断。智论依余部。虽有漏断。未名为断。至菩提树但断非想八地。俱得名为无漏。但是从部得名不同。故使二论用义不等。

 

证四真谛方断尘沙


别行玄云。言三十四心正习俱尽者。顿证罗汉及以支佛。亦三十四心无间而得。但不以此顿尽正习。一言於习。有见思习。及尘沙习。菩萨修学尘沙法门。治其劣慧。於一一门用四谛观伏其正使。於一一门六度行熏见思习。故树王下三十四心於尘沙法上证四真谛。故令正使及二习气俱时而尽。故能二谛皆究竟也。方异三乗弟子。徧彰佛眼佛智。

 

十种小劫


法数云。一时。二年。三月。四半月。五日。六夜。七刹那。八怛刹那。九臈缚。十目呼剌多。

 

拂石芥子刼


辅行引金光明云。梵天三铢天衣。三年一拂。拂尽畟方四十里石。以为小刦。八十里尽。以为中刦。百二十里尽。名为大刦。不於如此刦数修学。不名菩萨。又云。有一里刦。二里刦。乃至万里刦。又云有大方城。周四十里。满中芥子。不槩令平。百年取一。尽名为刦。经刦无数。名阿僧祗。

 

从古释迦缘


四教义云。发菩提心者。如释迦牟尼菩萨。於过去世为陶师。值释迦牟尼佛。供养彼佛。又见彼佛智慧第一弟子名舍利弗。神足第一弟子名目犍连。多闻侍者名阿难。尔时陶师供养佛已。即便发菩提心。作是誓愿。愿未来世我得作佛。还名释迦牟尼。智慧弟子名舍利弗。神足弟子名目犍连。多闻侍者还名阿难。佛可其愿。从是初发菩提心。即慈悲四弘誓愿发也。

 

不生三恶道位不退等


文句云。约位行念论不退。应四句分别。不生三恶道位不退不生边地。诸根完具。不受女身。即行不退。当识宿命。即念不退。具此名阿鞞跋致地。三藏义也。若六心已前。轻毛菩萨。信根未立。其位犹退。七心已上。从初地至六地。不退为凡夫二乗。名位不退。虽正使已尽。而未能徧修万行。其行犹退。至七地名行不退。而犹起二乗念。故有念退。至八地道观双流。入法流水。名念不退。此名阿鞞跋致。此乃三乗共十地之义耳。地师云。十住是证不退。十行是位不退。十回向是行不退。十地是念不退。此是别教义。若华严明初住。得如来一身无量身。具三不退。此圆教不退。此是一实事。妙乐云。第三祗横得三不退故。离五障时。三义俱得。即是第三僧祗。通至百刦。通是三不退也。至此名为上忍故。

 

既云断惑故知通佛行因之相


妙玄云。迹因多种。或言昔为陶师。值先释迦佛。三事供养。藉草。然灯。石密浆。发口得记。父母。名字。弟子。侍人。皆如先佛。即是初阿僧祗发心既不明断惑。知是三藏行因之相也。或言昔为摩纳。值然灯佛。五华奉散。布发掩泥。跃身虗空。得无生忍。佛与受记。号释迦文。大品亦云华严城内得记。义与此同。竝云断惑。故知通佛行因之相也。或言昔为寳海梵志。删提岚国寳藏佛所行大精进。十方佛送华供养。既为寳藏佛父。又是弥陀之师。称其功德。不可思议故知别圆行因之相。

 

三祗等义


辅行引俱舍云。於三无数刼各供养七万。又如次供养五六七千佛。释曰。初僧祗初。供养七万五千佛。二僧祗。七万六千。三僧祗。七万七千。颂曰。三无数刼满。逆次逢胜观。然灯寳髻佛。初释迦牟尼。释曰。第一僧祗值释迦牟尼。第一僧祗满值寳髻佛。第二满值然灯佛。第三满值胜观。大论第二僧祗名罽那尸弃。第三名毘婆尸者。彼此音异。

 

种相不拘前後


辅行云。初种何相。答。有云初种足下平。初安立故。然後种余相。有云。绀眼。先以大悲视众生故。虽有此语。义不必然。合时便种。理无前後。

 

福义多途


辅行云。一思多思。答。一思种一相。一相用百福。问。几许为一福。答。有云轮王於四天下自在为一福。有云。如帝释於二天自在为一福。有云。乃至六天。有云除补处。余一切人所有为一福。有云。大千众生共为一福。有云。大千众生盲。能治得差为一福。有云。大千人服毒。治得差为一福。有云。大千人死。救得为一福。有云。一切人破戒见。能为说法。令舍是事为一福。有云。无可譬。菩萨入第三祗。心思大行种相因缘。故福无量。唯佛能知。论二十二云。菩萨修十善各有五心。

 

六度满相


辅行云。六度行者。菩萨修此六度。各有满时。初言檀满者。如释迦菩萨本作王。名毗尸。得归命救护陀罗尼。视诸众生如母爱子。是时天帝知命将终。求佛问疑。徧求不得。却还天宫愁忧苦恼。时天巧师。名毗首羯磨。问天主言。何以愁恼。答言。我求一切知人。而不能得。毗首言有大菩萨满足六度。不久成佛。天主偈答。菩萨发大心。鱼子庵罗华。三事因时多。成果时甚少。毗首答言。优尸那种六度满足。不久成佛。帝释言。当往试之。是菩萨不。汝作鸽。我作鹰。汝便诈怖入王腋下。毗首言。是大菩萨。云何以是事恼之。释云。我亦无恶心。如真金须试。即如所说。变入王腋。举身战惧。动目作声。众人皆言。是王大仁慈。一切宜救护。如是鸽小鸟。归之如入舍。菩萨相如是。作佛必不久。是时鹰在近树。而语王言。还我鸽来。王言。我前受此鸽。非是汝前受。我先发愿度一切众生。鹰言欲度一切众生。我非一切众生耶。而何夺我食。王言。汝须何食。我先作誓。若有众生来归我者。必救护之。鹰言。我须新肉热血。王云。无不由杀得之。云何杀一与一。思惟心定。而说偈言。是我此肉身。恒受老病死。不久当臭烂。彼须我当与。持刀自割股肉而授与之。鹰言须逐道理。令轻重等。勿见欺也。王言。持秤来称鸽。如言称之。鸽身转重。王肉转轻。乃至身尽。诸臣亲戚却诸看人。王今如此。无可看也。王言任看。若有成佛道。当忍此大事。王以血涂手攀秤欲上。尽对於鸽鹰言。何用如此以鸽还我。王言。丧身无量。今是求易佛道之时。肉尽筋断。欲上而堕乃自责言。汝须坚固。勿得迷闷。众生堕忧海。应救护之。何为懈怠。尚不及地狱之苦十六分一。我特精进。犹患此苦。何况地狱中无有智慧者。时诸天赞言。为小鸟能尔。时天地六动。海水扬波。枯木生华。天雨香水。诸佛来赞。必成佛也。鹰与鸽言。是真菩萨。毗首言。天主。汝有神力。可令彼平复。释言。不须我也。王自作誓感发一切。帝释语王言。心不恼耶。王言。我心欢喜。不恼不没。释云。谁当信汝。菩萨言。若心不恼以求佛道者。使平复如故。语已平复。人天见之皆大悲喜。叹未曾有。必当作佛。我当供养。尸满相者。如须陀摩王。是王精进。常依实语。欲入园游戏。始出城门。有一婆罗门来从我乞云。王是福德人。愍我贫穷。王言。须待我还。适至园中。有两翅鸟王名曰鹿足。与山神共誓。取一千王。已得九百九十九王。唯少须陀摩王。从空飞来。捉将王去。诸女号哭。哀动一园。鹿足捉王至所住处。置诸王中。须陀摩王涕零如雨。鹿足言。大刹利。汝何啼泣犹如小儿。人生有死。合会有离。须陀答言。我不畏死。自恨生来不曾妄语。而今失信。许婆罗门行施辜负宿心。自招欺罪。是故啼耳。鹿足言还去。七日施竟。便就死。若不来者。我有力取。王还。恣心布施。立太子为王。大会人民。王乃谢云。我智不周。小不如法。当见瞋怒。我今身非己有。当去。人民亲戚留之。愿王留意垂荫此国。勿以鹿足鬼王为虑也。当设铁舍奇兵卫护。鹿足虽神。而不畏之。王说偈言。实语第一戒实语升天梯。实语小人大。妄语入地狱。我今守实语。宁失身寿命。於是发去。至鹿足所。见来欢喜。汝实语人。不失信要。人皆惜命。脱竟还来。汝是大人。时须陀王广赞实语。呵责妄语。鹿足闻之。信心清净。语须陀言。汝能说此。今相放舍诸王各还本国。如是语已。诸王各去。(云云)。忍成相者。如羼提仙人。在於林间修行忍辱。时柯利王。将诸彩女入园游戏。饮食讫已。王少睡息。诸女采华。於其林间见此仙人。加敬礼拜。在一面立。尔时仙人为诸女人赞叹慈忍。其言美妙。听者忘厌。久而忘去。王眠觉已。不见诸女。抜劒逐踪。见女在於仙人前立。嫉妬隆盛。恚目奋劒而拟仙人。汝作何事。仙人答言。我修慈忍。王言。我今试汝。当以利劒斩截手足及以耳鼻。若不瞋者。乃知修忍。仙言任意。王即抜劒截其手足。及以耳鼻。而问之言。汝心动不。答言。我修慈忍。心不动也。王言。汝一身在此。无有势力。虽口言不动。谁当信者。是时仙人即作誓言。若我实是修慈忍者。血当为乳。即变为乳。王大惊走。将诸彩女而去。时林中龙神。为此仙人雨雷电霹雳。致王毒害。遂不还宫。精进满相者。如好施太子求如意珠。如第一卷末。得珠坠海。而抒大海。正使筋骨枯尽。终不懈废。誓得如意以给众生。济其身苦。诸天问之。答云。生生不休。诸天见此精进。助其抒海。海水减半。诸龙见海水减。恐海乹竭。送珠与之。禅满相者。如螺髻仙人。名尚闍黎。有人畵像作僧。形者非。得第四禅。出入息断。坐一树下。兀然不动。鸟见不动。谓之为木。即於仙人髻中生卵。仙人定起。觉其顶上有於鸟[卯-ㄗ+(ㄗ@、)]。即自思惟。我若起行。鸟母永不复来。鸟[卯-ㄗ+(ㄗ@、)]必坏。即更入禅定。至鸟子飞去。尔乃起行。般若满相者。如劬嫔大臣。分闫浮提地以为七分。城邑聚落皆使均等。为息诤故。

 

三十二相


法界次第云。今此三十二通云相者。相名有所表发。揽而可别。名之为相。如来应化之体。现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使见者爱敬。知有胜德可崇。人天中尊。众圣之王。故现三十二相也。一足下安平如奁底。二足下千辐轮相。三手足指长胜余人。四手足柔輭胜余身分。五手指合缦网胜余人。六足跟具足满好。七足趺高好根相称。八如伊尼延鹿王腨纤好。九立手摩膝。十阴藏相如马王。十一身纵广等。十二一一毛孔生青色柔輭。十三毛上向青色柔輭右旋。十四金色光其相微妙。十五身光面各一丈。十六皮肤薄细滑。不受尘水。不停蚊蚋。十七两足下。两手。两肩。项中。七处满。十八两腋下满。十九身上如师子。二十身端直。二十一肩圆好。二十二四十齿具足。二十三齿白净齐密而根深。二十四四牙最白而大。二十五颊车如师子。二十六咽中津液淂味中上味。二十七舌大薄覆面至发际。二十八梵音深远如迦陵频伽声。二十九眼色如金精。三十眼[耳*妾]如牛王。三十一眉间白毫相如兜罗绵。三十二顶肉髻成。

 

道树已前四波罗密满


辅行云。此中明三祗百刦。与俱舍小异。俱舍则道树已前四波罗密满。至佛果位二波罗密满。故颂云。但由悲普施。被折身无忿。赞叹底迦佛。次无上菩提。六波罗密多。於如是四位。一二又一二。如次修圆满。初一谓布施。次二谓戒忍。次一谓精进。次二谓禅智。如次对四句。由赞叹底迦。其超九刼故。从毘婆尸佛九十一刼禅智二波罗密满。若凖大论。三阿僧祗六波罗密满。不相违耶。亦无相违。大论三僧祗但是事禅智满耳。若至树王下。亦是缘理禅智始满。俱舍云。因时已断八地惑者。既未断有顶。但用有漏。故大论没前有漏之名。至树王下方云用三十四心断三界见修之惑。故知尔时方得无漏。今文且以大论所斥立。三藏菩萨义。故且存之。名为伏道。

 

弥勒值佛必有超刦


别行玄云。若尔则无百刦义。答。任此法门则有百刦。以精进力传超。住此法门者。若任运行於六度法门。则须百刦。此据常途理数而言。若精进功倍。亦何局於时分。

 

八相


四教义云。一兜率天下者。菩萨将欲下生时。用四种观人间。一观时。即是人寿百岁。是佛出世之时。二观土地。诸佛常依中国生。迦维罗卫。即是百亿日月之中也。三观种姓。生二种姓中。一刹利姓。势力大故。二婆罗门姓。智慧大故。释迦牟尼佛生刹利姓也。四观生处。何等母人能怀那罗延力菩萨。唯中国迦毘罗婆净饭王后。能怀後身菩萨。如是思惟已。从兜率天下。问。何故作白象形非余二明处胎。即是正慧入母胎。一切众生邪慧入母胎。菩萨忆念不失。故名正慧入母胎。中阴住。则知中阴。入胎时。知入胎。歌罗逻时。知歌罗逻。七日赤白精血合。安浮陀时。二七如蠒状。伽陀时。三七日如凝酪。五胞时。出生时。皆忆念不失。是名正慧入母胎。复次余人住中阴。欲受生时。於父母所生颠倒心。生不净心。菩萨不尔。正慧明识父母。相续入胎。是明正慧也。三明出胎相者。是菩萨满足十月。正慧不失。从右脇而出胎。生堕於地。即行七步。口自发言。天上天下。惟我为尊。当初生时。国内即有三十二瑞事。在瑞应经具明。乃至将示相师。阿夷相太子。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即便悲泪。王恐不祥。问阿夷曰。我子不祥。故悲泪耶。仙人答曰。吉无不利。太子相好分明。其若在家。当作转轮圣王。飞行皇帝。王四天下。十善化世。其若出家。必成自然之佛。度脱万姓。但太子相好分明。必不在家作转轮圣王。其若出家。必得菩提。度脱天人。伤吾年老。不覩佛兴。故悲泪耳。所以用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欲为得三菩提之品器也。问。何故现相三十二。好有八十。答。成佛庄严。法如此故。四明出家者。是菩萨年渐长大。出四城门。见老病死苦。厌怖心生。夜半踰城出家。六年苦行。食难陀婆罗门石密乳糜益身。十六功德。五明降魔相者。即於菩提树下破万八千亿鬼兵。魔众。魔王败积。鬼兵退散。六成道相者。魔众散已。摄心端坐。於第四禅住中忍。修观成中忍。一刹那上忍。一刹那世第一法。一刹那发真无漏。三十四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三十四心者。八忍八智。九无碍九解脱也。具足佛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三达无碍。三意止。大慈大悲。四无碍智。一切诸法总相别相悉知。故名为佛。第九解脱。具足一切种智。竝在未来。故名小乗佛。七明转法轮者。於鹿野苑为拘隣五人三转生灭四谛法轮。天人得道此为证。三寳於是现世间。次说十二因缘法轮。次为菩萨说六波罗密法轮。是则开三乗之教名修多罗藏。十二年後。佛在毘舍离国。为须隣那迦陀长者子作婬欲。以是因缘结初大罪。二百五十戒。次佛在舍婆提城。告诸比丘。诸有五怖五罪五怨。不除不减。是因缘故。作此世未来受无量苦。是名佛自说毘昙教。从此转三藏法轮。乃至涅盘教三乗弟子。是名转法轮也。八明入涅盘相者。於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逆顺出入超越三昧。於第四禅中入火光三昧。烧身灭度。唯留舍利。为人天福田。身智俱灭。入无余涅盘。是为声闻经中说大乗之位也。止观云。三藏初伏四魔。坐道塲破烦恼魔。得菩提道。又得法性身。破阴入魔。此两共破死魔。道树下得不动三昧。变三玉女。破八十亿兵。冠盖劒各堕者。是破天子魔。辅行释云。具如大集云。天主初令诸军。次遣太子。次遣三妃。皆不能坏。後自领军。为佛所降。大军退败。王颠倒堕。冠盖劒三各在一处。此竝大论第六文也。

 

三转十二行法轮


文句云。十二行者。一约四谛教。二约十六行教。十二者。即示劝证是也。行十二者。三转皆生眼智明觉。又教十二为能转。行十二为所转。十二行是轮。十二教非轮。若作二轮义眼智明觉者。约四十八法。开此四心成十六心。谓苦法忍为眼。苦法智为智。比忍为明。比智为觉。余三谛亦尔。故成十六心。三根人各得十六心。故成四十八行也。十二谛是教法轮。十二行是行法轮。教轮。则能转唯是一权智。所转则有十二教也。若行法轮。能转之教十二。所转之行亦十二。或约三人。或约一人。今就见谛道三人。利根闻示转。即生眼智明觉。三人合举。故言十二也。记释云。初文中云十二行者。四谛各用示等为教。一转各生眼等为行。言能所者。四皆佛说。故云能。度入彼心。故云所。言是轮非轮者。轮以摧碾为义。唯教无行。岂能摧惑。若不摧惑。亦无轮名。佛知机知时。亦不无行而徒转也。今言非者。教从化主。行从受者。是故行轮。从受者得。功归化主。故从佛得。以未尽理。故重释之。若作二轮。教行相循。共能摧惑。况复教行俱由佛转。是故教行俱得名轮。但眼智等无别体故。还指忍等。故眼等行。约於谛教而成十六。故三根人闻三转教。各生眼等。成四十八。寛狭中云。教轮等者。是化他智。但属一秘。则能转惟一。所转十二。则能转名狭体寛。所转名寛体狭。行法轮者。教是能诠。行是所诠。故行随教。竝有十二。虽俱十二。寛狭则异。教定十二。行生眼等。若以示等生於眼等。数同名异。次辩通别中所言或者。不定辞也。或三人各闻三转。或一人前後闻三。初虽别简。今就下。正释。初转法轮得见谛解。三乗之人方有十二。

 

度三根性


文句云。问。初为五人。云何作三根耶。复有八万诸天。何故无三根。为生三慧。三根。三道故。记释云。问初为等者。既云声闻自有三根。五人竝是声闻根性。既具三根。复有诸天何意无三。为生下。答。人天通有三义故。谓慧根道闻等不同。是三慧。悟有前後。即三根。见修无学。即三道。色无色般。义准亦有。但非因转法轮得耳。

 

老比丘


妙乐云。老比丘者。从後异故。以通教佛亦可言老。而云带者。辩异前教。

 

三百由旬


文句云。三界果报处为三百有余国处为四百。实报国处为五百。见惑为一百。五下分为二百。五上分为三百。尘沙为四百。无明为五百。入空观能过三百。入假观能过四百。入中观能过五百。

 

诸般若有二乗得道


四教义云。通者。同也。三乗同禀。故名为通。大品经云。欲学声闻乗者。当学般若。欲学缘觉乗者。当学般若。欲学菩萨乗者。当学般若。三乗同禀此教见第一义。故云通教。

 

通有三义


四念处云。通义有八。谓理教智断行位因果。理通者。同缘即色是空故。教通者。同禀无生之说故。智通者。诸法不生般若生故。断通者。须陀洹若断同是无生法忍故。行通者。同乗摩诃衍乗故。位通者。同是乹慧地乃至佛地故。因通者。同学般若波罗密故。果通者。同到萨婆若故。三人八义不殊。故名通也。复次通有三义。一因果皆通。二因通果不通。三通别通圆。因果俱通者。如上八通说。近通偏真四枯拙度。因通果不通者。乃是别果来接通因。得见佛性。成四荣双树。通别通圆者。别圆因果皆与通异。藉通开导。得入别圆因。成非枯非荣双树之果也。若通因果。正是小大半满分门。亦是析体拙巧。声闻藏。菩萨藏。羊鹿异路。何者。三藏未断惑。犹是凡夫。住下忍位。伏见思惑。以誓愿乗五通。住生死化众生。二乗断正使。拙度保涅盘。不能前进。故从此分门。若三人同以无言说道断烦恼者。是满字摩诃衍门。多此含容。

 

藉通开导


舍遗记云。第三藉通开导者。即於乹慧及性地中闻体法空。不但空於二十五有。亦乃空於涅盘之空。此人虽藉通教谭空开导其心。而了此空体是中道。乃以别圆内外凡观。同於二乗历乹慧及後诸地至十地。即成别圆初地初住八相之佛。此乃通教通别通圆义也。既在初地便知不空。是故不受被接之名。

 

总相别相等智


玄义云。通教声闻总相一门达俗即真。缘觉能於一门总相别相达俗即真。菩萨能於四门总相别相达俗即真。又能徧四门出假教化众生。签云。声闻缘觉於一门总相等者。总。谓但作苦集观耳。别。谓观苦七支。观集五支。以自行故。但依一门。菩萨为他。故於四门。然七地前约自行边。亦但一门入假。方便亦须徧习。

 

当教三乗共位


止观云。乹慧地正是三贤位。一五停心。二别相念处。三总相念处。通是外凢。故言乹慧地。性者。即是四善根位。以总念处力。发善有漏五阴。名为煖。增进初中後心。得入顶忍世第一法。通名内凢。故言性地。此两位共伏见惑。八人者。八忍也。从世第一转入无间三昧。故名八人。见者。见真。断三界见惑八十八使皆尽。故言见地。薄者。除欲界思惟六品。故名薄地。离欲者。除欲界九品尽。故言离欲。已办者。除色无色七十二品尽。如火烧木为炭故言已办地。辟支弗者。福慧深利。道观双流。断习气及色心无知。得法眼道种智。游戏神通净佛国土。学佛力无畏等法。残习将尽。如余少灰。佛地者。大功德资利智慧。得一念相应慧。习气永尽。如刦烧火无炭无灰。此即三乗共十地断思惑之位也。

 

三乗共借一教


玄义四下云。别名者。即是十信三十心十地之名也。铁轮位。於通义即是乹慧地。伏忍也。三十心。即望性地。柔顺忍。八人见地。即是初欢喜得无生忍也。故大品云。须陀洹若智若断。皆是菩萨无生忍。薄地向果。向即离垢。果即明地。大品云。斯陀含智断。是菩萨无生忍离欲地向果。向即焰地。果即难胜。大品云。阿那含智断。是菩萨无生忍。已办地向果。向是现前。果是远行。大品云。阿罗汉智断。是菩萨无生忍。支佛地。即不动侵习也。大品云。支佛智断。是菩萨无生忍。即是善慧地。十地当知如佛也。

 

菩萨借别一教


止观云。四借别名名通家菩萨位者。乹慧是外凡。性地是内凡。八人为初地。十五心为二地。十六心为三地。此三皆不出观而断见惑四忍为初地。四智为二地。四比忍为三地。四比智为四地。皆不出观而断见惑。薄地即五地。断六品思。离欲即六地。断九品思。已办即七地。断色无色思。支佛即八地。乃至佛地断习无知。玄义云。问。初地至七地对果。出何经论。答。经论非不对当。但高下不同。人师对之异。或用见地止对初地。如今所用。或向取初三地并对初地。仁王明四地并对初地。此难定判。但通教见地。本是无间之道。不出观证须陀洹。岂得初地断见。乃至三地。或云四地耶。若断别惑。不共二乗。此义有之。又或言六地断结齐罗汉。或云七地。此难定执。前後两果经论对皆不定。中间可以义得。今以义推。不可定执也。

 

别为菩萨立忍名


玄义云。初就三乗共位中菩萨别立忍名。而义通二用别教名。名别义通。通义已如前说。别立者。别为菩萨立伏忍柔顺忍无生忍之名也。乹慧地三人同伏见惑。而菩萨更加伏忍之名者。菩萨信因缘即空。而於无生四谛降伏其心。起四弘誓愿。虽知众生如虗空。而发心度一切众生。是菩萨欲度众生。如欲度虗空。故金刚般若云。菩萨如是降伏其心。所谓灭度无量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次三誓愿降伏其心亦如是。是为菩萨在乹慧地。修停心别相总相念处观时。异於二乗。故别称伏忍。复次三乗人同发善有漏五阴。生相似解。皆伏见惑。顺第一义。而菩萨独受柔顺忍名者。菩萨非但伏结顺理。又能为一切众生伏心。徧行六度。一切事中福慧皆令究竟。如三藏菩萨於中忍中三僧祗行六度。不惜身命。今菩萨亦如是。以空无相愿。调伏诸根。为众生故。满足六度。故名顺忍也。复次三乗人同发真无漏。若智若断同名无生。而菩萨独受无生法忍名者。以其见谛理断结使。不生取证之心。别受无生法忍之名也。

 

三处初焰


玄义云问。大论三处明初焰。约别圆皆取发真为初焰。通教何意取乹慧为初焰。答。别圆各逗一种根性。余如文。(云云)又辅行云。大论三处燋炷者。意引乹慧别在菩萨断惑之位。若共二乗。不名初焰。初焰即是断位故也论别立菩萨。故以初地而为断位。故大论七十八灯炷品云。十地有二。一菩萨初地为初焰。二声闻见地为初焰。若独菩萨地。即欢喜地为初焰。论文既以菩萨初地而为初焰。故今取之以为况释。於共伏道尚得以为菩萨初焰。今但退取共断位者为独菩萨初焰有何不可。故知此文别判通教菩萨位也。

 

三地据断见初四地据断见後


止观云。别名名通家共位者旧云。三地断见。或言六地断思尽。或言七地断思尽。今核此语。若云三地四地皆断见者此师不解通教义。何者三乗共位。同入无间三昧。不出入观而断见。那忽用三地四地皆断见耶。若但取第三地断见者。第四地应断思。若但取第四地断见者第三地应未断见。若用两地断见。为出入观非断见位。人师救云。经说如此。此师不解经意。今言经借别义显通耳。别见义长。论三地四地。通见义短。不出入观。然名可借别。义必依通。若作不入出观释者。若言三地者。据断见初。言四地者据断见後。皆不出观例如第十六心。或言是见道。或言是思道。

 

通虽二地断时仍促等


辅行云问。当通教中判断见位自分二地。何须破他自立借别立断见位。还同通教。答。秪缘同通故得名通。通虽二地断时仍促。三乗共故。虽促复长。是故须分三地四地。或时借别。别见更长。仍有二意。若约理说。通至佛地。若约教道云三四地。虽二意各别。见义竝长。以别长故。故借教道用判两地无爽。若依通义。云不出观。若依别义。但云地地皆能破见。以此为异。以别长故。故後两番通用四地皆断见位。人多不见。谓通义足。何须借别。

 

声闻位齐七地


辅行六云。通教二乗。七地已前与菩萨共。名共声闻。乃至答云以初名後等。三藏亦共声闻。何不立共名。故又释云。三藏教中虽有二乗。菩萨行远始终伏惑。永异二乗。故不名共。不闻别理。复非不共。

 

十力


法界次第云。此十通名力者。即诸佛所得如实智用。通达一切。了了分明。无能坏。无能胜。故名力也。大菩萨亦分得此智力。但比佛小劣。故没不受名。一是处非处力。二业智力。三定力。四根力。五欲力。六性力。七至处道力。八宿命力。九天眼力。十漏尽力。

 

四无所畏


法界次第云。此四通名无畏者。於八众中广说自他智断。既决定无失。则无微致恐惧之相。故称无所畏。一一切智无所畏。二漏尽无所畏。三说障道无所畏。四说尽苦道无所畏。

 

通教诸位


妙玄明三乗共十地位。一乹慧地者。三乗之初。同名乹慧。即是体法五停心别相总相四念处观。事相不异三藏。此三阶法门体阴入界如幻如化。总破见爱八倒。名身念处。受心法亦如是。住是观中。修正勤如意根力觉道。虽未得煗法相似理水。而总相智慧深利。故称乹慧位也。二性地位者。得过乹慧得煗已。能增进初中後心。入顶法。乃至世第一法。皆名性地。性地中无生方便解慧善巧转胜於前。得相似无漏性水。故言性地也。三八人地位者。即是三乗信行法行二人。体见假以发真断惑。在无间三昧中。八忍具足。智少一分。故名八人位也。四见地位者。即是三乗同见第一义无生四谛之理同断见惑八十八使尽也五薄地位者。体爱假即真。发六品无碍。断欲界六品。证第六解脱。欲界烦恼薄也。六离欲地位者。即是三乗之人体爱假即真。断欲界五下分结尽。离欲界烦恼也。七已办地位者。即是三乗之人体色无色爱即真发真无漏。断五上分结。七十二品尽也。断三界事一一切智无所畏。二漏尽无所畏。三说障道无所畏。四说尽苦道无所畏。

 

通教诸位


妙玄明三乗共十地位。一乹慧地者。三乗之初。同名乹慧。即是体法五停心别相总相四念处观。事相不异三藏。此三阶法门体阴入界如幻如化。总破见爱八倒。名身念处。受心法亦如是。住是观中。修正勤如意根力觉道。虽未得煗法相似理水。而总相智慧深利。故称乹慧位也。二性地位者。得过乹慧得煗已。能增进初中後心。入顶法。乃至世第一法。皆名性地。性地中无生方便解慧善巧转胜於前。得相似无漏性水。故言性地也。三八人地位者。即是三乗信行法行二人。体见假以发真断惑。在无间三昧中。八忍具足。智少一分。故名八人位也。四见地位者。即是三乗同见第一义无生四谛之理。同断见惑八十八使尽也。五薄地位者。体爱假即真。发六品无碍。断欲界六品。证第六解脱。欲界烦恼薄也。六离欲地位者。即是三乗之人体爱假即真。断欲界五下分结尽。离欲界烦恼也。七已办地位者。即是三乗之人体色无色爱即真。发真无漏断五上分结。七十二品尽也。断三界事惑究竟故言已办地。八辟支佛地位者。缘觉菩萨发真无漏。功德力大。故能侵除习气也。九菩萨地位者。从空入假道观双流。深观二谛。进断习气色心无知。得法眼道种智。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学佛十力四无所畏。断习气将尽也。齐此名小树位也。十佛地者。大功德力资智慧。一念相应慧观真谛究竟。习亦究竟。如刼火烧木无复炭灰。如象渡河。到於边底。虽菩萨佛名异二乗。通俱观无生体法。同是无学。得二涅盘。共归灰断。证果处一。故称为通也。

 

布施摄众生等


净名云。当知直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謟众生来生其国。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菩提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大乗众生来生其国。布施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一切能舍众生来生其国。持戒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行十善道满愿众生来生其国。忍辱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三十二相庄严众生来生其国。精进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勤修一切功德众生来生其国。禅定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摄心不乱众生来生其国。智慧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正定众生来生其国等。

 

通教有合身义


金光疏云。丈六身佛住真谛。丈六尊特合身佛双住真中。尊特身佛双住俗中。法身佛住中道。此依二理故有二佛。

 

一金刚土台成道四机所见不同


文句云。像法决疑经云。一切大众所见不同。或见娑罗林地悉是土砂草木石壁。或见七宝清净庄严。或见此林是三世诸佛所游行处。或见此林即是不可思议境界真实法体。例知此义。四见不同。所住既然能住亦尔。此则约教分别也。

 

八相稍异三藏


文句云。成道如上注释。入涅盘如後文。七转法轮。权智开三藏生灭四谛法轮。实智说摩诃衍无生四谛法轮。通教三乗人也。

 

三种意生身


楞伽云。一三昧乐正受意生身。二觉法自性意生身。三种类俱生无作意生身。三昧乐。即三四五地心寂不动故也。二觉法自性。即八地普入佛刹。故以法为自性。三种类俱生。谓了佛证法。成之与生。竝从果说。此约通教及以别接。初是入空位。八地即当入假位。种类即是入中。

 

一生实相二生法界


大经佛说观因缘智四种不同。得菩提异。说是语时。十千菩萨得一生实相。五千菩萨得二生法界。章安云。三乗同观第一义。智解不同。一生二生。乃是破无明一品二品。实相是别理。法界是圆理。即是利根接入别圆。

 

列八二谛章安作七二谛消之


释签云。若欲凭教者然此七文散在诸经。无一处具出。唯大经十二。四谛文後。列八二谛。章安作七二谛销之。初一是总。余七是别。初云。如出世人心所见者。名第一义谛。世人心所见者。名为世谛。疏云。总冠诸谛。世情多种束为世谛。圣智多知束为第一义谛。即是诸教随情智也。经云。五阴和合。称名某甲。是名世谛。解阴无阴。亦无名字。离阴亦无。是名第一义谛。阴是实法。某甲是假名。即实有俗谛也。无阴无名。即假实空。若离阴者。名太虗空。是故离阴亦无某甲及二谛名。疏云。名无名二谛也。世谛有名。真谛无名。即生灭二谛。经云。或有法有名有实。是名第一义谛。或有法有名无实。是名世谛。幻化假名。即空故实。即真谛也。秪指幻化但有假名。故名世谛。故疏云。实不实二谛也。真实幻化。不实也。即无生二谛也。经云。如我人众生寿命知见。乃至如龟毛兔??等。阴界入。是名世谛。苦集灭道。是名真谛。兔??之俗与前不殊。故成单俗。四谛义含。共为真谛。即是含中真谛也。故疏云。定不定二谛也。即单俗[社-土+复]真。俗是不定。中道名定。经云。世法有五种谓名世。句世。缚世。法世。执着世。是名世谛。经文广解。於此五法。心无颠倒。名第一义谛。五种世法名与前异。大意不别。亦是单俗。於世无倒。谓见实相。教道但中。虽未究竟。此中究竟。望前故实。故疏云。法不法二谛也。法谓实相。不法谓俗。亦是含中二谛也。经云。烧割死坏。是名世谛。无烧割死等。是名第一义谛。地前方便。皆属无常。故云可烧。登地见常。故无烧等。故疏云。烧不烧二谛也。无常可烧。常不可烧。[社-土+复]俗单中二谛。经文。有八种苦。是名世谛。无八种苦。故是第一义。八苦无常。同前烧义。无八苦真。即是实相。故疏云。苦不苦二谛。亦是[社-土+复]俗单中。教道有苦。圆中无苦。经云。譬如一人。有多名字。依父母生。是名世谛。依十二缘和合生者。名第一义谛。依父母生。即十二缘。而分二者。以大经中明十二缘即佛性故。且据显说。即以佛性而为真谛。依父母生。即是无明。名为世谛。故疏云。和合二谛。真俗不二。故名和合。[社-土+复]俗[社-土+复]中二谛也。後乃结云。今七二谛来消此文。佛旨难知。且用一师意耳。

 

七种二谛


妙玄云。一实有为俗。实有灭为真。二者幻有为俗。即幻有空为真。三者幻有为俗。即幻有空不空共为真。四者幻有为俗。幻有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为真。五者幻有幻有即空皆名为俗。不有不空为真。六者幻有。幻有即空。皆名为俗。不有不空一切法趣不有不空为真。七者幻有幻有即空皆为俗。一切法趣有趣空趣不有不空为真。实有二谛者。阴入界等皆是实法。实法所成森罗万品故名为俗。方便修道灭此俗已。乃得会真。是为实有二谛相也。幻有空二谛者。斥前意也。何者。实有时无真。灭真时无俗。二谛义不成。若明幻有者。幻有是俗。幻有不可得即俗而真。是名幻有无二谛也。通人随智照真与前不异。随智照俗不同。何者。通入观巧。[社-土+复]局照俗亦巧。幻有空不空二谛者。俗不异前。真则三种不同。一俗随三真。即成三种二谛。其相云何。如大品明非漏非无漏。大经明空不空。复次明一切法趣。三人各各取解不同。致成三别。是故说此一俗随三真转。或对单真。或对[社-土+复]真。或对不思议。真若随智证。俗随智转。智证偏真。即成通二谛。智证不空真。即成别入通二谛。智证一切趣不空真。即成圆入通二谛。三人入智不同复局照俗亦异。(云云)。幻有无为俗不有不无为真者。有无二故为俗。中道不有不无为真。圆入别二谛者。俗与别同。真谛则异。别人谓不空但理而已。欲显此理。须缘修方便。故言一切法趣不空。圆人闻不空理。即知具一切佛法无有缺减故言一切趣不空也。圆教二谛者。直说不思议二谛也。真即是俗。俗即是真。如如意珠。珠以譬真用。以譬俗。即珠是用。即用是珠。不二而二。分真俗耳。

 

风流二谛


止观云。通教三乗二乗体假入真。秖入但空。不能从空入假。无化他用。菩萨体假入真。能从空入假。化度众生。上根菩萨体假入真。前入但空。次入不但空。则破无明见佛性。与前真永别。岂可同为一真谛也。昔庄严家云。佛果由二谛外得此片意。而作义不成。不知佛智别照何境别断何惑。若得今意。出外义则成。开善家云。佛果不出二谛外。不能动异二乗。作意复不成。若得此意。不出义亦成。古来明此为风流二谛意在此但空不但空合时秪是一真谛。离时成两真谛。与三藏家异。彼三藏第三谛但有中道名。无别体眼无别见。智无别知。今则不尔。第三谛亦名真谛亦名中道第一义谛。有别体别见别知。是为通教二谛三谛离合之相也。辅行云。庄严云出。开善云不出。此由三乗共学菩萨有但不但。古人不晓利钝两根。但诤佛果出与不出。终未见今开合之意。故使二家各朋已计。今文竝破。是故皆云作意不成。故知二家各得今文利钝一边。故云片意。仍不能知出外别照中道之境。用中道智进破无明。故云片意。若不能知钝根依教与二乗人同证真谛。是亦但得今文片意。若全得今意。出与不出义皆悉成。古来名此等者。任二家所说。各谓幽深。是非难分。古来无判。是故古人双美二家。名此二谛曰风流。言风流者。动止合仪。故许出入无失。於今被破。出入俱非。举措失仪。风流何在若依今用含中二谛。进退咸美。风流有余。

 

一真含二中


玄义云。俗不异前。真则三种不同。一俗随三真转。即成三种二谛。其相云何。如大品明非漏非无漏。初人谓非漏是非俗。非无漏是遣着。何者。行者缘无漏生着。如缘灭生使。破其着心。还入无漏。此是一番二谛也。次人闻非漏非无漏。谓非二边。别显中道。中理为真。又是一番二谛。又人闻非漏非无漏。即知双非正显中道。中道法界力用广大。与虗空等。一切法趣非有漏非无漏。又是一番二谛也。大经云。声闻之人但见於空。不见不空。智者见空及与不空。即是此意。二乗谓着此空破。着空故。故言不空。空着若破。但是见空。不见不空也。利人谓不空是妙有。故言不空。利利人闻不空。谓是如来藏。一切法趣藏。还约空不空即有三种二谛也。复次约一切法趣非漏非无漏显三种异者。初人闻一切法趣非漏非无漏者。谓诸法不离空。周行十方界。还如瓶处如。又人闻趣。知此中理须一切行来趣发之。又人闻一切趣。即非漏非无漏具一切法也。

 

寄三法以示三根解源


释签云。通寄三法以辩其相。漏无漏本是通法。为成接义。故立双非。空不空本是别法。一切法趣本是圆法。於一一法各有三人取解不同者。良由机发。故所闻不同。又通教菩萨由根利钝。发习不同。故钝同二乗。直至法华方乃被会。利者尔前接入中道。故使同观幻有之俗。而契真各异。所以别圆机发对钝住空故成三别。是以释後二接。须对通钝。共成三人。同听异闻。故约漏等以示解源。若得此意。於一切法自在无碍。

 

四地为上六七为中八九为下


辅行云。通教前二地为俗。後七地皆名为真。除佛地。别教前四十位为俗。後十二位为真。通教被接上根三四地。中根五六地。下根七八地。圆接别。接俗不接真。即接贤不接圣。三贤名俗。十圣名真。上根信住被接。中根十行接。下根十向接。故云接俗。圣位证道同圆。故言不接。不接三藏者。有四义故。一者接於可接。三藏因拙不可接故。二者得受接名。方可用接。谓前教有始无终已用七八。不至九十。即用後教有终无始。但用向地。不须住行。中续接之。故得名接。三者不须接故。亦不名接。如初地初住已成真因。亦破无明八相作佛。任运流入。何须更接。四者得受接义。谓约教分齐。文中初义即此第一不可接故。此第二义正当通教可接者是。

 

约证道边唯明一接


释签云。七种二谛。四正三接。若止观中为成理观但以界外理接界外理。故藏通两教。明界内理。别圆两教明界外理。通别两教。是明两理之交际。是故但明别接通耳。今前六重仍存教道於法华前逗彼权机。故有圆接通别二义。实道秪应圆理接权。故释今文应顺教道。复以圆中接於但中。

 

巧拙论体析


止观云。所言大乗体法观者。异於三藏。三藏名假而法实。析实使空。譬如破柱令空。今大乗体意。名实皆假。自相是空。本来虗寂。譬如镜柱。本自非柱。不待柱灭方空。即影是空。不生不灭。不同实柱。复次三藏所析名为随情观。实理但随情为真耳。大乗体法名随理色心。如寻幻得幻师。寻幻师得幻法。亦如寻梦得眠。寻眠得心。寻幻色心得无明。寻无明得佛性。体法通理。故明随理观。

 

对破外道汝析非正


止观破外隣虗云。此尘为有为无。若有极微色。则有十方分。若无极微色。则无十方分。若析极微不尽。则成常见有见。若析尽。则成断见无见。此外道析色也。析心亦如是。若有若无皆堕断常。此外道析心也。论文仍明三藏析法之观云。色若麤若细。总而观之。无常无我。何以故。麤细色等从无明生。无明不实。故麤细皆假。假故无常无性。即得入空。又介尔心起。必藉根尘。无有一法不从缘生。从缘生者。皆悉无常。或言一念心六十刹那。或三百亿刹那。刹那不住念念无常。是名析色心观意。析名本於外道。对破邪析而明正析。何但外析。乃至圆四门生着。亦须析破。

 

朱雀门中何妨庶民出入


止观引衍中云。欲得声闻当学般若者。元此是菩萨法。大能兼小。傍狭声闻。譬如朱雀门。天家所立。正通王事。不妨羣小由之出入。虽通小人。终是大门。今摩诃衍亦如是。正为菩萨体法入空。虽有小乗。终名为大。


仪注僃简(终)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结坛散食回向发愿文(首尾残缺) .. 下一篇冥枢会要 【三卷】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