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如何无忧无惧过生活(二)
2019-01-24 15:44:56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746次 评论:0

第二篇 如何克服忧虑

  
第五章 抑制怒气


  愤怒的人只张开嘴巴却闭上眼睛。


  从前有位富有的寡妇,在社交圈内以乐善好施闻名,她有一个忠实又勤劳的女仆。有一天,女仆心血来潮想探究她主人的慈悲怜悯是否发自内心的真诚,或只是上流富有社会外表下的伪装而已。


  有一天早上,女仆近中午才起床,翌晨也故技重施,女主人盛怒下对女仆施虐并鞭打她,以致伤痕累累。这事传遍邻里街坊,富有的寡妇不但声誉大跌,而且也失去了一名忠仆。


  反观现代社会中亦然,许多人在周遭环境优渥下就会显得慈善、谦虚。如果环境骤转,变的不尽人意,人们就暴露出原始的劣根性。记得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当周围的人良善可亲,我们也可以温顺有礼,如果周围的人邪恶异常,我们很快也会变得张牙舞爪。’愤怒是丑陋的,而且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情绪,蛰伏在人心,蓄势待发,并伺机操纵人的生活。


  愤怒可以像吹熄的蜡烛,会暂时蒙蔽人的双眼,而且令人做事违背常理。因此,无法抑制的怒气容易成为伤害身心至深的本源。然而,愤怒如同其他的情绪,是可以控制的。


  
愤怒的隐忧


  有些生物天生构造使然,无法在白昼看见任何东西,有些生物在暗中则不能清楚运用视力。一个充满忿恨和痛苦的人,则无法认清任何真相。俗语说:‘一个愤怒的人只会破口大骂却看不进任何东西。’有人说,当愤怒的人重回理智时,会把怒气转移到自己身上,如同银行的存款可以产生利息般,停滞在心中的怒气,他日会变成痛苦的根源。


  人生气时是在跟谁呕些什么呢?人根本是在跟自己呕气,而自己是自己最可怕的敌人,我们必须彻底根绝这个心腹大敌,因为自己最知道本身的弱点。


  愤怒加上情绪的煽动,会燃烧得更为炽热,尤其是情绪的背后还有欲望作为支持。在盛怒的当下,人会失去理智,变成伤人伤己的危险动物。愤怒会使人赔上自己的声誉、工作、朋友及所爱的人、心情的宁静、健康、甚至失去自我。


  释尊曾经谈及愤怒的破坏力。当一个人生气时,会有七件事情降临在他身上,因而造成亲者痛、仇者快。这七件事是哪些呢?


  一、虽然刻意装扮,依然丑陋不堪。


  二、虽然睡在柔软舒适的床铺,依然痛苦缠身。


  三、他会误认善意作恶意,错把坏人当好人看,并且做事卤莽不听劝告,而导致痛苦与伤害。


  四、他将失去辛苦赚来的钱,甚至误触法网。


  五、他将失去勤勉工作得来的声誉及名望。


  六、他的朋友、亲人将与之形同陌路,不再同他为伍。


  七、死后将转世投胎到畜生道,因为一个任怒气驾驭的人,在身体、心灵及言语皆显示不健全,而造成令人惋惜的结果。


——《阿含经》—— 


  以上种种不幸是敌方希望自己的对手能亲自身历其境的。但这也是愤怒能够为人带来的后果。

  

抑制怒气


  控制怒气的良方便是把不产生愤怒的原因放在心上,藉著意志力,把心智专注在有益身心的事上,以消除负面的情绪。要对侮辱我们的人表现出平静的一面是不容易的。虽然身体并没有受伤,但自我已感到受辱,因此便想反驳攻击。面对侮辱,而回报以谦恭与尊重的态度是非常困难的表现。然而,人格的挑战正是端视我们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考验,似乎从小我们就喜欢采取报复行动以满足虚荣心。


  心怀他人淩辱我、鞭笞我、击溃我、掠夺我的想法的人,将无法浇熄仇恨之火。


——释迦牟尼佛—— 


  是光明而非黑暗,才能驱散黑暗。是仁慈的爱,而非仇恨的心,才能克服恨意。


  有些人像刻在石上的字般,易怒并持续了近一世纪般长久。有些人则像写在沙里的字般,易怒,但怒气很快就消弭于无形。有些人则如写在水中的字般,不保留任何已成过往的想法。但最完美的是如写在风中的字般,让侮辱与难以入耳的批评在无意中擦身而过,他们的心中永远都是纯净而安宁,呈现出光可鉴人的一面。


  纵使对他人不平的待遇感到气愤不已,仍应抑制怒气。因为我们处在受扰的心灵状态中,心志无法维持在正确的路线上。当愤怒时,必须警觉自己的怒气,冷眼观察我们的愤怒,当作一种心理状态,不要接近导致愤怒的事物。生气时,应该训练自己观测、分析自己的感觉,藉由不断的自我分析,将使人更有自信控制自己,且不至于做出愚不可及、毫无理智的事情。释尊的箴言是:


  所谓好,是在行为上有所约束;


  所谓好,是在言谈中有所节制;


  所谓好,是在心中保持分寸;


  所谓好,是在任何事上皆得宜。


  至高人品的人会在各方面克己自励,


  因此能够从悲苦中释放。


  不是所有的人都会采取同样的态度来抑制怒气。其中一个颇具效果的方法便是施行‘时间延宕法’。汤玛士·杰佛逊为这个策略下了结论:‘生气时,在开口前数十下;如果愤怒异常,那就数到一百吧!’


  有个口诀可以更有效的控制自己的脾气,每天可以在心里对自己多念几次:


  我可以抑制自己的怒气,


  我可以缓和自己的暴躁,


  我可以常保冷静谐和之心,


  我可以如岩石般屹立不摇,


  我对自己有信心并充满希望。


  藉著重覆这些话,我们可以增强信心及换取心灵上的平静,即使是面对冷酷无情的人,也可以牢记释尊所言:‘倘若有人愚蠢地戕害我,我会还以无限的爱;愈是恶意地对待我,我愈是以谦冲的态度相待;我会因而得到善果,而他却落得恶名昭彰。’


  一个邪恶的人侮辱一个德性崇高的人,犹如一个人抬头向天吐口水般;唾液不仅没有污损了天,反而弄脏了自己。毁谤者宛如向人撒沙土的人一样;逆风时,尘土将吹向撒土者的身上,因而反受其害。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受到迫害;不幸反会缠绕著毁谤的人。


  ●


  睿智之人从不向愚蠢之人挑战:有只野猪曾下定决心想当森林之王,于是从休息的粪堆中挺立起来,跑到狮子的地盘上,想与森林之王挑战。当然狮子只是嗅嗅这只臭气冲天的动物,不予理会便自行走开了,甚至连裂嘴怒吼的程式都免了。这则故事在阐释:当聪明人被心智愚蠢的人挑战时,有德性的人不应在他们身上浪费时间。


  ●


  释尊对于驾驭愤怒也给世人一些指引,假如能够遵从,必能有所裨益:


  仔细回想释尊对我们的开示,藉此理解愤怒的危险及对思想造成的伤害。回想我们所恨的人的一些优点,倘若我们将他拙劣的人格弱点,视而不见,并开始念及他的本质善良及曾做过的好事,如此怒气可能会缓和下来,心中更会充满慈爱。


  牢记因果报应,今日种的因,明日则变成果,万物都是如此的。明了这个法则,便不容易对他人动怒,相反的,还可培养慈悲为怀的心,而他人则必须面对自己劣行下所种植的恶果。


  对所有的人、事、物均散播一份慈爱。常保关爱及慈悲心的人,会得到更多的恩赐。


  对于错怪或伤害自己的人,我们的思想不要被仇恨所蒙蔽,心怀怒气对自己比对他人所造成的伤害,将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即使活在仇恨的环境中,也要努力经营一个充满欢乐与爱的生活。

  

第六章 自私的隐忧


  私心戕害一个人的人格及心灵成长。


  一个以自我为中心且自私的人只为自己而活。他不懂如何去爱或学习尊重别人;为芝麻蒜皮小事斤斤计较,生活变成永无休止的痛苦,时常疑心他人是自己的劲敌,并嫉妒别人的成就与功业,此外,他贪图他人的财产,无法忍受别人的快乐。最后,把自己的思想导向歧路,成为社会上的危险人物。


  且不管是贫是富,自私的人永远受贪欲所支配,不会餍足,对自己所拥有的从不知足。圣雄甘地曾说过:‘这个世界可以满足每个人的需要,却无法填满每个人的贪念。’如果一个人是富裕的,他会担忧房子、田地及所有的财产。并且想尽办法要赚更多的钱,不愿意让任何属于自己的东西与他人分享,即使是个十分合理的理由也不肯。他随时要担心被抢、被绑架或被欺骗,成天烦恼自己的事业及员工的诚信度,烦恼死期及遗产会被他人如何瓜分。而在另一方面,倘若这个人很穷,他会一直追求财富,当他无法用正当方法及辛勤工作获得财富时,他会藉助旁门左道,以满足自己的欲求。


  私心乃源自错误的观念及无法看清生命的真相,源自渴望以及自我膨胀。私心是个十分具有破坏力的力量,若没有采取预防及正确的措施以减少负面的情绪,可以导致源源不断的苦难与悲愁。有谁曾细细思量威廉·格莱斯的话呢:

 

  私心乃人类最大的诅咒。


  思想是种力量,自私更是一种强劲的负面力量,会招致不良的影响。这与一般的道德法则相符:思想的因,导致行为的果。痛苦及灾难乃源自邪恶的念头,而快乐便源自良善的思想。


  我们受思想操纵,长久的恨意或心中怀著仇怒会将人撕成碎片。强列的恨意宛如细菌般导致身体不适并引来疾病。假使人不幸有个敌人,让憎恨深入心中,仇恨变成永无止尽,便是对自己所做最最残忍的事了。

  

培养爱与同情的必要性


  处于困境中的天地万物均与灾难为伍,一般的人心中有丑陋的一面,但是很幸运的,我们也有善良的美德等待被挖掘。至于是选择德行抑或与罪恶为伍就靠自己了。一颗同情他人疾苦的心是需要经营的。唯有克服私心、修养良好品德、善解人意及慈悲心才可以带来幸福美满的生活。不该指责他人,挑剔他人的弱点和错误,而忽略了此人的贡献及善良的本质。


  在《法句经》中,释尊说:‘世上的仇恨不是用仇恨来平息,而是用爱。此乃不变的原则。’耶稣也曾教过人自然法则:‘人应善待那些恨他的人。’


  善行是引领人走向本性中良好的一面,恶行则会招致破坏的后果,活在憎恨中的人终会死于恨意中,犹如靠剑生存的人终将丧命于剑下般。每个邪恶的思想如同自己拔剑指向自己,只要能领会这事实,就不该怕自己会产生邪念及自私的想法了。


  宗教的真理是:邪恶只能靠正面力量来克服。爱及同情心是化解仇恨的解毒剂,友好则是愤怒的矫正器。正面力量的存在,暗示负面力量的消失,爱及同情心、友好亲善的态度是我们最珍贵的财富。


  没有什么外在力量能像内心的想法(心识)一样,影响我们。‘一个人的思想造就他的行为’。此乃确切的事实。


  自我超越确实远比征服其他敌人要来的困难;即使是神祇、灵魂或梵天(印度神话,一切众生之父)均无法使自我压抑的人自束缚中释放。


——《法句经》—— 

  

第七章 克服嫉妒及私心


  私心乃嫉妒之因,且嫉妒助长私心。


  曾经有只蛇的头部和尾部互相争吵谁才是领导者。尾对头说:‘总是你在带头,实在不公平,你应该偶尔也让我领导啊!’蛇头答道:‘不可能的,因为这是我们的天性,我本来就是头,无法跟你替换。’


  争吵持续了好几日,直到有一天,蛇尾忍无可忍便一马当先爬得比头还快,并赶紧窜到树旁。蛇头无法赶上便决定让蛇尾自行主张。但不幸的是,蛇尾看不见该往哪个方向进行,这条蛇便掉入火坑中被烧死了。


  有些人从不满足自己现有的财产且嫉妒那些比他们拥有更多的人,藏匿在这些人内心的嫉妒感使他们不知把握现有的快乐。在他人眼中已经做得有声有色的人,仍然汲汲蝇蝇的追求,并为有人比他们更好而感到痛苦。这些人应该探讨自己的内心,评估自己所接受的恩赐,而非一味的嫉妒他人。

  

嫉妒的起源


  嫉妒的根本原因乃是私心。当一个人变的古怪异常,生活以自我为中心时,他会视所有的事物为潜在的敌人。会羡慕他人的成功,并垂涎他人财产;此外,他无法忍受见到别人快乐,且嫉妒他人的成就。最后,变得完全无法与人沟通且极具危险性,而时常制造许多事端。问题也是来自诸多原由的:


  ●


  许多烦恼源自于心:有一只狗四处旅行,想看看自己国家的风貌。未料,几天后便自他方归来,朋友问它是否途中遇到其他困难,它说沿途上遇到许多人和动物,他们并没有找麻烦而让它自由来去。


  ‘唯一面临的问题是由我们同种的狗制造出来的,’它答道。‘它们不让我静心走走,反而向我吠叫、追赶并想咬我。’


  ●


  同样的,当一个人成功时,不认识他的人不会来烦他。不幸的,他必须忍受他的朋友及亲人的嫉妒,对他开始造谣生事,制造阻碍。在这种情形下,应该试著培养耐心,或许可以这么想,与陌生人打交道比自己的亲友要单纯许多。


  自私会导致错误的观念,而看不清生命的真相。自私是个极具破坏力的情结,因为欲望会招来一连串的痛苦与悲惨。我们应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以抑制这种负面的感情。


  思想是促成美事的力量,所得的果正是思想所种之因所致。根据宇宙的定论,我们的痛苦与快乐完全肇因于自己思想的邪恶或正直。倘若不幸有了敌手,让恨意深植心中,是对自己所做最糟的事。


  我们都与苦难为伍,且受难于痛苦之中。是要修养品德抑或和罪恶有所牵扯都是自己的抉择。因此,假如他日我们无法忍受看到或听到他人的成就时,就应该重新评量自己的观点了。

  

心灵的觉醒


  藉由回顾、检视人的负面想法,将会发现只有自己才能扰乱自己平静的心与内心的平衡。与他人比较时,由于想到自己无法与别人并驾齐驱、或他人的成就总是超过自己,而为自己带来痛苦。潜藏嫉妒心对任何人都没有益处,此外,嫉妒心是世上许多分裂、不和的原因。


  我们应了解负面的情绪如嫉妒、愤怒及憎恶会遏阻心灵的成长。必须努力从诸多不良的影响中解脱出来,嫉妒不能为自己带来朝思暮想的事物,反而会引人走入憎恨、焦躁、身心憔悴的死巷。


  随时对邪恶的念头提高警戒心,每当心存不善时,必须试著将其转换为善良的思想,要对自己心中的思绪严加督正。藉著循序渐进的自我觉醒,我们可以摆脱恶劣的思想,而不被它所奴役。

  

应付嫉妒心


  既然已经了解嫉妒的危险,我们应该投入更多的时间及精力,以培养对人的慈爱与同情。想想,纵使他人更上层搂,我们又有什么损失呢?反而应该立身朴质、铲除自我中心的欲望,并为他人的喜悦而快乐,拥有这些纯正想法的人才是有福之人,对整个世界也是一种恩典。我们应该体会他人的痛苦,而产生同情心,并且摒除自私的想法。唯有克服私心,修养品德及体谅他人、慈悲胸怀时,才能达到快乐满足的生活。


  释尊鼓励其弟子在他人快乐时,设法去体会他们的喜悦,这是对付嫉妒的解毒剂。在他人成功、飞黄腾达之际,应该抱持喜悦恭贺的态度。对于自己所爱的人成功了,要这么做或许不难,但对敌手诚心敬贺就很难办到了。然而,只要详加思考:‘难道我们不想要功成名就吗?难道我们不希望他人诚心的恭贺我们吗?假如我们希望他人如此待我,他们一定也期望我们为他们的成功、幸福与快乐而祝福。’抱持这样的态度可以使人从痛苦及毁灭中解脱,因为我们知道恶意和恶行均源自于嫉妒之心。也可防止自己阻碍了他人的向上之心。


  在另一方面,我们对于那些觊觎自己成就的人应有包容的心。他们的反应有时是因为我们表现得不够谦虚的缘故。在比我们失意的人面前,切勿炫耀自己的成就;在成功之际,应回顾以往失败的经历,才能更了解表现不如人的感受。


  当他人因嫉妒而与我们公然作对时,勿使自己陷入愤恨之中,并应该提醒自己,如同每一个人,我们是自己行为的主人。应想想:‘我为何对他恼怒?愤怒不能解决问题,只会使事情更加恶化,恼怒只会牵扯出一连串恩怨,使自己痛苦万分,如果对他回报以憎恨,如同手执燃烧的冥纸,掷向他人身上般,而徒然伤害自己。’在此有则清楚描述一个法师如何说服一个嫉妒的敌手,而毫不动怒的故事。


  ●


  你有办法让我听命于你吗:从前有个法师,他的论道广为各阶层人士所接受,因为他从不用晦涩的字汇,而是以内心的诚意与听众沟通。


  一天晚上,有位从别的宗派来的禅师加入他的言谈,这位禅师对于法师能吸引广大民众感到十分不满,其中甚至还包括他以往的追随者。这位以自我为中心的禅师打算与法师好好辩论、较量一番。


  ‘喂,法师!’他叫道:‘等等,其他人可能听从你的话、遵从你,但像我这样的人是无法对你产生任何敬意的,你有什么本事让我服从你呢?’


  ‘到我身旁来,我表现给你看。’法师说著。


  禅师隔开人群并自傲的站在法师身旁。


  法师笑了笑:‘到我左边来。’禅师依言而行。


  ‘不,我想你站在右边我们比较好说话。’法师说。禅师又自信满满的踱到右边。


  ‘你看!’法师说:‘你正在服从我呢!我想你是个非常温和的人,现在去坐下来听讲吧!’

 

第八章 应付敌手及批评


  主啊!请你将我从朋友的恶意批评中解救出来,至于敌人,我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伏尔泰—— 


  没有人敢理直气壮、大拍胸脯说自己没有敌人。甚至伟大的宗教家大公无私、造福人群者如释尊、护持神、耶稣、穆罕默德,或是伟大的哲学家如苏格拉底,社会改革家如林肯及和平之父甘地等先圣先贤,都有与之对抗的敌手,何况是世间的凡夫俗子呢?这些伟大的救世主及领导人极具耐心的忍受敌手的残害与抨击,而不违背自己的原则。甚至有些人视原则高于一切,因而失去生命。


  曾几何时,为他人著想的人竟也常遭心怀恶意之人迫害,似乎善与恶总是不断的冲突。当一个人努力做好事时,有些人老是喜欢挑他的毛病,而吝于表露出赞美之意。不论是对于做过的事或未做的事都有人埋怨。释尊有一位弟子,名叫阿苏拉,他抱怨门下弟子不易传道,且对弟子们回答问题的方式感到不满。释尊说:‘人会抱怨别人太安静,也会抱怨那些说太多话甚至抱怨言谈适当。因此,世上没有一个人不饱受抱怨之苦的。’


  人必须做好心理调适,随时有接受责难的准备,即使这些毁谤毫无根据。林肯对应付批评有一套审慎又实际的方法。他说:‘即使我们对他人的抨击反驳,可能还是换回不了小店关门的命运,我以竭尽所知所能的态度去做事,不到事情尽头,绝不罢手,如果最后证明我是对的,那么他人的批评又有什么关系,如果事后显示我是错的,那么,即使十个天使的保证,也是枉然。’

  

心中的镜子


  一个人的思想和信仰塑造了他的生活、经历与环境。宛如镜子般,每一个人心灵中的自我意象反映在真实自我上,可以由外在的我看到自己性格及内在想法。人若领悟不到自己的性格乃是思想与信仰的影响,他便成为环境的牺牲者。然而只要他察明这个真理,就可以自丑陋的思想中挣脱出来。


  一个人看到他人的丑陋面正是自己本性的反映。因此,人不应急切的将自己内心不健全的思想及憎恨投射到其他无辜、不幸的人身上。让我们抱持耐心,切勿立刻对他人骤下评断,应该将心比心,从更广的角度来看事情。试著去探索事情的原委,抱持这种态度可以使人过著与世无争、平静的高尚生活。让我们谨记释尊的教诲:‘一个时时观察他人过失的人容易动怒,非但不能消除他人的污秽,反而会增添自己的污秽。’波顿·贺尔写著:


  我用批评的显微镜看哥哥,


  说:哥哥显得多么粗糙啊!


  我用轻视的望远镜看哥哥,


  说:哥哥是多么渺小啊!


  然后我看真相的镜子,


  说:我与哥哥多么类似啊!


挑剔他人的错误


  看见他人的错误是非常的容易,然而要承认自己的错误,就困难之至了。佛家说人们像除去米糠般挑剔他人的错误,然而当隐藏自己错误时,却像只狡猾的猎鸟般掩饰住自己。我们不应该时时钻研他人的错误,或是批评他人已完成或未完成的事,并且时时谨记自己的职权和怠忽之处。


  牢记这些珍贵的教诲可帮助我们洞悉自己的本性,抑制不良的想法,以顺正道而行。倘若人有专挑毛病的心态,就会认为即使玫瑰也有刺。在欣赏美丽之际,为何还要介意瑕疵呢?每个俗世之人都难免有过失啊!要记得没有人是完全的坏或彻底邪恶的。


  下次开始挑他人毛病时,深记以下罗勃·路易士·史蒂文生所说的话:


  最坏的人也有这么多的优点,


  最好的人也有这么多的缺点,


  任何一个人都没有必要去找他人的错失。


  

遭人批评时该做什么?


  当有人对您生气时,问题的原因可能源自阁下所做的事,倘若是阁下的错,赶紧俯首认罪,并为自己错误的行为致歉。倘若遭误解,与对方来一次心与心的交谈,并欣然倾力相助。相反的,如果对方已因嫉妒而怒火中烧时,实不应该用愤怒还以颜色,虽然这是自然反应,然而开战不能平息战争,只会造成冤冤相报,何时能了呢?最糟的情形不过是结局的不公正。释尊说:‘胜者招致憎恨,而落败带来愁苦,只有放弃胜败之心,才能快乐、平静。’


  以慈爱克服愤怒并非容易,而且包含某些程度的自我控制:意即为了快乐和安宁,必须克制自己的怒气。释尊说:‘无论在多少次战役征服多少人,唯有能征服自己的人才是最伟大的胜利者。’这需要耐心,但所获取的结果是值得此项努力的。


  另外,真挚的微笑。倘若您对敌人微笑,表现出爱与仁慈的慈悲思想,奇迹便发生了。快乐的笑容有正面积极的力量,能够溶化你们的心墙。只有爱才能够将负面的思想转变为积极的念头,愤恨只会造成敌手立场更为坚定。


  他将我摒除在小圈圈外,


  视我为异教徒、叛党之徒,极尽嘲讽之能事,


  但爱让我拥有智慧战胜他;


  让我们将他带入我们的圈圈内。


    ——马尔侃—— 


  聪明人不会以仇报仇来摆脱敌人,因为如此一来,便如滚雪球般,塑造更多的敌手了。征服敌人较适当的方法是向他们表示亲善及谅解之心,找出他们的需要及中伤自己的原因,然后,试著学习称赞他们,而不是严加批评。虽然此举不被大多数的人认同,然而却十分有效。奥斯卡·王尔德(英国剧作家及小说家)曾说过:‘要原谅敌人,因为再也没有任何事比此事更令他们恼怒的了。’尝试过此法的人证实这是最有效又切实际的方法,能使敌人变成朋友,这也是佛家的哲学。


  佛陀教人要以仁慈克服愤怒、贤德克服邪恶、慈善克服私心、真实克服虚假。


  在恼怒他人并将之视为敌手之前,只要回想两件事:


  一、人心怀恨意即须承受比敌方加倍的痛苦。假使想摆脱最大的敌人,应该先平息自己的怒气。


  二、我们不只从朋友身上学习,也学自敌手。给他们怀疑的权利,他们可能十分有理,倘若不注意他们说些什么(反而对他们的行为感到愤怒),可能会失去一个学习、改善的机会。这意外的新事实也许很重要,因为与自身息息相关,即使是朋友也会碍于友谊,而不指出我们的弱点。假如我们能敞开心房而不贸然断定,即使是敌人,亦有与之看齐的优点。

  

不要害怕遭受批评


  甜美亦可能会导致厌烦。赞美是甜蜜的,然而过多的赞美可能招致人的厌倦。评论犹如苦药或令人痛楚的针剂:当然令人厌恶,却对我们著实有益。


  不用害怕遭受批评,应该牢记没有人可以真正避免批评,即使是伟人亦同。批评是无益的,因为它使人处于防备状态,令人拚命想保护自己。批评亦是危险的,因它伤害人的尊严与骄傲,造成对他人的怨恨。但批评也有建设性的一面,我们应该倾听他人对自己的评论,尤其是具建设性的,并接受自我改善的机会,我们应该抑制自满,而不对他人的批评心怀恨意。对于抱持不同观感的人,我们不应该立刻贴上标签、烙下记号视为敌人,并非所有批评我们的人都是敌手,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正面的态度,而且专注聆听批评的内容。对我们的评价有否根据?或是否有值得学习的事物呢?自批评中,我们也许可以找出自己看不见的弱点。


  而另一方面,我们或许会遇到固执己见的人,对他人的善意不予理会。此时,我们可以试试用和平渐进的方式与他们沟通,也许徒劳无功,亦毋须心怀恨意,而对他们施以报复的手段,因为如此一来,自己也会陷入他们打滚的泥泞中,与敌手相去不远,同时也污染了自身。很多人常会介入无关自身的事,想要恶意去伤害或批评他人,最后,反而自己陷入困扰之中。


  同时,也不该过于吹毛求疵。对他人的事追根究底、从中干涉。以下有则关于东方的民间传说,可以阐述这一点。


  ●


  勿多管闲事:从前,有些伐木工人正在砍伐一根倒地的树枝。他们将树干一劈为二,为了让工作进行顺利些,便用一根楔子嵌入二半树干之间,在近中午时,大家想休憩片刻,便留下插著楔子的树干在原地。不久,来了一只猴子,它想知道楔子在树干上有何作用,便跨坐在树上,尾巴悬在劈开的树中间,在用力的摇晃楔子之后,终于把它移开位置了,但此举让树两端猛力撞击并压碎了猴子,猴子因而丧命。


  ●


  当有人对你出言不逊时,该怎么办呢?你可以做下列检讨:对手的言行举止对我来说公平吗?倘若他们毫无事实根据,那么,与其愤恨不平,不如将事情淡化处理。你甚至应该同情他们,因为作恶多端的人最终只会伤害自己。倘若你是无辜的,就视对方为无知的人,需要人引导吧!记得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曾说:‘天父啊!请原谅他们的无知,而非他们的所为。’


  避免此类问题的方法是尽可能减少与不善的人接触的机会。这是为何释尊曾说:‘假如你没有任何可以信赖的朋友,最好还是独居一隅,各自生活。’


  也许这并不可能,倘若我们必须与自私自利、一心想从我们身上夺取利益的人打交道的话,该如何是好呢?这些人宛如蚊子般,不但吸取血,还传播病毒,果真如此,那么不要给他们任何机会伤害自己。《法句经》中记载:‘让我们快乐的活在仇人之中吧!’没有理由把自己陷入复仇的漩涡中,虽然这主意十分诱人。试著从这些微不足道的麻烦中升华,我们之所以会动怒,是因为尊严受到严重损害,倘若能够撇开这些错误的自我观念,便会了解没有什么值得让人气得火冒三丈的事情,也没有一个集罪恶于一身,恶贯满盈的人。


  在修养耐性与体谅时,不应该使自己为他人所利用。在面对不公正的攻击时,应该冷静维持自己的尊严,同时亦不放弃崇高的原则。


  ●


  你可以踩我一脚:有位年轻人在走向火车包厢的走廊上时,不慎踩到一位旅客的脚。虽然道过歉,年轻人还是惨遭男旅客愤怒严厉的斥责。


  ‘亲爱的大人,’年轻人说:‘难道您看不出这是不小心的吗?假使您对我的道歉仍不以为然,如果您喜欢,可以踩我一脚。’


  男旅客对自己所为深感愧咎,便不再斥责这位年轻人了。


  ●


  有些人或许会觉得上述的小故事很值得赞扬,道德高超,但是绝对无法做到,并且在这适者生存、事不关己的世界中太过于乌托邦式了。的确,要做到这般境界有点困难,但还不至于办不到。虽然有人以犯罪为乐,但他的本性中还拥有潜力,能克服邪恶,以及自罪恶中解脱。有些人只为短暂的暴利而误陷法网,但是为长远打算,他们应该循正道而行。通常,眼前的利益蒙蔽了急欲获利的人,使他无法将眼光向远处看。假若他能瞭望更宽广的视野,纵使无法转劣为优,至少会注意到,对自己施以仇恨者,不反以仇恨施之,可减轻不少罪孽。


  不应该因遭受批评而放弃自己原本已做好的工作,倘若自己处事得宜,情操正直,有继续奋斗下去的勇气,不受舆论的影响,那么,这样才是真正了不起,无论处于何地,皆可轻易的将成功操之于自我的手中。


  那些牺牲时间为民服务的人获得掌声,同时也饱尝批评,因为有些人会嫉妒他们。此乃尘世中自然的现象,犹如结香甜可口果实的树遭到更多人以石头去掷一般,树大招风啊!


  释尊说:‘崇高道德的人不会偏离正道,欲望不再紧随著世俗的喜悦而来,让所有事情顺其自然,智者不论处在喜悦或悲苦中,都能心存平静永恒之心。’


  第一次以光辉的慈爱面对敌手时,勿期望见到立即的效果。倘若尽了力而无回报时亦不要气馁。必须更具信心、决心和毅力,奋勉实行以战胜敌手。藉此,给对方一个知道自己错误的机会,他必会感激你的仁心与勇气。


  在试著赢取友谊或平息口角之争的过程中,事实即是事实,不必扛下自己来犯的错误。倘若你真的犯了错,应该坦然谦虚的承认。然而,倘若自己是对的,严守原则,并抱持一颗纯净的心,远离气愤、憎恨与复仇。另外,不应该轻视小国小民或弱小地区的民族,以为他们毫无防范之力。事实上,俗语说,伟人之所以伟大在于他如何对待小人物。


  即使是弱势动物,如果互相合作也能战胜凶猛的野兽。


  ●


  团结就是力量:有一只大象曾撞倒一个栖在树枝上的鸟巢,结果鸟巢及巢中的蛋尽皆毁坏。母鸟十分难过,但大象只是阔步离开,甚至没说句抱歉的话。母鸟便飞到啄木鸟处求救,啄木鸟找到大象,啄出它的眼睛,而后成群的苍蝇停伫在大象的眼窝上,散播病毒。一度壮硕的大象现已盲了眼,无助的到处奔窜,寻找水源。母鸟仍旧不肯放过,到处寻求声援,予以报复,于是请求青蛙待在一个大枯洞旁呱呱叫著,大象以为有水,直冲洞口,便摔进洞里死了。由此看来,母鸟、啄木鸟、苍蝇、青蛙们均是弱小的动物,却可以杀死一只如大象般的庞然大物。因此少数民族只要祸患与共,也可以改变世界的命运。

  

第九章 控制不稳定的情绪


  喜怒无常的人不只在社会中制造不愉快的气氛,而且呈现出一付丑陋的表情。


  每个人或多或少受到情绪的影响。我们应试著去了解自己的心情,以便能够支配它,避免做出令人遗憾的事来。处于情绪大起大落的压力下,应该延缓做成重要的决定。因为在愤怒或恶劣的心情下,我们无法看清事实,考虑欠周详,无法达成完善的决定。相反的,当我们兴高采烈,得意洋洋时,更易懈怠,思考较不客观,所做成的决定也容易有成见。因此,需要花点时间让心冷静下来,分析问题,反覆思虑。一颗平静的心不会受到喜怒无常的影响,所下的决定或判断将会更客观,而易臻于完美。


  心情的改变呈现在脸上,可藉由看镜子得到印证。这是个治疗情绪不稳的锦囊妙计。当我们看到镜中怒目而视或闷闷不乐的怨怼的表情时,令人忍不住想咧嘴而笑。相反的,如果我们微笑,放松脸部肌肉,便有振奋精神令自己欣喜的结果。


  我们举棋不定的心情亦显示出瞬间的心灵状态,在反覆无常的改变中,人视为永久的‘自我’仅是个幻象罢了。当人快乐、悲伤或愤怒时会说:‘我好快乐、悲伤或生气。’无论如何,此乃保守者表达自己的方式。然而,感觉到这些心情的我在哪里呢?在脑中、在心中、亦或灵魂中呢?倘若仔细观察自己,将会发现没有一个永恒的‘我’,只是一连串的身心状态,忽起忽落。道元禅师说:‘学佛就是学著静观自己,静观自己便是忘记自己,忘记自己就是视自己为万物之一。’


  倘若真有永恒的‘我’,这个我会一直是相同的,没有任何改变。我们永不会变老。因为这些精神力量起落太快,以至后人以为这是不断的、永恒的。有如我们很难相信地球确实是绕著太阳转一般。假如我们视真实的自我并不存在,那么我们所有的情绪——无论好或坏的——只不过是通达恬静及和谐的阻碍罢了。理解这点便可以更容易的驾驭情绪。


  想像身体如同一辆公车,而所有的心境是乘客,乘客若想坐在司机的座位上驾驶方向盘,试想结果会如何?一场意外或惨遭横祸是可想而知的。假如不知如何处理性格中不稳的情绪,便可能造成类似的灾难。


  所以,司机必须减少乘客的人数,沿途让一些人下车,抛开喜怒哀乐、贪婪、嫉妒、憎恨等情绪。用这种方式分开注意力,那么,就不会有人想要争夺司机的位于,司机既可以安心驾车,又可以掌握完全驾驶的权利,身心皆在自我意志的支配之下,便可以随心所欲,想开往哪里就开往哪里,你将是自己的主人,主宰自己的命运。


  ‘自我’这个观念惹来不少麻烦。因为我们一直以为有个永恒的自身或自我,因而过于重视自己,时常认为自己的需要比任何一个人都来的重要。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我们不会为他感到高兴(虽然理当如此),反而奋不顾身的挖掘他过去的隐私、家丑,将之公诸于世。同样的,倘若他人长的较俊秀或做事较有技巧,我们又萌生妒意。而对抗这些负面的情感最好的方法,便是对他人成就,同感喜悦。试著卸下隐藏于胸臆的自傲及优越感,便可以结交到更多朋友,否则只会带来更多的烦恼。


  缺乏同理喜悦的心还会引起另一项错误。我们不愿承认自己的成就是得自他人的援助,好朋友通常会离开,就是因为人们通常不知该如何答谢朋友所付出的友爱。今天世上还有许多成功的人,不愿相信既有的一切乃得自父母的帮助,人而忘恩负义至此,实须花所有代价根除才行。

  

深思与仁心


  当心情不好时,有些人会残酷的对待那些比他更不幸的人,大发脾气,以提高自己的优越感。‘我找不到任何慈悲为怀的人’,有个作家这么说著:‘我仍然能记得我的理发师,厨师及邮差都是和我一样,是上帝以相同的黏土捏塑而成的。’假使无法与人为善,便会摧毁心灵的宁静。因此,我们必须深记平日所遇的每个人均有其生存的自尊。


  为他人著想的行为可大可小,原则是相同的。那些以外交手腕及策略对待员工的人,将很难得到喜悦,而一个快乐、有冲劲的部属正是任何组织最大的宝藏。替他人或动物著想的必要性可藉由以下的故事表达无遗。


  ●


  切勿匆促行事:从前有个国王受教于一位名闻遐迩的驯马师,学习驾驭的技术,就在四轮马车抵达空旷的原野时,马匹甚至还没有机会暖身,国王就开始用皮鞭鞭打马匹,想与师父相互较劲,所以,很快的国王就远远落后在驯马师的后面了,不论他怎么用力吆喝、鞭笞也徒劳无功。国王非常生气,他召唤驯马师:‘显然你并没有把最好的驾驭技巧教给我。’


  ‘陛下,’驯马师回答,‘我已经教完了所有驾驭马车的技巧,实在是陛下过度急切了。我们骑师有个准则,就是先考虑到马匹的状况,然后再与之配合。当陛下落后时,变的心焦异常,以至慌乱的鞭打马匹,丝毫没有考虑到它的安危。陛下,您只关心是不是能取胜而毫不在意马匹的感受,这是您失败的主因。’


  
对每个人寄予同情


  ‘不寻求毫无价值的快乐,在崇高责任的喜悦中寻求快乐。’源于释尊的指点,这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人与人相处的道德教诲,而非抽象虚无的信念,并且能够带来自我成长与创造社会幸福快乐的秘方。


  即使有些人不受情绪变化的影响,也会表现出愤怒、憎恨之情。倘若人们能够对他人仁慈和体谅,人类的历史可能会重新改写。然而,纵观历史,显示人对施与痛苦比减轻更有兴趣。这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看看周围的人,爱因斯坦曾说:‘这个世界太危险了而不能居住,不是由于人们作恶多端,而是因为人通常坐视不管,任由事情发生。’


  由于人的愚蠢和无知,无法看穿施加在他人身上的痛苦,矜弱无助的动物遭到所谓文明人的虐待或捕杀,来满足追求舒解身心或冒险的心态。而贫穷无辜的人被无情的剥削,好满足现代社会的欲望。因此,许多人必须为少数人的娱乐和兴趣而受苦。


  攻击毫无防御能力的动物,或自私的利用他人令人感到不齿,然而嘲笑他人,或非人道的行为对待他人,并引以为乐,更能够暴露出人性中脆弱和黑暗的一面。只有愚蠢的人才以作奸犯科自得其乐。苦痛是所有生物都经历过的,我们都能感觉得出痛苦。然而,有些人竟以嘲笑他人的痛苦为乐,当他人欲加害自己时可就一点也不可笑了。看他人处在痛苦深渊中并不有趣,然而,不幸的是很多人却不做如此想。想要人格崇高,我们必须抛弃这些污秽的心思,无论是对待伟大或卑微的生物,我们都应予以同情与关爱。


  
第十章 养儿育女的重担及喜悦


  倘若我们没有对他人的服务表示感谢,那么又怎么能期望自己的孩子对我们怀有感谢之情呢?


  家庭是世上最古老的社会单位,事实上,它是缩小的社会模型,而且传递文明的火炬到下一代是每一代的责任。


  大部份的父母珍爱其子女。没有一个父母不愿牺牲、不满心怀著爱的为自己儿女的幸福著想。不幸的,受现代唯物论的影响及压力,使得父母的负担比以前沉重许多,甚至遭到家庭分裂的威胁,而远在人类文明之初,家庭即是最基本的社会结构,怎能轻易破裂?

  

父母的压力


  压力的来源有很多。首先,在近两百年来,经济型态剧烈地从农业转向工业,家庭不再是农业社会上的经济单位,父母外出工作,只在下班时刻才回家,孩童被称为钥匙儿童。他们工作的性质是分秒必争、且靠工作表现领取报酬,在经济不景气时,更濒于被解雇或是减薪的威胁中。


  而小孩也生活在各式各样的期望中。由于受到学校同侪及广告媒体的影响,孩童也暴露在各式各样的期望、消费和需求之中。另外,父母有时还会因为自己教育水准不高,而遭小孩批评与轻视。父母甚至与孩子没有共同的话题,而造成父母与子女间的代沟。


  这些转变带给父母极大的压力,很多人似乎无法应付孩子心理的需求。除此之外,许多人皆经历过本世纪两次令人颤栗的世界大战,他们改变对神的看法,过去人们认为神是仁慈的,他的关爱对世人一视同仁,在科技蓬勃发展的时代里,由于人类自身的经验与科学现象的发现,许多人开始对宗教质疑。

  

子女的压力


  很多父母本身有俗世的期望,倘若孩子没有依照他们的标准生活,便会感到失败及无助。对于孩子的世俗成就寄以厚望,与亲友、邻居街坊互相比较,完全忽略了精神层面的价值。于是,子女成为这些心理压力下的牺牲者,自幼即被灌输种种观念,如必须在功课上力求表现优异,找一份高薪的工作,登上金字塔的顶端,以及尽其所能囤积财富,但是很多父母忽略了子女的品德修养,例如感恩、诚实、正直、仁心、体恤及宽容等美德。对父母而言,追求财富及世俗的成就远比品德重要得多。


  由于这种社会压力,无论是非,不管后果,父母一味地鼓励孩子甚至强迫孩子认真工作,为所谓的‘成功’奋斗。他们强加自己的一套价值观于小孩身上,期望子女聪明伶俐、受人欢迎,出人头地。父母认为功成名就代表竞争、征服、与压制对手,却忽略了培养一个人内在和谐的必要性。


  不论小孩是否有兴趣,让他们参加电脑、音乐、芭蕾舞、游泳等才艺班,父母错认为这些活动对成功与快乐极为重要。但是,假如孩子有兴趣并具相当的天份,或父母想丰富小孩的自我意识及见闻,那么,追求健康的活动并没有错。陶冶心性及培养技艺的活动对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是必备的,而体验生命之美会帮助孩子更懂事、更富同情心、更能欣赏大自然的曼妙之处。


  父母自子女身上反映出自己的容貌及性格是很自然的。


  ●


  我的美貌和你的智慧:萧伯纳曾遇到一位风姿绰约的年轻女演员,有一天,她在萧伯纳耳旁轻声细语的说:‘假如我们结婚的话,生下来的小孩有我的花容月貌及你的聪明才智,不是很棒吗?’萧伯纳是个称不上英俊的人,他回答道:‘亲爱的,这实在是个很不错的建议,但假如我们的孩子有我的相貌及你的头脑呢?’女演员听罢,赶紧逃之夭夭了。


  ●


  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是很重要的。成功与快乐不只靠上才艺班学习这些技艺而已,父母不应让孩子处在这种压力下——能力不足却被要求有辉煌的成就;尚未具备领导能力时骤然领导他人,或成为一个明星选手却没有运动细胞。在这种不实际的目标下,小孩太早被迫进入大人充满压力和责任的世界,结果造成孩子总是疲惫不堪,导致对一切事物心灰意冷、漠不关心,而使他们无法享受快乐逍遥的童年生活。让我们不要把自己的野心转移到小孩身上,夺走他们应得的快乐童年吧!

  

发掘潜力


  父母应该透彻了解自己孩子的潜力,小孩将来才能依他的方式,在最好的时段达成愿望。由于小孩还不够成熟,无法筹画自己的未来,我们不能期望一个小学生计画大学、决定职业或安排婚姻,然而,有件事是确定的,那就是‘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人都有天份,都有潜力。在学校成绩较差的小孩或许是天生对机械很在行、或是个极具天份的厨师。因此,去了解小孩专精之处为何、性向为何,是父母的责任,父母应该要多留心子女的才能与天赋,并鼓励孩子为社会谋福利及自我理念的实现。依据小孩的心性,培养与训练日后谋生的专长。


  ●


  一套有效的口诀:在先前关于佛陀的本生故事当中,有一则消遣性的故事。从前释尊是位有名的老师。他传授知识、指示那些领悟力较高的学生,毕竟在当时几乎没有高级的学校,智力高的老师习惯短期留宿些学生,分别教他们艺术、语言及其他重要科目。他们较集中于道德修养、宗教性的知识,并传授如何成为一个不具攻击性的公民,因为学生十分关心日后的职业问题。释尊观察到一位学生,在读书上很不得要领,老师为此十分烦心,但却不给他任何压力,相反的,他设计出一套方法让这位学生能够具备谋生的技能。


  有一天,他召唤这位学生来到跟前,并和气的告诉他已学有所成,此刻该是他投注于家计谋生的最好时机了。随之,释尊教导他一个十分有力的背诵口诀以备不时之需。学生看到老师的殷切神情受到极大的鼓舞,便向老师辞行,并对未来充满希望及信心。时时刻刻留心于他所学的,他更加专注于老师所传授的口诀,而不做其他任何事,这口诀根据不同的状况,会有不同的意义。


  有天晚上,他睡在屋外,听到附近有人挖地的吵杂声。意外的,他醒过来并开始背诵口诀,诵词的意义是‘挖呀挖!你究竟为何而挖?’听到这声音,在挖洞的那人丢弃他的工具慌张的逃走了。感觉这般骚动,他起身出去查看究竟发生什么事,惊喜的发现一个金币盒。小偷显然早已埋藏前晚偷来的金币,现在正想把偷埋在地下的钱挖出来时,一听到吟诵的声音吓的魂不附体,拔腿就跑了。年轻人很幸运的拥有这些金币。国王耳闻这位年轻人有一套法力高强的口诀,一吟诵便可赶走所有的盗贼,便邀请他睡在宫殿大门旁。


  有一天,当他睡在宫殿门旁时,突然被窃贼挖掘的声音吵醒,他立即开始吟诵他的口诀:‘挖呀挖!你究竟为何而挖?’盗贼本想穿过宫殿围墙掠钱财宝物,一听到诵词马上放弃挖掘赶忙跑开了,门警及侍卫听到骚动,在宫中抓住盗贼并将他们绳之以法。门警及侍卫都知道是年轻人的吟诵口诀帮他们抓到盗贼,在国王了解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后,便邀年轻人住到宫中来,并指定他当国王的贴身护卫。


  年轻人受到鼓舞,非常快乐且勤奋尽责的在工作岗位上坚守职责。国王早已耳闻他吟诵口诀的法力,要求年轻人教他,国王把口诀深记在心,且每当有空时便朗朗上口。在偶然的机会下,有段事故发生了:军中最高指挥官欲行刺国王,图谋篡夺王位,便要求理发师在替国王刮胡须时趁机割断国王的喉咙,并答应付给理发师一笔优渥的报酬。翌日,理发师如往常般带著他的用具欲替国王刮胡子,并磨亮刮胡刀,如指挥官唆使的,准备割断国王的喉咙,当理发师用石头磨利刮胡刀时,国王恰巧开始吟诵口诀,意为:‘磨呀磨!我知道你为何磨刀。’理发师吓了一跳,双腿股战、跪地求饶。然而,国王对于刺杀一事毫不知情,便问理发师怎么回事,他又是怎么了,出乎国王意料之外,理发师揭发他是如何被最高指挥官教唆行刺国王的秘密,国王立即传唤他的内阁议员并判最高指挥官死刑,而那位教国王口诀的年轻人则代替指挥官的职位。


  ●


  倘若老师及父母尽心去了解孩子心灵的承受力、精神本质的习性及潜在天赋,那么,要培养孩子成为好公民就不难了。


  父母必须重新评估自己处于上位的态度,父母们彼此互相比较自己儿女在学业上的成就早已蔚为风尚,纷纷尽其所能鼓励孩子在成绩上有优异的表现,我们必须接受原来本质的他,而非期望中的他。不过,此为所有父母不知不觉犯下的错误,但也并不意味著父母可以任由孩子成长,而忽略养育之责或最高理想的追求。父母在考虑到孩子的天资、性向及能力之后,鼓励孩子达成目标,所有人并非生下来都是平等的,因此,父母必须了解孩子的潜力,并帮助他们朝这方面领域发展。


  父母应认清孩子的自然本性,而不是一味强加自己的观感于他们身上。要知道,并非所有的孩子都是天生的工程师或医生,只要给予鼓励与支持,自然能发挥能力并展现最大的潜力。


  ●


  天才儿童:从前有个男孩在写诗方面天赋异禀,却出生在贫穷的家庭。即使与人闲话家常,他也能不由自主地吟起诗句来,他的天资让许多人啧啧称奇,唯独他的父亲因不曾受过教育,无法欣赏孩子的天赋。有一天,他的孩子以诗句回答他的话时,他十分愤怒并开始鞭打小孩,小孩遭藤条鞭打时,以诗句回答父亲:


  慈爱的父亲,假如您必须鞭打我,


  请动手吧;


  然而诗句是我出生的礼物,


  并非我强求得来的赠品,


  亦非我能放弃的;


  慈爱的父亲,允许我,至少让我运用它。


  ●


  父母须确实提供小孩良好的教育环境,并具备合宜伦理与道德规范的指导,只有靠良好的伦理及心灵上的修养,小孩才能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发掘自己的潜在本能。佛学作家法兰西斯.史多瑞说:


  知识是世界上的成功之钥,


  沉思是领悟完美幸福的良器;


  而道德则为二者所需。


  父母教育领导小孩,不应只靠告诫来约束,亦应以自己为榜样,教导他们如何尽一己之责及实行义务,并对长者或父母表达谢意,唯有父母身体力行,孩子才有效法的榜样,才能学得更好、更刻骨铭心。


  ●


  把篮子拿回来:从前有一对年轻夫妇,他们与公公同住一堂,公公的脾气暴躁、不时抱怨,让夫妻俩心烦不已,最后惹得他们想摆脱老人。于是,先生把父亲装进大篮子中背在肩上,当他正准备离开屋子时,他十岁的儿子问道:‘爸爸,你要把爷爷带到哪里去?’年轻人解释道,他要留老人在山中一段时间让他自力更生。男孩静静的看父亲离开,突然大喊:‘爸爸,别忘了把篮子再拿回来哦!’年轻人吓了一跳,并停下来问儿子原因,小男孩答道:‘嗯……当你老的时候,我需要用这个篮子来装你呀!’年轻人赶紧把老人带回家中,从此细心照料,供给老人一切所需。


  ●


  有些心胸狭窄的父母常做些缺乏道德的事或在家中言谈粗俗。


  父母应特别注意在小孩面前所做的事。以下的诗对于抚育小孩的艺术有实际的帮助:


  倘若小孩活在宽容中,


  他便学会忍耐。


  倘若小孩活在鼓励中,


  他便学会自信。


  倘若小孩活在赞美中,


  他便学会赞赏。


  倘若小孩活在公平中,


  他便学会处事公正。


  倘若小孩活在安全中,


  他便学会忠诚。


  倘若小孩活在肯定中,


  他便学会喜欢自己。


  倘若小孩活在接纳与友谊中,


  他便学会在世间寻找‘爱’。


  很多肤浅无知的父母允许自己的小孩为所欲为,而不灌输任何道德规范的实例。父母在子女长大成人后能否成功的教育子女,实在备受争议。不应镇日神游太虚,应给予孩子正面的榜样,教他们仁爱、尊敬与和谐,以为世界的公民。


  父母忧虑的来源之一是子女不够听话或顺从。他们担心以后老了,不能得到子女的照顾。他们也惧怕自己的小孩会因自己错误的行为带来羞耻及不愉快,因此败坏门风。然而父母的爱远比孝心来得伟大,没有人会期待未成熟、毫无经验的小孩像父母对待子女般尽责及充满爱心,直到他们也为人父母,才会明了父母的价值及他们那份毫不保留的爱。


  有许多父母尽其所能的教育子女,施予他们良好价值观的范例,然而这些努力都因为孩子顽固、叛逆的本性而付诸流水。还有些无可救药的小孩出生在父母条件极佳的家庭。在此类事件中,父母毋须感到悔恨,因为自己毕竟已经尽了为人父母之责,父母应该做他们所能做的,否则只好接受他们无法改变的事实。纪伯伦写了几句意义非凡的话,提供父母细细酌量,也相同的给子女品味一番:


  你的孩子并非属于你的,


  他们拥有自己的生命与生活,


  他们藉著你来到世间而非源自于你。


  虽然他们还是与你共处一室,


  但并不代表属于你。


  你可以给他们爱,


  却无法给他们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


  你可以努力像他们一般,


  但别冀求让他们如你一般。


  释尊在《法句经》中谈过同样的事,一个智慧有限的人可能以为他的孩子及财富都属于他。然而,即使是他自己也不完全属于自己的,还谈什么孩子或财富呢?财富与子女都会改变,他怎能自以为拥有他们呢?


  有些父母会向他们已婚的儿女提出种种要求,这些儿女已有本身的烦恼,而且处于社会莫大的压力中,但当父母抱怨儿女不知反哺报恩时,儿女因此产生罪恶感与羞愧感,父母子女的距离只会更加遥远。然而,假如父母培养情绪保持平稳,不致过度要求子女,父母与子女之间会有更多的亲密及谅解,并造就家庭中最渴望的团结一心。

  

现代社会中的父母


  现代社会中最悲惨的莫过于小孩处在高度工业化国家中,缺乏父爱母爱所遭受的痛苦。当一对新人结了婚,总会计画生一群小孩。一旦小孩出生后,父母便尽最大的能力在道义上负起照顾儿女之责。父母不只要看小孩是否在物质上获得充份的满足;精神和心理方面也同样重要。


  父母亲对子女的慈爱及关心相较物质的供给更为重要。我们知道有很多父母不是出生于高尚的好家庭,却也付出许多心血把小孩一点一滴的拉拔长大。反而,许多富裕的家庭提供小孩所有的物质享受,但却剥夺孩子本应拥有的父母之爱,这种小孩将来长大后,一定会缺乏任何心灵及道德的修养。

  

第十一章 对死亡的恐惧


  生命到处充满无常,但死亡却是必然的事实。


    ——释迦牟尼佛——


  整个世界万物都怕死;然死亡对我而言却是一种难得的福气。


    ——古鲁——


  当精卵结合、生命开始的刹那,就宛如射出的子弹般必须达到最终目标。对生命而言,最终目标便是死亡了。不论我们喜不喜欢,所有的人皆必须面对这无可避免的自然现象,越早接受这个事实,人就越能掌握自己的生命,去追求理想。事实上,我们也不是那么受死亡本身所干扰,而是受困于对它所抱持的错误观念。死亡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盘据于心中对死亡的恐惧感。


  人短暂的生命为生理时钟所操纵,时光滴答滴答的消逝在时代的洪流里。当时钟老旧后,迟早我们是无法要求再待多一点时间,一旦时间到了,人必须有经过死亡的自然过程的准备。


  有位资深的护士曾说:‘如此多的人对死亡恐惧,一生皆活在战战兢兢的戒备中,到头来却发现当死亡来临时,它也如生命本身般自然,因为到最后的关头,多数人早已不畏惧死亡了。在我的经验中,只有一位妇人对姊姊犯下无可弥补的大错而似乎感到强烈的恐惧。’


  ‘当男人和女人走到路的尽头时,总会有些奇特及美妙的事发生。所有的恐惧、惊慌都消失了,我时常看到在他们了解这是事实之后,眼中显露出快乐与惊奇,此乃自然界美好的一部份。’


  犹如有名的内科医师威廉·奥斯雷所说的:‘在我多年的临床经验中,大部份的人临终时确实没有任何痛苦和恐惧。’

  

面临死亡


  所有的人,不拘性别、种族、信念均须面临死神的降临,没有逃避的选择。死亡是世界无法避免的过程,我们时常无法神色自若的面对自身的死亡。然而,除非人也能从死亡的恐惧中挣脱,否则他也无法从生命中得到自由。


  害怕死亡犹如害怕抛弃一件老旧的成衣一般。


    ——甘地——


  要忍受所爱的人消失在人间是十分痛苦的,因为我们与死者间的感情太深。这发生在一位有名的女士维撒哈身上,她在释尊住世时皈依佛门。在她失去深爱的孙女时,她拜访释尊,寻求消弭悲痛的解决之道。


  ‘维撒哈,你喜欢拥有如城中的小孩一样多的儿子和孙子吗?’释尊问。‘是的,我真心盼望!’‘然而城里一天有多少小孩夭折呢?’‘不少人!城里从未摆脱小孩夭折的阴影。’


  ‘那么,维撒哈,在此情形下,你会为他们逐一哭泣吗?维撒哈,钟爱百样事的人,同样也有百种悲苦,无所爱的人也就没有痛苦。这种人才能从悲苦中解脱。’


  当人与人发生感情时,必须也有心理准备,在别离时会付出的悲痛代价。


  对生命热爱有时也会演变成过分恐惧死亡的降临。因此即使是为了正当的理由,我们也不愿甘冒自身的危险,我们害怕疾病或意外会夺走珍贵的永恒生命。一旦领悟到死亡是必经的过程,我们会希望并祈祷灵魂能够继续留在天堂里,得到安全及保护。这种想法是建立于强烈渴求永生的基础上。


  根据心理学报告,许多心理压力是源自于我们拒绝面对现实,不愿接受生命的真实面。压力若不解除,便会逐渐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由于疾病而产生的忧虑和沮丧反而会使病情恶化,人不能选择疾病的种类,也无法挑选吉时去逝,但是我们绝对可以选择面对病情及死亡时毫无所惧。


  人往往被死后的身躯吓的魂不附体,然而,按理说活著的身躯远比死后的尸体更具危险性。尸体不会伤害人,但活人的身体却能够无恶不做,做尽伤天害理之事。因此,人害怕或恐惧尸体不是显得太过愚蠢了吗?

  

何谓生与死


  人毋须恐惧死亡,生与死如同一条绳子的两端,不可能剪除一端而希望保有另一端。生与死的奥秘其实很简单,心灵与肉体的集合——俗称五蕴——称为生。五蕴的存在称作生命。五蕴的消散称为死。而重新组合五蕴则称为重生。如此反覆循环、周而复始直至我们达到涅槃的极乐世界。


  有许多说法可以阐明这简单且自然存在的‘死亡’。有些人认为死亡代表没有来世,在宇宙间完全消散,有人相信轮回是由一个肉体进入另一个肉体;而有些人则以为是灵魂飘浮不定,等待审判日的来临。然而对佛教徒而言,死亡只不过是短暂存在的暂时结果,并非所谓‘生命’的结束。


  每个个体都应意识到在整个命运中,死亡所扮演的角色。不论贫、富、贵、贱,一个人今生最终的休憩地是躺在棺材里,埋于六呎深的地底下或装在骨灰瓮中或撒布在海上。


  所有的人均将面临、分享相同的命运。由于对生命真相的无知,我们时常涕泪纵横、悲伤叹息,有时却是哭中带笑。一旦了解生命的本质,我们便可以坦然面对所有事物的短暂性,并寻求自由之钥,除非我们达到自现世事物中得到永恒解脱的境界,否则势将一再地面对死亡。关于这一点,死亡所扮演的角色已相当清楚了,倘若有人觉得死亡难以忍受,那么他应多方努力,以克服生与死的不停循环。

  

平静安宁的死亡


  每个人都渴望在自己尽完他这一生的责任及义务后,能在平静安宁的环境下死去。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为这种可能性做准备呢?举例来说,有多少人排除万难只求能对家属、所爱的人、朋友、国家、宗教及自身的命运尽点义务呢?假如没有完成这些义务是无法死得心安理得、了无牵挂的。


  我们应首先学习克服那份不只是人、连神也遭受对死亡的恐惧,勿让现在这一刻从我们掌中逃脱了,那些任由时光轻易飞逝的人在自己生命走向尽头时,将会悔恨万分。


  倘若人没有尽完应尽的义务便离开世间,不管他们从事何种职业,在人世间的生存将是徒劳无益的,既对自己无益、对世界就更加无用处了。因此,我们不能忽略自己的责任,才能有心理准备,勇敢且平静的面对死神的召唤。有一天,我们才会到达完美不朽的境界,并从所有的苦难中解脱。


  我们出生来到世上,是要为人类的幸福与快乐而努力的,明了这一点相当重要,我们会因对人类的贡献而永垂青史,人们不会因为对自己的付出而记得我们。释尊说:‘人的身体会化成泥土,然而他对世人的影响及贡献却会遗留下来。’


  这可以由伟人的具体成就永存不朽得到印证,纵然伟人们没有活在我们的生活中,但依然帮助我们为生活指引出一条路来。事实上,他们对人类的贡献将与我们长相左右、日月同昭。


  当人们看到自己的生命不过是川流不息之溪壑的一小滴,他们会更加致力于贡献自己那份微薄的力量。有智慧的人直觉的感觉出活著必须避开邪恶,行善正直,并保有洁净心灵,竭力求得自由。


  接授释尊的教诲而明晓生命的人是不会忧虑死亡的。


  ●


  今日我已死:大卫·莫利斯是西方有名的佛教徒学者,享年八十五岁。在他死后不久,有位作家接到来自他的一封信(显然是他早已写好了,并指示在他死后邮寄出去),内容是这样的:‘你会很高兴知道今天我已死了,因为有两个原因:首先,得知我已从疾病的痛苦中解脱,你会为此放下心中的一块巨石。其次是,既然我是个佛教徒,且忠诚的遵守五戒,因此,你知道我的下辈子不可能笼罩在愁云惨雾之下。’


  ●


  佛家确信,死亡并非生命的结束,而是在轮回中另一生命的新生,然而,倘若阁下不想再轮回一次,就必须除去求生存的渴望及其他淤积在心中的污秽。

  

死亡是无可避免的


  这有点矛盾,虽然我们常看到死亡带走多少人的生命,却很少停顿下来自省,自己其实也快成为死亡的牺牲品了。由于对生命的眷恋,我们无法接受死亡的想法,而事实上死亡是必然的。我们喜欢把这种可怕的想法尽可能丢的越远越好——欺骗自己死亡是多么遥远的事,毋须庸人自扰。但是我们应培养足够的勇气去面对现实,随时准备好去面对现实,死亡是存在的,而且随时随地均可能发生,这是无法逃避的事实。

  

第十二章 何必为未来忧心


  回顾今天,在短暂的路途上充满各式各样的生存事实——行动、爱与短暂无常。昨天已成梦忆,而明天则是个未知数,为现在而活吧!


  有人问释尊,为何德行崇高、修身养性的人总显得如此平静与洋溢著喜悦的光芒?释尊答道:


  他们不为过去的事悲伤,


  他们不渴求尚未到来的事,


  当下对他们而言是足够的,


  因此,他们会显得喜悦洋溢。


  不追求未来,


  不为过去而黯然神伤,


  不像砍下来的芦苇般逐渐干枯。

  

毋须为未来担忧


  人常为自己的未来担心,有位算命的江湖术士在参观寺庙后问一位僧侣:‘师父,你想不想知道自己的未来呢?’僧侣早已知道是怎么回事,便答道:‘身为一个修道者,我们不会为自己的未来担忧。’


  那算命术士看到坐在打字机旁的两位女孩,又问了她们相同的问题。由于事先女孩已无意中听到僧侣的回答,当下即表示她们也不担忧自己的未来。既然没有人愿意听他剖析命理,算命术士便怏怏地离开寺庙了。他一走后,僧侣说:‘似乎你们也错失了为自己未来赢些东西的机会。’


  快乐的秘诀与成功的生活均在于做现在必须做的事。毋须为过去担心,为未来忧虑,我们无法回到过去,已经做过的事早已消声匿迹,亦无法预测日后可能会发生的每件事,毕竟世事多变难料。然而有一刻的时间是我们有意识并可控制驾驭的,那便是‘现在’。


  这个道理总被世界伟大的思想家认可,认为活在过去的记忆或未来的梦想中,而错失此刻及误失良机是徒劳无益的。时光之河淙淙的流著,我们不应呆站著,眼睁睁的看成功的希望变成失败的记忆。今天是使我们的力量为人类带来建树时候。佛陀指点我们,满足可以使我们保持喜悦的心,把握此时此刻,选择完全在于己。


  伟大印度诗人及剧作家卡利达沙用梵文表达把握时机的简单道理:


  昨日宛如梦境,


  而明日只是幻想,


  然处于今日,要好好的活,


  使每个昨日成为愉快的梦,


  每个明日是希望和喜悦的幻想,


  好好把握今日吧!

  

为未来烦恼


  许多人一想及自己的未来,便忧心不已。倘若人学会随日常生活的情况而调整自己,是没有理由为未来担忧的。而且,也应好好利用此刻可能发生的任何情况,一个人对生命的塑造在于目前,而非依赖过去或仰仗未来,也只有此时才能决定开始或停止做任何事。无论人如何在空中建筑城堡或心中有何梦想,如果他现在不马上做点事,光说不练的话,一切都将变得毫无价值。


  屈从未来的人,易被未来所玩弄。有些人一面临困境或麻烦时,习惯找算命师或占卜家,纵使有些占星士可以预测未来,然仍有太多泰然行恶的人假藉拥有预知的神力而信口开河、招摇撞骗。而会去算命的人潜意识里多少有点自虐狂,且喜欢听未来噩运将降临在他们身上,算命师很能揣测、摸清顾客的性格,并大方的告诉人们即将来临的噩运诸等可怕的情节。这些容易轻信且过于肤浅的人,为避开噩运,大花钱财于仪式、及所谓的咒语与护身符上。然而,在另一方面,若人得知会有好运,便开始把白花花的钞票投注于帾齤搏或奖券上。不管是哪一种情形,‘愚者容易失去钱财’说得一点也不假。

  

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人常没来由的为自己的健康、家人、收入、名声及财产烦心,他们想掌握变化万千的事物,愈是担心自己的未来,愈会对自己生活失去信心,养成自私的欲望。一个老是想改变自己生活状况的人是无法领悟何谓平静安宁的心。


  相信命运的人会想:‘这是上天注定的,是上帝对我的安排,因此,我必须向上帝祈祷并祈求他改变我的生活方式。’于是,花许多时间去作祷告,反而忽略了自己每日应尽的责任。


  假如我们相信佛,便可悟出下列的道理:此乃我前生或今生种的因,我须藉由努力行善及以冥想坚固心灵、尽力修持正行。如此一来,不愉快的影响可以减轻,而成功就更容易了。


  没有一颗星星是值得信赖的,


  也没有一盏领航的灯,


  我们只知道要


  善良、公正、正当。


  勿循原路回头寻求过去的事,


  珍惜尚未到来的将来。


  有洞察力者可清楚看见


  现今就是此处、目前,


  如此的智者渴求成功,


  对于任何事均不会落空或动摇。


  与其浪费多余的精力为将来担忧,不如把握此刻可以做的事以充分发挥潜能。记得,现在是过去的孩子、未来的父母。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你相信转世吗? 下一篇佛 法 与 你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