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仪制》 陆、丧葬礼仪篇(一)
2018-03-09 23:48:58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1601次 评论:0

前言


  在很多的礼仪中,丧葬礼仪和我们大家有着密切的关係。人生自古谁无死,所谓「生死无常」、「生死事大」,生死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把生死看成是人生的两件大事,尤其「慎终追远」的孝亲思想一直是中国固有文化中为人所称誉的美德,此与佛教的报恩思想颇为符合。

 
  不过,中国民间的丧葬礼仪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很多不合时宜的观念、作法实在应该净化、改良。例如:看风水、择日、死后八小时以内不能入殓、出殡时安排电子音乐、花车、游街、哭墓等,不但浪费,而且有失庄严。因此,特别订定丧葬礼仪篇,说明往生前的临终关怀、撰写遗嘱,以及往生后的助念、入殓、殡葬等礼仪,作为我佛子处理人生大事的准则。
 

一、临终关怀 二、撰写遗嘱 三、殡葬奠礼 四、附录

 

一、临终关怀


  死,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佛教认为:生、老、病、死,人之常情,而死并非生命的结束,只是另一场轮迴的开始,所以说「生死一如」,要我们看澹生死,进而勘破无常。但是在大限将至之际,如何让病者身心安乐,无苦而终,才是最实际的一种做法,这也就是所谓「临终关怀」。

 
  《佛说无常经》说:老病死三种法,于诸世间是不可爱,是不光泽,是不可念,是不称意。若比丘、比丘尼,若优婆塞、优婆夷,若见有人将欲命终,身心苦痛,应起慈心,拔济饶益。又说,对于临命终人的照顾必须:
 

  1.注意环境的整齐清净、光线的柔和、空气的流通。


  2.供养佛像,使病人观相而生善念。


  3.为病人宣说阿弥陀佛的慈心悲愿及西方极乐净土的种种庄严,使病人生起乐生佛土之心。


  4.引导病人念佛,其馀探病者亦应为彼病人称念佛号,声声不绝;病人命渐欲终,即见化佛、菩萨执持香花接引,心生欢喜,必无退堕恶道之苦。


  5.若命终后,眷属应止哀,不宜大声哭泣,当取亡者新好衣服及随身受用之物布施,乃至礼请法师或自行诵经,以此功德回向亡者往生善道。

 
  又姚秦鸠摩罗什大师说,外国习俗中,一个人从出生至临命终时所作的善事平时都要一一记录下来,等到往生前,由家属为其讲说一生的功德,使亡者仰仗行善的福德,生起欢喜心,而不恐惧害怕死亡。

 
  可见佛教对「安宁照顾」、「临终关怀」是非常重视的,而且佛门对于「死」也有一套情理兼顾的处理方法。而作为佛教徒,平日热心修行,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实是往生善道的最佳资粮。
 

  「临终关怀」并不是消极的等死,而是积极的拔济饶益。透过对死亡的认识,让人从死亡的恐惧中解脱死亡的认识,让人从死亡的恐惧中解脱出来,坦然欢喜地面对死亡。我们也希望家属对临命终人给予种种的协助,如舒适的环境,整洁的衣单,调和的饮食,乃至以庄严的佛号引导病人走完人生最后一程,不但人生无有遗憾,更拥有死亡的尊严,以及充满着移民的欢乐。
 

  一般人提到死亡,总会产生种种恐怖、可怕的想像,担心自己会上刀山下油锅,受种种的苦刑。其实如果我们了解死亡的真相之后,死亡对我们而言,就像领了一张出国观光的护照,到处可以海阔天空,悠游自在。死亡是人人所不能或免的,对于这必然经过的大限之期,吾人应该抱持什麽样的态度,才能胸有成竹,不惊不恐呢?
 
    

(一)认识死亡
 
     
1.死亡的种类:

 
  人类,乃至一切众生,无论智愚贤不肖,死是人人必经的过程,只是死亡情况千差万别,各各不同。经典上将死亡分成四大种类:

 
  *1寿尽而死:这是一般所谓的寿终正寝,好比灯油燃烧完了,灯火自然就消灭了。一般人所期望的延年益寿,其实也有上限。人命在呼吸之间,到头来还是黄土一坏,所谓「有朝生而暮死者,有春夏生而秋冬死者,有十年、百年、千年而死者,虽有迟速,相去曾几何时?」就是说的人寿有限,在劫难逃。

 
  *2福尽而死:经上说:「世人无知生死,肉眼无知罪福。」一切众生的寿命像水上的气泡一样,气散则灭,自己所有的福报一旦挥霍尽了,自然就会人死神去。这就和千金散尽的富翁沦为乞丐,终久会饿死、冻死的道理是一样的。

 
  *3意外而死:就是一般所说的「横死」,是本来不应该死,因为遭受意外,迴避不及而身首异处,例如:战死、车祸亡故、被人刺杀,乃至被虎豹豺狼咬噬……等,都是事先难以卜知的,俗语说:「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就是形容这种变故。

 
  *4自如而死:前三种死都是不可预料,不能自主的,而这种自如的死法,却是可以把握,能够自主的,也就是佛门中「生死自如」的境界。佛教里面有很多修持深厚的古德,要生就生,要死就死,以因缘聚散及道法圆满为生死,不受一般生死大限的箝制。
 
     

2.死亡的现象

 
  上面所说的四种死亡,或多或少都会有徵候。根据经上记载,一般人的死亡现象有三种徵候:
 

  *1地大增上:如果这个人是因为肉体、骨骼的毛病而死亡,他在临死时会觉得全身像大地陆沉于海中一样,缓缓慢慢的一点点沉没、掩埋,有一种很大的压迫感,如同「地大落入水大之中」一样。

 
  *2水大增上:如果这个人是因为血液循环系统不顺畅而去世的话,他在临死时会觉得全身浸在水中一样,先是有茫茫一片的湿冷感觉,然后逐渐变为火焰燃烧一般的高热感,如同「水大落入火大之中」一样。

 
  *3火大增上:这是因呼吸系统障碍而去世的徵候,像野火在暮色中燎烧,全身感觉到烈风吹刮,碎为微尘,片片烟飞灰灭,如同「火大落入风大之中」。
 
     

3.死亡后的情形

 
  死亡是躯壳形体从有形有限转化为无形无限,因此,人死后的境况与生前有所不同,可从下面几点来比较:
 

  *1时空的限制:人在生前受了时间和空间的限隔,不能随心所欲,万里遨游,也无法返老还童,纵情恣性,可是一旦死亡而脱离形体的桎梏,他的道心真性就可以自由自在来去,穿越三界时空了。

 
  *2肉体的负担:《法句经》上说:「天下之苦,莫过有身,饥渴寒热,瞋恚惊怖,色欲怨祸,皆由于身。」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我们的大负担──饿了要找东西喂他吃,冷了要替他加衣,生病时要忍受病苦的痛楚……。这个身体所带给我们的烦恼,远比带给我们的快乐多。而死亡之后,神识不再受躯壳的牵制,不必再去侍候这个色身,就没有饥寒、病痛的生理折磨,也没有种种触受压迫的负担了。
 

  *3人天的神通:活着的时候,人的种种能力都受到躯体的限制,死后则不受物理世界的拘束,能够穿牆越壁,看到肉眼所看不到的事物,听到耳朵所听不到的讯息。而且神识具有浮留在空中的能力,能够自由自在地飞行,其运动的速度可以随意念所生而无远弗届。除了佛陀的金刚座、母亲的子宫胎不能穿越之外,其馀物理世界的任何阻碍都可以穿梭自如,真是「念动即至」了。
 
     

4.死往何处去
 

  我们常想念死去的亲人,不知道他们死后情形是怎麽样的,所以逢年过节就替他们诵经超度,祈求他们的安宁。这种超度、祭祀如果是表示慎终追远的孝心,当然很好,可是一般人常常有一种错误的观念,以为亲人去世了就会到地狱去,所以要赶快请法师来替他诵经超度,给他念上几声「南无阿弥陀佛」,死者的神识就可以安息了。这种想法真是大错特错,对父母长辈也太不恭敬了。因为堕入饿鬼地狱的,都是作恶多端、罪孽深重的众生,难道我们的父母亲人在我们心目中是个人间的大恶人吗?
 

  我们为什麽不会想:父母亲人去逝,是到天界去享乐,或者是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呢?
 

  世界上许多宗教都认为:人死后必然会先受审判。例如:我们民间的道教,就相信人死以后要受十殿阎罗的审判,要上刀山、下油锅、进鬼门关。天主教和基督教也说人死了以后要受上帝的审判,那时万民仆伏在上帝座前静候判决。

 
  我们佛教对于人死后的去向,不是这样安排的。道教审判的大权操在阎罗王手里,天主教和基督教的最后审判权操之于救主上帝,而我们佛教相信:死后审判我们的不是佛陀,不是菩萨,也不是阎罗王,而是由我们自己的业力来审判我们自己。未来投胎转生的好坏,要依过去作为的好坏决定;未来轮迴六道的去向,要看自己过去造业的因果而定。在佛教里,我们每一个人未来的幸福与痛苦不是被神祇操纵左右的,而是在自己手里。
 

  人死了以后,往何处去呢?唯物论者认为人只要一死,就什麽也没有了,谈不上什麽去向,因此生命是短暂的,是容易消灭的,这种论调使许多人对生命的本质起了怀疑和恐惧,不懂得珍惜人生。既然人死了什麽都没有,因此有人就纵欲享乐,有人杀盗淫妄,无所不作,这种遮无因果的人生观,实在是一种肤浅可怕的邪见。基督教对于死后审判的看法虽然与佛教不同,但是他既有升天国、下地狱主张,就表示死后生命还是存在的。
 

  所以人死了以后,会随着各人业力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归宿,有的可以升天成圣,有的转世做人,不一定都会下地狱或变成饿鬼。而死后究竟轮迴到五趣六道的那一处呢?这就要完全看自己平生所做的善恶业报如何了。所谓「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人死后所能依凭的业力也有三种:

 
  *1是随重受生:好比银行查帐,债务欠得最多的人要先查先还,人死了以后,依照各人生前积聚最多的重因,而随从去轮迴受生。譬如善根深厚的人,出生善途享乐;恶业盈贯的人,轮迴恶道受苦,也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2是随习受生:佛教相信人死后会随着平日的某种习惯去受生。例如一个人平时念「阿弥陀佛」念得习惯,成自然了,一旦遭到意外事故而死亡,在濒临弥留的一刹那间,也是一句「阿弥陀佛」,便能往生西方极乐净土。

 
  *3是随意受生:人死后受生的去向,与日常自己的所思所念关係很大。如果平日专心致志想成佛道,死后便能随这个意念往生净土。如果平日一心一意想跻登天堂,死后便能随这个意念往生天界。所以日常修持的时候,如何念念相续不断是非常重要的关键。

 
  真正的佛教徒,如果平日能摄心正念,行善去恶,就不怕审判,也不怕死亡!
 
    

(二)坦然面对死亡

 
  佛经说,我们人活在世上,好比乌龟揹着躯壳一样,负担沉重,行止笨拙,而死亡就是脱离了这个滞重的躯壳,转化了有形的身命。

 
  不过,在面临死亡的时候,有的人苦苦恋栈世间的七情六慾,放不下子孙家产,不想死,不肯死,这时就好比乌龟脱壳一般痛苦。反之,如果能够认识佛法,能够放下自在,则死亡就像脱离了千钧万担的躯壳,感到无比的轻鬆。

 
  其实,人死了又何必恸哭呢?就把他当成出国去旅行,他会玩得很愉快很舒服;或把他想成升天堂或成圣作佛,从此安住在极乐净土,不必再受这个无常人间种种风波的折磨,不是也很好?在佛教来讲,死亡是另一个新生的开始,如蝶破蛹,如虫化茧,如鸟出壳,进入了另一个更光明祥和的世界,我们在世的人又何必私念结执而为他恸不欲生呢?
 

  法国大革命思想先驱卢骚在临终时对夫人说:「可别太伤心难过!你看那天空多透明,我就是要去那里。」一代思想家能如斯勇敢地面对死亡,竟然毫无惧色,令人佩服。法国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代表性人物拉伯雷,知道自己将不久人世,对探望他的朋友说道:「笑剧已经演完,是该闭幕的时候了!」同样表现得潇洒豪迈,没有丝毫依恋。而在佛门中许多禅师大德的眼里,死亡不是一种结束,也不是一切的终止,更不是消灭,死亡是生的转换,另一个生命的开始,因此,死亡不足惧。面对死亡,要顺其自然,处之泰然。

 
  所以,当病人临命终时,应该告诉他,死亡不是消灭,也不是长眠,更不是烟飞灰灭,无知无觉,而是走出这扇门进入另一扇门,从这个环境转换到另一个环境;经由死亡的通道,人可以提昇到更光明的精神世界里去。佛经里面对于这种死亡的观念,有很多譬喻,现在大略说明其中的六种观念:

 
  1.死如出狱:众苦聚集的身体如同牢狱,死亡好像从牢狱中释放出来,不再受种种束缚,得到了自由一样。


  2.死如再生:「譬如从麻出油,从酪出酥」,死亡是另一种开始,不是结束。


  3.死如毕业:生的时候如同在学校念书,死时就是毕业了,要按照生前的业识成绩和表现,领取自己的毕业证书和成绩单去受生转世,面对另一个天地。

 
  4.死如搬家:有生无不死,死亡只不过是从身体这个破旧腐朽的屋子搬出来,回到心灵高深广远的家。如同《出曜经》上说的「鹿归于野,鸟归虚空,真人归灭」。

 
  5.死如换衣:死亡就像脱掉穿旧穿破了的衣服,再换上另外一件新衣裳一样。《愣严经》云:「十方虚空世界,都在如来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一世红尘,种种阅历,都是浮云过眼,说来也只不过一件衣服而已。


  6.死如新陈代谢:我们人身体上的组织,每天都需要新陈代谢,旧的细胞死去,新的细胞才能长出来;生死也像细胞的新陈代谢一样,旧去新来,使生命更加珍贵。

 
  有了正确的观念之后,就会知道死亡并不可怕,死亡之后到那里去才是最要紧的。一般人活着的时候,就只知道吃喝玩乐,只知道争名逐利,像行尸走肉般了无意义,不知道为自己的生命寻求方向,安排归宿,只知昏昏庸庸的得过且过,一旦大限来到,就什麽都是一场空了。所以,要先懂得如何生,才能懂得如何死,孔子说的「未知生,焉知死」,就是这个道理。肉体的死亡不要紧,心灵的昏昧迷失,虽生犹死,才是最可悲的!

 
  经典中有一段说:波斯匿王在母亲去世后,极度哀伤的请佛陀说法,佛陀告诉他,世间有四件事甚可怖畏:1.有生就会老。2.病了就容颜枯藁。3.死后神识就会离体。4.死后就要永别亲人。

 
  世间上凡事都靠因缘存在,缘聚则合,缘灭则散,即使亲如父子母女,一旦缘尽,终要分离,所以人要把握有缘时,好好相携相助。尤其当父母健在,就应该好好孝顺,千万不要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时,徒留遗憾。
 
    

(三)病危须知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的过程,但却很少人能坦然面对死亡,因此常常忽略了「临终」这重要的一刻;它是决定「往生」最宝贵,而且具有决定性的一刻。因此,家里有人住院,当医疗罔效而病人的神智清楚,有所指示时,家属应依其指示办理,直至往生后移灵到殡仪馆或家里为止。

 
  原本在家里养病者,若有迴光返照的现象,通常会有「託孤」及立遗嘱的行为,此时应通知亲属及家人返家筹备后事。情况允许的话,应替病人沐浴净身,若已皈依三宝者,可为其着海青,并在身旁小声引导病人跟随念佛。若是意外死亡者,儘量在安顿好遗体后,不可以任意移动。
 

  此外,并应注意下列数事:

 
  1.在病重时,登门探病,与病者及家属谈论佛法,安抚身心,甚至可诵经祈福。若因此康复,则前往道贺,并且观机逗教,举事证理。


  2.病人所讨厌的人,避免于临终时出现,以免引起困扰。


  3.病人病危,可鼓励他:人只要一息尚存,就怀有无限希望,希望是生命最美好的特质。能心怀希望的往生,也是愿力的显现。


  4.保持宁静,不可于病人前商讨事情,或发生争执。


  5.病者若已药石罔效,可放弃插管、强心剂、心肺复甦术等急救处理,因为这些只有徒增患者身心的痛苦及医疗浪费。若此时主治医师不肯放弃,应会同其他医师及眷属做决定。


  6.人一过世,不宜哀嚎大哭、摇晃、塞手钱、拜脚尾,甚至马上替亡者更衣等,因为此时亡者神识未离,会令其留恋不捨,增加痛苦。


  7.医生宣佈病人死亡后,可稍待片刻再移往殡仪馆,或作其他处理。


  8.判断是否死亡:可请医生或有经验者诊断检视(瞳孔放大、无脉搏、全身冰冷)。


  9.病人病危,可礼请法师或道友前来助念,亲人亦应在旁一起助念,帮助亡者往生极乐净土。


  10.可请病人敬重且善说法要的有德长者,安慰开导病人,劝其一心念佛,求生净土。


  11.请病人预立遗嘱,并为其布施行善。


  12.准备后事,如:决定土葬或火葬?由何人具名印发讣文?是否成立治丧委员会?整理病人随身衣物、备购棺木等,一切准备就绪,免得往生后手忙脚乱。


  13.临终是「昇」、「沉」的最重要关头,眷属若在此时大声哭泣,引起病人悲痛的情绪,累他堕落,失却往生善道的机会,那是无益而有害的,此当切戒。
 
    

(四)助念须知

 
  「临终助念」,是帮助临终者提起正念的意思。

 
  「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人两手空空的来,又两手空空的去,世间上的一切名利、荣华富贵,在无常到来时,任谁也带不走,唯有所做的善恶业缘随身。所以一般民间佛道溷合舖张丧仪对亡者毫无意义,唯有为亡者超度累积功德,才有益于亡者往生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尤其,临命终时,身为佛教徒,更应该助亡者一臂之力,为其助念。
 
     

1.助念的功用


  *1在临终乃至往生时,为其助念,使之安然离去。


  *2有的人于临命终时,或为病痛所苦,提不起心念佛,或因家属悲哀哭泣干扰,或为恋念世俗捨不得,于是临终最后一念,竟随烦恼而去。所以此时需要有人为其助念,增加善缘。


  *3有的人念佛只为求佛保佑、延寿,如念佛可祈求病癒,如临终害怕死亡,病人心烦痛苦,可为其助念安慰之。


  *4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临终之人听闻佛号,一心不乱,即得往生西方净土。
 
     

2.注意事项


  *1供奉佛像,使病人观见圣像,发菩提心。


  *2助念的佛号声需高低适宜,快慢适中,字字分明,句句清楚;助念的法器以引磬、木鱼为宜,能令亡者闻之心地清净。


  *3助念人数多时,可轮班助念;人数少时,可用念佛机辅助。主要是令佛声不断,眷属亦应加入助念。


  *4病人如出现各种不善的状态,或口出不善的语言,应随时善巧导正,勿使发生烦恼。


  *5眷属切不可对病人说眷恋话,或临床挥泪,以免扰乱病人的正念。


  *6若亡者挂念家人未回、心愿未了,眼睛不闭,家人应以手轻轻帮亡者闭上。动手前先以问话方式告知,若有未完成的事,帮你完成,请放心。


  *7一般有往生后必须助念八小时才入殓之说,这是过去农业时代,一般儿女在外求学、工作,闻讯后不能即时赶回,因此,定八小时是以等候亲人,使能见亡者最后一面。现今时代背景不同,所以不必执着一定要八小时后才入殓。
 

  善导大师《临终正念诀》载,凡一切人命终,欲生净土,须是不得怕死,常念此身多苦,不净恶业种种交缠。若得捨此秽身,超生净土,受无量快乐,解脱生死苦趣,乃是称意之事,如脱弊衣,得换珍服,但当放下身心,莫生恋着。

 
  凡遇有病之时,便念无常,一心待死,叮嘱家人及看病人、往来问候人,凡来我前,为我念佛,不得说眼前闲杂之话、家中长短之事,亦不须软语安慰祝愿安乐,此皆虚花无益之语。

 
  若病重将终之际,亲属不得垂泪哭泣及发嗟叹懊恼之声,惑乱心神,失其正念,但一时同声念佛,待气尽了,方可哀泣。才有丝毫恋世间心,便成罣碍,不得解脱。若得明晓净土之人频来策励,极为大幸。若依此者,决定超生,即无疑也。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仪制》 伍、应用礼仪篇 下一篇《仪制》 柒、生活礼仪篇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