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忻州市钟楼寺 05-04
·阳泉市郊区辛兴圣泉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洪济禅 05-04
·阳泉市报国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寿圣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资福寺 05-04
·阳泉市盂县文殊寺 05-04
·阳泉市矿区释迦寺 05-04
·阳泉市西烟镇麦坡村玉佛寺 05-04
·阳泉市郊区半坡王兰寺 05-04

文库热门

·忻州市钟楼寺 05-04
·阳泉市郊区辛兴圣泉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洪济禅 05-04
·阳泉市报国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寿圣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资福寺 05-04
·阳泉市盂县文殊寺 05-04
·阳泉市矿区释迦寺 05-04
·阳泉市西烟镇麦坡村玉佛寺 05-04
·阳泉市郊区半坡王兰寺 05-04

TOP

妙法莲华经玄义(十卷)(二)
2018-05-20 16:07:02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2820次 评论:0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二上


天台智者大师说


四、正论今意,为二:先、略用彼名显於妙义。因具三义者,一法界具九法界,名体广。九法界即佛法界,名位高。十法界即空、即假、即中,名用长。即一而论三,即三而论一,非各异,亦非横,亦非一,故称妙也。果体具三义者,体遍一切处,名体广。久已成佛久远久远,名位高。从本垂迹,过、现、未来三世益物,名用长。是为因果六义,异於余经,是故称妙。


又乳经一种因果广、高、长,一种因果狭、下、短,则一麁一妙(云云)。酪经唯一种因果狭、下、短,但麁无妙。生苏经三种因果狭、下、短,一种因果广、高、长,则三麁一妙。熟苏经二种因果狭、下、短,一种因果广、高、长,则二麁一妙。醍醐经一种因果广、高、长,但妙无麁。又醍醐经妙因、妙果,与诸经妙因、妙果不异,故称为妙也。


复次观心释。若观己心不具众生心、佛心者,是体狭;具者是体广。若己心不等佛心是位下;若等佛心是位高。若己心、众生心、佛心,不即空、即假、即中者,是用短;即空、即假、即中者,是用长。复次,於一法界通达十法界六即位者,亦是体广,亦是位高,亦是用长。初约十法界,是显理一;次约五味,是约教一;次约观心,是约行一;次约六即,是约人一。略示妙义竟。


广说者:先法,次妙。南岳师举三种,谓众生法、佛法、心法。如经:「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若众生无佛知见,何所论开?当知佛之知见蕴在众生也。又经:「但以父母所生眼」,即肉眼;「彻见内外弥楼山」,即天眼。洞见诸色而无染着,即慧眼。见色无错谬即法眼。虽未得无漏,而其眼根清净。若此一眼具诸眼用,即佛眼。此是今经明众生法妙之文也。《大经》云:「学大乘者,虽有肉眼,名为佛眼。耳鼻五根,例亦如是。」《殃掘》云:「所谓彼眼根,於诸如来常,具足无减修,了了分明见。」乃至意根亦如是。《大品》云:「六自在王,性清净故。」又云:「一切法趣眼,是趣不过。」眼尚不可得,何况有趣、有非趣?乃至一切法趣意,亦如是。此即诸经明众生法妙也。


佛法妙者,如经:「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佛法不出权、实,「是法甚深妙,难见难可了。一切众生类,无能知佛者」,即实智妙也。「及佛诸余法,亦无能测者」,即佛权智妙也。如是二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是名佛法妙。


心法妙者,如〈安乐行〉中,修摄其心,观一切法,不动不退。又一念随喜等。《普贤观》云:「我心自空,罪福无主」「观心无心,法不住法。」又「心纯是法」。《净名》云:「观身实相,观佛亦然。诸佛解脱当於众生心行中求。」《华严》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破心微尘,出大千经卷」,是名心法妙也。


△今依三法,更广分别。若广众生法,一往通论诸因果及一切法。若广佛法,此则据果。若广心法,此则据因。


众生法为二:先列法数,次解法相。数者,经论或明一法摄一切法,谓心是: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或明二法摄一切法,所谓名、色:一切世间中,但有名与色。或明三法摄一切法:谓命、识、煖。如是等增数,乃至百千。今经用十法摄一切法:「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南岳师读此文皆云如,故呼为十如也。


天台师云:「依义读文,凡有三转。一云:是相如、是性如,乃至是报如。二云:如是相、如是性,乃至如是报。三云:相如是、性如是,乃至报如是。若皆称如者,如名不异,即空义也。若作如是相、如是性者,点空相性,名字施设,逦迤不同,即假义也。若作相如是者,如於中道实相之是,即中义也。」分别令易解故,明空、假、中,得意为言,空即假、中。约如明空,一空一切空。点如明相,一假一切假。就是论中,一中一切中,非一二三而一二三,不纵不横,名为实相。唯佛与佛,究竟此法。是十法,摄一切法。若依义便,作三意分别。若依读便,当依偈文云:「如是大果报,种种性相义」(云云)。


次判权实者,光宅以前五如是为权,属凡夫;次四如是为实,属圣人;後一如是,总结权实。引偈证云:「如是大果报」,大故知是实;「种种性相」,故知是权。今恐不尔,大义有三:大、多、胜。若取大为实者,亦应取多取胜。种种之名,岂非多义?若言权属凡夫,凡夫何意无实?若实属圣人,圣人何意无权?如此抑没,义不可依。又北地师以前五为权,後五为实。此皆人情耳。


今明权实者,以十如是约十法界,谓六道、四圣也。皆称法界者,其意有三:十数皆依法界,法界外更无复法。能、所合称,故言十法界也。二、此十种法,分齐不同,因果隔别,凡圣有异,故加之以界也。三、此十皆即法界,摄一切法。一切法趣地狱,是趣不过。当体即理,更无所依,故名法界。乃至佛法界,亦复如是。


若十数依法界者,能依从所依,即入空界也。十界界隔者,即假界也。十数皆法界者,即中界也。欲令易解,如此分别。得意为言,空即假、中,无一二三,如前(云云)。


此一法界具十如是,十法界具百如是。又一法界具九法界,则有百法界,千如是。束为五差:一、恶。二、善。三、二乘。四、菩萨。五、佛。判为二法:前四是权法,後一是实法,细论各具权实,且依两义。


然此权实不可思议,乃是三世诸佛二智之境。以此为境,何法不收?此境发智,何智不发?故文云「诸法」。诸法者,是所照境广也。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者,明能照智深,穷边尽底也。其智慧门难解难入者,叹境妙也。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者,叹智与境相称也。〈方便品〉长行,略说此法。後开示悟入,广说此法。火宅,譬喻此法。信解,领解此法。长者,付子此法。药草,述成此法。化城,引入此法。如是等种种,秖名十如权实法耳。如来洞达,究十法底、尽十法边,明识众生:种、非种,芽、未芽,熟、不熟,可度脱、不可度脱,如实知之,无有错谬。殃掘摩罗虽是恶人,实相性熟,即时得度。四禅比丘虽是善人,恶性相熟,即不堪度。当知,众生之法不可思议,虽实而权,虽权而实,实、权相即,不相妨碍。不可以牛、羊眼观视众生,不可以凡夫心评量众生。智如如来,乃能评量。何以故?众生法妙故。


次解十如是法。初、通解,後、别解。


通解者,相以据外,览而可别,名为相。性以据内,自分不改,名为性。主质名为体。功能为力。构造为作。习因为因。助因为缘。习果为果。报果为报。初相为本,後报为末。所归趣处,为究竟等(云云)。若作如义,初後皆空为等。若作性相义,初後相在为等。若作中义,初後皆实相为等。今不依此等三法具足,为究竟等。夫究竟者,中乃究竟,即是实相为等也。


次别解者,取气类相似、合为四番。初四趣、次人天、次二乘、次菩萨佛也。


初明四趣十法:如是相者,即是恶相,表堕不如意处。譬人未祸,否色已彰,相师览别,能记凶衰。恶相若起,远表泥黎,凡夫不知,二乘髣髴知,菩萨知不深,佛知尽边。如善相师,洞见始终,故言如是相也。


如是性者,黑自分性也。纯习黑恶,难可改变。如木有火,遇缘即发。《大经》云:「有漏之法,以有生性,故生能生之。」此恶有四趣生性,故缘能发之。若泥木像,虽有外相,内无生性,生不能生。恶性不尔,故言如是性。


如是体者,揽彼摧折,麁恶色、心,以为体质也。复次,此世先已摧心,来世摧色。又此世华报,亦摧色、心,来世果报亦摧色、心。故以被摧色、心为体也。


如是力者,恶功用也。譬如片物,虽未被用,指拟所任,言其有用。《大经》云:「作舍取木,不取缕线,作布取缕,不取泥木。」地狱有登刀上剑之用,饿鬼吞铜、噉铁之用,畜生强者伏弱,鱼鳞相咀,牵车挽重,皆是恶力用也。


如是作者,构造经营,运动三业,建创诸恶,名之为作。《大经》第八云:「譬如世间,为恶行者,名为半人。」既行恶行,名地狱作也。


如是因者,恶习因也。自种相生,习续不断,以习发故,为恶易成,故名如是因。


如是缘者,缘助也。所谓诸恶我、我所,所有具度,皆能助成习业,如水能润种,故用报因为缘也。


如是果者,习果也。如多欲人受地狱身,见苦具,谓为欲境,便起染爱,谓此为习果也。


如是报者,报果也。如多欲人,在地狱中,趣欲境时,即受铜柱铁床之苦。故名如是报也。


本末究竟等者,即有三义:本空、末亦空,故言等。又恶果报,在本相性中,此末与本等。本相性,在恶果报中,此本与末等。若先无後事,相师不应预记。若後无先事,相师不应追记。当知,初後相在,此假事论等。中实理心,与佛果不异。一色一香,无非中道,此约理论等。以是义故,故言本末究竟等,三义具足,故言等也。


次辨人天界十法者,但就善乐为语,异於四趣。相表清升。性是白法。体是安乐色、心。力是堪任善器。作是造止、行二善。因是白业。缘是善我、我所,所有具度。果是任运酬善心生。报是自然受乐。等者,如前说(云云)。


次辨二乘法界十法者,约真无漏。相表涅盘。性是非白、非黑法。体是五分法身。力能动、能出,堪任道器。作是精进勤策。因是无漏正智。缘是行行助道。果是四果。二乘既不生,是故无报。何故发真是果而不论报?无漏法起,酬於习因,得是习果。无漏损生,非牵生法,故无後报。三果有报者,残思未断,或七生,或一往来,或色界生,非无漏报也。是故唯九不十。若依大乘,此无漏犹名有漏。《大经》云:「福德庄严者,有为有漏。」是声闻僧既非无漏,不损别惑,犹受变易之生,则无漏为因、无明为缘,生变易土,即有报也。


次明菩萨、佛界十法者,此更细开有三种菩萨(云云)。若六度菩萨,约福德论相、性、体、力;善业为因;烦恼为缘;三十四心断结为果。佛则无报,菩萨即具十也。若通教菩萨,约无漏论相、性。六地之前,残思受报;六地思尽,不受後身,誓扶习生,非实业报,故唯九无十。若别教菩萨,约修中道行次第观而论十法。此人虽断通惑,自知有生,则具十法(云云)。


夫生变易,则三种不同:一、全未断别惑生变易者,即是三藏、二乘及通教三乘是也。类如分段博地凡夫,不伏见、思者(云云)。二、伏别惑生变易者,即是别教三十心人,习於中道,伏而未断,类如分段小乘方便道也(云云)。三者、断别惑生变易者,如初地、初住断惑是也。类如初果,虽断见谛,犹有七生,彼亦如是。若未断伏生者,用方便行,真无漏为因,无明为缘。若伏断者,顺道法爱为因,无明为缘,生变易土(云云)。


佛界十法者,皆约中道分别也。《净名》云:「一切众生皆菩提相,不可复得。」此即缘因为佛相。性以据内者,智愿犹在不失,智即了因为佛性。自性清净心,即是正因为佛体。此即三轨也(云云)。力者,初发菩提心,超二乘上,名为力。作者,四弘誓愿要期也。因即智慧庄严也。缘即福德庄严也。果即一念相应,大觉朗然,无上菩提,为习果也。报即大般涅盘果,果断德,禅定三昧,一切具足,是报果也。本末等者,即相性三谛与究竟三谛不异,故言等也。空谛等者,元初众生如,乃至佛如皆等也。俗谛等者,众生未发心,佛记当作佛。佛既已成佛,说佛本生事,即是初後相在假等也。中等者,凡圣皆实相也。就佛界亦九亦十。


通途为语,从地地皆有万行,福德为因、无明为缘,习果报果,分得十法,无不具足。


此经云:「得无量无漏清净之果报。法王法中久修梵行,始於今日得其果报。」又云:「久修业所得。」《大经》云:「我今所献食,愿得无上报。」《仁王》云:「三贤、十圣住果报。」《摄大乘》云:「因缘生死、有後生死。」皆是分论果报,果报即是生灭。何者?无明分尽,是故论灭,真明转盛,是故言生。又残无明在,是故言生。一分惑除,是故言灭。《大论》云:「一人能耘,一人能种。」万行资成如种,智慧破惑如耘。增道损生,意在於此。四十一地,皆有十法也。


若就妙觉,亦九亦十。何者?中道智慧,乃是损生,生既未尽,故有诸地生灭不同。妙觉损生义足,最後那得论报?故云:「唯佛一人居净土,三十生尽等大觉。」无後有生死,烦恼尽故。智德已圆,无复习果,不受後身,故无报果。又约现生後,论九论十(云云)。若按《涅盘经》文,愿得无上报者,即明佛界报无上也。佛报既言无上,佛相性等九法悉皆无上。何者?六道相性,全表五住。二乘相性,表破四住,全表无明。菩萨相性,表次第破五住。佛相性,表一切种智净若虚空,不为五住所染故。佛十法,最为无上(云云)。


复次,六趣相表生死苦。二乘相表涅盘乐。佛界相表非生死、非涅盘,中道常乐我净,故言佛界最是无上。复次,四道表恶,人天表善,二乘表无漏善,菩萨佛表非漏非无漏善,故佛界最为无上。复次,六道表诸有因缘生法,二乘表即空,菩萨表即假,佛表即空即假即中,故佛界最为无上。复次,四趣但表恶,不能表善。人天相但表善,亦不能表恶。二乘但表无漏,不兼善恶。佛相兼表一切相。若解佛相,即遍解一切相,是故佛界最为无上。故《贤圣集》云:「地狱中阴,但见地狱,不能知上趣。若天中阴,能知天及下。」其相表之,不名正遍知。佛相表正遍知也。佛智既遍知诸相,而经教应遍说之。


若用此法历五味教者,乳教说菩萨界、佛界两性相。或入即假等,或入即中等,入中乃是无上,而带一方便,未全无上。酪教但明二乘相性,得入析空等,尚不明入即空等,况复余耶!故非无上。生苏明四种相性,或入析空等,或入即空等,或入即假等,或入即中等。唯佛相性,得入即空、即假、即中,而带三方便,故非无上。熟苏明三种相性,或入即空,或入即假,或入即中。唯佛性相,得入即空、即假、即中,而带二方便,故非无上。


此《法华经》明九种性相,皆入即空、即假、即中。汝实我子,我实汝父,一色一味,纯是佛法,更无余法故,知佛界最为无上。复次,余经所明九性相,不得入佛性相即空、即假、即中者,此经皆开方便,普令得入。又按其相性,即是即空、即假、即中,不论引入,是故如来殷勤称叹此《法华经》最为无上,意在此也。


复次,百界千法,纵横甚多,以经论偈结之,令其易解。《中论》偈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六道相性,即是因缘所生法也。二乘及通教菩萨等相性,是我说即是空。六度别教菩萨相性,是亦名为假名。佛界相性,是亦名中道义。结要虽少,摄得前多,义则可见(云云)。又涅盘偈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六道相性,即是诸行。二乘通教相性,即是无常。别教菩萨相性,即是生灭灭已。佛界相性,即是寂灭为乐。又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即是别教相性。即於生灭,仍是寂灭,不待灭已,方称为乐,是为圆教佛界相性(云云)。又七佛通戒偈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四趣相性,即是诸恶。人天相性,即是众善。自净其意,即有析体净意,是二乘相性。入假净意,是菩萨相性。入中净意,是佛界相性(云云)。若能解十相性,与众经论律合者,即通达三藏、通、别,识一切法,无有障碍。广明众生法相竟。


二、广明佛法者,佛岂有别法?秖百界千如是佛境界,唯佛与佛,究竟斯理。如函大,盖亦随大。以无边佛智照广大佛境,到其源底,名随自意法也。若照九(法界)性相本末,纤芥不遗,名随他意法。从二法本,垂十界迹。或示己身,或示他身,或说自意语,或说他意语,自意他意不可思议,己身他身微妙寂绝,皆非权非实而能应於九界之权、一界之实,而於佛法无所损减。诸佛之法,岂不妙耶?是事可知,无劳广说。至〈方便品〉中当更明之。


三、广释心法者,前所明法,岂得异心?但众生法太广,佛法太高,於初学为难。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者,但自观己心则为易。《涅盘》云:「一切众生具足三定。上定者,谓佛性也。」能观心性,名为上定。上能兼下,即摄得众生法也。《华严》云:「游心法界如虚空,则知诸佛之境界。」法界即中也,虚空即空也,心佛即假也。三种具即佛境界也。是为观心,仍具佛法。又游心法界者,观根、尘相对,一念心起於十界中必属一界;若属一界,即具百界千法。於一念中,悉皆备足。此心幻师,於一日夜,常造种种众生、种种五阴、种种国土,所谓地狱假实国土,乃至佛界假实国土。行人当自选择何道可从。又如虚空者,观心自生,心不须藉缘,藉缘有心,心无生力。心无生力,缘亦无生。心、缘各无,合云何有?合尚叵得,离则不生。尚无一生,况有百界千法耶?以心空故,从心所生一切皆空,此空亦空;若空非空,点空设假,假亦非假;无假无空,毕竟清净。又复佛境界者,上等佛法,下等众生法。又心法者,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是名心法也。


问:


一念心云何含受百界千法耶?


答:


借三种为譬,如《止观》中说(云云)。


△二、明妙者:一、通释,二、别释。


通又为二:一、相待,二、绝待。


此经唯论二妙,更无非绝非待之文。若更作者,绝何惑?显何理?故不更论也。光宅用《法华》之妙,待前诸教皆麁。巨有所妨,已如前难(云云)。今待麁妙者,待半字为麁,明满字为妙,亦是常无常、大小相待,为麁妙也。《净名》云:「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即是明满字也。始坐佛树力降魔,得甘露灭觉道成,即提昔之半待出於满也。《般若》云:「於阎浮提见第二法轮转。」亦是对鹿苑为第一,待般若为第二也。《涅盘》云:「昔於波罗柰初转法轮,今於尸城复转法轮。」众经皆共以鹿苑为半、为小、为麁,待此明满、大、妙,其义是同。今《法华》明昔於波罗柰,转四谛法轮,五众之生灭。今复转最妙、无上之法轮。此亦待鹿苑为麁,法华为妙。妙义皆同,待麁亦等,文义在此也。


问:


齐方等来,满理无殊者,悉应称妙?


答:


今亦不尅教定时,那忽云齐方等耶?纵令尔者,别有所以。何者?利根菩萨於彼入妙,与《法华》不异。钝根菩萨及二乘人犹带方便,诸味调伏。方等带生苏论妙以待麁;般若带熟苏论妙以待麁;今经无二味方便,纯真醍醐论妙以待麁。此妙、彼妙,妙义无殊;但以带方便、不带方便为异耳。


复次,三藏但半字生灭门,不能通满理,故名为麁。满字是不生不灭门,能通满理,故名妙。能通满理,复有二种:一、带方便通满理,二、直显满理。方等、般若带方便通满理,今经直显满理。故《中论》云:「为钝根弟子说因缘生灭相;为利根弟子说因缘不生不灭相(云云)。」《中论》偈(云云)。若不即空为通真方便,是故言麁;若能即空是通中方便。通中方便,若带即空即假通中者麁;不带空假直通中者妙(云云)。


问:


乳至醍醐,同称为满,是譬云何?


答:


今以譬解。譬如官有三航及以私船,从於此岸,度人彼岸。乳教如大中两航,共度人彼岸。酪教如私船,度人中洲。生苏如四种:小航与私船,度人於中洲:两航度人於彼岸。熟苏如三航:一航中洲,二航彼岸。醍醐如大航,度人彼岸。三航同是官物,故俱称为满。私船非官物,是故言半。官物之中,二航小,所容盖寡;大航壮丽,容载倍多,独称为妙。智者以譬喻得解,其譬义如是(云云)。


二、绝待明妙者,为四:一、随情三假法起,若入真谛,待对即绝。故身子云:「吾闻解脱之中,无有言说。」此三藏经中绝待意也。


二、若随理三假,一切世间皆如幻化,即事而真,无有一事而非真者,更待何物为不真耶?望彼三藏,绝还不绝。即事而真,乃是绝待,此通教绝待也。


三、别教若起,望即真之绝,还是世谛。何者?非大涅盘,犹是生死世谛,绝还有待。若入别教中道,待则绝矣!


四、圆教若起,说无分别法,即边而中,无非佛法,亡泯清净。岂更佛法待於佛法?如来法界故,出法界外,无复有法可相形比。待谁为麁?形谁得妙?无所可待,亦无所绝,不知何名,强言为绝。《大经》云:「大名不可称量,不可思议,故名为大。譬如虚空,不因小空,名为大也。涅盘亦尔,不因小相,名大涅盘。」妙亦如是,妙名不可思议,不因於麁而名为妙。若谓定有法界广大独绝者,此则大有所有,何谓为绝?今法界清净,非见闻觉知,不可说示。文云:「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止止不须说,即是绝言;我法妙难思,即是绝思。又云:「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亦是绝叹之文。不可以待示,不可以绝示,灭待灭绝,故言寂灭。又云:「一切诸法,常寂灭相,终归於空。」此空亦空,则无复待绝。《中论》云:「若法为待成,是法还成待。」今则无因待,亦无所成。《法华》首云:「既得无生忍,亦不生无生。」无生即无生,是名绝待。


降此已外,若更作者,绝何物?显何理?流浪无穷,则堕戏论。乃是迷情分别,绝待不绝,非绝非待待於亦待亦绝,言语相逐,永无绝矣!何者?言语从觉观生,心虑不息,语何由绝?如痴犬逐块,徒自疲劳,块终不绝。若能妙悟寰中,息觉观风,心水澄清,言思皆绝。如黠师子放块逐人,块本既除,块则绝矣!


妙悟之时,洞知法界外无法而论绝者,约有门明绝也。是绝亦绝,约空门明绝也。如快马见鞭影,无不得入,是名绝待妙也。用是两妙,妙上三法。众生之法,亦具二妙,称之为妙。佛法、心法,亦具二妙,称之为妙。


若将上四种绝待约五味经者,乳教两绝,酪教一绝,生苏四绝,熟苏三绝,此经但有一绝。若开权绝者,无不入一妙绝也。


问:


何意以绝释妙?


答:


秖唤妙为绝,绝是妙之异名,如世人称绝能耳。又妙是能绝,麁是所绝,此妙有绝麁之功,故举绝以名妙。如迹中先施方便之教,大教不得起。今大教若起,方便教绝,将所绝以名於妙耳。又迹中大教既起,本地大教不得兴。今本地教兴,迹中大教即绝。绝於迹大,功由本大,将绝迹之大,名於本大,故言绝也。又本大教若兴,观心之妙不得起。今入观缘寂,言语道断,本教即绝。绝由於观,将此绝名,名於观妙,为显此义,故以绝为妙。


今将迹之绝妙,妙上众生法;将本地之绝妙,妙上佛法;将观心之绝妙,妙上心法。前四绝横约四教;今三绝竪约圆教(云云)。


△别释妙者,为三:若鹿苑三麁,鹫头一妙,皆迹中之说,约迹开十重论妙。此妙有迹、有本,本据元初,元初本妙十重论妙。迹本俱是教,依教作观,观复有十重论妙。迹中有众生法妙、佛法妙、心法妙,各十重,合三十重。此与众经论妙有同有异。本中三十妙,与众经一向异。此六十重一一复有待妙、绝妙,则有一百二十重。若破麁显妙,即用上相待妙。若开麁显妙,即用上绝待妙(云云)。


迹中十妙者:一、境妙。二、智妙。三、行妙。四、位妙。五、三法妙。六、感应妙。七、神通妙。八、说法妙。九、眷属妙。十、功德利益妙。


释十妙为五番:一、标章。二、引证。三、生起。四、广解。五、结权实。


○标章者,云何境妙?谓十如因缘、四谛、三谛、二谛、一谛等。是诸佛所师,故称境妙。


智妙者,所谓二十智,四菩提智,下、中、上、上上,七权实,五三智,一如实智,以境妙故,智亦随妙。以法常故,诸佛亦常。函盖相称,境智不可思议,故称智妙。


行妙者,谓增数行、次第五行、不次第五行,智导行故,故言行妙。


位妙者,谓三草位、二木位、一实位,妙行所契,故言位妙。


三法妙者,谓总三法,纵三法、横三法、不纵不横三法、类通三法,皆秘密藏,故称为妙。


感应妙者,谓四句感应、三十六句感应、二十五感应、别圆感应。水不上升、月不下降,一月一时普现众水;诸佛不来、众生不往,慈善根力见如此事,故名感应妙。


神通妙者,谓报通、修通、作意通、体法通、无记化化通,无谋之权,称缘转变,若远、若近、若种、若熟、若脱,皆为一乘,故言神通妙。


说法妙者,谓说十二部法、小部法、大部法、逗缘法、所诠法、圆妙法,如理圆说,咸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故言说法妙。


眷属妙者,谓业眷属、神通眷属、愿眷属、应眷属、法门眷属,如阴云笼月,群臣豪族,前後围遶,故言眷属妙。


利益妙者,谓果益、因益、空益、假益、中益、变易益,犹如大海能受龙雨,故名利益妙。


○二引证者,但引迹文,尚不引本文,况引余经耶。文云:「诸法如是相等,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实相是佛智慧门,门即境也。又云:「甚深微妙法,难见难可了。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相。」即境妙也。「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又以此妙慧,求无上道。「无漏不思议,甚深微妙法,唯我知是相。」(云云)即智妙也。「本从无数佛,具足行诸道,行此诸道已,道场得成果。」又云:「合掌以敬心,欲闻具足道。」又「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佛子行道已,来世得作佛。」即行妙。「天雨四华」表住、行、向、地。「开、示、悟、入」亦是位义。「乘是宝乘」游於四方,四方是因位;「直至道场」是果位。是名位妙。「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大乘即真性,定即资成,慧即观照,是为三法妙。「我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又「我以佛眼观,见六道众生。」又「一切众生,皆是吾子。」又「遥见其父,踞师子床。」即感应妙也。今佛世尊入于三昧,是不可思议,现希有事,神通妙也。如来能种种分别,巧说诸法,言辞柔软,悦可众心。身子云:「闻佛柔软音,深远甚微妙。」又其所说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又但说无上道。又已今当说,最为难信难解。即说法妙。「但教化菩萨」,无声闻弟子。即眷属妙。「现在、未来,若闻一句一偈,皆与三菩提记。」又「须臾闻者,即得究竟三菩提。」又「若以小乘化,我即堕悭贪,此事为不可。」又「终不令一人独得灭度,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即利益妙也。


○三生起者,实相之境,非佛天人所作,本自有之,非适今也,故最居初。迷理故起惑,解理故生智。智为行本,因於智目,起於行足。目、足及境,三法为乘,乘於是乘,入清凉池,登於诸位。位何所住?住於三法秘密藏中。住是法已,寂而常照,照十法界机,机来必应。若赴机垂应,先用身轮,神通骇发。见变通已,堪任受道,即以口轮,宣示开导。既沾法雨,禀教受道,成法眷属。眷属行行,拔生死本,开佛知见,得大利益。前五约自,因果具足;後五约他,能所具足。法虽无量,十义意圆。自他始终,皆悉究竟也。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二上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二下


天台智者大师说


○四、广释境,又为二:一、释诸境,二、论诸境同异。


释境为六:一、十如境。二、因缘境。三、四谛境。四、二谛境。五、三谛境。六、一谛境。然众经赴缘,明境甚众,岂可具载?略举六种。六种次第者,十如是,此经所说,故在初。次十二因缘,三世轮回,本来具有。如来出世,分别巧示,四谛名兴。从广至略,次辨二谛。二谛语通,别显中道,次明三谛。三谛犹带方便,直显真实,次明一谛。一谛犹有名相,次明无谛。始从无明,终至实际,略用六种足。


一、明十如境,已如前说(云云)。


二、释因缘境。又为四:一、正释。二、判麁妙。三、开麁显妙。四、观心。


正释,又为四:一、明思议生灭十二因缘。二、明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三、明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四、明不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


思议两种因缘,为利、钝两缘,辨界内法论也。《中》(论云):「为钝根弟子说十二因缘生灭相。」此简异外道;外道邪谓诸法从自在天生,或言世性,或言微尘,或言父母,或言无因,种种邪推,不当道理。此正因缘不同邪计,唯是过去无明颠倒心中造作诸行,能出今世六道苦果,好恶不同。《正法念》云:「画人分布五彩,图一切形,端正丑陋,不可称计。」原其根本,从画手出,六道差别,非自在等作,悉从一念无明心出。无明与上品恶行业合,即起地狱因缘,如画出黑色。无明与中品恶行业合,起畜生道因缘,如画出赤色。无明与下品恶行合,起鬼道因缘,如画青色。无明与下品善行合,即起修罗因缘,如画黄色。无明与中品善行合,即起人因缘,如画白色。无明与上品善行合,即起天因缘,如画上上白色。当知无明与诸行合故,即有六道,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病、死等,随上中下,差别不同。人天诸趣,苦乐万品,以生归死,死已还生,三世盘回,车轮旋火。故《经》言:「有河洄澓没众生,无明所盲不能出。」经又称为十二牵连更相拘带,亦名十二重城,亦名十二棘园。此十二因缘,新新生灭,念念不住,故名生灭十二因缘也。


料简者,《缨珞》第四云:「无明缘行,生十二,乃至生缘老死,亦生十二,是则一百二十因缘。初是痴,乃至老死亦是痴。不觉故痴,初亦不觉,至老死亦不觉;痴故生,痴故死。若能觉因缘,因缘即不行,痴不行故,则将来生死尽,名为黠,黠即随道。」又十二缘起、十二缘生,为同为异?此同是一切有为法,故无异。亦有差别,因是缘起,果是缘生,则二缘起,五缘生,三缘起,二缘生。又无明是缘起,行是缘生,乃至生是缘起,老死是缘生。又四句:缘起非缘生,未来二支法是也。缘生非缘起,过去二支,现在阿罗汉最後死阴是也。缘起缘生者,除过去、现在罗汉死五阴,诸余过去、现在法是也。非缘起非缘生者,无为法是也。《法身经》说:「诸无明决定生行,不相离、常相随逐,是名缘起,非缘生。若无明不决定生行,或时相离不相随,是名缘生,非缘起。乃至老死亦如是。」尊者和须蜜说:「因是缘起、从因生法是缘生;和合是缘起,从和合生是缘生。」十二因缘支,二是过去则止常,二是未来则止断,现在则显中道。推现三因,则说未来二果;推现在五果,则说过去二因。三世皆有十二支,为推因果,故作如是说。


十二时者,「无明」是过去诸结时。「行」是过去诸行时。「识」者,相续心及眷属时。「名、色」者,已受生相续,未生四种色根,六入未具。一、歌逻罗,二、阿浮陀,三、卑尸,四、伽那,五、波罗奢诃。如是等时,名「名色」。「六入」,已生四种色根,具足六入。此诸根未能为触作所依,是时名「六入」。此诸根已能为触作所依,未别苦、乐,不能避危害,捉火触毒,把刃不净,是时名「触」。能分别苦、乐,避危害等,能生贪爱,不起婬欲,於一切物不生染着,是时名「受」。具上三受,是时名「爱」。以贪境故,四方追求,是时名「取」。追求之时,起身、口、意,是时名「有」。如现在识在於未来,是时名「生」。如现在名色、六入、触、受,於未来,是时名「老死」。


一刹那十二缘者,若以贪心杀生,彼相应愚是「无明」。相应思是「行」。相应心是「识」。起有作业,必有「名色」。起有作业,必有「六入」。彼相应触是「触」。彼相应受是「受」。贪即是「爱」。彼相应缠是「取」。彼身口作业是「有」。如此诸法生是「生」。此诸法变是「老」。此诸法坏是「死」。


问:


何不说病为支?


答:


一切时、一切处尽有者,立支。自有人从生无病,如薄拘罗,生来不识头痛,况余病!是故不立。


问:


忧悲是支不?


答:


非也,以终显始耳,如老死必忧悲。


问:


无明有因不?老死有果不?若有,应是支。若无,则堕无因无果法。


答:


有而非支。无明有因,谓不正思惟;老死有果,谓忧悲。又无明有因,谓老死;老死有果,谓无明。现在爱、取,是过去无明;现在名色、六入、触、受,此四若在未来,名老死。如说受缘爱,当知说老死缘无明也。犹如车轮,更互相因也。


欲界胎生者,具十二支。色界者十一,无名色也。无色界有十,除名色、六入。又言具有。色界初生,诸根未猛利时,是名「名色」。无色界虽无色而有名,当知悉具十二支也。


问:


无明、行与取、有何异?


答:


过、现、新故,已与果、未与果等异。


二、思议不生不灭十二者,此以巧破拙。《中论》云:「为利根弟子说十二不生不灭。」痴如虚空,乃至老死如虚空:无明如幻化,不可得故,乃至老死如幻化,不可得。《金光明》云:「无明体相,本自不有,妄想因缘,和合而有。」不善思惟心行所造,如幻师在四衢道,幻作种种象、马、缨珞、人物等,痴谓真实、智知非真。无明幻出六道依正,当知本自不有,无明所为。如知藤本非蛇,则怖心不生,不生故不灭。是名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相也。


三、不思议生灭因缘者,破小明大,为利钝两缘说界外法也。《华严》云:「心如工画师,作种种五阴。一切世间中,莫不从心造。」画师,即无明心也。一切世间,即是十法界假实国土等也。诸论明心出一切法不同,或言:阿黎耶是真识,出一切法。或言:阿黎耶是无没识,无记无明出一切法。若定执性实,堕冥初生觉、从觉生我心过。尚不成界内思议因缘,岂得成界外不思议因缘?惑既非不思议境,翻惑之解,岂得成不思议智?破此,如《止观》中说。今明无明之心,不自、不他、不共、不无因,四句皆不可思议。若有四悉檀因缘,亦可得说:如四句求梦不可得,而说梦中见一切事;四句求无明不可得,而从无明出界内外一切法。


出界内十二因缘,如前说。


出界外十二因缘者,如《宝性论》云:「罗汉、支佛空智,於如来身本所不见。」二乘虽有无常等四对治,依如来法身,复是颠倒,颠倒故即是无明。住无漏界中有四种障,谓缘、相、生、坏。缘者,谓无明住地,与行作缘也。相者,无明共行为因也。生者,谓无明住地,共无漏业因,生三种意生身也。坏者,三种意生身,缘不可思议变易死也。还如界内十二因缘,从无明至老死也。缘者,即无明支也。相者,行支也。生者,即名色等五支也。爱、取、有三支,例前可知也。坏即生死支也。此十二支,数同界内,义意大异。彼论云:「三种意生身,未得离无明垢,未得究竟无为净;无明、细戏论未永灭,未得究竟无为我;无明、细戏论集,因无漏业生意阴未永灭,未得无为乐;烦恼染、业染、生染未究竟灭,未证甘露究竟常。」以「缘」烦恼道故,不得大净;以「相」业道故,不得八自在我;以「生」苦道故,不得大乐;以「坏」老死故,不得不变易常者,由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也。是为界外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相(云云)。


不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者,为利根人即事显理也。《大经》云:「十二因缘名为佛性」者,无明、爱、取既是烦恼,烦恼道即是菩提。菩提通达无复烦恼,烦恼既无,即究竟净,了因佛性也。行、有是业道,即是解脱,解脱自在,缘因佛性也。名色、老死是苦道,苦即法身。法身无苦、无乐,是名大乐。不生不死是常,正因佛性。故言无明与爱,是二中间,即是中道。无明是过去,爱是现在,若边若中无非佛性、并是常乐我净,无明不生亦复不灭。是名不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也。


二判麁妙者,因缘之境不当麁妙,取之浅深,致有差降耳。若从无明生诸行乃至老死,从三生二,从二生七,从七生三,更互因缘,烦恼业因缘、业苦因缘,无常生灭。《中论》判此教钝根法。《涅盘》称殷懃半字。此经:「但离虚妄,名为解脱。」故知此境则麁。若无明体相本自不有,妄想因缘和合而有,境既如幻,智亦叵得。经言:「若有一法过於涅盘,我亦说如幻、如化。」《中论》明教利根。《涅盘》称长者教。《毘伽罗论》、《大品》名为「如实巧度」,此经名小树。斯境则巧。若无明是缘,从缘生相,从相有生,从生故坏。灭缘故净,除相故我,尽生则乐,无坏故常。《中论》云:「因缘生法,亦名为假名。」《大品》称「十二缘,独菩萨法。」《涅盘》称因灭无明,则得炽燃。此经则是大树,而得增长。比前为妙,方後为麁。若言:无明三道即是三德,不须断三德更求三德。《中论》云:「因缘所生法,亦名中道义。」《大品》说十二因缘,是为坐道场。《涅盘》云:「无明与爱,是二中间,即是中道。」此经:「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亦名最实事。岂非妙耶!前三是权,故为麁;後一是实,故为妙。用此麁妙历五味教者,乳教具二种因缘,一麁一妙。酪教一麁。生苏三麁一妙。熟苏二麁一妙。《法华》但说一妙。是名待麁因缘,明妙因缘也。


三、开麁显妙者,如经:「我法妙难思」,前三皆是佛法,岂有思议之麁异不思议之妙?无离文字说解脱义,秖体思议即不思议。譬如长者,引盆器米面给与穷子,成穷子物。若定天性,穷子非复客作人,盆器还家,安是他物?如来於不思议方便说麁,何得保麁异妙?今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即是开两因缘,即论於妙。又《大经》云:「为诸声闻开发慧眼」者,昔慧眼但见於空,不见不空。今开慧眼,即见不空,不空即见佛性。故云:「慧眼见故,而不了了;佛以佛眼,见则了了。」此即决菩萨慧眼,开第三因缘,即绝待论於妙。


四、观心者,观一念无明即是明。《大经》云:「无明明者,即毕竟空。」空慧照无明,无明即净。譬如有人,觉知有贼,贼无能为。既不为无明所染,即是烦恼道净。烦恼净故则无业,无业故无缚,无缚故是自在我。我既自在,不为业缚,谁受是名色、触、受?无受则无苦。既无苦阴,谁复迁灭?即是常德。一念之心既具十二因缘,观此因缘,恒作常、乐、我、净之观。其心念念住秘密藏中恒作此观,名托圣胎。观行纯熟,胎分成就。若破无明,名出圣胎(云云)。


三、明四谛境,为四:一、明四谛。二、判麁妙。三、开麁显妙。四、观心。初又二:一、出他解,二、四番四谛。有师解《胜鬘》无边圣谛,对二乘有余,彰佛究竟。二乘是有作四圣谛,作者,有量四圣谛也。无作四圣谛者,无量四圣谛也。作、无作就行;量、无量就法。二乘观谛,得法不尽,更有所作,故名有作。得法不尽,则有限量。经言:「因他知,知是有作行也。」因他知,非一切知,不知无量法也,故言有作、有量。无作、无量者,佛知无穷尽,更无所作,故名无作。自力知一切,知者无作行也。一切者,是无量法也。如此释者,虽唱四名,但成二义,非今所用。


四种四谛者:一、生灭。二、无生灭。三、无量。四、无作。其义出《涅盘.圣行品》,约偏、圆、事、理分四种之殊。所言生灭者,迷真重故,从事受名。然苦、集是一法,分因、果成两;道、灭亦然。《杂心》偈云:「诸行果性,是说苦谛。因性说集谛;一切有漏法究竟灭,说灭谛;一切无漏行,说道谛。」《大经》云:「阴入重檐,逼迫系缚,是苦谛。见爱烦恼,能招来果,是集谛。戒、定、慧、无常、苦、空,能除苦本,是道谛。二十五有子、果缚断,是灭谛。」《遗教》云:「集真是因,更无别因。灭苦之道,即是真道。」此皆明生灭四圣谛相也。


次第者,从麁至细。苦相麁故先说,灭虽非真,因灭会真,灭相麁亦先说。又举世苦果,令厌世集。灭能会出世果,令其欣道。作如此次第也。


圣者对破邪法,故言正圣也。谛者有三解(云云):谓自性不虚,故称为谛。又见此四得不颠倒觉,故称为谛。又能以此法显示於他,故名为谛。《大经》:「凡夫有苦,无谛。声闻、缘觉有苦,有苦谛。」当知凡夫不见圣理,不得智,不能说,但苦无谛。声闻具三义,故称为谛。此释与经合也。


无生者,迷真轻故,从理得名。苦,无逼迫相;集,无和合相;道,不二相;灭,无生相。又,习应苦空,三亦如是。又,无生者,生名集、道。集、道即空。空故不生集、道。集、道不生则无苦、灭,即事而真,非灭後真。《大经》云:「诸菩萨等解苦无苦,是故无苦而有真谛。」三亦如是。是故名为无生四圣谛。圣谛义,如前说。


无量者,迷中重故,从事得名。苦有无量相,十法界果不同故。集有无量相,五住烦恼不同故。道有无量相,恒沙佛法不同故。灭有无量相,诸波罗蜜不同故。《大经》云:「知诸阴苦,名为中智。分别诸阴,有无量相,非诸声闻、缘觉所知。我於彼经,竟不说之。」三亦如是。是名无量四圣谛。


无作者,迷中轻故,从理得名。以迷理故,菩提是烦恼,名集谛。涅盘是生死,名苦谛。以能解故,烦恼即菩提,名道谛。生死即涅盘,名灭谛。即事而中,无思无念,无谁造作,故名无作。《大经》云:「世谛即是第一义谛。有善方便,随顺众生,说有二谛。出世人知即第一义谛。」一实谛者,无虚妄、无颠倒、常乐我净等,是故名为无作四圣谛。


然《胜鬘》说无作四谛中,别取一灭谛,是佛所究竟,是常、是谛、是依,三是无常,非谛,非依。何者?三入有为相中,故无常。无常则虚妄,故非谛。无常则不安,故非依。灭谛离有为,故是常。非虚妄,故是谛。第一安隐,故是依。故名第一义谛,亦名不思议也。


达摩欝多罗难此义:然经说佛菩提道,三义故常。一、惑尽故常;二、不从烦恼生故常;三、解满故常,如众流归海。那云道谛无常?


答:《胜鬘》作此说者,前苦灭谛,非坏法灭。无始、无作等,过恒沙佛法成就。说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说苦谛,隐名如来藏,显名为法身。二乘空智,於四不颠倒境界,不见不知。今欲显说,说一是常、是实、是依。有对治、除障、身显,故明三非常、非实,一是常、是实耳。


今难:若尔,一谛显,是无作谛,三谛未显,非无作谛。一是了义,三非了义。当知《胜鬘》所说,说於次第,从浅至深,历别未融,乃是无量四谛中之无作,非是发心毕竟二不别之无作。《涅盘》云:「有谛有实」,当知四种,皆称谛、称实、称常也。


二、判麁妙者,大小乘论谛,不出此四。或教、行、证不融者为麁;教融,行、证未融,亦麁;俱融者则妙。若约五味者,乳教两种,二乘并不闻,以大隔小,则一麁一妙。酪教一种,大乘所不用,以小隔大,根败聋哑,是故为麁。生苏教四种:一破三,二不入二。一虽入,一教不融,故三麁一妙。熟苏教三种:一破二,一入一,一不入一。一虽入一,教不融,故二麁一妙。醍醐教,但一种四谛,唯妙无麁。是为待麁明妙(云云)。


三、开麁显妙者,先叙诸经意。《大品》止明三种四谛。文云:「色即是空,非色灭空」,无生意也。「一切法趣色,是趣不过」,无量意也。「色尚不可得,何况有趣、有不趣」,无作意也。《中论》偈亦有三意,後两品明小乘观法,即生灭意也。《无量义》明一中出无量,是从无作开出三种四谛也。《法华》明无量入一,是会三种四谛,归无作一种四谛也。《涅盘.圣行》,追分别众经,故具说四种四谛也。〈德王品〉追泯众经,俱寂四种四谛。文云:「生生不可说;生不生不可说;不生生不可说;不生不生不可说。」经释初句云:「云何生生不可说?生生故生,生生故不生,故不可说。」若依文,但举生不生释生生,此之生生即生不生,那可偏作生生而说?佛为利根人举一而例诸。若取意者,生生即生不生,亦即不生生,亦即不生不生,那可偏作生生一句而说!若得此意,下三句例皆如此。


问:


佛何故作偏释耶?


答:


为利根故,亦是有因缘故,宜须如此。时众如快马见鞭影,不俟彻骨耳。如此追泯,何说而不寂耶!


或三种可说为麁,一可说为妙。或三不可说为麁,一不可说为妙。或四皆可说为麁,四皆不可说为妙。或四可说有麁有妙。或四不可说有麁有妙。或四可说皆非麁非妙。或四不可说皆非麁非妙。如是等种种,皆决了入妙,开权显实。四皆不可说,是位高。四皆可说,是体广。四亦可说亦不可说,是用长。四非可说非不可说,是非高非广、非长非短、非一非异,同称为妙也。


观心可知,不复记也。


四、明二谛,又为四:一、略述诸意。二、明二谛。三、判麁妙。四、开麁显妙。


夫二谛者,名出众经,而其理难晓,世间纷纭,由来硕诤。《妙胜定经》云:「佛昔与文殊,共诤二谛,俱堕地狱。至迦叶佛时,共质所疑。」二圣因地尚不能了,况即人情强生去取?


问:


释迦值迦叶,即是二生菩萨,云何始解二谛?尔前复不应堕恶道!


答:


尔前语宽,何必齐二生之前始恶道出?又,二生菩萨将隣补处,补处位多别、圆,永无此理。通教见地已免恶道,亦无堕落。应是三藏菩萨,至二生时,犹未断惑,始解二谛,此义无咎。尔前堕恶道,亦有其义。


问:


三藏菩萨有堕落,余三教无者,《金光明经》那云「十地犹有虎、狼、师子等怖」耶?


答:


为恶友杀则堕地狱,为恶象杀不堕地狱。然圆教肉身於一生中有超登十地之义,此则烦恼已破,无地狱业,犹有肉身,未免恶兽。余教肉身,一生之中,不登十地,唯作行解,以烦恼为虎狼。作行解者,於理则通,於事不去(云云)。


然执者不同,庄严旻据佛果出二谛外,为中论师所核:如此佛智照何理?破何惑?若无别理可照,不应出外;若出外而无别照者,藉何得出?进不成三,退不成二(云云)。梁世《成论》执世谛不同。或言世谛名、用、体皆有;或但名、用而无於体;或但有名而无体、用(云云)。陈世《中论》,破立不同。或破古来二十三家明二谛义,自立二谛义。或破他竟,约四假明二谛。古今异执,各引证据,自保一文,不信余说。


今谓不尔。夫经论异说,悉是如来善权方便,知根知欲,种种不同,略有三异,谓随情、情智、智等。随情说者,情性不同,说随情异。如《毘婆沙》明:世第一法有无量种。际真尚尔,况复余耶!如顺盲情,种种示乳。盲闻异说而诤,白色岂即乳耶?众师不达此意,各执一文,自起见诤,互相是非,信一不信一,浩浩乱哉,莫知孰是。若二十三说及能破者,有经文证,皆判是随情二谛意耳。无文证者,悉是邪谓,同彼外道,非二谛摄也。随情智者,情谓二谛,二皆是俗。若悟谛理乃可为真,真则唯一。如五百比丘各说身因,身因乃多,正理唯一。经云:「世人心所见,名为世谛。出世人心所见,名第一义谛。」如此说者,即随情智二谛也。随智者,圣人悟理,非但见真亦能了俗。如眼除膜,见色见空。又如入禅者出观之时,身心虚豁,似轻云霭空,已不同散心,何况悟真而不了俗。《毘昙》云:「小云发障,大云发障,无漏逾深,世智转净故。」经言:「凡人行世间,不知世间相;如来行世间,明了世间相。」此是随智二谛也。若解此三意,将寻经论,虽说种种,於一一谛皆备三意也。


二、正明二谛者,取意存略,但点法性为真谛,无明十二因缘为俗谛,於义即足。但人心麁浅,不觉其深妙,更须开拓,则论七种二谛。一一二谛更开三种,合二十一二谛也。若用初番二谛破一切邪谓执着皆尽,如劫火烧,不留遗芥。况铺後诸谛,逈出文外,非复世情图度。所言七种二谛者,一者、实有为俗;实有灭为真。二者、幻有为俗;即幻有空为真。三者、幻有为俗;即幻有空不空共为真。四者、幻有为俗;幻有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为真。五者、幻有、幻有即空,皆名为俗;不有不空为真。六者、幻有、幻有即空,皆名为俗;不有不空一切法趣不有不空为真。七者、幻有、幻有即空,皆为俗;一切法趣有、趣空、趣不有不空为真。


实有二谛者,阴、入、界等皆是实法。实法所成,森罗万品,故名为俗。方便修道,灭此俗已,乃得会真。《大品》云:「空色、色空」,以灭俗故谓为「空色」;不灭色故谓为「色空」。病中无药,文字中无菩提,皆是此意。是为实有二谛相也。约此,亦有随情、情智、智等三义,推之可知。


幻有空二谛者,斥前意也。何者?实有时无真,灭有时无俗,二谛义不成。若明幻有者,幻有是俗,幻有不可得,即俗而真。《大品》云:「即色是空,即空是色。」空色相即,二谛义成。是名幻有无二谛也。约此,亦有随情、情智、智等三义(云云)。随智小当分别。何者?实有随智照真,与此不异,随智照俗不同。何者?通人入观巧,复局照俗亦巧。如百川会海,其味不别;复局还源,江河则异。俗是事法,照异非疑。真是理法,不可不同。秖就通人出假,亦人人不同,可以意得。例三藏出假,亦应如是(云云)。


幻有空、不空二谛者。俗不异前,真则三种不同。一俗随三真,即成三种二谛。其相云何?如《大品》明非漏非无漏。初、人谓「非漏」是非俗,「非无漏」是遣着。何者?行人缘无漏生着,如缘灭生使;破其着心,还入无漏。此是一番二谛也。次、人闻非漏非无漏,谓非二边、别显中理,中理为真。又是一番二谛。又、人闻非有漏非无漏,即知双非,正显中道。中道法界,力用广大,与虚空等,一切法趣非有漏非无漏,又是一番二谛也。《大经》云:「声闻之人但见於空,不见不空」「智者见空及与不空」即是此意。二乘谓着此空,破着空故,故言不空;空着若破,但是见空,不见不空也。利人谓不空是妙有,故言不空。利利人闻不空,谓是如来藏;一切法趣如来藏。还约空、不空,即有三种二谛也。


复次,约一切法趣非漏非无漏显三种异者:初、人闻一切法趣非漏非无漏者,谓诸法不离空,周行十方界还是瓶处如。又、人闻趣知此中理须一切行来趣发之。又、人闻一切趣即非漏非无漏,具一切法也。是故说此一俗随三真转:或对单真,或对复真,或对不思议真。无量形势,婉转赴机,出没利物,一一皆有随情、情智、智等三义。若随智证,俗随智转。智证偏真,即成通二谛:智证不空真,即成别入通二谛:智证一切趣不空真,即成圆入通二谛。三人入智不同,复局照俗亦异(云云)。何故?三人同闻二谛而取解各异者,此是不共般若与二乘共说,则浅深之殊耳。《大品》云:「有菩萨初发心与萨婆若相应;有菩萨初发心如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有菩萨初发心即坐道场,为如佛。」即此意也。


幻有、无为俗,不有不无为真者:有、无二故为俗;中道不有、不无,不二为真。二乘闻此真、俗,俱皆不解,故如瘂、如聋。《大经》云:「我与弥勒共论世谛,五百声闻谓说真谛。」即此意也。约此,亦有随情、情智、智等(云云)。


圆入别二谛者,俗与别同,真谛则异。别人谓:不空但理而已;欲显此理,须缘修方便,故言「一切法趣不空」。圆人闻不空理,即知具一切佛法无有缺减,故言「一切趣不空」也。约此,亦有随情等(云云)。


圆教二谛者,直说不思议二谛也。真即是俗;俗即是真。如如意珠,珠以譬真,用以譬俗。即珠是用,即用是珠,不二而二,分真俗耳。约此,亦有随情智等(云云)。身子云:「佛以种种缘,譬喻巧言说。其心安如海,我闻疑网断。」即其义焉。


问:


真俗应相对,云何不同耶?


答:


此应四句:俗异真同;真异俗同;真俗异相对;真俗同相对。三藏与通,真同而俗异;二入通,真异而俗同;别,真、俗皆异而相对;圆入别,俗同真异;圆,真、俗不异而相对,不同而同。若不相入,当分真、俗,即相对(云云)。


七种二谛广说如前。略说者,界内相即、不相即,界外相即、不相即,四种二谛也。别接通,五也。圆接通,六也。圆接别,七也。


问:


何不接三藏?


答:


三藏是界内不相即,小乘取证,根败之士,故不论接。余六是摩诃衍门,若欲前进,亦可得去,是故被接。


问:


若不接亦不会?


答:


接义非会义,未会之前,不论被接。


三、判麁妙者,实有二谛,半字法门,引钝根人,蠲除戏论之粪;二谛义不成,此法为麁。如幻二谛,满字法门,为教利根,诸法实相,三人共得,比前为妙;同见但空,方後则麁。以别入通,能见不空,是则为妙;教谭理不融,是故为麁。以圆入通为妙,妙不异後;带通方便,是故为麁。别二谛不带通方便,是故为妙;教谭理不融,是故为麁。圆入别理融为妙;带别方便为麁。唯圆二谛,正直无上道,是故为妙。


次约随情智判麁妙者,且约三藏,初闻随情二谛,执实语为虚语,起语见故,生死浩然,无佛法气分。若能勤修念处,发四善根,是时随情二谛皆名为俗;发得无漏,所照二谛皆名为真。从四果人,以无漏智所照真、俗,皆名随智二谛。


随情则麁,随智则妙,譬如转乳,始得成酪。既成酪已,心相体信,入出无难。即得随情、情智、智等,说通、别入通,圆入通,令其耻小慕大,自悲败种,渴仰上乘。是时,如转酪为生苏。心渐通泰,即为随情、情智、智等,说别、圆入别,明不共般若,命领家业,金银珍宝,出入取与,皆使令知。既知是已,即如转生苏为熟苏。诸佛法久後,要当说真宝,即随情、情智、智等,说圆二谛,如转熟苏为醍醐。是则六种二谛调熟众生,虽成四味,是故为麁;醍醐一味,是则为妙。


又、束判麁妙:前二教虽有随智等,一向是随情,说他意语故,故名为麁。别入通去,虽有随情等,一向束为情智,说自、他意语故,亦麁亦妙。圆二谛虽有随情等,一向是随智说,佛自意语故,故称为妙。


问:


前二二谛,一向是随情,应非见谛,亦不得道?


答:


不得中道,故称随情。诸佛如来不空说法,虽非中道第一义悉檀,不失三悉檀益。大槩判之,皆属随情为麁耳。


若以七种二谛历五味教者:乳教有别、圆入别、圆,三种二谛,二麁一妙。酪教但实有二谛,纯麁。生苏具七种二谛,六麁一妙。熟苏六种,五麁一妙。法华但有一圆二谛,无六方便,唯妙不麁。题标为妙,意在於此,是为相待判麁妙也。


四、开麁显妙者,三世如来本令众生开佛知见,得无生忍,大事因缘出现於世。《法华论》云:「莲华出水义:不可尽出离小乘泥浊水故,入如来大众中坐,如诸菩萨坐莲华上,闻说无上清净智慧」者,必非坐华叶也。乃是诸菩萨闻说一圆道,证一圆果,处华王界,同舍那佛坐莲华台耳。佛意如此。始见我身,初闻一实,已入华台。为未入者,从顿开渐,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说诸二谛,或单、或复、或不可思议,种种不同,皆为华台而作方便。但如来常寂,而化周法界,实不分别,先谋後动,施此汲引慈善根力,令诸众生从此得入。


有人言:「始自鹿苑,皆是法华弄引。」今言不尔。且近说寂灭道场已来,悉为法华弄引,所以光照他土现佛,悉为顿开渐。文殊引先佛,亦为顿开渐。如此弄引,犹恨其近。从大通智胜已来,而为众生作法华方便,当知不止近在寂场。又此犹近,从本成佛已来,而为众生作华台方便。又复犹近,从本行菩萨道时,而为众生作华台方便。文云:「我本立誓愿,普令一切众,亦同得此道。」当知,弄引岂止今耶!本来所化入华台者,自是一边,其未入者,如上方便不息,中间亦如是。若从《华严》、《方等》、《般若》等经,或别入通、圆入通、圆入别等入华台者,与本入者无异,复自是一边。其未入者,四味调熟,皆於此经得入华台。诸教之中或住三味、二味、一味,或全生者,皆决麁令妙,悉入华台。


三藏保果,难破已破,难开已开,况易破易开,悉随情仍本,当门显实,即入华台。文云:「七宝大车,其数无量,各赐诸子。」(云云)此即开权显实,诸麁皆妙,绝待妙也。


若如上说,《法华》总括众经,而事极於此,佛出世之本意,诸教法之指归。人不见此理,谓是因缘事相,轻慢不止,舌烂口中。若得其旨,深见七种,二十一种无量教门,意气博远,更相间入,绣淡精微,横周竖穷,悉归会《法华》。二万灯明、迦叶等古佛设教,妙极於此。有经云:「弥勒当来,亦妙极於此。释迦仰同三世,亦妙极於此。」《涅盘》赎命重宝,重抵掌耳。观此妙旨,宏壮包笼,寻者须旷其意,莫以人情局彼太虚也。


《摄大乘》明十胜相义,咸谓深极,使《地论》翻宗。今试以十妙比之,彼有所漏。且用理妙,比依止胜相,明不思议因缘四句破执,岂留黎耶、庵摩罗为依止耶?四悉檀施设,不止立无明他生一句,彼直是一道明义,不见开合众经顿渐为物,约教、约行,随情、随智,大包佛化,深括始终。因缘一境,已广於依止。更用四四谛、七二谛、五三谛、一谛等比者,彼无准拟。迹中十妙,已有所漏,本中十妙,群经所无,何况彼论?又观心十妙,即得行用,不如贫人,数果头宝。当知十妙法门,鳞沓重积,可胜言哉!天竺《大论》尚非其类,真丹人师何劳及语?此非夸耀法相然耳。思自见之,无俟辞费也。


五明三谛者,众经备有其义,而名出《缨珞》,《仁王》谓有谛、无谛、中道第一义谛。今经亦有其义,〈寿量〉云:「非如非异」即中道。如即真,异即俗。


问:


若此经无四种因缘等名,那用其义?答:


五住、二死,名出《胜鬘》,《涅盘》不应用其义。若不用五住,则不破无明。若不用二死,则非常住。又,三佛名出《楞伽》,余经应无三佛义。众经皆是佛说,名乃不同,义不可壅(云云)。


今明三谛为三:一、明三谛。二、判麁妙。三、开麁显妙。却前两种二谛,以不明中道故,就五种二谛,得论中道,即有五种三谛。约别入通,点非有漏非无漏,三谛义成:有漏是「俗」;无漏是「真」;非有漏非无漏是「中」。当教论中,但异空而已;中无功用,不备诸法。圆入通三谛者,二谛不异前;点非漏非无漏具一切法,与前中异也。别三谛者,开彼俗为两谛,对真为中。中,理而已(云云)。圆入别三谛者,二谛不异前,点真中道具足佛法也。圆三谛者,非但中道具足佛法,真、俗亦然。三谛圆融,一三、三一,如《止观》中说(云云)。


二判麁妙者,别、圆入通,带通方便,故为麁;别不带通为妙。圆入别带别方便为麁;圆不带方便,最妙。


约五味教者,乳教说三种三谛,二麁一妙。酪教但麁无妙。生苏、熟苏,皆具五种三谛,四麁一妙。此经唯一种三谛,即相待妙也。


三、开麁显妙,决前诸麁入一妙,三谛无所可待,是为绝待妙也。


六、明一谛者,《大经》云:「所言二谛,其实是一,方便说二。如醉未吐,见日月转,谓有转日及不转日。」醒人但见不转,不见於转。转二为麁,不转为妙。三藏全是转二,同彼醉人。诸大乘经带转二、说不转一。今经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不转一实,是故为妙。《地持》明地相明义,说相似法。地实明义,说真实法。又教门方便即教道明义,说所证法即证道明义。今借用之。「诸佛法久後,要当说真实」,即地实义。「道场所得法」,即是证道明义,是故妙也。执着此实,实语是虚语,生语见故,故名为麁。融通无着是故言妙。开麁显妙可解(云云)。


诸谛不可说者,「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那得诸谛纷纭相碍?一谛尚无,诸谛安有?一一皆不可说,可说为麁,不可说为妙。不可说亦不可说是妙,是妙亦妙,言语道断故。若通作不可说者,生生不可说,乃至不生不生不可说。前不可说为麁,不生不生不可说为妙。若麁异妙,相待不融;麁妙不二,即绝待妙也(云云)。


约五味教者,乳教一麁无谛,一妙无谛。酪教一麁无谛。生苏三麁无谛,一妙无谛。熟苏二麁无谛,一妙无谛。此经但一妙无谛。开麁如前(云云)。



何故大小通论无谛?答:


《释论》云:「不破圣人心中所得涅盘,为未得者执涅盘生戏论,如缘无生使,故破。」言无谛也。


问:


若尔,小乘得与不得俱皆被破,大乘得与不得亦俱应破。


答:


不例。小乘犹有别惑可除、别理可显故,虽得须破;中道不尔,得云何破?


问:


若尔,中道唯应有一实谛,不应言无谛也?


答:


为未得者执中生惑,故须无谛。实得者有,戏论者无(云云)。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二下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智者大师 目录 下一篇妙法莲华经文句(十卷)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