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宣隆大师(孙伦大师)传(四)
2019-02-09 14:35:20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1471次 评论:0

字词集注


  第1章 礼敬三宝


  1. 法(Dhamma):基本上有三个意思,(1)自然界的普遍规律,道理、真理、伦理等。(2)任何现象或东西,无论是抽象的、具体的或想象的;如心法是指心理现象。(3)佛法,指佛陀觉知之法或佛陀的教导。


  第2章 礼敬大师


  1. 世俗谛:巴利文与英文是(Sammuti Sacca,Conventional Truth/Reality)。又称世谛、俗谛、或世间的真实。论典所言二谛(真实)之一,与「胜义谛」相对。「世俗谛」是指世俗的概念、观念和表达方式;如世间常识所能理解之事物,或世间一般约定俗成之道理等。它包括组成我们世间还未受到分析的种种现象,如:有情(众生)、人、男人、女人、动物,以及看似恒常不变的事物。这些现象并没有究竟实质,它们的存在方式是概念化与不真实的。它们只是由心构想而成的产物。当我们明智地探究这些事物时,就会发现:它们并没有其概念所代表的究竟实质,它们只不过是由无常的名(精神)色(物质)过程所组成的现象而已。「世俗谛」可说是表面的、相对的真实,虽有方便沟通之用,但有一定之欺骗性,决非可信的究竟真实。 (参考:菩提比丘编著之《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一章第二节。)


  2. 胜义谛:巴利文与英文是(Paramattha Sacca,Ultimate Truth/Reality)。又名究竟谛、真谛。


  论典所言二谛(真实)之一,与「世俗谛」相对,是无漏圣智所澈见的真实。据南传论典所言,诸「胜义法」或「究竟法」(Paramattha dhamma)是最终存在而不可再分解的单位,可透过内观禅亲身体验、如实地分析而知見;是组成种种错综复杂之现象的成份。 「胜虽然义法」或「究竟法」是实际上存在的实质,但由于它们非常微细深奥,所以缺乏训練的人无法觉知它们。在南传论典裡一共有「四种究竟法」:心、心所、色、涅槃。前三种包含了一切有为法(因缘和合而成之法);经教裡的五蕴相等于这三种(究竟法)。第四种究竟法,则属于无为的究竟法(非因缘和合而成之法),这不包括在五蕴之内的究竟法即是涅槃(Nibbāna) ── 脱離诸有为法之苦,而达至最终解脱之法。它们只能透过六根门去直接体验,不能经语言文字等概念化的知识得悉。 (参考:菩提比丘编著之《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一章第二节。)


  第3章 前言


  1. 宣隆大师:是「敏建镇宣隆村古创寺迦韦大师」之简称。参考同章「中译本前言」内之第


  7 项要点。


  第4章 缅甸文原著序言


  1. 沙弥:巴利文与英文是(Sāmaṇera, Novice Monk)。指佛教僧团(僧伽)中,已受十戒,未受具足戒,年龄在七岁以上、未满二十岁之出家男子。同此,出家女子称沙弥尼(Sāmaṇeri,Novice Nun)。因为佛教规定,要满二十岁的人才可受具足戒成为比丘(Bhikkhu)或比丘尼(Bhikkhuni)的。此外,新出家但超过二十岁的男子或女子,也叫沙弥或沙弥尼,一般须受训一年以上才可考虑受具足戒,成为比丘或比丘尼。


  2. 具戒比丘:英文是(Full-fledged Bhikkhu)。指已满二十岁及受了具足戒的男子。


  3. 轮回安息塔:缅甸文是(Than-Tha-Yar-Aye Pagoda) 英文是。(The Pagoda of Saṁsarā Peace)。


  第5章 宣隆大师的生平故事


  1. 有幸地会出现五尊佛的贤劫:贤劫的巴利文是(Bhadda-kappa)「劫」是一个非年月日可。


  以计算出来的极长时间,是古印度用来表达世间之重复生灭过程中之成、住、坏、空等四个漫长时期的时间单位。贤劫,是现在之住劫名称。据南传佛经记载,现在这个称为贤劫的住劫,有幸地会出现五尊佛。按照先后次序,这五尊佛的名称是:(1)拘留孙佛(KakusandaBuddha)、(2)拘那含牟尼佛(Konagamana Buddha),(3)迦叶佛(Kassapa Buddha),(4)释迦牟尼佛或乔答摩佛(Gotama Buddha)、(5)弥勒佛(Metteyya Buddha)。有很多劫是没有佛出现的,有些劫则只有一尊、二尊、三尊、或四尊佛出现;因此,生于有五佛出现的这个「贤劫」的众生,可算是非常幸福。


  2.迦叶佛:巴利文是(Kassapa Buddha)。乃释迦牟尼佛(乔答摩佛,Gotama Buddha)之前出现的佛。


  3.欲界上七个领域(空间):指欲界十一个领域中的上七个,即人与欲界六天的七个领域(空间)。佛教认为仍未完全解脱贪瞋痴等烦恼的众生,将会继续随业流转(轮回)于三界之内。三界是欲界、色界与无色界。欲界较为粗重与不乐,无色界较为精细与快乐。南传佛教又把三界细分为三十一个领域或空间:欲界占十一个、色界占十六个、无色界占四个。由下至上排,欲界的十一个空间是:地狱、畜牲、饿鬼、阿修罗、人、四大王天(四天王天,欲界第一层天)、三十三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


  4.乔答摩佛:巴利文是(Gotama Buddha)。即释迦牟尼佛。


  5.1878 年 3 月里的一天:由于转换此日期的缅甸历至公历有困难,宣隆大师的出生日期无法确定在公历 1878 年 3 月的哪一天,只知道缅甸历是 2nd waning day of Tabaung (March),1239 ME。当年的缅甸佛历是 2421 年。


  6.佛陀之教法:巴利文是(Sāsana)。指佛法、或佛陀的教导,它有三个方面或层面:


  (1) 教理之教或教说之教(Pariyatti-sāsana),指经律论三藏等应当学习的佛法义理。


  (2) 行道之教(Paṭipatti-sāsana) ,指戒定慧三学等能导向证悟出世间法的修行实践。


  (3) 通达之教(Paṭivedha-sāsana) ,指四道、四果与涅槃等九种出世间法之亲身证悟。


  它们当中,前者是后者的根基,因为研究教理提供修行的方针;修行则导向亲身证悟。


  7.心与心所:心(Citta,Mind),亦称心法或心王,在这里是指六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识;是心的主要作用;全包括在五蕴中的识蕴之中。心所(Cetasika,Mental Concomitants) 亦称心所法或心所有法,,是指伴随着心法出现而相应生起的心理现象,全包括在五蕴中的受想行等三蕴之中;它们依心法而生,从属于心法,故相对而言,心法亦称为心王。可参考:http://zh.wikipedia.org/wiki/五位七十五法。


  8.想法/想蕴:「想法」的巴利文与英文是(Saññā,Perception)「想蕴」的巴利文与英文。


  是(Saññā-khandha,Aggregate of Perception)「想蕴」是色、受、想、行、识等五蕴(五。种积聚)之一。「想法」是「想蕴」的东西,可说是个人对事物的看法或印象。所谓「想蕴」,是指意识(通过六根)与六尘相应,而成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想,和合积聚,故名想蕴。「六想」者,谓意识着色想色、着声想声、着香想香、着味想味、着触想触、着法想法也。想蕴能感知事物之表面属性,未能了解事物之实相;如《俱舍论》卷一曰:「想蕴谓能取像为体,即能执取青黄长短男女怨亲苦乐等相。」如《清净道论》所言:想蕴有如一个不谨慎、不明智的小孩。「想蕴」可说有以下功能: (1)取六尘之像并记忆之,如相机之摄影功能。(2)对六根之不确定的感性经验形成概念或第一印象,并给与名称。 (3)借着前二者的结果来分辨、认知事物。


  (「想蕴」产生「想法」的过程,与心理学所称之「知觉」(Perception)过程很相似。「知觉」过程与「感觉」过程紧密结合,当感官与外界接触时,「感觉」(Sensation)过程会传递外界讯息到脑中枢,而「知觉」过程则会对这些讯息作出选择、组织与解释(
Interpretation),从而产生一般所谓之概念、想法、看法、感想等。「感觉」是个体共有的普遍现象,「解释」则具有很大的个别差异;如相同的刺激可以引起相同的感觉,但却会引起不同的解释(想法) 换言之,大师在禅修中,了解到在「知觉」中属生理的「感。觉」与属心理的「解释」之不同,修习时只严密地专注当下出现的触觉或「感觉」本身,善巧地努力避免内心在「知觉」过程中去解释当下的「感觉」,以免产生贪、瞋、错误的想法、恶见等烦恼,从而导致另一次生死轮回的流转。而同一时间,他又能在专注中如实地体验、了解当下的现象,培育内观智。)


  9. 在任何触的想法过程中,他都不容许内心有愉快或不愉快的想法出现:由上下文推断,宣隆大师是会坚持一贯做法,以他独特的「接触 – 觉察(觉知) – 专注」之三合一方式,在接触发生的当下,即密切地专注着对接触的觉察,不让内心生起像愉快或不愉快等思绪(想法)反应。


  10. 佛(Buddha)的九种特质:


  (1) 应供(Arahant),已完成消除烦恼的梵行,应(值得)受人天之供养。


  (2) 正等正觉(Samāsambuddho),以自力,无师地体证的「正遍知」「应知的已知,应修,的已修,应断的已断,应证的已证」。


  (3) 明行足(Vijjācaraṇasampanno),即天眼、宿命、漏尽三明及身口之行业悉圆满具足。因此,他知道什么对众生有益,什么对众生无益,并以此引导众生走向灭苦之道。


  (4) 善逝(Sugato),佛修正道(八正道),入涅槃,向好的去处而去。


  (5) 世间解(Lokavidū),了知有情世间、无情世间、器世间等。佛陀向众生解释了「世间、世间的起因、世间的灭尽以及达到世间灭尽的方法」 这一切都存在于人们的身心之中,,人们可以通过修行,以自己的身躯去了解它。由于佛陀对此有彻底的了解,因此被称为「世间解」。这里的世间是指和身心五蕴相关的四圣谛。


  (6) 无上调御丈夫(Anuttaro purisadammasārathi),佛教相信,佛陀具有透彻众生性格、习性的能力,因而知道什么修行方式最适合他们。在佛陀四十五年的教化里,成功教导了许许多多个性、学习能力都不同的众生,使他们都证得解脱。因此,佛陀被称为至高的「无上调御丈夫」。


  (7) 天人师(Satthā devamanussānaṃ),佛陀不止是人类的导师,也是天人的导师。


  (8) 佛(Buddho),佛即「觉者」,也就是了悟真理(圣谛)之人,此外,佛也能教导其他人觉悟。


  (9) 世尊(Bhagavā),佛陀是最殊胜、最无上、最值得受人尊敬的老师,因此,他被称为世尊。


  11. 法(Dhamma)的六种特质:在经论中,有言法的六种特质,亦有言法的五种特质(六种特质中之后五个)。法(载于三藏中佛教梵行之法与出世间法)的六种特质是:


  (1) 被世尊很好地解说(Svākkhāto Bhagavatā Dhammo)的法,它是“初善、中善、终善、具备义(内容)与文(形式),完全圆满的清净梵行法”。


  (2) 自见的、可通过实践八正道来亲身体证的(Sandiṭṭhiko)。


  (3) 实时的、无时的或无时间限制的(Akāliko)。此法(四圣谛)是永久常真的,若如法修持,任何时候都可以修道证果,最终结果是不受时间限制的,指到达出世间的道智后,果智(体证四圣谛)即会出现,不用时间等候。若能勤奋如法修习,四道、四果与涅槃等出世间智,是可于今生证得的。


  (4) 请来观看(Ehipassiko,Come and See)。指法(Dhamma)是欢迎任何人前来观察与审查的,你若仔细审视,便会发觉真的是闻名不如见面。


  (5) 导向(涅槃)的(Opaneyyiko or Opanayiko)。因此,是值得我们去如法修习的。


  (6) 智者们可各自证知的(Paccattaṁ Veditabbo Viññūhi)。指法是会随着你的成就而逐一为你揭示出真谛(Truth)。


  12. 僧(Saṁghā)的九种特质:僧或僧伽,是指信受佛陀教法,奉行其道而证圣果者。亦即出家剃发,从佛陀学道,具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住于四向四果之众圣弟子。现多指指信受佛法,修行佛道之团体。僧的九种特质是:


  (1) 世尊的僧团是善行道者。


  (2) 尊的僧团是正直行道者。


  (3) 世尊的僧团是如理行道者。


  (4) 世尊的僧团是正当行道者,也即是四双八辈。


  (5) 此乃世尊的僧团,应受供养(offerings)。


  (6) 应受款待(hospitality)。


  (7) 应受布施(gifts)。


  (8) 应受崇敬(reverence)。


  (9) 是世间无上的福田。


  13. 圣者(Ariyā):英译 Noble Being。指已经亲证涅槃的人;如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与四果(阿罗汉)、佛陀等皆可称为圣者。


  第6章 沙弥时回答耶拉大师有关法的提问


  1. 维咤也师(Shin Vijaya):出家前名雪卢(U Shwe Lok),是迦韦师(Shin Kavi)出家前的朋友。


  2. 已完成比丘(Bhikkhu)的责任:意思是迦韦师已成就了阿罗汉果,因为比丘的责任,是要在今世尽力、尽快修行至完全解脱,俾能以余生去帮助别人解脱,续佛慧命。


  3. 行(Saṅkhāra):行作为意志活动的意思,是指有意图的身口意活动,包括内心的意图、选择、决定、计划以及随之而起的一切身口意活动。业(Kamma)可说是它的近义词。


  4. 行法世间:巴利文是(Saṅkhata)。英文是(World of conditioned things)。指有造作、受因缘所限和影响之世间。


  5. 胜义谛:参考《字词集注》第 2 章之 2。


  6. 十波罗蜜:波罗蜜,又称波罗蜜多。它的巴利文与英文是(Pāramīs,Perfections)。波罗蜜与菩萨的思想,可说源自《本生谈》或《本生经》 ── 世尊过去多生中的事迹,此乃佛教修行解脱所要培育与积集的崇高品德项目,有六波罗蜜与十波罗蜜之说。北传佛教认为,波罗蜜乃菩萨成佛所必须完满修持的崇高德目;但南传佛教一般认为,这些具普遍性的德目,是所有追求菩提解脱的佛陀弟子(包括辟支佛与声闻弟子)都要修习的,只是修习的程度(水平)与时间有所不同而已。累积的波罗蜜,是指已修习到的各种品德的成熟程度与总和。「南传佛教之十波罗蜜」为:布施、 持戒、出离(舍离)、般若(智慧)、精进、忍辱(忍耐)、真实、决意(坚毅)、慈、舍(平等心)等。至于「六波罗蜜」的名称,南北传佛教都是一样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与般若(智慧)。


  7. 世俗谛:参考《字词集注》第 2 章之 1。


  8. 疑惑或摇摆不定:巴利文是(Vicikicchā)。是五盖(贪、瞋、昏沉、掉举、疑)之一。


  9. 雨季安居期:巴利文是(Vāsā)。英文是(rain-retreat period)。又称结夏安居期,大约有三个月。于此期间,僧人都不会外出,只留在僧舍范围之内作学习或禅修等活动。


  10. 十种遍处(Kasiṇas):十种修习禅定(Jhāna)时所专注的对象,即:青、黄、红、白、地、水、火、风、空、光等。亦可译为十遍处或十一切处,因为它们的似相都必须扩展到遍满宇宙,没有边际。


  11. 魔罗(Māra):简称魔。指能夺命、障碍、扰乱、破坏等东西,包括能害人性命与障碍、扰乱人们修道的饿鬼。欲界第六天之天主即是魔王。由自己身心所生之障碍称为内魔,来自外界之障碍称为外魔,二者合称为二魔。亦有分为四魔,即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天魔。烦恼魔指贪瞋痴等习气能恼害身心;五阴魔指色受想行识等五蕴能生一切之苦;死魔指死亡能断人之生存命根;天魔指能坏人善事的天魔外道,如欲界自在天的魔王。又四魔加上‘罪魔’,则为五魔。


  第7章 沙弥时对当时流行的一些预言的解答


  1. 佛法:参考《字词集注》第 5 章之 6。


  2. 波罗蜜(Pāaramīs):参考《字词集注》第六章之 6。


  3. 遍处(Kasiṇas):参考《字词集注》第 6 章之 10。


  4. 出世间智:又称出世智,英文是(Supra-mundane Knowledge)。例如道智与果智等。


  第8章 沙弥时回答熟悉经藏的郎仑大师有关法的提问


  1. 禅那(Jhāna):禅那是达至安止定之定境。一般指在禅定(止禅)修行中,可达至的「色


  界五禅(或四禅)与「无色界四禅」,在这里,禅是禅那的简称。「色界五禅」是指:


  初禅:有寻、伺、喜、乐、定(心一境性)等五禅支。


  二禅:无寻,但有伺、喜、乐、定(心一境性)等四禅支。


  三禅:无寻无伺,但有喜、乐、定(心一境性)等三禅支。


  四禅:无寻无伺无喜,但有乐、定(心一境性)等二禅支。


  五禅:无寻无伺,无喜无乐,只有定(心一境性)禅支。


  把上述「色界五禅」中的二禅省去,即为比较流行的「色界四禅」之说法。


  寻(vitakka,applied thought)是寻觅目标注意。


  伺(vicara,sustained thought)是继续注意着目标。


  喜(piti,joy)是对「似相」的喜悦,属于行蕴。


  樂(sukha,bliss)是樂受或体验「似相」的快樂感受,属于受蕴。


  定(ekaggata)是对「似相」的心一境性(one-pointedness of mind)。


  「无色界四禅」是指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等。


  2. 遍处(Kasiṇas):参考《字词集注》第 6 章之 10。


  3. 空无边处定:巴利文是(Ākāsānāñcāyatana Jhāna)。英文是(Jhāna of the sphere of infinite space)「无色界四禅(那)。」之一。


  4. 识无边处定:巴利文是(Viññāṇañcāyatana Jhāna)。英文是(Jhāna of the sphere of infinite consciousness)「无色界四禅(那)。」之一。


  5. 无所有处定:巴利文是(Ākiñcaññāyatana Jhāna)。英文是(Jhāna of the sphere of nothingness)「无色界四禅(那)。」之一。


  6. 非想非非想处定:巴利文是(Nevasaññānāsaññāyatana Jhāna)。英文是(Jhāna of neither perception nor non-perception)「无色界四禅(那)。」之一。


  7. 下地禅那(lower Jhāna)与上地禅那(higher Jhāna):经论有把「三界」分为「九地」的说法。三界中之九地,欲界占一地,其他色界和无色界各占四地。由下而上之「九地」名称为:欲界的(1)五趣杂居地;色界的(2)离生喜乐地(初禅)、(3)定生喜乐地(二禅)、


  (4)离喜妙乐地(三禅)、(5)舍念清净地(四禅);无色界的(6)空无边处地(空无边处定)、


  (7)识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定)、(8)无所有处地(无所有处定)、(9)非想非非想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定)等。以上九地,因皆贪着境界,不肯离去,所以叫做地。又因为是从有漏业因所得来的果报,所以又名「九有」。所谓「下地禅那」与「上地禅那」,可以下面的例子来了解:「空无边处定」是「识无边处定」的「下地」;而「识无边处定」则是「空无边处定」的「上地」。


  8. 结界(Sīmā):为进行授戒或其他法事,在建寺院或作戒坛前,限定其区域境界,谓之结界地。结界(Sīmā)是僧团为了举行诵戒、授具足戒、入雨安居、自恣等羯磨而设立的特定场所或建筑物。对共住在一个寺院或某一区域内的僧团是必要的,若没有合法的结界(Sīmā)就不能举行如法的僧团羯磨,不如法的羯磨就不能如法传授比丘戒。


  9. 羯磨文(Kammavācā):羯磨(Kamma)为音译,意译为作业,即作授戒、忏悔等事业的一种宣告仪式,由此宣告仪式的宣告文(即羯磨文),而成就所作之业。


  第9章 成为具戒比丘后返回家乡宣隆村的第一次说法


  1. 想法/想蕴:参考《字词集注》第 5 章之 8。


  2. 四念住:巴利文和英文是(Satipaṭṭhāna,four methods of Steadfast Mindfulness)。又称四念处,即「八正道」中「正念」的具体内容,详细的修习方法可参考南传长部第 22 经(DN


  22)之《大念住经》或中部第 10 经(MN 10)之《四念处经》。现录其开宗明义的部分供


  读者参考:


  比丘们!只有一条路(或译作:有一条直接的路)可以使众生清净、克服忧愁哀伤、灭除


  苦楚悲痛、达致正道、体证涅槃,这条路就是四念处。是哪四个念处呢?那就是,比丘在


  日常生活中:


  (1) 对于身体,须随时留意观察身体,如实了知,专注,精进、警觉,降伏对世间的贪瞋与悲痛;


  (2) 对于感受,须随时留意观察感受,如实了知,专注,精进、警觉,降伏对世间的贪瞋与悲痛;


  (3) 对于心意,须随时留意观察心意,如实了知,专注,精进、警觉,降伏对世间的贪瞋与悲痛;


  (4) 对于诸法,须随时留意观察诸法,如实了知,专注,精进、警觉,降伏对世间的贪瞋与悲痛。


  第10章 雪儿与山天的请求


  1. 行道之教:巴利文是(Paṭipatti Sāsanā)。英文是(Vipassanā,the practice of Dhamma)。参考《字词集注》第 5 章之 6。


  第11章 雪儿在望燕坡峡谷为迦韦大师兴建寺院


  1. 止观禅修法:巴利文/英文是(Samatha and Vipassanā Practice)。止禅的修习(Samatha Practice)以达至禅那(定境,Jhāna)或神通(超能力)为目标;观禅或内观禅(Vipassanā Practice)的修习则以达至内观智与涅槃解脱为目标。止禅的修习,在其他教派也有传授。


  观禅则是佛教所独有的,也是欲体证涅槃解脱的修行者所必须修习的。佛教禅修,可先修止禅,到达足够的定境后才转修观禅;亦可直接修习观禅,即以观禅为主,止禅为辅(以获取所需的定力)。


  第12章 回答熟悉经藏的法遍安大师的提问


  1. 胜义法(究竟法):参考《字词集注》第 2 章之 2。


  2. 胜义谛:参考《字词集注》第 2 章之 2。


  3. 十观智:十个阶段的内观智(ten stages of Insight or Ñāṇa),即「十六观智」中之第三阶至


  第十二阶之内观智。它们分别是:


  (1) 三法印智(Sammasana Ñāṇa);


  (2) 生灭随观智(Udayabbaya Ñāṇa);


  (3) 坏随观智(Bhaṅga Ñāṇa);


  (4) 怖畏智或怖畏现起智(Baya Ñāṇa or Bhayatupatthāna Ñāṇa);


  (5) 过患随观智(Ādīnava Ñāṇa);


  (6) 厌离随观智(Nibbida Ñāṇa);


  (7) 欲解脱智(Muccitukamyatā Ñāṇa);


  (8) 审察智或审察随观智(Paṭisankhā Ñāṇa or Paṭisankhā-nupassanā Ñāṇa);


  (9) 行舍智(Saṅkhārupekkhā Ñāṇa);


  (10) 随顺智或顺就圣道智(Anuloma Ñāṇa)。


  无论谁修习内观禅,一定要经历上述的十阶智或十阶层的内观智,才可以获得「道智(Magga Ñāṇa)」的。详细解释,可参考华那大师(Sayadaw U Wara)所著之《宣隆内观禅修法(二)。至于十六观智的名称,则可参考《字词集注》第 17 章之 2。》


  第13章 在尼明达拉山上举行结界仪式


  1. 结界(Sīmā):参考《字词集注》第 8 章之 7。


  2. 羯磨文(Kammavācā):参考《字词集注》第 8 章之 9。


  3. 尊者玛欣德(Shin Mahinda):古译尊者摩哂陀。印度孔雀王朝时代人,将南传佛教引入斯里兰卡,被认为是南传上座部佛教的起源。根据南传佛教的《岛史》与《大史》认为他是阿育王的长子。而北传佛教传说,他是阿育王的同母弟。玄奘记载,他因为奢侈暴虐,应受死刑。拘禁七日,看破生死,得到阿罗汉果,于是得到阿育王赦免,出家加入僧团。


  4. 取相:巴利文是(Uggaha-nimitta),英文是(after-image,acquired image)。修止禅时,禅修对象在心中留下的残留影像。


  第14章 回答觉遍大师有关「七清净」的提问


  1. 七清净:清净的巴利文是(Visuddhis)。此术语出自上座部佛教的《清净道论》。源头可考北传《中阿含经》之《七车经》。它是戒、定、慧三学的进一步细分,成为修习的七个阶段:


  (1) 戒清净(Sīla Visuddhi),


  (2) 心清净(Cittā Visuddhi),


  (3) 见清净(Diṭṭhi Visuddhi),


  (4) 度疑清净(Kaṅkhāvitaraṇa Visuddhi),


  (5) 道非道智见清净(Maggāmaggañāṇa dassana Visuddhi),


  (6) 行道智见清净(Paṭpadāñāṇa dassana Visuddhi),


  (7) 智见清净(Ñāṇadasana Visuddhi)。


  第(3)见清净到第(7)智见清净,可再细分别为十六观智,即内观智发展的十六个阶段。


  2. 十种内观智的危害:巴利文是(Vipassanā Upakkilesā or Vipassanupakkilesā)。英文是(tendangers or Insight defilements)。又称「十种观染」或「十种内观智的杂染」。当正念与正定增强时,一些奇异的现象或强烈的体验将会相应生起,令修行者误信修持已成就道果(邪见)与产生执着,因而停滞不前,这就是内观智的十种杂染。除了第十种的微细「欲求」是真正属于「能染或烦恼」之不善法「杂染」外,其余九种确实是正确禅修的成果,仅是染污烦恼的所缘,是可能诱发烦恼的缘而已。它们在「生灭随观智」初期时会特别显著,行者必须十分小心。这十种危害是:


  (1) 光明(Obhāsa):在禅修中,闭目也可以看到身体发散出微弱或灿烂的光彩。


  (2) 智(Ñāṇa):生起新奇、令人兴奋的「智慧」,包括内观智、哲理或观念。


  (3) 喜(Pīti):生起狂喜的感受。此适意感受虽较优质和纯净,禅修者若一时大意,执着便会生起。


  (4) 轻安(Passaddhi):生起心的轻安。它会令禅修者生起执着。


  (5) 乐(Sukha):指在修禅时所生的胜妙之乐,遍满全身。它会令禅修者生起执着。


  (6) 胜解/信解(Adhimokkha):生起对三宝功德的了解、思惟与无比的信心。内心会开始思虑、计划实行禅修以外的事,如弘法、出家等等。最终他会感到情绪紊乱不安。最好还是继续修习。


  (7) 策励/精进(Paggaha):指善巧运用平衡精进力于修行,他不爱睡,也不感到疲乏,而且能长时间、热切地进行修习。这种过分精进会导致精疲力尽。


  (8) 念(Upatthāna):熟习念住,念力强而顺畅,修行者不会错过任何要专注的感受,即使细微的现象都会被觉察到。那时,一些禅修者会误以为自己已证得阿罗汉,亦会有禅修者被各种禅相(Nimitta)分心。


  (9) 舍(Upekkhā,Equanimity):上述强而顺畅、持续有力的念力将会引发平衡和不受干扰的「舍境」,十分泰然、沉着,这时禅修者对于内外现象都能保持中立,能轻易入定而不需强求。这境界非常平静与安稳,若持续太久,禅修者会误以为已证得阿罗汉,如果他执取这种见解,他的心就会搞得胡涂与苦恼不堪;因为当「舍境」消失后,他还会自以为是真的。


  (10) 欲(Nikanti):这是指对于以上九种杂染现起的微细欲求与执着。禅修者会因满足于那些境界而不再努力及精进;如果他以为这是法的巅峰,那么他便会歧入邪见;而如果他自以为是已经获证圣道与圣果了,那就会偏向贡高我慢;若他继续执取并再渴求,他便会堕入有为法的缠缚之中。


  第15章 回答法遍安大师的第二次提问


  1. 佛法:参考《字词集注》第 5 章之 6。


  2. 世间法:巴利文是(Loka-dhamma)。(1)指三界内由名法与色法(精神与物质)所合成之现象,它们都是缘生缘灭之「有为法」或「行法」。(2)指「八世法」或「八世风(八风):」即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世法」的巴利文是(Aṭṭha-loka-dhamma)、英文是(Eight worldly concerns)。它们都是世俗人所关注的东西,它们能煽动人心,令世人如痴如迷,日思夜想。


  3. 出世间法:巴利文是(Lokuttara-dhamma),英文是(Supramundane or Ultimate Reality)。圣者所证得的出世间法。在南传论书中,特指四道、四果与涅槃等九种出世间法。前八种出世间法,即四道四果仍是「有为法」,第九种出世间法,即涅槃才是「无为法」。


  4. 有分识(Bhavaṅga consciousness):又称有分心(Bhavaṅga-citta),略称有分。可译为「生命相续流」(life-continuum Consciousness)。它是一种不活跃的心,而且是维持一生当中心流相续的主要因素。因为有分心的缘故,所以一期生命中的心流才不会有间断。每当有任何心路过程生起时,有分心会暂时停止生起;一旦心路过程结束之时,有分心就会再相续不断地生起。例如当一个人熟睡无梦时,没有任何心路过程生起,那时只是有分心在相续地生起许许多多次而已。如果这些有分心也不生起的话,那个人就死亡了,因为心流一停止时,死亡就会发生。有学者将有分心翻译为「潜意识」(subconsciousness),事实上有分心是一种意识,只是它不取现在的目标,而是取前一世临死速行心所取的过去目标(前世的最后一次意门心路的所缘)。一切心识的作用与活动,都依「有分识」而起,心识恢复平静后,又归于「有分识」。


  5. 双论(Yamaka):为南传上座部七论之第六本论书。 属后期论书,但成立年代不详。 本论之旨趣并不在说明诸法之内容,而是以双对问答方式,阐明诸法相互之摄不摄、起灭等关系。内容共分十品,主要在将各种教理作逻辑性之阐明,各品通立施设分、转分、遍知分等三分。 其中施设分又二分为总说分与义释分。 所谓施设分,即列举法数;总说分,即提示有关各法的问题;义释分,即一一解答问题;转分,即深入探讨各问题;遍知分,即界定各法遍知之界限。 全书所论,颇为烦琐。


  6. 道心路过程(Magga thought process):巴利文是(Magga-vīthi)。描述在道智出现前之特殊速行心现象。


  7. 意门转向心(Mano dvārāvajjana):佛教有所谓六根门,即眼耳鼻舌身意;相应地又有所谓「五门转向心」与「意门转向心」。当外在目标撞击五根门之一,在相应的五識生起之前,另一心必须先生起,该心即是「五门转向心」;其作用是转向呈现于五根门之一的目标。此心并没有看、听、嗅、尝、触该目标;它纯粹只是转向该目标,以使五識之一能够随后生起。「意门转向心」能够生起于五门心路过程或意门心路过程。在这兩种心路过程裡,它实行个别不同的作用。当它在五门心路过程裡生起时,它称为「确定心」;其作用是确定或鉴别五識之一刚識知的目标。在五门心路过程裡,它随「推度心」之后生起;在「推度心」检查该目标之后,它再鉴别之。在意门心路过程裡,此心则实行另一种作用,即转向呈现于意门的目标。当它扮演这角色时则名为「意门转向心」。


  在这里,这个「意门转向心」还是持续地像它之前一样地观照诸行法的坏灭;然后生起了一个遍作(parikamma),遍作就是准备让心流证悟涅槃;然后紧接着,生起了一个近行(upacara),近行是指他的心已经走近了、靠近了、接近了圣道圣果;然后生起了一个随顺心(anuloma),随顺之前的世间心跟随顺之后的出世间心;当随顺心灭去,就生起了一个种姓心(又称更改种姓心,gotrabhu),这一个种姓心开始取涅槃为目标;但是由于刚刚开始取涅槃为目标,他的心还没有能力断烦恼,在这个阶段,就是从这一剎那开始,他已经结束了凡夫的漫长生涯,而从这一剎那以后,他将是一位圣者了,所以称为更改种姓,这里的种姓就是由凡夫种姓转为圣者的种姓。


  第16章 回答四位大师的提问


  1. 戒清净:参考《字词集注》第 14 章之 1。


  2. 心清净:参考《字词集注》第 14 章之 1。


  3. 十种障碍(palibohas):出家人在进行认真禅修期间会遇到的十种障碍:1)僧众拥挤之寺院。2)旅游。3)家属。4)俗家人。5)利得、礼物等:包括衣服、卧具、饮食、医药等。6)(教导)弟子、同门等。7)修理寺院等作业。8)疾病。9) 研究学问。10)神通,此对内观禅会有障碍。有些项目对在家人的认真修行也会做成障碍的。


  4. 佛法(Sāsana):参考《字词集注》第 5 章之 6。


  5. 佛法的三个方面:参考《字词集注》第 5 章之 6。


  6. 四无碍智:巴利文(Paṭisambhidā patta)。又名四无碍解,或四无碍辩,英译为(4 kinds of discriminative knowledge)。即:


  (1) 法无碍智(discriminative knowledge of meaning):是通达诸法名字背后之意义,分别无滞。


  (2) 义无碍智(discriminative knowledge of the law):是了知一切法之理,通达无碍。


  (3) 词无碍智(discriminative knowledge of language):是通晓语文、语意及文法等,能随意演说。


  (4) 乐说无碍智(discriminative knowledge of ready-wit or perspicuity):能条理分明地以前三智为众生乐说或辩解法义,圆融无滞。


  7. 波罗蜜(Pāramī):参考《字词集注》第 6 章之 6。


  第17章 回答唐达镇的僧团领袖、最高大哲士唐达大师的提问


  1. 最高大哲士(Agga-mahā-paṇṭita):缅甸政府授与有特殊学识僧人的一个崇高荣衔,英文


  可译作(Great Chief Authority)。获颁的僧人须有下述条件始得:


  (1) 非常熟悉巴利文三藏的内容。


  (2) 经常教授巴利文三藏。


  (3) 熟悉巴利文三藏的声名远播。


  (4) 僧腊(出家人受具足戒后的年岁)最少二十年。


  (5) 严守戒律,没有污点。


  〔近代孜孜不倦地推广内观禅和佛法的马哈希大师(Mahasi Sayadaw)(1904-1982),也在1952 获缅甸政府颁此荣衔。〕


  2. 十六观智:在南传《清净道论》中有详细的描述,是修习内观禅的十六个进展阶段。


  (1) 名色分别智(Knowledge of distinction between mind and matter);


  (2) 缘摄受智(Knowledge of discerning cause and condition);


  (3) 三法印智(Knowledge of comprehension);


  (4) 生灭随观智(Knowledge of arising and passing away);


  (5) 坏(灭)随观智(Knowledge of dissolution);


  (6) 怖畏现起智(Knowledge of terror);


  (7) 过患随观智(Knowledge of danger);


  (8) 厌离随观智(Knowledge of disgust);


  (9) 欲解脱智(Knowledge of desire for deliverance);


  (10) 审察智或审察随观智(Knowledge of reflection);


  (11) 行舍智(Knowledge of equanimity of formations);


  (12) 随顺智或顺就圣道智(Knowledge of conformation of truth);


  (13) 种姓智(更改种姓智)(Knowledge of change of lineage);


  (14) 道智(Knowledge of the path);


  (15) 果智(Knowledge of fruition);


  (16) 省察智(返照智)(Knowledge of reviewing)。


  可参考《字词集注》第 12 章之 3 的「十观智」。


  第18章 宣隆古创寺(迦韦大师定居之处)的缘起


  1. 一棵树:该树的英文名称是(Kutch tree)。


  2. 宣隆初创寺:这是(Sun Lun Chauk Kyaung)的直译,意译为「宣隆峡谷寺」,因为 Chauk是峡谷,而 Kyaung 是寺院的意思。由于附近是峡谷,故得此名称。


  3. 宣隆古创寺:这是(Sun Lun Gu Kyaung)的直译,意译为「宣隆洞穴寺」,因为 Gu 是洞穴,而 Kyaung 是寺院的意思。


  第19章 《转法轮经》(南传相应部 SN56.11 经)(开示)


  1. 法眼:巴利文是(Dhamma Cakkhu)。英文是(the eye of Dhamma)。指「有关法(缘起道理)的智慧之眼」,开启法眼即指能充分理解四谛或缘起法,而证悟得入流果或初果(Sotapanna)。


  2. 身见:巴利文是(Sakkāya diṭṭhi)。又名「萨迦耶见」,指错误地执取由无常的五蕴或身心组合为实有的、不变的、有主宰能力之「我」或「我所」。是五种恶见之一。五种恶见是指: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


  第20章 浅谈《发趣论》(Paṭṭhāna)


  1. 《发趣论》(Paṭṭhāna):是南传大藏经七部论书中之第七部。内容主要运用二十四缘来分析诸法的依存关系。此论在《论藏》里是最重要的一部论。在传统上称它为《大论》(Mahāpakaraṇa)。此论跟前面的六部论稍微有点不同。前面的六部论侧重在分析,分析诸法的名相,这一部论则用二十四缘的方法贯串一切诸法。缘的意思就是关系,把前面所讲的诸法都贯串在一起。因为这部论非常复杂,必须先通透前面的那几部论,才有可能通达这部论。它属于组织法,把前面几部论里所讲到的诸法整理、统合起来。


  二十四缘(Paccaya)的名称分别是:(1)因缘、(2)所缘缘、(3)增上缘、(4)无间缘、(5)等无间缘(次第缘、相续缘)、(6)俱生缘、(7)相互缘、(8)依止缘(所依缘)、(9)亲依止缘、(10)前生缘、(11)后生缘、(12)重复缘、(13)业缘、(14)果报缘(异熟缘)、(15)食缘、(16)根缘、(17)禅缘(禅那缘)、(18)道缘、(19)相应缘、(20)不相应缘、(21)有缘、(22)无有缘(非有缘)、(23)离去缘、(24)不离去缘。


  上面所列的二十四缘是《发趣論》的主题。《发趣論》详尽地解释了名法与色法等之间种种互相連系的方式。若要正确地理解《阿毗达摩》裡的发趣法,至少必须明白每一缘所涉及的三法:一、缘法(paccayadhamma)──这是作为其他法之缘的法;此缘法通过产生、支助或维持其他法而成为其缘。二、缘生法(paccayuppannadhamma)──这是受到缘法缘助之法;它在受到缘法支助之下而得以生起或持续存在。三、缘力(paccayasatti)──这是缘法作为缘生法之缘的特有方式。


  第21章 道智(Magga Ñāṇa)如何根除潜伏的烦恼(开示)


  1. 潜伏的烦恼(Anusaya):古译随眠,喻烦恼之幽微难知。有贪、瞋、慢(Conceit)、无明(痴) 见、 (恶见) 疑等六种,、称为六随眠(六根本烦恼) 其中的贪,。若分为欲贪(Craving for Sensual pleasures)与有贪(Craving for continued existence),则称为七随眠;其中的见(恶见),若分为五种: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则称为十随眠。此外,以此更加细分,则有九十八随眠。


  2. 法(dhammas):参考《字词集注》第一章之 1。


  第22章 第一次访问仰光时回答前总理吴努(U Nu)的提问


  1. 生-住-灭:巴利文是(Upāda-Ṭhiti-Bhaṅga)。英文是(Arising-Momentary Existence-Dissolution)。变化的三个阶段:生起 – 暂时停留或存在 – 坏灭。有时变化亦可分为四个阶段:成(生成)、住(暂住)、坏(变坏)、空(消失)。


  第23章 圣者的七种特质(七圣财)(开示)


  1. 圣者的七种特质(七圣财):可进一步参看南传增支部 AN7.6、AN2.9 等经文。


  第24章 维持色身之四缘 ── 业、心、气候、饮食(开示)


  1. 真谛或胜义谛(Paramattha):参考《字词集注》第 2 章之 2。


  2. 苦受确是致道的法则,乐受会令你飘浮于生死之流:意思在此标题下的段落已作了详细的解释。英译本的原文是:Truth is revealed in a painful way only. If the yogī yields to the easy way, he is liable to drift along in Saṁsarā. (另一译法:真谛只能透过(体验)苦受的(修行)方式被揭示,修行者(yogī)若转向轻易(安逸舒适)的(修行)方式,他只会继续飘浮于生死之流。)亦可参考 Sayadaw Sunlun Shin Vinaya 在其“The Yogi and Vipassana” 一文近尾的相关英文:“The uncomfortable truly is the norm; the comfortable will set us all adrift on the currents of Saṁsarā.”。


  第25章 「四亡者」与「四活者」的意思(开示)


  1. 在证得初果后,佛法的证悟只会向上升进:一个人在证得初果后,便进入圣者的阶位,决不会退转为世俗人,且在七世之内便可证得最终的阿罗汉果位,永离苦轮。


  第26章 迦韦大师与被誉为三果的杜维邦女士会面


  1. 入坐前的准备(Parikamma):书内已多次提及,指念诵与依照下述愿文的意思去做:敬礼至尊的导师,远离尘垢,圆满正觉的大阿罗汉!(三称)若我曾对佛法僧、父母师长与及众生,作过任何不善的身口意业,无论大小,我愿为此稽首悔过。


  敬礼佛陀世尊!在这节禅修当中,为了达致涅槃,我愿献出身心五蕴。


  〔敬礼宣隆大师!在这节禅修当中,为了达致涅槃,我愿献出身心五蕴。〕


  愿三界中所有众生身心自在!(诵三次)


  我愿与三界众生共享此禅修功德。请念「善哉」来分享我的禅修功德!


  我愿能分享三界众生所作诸善功德—— 善哉、善哉、善哉!


  (注:括号〔〕内的一段,是宣隆大师的弟子在他逝世后加入的。)


  第27章 法(Dhamma)的特质(开示)


  1. 法(Dhamma)的特质:在经论中,有言法的六种特质,亦有言法的五种特质(六种特质中之后五个)。本章只述法的五个特质。可进一步参考《字词集注》第 5 章之 11。


  第28章 石差当塔的酒鬼(开示)


  1. 筒裙(longyi):音译龙基。是缅甸男女的一种下半身服饰,它实际上只是一块布或缝制成筒状的布。穿上时,把下半身卷好,长度及于脚踝部分,然后在腰间前面或侧面打个结固定。


  第29章 法住(Dhamma Vihāra)(开示)


  1. 法住:巴利文是(Dhamma Vihāra)。字面意思是法停留的地方,也可解作「法寺」「内部。有法住」,是比喻在日常生活中,能坚持奉行佛教的戒定慧修持方法,直至证得道果。能如是作的人才是「内部有法住的人」。


  第30章 在家妇女都会清楚知道的五件事(开示)


  1. 在本章中,大师好像多此一举,故意数出在家妇女都会清楚知道的五件事,实是暗中提醒妇女们要多些关心自己的修行解脱。


  第31章 比丘尼圣弟子悦行(Paṭācāri)(开示)


  1. 乔答摩佛:巴利文是(Gotama Buddha)。即释迦牟尼佛。


  2. 想法/想蕴:参考《字词集注》第 5 章之 8。


  3. 四念住:参考《字词集注》第 9 章之 2。


  4. 心念住(Cittā- nupassanā):如实地留意觉察当下内心贪、瞋、痴等烦恼或情绪之出现与消失,留意觉察的对象,也包括觉察到这些对象的觉察本身。可进一步参考南传长部第22 经(DN 22)之《大念住经》或中部第 10 经(MN 10)之《四念处经》。


  5. 胜莲华佛:巴利文是(Padumuttara Buddha)。胜莲华佛在南传佛教所称之 28 尊佛中排行第 13 位,释尊排行第 28 位。释尊有许多出家弟子,他们都在胜莲华佛时曾经发愿、并获授记会在释尊成佛时期出家的。


  6. 八关斋戒:又称斋日八戒。英文与巴利文是(eight precepts on Uposatha days)。


  7. 我归依佛:英文和巴利文是(I have conviction in the Buddha, Buddhaṁ saraṇaṁ gacchāmi)。


  8. 我归依法:英文和巴利文是(I have conviction in the Dhamma, Dhammaṁ saraṇaṁgacchāmi)。


  9. 我归依僧:英文和巴利文是 have conviction in the Saṁghā, Saṁghāṁ saraṇaṁ gacchāmi)(I。


  第32章 老妇被不孝子媳们遗弃(开示)


  1. 胜莲华佛:参考《字词集注》第 31 章之 5。


  第33章 离开故乡的望杜志(开示)


  1. 瑞德宫大金塔:英文是(Shwedagon Pagoda)。亦称雪德宫大金塔、或仰光大金寺(Shwe是金的意思,Dagon 是仰光的旧称),官方则称之为:(Shwedagon Zedi Daw),是一座位于缅甸仰光的佛塔。缅甸人把大金塔视为自己的骄傲。据说其高度为 98 米(公尺),塔顶及外观是用 66 吨纯金建造而成,全塔镶满钻石及各色珠宝多达 7 千颗,并有约 68 座小塔围拥着大塔而形成金色塔林。再加上它是位于皇家园林西的圣山 Singuttara 之上,所以这座塔也就在仰光市天际线中独占鳌头了。它是缅甸中最神圣的佛塔,因为它供奉了四位佛陀的遗物:(1)拘留孙佛(Kakusandha Buddha)的手杖,(2)拘那含牟尼佛(KonāgamanaBuddha)的净水器,(3)迦叶佛(Kassapa Buddha)的袍子及(4)释迦牟尼佛(乔答摩佛,Gotama Buddha)的八根头发。


  2. 瑞山陀塔:英文是(Shwesandaw Pagoda)。瑞山陀塔被称为瞭望之塔。位于蒲甘平原中心靠南,是一座高 50 米、有五级台阶的幽雅白色金字塔式佛塔,附近有许多名塔环列四周。是蒲甘平原的四大金塔之一,在两个八角形的底座下藏有佛发舍利,因此受到膜拜。它虽然不是蒲甘最高佛塔,却是欣赏日出日落绝佳之地。塔顶有一 360 度视野的露台,从那里向西望去,可说毫无障碍,将蒲甘平原上万的佛塔夕照尽收眼底,非常壮观。Shwesandaw Pagoda 由阿奴律陀王(King Anawrahta)所建,Shwesandaw 的意思是「金色神圣的发舍利」,以供奉珍藏在塔内由庇古王进贡的佛发舍利为塔名;也有说是阿奴律陀王为取上座部佛教的经典发兵攻下 Thaton 国凯旋归国后所建。


  第34章 提篮式的思心所(Poke-ma Cetanā)(开示)


  1. 三个阶段的思:巴利文和英文是(cetanā,volition)。思有意欲、意图、思想或意志等意


  思,是遍行心所之一。佛说:「思即业」,思令心造作,为身语意三业之原动力。


  南传佛教认为思有三个阶段:


  (1) 前思(前行思,Pubba-cetanā):作身口意业(执行企图)前,内心的考虑、思惟与意欲。


  (2) 现思(现行思,Muñca-cetanā):作身口意业(执行企图)时,内心的思想。相当于《俱舍论》所载之「作事思」。


  (3) 后思(后行思,Apara-cetanā):作身口意业(执行企图)后的任何时候,内心对所作之业的回忆、反省与思想等。


  (可参考北传《俱舍论》所载之「思惟思」(预先思惟所应作之事)与「作事思」之两种思业,与已发动身、语二业后所称之「思已业」)。


  第35章 善与不善(开示)


  1. 四恶趣:恶趣的巴利文是(Apāya)。四恶趣是指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


  第36章 宣隆大师所传授的禅修方法


  1. 外六贼与内六贼:(1)「外六贼」是指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六境),因为」六尘以眼等六根为媒,能导致烦恼,劫夺一切善法,故以贼譬之。(2)「内六贼」是指「六根之爱喜」,即六根缘可意之六尘所生起之爱欲。如《杂阿含经》卷四十三所载:「士夫!内有六贼,随逐伺汝,得便当杀(中略)六内贼者,譬六爱喜。」


  2. 《南传法句经》第 294 句:「在杀掉母亲(喻爱欲)、父亲(喻我慢)、两位剎帝力王(喻常见与断见)、摧毁其国家(喻六根与六尘)及众臣(喻喜贪或执取)之后,婆罗门(喻漏尽者阿罗汉)便可完全解脱苦恼了。」很明显,宣隆大师是根据此句来作上述开示的。


  3. 原先的禅修对象:指空气与鼻孔末端的当下触觉。


  4. 想法/想蕴:参考《字词集注》第 5 章之 8。


  5. 有见与无见:英文是(the wrong views of eternalism and annihilation)。是五种恶见中之边见(边执见)。固执人死之后仍是为人,猪马等死后仍是为猪马,叫做常见或有见;固执人死之后为断灭,没有后世,叫做断见或无见。此执断执常的见解,都执于一边,不合中道,故名边见。五种恶见是指: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


  6. 七清净:载于《清净道论》之中。七清净是指:(1)戒清净(Sila Visuddhi),(2)心清净(Citta Visuddhi),(3)见清净(Ditthi Visuddhi),(4)除疑清净(度疑清净)(Kankha-vitarana Visuddhi),(5)见道非道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Maggamagga-nanadassana Visuddhi),(6)见道知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Patipada-nanadassana Visuddhi),(7)见知见清净(智见清净)(Nanadassana Visuddhi)等。在此章内,宣隆大师虽未有提及后三个清净,实已用自己的方式,运用内观智等的术语来解说了。可参考《字词集注》第 14 章之 1。


  7. 当禅修者能对感觉由概念上的知识转为如实的知识:内观禅修者在留意观察感觉时,初期只能留意觉察到感觉的概念,例如:知道是膝部、踝部、腿部或其他部位的感觉,当禅修进步至可以令专注的心进入感觉、或全心全意地把捉到感觉时,行者只会如实地知道那个感觉现象,自身意识完全消失;那就是对感觉之如实知的内观智(Insight Knowledge)了。此如实知的内观智是一种非概念性的知识。


  8. 内观智(Vipassanā ñāṇa):又简称「观智」,有十六阶内观智与十阶内观智之说。可进一步参考《字词集注》第 12 章之 3 的「十观智」与第 17 章之 2 的「十六观智」。


  9. 十种内观智的危害(Vipassanupakkilesā):参考《字词集注》第 14 章之 2。


  第37章 云雀的故事(开示)


  1. 本章内容可参考:北传《杂阿含经》卷 24 第 617 经与卷 12 第 284 经。


  第38章 五怨敌(开示)


  1. 它们暗中给人无限的伤害:「它们」是指五根,喻五根与五尘接触时,会生起对感受的贪或瞋,盲目的世人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作出恶业,暗中为自己带来无限的苦恼与恶报。


  第39章 生死轮回的流转与它的止息(开示)


  1. 苦受确是致道的法则,乐受会令你飘浮于生死之流:意思在第 24 章此标题下的段落已作了很好的解释。英译本的原文是:Truth is revealed in a painful way only. If the yogī yields to the easy way, he is liable to drift along in Saṁsarā. (另一译法:真谛只能透过(体验)苦受的(修行)方式被揭示,修行者(yogī)若转向轻易(安逸舒适)的(修行)方式,他只会继续飘浮于生死之流。)亦可参考 Sayadaw Sun Lun Shin Vinaya 在其“The Yogi and Vipassana”一文近尾的相关英文:“The uncomfortable truly is the norm; the comfortable will set us all adrift on the currents of Saṁsarā.”。


  2. 切断诸有之欲:英文是(cut off the “desire to be”)。指不再想望或爱取三界的生死有因有果,即不再渴爱:(1)欲有,即欲界的生死;(2)色有,即色界的生死;(3)无色有,即无色界的生死。又可解作不再渴爱:(1)本有、当有、中有等三有。本有指现生的身心;当有指未来的身心;中有指本有与当有之间所受的身心。


  3. 如实知:巴利文是(Yathābhūta Ñāṇa),英文是(Seeing things as they truly are,Realization of the truth as it is)。对实相能如实了知的智慧。例如:体证五蕴之苦、无常、非我等。


  4. 想法/想蕴:参考《字词集注》第 5 章之 8。


  第40章 意大利比丘卢简拿打法师的到访


  1. 中部:巴利文与英文是(Majjhima Desa,Middle Region),即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印度。


  2. 悉达多王子(Prince Siddhattha Kumāra):释迦牟尼佛出家前的俗家身份,是二千五百多年前,在印度北部一个名叫迦毗罗卫国(Kapilavatthu)的王子。父王是净饭王(King Suddhodana),母后是摩耶夫人 (Queen Maha Maya)。


  3. 《转法轮经》:巴利文是(Dhammacakka pavattana Suttana),即南传相应部第 56.11 经(SN.56.11)。这是佛陀的第一次说法(第一部佛经),里面包含四圣谛的主要内容。当时的听众是五位曾与佛陀一起修苦行的朋友。佛陀开示完毕后,第一位开悟的朋友是憍陈如(Kondañña),于是,由那时起佛教便出现了第一位僧团的圣者。


  第41章 应护法恳求为仰光波托的新寺院举行结界仪式


  1. 波托宣隆古创寺:英文是(Bauk-htaw Sunlun Gu Kyaung Monastery)。


  2. 古列芙路:英文是(Goodliff Road),现改称沙也山路(Saya San Road)。


  3. 沙道爵士先生:英文是(Thado Thiri Thudhamma Sir U Thwin)。


  4. 缅甸联邦航空公司(U.B.A):英文是(Union of Burma Airways)。


  5. 禅修中心寺院:英文是(Sāsana Yeik-thar Monastery),现在的流行名称是马哈希禅修中心(Mahāsi Meditation Centre)。


  第42章 宣隆大师的圆寂(般涅槃)


  1. 至今都没有将他的遗体火化,也没有施以防腐处理:此段是根据华那大师(Sayadaw UWara)的指示,为了更正英译本误用了(embalmed)一字而加入的。


  2. 舍利塔的授职典礼在 1954 年 3 月 6 日举行,那天刚巧是宣隆大师的生日:此是宣隆大师缅甸历的生日日期,请勿因此误会,以为宣隆大师的生日是公历每年的 3 月 6 日,请参考《字词集注》第 5 章之 5。


  3. 止观禅修法:巴利文是(Samathā-Vipassanā Bhavanā) 英文是,(The practice of Concentration and Insight)。可进一步参考《字词集注》第 11 章之 1。


  第43章 轮回安息塔的建筑


  1. 轮回安息塔:缅甸文是(Than-Tha-Yar-Aye Pagoda) 英文是。(The Pagoda of Saṁsarā Peace)。


  2. 现在之住劫(present Kappa or aeon):指称为「贤劫」的现在之住劫。可参阅《字词集注》第 5 章之 1。


  3. 缘起:巴利文是(Paṭiccasamuppāda),英文是(Dependent Arising or Origination)。在这里是指生命流转的十二缘起(古译十二因缘)。


  4. 稳固的定力(Steadfast Concentration):指「近行定(近分定)」或初禅至四禅之「安止定(根本定)」定境。


  5. 想法/想蕴:参考《字词集注》第 5 章之 8。


  6. 整个段落,是根据书内有关的前文、与华那大师澄清英译本的意思后修正出来的。


  第44章 卢简拿打法师在敏建镇的一次说法摘录


  1. 卢简拿打法师(Ven. U Lokanātha)是意大利人,在第 40 章中有提及他前来拜访宣隆大师。


  第45章 两位比丘朋友的故事(开示)


  1. 佛法知识(Gantha-dhura):指教说之教(Pariyatti sāsanā)。


  2. 实践内观禅修(Vipassanā-dhura):指行道之教(Paṭipatti sāsanā)。


  3. 四无碍智:巴利文是(Paṭisambhidā)又名四无碍解,或四无碍辩,英译为(4 kinds of discriminative knowledge)。即:


  (1) 法无碍智(discriminative knowledge of meaning):是通达诸法名字背后之意义,分别无滞。


  (2) 义无碍智(discriminative knowledge of the law):是了知一切法之理,通达无碍。


  (3) 词无碍智(discriminative knowledge of language):是通晓语文、语意及文法等,能随意演说。


  (4) 乐说无碍智(discriminative knowledge of ready-wit or perspicuity):能条理分明地以前三智为众生乐说或辩解法义,圆融无滞。


  4. 禅那(Jhāna):参考《字词集注》第 8 章之 1、3、4、5、6。


  第46章 宣隆大师有关内观禅的重要教导


  1. 苦受确是致道的法则,乐受会令我们飘浮于生死之流:参考《字词集注》第 24 章之 2。

 

宣隆大师法语


  1. 当空气接触鼻孔末端或上唇时,你将会觉察到它。要专注于这个觉察。


  2. 要奋力、严密地专注于对触觉的觉察。


  3. 如果感觉是弱的,应当知道这弱的事实;如果感觉是强的,亦应如其实在地知道。


  4. 要是困倦了,不要松懈休息;有痕痒时,不可搔抓;即使抽筋,也不要动。


  5. 苦受确是致道的法则,乐受会令我们飘浮于生死之流。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禅修者与内观 下一篇孙伦内观禅修法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