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仪制》 壹、修行资粮篇(五)
2018-03-10 22:09:59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1000次 评论:0

五、受持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


  皈依三宝是学佛的入门,受持戒律是信仰的实践。因此,佛教徒皈依三宝以后,应该进一步发心求受净戒,从受戒中得到清净戒体,仰仗诸佛菩萨、龙天护持,进而精进向道,成就三无漏学。再者,戒为一切善法的根本,也是世间一切道德行为的总归,戒的本质在于「不侵犯」,从不侵犯他人中,完成自己身口意三业的清净,这种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就是慈悲心的体现;戒也是摒除习气,立志与贪瞋痴烦恼的魔军相对抗,所以说受戒也是一种修行。
 

  戒,分为出家戒与在家戒。属于在家信众受持的戒法有:五戒、菩萨戒和八关斋戒。受戒有什麽好处?
 

  1.可以增加信心:经由戒法的受持,可以对佛法的信仰更肯定。


  2.可以生出功德:受戒后,在天龙八部的护持下,自有好因好缘。


  3.可以产生力量:面对困难逆境,有勇气去克服,处事也比较不会优柔寡断。


  4.可以人生平安:因有愿心的坚持,龙天护法的加被,自然就会平安。


  5.可以增加道念:发心修行,服务众生,自能道念不退。


  6.可以慧由心生:有了戒法,可以约束放逸的身心,由内心慢慢生出智慧来。


  7.可以获得尊重:受戒以后,可以受到长老大德的另眼看待,同道尊重及社会人士的尊敬。


  8.可以产生和谐:有了戒法,在团体中,容易跟大家融和在一起。
 

  
受持五戒


  任何一种宗教都有其应守的戒律,五戒是佛教的基本戒,也是根本戒。佛陀常赞五戒为「五大施」。五戒的殊胜是:


  1.五戒是做人根本道德。


  2.五戒是伦理基本德目。


  3.五戒是了生脱死的正因。


  4.比丘戒是由五戒昇华境界。


  5.一切戒皆由五戒中分支开出。


  通常「布施」,是以身外物利人,只稍有施捨心者,皆可以做到;「持戒」,是以止恶行善的戒行来达到自心的清净,比布施更可贵。此不侵犯他人的功德,比布施还大。


  所谓「五戒」是:


  1.不杀生:就是不侵犯他人生命。大至杀人,小至杀死蚊虫,都是杀生。不过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所以不杀生主要是指不杀人。杀人是波罗夷(极重罪),是戒律中的根本大戒,是不通忏悔的;杀死蚊虫,叫犯突吉罗(轻垢罪),属于恶作。虽然一样有罪,但跟杀人不一样。


  此外,浪费时间,破坏东西,也属杀生,因生命是时间的累积,所以浪费时间如同杀生;同样的,浪费物品也是杀生。


  戒杀生主要是在长养我们的慈悲心,有人说植物也有生命,为何可以吃?佛教认为动物有心识的反应,而植物只有物理的反应,因此吃素不算杀生。
 

  2.不偷盗:就是不侵犯别人的财富。不是自己的东西,未经许可便佔为己有,就是偷盗。根据戒律,盗取价值五钱以上的偷盗行为,就犯了根本大戒。平时顺手取用公家信纸等,乃至借用东西不还,叫做不清净行为;虽不是犯根本戒,但还是要负因果责任。凡将无主以外东西,私自据为己有,就犯了盗戒。
 

  3.不邪淫:邪淫是指合法夫妻关係以外的男女行为。如强姦、嫖妓、重婚、诱拐、贩卖人口、妨害家庭、强迫别人从事卖淫等有伤社会风化行为,都犯了邪淫戒。夫妻坚持不邪淫戒,家庭就是个和乐的家庭,社会就是守礼的社会。
 

  4.不妄语:就是不说虚妄不实的话。妄语包括挑拨离间的两舌、恶毒伤人的恶口、欺瞒不实的妄言、阿谀奉承的绮语等。而妄语又有分:


   *1大妄语:指没有证果的人说证果了,没有神通说得到神通,这种未证谓证,未得谓得,是大妄语。


   *2小妄语:见言不见,不见言见;是说非,非说是;乃至知而不言,不知而言,皆属妄语。


   *3方便妄语:即善意的欺骗,为别人利益着想,或不想麻烦别人而说的妄语,即方便妄语。


  5.不饮酒:虽然明指为酒,但凡能刺激神经,使人失去理智,败坏德行的物品,如大麻、鸦片、安非他命……等,都是不饮酒戒所要戒除的。


  五戒分开来讲有五条,其实根本上讲却只有一条──不侵犯众生。人间的斗争、动乱、不安,主要就是由于彼此相互侵犯,不尊重他人而引起的。如果世间上每个人都能严持五戒,那麽人间净土的理想就不难实现了。


  依经典记载,受持五戒有十种利益:1.满足一切智。2.如佛所学而学。3.智者不毁。4.不退誓愿。5.安住于行。6.弃捨生死。7.慕乐涅槃。8.得无缠心。9.得胜三昧。10.不乏信财。


  此外,能不杀生而护生,自然能获得健康长寿;不偷盗而布施,自然能发财;不邪淫而尊重他人名节,自然家庭和谐美满;不妄语而赞歎他人,自然能得美誉;不喝酒而能远离毒品,自然身体会健康,智慧清明。
 

    (一)受戒的程序:


  1.敷坐请师 2.戒师开导 3.请圣 4.忏悔 5.问遮难 6.三番羯磨 7.秉宣戒相 8.发愿9.劝嘱 10.回向
 

    (二)受戒的注意事项:


  1.传授戒法者,唯有僧众,且须具有十年以上戒腊,德学高尚者,方能担任。


  2.乞受五戒,应以恭敬、恳切的心到寺院中求受,注意仪容整齐。


  3.受持五戒是尽形寿(即终身)受持,非一日一夜受持而已。


  4.受戒后应该确实持守,并时常参加寺院的共修会或求受八关斋戒。


  5.不慎破戒是可以发露忏悔的,忏悔后,即得清净;破见则如病入膏肓,无可救药。


  6.受戒后,可以再複戒。


  7.缦衣又称礼忏衣,唯诵经、礼佛、拜忏、共修时可以披搭,除此,不可以任意穿着。

  

受持八关斋戒


  受持八关斋戒的主要意义是为让在家信徒有机会培养出离心,过出家清净离欲的生活。这是佛陀慈悲特别开出的方便法门,让在家信徒播下出家解脱的种子。一般的戒法都是要尽形寿终生受持,唯有八关斋戒的受持仅一日一夜。八关斋戒的前五支与五戒同,只是将五戒中的不邪淫改为不淫戒,再加上「不坐卧高广大床」、「不着花鬘香油涂身」、「不歌舞观听」及「不非时食」,共八戒一斋,故名「八关斋戒」。


  在家生活从「有」的上面着力去获得需要,受持八关斋戒,过着出家生活,是从「无」的上面入道。有,是有限、有量、有穷、有尽;无,是无限、无量、无穷、无尽。我们参加八关斋戒,学习忍耐、谦和、慎言、宽容、精进等等,过着德化的、朴实的、澹泊的宗教生活,以便能在佛法的生活上真正安住身心。受持八关斋戒的利益,据《大智度论》卷十三载:1.得福增多。2.恶鬼远去。3.住处安稳。


  八戒虽仅一日一夜,如能精进受持,播下出世的种子,将来亦可成就佛果,是在家佛子修行不可忽视的功课之一。
 

  (一)受戒的程序(佛光山八关斋戒仪规)


  1.大众云集,礼佛三拜。 5.开导戒法。 9.秉宣戒相。 2.迎请和尚。 6.请圣证盟。 10.教发大愿。 3.上香。 7.忏悔业障。 11.护念咐嘱。 4.正请戒师白文。 8.三皈纳体。


  (二)受戒的注意事项:


  1.八关斋戒属于一日一夜戒,必须在寺院道场,由僧众传授。


  2.斋戒日期,一般都在每月六斋日受持,即: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等六日,若逢小月,可改为廿八、廿九两日。目前寺院为方便工商社会人士之需要,大都将传戒日期订在星期日。


  3.虽是受持佛制的暂时出家法,但受持者不披福田衣,仅披搭缦衣诵经礼佛即可。


  4.不非时食,即过午不食。


  5.衣着应朴素,不穿鲜豔华丽的衣服,不涂抹香水、胭脂,不穿短裤、短裙和拖鞋,也不宜带贵重物品入寺。


  6.携带海青。(已受戒者,请备缦衣)


  7.于一日夜结束后捨戒,不同于五戒必须终身受持。但日后仍可以定期求受八关斋戒,不受次数的限制。


  8.持戒期间,要能摒除俗务,放下万缘,专志修行。
 
  

受持菩萨戒


  菩萨道的精神就是发起上弘下化的「菩提心」。「菩萨戒」是含摄大乘菩萨道的戒法,发菩提心的佛弟子皆应受持菩萨戒,才能成就菩萨道,圆满佛果。


  菩萨戒的殊胜处在于出家、在家皆可受持。凡是发心受持者,皆名为菩萨。


  菩萨戒的内容,涵盖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三项,是聚集持律仪、勤修善法和度众生等三大法门,显示菩萨行者不仅要消极不作恶,更要积极修一切善法,乃至遍学一切法门,以广度无边的众生。有关菩萨戒法,虽有出家(十重四十八轻戒)、在家(六重二十八轻戒)之别,但根本精神是发菩提心,以菩提心为戒体,所以退失菩提心,便失菩萨戒。


  正信佛弟子从发心学佛、持戒修善,更应由自利进而利他,由自度进而度人。自利利他、自度度人为菩萨的发心。在家修行者,除自身修持外,更应发心修持菩萨行,即发心护法,协助法务进行,或作利益他人事业。所谓修菩萨行,不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
 

  菩萨六度的精神,是积极、恳切,而具有甚深意义的。这种微妙、深奥的道理,是佛陀在过去无量劫所亲证修验的。只有信仰佛教的弟子们,才有机缘闻此大法,因此,一个正信的佛弟子,必须躬亲实践。护持佛法,令佛法深入民间;以真诚恳切的态度去创造事业,福利社会人群。若能人人都信奉佛教,进而勤修六度法门,自利利他,则社会安定、国家和乐、世界太平的理想净土将不难实现。
 

  (一)受戒的程序:


  1.净坛请师。 5.受四不坏信。 9.秉宣戒相。 2.礼敬三宝。 6.悔三世罪。 10.回向。 3.请师示戒。 7.教发大愿。 4.请圣。 8.正授戒体。
 

  (二)受戒的注意事项:


  1.菩萨戒只有受法,没有捨法。因「菩萨戒」是众生本自具足,而今求受,只是长养熏发本具的戒德,是增上,而不是新得。


  2.退失菩提心,增上恶心,即破失菩萨戒。


  3.菩萨戒与五戒同样可全部受持,或随分受持,但不管全部受或随分受,皆要发「自度度人、自利利人」的菩提心。


  4.受持菩萨戒者要茹素,慈心不杀(菩萨道以大悲心为第一)。


  5.受持菩萨戒者,为效菩萨行,燃身供佛,故于手臂上燃戒疤供佛。但如因患糖尿病等特殊情况而不便燃戒疤者,可不必勉强。


  华香、木香皆有空间限制,但若受持净戒者,身体合乎律仪,尽行世间一切善事,利益天下苍生者,此「戒香」可以遍满十方。


  修行的法门很多,不外念佛、禅坐、持戒、助人、礼拜、喜捨、布施、正心、正念、行正道等等,真正的修行,是心中有众生的存在,而且肯为众生做马牛,为众生服务。


  修行要「人性化」,不要标新立异或故做神秘。修行是在日常生活中,非不食人间烟火。修行非口号、形式,而是要将佛法运用到生活中,修行在生活中,用慈悲的语言应人,用慈悲的眼光待人,用慈悲的面孔对人,用慈悲的手助人,用慈悲的心祝福人,……生活中有佛法,才叫「修行」。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佛教丛书 《仪制》 下一篇《仪制》 贰、禅净加行篇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