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禅修开示
2019-03-22 12:52:42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410次 评论:0

禅修开示


作者:性空法师


 

禅修开示(一)

 
一、《大念处经》普受重视


  此次禅修我特别选择讲解《大念处经》1,巴利经藏中说明「四念处」的有二经,分别在《中部》与《长部》,因为《长部》中的内容较详细,所以称为《大念处经》。《大念处经》归纳了佛教最重要的道理,是了解修行最重要的经典。希望大家在修行的过程中,能运用四念处的智慧,那麽所有的阻碍都会成为修行的助力,每个方法都能成为解脱的方法。


  在南传佛教2没有任何一部佛典,如《大念处经》般受到重视,就像北传佛教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或《金刚经》。在南传佛教,人们相信如果能学习、背诵、修习《大念处经》,功德大于修习其他经典,因为所有的佛法都包括在四念处中,如果能了解四念处的修行,就能了解真实的佛法。


  例如:在斯里兰卡,很多居士有在家裡抄写、背诵《大念处经》的习惯。寺庙也会搜集这些手抄的《大念处经》,有的已保存了三百年或五百年。佛教徒相信抄写、背诵、修习四念处是最好的、最直接的修行法门,可了解真实的佛法,解脱轮迴的痛苦。


  《大念处经》的特色是佛陀直接阐述解脱之道,而其他的经典多半是随缘教化,或依布施、持戒、习定、修慧,先说基本的道理,再说较深的、无我的「法」。《大念处经》从从始至终都讲说解脱的道理,除此之外,《大念处经》并无其他内容。

  

二、说法地点的殊胜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楼国剑磨瑟檀城中此经是佛陀住在拘楼国(Kuru)3的剑磨瑟昙城(Kammasadhamma)时所开示的。剑磨瑟昙城外,有片水草丰足、景色宜人的大树林,佛陀就住在那裡,而至城中托钵。


  拘楼国是个非常殊胜、具有福报的地方。此处临近喜马拉雅山,大树成林,气候凉爽,很适合修行。由于气候宜人,物产富饶,居民丰衣足食、身心健康,欢喜布施修行,累积波罗蜜,且智慧力强,能接受深奥的教理。因此佛陀特别在此地教导四念处,阐述二十一种解脱的方法4, 使得一般老百姓、贩夫走卒、农夫或未受教育的人,大家都努力修习四念处。注释书5中说,连在河边洗衣的妇女碰面时都会互相询问对方:


  「你修什麽念处?」当回答是修那一念处时,会讚歎对方:「你能这样修行,生命是多麽有意义呀!」如果回答是:「我没有修任何处」。对方会惋惜地说:「你没有修法,这样生命是多麽没有意义呀!」连洗衣的妇女都会努力修行。所以,了解深奥佛法的条件是闻法,有闻法才能实践法,实践法才能解脱烦恼。因为拘楼国的人民闻法的条件圆满具足,气候适宜、物产丰饶,平时都已经闻法、修法,能了解最深的法,所以佛陀直接讲说深奥的法,不讲其他入门的准备。


  
三、四念处是「唯一的道路」


  《大念处经》一开始,佛对诸比丘说:「此是唯一道路」(ekayana-magga)11就字面意义而言有「一行道」、「一乘道」的意思,指四念处的修行是「一乘道」,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加行12 可以使我们实践涅槃(Nibbana)13。所有的善法、法门都包括在内,了解四念处才能了解「无我」,了解「无我」才能体证涅槃。


  ekayana-magga 一词在注释书举出多种解释:


  (一)它是单一的道路,不分岐的路,循此路可达解脱。


  (二)独自行走之路,无有同伴。


  (三)此是「那个人的路」,「那个人」意指「佛陀」, 亦即这条路是佛陀发现的。


  (四)此是「唯一的路」,它只导向唯一的目的地──涅槃。


  所以它可以译为「唯一的路」、「单一的路」、「无比的路」、「直接的路」。除了这一条路以外,没有其他的途径可以实践涅槃。


  四念处的每个方法都包括止观14的修学,修习四念处即是修习止观,止观成就则四念处成就,止观不成就则四念处不成就。就止观的修行而言,止观是四念处的加行;就四念处而言,四念处是实现涅槃的加行。有四念处才会有涅槃的经验,若无四念处就无涅槃的经验。了解四念处,修行止观的条件才可能成熟,才可能深入法的境界。所以,四念处的修行和止观的修行,两者是无法分开的,止观和四念处让我们实践无为法15 的境界。


  为何说四念处让我们实践无为法的境界呢?因为了解无为法即了解中道16,中道就是八正道,而四念处与八正道是不能分开的,四念处是了解八正道的法门17,是八正道最重要的加行,若无四念处的加行,则无法实现八正道,便无法了解中道、无为法,终究无法解脱苦,以实践出家修行的目标。所以,要清楚了解这其中的关联。中道是八正道,八正道是靠四念处的修行才能成熟,所以四念处是八正道很重要的资粮。如果没有四念处的修行,则八正道不能成熟,我们便无法入涅槃的境界。

 

禅修开示(二)

 
四、修习四念处的七种利益


  修习四念处的利益是:「使众生清淨、超越愁悲、灭除苦忧、成就正道、体证涅槃。」

  

(一)使众生清淨


  「使众生清淨」是使受到贪、瞋、痴等烦恼所污染的众生,得以淨化。众生如何清淨?修习四念处,心时时保持正念便能清淨。在什麽情况下心能持续地清淨?只有在涅槃的境界,心才能不断地清淨,否则心仍会受到污染。因四念处能让众生清淨,所以是引导朝向涅槃的一条道路。因此一定要修四念处,以四念处的修行来实现究竟清淨、实现涅槃,这是第一种利益。这裡可以举鸯掘魔罗(Aggulimsaia)18的例子说明,他是佛陀时代的大恶人,因为内心受污染,造作很重的杀业,杀害了九百九十九人。后来经过佛陀的诱导度化,靠四念处的修行,清淨身心,实现涅槃。他的恶业被善业所淨化,内心没有丝毫的污染。所以,修习四念处能使众生清淨。

  

(二)超越忧愁


  第二种利益是超越忧愁,注释书提到一个很有名关于山达帝大臣(Santati)的故事19。山达帝是憍萨罗国王的大臣,因在边境打退外患的入侵,波斯匿王很高兴,就大为奖赏,又赐给他一位善于歌舞的美女。山达帝很爱这位美女,带着她出城游玩,经过城门时,遇见入城托钵的世尊。佛陀告诉阿难:「山达帝今晚会证悟阿罗汉果20,随后在空中入般涅槃。」大家都很好奇,因为耽于欲乐的山达帝,怎麽可能当晚成就阿罗汉入涅槃?


  山达帝与美女在城外花园玩乐,正当絃歌妙舞时,美女突然瞠目张嘴倒地而亡。山达帝看到最心爱的美女突然死去,非常忧愁、伤悲,于是去请求佛陀为他开解。佛陀知道他开悟的因缘已经成熟,便为他开示,并诵出偈文:「清除过去事,未来不生起,不执此二者,安详步道旅。」


  山达帝听了佛陀的开示很快就开悟,成就了阿罗汉、四无碍解智21与诸神通22。他检查自己的寿命,知道当晚就要入涅槃,便盘腿上昇空中,向大众宣说自己在过去世所累积的善业、善行。然后在空中入火遍三昧23,而后般涅槃。由于过去功德的累积,他在今世修习四念处,运用世间的智慧与出世间的智慧,因而成就涅槃,得四无碍智。当然他过去所有的功德,与修行所成就的波罗蜜24,都是他今世成就的重要因缘。这是由修习四念处而超越忧愁的故事。

  

(三)超越悲伤


  修行四念处能超越悲伤,正如《法句经》的注释书中提到悦行(Patacara)25的故事。悦行是王舍城某位富商的女儿,她与家裡的男僕相恋,但父母无法接受,认为女儿应嫁给富贵人家才行。于是悦行与恋人离家私奔到远方,住在茅篷,她的丈夫每天上山砍柴维生,过着简单的生活。不久她怀孕快要生产了,由于家裡太穷,没有人手可以帮忙,于是她决定回娘家待产,但是丈夫不答应,怕她的父母不让她回家。分娩的日子近了,她趁丈夫上山砍柴时不告而别。丈夫回家后看不到妻子,便去追她,她只好与丈夫回家,半途在森林中产下孩子。过了一年,她又要生第二个孩子了,同样请求丈夫让她回娘家生产,丈夫还是不答应。于是她自己就带着大儿子上路,丈夫随后赶来,终于追到她。那时突然下起暴风雨,丈夫拿着斧头四处寻找可造遮雨处的材料,没想到却被毒蛇咬死。她在风雨中辛苦的产下孩子,未见到丈夫回来,就带着两个儿子上路。在路边看到死去的丈夫,一边哭泣一边继续行程。


  一行人来到河边,由于大雨暴涨,小溪变成大河,水流湍急。她先把大儿子放在岸上,背着小儿子渡河,将小儿子放在对岸后,再赶快回头接大儿子。这时老鹰看到小儿子像块嫩肉,就俯冲而下把他抓走,她在河心看到了,便对着老鹰挥手大喊「咻!咻!」,想赶走老鹰。大儿子看到母亲挥手,以为是对他招手,于是冒险涉水,当场被河水冲走。死了丈夫的悦行,眼看二个儿子都死了,她非常悲伤,决定继续回家。还未到王舍城,在路上碰到从王舍城来的人,就问起她家裡的消息。他们告诉她不幸的消息,昨晚的暴风雨吹倒了她娘家的屋子,倒塌的屋子将家人都压死了,亲友们正在火葬台将尸体火化。她一听到这消息,当下就发疯了,扯下自己的衣服,披头散髮地在城中到处狂走。偶然的机缘,当她经过祇园精舍时,佛陀正为众弟子开示,她看到佛陀,内心立刻深受感动,很自然地走近想要礼佛,比丘们欲上前阻止这疯女人。佛陀说:「不要阻止她,让她来我这裡。」佛陀便为她说法。佛陀说:「遭受死亡逼迫者,父子亲朋非凭藉,其他亲近者亦然,无一真正归依处,明智持戒诸佛子,即应勤修涅槃道。」(《法句经》288-289 偈)。她并非普通人,过去的波罗蜜已然成熟,听了此偈颂便开悟、得须陀洹果26。她出家成比丘尼,佛陀教导她观照五蕴无常、苦、无我的本质。她精进用功观照生灭无常,因为她在过去佛的教化期中,已聚集所有的功德,于是很快证悟阿罗汉果与四无碍解智。这是依四念处而修行,经由对无常、无我的了解,而远离悲伤的故事。

  

(四)灭除痛苦


  修习四念处有助于灭除痛苦,就如舍卫城提舍(Tissa)的例子。在佛世时,舍卫城有个富人,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很有善根福报,闻法后捨弃四亿家产出家,在森林修行。他有个弟弟,弟媳妇担心大伯会回来继承家产,就雇用杀手去加害他,这样所有的家产就可以由他们夫妇继承。那些杀手到森林去寻找提舍,当找到他时便说「贤者!你准备就死吧!」提舍问:「你们为什麽要杀我?」杀手们回答后,提舍说:「我保证不会逃走,请给我一夜的生命。」杀手们问:「在这样的大森林裡,你如何保证不会逃走?」于是提舍就拿一块大石头,把自己的双脚骨砸碎以示决心,杀手们因此相信了他。虽然他的脚骨碎了,受到极大的痛苦,但是他克服苦受,思惟戒清淨,依此思惟,感受法喜,接着修习止、观,到了隔天日出时,便成就阿罗汉。虽然他的身体疼痛万分,但心已经不会感到苦受,因为他已圆满出家的目标而实践涅槃。这就是修习四念处灭除痛苦的例子。另外还有个灭除痛苦的故事,有位年轻比丘在林中修行,不幸被老虎咬去,老虎撕咬他的身体,虽然他身受剧痛,但是他依然修习四念处,努力专注根本业处,不去理会身体的痛苦,培育定力后,修习观禅,思惟名色法无常、苦、无我的本质,由于已累积了足够的波罗蜜,就在老虎的口裡成就阿罗汉,进入圆满涅槃,解脱身、心的苦受。我们每个人都会死,在死亡来临之前精进修行,在精进力的推动下,就能忍耐身体的痛苦,达到修行的目标。另一个故事是有位从印度到斯里兰卡的有名摔跤家比达末罗(Pitamaia),他到处表演维生。有一次,他听见比丘说「色不是你们的,捨弃它!如此将带给你们长远的利益与安乐。」由于过去世的波罗蜜,他闻法之后便捨俗出家,在森林裡修行,当他经行到双脚无法支撑时,就跪着继续经行。有天晚上,一位猎人以为他是鹿就拿箭射他。比丘被射中以后,思惟自己的戒清淨,感到法喜,克服所有身体的苦受,实践解脱道,成就阿罗汉。他对那位猎人只有慈悲,没有任何瞋恨心。因为他修四念处,虽然身体非常疼痛,但是他并未想「这是我的苦受」,所以他心裡没有苦。他观缘起、无我,因此不生瞋心。他知道这是自己的最后身,因为他修四念处,所以苦受成为实践涅槃的缘。这些故事都是告诉我们修习四念处能灭除痛苦。

  

(五)灭除忧恼


  四念处法门有助于灭除内心的忧恼,就如同帝释天王(Sakka)的例子。帝释天王见到自己的五种衰相27后,由于害怕死亡而满怀忧恼。他前来拜见佛陀,并提出十四个问题,佛陀回答了关于捨受的问题后,帝释天王证得初果的圣位。他再次转世,仍投生为帝释。由于修习受念处,得以超越内心的忧恼。


  
(六)成就正道


  修习四念处的第六种利益是可以成就正道,注释书说「正道」意指「中道」亦即「八正道」。涅槃是无为无漏,八正道是有为无漏,可以引导我们朝向无为无漏(涅槃)。有四念处才会有八正道,有八正道才会有涅槃。所以四念处是八正道的入门,亦即中道的入门。「道」有世间道、出世间道两种。世间道即是四念处的修行,出世间道是直接观涅槃28。四念处的加行就是出世(无漏)八正道的加行,因此,直接观涅槃的前准备即修习四念处。有世间道的加行,才会有出世间道,修习四念处是涅槃的条件,以修世间道来实践出世间道。

  

(七)体证涅槃


  修习四念处的第七种利益是体证涅槃,涅槃即是无烦恼、贪爱。贪爱在此是指所有的烦恼。佛陀说无明以贪爱为缘,贪爱以无明为缘;所以说贪爱是所有烦恼的根本。前面已举了许多例子说明修习四念处可以解决世间的苦难,也能引导人们达到出世间的涅槃。


  七种利益可以归纳为两方面:(一)可以解决世间的苦难;(二)能引导人们达到出世间的涅槃。所以修习四念处不只是能现世安乐,还可达到究竟解脱。


  佛陀讚歎四念处,提及四念处有如此多的功德。而且说它是「唯一之道」,能超越所有的苦,体证涅槃。为什麽佛陀要如此讚歎呢?为了让我们了解四念处,鼓励我们修习四念处。因为修习四念处才能进入涅槃,离开「我」、「我所有」的苦。

 

禅修开示(三)

 
五、四念处的核心——念


  「念」(sati)一字在佛教圣典中常常出现,是佛法中几个教义组合的一员。不论修习何种法门,都需要「念」,「念」贯穿整个修行历程。什麽是「念」?依南传阿毘达摩29的看法,「念」是普遍存在的美心所30,它的特相是念念分明,把心稳定在所缘(Arammana)31上,就像石块沉入水中;作用是不忘失所缘;现起是守护心面对所缘的状态;近因是强有力的「想」或四念处。因为念有坚住于所缘、守护六根门的特质,所以经中以「守门人」来譬喻它。「念」必须不间断的专注所缘,而且念兹在兹,不眷恋过去,也不攀缘未来,繫念于当下。不论在何种情况下,所有其他的功德与四念处是分不开的,它们所依靠的缘是四念处的念。念,是善心的基础。


  正念是四圣谛中,导向灭苦之八正道的第七支。根据八正道的三分法── 分成戒、定、慧三组,正念、正定与正精进同属于定组,有正念才能产生正定。正念是七觉支的第一支,亦是充分培育其他六个觉支的基础。正念也是五根、五力的一员,除了本身的功能,也有督导其他四根平衡发展的作用,尤其是在信与慧、精进与定之间。正念是四念处的核心,有正念才可称为四念处的修行。


  正念适用于所有的情况有时,我们的心过度掉举,就不适合修精进觉支;若心太过昏沉,就不适合修轻安的觉支。而凡是善心的情况都是适合正念,它也可以使所有其他的功德不断地增长。所以,四念处适合在一切的情况,适合所有的修行者,没有例外。

  

六、为何佛陀只说四个念处?


  为什麽佛陀只说四念处,而不说五念处、六念处、七念处、十念处?或说作意念处、想念处、触念处、念念处呢?注释书说:为了去除众生的四种颠倒。修行者要去掉四种颠倒,若未去除四种颠倒,就无法如理作意,如此便无法断除无明,获得解脱。


  第一颠倒以不淨为淨。一般人以不淨为淨,不想出离;修行者若要实现心的清淨、解脱、涅槃,要去除观不淨为淨的颠倒。佛陀说修习身念处,以去除这种颠倒。


  第二颠倒以苦为乐。一般人乐在苦中,放逸逍遥;修行者若要实现心的清淨、解脱、涅槃,就要去除这种以苦为乐的颠倒。佛陀说修习受念处,为去除这种不如理的作意,以苦为乐的颠倒。


  第三颠倒以无常为常。一般人以为世间的一切都是常态的、不变的,便紧紧抓取;修行者若要实现心的清淨、解脱、涅槃,就要去除以无常为常的颠倒。佛是说明修习心念处,去除以无常为常的颠倒。


  第四颠倒以无我为我。一般人认为「我」是存在的,凡事为「我」,而世间万法皆因缘和合、刹那生灭,那有「我」呢?修行者要实现心的清淨、解脱、涅槃,要去除以无我为我的颠倒。佛陀说修习法念处,去除以无我为我的颠倒。


  注释书不但提到四念处可去除四种颠倒,也可去除四食32、四漏33、四取34等执着。佛陀说修习身念处,可捨离段食的执着;修习心念处,可捨离识食的执着;修习受念处,可捨离触食的执着;修习法念处,可捨离思食的执着。


  同样地,修习四念处可远离对五蕴的执着。佛陀说修习身念处,可捨离对色蕴的执着;佛陀说修习受念处,可捨离对受蕴的执着;佛陀说修习法处,可捨离对想蕴、行蕴的执着;佛陀说修习心念处,可捨离对识蕴的执着。


  所以,修行四念处可以解离一切不同的束缚。


  
七、四念处适合一切根性


  修行者的根性有很多种,各种根性的修行者都适合修习四念处来实践法、实践涅槃。解脱的条件是了解究竟法,所有修行者都要修习四念处才能了解究竟法。修行者的种类有那些?不论南、北传,最重要的分法是贪行人、见行人。《俱舍论》、《大毘婆娑论》也提到相同的分类。此外,也有以止观的偏重而分别为止行人、观行人;也有钝根、利根的分别。


  对贪行人,要强调身念处或受念处的修行,因为去除贪最有效的方法是思惟苦、不淨,而了解身体及与身体最有密切关係的受,可以使我们了解苦,不淨也属于苦。钝根的人适合修身念处,利根的人可直接修受念处,因为受念处的所缘比身念处微细。修止时,以色法为所缘,强调对色法的了解,特别适合修习身念处、受念处;修观时,强调捨离无明的过程,以名法为所缘,则强调对名法的了解,适合修习心念处、法念处。见行人是执着「见解」的人,要修习心念处与法念处。若是钝根的见行人,要特别强调心念处,因为心念处较不複杂、微细。利根的见行人则适合修习法念处,因为所缘的分别很複杂、微细,不易了解。


  观行人也可以分钝根、利根,钝根的观行人适合修习心念处,利根的观行人则适合修习法念处。


  如此将修行者分成几个基本的种类,不论是何种根性的修行者,都能找到适合的念处来深入世间道,而实现出世间道。

  

八、四念处是一个过程


  经上说四念处是「一乘道」,它是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佛陀以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等四个最重要的过程来说明。「道」是「唯一」,所缘则有身、受、心、法四种,除了这四种所缘之外,修行者不可能有其他所缘,因为一切所缘都已包含在四种念处裡了。


  《象迹喻大经》35的注释书,以譬喻来说明这「一乘道」。好像切竹管的人把竹子切成四片;同样的道理,四念处是一个过程,但所缘不同,分成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四个部分,每部分再细分成各种修行方式。


  整体而言,四念处是一个过程,是以身、心为所缘的一整套修行方式。身念处须以心来观照,同时也会察觉种种感受,生起各种心。感受不离身心,身与心两者互相影响,身是心的依靠与展示场,而所呈现的身心现象即是「法」,每一现象有其各自的特性(自相)36与共同的性质(共相)37。每一念处若结合法念处的修习,都可成为解脱的法门。


  身念处分别而言,有十四种练习,每种练习(身)后,观五蕴生灭,缘起、无我(法),就可以获得解脱。在受念处中,有九个要素,即观九种感受(受),再观五蕴生灭,缘起、无我(法),便可获得解脱。在心念处裡,观照十六种心,如实了知它们(心),接着观五蕴生灭,缘起、无我(法),即可获得解脱。法念处有五种方法,皆可以修习而获得解脱。不论是何种念处,如果我们热诚、正知、正念地修习,都可获得解脱。


  如同编造房子的人,依照需要,用不同的材料,以不同的方式切割、组合这些材料,而建造成一栋房子。同样的道理,四念处是一个过程,佛先将它分成四部分,然后每部分再细分成各种修行方式。


  总之,要让四念处的修行成熟,必须先观四念处是个解脱的过程,它们结合在一起,无法截然分割。不同的修习法,不会矛盾冲突,而是彼此相互增上,使定慧渐趋成熟圆满,而达到解脱。此过程能够成熟、走上解脱,最重要的是对法念处的了解。掌握法念处的精义,前面的念处才能变得圆满。若从不分别的角度来说,法念处包括所有的法;如果分别而说,法念处是除了色(身念处)、受(受念处)、识(心念处)之外,想蕴、行蕴的所有法。


  注释书中以古城来作譬喻,解脱、涅槃好比是座古城,古城的周围有城牆,东、南、西、北各有一个城门。东门就如身念处,身是我们存在的最粗显部分;南门好像受念处,受是比身微细的第二部分,西门好比心念处,心比受更微细;北门就像法念处,法念处是包括涅槃在内的一切法,所以它范围最广,也最微细。


  修行者如果要实现解脱、体证涅槃,除了从四门进入之外,别无他法。

  

九、四念处共通的修习法


  关于四念处的修习有些要点是贯通整部经典的,适用于身、受、心、法任何一个念处,以下稍作介绍。比丘安住于身,循身观察,热诚、正知、正念,捨离对世间的贪欲与忧恼。安住于受,随观感受,热诚、正知、正念,捨离对世间的贪欲与忧恼。安住于心,随观心识,热诚、正知、正念,捨离对世间的贪欲与忧恼。安住于法,随观诸法,热诚、正知、正念,捨离对世间的贪欲与忧恼。


  
(一)具三心捨贪忧


  修习四念处须具备四个条件─ ─具备热诚、正知、正念三心,以及去除身心世间的贪欲与忧恼。如果修行者不热诚、不正知、失念,无法去除贪欲与忧恼,那麽他的业处就无法成功,此四个条件是随观念处不可或缺的要素。


  第一要件是热诚(Atapi), Atapi 原意是热,意指热诚、热切,对事物有浓厚的兴趣,还有努力、精进的意思,亦即北传所译的「四正勤」38。若无兴趣、热诚,则做任何事都会意兴阑珊,当然无法修习四念处,而解脱烦恼。有热诚修四正勤,意指不放逸,不让烦恼生起,若烦恼生起便立刻断除,即是「热」、「热诚」。若不立刻断除,就是不够「热」。这是离开烦恼的第一要件,要热、要精进。


  第二要件是正知(sampajana),正知就是智慧,即正确地、完整地、平等地观照所缘。正知有很多层次,在修行的每阶段都需要正知。修四念处最重要是以四种正知39审视如何做对自己修行是最有益、最适宜的。南传佛教说明修行的过程,在智慧方面特别强调四种正知,包括四种不同的智慧在裡面,提供一个好的方便来断烦恼,实践无我境界,这是离开烦恼的要件。四种正知是了解无我的智慧,以此为方便,来了解无我的道理。四念处修行的目标,即是领导我们达到无我的境界。


  第三要件是具念、正念(satima),要不断地保持正念。热诚与正知是正念重要的缘。若无热诚与正知,正念就不明显。在此,正念、热诚与正知连在一起,是一个过程。所以,若修习身念处,同时也在修四正勤、四种正知,它们无法分开。若修习安般念,必须先以正念专注于呼吸,再以正知清楚地知道呼吸。随时保持正念在呼吸上,不忘失呼吸即是正念;清楚地了知呼吸是正知;为清楚地了知呼吸所付出的努力是热诚。懈怠、迷煳、疏忽、放逸的心,将无法清楚地觉知呼吸。所以,在修行时,热诚、正知与正念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要件是捨离对世间的贪欲与忧恼,佛陀说明了修行必备的三项要件后,接着开示必须捨弃的两种烦恼,若不能捨弃它们,就无法获得高度的定力与智慧。在佛教的语言中,「世间」(loka)是指五蕴、名色、十二处、十八界,是破坏、干扰、逼迫、崩坏的意思,我们的五蕴、我们的世间是连续不断破坏的过程。忧恼与瞋相应,繫属于瞋。整句的意思是除去对世间的贪与瞋。经文在这裡虽然只提到贪、瞋,但是在此是以贪、瞋,指称所有的烦恼、障碍。五蕴既是连续不断崩坏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去除对它的执着。注释书说「捨离」意指断烦恼,要去掉贪、瞋,去除五盖,修行才可能成就。


  贪与瞋是五盖的归纳,贪是执着所有名、色(五蕴)的所缘;瞋为厌恶所有的名、色(五蕴)的所缘。若能不执着、不厌恶,才可实现四念处的智慧。捨离五盖可以用定镇伏,用慧断除。修四念处想要成就,应克服关于世间、五蕴、十二处等所有的烦恼,特别是贪、瞋。若能了解真正的身,不会生起执着,也不会拒绝。如果用这种态度修习,则能离开烦恼,继续安住于清淨的心。如此也能清楚了解止与观的密切关係。成就止与观的条件就是离开五盖,特别是离开贪与瞋,离开贪与瞋,才能修正定、正观。


  不但是在定中,在日常生活中的任何时刻都要努力,以正知、正念来捨离五盖,我们才能保持正念。在《杂阿含经》中佛陀以自己为喻,说明失念的后果,就如空中的飞鸟随时有遭到捕捉的危险。佛说在过去世他曾经是隻锦色的孔雀,由于非常地努力修行,所以猎人无法捕捉牠。不过,有次由于牠看到一隻雌孔雀,心受到迷惑,失去正念,猎人因此轻易地捕捉到牠。同样地,若不修习念处,我们就是在五种妙欲或摩罗的境界;若修习四念处,我们即是留在父母、祖先的境界40,所有解脱世间的诸佛、阿罗汉的境界。所以,四念处是修行者的


  根本、清淨的处所。若修行者不离开这境界,时时有正念,如那隻孔雀能看清陷阱,猎人无法捕捉牠。如果修行者离开四念处,就好像那隻孔雀看到雌孔雀,一时失去正念,就掉入猎人的陷阱。所以四念处的修行是时时都在「法」中,时时都要捨离烦恼,若有一念心留在烦恼裡,就不是在修四念处。


  最明显的烦恼是贪与瞋,生起贪与瞋,所有其他的烦恼就随之而来;若有热诚、正知、正念,烦恼就无机会介入,四念处的修行就是没有烦恼的境界。


  热诚、正知、正念,捨离贪、瞋这四项也是四念处的内容,它们是不能分开的,有这四个要件,四念处才能成就。具足这四个要件,我们就不断地留在无烦恼的境界。如此止观的修行便可以成就。所以,我们是以修习四念处而入涅槃古城。


  因此,经文在此总释四念处时,每个念处前都提到这四个要件。因为缺少它们,就无法修习四念处。


  当然,修习四念处不只需要这四个要件,而是包括所有的善法,只是这四个要件是最具代表性、最重要的。

  

(二)观内外、生灭


  如是,比丘安住于身(受、心、法),观照内身(受、心、法);安住于身(受、心、法),观照外身(受、心、法);安住于身(受、心、法),观照内外身(受、心、法)。安住于身(受、心、法),随观生法;安住于身(受、心、法),随观灭法;安住于身(受、心、法), 随观生灭法。


  这段落在整部经中重覆出现,依据身、受、心、法所在章节不同而变更所缘。在这个关键段落中,佛陀叙述了四个念处的共通修习法。所有的修行者,不论从那个念处、那个方法开始,都必须经历观内(ajjhattam)、观外(bahiddha)、观内外(ajjhatta-bahiddha),以及观生、观灭、观生灭的阶段。修习了这些后才能「无所依而住,不再贪着世间之任何事物」,完全不执着身心世界,达到解脱。


  「观内」是观自己的五蕴身心;「观外」是观他人的五蕴;「观内外」,是自他交替观察。为什麽需要观照他人呢?因为我们不只执着自己的五蕴,也执着他人的五蕴,所以两者都必须观照。如何观呢?初学者可以推论或观想的方式,观想「他人」的情况与「自己」的相同,待止观有基础后,便能如实照见了。


  「观内外」之后是「观生灭」,这是四念处的观察重心,如实观察五蕴身心的实相─ ─五蕴是不断生灭变化,是「无常」的;五蕴不断受生灭压迫,是「苦」的;五蕴生灭无常,并无不变的「我」存在,是「无我」的。由粗显层次至深细的层次,逐渐解开繫缚身心的烦恼,乃至完全解脱。


  依照注释书或《无碍解道》( patisambhidamaga )的说明,实现解脱过程要靠五种断,或称五种远离,就如七种清淨法41,渐渐断除烦恼,走上解脱。


  第一种是镇伏断(vikkhambhana vossago)是属于奢摩他的部分,用定镇伏烦恼,就能呈        现清淨的心。在修习安般念时,是以安般念来实现镇伏断。


  第二种是彼分断(tadaNga vossaggo)是属于毘婆奢那的部分,一般经典中,彼分断即指以律仪来远离烦恼,在此彼分断是以观智一分一分地捨断烦恼。身的彼分断是不染,心的彼分断是无贪。这需要有力量的观,才能随分地捨断烦恼。什麽是有力量的观?如在《清淨道论》中列举于观的过程中,要远离十种观的随烦恼42,例如光明、轻安等,能远离随烦恼的观,便有力量断除烦恼。


  若观智成熟,能直接照见真实法的生灭,持续的观「生灭」愈来愈快,法的「生」愈来愈不明显,「灭」变得愈来愈明显,这便是有力量的观。此时不在意法的「生」,专注地观法的「坏灭」,就达到了坏灭随观智(bhagga-nana)43。实现坏灭智后,再持续的观坏灭,到行捨智44 ,实现第三种正断断(samuccheda vossago)。正断断是在见道位45,然后进入修道位,以出世间观断除烦恼,证悟道果,即是第四种安息断或止灭断(patippassaddhi vossago)。


  最后是出离断(nissarana vossago),完全解脱实现涅槃,安住在无烦恼的情况,证得漏尽智、无生智。这是完整的安般念与四念处的修习过程,修行者都要经历此过程。

  

(三)七种随观


  注释书引《无碍解道》说明七种随观法46,配合内外、生灭观察,可以成就观的智慧。


  第一、无常随观(aniccanupassana):观身(受、心、法)是生灭无常的,能去除常想。


  第二、苦随观(dukkhanupassana):观身(受、心、法)是苦非乐的,这样能去除乐想。


  第三、无我随观(anattanupassana):观身(受、心、法)是无我的,如此能去除我想。


  第四、厌离随观(nibbidanupassana):观身(受、心、法)为无常、苦、无我时,会厌离身体,而不会执取身体,断欢喜想。


  第五、离欲随观(vuiraganupassana):观身(受、心、法)为无常、苦、无我时,对身不起染心,而远离欲想。


  第六、寂灭随观(nirodhanupassana):观身(受、心、法)为无常、苦、无我至相当程度时,暂时去除烦恼,捨弃集想。


  第七、捨遣随观(patinissagganupassana):观身(受、心、法)为无常、苦、无我时,能捨弃、不执着它们,心会倾向涅槃,而捨弃执取。


  以七种随观的智慧去观照身、受、心、法念处,便能对治四种颠倒,寂灭烦恼,趣向涅槃道。

 

禅修开示(四)

 
十、四念处的所缘


四念处的所缘有身、受、心、法四个,以下依次简介。

  

( 一 )身念处──观身不淨


  身(kaya)是「聚」、「群体」、「组合」,如头髮、牙齿、指甲等的组合。Aya 在梵文裡意指「来」,或出生的地方,所有可厌恶的、不淨的东西都从身体出生,所以称为「身」。


  第一念处是「安住于身,循身观察」。「循身观察」如此翻译很恰当,玄奘译为「循身观」47 。念处包括定,念根一定要与定根结合,才算是修习念处,意思是以定将作意保持在身体上,持续地观察身体。什麽是定?定的功能是不散乱,将心专注在所缘上。观身时,你的所缘是身体,而不散乱在其他所缘。身体只是不同部分的组合,犹如汽车是由轮胎、引擎、驾驶盘等各部分组装而成。观身体就不是观「我」48,我们平时会把身体看成是一个实体,但是用定观察身体时,看到的是头髮、肌肉、骨头、内脏,或地、水、火、风、色、香、味等。


  「安住于身」,意指将作意专注在身体中,很清楚地观察身体是由地、水、火、风等部分所组成,没有「我」存在。为什麽作意在身体上而观察身体?这是用来解开身体,解开「我」的密集49概念。身体不是「我」,它只是不同部份的相续组成。身体的每个部分有不同的功能,如果你能如此地了解,便可以解开身体的密集概念。这时候,你就是观身体,观身体的各种组合,不是观「我」。


  「循身观察」,「循」意指不断随顺观察。注释书说以定来固定所缘,只专注一个所缘,不注意其他所缘,以便清楚了解所缘的自相,并去掉密集概念。它的自相是和其他自相不同。为什麽我们会认为身体是我,因为我们误解无常生灭的「法」是相续不断、恆常不变的。所以修习身念处是在多个所缘裡,观一个所缘,解除执着身体为「我」的颠倒。


  身体是个集合体,无另外的身、男人、女人、父亲、儿子等存在。凡夫看不到「身」的真实情况,对此集合体生起种种误解,产生许多烦恼与执着,就如受到枷锁束缚,不得解脱。注释书与好几部经论中引用一个偈颂,《清淨道论》注释书中也有提及:「凡愚所见非真实,真实不被凡愚见,不见真相受束缚,受束缚故难解脱。」50 观身有何目的、利益呢?凡夫不如实观身,不知「身」是集合体,是生灭变化、不淨的,因此执着身体,所以继续不断地受苦。修身念处的目的即是让我们如实了解「身」,捨离对「身」的执着,当然也能捨离其他的执着。身念处的修行是方便捨离关于「身」的执着。这执着的根本是观身为淨,所以身念处是强调不淨观的道理。就如注释书说「身」是所有可厌恶的东西出生的地方,充满种种不淨。如实观身意指如实观身为四大与所造色51,观照身体的各个部分,都是不淨的。


  身体的束缚包括身体的老、病、死与与心的杂染。人们会恐惧老、病、死是因为执着身体,怕失去所拥有的年轻、健康、生命等。所以,要如实观察身体,了解它的无常、苦、无我、不淨,放下对身体的执着,解开所有的束缚。

  

(二)受念处──观受为苦


  「安住于受,观察感受」。为何佛陀要如此说?首先我们要专注在受,才能真正地了解它的自性是领纳─ ─直接体验目标,即身心对某种体验所生起的感受,可分类为三种受或五种受。领纳可经由六种途径,亦即六受身52。


  然后我们要不执着在受,不执着在受最佳的方便是了解各种受为苦。为何所有的受是苦?佛陀说苦受如刺,它本身即是苦,它生时是苦,住时也是苦;乐受,生时、住时是乐,但灭时变成苦。所以有三种苦─ ─苦苦、乐苦、坏苦。坏苦属于行苦,不苦不乐受,也属于行苦,诸行皆是无常,所有的无常皆是苦53。我们要了解,同一刹那中只能有一种感受生起,苦受时,不可能有乐受、不苦不乐受;乐受时,不可能有苦受、不苦不乐受等。它们都是不断变化的过程,我们要思惟所有的受为苦,在此「苦」并非痛苦的意思,而是指无常。


  同样地,我们要以七种随观思惟各种受。对于受要厌恶、捨离,不让心受到污染,因它是无常、苦、无我的。在此强调思惟受是苦,因为思惟苦是捨离受的执着最有效的方便,而并非说不思惟受为无常、无我。


  修受念处也要具足热诚、正知、正念、去除贪瞋等四个条件。如果是钝根,要修身念处,再修受念处;如果是利根,可直接修受念处、法念处。

  

(三)心念处──观心无常


  心是所有的法裡最无常的法,在《增壹阿含经》中提到,心的变化是最快的。依照南传佛教的说法,心法的变化比色法的变化快十六倍54。虽然心在所有的法裡最无常,变化过程也最快,却是最容易迷惑众生的。众生往往认为心是「常」的,所以执着为「我」,认为心就是「我」,这是众生最强烈的执着,也是最难去除的想颠倒。所以要练习捨离心的执着,如此才能入涅槃的境界。我们要不断地练习思惟心的无常,去掉执着心为我的颠倒。同样地,修习心念处时,要以智慧安住于心而观察心,观察心中不断生起的心的情况。心,是连续不断生灭变化的过程,心的特相是识知目标(vijAnana);其现起在修行者体验裡是一连续不断的过程;其近因是名色,因心无法不依靠心所与色法单独生起。心纯粹只是认知或识知目标的过程,其中并无一个属于造作者的实体存在,就如镜子一样55 。南传阿毘达摩以五门56(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与意门(意根)的心路过程57来说明,将心分别为八十九种心58,有的是属于唯作心59的转向心60、确定心,是无记的、自动的心;有的是属于异熟心61的领受心、检查心、彼所缘心;有的是善、不善的速行心62。所以,心是连续不断生灭、改变的过程。唯作心、异熟心只有一刹那,善心、不善心不会连续超过七刹那。心连续不断生灭变化,无法自主,没有实体。如此思惟,就能渐渐捨离「常」、「我」、「众生」、「男人」、「女人」的概念。


  如何思惟心的无常?心有多种呈现方式,不会单独生起,依照它的所缘而有不同的心,从眼识至意识,在心路过程中,有不同的名法,我们必须很清楚它们的不同分别,是属于欲界、色界、无色界,或是善心、不善心、无记心;然后分别它的增上缘,是来自眼根、身根等,如此观察,便能分别不同的心,渐渐地了解它的变化性、缘起性。在心念处,特别强调观心的无常。

  

(四)法念处——观法无我


  法念处是四念处的最后一个念处。它的范围最广,包括所有最微细的所缘,即所有的法。依照法的自相与共相来观察。每一法都有其个别的自相,所有的法有共同的相,了解自相才能了解共相。


  法念处强调无我,观五盖、五蕴、十二处、七觉支、四谛等是法念处的重要内容。五蕴是指身心世间;五盖包括所有的不善法;七觉支是所有的善法。了解善法、不善法,了解五蕴、十二处与它们的无常,了解这一切法才能见到四圣谛。什麽是「法」?有自相才是「法」,例如昏沉63 是「法」,是一个重要的心所,它的自相不变,今天的昏沉、明天的昏沉、再过二十年的昏沉,都是一样的相。因它的相不改变,所以它是真的「法」,是真正实际经验的内容。若不具自相的就不是实际经验的内容,若能了解什麽是实际的经验,才能了解涅槃。


  所有有自相的「法」都是无常生灭,这是「法」的共相。这无常的过程不易看到,若看不到自相,就无法看到无常的过程。例如桌子看起来似乎没有改变,实际上它是连续不断地在变化,但是从桌子表面看不到这过程。如果观察桌子硬、粗、重等的自相,可以看到它是不断破坏的过程。它是色法,是地、水、火、风,是不断在破坏的聚合体,不是实在的桌子。如实知见后,才能进入「法」的境界。


  如何了解所有的法?南传以相(特相)、味(作用)、现起(生起)、足处(近因)分别诸法,方便了解诸法,这些是智慧的资粮。


  如果你特别聪明可以直接修习法念处,佛陀有时应机讲五蕴、四圣谛,闻法者也都能开悟成为阿罗汉。因为他们的功德具足,开悟的机缘已经成熟。如果你过去世有修行,有足够的波罗蜜,也可以直接修法念处。


  修习法念处的要件与身念处、受念处相同,要用热诚、正知、正念、去除贪瞋等来修习。

  

十一、结语


  以上先归纳总说四念处,为何在进入个别的念处之前要先归纳总说呢?因为要强调四念处是个不断捨离烦恼的过程,如在修身念处时若能捨离烦恼,在修习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时也能捨离烦恼。若能在修习法念处时捨离烦恼,修习身念处时也能捨离烦恼。由于离开烦恼是个不断的过程,所以,先依照四念处的次第整体概介,将一些观念交待清楚后,再进入个别的念处修法会比较容易,这是四念处归纳总说的要旨。


  若我们想以四念处作为解脱的法门,一定要运用法念处,以法念处才能将身、受、心结合在一起。身、受、心念处最后必须了解「名」、「色」的分别。在修行解脱的过程,有「名」、「色」的分别,四念处才能完整。所以,一定要有法念处,四个念处才能成为一个不断的过程,一个捨离烦恼的过程。


  四念处是一个整体,一个修行的过程,修习任何一念处时,它们会一起出现。修身念处时,受、心、法念处都会一起出现,只是强调以那一个方法入门而已。例如修身念处时,分别四大,修习四大以后,你的经验会包括受、心、法。至法念处分别五蕴,也包括身、受、心。待四念处成熟,了解四圣谛,体证涅槃。

  
全文完

  

【注解】


  (1) 南传巴利经藏中有两经说明「四念处」的修习法;一经在《长部》第22经(D.22),一经在《中部》第10 经(M.10)。两经内容大致相同,不过《长部》第22 经在法念处对「四圣谛」有更详细的解说;整部经的篇幅也较长,所以《长部》第22 经被称为《大念处经》,《中部》第10 经则称《念处经》。北传汉译藏经中,《中阿含经》卷二十四第98 经《念处经》(《大正藏》册1 , 页582 中~584 中)、《增壹阿含经.壹入道品》第十二第1 经(《大正藏》册2 , 页568 上~569 中)、《杂阿含》第605~639 经(《大正藏》册2 , 页170 下~177 中),有类似内容,但各经内容不如《大念处经》详细完整。


  (2) 南传佛教:又称南方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源于印度,其后向外传播,分成两大主流,流传于东南亚一带,包括斯里兰卡、缅甸、泰国、高棉、寮国等地之佛教。南传佛教之三藏以巴利文书写。另一主流,经中亚传至中国、韩国、日本,及由尼泊尔传入西藏、蒙古一带,称北传佛教、北方佛教。南、北传佛教在法服、戒律、典籍、学说、实践等方面,各有偏重,也各有特色。参阅《佛光》「南传佛教」,页3750 、「北传佛教」,页1586 。


  (3) 根据一些学者的考证,拘楼国即今印度首都新德里。


  (4) 二十一种解脱方法是身念处十四种方法:(一)安般念;(二)四种威仪;(三)四种正知;(四)不淨观;(五)四界分别观;(六)~(十四)是墓园九相。受的九种要素与心的十九种要素,各算一种方法,法念处有五种方法,合计《大念处经》共阐述二十一种解脱的方法。


  (5)《大念处经》的注释书:Samaggala Viiasini Volume III Maha Satipatthana Sutta Vinnana(《长部》注释书三《吉祥悦意.大念处经》PTS, 1971)。注释书的内容一般认为源自最早期的佛教。巴利三藏原始的古老注释书,在公元四世纪左右便失传。现在的版本是根据斯里兰卡所找到的辛哈利语(Sinhalese)的早期译本,由觉音尊者(Buddhaghosa)重译回巴利文。Nyanaponika Thera, The Heart of Buddhist Meditation, Kandy , 1992 , p.10 。


  (6) D.15 ,相当于北传《长.第13 大缘方便经》,《大正藏》册1 , 页60 上、《中.第97 大因经》,《大正藏》册1 , 页578 中。


  (7) 南传有两经:《心材喻大经》(M.29)与《心材喻小经》(M.30);北传无。


  (8) M.82 ,相当于北传《中.第132 赖吒罗经》,《大正藏》册1 , 页623 上。


  (9) M.106 ,相当于北传《中.第75 淨不动道经》,《大正藏》册1 , 页542 中。


  (10) 参见《法句经》(南传)203 偈(Dh.203)


  (11)“ekayana-magga”是複合词,“eka”是「一」、「单一」、「唯一」。“ayana”是「行路」、「目的」、「往来」。“magga”是「道路」。汉译相关经文之译词中,《杂》译为「有一乘道」(《大正藏》册2,页139 上、页171 上、页322 上);《中》译作「有一道」(《大正藏》册1 , 页582 中);《增壹》译作「一入道」(《大正藏》册2 , 页568 上);《别译杂阿含经》译作「唯有一道」(《大正藏》册2 ,页410 中)。大多数英译为「唯一之道」如Soma Thera, The Way of Mindfulness, p.17. U Silananda, Four Foundations Mindfulness, p.2. 译为“the onlyway”, Nyanaponika Thera, The Heart of Buddhist Meditation, p.14. 译为“the sole way”, Sann Lwin, Great Discourse on Steadfast Mindfulness, p.1.译为“the one and only way”。就文献角度言,南传经典中的“ekAyana-magga” 是对四念处的专称,没有其他修行法被称为“ekayana-magga”,因此以「唯一之道」来特称四念处的崇高立场,是可以理解的。参阅何孟玲,〈《中部.念处经》四念处禅修方法之研究〉,华梵硕士论文,页30 。


  (12) 加行:即加功用行,为了成就涅槃所做的一切努力。


  (13)“Nibbana”源自动词“nibbati”,意为「被吹灭」、「被熄灭」,佛教以它表示熄灭了世间贪、瞋、痴之火,或去除了渴爱的纠缠。涅槃乃佛教终极的实践目的,分为有馀涅槃与无馀涅槃,前者是虽断烦恼,仍有五蕴之依身;后者烦恼灭尽,五蕴亦灭尽无馀。参阅《佛光》「涅槃」,页4149 。


  (14)(奢摩他),「观」为“vipassana”「止」为“samatha” (毘婆舍那)之意译。「止」是藉专注特定对象(所缘、目标),止息一切妄念、烦恼,达心一境性的禅定。「观」是以智慧观照此一特定对象的自相,可由特相、作用、现起、近因四方面观察;观照共相,一切法皆有无常、苦、无我的特质。由止培养定,由观开展慧;以定伏烦恼,用慧断烦恼。有定力,才能看清楚所缘,修真实观,断除烦恼。止与观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以完成解脱。参阅《佛光》「止观」,页1476 。


  (15) 「无为」是「有为」的对称,指非因缘所造作,离生灭变化之法。原係涅槃的异名,后世更于涅槃外立种种无为,于是产生三无为、六无为、九无为诸说。参阅《佛光》「无为」,页5112 。


  (16) 中道:离开二边之邪执、极端,不偏于任何一方的观点、方法。中道係佛教的根本立场。因八正道的实践是远离乐欲及苦行等偏颇的生活态度,由此得以完成智慧,趣入涅槃,故称八正道为中道,乃实践上的中道。若正确理解缘起的真理,因而远离常见与断见,或有见与无见等偏颇之看法,住于中道正见,此为思想上的中道。参阅《佛光》「中道」,页1030 。


  (17) 念处之道是八圣道分中的前行道,此前行道是唯一的道路。此道路成就世间八正道,圆满出世间八正道,实现涅槃。《无碍解道》:「八支道中胜,四谛理中胜,离欲(涅槃)法中胜,此实唯一道,清淨诸知见,汝等顺此行,降魔灭众苦。」参阅MSV, p.745 、帕奥禅师讲述,《正念之道》(高雄市:淨心文教基金会,民90),页37 。


  (18) Dh.17「人若前作恶,今则奉诸善,如月出云散,普明照世间。」之故事。《法句经》的注解中,有许多与经偈内容相关的故事,近来并集为单行本流通。参阅达摩难陀编着;周金言译《法句经故事集》(宜兰:中华印经协会,2003 年),页332 。


  (19) 参阅Sutta Nipata verse 949.、MSV, p.746 、《正念之道》,页38-41 、《法句经故事集》,页279 。


  (20) 阿罗汉(arahant):第四果(最高果位)。指断尽三界烦恼,证得最后智,而堪受世间大供养之圣者。参阅《佛光》「阿罗汉」,页3692 。


  (21) 四无碍智:指四种自由自在无所障碍的理解能力(智解)与言语表达(辩才),均以智慧为本质,故称四无碍智;就理解能力言之,称四无碍解;就言语表达能力而言,称四无碍辩。即法无碍解、义无碍解、词无碍解、辩无碍解。参阅《佛光》「四无碍智」,页1778 。


  (22) 神通(abhinna):依修禅定而得无碍自在、超越人间、不可思议之作用。有神足、天眼、天耳、他心、宿命、漏尽等六种神通。得神通者,亦有各种层次,唯佛陀六神通无碍自在。参阅《佛光》「神通」,页4251 。


  (23) 火遍三昧:火遍是十种遍处禅之一,以火相为所缘,修习禅定。参阅觉音尊者着;叶均译,《清淨道论》(高雄市:正觉学会,民89)页170 。


  (24) 波罗蜜(pAramita):由过去世乃至今生所累积的善业、功德等成就解脱的资粮。


  (25) 悦行(Patacara)Dh.113 :「若人生百岁,不见生灭法,不如活一日,而得睹见之」之故事。参阅《法句经故事集》,页230 。又《长老尼偈》的注释书也提到这个故事(5 偈‧10)。


  (26) 须陀洹果(sotapanna):上座部佛教四果中最初之圣果,故又称初果。译为:「入流」、「预流」,入于圣流之意。断三结,即我见、戒禁取见及疑结。初果圣者最多经七番人天的轮迴,必然解脱。参阅《清淨道论》,页693 。


  (27) 天人于寿命将尽时身体所现的五种衰亡相。即(一)头上花萎靡;(二)腋下出汗;(三)衣裳污秽;(四)身失威光,且生臭气;(五)不乐本座。参阅《佛光》「五衰」,页1142 。


  (28) 修习四念处,走上解脱的正道,观智渐成熟,至种姓智,超越凡夫种姓入圣者种姓,直接取涅槃为所缘,悟入道智,证得果智,实践出世间道。参阅《清淨道论》,第22 章。


  (29) 南传阿毘达摩(Abhidhamma)亦作论藏;是上座部佛教所承认的巴利三藏圣典之一,是佛教权威性的圣典。论藏裡有七部论:《法聚论》(Dhammasangani)、《分别论》(Vibhanga)、《界论》(Dhatukatha)、《人施设论》(Puggalapannatti)、《事论》(Kathavatthu)、《双论》(Yamaka)、《发趣论》(Patthana)。《法聚论》与《发趣论》对心有详细的分别。参阅菩提比丘英编;寻法比丘中译,《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香港:佛教文化事业,1999)导读,页xviii 。


  (30) 「念」是十九个遍一切美心的心所之一。「美心」,或可译为「善心」。在瑜伽行派「念」是属于五种别境心所。参阅《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页71 。


  (31)“Arammana”或译为「对象」、「目标」、「缘境」。


  (32) 四食:即段食、触食、思食、识食。「食」指作为强大助缘以维持其他法之法。段食是指食物的营养或食素,能维持、滋养色身。触食为有漏之根境识和合所生,以触心所为体,对所触之境生起喜乐,而长养身者。思食于思心所欲求之境,生起希望之念,以滋长相续诸根。识食是以识为食,支持有情生命。四食滋养维持一切名色法的相续。参阅《佛光》「四食」,页1741 。


  (33) 四漏:即欲漏、有漏、见漏、无明漏。「漏」(Asava)意指流出之物,一般指烦恼而言。欲漏是对欲乐之贪染;有漏是对有(存在或生命)之贪着;见漏是对邪见的执着;无明漏乃烦恼之根本,令众生轮迴生死,无法出离。


  (34) 四种取:欲取、邪见取、戒禁取、我论取。欲取是对欲乐强烈的渴爱,也包括对一切世间之物的渴爱。邪见取是执着邪见,如断见、无作见等。戒禁取是认为持种种戒禁,如狗戒、牛戒等,能够导向解脱。我论取即是执着「身见」,认为五蕴的任何一蕴是「我」或「我所」,经典中提出二十种身见。参阅《佛光》「四取」,页1704 。


  (35) 南传有《象迹喻大经》(M.28)、《象迹喻小经》(M.27);北传有《象迹喻经》,《大正藏》册1 , 页464 。


  (36) 自相(sabbAva-lakkhaNA),又作自性,指自体个别的体相,亦即不与其他相共通,而具有自己一定的特质者。参阅《佛光》「自相」,页2528 。


  (37) 共相(sAmanna- lakkhaNA),共通之相;一切法皆有无常、苦、无我的共相。


  (38) 四正勤:又名四正胜、四正断,策励身、口、意的修行,不令放逸。即:已生恶令速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


  (39) 四种正知为(一)有益正知(satthaka-sampajanna);(二)适宜正知(sappaya- sampajanna);(三)行处正知(gocara-sampajanna);(四)不迷惑正知(asammoha -sampajanna)。参阅本书:正知。


  (40) S.47.6,《杂.第617 经》,《大正藏》册2 , 172 下。


  (41) 即戒清淨、心清淨、见清淨、度疑清淨、道非道智见清淨、行道智见清淨、智见清淨。


  (42) 观智未成熟会生起光明、智、喜、轻安、乐、胜解、策励、现起、捨、欲十种观的染。若要观智成熟,更上层楼,须远离十种观的染。参阅《清淨道论》,页654-658 。


  (43) 参阅《清淨道论》,页662 。


  (44) 行捨智(sankhArupekkhA-nANa)是世间最高的观智。观一切行法的无常、苦、无我,并以种种行相观空之后,禅修者捨断怖畏与欣喜,对诸行无动于衷而中立,不执着它们为「我」或「我所」。参阅《清淨道论》,页674 。


  (45) 见道:行捨智后,以涅槃为所缘,于道心生起的一刹那,断除三结(身见、疑、戒禁取),同时彻知苦谛、断除集谛、证悟灭谛(涅槃)、开展道谛。见道以前为凡夫,入见道以后为圣者。


  (46)「依无常而观以断常想,依苦而观以断乐想,依无我而观以断我想,厌恶以断欢喜,离欲以断贪欲,令灭以断集,定弃以断执取。」《汉译》卷43 , 页79 、MSV, p.757~758 、《正念之道》, 页66。


  (47) 输入「循身观」于CBETA 电子大藏经共查到187 笔。玄奘译《大般若经》、《瑜伽师地论》皆译为「循身观」。「循」本义作「行顺」解,乃顺道而行之意;此处作依次随顺观察之意。


  (48)「我」(Atuman):原意为呼吸,引申为生命、自己、自我、本质。泛指独立永恆存在的主体,此主体存在于一切物之根源内,支配统一个体,乃印度思想界重要主题之一。佛教主张无我说,明示缘起的存在,否定永恆(常)、独一(一)、自主(主)、支配(宰)的「我」。身,是因缘和合而成的集合体,没有常、一、主、宰的「我」存在。参阅《佛光》「我」,页2937 。


  (49) 密集(ghana):意为紧密的、结实的。身是因缘和合而成的集合体,凡夫被外表的整体概念所蒙蔽,故有密集的概念产生。若能以智慧观察,看清楚身的真实情况,便可解开密集。


  (50) MSV, p.757 、The Way of Mindfulness, p.35 、《正念之道》,页64 。


  (51) 身由地、水、火、风四大种色与由大种所造色所组成,共二十八种色法。色法无法单独存在,只能以色聚的组合型态存在,共有二十一类色聚。同一粒色聚裡的诸色,同住一处,同时生灭。同一粒色法的所造色,来自或依靠同一色聚中的四大,而四大是互相依靠。以智慧如实照见它们。参阅《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页231 、帕奥禅师着;弟子合译,《智慧之光》(马来西亚:第三版2003),页79 。


  (52) 六受身:是眼触生受、耳触生受、鼻触生受、舌触生受、身触生受、意触生受。


  (53)「观乐受为苦,观苦受如刺,捨受之宁静,观之为无常,比丘如实知,寂然而行道」S.IV.207, PTS、MSV, p.761 。


  (54) 有的主张十六倍,也有主张十七倍。十六是印度吉祥的符号,说十七是加上过去的前一刹那,那不应该算,所以严格说应该是十六。参阅《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页145 。


  (55) 参考《清淨道论》,页6 。


  (56) 五门心路过程(pan cadvara-vithi):当目标撞击任何一个根门时,有分产生波动、被截断,接着「五门转向心」生起,转向该目标,之后生起五识,如「眼识」,能识知颜色。紧接而起的是「领受」眼识所识知颜色之心,随后生起推度或「检查」该目标之心,接着生起「确定」目标之心,然后有一系列(一般是七个)的心执行「快速地跑」(速行心)向目标,以识知它。若目标是「极大所缘」(明显),在速行后会有两个「彼所缘」生起,缘取前速行已识知的目标为自己的目标,彼所缘之后心再度沉入有分。若目标不明显,彼所缘不会生起。注(56)~ (62)参阅《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四章。


  (57) 意门心路过程(manodvara-vithi):当心路过程发生于五门时,事实上涉及两门:根门与意门。意门心路有二:(一)随五门之后生起;(二)纯粹只发生于意门的心路。


  (58) 阿毗达摩藏将心分别为许多种类,即八十九心,或一百二十心。我们一般所认为的心识,实际上是一连串刹那生灭的心,极迅速地相续生灭,我们无法察觉它们是个别不同的心。阿毗达摩不单是把诸心分门别类,更重要是呈现它们为一紧密相互交织的整体。《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页8 。


  (59) 唯作心(kiriyacitta):这类心非业亦非果报。它虽涉及心识活动,但此活动并没有造业,因此不能产生果报。


  (60) 转向心(Avajjanacitta):当外在目标撞击根门时,该心在相符五识生起之前生起,作用是转向呈现于根门的目标。若在五门生起,名「五门转向心」。在意门心路过程生起名为「意门转向心」。


  (61) 异熟心(vipakacitta):是过去业的异熟,是最后死心的无明相续。


  (62) 速行心(javanacitta):直译为「迅速地跑」。一系列(一般是七个)的心执行快速的跑向目标以识知它的作用。从道德角度来说,这速行阶段最为重要,因为善心或不善心即在此阶段生起。

  (63) 昏沉(thina):是心的软弱或沉重。特相是缺乏精进;作用是去除精进;现起是心的消沉;近因是不如理地作意,无聊或懈怠。《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页63 。

 

禅修开示(五)

 
身念处   Kayanupassana

  
一、安般念(Anapanasati)

  
(一)安般念与身念处的关係


  佛陀说明安般念是在身聚裡面。身聚意指身体是由很多不同的部分所组合,一般说有三十二部分2,如头髮、体毛、指甲、牙齿、皮肤等,若继续分别即是地、水、火、风四大与四大3 ,如眼淨色、耳淨色4等。不论地、水、火、风四大或是所造色,都是生灭无常(无常),不断受无常的逼迫(苦),没有不变的实体存在(无我)。如此观察身体,就不可能在身体中看到「我」,看到真实存在的众生、女人、男人。在修习身念处后,就会渐渐远离这些概念,而经验身体是无常、苦、无我,是空的;就能慢慢放下对身体的执着。


  安般念包含在身体裡,是身体的一个部分,是身聚裡的一个身聚5,两者无法分开。说到身念处的修行方法,首先是安般念,这是《大念处经》中的第一个练习。若能彻底修习《大念处经》裡的每个方法,都可以成为解脱法门。佛陀特别讚美安般念,若能多修习安般念,便可完成、圆满七觉支,引导我们朝向解脱。

  

(二)为何只说安般念的四个练习?


  平常在经典中,如在《中阿含经》、《安般念经》、《杂阿含经》,佛说明安般念为十六个练习6。但在《大念处经》只说四个练习7,注释书未说明原因,可能是因为佛陀应机说法,为了适合所有根机的修行者,而说四个练习。四念处的修行是适合所有根器的修行者,没有四念处的修行,我们不可能达到解脱的目的。若我们依照安般念十六个步骤来修行,基础的条件是禅定,如果没有禅定,就无法依之修行。这十六个步骤中,第一至第四属于身念处,第五至第八属于受念处,第九至十二属于心念处,第十三至十六属于法念处,构成完整四念处的练习,这是由止至观的修习历程,不一定适合所有的根机。


  第二,可能是在《大念处经》裡,除了安般念以外,其他的法门也都是唯一法门、解脱法门,如正知法门、界分别法门、不淨观法门等。


  有两种不淨观:一是有识不淨观(savinna naka asubha),以四大作为所缘,观身体的三十二部分;另一种是无识不淨观(avinna naka asubha),观死尸,在坟墓观部分,有九种观。


  修习每个法门,若能配合法念处的修习,都能成为解脱法门,而不只是安般念而已。

  

(三)修习安般念的前准备


  「比丘如何安住于身,循身观察?」即比丘如何安住、持续地依循身体观察身体,不断地以智慧观察身体裡生灭的种种现象。如何修习呢?第一个练习是安般念的练习。


  「诸比丘!比丘前往森林、树下或空閒处。」


  此处说明修习安般念的条件。在佛教裡,我们常说三种、或五种远离,第一即是身远离,有身远离,才能修习安般念。身远离意指心不专注在五欲的所缘,不要专注在好色、好声等,要专注于业处上。如此才能实现第二心远离——捨离五盖,若能实现心远离,才能实现第三烦恼远离,即正断烦恼。


  佛陀说要去森林、树下或空閒处,这些地方远离人群,宁静而无干扰,对初学者而言,安静处比较容易专注8。但这也是方便说而已,并非说修安般念一定要到森林等地。若我们的心没有智慧,无法专注所缘,即使到森林,仍无法实现身远离、心远离。若有智慧,虽然处在人群,仍能实现心远离。不过若要学好修行,便要培养修行的态度与习惯,不论在什麽情况下,都能专注于业处。


  我记得在斯里兰卡时,有一位从德国来的居士,他决定出家,师父答应给他茅篷住。他住了几天,不断地埋怨那地方太吵,师父给他比较安静的地方。他还是不满意,表示还是听到很多声音,无法集中精神修行。师父就给他最偏僻的茅篷,那边只有猴子、鸟与虫的声音,他依然不满意,无法专注于业处。结果几个月之后,他就还俗了。如果我们有这种态度,就无法进入修行之门。


  「盘腿而坐,端正身体」,静坐时重要是结跏趺坐,嵴椎保持端正,节节平正相接,平肩含胸。佛陀建议这样的坐姿,因为这是最稳定与舒服的姿势,对心的平静与提高警觉性有所帮助。因此如果身体不直,我们的心就无法警觉,容易昏沉、掉举,无法离开五盖,实现心远离。捨离五盖的条件就是不断地警觉,这也要靠身体的姿势。


  「置念面前」,“parimukham”是前面、面前之意,又是嘴巴附近之意。依照注释书:修行者要遍持业处,专注于修行的业处,而捨离所有其他所缘。修行者将心引导至当前的业处上,并固定在那裡。我们念息在“parimukham”这裡。而依照一切有部的方法,可以念在嘴、心、脐,在很多不同样的地方。在泰国很普遍是注意呼吸在心,定在心。但是如果我们接受注释书所说,《大念处经》特别说明在面前嘴巴附近,则除了在嘴巴附近外,不能在其他地方注意我们的呼吸。一般指上嘴唇以上,鼻孔以下的部位。

  

(四)正修安般念


l          1.正念出入息


  接下来要怎麽作?「正念而出息,正念而入息」9,念不断的守在呼吸上,不理会其他所缘。佛陀在《安般念经》说,若无正知、念,便不能修安般念。因此一定要不断用智慧和念觉知呼吸,才是修习安般念。


  依照经文先出息,在出入息时,保持正念,持续不忘失,正念就会越来越强。正念强时,定力便会提昇。当定力提昇至相当程度时,呼吸会变成禅相。若能持续稳定的专注禅相10 ,便能证得禅那11。


  在此阶段不观呼吸的自相,如冷、热、流动等,也不观法之共相,即无常、苦、无我,只是觉知呼吸的本身12。修习安般念的过程如何运用智慧?在前面我曾说明四念处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止观的修习也是不断的过程,止与观互相配合修行才会进步。目前是修止,培养禅定,有相当的禅定,智慧会明显,便能修观。


  修习禅定的过程,若不能运用智慧,修习不易成就。以修习安般念来说,定是把心专注于呼吸的所缘上。智慧是了解所缘,不迷惑所缘;也就是用智慧了知呼吸出入、长短、粗细等情况。专注而不掉举散乱,了知而不执取、不迷惑,便可很快进入情况。若不用智慧,一味努力抓紧呼吸,不能了知呼吸情况,如此容易疲累、昏沉、散乱,五盖马上就来报到,定慧当然无法开展。


  《中阿含.小空经》以地点13来说明这个过程,地点、呼吸等,都是说明修行者的业处14,修行者学习如何领导他们的作意,让心专注于所缘上。若心能如此练习,在成就禅定后,便可依照之前所提的七随观,观安般念为无常、苦、无我、空。


  若是修奢摩他,便不能思惟出入息为无常。不过要清楚了解,心专注呼吸,安般念统一这个心,除了安般念以外,其他的经验都是空、都是无常,要远离它、灭它、捨它。了解这个道理,安般念也是属于无常、苦、无我,但这阶段只是方便了解而已,先不要注意它们。成就了奢摩他以后,才能够实现观,观呼吸的无常、苦、无我,观呼吸的空。

  

l          2.了知长短息


  出息长时,了知:我出息长;入息长时,了知:我入息长。出息短时,了知:我出息短;入息短时,了知:我入息短。


  什麽是息的长短?长短是依照时间长度,不是尺寸上的计算,呼吸维持较长的时间,叫长息。好像大象的呼吸,蛇、乌龟的呼吸,牠们的呼吸比较长,继续很久的时间。个人依出入息的情况,决定多久的时间是「长」,多久是「短」。


  (1)初学者:保持自然呼吸


  我们要故意让出入息变长,还是保持自然呼吸?初学者首先要习惯在这个法门上,不要去欲愿呼吸是长、是短,保持自然的呼吸,自然地观它是长、是短,不要故意让呼吸变长变短。若如此控制呼吸,不容易培养定力。


  (2)基础者:


  以九法练习作长呼吸若已有好基础,培养相当的定力,可以依照《清淨道论》、《无碍解道》的说明以「欲」作长呼吸,以九种方法练习15 ,让呼吸变长。(一)清楚了知出息是长的;(二)清楚了知入息是长的;(三)欲:靠长呼吸的经验,我们生起欲求的心,想要息变长。


  呼吸是心生的色法,呼吸的长短,是靠心的努力。在《清淨道论》16有风箱的譬喻,观想身体为一个铁匠用的风箱,业生的身体如同风箱的壳,鼻子就如风箱的口,呼吸好像风箱裡面的空气,心就如铁匠的努力。若铁匠拉长,风箱的风变长的,若铁匠拉短,风箱的风变成短的。因此,靠心的努力息渐渐变长。现在生起「欲」,想要呼吸比以前长;(四)靠此「欲」,观出息比以前长;(五)观入息比以前长;(六)息比以前长,修行有进步,在长的呼吸上感到喜悦。依照长呼吸的欲和喜悦,(七)出息是长,(八)入息是长。由于欲,息比以前长而微细,心也更宁静专注,心渐渐从出入息转去、放下,而生起(九)捨,即是不染着,有捨才是正定,不是染定;正定才能开展智慧。

  

l          3.觉知全身息


  修习:我当觉知(息之)全身而出息;修习:我当觉知(息之)全身而入息。什麽叫「全身」?「全身」是呼吸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每一出息、入息,看它开始入、继续入、中间入、继续入至结束;它开始出、继续出、中间出、继续出至结束。

  

【专注触点】


  身念处的修练包含止与观,在修练安般念的过程,由于作意、所缘的不同,而成为止或观,若是注意呼吸的出、入,是修练止;若注意呼吸的地、水、火、风等自相,或无常、苦、无我的共相,便是修观。要分别清楚自己是修止,或是修观;若溷乱的修习它们,不容易成就。


  修习禅定的过程,若能觉知入息、出息、长息、短息,杂念愈来愈少,触点愈来愈明显。持续地专注触点,习惯专注在一个地方,勿随呼吸进出体内或体外。若能专注触点,将呼吸的过程看得愈来愈清楚,定力也会越来越强。


  《无碍解道》和《清淨道论》以锯木头譬喻说明17,就如一个技术熟练的木匠锯木头,将手握在锯柄处,而把注意力放在锯子与木头接触的地方。若去斯里兰卡或是去印度观光,可以看到二个木匠用很长的锯子锯木头,不论他们是拿锯子的什麽地方,他们只注意锯齿与木头接触的地方,若注意其他的地方,锯子就摇动不稳定。如同你们开始注意除了呼吸以外的其他所缘,心就不稳定。若不能完全专注于呼吸,会出现其它的所缘,心会掉举散乱,生起很多烦恼,你们会不满意自己的表现。若是熟练的木匠,虽然只注意锯齿与木头接触的小范围,但能很清楚锯子的拉动,从开始、中间、结束,此过程的每个部分能看得很清楚。


  同样的,若专注在一个地方,心能稳定、清楚了别整个呼吸的过程,从开始到结尾。好比印度的二个木匠在锯木头,心稳定专注一处,他们能够成就他们的努力,完成他们的工作。修行者如此练习,能专注在触点,心有轻安、法喜,能捨离五盖、捨离烦恼,实现解脱的过程。

  

l          4.寂静身行


  修习:我当寂静身行而出息;修习:我当寂静身行而入息。


  身行意指「呼吸」18,因为风界19的作用,呼吸让我们感觉身体的移动。依现代心理学的解释,能感(sensation)和所感(sense data)是一个经验。以呼吸来说,能感的是心;所感的是呼吸、身体。在身念处的修行,若所感的变得微细,能感的心就变成微细,它们互相影响。若观呼吸为粗,心也就粗;我们的心微细,能感微细,所感的呼吸也就变得微细。越微细的心相应于越微细的呼吸。此即是我「当寂静身行而出息、入息」,呼吸越流畅,心越流畅;呼吸越微细,心越微细;呼吸越粗,心越粗,粗的呼吸是属于粗的心。呼吸愈来愈微细,心愈微细,善法越来越明显。因此,在止观的过程,调呼吸愈来愈微细,也称调善法,调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支圣道、四圣谛。四念处的修行,止、观变得愈来愈明显,所有的法变得越来越明显,我们观得越来越清楚,清楚它们的生灭、特相、作用、近因。

  

【七种作意】


  如此使呼吸和心越来越微细的过程,在《清淨道论》以数、随逐、触、止、观、还、淨七种作意20说明,《俱舍论》也提到相同的道理。


  (一)数作意:


  在开始的时候,要清楚呼吸进出,可以用数作意让心安住于呼吸。在每一呼吸的末端数「一、二、三」,至少应数到「五」,但不应超过「十」,依照自己的意愿在五至十间选一数字,接着下定决心专注平静地觉知呼吸,不让心游荡至其他地方。刚开始练习数息时,由于不习惯所缘,数得不流畅。若熟练此过程,会数得越来越顺畅,就如牧牛人站在牛棚的出口,一打开牛棚的门,牛隻很快的奔出来,牧牛人数牛数得很流畅。在此情况下,呼吸变得愈来愈流畅,愈来愈明显。


  (二)随逐:


  当呼吸变得流畅明显,不数息也能正念在出入息,这时可以放下数字,以念随行出入息,将注意力放在鼻孔周围,知道息的初、中、后整个过程。


  (三)触:


  随逐与触一起生起,不能分开的。此时专注于息与身体的触点,清楚呼吸的开始、中间、结束,不论出息或入息,都越来越清楚,息的全身越来越清楚,触点变得越来越明显。


  (四)止作意:


  息的全身越来越清楚,触点越来越明显,在此清况下,呼吸变得愈来愈微细,开始出现禅相,刚开始时禅相模煳不明亮,称为遍作相。此时仍继续专注于接触点的息,不理会禅相。若禅相出现于触点并稳定发亮,呼吸变微细,而且与禅相结合,呼吸似乎是禅相,禅相似乎是呼吸,便可捨呼吸专注于禅相,此是取相。在禅相上寻与伺21的作用越来越强,可长时间停留在禅相上,此时禅相呈现清彻、明亮及光耀,即是似相。心稳定平静的专注它,达到近行定22、安止定23。


  当心专注于似相一、二小时,不受干扰,应嚐试辨识在心脏裡,依靠心所依处24的有分心25,与呈现于有分心的似相,清晰觉察后,应开始辨识禅支 26。初禅的呼吸,比欲界近行微细、寂静;去掉寻、伺,呼吸变得更微细,观禅相的心更微细、寂静、调和,如此便达到第二禅;若去掉喜心,呼吸、心更微细、统一,善法更明显,入于第三禅;若去掉乐受,心止一境,进入第四禅定,完成安般念的禅定过程,此入禅定的过程称止作意。


  修习禅定,应练习每一禅的自在27,使禅那稳定,便可开始修观,这是传统的方法28。在《清淨道论》和《俱舍论》以观作意、还作意(或称转作意)、清淨作意三种作意来说明观的过程。


  (五)观作意:


  意指分别名与色。若不分别名与色,无法提起无常、苦、无我三相。因为在呼吸的经验裡,无常是被相续隐藏的,若不能去除相续的概念,无法了解刹那生灭的过程,便无法真正的修观。在观的过程,观照色的心,比没有观照色的心微细,思惟名的心比思惟色的心微细。若能思惟色与名,照见名色的相续,名色的刹那生灭,才能了解名色的缘,意即观察名色的缘起,观察名的缘为段食29、无明、爱、取、行、业。修缘起观的过程30,心能变得更微细、寂静,更能清晰观照名色的缘生缘灭31。


  (六)还作意:


  若能观名色的生灭,心越来越微细,可能会生起观的十种随烦恼,如修观时会有明亮的光产生,或是身心觉得很轻安、舒畅,对此产生欢喜、执取;要观它们为无常、苦、无我,去掉十种随烦恼,心和所缘会变得更微细,如此才能实现有力的观。在此情况下,生灭的过程能够观得越来越快,生愈来愈不明显,便捨生随观,只观坏灭,好像水泡、水沫在我们的前面,只见到灭,看不到生起。


  (七)清淨作意:


  在有力量的观的过程,心变得愈来愈微细,所缘也愈来愈微细。如此可实现其它的观智,如怖畏智32、过患随观智33、厌离智34、欲解脱智35、审察随观智36、接着世间的最高观智行捨智。然后检查智慧的经验,检查观境界的心37,继续观它们为无常、苦、无我,观智成熟出现见道,见道的心与所缘更微细;继续观名色法,有时也反观观名色的智慧,实践愈来愈高的道果,心变成最微细,生起了金刚定38,成就阿罗汉果。


  如此,在观的过程以观作意、还作意、清淨作意三种作意实践修练,心与所缘愈来愈微细、敏感、流畅、寂静,善的心法愈来愈集合于一处,成就止与观,实现清淨、解脱,证悟阿罗汉,圆满四念处的修行。


  另外,《瑜伽师地论》无着菩萨说明止、观的修练过程依了相作意、胜解作意、远离作意、摄乐作意、观察作意、加行作意、加行果作意七种作意39。内容和《清淨道论》所说不同,可互相参照。


  (一)了相作意:能觉了欲界诸欲粗相,又能觉了禅定中所有静相,于所缘清楚明了,故能如法的修练。


  (二)胜解作意:于所缘发起胜解决心,不离开所缘,持续修习止、观,定、慧明显增强。


  以上两种合称随顺作意,培养稳定的作意,调顺心与相应名法安住于所缘,属于四种专注中的强迫专注。


  (三)远离作意:定、慧明显,才能远离烦恼,此过程即远离作意。修远离作意时,靠稳定的心、稳定的想来远离欲界最粗重的烦恼。


  (四)摄乐作意:远离了粗重烦恼,时时欣乐作意,而深庆悦,身心感到喜乐、轻安;又应时时厌离作意而深厌患,为欲除遣昏沉、睡眠、掉举等烦恼。


  (五)观察作意:思惟观察已断未断之烦恼,能发现修练止与观过程中更微细的烦恼,为了断除所有烦恼,正勤安住,乐断乐修,心不断的专注在所缘。


  (三)(四)(五)合称为对治作意,能对治粗细不同的烦恼,属四种专注中的有间专注。此有间专注阶段,心已能持续不断的专注于所缘,不过偶而仍会出现一些杂念或昏沉。


  (六)加行究竟作意:此时暂时伏断欲界一切烦恼,不间断地专注所缘,由此因缘,将入初禅安止,是无间专注。


  (七)加行究竟果作意:若能不断练习,便能实现止与观的最高作意,即加行究竟果作意,亦即任运专注即完全不用勉强,无功用运转作意。在此情况下,心变得完全平衡,所有的善法都能调和,远离一切恶不善法,进入禅定。定属遍一切心、心所,所有的心都有定,善心的定比不善心的定深,禅定是属于善心的定,禅定中烦恼已被降服,不善心不会生起,因此禅定中可感受善心的乐,没有烦恼的乐。欲界近行定的乐比普通欲界善心的乐微细,初禅的乐比欲界近行定的乐微细,第二禅的乐比初禅微细,禅定愈深,乐受愈微细深妙。因此,佛陀乃至历代高僧大德一再告诫、提醒,禅定并非究竟,勿耽着于定乐,应以禅定为基础,继续修习观禅,期能照见诸法实相,究竟解脱。


  在南传系统的《清淨道论》裡,清楚地分别止与观,修止时不修观,修观时不修止,要先出定才能修观。北传《瑜伽师地论》以七种作意说明止、观的过程,无着菩萨将所缘分别为遍满所缘、淨行所缘、善巧所缘、淨烦恼所缘四种40,此四种所缘属于止,亦属于观,止观的分别不明显。

  

【以譬喻说明安般念的修习情况】


  实践止与观的过程,在《杂阿含经》举出一个以厨师为主角的譬喻41来说明此过程。好的修行者,就如贤慧善巧的厨师,会察颜观色,观察国王的进餐情况,依照他的观察、经验,了知国王的偏好,继续调理、变化,奉呈种种美味,因此深得国王的欢欣,赏赐他很多礼物,他有丰厚的财物照顾家人。


  修行的过程也是如此,技术熟练的修行者,练习不断的用念、用智慧了知呼吸的长短粗细,各种感受的生起消失,心、心所的生灭变化,了知什麽法要加强,什麽法要捨离,什麽法是利益、适宜,什麽法不利益、不适宜,愈来愈好乐修习止、观。因此,修习的境界越来越明显,心与呼吸愈来愈调和,能得到现法安乐住,亦能捨离世间的忧恼而达到解脱。


  《杂阿含经》以顶戴油钵的譬喻,说明修行者应正念正知而住42。修习安般念的业处,就如一个顶戴满钵油的人,无视于美女在旁。有一个年轻人,去一个城市看热闹,那裡正好有美丽的姑娘表演唱歌、跳舞。国王抓住了这个年轻人,让他顶着油钵,从群众与美女身旁绕行而过,后面跟着一个刽子手,倘若洒出一滴油,就砍他的头。那个年青人喜欢看好色,但为了保命,因此很专心走每一步,全神贯注保持平衡,绕了一圈,他无视于美人的表演与喧闹的群众,油钵安然无样。


  同样的,修行者修习四念处,修练佛陀所安排的解脱课程,就应如此:专注业处,不管其他。

  

l          5.随观内外、生灭


  最后的部分,是简要的修观说明。


  如是,比丘安住于身,观照内身;安住于身,观照外身;安住于身,观照内外身。


  在四念处的每一项修法裡,都说到内43 、外44、内外45三种不同所缘的观察。若要成就观,不但要很清楚的了解自己的名、色相续,名与色不断生灭变化,也要观别人的名、色相续,名与色不断生灭变化,若只能观自己的名色的相续,不能观别人的名色的相续,不能成就观,无法证悟涅槃46。所以要持续地观内、观外、观内外,今观智成熟。


  在修观的过程,还要分别三种身:色身、名身、安般念身。什麽是色身?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清楚的观照分别它们。什麽名身?指心与心所,要清楚分别所有的名法。什麽安般念身?呼吸时所呈现的色法。在长的呼吸,还是在短的呼吸裡,观真实法,观三种身。


  安住于身,随观生法;安住于身,随观灭法;安住于身,随观生灭法。生灭的观察是修习四念处每个方法时,都必须观察的,唯有生灭过程的观察,才是导向解脱的要素。若想修观,首先要完全了解安般念的经验,依照名色的道理去体验,观察三种身,这样观名色,才能观生、观灭,观生灭。若不管名、色,不观真实法,就不能够观生、观灭、观生灭。若不能观生、观灭,观生灭,就无法体验无常、苦、无我三相;若见不到三相,就不能证悟不生不灭的涅槃,实现解脱。


  生灭的观察分为两方面,一是观察因缘生灭,如观察呼吸时,由于身体、鼻孔、心的生起,呼吸才能生起;若身体、鼻孔、心的因缘不具足,呼吸就不能生起。再者观察刹那生灭,就法的本质来说,一切有为法、名、色,皆一生起立即坏灭。就呼吸而言,于呼吸生起至坏灭的每一刹那,仔细地观察整个过程的生灭现象。因此,清楚地观察自己的身体,观呼吸的名、色,呼吸的生灭因缘,观察呼吸不断生、灭的过程,观察生灭,然后观察坏灭,有时观察自己,有时观察别人,正知正念地观察,了知法的真实相。

  

(五)修习成果


  于是「有身47」之念现起,唯有正念与觉照,无所依而住,不再贪着世间之任何事物。


  这是说明修习安般念的成果,也是共通于四念处的所有修法,每个方法在观生灭后,就一再陈述修习的成果。不管修习那个法门,经过有系统的禅修练习后,修行者只看到积聚、生灭而已,除了名、色,没有什麽真实的经验。每个所见的有情,都只是五蕴的组合而已!并无真实存在男人、女人、众生。


  「唯有正念与觉照」意指完全进入念与慧的境界,由于念与慧修行者完全进入止与观的境界。念的境界——建立自己在四念处的修行;慧的境界——建立自己在四圣谛。有四念处的基础,四圣谛的智慧才能变得明显。因此,四圣谛的智慧靠四念处的「念」。四念处「念」建立了,才能投入四圣谛;没有建立四念处的「念」,我们无法投入四圣谛。若有这种念和智慧,能够「无所依而住」,指不再依赖五蕴、世间,因为已超越爱、见、无明,「不再贪着世间之任何事物」,世间除了名、色之外,并无任何真实存在。真实照见名、色之生灭无常,不执着任何名、色,体证无我,不再继续轮迴。


  修行者观照四界、五蕴,观身体的真实法,解开了四种密集。众生被四种密集概念所欺骗,不能了解无我的道理。

  

【四种密集】


  若欲知见真实名、色法,体证无我,需破除四种密集(Ghana)48。


  (一)相续密集(santati ghana):名、色是相续、不断的过程。凡夫不了解名、色是相续、不断的生灭的过程,生起颠倒见,以为是一


  个「我」。清晰、各别的辨识名、色不断生灭的过程,破除相续密集。


  (二)组合密集(samuha ghana):名、色是由地、水、火、风很多不同元素所聚集,呼吸也是多个聚集所组合。若能以智慧知见色聚中每一究竟色的自相,观每一心识刹那出现的名法,便能解开组合密集49。


  (三)作用密集(kicca ghana):每一色法都有它特别的功能、作用,没有两个色法有同样的作用。同样的,每一心识刹那生起的名法都有各自的作用。若能辨识名、色法每一种作用,便破除了作用密集。


  (四)所缘密集(Arammana ghana):只有名法有所缘密集,若观相续密集、组合密集、作用密集三种密集,便无「我」、「众生」的概念,便能解开所缘密集。在一个所缘中,观究竟名、法,并以智慧照见究竟名、色法的无常、苦、无我;同时也反观修观名法(观智)的无常、苦、无我。必须破除被观照名法与修观名法的相续、组合及作用密集,才能破除所缘密集50。


  
(六)安般念与四圣谛


  我们可以依照注释书的说明了解如何建立四圣谛的智慧51。


  修安般念时,注意呼吸,同时注意呼吸的名色,名色是苦谛。了解这个呼吸是由于以前无明、爱、取、行、业的结果,这是集谛。由于有过去的无明、爱、取、行、业,才有今世五蕴;有今世五蕴,才有呼吸。若无过去的无明、爱、取、行、业,就无现在的五蕴、呼吸,此是集谛。若无呼吸,无无明、爱,便无苦与集二者,这是灭谛。引导我们走向灭的境界、因缘,是道谛,即是了知苦谛,捨弃集谛,以灭谛为目标的道谛。在此也必须分辨世间的道谛与出世间的道谛;世间的道谛能了知世间的四圣谛,开展出世间的道谛,唯有出世间的道谛能够导向解脱。出世间八圣道分与圣道智52、圣果智53同时生起,都以涅槃为目标。正见是了知涅槃,正思惟将心投入在涅槃,正念对涅槃铭记不忘,正精进努力于了知涅槃,正定专注于涅槃,因为圣道灭除了能造成邪语、邪业、邪命的烦恼,正语、正业、正命也同时存在。


  如此精勤修练四圣谛之后,就能达到寂静。此是致力于安般念修行者的解脱之道。

 

禅修开示(六)

 
二、威仪(Iriyapatha 姿势)


身念处的第二个练习:在行、住、坐、卧四种威仪中培育正念。

  

(一)何谓四威仪的修行?


  佛陀如何说明观身体威仪姿势的修行?


  复次,诸比丘!比丘行走时,了知:我行走;站立时,了知:我站立;坐着时,了知:我坐着;躺卧时,了知:我躺卧。无论何种姿势,皆如实了知。


  在行、坐、站、卧四种威仪中,修行者都能了知(pajanati),看得很清楚、分别很清楚,以智慧了知身体行、坐、卧、站的威仪,无论何种姿势,都能了知。


  修行者对姿势的了知,与小狗等动物对姿势的了知有何不同呢?注释书说,小狗、野狼也知道自己是站着还是坐着,走的时候知道走,卧的时候知道卧,不过这不算修行,这只是基本的生存本能而已。修行者的了知能去除有众生存在的邪见,能去除我想;能以观智照见名、色法及其因,并能观照它们为无常、苦、无我。


  众生连续不断改变他们的姿势,他们看不清楚动机、目的,看不清楚为何改变姿势,动机、目的被姿势的变化所隐藏、遮蔽。而修行者了解这个过程,了解若要动身体,是因心要动,若心不想动,那麽身体不会动。

  

(二)为何姿势会改变?


  修行者了知为何姿势会改变?首先出现意欲改变姿势的心,在想要改变的唯作心裡面,生起风界,风界生起身表,身表是心生的色聚54,犹如呼吸、语言都是心生的色聚、极微。因有它们,这个身表,身体才能走、才能改变姿势、能够起、能够卧。若无心的发动,身体什麽都不能作。


  不过,我们的心不能看、听、触,靠身体才能看、听、触。在欲界,身与心是不能分开的。身的功能靠心,心的功能靠身体,此种合作关係,《清淨道论》以瞎子与跛子的譬喻说明,身体像跛子,行动不方便;心如同瞎子,它什麽都看不到。瞎子和跛子二人如何合作呢?瞎子让跛子跨在他的肩膀上,跛子就指挥瞎子直走、左弯、右弯、坐下、起来,身心互相依赖的情况也是如此,身藉着心能行动、作事,心依着身而能看、能听。


  注释书有个牛车的譬喻:我们的身体如牛车,牛车从一个乡村到另一个乡村,但是牛车不能走,要有牛、车夫、牛车,它们结合在一起,牛车才能走。车夫好像心,牛就好比身表。另外是帆船的譬喻:帆船从一个港口到另一个港口,不过帆船不能动,它是靠风、靠舵手。同样的道理,没有心,身体无法动作,心动身才行动。

  

(三)如何达到解脱?


  如是,比丘安住于身,观照内身;安住于身,观照外身;安住于身,观照内外身。安住于身,随观生法;安住于身,随观灭法;安住于身,随观生灭法。


  如何运用威仪的练习而达到解脱呢?当修行者行走时,能观照五蕴,及缘起,并能观照它们无常、苦、无我的本质。如何观照呢?首先,在开始经行之前,先站在经行道的起点,培育定力,可以修习安般念,或四界分别观,见到色聚之后,就分析它们,直到见到地、水、火、风等,接着起步慢慢走。观照「我要行走」这个心,产生许多心生色法,这些色聚是带动的色法55,其他的色法是被带动的色法、非主要色法。也观照因为「我要行走」的心,所生起的意门心路过程,心路过程中有一个意门转向心及七个速行心。意门转向心有十二个名法,每一个速行心裡有三十四、三十三或三十二名法。这些名法是四种名蕴,带动与被带动的色法是色蕴,总共是五蕴。


  能观照五蕴之后,还须观照五蕴的生灭因缘,在此需观照因缘生灭与刹那生灭。首先,观照远的因缘,即由于前一世的无明、爱、取、行、业生起,所以今世果报五蕴生起;这是因缘生。然后观照由于无明、爱、取、行、业这五种因完全坏灭,所以涅槃时五蕴完全坏灭;这是观照因缘灭。如此观照因缘生灭之后,还必须观照刹那生灭,五种因一生起即坏灭,果报五蕴也是一生起立即坏灭。因此是无常、苦、无我的。不只是观自己,也观照他人;有时观自己,有时观他人。


  然后观照五蕴和它们的因缘为无常、苦、无我。若能如此观照,就能去除认为有众生存在的邪见,并能去除我想。此即是运用身念处威仪的练习而达到解脱的修行方法。因此大家必须了解:在行、、住、坐、卧各种威仪中,只是注意身体动作的改变,清楚于动作的改变,那是不够的;那只是观的准备,不是真正的观,不是修解脱的法门。必须观照五蕴及缘起,观照它们为无常、苦、无我,才是迈向解脱的修行。

  

(四)修习成果


  持续地观照内外、生灭,身体的实质感消失。


  身体只有四大、五蕴,只是因缘的不断生灭而已!没我、你、众生、女人、男人。修行者只有正念与觉照,不依赖这个世间。在这个世间没有依处,已经超越爱、无明,不住着在这个世间。经验到世间只是五蕴,只是因缘的相续生灭,对它们没有爱、见、无明,没有任何执着,解脱自在,如此观威仪姿势成为解脱的法门。


  在《中部》有一个譬喻56,说明修行者知道自己解脱。一位修行者问阿难陀:「修行者、罗汉如何知道自己解脱?」阿难陀回答:「人有手脚,他知道自己有手脚;好像有人的手、脚被砍断,他知道手、脚被砍断了。不论在坐姿、立姿、卧姿、站姿,他知道有手、脚。同样的,解脱的人,不断的了知他已解脱,了知地、水、火、风,了知心没有执着。修行者了知不再依赖这个世间、五蕴,了知不再贪着世间之任何事物,不再执着名色,不再生起烦恼,解脱自在了。」


  在此修行四威仪的正念及正念的目标(五取蕴)是苦谛;造成今生五取蕴的过去因是集谛;苦谛与集谛两者都不生起是灭谛;了知苦谛、捨弃集谛及取灭谛为目标的正道是道谛。如此精勤的修行四圣谛之后,就能达到寂静。这是修行于四威仪的修行者证悟阿罗汉,达到解脱的方法。

 

禅修开示(七)

 
三、正知(Sampajana 明觉)

  
(一)四种正知


  修行者做任何事情时都要保持正知,无片刻与正知分离。


  有四种正知:利益正知、适宜正知、境界正知、不痴正知。


  
1.利益正知(satthaka sampajana)


  「利益」是指依循善法而获得提昇。如生起「向前进」的念头时,不是立刻向前走,而是思惟向前进,是否有利益,然后再决定行动。


  修行者不论是做什麽活动,思惟每一个活动对修行是有利益或是没利益,是利益自己,还是不利益自己,是利益别人,还是不利益别人。


  如参访佛塔、菩提树或寺院禅林,可以提昇修行的兴趣。藉着参访长老并且遵循他们的教导而修行,修行者可以精进修学,断除烦恼。因此,参访这些地方是有利益的。

  

2.适宜正知(sappaya sampajana)


  修行者练习不断地思惟,不论是作什麽活动,判断这活动对修行是否适宜。


  利益正知和适宜正知很像,差异在那裡?假如去印度朝圣,可以增加信心、智慧,朝圣是利益的活动。但是,如果去印度时,把兴趣转移到跳舞、看风俗、听民谣,这是不适宜。如果目标是到印度利益自己、增加信心、智慧,唱歌、跳舞这些活动就是不适宜。又比方说去参加法会,可以说是利益的活动,但是如果在法会中讲不如理的话,用不如理的作意,生起很多不善心,例如与信徒讲话时,希望得到信徒供养的红包等,这是不适宜。如前往坟场观察死尸,以及修行不淨观是有利益的;但专注异性尸体为不淨以修行止禅,是不适宜的,只有取与自己相同性别的尸体才是适当的。为什麽?因为专注尸体为不淨而达到近行定时,内心所见尸体的影相会转变成较好看的似相,如果是异性的尸体,禅修者可能会生起贪欲。然而,若是以尸体的不淨来修行观禅,则不必拣择尸体的性别。如佛世时名妓丝蕊玛(Sirima)过世第四天,佛陀带领四众弟子,前往丝蕊玛停尸处,一起对丝蕊玛的尸体修行不淨观57。如此了知行为、活动适当不适当,称为适宜正知。

  

3.境界正知(gocara sampajana)


  修行者要练习不断地专注所修的止或观的业处,不论走路或穿袈裟时,都应当将禅修业处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如果丢掉业处,便不是修境界正知。如果修行安般念,那麽在行、住、坐、卧等每一个姿势中,都应当只专注于呼吸。若忘失正念,那你应当退回到忘失正念之处,重新再走。如此你的正念会增强,定力也会随着增强。定力够强时,可以证得禅那,或转修观禅。持续不断的努力,就有可能断尽烦恼,解脱生死轮迴。


  摩诃那伽长老(Mahanaga)是值得学习的典范,长老以「我要礼敬世尊的六年艰辛奋斗的决心,在七年裡只站立或行走,不管站立或行走,都专注于业处。如此勇勐精进的修行七年后,再度屡行「往返任务」十六年后,证悟阿罗汉果。大家应当礼敬世尊,精进修行,不要因为几天睡不好觉,就感到焦虑、气馁、抱怨。坚忍不拔的毅力是很重要的,修行者应当在一切姿势中,都保持不断的精进,以清明的正知与敏锐的正念,一步步累积涅槃的资粮。

  

4.不痴正知(asammoha sampajana)


  《中阿含.佛说放牛经》58举例说明修行者不痴于智慧的境界,就如好牧牛人知道所拥有的牛,清楚牠们的颜色,知道那隻牛是母牛、公牛、小牛等。


  同样的,若修行身念处,对身的种种情况、境界清楚,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地、水、火、风种色、所造色,很清楚了知它们如何生起、坏灭,清楚了知业生色、时节生色、心生色、食生色59,了知它们的生灭因缘。好修行者清楚了知自己的身体,如实了知身心的真相,了知没有一个「我」在造作、动作,只是名色法的聚散生灭而已!

  

(二)修习正知


  如果我们用这样地了解,便能知道佛陀所说正知修行的意义。「诸比丘!比丘行往或归来时,以正知而行。」比丘用正知,了知来回行走不属于「我」,而是属于地界、水界、火界、风界。当「我要行走」的心生起时,产生带动色法,那些色法中风界特别强盛,由于风界的推动作用,而造成身体的移动。同时也要观照「我要行走」的心生起时,所生起的意门心路过程,这些意门心路包含四名蕴,带动与被带动色法是色蕴,总共是五蕴。以不痴正知来说,没有「人」在行走,只是五蕴的相续生灭而已!


  「前瞻或旁观时,以正知而行」,当眼睛向前或向旁看后,颜色会同时撞击眼门与意门,心作意60注意颜色,由于心注意所缘,自然出现转向心,唯作心转向以后,眼识异熟心自动的出现。若所缘是可意的,即是善业异熟心;若所缘是不可意的,即是不善业异熟心。眼识灭之后,自然出现领受心、检查心,都是异熟心,它们是自动的过程。接着生起唯作确定心、然后是善恶的速行心,速行心可以连续出现七个刹那。若是极大所缘61,速行后会有两个彼所缘心生起。这是眼门心路过程,随后通常会有意门心路出现,首先生起意门转向,接着是速行心,若所缘清晰会生起彼所缘心。这些过程自然出现,名法自动生起,此是心之定法。每一个心识刹那裡,一个心生起,执行其刹那间的作用,随即坏灭,而提供下一个心生起的因缘条件。如是,依心识刹那次第,心流持续不断的发生,如河流一般。若修习不痴正知,了知自己的心好像客人一样,对于这个过程完全没有自主,它们是自然出现,了知心的生灭情况,完全没有迷惑,没有「人」在看,只是五蕴的相续生灭而已!


  《无碍解道》中说我们了解世间的过程,有三种心行:识心行、明心行、无明心行。若有不痴正知,了解识心行是自动出现。若专注所缘,自然出现眼识、领受、检查、决定心等。若不如理的作意,会出现无明心行,无明心行是因生起无明、贪、瞋、慢、邪见、昏沉等,因而对所缘产生执着、拒绝。


  若如理的作意,在自动生起的心路过程,速行心就变成善心。何谓如理的作意?理是事物共同之理则,无常、苦、无我、不淨、缘起之理。心路过程生起时,若确定心或意门转向心,作意那色所缘为颜色、色法、无常、苦、无我、不淨等,便是如理作意,善速行生起。若确定心或意门转向心视那所缘为常、乐、我、淨之不如理作意,不善速行便生起了。十二欲界不善心、八欲界善心及其相应心所62,即在速行中生起。因它连续生起七次,所以力量很强,开展了无数的善、恶业。异熟心、结生心63无法改变,而速行可改变。如理作意使善速行生起,创造善因将得善果,培植解脱资粮。了解这个道理,在看前方或是侧面时,如理的作意,保持正知。


  在此以难陀尊者的例子说明,难陀跟随佛陀出家,修习梵行时,曾经因为未婚妻的缘故,对梵行生起厌烦不善心,想要还俗。后来经过佛陀的诱导,他感到很惭愧,激励自己说:「我要善加收摄自己,当我向东看时,愿我能正知正念,不被贪欲、忧恼等不善心所左右。」他很精进修习,谨慎的守护根门,履行沙门的义务,成就阿罗汉。我们应该以难陀尊者作为学习的榜样,谨慎的守护自己的根门,时时保持正知。


  「屈伸肢体时,以正知而行」,不论弯曲或伸直身体的动作,应保持正知。注释书提供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斯里兰卡有一位大长老,特别努力正知的修行。不管任何时候、作什麽动作,不离开他的业处。一次在说法时,他伸展手、弯手;然后,又再一次伸展手慢慢地弯回来。他的弟子问:「尊者!为什麽您二次伸手弯手?」长老回答说:「诸位贤友!自从开始修行业处以来,我还不曾以不专注的心伸屈手臂,第一次伸手时,我没有注意我的业处,所以我又再作一次。」他如此精进于业处,所以能够解脱。我们当以这位大长老为学习的典范。


  「着袈裟、持衣钵时,以正知而行」持钵或是穿衣服时,也要保持正知。就有益正知言,这裡的「利益」是指在托钵时物质上的滋养,穿袈裟是为了遮敝身体,避免寒冷与炎热,以及房止蚊、虫等的触恼。不贪图美味、美色,思惟分辨对自己合适的衣钵,是适宜正知。坚持修行,不捨离禅修的业处,如修习安般念,在穿袈裟、执持衣钵时,只专注于呼吸,是境界正知。就不痴正知来说,在自己的名色相续流裡,并没有一个「我」在穿袈裟,每一刹那都是名色的相续生灭。持钵的心,当下生起,随即灭去,不是一个心,是不断的心的过程。


  钵是色,衣也是色,色是不断生灭的过程,观色的心也是不断生灭的过程。


  「饮食、咀嚼、嚐味时,以正知而行。」同样在此也有四种正知:(一)有益正知:不分别食物好吃或不好吃,好喝或不好喝。只是为了身体的维持,并利用它来修习梵行。(二)适宜正知:无论食物的品质与滋味如何,会造成身体不舒服的食物就不适宜。由正命得来的食物,或食用后不会使善法衰减、恶法增盛的食物是适合的。(三)境界正知:就是不捨离禅修的业处。如果是修安般念,在吃饭、喝水时,都应儘量专注于呼吸。不要觉得持续不断的修行是不可能办到的,应当尽最大的努力,专注于自己禅修的业处。(四)不痴正知:在名色相续流裡,并没有「我」在取用食物,只是名色的相续聚散生灭。由于风界的推动作用,使食物前进、移动、翻转、粉碎及排出。靠火界的热能,能成熟、消化食物。在此几乎每个段落都提到风界,风界存在成群的带动色法裡。然后也必须观照被带动的色法。带动与被带动的色法是色蕴,每一阶段的心(意门心路过程)包含四种名蕴,总共是五蕴。若能在每一阶段中,照见五蕴,并能观照它们为无常、苦、无我,那麽不痴正知就达到顶峰。在什麽情况下四正知的修行会变得特别明显?要不断地思惟无我、空的道理。如何思惟无我、空的道理?


  「眼根」是空,因为它不是我、不属于我;「色」是空,因它不属于我,不属于众生,不属于女人、不属于男人;「眼识」是空,因它不是我、不属于我。


  若眼根、色、眼识碰在一起产生「触」,这个「触」也是空,它不是我、不属于我。靠这个「触」所出现的「受」,有乐受、苦受、捨受。虽然「受」的观察是属于受念处的修行,如果有四正知的修行的基础,可以很清楚看到它是空,不是我、不属于我。靠这个「触」出现的「五蕴」,虽然「五蕴」的思惟严格地说是属于法念处的修行。靠正知修行的基础,我们清楚知道五蕴是空,不是我、不属于我。


  如此,正知的修行就变成我们解脱的法门。观照心路过程的生灭,也是属于正知的修行,若有相当的定力,依照方法修习,可以看到心路过程是如何出现、变化、消失。我们眼根看到所缘,眼根、色、眼识碰触在一起,出现心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不同样的心,它们不会看到彼此,它们是一个一个自动地出现,没有任何的自主。有所缘才能够出现看颜色的过程、听声音的过程。若所缘太微细或不够清晰,此过程就不会出现。


  依照南传佛教二十四缘64说明,眼根看颜色的时候,「色」叫所缘缘(Arammanapaccaya)65,「眼根」叫做依止缘(nissayapaccaya)66,没有这个缘,我们就不能看色。能够看颜色需要光明,光明是亲依止缘(uppanissayapaccaya)67,如果没有亲依止缘,我们也不能够看色。如果心没有注意颜色,就没有转向心;如果没有转向心,不能生起眼识,我们的眼睛也不能看。注意在所缘是无间缘(anantarappaccaya)68,是无间断的缘,而它也是断缘,断有分心。有分心断,转向心起,才能够出现眼门的心路过程。对出家众来说,正知的修行是最重要的修行,在《中阿含经》的注释书中记载,有一位吉达(Citta)比丘告诉佛陀:他没有办法持守那麽多戒律修习梵行。依照南传佛教,比丘有二百二十六条戒。佛陀慈悲问他:那你可以持守一个规则吗?比丘回答:如果只是一项而已,那麽我能够遵守。佛陀就教他正知的修行,在一切威仪中都观照自己的心。他依照佛陀的教导,在每个动作中照见五蕴,并照见它们为无常、苦、无我。不久,成就了正知的修行,证悟阿罗汉果。

  

(三)总结


  以下,我们归纳正知修行的含意:正知修行的意思,可以用四种不同的角度来了解它,不过所有基本修行的智慧都包含在裡面。它是定的修行的基础,也是观的修行的基础,我们可以用它强调定的作意、心不散乱的作意,也可以用它观无常逼迫的作意,正知包含止、观二个方法。虽然正知的修行只能达到近行定,但是近行定能够转成观,由观而至解脱,目前还有很多比丘依此修行,得到心的解脱。为什麽能得到心的解脱?无论什麽活动,可以看得很清楚,什麽是色、色的味、色的患、色的坏、色的离。若我们修习正知,对于这个道理会愈来愈清楚。所有的出世法、无漏法、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支圣道、四念处、四圣谛的修行,都靠这个修行而愈来愈明显。


  我们作任何动作,每一刹那所出现的名法、色法,它们当下生、当下灭,举手的色与伸展、弯手的色是不同样的色。名法、色法才生即灭,没有连续不断的存在。如此了解,才是真的修习四种正知。


  若我们能如此观照,观自己的相续,观别人的相续,有时候观自己的相续,有时候观别人的相续,有时候观内,有时候观外。此时也必须观照因缘生灭与刹那生灭。当观智成熟时,圣道智与圣果智会以涅槃为目标而生起。证悟阿罗汉果之后,就能获得解脱,超越执着,不依赖世界,不依赖五蕴,超越爱、见、无明。


  这就是以正知来修行达到解脱之道的方法。

 

禅修开示(八)

 
四、不淨观(patikuiamanasikara)

  
“patikuiamanasikara” 意思是逆作意、不适意作意、厌恶作意。

  

(一)不淨观——修行甘露门


  佛陀时代有两个基本而重要的修行方法,一是安般念,一是不淨观,合称为二甘露门,即两种进入不死境界的灵药。直至今日,南传佛教地区仍普遍沿用此二教法。安般念已如前述,主要对治散乱心、昏沉心;现在说明不淨观,可以对治贪欲心、淫欲心。


  不淨观即观身不淨,观察我们身体污秽不清淨,从而对身体产生憎嫌、厌恶,以去除对自他身体执着的一种禅修业处。一般人所以会有种种烦恼,在于执着自己的身体,以身体为我,所以产生许多欲望和贪心,不断追求却永远填不满贪欲的大坑。一切的纠纷、烦恼都是从身体而有的。不淨观针对此一妄执,对症下药,若能观成,解脱自在。


  经典说明修行不淨观的利益:不淨观可以作为其他定的基础;修习不淨观,可以克服所有的怖畏;厌离轮迴,希求解脱;可以转修观禅,证悟道果;特别是心有不乐、无聊,或贪欲生起时,要记得用这个修行法对治。


  
(二)有识不淨观


  不淨观修法就对象来说有两种:一、有识不淨观,观自己及他人身体的不淨。二、无识不淨观,观死尸的不淨相。就修法的方式来说也分二种:一、以不淨作为止禅目标,若以死尸为止禅目标时,只能取同性的尸体。二、以不淨作为观禅目标。此段先介绍有识不淨观,无识不淨观,在「观墓园九相」时会介绍。


  复次,诸比丘!比丘思惟此身,自足底而上、由头髮而下,皮所覆包,遍满不淨,思惟:于此身有髮、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肾、心、肝、肋膜、脾、肺、肠、肠间膜、胃中物、粪、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皮脂、唾、涕、关节液、尿。69


  像经文所述以正念观照身体各部分的不淨,这种方法是外道所没有的,是佛教特有的修行方式。四大所造的身体,内外充满种种不淨,经文列举身体的三十一部分说明。三十一、三十二的数字不重要,我们可以加一点或是减一点,北传的经典也有说三十六物不淨70 。佛陀以譬喻说明:


  诸比丘!犹如两端开口之粮袋,装入种种穀物,诸如:稻、米、绿豆、蜿豆、芝麻、精米。视力佳者,解开粮袋,观察分辨:此是稻、此是米、此是绿豆、此是蜿豆、此是芝麻、此是精米。


  如此,诸比丘!比丘思惟此身,自足底而上、由头髮而下,皮所覆包,遍满不淨,思惟:于此身有髮、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肾、心肝、肋膜、脾、肺、肠、肠间膜、胃中物、粪、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皮脂、唾、涕、关节液、尿。


  此譬喻的意义如下:两端开口的袋子指由地、水、火、风四大所构成的身体;装在袋子裡的各种的穀物,比喻头髮等三十二部分;视力良好的人是指修行者;解开粮袋,分辨各种穀类,比喻修行者能清楚地观察身体的三十二部分,了知身体是各种不同样部分的组合,而这些组合物,充满种种不淨。


  好像一辆牛车,我们把牛车的不同样的部分,四个轮、牛轭、车轴等不同样的部分拆开来,如果你们部分、部分看,「牛车」的整体相就消失了,剩下轮的相,轭的相、轮胎的相等等。同样的道理,如果用这种分别检查我们的身体,人相、我相就会灭,剩下头髮相、毛相、指甲相、牙齿相、皮肤相等。如果能这样看很清楚,依照方法不断练习,髮相、毛相、指甲相、牙齿相、皮肤相也灭,只有剩下地、水、火、风等究竟色法,再依法修观,可由此修行实现解脱。

  

(三)善巧作意修身分


  如何修习?《清淨道论》说明七种遍取71身体三十二部分的善巧。


  第一、反覆地念诵三十二身分,先顺读,再逆诵;反覆读诵熟练。


  第二、反覆地记忆三十二身分,依照它们的次第顺序背诵,先顺、再逆背诵。


  第三、依照颜色来确定头髮、指甲、心、肝等各身分。


  第四、依照形状来确定各身分。


  第五、依照其位置在肚脐的上方或下方来确定各身分。


  第六、依照其所佔的处所部位来确定各身分。


  第七、依照自分界限与他分界限来确定各身分。


  学习过七种把持善巧后,可以再练习十种作意善巧72:


  第一、先依照它们的次第观照,好像登三十二阶的楼梯,依次思惟,不要跳级。


  第二、不太快,过急作意,行色匆匆,不能明瞭各部分,不易达到殊胜位。


  第三、不太慢,过缓作意者,停顿过久,不易到达终点,可能失去兴趣。


  第四、除去散乱,散乱的心无法专注业处,不能培育正念与定力。


  第五、去掉不明显,先取明显的部分作意,不断练习,不明显的部分会变得明显。。


  第六、不要靠假名称作观,要靠修行的经验,直接观身体的部分。


  第七、入安止,身体的三十二个部分都可以用来入第一禅定。如果成就身体的一个部分入不淨观的第一禅定,其他的部分会变得愈来愈明显。


  第八至第十是以三部经典的重点,即增上心、清凉、觉支善巧,说明精进与定平衡的意义。


  《杂阿含经》说明勤策「增上心」的修行者以三相时时作意73,调合身心。修行的过程中,有专注、散乱、定、掉举,我们要清楚了知如何调定相作意、策励相作意、捨相作意。若定超过强,不够精进,心会有懈怠、懒惰、昏沉的情况;若策励过强,精进过强,会有掉举的情况;若捨过强,心会无聊、没有兴趣继续努力,此时须用精进平衡。所以要善调策励作意、定作意、捨作意使心平衡,要知道什麽时候调什麽作意,让身心平衡、平静,成就第一禅定。经典譬喻说好像金匠一样,鍊金子的工人鍊金时,有时候加热,有时候洒水。同样的,修行者修不淨观,好像熟练的金匠一样,有时候加热,有时候加水。加热就像策励心,加水就像放捨心;调心平衡,不论何种金饰都能完成,修行者依此调心,便能自在入定。


  在《增壹阿含经》也说明,若修行者要使定俱足,让修行成熟有六个条件74:他知道什麽时候抑制心,什麽时候策励心,什麽时候喜悦心,什麽时候放捨心,要让心有决心,让心倾于更高的程度,乐于解脱、涅槃。若依此六法,能证得无上「清凉」。


  就「觉支善巧」来说,在七觉支中,修行者知道什麽时候要用与定有关的捨、轻安觉支;什麽时候要用与慧有关的精进、喜觉支。调它们平衡,七觉支平衡、发展,修行会成就。三十二身分各经中教导重点大抵分为厌恶作意和界差别:以厌恶作意说的是止业处,本经以厌恶作意说的;以界说的是观的业处,如佛在《大象迹喻经》75、《大教诫罗罗经》76、《界分别经》77所说。四念处的修习应以观为目标,本经在厌恶作意的修习内容后,接着是「内外、生灭的观察」等修法,即是观的部分;也就是先修止后,再转修观。

  

(四)三种修法


  在《身至念经》78中,说明如果能清楚的观照身体的三十二部分后,便能以三种方法继续修行:


  第一、用不淨观修行色遍:可专注于身分的颜色来修行黑遍、白遍、黄遍、红遍。如专注于观他人的、自己的头髮修习黑遍;看自己、或是别人的血修习红遍;看自己、或是别人的尿或脂肪修习黄遍。看自己、或是看别人的骨头修习白遍。遍处可达到第四禅,以四禅为基础,进修四无色界定,或转修观禅。


  第二、不淨观:即佛陀在本经中开示的修行方法,可观三十二身分为一整体,或任何一部分为不淨,以厌恶作意可以达到初禅。


  第三、四界分别观:对身体的每一部分修行四界分别观至见到色聚,分析色聚后就能见到究竟色法。每粒色聚有八至十种色法,每一身分有四十四种色法79,这是四界分别观的详尽修法。

  

(五)观内外、生灭


  此处有三种身:三十二身分、色身、名身。必须于内在与外在都照见这三种身,才是修习观禅。如何照见呢?如果能清楚照见三十二身分,会有很强的光明产生,在此光明的帮助下,观察他人的三十二身分,内外交替的观自己和他人。当成功的到达初禅后,可以对身体的每一部分修行四界分别观至见到色聚,分析色聚后就能见到究竟色法。如观自己头髮的四界,见到色聚,分析色聚后可以见到头髮裡的四十四种色法。然后也应当观眼、耳、鼻、舌、身意六门中的色法。六门与三十二身分的色法称为色身。对于取究竟色法为目标而生起的究竟名法,也必须观照,这些名法称为名身。


  若修行者有系统地逐步修习,不断地精进,观自己的身体,观他人的身体,观三十二身分、色身、名身,便能去掉我相、众生相、男人相、女人相;接着观生、观灭、观生灭,观智会渐渐成熟,当观智成熟时,圣道就会生起。由于四种圣道智会逐步的灭除烦恼,因此能无所依而住,不执着一切五蕴,不再贪恋世间任何事物。不淨观成为解脱的法门。

 

禅修开示(九)

 
五、四界分别观(Dhatumanasikara)


  巴利经典教导二种四界分别观的方法:简略法与详尽法。佛陀在《界分别经》、《大象迹喻经》教导详尽法;在《大念处经》中教导简略法。

  

(一)辨识特相


  诸比丘!!比丘于任何姿势中,以各种界思惟观察此身,即:此身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如何修习呢?以四大的特相来观察辨识全身的四界,进而辨识单一色聚的四界。


  地界的特相是:硬、粗、重、软、滑、轻;水界:流动、黏结;火界:热与冷;风界:支持、推动,总共十二种特相。


  如何观察辨识呢?可以从容易辨识的特相开始,不论从那一个特相开始,必须逐一观察,直到能辨识所有十二种特相。


  若先观察推动,可从身体推动现象最明显的地方开始,如呼吸时头部中央的推动,胸部扩张推动。能清楚辨识后,再将注意力移至身体其它部位,直到能辨识从头到脚各部分的推动。一种特相从头到脚都辨识清楚后,再换另一种,直到十二种特相都辨识清楚。此时可依照佛陀教导的次第:硬、粗、重、软、滑、轻、流动、黏结、热、冷、支持、推动,一再重覆辨识它们。


  如此修行时,有些修行者的诸界会失去平衡,有些界会变得过强而难以忍受,如硬、重、推动可能会变得非常强烈。若遇到这种情况,应将较多的注意力放在相对立的特相上,平衡诸界,继续培育定力。如:硬与软;粗和滑;重跟轻;热和冷;流动与黏结;支持和推动。


  诸界平衡,熟练辨识十二特相后,将它们分为地、水、火、风四组,不断重覆辨识它们。在此阶段,可以同时遍视全身的十二特相。


  如此观察辨识观察四界而定力提昇时,将见不到身体,只见到一堆灰色物。持续专注那灰色物中的四界,渐渐灰色物变成白色体。持续专注白色体的四界,它转为透明体,放射出明亮的光。持续专注透明体的空间,会发现透明体粉碎为许多色聚,接着观察单一色聚裡的四界。


  诸比丘!犹如熟练之屠牛者,或屠牛者之弟子,屠宰牛隻,并将其肢解成块后,坐于四衢道口。如是,诸比丘!比丘于任何姿势中,以各种界思惟观察此身,即:此身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屠牛者即比喻修行者,修习四大分别就如屠牛者,将牛一片片的支解。修行者观察分辨身体的四大,将身体一小片一小片分解、再分解,只有地、水、火、风,没有身体,修行者杀了我相、你相、众生相。


  巴利文“catumahapatha”意指二条大马路纵横交错的四衢大道,四衢大道比喻为身体行、住、坐、卧的四种姿势。身体的四衢路,每一衢比喻为一种姿势。简单地说,不论身体是在什麽姿势,站着、走着、坐着、躺卧,在所有身体的威仪中,不断地观察分辨四大。渐渐的我相、人相消失,看不到什麽我、人,只有四大而已。


  当你能专注于单一色聚裡的四界时,是四界分别观止禅的最后阶段,同时也是修行观禅的开始。四界分别观是止禅法门,也是观禅法门。


  熟练于单一色聚裡的四界后,应进一步观察色聚裡的所造色,即:颜色、香、味、食素等。能观察到四界及所造色时,便可说已破除色法的相续密集、组合密集、作用密集,见到究竟色法。

  

(二)观内外、生灭


  此处有色身与名身两种身,两种身都要观照内外、生灭,因为我们不只执着自己本身而已,也执着外在的他人。


  名、色法一生起之后就立即坏灭,名、色法的因缘也是生起之后立即坏灭,因此它们是无常的;因为受到无常的逼迫,所以是苦的;而生灭之间没有自主性,没有恆常的自我存在,所以是无我的。当能见到名色法时,便能清楚的观察到无常、苦、无我,这是它们的本质。佛陀教导我们照见这种本质,为什麽?若能见到无常等本质,破除了密集的概念,常想与「我的父亲、我的母亲、我的宝贝..等」错误的想便会消失,对世间种种执着纠结的心就能放下。


  清楚的照见名、色法的生灭后,进一步应当不再注意生起,只专注于坏灭。渐渐的只见到坏灭,此时应观照名、色法的坏灭为无常、苦、无我;有时也观照修观之心为无常、苦、无我。当观智成熟时,便能以道智与果智来了知涅槃。道智会逐步的灭除烦恼,乃至灭除心路过程中的一切烦恼,能无所依而住,不执着世间的一切事物。


  此是佛陀在本经所教导四界分别观的修法,若依照佛陀的教导,在好的老师的指导下系统的修行,便能以此法门灭除烦恼,解脱自在。


  琲疟_贝..等」错误的想便会消失,对世间种种执着纠结的心就能放下。


  清楚的照见名、色法的生灭后,进一步应当不再注意生起,只专注于坏灭。渐渐的只见到坏灭,此时应观照名、色法的坏灭为无常、苦、无我;有时也观照修观之心为无常、苦、无我。当观智成熟时,便能以道智与果智来了知涅槃。道智会逐步的灭除烦恼,乃至灭除心路过程中的一切烦恼,能无所依而住,不执着世间的一切事物。


  此是佛陀在本经所教导四界分别观的修法,若依照佛陀的教导,在好的老师的指导下系统的修行,便能以此法门灭除烦恼,解脱自在。

 

禅修开示(十)

 
六、墓园九相(Navasivathika)

  
(一)取相


  我简单介绍,因为我想你们没有机会修习此法门。在斯里兰卡,一些大的禅院有特别的房间给出家人修这个法门,不过修习的人已经不多了。若你们要修此法门,需要靠老师指导,依照方法修习。《清淨道论》说有六种适宜取相80,先看尸体的颜色,然后分别它的相、形、方、处、界限等。


  重要的是取相要有方法,不淨相要很明显。不淨相有两种:有识不淨观,靠活的身体取相,即是三十二身分;无识不淨观,以无生命的尸体取相。若定力不够,最好不要修无识不淨观。因为去不淨处取相,假设定力不够,无法取到清晰的相,会停留在那裡很久。


  最好先以其它的业处,如安那般那、三十二身分、或者四大分别业处、正知业处,培养相当的定力,这样才容易当体取相,取到清晰的相后,回到住处用功修习。

  

(二)无识不淨观


  修习无识不淨的业处,就像三十二分身的道理一样,可入第一禅定。它不能超越第一禅定,因为厌恶相很强。


  有识不淨观,适宜进修色遍,达到第四禅定。无识不淨观就不适合,因为坟场观是作为观察过患、苦厄、败坏的修行法。有识不淨观也是修厌恶,但是厌恶不是它的目标,它的目标是修奢摩他到第一禅定,然后以身体的颜色修色遍到第四禅定,接着可以用这个基础修无色界禅,此是南传佛教的传统修法。


  安那般那的修行和有识不淨观特别适合奢摩他的修行,无识不淨观特别适合培养厌恶,是作为观察过患、苦厄、败坏的修行法。正知修行、四大分别观,特别适合作毘婆奢那的基础,它们可以达到近行定,然后转修观禅。


  无识不淨观,本经提供九种死尸变易相:


  第一、膨胀、清瘀、腐烂相;第二、被鸟、兽、虫所啄咬噬食相;第三、附着血肉筋腱的骸骨相;第四、无肉血迹漫涂,筋腱连结之骸骨相;第五、无血无肉,筋腱连结之骸骨相;第六、骸骨散置各处相;第七、骸骨成螺色白骨相;第八骸骨堆积相;第九、骸骨粉碎成骨粉相。


  修习尸体观,很容易生起厌离,去除贪欲。身体的苦、不淨,用此修行很容易了解。佛陀在《杂阿含经》中教导说,若比丘喜欢身体,即是喜欢苦,喜欢苦,就不能解脱,此是很容易了解的道理。


  
(三)观内外、生灭


  《杂阿含经》特别强调:「这个身体不是属于你们的,是过去的业,是心造的,是非色造的,诸比丘!要捨离它。」能够用如此思惟,后面修观的部分,每一个练习,就会很清楚。什麽是观的部分?应当依照前面讲过的方法观照:内外的不淨身、内外的究竟色法、内外的究竟名法。意思是不管是内外的不淨身、内外的究竟名色法,都是无常、苦、无我,没有你、我、众生,没有不变的个体存在,只是名色的不断相续生灭而已!观自己、观他人,调自他作意平衡。如果只有观自己,还不能解脱,必须内外平衡才能够解脱。


  如《杂阿含经》说明,凡夫要厌恶身体不是很难,但凡夫不容易厌离心,一定要思惟缘起才能够厌恶在心。因此每一个身念处的练习以后,所有的基本观的修行,特别是引导修行者朝向缘起的了解,没有缘起的了解,就无法提昇身念处的修行为解脱的法门。


  若用身念处作为解脱的法门,观身法门变成解开身体密集的法门,若不能解开身体密集,无法入解脱法门。解身密集,才能思惟缘起;思惟缘起,能令观智渐趋成熟,断烦恼,得解脱。


  如何思惟缘起?思惟身体生起之因缘:因为有无明、行,爱、业、取、食等因缘,缘起这个身、这个五蕴。若因缘持续,身也会继续轮转。


  然后思惟灭,思惟无明、行,爱、业、取、食等因缘灭,色身灭、有灭。了解灭,才能了解集谛,思惟灭,才能寂止集,出离轮迴。


  然后思惟生灭,行法的生灭有两种:刹那生灭与因缘生灭。修观时,须观照这两种生灭。若思惟生灭,可以离开「常相」;若能离开常相,可了解空相;若了解空相,了解色的空相、身体的空相,能够不执着身体。


  或者依七种随观,观无常、苦、无我、厌离、离欲、灭、捨。放捨之后可了解「此是身体」而已!是缘起、是空,没有众生、我、你。在此情况下,用四念处、四圣谛的了解,安住持续的思惟身体只是身体;只是四大的不断生灭变化而已!不执着世间,超越爱、见和无明,因不执着世间,不执着五蕴,九种坟场观成了解脱法门。


  然后思惟生灭,行法的生灭有两种:刹那生灭与因缘生灭。修观时,须观照这两种生灭。若思惟生灭,可以离开「常相」;若能离开常相,可了解空相;若了解空相,了解色的空相、身体的空相,能够不执着身体。


  或者依七种随观,观无常、苦、无我、厌离、离欲、灭、捨。放捨之后可了解「此是身体」而已!是缘起、是空,没有众生、我、你。在此情况下,用四念处、四圣谛的了解,安住持续的思惟身体只是身体;只是四大的不断生灭变化而已!不执着世间,超越爱、见和无明,因不执着世间,不执着五蕴,九种坟场观成了解脱法门。

  

禅修开示(十一)

 
七、总结


  至此,已经介绍了身念处的十四种修行方法,即:(一)安般念;(二)四威仪;(三)正知(四)不淨观;(五)四界分别观;(六~十四)观墓园九相。每一种方法配合法念处的修习,观五蕴及其因缘的无常、苦、无我,都可以成为解脱的法门。


  大家也要了解:身念处并不是只有观身或色法而已;身念处注重观照色法,但只有观照色法并不足以令你证悟涅槃,必须也观照名法为无常、苦、无我。每一个念处都要观照名色法,只是注重点不同而已!

  

【注解】


  (1) 安般念:“Anapanasati”=“Ana + apana”(in-breathing & out-breathing,),汉译经典所译名称有「安那般那念」、「安那波那念」、「安般守意」、「念安般」、「安般念」、「息出息入」、「持入息出息念」、「入出息」、「出入息」、「持息念」、「数息」等,是将心专注于呼吸的修行法。


  (2) 组成身体的三十二部分见本书「身念处:四、不淨观」。


  (3) 色法归纳为两大类:四大与四大所造色。四大(mahabhuta)又称种色、元素色或界(dhatu),因为它们「持有自性」,是色法不可分离的主要元素,在它们组合之下造成小至微细粒子(色聚),大至山岳一切物质。所造色(upAdaya rupa)是缘自或依靠四大元素而有,一共有二十四种。四大可譬喻为大地,所造色是靠大地生长的树木。《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页231 。


  (4) 淨色(pasadarupa)是五种个别存在于五根的色法,应分辨淨色与支持它们的器官。世俗所称的眼在阿毘达摩论裡是各种不同色法的组合。眼淨色是其中之一,它是位于视网膜裡的淨色,对光与颜色敏感,作为眼识的依处色与门。耳淨色在耳洞裡,对声音敏感,及作为耳识的依处色与门。《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页234 。


  (5) 呼吸是属于心生色法,是入出息心生声九法聚,或入出息心生声色轻快性十二法聚。参阅《智慧之光》,页103 。


  (6) 安般念配合身、受、心、法四个念处有十六步骤的完整修法;开始时正念于呼吸,接着正念在各种感受、心境上,然后正念在无常、苦、无我的法印上,最后正念在捨离上;此是由止至观的完整修学历程。南北传阿含藏中有五部经典提到十六步骤:即《相应部10 .安般念相应》(1.ekadhammo,10.kimbila)、《安般念经》(M.118)、《教诫罗罗大经》(M.62)、《杂.第803 经》,(《大正藏》册2,页206 上)、《杂.第810 经》,《大正藏》册2 , 页208 上。参阅佛使尊者着,郑振煌译《观呼吸》(台北:慧炬,民89)、《清淨道论》,页268~292 、释自倓,〈观息法初探——以北传阿含和南传四部尼柯耶为主〉(毕业报告,香光尼众佛学院,民86 年)。


  (7) 指十六步骤的前四个,有两种说法:(一)长息、短息、全息、微息(寂静息);(二)出入息、长短息、全息、微息(寂静息)。参见前注。


  (8) 森林、树下或空閒处:显示培育正念的适当处所。对于初学者而言,处于宁静的环境中,心较容易收摄。《中》「禅以声为刺」(《大正藏》册1 , 页560 下)对禅修者来说,声音好比尖刺一样,一针针刺入心中,令人无法专心致意,如针刺入气球,随即消气一般。


  (9) 正念而出息,正念而入息:“So sato va assasati, sato passasati.”对“assasati” 与“passasati” 的解释有两种(说法相反)一说:“assasati” to breathe out, to exhale ;出息、呼气。“passasati” to breathe in, to inhale.;入息、吸气。二说:“assasati” 入息、吸气;”passasati” 出息、呼气。汉译《杂》、《中》、《增壹》、《修行道地经》、《清淨道论》採第一说先出再入(出入息);《解脱道论》、《达磨多罗禅经》、《大毘婆沙论》、《俱舍论》採第二说先入再出(入出息)。本书採第一说先出再入。心平常习惯在五欲爱乐的情境中,呼吸对对它来说太枯燥了,容易散乱掉举,必须不断将心引导回来,觉知呼吸的出入,培养专注呼吸的新习惯。PED, p.90b 、447b 。《云井》p.149b, p.612a。


  (10) 禅相(nimitta):即修习禅定时心专注的对象,可以是影像或概念。安般念的禅相从呼吸而来,唯有深度专注的心,才能产生禅相。禅相有三种:即遍作相(parikamma-nimitta)、取相(uggaha-nimitta)、似相(patibhaga-nimitta)。参阅《正念之道》,页9 、13 。


  (11) 禅那(jhana):即心完全专一的状态。使心与心所平等、平正、不散乱地安住于单一对象中;此时的心是宁静、透明、已培育、无邪恶、柔顺、堪能、坚定、沉着不动的,具有强盛的生命力。禅那通常包括四色界禅及四无色界禅。参阅《正念之道》,页16 。


  (12) 观呼吸的自相、共相是属于观禅的修习,此时是修止禅,只是注意呼吸的本身,即呼吸的整体概念,不是分析组合成份及特性。


  (13)《小空经》用地点来说明修行的过程,例如经中举譬喻说:一个修行者在阿兰若修行,除了阿兰若以外,其他都不存在,都是空,阿兰若没有马、牛,除了阿兰若以外其馀都是空。同样的道理,修行者以地遍为所缘,除了地遍之外,其馀都是空;以空遍为所缘时,除了空遍以外,其馀都是空;以识遍为所缘时,只有识遍的存在,其馀都是空;到达灭受想定,能观与所观融合在一起,无有障碍。《大正藏》册1 , 页736 下。


  (14) 业处(kammatthana)字义为工作的处所,即修行者修行以培育特殊成就的工作处所;即指修行的法门,有时也用来指修行时所专注的对象。参阅《如实知见》,页8 。


  (15) 参阅《清淨道论》,页273~274 、Pt.I,p.177 。


  (16) 参阅《清淨道论》,页286 。


  (17)《清淨道论》,页281 。


  (18)《杂.第568 经》:「入息、出息名为身行…出入息是身法,属于身,依身转,是故出入息名为身行」(《大正藏》册2 , 页150 上)。因此,「身行」除了与口、意并称三业,而泛指与身体有关的行为造作外,经典中也特称「出入息」为「身行」。


  (19) 呼吸是心生色聚,由于风界的推动作用,使身体产生膨胀收缩的动感。若呼吸越细长,心越平静,身体也会平静。


  (20) 参阅《清淨道论》,页278~287 。


  (21) 寻( vitakka)是把心投入或令它朝向目标的心所。伺(vicara)是保持心继续专注于目标。寻伺的作用强,心可长时间安住于目标,达到禅那。参阅《阿毘达摩概要精解》,页38 。


  (22) 近行定(upacara-samadhi):指接近禅那或安止的定。近行定阶段禅支(禅那的构成因素)未完全发达,有分心仍会生起,修行者可能会落入有分。参阅《如实知见》,页16 。


  (23) 安止定(appana-samadhi):意指心与相应名法深深投入于所缘并安止于其中。包括一切属于色界、无色界与出世间的禅那定。参阅《正念之道》,页434 。


  (24) 心所依处(hadaya-vatthu):是提供意界和意识界依止或支持的色法,位于心脏裡心室的血,受四大所支助及由命根色所维持。参阅《正念之道》,页424 。


  (25) 有分心(bhavaggacitta):即生命相续流,保持在一世当中,从投生至死亡间的生命流不中断。当认知所缘的心路过程不生起时,每一刹那都是有分心在生灭相续。参阅《正念之道》,页428 。


  (26) 禅支:初禅有寻、伺、喜、乐、一境性五禅支,个别分开来说称为禅支,整体合起来则称为禅那。二禅有喜、乐、一境性三禅支,三禅有乐、一境性二禅支,四禅具捨及一境性。刚开始修习禅那时,应练习长时间进入禅那,而不应花太多时间辨识禅支。参阅《如实知见》,页22 。


  (27) 每一禅定都要练习五种自在:1.转向自在,自在转向出定、转向辨识诸禅支。2.入定自在:能够在任何想入定的时刻入定。3.住定自在:能随自己的意愿住定多久。4.出定自在:能在预定的时间出定。5.省察自在:能辨识诸禅支。参阅《清淨道论》,页153、《如实知见》页22。


  (28) 四禅是定法的根本,佛是依四禅而成正觉,也是从四禅出而后入涅槃。比丘们依四禅得漏尽、解脱,是经中常见的。也就是先修止至四禅,再观名色法而契入三法印,得漏尽解脱。参阅印顺,《空之探究》(台北市:正闻出版社,民81 年)页13 。


  (29) 特别提到四食中的段食,是因为众生要靠食物、呼吸、饮料才能生存,有段食才有色法。


  (30) 缘起主要观过去、现在、未来五蕴的因、缘、果关係。即观前世业力与今世果报五蕴的因果关係,今世业力与未来五蕴之因果关係。参阅《正念之道》,页111 。


  (31) 行法的生灭有两种:(一)因缘生灭(paccayato udayabbaya)又分为因缘生与因缘灭。由于因缘生起,所以五取蕴生起,是因缘生。由于因缘完全坏灭,所以五蕴完全坏灭。(二)刹那生灭(khanato udayabbaya),行法才生即灭。这两种生灭都必须观照。参阅《正念之道》,页109 。


  (32) 怖畏智(bhaya-n ana):意指观察过去诸行已灭,现在诸行正灭,未来诸行也将如是灭去,对一切行法的坏灭起大怖畏。关于观智意义参阅《清淨道论》,页666~674 。


  (33) 过患随观智(Adinava-nana):即见世间一切处充满危险与过患,无有避难处。


  (34) 厌离智(nibbidA-nana):由于怖畏与过患心生厌离,不喜一切诸行。


  (35) 欲解脱智(mubcitukamyata-nana):不再执着世间,唯愿解脱出离。


  (36) 审察随观智(paTisavkha-nana):欲求解脱,为使解脱力乾淨俐落,再度审察三相。


  (37) 在较高层次的观禅阶段(如坏灭随观智)时,修行者必须(一)不断观照名色法的三相(二)观照知(nata)与智(nana)二者。


  知是指名、色法及其生起因缘;智是观名、色法的智慧。修行者以智慧观名、色法,有时也要反观观名色、法的智,并观它们为无常、苦、无我。参阅《智慧之光》,页511 。


  (38) 金刚定(vajiropama-samadhi):又作金刚三昧、金刚喻定。此定其体坚固,其用锐利,可摧毁一切烦恼。为三乘学人之末后心,即于修行将完成阶段,所起断除最后烦恼之定。参阅《佛光》「金刚喻定」,页3560 。


  (39)《瑜伽师地论》卷33 ,《大正藏》册30 ,页465 下。


  (40)《瑜伽师地论》卷26 ,《大正藏》册30 ,页427 上。


  (41) S.47.8 ,《杂.第616 经》,《大正藏》册2 , 页172 中。


  (42) S.47.40 ,《杂.第623 经》,《大正藏》册2 , 页174 中。


  (43) 内身:身包括色身与名身。内身是指自己的身体。身体是由一群群的色聚与名聚所组成,不断的生灭变化,无有实体。众生为密集概念所蒙蔽,生起执取贪着,轮迴生死。禅修者依法修习,破除密集,看清真相,捨离贪欲与忧恼,身心自在。参阅《正念之道》,页107 。


  (44) 外身:观照外在他人的身体。我们不只对自身有贪爱、执取与忧恼,对他人的身也有贪爱、执取与忧恼,必须也观照外在之身。以观智照见外在的身,他们是名色法的组合,才生即灭,所以是无常;他们一直受到生灭的逼迫,故是苦;他们之中没有永远不变的自我存在,因此是无我的。外身只是名色相续,没有人、众生的存在,如此观照能去除贪爱、执取与忧恼。


  (45) 内外身:不断的重覆观照内外身。在此阶段可依四步骤进行:(一)观照内在与外在的色法(二)观照内在与外在的名法(三)观照内在与外在的名色法。(四)观照内名色法只是名色不断相续,没有人、我、众生的存在。若能不断的重覆观照,智慧成熟,可证得第一种观智名色差别智。参阅《正念之道》,页108 。


  (46)《清淨道论》:「但观于内是不会有道的出起的,亦应观于外,所以他亦观他人的诸蕴及非执的(与身心无关的)诸行为无常、苦、无我」(页682)。只观自己的五蕴,最高可证「至出起」之前的审察随观智,无法证得更高的观智。若要完全开展观智,除观察自己的五蕴外,也要观察外在的五蕴。观内、观外、内外交替观察五蕴,以令观智开展成熟。


  (47) 有身(atthi kaya):是指经观内外、生灭后,观智强而有力,清楚的体验「身体」的本质。「身体」只是名色法的积聚,不断生灭变化。参阅《正念之道》,页115 。


  (48) 当名色生起时,我们被外表的整体概念所蒙蔽,故有密集的概念产生。若能以智慧分析至基本成份,会发现是因缘条件组合而成,不断生灭变化,无有实体可寻。色法有三种密集(前面三种),名法有四种密集。参阅《智慧之光》,页86 、130 。


  (49) 名色的最基本成份,称为究竟名色法。每一色聚至少有地、水、火、风、色、香、味、食素八种色法,称为八不离色;有些色聚会有根、性根、淨色等,至多为十种(究竟色法)。名法根据心的定法(citta niyama)生起,在每一心识刹那中,它们出现一组的心与心所,此种组合称为相应法(sampayutta dhamma),也称为名聚(nama kalapa)。每一心识刹那中至少有八个名法(究竟名法),若能辨识每一心识刹那的名法,即破除了名组合密集,见到究竟名法。参阅《智慧之光》,页84 、131 。


  (50) 参阅《智慧之光》,页131 。


  (51) MSV, p.766 。


  (52) 圣道智:即初道智、二道智、三道智、四道智。初道智就是须陀洹道智,此智以涅槃为所缘,断三结(我见、戒禁取、疑)。二道智


  即斯陀含道智,此智薄贪欲与瞋恚。三道智即阿那含道智,断贪欲与瞋恚,灭尽五下分结(身见、戒禁取、疑、贪、瞋)。四道智就是阿罗汉智,灭尽烦恼贼。参阅《清淨道论》,页693~698 。


  (53) 圣果智:即初果智、二果智、三果智、四果智。初道智所证得果即是初果智,证此果者最多七番人天往返,必然灭尽诸苦。二道智,无间证得二果智,一往人天灭尽诸苦。三道智,无间证得三果智,于彼化生之处般涅槃,不复还来。四道智无间证得四果智,灭尽烦恼,证入不生不灭之涅槃。参阅《清淨道论》,页693~698 。


  (54) 色法生起之源有四:业生、心生、时节(热能)与食(营养)。心生色聚是由心产生的色聚;从结生后的第一个有分心的生时开始,心生色聚就生起。参阅《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页244 。


  (55) 带动色法:即主要色法;色法在当处生灭,并没有从一处移至另一处,只是相续不断的在新的地方生起主要色法--身表九法聚,其中以风界的力量最强。参阅《正念之道》,页119 。


  (56) Sandhaka Sutta(M.76)。


  (57) Dh.147 。参阅《法句经故事集》,页289 。


  (58)《大正藏》册2 , 页546 下。


  (59) 根据阿毘达摩色法生起之源有四种:业、心、时节与食。业生色:从结生的生时小刹那开始,在每一心识刹那裡的生、住、灭三小刹那裡,业都产生色法,直到死亡心之前的十七个心为止。心生色:从结生之后的第一个有分心的生时开始,心生色开始生起。名法在生时最强,只有在生时才能产生色法。时节生色:从结生心的住时开始,业生色聚裡的火界即能产生时节生色。食生色:食物吞下后,在消化之火的帮助下,达到住时,色聚的食素能产生食生色。参阅《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页244 。


  (60) 作意(manasikara):心所之一,作用是令心转向目标;通过它,目标得以呈现于心。


  (61) 五根门的所缘分别为四:极大、大、微细、极微细。「大」(maha)及「微细」(paritta)并不是指所缘的体积,而是指所缘给心的撞击力。对于呈现于意门的清晰与不清晰所缘的分别亦依据相同原则。《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页142 。


  (62) 参阅《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页11 、27 。


  (63) 结生心(paTisandhicitta):在投生的刹那出现的心,它将新一生与前世连接起来,在一世裡只出现在投生的那一刹那。参阅《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页108 。


  (64) 参阅《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八章:二十四缘,页301~319


  (65) 所缘缘:即此缘的缘法是所缘,它使缘生法取它为目标而生起。


  (66) 依止缘:此缘法是作为缘生法的支助或依处而导致后者生起。


  (67) 亲依止缘:即是使缘生法极度依靠它生起,以完成识知作用的缘。


  (68) 无间缘:前一个名法灭尽,下一个名法即刻生起,没有任何名法可以插入它们之间。


  (69) 不淨观依《大念处经》所列,计有三十一种不淨,然而在其他经论如《无碍解道》、《清淨道论》裡,加上「脑」(mattha-lugga)成三十二种不淨,或称之为「三十二身分」。


  (70)《杂阿含》卷四十三(T2, 311a列:髮、毛、爪、齿、尘垢、流、皮、肉、白骨、筋、脉、心、肝、肺、脾、肾、肠、肚、生脏、熟脏、胞、泪、汗、涕、沫、肪、脂、髓、痰、、脓、血、脑、汁、屎、溺等三十六物。


  (71) 即七种把持善巧:1.以语2.以意3.以色4.以形5.以方位6.以处所7.以界限。参阅《清淨道论》,页245 。


  (72) 十种作意善巧:1.以次第2.以不过急3.以不太缓4.比除散乱5.以假名超越6.以次第撤去7.以安止8.增上心9.清凉10.觉支善巧。参阅《清淨道论》,页249-251 。


  (73) 定相作意、策励相作意、捨相作意。参阅《清淨道论》,页250 。


  (74) 即六法,即知当抑制心、策励心、喜悦心、放捨心、倾心于胜、乐于涅槃。参阅《清淨道论》,页251 。


  (75) M.28 Maha-hatthipadopama Sutta ;相当于北传《中.第30 象迹喻经》,《大正藏》册1 , 页464 中。


  (76) M.62 Maha-Rahulovada Sutta 。


  (77) M.140 Dhatu-Vibhanga Sutta ;相当于北传《中.第162 分别六界经》,《大正藏》册1 , 页690 上。


  (78) M.119 Kaya Gatasati Sutta ;相当于北传《中.第81 念身经》, 《大正藏》册1 , 页554 下。


  (79) 四十四种色法:即身十法聚、性根十法聚、心生八法聚、时节生八法聚、食生八法聚。参阅《阿毘达摩概要精解》,页229~254 。


  (80) 参阅《清淨道论》,页181 。

 

禅修开示(十二)

 
受念处   Vendanaanupassana


  修观的过程有色法与名法两种业处,修色业处、名业处才能够实践见道、修道,实现解脱的过程。许多经典中,佛陀教导色业处的禅修法门后,以五蕴中的受蕴来教导名法的禅修法门。平常佛陀说明先修色业处再修名业处,先修身念处再修受念处。不过也有例外,如《长阿含经》1 中,佛陀为天人们说法,因为天人们的受很明显,佛陀就直接教导受念处,不说身念处。

  

一、比丘如何了知受?


  诸比丘!比丘经验乐受时,了知:我经验乐受;经验苦受时,了知:我经验苦受;经验不苦不乐受时,了知:我经验不苦不乐受。


  乐受(sukkha)指身、心快乐的感受。若以三受分别时,乐受包括身与心,若是用于五受时,身体的快乐称为「乐」(sukkha),心理的快乐称为「喜」(somanassa)。苦受(dukkha)也一样,以三受分类时,指身心的苦受(dukkha);分别五受时,身苦称为「苦」(dukkha),心苦称为「忧」(domanassa)。


  比丘的了知和一般人有何不同?像小婴儿依偎在母亲的怀裡,喝着奶时,也知道正经历快乐的感受。比丘的了知与婴儿的了知不同,比丘以智慧观察感受,能去除众生存在的错误见解,能去除众生想,了知:「受」无常、苦、无我的本质,它是无常生灭的,没有不变的「受」存在,也没有真实存在的我、你、众生、男人、女人。如此了知既是禅修法门,也是培育念处的方法。如果只知道乐受是乐受,不算受念处的


  修行,只是一般人的感觉而已!


  注释书以三个问题来解释比丘的了知:(一)谁在感受?没有众生或人在感受。(二)感受是谁的?不是任何众生或任何人的。(三)为什麽有感受产生?感受透过因缘而生起。如透过眼根、色尘和触生起,可意、诱人的所缘生起乐受,不可意、可厌的所缘生起苦受。因此,比丘了知受是某些可意的、可厌的所缘被身心领纳后生起,是缘生缘灭的,没有一个我在创造感受、领纳感受。经中说「我经验、我领纳」,是以世俗的表达方式来说明,所缘被身心领纳后体验到感受。


  注释书以一个很好的故事说明,在斯里兰卡的庄严山寺(Cittauiapabbata),有一位长老生病了,身体非常疼痛,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呻吟。


  他的弟子问他:「长老!您那裡痛?」长老说:「并没有一个特别的疼痛点,由于有所缘、有触,执取色、受等特定目标,才会有疼痛的感觉。」长老快死的时候,弟子再来问他:「长老!怎麽样?」长老说:「没有人,只有触,只有地、水、火、风。」那时,长老已经濒临死亡,伤痛到极点,却能完全放鬆,正念思惟,照见究竟名、色法,及其生起因缘为无常、苦、无我,实现阿罗汉果位,得四无碍解智,然后般涅槃。


  修习受念处,应以长老为榜样。只是乐受时知道乐受,苦受时知道苦受,不算修习受念处,了知受的生灭无常,才算是受念处的修行。当各种感受生起时,即能当下觉知,保持正念、明觉,觉知快乐的感受生起了,消失了;痛苦的感受生起了,消失了;不苦不乐的感受生起了,消失了。当觉知快乐的感受时,不能感受苦受、或不苦不乐受;感受苦受时,不能觉知乐受,及不苦不乐受。因为在一个心识刹那中,不能有两个心同时生起,不同的感受不断的转换、变化。了解这个道理,才能愈来愈清楚受的无常、受的有为性。

 

禅修开示(十三)

 
二、六种感受


  感受有爱染的乐受时,了知:我正经历有爱染的乐受;


  感受有爱染的苦受时,了知:我正经历有爱染的苦受;


  感受有爱染的不苦不乐受时,了知:我正经历有爱染的不苦不乐受。


  感受无爱染的乐受时,了知:我正经历无爱染的乐受;


  感受无爱染的苦受时,了知:我正经历无爱染的苦受;


  感受无爱染的不苦不乐受时,了知:我正经历无爱染的不苦不乐受。


  佛陀依受的三分法将受分别有爱染的受与无爱染的受,共有六种感受。什麽是有爱染(samisa)的感受、无爱染(niramisa)的感受?


  依照注释书的诠释,有爱染的受,是执着于「六种居家生活」(chagehasita)的觉受,即为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所染着的受,意指执着在五欲,欢喜五欲的受称为「有爱染受」、「世俗受」。不执着五欲的受称为「无爱染受」、「非世俗受」。


  “Ama”,在梵文、巴利文叫「肉」、「生肉」。在古代印度,是用肉作钱来交易,印度人养牛,早期是用肉作钱,牛或肉就是他们的财富,要计算家裡的财富是算家裡有多少牛、有多少肉。“samisam vedanam”意思是有肉的受、有轮迴基础在裡面的受、有随眠的受、有爱染的受,亦即受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所束缚的受。依受的三分法,一般人感到乐受、感到快乐,这个快乐与贪欲、随眠、烦恼相应,称为「有爱染的受」。例如当见到自己的儿子、妻子、金钱时,生起快乐的感受,即是「有爱染的乐受」。当儿子死亡,钱财失去时,痛苦难过的感受,即是「有爱染的苦受」。有时看见儿子、妻子、金钱时,内心生起中性的感受,此即「有爱染的不苦不乐受」。这些受会构成解脱的障碍,不应培育、发展。


  “Niramisam vedanam”是出离受、非世俗的受、无染着的受,是没有靠五欲的受。何谓出离(nekkhamma)?


  巴利圣典提到五种出离:(一)一切善法,由于一切善法是从不善法或烦恼中脱离;


  (二)出家,从在家生活中超脱出来;


  (三)禅定,脱离欲界,至上二界中;


  (四)观智,能随分断烦恼,所以也是出离;


  (五)涅槃,脱离生死轮迴。


  因此,由于善法、出家生活、修习止观与涅槃这些所缘的关係,有时会生起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这些是没有爱染的受,修行者当了知、培育。佛陀在《帝释所问经》、《杂阿含经》说明,若我们感到乐受时,善法在心中增长,此种乐受要喜欢、要修,作为修行的基础。如修习止、观的乐受,此种无执着的乐受,能够领导我们的心朝向涅槃。在Meghanydia sutta2或Bahuvedanniya sutta3说明,愈高层次的定所生起的乐受愈微妙。因此修行者要彻底了解受念处的修行,应该修习禅定,愈高层次的禅定能够体验到愈微细的乐受。若能体验更微细的乐受,就能够放下较粗的乐受,观受的无常性,不执着微细乐受,才能经验最微妙的涅槃之乐。


  何谓有染着的苦受、在家苦受?意指苦受与瞋、随眠相应。一般人会拒绝它,不接受它,想要远离它,因为记得与五欲有关的乐受,因此不能接受苦受。若此人喜欢有染着苦受,那麽没办法修行受念处,修行者要捨离它,不要让它阻碍我们的修行。


  修行者要习惯何种苦受?要习惯没有瞋、随眠的苦受,没有染着的苦受。此种苦受要多修、多喜欢,才能够入受念处的法门。


  何谓没有染着的苦受、出离苦受?是思惟无常苦迫的受。不断的思惟无常的苦迫,修行者才能够感到解脱的需要,能培养决心欢喜修行,朝向解脱。


  例如摩诃尸婆长老(MahAsiva)的例子,长老是十八个分派的导师,能够背诵三藏及注释,并且教导教理与禅修,经过他指导而证悟阿罗汉的弟子有好几万人。有一天,一位已证悟阿罗汉的弟子来劝长老修行。长老生起了悚惧心,心想:我已经成就那麽多人证悟阿罗汉,生命无常,我也应精进修行,证悟阿罗汉。因此,不告而别的进入森林中修行。


  当雨安居开始,他下定决心要在雨安居之前证悟阿罗汉。虽然很精进修行,但仍不能证悟阿罗汉,所以在安居结束的月圆日,他伤心的哭了。


  然后他再下定决心,在来年的安居结束前证悟阿罗汉。他持续修行了三十年,每年安居结束的月圆日,都为了未能证悟阿罗汉而痛哭。


  在第三十年安居结束的月圆日,他也像以前一样为了未能证悟阿罗汉而痛哭。因为受到树神的激励,他思惟无常的苦迫,精进的修行止观,渐渐的他的修行变得强而有力,就逐一证悟四道四果。当尸婆长老痛哭时他感到苦受,这种是没有爱染的苦受,应当培育,使它成为修习止观的助缘。


  不苦不乐受也有两种:一是有染着、在家的不苦不乐受,不应该培育的受;一是没有染着的不苦不乐受、出离的不苦不乐受,应该培育、应该喜欢的受。


  什麽是有染着的、在家不苦不乐受?这个受是与无明、随眠相应。不苦不乐受于普通的人不太明显,称为模煳所缘,会感到昏沉、无聊。注释书以猎人猎鹿作譬喻说明如何了解不苦不乐受。猎鹿人追逐鹿,用弓箭猎鹿。他不一定看到鹿,有时观察鹿奔跑所留下的足迹,经过有大石头或岩石的地方,猎人巡视石头的周围,若有鹿的足迹,便知道鹿经过这裡,就继续朝这个方向去追鹿。


  同样的,乐受、苦受的生起很明显,就如泥地上的蹄印一样;运用推理的方法观照不苦不乐受,就好比透过推理了解鹿跑过岩石一样。若没有明显的乐受或是苦受,感觉不明显,看不清鹿的踪迹,即是不苦不乐受。


  嫔@譬喻说明如何了解不苦不乐受。猎鹿人追逐鹿,用弓箭猎鹿。他不一定看到鹿,有时观察鹿奔跑所留下的足迹,经过有大石头或岩石的地方,猎人巡视石头的周围,若有鹿的足迹,便知道鹿经过这裡,就继续朝这个方向去追鹿。


  同样的,乐受、苦受的生起很明显,就如泥地上的蹄印一样;运用推理的方法观照不苦不乐受,就好比透过推理了解鹿跑过岩石一样。若没有明显的乐受或是苦受,感觉不明显,看不清鹿的踪迹,即是不苦不乐受。

 

禅修开示(十四)

 
三、受是缘起法


  感受如何生起?靠依处、所缘、触,生起受。


  什麽是依处(Vatthu)?在五蕴界(pancavokara)裡,名法只能在有依处色时生起,受蕴必须依靠心所依处色而生起。心所依处色并不能单独生起,一组组地出现为色聚。如当所缘接触眼门,有分产生波动,有分被截断,眼门心路过程生起,受是遍一切心所,所有的心路过程生起的时候,受一定在其中。所以受是缘起法,有依处、所缘、有触,感受生起;感受生起后不是常住不变,是不断的生灭变异。


  佛特别在《受摄受经》(Vedanapariggaha Sutta M.74 )说明受是缘起法,佛为长爪梵志(Dighanakha Paribbajaka)说明受的缘起、受的无常。


  佛说:


  受是无常的,所以是有为法;因它是有为法,所以是缘起法;因它是缘起法,所以是坏灭法;因它有灭、有坏,所以要离欲它、不执着它。如果能这样观,修行者能够厌离乐受、苦受与不苦不乐受;如果能厌离受,便能远离欲染;如果能远离欲染,便能得到解脱。


  佛陀开示这部经后,长爪梵志证悟须陀洹果。


  那时,舍利弗在一旁为佛陀搧扇子,听了佛陀说受无常,厌离「受」,正念思惟,就证悟阿罗汉果。注释书说明舍利佛像吃了为别人准备的食物一样;佛陀开示这部经的对象是长爪梵志,因为舍利佛站在旁边为佛陀搧风,顺便听闻而开悟证果。

  

四、思惟受为苦


  佛陀说应该思惟受为苦。所谓:「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诸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4」因为「诸行无常」,所以「诸受皆苦」。身念处强调应该思惟身为不淨,不淨也是苦的一个方面,是属于苦的思惟。所以要了解,思惟身和思惟受与苦相有密切的关係。它们都强调对于苦的了解。因为了知苦,了知苦的逼迫、无奈,能够发起精进修行的心,努力脱离苦迫。因此,佛陀教诲:知苦能见道。


  如何思惟受为苦呢?苦受本来是苦,好像刺或是矛在身体裡面;当苦受生起,遍佈、浸透全身时,犹如火在身上烧,也像被热熔的铜汁浇灌,使人发出哀嚎:「啊!多麽痛苦啊!」。乐受,当乐受生起时是乐,灭的时候是苦,难以忍受的苦。不苦不乐是变异的过程、是无常的、是苦的。

  

五、以智慧观察受


  修习受念处时,无论是有爱染或没有爱染的感受都必须观照、了知它们,因为它们都是观智的目标。如何观照呢?首先必须先观照「门」,门是身心和外界沟通的管道,共有六个门:眼、耳、鼻、舌、身、意。如何能见到六门?可以修行四界分别观,直到看见色聚,分析色聚中的究竟色法时,便能照见六门。例如:要观照眼触生受,先辨明眼门中的眼淨色与有分意界,注意颜色,那颜色同时撞击眼淨色与有分意界,取色所缘为目标的眼门心路和意门心路过程就会生起。若如理作意,生起善速行的心路过程;若不如理作意,便生起不善速行的心路过程。受是遍一切心所,每一个生起的心都有受存在。应当观照依处色,也必须观照受及与受同时生起的相应名法,然后再观照它们为无常、苦、无我。


  受念处的修行,修行者不迷惑于受,用智慧了解受,用智慧了解内在的受,用智慧了解外在的受,用智慧了解内在、外在的受。


  以止智慧与观智慧了解受。若有止智慧,不会迷惑关于苦;因为有止、有定,有乐、微细的乐,因此不迷惑关于苦。若有观智慧,不会迷惑关于乐。因为观,了知无常的逼迫,了知无常的苦,因此不迷惑关于乐。


  修行者是用微细的受的了知,放下粗的受、五欲的受;用观的了知,清楚观察受的无我性、受的空性、受的缘起性,放下受的执取。


  若要解脱不只是观自己的受,也要观他人的受;有时观自己的,有时观他人的。接着必须观照因缘生灭与刹那生灭。如此,便能建立四念处的智慧,并以四圣谛的了解建立解脱的智慧。若能如此用智慧思惟受,与法念处的修行结合,超越爱、见与无明,捨离我的概念,解脱五取蕴;对于五蕴、世间,便不会去执着。


  此是用四念处的智慧,有系统地观照五蕴,观察感受生灭的种种情况,观智成熟便能证悟圣道,由受念处走向解脱。

  

六、结语


  「受」是很真实的经验,六根接触外境,时时都有种种感受生灭。因为「受」可引生不同层次的热烈情绪促使我们迷妄执取;但若能于觉受的当下保持正念、明觉,不去发动渴爱、贪染,也可能是切断生死轮迴的契机。换句话说,于缘起的锁鍊中,「受」是重要的关键5 ,心裡过程应在「受」的阶段就结束,不再进一步发展为「爱」、「取」。具体而言,修行者应致力于不牵涉各人情绪,保持正念观察生起的觉受,从中认清「受」的无常、苦、无我性,乃至切断觉受与贪、瞋之间的习性反应,此即是出离轮迴之苦的有效方法6。

  

【注解】


  (1)D.21 Sakka-Panha Sutta ,相当于北传《长.第14 释提桓因问经》, 《大正藏》册1 , 62 中。然二经内容不尽相同。


  (2)M.75 Meghanydia sutta ;相当于北传《中.第153 鬚闲提经》,《大正藏》册1 , 页670 上。


  (3)M.59 Bahuvedanniya sutta ;相当于北传《杂.第485 经》,《大正藏》册1,页123 中。


  (4)《杂.第473 经》,《大正藏》册2 , 页121 上。


  (5)「受」是渴爱、执着的潜在条件,是「苦集」的重要关键点,因「受」能引生多种形态的强烈情绪,所以可从「受」下手打破无明的锁鍊。即当六入「触」外境之后,在「受」的阶段保持正念正知,不再往下发展,产生「爱、取」。参阅Nyanaponika Thera, The Heart of Buddhist Meditation, p.68 。附带一提,Gonika(葛印卡)所领导的禅修十分重视「受」的观察。


  (6)参阅何孟玲,〈《中部.念处经》四念处禅修方法之研究〉,页106 。

 

禅修开示(十五)

 
心念处   cittanupassana

  
一、前言:心事难测


  心念的活动与身、受相牵连,一切的烦恼,都以六门为媒介,均以触受与觉受为取捨,逢苦则忧、遇乐即喜;喜则生起贪心,忧便生起瞋恼心。有时心境不苦不乐,似无贪瞋,事实上是迷煳于所缘,不明事理,即是愚痴。因此心的内容,包含所有的受,也具足了贪、瞋、痴的全部。心刹那变化,当然是无常的,但一般人总认为心是恆常的,我们常听到:天长地久、海枯石烂,此心不渝。这是错误的想法,也是造成痛苦的原因。心念处的修行,就是透过止、观的修练,了知心的缘起性、无常性,放下「我」的执着。


  要清楚分辨「心」与「智慧」二者的不同。心,我们应彻底地了解;智慧,我们应该修,应该让它发达。了解心是智慧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因为心存在于我们的中心位置,在所有的名色法当中,它的变化最快,「我」的概念最强。以智慧了解心的无常,才能去掉「我」的概念,了解心的缘起、心的空。

  

二、观察十六种心


  复次,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于心,随观心识?


  于此,诸比丘!比丘心贪欲时,了知:心贪欲;


  心无贪欲时,了知:心无贪欲。


  心瞋恨时,了知:心瞋恨;


  心无瞋恨时,了知:心无瞋恨。


  心愚痴时,了知:心愚痴;


  心无愚痴时,了知:心无愚痴。


  心收缩时,了知:心收缩;


  心涣散时,了知:心涣散。


  心广大时,了知:心广大;


  心不广大时,了知:心不广大。


  心有上时,了知:心有上;


  心无上时,了知:心无上。


  心专注时,了知:心专注;


  心不专注时,了知:心不专注。


  心解脱时,了知:心解脱;


  心未解脱时,了知:心未解脱。


  这裡提到的八对十六种心都是世间心,因为无常、苦、无我本质的观照只是针对世间法而已,并不涉及出世间法。

  

(一)贪欲心(sa-raga citta) 无贪欲心(vita-raga citta)


  「贪」(raga),或说「贪欲」、「贪爱」、「渴爱」,是指对所缘的贪取爱着。此处「贪欲心」指与贪欲同时生起的八种欲界不善心1。依照南传佛教的说法,贪欲是一种心所,它与心同时生起、同时坏灭、取同样的目标、依靠同样的依处而生起。有八种心以贪为根而生起,称为贪根心(lobhamulacitta),依照是否与邪见相应、感受种类、有行或无行而分别2。


  什麽是贪欲心?修行者应了解它的特性、作用。《清淨道论》说明贪欲心有把持所缘的特相;黏着的作用,就像一片肉放在热锅上,会黏黏的。现起是让心黏在它的所缘,黏在裡面的所缘、外面的所缘,黏在裡面和外面的所缘。


  什麽是无贪欲的心?是指贪欲暂时不生起的心裡状态。离贪欲的心,就如水中的莲花,莲花在水中而不沾水。要分别很清楚什麽是离贪欲心、不贪心?所有的善心都是不贪心。要检查自己的心,处于什麽样的状态,有没有生起贪爱3。

  

(二)瞋心(sa-dosa citta)无瞋心(vita-dosa citta)


  「瞋」(dosa),或说为瞋恚、瞋恨,是指对所缘憎恶、怨恨、恼怒、生气等。以「瞋」为根的心有二种,指以瞋为根而与忧受相伴生起的自动与被动的心4在《清淨道论》说明,瞋心有激怒的特相;有怒涨全身的作用,就好像毒在我们的身体裡要吐毒;好像敌人获得机会害我们;它的现起是它烧自己的心,如果心有瞋恨,那心烧自己,也烧别人;所以瞋心是最黑的心,最黑暗的心5。


  什麽是无瞋心、不瞋的心?所有的善心都没有瞋恨,善心不可能和瞋恨相应。善心一定是无瞋心,它的特相是不反对,如随顺的亲友。因它是不反对,有调伏瞋害的作用,好像檀香粉或檀膏。印度夏天很热,会用檀香粉抹身,身体会有凉凉的感觉,此即离瞋心的作用。

  

(三)痴心(sa-moha citta)无痴心(vita-moha citta)


  「痴」(moha)或作「愚痴」,与无明(avijja)是同义词。「愚痴心」分别而说有与疑相应,还是与掉举相应两种6;不分别说的是指所有的不善心。所有的不善心肯定都有愚痴。不善心不可能没有无明、没有愚痴。痴是一切不善心的根本,常与贪、瞋併称为三大根本烦恼。「痴」由外了解是不正当的行为;由内了解就是黑暗的心、不良的心。为什麽?因所有发达的善心都有智慧。智慧的功能就是照见境界,好像灯一样。


  愈发达的无痴的心是愈良的心、愈明亮的心;在止的过程、在观的过程,愈微细的心是愈良的心,也是愈明亮的心。


  
(四)收缩心(sag-khitta citta) 涣散心(vi-kkhitta citta)


  “sagkhitta”原意是「收缩」、「收起来」。什麽是收缩起来的心,是有昏沉的心、不敏感的心。因有昏沉,心缩得愈来愈小,愈来愈不明显。好像乌龟把头缩进去,什麽都不看,什麽都不清楚,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劲的心裡状态。


  昏沉(thIna),要了解昏沉是心的不努力,缺乏精进;现起是心的消沉、心软弱无力。心的消沉就是心的不适业,不适合作什麽作业。在所有「有行」的不善心中出现昏沉7 ;昏沉的现起是心不敏感、身体不敏感。因它不敏感,与其他的不善心所相应,什麽不善法都可能作。一般人会认为昏沉是想睡觉,因心软弱无力,无法专注业处,便出现想睡觉的情况。


  “vikkhitta”译文是「涣散」,意思是心掉举没有定。依照南传佛教所有的不善心都有掉举,因心散乱。心有定才会有智慧,如果没有定,智慧就不会明显。


  昏沉的心、掉举的心二个是代表我们的无明。在昏沉的时候,心就收缩起来;在掉举的时候,心就散乱,没有一境性,没有定。修行者要知道什麽时候他的心有昏沉,什麽时候他的心有掉举,昏沉与掉举二个都是缘起法,都是连续不断变化的过程。

  

(五)广大心(mahAggata citta) 不广大心(a-mahAggata citta)


  「广大心」,广大殊胜的心,出世心当然是最广大的心,不过它不是包括在这裡。在心念处,广大的心是色界的心、无色界的心;不广大的心是欲界的心。为什麽心不广大?因太依靠欲界的了解、五欲的了解,有五盖的覆障,不能发展深度的智慧。色界、无色界心,离开五盖,具有定力,能发展深广的智慧,能降服烦恼,产生大果报及具有广大的认知范围,所以是广大的。

  

(六)有上心(sa-uttara citta)无上心(an-uttara citta)


  「有上心」是欲界心,因为还没达到世间最高境界的心,还可以再提昇的心。「无上心」是色界、无色界心。


  
(七)专注心(samAhita citta) 不专注心(a-samAhita citta)


  「专注心」指有近行定或是有安止定的心。不专注心就是没有近行定、没有安止定的心。在这种情况下,戏论很容易出现。

  

(八)解脱心(vimutta citta)未解脱心(vimutta citta / a-vimutta citta)


  「解脱心」是指透过如理作意暂时解脱烦恼;或在安止定中降服烦恼而暂时解脱的心。「未解脱心」指没有上述两种暂时解脱的心。在世间道中,不能断除烦恼,得到解脱。只有出世间道能够透过正断断、安息断、出离断断除烦恼,而达到出世解脱。

  

三、观心无常


  修行者应当安住持续地就自己内在心的情况思惟观察,不断持续地就眼、耳、鼻、舌、身、意与外在色、身、香、味、触、法互相接触所产生心的状态观察,就内在、外在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心的状况观察。修行者觉知到各种心的现象,不断生起、灭去,不断的生灭变化。由于清楚觉知各种心的生灭现象,修行者了知心只是一连串生灭的过程,没有我、你、众生、女人、男人,心是缘起的、无常的、无我的。心念处特别强调观心的无常,以破除执着「心」为「我」的妄见。


  心是缘起法,心生起的远因是无明、爱、取、行、业五种过去因,而现在因是名色。此处所说的「名」是指心及与心相应的心所;「色」是依处与所缘,无明爱、取等生起,心生起;名色生起,心生起。它们坏灭,心灭。心是不断生灭的过程,是无常法、有坏法、有变异的法。如此,离开心为我、你、众生概念。


  若系统的修习,超越爱、见,不执着五蕴、世间,心念处成为解脱法门。

  

【注解】


  (1)    八种贪根心:1.悦俱邪见相应无行心;2.悦俱邪见相应有行心;3. 悦俱邪见不相应无行心;4.悦俱邪见不相应有行心;5.捨俱邪见相应无


  (2)    行心;6.捨俱邪见相应有行心;7.捨俱邪见不相应无行心;8.捨俱邪见不相应有行心。参阅《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页11 。


  (2)「行」(saNkhAra):专指怂恿、煽动、激起或採取某种方法。这怂恿可以来自自己或他人;可以是身、语或纯属意识的怂恿。没有受到任何怂恿,而自动生起的心是「无行」。有受到怂恿或以某种方法刺激,而后才生起的心称为「有行」。对于贪根心,有四种心是无行或自动;另四种心是有行或受到怂恿被动的心。参阅《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页13 。


  (3)参阅《清淨道论》,页481 。


  (4)二瞋根心:1.忧俱瞋恚相应无行心;2.忧俱瞋恚相应有行心。参阅《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页15 。


  (5)参阅《清淨道论》,页483 。


  (6)二痴根心:1.捨俱疑相应心;2.捨俱掉举相应心。参阅《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页17 。


  (7)昏沉与睡眠(thIna-middha):不能生起于自动或无行心,因为无行心敏锐又活跃。此两种心所令心沉重与软弱无力,只能出现于有行的不善心中。参阅《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页67 。

 

禅修开示(十六)

 
法念处   Dhammanupassana


  法念处分别而说指五蕴中除身、受、识外的想、行蕴;不分别说是指一切有为法、无为法,涅槃也是属于法念处。所以一切法的了解,有为法、无为法的了解,都是包括在法念处的修行裡。有法念处,才能使四念处的修行成为解脱的法门,若法念处的修行成就,则解脱成就。


  法念处的内容分为五盖、五取蕴、内外六处、七觉支、四圣谛五组。前三组是「四识住」catu-vinnana-tthitiyo)的观察,亦即观察「识」住于色、受、想、行四个对象上的执取现象,后二组是与圣道相应菩提分的增长。因此,法念处的内容,正好反应修行者从染污至清淨的过程,亦即经由对五盖、五取蕴、内外六处等涉及尘染面的观察,从中领会无常、苦乃至无我、无我所,进而开展七觉支、四圣谛,成就解脱的过程1。

  

一、五盖(Panca-nivarana)


  复次,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于法,随观诸法呢?


  在此,诸比丘!比丘安住于法,随观诸法,亦即依五盖观察诸法。


  盖是烦恼的别名,因为烦恼能盖覆人们的心性,使我们看不清身心的实相。贪、瞋、昏沉睡眠、掉举追悔、疑是深入止观首要面临的五个障碍。佛说:「有五法能为黑闇,能为无目,能为无智,能羸智慧,非明、非等觉,不转趣涅槃。2」此五法能使心智黑暗无光,令人无法照见实相,开展智慧,乃至不能转趣涅槃。五盖障碍禅那生起,有五盖是不可能发展禅定与有力量的观,降伏五盖才能发展有力量的观,才会有安止的经验。对于修习止禅的修行者而言,镇伏五盖,令五盖暂时不起作用,才能证得禅那。五禅支能对治五盖,成就世间第一禅定。定禅支对治贪欲盖;喜禅支对治瞋恚盖;寻禅支对治昏沉盖;乐禅支对治掉举;伺禅支对治疑盖。然而对于观行者而言,随观五盖的重心,是如实的观察,生起时了知其生起,坏灭时了知其坏灭,灭尽后了知其于未来不再生起,对整个从生至灭的过程都清清楚楚,了了分明。

  

(一)贪欲盖(kamacchanda-nivarana)


  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于法,依五盖观察诸法?


  诸比丘!比丘内心有贪欲时,了知:我内心有贪欲;内心无贪欲时,了知:我内心无贪欲。了知未生之贪欲生起,了知已生之贪欲灭尽,了知已灭尽之贪欲,于未来不再生起。


  修行者必须了解自己心的情况,若不能察觉内心的贪欲,又怎麽能观照它呢?贪欲如何生起?因为有可意的所缘与有不如理的作意。当六根见、闻、觉、知可意的所缘时,认为所缘是美丽的、可喜的、不会改变的、我想拥有等不如理作意,贪欲心生起。修行者对于自身是否生起贪欲应了了分明,当未生之贪欲生起时应了了分明,已生起的贪欲趋于坏灭时应了了分明,乃至已捨断的贪欲从今以后不再生起,也应了了分明。烦恼的捨断有「暂时断除」与「彻底的断除」两层面,正念等善法取代了烦恼,禅定的力量镇伏了烦恼,世间智慧力随分断烦恼都属于「暂时断除」,当正念等善法的力量不强时,烦恼可能再出现。至圣道时,每一圣道断除应断之烦恼,证得圣果智,此时是「彻底的断除」,彻底的断除的烦恼于未来不再生起。


  此处有一问题需稍作解释,即:法念处中对于「贪欲盖」、「瞋恨盖」的观察与心念处的「有贪心」、「有瞋心」的观察相同吗?


  不论心念处或法念处,都是对心裡现象作观察,了知它们生灭的情况,但在修习法念处时,较强调自相与共相的观察。自相可从特相、作用、现起、近因四方面观察,共相即无常、苦、无我本质的观察。透过自相与共相的观察会对身心情况更加清楚,观智也能渐趋成熟。


  如何对治贪欲?练习如理作意,离开不如理的作意,注释书说明六种对治、灭除贪欲的方法。


  (一)要取不淨相,指内心记住十种不淨3 、可厌目标之任何一个,便可灭除贪欲。


  (二)要修不淨观:有识不淨观,观身体的三十二部分,以及无识不淨观,观尸体。如摩诃提舍长老(MahAtissa)在拖钵的路上遇到一个漂亮的女人对他笑,他看到女人的牙齿,对牙齿生起不淨观的如理作意,因而透过禅那灭除贪欲。


  (三)要修根律仪,有根律仪就能控制贪欲,这是用彼分断的道理。所以要去掉贪欲,身律仪、口律仪、意律仪都是很重要的。如难陀比丘以根律仪而获得解脱。


  (四)饮食知量,吃饭的时候知道「量」,适量即可,不要吃太多。


  (五)亲近结交善知识,重要是要与有修行的人在一起,不要欢喜与没有修行的人一起。尤其是初学者,若与多贪欲的人一起,容易受影响,生起贪欲。应与少欲知足、有修行的善知识一起。


  (六)适当的言谈,讲适合的话,与解脱道相应的话。如果散心杂话,容易生起贪欲。应当常说与去除贪欲有关,有助于解脱,能导向离欲、寂静与涅槃的语言。


  在运用六种能灭除贪欲的方法时,心中就没有贪欲。修习止观修行安般念、不淨观达到安止定时,该定力就能暂时灭除贪欲。以观禅来说,应该如理作意观照颜色、声音等目标为无常、苦、无我、不淨,如此会生起观智而灭除贪欲,有时也要观照观智本身为无常、苦、无我。观智生起于意门心路过程中,第一个心是意门转向心,有十二个名法,随后逐一生起七个速行心,应该观照每一心识刹那中的所有名法。不断努力修习,观智成熟时,取涅槃为目标的四道智与四果智就次第生起。当证得阿罗汉道时,贪欲就被灭除,永远不会再生起。

  

(二)瞋恨盖(byapada-nivarana)


  内心有瞋恨时,了知:我内心有瞋恨;内心无瞋恨时,了知:我内心无瞋恨。了知未生之瞋恨生起,了知已生之瞋恨灭尽,了知已灭尽之瞋恨,于未来不再生起。


  佛陀说:对可恨相的数数不如理作意,是使未生的瞋恨生起之因,也是使已生的瞋恨增长强大之因。藉着对慈心解脱的如理作意,可以灭除内心的瞋恨。佛陀说:透过慈悲能达到心解脱。对慈悲数数如理作意,是使未生的瞋恨不生起之因,也是使已生的瞋恨灭除之因。


  有六种方法能帮助灭除瞋恨:


  (一)学习慈心观,如理作意,散播慈悲可以灭除瞋恨。


  (二)培育慈心禅那,培育入安止的慈心禅那,以禅定的智慧之光,散发慈悲。须菩提尊者是慈心禅第一的比丘,他有个习惯,在拖钵时站在每家门前进入慈心禅,出定后才接受供养。


  (三)思惟一切众生是自己业的主人,瞋恨会使我们遭受苦报。思维:「我生气有什麽用?于他无损,于己却有害,就像赤手握着火红的铁条想打击别人般」「我的愤怒就像不被接受的礼物,退回给我自己享用一样」「我们都是由于自己所造业才投生这裡,未来还要继续流转生死?」时常如此思惟一切众生是自己业的主人,依照我们的业,变成我们未来的存在,如此就能灭除瞋恨。


  (四)要多择法,多拣择法,多思惟法,多了解什麽是善法,什麽是不善法。


  第五与善知识在一起,不要与容易发脾气的人在一起。


  (六)如理作意,说适当的话。如果精进修行证得第三果,便能根除瞋恨。

  

(三)昏沉睡眠盖(thina-middha-nivarana)


    内心有昏沉睡眠时,了知:我内心有昏沉睡眠;内心无昏沉睡眠时,了知:我内心无昏沉睡眠。了知未生之昏沉睡眠生起,了知已生之昏沉睡眠灭尽,了知已灭尽之昏沉睡眠,于未来不再生起。


  昏沉睡眠如何生起?时常不如理作意无聊、倦怠、身体无力、用餐后的昏沉与心的软弱是产生昏沉与睡眠之因,也是导致现有的昏沉与睡眠增长与增强之因。透过如理作意致力界、精勤界、勇勐界4等法,就能灭除昏沉与睡眠。


  有六种方法能帮助灭除昏沉与睡眠:


  (一)要饮食知量,不要吃太多,吃饱后容易昏沉;吃太少体力不好。所以修行者要学习头陀第一的大迦叶尊者,节制饮食。


  (二)光明想,光明想是对治昏沉最有效果的方法,观月亮、太阳、灯光;另外白遍或光明遍的所缘也很适合。


  (三)改变姿势,若坐时昏沉,可以动一下或起身走动。


  (四)来回经行,提起精神,收摄诸根。


  (五)亲近善知识, 不要与容易昏沉的人一起。


  (六)有助于灭除昏沉与睡眠的适当言论。昏沉与定有关,不容易离开,只有在证悟阿罗汉道才会被根除。因阿罗汉不断地在定中,昏沉不会生起。

  

(四)掉悔盖(uddhacca-kukkucca-nivarana)


  内心有掉举追悔时,了知:我内心有掉举追悔;内心无掉举追悔时,了知:我内心无掉举追悔。了知未生之掉举追悔生起,了知已生之掉举追悔灭尽,了知已灭尽之掉举追悔,于未来不再生起。


  时常对内心的扰动不如理作意,导致掉举与追悔生起;透过如理作意心的轻安或定就能灭除掉举与追悔。


  有六种方法可帮助灭除掉举与追悔:


  (一)要多闻、知法,知法意思是透澈的瞭解圣典涵义,体会无我、空,如此掉举追悔就不容易现起。


  (二)要多向有修行的人、有智慧的人请教,如何处理在不同境界中生起的掉悔。


  (三)多学、多修戒律。


  (四)是对初业的人说的,与年长有德的人相处,以长养自制、成熟的性格,比较不会生起掉悔。其他的和上面所说的一样,要与有智慧的人、善知识一起,例如与懂戒律的法师一起,掉举追悔就不容易生起,也不要讲不合理的话。追悔在证得阿那含时被根除;掉举很难完全捨离,只有阿罗汉不断地在定中,才能完全离开掉举。


  
(五)疑盖(vicikicchA-nivarana)


    内心有疑惑时,了知:我内心有疑惑;内心无疑惑时,了知:我内心无疑惑。了知未生之疑惑生起,了知已生之疑惑灭尽,了知已灭尽之疑惑,于未来不再生起。


  疑指宗教上的疑,就佛教而言是对佛、法、僧三宝,对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对缘起、业报有怀疑。


  有六种方法可帮助灭除怀疑:


  (一)要多闻、多学法,多学,无我、空的法,对佛法有深入的了解与体会,就不会起疑惑。


  (二)常向有智慧、有修行的人请教,通过明白圣典的意义,就能远离怀疑。


  (三)多学、多修戒律。


  (四)决心胜解,对佛法僧有坚定的信心,与深入的了解,心就不会有疑惑。


  其他的与上述相同,亲近善知识,与有修行的人在一起,时时如理作意,说适当的言谈。为了根除疑,除了运用上面六个方法外,要精进修行止禅,培育够强的定力,然后以该定力为基础,修行观禅。以观智照见究竟名色法及它们的因,当清楚的照见过去因导致现在果,现在因导致未来果时,会了解业力如何产生果报,虽缘生缘灭,而因果确是不爽。接着继续观照内外诸行法为无常、苦、无我,有时也反观观内外行法的观智为无常、苦、无我。当观智成熟时,取涅槃为目标的须陀洹道就会生起,此圣道根除怀疑。那时彻底了知涅槃是真实存在的,佛陀的证悟是真实的,证悟涅槃的圣僧团是存在的,缘起、业果法则是不虚的,八圣道分的确是导向涅槃的道路,对佛、法、僧,完全根除对三世的惑疑。


  怀疑:


  (一)要多闻、多学法,多学,无我、空的法,对佛法有深入的了解与体会,就不会起疑惑。


  (二)常向有智慧、有修行的人请教,通过明白圣典的意义,就能远离怀疑。


  (三)多学、多修戒律。


  (四)决心胜解,对佛法僧有坚定的信心,与深入的了解,心就不会有疑惑。


  其他的与上述相同,亲近善知识,与有修行的人在一起,时时如理作意,说适当的言谈。为了根除疑,除了运用上面六个方法外,要精进修行止禅,培育够强的定力,然后以该定力为基础,修行观禅。以观智照见究竟名色法及它们的因,当清楚的照见过去因导致现在果,现在因导致未来果时,会了解业力如何产生果报,虽缘生缘灭,而因果确是不爽。接着继续观照内外诸行法为无常、苦、无我,有时也反观观内外行法的观智为无常、苦、无我。当观智成熟时,取涅槃为目标的须陀洹道就会生起,此圣道根除怀疑。那时彻底了知涅槃是真实存在的,佛陀的证悟是真实的,证悟涅槃的圣僧团是存在的,缘起、业果法则是不虚的,八圣道分的确是导向涅槃的道路,对佛、法、僧,完全根除对三世的惑疑。

 

禅修开示(十七)

 
二、五取蕴(Panca UpadAnakkhanda)


  在此,诸比丘!比丘了知:此是色,此是色之生起,此是色之坏灭。此是受,此是受之生起,此是受之坏灭。此是想,此是想之生起,此是想之坏灭。此是行,此是行之生起,此是行之坏灭。此是识,此是识之生起,此是识之坏灭。


  「蕴」,就是「聚」的意思。在一个蕴裡面有不同样的法聚合在一起。五蕴是指构成身心的五种因素,说为「取」蕴,是因为此五法组成了「执取」(upadana)的目标,即凡一切与有漏有关及会被执取的色、受、想、行、识五蕴,皆名为取蕴5。它们的次第是从最粗的到最微细的,最粗的就是色,最细的就是识。


  色( rupa)是被破坏之意。被什麽破坏?被冷、热、飢饿、口渴、苍蝇、蚊子、风、烈日及爬虫所破坏。色法有二十八种,即四大元素与二十四种所造色,所造色是缘自或依靠四大元素而有。四大种色是地界、水界、火界与风界,这些是色法不可分离的主要元素;在它们的组合之下造成了小至微细粒子,大至山岳的一切物质。四大元素可譬喻为大地,所造色如依靠大地得以增长的树木。


  色生起的因缘有四种,即业生、心生、时节生与食生。在此「业」指过去善心与不善心裡的思心所(cetana)。从结生的生时小刹那开始,在每一心识刹那的生、住、灭三个小刹那中,业都产生色法,业继续在一世中产生色法。


  从结生心之后的第一个有分心的生时开始,心生色就持续生起。结生心不能产生心生色,因此投生时只有业生色生起。根据诸论师的看法,名法在生时最强,色法在住时最强,心只能在它最强的生时产生色法。


  时节(utu)是指火界,也就是热能。从结生心的住时开始,在业生色聚裡的火界即能产生时节生色。在此后的一生当中,由一切四种因产生的色聚裡的火界都能在住时产生时节生色。外在无生命的火界,也产生时节生色。称为食素(oja)的食,从吞下后开始,达到住时能产生食生色聚;已达到住时的食生色聚裡的食素,能再产生新一代的食生色聚。由其它三因产生的色聚裡食素也能产生食生色聚。食有四种:段食、触食、思食、识食,四种食滋养色法,导致色法生起。四种食的生起,是由于有过去的爱;有过去的爱,所以有无明;有无明所以有行等,如此轮迴便开始了。


  根据佛陀的教导,色法以极微细的粒子形态存在,这些微粒称为色聚,它们可能比原子更小。如果有系统的修习四大分别观,便能照见这些色聚。当照见色聚时,会发现它们一生起就立即坏灭。所以色法是连续不断破坏的过程,它们是生灭无常的;因一直受到无常的压迫,互相侵夺压挤,所以是苦的;在色法中没有一个能控制或主宰的自我存在,所以是无我的。


  如此了解色,能去除观不淨为淨的颠倒,离开对段食的执着;若以此了解受,能离开对触食的执着;若以此了解想,能离开观苦在乐的颠倒;若以此了解行,能离开我的颠倒,离开对思食的执着,超越见漏。若以此了解识,能去除观无常为常的颠倒,能离开对识食的执着,超越无明。如此便不执于世间,解脱自在。


  《杂阿含经》中佛陀说:


  在我未开悟之前,我不知此是色,此是色之生,此是色之集,此是色之灭,此是引导朝向色灭之道。我开悟后,了知此是色,此是色之生,此是色之集,此是色之灭,此是引导朝向色灭之道。


  依据佛陀的教导修行者对于色法、色法的生起、色法的坏灭、领导朝向色灭之道都如实了知。


  受(vedana)是一切觉受相,指领受和体验所缘。受念处已说明,不再赘述。


  想(sanna)其特相是在心裡作标志或印记,知道所缘之间的差别,譬如「褐色」、「绿色」等。作用是通过以前所作的标志认得相同的所缘,或知道记号,令心以后能再次认得「即是这个」,如木匠在木板上所作的记号。现起是心所注意的记号,依据该记号或相去注意所缘;不深入的取所缘,也不取所缘太久。近因是所缘的显现,如眼见一根长长会动的东西,通过以前的印记,知道牠是蛇,赶紧跑开。


  行(sagkhara)是行作相,一切心所法6 除了受、想二者之外都是行蕴。行是一种力量,如同轮子转动,造作种种业。行蕴中的每一心所有自己的特相、作用、现起、近因。


  识(vinnana)为一切识知相,能识知所缘。由认识知道所缘、目标,识知色为色,识知乐为乐,识知苦为苦。识蕴存在身心的中心位置,所有其他的蕴好像都绕在识蕴的周围。就如旋转盘,转盘的外围容易看见,轴心的部分旋转很快,不容易看得清,以为它是不动的。同样的,识蕴速度快,一般人会误以为是不变的。


  《无我相经》说,五蕴有过去、现在、未来、内、外、粗、细、胜、劣、远、近十一种7 ,修行者可从十一方面了解五蕴。例如粗色是五根的色,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等色聚的色,是较粗显的色。细色,微细的色,如地、水、火、风等。人类的色是比恶道众生的色胜,而天人的色是比人类的色胜得多,人类的色,天人闻起来是臭臭的,所以他们不喜欢在我们的附近。


  依照《阿毘达摩论》的观点,只有地、火、风三大能直接通过触觉觉知,水大只能间接地从观察其他色法黏在一起而得知8。


  《无我相经》说五蕴是无常、苦、无我的,是「不自在」(avasavattanaka),意即不是我们能控制、选择的,五蕴不会依个人或自我的意愿而生起;它们由于因缘和合而生起,由于因缘坏灭而坏灭。如果它们是「我」,我们可以选择让色成为这样,不要让色成为那样。我们要生起这个受,不要那个受。但是它们是缘起法,是无常、无我的,我们对于它们没有自在9。五比丘10听闻《无我相经》时,思维观照十一种五蕴为无常、苦、无我,因而证得阿罗汉果。


  《杂阿含经》以譬喻说明如何观五蕴11:


  色蕴,好像聚沫,空虚、无实体,随时可能破碎。


  受蕴,好像水上泡,空虚、无实体,一生即灭。


  想蕴,好像阳燄,连续不断地欺骗我们。就如渴鹿看到阳光水气的折射以为是水,赶快跑过去喝,结果是乾燥的泥土;兔子要去菜园吃白菜,看到稻草人以为是人,它就不敢去吃。


  行蕴,就如芭蕉树干是空心、无实体,而芭蕉树干由许多层鞘组合,每一层有自己的特相、形状;行蕴也是许多心所的组合,每一心所有自己的特相与作用。


  识蕴,如幻,好像变魔术一样,连续不断地在欺骗我们,让我们看不清真实世界的情况。


  佛陀以五种譬喻分别说明五蕴,显示五取蕴中每一取蕴都是空虚、无实体的、无自我的。既然众生由五取蕴所构成,除五蕴外,别无他物,那麽众生中那裡能有实质或恆常的自我存在呢?以上是五蕴的简要说明,若想详细了解,可看《清淨道论》「说蕴品」。


  别无他物,那麽众生中那裡能有实质或恆常的自我存在呢?以上是五蕴的简要说明,若想详细了解,可看《清淨道论》「说蕴品」。

 

禅修开示(十八)

 
三、十二处(Ayatana)


  在此,诸比丘!比丘了知眼根,了知色尘,了知缘此二者生起之结缚。了知未生之结缚生起,了知已生之结缚坏灭,了知已坏灭之结缚,于未来不再生起。


  比丘了知耳根,了知声尘,了知缘此二者生起之结缚。了知未生之结缚生起,了知已生之结缚坏灭,了知已坏灭之结缚,于未来不再生起。


  比丘了知鼻根,了知香尘,了知缘此二者生起之结缚。了知未生之结缚生起,了知已生之结缚坏灭,了知已坏灭之结缚,于未来不再生起。


  比丘了知舌根,了知味尘,了知缘此二者生起之结缚。了知未生之结缚生起,了知已生之结缚坏灭,了知已坏灭之结缚,于未来不再生起。


  比丘了知身根,了知触尘,了知缘此二者生起之结缚。了知未生之结缚生起,了知已生之结缚坏灭,了知已坏灭之结缚,于未来不再生起。


  比丘了知意根,了知法尘,了知缘此二者生起之结缚。了知未生之结缚生起,了知已生之结缚坏灭,了知已坏灭之结缚,于未来不再生起。


  法念处的修行是靠「触」的了解,有「触」才有五盖、五蕴、十二处。


  「触」,就是内处、外处互相碰触,好像二根木头互相摩擦,产生热、火花。因此「根」(内处)、「所缘」(外处)互相碰触,产生身心的种种现象,有「触」才会生起所有的法。「触」的了解,是法了解的基础,有「触」才有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四圣谛、十二缘起。


  内处是指身心接触境界的门,即眼门、耳门、鼻门、舌门、身门、意门。我们的身心透过六门与外处(外境)接触,每一门有它相对应的外境,即眼与色、耳与声、鼻与香、舌与味、身与触、意与法等。


  一般所称的「眼」在《阿毗达摩论》裡称为溷合眼(sasambhAra-cakkhu),是各种不同色法的组合,其中一种是眼淨色(cakkhu pasada),它是位于视网膜裡的淨色,对光与颜色敏感,作为眼识的依处与门。其特相是准备让色所缘撞击的四大种之淨(透明性),或缘生于色爱(欲看颜色的缘)的业生四大种之淨;作用是取色所缘为目标;现起是眼识的依处,它的近因是四大,同样一粒色聚裡的四大。耳淨色(sota pasada)位于耳洞裡,它是对声音敏感的淨色,以及作为耳识的依处色与门。鼻淨色(gahana pasada)位于鼻孔,对气味敏感。舌淨色(jivaha pasada)散佈于舌头上,对味道敏感。身淨色(kaya pasada) 散佈于全身,对触觉敏感12。


  内、外处是有为法,是生灭变化,因缘和合而起作用,非人为的努力,亦非创作。因眼与色等不会如此思惟:「我们和合,令识生起;我们不和合,令识不生起。」眼与色等和合之时,眼识等生起,缘生缘灭,生起之前无所从来,坏灭之后亦无所去。生起之前无有自性,变化消灭后,完全破坏了自性,唯有在生灭的中间,与缘和合而起作用。我们对于它们完全没有自在,由于缘起,它们出现13。因此佛在《杂阿含经》中说,我们不能说它们是存在或不存在,十二处的经验不是靠我们的努力,不是被我们所创造的,我们不能决定要不要这个色、这个眼。


  眼根是内处,本来没有好色、不好色的分别;外处是五根所缘的外境,它们欺骗我们,让我们分别好色、不好色;好声、不好声。眼根等内六处如无人的村落,色等外六处如抢劫村落的强盗,因它们有害于内六处,让我们无法了解经验的真相。《杂阿含经》:「诸比丘!眼为可意不可意色所害。」14亦应视内六处如六种动物15;视外六处如动物们的活动境界16。外处真的是害我们的真凶吗?它们是无辜的代罪者,众生被密集概念所迷惑,无法看清内、外处的真实相,因此于内、外处相接触时,生起「欲染」;真正造成烦恼的罪魁祸首,不在于眼、耳、鼻、舌、身、意等内处,亦不在色、声、香、味、触、法等外处,而在于内处与外处相接触时,内心所生起的「欲染」,如绳结束缚我们,此才是我们真正的「结缚」。如此应以所见而知抉择,思惟内、外处为修行的法门。《相应部.处相应》:「眼非诸色之结缚,诸色非眼之结缚,两者为缘所生之欲染,才是结缚。」17 「了知缘此二者生起之结缚」,结缚(samyojana)即结、烦恼、不善法,烦恼束缚身心,使我们不得自在解脱。


  烦恼的分别有很多种,注释书裡提到十结如何在取色所缘为目标时生起。若能明白此点,也就能了解十结如何在其他尘境中生起。所以,在此只解释十结如何取色所缘为目标而生起。


  (一)欲贪结(kAmarAga samyojana):取着于呈现于根门的可意尘境,生起欲贪结。


  (二)瞋结(paTigha samyojana):对不可喜、不可意的色,感到不快或生气,瞋结生起。


  (三)我慢结(mAna samyojana) :自傲自满,心想:「只有我能做」我慢结生起。


  (四)见结(diTThi samyojana) :见色,思惟它是常、乐、我、淨,见结生起。


  (五)疑结(vicikicchA samyojana):当怀疑色是否是有情,或我的实质时,疑结生起。


  (六)戒禁结(silabbataparAmAsa samyojana): 如学狗、学牛等,以为如此修习,未来可以得到善果,戒禁结生起。


  (七)有贪结(bhavarAga samyojana):由于有福报的生命很好,欲求有福报的生命,有贪结生起。


  (八)嫉妒结(issA samyojana):不能随喜他人的成就;又嫉妒的想:「他有什麽了不起,只是运气好而已!」嫉妒结生起。


  (九)悭结(macchariya samyojana):不想与他人分享所得,凡事吝啬行事,于是悭结生起。


  (十)无明结(avijjA samyojana):无明结与一切有漏法俱生,每当上述的结生起时,无明结亦随之生起。


  十结不能单独生起,必须与相应的心与心所一同生起。从知道眼、知道色,再者了解结缚依于眼、色二者而生起,乃至本来未生的结缚生起了,了知已生起的结缚灭除了,已灭除的结缚于未来不会生起。十结像火一样烧我们,让我们不得自在。如何离开这些结?通过如理作意与止观的修习,能够逐渐捨离十结。当修习止禅时,不论是安般念或不淨观,专注于所缘时,十结暂时不能生起。当通过专注似相而安住于安止定一、二小时或更久,该安止定能暂时灭除十结。再者,若作意颜色为无常、苦、无我、不淨修习观禅时,由于是如理作意,速行心中生起善法,此善法暂时灭除十结。若不断的修习,达到见道,证悟须陀洹道,就能灭尽见结、疑结、戒禁取结、嫉妒结、悭结,实现须陀洹果。斯陀含道灭尽粗的欲贪与瞋恨,实现斯陀含果。阿那含道灭尽细的欲贪与瞋恨二结,证得阿那含果。最后阿汉道灭尽我慢、有贪与无明三结,证得四果阿罗汉,完全捨断十结。证得圣道后,应该检查自己心中,缘取六尘时,还有什麽不善法会生起与什麽不善法已被圣道根除。若能如此知见,就是了知已被灭除的结,于未来不再生起。

 

禅修开示(十九)

 
四、七觉支(bojjhagga)


  复次,诸比丘!比丘安住于法,随观诸法、即依七觉支观察诸法。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于法,依七觉支观察诸法?


  七觉支又称七觉分、七菩提分、七等觉支,是七种资助觉悟,助成涅槃的要素,有如眼目之能见物,智慧能善抉择,多修习菩提分能增长智慧,助成解脱。佛陀曾举转轮圣王出世之时,会有七宝现于世间,而如来出世则有七觉支现于世间,来强调其尊贵殊胜18;亦曾训诲教诫不修习七觉支者为「愚痴哑羊」,由此可见七觉支的重要。七觉支只有在证得阿罗汉道时才能圆满。

  

(一)念觉支


  于此,诸比丘!比丘有念觉支时,了知:我有念觉支;无念觉支时,了知:我无念觉支。了知未生起的念觉支生起,已生起之念觉支增长圆满。


  在此,「念」特别是指忆念四念处,即包括忆念五蕴、十二处等观禅的目标。时时对目标如理的作意,能帮助未生起的念觉支生起,培育已生起的念觉支增长圆满。注释书说明四种方法能令念觉支生起:


  (一)具备正知的念,念不能单独起观照的作用,必须与正知配合;


  (二)远离内心迷惑不具正念者;


  (三)亲近有正念的人;


  (四)倾向于培育正念,即持续不断的忆念禅修业处;如此念觉支就能生起。


  
(二)择法觉支


  比丘有择法觉支时,了知:我有择法觉支;无择法觉支时,了知:我无择法觉支。了知未生起的择法支生起,已生起之择法觉支增长圆满。


  「择」是分析、抉择;「法」是五对善与不善法,即:善法与不善法、无可指责与当受指责之法、应修行与不应修行之法、高尚与卑劣之法、清淨与邪恶之法。择法菩提分,如何生起?它生起,因为对于善法、不善法有如理作意;若不了解善法、不善法,没有如理作意,择法菩提分就不会生起。


  注释书提到七种能令择法觉支生起的方法:


  (一)提出有关蕴、处、界、缘起等问题,必须懂得法才能择法,如法地修行。


  (二)清淨依处,清淨身体、环境,清淨的依处生起的心与心所多数是清淨的。当灯蕊、灯油及容器肮髒时,灯光就晦暗;灯蕊、灯油及容器清淨时,灯光就明亮。智慧也是如此,于不淨的内在与外在环境中,所产生的心、心所多数是不淨的;清淨的环境裡生起的智慧,多数是清淨的。


  (三)平衡五根,信、精进、念、定、慧五根平衡;当任何一根太强时,其馀诸根便无法执行作用。念根适用于所有情况,就像所有的调味都须要盐,因为念可以保护心,使心不会因为过强的信、精进或慧而陷于掉举,也不会由于过强的定而陷于怠惰。


  (四)远离愚痴的人;远离不了解蕴、处、界、缘起等分别的人。


  (五)亲近智者;与了解蕴、处、界、缘起等分别的人相处。修行要成就需要多方面因缘配合,生活中所接触的人、事、物,都有可能影响我们的心境。对于初学者,亲近智者、善知识尤其重要,亲近对我们修行有帮助、能够提携指导我们修学的人,有助于觉支的培育与增长。


  (六)思惟蕴、处、界、缘起等之间的差别。


  (七)倾向于培育择法觉支,修行者在行、住、坐、卧一切时中,持续不断的专注于业处,令心倾向于择法觉支。

  

(三)精进觉支


  比丘有精进觉支时,了知:我有精进觉支;无精进觉支时,了知:我无精进觉支。了知未生起的精进觉支生起,已生起之精进觉支增长圆满。


  精进觉支,如何生起?时常如理的作意致力界、精勤界、不断精勤界三层次的精进,能帮助未生起的精进生起,以及培育、增长与圆满已生起的精进菩提分。注释书中提到十一种培育精进菩提分的方法:


  (一)思惟恶道的危险,思惟恶道的危险与苦迫,能令人生起悚惧心而精进。


  (二)了解精进的利益,出世道果只有透过精进才能证得,佛陀是最好的榜样。


  (三)思惟所行之道,我所行道是离苦得乐出世之道,此道非是懈怠者所能走的。


  (四)恭敬钵食,享用钵食是为了履行沙门的任务与脱离生死轮迴,唯有精进行道,完成目标。


  (五)思惟遗产的殊胜,佛陀留下丰富的遗产,惟有精进者能继承这些遗产。


  (六)思惟导师的伟大;


  (七)思惟传承的殊胜;


  (八)思惟同修的伟大;


  (九)远离怠惰之人;


  (十)与精进者相处;


  (十一)倾向于培育精进菩提分。

  

(四)喜觉支


  比丘有喜觉支时,了知:我有喜觉支;无喜觉支时,了知:我无喜觉支。了知未生起的喜觉支生起,已生起之喜觉支增长圆满。


  喜觉支,它如何生起?因为有如理作意关于能让我们感到法喜的法,像善报。有十一种能令喜菩提分生起的法:(一)至(七)是佛、法、僧、戒、捨、天、寂止随念19;(八)远离粗野的人;(九)与斯文的人相处;(十)省思能激发信心的经文;(十一)倾向于培育喜觉支。

  

(五)轻安觉支


  比丘有轻安觉支时,了知:我有轻安觉支;无轻安觉支时,了知:我无轻安觉支。了知未生起的轻安觉支生起,已生起之轻安觉支


  增长圆满。


  轻安觉支,如何生起?因为有如理的作意关于身心轻安的法。在每一个善心裡都有身轻安及心轻安两个心所,但它的明显程度,与相应的定与慧有关。在禅那心裡,由于定力强,轻安也变得很强;在观禅阶段,由于智慧甚强,轻安也变得很强;因此修习止观能培育轻安觉支。


  有七种能令轻安觉支生起的方法:


  (一)食用适合的食物;


  (二)适宜的气候;


  (三)舒适的姿势;


  (四)中道的言论;


  (五)远离烦躁之人;


  (六)与平静的人相处;


  (七)倾向于培育轻安觉支。

  

(六)定觉支


  比丘有定觉支时,了知:我有定觉支;无定觉支时,了知:我无定觉支。了知未生起的定觉支生起,已生起之定觉支增长圆满。


  定觉支,有平静、专注、不散乱的特相,它如何生起?因为有如理的作意关于定的法,例如持续不断的专注于禅修业处。定有刹那定、近行定、安止定,不论何种定都须学习、实修、保持。


  有十一种方法能令定觉支生起:


  (一)清淨依处;(二)平衡五根;(三)善于取业处之相;(四)在必要时策励心;(五)在必要时抑制心;(六)在必要时喜悦心;(七)在必要时中立地旁观心;(八)远离心不专一的人;(九)与心专一的人相处;(十)思惟安止与解脱;(十一)倾向于培育定觉支。

  

(七)捨觉支


  比丘有捨觉支时,了知:我有捨觉支;无捨觉支时,了知:我无捨觉支。了知未生起的捨觉支生起,已生起之捨觉支增长圆满。


  捨觉支,捨是对众生、对事物、对修法等不执着的态度。不执着的态度是透过思惟业力果报的自然法则及无我本质来达到;通过思惟有为法的短暂无常性、生灭的逼迫性与无有不变的拥有者,即能培养不执着的态度,生起捨菩提分。顺便提醒:不执着是放下,不是放弃;是看透,不是看破。努力的达成目标,而能有不执着的心,不断放下,不断提昇。修行中,有捨菩提分、有平等心、不执着,心保持平衡状态,才能不断进步。


  要了解作意引导心朝向目标,如理作意善心出现;不如理作意,不善心出现。若无如理的作意,七觉支不能生起。因此,觉的智慧是靠如理的作意,不断的如理作意是不断的觉,有念、定、慧引导作意,可以连续不断在觉法中。所以解脱的关键在时时如理作意,连续不断在觉法中,便能解脱。


  、安止定,不论何种定都须学习、实修、保持。


  有十一种方法能令定觉支生起:


  (一)清淨依处;(二)平衡五根;(三)善于取业处之相;(四)在必要时策励心;(五)在必要时抑制心;(六)在必要时喜悦心;(七)在必要时中立地旁观心;(八)远离心不专一的人;(九)与心专一的人相处;(十)思惟安止与解脱;(十一)倾向于培育定觉支。

 

禅修开示(二十)

 
五、四圣谛(sacca)


  苦、集、灭、道四圣谛是佛法的中心,是佛陀成道后初转法轮的内容。为什麽称为「圣谛」呢?因为圣人才能够觉悟它们,完全了解四圣谛是如来的境界。经典以譬喻说明四圣谛甚深难解,犹如把一根头髮剖裂为一百根,然后用弓箭去射那百分之一的髮,很不容易射中,要彻底了解四圣谛很难。了解四圣谛,是最大的福报。不断地修习善法,克服五盖,了解五蕴,培育菩提分,当善法成熟,才能了解四圣谛。四圣谛有二种:有为四圣谛、无为四圣谛。有为四圣谛是用世间的慧去了解四圣谛;无为四圣谛要有出世间的智慧才能了解。


  《无碍解道》注释说明以四方面了解四圣谛:


  (一)「如」义,四圣谛是「如」,是平等无差别;


  (二)「谛」义,四圣谛是真理;


  (三)「无我」义,四圣谛是缘起、是无我;


  (四)「通达」义,四圣谛是完全的智慧。《清淨道论》说:有苦,但没有受苦者;有作,而没有作者;有灭,没有灭者;有道,没有行道的人。


  有很多方法了解四圣谛,例如:可以用十二因缘的道理来了解。《无碍解道》说明,老死是「苦」,老死的因是生,生是「集」,若无老死与生,便是「灭」,引导我们朝向灭的境界是「道」。


  同样的,生是「苦」,有是「集」,无「苦」、「集」二者是「灭」,领导我们朝向「灭」的是「道」。


  然后,有是「苦」,取是「集」,无「苦」、「集」二者是「灭」,领导我们朝向「灭」的是「道」。这样可以继续往上溯到无明。四圣谛的内容,在讲解《转法轮经》时说明得很详细,这裡不在重覆了。

  

【注解】


  (1) 何孟玲,〈《中部.念处经》四念处禅修方法之研究〉,页113 。


  (2)《杂.第706 经》,《大正藏》册2 , 页189 下。


  (3) 即一种有识不淨相加九种无识不淨相。


  (4) 致力界(ArambhadhAtu)是初步的努力。精勤界(nikkamadhAtu)是比致力界更强的精进,精进努力将懈怠抛在后头。不断精勤界(parakkamadhAtu 勇勐界)比精勤界更强,不断精进,修习善法。通过数数如理作意这三层次的精进,就能灭除昏沉与睡眠。参阅《正念之道》,页247 。


  (5) 参阅《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页282 。


  (6) 根据《南传阿毗达摩》有52 心所法。参阅《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页60 。


  (7) 参阅《转正法轮》,页101 。


  (8) 参阅《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页232 。


  (9) 参阅《转正法轮》,页102 。


  (10) 乃释尊成道后,于鹿野苑初转法轮时所度化之憍陈如、跋提迦、卫跋、摩诃那摩、阿说示五位比丘。


  (11) 五蕴的譬喻见《杂.第265 经》,《大正藏》册2 , 页69上。


  (12) 参阅《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页234 。


  (13) 参阅《清淨道论》,页498 。


  (14)《杂》第1172 经,《大正藏》,册2 , 页313 下。


  (15) 六种动物:狗、鸟、蛇、野干、鳄、猕猴。《杂.第1171 经》, 《大正藏》,册2 , 页313 上。


  (16) 参阅《清淨道论》,页498 。


  (17) S.35.191 Kotthiko.;何孟玲,〈《中部.念处经》四念处禅修方法之研究〉,页120 。


  (18)《杂.第721 、722 经》,《大正藏》册2 , 页194 上-195上。


  (19) 参阅《清淨道论》页196 、293

 

禅修开示(二十一)

 
修习念处的成果satipatthanabhavananisamso


  诸比丘!任何人依此修习四念处七年,可得二果之一:今生证得究竟智;若烦恼未尽,则得不还果。


  诸比丘!不须七年,依此修习四念处六年者,可得二果之一:今生证得究竟智;若烦恼未尽,则得不还果。


  不须六年,诸比丘!..


  不须五年,诸比丘!


  不须四年,诸比丘!


  不须三年,诸比丘!


  不须二年,诸比丘!


  不须一年,诸比丘!依此修习四念处七个月者,可得二果之一:今生证得究竟智若烦恼未尽,则得不还果。


  不须七个月,诸比丘!


  不须六个月,诸比丘!


  不须五个月,诸比丘!


  不须四个月,诸比丘!


  不须三个月,诸比丘!


  不须二个月,诸比丘!


  不须一个月,诸比丘!


  不须半个月,诸比丘!依此修习四念处七日者,可得二果之一:今生证得究竟智;若烦恼未尽,则得不还果。


  此即如前所述:诸比丘!此是唯一能使众生清220《念处之道》


  淨,超越愁悲,灭除苦忧,成就正道,体证涅槃之道路,此即四念处。为此而说此经。


  世尊如是说已,诸比丘欢喜讚歎世尊之所说。


  《大念处经》的内容,是佛陀亲身的体证,慈悲的教导,指出一条可以使众生清淨、克服愁悲、灭除苦忧、实践真理、体证涅槃的道路。在此深深礼敬佛陀无上的智慧,也深深感恩佛陀的教示。


  愿大家依照《大念处经》的修行方法,持续精进用功,将自己从贪爱执着、昏沉无明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愿大家早日证悟涅槃!


  愿正法常久住世!


  生清淨、克服愁悲、灭除苦忧、实践真理、体证涅槃的道路。在此深深礼敬佛陀无上的智慧,也深深感恩佛陀的教示。


  愿大家依照《大念处经》的修行方法,持续精进用功,将自己从贪爱执着、昏沉无明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愿大家早日证悟涅槃!


  愿正法常久住世!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下一篇性空长老诗选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