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佛陀的勇士们(十一)
2019-04-19 13:37:35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2544次 评论:0

 

中译者序


ciraṁ tiṭṭhatu saddhammo, dhamme hontu sagāravā sabbepi sattā


愿妙法久住,愿眾生以法為尊。


《禪修者小参引导》(Guidance for Yogi at Inverview by SayādawU Paṇita)这版本是根据如来禪修中心(Tathāgata Meditation Center,简称TMC)整理的版本,可由网路下载。相较1998年马来西亚出版的小册子,TMC版本整理的内容修饰一些口语上的重复并且排版较為工整。


这份译稿把TMC网路版的英文与巴利文打字的错误做了一些修正。

 

禪修者小参引导


Guidance For Yogis at interview


儘管禪师已教导了禪修方法,有些禪修者仍然无法正确地练习,而且小参时无法向禪师报告他们的修习体验。虽然有一些禪修者可以练习得很顺利,但却不能完整地描述自身修习的歷程。因此,这段开示是為了帮助禪修者能有条不紊地向禪师报告:他们在禪修过程中如何进行练习,又观察到什麼现象和体验。


就禪修方法而言,马哈希大师(Mahāsi Sayādaw, 1904-1982)曾為初学禪修者,录製一段简要开示。一开始就是谈正念禪修(Satipaṭṭhāna)的基本目标,也就是腹部的上升与下降。


根据佛典的解释,我们是由不断生灭的名色法(身心现象)所组成。禪修者应该能透过正念,在六根门体验生灭过程。例如,眼睛与视觉景象都是色法(物质现象),眼识则是名法(心理现象)。同样地,耳闻声、鼻嗅香、舌嚐味、身觉触、心理活动及手臂曲伸、转身、弯腰或步行等身体动作,也都是名色现象。马哈希大师教导禪修者要在各种目标 — 即使是微不足道的目标 — 变得明显时,贴近去观察它们。


即使马哈希大师的教导已经非常明白易懂,然而禪修者实际操作时还是会遇到一些困难。為了帮助禪修者克服这些困难,禪修中心的禪师们為初学者说明,该如何观察基本目标 — 如腹部的上升与下降,以及如何在其他目标如杂念、感受、景象、声音等出现时,加以观察。然而,一些初学者仍无法恰当地练习,也不能够清楚地报告他们的修习歷程。為了克服这些困难,禪师们设计了下列方便记忆、有助理解的箴言。

 

箴言一


报告你如何观察基本目标,又经验到什麼感受。


禪修者在坐禪练习时,应如实心繫的基本目标,即呼吸时的腹部上升与下降。如果缺乏其他显著的目标,禪修者应该持续地观察基本目标。〔如果其他显著的目标出现〕,应该观察其他目标,直到其灭去后,再回到基本目标上。


禪修者必须能够报告,他如何观察腹部上升移动的整个过程。一吸气时,腹部便上升,继续吸气时,腹部会持续上升。吸气结束时,腹部上升移动结束。


观察腹部的上升移动时,应该经歷、了知整个移动过程。经典说:sabba-kāya-paṭisaṁvedī〔了知一切身〕,这是指应该尽可能持续地(没有中断地)观察整个腹部上升移动过程中所包含的色法现象。


禪修者应该把注意观察的心专注在腹部的上升移动过程,包含其开始到结束的所有步骤。初学者刚开始可能没有办法观察到移动过程中所有的步骤,不过他应该想办法努力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鼓励禪修者如此努力练习,以确保心对目标有认真充足的专注力。


禪修者应该要能够报告:自己是否有足够的专注力能够观察目标;能观察的心是否和目标同时生起;是否有能力观察整个腹部移动的连续阶段。如果他能够观察到目标,那麼他「观见」什麼?也就是说,他体验了什麼?他不应该报告其他(不相关)的事,应该要能够
(準确地)描述,观察到的目标及(实际)经验到的腹部上升移动。在此禪修练习方法中有两个要素:一是所注意的目标;二是对目标的觉察。禪修者基於这两个要素,才能够描述他「观见」或经歷什麼。


在此,就基本目标而言,禪修者必须要能报告,觉察力与目标(腹部的上升)的移动是否同步。如果是,禪修者「观见」(觉察到)什麼?是腹部本身?上升移动的形态?或是腹部上升时的绷紧与移动?

 

身体目标的三个面向


当禪修者观察腹部上升这个目标时,他可能看见或经验到下列这三个面向中的一个:


1.形状(saṇṭhāna/santhāna)


2.移动的形态(ākāra)


3.本质(sabhāva)


禪修者观察腹部的上升时,腹部的形状也许会变得很明显。或者他可能会看到腹部的移动形态 — 腹部从扁平的状态逐渐膨胀,然后膨胀停止,开始收缩。在「观见」目标的本质之前,他可能会先观察到这两个面向。


事实上「观见」腹部的形状与移动形态,并不是毗婆舍那。禪修者必须超越目标的形状与移动形态,「观见」目标的本质,也就是,腹部上升时出现的绷紧和移动的感觉。禪修者如果专注地观察目标,就会「观见」这些本质。他要在小参时描述这些本质。但是,他必须向禪师报告他自身真正的体验,而不是他想像中所看见的。


禪修者也要能够观察、「观见」腹部下降的过程,并且清楚描述他的体验。行禪时也是要如此。当脚提起时,他是否可以同步地观察到脚步逐渐提起 — 从开始到结束的移动?如果他可以这麼做,他「观见」什麼?他「观见」到脚或脚提起的形态?或感觉到脚变轻且往上升,或者脚变紧且有被推动的感觉?


他应该依自身体验来报告三个面向中的任一个面向。当他(在跨步的过程中)把脚推向前时,他的心是否同步在观察脚的移动?在此同时他「观见」到什麼?他「观见」到脚,或脚往前推的形态?或某些本质,例如感觉脚被从后方推移,或由前方拉动。同样地,放下脚时,他是否能够观察或注意到脚逐渐放下 — 从开始到碰触地板的移动?他观见到脚,或脚放下的形态?或是观见到一些本质,例如脚变轻、变柔软?


观察其他禪修目标 — 例如手臂弯曲、伸直,转身或弯腰,改採坐姿或站姿之时,也是要如此报告三个面向。针对这些现象,禪修者是否能够同步观察这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现象?对禪修者而言,很重要的是将自己的报告限定在禪修目标的这三个面向,不要报告杂乱的琐事。

 

名色法的三种特质


禪修者应该了解名/色(精神/物质)现象的三种特质:


1. 自性相(sabhāva-lakkhaṇa)


2. 有為相(saṅkhata-lakkhaṇa)


3. 共相(sāmañña-lakkhaṇa)

 

1.自性相(sabhāva-lakkhaṇa)


自性相是指名色(精神与物质)的个别性质。以28种色法而言,例如硬或软属於地界(paṭhavī dhātu),而不属於其他的界。热或冷是火界(tejo dhātu)的特性。黏或流动是水界(āpo dhātu)的特性。


绷紧、压力或移动是风界(vāyo dhātu)的特性。就名法而言,心的特质是识知目标。在52个心所之中,触(phassa)的特性是让心接触目标。受(vedanā)的特性是感受目标。

 

2.有為相(saṅkhata-lakkhaṇa)


所有名色法的自性相都会歷经三个阶段:生(uppāda)、住(ṭhiti)、灭(bhaṅga)。生(uppāda)表示现象的生起。住(ṭhiti)指持续一段期间。灭(bhaṅga)则是消灭。这三个阶段称作有為相(saṅkhata- lakkhaṇa)。

 

3.共相(sāmañña-lakkhaṇa)


名色法的第三个特质称為共相(sāmañña- lakkhaṇa),亦即无常、苦、无我。巴利文称这三个共相為 anicca-lakkhaṇa、dukkha-lakkhaṇa、anatta- lakkhaṇa。这些特性是每个因条件生起的名色法所共同拥有,因此被称作共相(sāmañña-lakkhaṇa)。


禪修的练习,最终是為了体悟名色法三个特质中的共相。我们应该如何精进,才能体悟到现象的特性?我们应该在名色法出现时立刻观察它们,此外没有其他别方法,只有在那样,我们才能体悟它们的特性。


当禪修者吸气时,腹部上升。在吸气前,腹部并没有任何的上升。禪修者的心应该继续观察腹部上升 — 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移动过程。只有在那时,禪修者才能「观见」到腹部上升的真实本质。什麼是真实本质(特性)?随著吸气,风便往内。什麼是风呢?风界有绷紧、压力或移动的特性。这就是禪修者所「观见」到的风界的真实本质。只有在它一出现、持续以及消失之前,加以观察,禪修者才有机会「观见」它的真实本质。否则,甚至连形状或形态都没法看到,更别说是真正的特性。观照心持续专注并保持一致在禪修目标,也就是腹部的上升与下降,禪修者的专注力将可以逐渐增强。


当禪修者的专注力变强时,他将不再「观见」到腹部的形状或上升/下降的形态。他的观察力将超越形状与形态,直接观见到目标的自性相,例如,腹部移动所包含的绷紧、压力和移动。


呼气时,他将感到腹部绷紧的减弱;且在呼气结束时,腹部下降移动也跟著结束。观察行禪中的移动 — 脚步提起、推前、放下、落至地面 — 时,他也会有同样的体验。


禪师不会告诉禪修者他将会「观见」什麼,只会引导他怎麼去做观察。就好像我们做算数的加法练习一样。老师不会给你答案,但他会教你如何把答案计算出来。


相同的指导原则也应用在观察身体的其他动作、感受和心念。所有这一切,应该在它们出现的瞬间就被观察到,如此才保证能「观见」它们的真实本质。我们已经说明了第一个箴言。现象一出现就被观察到时,它们的真实特性便会显现。一旦与目标同步的专注觉察力捕捉住名色法的「自性相」,名色法的「有為相」与「共相」自然就会显现。

 

第二箴言


只有「观见」现象的自性(sabhāva)时,现象的有為性(saṅkhata)才会显现,也就是说,将会依序地「观见」现象的生起、持续和消失。

 

第三与第四箴言


因此第三箴言是


只有当有為性(saṅkhata)出现时,共有性(sāmañña)才会被「观见」


接著第四箴言是:


「观见」共有性(sāmañña)时,观智(vipassanāñāṇa)才会生起观智生起后,观智的洞察力会渐渐成熟,构成那被称為pubbabhāga-magga-ñāna的前分道智。之后才会出现圣道智(ariya-magga-ñāna)。禪修者藉由此圣道智,将能够体悟名色法(苦)的止息,证得涅槃(Nibbāna)。


须重复再说一遍,在小参时,禪修者应该描述他实际「见到」的事物,而不是他认為自己「见到」的事物。只有自己「见到」的,才是自己的智慧;认為自己见到的,并不算数,这顶多是借来的(二手的)智慧,也与所观察到的现象之本质、特性不一致。

 

第五箴言


所有观察、了知到的念头,都应该报告


当禪修者坐禪,观察或注意基本目标时(腹部的上下活动),可能生起各种的念头。这是不受控制的心所具有的自然特质。心倾向到处游移,离开基本目标,并製造种种的念头,有些念头是善的(kusala),有些则不是。那麼禪修者应该怎麼做呢?只需要观照任何出现在心里的现象。你能不能这样做呢?你应该能。如果你这样做,这些念头是持续,或被制止,或完全消失?或者你的注意力又回到基本目标上?你要报告所有与这几点有关的事情。

 

第六箴言


禪修初学者专注基本目标时,一开始〔苦〕受还没有出现。但是,可能会有种种念头生起。此时,初学者没有能力观照所有出现的念头。為了去减少这些(散乱的)念头,初学者应该让注意力尽可能的贴近、专注在基本目标上。


不过当初学者坐禪经过了5分、10分或15分鐘后,身体会有一些不舒服的感受,这些也会影响到心。苦受生起时,应加以观照。报告时最好是用日常惯用的语言描述,例如「痒」、「痛」、「麻或刺痛」等等。不要用佛典术语说成vedanā(受)。这些自发出现的苦受,应该用之前提过的方法加以观照,看它是在增强,减弱,持续,或者消失。

 

所以,第六箴言是:


所有的感受皆应观察、了知,并在小参时报告。

 

第七箴言


再者,还有什麼现象应该被观照、了知?包括看到的景象,听到的声音,闻到的气味,嚐到的食物。还有种种的心理状态,如喜欢、讨厌、昏沉、懒惰、分心、焦虑、怀疑、回想、正知、注意、满足、高兴、轻安、寧静与禪修的舒适感等等。


佛陀总称上述这些為「法所缘」(dhamm-ārammaṇa)。假设喜欢之心生起,也观察到了。接著发生什麼?可能喜欢之后跟随有贪爱生起。这现象,禪修者应该要报告。再举个例子,禪修者正处於昏沉、懒惰及无力的状态。当他观照了心的这些状态后,又有掉举出现。这些现象,依序地观照后,又生起了什麼其他现象。总之,不论任何法所缘在何时生起,都应该加以观照。


总而言之,念处内观禪修(satipaṭṭhāna vipassanā bhāvanā)有四种观照的目标:


1. 身体的活动


2. 感受或感觉


3. 心识的活动


4. 其他心理状态


在内观禪修中,会持续不断的进行三件事:


1. 现象出现


2. 观照正发生的现象


3. 有所发现、了悟


第七个箴言要求禪修者了知发生的每一个现象,第二与第三项是禪修者应关注的事。对於(包含在上述四类观照目标裡的)每一个禪修目标,很重要的是了解上述的三件事。禪修者〔特别〕要关心是其中第二件事,也就是 观察或观照在自己身上发生的现象。第七个箴言这麼说:


所有出现的,被观察到的,被了知、「见到」的,都应该彻底了知,并且在小参时报告。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班迪达尊者文集 下一篇一生的旅程:班迪达西亚多/传记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