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法见 (四)
2019-02-01 21:10:56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3402次 评论:0

3 念的力量

 
一、前言

  
(一)「念」的价值与影响


  「念」是否真如文题所说的具有力量呢?就日常生活而言似乎并非如此。比起其它许多看来更重要、为了达成各种愿望所需的心所,念或专注处于更谦卑的地位。此处,「念」只意谓着「小心谨慎」,以致不会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跌跌撞撞或错失良机。只有在某些特别的任务与技巧上,念才会被刻意地培养;尽管如此,它仍旧只被视为辅助的功能,更广大的范畴与可能性并未受到认同。


  即使从佛教教义来看,仅浏览包含念的心所分类表,也许我们会认为这个心所不过是沧海一粟,或觉得它处于附属的地位,其重要性很容易被其它心所所掩盖。


  实际上若将念拟人化,它具有相当保守的性格。相较之下,其他心所如作意、精进、想与胜解则显得较有特色,因为它们对人与情境产生立即和强烈的影响;有时,它们快速且广泛地征服心,尽管通常是不稳固的。念则不然,它不外露锋芒,总是将大部分功德留给其它赢得赞赏的心所。在我们能欣赏念的价值与其静默的深刻影响之前,必须先好好地认识并了解它。念行事缓慢且从容,其日常工作的本质十分单调,然而一旦立足就不易动摇,并且能真正主宰其所盘据的地域。


  就像同类型的现实人格,具如此特质的心所常常被人低估或忽略。就念来说,需要如佛陀这般的天才来发掘它朴实装扮下所「隐藏的天份」,并发展这强力种子的广大潜力。能察觉并利用看似渺小的力量,确实是天才才有的能力;而此处确实发生了「芥子变须弥」的现象而重新评估价值,改变了大与小的标准。透过佛陀超凡的心灵,念最后显现为阿基米得点( Archimedean point),在这支点上撬开了世间大量循环不已的「苦」的两个停泊地──无明与渴爱。


  佛陀以非常肯定的语气来谈念的力量:


  念,我说它是百分之百有益的。(SN 46:59,《相应部》第 17册页 300)


  念能主宰万事万物。(AN 8:83,《增支部》第 23册页 261)


  另外,在〈念处经〉的经首与经末,有着严肃又有力的叙述:


  诸比丘!这是唯一的道路,唯一能净化众生,克服忧伤,消灭悲苦,抵达正道,证得涅槃的道路,即四念处。

  

(二)培养「纯然专注」,开发「念」的潜力


  日常生活中,念或注意力投向任何目标,很少会为了仔细据实的观察而持久;通常,会随后马上生起情绪反应、分辨思惟、评论或有所意图的行为。而在受持佛法的生活和思想中,念( sati)几乎与正确目的的正知(sampaja..a)或合适行为及其他的考虑结合,因而也看不到它。但为了开发念真正的潜力,必须了解并慎重地培养它基本、纯正的形式,我们称之为「纯然专注」(bare attention)〔1〕。


  藉由「纯然专注」可了解,在知觉〔2〕的相续剎那里,那清楚、专心的意识已知道实际发生在人内外的事。之所以称为「纯然」,是因为只关注于知觉的单纯事实,而没有以行为、语言或心的分别来响应。如前所述,通常心纯粹接受的状态是非常短暂的思考过程,人几乎无法察觉到。但以展现念的潜力为目标而有方法地培养它,专注力有多强,「纯然专注」就能维持多久。「纯然专注」因此成为念处禅修的钥匙,开启通往主宰心灵与究竟解脱之门。


  「纯然专注」可由两方面来培养:1.以特定所缘来修习的禅修法;2.结合念与正知的一般态度,尽可能应用于日常事物中。至于修持的细节已在别处描述过,这里不再重复。(1)


  本文主要目的是证明并解说这方法的有效性,也就是要展现念的真正力量。特别在现今迷信崇拜从未停止活动的时代,有人会问:「像纯然专注如此被动的心态,怎么可能达到所宣说的重要成果?」也许,可以如此答复这位提问者:「不应相信别人怎么说,而是以个人体验来检视佛陀的主张。」那些尚未好好了解佛陀教法而接受它为可靠指导的人,倘若没有好理由,就要他们开始修习这极度简朴的修法,会令其感到奇怪而踌躇不前。因此,接下来将提供许多「好理由」让读者作为仔细检查之用,同时也介绍念处的整体精神,并作为其普遍且重要见解的指标。此外,也希望已经依此方法修持的人,能于下列的观察中认同自己修持的某些特点,并鼓励自己审慎地增长它们。

  

二、「纯然专注」的力量来源


  下面将从四方面来讨论「纯然专注」,这是念之力量的主要来源。它们并非唯一来源,但就心灵发展进程所产生的功效而言,却是最重要的来源。此四者如下:


  (一)「纯然专注」所应用的「整顿」与「称名」的功能;


  (二)其无暴力、无强迫的过程;


  (三)停止与放缓的能力;


  (四)「纯然专注」所赋予的直观。

  

(一)「整顿」与「称名」的功能


1. 整顿心房


  没有经过系统性禅修训练令心产生和谐与控制的人,应该仔细看看自己每天的思考与活动,他将会看到十分尴尬的景象。除了少数主要有目的的思想与行为途径外,他将面临知觉、思想、感受和草率身行的纠结混乱。其中所显现的杂乱与脱序若出现在自己的客厅,是绝对无法忍受的;然而,在大部分清醒的生活与正常的心灵活动中,这些被视为理所当然。现在,来看看那杂乱画面的细节。


  首先,人会看见无数偶发的感官触受(如影像和声音)不断地流越其心,大部分是模糊、片断的,有些甚至以错误的知觉与判断为依据。这些感官触受带着与生俱来的缺点,常常在判断与决定的更高层意识中形成未经考验的基本准则。这些偶发的感官触受确实不需要、也不能够成为专注的所缘。就像路上的石头,只有当它横逆途中或因为某些理由而引起兴趣,人才会注意到它。然而,若太常忽略这些意料之外,人可能会被路上许多石子绊倒或是错过许多珍贵之物。


  除了偶尔生起的感官触受以外,还有更为重要且明确的知觉、思想、感受与意志作用也与有意义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们绝大部分同样都处于极度的混乱中,数以百计的念头交互掠过心头,到处都有未完成的思想、压抑的情感与瞬间情绪的残絮,它们多半是早夭了。由于其本质天生脆弱又容易被更新、更强的印象所掩盖,再加上人缺乏专注,使得它们不能持续、发展。如果观察心,将会注意到自己的思想是多么容易被转移,像是未受训练的争论者不断相互插话,拒绝聆听另一方的论辩。再者,许多思路未能成熟或没有成为意志与行动,是因为人没有勇气去接受实际、道德或理智的结果。假如继续更仔细地检视自己日常的知觉、思想或判断,将必须承认它们大多是不实的,仅是习性的产物,受到理智或情绪的偏见、格外的偏好或厌恶、错误或肤浅的观察、懒惰或自私所引导。


  这样仔细观看心长期被忽视的部分,对观察者所造成的震憾是有益的。这使他坚信并迫切地需求有系统的心灵文化,以便能从心灵的表层扩展至方才所探访的广大意识昏暗区。观察者因此能察觉到,处于果断的意志与思绪强光下较小部分的心灵,并非整体内在力量与意识清明的可靠标准。他也会明白,个人意识的质量不能只依凭少数短暂且间断的心理活动所产生的最理想结果来下评判。决定意识质量的关键要素是自我了解与自我控制:每天心灵迟钝的觉知与每日活动中不受控制的部分是增长或减少。


  意念、语言、行为里持续多年的日常小过患(或如佛陀所教示的「已经过好几世」),是引起内心混乱与困惑的主要原因,它制造了烦扰并令之延续不断。因此,古德曾说:「过患会造成许多垢染。一、两天内只会积聚少许灰尘,但若持续经年,则会变为一大堆垃圾。房舍如此,心亦如是。」(2)


  黑暗、零乱的心灵角落是最凶猛敌人的藏匿处。它从彼处冷不防地发动攻势,成功地击败我们。那个充斥着受挫的欲望与压抑的憎恨、犹豫不决、见异思迁,以及许多其他晦暗不明之物的昏暗世界,成为令急涌激情(贪婪与欲望、憎恨与愤怒)可得到强力支持的环境。此外,那昏昧地带模糊和使事物模糊的本质,正是无明或痴不善根(三不善根中最强者)的组成要素及孕育之所在。


  一旦心的主要烦恼(贪瞋痴)在不受束缚的昏暗地带找到庇护或支持,一旦那编织少数高尚清晰思维的珍贵成分的心,由一些昏昧不清却又组织紧密复杂的念头与情绪形成基本构造,灭除这些烦恼的企图就注定要失败。如何处理这庞杂无章的状态呢?人通常试图忽略它,并仰赖表层意识的抵抗能量;然而,唯一安全的方法就是以「念」面对它。只要尽可能养成「纯然专注于刚生起的念头上」的习惯,一点儿也不需要更困难的方法。这实用的原则说明了「一时不存二念」单纯的状态:「念」的光明若现,心的昏暗不再。当持续的念获得稳固的依据,心如何处理那些才生起的念头、心情与情绪就是比较次要的事了。我们可以用有意义的念头来取代以驱离这些乱绪,或是允许甚至强迫它们表达出来。后者常会显现出它们是多么地贫乏与微弱;一旦它们被迫呈现,便不难将之舍弃。这「纯然专注」的程序非常简单且有效,困难处仅在于如何持续地应用它。


  观察一件复杂的事,要辨认其组成的份子,并挑出形成如此复杂构造的个别要素。若将之应用在内心与实际生活复杂的流动过程,自然会注意到一种强而有规律的影响力。正如人在冷静审视的眼光前会感到羞愧,思考的过程将以较不失序且稳定的方式前进,不轻易脱离轨道,愈来愈像一条规律的河流。


  于现世数十年乃至遍历前世的千年轮回中,理智与情感的偏执、身心习性所组成的紧密系统,在每个人身上稳定成长着;它们在人类生命中的合理地位与效用,已不再遭到质疑。同样地,「纯然专注」的运用松动了人心表层非常古老又坚硬的土壤,为播下有系统的心灵训练种子而整好了地。「纯然专注」辨识并追寻习性细密组织中的单一脉络,也谨慎整顿情绪冲动后的辩解以及偏见的不实动机。由于「纯然专注」无畏地质疑,旧习往往变得毫无意义,并暴露其根源而有助于去除一切看来有害的部分。总之,在无庸置疑的心理过程中看似费解的组织,「纯然专注」打开了微细的裂缝,随后不断禅修的有力臂膀挥舞着智能之剑,将能刺穿这些裂缝,终至破坏那需要被破除的组织。若那看来坚实整体中单一部分间的内在连结能被理解,偏执、习性的改变就不再遥不可及了。


  透过禅修揭开心缘生本质的真相与细节,影响心灵根本改变的机会亦随之增加。如此,不仅那些至今未受质疑的习性、其昏昧地带与正常活动,甚至那些物质世界里看来坚实、不容怀疑的事实,也都变得不可靠并失去了极大的自我肯定。虚伪的「坚固事实」其乏味的自我肯定令许多人印象深刻,同时也吓到了;他们不相信心灵训练能有什么价值,因而不愿意参加。「纯然专注」的运用对于整顿、调整心灵的工作带来明显的成果,他们的疑虑将因此消除,并激起步入心灵之路的信心。


  对于佛陀所提念处 Satipa h na的第一个目标「净化众生」而言,「纯然专注」的整顿或调整功能是不可或缺的。当然,这段话指的是众生心灵的净化,第一步即是将最初的秩序带入心理过程的运作中。〈念处经〉的注释对于「净化众生」作如下诠释:


  「心的杂染污染了众生;心的清净净化了众生。」心的清净依此念住之道而完成。

  

2. 称名


  如前所述,「纯然专注」藉由整理与辨识心理过程中各种混乱的组织,来整顿或管理心。如其他的心理活动一样,这种辨识的功能和语言公式有关,它藉由明确地「称名」,开始辨识个别心理的过程。


  原始人相信语言能行使魔力:「叫得出名字的东西,便丧失了其控制人的神秘力量,和对它未知的恐惧。若知道某种力量、某个人或物的名字(对原始人来说),就等于主宰了他们。」(3)相信名字有神奇力量的古代信仰亦出现在许多童话故事与神话中,认为只要勇敢地面对恶魔并叫出他的名字,就能破坏其力量。


  原始人的「语言魔力说」有点道理,当修习「纯然专注」,就能证实「称名」的力量。冲动与晦涩的想法,这心中的「昏暗魔」,连单纯只想弄清楚它们「名字」的讨论都无法忍受,更遑论要知道其名称;光是这点,就足以削减它们的力量。「念」冷静而机警的目光一扫,就会发现这些恶魔的藏身处,再运用「称名」的方法将之逼出,暴露在意识的阳光下。虽然这个阶段的「纯然专注」除了知道恶魔的名字与身分以外,尚无法更进一步质问,届时它们将会自觉窘困,而不得不为自己辩护。尽管被迫暴露只是初期阶段,仍能使它们无法忍受审察而渐渐远去。因此即便只是修习的初期阶段,禅修者就能赢得第一回合的胜利。


  心中若出现不善或卑鄙的念头,即便它们稍纵即逝、模糊不清,仍会对人的自尊造成不愉快的影响。这种念头常会被推到一边,未受到注意或排斥;它们也常常被更为愉悦与可敬的标记所伪装,隐藏其真正的本质。依这两种方式之一所处理过的念头,会加强潜意识中不善倾向所累积的力量。此外,这些过程还会弱化人的意志,使其无法对抗烦恼的生起与对人的掌控力,并增强回避这些问题的习性。但若能清楚并诚实地「称名」或标出任何不善念,运用这简单的方法排除忽略与伪装这两种有害的方式,可以避免它们对潜意织结构的不良影响与心力的分散。


  对不善念头或缺点正确命名,心便会对它们产生一种内在的抗力甚至嫌恶,终而能成功地牵制它们,将之灭除。纵使这些方法未立即控制不善习性,无论它们何时出现,反复对抗削弱其能量的冲击将能镇伏它们。持续先前的拟人化,我们可以说,不善念不再是故事场景中的主人,被叫出名字的羞怯将使它们更容易被对治。在此藉由这些简单而微妙的心理技巧,有系统地强化了所召唤来的助手──惭力(hiri-bala)。


  「称名」与「标记」的方法,当然也可以运用在受到鼓舞、强化的崇高思想与动力上。若不仔细观察,这些善的习性往往会被忽略,显得平凡无益;一旦清楚觉知,将会刺激它们发展。


  这是「正念」最有益的特色之一,特别是「纯然专注」,它使人能运用一切外在事件与内在心灵的情况而得以进步成长。透过「称名」与「标记」的方法,可使其成为客观认知的所缘,甚至能使有害者变成有益的起点。


  在〈念处经〉的几个篇章中,似乎是以直说的方式个别陈述称名或「单纯标记」的作用,本经中至少有四个这样的例子:


  (1)「体验乐受时,他知道『我正体验乐受』」等。


  (2)「心有贪时,他知『心有贪』」等。


  (3)「若贪(盖)出现在心中,他知道『欲贪在我心中出现』」等。


  (4)「若念觉支于心中出现,他知道『念觉支在我心中出现』」等。总之,这里简要指出「整顿」与「称名」的心理过程,是完全了解「观」( vipassan )的真实本性所不可或缺的准备工作。「纯然专注」所发挥的作用,将有助于驱除充满心理过程的错觉,也有助于分辨其特质或特性,并注意到它们的剎那生灭。

  

(二)非强制的程序

  
1. 禅修的障碍


  外在与内心的世界都充满着令人痛苦沮丧的敌意和冲突力量。从自己的痛苦经验得知,人尚不够强壮到足以在空旷的战场上面对并征服这些敌对的力量。外在的世界里,事事无法如愿;而内心的世界,热情、冲动与心血来潮常常驾凌于责任、理智与抱负的需求上。进一步了解,过分压抑不可意的情境只会更糟:如果尝试单凭意志力抑制它们,只会使炽盛的欲望更加增长;若它们一再受到愤怒的反击或为企图击垮他人地位的妄想所煽动,那么,争论与吵闹将永无休止。工作、休息与禅修时所受的干扰,若以怨恨、愤怒或试图镇伏来响应,则会益发增强,其所造成的影响也会更为持久。


  因此,虽然一再遭遇生命无法强求的情境,但不运用暴力,仍有方法来主宰生活的改变与心理的冲突。当尝试以强制性的手法响应内外在的情境却失败时,非暴力的方式往往可以成功;能如此主宰生命与心灵的非暴力方法就是「念住」。有系统地运用培养正念的基本修法「纯然专注」,随着有益的结果与广大、深奥的意涵,这种非强制方法的全部潜力将慢慢呈现出来。本文主要关心的是「念住」对主宰心灵的帮助,以及运用非强制程序可能导致的禅修进展。偶尔也注意一下它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对深思熟虑的读者而言,应该不难将它更周详地运用在自己的问题上。


  出现在禅修中且容易扰乱修习平顺过程的三种敌对力量:


  (1)外在的干扰,如噪音。


  (2)内心的烦恼( kilesa),如贪、瞋、掉举、不满或昏沈,在禅修中随时可能出现。


  (3)各种难免生起的妄念,或放任自己作白日梦。对一位初习禅者而言,这些使人分心的事物是极大的绊脚石,因为他尚未充分熟练如何有效地应付它们。只在禅修中去注意那些生起的干扰是不够的。若毫无防备之下面对干扰,禅修者多少会以随意、无效的方式及愤怒的情绪与之对抗,这又将成为另一个障碍。禅修者可能会因为在一段期间内几次出现的干扰以及自己的拙劣反应,而感到十分沮丧与懊恼,放弃进一步禅修的尝试。至少在当下会如此。


  事实上,即使因饱读经书或深受老师教诲而对自己业处细节十分熟悉的禅修者,在面对如何善巧处理可能遇到的干扰,也常常是缺乏指导的。面对干扰的无助感是初习禅者最难以克服的困难,许多人在这关键上挫败而提早放弃任何努力。一个人处理「初期困难」的方式往往是决定成功或失败的因素,世俗事务如此,禅修亦然。


  面对内在或外在的干扰,缺乏经验或指导的初学者通常会有两种反应:他会试着轻轻地推开干扰,如果失败了,就尝试以纯粹的意志力去压制它们。但是这些干扰就像自大的苍蝇一般,初学者先将它们轻轻地撢掉,接着是用力、愤怒地将之拂去。这样或许可以暂时驱除它们,但苍蝇通常会带着愤怒不断地飞回来。努力拂去以及内心的不愉快,已对禅修者的平静产生了另一种干扰。


  对尝试以暴力压抑而无效或甚至受到伤害的人,念处透过其「纯然专注」的方法提供了非暴力的选择。在主宰心灵的方法中,成功的非暴力程序必须以正确的态度作为开始。首先,必须完全认识并冷静地接受这个事实:三种干扰因素是我们在这世间的共住者,不论喜欢与否,即使不认同也无法改变这事实。我们必须与当中某些干扰妥协,而其他如内心的烦恼,则必须学习如何有效处理,直到完全克服为止。


  (1)我们既然不是这人口稠密世界上的唯一居民,就必定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外在干扰,例如噪音与访客的打扰。禅修者不可能一直住于「极佳的孤立状态」或「远离人的喧闹与狗的干扰」,或住在高耸于人群之上的「象牙塔」内。正确的禅修不是逃避现实,也不是要提供得以暂时遗忘现实的藏匿处。实事求是的禅修,目的是为了训练心去面对、了解与征服所居住的这个世界,尽管这世界存在许多禅修生活无可避免的障碍。


  (2)缅甸禅师马哈希长老( Mah si Sayadaw)曾说:「在未解脱的凡夫身上,烦恼必定一再生起。他必须面对此事实并清楚认识这些烦恼,以便不断地运用合适的念处对治法。烦恼会因而渐渐减弱,变得更短暂,进而消失殆尽。」因此,对禅修者来说,了知烦恼的生起与其本质,和了知崇高念头的生起同样地重要。


  面对自己的烦恼将可激励人奋发努力以消除它们。另一方面,烦恼出现时,若因为不正确的羞愧或傲慢而转移了对它的注意,将无法真正进入问题的所在,而且会一直逃避与烦恼最终、决定性的相遇。盲目地打击烦恼,只会使自己感到疲惫甚至伤害自己。当烦恼生起,仔细观察其本质与行为,就能好整以暇、先发制人,最后完全地驱逐它们。因此,以自由开放的眼光面对烦恼吧!无须羞愧、恐惧或沮丧!


  (3)第三类干扰禅修者心灵的入侵者是妄念与白日梦。它们可能包含:过去、最近或遥远的潜意识深处所浮现的记忆与印象;对未来的计划、想象、害怕与希望等念头;禅修期间偶然产生的感官知觉所衍生的一连串联想。每当专注与正念松懈时,妄念或白日梦就乘虚而入。虽然它们看来微不足道,但由于不断出现而形成一种最难以应付的障碍。不仅对初学者而言是如此,对任何人来说,只要心掉举或涣散时都一样。然而,只要能控制这些入侵者,就能长时间持续禅修。只有在阿罗汉的阶段得到圆满的「念」、守护心门无误时,妄念与烦恼才能完全去除。


  若这三种干扰因素将要决定禅修者的态度时,就必须完全重视与其相关的一切事实,并全神贯注其中。如此,苦圣谛于此三种干扰透过禅修者个人「求不得苦」的经验,很清楚地呈现出来,其他三圣谛也依同样的情况而得到印证。即使禅修者在处理障碍的当下,这些修练的方式也都不出念处的范围,他将保持对四圣谛的念觉知(观法念处 dhamm nupassan )(4)的一部分。正念的特点(也是它的任务之一)就是将生活的实际经验与法的真理连结起来,并利用它们作为实际体证「法」的机会。初期阶段,已致力营造一个正确又有益的态度,第一次成功地测试了我们的和平武器:藉由更了解敌人而巩固了自己先前因情绪而变得软弱的处境。藉由将这些敌人变为教导真理的老师,禅修者已赢得了最初的优势。


  2. 三种对治禅修干扰的方法若以务实的角度来看待这三种禅修干扰因素并做好准备,当它们实际生起时就比较不会立即以愤怒响应。在心情比较平稳的情况下,以非暴力的武器来面对它们,这是现在将谈论的。


  有三种对治禅修干扰的策略。每当前一个策略无法对治干扰时,应该继续轮流使用此三者;它们都是「纯然专注」的运用,差别只在于对干扰注意的程度与时间。此处的指导原则是:除了实际环境的需要外,不特别重视个别的干扰。


  (1)首先,应该清楚但轻轻地注意干扰,不要着重和注意细节,然后试着回到原来禅修的业处。如果干扰很微弱或先前的专注力相当强,便能很快地继续静坐冥想。此阶段不要与干扰有任何对话或辩论,不给予对方长时间停留的理由。一般而言,就像未受到热情欢迎的访客一般,干扰会因此快速离去。这种冷漠、简洁的驱离法可以使禅修者回到原来的禅修,而不会对平静的心产生任何严重的干扰。


  此处的非暴力方法是:「纯然专注」于干扰,但只给予最少的回应,并一心向着出离。这正是佛陀自己应对不速之客的方法,正如〈大空经 Mah su..ata Sutta〉所说:「..一心向隐居..与出离,谈话的目的在于驱散(那些访客)。」也类似于寂天菩萨有关如何应付愚人的建议:如果不能远离他们,就应以「绅士般冷漠的礼貌」来对待他们。


  (2)如果干扰一直持续,则保持耐心、镇定,重复运用纯然专注,干扰的力量耗尽后即会消失。此处的态度是有耐心又坚定地对一再出现的干扰反复说「不」,坚决拒绝已偏离的方向。此时必须以等待与坚守立场、警觉的观察力来辅助。


  以上两种方法一般可以成功应付本质脆弱的妄想与白日梦,而外在环境与内心烦恼两种干扰也常因此而降伏。


  (3)这些干扰若因某种理由未被降伏,则应审慎且全神专注于干扰,使它们成为智慧生起的所缘。如此,禅修者可将禅修的干扰转变为合理的禅修所缘。禅修者可以持续专注于新所缘,直到引起注意的内外因素消失为止。若满意这修法的成果,甚至可以在剩余的禅修时间都保持这样的修习。


  例如,当受到持续噪音干扰时,应该完全注意那噪音,但必须小心区别噪音本身及自己对它的反应。无论何时生起怨恨,都应当清楚地依其本质而认出它。如此就是在修持〈念处经〉所叙述的观法念处(dhamm nupassan ,专注于诸盖):「他知道耳朵与声音,以及因两者而生起的烦恼(例如怨恨)。」若噪音是间歇性或有各种不同的强度,则可以轻易地于其出现时分辨生与灭( udayabbaya)。以这样的方式,可进一步作无常观(aniccat )。


  面对一再出现如贪欲、掉举等内心的烦恼,态度应该也是类似的。禅修者应该正视它们,但必须清楚烦恼本身与自己面对它们的不同反应(如默许、害怕、愤恨、恼怒等)。如此,即使使用「称名」的方法也会得到上述的利益。贪欲或掉举一波波反复出现时,禅修者将渐渐学会区别它们高低起伏的时段,也可以获得关于这些行为其他有帮助的知识。藉由这样的过程修习观心念处(citt nupassan )与观法念处,禅修者依然能够完全保持在「念住」的领域中。


  将禅修干扰转变为禅修所缘的方法,既简单又巧妙,可视为非暴力过程的极致。这方法极具念住精神的特色,将一切的经验都作为解脱道的资粮。如此可以化敌为友,因为一切的干扰与敌对力量都变成老师;不管谁是老师,都应当被视为朋友。


  在此,先从一本值得注意的小书,凯瑟琳.巴特勒.海瑟薇(Katherine Butler Hathaway)《小锁匠 The Little Locksmith》书里引述一段,这是一份藉由苦难所学到坚忍与实用智能之动人的人性纪录。


  我对于人们的无知与浪费感到震惊,他们自以为聪明地抛弃自己不爱的东西。只因为不喜欢,他们丢弃了经验、人群、婚姻、情势等各式各样的东西。你若丢掉一样东西,它就不见了。你曾经拥有的,现在则是一无所有,两手空空,无物可用。然而,几乎所有被丢弃的,借着一丝奇迹,都能化腐朽为神奇..。在每一种最坏的情势中都有转变的可能,不喜欢的东西将变为喜欢的,但大多数人从不记得这点。


  先前说过,这三种干扰因素的出现是无法避免的,它们是世界的一部分。不论禅修者同意与否,它们依循自己的法则来来去去;但运用纯然专注,禅修者能避免被它们扫除或驱逐。在稳固的念住上采取坚定且冷静的立场,禅修者将以适度但本质上相同的方式,反复重现菩提树下的历史情景:当魔王统领魔军要求未来佛所坐的


  土地时,佛陀拒绝让步。要相信念住的力量,在那种情况下具足信心、不断复习菩萨的强烈愿望:「愿魔王无法将我驱离此处。」(SN 3:2, 《相应部》第27册页110)让干扰自由来去,就像在修习纯然专注时,让那浩瀚不断的身心活动行列里所有其他成员在禅修者的眼前通过。它们生起,生起后又消逝。在此,禅修者的优势是「二意识剎那不会同时出现」的明显事实。严格说来,专注并非现前,而是指方才逝去的剎那。因此只要仍在念的支配下,就不会有干扰或染污的念头。这给了禅修者稳固「观察者哨站」(亦即潜在「觉悟宝座」)的机会。


  藉由运用三种超然观察的方法,其所产生平静消解的影响会使禅修中的干扰渐渐失去愤怒的螫刺,也因而失去干扰的影响。这显示了真正「离贪」( vir ga 字面意义是「脱色」)的行为。当这些经验褪去了引起贪、瞋、恼怒和其他内心烦恼的情绪色彩,呈显出如同清净法(suddha-dhamm )的真正本质。


  纯然专注的非暴力过程,赋予禅修者对所缘轻微但肯定的接触。这样的接触对于处理心敏感、逃避与叛逆的本质十分重要,亦使人能平顺地应付日常生活所遇到的各种困难情境与障碍。为了说明达到禅定所应具备精进的平和特质,《清净道论》描述了一种测试,那是古代的外科医学生为了证明自己的技术所必须经历的考验:将一片莲花叶放置于水盆中,学生必须在叶脉上做个切口,既不能完全将叶脉切开,也不能让它浸入水中。用力过猛的学生不是将叶子切为两半,就是压入了水中;胆怯的学生甚至不敢用刀去切划叶脉。事实上,像外科医生这般温柔又坚定的手就是心灵训练所必备的;而这样巧妙、平稳的接触,将是修习「纯然专注」这个非暴力方法的自然结果。

  

(三)停止与放缓


  1. 保持不动为了完整无碍地展现心的能力,需要激发与约束这两种互补力量的影响。这两种力量已受到善解的佛陀认可,他建议精进根( viriy’indriya)与定根(sam dh’indriya)应保持同等的强度与平衡(5)。此外,佛陀还介绍七觉支中适于唤醒心的三种,另外三者则适于使心平静(6)。在五根与七觉支当中,念不只注意当中的平衡,还要使迟缓的活跃起来,使急进的和缓下来。


  念的本质看似被动,实际上却具有激发的力量可使心警觉,而一切有目的的活动不可缺少的正是警觉。但现阶段的探究,所关心的主题是念的约束力量,审察念如何解结与离执,如何在解脱工作所需的心灵特性发展中产生积极的帮助。


  修习纯然专注时,禅修者在内心与空间的观察处,于内外世间不断的要求中保持不动。念拥有平静的力量,有阻止行动与踩煞车的能力;在暂停下来观察事实和智慧地反思时,能停止轻率的干预并暂缓下判断,也在身语意急躁冲动时,带来有益的放缓。保持不动与停止、暂停与放缓,是现在所说「纯然专注」约束作用的关键词汇。


  一部中国古书说道:


  使物终止与使物起始,


  都没有比保持不动更好。


  根据佛陀的教法,真正「事物的终止」是所谓「诸行寂灭」( sankh r na v pasamo)的涅槃,诸行的究竟止息或停止,也称为「灭」( nirodha)。「事物」或「诸行」在此意指源于渴爱与无明的有为法与无「我」的现象,达到「诸行寂灭」是由于「行」的止息、创造世间的「业」的止息。佛陀宣说世间和苦的止息无法藉由走路、迁移或轮回来达成,但能在众生自身上成就。每个刻意保持不动、停止或暂停的行为,都预告了世间止息即将来临。「保持不动」的究竟义是停止业的累积,不再频频关注稍纵即逝的事物,断除生死轮回中不断加入的缠缚。藉由遵循念的方法及训练自己于纯然专注中保持不动和暂停,就能拒绝接受世间持续对贪或瞋等性格的挑战,保护自己免于轻率与虚妄地下判断,克制不要盲目投入干预行动充满危机的漩涡中。


  免于干扰者,处皆处安稳。(《经集》v.953)


  保持不动并知道何处停止的人,将不会遇到危险。(知止不殆)(《道德经》第 44品)


  这里引述的中国谚语提到:使物起始没有比保持不动更好。若以佛法的角度来解释,这些由保持不动而有效开启的事物是「用来减少业累积的事物(或特性)」。我们可以依传统对修心的分类分为戒(或行为)、定(或寂静)与慧(或观)来看待这些。纯然专注所培养出的「保持不动」态度对此三者有决定性的帮助。


  (1)行为(戒)禅修者如何改善自己的行为、行为的道德质量并做出正确决定的技巧?假若热切想要改善,一般最明智的是选择阻力最少的方向。如果太急于对治深植于旧习或强大冲动的缺点,可能会饱尝挫败之苦。禅修者应该先注意很多身行和语言的缺点,以及由鲁莽与草率所造成的错误判断。生活里有许多因剎那反省而避免了错误一步的例子,因而避开因片刻粗心而产生的一连串苦难或罪恶感。但,如何得以控制轻率反应并以片刻正念与反思来取代它们呢?要做到这点,须仰仗「停止与暂停」和适时踩煞车的能力。这些能力可藉由纯然专注的修习来获得,训练自己去「看」与「等待」,以推迟或暂缓对事物作出反应。禅修者先学会以简单的方法,在自己所选择的情境,于禅修期间有限的经验范围内进行。当一再面对偶尔出现干扰专注的感官触受、感受或妄念,当一再控制自己的欲望并以某种方式响应它们,当一再成功地保持平静去面对它们:这些便是在更广泛与无防护的日常生活领域中,为保有内在的平静作准备。即使受到突如其来的惊吓、诱惑或挑衅,禅修者将因为当下专注的心而能够使自己暂停并停止。


  关于那些因粗心或鲁莽而易生起的行为缺失,或多或少都能轻易地由念所制止。熟练地处理这些问题,也会改变更多顽固的、根植于激情冲动或根深柢固恶习的不道德行为。保持不动,以修练纯然专注所成就、益发平静的心,可以抑制感情的冲动。已养成的间歇与停止习惯则可以扮演煞车的角色,及时制止禅修者沈溺于不善的顽强恶习。


  能够保持不动而纯然专注,或暂停下来作明智地反思,常常会令最初出现的贪欲诱惑、愤怒浪潮与愚痴迷雾消失,不会造成严重的缠缚。然而在不善念过程的哪一点停止,则决定于念的质量。若念是敏锐的,毋需受左右太久,在最初期即可停止一连串染污的念头与行为。那么,各个烦恼的增长将仅限于刚开始的力量范围,只需少少的努力便可制止,而且几乎没有业的缠缚跟随而来。


  就以令人喜爱、赏心悦目的可见色为例。这喜爱起初可能不甚活跃与持久,此刻心若已能保持不动而作离贪的观察或反思,便能轻易去除掺入视觉中微少的「贪」,而将所见标记为「只是看到会引起乐受的东西」,或将这吸引人的感受升华为一种平静的喜好。然而,若错失最初的机会,喜爱将会变为执着并成为想要拥有的欲望。若当下唤醒「停止」,欲望的念头会渐渐失去其力量,也不会轻易变为持久的渴爱,更不会试图想真正拥有所喜爱的东西。但若贪欲流仍未被遏止,则欲望念头会以言语表达甚至冲动言词来要求,不善口业将随不善意业而生。对贪欲的拒绝将使原有的贪欲流分岔,成为伤心或愤怒的内心烦恼支流。即使在最后的阶段,禅修者仍可以停下来平静地省思或修练纯然专注,接受心对贪欲的拒绝并放弃实现愿望,就可避免更多的复杂。然而,若是在喧闹的言语之后生起不善身业甚至为渴爱所驱使,而试图藉由偷窃或暴力去获得想要的东西,那便造就了「业」的缠缚,必须体验其后果的巨大影响。不过尽管如此,人即使已造作了罪行,若能停下来反思,仍旧功不唐捐。因为以自责反省的形式而生起的念,将避免性格被定型,避免同样行为再度发生。世尊曾对儿子罗罗说:(MN 61,《中部》第 10册页 172)


  你应思考任何你想以身、语、意造作的行为..于思量时,你若了解到:「我想做的行为有害于己、有害于人或有害于二者,此即是不善行。它会产生苦,导致苦。」那么,你当然不该去造作此行为。


  同样地,你应当思考自己正藉由身、语、意所造作的行为..于思量时,你若了解到:「我正在造作的行为有害于己、有害于人或有害于二者,此即是不善行。它会产生苦,导致苦。」那么,你应当停止造作此行为。


  同样地,你应当思考已经藉由身、语、意所造作的行为..于思量时,你若了解到:「我已造作的行为有害于己、有害于人或有害于二者,此即是产生苦,导致苦的不善行。」那么,你应当于未来戒除造作此行为。


  
(2)寂静(止)


  现在我们来思考,「停止并开始修练纯然专注」如何有助于获得并强化「止」的两种意义:一般心的平静与禅定。


  当色身无法远离外在世界喧闹不已的噪音时,培养暂停下来修习纯然专注的习惯,有助于抽离并进入自己内在的平静中,也更容易放弃对他人愚蠢言行的无意义回应。当命运的冲击迭起又令人感到艰困时,受过纯然专注训练的心,会在看似顺从或警觉但不采取行动的庇护下找到归依处,并于此耐心等待风暴过去。生命中有些情况最好是顺其自然结束,在激进或忙碌行动失败之处能够保持不动并等待的人往往可以得到胜利。警觉者保持不动所获取的经验令人深信:不必积极响应所接收的每个触,也毋需将每次与人或事的相遇当作是干预自己的挑战。紧急情况如此,日常生活也是如此。


  由于避免不必要的忙碌,外在的磨擦将减少,其所带来的内在紧张亦会松弛,更多的和谐与平静将扩及每天的生活,缩小日常生活与禅修宁静的距离。如此,那些或粗或细干扰禅修、造成身心不安的烦恼将会渐渐减少;专注的最大障碍「焦虑」因而较少出现,即使现起也更容易克服。


  一有机会就培养纯然专注的态度,令心转移注意的离心力将会渐渐消失,摄心并使心专注的向心力则会聚集。那么,渴爱将不再急于追求各种无常的事物。


  经常对一连串相续事件作「持续作意」的练习,使心能在严格的禅修时不断专注于一个或少数的所缘;另一个修定的重要因素「心的平稳或坚定」也能增长。


  因此,保持不动、暂停与停下来修习纯然专注的练习,培养出几个禅定的显著成分:平静、专注、坚定和减少各式各样的所缘。它提升了心于日常的平均水平,使其更接近禅心的层次。这点非常重要,因为这两种心的层次若差异太大,往往会使心灵专注的尝试不断挫败,并障碍禅修中持续平静的达成。


  在七觉支的序列中发现:轻安觉支先于定觉支。佛陀说:「若有轻安,心即能定。」表达了同样的事实。依据先前的评论,现在应该更能了解这说法。

 

(3)观(慧)


    佛陀曾说:「心定者能如实知见。」因此,纯然专注用来强化所有修定的方法,也为修观提供了支持的条件;而「观」也从纯然专注的保持不动中,得到更为直接、殊胜的帮助。


  一般而言,人关注于事物的处理或使用大过于了解其真正的本质。因此,经常草率地抓取知觉所传递最初的几个讯号,透过根深柢固的习惯,那些讯号藉由好坏、苦乐、利害、对错等判断产生了标准反应。借着这些判断,界定了本身与所缘的关系,并导出相应的言语或行为。人在一般或熟悉所缘的专注力所需时间,鲜少比接收最初几个讯号更长,所以经常以片断方式知觉事物,因而产生曲解。而且人甚至未察觉:只有所缘的最初阶段(或再多一些)成为作意的焦点,其实所缘是时间延伸的过程(从开始至结束)。除了在有限情境内不经意察觉到的部分,所缘还拥有许多层面与关系,简要地说,它拥有某种稍纵即逝的特性。


  以如此肤浅方式所认知的世界,由不成形、片断的经验所组成,而这些经验又以主观所选择的符号或象征作为特征。个人的自我兴趣决定了象征的抉择,有时甚至被误用。那所造成的阴暗世界不只有外在环境与他人,还包括自我身心过程的一大部分。这些也都受制于同样肤浅的概念化方式。


  佛陀指出由曲解的知觉与没有方法的专注所导致四个基本的误解:以不净为净,以无常为常,以苦与导致苦为乐,以无我者为「我」或「我所有」。当与自我有关的戳记如此一再印在每日经验的世界,基本的误解「我所有」就稳固地深植于每个人的身心要素中;像植物的须根,虽然细小却能蔓延并坚固。事实上到了这种程度,单凭理智上深信「无我」,几乎已无法动摇「我」与「我所有」的观念。


  这些严重的后果源自于基本的知觉情境:从知觉接收到最初的少数讯号后所做仓促或习惯性的反应。但如果凝聚「念」收摄的力量,并暂停下来运用纯然专注,当下成为心所缘的身心过程将更完整、真实地显现,不会马上陷入自我的漩涡。同时,能在念警觉的注视下显露自己,展现出各方面的多样性以及与其相互关连并交互作用的广大网络。如此狭隘又往往歪曲现实的自我关联,会因当下所得到更广大的视野而缩小并退居到幕后。于一连串的发生与组成分子中,此过程显现出不断的生灭、起落。这些变化与无常的事实,因而在人心上留下了愈发深刻的印象。


  如此对生灭现象的辨认,同样消融了以自我为中心所造成的错误整体概念。自我不加分别地驾驭了事物的差异性,以有「我与我所有」的偏见将事物聚集在一起,但「纯然专注」揭露出这些虚伪的整体为无我、因缘和合的现象。如是一再面对生命过程于内于外无常、缘起、无我的本质,便会发现其单调与令人不满的本质就是苦的真谛。因此,藉由放缓、暂停与保持不动以运用纯然专注的简单技巧,一切存有的三特性(无常、苦与无我)都将在透彻的「观」下清楚展现。

  

2. 自发性


  于行动前先专注地暂停,这种已学会并强化了的习惯,并没有排除善的自发性回应。相反地,经由训练,暂停、停止与保持不动以运用纯然专注的修持会变得自动自发。它可以成长为心的一种选择性技巧,随着可靠与迅速响应的增长,避免突然生起邪恶或不智冲动。若没有训练这种技巧,可能会因为强有力的自发性而发生「理智上虽了解那些冲动是不善,却仍屈服于其下」的情形。修习「专注地暂停」,可以使不善的自发性或习惯,为建立在更多了解与崇高意向上的善所取代。


  正如有些反射动作会自动保护色身,心也同样需要自发性的精神与道德的保护,而纯然专注的修习提供了这重要的功能。具有一般道德标准的人会本能地畏避偷窃或谋杀的想法,有了纯然专注的帮助,这种自发性道德抑制作用的范围会大大地扩展,道德敏感度也将大幅提高。


  一颗未受训练的心,高贵的习性与正确的思想常受突发的强烈情感与偏见所攻击。它们若非就此屈服,就是在经过一番内在挣扎后坚持下去。但若不善的自发性能够如上所述,遭到制止或大幅削弱,原有的良善冲动与明智的反思将能获得更大的空间,并自动自在地展现自己。它们自然的流露将令人更相信自身中良善的力量,也让他人更有信心。自发性的善十分值得信赖,因为先前有系统的训练已扎下了稳固的深厚基础。在此有个方法可以将「有行善心」( sasa kh rika-kusala-citta)转变为「无行善心」( asa kh rika-kusala-citta)〔3〕。根据阿毘达磨心理学,这样的心若与智慧结合,将取得道德价值中的首要地位。以此方式就能实地了解《金花的奥秘 The Secret of the Golden Flower》(7)书中的一句格言:「若人有意地达到无意的状态,他即已得道。」这句话以巴利语释义即是:「以有行、有意的努力,能赢得自发性。」(Sasa kh nena asa kh rika pattabba )


  若能睿智地运用佛陀教义里无数辅助心灵成长与解脱的方法,实际上就没有任何能究竟对抗「念住」的东西。而这方法始于学习暂停与停止以运用「纯然专注」的简易修习。

  

3. 放缓


  为了对治未受训练之心的鲁莽、草率与忘失,暂停与停止的修习建立了一种刻意的「放缓」动作。以现代生活的需求而言,要在一般工作日引入这样放缓的作用是行不通的,然而,它却是妨止「现代生活的忙乱快速导致危害结果」的方法。闲暇之余培养这种修持则更显重要,尤其是在严格的念住修习中。这种修持也会为每天的例行工作带来更多平静、效率与技巧等实际的利益。


  为了达到禅修的目的,「放缓」在克制感官、专心与定等方面是很有效率的训练。此外,它对禅修更具有特殊意义。〈念处经〉的注释书认为,动作的放缓有助于重拾对于禅修业处所失去的专注。如经文所提及,一位比丘失念,没有依照修持原则所要求的「忆念禅修业处」而快速地弯曲他的手臂;一旦发觉这样的漏失,他将手臂收回原来的位置,再次专心地重复原来的动作。此处的禅修业处是「正知动作」,如〈念处经〉中所提到的:「以正知做弯曲与伸展的动作。」


  在严格的禅修训练期间,某些身体动作的放缓特别有助于获得观智( vipassan - a),尤其直接觉知无常与无我。在复杂且稍纵即逝的过程中,迅速的动作会大幅地强化整体、本体与实质性的错觉。因此,严格的念住修习将走路、弯腰、伸展等动作放缓,以便分辨出每一动作的各个阶段;这对于直观一切现象的三大特性(无常、苦与无我)有很大的帮助。若禅修者清楚注意到观察过程的每个片断如何单独地生起和消灭,当中并没有任何东西移转或「轮回」到下一阶段,那么禅修者的观力将愈来愈增强和显著。


  在暂停下来以运用「纯然专注」的影响下,日常身语意的一般律动也会变得更安静与平和。放缓匆忙的生活节奏,意指思想、感受与知觉都能在整个自然存在的期间内结束,完整的觉知会延伸到最后振动与回响的结束阶段。最后的阶段常常会因为急躁地攫取新的「触」而中断;或先前的尚未清楚理解,就仓促进行下一个思路。于是,心背负着大量模糊或片断的感官知觉、受阻断的情绪与未吸收的思想,这就是一般心灵杂乱的主要原因之一。放缓将证明一个能够恢复心灵完整与清明的有效方法。有一个适当的譬喻(同时也是一个实例)为修习安般念( n p nasati)所必备的过程:「念」必须涵盖整个呼吸──它的开始、中间与结束,这便是经中这段文所指涉的意涵:「体验全身(呼吸身),我吸入与呼出。」同样地,若经由放缓能使禅修者习于持续地专注,整个「呼吸」或生活的律动将变得更深、更饱满。


  提早切断或忽视思考过程的习惯,是现代都市文明人很严重的问题。世人不停地大声疾呼要日益快速且持续不断的全新刺激,正如要求增加自己移动方式的速度一般。这种触受的快速冲击使人的敏感度渐渐减弱,因而一直要求更大声、更粗糙、更富于变化的新刺激。若不制止这样的过程,结果将不堪设想。我们已充分看到更细微美学感受的衰微,以及越来越无法享有真正自然的喜悦;取而代之的,是忙乱与短暂的兴奋,无法带来任何真正的美或情感的满足。对于越来越肤浅的「文明人」与西方精神疾病的可怕传播,「浅薄的精神食粮」应负极大的责任;它是人心性上水平、范围与强度普遍恶化的开端。无论在东方或西方,这危机威胁着所有面对科技文明的冲击而无充分精神防护的人。前面所简述运用于此处的方法「念住」,为补救这情况提供了重要的贡献。就世俗观点来看,此法亦被证明是有益的。


  接着,要关注「念」在心理学方面的观点以及对于禅修的意义。由「放缓」辅助的持续专注,主要以三种方式影响心的质量:(1)强化自觉;(2)厘清所缘的特性;(3)展现与所缘有关的事物。


  (1)持续专注于所缘,对心会产生特别强烈而持久的冲击;其影响力不仅遍及随特定知觉后立即生起的一连串念头,也延伸至遥远的未来。这因果的效力即是自觉强化的指标。


  (2)持续专注可使所缘在各方面呈现出更完整的图案。通常从任何新的感官所缘或念头得到的第一印象,都是其最显著的特性;这也正是所缘引发注意的部分,因而达到冲击的最高点。但所缘还呈现出其他层面与特性,比最初注意到的部分更能发挥功能。对于禅修者而言,这些特性可能较不明显或者主观上并不有趣,但可能更为重要。另外,也有许多第一印象完全是虚妄不实的例子。唯有持续作意,超越了最初的冲击,所缘才能完整地显现自己。第一知觉波动减退,冲击的伤害力量便会减弱;所缘只有在最后阶段才会呈现更广大详尽的内容,现出更完整的全貌。因此,只有透过持续的专注,才能更清晰地了解所缘的特性。


  (3)任何色、心所缘的特性中,与所缘有关的事物常常会因为匆忙或表面的关注而受到忽略,因而需要特别的处理。与所缘有关的事物可追溯到它的过去(其起源、起因、理由与逻辑的前例),也可以向外延伸至涵盖整个来龙去脉(其背景、环境与目前活动的影响)。倘若以人为隔离方式看待事物,将永远无法完全了解它们。我们必须依「缘所生」与「缘生他法」〔4〕的本质,视其为广大型态中的一部分,而这点只有借助持续专注的力量方能完成。

  

4. 潜意识的影响


  方才讨论过三种心提升的方法,显然对于修观具有基本的重要性。强化自觉,令相关架构中的所缘境可清楚辨析,这是为了「如实知见」而准备的基础。但是除了明显直接的影响外,这三种过程也有间接的影响,其力量与重要性不亚于前者:它强化了心的潜意识组织、记忆与直觉等潜在机能,并使之变得清晰。这些再次滋养并巩固解脱知见的发展。得到这些助力的观,如同经中所譬喻的山中之湖:湖水不仅来自天上的雨水,也来自深层所涌出的泉水。得到心在「地底下」潜意识资源所滋养的观,将具备深厚的基础,随之而来的禅修成果就不易漏失。即便是未解脱而故态复萌的凡夫,也是如此。


  (1)持续专注所缘的觉知或念头比起松弛的专注力更能够提供心灵更强烈的影响,更能清楚显露所缘的特色。因此当它们进入潜意识时,即在彼处占有特殊的位置。这适用于提升所缘心的三种方法。a.在心的运作过程中,最终的注意力若与最初时一样强,当过程结束而心再潜入意识流中,潜意识将更顺从意识的控制。b.如果感官触受或思想已由无数清晰的特色所标明,那么当它自瞬间觉知中消逝时,也不会在潜意识的模糊内涵中轻易地消失,或被情感强烈的偏见卷入错误的潜意识联想。c.同样地,正确理解与所缘有关的事物,可使经验免于并入模糊的潜意识资料。被潜意识所吸收、已提升强度与清晰度的觉知与念头,仍比从模糊或困顿的印象所产生的内容更清楚,并易于通达。如此更容易将其转变为完整的意识,而对心的潜在影响也较容易解释。倘若透过改善念的质量与范围,增加这般成熟的触,结果潜意识本身的结构可能会产生微妙的改变。


  (2)从稍早的论述来看,因为强度提升、特色被清楚标明,所谓「成熟」或「较易理解与可改变」的感官触受显然能更容易且更正确地被回想,免于被错误联想的印象或观念所扭曲。记得它们的情境与关连,可以增进两种作用:更迅速与更正确的记忆。因此念之于专注的意义与功能,有助于加强念之于记忆的意义与功能这部份。(3)持续专注对潜意识与记忆的影响会深化与强化直观力,此处尤指和我们关系密切的「直观的洞察」(intuitive insight)。直观并非没来由而得到的天赋,它就像其他心所一样都是由特定条件所产生,最主要就是存于潜意识中隐潜的觉知与念头。为直观的成长提供最丰沃养分的,显然是那些拥有较大强度、清晰度、数量庞大等明确特征的记忆,因为它们最易触及;而所保留下来与「触」相关的事物也贡献良多。这类记忆比单一事实空洞模糊的回忆更具组织特色,而且更易成为意义与重要性的新模式。这些较为清楚的记忆意象,将成为直观的强烈刺激与助力。在心识深处,隐潜其中的经验与知识悄悄地集中并组织潜识数据,直到时机成熟而显现为直观。有时相当普通的事件就能触动直观爆发;这些事件看来十分平常,然而只要它们先前受到持续的注意,对于直观就拥有强大的召唤力。放缓与暂停下来运用纯然专注,日常生活中简单事物的深度将会显露出来,因而给予直观潜在的刺激。


  这也可以应用在导致究竟解脱( arahatta)的「四圣谛」现观上。经典记载许多例子,僧尼实际修观时未能达到现观,瞬间直观却在截然不同的场合触发他们:例如被石头绊倒、偶然看到森林之火、河中的幻影或一团泡沫。在此,另一个看似矛盾的格言被证实:「一个无意的状况被有意地得到。」将念的光炬谨慎地投射在每日生活最小的事件与活动上,令人解脱的智慧藉此终将生起。


  持续的专注不仅是直观成长的良田,还能使直观受到更充分的利用,甚至能不断地重复直观的剎那。直观如电光石火般来去,反应慢半拍的心几乎无法抓住其最后一瞥,在各种不同领域获得灵感的创作者常常因此感到惋惜。然而,心若能一直保持警觉的间歇、放缓与持续专注的训练,加上前述已受到影响的潜意识,直观剎那也将获得更完整、更慢与更强的律动。因而,那既强烈又清楚的冲击将使得瞬间的直观洞察力被加以充分利用。甚至,先前消退中的振动或可因此重新达到另一个高峰,有如一首旋律的重复节奏,从首次出现的最后一音再次和谐地生起。


  充分利用直观洞察力的瞬间,对于通往完全证悟的进程具关键重要性。若是对于心的控制力太弱,没有充分致力于解脱的工作,就会让难以掌控的直觉洞察力溜走。这样的时刻可能许多年不会再发生,或许终其一生都不再出现。持续专注的技巧可以使人善用这样的机会,禅修时所做的放缓与暂停的练习,则是获得该技巧的重要助力。


  在讨论过暂停、停止与放缓的主题后,就比较能够理解巴利经文对于念其中一项传统定义 anapil panat 的深远含意,字面意义为「不会漂走(或溜走)」,注释书补充:「像水面的南瓜壶」,接着又说:「念深入其所缘,非匆匆地掠过表面。」因此「非表面性」贴近上述的字义解释,也适用于描述念的特色。

  

(四)以直观看现实世界


  我希望我自己可以打破对任何事的习惯性,如此我就能念的力量


  有新的视野,新的听闻,新的感觉。习惯破坏了我们的哲学。(G.C. Lichtenberg1742-1799)


  先前的段落里曾提到不善的自发性冲动。我们已了解「停下来运用纯然专注」与「持续专注」如何处理或平息轻率的冲动反应,因而能以清新的心、以最初自然反应的无偏见直观来面对任何的情况。


  我们藉由直观直接理解现实世界,不透过任何有色或


  凹凸镜,也没有情绪或惯性偏见、理智性成见介入。直观的意义为:直接面对现实世界赤裸裸的事实,就像初次相见般生动、鲜明。1. 习惯的力量那些时常阻碍直观的自然反应不仅来自于激情的冲动,它们经常是习惯的产物;以习惯型态出现的自然反应对人产生更有力更坚固、或有益或有害的控制。习惯的正面影响可见于「反复练习的力量」。这股力量保障那些不论动手与动脑的、世俗或精神的成就与技能免于忘失,并将这些偶然短暂且不完美的获得转变成完全能掌握质量、更稳固的资粮。习惯性自然反应的负面影响,则显现于所谓「习惯的力量」:它麻木、厌钝并偏狭的影响产生各种强制性行为。在此,我们只关注习性阻挠、妨碍直观的负面影响。


  如前所述,习性反应一般比冲动反应更强烈影响我们的行为。激情的冲动可能才一生起就消失了,虽然其后果可能非常严重并延伸至将来,但影响绝不像习惯那么持久、深远。习惯朝我们的生活与思想撒下紧密巨网,企图捕捉更多东西。激情冲动也可能被捕入网中,其稍纵即逝的特性因而转变为持久的人格特点。剎那冲动、偶尔放纵或突发奇想,都可能因为一再重复而变成难以根除的习惯与难以控制的欲望,最后成为理所当然的反射作用。欲望被一再满足而形成习惯;未经审查的习惯,则成为一种无法压抑的冲动。


  有时,一开始一个特别的行动或心态不会被认为对个人有何特别的重要性,这样的行为或心态在道德上可说是无关紧要且微不足道的。刚开始会发现很容易将它去除或改变为相反的情况,因为此时我们并没有情绪或理智上必须作抉择的压迫。但由于不断地重复,我们开始以为所选择的行为或思想过程是「愉悦、可爱与正确的」,甚至是「正义的」,终而认同这就是自己的个性或人格。最后,任何破坏常规的事都令人觉得不悦或不妥;对任何外在的干涉都感到憎恨,甚至认为这种干涉威胁到我们「重要的利益与原则」。事实上,无论在任何时代、文明化与否,未开化的心都会视陌生人的「奇风异俗」为仇敌;尽管它们的存在并无攻击性,仍然感到挑衅或威胁。


  起初,特殊的习惯尚未受到十分重视,逐渐形成的执着是针对未受干扰的常规所产生的愉悦,而非行为本身。这种执于常规的力量部分来自身心的惰性,而这惰性即是人内心的强烈动机。现在,我们要来谈执于常规的另一个原因。由于习惯的力量,我们对特别关注的物质、行为或思考方式投入较强烈的情绪,使得对于实际上不甚重要或平常事物的执着强烈到远超出基本需求。因此,若缺乏意识的控制,微不足道的习惯就会变成我们生命中不容置疑的主宰,产生一股危险力量来限制、僵化我们性格,并箝制我们于环境、智力与心灵活动上的自由。由于向习惯屈服,我们为自己造作了新的结使(烦恼),使自己易受到新的苦(新的执着、瞋恚、偏见与偏爱)所伤害。由习惯所主导的影响对于今日心灵发展造成的危机,或许已比往日更为严重。因为在特殊化与标准化普及于生活与思想各层面的现代,习惯的扩张已变得显而易见。


  因此,当思考〈念处经〉中叙述结使形成的语词时,我们也应当想到习惯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他十分了解:结使的生起依凭二者(根与境);以


  何方式使未生结生起,他亦十分了解。


  以佛教的名相来看,习惯的力量明显强化了昏沉睡眠盖(th na-niddha n vara a),而削弱了身轻快与心轻快性(k ya-labut , citta-labut )(8)。


  习惯扩展其范围的倾向依于心识的本质。它不只源于前述被动的惰性力量,在许多情况下,它来自想要控制与征服的主动意志。某些拥有相当强烈活跃型态的心识

  

法见


  易于显现它们自己。每一个心识努力想得到支配权,以成为其他较弱的名、色法环绕的中心,并使这些名、色法适应它们的安排。这种倾向一直受到争议,却仍在扩展中;甚至,外围或附属的名法同样也出现追求支配权的迫切需求。这与自我中心个体在接触社会过程中所拥有的自我肯定与主控的趋向,形成鲜明的对比。打个生物学比喻,我们可以举出癌症或其他疾病的成长所表现扩张的倾向;而原子时代中,此反常突变中所遇见不断重复显现的倾向,隐约将起现极大的危险。


  因为想得到支配权的意志存在于各种类型的心识中,一个昙花一现的念头可能成为性格中相当持久的特质;若仍不满意其地位,也可完全脱离目前的生命力组合,最终于轮回的过程中变成新性格的核心。我们身上有无数新生命的种子、无数潜在的「众生」,应如禅宗六祖所说的,发愿将它们从轮回中解脱出来。(9)


  有害的身心习惯会变得茁壮,不仅是因为人刻意地培养,也是因为被忽略或未加以排斥。现在本性中许多粗壮的根,是早已遗忘的过去世种下的微小种子所长成(MN 45, 《中部》第 10册页 27)。这些道德上的不善或其他恶习的长成,可以慢慢培养另一个习惯来有效制止:全心地关注它们。如果我们慎重地去做那些无意识的行为,如果在做之前先暂停一下,运用纯然专注与反思,就有机会去细察该习惯,并清楚了解其目的与合适性( s tthaka-, sapp ya- sampaja..a)。这让我们得以重新评判、直接看清楚,不被内心的迷惑所障碍,因为它尽是具有错误自信的惯常行为:「这是对的,因为以前曾做过。」纵使有害的习惯不能很快被破除,反省的间歇倒是可以反制不被质疑的自发情境,如此将会烙下反复审察与反抗的戳记。当它再次出现时力量就会减弱,并在我们想要改变或去除它时变得愈来愈驯服。


  确实有「人类保姆」之称的习惯,不能也不应在我们生活中消失,这是无庸置疑的。我们只消回想一下那多么令人欣慰的事,尤其过着繁忙、复杂生活的都市人,只需以「一半的注意力」即能事半功倍,因为习惯为我们带来极为简化的生活。若是所有的芝麻小事都得以慎重的努力与极度的专注来完成,将会是多么无法忍受的重担!事实上,许多人力操作、艺术技巧,甚至是智力运作中复杂的标准程序,若能透过善巧的例行动作,一般都会带来更好、更丰硕的成果。然而,这种平顺的惯性行为也会到达终点;除非因新兴趣的产生而活跃起来,否则将会开始出现疲乏、衰微的征兆。


  当然,主张消除一切微小的习惯是荒谬的,因为有许多是无害甚至是有用的。不过,我们应经常反问自己:是否仍能控制它们、是否能为所欲为地放下或改变它们?我们可以用两种方式来回答这问题:首先,专注地留意惯性行为一段时间;第二,在不对自他造成伤害或干扰的情况下,暂时摒弃它们。倘若以直观的光芒照向它们,彷佛第一次观察或执行这些习惯,这些琐碎的例行活动与身边常见的景象将带来新的兴味与刺激。这适用于专业性的职业与环境,也适用于因习惯而疏远的亲密人际关系;我们与配偶、朋友、同事的关系,将因此而恢复活力。这清新的直观显示,一个人能够以不同且更有益的方式建立人际关系或工作,而非如以往受制于习惯的力量。


  一个已养成「放弃细微习惯」的能力,其价值会在对抗更危险的习性时获得证明。当面对生命的重大改变,这强力剥夺自己基本习惯的能力也会反过来帮助自己。松动惯常的行为与思想的硬土,将能活化生命力、心灵活力与想象力;而最重要的是,如此松软的泥土可以播下心灵成长的坚实种子。


  2. 误用联想的危险心对于标准反应、活动顺序、人或物判断的习惯性,都是透过联想进行。从所接触到的物体、观念、情境与人物中选出某些特别的标记,并将这些标记与自己对它的反应连结在一起。若相同的触一再出现,它会与先前选择的标记链接,然后再与最初或最强的反应连结。这么一来,这些标记成为释放标准反应的信号,这些标准反应可能是由连结一连串熟悉的行为与思想,经由反复练习或经验而产生。这种运作方式,使我们不必从头努力并辛苦地审察这一串顺序中每个单一的步骤。大幅简化生活的结果,使我们可以将精力放在其他事情上。事实上,在人心的演进中,「联想」绝对是重要的一大革新,它使我们能从经验中学习,因而发现并运用因果法则。


  虽然有这些好处,但若错误、轻率地运用联想或未能


  审慎地控制它,也会招致严重的危险。以下列举部分危险之处:


  (1)在类似的情境中一再出现的联想,易于使错误或不完整的最初观察、错误判断与爱、恨与傲慢等情绪的偏见强化且持续。(2)若将足以处理某一特定状况的不完整观察与有限的判断观点,呆板地应用在变动后的情境中,就会发现十分不适当,将导致严重的后果。(3)由于联想的误导,导致对事物、地方或人产生强烈直觉的厌恶。而这可能只是不愉快经验的回想,与实际的人事等无关。这些例子显示出,时时检视联想的心理状况、检查各种习惯与从联想而来的刻板反应是多么重要。换句话说,我们必须走出刻板成规,重拾对事物的直观,并以此重新评估自己的习性。


  若再次察看未经检查的联想所导致的一连串潜在危险,将更了解佛陀对于掌握经验基础的坚持。在《经集》〈洞穴〉中,佛陀说了一段简洁又意义深远的诗偈:「遍知『触』( phassa),可使人解脱贪。」与「遍知『想』(sa..a),即能横越轮回的瀑流。」(vv. 778ff)(10)将念当作念头进入心第一道门的守卫,就更能轻易地控制进入者,并拒绝不速之客。因此,即能维持「光净心」的清净,以对抗「客尘烦恼」。(AN 1:15,《增支部》第 19册页 12)


  为了引发直接、清新与正确的见解,〈念处经〉提供有系统的训练,包括身、心两方面的完整人格与纯粹的经验世界。于自己、他人及自他两者有系统地应用数种练习,将有助于揭露因错谬联想与误用模拟所造成的错误概念。


  佛法名相中,错误联想的主要类型由四种错误或颠倒的见解所涵盖:错误地以无常为常、以苦或导致苦者为乐、以无我与无实体者为有「我」或有永恒的实体、以不净为美。这些颠倒的见解源自于对事物特性的误解;在激情与错误理论的影响下,以片面或错误的方式选择性地理解事物,将它们与其他的观念做错误的连结。藉由在想与触上修习纯然专注,就能渐渐避免误解,稳定地迈向如实知见事物的直观。

  

3. 激发厌离心


  被深深触动的事物激发厌离心( sa vega)的直观者,体验到精力与勇气的释放。这促使他打破胆怯的犹豫以及刻板的生活与思考。如果持续保持厌离心,将能获得解脱所需要的热诚与坚持。因此古德曾说:


  这个世界即是我们活动的领域,


  蕴藏着圣道的开展与


  破除自满骄矜的诸多事物,


  因深受触动心灵的诸事所激励,


  激励之后,睿智地奋斗、向前!


  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周遭环境充满着激励人心的事物,若平常未能觉察,那是因为习惯使我们的见解迟钝,使心变得不敏锐的缘故。


  对佛陀的教义也是如此。初次接触教义时,接收到强有力的理智与情感激发,但这激发渐渐失去了原有的新


  鲜与驱策力。对治方法是,藉由周遭的丰富生活,永远以新的变化来说明四圣谛,持续更新对自己的激励。直观甚至能为每天最平常的经验注入新的活力,使其真正的本性穿破习惯的昏暗而显现,并用清新的音声叙说。它可能正是我们早就习以为常的景象:在街角看到的乞丐、哭泣的孩童或生病的朋友..。这些景象重新震撼我们,使我们思考并激发厌离心,而毫不迟疑地踏上导向苦灭的道路。


  我们都知道,悉达多太子在幻想世界里长期与世隔绝后驱车游行王城,初次遇见老、病、死的美丽故事。这古老故事很可能是历史事实,因为我们知道普通的事件常在许多伟人生命中获得一种象征的意义,并引出不凡的结果。伟大的心在看似平凡之处发现其意义,并赋予那一剎那深远的效用。即使不去争论那古老故事是否属实,我们依旧可以合理相信:年轻的王子确实曾亲眼见过老人、病人和死人。然而,就像大部分时间的我们一样,那些情境早先可能未曾深深触动悉达多。他的生命被父王以世袭惯例安排,过着备受呵护、与世间隔离而无丝毫快乐的皇室生活,因此无法感受。唯有当种种安逸习惯所建立的黄金牢笼被破除了,他才能受到「苦」真相强烈的冲击,如同初次遇见一般。如此才得激发厌离心进而引导他出家,稳健地迈向觉悟之路。


  心愈能清晰、深刻地回应极平凡事相所显现的苦谛,便愈毋须重复这个教训,轮回的时间将更为缩短。唤醒我们反应的清楚觉察,来自于纯然专注所赐予无偏的直观;而深刻的体验则来自于智慧的反思或正知。

  

4. 通往内观之路


  直观也是有系统内观禅修的主要特色。它是禅修所产生直接或体验的认识,有别于经由读书与思考所得的推论知识。内观禅修时,禅修者直接观看自己的身心过程,没有抽象概念的干扰或情感评估的筛选。因为那些干扰和筛选只会妨碍、扭曲明显的事实,削弱现实所给予强烈、立即的冲击。从经验中所得的概念性结论,依其地位来说是很有用的;但若干扰了纯然专注的禅修,这些概念就会倾向「不理睬」或排除特殊的事实:「这也没什么,不过是如此罢了。」概括性思考会对重复出现的念头感到厌烦,将之分类后又很快觉得无趣。


  纯然专注是有系统内观的关键方法。它坚守事物的特殊性,敏捷地跟随身心相续过程中的生与灭。虽然特定序列的一切现象确实可以依其类型而分类(例如入息与出息),纯然专注则视之为明显不同的对象,认真地记录各别的生灭。倘若念仍保持警觉,由于数量庞大,这些反复出现的现象对心的冲击将更强化而非减弱,隐藏于观察过程中的三特相(无常、苦、无我)亦愈来愈清楚地显现。它们出现在自己发出的光芒中,这些光芒并非从他处借得,甚至也不是从引导这些经验的佛陀那里得来。在「自我的光辉」下,这些色法与名法将渐增的逼迫感传达给禅修者:厌恶、不满意、觉察过患、随后而来的舍离,当然喜、乐与定也不会在修习过程中缺席。因此,如果内在成熟的所有条件都圆满了,究竟解脱的最初直观将成就「入流者」(sot panna)无疑的智慧(有生即有灭)。


  因此,在念力的展现中,「念处」( satipa h na)证明它自己是「法」的真正化身:


  世尊善巧解说的法,此时此地可亲见;不论什么时候,邀请观察验证;是通达内明之道,智者可直接证知。

  

【注释】


  (1)参阅向智尊者《佛教禅观心要 The Heart of Buddhist Meditation》(Rider & Co., 1962)。


  (2)参阅《经集》注释书 v. 334。


  (3)参阅 Anagarika B Govinda《早期佛教哲学的心理态度 The Psychological Attitude of Early Buddhist Philosophy》(Rider & Co., 1961)。


  (4)参阅苏摩比丘《念住之道》(Kandy:BPS, 1975)页 83。


  (5)参阅《清净道论》IV, 47。


  (6)同上, IV, 51, 57。策励人心的三觉支为:择法、精进与喜;平静心的三觉支为:轻安、定与舍。


  (7)一本中国道家的论述,深受大乘佛教的影响。


  (8)关于这些善在质上的重要构成要素「善心」( kusala),请见拙著《阿毘达磨研究》(Kandy:BPS, 1965)pp. 51ff。


  (9)这或许是这位伟大圣人针对他多位大乘佛教弟子的讽语。他们常常以太过小的发心来受持众所周知的大乘菩萨戒,誓言解脱世间一切有情。


  (10)亦可对照《长部.梵网经》结论中有关「触」的意义之段落。


  
【译注】


  〔1〕「bare attention」字面上可解释为「只是注意」,本文依行文之方便将之译为「纯然专注」,采其「完全地专心、注意」之义。


  〔2〕知觉(perception)指经由感官以觉知环境中物体存在、特征及其彼此间关系的历程,亦即个体靠以生理为基础的感官获得讯息,进而对其周围世界的事物做出反应或解释的心理历程。见《张氏心理学辞典》(台北,东华,1989),页 476。


  〔3〕不因特定方法的激励或刺激而自动生起的心,称为「无行」;因特定方法的激励或刺激才生起的心,称为「有行」。(见 A Comprehensive Manual of Abhidhamma,页 36)


  〔4〕意指因缘和合所生之物,而其本身也是其他事物产生的条件。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向智上座文集 下一篇舍利弗的一生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