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禅门思想

用真心的爱 了世间的缘
我们都经常把慈悲心挂在嘴上,说这个慈悲、那个慈悲,实际上都没有搞明白什么是慈悲。没有慈悲心,做什么也做不好。就像我们现在,跟父母、跟儿女、跟亲朋好友,任何关系都处不好。我们会找很多的原因和理由,其实这些都不对!真正的原因是什么?没有慈悲心。 用俗话来说,慈悲心就是一种清净的..
更新:2013-04-20   / 点击:186    【查阅全文】
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什么是无为法? 首先我们看什么是有为法。凡以自己的意识对客观世界进行描述界定并以此作为自己行为和思想的准则的想法和做法就是有为法。 佛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有为法是梦幻泡影,是朝露,是闪电,它昙花一现,瞬息万变,所以,用有限的人生去追求瞬..
更新:2013-04-20   / 点击:198    【查阅全文】
处处如来
作者:圣严法师 十方空无异,众生起分别;如是取如来,虚妄不见佛。 ——《六十华严经卷十·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 此偈是说,遍宇宙的空间,到处都是一样,人类心量小眼光浅,所以有四面八方上下前后的界定差别;如来的智慧广大如虚空,如果也用一般人的心量去认识如来,根本就见不到如来..
更新:2013-04-20   / 点击:209    【查阅全文】
烦恼与习气
作者:圣严法师 人都会有烦恼,当成为习惯后,烦恼的感觉就渐渐不存在了,只会留下烦恼的现象,也就是习气。例如一个视钱如命的人,看到了钱就如饥如渴,一看到钞票就想要占为己有,这种饥渴的感觉就是烦恼。如果一个人经常有这种饥渴的感觉,看到钱就想拿,而且完全不理会是不是该拿,这时已经..
更新:2013-04-20   / 点击:210    【查阅全文】
饥餐困眠
“饥餐困眠”禅宗身心脱落之精神面貌的传神写照,它的实质即“平常心是道”。 《四十二章经》:“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注无修无证之人。”可见佛教对无修无证之人的推崇。本净《无修无作》偈云:“道体本无修,不修自合道。若起修道心,此人不会道。”(《五灯会元》卷二)一旦起了修道..
更新:2013-04-20   / 点击:234    【查阅全文】
虚云参禅法要
禅堂开示的修行方法 1.引言 诸位时常来请开示,令我很觉感愧.诸位每天辛辛苦苦,砍柴锄地,挑土搬砖,一天忙到晚,也没有打失办道的念头,那种为道的殷重心,实在令人感动.虚云惭愧,无道无德,说不上所谓开示,只是拾古人几口涎唾,来酬诸位之问而已.至于要用功办道,先决条件有四:一深信因果,二严持戒律..
更新:2013-04-20   / 点击:202    【查阅全文】
为什么学禅?
1、做正人 学禅第一个条件,首先要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人。所有的宗教都有戒,那是爱护教徒的一种方法。为什么要有戒呢?戒就是警戒;假如你到军事地区去参观,它有个牌子──‘此是雷区,敬请止步/警戒你不能再向前一步,你再迈一步,踏上地雷就报销了。所以戒也就是说你要是做了这件事,就是毁灭..
更新:2013-04-20   / 点击:193    【查阅全文】
禅是什么学问?
1、禅是生命之学 何以见得禅是生命之学?因为人生最大的问题,是生死苦乐的问题:生不晓得从什么地方来?死后也不知道究竟到哪个地方去?苦乐完全不能自主。今天你的环境好一点,上司、朋友、同事都歌颂你很了不起、很伟大、很受尊敬,你感觉食欲大开,万有引力对你好像减轻了作用,飘飘然要飞起..
更新:2013-04-20   / 点击:180    【查阅全文】
百丈清规与唐代禅宗教团
从禅宗与律寺的关系着手,来看禅宗的发展过程,最起码有着这样两个阶段:一是禅律共住阶段,其次是别创禅居阶段。 首先是禅律共住阶段。据《景德传灯录》卷六载:“以禅宗肇自少室,至曹溪已来,多居律寺。虽则别院,然于说法住持未合轨度故。”【《景德传灯录》卷六,《大正藏》卷五一,250c。..
更新:2013-04-20   / 点击:215    【查阅全文】
大自然的禅机
印度的喇嘛尊者是当代著名的密宗大师,他也是世界著名的喜马拉雅山瑜伽科学与哲学学院的创办人、校长和灵性上师。他写了一本书:《大师在喜马拉雅山》,详细地记录了他在喜马拉雅山参访一百二十余位印度大师、高人和隐士的详细情况,并从中学到了很多鲜为人知的秘法。从书中我们得到来自喜马拉雅山..
更新:2013-04-20   / 点击:166    【查阅全文】
拈花微笑与达摩东来
一、禅的起源——拈花微笑 禅,是有情众生的清净本性,一切物质的本来面目,宇宙人生的事实真相,远在西元前五世纪,因释迦牟尼佛的证道而发现。佛陀降生在印度,诞生时有种种瑞相,曾有仙人预言他长大后会出家、修行、成道。年少时候的悉达多太子,常沈浸於对生命的意义、去来的思考;青年时期..
更新:2013-04-20   / 点击:183    【查阅全文】
禅密兼修之心宗
禅密兼修之心宗,道理本不可说,此禅字,或以为是六度中禅那之禅,或认为是六度之般若波罗蜜。其实禅宗之禅,统摄六度万行,乃以心传心之义。故永嘉禅师云:“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又有分为如来禅与祖师禅者,不知祖师禅与如来禅同一心传。禅宗乃释迦佛於灵山会上,拈花示众,独传迦..
更新:2013-04-20   / 点击:192    【查阅全文】
禅宗研究史的力作
由吴立民先生主持完成的国家八五规划社会科学项目《禅宗宗派源流》,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拜读此书之后,我觉得这是一部研究禅宗史较有份量的著作,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指导思想正确。此书作者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指导来进行写作,力..
更新:2013-04-20   / 点击:180    【查阅全文】
禅定:佛教核心修行法
禅修、禅定作为佛教精神训练方法,分成止和观两种。 止的禅修,是指将心专注在一个目标对象(例如佛像或者一个纯色圆盘),或是一种善好感受(例如慈悲)上进行练习,直到心能暂时在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内拴定在一个目标上不移动。这样的集中净化,必然带来清明、宁静、喜悦的禅悦。止的修行目的..
更新:2013-04-20   / 点击:189    【查阅全文】
禅的修持要领是无念、无相、无住
禅是什么?就它的修持要领来讲,就是《六祖坛经》讲的“无念、无相、无妆。无念,是心离好恶、取舍、憎爱,远离一切来自“前尘缘影”的分别相念,而非舍弃正念、正思惟。无相,并不是否定外在一切事相,而是心不被外在的事物牵引、熏染成为分别想念的素材,当下即相离相,不留痕迹。无住,是不让心停..
更新:2013-04-20   / 点击:190    【查阅全文】
福慧双修的意义
「福慧双修」是佛教的根本教法,也是佛教信徒应当修行的重要内容。在佛教的诸多经典中都有对于「福慧双修」的论述。如《涅槃经》卷二七云:「……二种庄严: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萨具足如是二种庄严者,则知佛性。」《华严五教章》卷二云:「此终教中论其实行,从初发意即福慧双修,故成佛时..
更新:2013-04-20   / 点击:203    【查阅全文】
禅的变迁 — 参禅悟道话古今
开有宋以来众多的禅宗语录、灯录、拈古、颂古、评唱,映入眼帘的是禅师在接引学人时展开的种种机锋语句。参禅者问:如何是佛祖西来意?如何是佛法大意?祖意与教意是同是别?祖祖相传是个什么?如何是三宝?如何是法身?如何是古佛心?如何是和尚家风?如何是本来面目?如何是学人本分事?等等。而..
更新:2013-04-20   / 点击:166    【查阅全文】
坐禅的功能
(一)坐禅即财富 近世以来,由于科学的长足进步,为人类解决了不少来自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生理和心理等各方面的难题。但是,等待著我们去解决的难题,也随著人类物质文明的进展而越来越多。实际上,直到地球毁灭的那天为止,自然环境加诸于人类的难题是不可能全部克服的,直到我们的肉体死..
更新:2013-04-20   / 点击:171    【查阅全文】
略释禅观、禅乐与禅病
禅观即坐禅观念真理,其法是:外息诸缘,心不散乱,念念返观内照以修习“明心见性”之圣道。梁武帝时达摩祖师来自西域,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是为初祖;二、三、四祖长夜观心,胁不着席;五祖弘忍云:“但了然守本真心,妄念云尽,慧日即现”;六祖慧能天资绝伦,一悟本心,即成佛道;神秀大..
更新:2013-04-20   / 点击:193    【查阅全文】
禅修的坐姿
佛法中的“戒”、“定”、“慧”是三无漏学,也就是完美无缺的学问。现在只说“定”吧!定”就是“戒”与“慧”的中心,也就是全部佛法修证实验的基矗换句话说,凡是要修学证明佛法的人,都要先从“定”开始。 有了“定”,才能够真正达到庄严的“戒”体,然后才能启发“慧”而达到通明的境界。..
更新:2013-04-20   / 点击:210    【查阅全文】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