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佛陀的勇士们(四)
2019-04-19 13:37:35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2561次 评论:0

 

分享功德


愿此小册子能帮助许多行者更加了解佛法和禪修的实践。得人身难,活命亦难;闻正法难,佛出世难。


∼《法句经.第182偈》


此小册子的赞助者,与一切眾生 — 无论是已走在解脱道上,或尚未这麼做的 — 分享布施的功德。愿一切眾生证得寂静乐 — 涅槃。

 

英编者序


《通往寂静乐的道路》,几年前曾以《念处内观的原则》的书名出版过。内容是我在缅甸时听到的班迪达大师的法谈开示。现在菩提沙腊(Bodhisāra)和苏曼格罗(Sumaṅgala)将它重新编辑以便出版。


这些法谈是与佛法实践相关,简明而扼要的教导。班迪达大师那时候说的内容,至今仍然与我们息息相关。刚接触这个禪修方法的人,必须学习前辈们学习过的事物,前辈们也必须经常提醒自己,班迪达大师过去曾说过的话。


愿得闻佛法的人们都能将佛法付诸实践,并尽最大的努力以获得法的利益。


苏齐瓦


寂乐林(Santisukharama)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十二日

 

有些事,禪修者应该知道。重要的是禪修者的态度。他应该尽全力,尝试保持正念,应该对自己正在尝试的事实感到高兴。因為,他不能期待完美,至少在成為阿罗汉之前必然如此。只有阿罗汉能够於一切时保持正念。


∼摘自 乌.班迪达


《念与禪修者》(第1页)

 

 


第一章 佛陀的教导


[1]「佛教」(巴利文作buddha sāsana),是佛陀给与,关於自我培养身、语、意行的教导。也许更恰当的说法是「佛陀的教养」。要真正变得有教养、有文明,需要能够在身、语、意的行為上,自我节制,杜绝一切对眾生有害的行為。


要能克制住心,需要有辨别善、恶的能力,这就是修习智慧。如果某个行為有害,而你仍然做了那行為,那麼,你便是缺乏教养。但如果你克制自己,不做那件事,你便是有教养。


审视任何有害的行為时,我们应当设身处地从他人的角度来思考。佛陀教导说,我们必须站在眾生之母亲的立场来看待每位眾生。[2]说得诗意点,可以说,佛陀教诲的重点存乎於心。


持守五戒是使身体的行為变得有教养的方法。这称為「戒的教养」。其他的宗教也有这种清净戒行的指导方针。关於五戒最后一条戒:不饮酒,若是少量的酒,特别是交际性的饮酒时,或许有些諍议。不过,即使少量,也是危险的诱惑。怎麼区别少量和过量?不守这条戒的结果,常常是一併违犯了其餘四条戒。


思惟因忽视这些戒所造成的过患与痛苦,能够帮助我们守住这些戒。戒行圆满象徵高度的教养。不过,即使戒行清净,不善的心仍然会生起。也就是说,心仍然缺乏教养,是野蛮的。要让心有教养,我们必须进行下个步骤 — 定的教养。


「定的教养」分為两类:「奢摩他禪修」(samatha-bhāvanā)和「毗婆舍那禪修」(vipassanā-bhāvanā)。这裡的说明主要在谈毗婆舍那修行(或译内观修行)。正念观照身体现象时,心不再散乱,这时心中没有贪、瞋或犯戒的念头。心是清彻、纯净的。精进、念和定[3]塑造真正有教养的心。这是透过定而產生的戒行。若要享有如此有教养的心所带来的利益,就必须认真且持续的修习。内观修行的主要利益,是见到事物的真实本质 — 见到一切存在的只是因缘而生的名色现象,是无常、苦、无我的。证得初果时,内观达到极点,初果的证悟具有永远去除某些烦恼的功能。它象徵仅存於佛法裡的「慧的教养」已经确立。以下两个条件对於达成这个神圣的目标有很大的帮助:恭敬聆听老师的教导;以及认真地将教导付诸实践。[4]


------------------------------------


「趁太阳大时晒乾草」


这是提醒你及时行事的好建议。举例而言,若你一直流血,你必须立刻被带到最近的医院以挽救你的生命。如果晚一小时,你或许就会死去。


同样地,趁还有时间的时候 — 也就是在你变得太老、病太重,或死亡之前 — 你必须修习正法。你必须在尚有老师,有机会的时候,赶快修行。如同年轻是受世俗教育最佳的时机,同样地,人生的第一个时期最适合修行内观,因為这时候人尚年轻、有活力且没有任何责任。


∼摘自 乌.班迪达


《念与禪修者》(43页)

 

第二章 通往寂静乐的道路


通往寂静乐 *2 的道路有三段:根本道、前分道和圣道。

 

根本道


要进入根本道,必须对基本的「业正见」有正确的认识:善业带来善果;恶业带来恶果。基於这个了解,人们持守依循圣八支道的戒律。过著具戒的生活,培养正思惟、正精进、正语、正命。所谓的「正」,意指对熄灭烦恼有助益。[6]


即使个人和社会可能会失去这种业正见。但是,它不会完全在世上消失。如果它消失在某个国家,它将在另一个国家出现。因此,业正见被称為「世间之光」或「轮迴之光」。从此正见所得的利益是,能够以坚定的决心避开恶行并履践善行。

 

前分道与圣道


在禪修中心,禪修者通常遵守八戒,避恶行善。这种良善、具戒的生活,对正念与定力的练习非常重要。持戒让人远离贪、瞋、痴粗重的过失,拥有剎那远离烦恼的寂静。观照於六根门生起的身心现象时,也会有这种寂静。例如,观照腹部上下时,违犯烦恼与显现在心裡的缠缚烦恼便不会生起。持续精进努力,观照力将累积动能,更容易杜绝烦恼。


------------------------------------


*2 巴利文是santisukha。Santi是寂静,Sukha是快乐。这是涅槃寂静的快乐,相对於依欲乐或禪修所获得的小乐。


------------------------------------


重要的是,对抗烦恼的劲力是连续且保持警醒的。否则的话,可能会偏离到相反的方向,即懒惰、失念、散乱。[7]


下列的比喻也许可用来描述精进的运用:就像用水灌满空的(充满空气的),瓶颈很窄的瓶子。每一滴水都驱逐走些许的空气。但是,因為瓶口很小,倒水的人需要精确、谨慎,确保每滴水直接进入瓶子。


就像真空瓶可以让水保温很长的一段时间,同样地,我们应该让心长时间地远离烦恼。当时间点正确,有正确的所缘,且禪修者能够持续观照的时候,他将开始获得内观 *3 ,了知名、色,其因果关係等等,直到证得能彻底根除烦恼的圣道。


前分道裡正念的练习,即是佛陀在《念处经》 *4 教导的修心方法。如果认真修习念处,便已踏在圣八支道上。


观照六根门,如腹部上下时,必须努力。这是「正精进」。确保觉察力未漏失任何目标,持续紧密地观照每个声音、疼痛的感受等等。这是「正念」。[8]


观照 *5 时,心密集地专注在所观的目标上。这是「正定」。这三支构成圣八支道的「定蕴」。


观察腹部上下时,心觉察到色法的特质,诸如硬、热、移动。心也觉察到这些特质生起后消失,无法令人满意,且没有任何人可以控制它们的生起。禪修者生起这种智慧,不是因為禪修老师告诉他们,也不是透过书本,纯粹是直觉,基於个人直接的体验。这是「正
见」。


------------------------------------


*3 内观的巴利文是vipassanā。它是对一切缘生法的无常、苦、无我性质的直观。思考的、肤浅的了解(如「我们愈来愈老」)不算内观智慧。


*4 Satipaṭṭhāna Sutta,《中部》的第十经。


*5 观照,有正念地观察目标。


------------------------------------


观察的时候,必须以正确的方式,注意正确的目标。这是「正思惟」,远离了欲想、瞋想和害想。


这两支是圣八支道的「慧蕴」。


在密集禪修期间,禪修者不说谎话、不毁谤、不恶口,以及不做无益的閒谈。这是「正语」。


在禪修期间,禪修者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饮酒等。这是「正业」。[9]


谋求生计之时,戒除了邪语、邪行,便满足「正命」的条件。最后这三支构成圣八支道的「戒蕴」。禪修者修行内观时,也了悟了四圣諦。解说如下:


试著观照腹部上下时,会观察到疼痛、散乱等现象。这些都是苦。禪修者了知含藏在缘生法内的「苦諦」。


禪修时,行者断除苦的因(集諦),也就是贪爱及其同伴:无明与瞋。


禪修时,烦恼暂时剎那地熄灭,这是世间的「灭諦」。当然每次正念观照时,都在修习「道諦」。[10]


------------------------------------


為农场除草时,只会移除主要的杂草,不管其他的杂草。当禪修者精勤地密集禪修时,他或她应该以保持正念為第一顺位,毋须做向佛像供花等表现虔信的行為。


∼摘自 乌.班迪达


《念与禪修者》(111页)

 

第三章 内观修行的基本原则


[11]开始修行内观之前,建议先修习四种护卫禪。

 

佛随念


忆念佛陀的独特功德。可以选择其中一个功德来忆念,例如,佛陀是阿罗汉。简短的忆念就足够。


在禪修的某些阶段,可能会遇到可怕的所缘。这时,佛随念能帮助禪修者去除恐惧。

 

慈心观


修习时,使用简要的措辞,如「愿一切眾生无仇敌」,培养对一切眾生的慈爱心。[12]


重覆地对一切眾生散发慈心。这种简短扼要的句子意义深远。例如,仇敌包括内在的敌人(即烦恼)与外在的敌人(不友善的眾生、危险等等)。如果人真的没有仇敌,那麼人间便有真正的和平。慈心观会在禪修者周围创造友善的气氛,因此将不会有其餘的眾生来扰乱禪修者。

 

不净观


不净观,不一定要观尸体。也可以观想活人体内的不净物。人通常很执著身体,自己的或别人的。如果真的仔细近看身体的种种部位,将能减轻对身体的执著。例如,忆念头髮、体毛、指甲、牙齿、皮肤。忆念身体的不净,能够帮助禪修者去除禪修时可能生起的一个很大的障碍 — 贪爱。

 

死随念


无论人属於什麼种族、阶级、年龄和地位,死亡是无可避免的事。经常忆念死亡,能培养出不惧怕死亡的态度,以及想要净化自心、修习念处的迫切感。禪修者也将能够忍耐在修行期间生起的种种苦受。[13]


想修行内观的人,可以在坐禪之前修习这四种护卫禪八分鐘(也就是各修两分鐘),可以一天一次,或者一天数次。


修习内观时,让自己的正念持续且稳固地住立在四种身、心现象之上。这种念住即称為四念住(或四念处)。

 

身随观


这是指一再地观察身体的色法。随观身时,四种威仪姿势皆可使用。坐姿和行走最适合初学者,因為立姿需要很多的精进力,而卧姿则容易让人睡著。另外坐姿和行走最适合用来平衡五根。坐姿能让定力成长,但需某程度的精进来维持身体的正直。行走增强精进根,有助於平衡坐禪时培养出的强大定力。


传统上,会盘腿而坐。如果坐姿不当,一会儿的时间,便会有很多疼痛產生。所以坐姿应正确,上身应直立与地面成直角。这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苦受生起,也有助血液循环。[14]


背直盘腿坐,心专注腹部 *7 。


这样坐直后,将正念放在禪修的基本目标,即腹部上下的过程。观照腹部上下可让人见到究竟法的真实本质。要產生穿透现象的智慧,观照心必须在正确的时间处在正确的位置。正确的位置是腹部上下。正确的时间是腹部上下出现的时间。


心很容易被烦恼击败。把心固定在腹部上下,便能暂时地让心远离烦恼。当然,在开始时会需要很多的努力。


有一个比喻:小船很容易被河流冲走,要让它逆流而上并不容易。想要让船逆流而上,需要先掌控船舵 — 这相当於将正念放在腹部上。之后,还需要划船。这是指依持续的精进力,不懈而无间断地紧跟著腹部上下。[15]


这裡需要两种力量:精进力,即為了跟随腹部上下而付出的完整不懈的努力;準确力,即準确跟随的能力。準确来自於以正念撞击每一个当下生起的身心现象。呼吸的韵律应自然、正常,不刻意。当精进力与準确力平衡时,「剎那定」便会生起。


这过程好比是盘踞在蜘蛛网内的蜘蛛。蜘蛛通常会在蜘蛛网的中心等待著。当昆虫被蜘蛛网捕获时,蜘蛛便会迅速衝过去,吸取昆虫的营养,然后再回到中心点。同样地,禪修者将注意力放在中心点,即基本目标:腹部上下。当其他目标生起时,由於精进力与準确力,心能够迅速地观照该目标。


------------------------------------


*7 缅甸禪师会用这类诗偈,来帮助听眾记住禪修实践的一些原则。


------------------------------------


自然地呼吸,心固定在腹部上下。


每次仔细注意、精确观照腹部上下时,便是在培养有能力断除烦恼的心理特质。[16]


这些特质是:


正精进,作用是不接受烦恼。


正思惟,作用是将心準确地导向所欲的目标。


正念,作用是防护心免受烦恼侵扰。


正定,作用是不让心散乱。


这时,心是清净的。这是随著每个正念自然生起的善法和利益。


所以,每次练习观照时,禪修者便是在培养善心。


心纯净、无罪,具有真正的美德。


当我们开始禪修时,我们才发现心有多麼难以驯伏,犹如没有父母管教的野孩子一样。如果放任这样的心不管,便无法除去阻碍我们修行成就的种种障碍 — 因為我们一直被会引发苦乐受、贪瞋痴的种种所缘所轰炸。只有恰当的控制,才能调伏这惯於反应的心。[17]举例而言,如果父母不控制自己的小孩,小孩受坏朋友影响时,可能会变成青少年罪犯。但是,如果有恰当的控制,终究小孩会智慧成熟,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也能谨慎行事,避开不良的行為。禪修也是如此。心一再地追逐感官欲乐,心烦意乱。我们得控制心,让它得以成长。这训练期,虽然痛苦,但是确有必要。


儘管小孩心中一开始会怨恨父母,但是他终会了解理智的自我控制是成功的基础。小孩独立后,控制发自内在,不需要外人强迫,了解如何分辨善与不善,能够终生遵循良善的行為。


一开始,心很难集中在腹部上下。但是,让人安慰的是,付出的努力和练习给与人进步、熟练的空间。以注意力控制心这种有难度的技巧,对於心的净化非常重要。而禪修的意思便是,让这种技巧达到能使智慧得以开展的熟练状态。


我们说的智慧是指什麼?当定的障盖消失一段较长的时间时,我们能在腹部上下,观察到究竟法,像是移动、僵挺、热、感受等等。[18]更进一步时,我们将开始能辨别心的现象(名)和非心的现象(色)。之后,也能了知这些现象之间错综复杂的因果关联。硬、紧、移动、因缘,全能分辨。


让人得以了解这些究竟法如何运作的内在原理,可以比拟是在看电影(见下图):

 

 

如此,我们能够直接经验这些究竟法的性质。这些性质分為两类。身体的觉受,如热、冷、硬、软、流动、压力等等,属於第一类,称為独特的性质或「自相」。第二类的性质普遍可见於一切缘生的现象,即生灭无常的性质、苦的性质、无人拥有绝对所有权的性质。巴利语中,便称為anicca(无常)、dukkha(苦)、anatta(无我)。[20]


不懈而精确地观察身心现象的自相后,共相便会显现。这就是内观的生起。

 

心随观


观照腹部上下时,心经常会游荡,迷失在妄想之中。这称為散乱心,是心的一种状态。当正念消散,心离开基本目标时,散乱心便发生了。正念有保护心免於烦恼的特质。缺少这个护卫,污染物会很快跑进来,尤其是在心遇见会引发贪、瞋、痴的所缘之时。当我们仔细观照散乱心时,它便会消失,之后立刻生起清净的心。观照心理状态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发现心识的整个过程与其本质。我们鼓励禪修者去捕捉心正要开始游荡的那个瞬间。


不要遗漏妄想,全部要当下观照。[21]


观照贪、瞋等负面的心理状态,会有任何利益吗?它们不会反过来控制我们吗?观照当下的现象,不仅能见到现象的本质,也能阻止烦恼,就像警察一直注意著坏人,便能够阻止他们行动一样。未受训练的心自然很粗野,易受负面的心理状态所把持。这种心是没有作用的,就像未调伏的马对主人毫无用处一样。粗野的心有三点特色:第一,难以调伏;第二,极為性急,只肤浅地瀏览过发生的现象;第三,任性善变。因此,对拥有者而言,这种心并不可靠,且令人难过。因為如此,佛陀称讚我们调伏粗野放荡的心。如何驯伏呢?就像驯伏大象一样。首先,必须在它出现的地方,野蛮丛林,捕捉到牠。同样地,我们必须在心出没的地方,即六根门,捕捉心;必须持续不懈地与每个心识共处,无论它出现在哪裡—眼、耳、鼻、舌、身或意门。只有如此,我们才能体验未曾体验过的寂静。


巴利佛典说:bhūtaṃ bhūtato passati,这可以翻译作:「如实地观见生起的事物」或「在事物生起时,观照它们」。事物是指一切缘生的现象,而且必须是可以直接经验的事物,比如想要坐下的心理动机、实际坐下的整个动作。[22]


一开始,在所缘出现时给与标记。例如,想要坐下的动机出现时,标记「动机」,然后在真正坐下时,标记「坐下」。或者在腹部上升时,标记「上升」;下降时,标记「下降」。将注意力引导到由呼吸引起的腹部上下之时,禪修者能够辨识出腹部的外形、形状,移动的形态 *1 ,以及透过纯粹经验感知的种种觉受。上升、下降是移动的形态。观照这下升下降的形态时,随著修行的进步,禪修者将体验到紧、硬、移动、热、痛等纯粹的觉受。


在佛世时,bhūtaṃ bhūtato passati这简要的教导,对於具备锐利智慧的人而言已经足够。后来,这类的人变得很少,因此,注释书阿闍黎解释说,「标记」可作為一种辅助工具,用来安定禪修者的心,并且辨别所观目标的本质。


曾有这样的论点认為,「标记」实际上是把概念法引入内观禪修中,与「如实观见事物」的教导相衝突。其实,注释书提到一种概念,合宜的概念。例如,虽然不标名、命名,就可以觉知到「热」,但是,「热」有名称概念,在英语是heat,巴利语是uṇha。定力与正念尚不强的初学者,可以在内观修行时运用这种概念,[23]作為能将心导引到目标上的一种工具。随著修习逐渐深化,心自动会放下标记,直接体验目标。「标记」有助於让观照心井然有序,就像将尺放在一行字下面,能够帮助小孩子阅读一样。


当内观成熟,尤其是第四、第五观智时,现象生起的速度突然骤增,快到禪修者没有时间加以标记。那时候将只是纯粹地觉察究竟法,不见形状与形态。


------------------------------------


*1 英译作modes of disposition,巴利原文是ākāra。


------------------------------------


这时,禪修者有两个选择,持续标记,或者不再标记而只是让心紧跟著生起的现象。当禪修者想要持续标记时,他只能标记到这些迅速生灭现象的一部分而已,无法全部标记。第二个选择是较合适的,因為如果一直尝试要作标记,禪修者很快会感到疲累。


只有在目标生起时,当场捕捉到目标,才能够如实了知它们。「只有」这个词很重要,因為它强调当下的瞬间。禪修者没有思考、反省、臆测或解释的空间。必须是在当下、当场,不是在之前或之后。就如同想看闪电的人,必须在闪电发生时观看才能看到闪电。把一隻手放在地上,用手臂支撑身体[24],如此将重量放在单边,并标记「支撑」。闭上眼睛,同时将注意力放在身体姿势的形态。


过一些时间,你将经验到僵挺、紧绷、不舒服、振动、热、硬等觉受。「标记」只是一种善巧工具,把注意力导引、固定在所选择的目标,以便了知该现象的真实本质。

 

受随观


好的、坏的、中性的感受,观照!观照!不要搞砸!

 

苦受


禪修者致力培养正念时,经常会遇到如痒、疼、痛等不舒服的感受。


要克服这种不舒服,禪修者必须在它生起的瞬间加以观照,如此才能观见它的真实本质。如果不加观照,便可能会错以為:「我在痛」。再者,心对痛的反应,通常是厌恶或失望,如此人必然受苦。若不能只是纯粹与痛共存,反而去思惟痛,对它作出反应,[25]人便会受苦。所以,禪修者不应该如此再增加痛苦,应当平静、坚定地观照这些不舒服的感受。


每当苦受出现而未能当下正念观照之时,瞋便会生起,随之而来便是不悦与苦闷。这时,贪爱乐受的心也可能偽装成希望而生起。例如,人喝脏水时,他不仅因喝水而苦,也因渴求乾净的水而苦。这希求是另一个苦。观照这些苦受时,若精进力不足,便会生起许多厌恶感和渴望的心。所以,禪修者必须非常坚定,努力观察疼痛。之后,痛的真实本质便会显露。


精进力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心理特质,能够激发正念,让它仔细地观照疼痛。它也能引发心一境性,帮助心穿透目标。当这一切发生时,瞋怒和想望的心便没有机会出现。随著修习逐渐深化,禪修者会感受不到身体的形状。这时,只剩下观照心和种种纯粹的觉受,正念精确而无懈可击。儘管疼痛,禪修者的禪修仍然很顺利。这便是「捨」,最好的禪修状态。每一刻都有不懈的努力、心一境性、準确的注意力时,就会培养出这种奇妙的特质。[26]


在内观成熟之前,被观照的疼痛可能会遽增,禪修者甚至会想,自己从未经验这麼剧烈的疼痛,他可能因此对修行感到怀疑,乃至后悔参加了禪修。事实上这是定力已将疼痛的强度放大,如同用放大镜观看昆虫,会让昆虫看起来巨大而危险。在这个阶段,重要的是要保持耐心,勇猛精进地观照所经验的疼痛。随著内观的成熟,禪修者将不会把疼痛视為我或我所,只剩下纯粹的观照和种种觉受。禪修者不应惧怕疼痛或死亡。在我的经验裡,没有一个人因為禪修时的疼痛而死亡。禪修者应当像个无所畏惧的勇士。


需要培养的特质即是忍耐。这个练习对个人的勇气、耐心和心力是很好的测试。所以,尽你最大的努力不要移动、不要放弃。不要动,只是观察。一旦能克服这最初的困难,便会对自己的力量与努力感到自信,同时也会因此获得许多的精进与定力。战胜因疼痛带来的恐惧与压迫,会让禪修者获得许多善法。禪修者将真正了解内观的价值,并很可能在将来获得特殊的经验。[27]

 

乐受


身、心都会生起乐受,前者是舒服,后者可说是快乐。若未能在它们生起时保持正念,禪修者将被贪爱所征服。希望它们持续久一点,这便导致永无止尽的贪爱。佛陀教导我们,「受」是贪爱生起的原因。因此,我们应该阻断这个连锁,每当乐受生起时便加以观照。这麼做时,便能穿透乐受的本质。


乐受有两种:世俗乐受以及与禪修有关的乐受。前者是因可意的色、声、香、味、触、念头引发的乐受。后者是禪修深化时才会生起的乐受:禪修者会体验巨大的详和、寧静感,感到放鬆与喜足,心变得明亮而警醒。这些经验与感官欲乐相差很远,但是,如果禪修者未受到良好的训练,仍然可能会对它们產生执著。佛陀曾為想要寂静的人提出一个谜语:


不往外游荡,不於内滞著,如此将能体验寂静。


往外游荡,表示感官对象接触眼、耳、鼻等之时,漫不经心,便去追逐这些对象。这就像小孩子在父母背后调皮捣蛋一样。如果父母有智慧,就会严格地加以管教。因此,禪修者必须依靠受过训练的注意力[28],避免漫不经心地追随感官欲乐。


事实上,外在所缘接触心的时候所生起的乐受,属於中性的业。危险的是对乐受的反应,例如,想要不断地经验这种乐受。所以,第一步是保持正念,不加反应。如此,心将变得明亮、详和,且欣喜、狂喜等更胜的乐受也会随后而来,甚至可能进入极寧静、清凉的状态。允许微细的贪爱渗入而生起的喜悦,是一种危险。这称為「停滞在内」或「於内滞著」。对治的方法便是对每个乐受保持正念观照。如果游人要旅行去见一位朋友,他不能在半途快乐的场所停留太久。这麼做将使他曝露在危险之中,也无法遵守约定。所以,他必须按计画继续前进。禪修者克服这种微细的贪爱之后,需要继续观照一切生起的现象。无懈可击的正念,会阻止心往外游荡或滞著在内,导向所追求的真正快乐。

 

捨受


遇见可爱的所缘后生起乐受,不可爱的所缘则生起不乐受,是很自然的事。[29]


同样地,遇到既不可爱也非不可爱的所缘,自然生起捨受。不过,初学者很难察觉这些中性的捨受。我们每天都会遇到许多中性的所缘,例如,看到石头。在接触的瞬间,捨受便生起。接触声、香、味、触时,也会有捨受。我们教导初学者专注显著的所缘。以感受而言,应当观照的是乐受和苦受,而非捨受。


当修习逐渐深化,禪修者将能够辨别这些较微细的感受。从「坏灭智」起,捨受开始变得很明显,到「行捨智」时则最為显著。行捨智是寂静、详和的状态,禪修者拥有充沛的精进,能够默默地观照、禪修数个小时。然而,这时候,禪修者可能执著这种寂静感,自己开玩笑说证得了殊胜法。


只要还执著好的修行经验,就可能滞著於内。对付这种细微执著的策略,就是正念观照捨受的自相和共相。就处在行捨智阶段的禪修者而言,更重要的是,整天持续不懈的精进。战胜这种执著后,禪修者可能在清楚地观照目标时[30],突然跃入一片空寂。这意味观照心也消失了。

 

法随观


这裡的法,可解释作「能直接透过六根门经验到的究竟法」。

 

眼见物的过程


首先,我们先来探讨眼见物过程中所包含的究竟法。这过程可比拟作火柴(撞击者)撞击火柴盒(接受者)而產生出火焰(燃烧)。眼见物的过程包括三个要素:a.视觉对象(撞击者)b.眼净色(接受者)c.眼识(燃烧)。


眼净色是究竟法,是接受视觉对象的色法,具有无我、变异的性质。当视觉对象和眼净色接触时,便生起眼识。视觉对象和眼识,如同眼净色一样,也具有无我、变异的性质。它们每一个也都有自己独具的特质,在眼见色的过程中一起生起。[31]


在禪修时,可以使用方便的标记:「看见」,来观照这个过程。观照时,三者之中,心将能够观察到在那时变得最显著的现象。若能这样观照,就是在修习法随观。禪修者必须穿透它们的自相,并见到三者彼此间的因果关联。如果没有保持正念,未见到这些现象的无我性质,便是被无明所击败。没有正念也是贪爱这三者的原因。可能喜爱到处看,执著眼睛,或喜爱见到的所缘。贪爱增加时,会变成执取不放,沉溺欲乐之中并抱持我见。


因為执取没有限制,所以恐惧会生起。执取是沾黏的取著。智慧则让人免除执取。这些沾黏的烦恼有两个显著的特徵:一、它们是有逼迫性质的法。


不了解,所以执取;执取带来恐惧。


了解是看见,解脱是清明的寂静。[32]


在试图获得喜爱的事物时,会遭遇许多挫折。為了守护已获得的事物,也会有许多苦。无论在生时或死后和喜爱的事物分离,也会有许多苦。


二、这些烦恼如同猛烈的高温。贪爱、执取、欲爱等,像火焰一般燃烧。求而不得时,乃至正计画取得某物时,心便在燃烧。火焰烧尽燃料,将只剩下残渣灰烬。同样地,烦恼焚烧我们,只留下骯脏、不快乐的心。知道了这一点后,我们应该建立有效的防御,动员正念的消防队,迅速扑灭肆虐的烦恼大火。

 

耳闻声的过程


听声的时候,也有三个要素::a.声音(撞击者)b.耳净色(接受者)c.耳识(燃烧)。


如果没有正念,愚痴生起,将执取好听的声音,讨厌不喜欢的声音。会以為「我在听」,执著身体的耳朵。除非有正念,否则无法成功穿透它们的真实本质。


没有正念时,三轮便开始转动:烦恼轮、业轮、果报轮。[33]例如,听到异性悦耳的歌声时,如果未保持正念,将先喜爱这个声音。如果不加以阻止,也会执取那首歌,然后可能执取那唱歌的人。这类的执取令烦恼轮永存於轮迴之中。这导致想要拥有的欲望,后者又导致种种的计画与行动,也就是,业轮的燃料。人们可能会诉诸非法或不道德的手段以获得想要的事物。这些必然让人们自己收成业行的结果。这就是果报轮。


因此,如果不剪断烦恼幼苗,三轮便会开始转动,製造许多的来世与苦。如果有保持正念的习惯,在闻声时立刻观照,有时候将能够观察到三个现象中最显著的要素,透视到该现象的真实本质。这时候,烦恼轮便被摧毁,业轮和果报轮也是。相同的情形也适用於其他根门。


见、闻、觉、知时,不要漫不经心,应观照,再观照。 [34]

 

身触的过程


观照腹部上下时,同样有三个要素现前。身净色,如同接受者,种种觉受如紧、绷、移动、振动、鬆等等,像是撞击者,身识则是燃烧。观照这过程的目的,是要深入这三种现象的本质。


上来提到的烦恼可以依强度分成三个等级。最粗显的是违犯烦恼:违犯所持守的戒律,或者侵犯他人的权利。中等的烦恼是只显现在心中,但是未表现在身行和语言上的缠缚烦恼。最细微的是随眠烦恼,平时蛰伏著,一有机会便生起的烦恼。


在家居士密集禪修,持守五戒或八戒时,便完成正业、正语、正命三个道支;清净的行為断除了违犯烦恼。已培养出的正精进、正念和正定则断除了缠缚烦恼。此外,需要已发展的正见、正思惟这两个慧蕴道支才能断除随眠烦恼。因此,修习念处期间,每一次清楚地觉察目标时,[35]就净除了三种烦恼。虽然必须证得圣果才能真正断除随眠烦恼,但是,这时候随眠烦恼至少已暂时被断除,没有机会生起。


随眠烦恼有两种理解方式。一种是在整个轮迴裡可能生起在眾生身心相续裡的烦恼,如果因缘条件具足它们便会生起。这称為「相续随眠烦恼」。另一种是可能随著清楚的身、心所缘而生起的烦恼。当因缘具足,且所缘未被观智如实了知时,它们便会生起。这称為「所缘随眠烦恼」。只有道智才能根除随眠烦恼。


便是这三种烦恼在為眾生带来混乱与衝突。真正的传教工作之一,是在与他人分享之前,先让自己内在拥有法。只有当我们能够和自己和平相处之时,我们才能和他人和平共处。这种和平从个人内在往外扩散,拥抱他人的心。没有修习内观时,人就像是被晒乾的沙漠。存在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住於正念与内观的人,则像是沙漠中的绿州,清新而有活力。[36]

 

意门的认识过程


意门的过程和上述眼门、耳门的过程类似,也是有三个要素导至认识的过程:法所缘(撞击者)、意界(接受者)、意识界(燃法所缘包含五「净色」(眼、耳、鼻、舌、身净色)、十六种「微细色」(含水界)、一切心、所有心所、涅槃和概念法。除了概念法以外,全部是究竟法。


「意界」由两类心构成:意门转向心与在深睡无梦的睡眠中显现的「有分心」(bhavaṅga)。


「意识界」包含一切能想像、思考 — 如在心中见到影相、听到声音 — 的意识。


心的色法基础是「心所依处」。七部论书之首的《法集论》虽然未说到这名称,但提到说:心和其相应的心所有一个色法依处。注释家说:[37]这依处位於心臟裡清澈的血液中,所以称為心所依处。不过,现代科学认為它的位置是在大脑。我们可以问科学的说法如何能成立。因為在受精后,结生识和心所依处便同时生起了,这时大脑、眼睛等还没发展出来。当内观成熟时,禪修者便能够直接观察到意识界的位置在心臟裡。


在意门生起的一切所缘,除了「概念法」与「涅槃」之外,都能作為内观修行的观察目标。也就是说,禪修者应当观照心的一切活动。如果不能在思惟时观照,会以為思惟背后有个我。但是,如果保持正念,将会知道实际上没有人、我或灵魂在思惟。有的只是依其本质运作,具有无常、苦、无我性质的心理现象。


法所缘的范围很广。在此,谈五类法所缘。


一、在眼见物时,禪修者若保持专注、正念,可能会以下列三种方式之一,观察到眼净色:1.它是让眼所缘进入的净色;2.是眼识与眼所缘的连结;3.是眼门心路过程所依靠的色法依处。其他的净色也是如此。[38]


二、经验到流动、热、硬等色法时,观察到的可以是整体。凝结的性质实际上是水界的自相,它总是和其他界,如硬(地界)、热(火界)或压力(风界)等一块儿被觉察。观察凝结时,是观察法所缘,因為在身门无法直接经验到水界。


三、在进食后通常会观察的法所缘是「食素」。可以从气力增加、肚子胀满、身体变紧感知到这个食素。


四、观察五盖(欲贪、瞋、昏沉与懒惰、掉举与后悔、疑)时,也是在观法所缘。当欲贪生起时,知道它是欲贪,便是在观照法所缘。


观照时,可能会了知五盖生起的原因和其灭去的原因。这也是在观法所缘。


五、七觉支也属於法所缘的范围!七觉支是:


1.念:念在生灭智时变得显著。[39]那时,很明显的是,念与它的所缘成对地生起。这是念觉支。


2.择法:择法事实上是指观智。有时候,当直观的观智生起后,会有回顾、再认可该观智的情形。这是一种法随观,也就是,观察择法觉支。


3.精进:在修行的某个阶段,即使未刻意努力,精进力也会自动且平衡地涌现。那时,便是在观察精进觉支。


4.喜:观智生起时,可能伴随有种种的喜悦和深刻的满足感。观察这个现象,便是在观照喜觉支。


5.轻安:观智生起时,也会经验到身心轻安。远离烦忧,保持寧静,这是轻安觉支。


6.定:另外,心持续沉入、穿透所有生起的目标,也就是,心专注而不散乱,精準地落在所观的目标。[40]这是定觉支。


7.捨:最后,心保持平衡的状态。平静地观察一切可爱与不可爱的现象,而不加以回应。这种平衡的状态便是捨觉支。

 

生理方面的利益


念处修行的直接利益是培育能导向最终解脱的七觉支。这修行的副產品是身体的改变。《相应部》裡,佛陀曾说,追悔过去,忧虑未来的人,不会有健康与好的容貌。若不追悔过去,不忧虑未来,容易满足,则能拥有愉悦、明亮的气色。


禪修者专注修习内观时,随著每一个正念,都在培养轻鬆、愉悦的满足,以及无关欲乐的喜悦,他变得非常寧静。当修行逐渐深化时,观慧生起,断除烦恼。这也使生理系统[41],尤其是血液的循环,產生剧烈的变化。其结果是感官的觉知、感受力被提升。另外,也有一些禪修者的慢性疾病因此痊癒。这裡举两个个案。

 

个案一


十五年前,在毛淡绵的马哈希分道场,有个人患有严重的胃溃疡,医生建议他动手术。因為他害怕手术会致死,所以决定延迟手术,前来禪修。一週后,胃溃疡復发让他极為疼痛。如果不是因為禪师的鼓励,他可能就放弃了。


第三週时,他感到溃疡变硬,非常疼痛。但是,他的定力与正念已提升,能够忍受疼痛。有一次,他感觉不到身体的存在,只有正念的心观照著疼痛。当他观见现象生、灭时,便能够超然而无所执著。


然后,有一次他听到溃疡爆裂的巨大声响,病便痊癒了。他不再需要禁食某些食物,也不用动手术。他的体重甚至还增加。从那时候起,他便开始以种种方式护持佛教。[42]

 

个案二


曾有位女居士罹患高血压三十年。她花了很多钱看医生,但是都没有改善。约十年前,她来禪修中心禪修。


禪修一段时间后,脑部便感到紧和疼痛,有时候她觉得血管快爆开了。虽然亲人恳求她回家,她仍然忍著疼痛,只要疼痛出现就对準疼痛加以观照,直到感到晕眩為止。有一次,身体散发大量的热气,流出很多汗,接著一股恶臭从腋下溢出。她持续注意观照后,热气消失了,整个身体变得清凉。之后,她的高血压便完全痊癒了。


许多禪修者都曾因修习念处 — 也就是透过七觉支,而治好自己的疾病,尤其是和血液、胃、神经系统有关的疾病。在巴利佛典中,我们看到佛陀和其大弟子的疾病也曾因这个修法而痊癒。大迦叶曾因不乾净的食物而生病,诸根暗淡。当佛陀為他诵唸七觉支时,他聆听并忆想自己过去如何在成為比丘后一个星期内了悟四圣諦,并圆满七觉支。由於这样忆念的结果,心中充满喜悦与对佛陀和其教法的讚嘆。[43]之后,他的诸根与肤色便变得极為明净。


七觉支具有很大的力量与潜能,被说成是最有效的药。虽然四念处的修行基本上是净化自心的过程,但是也会带来身体净化的结果。


------------------------------------


唤醒精进力的最佳方法,便是持续不断地让心想要培养精进。关键就是要有坚决的态度:


「我将在每个时刻,无论是坐禪、立禪、行禪或往返各处时,尽最大的努力保持正念。我将不允许自己忘失任何一刻的正念。」


∼摘自 乌.班迪达


《就在今生》(135页)

 

第四章 唤起善法


我们一直被许多可能诱发不善心的所缘所围绕。有四个好习惯可让我们在面对诱人的所缘时,仍然安全无虑。对於唤起善法以对抗心的染污烦恼而言,这些是很重要的事。


第一个好习惯是「限制」。这是透过坚定的决心:「愿我的心只住於善法地中」,把心限制在善法的范围之中。这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即使遇到会诱发不善心的极大所缘,仍然有效。例如,开车到忙碌的市镇之前,若我们下定决心不要发生意外,便会一路很有正念地驾驶。我们也可以下定决心不吃有害的食物,即使它们很美味。同样地[46],我们可以下定决心,让心仅住在正念的领域。


第二个好习惯是「重新导向」。儘管决心限制,心仍会游荡到不善法。这个时候,必须迅速将心从不善法脱离,并将它重新导入到善法之中,也就是要把心重新拉回到基本的禪修所缘。例如,笨拙的驾驶可能会偏离自己的车道,发现后再把车子拉回到正确的车道。修习内观时,禪修者应当观照任何生起的目标,但是有时候他没有能力有效地观照某些强大的目标。也就是说,该目标会把心带到不善法中。在这个时候,较明智的作法是把心从那介入的所缘中抽离出来,重新将它导向基本的禪修目标。这其实不是内观修行,而是奢摩他修行的技巧。内观修行能够以任何显著的所缘作為观察的目标。


第三个好习惯称作「不断生起」。这是持续修行所得的成果。禪修者由於不间断的正念,逐渐熟练於维持善法的存续。会有这麼一段时间,即使极有吸引力的所缘,也无法吸引他。这成果的基础有两个:1.对内观修行的信心;2.清净、神圣的动机。有了这两个基础之后,[47]必须付出许多努力来培养正念和準确的注意力。不间断的正念将带来不断生起的善法,最终获得即使面临危险亦无所动摇的心力,并了悟无常、苦、无我的真理。


第四种好习惯是,面对可爱的、可厌的或令人困惑的所缘时,都能「如理作意」的能力。这是依於支助业与社会条件而成就的一种自然倾向。要能修成如理作意,需要具备四个条件。


一、需要一个适合的住所,拥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修习善法。也就是说,那裡可找到佛教四眾弟子:比丘、比丘尼(或戒女)、优婆塞、优婆夷;并能够在那裡布施、持戒和修行。换句话说,需要有一个佛法很兴盛并且反映在人民生活上的地方。


二、找到合宜的地方后,还需要有合适的同伴(善知识)。对心灵成长影响最大的人是父母、老师和亲近的朋友。如果能和总是為他人著想、行為清净,没有恶心,敬重佛法的人在一起,自己就会有很大的热忱,迫切地想要修习善法。也能够广闻佛法,且经常有机会讨论佛法。


三、在善知识的帮助下,了解佛陀的教法之后,接著就靠自己好好重视、珍惜教法,并将它们付诸实践。如此自我陶冶,将能获得戒清净、心清净,穿透诸法获得智慧,最后亲证涅槃。到了这时候,身在何处已不重要,因為法已成為自身的一部分,再也不会遗失。四、能够有这麼好的机会找到合宜的住所,接近善知识,成功地陶冶自我,必须归功於个人过去的善行。过去行為的善果确实帮助我们在今生创造了有利於修行成长的环境。

 

第五章 魔王十军


[49]有一次佛陀对比丘们说:


诸比丘!听好,我将教导你们彻底摧毁魔王军队的武器。这不外乎是七觉支。


禪修是我们内在善的力量与不善力量之间的一场战争。大多数人都任凭不善力量的摆布。


心懦弱的人,遇到可能诱发贪瞋痴的所缘时,将被不善法所席捲。因此,他们长时困於轮迴的恶性循环裡。有人也许会怀疑战胜不善的可能性;其实,精进是非常强大的军队。我们可以运用它来打败看似强大的魔王 *12 军队。同时,我们也需要有防御的策略。每当内观有所进展时,我们便赢得一场战役。魔王共有十支军队。[50]


魔王的第一支军队是「欲」,这又分為两类:感官所缘和对这些所缘的欲望。这欲望是一种恶性循环,永无休止的沉溺。必须战胜它才能踏上修行道,但是彻底的征服,要到证得三果之时。证得生灭智时,虽然尚未彻底去除欲爱,但是对它们的态度已大大改变了。法的快乐让感官的快乐变得一文不值。


魔王的第二支军队是「不乐」。来自富裕社会的人可能会觉得密集禪修的例行作息相当无趣。你可能会对禪修中心的粗劣饮食和不甚舒适的环境感到不高兴。但是,如果正念观照这不高兴的心,将能够克服这不高兴的心,继续禪修。


------------------------------------


*12 魔王的巴利文māra,其字源意指死亡。魔王是能杀死美德与生命的「贪、瞋、痴」之拟人化。


------------------------------------


第三支军队是「飢渴」。「不乐」会驱使禪修者希望获得特别的食物、供养等好的享受。但是,在生灭智阶段,禪修者会发现「法」本身就是绝妙的食物。


第四支军队是「渴爱」。渴爱是因為未得到想要的事物。一再的失望,像是午餐时想吃到水果、饼干,或者希望早餐不再是粥和豆子,这类的希望破灭,让人努力想得到渴望的事物。不过,在生灭智阶段,禪修者将了解法的滋味胜过一切的滋味。[51]这时便不再有那类的渴望。


「昏沉与懒惰」是第五支军队。当人无法阻止渴望,并发狂地寻求感官欲望的满足时,将因自己种种聪明的计谋与偷偷摸摸的行為而精疲力尽。因此正念将变得鬆懈,禪修者的心将受魔王第五支军队所摆佈。


阿罗汉才能完全歼灭这支军队。但是,七觉支逐渐发展时,便能逐渐减少睡眠。事实上,在生灭智时,精进力大增并能自行运转。禪修者充满精进力,心如水晶般清澈、有活力且警醒。《相应部》说,大目揵连為证得更高的证悟而努力修行时,也遭遇到昏沉与懒惰。於是,佛陀教导他一些方法对抗魔王的第五支军。 2


1.想要休息或小睡的念头会加深睡意。因此,禪修者应立刻捨弃这种懒惰的念头,打起精神。禪修者也可以增加所观目标的数目。例如,如果腹部上下之间有空档,可以用其他的观照来填满,像是观照坐姿或者种种的触点。第二个方法可用一个比喻来说明。在课堂裡一个聪明的小孩觉得课业太简单,感到很无聊。[52]这时,增加他的课业负担,可以让他不再感到无聊。


------------------------------------


2 见《中阿含.长老上尊睡眠经》、《增支部.七集.五十八经》。


------------------------------------


2.昏沉与懒惰是一种不想捕捉所缘目标的退缩状态。它们的对敌是把心精确对準目标的能力,例如,让心精确地观照腹部的每个上升与下降。这具有让心敞开,提振精神的力量。


3. 佛陀教导目揵连时,建议他唸诵有啟发性的经文。不过,小心不要干扰到其他禪修者。


4.在心裡默念这些经文也能振作精神。


5.拉耳朵,用力地摩擦身体、头、四肢,有助於血液循环,因此多多少少能消除倦意。


6.也可以用冷水洗脸,然后正念地观看四方,例如看著布满星星的天空。


7.也可观想光明、月亮、星星等,或者直接坐在明亮的房间裡。光明想的另一种詮释是,生起想要有看清自己当下在做什麼的强烈希求。


8.上述方法都失败时,可以起身快步行走。但是,要记住,快步行走的时候,必须很有正念守护根门,并试著让心专注於行走的过程。[53]


9.如果这也不起作用,那麼该是光荣投降的时候。也就是,正念地上床,躺下作狮子卧。 *13 睡觉前,在心裡(而不是用闹鐘)定下起床的时间,然后持续观照腹部上下。只要是醒著的时候,都要保持正念。因為吃太多而昏沉想睡时,可以小睡一下。但是,小睡的时间不能长过比丘将头风乾所需的时间。


------------------------------------


*13 狮子卧是佛陀休息的卧姿,依身体的右侧躺卧,并以右手臂作枕头。


------------------------------------


魔王的第六支军队是「恐惧」。这可能生起於森林比丘心中,让他不再继续修行。让人联想到鬼怪的声音或野兽都会製造恐惧。城市的禪修中心,可能不会有这些问题。但是,恐惧这个魔军可能偽装成害怕小参、失望、自卑、自怜等。如果无法超越恐惧,将需要他人许多的鼓舞。


第七支魔军是「怀疑」。禪修者可能会开始怀疑别人报告的真实性,怀疑自己的能力(如「也许我没有足够的波罗密」),怀疑禪修方法(如「这个方法对别人很有效,但是它也许不适合我」),怀疑禪师(如「即使在佛世的时候,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老师」)等等。怀疑是魔王另一支可怕的军队。[54]


第八支军队是「慢心」。当修行变好的时候,禪修者可能有许多非凡的经验。他可能因此觉得自己已证得某种过人之法。被魔王这支破坏力强的军队袭击时,禪修者不愿聆听老师的指导,可能会开始瞧不起别人的修行或其他修行传统。甚至可能变成某种狂热份子。


第九支军队是修习进步所带来的名闻、利养与恭敬。禪修者可以很轻易地贪著这些诱惑,因而鬆懈自己的修习。这可比作竹子上头的花 — 意味著它自身的灭亡。


魔王的第十支军队,会因人们的恭敬而生起。他人的恭敬诱使禪修者高估、称讚自己,同时还贬低轻视他人。


无法击败魔王这些军队的禪修者,就像一个缺乏勇敢努力的巨人。有能力在每次战役获得胜利的人,必然具备勇悍的精进力。精进有三个阶段:初发的阶段,这是一开始的努力;推进的阶段,这是需要加强的精进以克服五盖、疼痛的阶段;持续的阶段,这是修得很好的阶段,这时仍然需要持续注意我慢、名闻、利养和尊敬等魔军的渗透,小心地将它们驱逐。驱逐作战所需的精进力,来自与魔军交战时那导致最终胜利的得分时刻。[55]在此修习顺利的时候,禪修者仍需提醒自己尚未到达旅途的终点。


因為有内在的敌人和外在的敌人,所以内在和外在都有战争发生。外在的战争,无论如何都须避免,因為它们导致无尽的苦难与无意义的毁灭。然而以正念与精进抵御内在的烦恼,却是世界和平、安乐的根源。外在战争的武器虽然危险,但持续使用后终会毁坏。例如古代武士的剑,砍的人头愈多,就会变得愈钝。


然而,与魔王军队作战时所用的武器,不仅有效、可畏、威力强大,而且能够随著使用的频繁度愈变愈强大。例如,正念的运用愈是连续,正念会变得愈加锐利,能使智慧深入地穿透事物的本质。精进力也会随著修行的深化而逐渐增强,直到禪修者一击斩断无明,证得道果。


------------------------------------


重要的是做得多,而不是说得多。


∼摘自 乌.班迪达


《炎夏中的雨滴》(第7页)

 

第六章 涅槃


涅槃(nibbāna),与心、心所、色法一样,同属於究竟法。因此,它不是概念或想像的事物。认為圣者有某种特别的身心五蕴,或者有个特别的我,这是错误的想法。不过,无法对尚未体证涅槃的人清楚描述涅槃是什麼,的确是事实。有一种描述是「远离一切苦」、「寂静」。佛法将快乐分為两类:「与受相应的乐」、「与受不相应的乐」。后者便是指涅槃。第一种乐是有為的(因缘而生的),它的生起需要三个条件:根、尘、识。第二种乐是无為涅槃的快乐。


第一种乐,即欲乐,仅短暂存续,但却需要很费力才能获得。


人也可能对它感到厌倦。[58]人在追求欲乐时,受很多苦。分析的结果,这种欲乐是短暂的、麻烦的、不切实际的。


就一般凡夫而言,快乐一定和感受有关。他们无法想像与感受无关的乐。所以能让他们满意的事物就是感官欲乐,因為他们想不到其他的快乐。要说明有一种与感受无关的乐,我们可以举享受著美食、音乐等娱乐的百万富翁為例子。他在享受种种欲乐之后上床睡觉,睡得很沉以至於不想起床。但是其他人叫醒他,為了让他继续享受种种感官快乐时,他却很生气。為什麼呢?因為睡觉虽然不是感官欲乐,却也是一种快乐。


世间的苦源自烦恼。若要去除苦,得到涅槃寂静,我们必须去除苦的根源。所以,禪修者培养正念,以防御在六根门不时生起的烦恼。这麼做的时候,他们至少获得暂时的解脱与寂静。如果精勤、坚持不懈,便能证得永恒的寂静。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班迪达尊者文集 下一篇一生的旅程:班迪达西亚多/传记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