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阳泉市千佛寺 05-07
·忻州市兴国寺 05-07
·忻州市净莲寺 05-07
·忻州市原平寿宁寺 05-07
·忻州市原平市楼烦寺 05-07
·忻州市原平市轩岗东泉寺东泉寺 05-07
·忻州市钟楼寺 05-04
·阳泉市郊区辛兴圣泉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洪济禅 05-04
·阳泉市报国寺 05-04

文库热门

·阳泉市千佛寺 05-07
·忻州市兴国寺 05-07
·忻州市净莲寺 05-07
·忻州市原平寿宁寺 05-07
·忻州市原平市楼烦寺 05-07
·忻州市原平市轩岗东泉寺东泉寺 05-07
·忻州市钟楼寺 05-04
·阳泉市郊区辛兴圣泉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洪济禅 05-04
·阳泉市报国寺 05-04

TOP

性空法师文集
2019-03-27 09:33:28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534次 评论:0

性空法师

 


简介 
 

性空法师,捷克人,中英文十分流利,毕业于布拉格大学 (1969) 及法国巴黎大学 (1977) 中文哲学系,对中国文化深具好感,1973 年获得俄国捷罗斯冷大学俄文文学系文凭,1984年毕业于印度那烂陀大学梵文系,并担任该所大学讲师。曾获邀于台湾之佛光山、中华佛研所担任客座讲师,着有《谭嗣同之仁学研究》等书。近年捨弃教职,直赴缅甸亲近当代禅修大德帕奥禅师修习禅法,甚得帕奥禅师器重,并被认可为可公开教导禅修的第一位西方弟子。曾受邀至台湾福严佛学院,香光寺等指导禅修。法师随和亲切,深得帕奥禅师禅法的精髓,依据《清淨道论》中的三学、七清淨,十六观智的次第,强调禅修者,应以「戒清淨」为定慧二增上学的基础,法随法行,常愿以此清淨法义及实践经验饶益有情。

 

性空法师


雷叔云 
 


与布拉格一同呼吸
 

    尼采说:「当我想以一个字来表达音乐时,我只找到维也纳;而当我想以另一个字来表达『神秘』时,我只想到布拉格。」贯穿布拉格南北的维塔瓦河(Vltava),载着历史、艺术、文学和音乐,悠悠流动在时光之中, 自中世纪开始,布拉格就被称为童话之都、欧洲最美的城市。卡夫卡(Franz Kafka)曾在此完成以布拉格为背景的《城堡》(The Castle),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则在《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细腻描绘「布拉格之春」後的忧郁心灵。


        性空法师(Venerable Dhammadipa) 来自布拉格,犹太裔捷克人,呼吸过这个城市古老深沉的空气,处众时脸上总漾着浅浅的笑意。从各个角度来看,他都是一位极其特殊的佛法老师:他以西方人的背景,却深深浸淫於东方文化,尤其是东方文化的精髓:哲学与宗教;他云游世界,能操十数种语言,以不同的语言学习,也以不同的语言教导学生,在传播佛法上,多了一份方便与优势。

 

年轻的漂泊岁月
 

        年轻的他历经坎坷。1968年对捷克人是一段沉痛的记忆,苏俄入侵捷克,捷克开始实行共产主义,人民失去了自由,自苏俄坦克为布拉格带来最寒冷的春天之後,他兴起了移民的念头。


        法师於1969年自布拉格大学中文哲学系毕业,中国文化流入了他的血液,1973年获得耶路撒冷大学(Jerusalem University)俄文文学系文凭,1977年获法国巴黎大学(University of Paris)中文哲学系硕士,当时他不能使用捷克护照,又不愿申请流亡身份,由於父亲为德国人,不无可能申请到德国身份,於是前往柏林,他无意住在难民营,一时找不到栖身之所,偶而听说有一斯里兰卡佛教中心可以借住,入住之後,与住持老师父相谈甚欢,於是一面为其工作,一面学梵文和巴利文,呼吸到自由的空气,这时开始发心学佛。正在攻读的博士学位只完成第一部份:Diploma of Higher Studies,俗称小博士,由於人生志趣转向,再也无意於世间学识,便没有继续深造,全心全意走上求道之旅。

 

东方求道之旅


        1979年前往印度,接触到梵文、印度哲学和瑜伽,当时许多西方人视印度落後、贫穷、肮脏,以修行为职志的他却觉得一脚踏入了天堂,「大概和那个地方有缘吧!」法师这样说。他极想就此长住下来,却苦於没有可以长期居留的签证,於是进入那烂陀大学(Nalanda University)攻途读梵文及佛教哲学,那烂陀是个穷乡僻壤,大学的规模全然不似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当年参访时的恢宏气度,他1984年自那烂陀大学梵文系毕业,并留任法文、德文讲师。


       不久返回德国柏林大学(University of Berlin)担任图书馆副馆长,颇感无趣,於是到大学攻读日语,又向日本禅师学禅,1986年前往日本,师从厚田禅师(Harada Serrei Roshi)习曹洞宗,为期一年,感觉并不十分契机,至此决心前往斯里兰卡剃度出家,获柏林佛教中心介绍着名的森林比丘那难拉玛大长老(Nanarama Mahatheras),投於门下,该道场地处偏僻,只有出家比丘,在家居士供养完毕便行离去,老师专精定学,未有修观,1987年他受南传比丘戒。这段期间,接触到无数印度的瑜伽士和老参,非常精进,不但奢摩他修得好,多有神通,波罗密也很深厚,自然以禅定波罗密尤其值得学习,其中有一位耆那教的瑜伽士,对法师影响很大。


        1989年星云法师到美国南加州西来寺开山,驻锡一个月,一位马来西亚华侨教授与星云法师相熟,为双方介绍,於是前往受三坛大戒(北传菩萨戒),他对汉传佛法开始产生兴趣,开始与汉传系统结缘,旋即应邀至台湾佛光山教书。在台期间,又听说圣严法师的修行,於是转往中华佛研所担任客座讲师,教授巴利文及梵文,1990-1995年之间以台湾为据点,跑了许多地方,经常往返印度与台湾,法师说几次再度参访印度,看见佛法略有复兴的气象。


        後来法师与汉传佛法进一步结缘,於2001年秋与2002年冬,在香光寺做了较长期的讲学和禅修指导,内容集结为《阿毘达摩的理论与实践:清净道修习次第》、《念处之道:大念处经讲记》和《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转法轮经讲记》三书。

 

寻寻觅觅,恩师却在灯火阑珊处


        话说法师一心想学阿毘达摩和南北传佛法,1995年到斯里兰卡,该地注重佛学,未若缅甸实修普遍,这时听到当代禅修大德帕奥禅师(Pa Auk Sayadaw)的禅法,有心与之学法,於是直赴缅甸亲近帕奥禅师修习禅法。缅甸不但有活生生的止观传承,也普遍注重阿毘达摩的教理,帕奥禅师完全依据《清净道论》中的三学、七清净,十六观智的次第来修习与教学,每一细节都钜细靡遗,他深觉每一法都清楚分明,内容可以完整吸收,法师有奢摩他和阿毘达磨的背景,与帕奥禅师的教法非常相应,禅师是他此生最重要的恩师,至1998年止在禅师座下三年,甚得禅师器重,并被认可为有能力公开教导禅修的第一位西方弟子。

 

南北,东西,一家亲


        南北传、大小乘、某宗派、某传承……,世间标签不少,最怕小小标签最终演成锁链桎梏,结果自綑手脚,划地自限,法只有一味,标签顶多显示了根器的不同。法师一句:「都是方便。」点明了他的观点,他个人的修行,以《清净道论》为依据,也受到北传的《瑜伽师地论》「止」的部份颇多的启发,他指出可惜《地论》中「观」的部份已不清楚,因为缺乏活的传统。法师强调有关止观的论书多是学问的次第,不是修行的次第,修习止观绝对需要活的传承,也就是善知识。


        法师将《瑜伽师地论》誉为「智慧第一书」,瑜伽传统强调心的自在,《地论》的修行以自在为目标,自在的最高境界便是佛道,《地论》声闻地并不是从苦谛、灭谛的角度出发,而是自在的角度。全书是说明菩萨道的修行,即使声闻地也是从菩萨的角度来看声闻的修行。


        法师早年着有《谭嗣同之仁学研究》等书,目前致力将经论翻译成法文和捷克文,计译有《大乘起信论》 (Treatise on the Awakening of Faith in the Mahayana, Mahayanasraddhotpada-sastra),《入菩萨行》 (Entry into the Bodhisattva Path, Bodhicaryavatara)与《寒山诗集》(a Collection of Han-San’s Poems)。他有心译出部份《瑜伽师地论》,他幽默地自谦:「我英文不好,菩提比丘(Bikkhu Bodhi)已应允协助英文部份;我中文也不好,菩提学会《瑜伽师地论》读书会也许可以协助我中文部份。」菩萨从五明处学,法师可谓将五明之一的「声明」发挥得淋漓尽致。

 

佛陀有了西方弟子之後


        法师出身西方背景,看到东西方学佛的异同。亚洲人学佛的传统是由信心出发,然後学戒律、学布施,以累积世间资粮;西方人没有这样的背景,将佛教视为心理学,於是产生一个普遍的问题:缺乏信仰,任意批评佛教,直到了解修行的好处,才开始累积功德,所以在西方不能勉强人们皈依。有趣的对比是:在斯里兰卡,出家人要先授皈依、五戒,受供养,才教佛法。


        如果我们将宗教定义为「究竟法」,佛教当然是宗教,宗教要从信心入手,靠伦理维系。在西方,教导伦理、将人引入佛门最重要,若没有伦理,心灵不可能开放,依照自己的意思、意见来学佛,恐缘木求鱼,难以成就。

 

你在修行了吗?


        修行是佛教徒的口头禅,究竟什麽是修行?在一次开示中,他深入浅出地诠释了修行的真义:


        每个人都喜欢快乐,法是究竟乐,因为其中没有无常,如有无常,就不是法,「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住法界,法尔如是。」


        世间无常里面有乐,尽人皆知,不必动用智慧,但就是因为无常,这乐同时也是苦,要了解无常是苦,便需要智慧了。了解无常、苦才能了解无我,无我就是缘起,缘起的方便是四念处,四念处的基础是如理作意,如理作意的基础是定,因为散乱的心无法如理作意,将这个道理消化了,四念处的经验和境界才是你自己的,别人拿都拿不走。


        心是过程,所缘也是过程,要注意:过程中所有部份都是相关的,这就是缘起的重要内容,学佛就是注意许多因缘以及因缘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心与法的关系,注意所有都是过程,没有什麽是固定的。这就是如理作意,这样才能起「念」,否则「什麽出现了?什麽改变了?」都是模模糊糊的,合意时高兴,不合意时扫兴,依然故我。因为「无明」,我们对心、感觉、身体经验和所缘都不清楚,用「明」来观照才能清楚。四念处的意义在於:用合理的作意来了解一切法,学佛首要了解什麽是合理的作意,什麽是不合理的作意,这是修行的境界,否则学了再久,还是散乱、执着得厉害。


        诸行无常是事实,不是理论,无论佛出不出世,都是如此,要从这个事实出发来「闻」、「思」,再用自己身体这个实验室来「修」,才叫做下手学佛,如果你以为一切法中还有一丝「常」的成份,就是自己仍有无明,无明由不如实观来,不如实观由散乱的心来。


        一切法分析起来只有名法和色法两种,也就是主观和客观、能观和所观,换言之,就是心及其所缘,名法和色法有其规律,什麽状态下会出现、什麽状态下会灭去,都有轨则,这就是缘起,了解名法和色法,以及名色之间的关系,才能了解心及其所缘都是过程,修行的境界就是四念处的境界,四念处就是念生灭法,生灭法唯「念」能了解,所以「念」是「智慧」的缘起,有「智慧」才能了解并出离烦恼。

 

大哉问,大哉答


        法师与众生的一问一答,常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有人以为修行是一种特殊行为,与生命是分离隔别的,便问法师:「修行就是止观、就是打坐吗?」法师斩钉截铁地说:「不,生活就是修行!打坐只是方便,所有经论教授都是方便!」「甚至发心也是方便。不要靠概念!执着菩萨心,菩萨心也会成为障碍!」


        依法师指导禅修的经验来看,不靠教理也可以成就,许多不念书的人比涉猎很多佛学的人修得还好,他殷殷告诫:研读佛法不可变成求学问,理论无益修行。


        有人好奇问,处众时如何不受他人干扰,法师说:「日常生活中不执着,便可注意到许多所缘。专注而不执着时,会知道周遭发生的事,却仍可专心做自己的事,不受打扰。」


        有人担心成佛要三大阿僧只劫,旷日持久,恐无功而返,他说:「时间从心来,从烦恼来,做任何事,只要用心,知道缘起,心就是缘起。北传佛法最重要的道理就是:时间不重要。」

 

横看成岭侧成峰


        法师在禅堂中,严肃认真而亲切;在言谈中,不时间杂台语「免惊」(不用怕)和「没呀紧」(不要紧)来激励大夥儿信心,让众弟子笑翻了天;到了山野,认得野蕈野菜,又自然展露歌喉,让捷克民歌回荡在山谷中;在农场,搂着山羊说是「我的老朋友」;在修行上,打破南北传的藩篱,文化上,泯灭了东西方的界限。横看成岭侧成峰,任何人都可以找到认同他、赞叹他的地方。他风尘仆仆,一地接一地讲学带禅,续佛慧命,每一次,他虽然已飞到下个一城市,而前一站曾沐浴春风的弟子,他的谆谆教诲,总是言犹在耳,在心,在修行中。


(本文依据性空法师2006年11月初来美国菩提学会数次开示及11月3日访谈集成。)

 

回应


       谢谢雷叔云, 将一位善知识大德的面貌描绘的生动活泼, 令人敬仰. 


       性空法师走过很多地方, 学习过南、北、藏传不同法门.  他曾说过 「所有的佛教法门我很有兴趣也很喜欢学, 未来我希望可以继续学, 我是佛法中的学生,不会毕业.」


       在此我想补充一点文章中遗漏的地方, 据我所知, 性空法师是在日本出家的, 法名性空由此而来. 其实师父是自北传系统出家的.  他後来受三坛大戒应是完成他出家的心愿.  这部份的资料可在香光庄严的八十一期中找到.


       我与师父结缘甚晚, 不过, 依我对师父心性的印象, 他绝对是菩萨道的实践者.  我在此不揣浅陋, 野人献曝.  实是希望更正部分人士对师父出家南传的错解.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止观禅修开示 下一篇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