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舍利弗的一生(二)
2019-02-01 16:04:29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1879次 评论:0

第二章 内观的成熟 友谊

 
◎与目犍连的友情


  舍利弗尊者除了以常怀感恩心著称外,也十分重视友谊。舍利弗始终和他幼年的同伴摩诃目犍连尊者保持密切的交往,他们的许多对话都与佛法有关,其中特别有趣,且可以说明舍利弗尊者证悟过程的对话记载于《增支部》四集第一六七经(AnguttaraNikaya,Catukka-nipata,No.167[1]),经中记载有一次目犍连尊者去见舍利弗尊者,对他说: 「舍利弗兄弟!有四种行:苦迟通行,苦速通行,乐迟通行和乐速通行。你是以这四种中的那一种方式,使你的心从诸漏中解脱且毫无执着?」舍利弗回答:「是四种方式中的乐速通行。」


  这段经文的意思是:在安止或内观发生之前,如果镇伏烦恼没有太大的困难,就称为「乐行道」(sukha-patipada),反之则称为「苦行道」(dukkha-patipada)。如果烦恼镇伏后,内观的目标「道」很快地显现,这与「道」相应的通智就被称为「速通智」(khippabhinna),反之就称为「迟通智」(dandha-bhinna)。在这经典中,舍利弗尊者谈到他个人证得阿罗汉果的情况,然而根据上述经文的注释,舍利弗是以「乐迟通行」的方式证得前三道果。


  就像这故事一样,这两位朋友互相交换对佛法的体验和了解,他们也经常一起处理僧团的事务,例如有一次他们联合劝回那些被提婆达多导入歧途的比丘。关于此事,另外还有一段有趣的插曲(1),因为在提婆达多引起僧团分裂前,舍利弗尊者曾大力地赞扬提婆达多的成就,没想到这赞叹日后却让尊者为难。经文叙述说:当佛陀要求舍利弗尊者在王舍城宣布提婆达多的言行与佛陀、佛法及僧团无关时,舍利弗尊者说: 以前我曾在王舍城称赞提婆达多具有伟大的神通力,现在我怎能宣布提婆达多做事不如法呢?


  佛陀问道: 舍利弗!当你称赞提婆达多的神通力时,你说的不是真心话吗?


  尊者答: 不!世尊!是真心话。


  佛陀说: 舍利弗!所以当你宣布提婆达多的事情时,你也只是说实话而已。


  因此,在接到僧团的正式授权后,舍利弗尊者和许多比丘一起,前往王舍城宣布有关提婆达多的事。


  当提婆达多宣告他将另外进行僧伽的活动,而正式分裂僧团之后,他与五百位由于无明而成为他追随者的年轻比丘,一同去灵鹫峰。为了劝他们回来,佛陀请舍利弗和摩诃目犍连到灵鹫峰去,当时提婆达多正在休息,这两大弟子就向比丘们说法,使他们证得初果,并且回到世尊的门下(2)。


  另一次,舍利弗和摩诃目犍连尊者合力恢复僧团的秩序。当时由阿湿婆(Assaji,非前面所说的阿说示尊者)和富那婆娑(Punna-bbasu,六群比丘之一)所领导住在枳咤山(Kitagiri)的一群比丘行为不检,虽然再三地劝谏,那些比丘还是无意改善,因此这两大弟子被派去对那些不遵守戒律者做「驱出羯磨」(pabbajaniya-kamma)(3)[2]的处分。


  舍利弗尊者对朋友的忠诚也受到充分地回报,如有两次舍利弗尊者生病时,摩诃目犍连照顾他,并带药物给他。

  

◎与阿难的情谊


  然而,舍利弗尊者的友情并非独钟于一人,根据《牛角林大经》(MahaGosingaSutta)注释的记载,舍利弗和阿难尊者也相互敬重,因为舍利弗认为:「他侍奉着世尊,而这也是我应尽的义务。」而阿难敬重他,则是因为佛陀说舍利弗尊者是他的第一大弟子。当阿难为年轻的行者授沙弥戒时,总是带着他们去舍利弗尊者那儿受比丘戒,而舍利弗尊者也如此对待阿难,因此他们有五百位共同的弟子。


  只要阿难尊者收到上等的袈裟或其它日常用品时,就会送给舍利弗,而舍利弗也同样会把别人特别的供养转送阿难。有一次,阿难从某位婆罗门处得到一件非常珍贵的袈裟,阿难得到佛陀的许可后保存此衣十天,等舍利弗回来后供养他。此经的「义疏」说: 后世论师们评论这件事:「可能有人会说:『我们可以了解当时还没证得阿罗汉果的阿难会有这种情感,但已是无漏阿罗汉的舍利弗,怎么会这么做呢?』我们对这点的回答是:『舍利弗的情感并非世俗的执着,而是敬爱阿难的德行(guna-bhatti)。』」


  有一次佛陀问阿难尊者: 你也赞同舍利弗吗?


  阿难答: 世尊!有谁会不赞同舍利弗呢?除非他是幼稚、堕落、愚昧或心智颠倒的人,世尊!舍利弗尊者博学多闻,具有广大、清明、敏捷、敏锐和通达的智慧,他少欲知足,喜好寂静,不爱愦闹,精力充沛,辩才具足,乐于倾听,也是谴责邪恶的劝谏者(4)。


  在《长老偈》中(Theragatha,v.1034f),阿难尊者描述当舍利弗入灭时他的心情: 对我而言,当高贵的友人(舍利弗)入灭时,对我来说,整个世界都陷入了黑暗。


  当舍利弗离去,而世尊也般涅槃之后,他又说: 不再有其它的朋友,能像觉知的心念引导身体一般地指引我了[3]。


  在得知舍利弗尊者入灭的消息时,阿难的悲伤情况在《纯陀经》(CundaSutta)[4]中有非常感人的描述(5)。

  

◎助阿那律证果


  舍利弗尊者真正地符合了「朋友」两字的最高意义,他十分了解如何引导别人的长处,在他这么做的同时,有时也毫不犹豫地直言并批评错误,就如佛陀所形容的理想朋友一般。依这种方式,他帮助阿那律(Anuruddha)尊者突破最后关卡,证得阿罗汉果,此事记载于《增支部》(三集,No.128)[5]: 有一次阿那律尊者去见舍利弗尊者,他们互相寒喧坐定之后,他对舍利弗尊者说:「舍利弗好友!我以超越世人眼界的神妙清净天眼,可以看到大千世界,而且我精进不懈,心念警觉而不迷惑,身则平静无忧扰,心专注于一处,但是我的心却还是无法从烦恼和执着中解脱!」


  舍利弗尊者回答说:「阿那律好友!当你想到你的天眼时,慢心就生起了;当你想到自己坚定的精进,警觉的心念,无忧扰的色身,专注一处的心时,掉举就产生了;当你想到你的心不能从烦恼解脱时,这就是恶作(6)。这将会有助于你,如果阿那律尊者能够舍弃这三种心境,不再注意它们,就能将心引导到『不死界』(DeathlessElement)。」


  后来,阿那律尊者就舍下这三种心境,不在意它们,而将心引导到「不死界」;然后阿那律尊者以坚毅之心退隐独居,精进、专注,不久就在此生亲自验证了梵行的最高目标,也就是圣弟子们舍家出家的目标,他明白:「此生已尽,梵行已立,所做已办,不受后有。」阿那律尊者因此成为阿罗汉之一。

  

◎善于启发他人的善知识


  舍利弗是位善于激励别人的善知识,因此许多人常去找他。究竟是什么吸引了这么多不同性情的人向他聚集,与他谈话呢?这可从《牛角林大经》(Majjh.,No.32)[6]所记载的故事中看出。有天晚上,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阿那律、离婆多与阿难等尊者,一起到舍利弗的住处听闻佛法,舍利弗尊者欢迎他们后就说: 牛角林的娑罗树是如此美丽动人,今晚圆月当空,娑罗树花盛开,天香馥郁流布四周。阿难!你认为什么样的比丘能增添这牛角娑罗树林的光彩?


  他也问其它人同样的问题,而每人都依据他个人的特质来回答。最后,舍利弗说出自己的看法: 有位能控制自己的心,不受制于心的比丘(7),早上只要他想住于任何心境或定境,他当下就能住于该境界;中午只要他想住于任何心境或定境,当下就能住于该境界;晚上只要他想住于任何心境或定境,当下就能住于该境界。这有如国王或大臣的衣柜装满了各色的衣服,无论在早上、中午或晚上,他能在任何时间随意地穿衣。同样地,一位能控制自己的心,不受制于心的比丘,无论早上、中午或晚上,他想住于何种心境或定境,就能随意地在任何时间如此进行。目犍连好友!像这样的比丘就能增添牛角娑罗树林的光彩。


  之后他们一起去见佛陀,佛陀认可每个人的答案,并补充了他的看法。


  我们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到,舍利弗虽有令人折服的聪明才智,而且在僧团中有崇高的地位,但并不是一位会将个人观念强加他人之上的威权型人物。他是如此善于以自然且使人欢喜的方式,来鼓励同伴表达自己,透过美妙的景致将沉思的心传达给他们,他自己敏锐的天性对此美景有所感觉,也引领他的朋友们去体验它。


  经典中有许多这种舍利弗与其它比丘对话的记录,不只是摩诃目犍连、阿难和阿那律,还有大拘絺罗(MahaKotthita)、优婆摩那(Upavana)、三弥提(Samiddhi)、沙威撒(Savittha)、浮弥(Bhumija)等人,不胜枚举。佛陀自己似乎也喜欢和舍利弗谈话,因为他经常这么做,而且有许多开示就是对他的「法将」(佛陀给舍利弗的封号)所说的。


  有一次,舍利弗覆述世尊在另一场合对阿难所说的几句话: 善知识、善伴党和善随从者,就是梵行的全部(8)。


  再也没有比这位大弟子本身的生活典范,更能彰显佛陀的这个教义了!

  

【注】


  (1)见《律.小品》(Culavagga)〈破僧犍度〉(Sanghabhedaka-khandhaka),「破僧章」(Sanghabheda-katha)。(《汉译南传》vol.4,p.260。)


  (2)同上,p.272-273。


  (3)见《小品》〈羯磨犍度〉(Kammakkhandhaka),「驱出羯磨」(Pabbaja-niyakamma);《巴利律》「波罗夷」(Parajika);「僧残罪」(San-ghadisesa-kanda),「污家学处」(Kuladusaka-sikkhapada,《汉译南传》vol.1,p.251)。


  (4)《天子相应.须尸摩经》(Devaputta-Samyutta,SusimaSutta),《汉译南传》vol.13,p.114。


  (5)第三章会介绍。(见本书第七十一页)


  (6)慢心(mana)和掉举(uddhacca)是证得阿罗汉果时才断的三结(sam-yojana)中的二种,而恶作(kukkucca)则是在阿那含果就断了。


  (7)就是不会受制于他不定的心。


  (8)见《道相应》(MaggaSamyuttaNo.2),《汉译南传》vol.17,p.117。。


  
【译注】


  [1]与元亨寺《汉译南传大藏经》及PTS本同经比对后发现,原书中之No.167应为No.168经。(见《汉译南传》vol.20,p.259)


  [2]「驱出」又作灭摈、驱摈、摈罚、摈出、驱遣、摈治驱遣及摈。这是对犯戒比丘(尼)、沙弥(尼)等出家众处罚的方法之一,即将他从教团中逐放,不许其与僧众共同起居,相当于削除僧籍,故又称「摈籍」。被摈出的比丘等,不得授人大戒,不得受人依止,不得蓄沙弥,不得受衣钵、卧具、坐具、洗足水、拭足等种种供养。摈出时有一定的羯磨作法,称为「摈出羯磨」,依《毗尼母经》卷二(《大正藏》24,p.808):「摈出有二种羯磨,一永摈,二为调伏故摈。调伏者,未忏悔中间,及饮食、坐起、言语,一切僧法事皆不得同,是名摈出调伏羯磨;此人若刚强永无改悔,尽此一身不得同僧事。」(参见《佛光大辞典》p.6440之「摈出」一条)。


  [3]《汉译南传》vol.28中的《长老偈》vv.1034,1035,p.206。


  [4]见《汉译南传》vol.17,p.346。


  [5]《汉译南传》vol.19,p.403。


  [6]《牛角林大经》见《汉译南传》vol.9,p.288。

 

内观的成熟 救助者


  在比丘众中,舍利弗是位很出色的助人者,我们在《天现经》(DevadahaSutta)(9)中发现有关这方面的资料。有些来访的比丘,在将回到他们的住处之前向佛陀告假,佛陀就指示他们也向舍利弗告假,佛陀说: 比丘们!舍利弗是智者,是同侪比丘们的善知识。


  这段语词的注释说: 舍利弗在两方面帮助人:一是物质上的资助(amisanugga-ha),二是法的资助(dhammAnuggaha)。

  

◎物质上的资助


  据说舍利弗尊者并不像其它比丘一样,一大早就出去托钵,反而是当其它比丘都出去之后,他走遍寺院各处,只要看到没有打扫的地方,他就清扫;没清除的垃圾,他就清除;床、椅等家俱或是陶器没有摆好的,他就把它们摆整齐。他这么做是为了避免其它非佛教的修行者参访寺院时,可能会看到不整齐的东西而有轻蔑比丘的言辞。


  然后他通常会去病患的寮房安慰病人,询问他们的需要。为了取得病人的必需品,他带着年轻的沙弥,以传统的托钵方式,或去某些合适的地方寻找药品。一旦拿到了,他便会交给沙弥们说:「好兄弟!世尊常赞叹照顾病患的行为,去吧!要小心点!」打发他们回寺之后,他会继续托钵或到信众家中用餐。这是当他住在寺院时的习惯。


  不过当随着世尊步行游化时,他并没有和最前面的比丘们走在一起,一副脚穿凉鞋、手拿雨伞、心里想「我就是大弟子」的样子。反倒是让沙弥拿着他的衣钵,要他们跟其它人走在前面,他自己则先服侍那些老人、小孩或身体不舒服的人,帮他们在身上任何的伤口涂上油,然后在当日较晚或是隔天,他才跟着他们一起离开。


  有一次,舍利弗尊者因为这样而特别晚到住宿的地方,其它的人都已经在休息了,那晚他没有得到合适的住处,而自己坐在用袈裟搭成的帐蓬下。世尊看到这情形后,隔天就召集比丘们,告诉他们大象、猴子和鹧鸪的故事,它们在决定长幼顺序后,以尊重长者的态度生活在一起(10)。于是佛陀订下戒律:住处必须按照长幼次序来分配(11)。


  舍利弗尊者就是以这种方式给予他人物质上的帮助。

  

◎物质与佛法的资助


  有时他也会同时给予物质与法的帮助,譬如当他去诊疗所探视患有痲疯病的沙弥提具陀(Samitigutta)时。《长老偈》的注释告诉我们,当时他向沙弥提具陀说: 朋友!只要有五[取]蕴,所有的感受就是苦的,只有当五[取]蕴不存在时,才不再有痛苦。


  然后教他以受念住作为禅修的业处后,舍利弗尊者才离开。沙弥提具陀依照尊者的教导,发展了内观,并成为证得六神通(chalabhinna)的阿罗汉(12)。


  还有一次,当给孤独长者卧病在床时,舍利弗尊者由阿难陪同去探视他,舍利弗对垂危的长者说不要执着的教义,给孤独长者深受感动(13)。


  另一次,尊者对给孤独长者在病床上的开示,是记载在《预流相应》(Sotapatti-Samyutta,Vagga3,Sutta6)[7]。在这次的开示中,尊者提醒长者,那些会导致投生于恶趣的因素已不存在于他身上,而且他已具备了四预流支(sotapattiyanga)[8]和八正道支,只要思念这些功德,他的痛苦就会消退。结果,给孤独长者的痛苦果真消失了。


  又有一次,阐陀(Channa)尊者十分痛苦地卧病在床,舍利弗尊者和摩诃纯陀尊者(MahaCunda)一同去拜访他。见到这位病比丘痛苦的样子,舍利弗立刻要为他寻找药物及合适的食物,但阐陀告诉他们,他已决定要了结此生,当他们离开后,阐陀就这么做了。后来佛陀解释说:阐陀尊者的行为并没有过失,也无须责怪他,因为在死时,他已经证得阿罗汉果。这段故事记载于《教阐陀经》中(ChannovadaSutta,Majjh.144)[9]。

  

◎佛法上的资助


  据说舍利弗在劝谏人时,总是表现出无限的耐心,他会告诫、指导学生千百次,直到他们证得入流果,然后他才放手转而教导别人。接受他的指导并老实遵循的人,有许多都证得阿罗汉果,在《谛分别经》中(Sacca-vibhangaSutta,Majjh.141)[10],佛陀说: 舍利弗有如生产的母亲,而目犍连则如照顾婴儿的保姆;舍利弗教导他的学生证得入流果,而目犍连则训练他们达到最高的目标。


  这段经文的注释上说: 当舍利弗接受学生并加以教导时,无论他们是不是在他门下出家,他都同样给予物质与精神上的帮助,生病时照顾他们,给予他们禅修的业处。而最后当知道他们已证得入流果,超越了下界的危险时,他很有自信地知道:「现在他们能够以自己大丈夫的力量,达到圣道更高的境界了。」才让他们离去。然后,就不再挂念他们的未来,转而指导一群新的学生。


  而摩诃目犍连尊者虽是以同样方式指导学生,但要到他们证得阿罗汉后,才不再关心他们,这是因为他觉得,就如同世尊所说的: 即使是少许的粪便,也是恶臭难闻,就算只是少于弹指顷的短暂存在,我也不能赞叹它。


  虽然《中部》的注释说,舍利弗常常只引导他正式的学生到入流的境界,但在某些特别的情况,他也会帮一些僧众证得更高的阶位。例如《自说经》(Udana)的注释就说: 当时处于较高学处(sekha)的比丘常找舍利弗尊者,请他指导能帮助他们得到三种更高圣道的业处。


  那时已是入流者的侏儒跋提尊者(LakuntikaBhaddiya),就是在得到舍利弗的指导之后,而证得阿罗汉果(14);还有前面说过的阿那律尊者也是如此。


  舍利弗尊者就是以这样的方式给予人佛法上的帮助,他是人们伟大的领导者,也是杰出的心灵辅导者。就心灵辅导而言,他不只敏锐且善解人意,同时还很温暖、人性地关怀别人,这对那些受他引导的人来说,必定是很大的鼓励。在前面我们已经看到他如何适时地、慷慨地赞叹他人,此外他也勤于会见有德的比丘,特别是那些受到世尊赞美的,例如满愿子尊者(PunnNaMantaniputta)。当舍利弗得知他来访时,就赶去拜见他,在没有表示身分的情况下,聆听满愿子伟大的教示——《传车经》(Majjh.,No.24)[11],且在结束之后,给予极高的评价。


  舍利弗为他监护下的比丘提供生理与心灵上的各种需求,他以慈悲的劝谏来约束他们,以他们努力所应得的赞叹来鼓励他们,引导他们走上正道。他所做的行为中都显露出充满温暖的关心,而将学生身上的优点引发出来。舍利弗兼具完美教师与友人的特质,他随时在各方面帮助别人,无论是大事或小事。他本身充满着清净梵行的美德,他可以迅速地看出他人的优点,并善于开发别人身中潜在的美德,而当这美德开花结果时,他又是第一个赞叹的人。他的完美绝不是冷漠无情的,而是精神提升与人类最善、最令人钟爱特质的充分混合。

  

【注】


  (9)见《蕴相应》(KhandaSamyuttaNo.2),《汉译南传》vol.15,p.7。


  (10)见《鹧鸪本生经》(TittiraJatakaNo.37)。


  (11)见《律.小品》「坐卧具犍度」(Vinaya,Culavagga,Senasanakhandhaka)。


  (12)见《长老偈》(Theragatha)v.81及其注释。


  (13)见《中部》(Majjh.143),《汉译南传》vol.12,p.272。


  (14)《自说经》(UdanaVII,1),《汉译南传》vol.26,p.148。

  

【译注】


  [7]《汉译南传》vol.18,p.250。


  [8]四预流支是指: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为入流的四个基本特质。


  [9]《教阐陀经》,见《汉译南传》vol.12,p.279。


  [10]《谛分别经》,见《汉译南传》vol.12,p.259。


  [11]《传车经》,见《汉译南传》vol.9,p.206。

 

内观的成熟 成就

 
◎具足定遍满神变


  《长老偈》第九九五、九九六偈中,舍利弗尊者自己说出他证得阿罗汉果的方法,在当中他告诉我们:对别人而言,世尊正在说法;我则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专心地聆听法的开示,果然不虚费功夫,我去除了所有的烦恼,得到了解脱。在其后的两偈诗颂(996-7)中,尊者表示他无心发展五神通(abhinna)。然而,《无碍解道》(PatisambhidaMagga)的〈神通类论〉(Iddhividha-Katha)却相信他具有「定遍满神变」(samadhi-vipphara-iddhi)这种很强的禅定,它能够影响某些正常的生理过程及其它自然现象,可藉由《清净道论》第十二品所记载的故事来说明它:


  当尊者舍利弗与摩诃目犍连长老住在迦布德迦(Kapota-kandara)时,有一次舍利弗刚剃过头,在空旷处禅修,他被一个恶作剧的夜叉在头上狠狠地打了一下,这是非常严重的一击,但在那个时候,经文说:「舍利弗安止于禅定,因此并没有受伤。」这个故事是源自《自说经》(Udana,IV.4)[12],接下来的内容如下所述:摩诃目犍连尊者看到这事后,就走向舍利弗尊者,并问他是否安好。他问道:「兄弟,你觉得舒服吗?你还好吗?有没有觉得那里不舒服?」


  舍利弗尊者说:「我很好,目犍连兄弟!也还不错,只是头部有点不舒服。」


  摩诃目犍连尊者马上称叹道:「真是奇妙!舍利弗兄弟!真是不可思议呀!舍利弗兄弟!舍利弗尊者的心力真强!舍利弗尊者的威力真大!因为刚才有个夜叉在你头上猛力打了一下,那是很用力的一下,足以打倒七肘或七肘半高的大象,也可以把山峰劈成两半,但舍利弗尊者只是说:『我很好,目犍连兄弟!也还不错,只是头部有点不舒服。』」


  接着舍利弗尊者回答:「真是奇妙!目犍连兄弟!真是不可思议呀!尊者目犍连的心力真强!威力真大!你能看见每一个夜叉,而我甚至还看不到个泥鬼!」

  

◎修习空性住,证九次第定


  《不断经》(AnupadaSutta,Majjh.111)[13]有一段世尊说明舍利弗成就的描述,在此经中世尊宣称舍利弗尊者已精通了九种禅定,即四色界定、四无色界定与灭受想定[14]。在《舍利弗相应》(SariputtaSamyutta)(15)中,尊者在与阿难说话时,自己提到了这个事实,他说自己在每种定境中都没有「我」的想法: 我没有「我正进入禅定,我已入禅定,我正从禅定中出来」的念头。


  在另一个场合,他向阿难描述自己如何达到这样心专注的情况:对于地界,他没有「地」的概念,对于其它三界也是如此。同样地,对于四无色定,他也没有四无色定的概念,但他并非全然地没有任何概念,他还有一种「涅槃是『有』的灭尽(bhava-nirodha)」(16)的念头。


  对禅定成就无执着的态度,可能是由于舍利弗尊者修习「空性住」(sunnata-vihara)的缘故。我们可以在《乞食清净经》(Pindapata-parisuddhi-Sutta,Majjh.151)[15]中看到,佛陀有一次注意到舍利弗尊者清朗的容颜,并询问这光彩是由何种心境所发出来的?(17)舍利弗尊者说他经常修习「空性住」;佛陀针对这点而说:这正是大丈夫的住处。接着详细地说明了这种修法。


  《自说经》记载,世尊有三次看见舍利弗尊者在寺外禅坐,并自说偈颂(udana)来赞叹安稳且平和的心。


  我们可以想象舍利弗尊者坐在有如《天现经》(DevadahaSutta,KhandhaSamyuttaNo.2)[16]所说的凉亭下禅修的样子,经文说: 有一次,世尊住在释迦国的天现村,一个释迦族的市集中……那时舍利弗尊者坐在离世尊不远的耶拉迦拉(Elagala)树丛下[17]。


  此段经文的注释告诉我们: 在天现村的耶拉迦拉树丛下有一座凉亭,树丛生长的地方,有一股常年不断的流水。人们用四根柱子撑起一座凉亭,让树丛在上面生长,形成凉亭的屋顶,亭下以砖块堆砌成座位,并用砂子铺在上面,白天的时候,有微风从水面吹来,所以十分地荫凉。


  佛陀看见舍利弗深入禅定的地方,可能就是像这样朴素的茅篷,当他赞美他弟子的平静与出离时,也就是在那样的情况。

  

◎证四无碍解智


  有关他在无碍解智(patisambhida-nana)方面的成就,舍利弗尊者在《增支部》(四集,No.172)[18]中说道: 朋友们!大约在我出家半个月后,我完全证得了义无碍解、法无碍解、词无碍解与辩无碍解[19]。我以许多方法详细解说、教授它们,建立、显示它们,解释并厘清它们,使得人们易于了解。如果任何人有疑问或不清楚的地方都可以来问我,我会详细地解说,深知我们成就的世尊就在这里。


  从这些资料中,很明显地可以看出舍利弗尊者是完成所有成就,并到达最高内观智慧的大师,再没有比佛陀所说的话能更贴切地形容他:假如有一个人已经精通并圆满了高贵的戒、定、慧以及解脱,人们可以肯定地说,那个人就是舍利弗。


  假如有一个人,他是世尊真正的弟子,因世尊的教诲而生,因法而生,由法所成,传承佛法,而非传承世俗利益,人们可以肯定地说,那个人就是舍利弗。


  在我之后,诸比丘,舍利弗将正确地转无上*轮,就如我所做的一般。


  ——《不断经》(Majjh.111)[20]

  

【注】


  (15)《相应部.蕴品》(SamyuttaNikaya,vol.III:Khandhavagga)。


  (16)《增支部》第十集(Ang.,Tens.No.7),《汉译南传》vol.24,p.171。


  (17)诸佛虽然能自己知道这样的情况,但会为了教导及启发他人而发问。

  

【译注】


  [12]见《汉译南传》vol.26,p.101。


  [13]《不断经》,见《汉译南传》vol.12,p.1。


  [14]此即九次第定: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等四色界定;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定等是四无色界定,加上灭受想定,就有九种定。


  [15]《乞食清净经》,见《汉译南传》vol.12,p.321。


  [16]《天现经》,见《汉译南传》vol.15,p.7。


  [17]热带灌木或乔木,是铁刀木属植物,有复叶,通常开黄花,结长荚。


  [18]见《汉译南传》vol.20,p.268。


  [19]四无碍解:指四种自由自在而无所滞碍的理解力及言语表达能力,都以智慧为本,故称四无碍智。就理解能力言,称四无碍解;就言语表达能力而言,称四无碍辩。又此为化度众生的方法,故亦称「四化法」。参见《佛光大辞典》p.1778。


  [20]同[13],p.5。

 

内观的成熟 转-法-轮-者

 
◎《象迹喻大经》


  舍利弗的开示以及被后人认为是属于他的著作,形成了一套内容广大的教法,并且在解释的深度与广度上,可以与佛陀媲美。舍利弗善于运用知性的激励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启发实践修行的方式,来组织并清楚地呈现佛法的丰富内容。这点我们可以从《中部》第九《正见经》(SammA-ditthiSutta,Majjh.No.9)和第廿八《象迹喻大经》[21],这两部传统的经典中得到证明。


  《象迹喻大经》(18)是方法论的经典之作。它首先揭示四圣谛含摄所有的善法,再指出苦圣谛来自五蕴,接着详细观察五蕴中的色蕴。当中显示色蕴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种所组成,每一大种又可分为内在的和外在的;接着详细说明身体的器官和功能属于内四大,而无论内四大或外四大都不属于「我」,也不能构成「我」,这种内观将导致对四大种的厌离。


  经文接着说明当外四大被卷入自然的巨大变动时的无常性,相对于这样的背景,而强调由渴爱所产生的渺小肉体,永远不能当作「我」或「我的」,也不能以「是我」的观念来思维它。当一位具有如此坚定而深刻内观的比丘,遇见别人咒骂、责备及恶意相向时,他能冷静地分析情势并如此地控制它,他知道自己身中所起的苦受,是由耳触所产生的,而耳触本身只不过是一种缘生的现象,而他也知道所有组成这情况的成份都是无常的,由此他同样分办出触、受、想、行、识是无常的。在这点上,我们可以看到经文以有系统的方式,与刚才提及的「触」一起,介绍属于心法的四蕴(受、想、行、识)。此经接着说: 那么,他的心就只是将四大种作为所缘,而变得法喜、愉悦、坚定和有意志力,即使他被殴打和受伤时,他会想:「色身本来就有这样易于受伤的特质。」


  因此,他想起世尊所说的「锯喻」,而决心遵行佛陀的劝谏:无论在他身上发生什么事,都要耐心地承受所有的痛苦。


  经文接着说: 但是如果那时忆念了佛、法、僧,这比丘还是无法保持平静,他就会被急迫感所扰乱,并且会因为尽管忆念了三宝,仍然不能保持平静而感到羞愧。相反地,假如他能持续保持平静,就会经验到快乐的滋味。


  经文说: 尽管只到这种程度,这比丘已有了相当的成就。


  此经以同样的方式探讨了四大种,结论的段落首先将色身及其组成部分,以不同材料所组成的房屋作譬喻;之后解说六识的缘生,当中提到五根(眼、耳、鼻、舌、身)和五尘(色、声、香、味、触)是五识生起的基本条件,在此藉由色身明显的部分来介绍所产生的色身,而完成了对色蕴的讨论。随着识的生起,所有的五蕴也就产生,而以这样的方式就能了解它们的结合以及它们的缘起。在这关系上,舍利弗引述世尊的话: 见缘起者,彼即见法;又见法者,彼即见缘起。


  由五蕴而生起的贪欲、爱染和执着是痛苦的根源(苦集);去除贪欲、爱染和执着即是去除痛苦(苦灭)。


  了解这点的比丘,经文说: 尽管只到这种程度,这比丘已有了相当的成就!


  而这说明就以四圣谛圆满结束。这开示就像一部华丽的乐章,以神圣且庄严的旋律结束。

  

◎《正见经》


  另一部舍利弗式的解释是《正见经》(19)。这是教法中的经典之作,它也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的架构,就如同对本经所作的广泛批注所呈现的一般。注释说: 在结集佛语的五部尼柯耶(Nikaya)中,没有一部经像《正见经》一样,将四圣谛及阿罗汉的境界讨论了三十二次。


  本经也对缘起作了原始的解释,虽然有些许的变化,但非常具有启发性。每一缘起支及本经其它的章节,都被用来阐明四圣谛的正见,因而使得人们对四圣谛有更深、更广的认识。经过许多世纪,乃至于今天,这部经仍然广泛地被当作教材而使用着。

  

◎《等心经》


  另一部舍利弗尊者所讲的经是《等心经》(Sama-cittaSutta)(20),这是讲给「等心天」[22]听的。此经的重点在于讨论圣道的前三阶:初果(入流者)、二果(一来者)及三果(不还者),目的是要澄清他们轮回转生的问题,即转生欲界、色界或无色界是依据他们修行的方式,以及仍然残留的结使[23]而定。这部经非常简短,但对于那些依传统前来聚集听法的众多天神而言,却具有非凡的冲击力,据说听完这部经后,有许多天神证得阿罗汉果,更有无数天神证得入流果。舍利弗所说的这部经,可算是少数对天界有情具有长远影响的经典之一,虽然它的内容简短,而且如果没有注释的解释,它会是相当神秘的一部经典,但在后来的许多世纪中仍然具有崇高的声誉。摩哂陀(Mahinda)阿罗汉在他刚到锡兰的那晚,所说的就是这部经,而锡兰著名的编年史——《大史》(MahavamsaXIV,34ff),记述那天晚上也有许多天神听法,并且因而通达佛法。


  这部经所得到的崇敬,以及它所产生的强大冲击力,可归功于它帮助在圣道上的人,厘清仍为他们所期望投生处的地位。因为较高阶位的天神有时会认为他们的地位是究竟的,并不期望投生到欲界中,但有时可能就会如此。尊者的开示给予他们一个衡量自己阶位的准则;而对仍在圣道之外的凡夫,这部经也为他们的努力方向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指导。

  

◎《等诵经》、《十上经》


  《等诵经》(SangItiSutta)以及《十上经》(DasuttaraSutta)是舍利弗尊者所开示的另外两部经典[24],也是《长部》的最后两部经。这两部经都是佛法名相的汇整编辑,它们将大量的主题分为从一到十的类别,只编到「十」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佛法名相很少超过「十」这个数字,即使有超过者,也应该是人人知道且容易记住的。《等诵经》是舍利弗尊者在佛陀面前说的,讲完后曾得到佛陀的认可。


  在《等诵经》中,佛法名相只以「一」到「十」的数字排列,然而在《十上经》中,每一数字再分成十个子项,用来显示这些分类的实质意义,例如:一法(一)是具有重要性的;(二)是要长养的;(三)应该要完全了解;(四)必须舍弃;(五)有堕落的意思;(六)有进步的意味;(七)难以深入了解;(八)应该使之生起;(九)应该要直接地了解;(十)应该要体证的。具重要性的一法是什么?于诸善法中不放逸……


  这些经典应当是在佛陀及舍利弗尊者相当晚年时才编辑的,在那时已存在着大量的教义,以及那些经过苦心流传并需要加以整理以备使用的开示内容,而这具有明显特色的佛法文集,在教法的广泛学习上也很有助益。


  《等诵经》是在尼干子(Niganthanataputta)逝世时说的,对于他逝世的确实日期,学者们并没有一致的看法。事实上,这事件确实引发了此经的教示,因为经文谈到耆那教教主尼干子(又号「大雄」Mahavira)死后,教徒间立即发生了争论、分裂及教义解释不一等现象。舍利弗尊者以此为借镜,并在此开示中强调: 此经经文「应全体一致没有异议地持诵,如此梵行才能为了人天的利益及安乐而长存。」


  批注家们说,《等诵经》的目的是要在教法中传达「和合味」(samaggi-rasa),并藉由对教义的精通熟练(desana-kusalata)来强化它。


  修习《十上经》的目的,可从舍利弗尊者所作的前言诗偈中看出: 我说十上法,是为证涅槃,


  终止诸苦痛,解脱诸系缚。DasuttarampavakkhamidhammamnibbAnappattiya


  dukkhass'antakiriyayasabbaganthapamocanam.


  这两部经大概是作为经过选择后教法的一种索引,这对那些无法记忆大量经文的僧众也很有帮助,对他们来说有帮助,是因为以易于记忆与理解的形式,来呈现教法的多元性。这两部经也都说明了舍利弗尊者对保存佛法的关怀,以及确保佛法能完完整整、丝毫不减地流传下去的系统式方法,这就是他提供这些经典,以及其它如《义释经》(Niddesa)之类「学习工具书」的目的。

  

◎《义释经》


  舍利弗尊者所说其它经典的摘要,附在本书的最后。现在我们将讨论属于他的大部经典。


  首先是属于「经藏」中《小部》(KhuddakaNikaya)的《义释经》,它是巴利三藏中唯一具有注释特性的作品,其中包含两个部分:《大义释》(MahaNiddesa)[25]是《经集》中《义品》(Atthaka-vagga)的注释,而《小义释》(CulaNiddesa)[26]则是批注同属《经集》中的《彼岸道品》(ParayanaVagga)与《犀角经》(KhaggavisanaSutta)。


  《义品》和《彼岸道品》是《经集》最后的两部经,它们不仅是《经集》中最古老的经典,毫无疑问地也是整个「经藏」中最古老的部分,甚至早期的僧团和居士就相当重视它们,这可从《自说经》记载输那长老(SonaThera)念诵《义品》,而《增支部》记载女居士难陀摩陀(Nandamata)念诵《彼岸道品》的事实得到证明。佛陀自己至少曾在五个场合上,解释《经集》中这两部经所收集的诗偈。它们除了确实受到高度的尊敬外,这两部诗集更包含了无数的古字和简短格言,为了使它们易于了解,所以在非常早期就有人为它作注,而这批注后来也被收入藏经中。传统上一直认为此书是舍利弗尊者所着(21),这是极为合理的,因为《义释经》不仅包含字词的解释、内容的说明、引用佛陀的话来证明等,还有显然是用来教导语言的资料,譬如对所解释的字词附有许多同义词,这些特色与尊者注重对比丘们作方法上的教导十分吻合。针对这点,汤玛士教授(E.J.Thomas)有以下的叙述(22):《义释经》最大的特征是……对于所注的字有一同义字表,这样的同义字表并不是用来解释特定文句中某个词的意义,而是只要此字出现,这同义字表就以相同的形式重复出现,而且它们就像现代的字典(kosha)般,明显地有要人学起来的意味……在阿毗达磨论书中也可以找到非常多类似的例子,不过在《义释经》中倒是普遍地应用于不是马上就需要去解释的章节里……它显示了一种学习经典词汇和解释古文的系统,但是,除了某些特定的词汇,如不变化词等的叙述以外,它并没有进一步地教授文法……。


  在《义释经》中,我们因而得到了直接的证明,它是适用于某一特定作品的一套普遍的教学系统,其中包括了解释、法义的教导和文法肇始时的字句说明。阿毗达磨论典及其相关作品,如《无碍解道》(PatisambhidaMagga)等,也可以看到此系统存在的迹象。


  在《义释经》(I,234)以及其它地方所明显被引用的系统,似乎是义无碍、法无碍、词无碍与辩无碍这四无碍解。《义释经》中的语词,就是那种我们认为存在于巴利文还是活的语言时的语词。而词无碍解所需要的,是一种对已过时的经典用词的了解,并且以现代的表达方式,来解释不常见的文法形式……我们可以从它不同的形式和文章中,看出它已经有所改变和增补,而就一部一直作为指导的作品而言,这也是不可避免的。


  舍利弗尊者曾说,在他出家后两星期,也就是证得阿罗汉果时,就得到了四无碍解(23)。这个事实以及在《义释经》中词无碍解(也就是文法分析)的广泛应用,使得舍利弗更有可能是《义释经》和《无碍解道》的作者。


  《大义释》也包含了对《义品》的最后一章,也就是《舍利弗经》(SariputtaSutta也称作《长老问经》TherapaJhaSutta)[27]的批注。此经最前面的部分,是赞叹世尊的偈颂以及向世尊提出的问题,这些都被认为是舍利弗所着的。《大义释》在解释最初的偈颂时,提到佛陀在忉利天宣说阿毗达磨后回来,除此之外,就只记载了舍利弗的问题,而本经主要的内容就是佛陀对问题的回答。

  

◎《无碍解道》


  《无碍解道》[28]有高阶佛学研习手册的形式,它所涵盖的范围,就与其著名作者的心智一样地广博。


  本书一开始先讨论七十二种正智(nana)与各种错误的见解(ditthi),这两者都显示出舍利弗尊者有组织且具有洞察力的心灵。在〈智论〉以及该作品的其它章节中,可以发现许多首度出现的名相,而且只在《无碍解道》才找得到。它也包含了「经藏」中较古老的典籍所约略提到的名相与教法的精要说明。


  除此之外,它还包含许多具有极大实用价值的禅修资料,例如安般念(24)、「慈的修习」(metta-bhavana)和许多内观的法门,另外还有不同于本经的主题,而赞颂如来大慈悲的唯妙篇章。锡兰的大名长老(Mahanama)着有《正法显示》一书(Saddhammappakasini),为《无碍解道》的注释,他很有信心地认为此经是舍利弗尊者所着,因而在绪言的诗偈中,对尊者有感人的赞美。而在《无碍解道》本文中,舍利弗曾被提到两次,一次是在〈神通类论〉说他有定遍满神变,另一次则是在〈十六慧义释〉(Solasa-panna-niddesa)的〈大慧论〉(MahA-panna-katha)中说: 凡是智慧有如舍利弗者,他就拥有佛智的一部分。


  
◎对教义最重要的贡献


    现在我们来谈舍利弗尊者对佛教教义最重要的贡献。根据传说(如在《殊胜义论》AtthasalinI的记载),佛陀在忉利天向已转世为忉利天神的母亲摩耶(Maya)皇后说阿毗达磨。在佛陀说法的三个月里,每日返回人间用餐时,就将当日所宣说阿毗达磨的方法(naya)告诉舍利弗尊者。《殊胜义论》说: 所以这些方法是传授给具有无碍解智的大弟子,就如同佛陀站在岸边,张开他的手,指出海洋的方向一般,对尊者而言,佛陀以百千种方法所教导的教义,也因此变得非常清楚。


  后来,尊者将他的所学传给了他的五百弟子。


  《殊胜义论》进一步说: 阿毗达磨论典的顺序是舍利弗尊者所创的,而《发趣论》(Patthana)中数字的顺序也是他决定的,依这样的方式,尊者在不破坏独特教义的情况下,建立了数字的次序,使得佛法易于学习、记忆、研究和弘传。


  《殊胜义论》是《法聚论》(Dhamma-sangani)的注释,也将以下对阿毗达磨的贡献,归功于舍利弗:一、在「论的论母」(AbhidhammaMatika)之后的「经的论母」(SuttantaMatika)四十二对法(duka),二者皆为七部阿毗达磨论[29]的序言。而在《法聚论》中对经母四十二对法的解释,同样也可能是尊者所作。二、《法聚论》的第四章,也是该论最后一章的〈义释品〉(Atthuddhara-kanda)[30]。三、阿毗达磨念诵顺序的安排(vacanamagga)。四、《发趣论》中数字的章节(gananacara)。

  

◎师友公认的善说法者


    在《不断经》(25)中,佛陀谈到舍利弗尊者对于禅心,乃至于其主要心所的分析,都是尊者从每一禅顺序出定后,从他自己的经验说起的。这分析很可能是《法聚论》中详细分析禅心的前身或摘要。


  对于舍利弗尊者精通佛法并善于解释之事,佛陀有以下的开示:比丘们啊!舍利弗已经完全通达法界(dhammadhatu),假如我整天用不同的字句问他,舍利弗同样能整天用不同的字句来回答;假若我整夜、一天一夜或两天两夜,甚至七天七夜问他,舍利弗也能在相同的时间内,用不同的字句来解释问题。——《因缘相应》第三十二(NidanaSamyuttaNo.32)[31]


  在另一个场合,世尊说了这个譬喻:比丘啊!假如有人具有五种特质,而且又是转轮圣王的长子,公正地推转其父所转的主权之轮,而这主权之轮就不会被怨敌所推翻,这五种特质是什么呢?转轮王的长子知道什么是有益的;知道法则;知道正确的行事方法;知道正确的时机以及他必须面对的群众。


  同样地,诸比丘啊!舍利弗具有五种特质,正确地转无上法-轮,就如同我所转的一般,而且这法-轮不会被苦行者、祭司、天神或梵天,乃至世界中的任何人所推翻,这五种特质是什么呢?


  比丘啊!舍利弗知道什么是有益的;知道教法;知道正确的行事方法;知道正确的时机及他要教化的群众。——《增支部》V.132[32]


  其它长老们敬重舍利弗也不落人后。婆耆沙(VangIsa)长老在《长老偈》(vv.1231-3)中称赞舍利弗:「说教简短,讲解详细」;在同书中另外的大长老,如摩诃迦叶(vv.1082-5)和摩诃目犍连(vv.1158;1176-7;1182)也极力地赞叹他。摩诃目犍连尊者在听完舍利弗说「无秽」的教义后(26),表达出对他挚友说法的赞辞: 对那些德高且精进的比丘们,在听了舍利弗尊者的开示后有如醍醐灌顶,他是如此地善于使同辈比丘们去恶从善。


  这两位大弟子在教导上相互扶持的关系,可由佛陀所说的话予以说明:比丘们啊!要常与舍利弗及目犍连联系,要与他们为伴,他们是有智慧的比丘,也是同修者的善知识。舍利弗有如生产的母亲,而目犍连则如照顾婴儿的保姆;舍利弗教导他的学生证得入流果,目犍连则训练他们达到最高的目标。


  舍利弗能够详细地解说四圣谛,他能教导四圣谛并使它们易于理解,他宣讲、开显、说明四圣谛,并使得它们更加清晰易懂。——《谛分别经》(SaccaVibhangaSutta,Majjh.141)[33]


  而在《增支部》(II.131)中说:比丘们啊!有信心的比丘应该怀抱这正确的志向:「啊!希望我能像舍利弗与目犍连一般!」因为舍利弗与目犍连是我比丘僧中,弟子的模范与标准。


  舍利弗尊者作为「法师」(teacheroftheDhamma)的伟大声誉使得他不朽,并成为后来佛教徒的传统,这可由三百年后的《弥兰陀王所问经》(Milinda-panna)结论的文字中得到证明。在这部经中,弥兰陀王将那先(Nagasena)长老比作舍利弗尊者,说: 在佛陀的律法中,除了「法将」舍利弗尊者外,没有其它人能像您一样地解答疑惑[34]。


  这伟大的盛誉至今犹在,并一直被大弟子珍贵的教示所支持着,他的开示被保存、珍藏在佛教最古老的典籍中,就在他老师(佛陀)言语的旁边。

  

【注】


  (18)见《法-轮》(WHEELNo.101)。


  (19)见锡兰可伦坡湖房书局(LakeHouseBookshop,Colombo)发行,苏摩长老(SomaThera)所翻译的《正见经及其注释》(RightUnderstanding,DiscourseandCommentary)。


  (20)巴利圣典协会发行之《增支部》vol.I,63(Twos,No.IV,5),《汉译南传》vol.19,p.85。


  (21)护法尊者(BhadantacariyaDhammapala)对《长老偈》的批注是引自《义释经》,并认为它是「法将」舍利弗所作的。


  (22)见汤玛士教授在《佛学研究》(BuddhisticStudies,ed.byB.C.Law,Calcutta,1931,pp.223ff)中所写的〈巴利语与梵语学校中的佛学教育〉(BuddhistEducationinPaliandSanskritSchools)一文,


  (23)《增支部》第二集(A,II,160)。见本书第二十页。


  (24)钖兰佛教出版社一九六四年出版,髻智长老(NamoliThera)所着《安般念》(MindfulnessofBreathing)中有将它翻译出来。


  (25)《中部》,111经(Majjh.No.111,见《汉译南传》vol.12,p.1)。


  (26)《中部》,5经(MajjhNo.5)。

  

【译注】


  [21]《正见经》,见《汉译南传》vol.9,p.60;《象迹喻大经》见《汉译南传》vol.9,p.254。


  [22]等心天并非因转生而成的,而是产生了类似其心境的外表。见TheBookofTheGradualSayings,Vol.I,p.59,PTS。


  [23]结使为烦恼的异称。诸烦恼缠缚众生,不使出离生死,故称「结」;驱役而恼乱众生,故称「使」。见《佛光大辞典》,p.5181上。


  [24]《等诵经》,见《汉译南传》vol.8,p.225;《十上经》,见《汉译南传》vol.8,p.283。


  [25]《大义释》,见《汉译南传》vol.45,46。


  [26]《小义释》,见《汉译南传》vol.47。


  [27]见《汉译南传》vol.46,p.239。


  [28]见《汉译南传》vol.43,44。


  [29]此处指的是南传七部论,即《法聚论》、《分别论》、《界论》、《人施设论》、《双论》、《发趣论》和《论事》,见《佛光大辞典》,p.3749下。


  [30]《汉译南传》vol.48,p.325。


  [31]见《汉译南传》vol.14,p.64-65。


  [32]见《汉译南传》vol.21,p.178。


  [33]《谛分别经》,见《汉译南传》vol.12,p.259。


  [34]见《汉译南传》vol.64,p.269。

 

内观的成熟 尊者的亲人

 
◎舍利弗的手足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舍利弗尊者是生于王舍城附近的优婆提舍村(Upatissa),或是那罗卡村的一个婆罗门家庭,他父亲名叫瓦干达(Vaganta),母亲名为舍利(Sari)。他有三个兄弟——纯陀(Cunda)、优波先那(Upasena)和离婆多(Revata),还有三个姊妹叫遮罗(Cala)、优波遮罗(Upacala)和尸须波遮罗(Sisupacala),他们六位全都出家,也都证得了阿罗汉果。


  纯陀即使在成为比丘之后,仍然以「纯陀沙弥」之名为人所知晓,这是为了便于区分他与摩诃纯陀长老(MahaCunda)的缘故。舍利弗入灭时,纯陀是他的侍者,而向佛陀报告舍利弗入灭的事,并将舍利弗的遗骨带给佛陀的也是他。这故事记载于《纯陀经》(CundaSutta),本书后面的章节会说明此经的大要。


  优波先那是以「瓦干达弗」(Vagantaputta)之名为人所知,即瓦干达的儿子,如同「舍利弗」即是「舍利的儿子」一般。佛陀说他是普端严者(samantappasadika)[35]中的翘楚。《六处相应》第七品、第七经(SaLayatanaSamyutta,Vagga7,Sutta7)则记载他被蛇咬死。


  离婆多是舍利弗最小的弟弟,他们的母亲企图阻止他出家,当他还年幼时就要他娶妻。但在结婚那天,他看到未婚妻一百二十高龄的祖母,被她各种老迈的模样吓到,当下对世俗生活感到厌离,想了个办法从婚礼的游行队伍中逃了出来,他逃到一间佛寺并在那儿出家。此后数年,他前往寻找当时住在坚木林中(khadira-vana)的佛陀,在那儿度过雨季并证得阿罗汉果,此后他就以「坚木林的离婆多」(RevataKhadiravaniya)而著称,佛陀赞叹他是最杰出的「林中住」者。


  遮罗、优波遮罗和尸须波遮罗三姊妹,希望追随他们兄弟的典范,在成婚以后都出家为尼。她们婚后各生有一个儿子,都以母亲遮罗或遮利(CalaorCali)为名。这三个儿子后来也都出家,被「坚木林的离婆多」收为沙弥。舍利弗尊者在探望他最小弟弟的病时,曾遇见了这三人,舍利弗对他们良好的行为赞叹有加,这记载于《长老偈》第四十二颂的注释中。


  据说遮罗、优波遮罗和尸须波遮罗出家为尼时,魔王(Mara)曾以侮辱和诱惑的难题考问她们,而她们都回以绝佳的答案。这些都记载于《长老尼偈》和《比丘尼相应》(BhikkhuniSamyutta)[36]两部经中。

  

◎奉外道的母亲


  相对于此,舍利弗的母亲却是一位冥顽不化的婆罗门,而且对佛陀的教法及佛教徒没有好感。在《法句经》第四○○颂的注释中提到:有一次舍利弗尊者与一大群随行的比丘来到那罗卡村,沿路托钵到他母亲的房子前,他母亲给他一个座位并送上食物,但当她这么做时,却咒骂着说: 你这吃别人剩菜剩饭的家伙,当你要不到吃剩的酸稀饭时,你就挨家挨户地去舔陌生人饭勺背后的残渣!你就是为了这个而放弃了八亿的财富去当比丘!你毁了我!现在继续吃你的吧!


  同样地,当她送食物给僧众时,她说: 是呀!你们就是把我儿子变成你们侍者的那些人!现在吃吧!


  她就这样持续地辱骂他们,但舍利弗尊者一句话也没有说,他拿起食物,吃完就默默地回到僧院。佛陀从当时也在场的罗目侯罗尊者那儿得知此事,只要听过这件事的比丘都十分惊叹于尊者坚忍的功夫,佛陀在集会时,说了以下的诗句来赞美他: 没有愤怒的他,忠实地尽自己的义务,


  持守戒律的他,无有贪欲,


  调服了自己的他,顶戴着最后的色身,


  他就是我所说的婆罗门(brahmin)。[37]


  一直要到舍利弗入灭时,他才能够改变母亲的信仰,这个故事我们会在后面提到。而这里所叙述的事情,引领我们思考这位伟大尊者令人喜爱的特质:他谦逊、有耐心,并且宽容大量。

  

【译注】


  [35]《增支部》中提及成就八法之比丘为「普端严,一切相圆满」。其八法为:有信;有戒;多闻;说法;以众为境界;无畏而于众中说法;随乐欲得四静虑增上心之现法乐住,得而无艰难,得而无梗涩;依诸漏尽而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在自证知、现证,具足而住。见《汉译南传》vol.23,pp.228-232。


  [36]《比丘尼相应》,见《汉译南传》vol.13,p.224。


  [37]见《汉译南传》vol.26,p.54。

 

内观的成熟 没有怨恨的人


  在佛陀所住的祇园附近,有一群人聚在一起谈论舍利弗尊者高贵的品格,他们说: 我们高贵的尊者具有如此坚忍的功夫,即使人们骂他、打他,他也没有丝毫的忿恨。


  一位有邪见的婆罗门问道: 你们所说从不愤怒的人是谁﹖


  当他们告诉他:「就是我们的舍利弗尊者」时,他反驳说: 那一定是没有人曾经激怒他罢了!


  他们回答说: 不是这样的,婆罗门!


  婆罗门说: 既然这样,我就来让他生气。


  他们回答说: 你行,你就去激怒他


  那婆罗门说: 看我的吧!我知道该怎么对付他。


  舍利弗尊者进城托钵,那个婆罗门就从后面接近他,在他背上狠狠打了一下。舍利弗尊者说: 怎么回事﹖


  甚至没有回头看一下,继续走他的路。


  忏悔的火焰焚烧了这婆罗门的全身,他拜倒在尊者的脚前乞求宽恕,尊者温和地问他: 为什么呢?


  懊悔的婆罗门回答: 为了要试验你的忍耐力,所以我打了你。


  舍利弗说: 那好!我原谅你。


  婆罗门说: 可敬的法师!如果您愿意原谅我,从今以后请您只在我家中用餐。


  说完这些话,婆罗门就将尊者的钵接过来,而尊者也乐意交给他,他就带尊者回家并供养食物。


  然而那些看到这暴力事件的人们群情激愤,他们带着木棍和石块拥到婆罗门家前,打算要杀他。当舍利弗尊者和持着钵的婆罗门出现时,他们喊叫着: 敬爱的法师!叫这婆罗门过来!


  尊者问: 诸位居士!这是为什么呢﹖


  他们答说: 这个人打你,我们要给这家伙应得的惩罚!


  舍利弗说: 但你们是什么意思﹖究竟他打的是你们还是我﹖


  他们回答说: 是您,敬爱的法师。


  舍利弗回答: 如果他打的是我,我已经原谅他了,你们回去吧!


  就这样他遣散了人群,也准许那婆罗门回家,然后伟大的尊者平静地走回僧院去。


  这件事记载于《法句经》的注释中,佛陀便是在这情况下说了《法句经》的第三八九和三九○偈。在这些偈颂里,记载着佛陀认为成为婆罗门的定义,也就是正直的行为更胜于血统或阶级。别让人殴打婆罗门,


  也别让婆罗门反击,


  殴打婆罗门的人多么可耻!


  反击的婆罗门更加可耻!


  限制心远离可爱的婆罗门,


  他的收获实在不小,


  想伤害人的念头消失得有多快,


  痛苦的消退就有多快。


  ──《法句经》第389,390颂[38]

 

◎奉沙弥为师


    舍利弗尊者的谦虚和他的忍耐力一样伟大,他愿意接受任何人的指正,而且不仅是认错,甚至满怀感激。在《天子相应.须尸摩经》的注释中(DevaputtaSamyutta,SusImaSutta)说到一个故事:有一次,由于一时疏忽,尊者底袍的一角掉了下来,一个七岁的沙弥看见了就指给他看,舍利弗尊者立刻站到旁边将袈裟整理成如法的样子,然后双手合掌站在沙弥面前说:「老师,现在正确了!」(27)


  关于这件事,在《弥兰陀王所问经》中也有说到,而这些偈颂被认为是舍利弗尊者所撰:七岁的小孩,今日才出家,


  若他愿教我,我低头接受,


  只要看见他,热切尊敬他,


  一次又一次,敬奉为老师。[39]

  

◎佛陀的责难


  有一次,佛陀温和地责备了舍利弗,因为他没有完全传达佛陀的教诲。一位名叫「陀然阇尼」(Dhananjani)的婆罗门躺在病床上,在他临终前,舍利弗尊者来探视他。尊者思考着婆罗门都是一心一意在梵天界(即与梵天合一),于是教导此垂危的婆罗门,透过梵天住(Brahma-vihara)[40]来达到梵天界,据说后来这位婆罗门真的转生于梵天。


  当舍利弗尊者回来时,世尊问他: 舍利弗!为什么当你还可以做得更多时,却教陀然阇尼婆罗门忆念较劣等的梵天界,然后从座起身而离开他了呢﹖


  舍利弗尊者回答说: 因为我想:「这些婆罗门都是一心在梵天界」,难道我不应该指引陀然阇尼婆罗门与梵天合一吗﹖


  佛陀说: 舍利弗!陀然阇尼婆罗门已经命终了,而他也已经生在梵天界了。


  这个故事在《中部》第九十七的《陀然经》中(DhananjaniSutta)[41]可以找到,它有趣的地方是在于说明对一个可以完全止息轮回的人,投生于劣等的梵天界是不恰当的。佛陀有时也会单单指出通往梵天之路,例如《三明经》(TevijjaSutta)所提到的;但这次很可能世尊看出陀然阇尼适合接受更高的佛法,而舍利弗尊者缺少他心通的能力(lokiya-abhinna),所以无法辨识出这个事实。结果是陀然阇尼必须在梵天界住上无以计数的时间,而且必须再转世为人才能达到最后的目的。


  舍利弗尊者另一次受到温和地责备,是当他问佛陀为何过去某些佛的圣教(Sasana)不能留传长久时。佛陀回答说:这是因为那些等正觉者不太宣讲佛法,没有为弟子制定学处,也没有诵出波罗提木叉(Patimokkha)。舍利弗说:现在就是世尊制定学处和诵出波罗提木叉的时候了,这样佛法的慧命才能长存。佛陀说: 舍利弗!随它去吧!如来知道如此做的适当时机,除非僧团出现腐败的现象,否则世尊不会为弟子们制定学处,或是诵出波罗提木叉(28)。


  弟子对圣教是否能长久住世的关心,是舍利弗的特性,同时也是佛陀的特性,只是佛陀不希望制定学处,除非是到了绝对必要的时候。佛陀接着解释说:当时僧团中最浅学的成员已是一位预流者(或许舍利弗尊者并不知道这个事实),所以还不需要为比丘的生活建立规范。


  《车头聚落经》(CatumaSutta)(29)记载尊者被世尊训诫的另一事件。本经的注释告诉我们,一大群舍利弗和摩诃目犍连尊者新收的僧众,跟随两位尊者首次去顶礼佛陀。到达之后,他们分到了住处,就开始与车头聚落的住众聊天,佛陀听到了吵杂声,就召集常住众询问怎么回事,他们说是新到的比丘所引起的骚动。经文并没有说这些来访的比丘是否在场,不过他们应该是在的,因为佛陀告诉他们: 出去!比丘们!你们走吧!你们不该和我在一起。


  这些新出家的比丘们就离开了,但有些人为他们说情,使他们获准回来。


  那时,佛陀问舍利弗尊者说: 舍利弗!当我打发这群比丘走时,你怎么想﹖


  舍利弗尊者回答说: 我想:「世尊不想挂心此事,而且想要安住在当下快乐的境界中,所以我们也不要挂心此事,而且要安住在当下快乐的境界中[42]。」


  佛陀说: 好了!舍利弗!千万不要再有这样的想法!


  然后佛陀转向摩诃目犍连,问他同样的问题。摩诃目犍连回答: 当世尊遣退那些比丘时,我想到:「世尊不想挂心此事,而且想安住在当下快乐的境界中,那么我和舍利弗尊者应该照顾比丘僧团。」说得好!目犍连!说得好!


  世尊说: 要不是我,就是舍利弗或目犍连应该照顾比丘僧团。


  这经文的叙述,缺少些可以使这故事的全部意涵更容易了解的细节,因而难以完全明白它全部的含意,但由于被遣退的比丘们是舍利弗和摩诃目犍连的弟子,舍利弗尊者很可能是要表示对他们的不悦,并以他的冷漠来指出他们行为失当之处。

  

◎毁谤与诬陷


  有一次,当佛陀住在祇园时,舍利弗尊者变成诬陷的受害者。这件事发生于雨季结束后,尊者向佛陀告假,带着他随行的比丘众外出游方,许多比丘也向舍利弗告假,在请他们离开时,舍利弗会叫那些他认识人的姓名。其中有一位比丘,尊者不知道他的姓名,但一股强烈的欲望在他心中升起,他认为大弟子在离开时,应该要叫他的名字。


  然而,在一大群比丘中,舍利弗尊者并未给他这个殊荣,这个比丘觉得受到屈辱,他想到:「他没有像招呼别的比丘一样招呼我」,因而起了怨恨舍利弗尊者的念头。就在此时,恰好尊者的袈裟边缘碰到他,这更增加他的委曲感,他到佛陀面前抱怨说: 世尊!那舍利弗尊者一定私下想:「我是大弟子。」他打了我一记,还差点毁了我的耳朵,而且打了我之后,连道个歉也没有就出去游方了。


  佛陀叫舍利弗到他面前,就在此时,摩诃目犍连和阿难尊者知道这诬陷的事将要被揭发,就召集了所有僧众,他们俩喊道: 比丘们!来啊!当舍利弗尊者见到世尊时将作狮子吼(30)!


  然后事情就这样发生了。当世尊询问尊者时,他没有否认这项指控,而是说: 啊!世尊!一个人如果不能坚固地就身观身而住时,这样的人可能会伤到同修的比丘,而且不道歉就离去。


  接着舍利弗尊者作狮子吼,他将自己的无瞋比作是能忍持一切无论是净或不净事物的大地;他平静的心,就有如去角的水牛、卑微的旃陀罗(Candala)青年;又如水、如火、如风;亦如罪恶的去除;他将自己色身所感受到的苦恼,比作是蛇和尸体的苦恼,而维持色身就如维持赘肉一般。他用九种譬喻来说明自己的德行,而大地因他真实的言语而震动了九次,所有的会众都因他发言的庄严力量而感动。


  当尊者宣说他的德行时,不当地诋毁他的比丘受到良心的谴责,立即跪在世尊跟前,承认他的毁谤并认错。于是佛陀说: 舍利弗!原谅这愚痴的人,以免他的头裂成七块。


  舍利弗回答: 尊贵的佛陀!我完全原谅这位可敬的比丘。


  而且,他双掌合十地说: 假如我有冒犯之处,也希望这位可敬的比丘能原谅我。


  他们就这样和解了,其它的比丘们充满了敬佩地说: 兄弟们!看尊者多么卓越的善行!他对这说谎、中伤他的比丘既不生气,也不怨恨,反而谦卑地向他屈膝,尊敬地伸出双手,并请求他的原谅。


  佛陀说: 诸比丘!要舍利弗或像他这样的人心怀瞋恨是不可能的,舍利弗的心就像大地;就像门柱般安稳;就像一池静水。无瞋似大地,安稳如门柱,心似清净池,如是德高人,不再受轮回。(31)


  另一件发生在早期僧团的类似事件,就没有这么圆满的结局了,因为毁谤者拒绝认错。他是一位叫拘迦利迦(Kokalika)的比丘,他面见佛陀并造谣中伤二位大弟子说: 世尊!舍利弗和目犍连有不良的意图,他们被邪恶的野心所支配了。


  世尊答道: 不要这么说,拘迦利迦!不要这么说!对舍利弗和目犍连要有友善和信任的想法,他们有良善的行为,而且值得亲近!


  但这误入歧途的拘迦利迦并没有把佛陀的话听进去,他坚持他的诬告,不久后他整个身体长满了脓疮,不停地溃烂直到死于此症。


  这个故事广为人知,并记载于「经藏」中,如《梵天相应》第十(BrahmaSamyutta)[43]、《经集‧大品》第十(Mahavagga,No.10)[44]、《增支部》(V.170)和《陀伽利耶青年本生经》(TakkariyaJataka,No.481)[45]。比较以上的两个事件,显示出忏悔的重要性。无论是舍利弗或摩诃目犍连尊者,对于拘迦利迦的敌意都没有丝毫的恶念,就算他向他们两位道歉,对这两大弟子的态度也不会有什么影响,但对犯错的比丘本身却有帮助,可以使得他避免受到恶业所招来的恶果。以邪恶对付清白的人将受到邪恶的反击,所以拘迦利迦因他自己的行为,而被自己判决、惩罚。

  

【注】


  (27)这和在《长老偈》的注释中,所提到与舍利弗有关的偈颂略有不同。


  (28)见巴利律「波罗夷」前言的章节(见《汉译南传》vol.1,p.9-12)。


  (29)《中部》,67经(Majjh.No.67),《汉译南传》vol.10,p.227。


  (30)「狮子吼」(sIha-nada)是一种语气强而有力,且带有信心的说话方式。


  (31)《法句经》v.95(见《汉译南传》vol.26,p.22)。

  

【译注】


  [38]见《汉译南传》vol.26,p.53。


  [39]见《汉译南传》vol.64,p.239。


  [40]即四梵住: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41]《陀然经》,见《汉译南传》vol.11,p.198。


  [42]即「现法乐住」,为安住于现前的法乐之意,得四增上心法者(四禅那)有现法乐住。《大毗婆沙论》卷26列举出家乐、远离乐、寂静乐、三菩提乐等四种现法乐住;又此现法乐住唯限于色界四静虑,不通于近分及无色界。见《佛光大辞典》p.4726下。


  [43]见《汉译南传》vol.13,p.251。


  [44]见《汉译南传》vol.27,p.183。


  [45]见《汉译南传》vol.37,p.118。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法见 下一篇《亲近释迦牟尼佛-从巴利藏经看佛..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