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宗派》 成实宗(三)
2018-03-10 23:00:01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871次 评论:0

参、成实宗的教义及其教判

    
一、成实宗教义


(一)
真俗二谛


  二谛,是指真谛与俗谛。关于二谛的解释,随诸学者而各有差异。最早的有梁昭明太子的〈解二谛义之令旨〉。在《广弘明集》里记载的有南涧寺慧超、丹阳尹晋安王萧纲、招提寺慧琰、栖玄寺昙宗、司徒从事中郎王规、灵根寺僧迁、罗平侯萧正立、衡山侯萧恭、中兴寺僧怀、始兴王萧映、吴平王世子萧励、宋熙寺慧令、始兴王第五男萧晔、兴皇寺法宣、程卿侯萧祇、光宅寺法云、灵根寺慧令、湘宫寺慧兴、庄严寺僧旻、宣武寺法宠、建业寺僧愍、光宅寺敬脱等二十三位,各述二谛义的见解。可见从梁代到陈代,二谛是佛教教义学上的重要问题。


  成实宗的教义,与三论相近,其观察宇宙万有,立世界门及第一义门。此二门即真、俗二谛。如〈论门品〉说:「论有二门:一、世界门;二、第一义门。以世界门故,说有我。如经中说,我常自防护,为善自得善,为恶自得恶。……又说作者起业,作者自受。又说某众生生某处等。如是皆以世界门说。第一义门者,皆说空无。如经中说,此五阴中无我我所,心如风焰,念念生灭,虽有诸业及业果报,作者、受者皆不可得。」又如《成实论.立假名品》说,佛说二谛:真谛、俗谛。真谛,谓色等法及涅槃;俗谛,谓但有假名而无有自体,如「色」等因缘成瓶,「五蕴」因缘成人。世谛(俗谛),是诸佛教化的根本,谓布施、持戒等,报生善处。若以此法调柔其心,堪受教法,然后为说第一义谛(真谛)。如是佛法,初不顿深,犹如大海,渐转渐深,所以说世谛。因有世谛,所以佛法都是实法不虚,如有我、无我等理论。若依世谛,说有我无咎;若依第一义谛,说无我为实。又〈灭法心品〉云:「五阴实无,以世谛故有。所以者何?佛说诸行尽皆如幻如化,以世谛故有,非实有也。又经中说第一义空。此义以第一义谛故空,非世谛故空。第一义者,所谓色空无所有,乃至识空无所有,是故若人观色等法空,是名见第一义空。」
 

  《成实论》中,真俗二谛有二,兹列表如左:



 
  成实宗于世界门,以假有、实有为引众生入第一义的方便;更于第一义门说假名空、非真实有,使达于真实空的第一义谛。
 
  

(二)人法二空


  成实宗依第一义,明示我空与法空。所以,此宗建立人空和法空两种观法,以观二空。如《成实论.灭法心品》说:「若坏众生,是假名空;若破坏色,是名法空。又二种观:空观、无我观。空观者,不见假名众生,如人见瓶,以无水故空。如是见五阴中无人故空。若不见法,是名无我。」论中,空观,即「人空观」;无我观,即「法空观」。


  1.人空观 观人我都是由五蕴聚集和合而成,在我人的身心中并无人我的实体。例如:以瓶譬五阴,水喻实我。如瓶中无水,称其为空瓶;五阴中无有实我,因此名之为空。
 

  2.法空观 这是不但将人我看作是五蕴假合而有,其构成人我要素的五蕴,也是没有实体。例如:瓶的体性无实,五蕴诸法非真实有,是故不唯人我空,就是五阴也是如幻如化。所以,〈灭法心品〉说:「五阴实无,以世谛故有。所以者何?佛说诸行尽皆如幻如化,以世谛故有,非实有也。又经中说第一义空,此义以第一义谛故空,非世谛故空。第一义者,所谓色空无所有,乃至识空无所有,是故若人观色等法空,是名见第一义空。」又引《水沫经》说:「佛说:若人见水聚沫,谛观察之,知非真实。比丘亦尔,若正观色阴,即知虚诳无牢无坚败坏之相,观受如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如幻,亦复如是。此中五喻,皆示空义。所以者何?眼见水沫,消时还无,泡等亦尔,故知诸阴非真实有。」


  《成实论.身见品》将二空分为「析空」与「体空」。析空,意谓将存在的事物分析至最后不可得时,则为空。如分析人乃由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要素所构成,分析色法至极微,或分析心至于一念,而依此分析的结果,观人、法二空的道理。体空,意谓一切存在的本身即是空,所以不须分析,当体即空。这是就诸法本身,直接体达其如梦幻的本来空,也就是不坏诸法的存在而观空。成实宗主张「析空」,大乘则主张「体空」。
 

  此宗以二空观能断二障;能断二障,便能成就佛果。二障,是指烦恼障与所知障。烦恼障由我执而生,可以人空观断除之;所知障由法执而生,可以法空观断除之。
 
  

(三)四圣谛义


  《成实论》的主旨,在阐释如来所说三藏中的实义。所谓实义,就是苦、集、灭、道四谛。
 
  

1.苦谛


  苦,是流转的现象。〈四谛品〉说,苦谛的内容含摄有:三界、四识处、四生、四食、六道、六界、六触、七识处、八法、九众生居、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缘、二十二根等法。在〈色相品〉中,独说五阴是苦谛,这是因为五阴是受身因缘,身为众苦的聚集。此五阴在成实教法的先后次第为:色阴、识阴、想阴、受阴、行阴。
 

  (1)色阴 色有三种:


   *1四大:地、水、火、风。


   *2四大所因成法:色、香、味、触。


   *3因四大所成法:眼、耳、鼻、舌、身等五根。


  (2)识阴 识,是指能缘心。依色生识,能取前色,是名识阴。此中跋摩提出心和心所本是一体,想、受、行等,都是心的作用的差别名,并不是在心之外还别有什麽心所。
 

  (3)想阴 于识所缘,分别取男、女、怨、亲等相,而实无此等诸法,但取假法,故名为想。
 

  (4)受阴 于取相法,领纳违、顺、非违非顺,是为苦、乐、不苦不乐三受。损恼身心,名为苦受;增益身心,名为乐受;非损非益,名不苦不乐受。此三受其实就是一苦受而已,因为时间的差别而说有三种受:能逼迫恼害众生的就是苦;众生于已受恼害之后,又另求他苦来遮蔽此前的苦,因为众生愿意承受这种苦,所以大苦暂时歇息,这时的苦就被称为乐;忧喜未了,这时众生既不愿有苦,也不求以他苦以遮此苦,这时称苦为不苦不乐。如〈辩三受品〉说:「即一苦受,以时差别,故有三种:能恼害者,则名为苦;既恼害已,更求异苦以遮先苦,以愿求故,大苦暂息,尔时名乐;忧喜不了,不愿不求,尔时名为不苦不乐。」〈行苦品〉也说:「此三受皆苦谛摄。」


  (5)行阴 于所受法起贪、瞋等,是名行阴。如〈思品〉说:「愿求为思。如经中说,下思求下愿。」又说:「经中说,作起故,名为行。受阴作起是名求。」
 

  上述此五阴皆是苦。如〈行苦品〉说:「经中说,色是苦,受、想、行、识是苦。若色生时,当知即是老、病、死等诸衰恼生;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此外,论中更以诸多因缘揭示一切世界,从大地狱,上至有顶,都是苦相。众生无始以来,轮迴三界六道,受诸苦恼,都是由于真苦中生乐想,犹如痴蛾投火,于生死中常被漂溺。
 

  《成实论》于揭橥一切皆苦后,更进一步说明,若修持苦想的人,见诸世间一切皆苦,心不贪着,则能获得解脱的大利。如〈苦想品〉说:「若法侵恼,是名为苦。是苦三种:苦苦、坏苦、行苦。现在实苦,谓刀杖等,是名苦苦;若爱别离时,所有苦生,谓妻子等,是名坏苦;若得空无我心,知有为法皆能侵恼,是名行苦。随此苦心,名为苦想。问曰:若修苦想,得何等利?答曰:是苦想,有厌离果。所以者何?修苦想者,无依贪喜,无此喜故,则无有爱。又行者若能知法是苦,则不受诸行。若法虽无常、无我,不能生苦,则终不捨,以苦故捨,以捨苦故,于苦得脱。又一切众生最所怖畏,所谓是苦。若少壮老年,贤愚贵贱,知此苦相,皆生厌离。……又极愚痴处,谓于苦中而生乐想,以此想故,一切众生往来生死,心识恼乱。若得苦想,则得解脱。……是故当观世间一切皆苦,生厌离心,不受诸法,则得解脱。」
 
  

2.集谛


  集谛说明苦果所以产生的原因。产生苦果的原因,是业及烦恼。此业及烦恼是后身因缘,所以名为集谛。如〈无明品〉说:「随逐假名,名为无明。如说凡夫随我音声,是中实无我、无我所,但诸法和合,假名为人。凡夫不能分别,故生我心,我心生即是无明。……一切衰恼皆由无明。所以者何?从无明生贪等烦恼,从烦恼起不善业,从业受身,受身因缘得种种衰恼。」


  业,有思与思已二种。思业,即是意业,如决定杀众生等不善意。从意生业,称为思已业,有身、口的差别,所以又说意、身、语三种业。这三种业都可分为善、不善和无记等三性。业是受身亲因,业有无量差别,故受种种身。又从业有身,是业从烦恼生,所以烦恼为受身疏缘。


  无明既有无量过患,应予以断除。如何断除?《成实论》说:「善修真智,则无明断。……所有智慧皆除无明。以无明是一切烦恼根本,亦助一切烦恼故。如是因缘则无明断。」


 
3.灭谛


  成实宗以灭为第一义谛,因此以见灭谛为得圣道。如〈见一谛品〉说:「以一谛得道,所谓为灭。」所谓灭,就是灭三心。如《成实论.假名品》云:「灭三种心,名为灭谛,为假名心、法心、空心。」先于闻思位中,以多闻因缘智或思惟因缘智,灭假名心。即于闻思慧中,观诸法从众缘生,但假名字,实无我、无我所,则假心灭。如〈后五定具品〉说:「行者闻法,知阴、界、入等,但众法和合中无我故,则破假名,即是解脱。」次于修慧中,见色空无所有,乃至识空无所有,则法心灭。如〈灭法心品〉说:「有实五阴心,名为法心。善修空智,见五阴空,法心则灭。」后于灭尽定或无馀涅槃位中,以重空义并灭空心,达真空无相。如〈三三昧品〉说:「以空见五阴空,更以一空能空此空,是名空空。」
 

  如此三心都灭,则具足无我,入于离言绝相的真空,诸业、烦恼由此无依止处,故永不复起。如此灭三心故,一切诸法皆空,唯归一灭谛。
 
  

4.道谛


  众生之所以有种种的「苦」,都是起源于执「我」,因为众生执着「假名我」,由「我」而有贪、瞋、痴,这就是「集」。要断除这些「苦」,必须要藉由修行圣「道」,才能进入寂「灭」的境地。〈四谛品〉说,道谛者,谓三十七助菩提法、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


  (1)四念处:身受心法,中正安念,及从念生慧,观身无常等,安住缘中,名身念处;是念及慧渐次转增能分别受,名受念处;又转清净能分别心,名心念处;能以正行分别诸法,名法念处。
 

  (2)四正勤:若生恶不善法,见其过患,为断故,生欲精进,断方便谓知见;缘未生恶不善法,为不生故,生欲勤精进,不生方便谓知见;缘未生善法,为生故,生欲勤精进,生方便谓知见;缘已生善法,为增长故,生欲勤精进,以上中下次第方便及不退转故。
 

  (3)四如意足:欲三昧妙行成就,修如意分。因欲生三昧,名欲三昧。欲精进、信、猗、忆念、安、慧、思、捨等妙法共成,名妙行成就。功德增长,故名如意足。
 

  (4)五根:闻法生信,是名信根;信已为断垢法,证净法故,勤发精进,是名精进根;修四念处,是名念根;因念能成三昧,是名定根;因定生慧,是名慧根。是五根增长有力,故名五力。
 

  (5)八圣道分:从闻生慧,能信五阴无常、苦等,是名正见;是慧若从思生,名正思惟;以正思惟断诸不善,修习诸善,发行精进,名正精进;从此渐次出家受戒,得三道分:正语、正业、正命;从此正戒,次成念处及诸禅定;因此念定,得如实智,名八道分。
 

  (6)七菩提分:学人失念则起烦恼,故繫念善处,名念菩提分;繫念先来所得正见,是名择法;不捨择法,故名精进;行精进时,烦恼减少,心生欢喜,故名为喜;以心喜故,则身得猗,是名为猗;身猗得乐,乐则心定;是定难得,名为金刚;得无着果,断忧、喜等,故名为捨,是名上行,又不发不没,其心平等,故名为捨。菩提名无学智,修此七法,能得菩提,名菩提分。


  论中说,修此三十七品,能得四果,即:


  (1)须陀洹果:通达空,以此空智能断三结。


  (2)斯陀含果:即修此道能薄烦恼,于欲界中有馀一生。


  (3)阿那含果:能断欲界一切烦恼。


  (4)阿罗汉果:断一切烦恼。


  所以,依此佛法修习,则能通达四谛,得至涅槃解脱。
 
  

(四)宇宙分析论


  对宇宙万法的分析,毘昙宗列举组成假相的各种要素,如色法、心法等皆为实体,故称为「说一切有部」;俱舍宗以为诸法中,如无表色、不相应法、无为法三者,不为实体;成实宗则更进一步,认为色、心二法终究属空,将宇宙万有分为五位八十四法,异于俱舍宗的五位七十五法,与唯识宗五位百法。即:


  1.色法,有十四法,即五根、五尘、四大。


  2.心法,即心王法一种。


  3.心所法,有四十九法。


  4.非色非心法,有十七法。


  5.无为法,有三法,与俱舍宗三种无为法相同。
 
  

成实宗的「五位八十四法」列表如下:


 


   *1罗波那:现奇特为利养故,口悦人意。


   *2现相:欲得他物,表欲得相,如言此物好等。


   *3憿切:若为呰毁此人故,称赞馀人。


   *4单致利:若人有喜睡病,名单致利。


   *5初不调:不知调适饮食多少。
 
    

二、《成实宗》的五时判教


  成实宗南北二系有重要的两点共同主张:一、为五时判教;二、为二谛论。


  关于五时判教,首先由罗什八俊之一的弟子慧观提出,僧柔、智藏、法云等诸法师均承袭此说。如吉藏的《法华玄论》卷三云:「慧观的五时判教,三大法师并皆用之。」三大法师即指法云、僧旻、智藏。


  五时判教在吉藏大师着作的《三论玄义》中,有详文论述。刘宋时代的慧观主张佛陀一代教法,有顿教与渐教二种,前者专以菩萨为对象,使其立刻成佛之教,如《华严经》。对于声闻、缘觉二乘,次第导入悟境所说之教,称为渐教。依所说的顺序,渐教的内容又可分为五时,即:


  1.三乘别教:即为声闻说四谛,为辟支佛说十二因缘,为大乘说六度的个别教,如《阿含经》。


  2.三乘通教:共通三乘之教,如《般若经》,通化三机。


  3.抑扬教:赞扬菩萨乘,抑挫声闻乘之教,如《净名经》、《思益经》等。


  4.同归教:开会三乘而归于一佛乘之教,如《法华经》。


  5.常住教:主张佛性常住之教,如《涅槃经》。


  此外,在《大品经游意》中记载,智藏把第二时的「三乘通教」称为「无相教」;把第四时的「同归教」称为「善法教」。文中另有「成实师云:佛教不出三:一者、顿教,如《华严》大乘等也;二者、渐教,如四阿含及《涅槃》等也;三者、偏方不定教,如《胜鬘》、《金光明》、《遗教》、《佛藏经》等也」之语,可知「三时五教」为成实师共同的判教。兹列表如下:


 

  三大法师将《成实论》和「五时判教」结合,探究其源,乃因「成论大乘师」将《成实论》列入五时判教中的第二时「三乘通教」,而将《成实论》与《般若经》等观,认为二者均是由小乘通向大乘的经论,以致受到三论诸祖,从僧朗到吉藏的勐烈批评,乃至不惜冒生命危险,以公开辩论来证实《般若》空与《成实》空的不同。其相异处在于:
 

  1.《般若》、《成实》二论虽然都立真、俗二谛,唯三论宗将二谛发展为「言、教二谛」,成实宗则侷限于「境、理二谛」,层次不同。
 

  2.《般若》、《成实》二论虽然都阐扬空理,唯三论讲「万法皆空」、「以空为用」、「无所得为方便」;成实宗则讲「人、法二空」,以「空」为究竟,立论流于消极,无法与般若胜义空相较故。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宗派》 俱舍宗 下一篇佛教丛书 《仪制》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