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解脱道上(二)
2019-04-16 15:59:57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1629次 评论:0

第一章 有身见


[1]


今天,我要谈人们对自我的想法,也就是,所谓的“sakkāyadiṭṭhi”,「有身见」(音译為「萨迦耶见」)──误以為有「我」存在的错误想法。依据巴利语“santo kāyosakkāyo”〔存在的身即有身〕,“sakkāya”是由“sa”(=santa,存在、是)以及“kāya”(「身」,即名、色诸蕴,)两个词汇所构成的复合词。 1 要对「(五蕴)身」(kāya)有正确的了解,唯有藉由亲身的经验(atta-paccakkha)方可成就,而非透过书本或想像。


1 《中部古疏》(Ps-pṭ II 227): santo kāyoti sakkāyo。《长部注》:「 有身,即五取蕴」(Sv III 174: Sakkāyoti pañcupādānakkhandhā)。《相应部古疏》:「作為自性法而存在的身,即色等法的聚集,是為 有身」(Spk-pṭII 219: Sabhāvato santo vijjamāno kāyo rupādidhammasamūhotisakkāyo)。《长老偈注》:「 有身:五取蕴。因為它们是做為究竟法而存 在 的 聚 集 , 所 以 称 為 『 有 身 』」 (Th-a I 416: Sakkāyātipañcupādānakkhandhā. Te hi paramatthato vijjamānadhamma-samūhatāya “sakkāyā” vuccati)。《法集论注》:「 有身见:存在义故是『有』,五取蕴名為『身』;与存在的五取蕴有关的邪见,名為『有身见』。或者,与那自行存在的〔五蕴〕身有关的邪见,是為『有身见 』 」 (Dhs-a 348: sakkāyadiṭṭhīti vijjamānaṭṭhena satikhandhapañcakasaṅkhāte kāye, sayaṃ vā satī tasmiṃ kāye diṭṭhīti‘sakkāyadiṭṭhi’)。


禪修者将注意力放在腹部,精勤地观照腹部上、下的移动,这是初学者观察「(五蕴)身」(kāya)的基本练习。


如果你握拳头,在你真正握拳之前,你会动念想要去握拳。这个生起动机的过程非仅持续两、三个心识剎那,而是歷经一连串的心识剎那。当你观照,同时於内心做标记「想握」、「想握」时,好几个心识剎那相续生起。在你心中生起的动机,就是「名身」(nāma-kāya)。如此,藉由个人亲证的智慧,我们知道「名身」确实存在。[2]


动念要握拳后,在逐渐弯曲手指之时,你应继续观察其中的每个小动作,心中标记「弯」、「弯」或「握」、「握」。做这些动作时,你应放慢速度。这弯曲或握合的动作就叫「色身」(rūpakāya)或「色蕴」(rūpakkandha)。


如此,你便见到这「名身」与「色身」两种身的存在,二者构成所谓的「眾生」。如果你不观照,你会以為「我在握拳」或「握拳的人是我」。这样你就会以為过去、现在、未来之中有个「我」存在,堕入「有身见」。在〔观照腹部〕移动的过程时,你可能会感到疼痛、发热、僵硬、紧绷等感受,对於这些感受,你都必须观照。只有当你在这些现象生起时观照它们,你才会了知它们的真实本质,知道它是由「名」(nāma)、「色」(rūpa)所组成。


生命可视為是名、色本质的显现,换句话说,是身、心现象的显现,此中无一不是“sakkāya”(有身)。若人专注观察名、色,他会体认到身、心的组合体并不就是「人」、「眾生」、「我」或「我所」。这个体认将去除「有身见」(sakkāyadiṭṭhi)―― 以為有〔常、恆、不变的〕「我」存在的错误认知。


「名色辨别智」能暂时地去除「有身见」,「缘摄受智」则能暂时地去除「疑」(vicikicchā)。如果你仍未获得这些智慧,你就会怀有错误的见解(邪见)。当修习〔毗婆舍那〕正法之时,你就是在努力了解自己、了解真理。[3]


耳闻声时,有三个现象:


1. 声 〔如〕撞击者 (这是色身)


2. 耳处 〔如〕被撞击物 (这是色身)


3. 能听的心(眼识)、


触、受 〔如〕撞击 (这是名身)


如果你观照或保持正念,你将观察到上述三个要素。在身心现象生起的当下观照它们,禪修者将能依其自性了知事物的本质——声音和耳处是色身;能听的心是名身。如此,他将能断除「有身见」。

 

有情的定义


有一次,魔王(Māra)干扰瓦济菈(Vajirā)比丘尼,想要使她对佛法生疑。魔王问她说:「什麼是『有情』(satta,眾生)?」「有情如何產生?」「谁造有情?」瓦济菈了解魔王提出这种问题的用意是要误导她,於是用下述的偈颂回应:


kiṃ nu sattoti paccesi, māra diṭṭhigataṃ nu te;suddhasaṅkhārapuñjoyaṃ, nayidha sattupalabbhati.Yathā hi aṅgasambhārā, hoti saddo ratho iti;evaṃ khandhesu santesu, hoti sattoti sammuti. 2


魔啊!為何你嘮叨地说著「有情」呢?


那是你自己的邪见吗?


一切纯然只是诸行的堆聚,其中没有「有情」!


如同种种零件组合才有「车」一语,


同样的,由於诸蕴的存在,才有「有情」这个概念。


2 《相应部》(SN I 134-135)。

 

有身见的后果


‧无明(avijjā)


如果我们不保持正念,就无法洞察诸法的本质,我们将被「无明」,也就是「愚痴」(moha)所淹没。接著呢?无明就导致「颠倒想」(saññā)。我们会以為过去、现在、未来裡有「我」的存在。这种「我见」(attadiṭṭhi)让我们產生「慢」(māna)。有些人甚至相信有一种能够见物、听声,被称為「命」(jīva)的灵魂、或不变的实体存在。


如果我们不保持正念,我们就会被无明击败。无明是我们贪爱〔眼、耳等〕根、〔色、声等〕尘、〔眼、耳处〕识的原因所在。例如渴望见到某个事物、想要听到某种声音;贪爱眼睛所看、耳朵所听的事物。当渴爱(taṇhā)强大时,它会变成「执取」(upādana)、「慢」等等。


佛陀曾举出许多事例说明,被无明覆盖的人有多可怜,其可怜的程度远胜过眼盲的人,并指出无明的人就像戴著遮蔽马眼的眼罩一样。智者能够看清自己行為的后果;然而,心灵盲昧的人看不见恶行只会带来苦果。

 

‧受(vedanā)


若未保持正念,遇可爱的所缘,就会起贪;遇不可爱的所缘,就会起瞋。这是说,「受」(vedanā)引生「贪」(lobha)、「瞋」(dosa),贪、瞋皆是不善心所。同样地,「受」的根本原因可溯源回「痴」(moha),也就是「无明」。一般人很容易在见物、听声之时陷入烦恼流中。[5]这条河可以流得缓慢或快疾——有时候,甚至具有瀑布的衝力。


在眾多误导、迷惑人类的理论和见解之中,力量最强大、影响范围最广的,当属「有身见」(sakkāyadiṭṭhi),或说「我见」(attadiṭṭhi)。「有身见」有两种:


常见 (sassatadiṭṭhi)


断见 (ucchedadiṭṭhi)


「常见」相信有一个恆常的自我实体、灵魂存在,认為它独立自存,有别於构成生命的身、心现象,而且在死后仍会继续存在。「断见」也同样相信有一个自我的实体存在,但认為它略等同於身、心现象,所以死亡后,就荡然无存。「有身见」是「常见」与「断见」的根源。如果没有「有身见」,常见或断见就不会生起。六十二种邪见,皆是从「有身见」衍生而出。

 

通达相的智慧


当你握拳时,你注意到两种身、心过程——握拳的「动机」,以及随后而来的「握拳动作」。如果你能够观察到这些现象,你会了解,并非有个「我」在做弯曲的动作。当你了解这些法的本质,你就不会抱持任何的邪见。〔藉由毗婆舍那〕亲证而了知名色时,你将暂时地远离「有身见」,之后,在你成就「须陀洹」(sotāpanna)[6](证悟初道、果)时,你就能永远断除「有身见」。


如果你弯曲手臂,首先你会生起一个心念,即想要弯的动机(chanda,意欲)。接著,做為动机生起的结果,手臂便弯曲。在你弯曲时,你观察到弯曲手臂时的种种感受,例如紧、硬、热、鬆等等。当你专注在弯曲的过程时,你会了知它们的本质。你将体认到,在弯曲的过程背后没有「我」存在,存在的只是名、色诸蕴而已。


若你每一秒都保持观照,你会了解诸法的本质,「我」的概念就会消失,因此去除「有身见」。这就如俗话说的「因為不了知,所以执取;因為了知,所以放下。」若你观察诸法的本质一分鐘,你即战胜邪见六十次,观察得愈久,你就获得愈多的胜利。


如此,你会从实际经验获得真正的智慧,而不是靠书本或想像。这种智被称為“paṭivedha-lakkhaṇa-paññā”,即「通达相的智慧」,或说「体悟真实法的智慧」。能够直接被经验到的「相」(lakkhaṇa),分為两类:


「自相」(sabhāva-lakkhaṇa):


特殊、个别〔而不与他物共有〕的特徵,例如绷紧、坚挺,以及热、冷等感受。


「共相」(sāmaññalakkhaṇa):


即无常(anicca)、苦(dukkha)和无我(anatta)三法印。


[7]


见到此二相时,也就已看到其餘的相——即“saṅkhata-lakkhaṇa”(有為相)(请参考第十二章)。 3 由於清楚明确地了知它们,所以能断除无明(avijjā)和疑(vicikicchā)。因此,我们有以下的格言:

 


了知什麼存在、什麼不存在之时


3 《增支部》:「了知生,了知灭,了知住的变异。诸比丘!这些是有為法的三有為相」(AN I 152: Uppādo paññāyati, vayo paññāyati,hitassa aññathattaṃ paññāyati. Imāni kho, bhikkhave, tīṇi saṅkhatassasaṅkhatalakkhaṇāni)。


便见名、色,得见清净。


了知什麼是真正的因、什麼不是之时便见因果,断除疑惑。


超越「疑」,便拥有「信」(saddhā)。有智慧的比丘,依据所证之智慧而确立他的「信」。此类信的基础所在,正是亲证诸法自性(sabhāva)的智慧。依理性而相信师长的教导,能让人对师长產生信任;但透过正念修习而了解名色法的智慧,才是真正的「慧」(paññā);依想像而生的知识,反而会造成修行上的干扰。


“Satipaṭṭhāna”,「念住」(或译「念处」), 4 或说「念的建立」,是证悟法的唯一之道。它令行者生起不动的「信」(五根之一)。


4 古译「念住」的译语,较强调建立、培养正念的修行。相对的,「念处」的译语,则凸显正念的所缘境。

 

第二章 无明、贪欲与放逸


[9]


被遮蔽的世间


在此,有两个问题:


世间被什麼遮蔽 (kenassu nivuto loko)?


為何世间没有光芒 (kenassu nappakāsati)? 1


「世间」(loka)有三种:


器世间 (okāsa-loka)


有情世间 (satta-loka)


行世间 (saṅkhāra-loka) 2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世间被「无明」所遮蔽(avijjāyanivuto loko)。在哪方面无明?或者说,对什麼无知?答案是:


对四圣諦无知。四圣諦是:


1 《经集》(Sn 1032)。


2 参考《清净道论》(Vism 205-206)。


苦諦 (dukkha-sacca)


集諦 (samudaya-sacca)


灭諦 (nirodha-sacca)


道諦 (magga-sacca)。[10]


无明有两种——仅是不知圣諦,这种「无明」叫作「无行道无明」(appaṭipatti-avijjā);其次,认知错误的「无明」,则称為「邪行道无明」(micchāpaṭipatti-avijjā)。 3


第四圣諦,即「八圣道」(magga),是指用以证得寂灭涅槃的方法。不了知此「道諦」,就是「无行道无明」。若将八圣道误认為是邪道,是会让人失去快乐、没有用处的,这就是「邪行道无明」。


3 此处,「行道」指「认知」、「了知」的意思。如《清净道论大疏钞》:


「不知苦等,是為 无行道;於不净见净的颠倒,是為 邪行道。或者,与邪见不相应的,為 无行道;与邪见相应的,為 邪行道」(Dukkhādīsuaññāṇavasena appaṭipatti, asubhādīsu subhādivipallāsavasenamicchāpaṭipatti. Diṭṭhivippayuttavasena vā appaṭipatti, diṭṭhi-sampayuttavasena micchāpaṭipatti)。雷迪长老的《第一义灯》:「此中,以无行道,说关於善事的无知;以邪行道,说关於恶事的邪知」(Paramatthadīpanī 98: Etthaca appaṭipattīti kalyāṇapakkhe aññāṇamevavuccati. Micchāpaṭipattīti pāpapakkhe micchāñāṇameva vuccatīti)。

 

如何战胜无明


若对修行方法没有信心,就不会生起精进,即热勤(ātapa)。缺少精进,就培养不出「念力」和「定力」——此处的「定」,指的是「剎那定」(khaṇikasamādhi)。


在我们身体内循环的血液,如果曝露在酷寒的环境,将会冻结,引起失温和其他伴随而来的疾病,同样地,如果未能运用精进力培养正念和定力,烦恼的病菌就会攻击我们,製造轮迴的疾病。因為不了知真理,所以我们便困惑、无知(asamapekkhana,「不正观」;或者 aññāṇupekkhā,「无知之捨」4 )。世间便是这样被无明所遮蔽。此处的「世间」指的是「有情眾生」。


至於第二个问题,答案是由於「慳妒」(veviccha)和「放逸 」 (pamāda) , 世 间 没 有 光 芒 (vevicchā pamādānappakāsati)」。例如说,贫富差距的扩大已為世间带来若干不4 《中部古疏》:「 於可喜不可喜未正观:於可喜可爱的所缘,不可喜不可爱的所缘,皆未能平等、正确地观察」(Ps-pṭ II 73: Iṭṭhāniṭṭha-asamapekkhitesūti iṭṭhesu piyesu, aniṭṭhesu appiyesu, asamaṃ asammāpekkhitesu)「 不正观:以世俗无知的捨,不如理地把握所缘。对此,〔《中部经》〕说:『愚痴蒙昧凡夫以眼见色后,捨生起』」(Asamapekkhananti gehassitaaññāṇupekkhāvasena ārammaṇassaayoniso gahaṇaṃ. Yaṃ sandhāya vuttaṃ- “cakkhunā rūpaṃ disvāupekkhā bālassa mūḷhassa puthujjanassā”ti-ādi)。


善——吝嗇、嫉妒等。在此,「慳妒」包含两种心所,即对他人成功的嫉妒(issā),以及对自己财產的慳吝(macchariya)。嫉妒和慳吝都是「瞋」(dosa)的朋友,[11]因為它们总是和「瞋」一起生起。慳吝共有五种:


对住所的慳吝 (āvāsa-macchariya)


对家的慳吝 (kula-macchariya):即关於男、女施主的慳吝。


对所得供养的慳吝 (lābha-macchariya)


对外表或名声的慳吝 (vaṇṇa-macchariya )


对法的慳吝 (dhamma-macchariya ) 5


「慳吝」(macchariya),让世间变暗淡,人们因此不愿与他人分享,变得小器吝嗇。其实,布施(dāna)应像在战场上作战的士兵一样,牺牲性命而在战场上发光发热;同样地,我们应该牺牲财產,布施行善。无论如何,慳吝会让人在来世不得财富(bhoga-sampatti,财成就),它让世间变得暗淡。


「放逸」(pamāda),也有两种,「放逸於应离弃之事」与5 参考《清净道论》(Vism 683)、《长部注》(Sv III 209-10)、《大义释》(Nidd1-a 94-96)。


「放逸於应遵行之事」。进而言之,不善的身、口、意业,是应捨离的事物,烦恼(kilesa)是应藉由观智与道智而断捨的事物;再者,「戒」(sīla)、「定」(samādhi)、「慧」(paññā)等三学(sikkhā),则是禪修者应奉行、学习的项目。於上述的「捨离」与「遵行」这二事上放逸的话,会让世间暗昧,没有光芒。所以,佛陀临终前的最后一句教诫是:「你们要不放逸地努力」! 6


6 《长部》:「『诸比丘!我告诉你们:有為法皆会坏灭,你们要不放逸地努力!』这是如来最后的教诫」(DN II 156: “Handa dāni, bhikkhave,āmantayāmi vo, vayadhammā saṅkhārā appamādena sampādethā”tiayaṃ tathāgatassa pacchimā vācā)。

 

第三章 两种人 1


[13]


我想说明两种人:


欣乐有身者 (sakkāyābhirata)


欣乐涅槃者 (nibbānābhirata)


2


前者是世间凡夫;后者是「有学圣者」(sekha)或「无学阿罗汉」(asekha)。此两类人,各自以六种方式塑造他们的生命。


「欣乐有身者」,因六种生活方式而让自己的生命不得「善终」(bhaddakaṃ maraṇaṃ): 3


好乐世俗营务 (kammārāma)


好乐閒谈 (bhassārāma)


1 英译本中,本章原名 The books of the sixes,指《增支部.第六集》。


2 《增支部》(AN III 292-293)。


3 《增支部注》:「在恐惧中死亡的人,其死為不善;结生於恶趣的人,其死為不善」(Mp III 96: Tattha yo hi bhītabhīto marati, tassa nabhaddakaṃ maraṇaṃ hoti. Yo apāye paṭisandhiṃ gaṇhāti, tassa nabhaddikā kālakiriyā hoti)。


好乐睡眠 (niddārāma) [14]


好乐伴党 (saṅgaṇikārāma)


好乐交际 (saṃsaggārāma)


好乐戏论 (papañcārāma) 4


若比丘正念而住,不乐於上述六种生活方式,其生命将得善终——藉由涅槃之证,他获得至上的快乐。藉由远离一切恶,他卸除生命的重担。


「好乐交际」的「交际」有五种:


dassana-saṃsagga:与王亲、大臣、在家弟子、凡夫、优婆塞、优婆夷、比丘、比丘尼等人,来往过密。这是就古代而言。在现代,则也包括与自己的家人,来往过密。


savanna-saṃsagga:喜欢听(笑、谈话、歌声等)。 5


samullapana-saṃsagga:喜欢与人谈话。


4 「戏论」(papañca)指「贪、慢、邪见」,参考第四章。


5 巴利注释书,如《增支部疏》等(Mp-ṭ III 31-32;Nidd1-a 289-90),将“saṃsagga” (交际、混杂、来往) 解释為「贪」(rāga),即「喜爱」。这是因為「贪」乃前三种交际过密的原因。


sambhoga-saṃsagga:喜爱个人所有之物。


kāya-saṃsagga:喜爱自己的身体


这样的人,叫作「好乐交际的人」(saṃsaggārāma)。禪修者应避免上述这些行為。若遇到不得不说话的情况,禪修者[15]应限制谈话的时间,并在谈话时保持正知。与其散心杂话,不如睡觉休息,以免干扰到其他行者。谈话会產生双重的干扰效果:谈话时正念中断;重拾禪修时,需花费时间与更多努力以恢復正念。


关於“kāyasaṃsagga”(喜爱自己的身体):禪修者一天只应睡四个小时,其餘的二十个小时则应用来禪修。往昔有些禪修者甚至会将睡眠时间减少到只留一小时、几分鐘,甚至完全不睡;或者他们不躺卧,只是坐著休息,这是「常坐不卧」(nesajjikaṅga) —— 用以清净己戒的十三头陀支(dhutaṅga)之一。


不需要担心那些禪修者没有睡眠,因為他们那时远离了烦恼,所以他们感到精力充沛。如果禪修者一天禪修二十小时,以一秒鐘一个观照来估算的话,他一天将具足七万二千次的观照(60*60*20= 72000)。在那段期间,他远离了烦恼,这是神圣、高级的休息。至於「好乐党伴」,世俗大眾喜爱有人作伴;但是禪修者应该乐於独处。

 

第四章 戏论


[17]


“Papañca”(古译「戏论」),字面原意是「延长」、「扩展」、「多样化」、「障碍」。「戏论」有三种:「渴爱」(taṇhā)、「慢」(māna)及「邪见」(diṭṭhi)。 1 此三者,也被称作「执取法」(gahadhamma)。


尚未去除戏论的眾生,不能从轮迴中解脱。「戏论」会“延长”眾生轮迴的时间,并“延长”随著轮迴而来的痛苦。换言之,由「渴爱、慢、邪见」所创造的戏论世间,使个人五蕴在轮迴中无尽地“延长”。然而,我们在轮迴裡长久以来即与这些烦恼共处,现在该如何断除它们?


依於眼(根)与色(尘),眼识生起。根、尘、识三者的和合,即是「触」。以触為缘,「受」亦生起。再者,於所感受,生起想(sañjānāti);於所想,生起思惟(vitakketi);於所思惟,又将之扩展(papañceti)。因此,戏论让人对於过去、未来、现在所见的色,生起种种烦恼。 2


1 参考《自说经注》(Ud-a 372)。


2 此文出自《中部.18 经》(M I 112)。


注释书将此「戏论」解释為「渴爱、慢及邪见」;亦可将其视作[18]因渴爱、慢及邪见所引起的种种行為 —— 选取、拒绝,认同、否定。经典如此描述「戏论」:


papañcābhiratā pajā, nippapañcā tathāgatā. 3眾人欣乐戏论,但如来无戏论。

 

渴爱


渴爱本身会引生更多的渴爱,所以它永不会有满足的一日。如果你现在有一百元缅币(kyat),之后,你会想要更多,两百元、三百元等等。又譬如,你已拥有一栋舒适的房子或一辆车子,但是,你仍然想要有新的或更好的房子、车子,渴爱无有止尽。也因為陷於渴爱的沼泽中,你成為渴爱的奴隶。


对应六根的所缘,便有六种渴爱 —— 渴爱色、声、香、味、触、法。曾有一位转轮圣王,势力非常大。在他投生為天人后,帝释(诸天之王)给他半个王国。然而,他仍然不满意,即使已濒临死亡,将投生到人间之时,他还想要整个王国。同样的,在这世界上也有人如此渴望地想要获得土地。如果禪修者在名、色生起时,以正念观照它们,他会了知它们的本质、因果关係,以及它们生、住、灭的现象。这些名、色法,只不过是一堆苦而已,因為误以為它们是好的,所以人们对它们生起渴爱。[19]


3 《法句经》(Dhp 254)。


当禪修者证得「苦随观」(dukkhānupassanā)时,「渴爱戏论」(taṇhā-papañca)即暂时不会產生作用。一旦他成為「预流者」(sotāpanna),「渴爱戏论」就无法使他投生於恶趣(apāya);不过,在接下来最多七次的生命中,他仍然受「渴爱」,如「有爱」(bhava-taṇhā)等所影响。在三种戏论,即「渴爱、慢、邪见」之中,「渴爱」是「贪」心所(lobha),而慢〔与邪见〕能与「贪」相应。

 


“Māna”在此被译為「慢」(傲慢、自负),它也有扩大、延长的性质。即使是孩童,也有慢。他们因父母的财產、自己的教育、地位、运动上的表现等等,而觉得自负。在佛法的世界中,有些人可能会因為自己的教理知识渊博,打坐时间比别人耐久、善於教导禪修等等,而生起傲慢的心。(关於「慢」的详细说明,可以参考第十八章「魔王十军」)「慢」,是将眾生束缚在轮迴裡的「十结」 4 之一员。只有证阿罗汉道时,它才会彻底被断除。「慢」有三种:


慢 (māna):


由於自己与他人并驾齐驱而生起慢,如说:「我们是一样的,没有不同。」


劣慢 (omāna):


由於自己不如他人而生起慢,如说:「虽然我很差劲,但我何必在乎?」


胜慢 (atimāna):


由於自己比他人优秀而生起慢,如说:「还是我较优秀!」 5 [20]


我们应克服这三种「慢」。若能藉由阿罗汉道去除这三种慢,禪修者就能终结一切的苦。其实,不只个人会有我慢,就国家而言,也会有我慢,譬如说,產石油的国家夸耀他们的财富。实际上,一切事物都是无我的,没有一个地方找得4 「五下分结」:有身见、疑、戒禁取见、欲贪、瞋恚。「五上分结」:


色贪、无色贪、慢、掉举、无明。参考《清净道论》(Vism 682-683)。


5 《大义释》(Nidd1 I79-180)。

 

到「我」这个东西。


当然,禪修者或许可以对自己的成就感到自豪,像是说「我可以禪修得比他人久」,这种「慢」或可归為「善法」,叫作“sevitabbamāno”,意指「值得拥有的慢」。 6 然而,「不值得拥有的慢」(asevitabbamāno),就必然归為「不善行」(duccarita)。以為自己的地位等等是永恆的,便会生起「慢」。


当禪修者深入禪修,反覆无数次地观察名、色的无常性,证到「无常随观」的时候,「慢戏论」(māna-papañca)就会减少。如果他确立於「无常想」中,他将暂时能拔除「我是」的慢,「无我想」会在心中延续。虽然预流、一来、不还者都无法彻底去除「慢」,但他们的「慢」绝非“apāyagamaniya”(会让人堕入恶趣的〔慢〕)。

 

邪见


如果未除「邪见」,即使造作种种善行,这些善行仍然是以无明為根。邪见有骗人的性质,而被欺骗的人[21]常表现出固执、焦虑、不安、不确定,并拒绝放弃〔所信的〕。这裡,我要谈一下「执著我、灵魂、不变的人格实体存在」的「我见」。这种邪见以為:「唯『我』是智慧的根基」(ñāṇādhikaraṇa-mattaṃ)。「我见」的理论有两种:


6 《中部注》(Ps I 174-175)、《长部古疏》(Ps-pṭ I 273)。


超胜的我,或称「神我」(parama-atta)


个别的我,或称「命我」(jīva-atta)


前者(神我)是全知的,唯一的、无苦无乐的,它创造后者(命我),并支配它的活动。无论后者做什麼,它都是依前者的命令而做。这两种我都被视為是永恆的。这种见解也叫作「常见」。


在种种影响、误导、迷惑人类的诸多理论见解中,「身见」或「我见」是最具影响力,且影响范围最广的。


现在,佛陀已告诉我们,所谓人、我、眾生、男人、女人等等都仅是世俗惯用的概念施设而已,从究竟的意义而言,它们只是不断生灭的名、色现象。


「十不善业道」(akusala-kammapatha)的最后一个,「命定邪见」(niyata-micchādiṭṭhi)包含:


「无因见」(ahetudiṭṭhi):


或称「无因无缘之见」(ahetupaccaya-diṭṭhi)。这是认為一切的存在并没有原因的命定论,它认為眾生烦恼生起,并没有原因可言。 7


「假因见」(visamahetu-diṭṭhi):


或称「自在天化作见」(issara-nimmāna-diṭṭhi)。此见认為,世间的生起是由於「本性」(pakati)、「极微」(aṇu)或「时」(kāla)等的原因所造成。 8 [22]这些邪见之所以產生,都是源自对名、色,及其因果关係的无知。


当你弯曲手臂时,首先,你会在心中生起一个要弯曲的动机,然后你才会弯曲手臂。这些一连串的动机(chanda)造成弯曲的过程。动机是「因」,弯曲手臂是「果」。这个例子证明因果关係确实存在。


在耳听声的时候,


声(尘),是色法


耳(根),是色法


7 《相应部古疏》(Spk-pṭ II 205): “Nattthi hetu, natthi paccayo sattānaṃsaṃkilesāyā”ti-ādinaya- ppavattā ahetudiṭṭhi。


8 《相应部古疏》(Spk-pṭ II 205): “issara-purisa-pajāpati-pakati-aṇu-kālālādīhi loko pavattati nivattati cā”ti tathā tathā pavattā diṭṭhivisamahetudiṭṭhi.


听的心,触、受等是名法。


它们全是「有為法」,受到「业」、「心」、「时节」或「食素」的影响而生起。


其餘五识——眼、鼻、舌、身、意——也是相同的情况。


正念观照时,禪修者将能观察到这些法。


若我们未保持正念,就不会了解事物的本质,因此执著一切动作背后有个主使者。但是,只要我们以正念观照当下生起的身心现象,我们就会了解:根本没有一个创造者(parama-atta),也没有被创造者(jīva-atta);一切只是具有无常、无我、苦性质的名、色现象而已。无常的事物,不可能是乐;若是无常、苦的,则不会是「我」。世上并不存在控制四季变化的造物主,一切只是受因果法则支配而已。[23]还有另外一种邪见——将现在一切的好与坏,归诸於过去的业(行為),称為「宿作因见」(pubbekatahetu-diṭṭhi)。我们不能把个人应尽的责任也推諉给过去的业。举例而言,色法的生起便有四种原因,即业、心、时节和食物。过去的「业」不是唯一的原因。


若要从「我见」解脱,必须修习「无我随观」(anattānu-passanā)。要去除「无因见」,就必须证得「如实智」(yathābhūtañāṇa)。如果我们不了解名、色诸法的本质,我们就会对过去、未来,对因果是否存在有怀疑(vicikicchā);这也会引生「愚痴」(sammoha)。 有如此类邪见的人常有根深蒂固的唯物主义思想。他们很难根除这些想法。这种情况称為“ida ṃsaccā bhinivesa”(执著唯某种邪见為真) 9 。 如果禪修者在名、色法生起时,正念观照它们,他将见到因果关係,因而深信这些法不只在自己身上生起,也会生起在其他人身上。


我们的道场常邀请其他教派的人们来告诉我们他们用以通往真智的方法。同时,我们也向他们显示我们的方法,让他们也能来实践、了解究竟的真理。我们不强迫他人,只是邀请他们自己来体验。


经典说,佛法是值得邀请他人来亲见的。如果有人回应这个邀请,并实践这个方法,他一定能了知名色现象的本质,其因果关係以及无常、苦、无我的共相,最后能够断除两种「身见」,即「常见」与[24]「断见」。


由於见到名、色坏灭,他能去除常见;由於见到它们不断生起,他能拔除断见。常人若只见到坏失而不见生起,会怀有「断见」;若只见生起而未见坏失,则会怀有「常见」。然而,禪修者见到名、色生,也见其灭,所以他们能断除常、断两种邪见。见生与灭,是净除邪见的重要因素。


9 这是四种「身繫」(kāyagantha)之一,见《法集论》(Dhs 201)。


眾生也许会行善业,然而,如果未於三个阶段,即「行前」(pubba)、「行时」(muñca)、「行后」(apara), 10 去除邪见,他们「与智不相应的」善业可能產生「结生识」,让他们再次投生轮迴;此时,他的结生识将是「善果报无因心」中的「捨俱推度心」(kusala-ahetukasantīraṇacitta),或是「欲界果报心」(kāmāvacaravipākacitta)中的「悦俱智不相应心」(somanassa-sahagatañāṇavippayuttacitta)。若是前者,他将先天就有残缺,如盲、聋、哑等等。若是后者,他在修习正法上将成為钝根者,即便在其他方面他仍然可能很成功,有杰出的表现。

 

念处是对治方法


「戏论」让人屈服於渴爱、慢、邪见所引起的种种行為——选取、拒绝、认同、否定。其后果可能导致失控,乃至製造犯罪。面对不可意的所缘时,「瞋」就生起,於是人们变得疯狂。夫妻争吵,摔坏家中物品的事例比比皆是。「念处/念住」(satipaṭṭhāna)是治疗疯病的方法。


10 参考《法集论注》(Dhs-a 159)。


“ Satipaṭṭhāna ” 这 复 合 词 , 由 “ sati ” ( 念 ) , 与“upaṭṭhāna”(建立、基础)所构成,意思是「念奔向所缘,并停住於所缘上」;或者,是“sati”(念)与“paṭṭhāna” 所构成,“paṭṭhāna”有「黏附」、「深入」(固定住)、「持续地生起」、「稳固」的意思。


若能修习、多修「四念处」,将能获得身、心的寧静,於今生快乐地生活,最后以智慧证得解脱。

 

第五章 颠倒


[27]


「颠倒」有三种:


想颠倒 (saññā-vipallāsa)


心颠倒 (citta-vipallāsa)


见颠倒 (diṭṭhi-vipallāsa)


这三种颠倒生起时,眾生会将无常、苦、无我、不净的所缘,当作是常的、乐的、我的、净的。这和幻觉一样吗?


其实,这并不是「看到或听到不存在的事物」,而是「错误认知」的意思。「颠倒」,就类似将远处的某甲误认成某乙的错觉,可定义為「令人偏离、远离善的或真实的事物」。於此,“vipallāsa”(颠倒),与意指「諍论、閒谈」的“vippallāpa”,并不相同。


同样地,名、色现象生起时,若禪修者不以正念观照它们的本质、因果关係和无常等相,将会被误导而怀有「想颠倒」、「心颠倒」和「见颠倒」。这些「颠倒」,会让我们视无常為常,视无我為我,视苦為乐,视不净為净。因為 [28]不知道如何去除自无始轮迴以来就跟随著我们的这些颠倒,因此,我们执取著我见、身见、无因见等邪见。


遇到自然灾害时,人们或会将之归因於魔鬼或眾神的造作。有些人「因邪见而疯狂」(diṭṭhummattaka),想以牺牲献祭,取悦鬼神。不只如此,有的人会在屋裡為死者的灵魂保留一个地方;或在坟墓裡放置死者的遗物以便他来生可以使用;甚至,还会供奉祭品请他们来享用食物。另外,有些人会到河流裡洗澡,想用河水洗去他们的罪;有些人则為了实现诺言、或為了达谢鬼神,而用针刺自己的身体乃至走在刀锋上。


但是,我们在佛塔供佛,又怎麼说呢?供佛时,应忆念佛陀的功德,而不只是供奉那个佛像。与「财供」(āmisa-pūjā)相较,「法供」(dhamma-pūjā)是最殊胜的。 1


在了解欲乐的过失之前,人必然会沉溺其中。因為他还没有正观一切法,不知道「眼」是「苦諦」、作為眼生起之根源的「渴爱」是「集諦」;不知道名色寂灭是「灭諦」、通向寂灭的道路是「道諦」。


1 《增支部》(AN I 93)。


我们必须在名、色生起时观照它们,以便了知实相。否则,我们将被烦恼所迷惑,将苦当作乐,最后成為一个疯子。有些人以為「贪」(lobha)是快乐的泉源;而「涅槃」则毫无快乐,是一去不回的地方,因為那裡没有名、色,也遇不到亲戚、朋友。[29]

 

有两种眾生可以当作颠倒眾生的例子,就是「猴子」和「小孩」。小孩常将错的当成对的,不会辨别对、错,他所想到的,只是要满足欲望,并且总是受诱惑。这称為「幼稚的心」,是一种「因愚痴而生的疯狂」(mohumattaka)。


在一些节庆上,有的人被鬼神附身,用带刺的棒棍敲打自己的身体,或做著赤脚走在烧红木炭上的种种荒诞怪事。甚至,阿难也有一次被魔附身,对佛说出无礼的话。


有一次,舍利弗和目犍连两位尊者,於卡波塔坎达拉精舍(Kapotakandarā) 停留。在一个月圆日,舍利弗尊者於剃理鬢髮之后,即进入「捨梵住等至」(upekkhābrahmavihāra-samāpatti)。 2 那时候,有两个夜叉(yakkha)正从北方旅行来到南方,见到舍利弗。其中一个夜叉告诉他的朋友,他很想打那个比丘的头。说了三次,他的朋友都坚决反对。最后,那个夜叉仍然用力地敲了舍利弗的头一下,力量之大足以将大象压入地面下。当目犍连尊者知道这事时,立刻前来问候舍利弗尊者是否安好。舍利弗回答说,一切都好,只是觉得有一点头痛。这表示即使是圣者也会受到坏夜叉捉弄的影响。


2 《自说经》(Ud 39-41)、《清净道论》(Vism 380)。


当然,这不算是“yakkhummattaka”(因夜叉而疯狂)。 3


另一种疯病,名為“pittummattaka”, 4 这是因身体的疾病,如疟疾、黄热病或高烧等,而引发的狂病。


也有一些人因爱喝酒而发疯。酒精会引生许多严重的疾病。若是本身有精神疾病的人,一杯啤酒有时就足以让他发作。[30]据说,有一百万美国人口同时具有濒临精神疾病以及药物依赖的问题。酒后或药物滥用所造成的死亡案例,便足以证明「因酒而疯」(surummattaka)的存在,这种疯病也是非常可怕的。如此,我们知道共有八种疯病:


因欲而疯 (kāmummattaka)


因忿而疯 (kodhummattaka)


因邪见而疯 (diṭṭhummattaka)


因愚痴而疯 (mohummattaka)


3 《心义灯疏》(Sp-ṭ II 94)。


4 《长部注》(Sv I 233)。


因夜叉而疯 (yakkhummattaka)


因疾病而疯 (pittummattaka)


因酒而疯 (surummattaka)


因不幸而疯 (byasanummattaka):如因失去家人、所爱的人而身心交瘁。


另外,有一句谚语是这麼说的:


puthujjanāhi ummuttakā.


实际上,凡夫都是疯子。


无论如何,念处修行(satipaṭṭhāna)可以治疗这些疯病。

 

第六章 三学


[31]


“Sikkhā”(学)有三种:「戒学」(sīla)、「定学」(samādhi)和「慧学」(paññā)。这三学是佛弟子应接受的训练。修习三学,能令佛弟子对修行、佛陀產生真正的信心。

 

比丘


在此,我要向各位介绍一个佛教名词——“bhikkhu”(比丘)。他畏惧轮迴,所以他是比丘 1 。


佛陀说:


Sato bhikkhave bhikkhu vihareyya sampajāno. ayaṃ voamhākaṃ anusāsanī. 2


诸比丘!比丘应具念、正知而住。这是我对你们的教示。[32]


1 《清净道论》:「见轮迴的可怕,故是比丘。」(Vism 3: Saṃsāre bhayaṃikkhatīti bhikkhu)。亦参考《清净道论》(Vism,16)。


2 《长部》(DN II 94);《相应部》(SN V 142, 180)。

 

烦恼


烦恼可分為三种:


「违犯烦恼」(vītikkama-kilesa):


违犯已受持的戒律、他人的权利或法律。这些是属於粗重的烦恼(透过身、语业而显现)。


「缠缚烦恼」(pariyuṭṭhāna-kilesa):


只显现為意业的烦恼,尚未造作身、语之行為。


它们属於中级的烦恼。


「随眠烦恼」(anusaya-kilesa):


蛰伏不动,等待机会袭击眾生。此属於微细的烦恼。


「戒学」可克服第一种烦恼;「定」、「慧」二学分别可克服其后的二种烦恼。这三种烦恼,以逆序的顺序,可分别喻作「火柴棒」、「火花」,以及「火焰」;或者,喻作「睡眠」、「醒觉」及「活动」。(请参考第十九章)


「随眠烦恼」被描述為具有顽强力量(thāmagata)而难以去除。它有两种:


「相续随眠烦恼」(santānānusaya-kilesa):


“santāna”(相续),是指「恒常流动的名、色之流」。「相续随眠烦恼」是潜伏在相续中的烦恼,只要仍未以「道〔智〕」(magga)将之拔除,在因缘具足时它就会生起作用。 3 由於仍未被根除,[33]所以它随时可能会现起作用。这就像慢性病患,只要 縁 因 俱足、时机成熟,便会发作一样。


「所缘随眠烦恼」(ārammaṇānusaya-kilesa) :它们是潜伏在「所缘」(ārammaṇa)之中的烦恼。当「心」透过眼等六根门,感知到清楚的所缘之时,若未能以毗婆舍那如实了知这些所缘,「所缘随眠烦恼」就会生起。毗婆舍那镇伏随眠烦恼的情形,就好比相机的快门,控制不让影相反映在底片上;或者,好比船上挡风玻璃上的雨刷,不令雾气聚集在玻璃上一样。


3 《分别论随疏钞》:「应如是理解所缘随眠——贪若未被道所断除,在得因缘时,便会生起,它顽固地潜伏在相续中。以同样的方式,它也潜伏在可意的所缘」 (Vibh-anuṭ 212: Yathā hi maggenaasamucchinno rāgo kāraṇalābhe uppajjanāraho thāmagataṭṭhena santāneanusetīti vuccati, evaṃ iṭṭhārammaṇepīti tassa ārammaṇānusayanaṃdaṭṭhabbaṃ)。


两种随眠的主要差异在於,前者涉及到轮迴「有」,后者则是现在「有」。


随眠烦恼有七种:


欲贪 (kāmarāga)


有贪 (bhavarāga)


瞋 (paṭigha)


慢 (māna)


邪见 (diṭṭhi)


疑 (vicikicchā)


无明 (avijjā)


此中,「邪见」与「疑」為「预流道」(sotāpattimagga,须陀含道)所断。「一来道」(sakadāgāmimagga,斯陀含道)薄减「欲贪」和「瞋」的力量;「不还道」(anāgāmimagga,阿那含道)才彻底断除「欲贪」和「瞋」。「阿罗汉道」(arahattamagga),则断除其餘的随眠。[34]


成為「预流者」(sotāpanna)之后会如何?预流者会因过去的业或剩餘的随眠而受苦吗?虽然预流者仅彻底断除两种随眠烦恼,但是他不会造作其餘五种随眠的粗重烦恼,以致於投生於恶趣。同样地,他也不会因过去已作的业而堕恶趣。在「毗婆舍那禪那」持续的期间,随眠烦恼暂时被抑制,就像病患按时服药,因此高烧不会发作一样。随著道智的成就,个别的随眠烦恼才被连根拔除,这就好比病患按时服药之后,疾病完全治癒,而永不会再发作。


在此,很清楚的是,毗婆舍那修习逐步地削弱随眠烦恼的力量,之后「圣道」(ariyamagga,道智)才将它们彻底地根除。也可用拳击比赛的例子来作说明:在拳赛中,你除了避免被对手击中之外,同时你也在等待机会击倒对手,以便赢得比赛。要注意的是,无论你多强壮,多有能力——也许你已曾是冠军——你也不大可能只用一、两拳就将对手击倒;你需要给对手许多个重击才行。同样地,禪修者必须先修习戒、定、慧三学,以便削弱烦恼的力量,之后才能彻底将之根除。因此,禪修者必须持戒,努力不懈且专注地观照生起的名、色现象。

 

三种道


〔若有人问:〕「您能為我们说明圣道吗?」——〔我的回答是:〕现在还不是时候。因為眼前应关心的是「公式」,而非「答案」。[35]当然,我们会说明「圣道」。但是在这之前,我们必须先说明「根本道」(mūla-magga),其次说明「前分道」(pubbabhāgamagga),最后才说明「圣道」(ariya-magga)。

 

‧根本道


「根本道」涉及「自业正见」(kammassakatāsammā-diṭṭhi)。无论你造作善业或恶业,这些业就是你自己仅有的财產。换句话说,善业带来善果,不善业就带来恶果。因此一句法语是:「你就是自业的拥有者,业就是你的所有。眾生是他们自业的继承者」。这就如饮食——若食物合乎卫生、有益健康的话,食用它们便无害,否则便有害;而食用的后果,除了自己之外,无他人来承担。这种「自业正见」,被称為「世界之光」;又,只要我们的名、色之流继续存在,业、果的运作就没有止尽,因此,「自业正见」也被称為「轮迴之光」。


在此,我们应谈到三类善行,或是说,「根本道」的三个部分,即:「业」(kamma)、「禪那」(jhāna)与「智」(ñāṇa)。首先,「业」包含「布施」和「持戒」,此能令眾生投生至人间或欲界天。其次,「禪那」包含「色界禪那」、「无色界禪那」的修习(也就是 samathabhāvanā,奢摩他修行),二者分别能令眾生投生至色界天与无色界天。第三种善业是「智」,或者说「念处的修行」(satipaṭṭhāna[-bhāvanā]),行者能藉此修行精进不懈培养正念,以便依照「毗婆舍那的定则」(vipassanā-niyāma)了解名、色现象的本质。所谓「毗婆舍那的定法」,即是:


只有在当下把握它,才能看见它的自性(sabhāva)。


应在当下被把握的,即是每一次生起的名、色现象。[36]

 

‧前分道


当你握拳时,首先你的心裡会先有一个想握拳的动机生起。而且,这动机会连续地生起。当你握拳或放开手掌时,你感觉到什麼?谁在握拳?什麼东西想握拳?——是心。你是否察觉硬、紧和痛等的感觉?它们叫作「自性法」(sabhāva)。观照这些现象就是在培养「智」(ñāṇa)。名、色二者,有如电流和电扇,并不难察觉。就像用肉眼见不到电流一样,肉眼也见不到心理的动机,然而,你可以在心中藉由观照来了知它们。只有当你在名、色生起时,立刻观照它们,你才能了知它们的自性。


和色法(物质)有关的,有三件事,即「形状」(form,saṇṭhāna)、「形态」(manner,ākāra)和「自性」(nature, sabhāva)。前二者与真实的色法无关,虽然一般人也称它们為色法。真正的色法是握拳与放掌之时所领受到感觉(sensation),它被称為「自性法」(sabhāva),是真正存在,也是你应该观照的对象。


在修习念处的时候,你将运用到一些善心所——用恰当的努力(sammāvāyāma,正精进),把能观照的心,对準或导引向所缘(sammāsaṅkhappa,正思惟),以便紧密地观照所缘(sammāsati,正念),让观照的心投入所缘之中,并将心固定於所缘之上(sammāsamādhi,正定)。如此练习之时,贪、瞋即不会生起。所以,当禪修者运用正精进、正思惟而将心专注於所缘时,他的心是清净的。〔以一秒鐘能生起一次正念来说,〕若这样练习一分鐘,心就会被净化六十次。练习愈久,净化的力量就愈强。循此,你会超越「形状」和「形态」而了知「自性法」。[37]这就是「智」(ñāṇa),或者说是「正见道」(sammā diṭṭhi magga);也就是「前分道」(pubbabhāga-magga),与「毗婆舍那道」(vipassanāmagga)或「世间道」(lokiyamagga)同义。


当你圆满「前分道」时,你不须付出额外的努力就能进入「圣道」。在「前分道」时,烦恼被毗婆舍那的力量所镇伏,但未完全断除;此时,禪修者尚未真正见到四圣諦。这意指著,如果禪修者在证得「圣道」之前就放弃了修行,那麼,他透过毗婆舍那修行所得的观智,可能会逐渐退失(witheraway)。

 

‧圣道


从「前分道」进昇到「圣道」,就像级职较低阶的辨事员将工作上呈给主管正式批核一样。只有在「圣道」这个阶段,才会根除烦恼,亲证四圣諦。不消多说,必须先圆满「圣道」的基础,也就是「前分道」,才能证得「圣道」。这就像一个案子需让办事员先仔细研究、处理之后,才能呈送给上级作最后的核准。


之所以提到上述三种行道的原因,是為了澄清一些人的误解,因為有些人误以為:人们并不需要努力修行,只要时间一到,「圣道」或「开悟」就会像闪电一样突然现前。

 

寂静


“Santi”(寂静)有三种:


「彼分寂静」(tadaṅga-santi):在此,指「毗婆舍那智」。[38]


「究竟寂静」(accanta-santi):指「涅槃」。


「假名寂静」(sammuti-santi):想像的、而非实际的寂静。例如,认為是受到某个有力者之拯救而產生的寂静。然而,这只是虚妄的见解而已。 4


此三种寂静,佛弟子只关注前二者。禪修者若能於名、色现象生起时,观照它们,将能洞察名、色的因果关係及其无常、苦、无我等的共相,而暂时地断除烦恼与我见,获得「彼分寂静」。累积一连串的「彼分寂静」将能导至彻底、永恒的「究竟寂静」。

 

圣八支道


藉由四念处的修习——即身随观、受随观、心随观与法随观——禪修者就能证得「圣八支道」,这也是佛陀的生活方式(the Buddha’s way of life)。圣八支道可分成三组:


4 参考《大义释》(Nidd1 I 74)。


「慧蕴」(paññā-khandha):正见、正思惟


「戒蕴」(sīla-khandha):正语、正业、正命 [39]


「定蕴」(samādhi-khandha):正精进、正念、正定


圆满戒蕴时,身、语便得到净化,被说為是「圣者」(ariya),〔以巴利语来说〕就是,“pārisuddha”〔已净化〕、“uttama”(上者、圣者)。慧蕴圆满时,烦恼便彻底被根除,亦即,断除「所缘随眠」(ārammaṇa-anusaya),此时禪修者变得更清净。当然,这些特质并非一般禪修者所有。 5


在〔圣道〕安止定的剎那,心被净化,同时具足圣八支道。若禪修者反覆修习此圣八支道,将能藉之通往涅槃。因此,它们被称為“ariyo- aṭṭhaṅgiko maggo”(圣八支道) ——以 “ ariya ” ( 圣 ) 和 “ aṭṭhaṅgika ” ( 有 八 支 的 ) 来 修 饰“ magga ” ( 道 ) —— 圣 八 支 道 的 另 一 个 名 称 , 是“sammādukkha- kkhayagāmī maggo”,也就是「趋向苦尽的正确道路」。 6


5 此处的戒定慧、圣八支道,特指「圣者」所有,因此说戒蕴圆满便是圣者。参考《增支部》(AN I 231-232)。


6 如《相应部》(SN V 24)。

 

第七章 不顺遂与顺遂


[41]


我们住在掺杂著喜欢与厌恶、衝突与合谐的世界之中。


因此,禪修者在修习时,可能会经验一些不可喜的所缘(aniṭṭhārammaṇa)以及难以忍耐的苦受。禪修者也许会不喜欢它们(domanassa,忧),这种状态就称為“virodha”(不顺遂、对立)。它的近因是「未成就」。另一方面,禪修者也许会遇到可喜的所缘(iṭṭhārammaṇa),而受它诱惑,引生贪爱。此称為“anurodha”(顺遂、满意),它的近因是「得成就」。这就是世间的实相。


成长中的女孩,希望自己变美丽,她会尽一切力量来让自己看起来更美;男孩也想要与眾不同,他会尽其所能地在课业或运动上求表现,希望成為眾人注目的焦点。当男孩和女孩长大时,他们想要变得更成功、更有成就。这些就是当事情合乎己愿时,人们对身体、能力等等生起贪爱的表徵。


[42]


当他们再年长一些,到了中、晚年,事情变得与愿相违,她的外表不再如年轻时那般有吸引力、他的能力也随著年岁逐渐退化。甚至,他们被社会所忽视。这时候,一切不再如他们所愿(virodha)。


如此,由於世事美好的一面,如拥有财利、名望、讚誉、幸福等,人们觉得站在世界的顶峰,体验著“anurodha”(如意,顺遂)。然而,由於世事无常的一面,如丧失财富、名声、受到非难、遭遇不幸等,人们体验到“virodha”(不如意,不顺遂)。至於人们的身体,年轻时当身体的外貌如己所愿,人们便觉得满意;但年老时,身体不再像以前,不满便油然而生。因此有句话说:


kāya-sampatti-mūlako anurodho


kāya-vipatti-mūlako virodho


顺遂以身体的成就為因,不顺遂以身体的衰退為因。


是否有任何世间的方法,能调和这两种极端?顺遂(如意)、不顺遂(不如意),这两种相对的状态,禪修者都必须观照。有时候,禪修者对於一再地重覆观照类似的所缘,会感到厌烦,他希望有新的体验。然而,无论喜欢的或不喜欢的,禪修者都必需观照,如此,当他眼见色时,他才不会执著可喜的色而厌烦不可喜的色。禪修者应该準备好避开这两种极端——年轻时,感到事事满意;年老时,感到事事不顺遂。


这样的修行,也是「中道」(majjhima-paṭipadā)的一个例子。

 

第八章 把握当下


[43]


「把握当下」,这话是很好的建议,提醒人们及时做应做的事。举例来说,如果你正大量出血,就必须立刻到最近的医院求救。这时候,时间非常重要。若延迟一个小时,你也许便会死亡。又如得到急性盲肠炎,也是如此。


同样地,你必须及时地——在你太老、病重或死亡之前——修行佛法。当你尚能找得到老师、尚有机会或时间之时,你必须赶快修行。如同年轻时是受世间教育最好的时机一样,生命的第一个时期是修行念处最适合的时机,因為那时正青春、充满活力,且不需承担种种的责任。这让我们想起一个名叫马哈达那(Mahādhana)的富家子。 1

 

浪荡子


住在波罗奈的马哈达那(Mahādhana,大财)年少时未受教育;年长时,他娶了一位富家女,那富家女也和他一样无知。


1 见《法句经注》(Dhp-a II 81)。类似的故事,亦见《杂阿含.1162 经》。


当两人的父母都去世时,他们各自从父母那裡继承八亿卢比,变得非常富有。[44]但是,两人都只会花钱,不知如何理财。他们只管吃喝玩乐,挥霍财富,过著豪奢放逸的日子。耗尽所有的钱财后,於是他们变卖土地、林园,甚至他们的房子。


如此,他们最后变成了穷人。因為不懂得如何谋生,所以便去行乞。有一天,佛陀看见那位富家子倚在寺院的墙上,吃著沙弥给的剩饭。见到这情景,佛陀便哂然微笑。


阿难尊者问佛陀為何微笑。佛陀回答说:「阿难!看看这位富家子,他一直以来,过著无意义、无目标的生活。


在生命的第一个时期,如果他学习如何理财,他会成為城裡的首富;如果那时他出家為比丘,将成為阿罗汉,而他的妻子会成為不还者。在生命的第二个时期,如果他学习如何理财,他会成為城裡第二富有的富翁;若出家作比丘,他会证得不还果,而他的妻子会成為一来者。在生命的第三个时期,如果他学习理财,他会是排名第三的富翁;或者他那时出家為比丘,将可成為一来者,而他妻子会是预流者。


然而,因為他在生命的这三个阶段,都无所事事地虚度而过,所以他失去一切的财產,也失去证得道、果的机会。


因此,佛陀说了以下的偈颂:


Acaritvā brahmacariyaṃ, aladdhā yobbane dhanaṃ;jiṇṇakoñcāva jhāyanti, khīṇamaccheva pallale.年轻未修梵行,也未聚集财富,[45]像老苍鷺在无鱼的湖上一样,日益消瘦。(Dhp 155)

 

善知识


那麼,為何会有这样的悲剧呢?这个故事的寓意是,「善知识」(kalyāṇamitta,〔直译為「善友」〕) 是绝对必要的。阿难尊者曾经说,善知识等於梵行生活的一半。但是,佛陀纠正阿难尊者说:「善知识等於整个梵行生活,因為我是〔眾生的〕善知识,轮迴中的眾生方能避免再度轮迴。」 2


我们应小心,莫结交「恶知识」(pāpamitta),这麼作会导致「修行的损减」(kāriya-parihāni)。


老师的责任是给予正确的教导与敦促,学生的责任则是依老师所教的,努力学习、实践。


2 《相应部》(SN V 3): Mamañhi, ānanda, kalyāṇamittaṃ āgammajātidhammā sattā jātiyā parimuccanti。

 

利益


什麼是修习「念处」(satipaṭṭhāna)的利益?念处修行的利益是:

 

净化自心


战胜愁鬱(soka),获得寧静(santi)


不再悲泣(parideva)


超越身苦(kāyikadukkha)[46]


克服忧伤(domanassa) 3


断除烦恼(kilesa)


远离 (viveka)


自由(pamokkha)


解脱(vimokkha) 4


3 「愁鬱」(soka)与「忧伤」(domanassa)的差异,见《清净道论》(Vism503-504)


4 《长部.念处经》:「诸比丘!这是令眾生清净、超越愁鬱与悲泣、灭除痛苦与忧恼、成就圣道与作证涅槃的唯一之道,也就是四念处」(DN II 290: Ekāyanoyaṃ, bhikkhave, maggo sattānaṃ visuddhiyā, soka-paridevānaṃ samatikkamāya, dukkhadomanassānaṃ atthaṅgamāya,ñāyassa adhigamāya, nibbānassa sacchikiriyāya, yadidaṃ cattārosatipaṭṭhānā)。

 

第九章 四轮


[47]


谈论「四轮」(cakka)这个主题的缘由,是為了回答以下的问题:「过去世的业」与「今生的证悟」之间有什麼关係?


佛陀曾说:


诸比丘!有四种轮,具此四轮的人或天人,其四轮得以相续轮转,不久将获得大财富。(A II 31-32)


四轮就是:


居住善处 (patirūpadesavāsa)


依止善人 (sappurisūpanissaya)


自正规律 (attasammāpaṇidhi)


前世善行 (pubbekatapuññatā)

 

居住善处


居住善处,就是居住在可以增进自己身、口、意善行的环境。好环境的条件[48],包含与家人、朋友、师长相处融洽。在那样的环境可以布施(dāna)、持戒(sīla)、禪修(bhāvanā)。换句话说,善处就是佛教兴盛的地方。

 

依止善人


居住 在善处, 则能得遇 善人( 善 知识 ) 。善 知识(kalyāṇamitta)可能就是你的父母、家人、师长或朋友。依止善人能唤起我们对佛法的信心(saddhā),激发我们想要修行的「出离心」(saṃvega)。

 

自正规律


“ Atta ” 在 此 的 意 思 是 「 心 」 或 身 、 心 整 体 。


“Attasammāpaṇidhi”的意思是「用佛法来规律自己的生活」、「用正法来庄严自己」。 1


1 《增支部注》:「 自正规律:好好地安置自己。如果过去怀有不信等,则捨去不信等而确立於信等之中」(Mp II 290: Attasammāpaṇidhītiattano sammā ṭhapanaṃ, sace pubbe assaddhādīhi samannāgato hoti,tāni pahāya saddhādīsu patiṭṭhāpanaṃ)。《增支部疏》:「 安置自己:如理地安置自己的心相续」(Mp-ṭ II 280: Attano sammāṭhapanantiattano cittasantānassa yoniso ṭhapanaṃ)。


若能知道「善业带来善果,恶业带来恶果」的基本法则,我们就能正确地规律自己,让自己走在正道上。譬如,食用有益的食物,我们会感觉康泰舒适;但若吃了不好的食物,我们可能就会胃痛。因此,我们必须避免无益的事物。


如果一个东西真的好,人们就会四处宣传它,支持者会来对你说「用这个,这个好」。念处修行也是如此。因為我们知道它能净化身、口、意行,為人们带来利益,所以我们重视它、珍惜它,并且付诸实践。藉此修行,我们能善巧地规律自己。[49]


当广告说有件设计出眾而美丽的衣服时,即使它的价钱昂贵,许多女性也会赶著将它买下。买下之后穿在身上,它确实让人变得更美丽。同样地,因為恶行(duccarit)使然,我们以前一直很“老土”,但是,如果我们现在修习身、口业,我们可以变得“时髦”,而且这不需用到任何钱。


接著,我们修习自心,观照每个生起的名、色现象,不让心散乱,透过专注让心暂时远离烦恼。〔若以一秒鐘生起一个正念来看〕能保持一分鐘的正念观照,就能解脱烦恼六十次。一小时的正念修行,禪修者的心将被净化三千六百次。如此,藉由净化自己的身、口、意行,禪修者变得更美丽、更庄严。


念处修行能提昇一个人的生命。没有念处修行,道德会颓丧。虽然人类的物质生活一直在进步中,然而,道德却非如此,「自正规律」之轮并未转动。提昇心的品质是最重要的事。若未善塑己心,便无法导正自己的身、语业行。心是一切的引导者,而能善塑人心的唯一方法,就是「念处之道」。


你们要保持正念、正知,观照每个生起的现象,作自己的守护者。


如果禪修者不在现象生起时以正念观照,他便无法阻止烦恼侵入。如果未善塑自心,不善念就会生起,身、口业行就会有过失。[50]所以经典说:“Sato bhikkhu paribbaje”,意即「比丘具念而行」。


「念」(sati)的定义是:(相应心所)藉由「念」而忆念。


(saranti tāya ... sati) 2 。再者,「念」透过「不漂浮」(apilāpana)的特相,支配其它相应心所,如统理一切的大臣。


禪修者应如何将心固定在所缘上?他应努力让心和相应心所沉入所缘之中,就像石头直直地沉入水中,而不应让心像水面上的软木随波漂流。因此,念的「特相」是「不漂浮」(apilāpanalakkhaṇa)。


2 关於「念」的阿毘达磨式解释(相、味、现起、足处),亦见《清净道论》(Vism 464)。


当你观照腹部的起伏时,当腹部上升,你看见它所有的三个阶段,即开始、中间、结束。你必须努力引导心,让它和所缘结合,否则,心会滑过所缘,从所缘旁边掠过。


如果你不能将注意力固定在其餘的身、心现象之上,你必须回到原来的腹部上下,不要忘失它,就像跟在某个你想见的人之后,紧紧地跟随,不让他离开自己的视线。所以,我们的观照应该一个紧接一个,前后紧密相连。所以说,「念」的作用是「不忘失」(asammoharasa)。


「念」的「现起」是「面对所缘境」(visayābhimukha-bhāva)。如果你感到热、紧等感受,你就要观照每个感受;或者,在走禪移动时,你就要观照每个动作。[51]你的心必须在所缘境生起时面对著它。当你遇到某人时,你不只看著他的整个脸,也看著他脸上的种种特徵,以便能了解他的外貌。相同的,当你在吃食物时,你细嚼慢嚥、细细品嚐,以便享受它的滋味;如果囫圇吞枣,你就不知道它的滋味,反而还会受消化不良之苦。当禪修者情绪低落时,他应该集中注意力观照当下的情绪,以便了解它们。当他如此与所缘面对面时,他就能了知所缘的本质,也就是,它的「自性」(sabhāva)或称「自味」(sarasa)。这时,烦恼便无机可趁。


如果禪修者鬆懈而忘失正念,他就会变得“丑陋”,他的心和他的生命就得不到正念的保护。反之,若精勤观照,他将会获得正念的保护,不怕烦恼的攻击。因此,「念」的另一个「现起」是「防护」(ārakkhapaccupaṭṭhāna)。这会引发因果的连锁效应——有防护,便有安全,有安全便得寧静,获得寧静便会快乐。至於「念」的「足处」(近因),则是「强而有力的想」(thirasaññā)以及「身念住等〔四种念住〕」(kāyādi-satipaṭṭhāna)。


若要善塑人的生命,「念住」是必不可少的。发现清净自心的正确方法时,人们将对它深具信心。因為直接与所缘面对面,禪修者了知一切现象只是名和色。他了解到「名色辨别智」的殊胜(mahantta)。这时,他仍未到达把握因缘的阶段。


但是,当他继续进步而到达更上一层的「缘摄受智」时,他就算是已成就广大慧(vipullatta)。在此阶段,他了知名、色之间的因果关係[52]——「名法」会引生「名法」或「色法」;「色法」也会引生「色法」或「名法」。


在了知名、色的因果关係之前,禪修者对因果本有怀疑,智慧尚很狭隘。现在,他去除了怀疑,智慧也变得更有力。因為这时去除了「无因见」,他可以算是已得善塑。无论有多少人主张「无因见」,他都不会接受那样的邪见。


见到名、色的生灭、有為相、无常、苦、无我相时,无论有多少人说「名、色是恒常的、乐的、有我的」,他都不会相信。这是他获得进步、善塑自心的另一个表徵。


如此,禪修者的念变得有力,逐步茁壮,直到他证得道智。累世以来被烦恼塑造出的丑形恶状,现在已得改善。只有成為圣者,人们才确定拥有庄严的生命;凡夫则随时可能脱离正途,回头拥抱原来不光采的生命。在此,圣者(ariya),指的是佛陀的四双、八辈弟子(sāvaka)。

 

前世善行


我们不会平白无故地享有「居住善处」等的三种幸福。


过去的善业,已将我们送到有机会遇见善知识的合适处所。从善知识那裡,我们学得正法,并藉由正法,调御或善巧地塑造自己的生命。接著,此生中「自正规律」的行為,又成為我们来世拥有「前世善行」的原因。如此,四轮即能相续接替转动。[53]


在四轮之中,前三个是因,第四个是果。在今生,我们所面对的是果,假使果是善的,那麼过去的因也定是善的。


这就像当我们见到远处有烟时,就可确定那裡有火。


虽然我们享受过去善业所带来的善果,但是,如果未能调御、善塑自己,我们可能会失去所拥有的这一切。在经典中,我们看到提婆达多(Devadatta)和阿闍世(Ajātasattu)的例子。前者由於过去的善业,本来拥有证得色、无色界禪那和神通的能力。但是,他反对佛陀,组织自己的僧团,造下僧团分裂的大罪,最后堕入地狱。


至於阿闍世,他也有足够的波罗密,原本可以在听闻佛陀教诫《沙门果经》之后证得预流果;然而,因為他曾与提婆达多朋比為奸,并犯下弒父的重罪,因此死后堕入恶趣。


所以,虽然过去的善业很重要,不过,倘若我们不圆满第三种成就——「自正规律」,我们仍会受苦。再者,虽然我们基本上都未曾好好地规律自己,但是我们可以藉由学习与修行来令自己成长。


曾经,有一位名叫阿利耶(ariya,〔常译為「圣」〕) 的男子,在捕鱼时遇到佛陀和他的弟子们。当他看到佛陀走近时,由於惭愧,他放下捕鱼的工具。那时,佛陀停下脚步,逐一询问弟子们的名字,这让阿利安心中忐忑不安。他不晓得轮到他时,应说什麼。最后,轮到他的时候,他回答他的名字是「阿利安」。於是,佛陀说,「阿利安」意思是「神圣」,但是他却在捕鱼杀生,与他的名字不相称。佛陀接著為他说法,那位男子在闻法后证得预流果。[54]


无论人多麼富有、聪明,乃至享有幸福的生活,只要没有「自正规律」,他就是低劣的。如果想提升自己的水準,我们就必须具备「自正规律」这个成就(sampatti)——它能让人拥有自信。在人间,如果我们积极地行善,也能够成就佛果(buddhahood)。如果有足够的「自正规律」,就会產生旺盛的精进,这时,不需担心「念」的力量是否不足,我们将以相同的正念持续精进。


如此,我们可以明白,第一轮「 居住善处」 引生第二轮「 依止善人」 ,这两轮的结合引生三轮「 自正规律」 。第三轮是提升自己最重要的主因,它进一步引生第四轮「 前世善行」 ,如此完成一个循环。如果未圆满「自正规律」,这个循环就会被打断,人就要受苦。关於此四轮,也请参考《吉祥经》(Maṇgalasutta)。 3


3 《经集》(Sn 258-269)。亦参考《长阿含经》(T1, 53b):「云何四成法?谓四轮法。一者住中国、二者近善友、三者自谨慎、四者宿植善本」。

 

第十章 人身难得


[55]


「人身难得」,意思是投生為「人」是件很稀有的事。与其他世界(趣)相比,人间有三种利益。


首先,在人间较容易培养「正念」(sati);天界的快乐(devatāsukha)让天人忘记要行善。就恶趣(apāya)来说,极度的痛苦(nirayadukkha)折磨著眾生,让他们无法学习正法。畜生道的动物则时时活在恐惧之中,未能运用「念」的力量。


人间是苦、乐间杂的世界。如果人们不运用「念」,就会受苦。所以,他们通常保有某种程度的「念」。如果能善巧地训练,我们的「念」会更强而有力。因此,人间显然胜过天界。


其次,在人间,人们有机会行善或作恶,并因而得善果或恶果。因此,為了获得善果,[56]人们往往会正当地过生活,努力实践善业。


第三,在人间,人们有机会修习圣八支道。就此而言,人间(manussaloka)也比天界(devaloka)更為殊胜。


如此,身而為人的我们,有机会藉由正念、精进与圣道,来断除不善烦恼;欲界则不易有提昇的机会。投生欲界的天人,因為享受太多的欲乐,以致无法修习戒、定、慧三学。据说,当忉利天天主帝释(Sakka)想要受持斋戒(uposatha)时,他必须乔装下降人间,迴避天界的奢华生活才行。


在人间,人们随时有机会作善业,所以人间被认為是善趣(sugati)。在人间,人们可以果决地(adhimokkha)修行,甚至圆满波罗密(pāramī)而成就菩提智(bodhi-ñāṇa)。人身实在值得讚扬,我们能够得到人身是很幸运的事。菩萨也选择在人间累积成佛的资粮,即便他有更好的机会投生到其他世界。


再者,诸佛也总是在人间成佛。


遵循「自正规律」,我们便能过快乐的家庭生活,因為我们将戒除人所不宜的恶行。最基本的,我们可藉由持戒来修养自己的言行举止;进一步,我们再依定而修心,依慧而见圣諦以断除邪见。


我们透过「念处修行」所证得的智慧相当奇妙,它也被称作「遍持慧」(pārihāriyapaññā) 1 ,藉由此种智慧,可以杜绝不善、不合宜的行為。[57]此种智慧,既适用於世间的行為,也适用於出世间的行為。当我们对「自正规律」 2 更有经验之


1 这是「四正知」的智慧。


2 关於「自正规律」,参见本书第九章。


时,即会有能力分辨什麼是有益、什麼是有害,什麼是恰当、什麼是不恰当的事。因此,这种智慧是能保护世间的绝妙智慧。藉由念处修行,我们可以好好地塑造我们的生命。藉由念处修行,我们可以在此生成為中上的好人(above-average)。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就在今生-佛陀的解脱之道 下一篇寂静马车—踏上涅槃之旅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