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忻州市钟楼寺 05-04
·阳泉市郊区辛兴圣泉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洪济禅 05-04
·阳泉市报国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寿圣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资福寺 05-04
·阳泉市盂县文殊寺 05-04
·阳泉市矿区释迦寺 05-04
·阳泉市西烟镇麦坡村玉佛寺 05-04
·阳泉市郊区半坡王兰寺 05-04

文库热门

·忻州市钟楼寺 05-04
·阳泉市郊区辛兴圣泉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洪济禅 05-04
·阳泉市报国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寿圣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资福寺 05-04
·阳泉市盂县文殊寺 05-04
·阳泉市矿区释迦寺 05-04
·阳泉市西烟镇麦坡村玉佛寺 05-04
·阳泉市郊区半坡王兰寺 05-04

TOP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二)
2019-05-11 16:15:19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510次 评论:0

第一章:心之概要

  
(Cittasangahavibhaga)

 

礼敬世尊、阿罗汉、正等正觉者 

 

节一:赞颂(thutivacana)

  
Sammasambuddhamatulam

  
Sasaddhammaganuttamam

  
Abhivadiyabhasissam

  
Abhidhammatthasangaham.

  
礼敬独一无二正等正觉者、

  
胜妙正法及圣僧伽已,

  
我当说示阿毗达摩概要:

  
涵盖阿毗达摩诸法之手册。

  

节一之助读说明


  礼敬已(abhivadiya):在巴利佛教体系里,弘法者以赞颂佛法僧三宝作为其著作的开端已成传统。三宝是一切寻求圣法者的最终依归。因此,依照传统,作者阿耨楼陀尊者怀着深深的敬意,以一首赞颂三宝的偈作为其论着的开端。对当礼敬之事生起敬意是种善业,心生此念者因此得以在其名流之中种下福业。当他礼敬的对象是最当礼敬的三宝时,所造下的善业也是最为强劲广大。这种累积在其心中的善业,有能力驱除他们修道的障碍,以及协助他们获得圆满的成就。而且,对于佛陀的弟子来说,能著作论书是一个培育智慧波罗蜜(pabba-parami,般若波罗蜜)的极其珍贵机会。所以,在开始其著作时,作者基于能获得此殊胜的机缘,而满怀喜悦地宣说赞颂文。


  正等正觉者(sammasambuddha):佛陀称为正等正觉者,因为他已亲自圆满地觉悟了一切法的本质,即它们的特相(自相)与共相。此名称表示无师自证的一切知智。佛陀也称为独一无二(atula),因为他的素质与功德是没有任何有情能比得上的。虽然诸阿罗汉也都拥有超凡的戒定慧种种功德,足以令他们解脱,但没有一人拥有佛陀无数无量的功德,即:如来的十智力(《中部‧经十二》)、四自信地(《中部‧经十二》)、大悲定(《无碍解道》i,126)、一切知智(《无碍解道》i,131)。由此,佛陀在诸有情当中是独一无二的。如(佛陀在)经中所说:「诸比丘,有一个人是独特、独一无二、无双、无比、无同等、无同级、无敌、人中至上,他即是如来、阿罗汉、正等正觉者。」(《增支部》i,13/i,22)


  胜妙正法(saddhamma):法或佛陀的教法有三个层面,即:研究教理(pariyatti)、修行(patipatti,行道)、体证(pativedha,通达)。「研究教理」即是钻究记载佛陀的教示的圣典:经律论三藏。「修行」是指戒定慧三学。「体证」则是指通达出世间道与证悟圣果。在它们当中,前者是后者的根基,因为研究教理提供修行的方针;修行则导向觉悟。此教法是基于真实与良善而称为「胜妙」,因为依循佛陀的教法而修必定会趣向证悟至上殊胜的涅槃。


  及圣僧伽(ganuttama):gana一词的意义是「群体」,在此作为sangha(僧伽)的同义词。僧伽有两种:世俗僧伽(sammutisangha),即已受具足戒的比丘、比丘尼僧团;以及圣者僧伽(ariyasangha),即是此赞颂偈所提到的圣僧伽。圣僧伽是佛陀的圣弟子群体,即已证入圣位的四双圣者,又可依据他们已达到须陀洹(入流)、斯陀含(一还)、阿那含(不还)、阿罗汉的道或果,而分为八辈圣者。


  我当说示阿毗达摩概要:此著作的名称是Abhidhammatthasangaha,直译为「阿毗达摩概要」。记载于《阿毗达摩论》里的是佛陀「特别」或「显著」(abhi,音译:阿毗)的教法(dhamma,音译:达摩)。作者所说的「我当说示」(bhasissam)是在提醒我们:应当谨记与背诵此书内容,以便我们随时随地都能够应用它们来分析究竟法(真实法;胜义法)。

  

节二:四究竟法(catudhaparamattha)


  Tatthavutt’abhidhammattha


  Catudhaparamatthato


  Cittamcetasikamrupam


  Nibbanamitisabbatha.


  此中叙述记载于


  阿毗达摩诸法义,


  于究竟法共有四,


  心、心所、色、涅槃。

  

节二之助读说明


  于究竟法(paramattho):根据《阿毗达摩论》,谛(sacca,真实)有两种,即:世俗谛(sammutisacca)与究竟谛(paramatthasacca)。世俗谛是指世俗的概念或观念(pabbatti)和表达方式(vohara)。它包括组成我们世间还未受到分析的种种现象,如:有情、人、男人、女人、动物,以及看似恒常不变的事物。于《阿毗达摩论》的观点,这些现象并没有究竟实质,因为它们所代表的事物,在实际上并不是不可再分解的究竟法。它们的存在方式是概念化与不真实的。它们只是由心构想而成(pari-kappana)的产物,并非基于其自性而存在的究竟法。


  反之,诸究竟法是基于它们各自的自性(sabhava)而存在之法。这些法是:最终存在而不可再分解的单位;由亲身体验、如实地分析而知见的究竟法。此等实际存在之法不能再分解为更小,而是已分析至最小最终的单位,是组成种种错综复杂的现象的成份。由此它们被称为究竟法(paramattha);这名称是源自parama(究竟;最上;最终)与attha(真实法;事物)。


  不单只是在本体学方面,究竟法是究竟存在的实质;在智理学方面,它们也是正智的究竟目标。有如可以从芝麻提炼油,人们也可以自世俗谛当中「提炼」出究竟谛。例如:「有情」、「男人」和「女人」诸概念给人的印象是,它们所代表的东西拥有不可再分解的究竟实体。然而,当我们以阿毗达摩的分解器,明智地探究这些事物时,我们发现它们并没有其概念所代表的究竟实质,而只是由无常的名(精神)色(物质)过程所组成的现象。如此,运用智慧分析世俗谛,最终我们将会达到藏在概念现象背后的究竟法。在《阿毗达摩论》里的究竟法,即是这些超越心的想象,而各有自性之法。


  虽然究竟法是实际上存在的实质,但由于它们非常微细深奥,所以缺乏训练的人无法觉知它们。这种人无法知见究竟法,因为他们的心受到把究竟法包装成世俗现象的概念所蒙蔽。唯有在运用如理作意(yonisomanasikara)之下,人们才能超越概念,直取究竟法为其智的目标。如是究竟法被形容为属于究竟智范围里的目标。[1]


  共有四:在经教里,佛陀一般上把有情或人分析为五种究竟法,即:色、受、想、行、识五蕴(pabcak-khandha)。于(阿毗达摩)论教,诸究竟法则归纳为四种类别。首三种──心、心所与色──包含了一切有为法(因缘和合而成之法)。经教里的五蕴相等于这三种(究竟法)。识蕴(vibbana)在此列为心(citta);「心」此字通常是用于代表基于其相应心所而得以分门别类的诸「识」。在论教方面,五蕴的中间三蕴(受、想、行)则被列入心所(cetasika)之内;心所与识同生(俱生),执行种种不同的作用。在《阿毗达摩论》所列出的五十二心所当中:受蕴与想蕴各是一种心所;行蕴(sankharakkhandha)则再分为五十种心所。而色蕴则当然是相等于《阿毗达摩论》里的二十八「色」。


  除了这三种有为究竟法之外,还有第四种究竟法,属于无为的究竟法(不是由于因缘和合而成之法)。这不包括在五蕴之内的究竟法即是涅槃(Nibbana):脱离诸有为法之苦,而达至最终解脱之法。如是在《阿毗达摩论》里一共有四种究竟法:心、心所、色、涅槃。

  

节三:四种心(catubbidhacitta)


  Tatthacittamtavacatubbidhamhoti:(i)kamavacaram;(ii)rupavacaram;(iii)arupavacaram;(iv)lokuttarabcati.


  当中先说心法有四种:一、欲界心;二、色界心;三、无色界心;四、出世间心。

  

节三之助读说明


  心:《阿毗达摩概要》的第一章专只解说心:四究竟法的第一种。先研究心是因为佛教分析究竟法的中心点是在于亲身体验,而心又是体验的主要因素,是对目标(所缘)[2]的识知。


  巴利文citta是源自动词词根citi(认知;识知)。诸论师以三方面诠释citta(心):造作者、工具、活动。作为造作者,心是识知目标者(arammanamcintetiticittam)。作为工具,与心相应的心所通过心而得以识知目标(etenacintentiticittam)。作为活动,心纯粹只是识知的过程(cintanamattamcittam)。


  「纯粹活动」这项定义是三者之中最贴切的诠释,即心纯粹只是认知或识知目标的过程。除了识知的活动之外,它并没有一个属于造作者或工具的实际个体。提出「造作者」与「工具」的定义是为了对治某些人所执取的「我见」:认为有个识知目标的造作者或工具的「恒常不变的我」之邪见。佛教学者指出,这些定义显示了并没有一个「自我」在实行识知的活动,而只有心在识知。此心即是识知活动而无他,而且此活动必定是生灭的无常法。


  对于阐释任何究竟法,诸巴利论师建议采用四种鉴别法以区别之。这四种鉴别法即是每个究竟法各自的:一、相(lakkhana),它的特相;二、作用(rasa,亦作味),它所执行的任务(kicca)或所获得的成就(sampatti);三、现起(paccu-patthana),它呈现于(禅修者的)体验的方式;四、近因(padatthana),它直接依靠的近缘。

 

第二章:心所之概要

 
节一:序文

  
Ekuppada-nirodhacaekalambana-vatthuka

  
Cetoyuttadvipabbasadhammacetasikamata.

  
与心同生亦同灭,所缘依处皆相同,

  
心相应法五十二,其等称为心所法。

  

节一之助读说明


  心相应法(cetoyuttadhamma):《阿毗达摩概要》的第二章专只讲解第二种究竟法,即:心所(cetasika)。诸心所是与心同时发生的名法,它们通过执行个别专有的作用来协助心全面地识知目标。心所不能不与心同时生起,心也不能脱离心所而单独生起。虽然这两者在作用上互相依赖,但心被视为是最主要的,因为诸心所必须依靠心才能协助心识知目标,所以心是识知的主要成份。心与心所之间的关系就有如国王与大臣。虽说「皇上来了」,但国王是不会单独来的,而时常都有随从陪伴。同样地,每当心生起时,它决不会单独生起,而必定有心所陪伴。[1]


  在「心所之概要」里,阿耨楼陀尊者先把诸心所列入各自的种类(节二至九)。过后他会再从两方面分析诸心所。其一名为「相应理」(sampayoganaya);这方法以心所作为出发点,再探索每一个心所能与那些心相应(节十至十七)。第二种方法名为「摄理」(sangahanaya);此法以心作为出发点,再探索每一个心能与那些心所搭配(节十八至廿九)。


  与心同生亦同灭:第一首偈以一切心所共有之相鉴别它们:


  一、与心同生(ekuppada);


  二、与心同灭(ekanirodha);


  三、与心缘取同一目标(ekalambana);


  四、与心拥有同一依处(ekavatthuka)。


  这四相阐明了心与心所之间的关系。如果只提及「同生」,该定义即会(错误地)把与心同时生起的心生和业生色法列为心所。然而,这些色法并不是全部都与同生的心同灭,而多数维持十七个心识剎那之后才灭。所以,为了把它们除外,故举出「同灭」之相。


  再者,有两种色法──身表和语表[2]──与心同生同灭。然而这两种色法并不能缘取任何目标;这点区别了色法与名法(心与心所)。一切名法都缘取一个目标,而且俱生的心与心所必定缘取同一目标,但色法则完全不能缘取任何目标。这即是为何提及第三相:缘取同一目标。


  最后,在有色蕴的欲界和色界里,心与心所拥有同一个依处色,即五根之一或心所依处。[3]这是心所的第四相。


  
五十二心所


十三通一切心所


(abbasamanacetasika)

  

节二:七遍一切心心所(sabbacittasadharana)


  Katham?(1)Phasso,(2)vedana,(3)sabba,(4)cetana,(5)ekaggata,(6)jivitindriyam,(7)manasikarocatisatt’imecetasikasabbacittasadharananama.


  如何?一、触;二、受;三、想;四、思;五、一境性;六、名法命根;以及七、作意:这七心所名为遍一切心心所。

  

节二之助读说明


  五十二心所:《阿毗达摩论》所分析的五十二心所可分为四大类(见表2-1):


  一、七遍一切心心所;


  二、六杂心所;


  三、十四不善心所;


  四、廿五美心所。

 

第三章:杂项之概要


节一:序文


  Sampayuttayathayogamtepannasasabhavato


  Cittacetasikadhammatesamdaniyatharaham.


  Vedana-hetutokicca-dvar’alambana-vatthuto


  Cittuppadavasen’evasangahonamaniyate.


  已依其等自性说毕五十三相应法:心与诸心所。如今只取心,再依受、因、作用、门、所缘及依处分析。

  

节一之助读说明


  五十三相应法:虽然《阿毗达摩论》分辨了八十九(或一百廿一)种心,它们整体只被视为一法或一种究竟法,因为它们都有相同的特相,即识知目标(所缘)。然而,各个五十二心所法则被视为个别之法,因为它们各有不同的特相。如是一共有五十三相应名法。


  只取心(cittuppadavasen’eva):直译巴利文cittuppada则是「心之生起」。在其它情况里,它是指心及其相应心所整体,但在此只是指心本身。无论如何,当知心必定和其不可分离的心所同时发生,而其心所则是分析与分类心的依据。

  

受之概要

  
(vedanasangaha)

  

节二:受之分析


  Tatthavedanasangahetavatividhavedana:sukha,dukkha,adukkhamasukhacati.Sukham,dukkham,somanassam,domanassam,upekkhaticabhedenapanapabcadhahoti.


  于受之概要,首先,受有三种,即:苦、乐、不苦不乐。另者,受亦可分别为五种:乐、苦、悦、忧、舍。

  

节二之助读说明


  受之分析:如我们所见,受是遍一切心心所之一,有受用目标之「味」的作用。由于每一心都必定会与某种受相应,所以在分类心时,受是一个重要的依据。在这一篇里作者着重于把一切心依其相应的受来分类。


  受有三种:受可以依三分法或五分法分别。当只纯粹依其感受来分析时,受有三种:苦、乐、不苦不乐。在这三分法里,乐受包括了「身体的乐受」和「心的乐受或悦受」两者;而苦受则包括了「身体的苦受」和「心的苦受或忧受」两者。


  受亦可分析为五种:当受依「根」(indriya)分析时,它则成为五种。这五种受称为根,因为在感受目标方面,它们作为其相应法的主人或支配(indra)该些相应法。


  在采用五分法时,三分法的乐受则分为乐受与悦受,前者是身受,后者是心受;三分法的苦受则分为苦受与忧受,前者是身受,后者是心受;不苦不乐受亦即舍受。


  在经中,有时佛陀也只说受为两种:乐与苦。这是一种隐喻式的分析法,把无可指责的舍受包括在乐受之内,以及把应受指责的舍受包括在苦受之内。佛陀又说道:「所感受的都是苦。」(yamkibcivedayitamtamdukkhasmim,《相应部》36:11/iv,216)这句话里的苦并不是指狭义的苦受,而是指广义的苦,即一切有为法(因缘和合而成之法)无常则苦。


  乐受(sukha-vedana)的特相是体验可喜的触所缘;作用是增长相应法;现起是身体之愉乐;近因是身根(即身净色)。


  苦受(dukkha-vedana)的特相是体验不可喜的触所缘;作用是减弱相应法;现起是身体遭受痛苦;近因也是身根。


  悦受(somanassa-vedana)的特相是体验(自性,sabhava)可喜(或造作至可喜)的所缘;作用是体验所缘之可喜;现起是内心愉悦之状态;近因是轻安。[1]


  忧受(domanassa-vedana)的特相是体验(自性)不可喜(或造作至不可喜)的所缘[2];作用是体验所缘之不可喜;现起是内心遭受痛苦;近因是心所依处(见本章、节二十)。


  舍受(upekkha-vedana)的特相是被体验为中性;作用是不增长亦不减弱相应法;现起是平静的状态;近因是没有喜(piti)的心(即喜不相应之心)。[3]

  

节三:依心分类


  Tatthasukhasahagatamkusalavipakamkayavibbanamekameva.


  Tatthadukkhasahagatamakusalavipakamkayavibbanam.


  Somanassasahagatacittanipanalobhamulanicattari,dvadasakamavacarasobhanani,sukhasantirana-hasananicadvetiattharasakamavacaracittanic’evapathama-dutiya-tatiya-catutthajjhana-sankhatanicatucattalisamahaggata-lokuttaracittanicatidvasatthividhanibhavanti.


  Domanassasahagatacittanipanadvepatighasampayutta-cittan’eva.


  Sesanisabbanipipabcapabbasaupekkhasahagatacittan’evati.


  在它们当中,善果报身识是唯一乐俱(之心)。


  同样地,不善果报身识是唯一苦俱(之心)。


  有六十二种心是悦俱,即:(一)十八种欲界心:四贪根心、十二欲界美心、及两个无因心,即悦俱推度心与生笑心;(二)四十四种属于初、第二、第三、第四禅的广大与出世间心。(12+32)


  只有两种与瞋恚相应的心是忧俱。


  其余五十五种心是舍俱。

  

节三之助读说明


  其余五十五舍俱的心是:


  一、六不善心:四个贪根及两个痴根;


  二、十四无因心;


  三、十二欲界美心(善、果报与唯作各有四种);


  四、三个第五禅心;


  五、十二个无色禅心;


  六、八个出世间心,即属于第五禅的道心与果心。

  

节四:总结


  Sukhamdukkhamupekkhatitividhatatthavedana


  Somanassamdomanassamitibhedenapabcadha.


  Sukhamekatthadukkhabcadomanassamdvayethitam


  Dvasatthisusomanassampabcapabbasake’tara.


  受可分三种,乐及苦与舍。


  加上悦与忧,则成五种受。


  乐苦各于一,忧则于二心,


  悦有六十二,其余五十五。


  
节四之助读说明


  乐苦各于一:当知除了乐俱与苦俱的身识之外,双五识的其余四对都是舍俱。《殊胜义注》解释,于眼、耳、鼻、舌四门,当属于所造色的目标撞击也属于所造色的根门时,其撞击力并不强,就有如把四团棉花放在铁砧上,再以另外四团棉花敲打它们。因此,所产生的受是舍受。然而,于身门,其目标是四大界中的地、火、风三大。如是,当该目标撞击身净色时,其撞击力则十分强大,且扩展到身体的四大。这就有如四团棉花受到铁锤敲击:铁锤透过棉花,再重击铁砧。当目标是可喜所缘时,生起的身识是善果报心,而其相应身受是身之乐受;当目标是不可喜所缘时,生起的身识是不善果报心,而其相应身受是身之苦受。[4]


  虽然看来(眼识等)其它四种根识[5]像是也能与乐或苦受俱行,《阿毗达摩论》认为这些首先生起的根识必定是与舍受俱行。在与这些根识生起于同一心路过程的速行,以及随后生起而缘取同一目标的意门心路过程里,即能对可喜的颜色、声、香及味生起心的乐受(即:悦受);或对不可喜的颜色、声、香及味生起心的苦受(即:忧受);或以中舍或不执着的态度对待目标而生起舍受。然而,这些都是心之受,并不是身之受,而且是在眼识等根识过后才生起,而不是与首先生起的根识相应。当生起于速行的阶段时,这些受即会与善或不善心相应;然而,于阿罗汉心中生起的悦受及舍受则与唯作心相应。[6]

  

因之概要

  
(hetusangaha)

  

节五:因之分析


  Hetusangahehetunamalobhodosomohoalobhoadosoamohocatichabbidhabhavanti.


  于因之概要当中,因(或根)有六个,即:贪、瞋、痴、无贪、无瞋及无痴。

  

节五之助读说明


  因之分析:在这一篇里,一切心会依据它们的「因」或「根」(hetu)而分类。在经中,巴利文hetu用以表达广义的「原因」(karana)。它与「缘」(paccaya)是同义词,且常连成一词;它代表任何作为其它事物的因之法。然而,在《阿毗达摩论》里,因是专用以代表「根」(mula),且只用于六个决定品德的主要心所。


  之前已曾诠释,因是使到和它相应的心与心所稳定坚固的心所。[7]有因的心如树般稳定又坚固,无因的心则如藓苔般既软弱又不坚固。[8]


  在内文里所列出的六因,贪、瞋、痴三因必定是不善;无贪、无瞋、无痴三因则可以是善或无记,当生起于善心它们即是善,当生起于果报心或唯作心它们即是无记。无论是善或无记,这三因都是美心所(sobhana)。

  

节六:依心分类


  Tatthapabcadvaravajjana-dvipabcavibbana-sampaticchana-santirana-votthapana-hasana-vasenaattharasaahetukacittaninama.Sesanisabbanipiekasattaticittanisahetukan’eva.


  Tatthapidvemomuhacittaniekahetukani.Sesanidasaakusala-cittanic’evabanavippayuttanidvadasakamavacara-sobhananicatidvavisatidvihetukacittani.


  Dvadasabanasampayutta-kamavacarasobhananic’evapabca-timsamahaggata-lokuttaracittanicatisattacattalisatihetukacittani.


  于此,有十八种心是无因的,即:五门转向、双五识、领受、推度、确定及生笑心(1+5+5+2+3+1+1)。其余的所有七十一心都有因。


  在它们(七十一心)当中,两种纯粹只与痴相应的心只有一因。其余十个不善心,以及十二与智不相应的欲界美心,一共二十二心只有二因。


  十二与智相应的欲界美心,以及三十五广大与出世间心,一共四十七心有三因。

  

节六之助读说明


  其余十个不善心:八个贪根心有贪与痴两个因;两个瞋根心则有瞋与痴两个因。


  十二与智不相应的欲界美心:这些欲界美心是善、果报与唯作各有四个,只有无贪与无瞋,因为与智不相应故没有无痴。


  一共四十七心有三因:这些心都有三美因。

  

节七:总结


  Lobhodosocamohocahetuakusalatayo


  Alobhadosamohocakusalabyakatatatha.


  Ahetuk’attharas’ekahetukadvedvavisati


  Dvihetukamatasattacattalisatihetuka.


  贪、瞋及痴是三不善因。无贪、无瞋与无痴是(三个)善及无记(因)。


  当知有十八种(心)是无因;两种有一因;廿二种有二因;以及四十七种有三因。

  

作用之概要

  
(kiccasangaha)

  

节八:作用之分析


  Kiccasangahekiccaninamapatisandhi-bhavanga-avajjana-dassana-savana-ghayana-sayana-phusana-sampaticchana-santirana-votthapana-javana-tadarammana-cutivasenacuddasavidhanibhavanti.


  Patisandhi-bhavanga-avajjana-pabcavibbana-tthanadivasenapanatesamdasadhathanabhedoveditabbo.


  于作用之概要当中,作用有十四种,即:一、结生;二、有分;三、转向;四、看;五、听;六、嗅;七、尝;八、触;九、领受;十、推度;十一、确定;十二、速行;十三、彼所缘;以及十四、死亡。


  当知依阶段分类,它们则成十种,即:一、结生;二、有分;三、转向;四、五识;等等。

  

节八之助读说明


  作用之分析:在这一篇里,八十九心是依作用而分类。《阿毗达摩论》举出各种不同的心一共执行了十四种作用。这些作用是在心路过程里执行(第三至十三项),或在心路过程之外,即于离心路过程心里(第一、第二及第十四项)执行。


  一、结生(patisandhi):在投生那一刻执行的作用名为结生,因为它把新一生与前世连接起来。执行这作用的结生心(patisandhicitta)在每一世里都只出现一次,即在投生的那一剎那。


  二、有分(bhavanga):巴利文bhavanga的意思是「生命」(bhava,有)的「成份」或「因素」(anga),即是生存不可或缺的条件。心的有分作用是:保持在一世当中,从投生至死亡之间的生命流不会中断。在结生心生灭之后,紧接着生起的是有分心;此有分心与结生心是同一种果报心,但执行不同的作用,即保持生命流不会中断。每当没有心路过程发生时,有分心即会于每一剎那中生灭;最为明显的即是在无梦熟睡的时候,但在清醍的时候,它也在诸心路过程之间出现无数次。


  当某个目标撞击根门时,有分心即会被中止,而活跃的心路过程也就生起,以识知该目标。一旦心路过程结束,有分心就会即刻再生起,直到下一个心路过程发生为止。如此,在不活跃的阶段,有分心即会在每一个心识剎那里生灭,就有如河水之流一般,它绝不会连续保持静止于两个心识剎那。


  三、转向(avajjana):当目标撞击任何一个根门或意门时,即会有一个名为「有分波动」(bhavanga-calana)的心识剎那发生,有分心于此「波动」了一个心识剎那。继之而来的心识剎那名为「有分断」(bhavanga-upaccheda),有分心之流于此被截断。紧接而生起的心即转向五门或意门的目标。这转向于目标的作用名为「转向」。


  四至八、看等等:在五根门的心路过程里,转向剎那之后生起的是一个直接识知该撞击根门的目标的心。此心及其所执行的特定作用决定于该目标的本质。若该目标是颜色,眼识即会生起;若该目标是声音,耳识即会生起,等等。它们是很基本的心,生起于辨别的阶段之前,只是先简单地体验该目标。


  九至十一、领受等等:于五根门的心路过程,在眼识等之后,依次序生起的心个别执行「领受」(sampaticchana)、「推度」(santirana)与「确定」(votthapana)该目标的作用。于意门心路过程,并没有这些作用(五门转向、看、领受等等)发生;反之,紧接着有分断之后生起的即是「意门转向」,中间并没有任何其它作用。


  十二、速行(javana):直译巴利文javana的意思是「迅速地跑」。在心路过程里,这是确定之后的心识作用[9],由一系列的心(一般上是七个同样的心)执行,「快速地跑」向目标以识知它。在道德的角度,这速行阶段是最为重要,因为善或不善的心即是在这阶段生起。[10]


  十三、彼所缘(tadarammana):直译巴利文tadarammana的意思是「取它的所缘」,而代表缘取之前速行已识知的目标为自己的目标。在欲界心路过程里,当五门的目标是「极大所缘」或意门的目标是「清晰所缘」时,这种作用即会在速行的阶段之后实行两个心识剎那。但当目标并不明显或不清晰,以及当心路过程并不属于欲界时,这种作用即完全不会产生。在彼所缘之后(或当彼所缘没发生时即是速行之后),心流即会再度沉入有分。


  十四、死亡(cuti):死亡心是一世中的最后一个心,是一世的终结。此心与结生心和有分心是同一种心,也同样是离心路过程心,属于心路过程之外的心。它与后两者的差别只在于作用不同,即:执行死亡。


  依阶段分类,它们则成十种:巴利文thana(阶段)是指一个心识剎那,而在每一心识剎那里必定只能有一心生起。虽然有十四种心的作用,但看等五识的作用都发生在心路过程里的同一种阶段,即在(五门)转向与领受之间的(五识)阶段。如是,十四种作用发生在十个阶段里。

  

节九:依心分类


  Tatthadveupekkhasahagatasantirananic’evaatthamaha-vipakanicanavaruparupavipakanicatiekunavisaticittanipatisandhi-bhavanga-cutikiccaninama.


  Avajjanakiccanipanadve.Tathadassana-savana-ghayana-sayana-phusana-sampaticchanakiccanica.


  Tinisantiranakiccani.


  Manodvaravajjanamevapabcadvarevotthapanakiccamsadheti.


  Avajjanadvayavajjitanikusalakusala-phala-kriyacittanipabca-pabbasajavanakiccani.


  Atthamahavipakanic’evasantiranattayabcatiekadasatadarammanakiccani.


  在它们当中,十九种心执行结生、有分及死亡的作用。它们是:两种舍俱推度心、八大果报心、以及九个色与无色界果报心。


  两种执行转向的作用。


  同样地,执行看、听、嗅、尝、触及领受作用的都各有两种。


  三种执行推度的作用。


  意门转向心在五门心路过程里执行确定的作用。


  除了两种转向心,所有五十五个不善、善、(圣)果与唯作心都执行速行的作用。


  八大果报心与三推度心,一共十一心执行彼所缘的作用。

  

节九之助读说明


  依作用分析心:若能分辨心的种类和作用两者(后者有时会与前者有同一名称)之间的差别,就比较不会对这一篇感到迷惑。虽然某些心是依它的某一种作用而命名,但那只是为了方便,并不是指该心的作用只局限于那种作用。反之,一种心可能执行好几种与它的名称相异的作用。[11]


  结生、有分、死亡的作用:如前所述,在一世里只有同一种心在执行结生、有分与死亡的作用。在投生时,这种心把新一世和前一世连结起来;在生命的过程中,出现无数次为有分心之流的亦同是这种心,以维持生命流不断;在死亡的时候,生起为死亡心的亦同是这种心,它代表了一世的终结。


  有十九种心能够执行这三种作用。当有情投生至地狱、畜生、饿鬼、阿修罗四恶道时,执行这三种作用的即是不善果报推度心(santirana)。于天生瞎眼、耳聋、哑巴等等的人,以及某些低级的天神,执行这三种作用是舍俱善果报推度心。虽然残缺是不善业的果报,但投生至人间的业则是善的,只是较弱罢了。这推度心在结生与有分的阶段并没有执行推度的作用,因为它在同一时刻只能执行一种作用。


  对于投生至欲界善趣为人或天神,而又没有残缺者,执行这三种作用是八大善果报心(之一),即:二因或三因的欲界美心。


  上述十种心属于欲界轮回。


  对于投生至色界天的梵天,出现为结生、有分与死亡的是五种色界果报心(之一);对于投生至四无色界天的梵天,出现为结生、有分与死亡心的是个别相符的四无色界果报心。


  转向的作用:五门转向心(pabcadvaravajjana)在目标撞击五根门之一时执行其(转向目标的)作用。意门转向心(manodvaravajjana)则在目标(法所缘)撞击意门时执行其(转向目标的)作用。此二心皆是无因唯作心(ahetuka-kiriya)。


  看等等的作用:对于这五种作用,每一种都有两个心可以执行作用,即:善果报与不善果报眼识等等。

 

第四章:心路过程之概要

 
节一:序文


  Cittuppadanamicc’evamkatvasangahamuttaram


  Bhumi-puggalabhedenapubbaparaniyamitam


  Pavattisangahamnamapatisandhippavattiyam


  Pavakkhamisamasenayathasambhavatokatham.


  说毕殊胜的心生起之概要,我当依界依人与前后简略地解说心发生的次序,包括结生与转起。

  

节一之助读说明


  我当简略地解说等等:在上一章里,作者已依受、因、作用等把诸心与心所分类。在此章与下一章里,他将解说诸心在生命过程中活跃的一面。这一章探究发生在心路过程(cittavithi)里的心;于下一章则探究发生在心路过程之外的心,即:结生、有分、死亡。


  依前后(的心)(pubbaparaniyamitam):这一词组的意思是:在任何心路过程里,以及在之前与随后的过程里,诸心都是依照自然定法的次序生起。


  
列举类别

  
节二:六个六


  Chavatthuni,chadvarani,chaalambanani,chavibbanani,chavithiyo,chadhavisayappavatticativithisangahechachakkaniveditabbani.


  Vithimuttanampanakamma-kammanimitta-gatinimitta-vasenatividhahotivisayappavatti.


  Tatthavatthu-dvar’alambananipubbevuttanayen’eva.


  于心路过程之概要,当知各有六支的六组:


  一、六依处;


  二、六门;


  三、六所缘;


  四、六识;


  五、六种心路过程;


  六、所缘的六种呈现方式。


  所缘对离心路过程心的呈现方式有三种,即:业、业相与趣相。其中的依处、门及所缘则如前(一章)所述。

  

节三:六识


  Cakkhuvibbanam,sotavibbanam,ghanavibbanam,jivha-vibbanam,kayavibbanam,manovibbanabcatichavibbanani.


  这六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与意识。

  

节四:六种心路过程


  Chavithiyopanacakkhudvaravithi,sotadvaravithi,ghanadvaravithi,jivhadvaravithi,kayadvaravithi,mano-dvaravithicatidvaravasenavacakkhuvibbanavithi,sotavibbanavithi,ghanavibbanavithi,jivhavibbanavithi,kaya-vibbanavithi,manovibbanavithicativibbanavasenavadvarappavattacittappavattiyoyojetabba.


  依门而分的六种心路过程是:


  一、与眼门相关的心路过程;


  二、与耳门相关的心路过程;


  三、与鼻门相关的心路过程;


  四、与舌门相关的心路过程;


  五、与身门相关的心路过程;


  六、与意门相关的心路过程。


  或者,依识而分的六种心路过程是:


  一、与眼识相关的心路过程;


  二、与耳识相关的心路过程;


  三、与鼻识相关的心路过程;


  四、与舌识相关的心路过程;


  五、与身识相关的心路过程;


  六、与意识相关的心路过程。


  依门的心路过程应与依识的(相符心路过程)配合。

  

节四之助读说明


  六种心路过程:直译巴利文vithi是「路」,但在此则意为「过程」。当诸心于根门[1]或意门生起以识知目标时,它们不会杂乱无章或单独地生起,而是在一系列不同的识知过程阶段,依照有条有理的次序一个接着一个地生起。这次序名为「心之定法」(cittaniyama)。


  心路过程必须具足一切所须的因缘条件才能发生。根据注疏,每一种心路过程所须的因缘条件如下:


  一、于眼门心路过程:


  (1)眼净色(cakkhuppasada)、


  (2)色所缘(ruparammana)、


  (3)光(aloka)、


  (4)作意(manasikara)。


  于耳门心路过程:


  (1)耳净色(sotappasada)、


  (2)声所缘(saddarammana)、


  (3)空间(akasa)、


  (4)作意。


  于鼻门心路过程:


  (1)鼻净色(ghanappasada)、


  (2)香所缘(gandharammana)、


  (3)风界(vayodhatu)、


  (4)作意。


  于舌门心路过程:


  (1)舌净色(jivhappasada)、


  (2)味所缘(rasarammana)、


  (3)水界(apodhatu)、


  (4)作意。


  于身门心路过程:


  (1)身净色(kayappasada)、


  (2)触所缘(photthabbarammana)、


  (3)地界(pathavidhatu)、


  (4)作意。


  于意门心路过程:


  (1)心所依处(hadayavatthu)、


  (2)法所缘(dhammarammana)[2]、


  (3)有分。


  为了方便,六种心路过程可以分为两组:一、五门心路过程(pabcadvaravithi),这包括发生于五根门的五种心路过程;二、意门心路过程(manodvaravithi),这包括一切只发生于意门的心路过程。由于五门心路过程也(必须)经由有分而生起,所以有时它们也称为「混合心路过程」(missakadvaravithi),因为它们涉及了意门与根门。只在意门里发生的心路过程则称「纯意门心路过程」(suddhamanodvaravithi),因为它们没有通过根门,而只通过有分生起。如随后可见,虽然首五种心路过程通过不同的根门发生,但它们都依照同一个次序。第六种(即:意门)心路过程则包括了多种不同的过程,唯一的共同点是它们都不依靠五根门生起。

  

节五:所缘的六种呈现方式


  Atimahantammahantamparittamatiparittabcatipabcadvare,manodvarepanavibhutamavibhutabcatichadhavisayappavattiveditabba.


  当知所缘的六种呈现方式是:


  一、于五根门,它是极大、大、微细、极微细。


  二、于意门,它是清晰及不清晰。

  

节五之助读说明


  所缘的呈现方式:巴利文visayappavatti意为所缘(目标)在六门之一呈现于心识,或所缘呈现时的诸心活动。所缘的六种呈现方式可分别为在五根门的四种,即极大、大、微细、极微细,以及在意门的清晰与不清晰。


  在此所用的「大」(maha)及「微细」(paritta)并不是指所缘的体积,而是指它给予心的撞击力。即使巨大或粗显色所缘呈现于眼门,但若眼净色很弱,或所缘在眼净色的高峰期已过才撞击它,或光线很暗,该所缘即不能给予清楚的印象,因而是属于微细或极微细所缘。反之,若细小的所缘在眼净色的高峰期撞击它、眼净色很强、光线又亮,如是该所缘即能给予清楚的印象,因而是属于大或极大所缘。


  因此「大所缘」和「微细所缘」等并不是指所缘的体积,而是指从所缘呈现于根门的那一刻起,直至停止呈现期间,有多少个心路过程心生起。对于呈现于意门心路过程的清晰及不清晰所缘的分别亦依据相同的原则。

  

五门心路过程

  
(pabcadvaravithi)

  

节六:极大所缘


  Katham?Uppada-tthiti-bhanga-vasenakhanattayamekacittakkhanamnama.Tanipanasattarasacittakkhananirupadhammanamayu.Ekacittakkhanatitanivabahu-cittakkhanatitanivathitippattan’evapabcalambananipabcadvareapathamagacchanti.


  如何(决定所缘呈现的强度)?一心识剎那有三个小剎那:生、住及灭。色法的寿命是十七个心识剎那。五所缘在一个或几个心识剎那过去之后,在住时呈现于五根门。

  Tasmayadiekacittakkhanatitakamruparammanamcakkhussaapathamagacchati,tatodvikkhattumbhavangecalitebhavangasotamvocchinditvatamevaruparammanamavajjantampabcadvaravajjanacittamuppajjitvanirujjhati.Tatotass’anantaramtamevarupampassantamcakkhuvibbanam,sampaticchantamsampaticchanacittam,santirayamanamsantiranacittam,vavatthapentamvotthapanacittabcatiyathakkamamuppajjitvanirujjhanti.


  如是,若色所缘在经过一个心识剎那之后(1)呈现于眼门,有分波动了两个心识剎那后即中断(2-3)。随后转向于取同一个所缘的五门转向心生起与坏灭(4)。紧接着依照次序生灭的是看该色所缘的眼识(5)、领受它的领受心(6)、推度它的推度心(7)、确定它的确定心(8)。


  Tatoparamekunatimsakamavacarajavanesuyamkibciladdhappaccayamyebhuyyenasattakkhattumjavati.Javananubandhanicadvetadarammanapakaniyatharahampavattanti.Tatoparambhavangapato.


  随后任何一个具足因缘的二十九欲界速行心即会生起,一般上是七个心识剎那(9-15)。在速行之后,两个彼所缘(16-17)则依照情况生起。过后即沉入有分里。


  Ettavatacuddasavithicittuppadadvebhavangacalananipubb’ev’atitakamekacittakkhanantikatvasattarasacittakkhananiparipurenti.Tatoparamnirujhati.Alambanametamatimahantamnamagocaram.


  至此十七心识过程已完毕,即:十四心路过程心、两个有分波动及一个已过去的(有分)心识剎那。过后该所缘即灭尽。这所缘即名为「极大」。

 

第五章:离心路过程之概要

 
节一:序文


  Vithicittavasen’evampavattiyamudirito


  Pavattisangahonamasandhiyamdanivuccati.


  如是,已依在生命期里的心路过程说示(心)生起之概要。如今当依结生时刻说示(心)生起之概要。

  

节一之助读说明


  在前一章里,作者解释了心流活跃的一面,即发生于生命旅途里的心路过程。在这一章他将解释不活跃的心或「离心路过程心」。虽然作者在序文里只说及「结生时刻」(sandhiyam),但此章亦将解释作为有分心与死亡心的离心路过程心。

  

节二:列举类别


  Catassobhumiyo,catubbidhapatisandhi,cattarikammani,catudhamaran’uppatticativithimuttasangahecattaricatukkaniveditabbani.


  于离心路过程之概要,当知有「四个四」,如下:


  一、四生存地;


  二、四种结生;


  三、四种业;


  四、四种死亡。


  
节二之助读说明


  离心路过程之概要以解说整个宇宙的分界为始,列出了每一个生存地当中的诸界(见表5-1)。在解说各种离心路过程心之前,作者先分析诸生存地,因为根据《阿毗达摩论》,外在世界是内心世界的反映。这并不是指《阿毗达摩论》把外在世界说成只是由心想象所有。外在世界是的确存在与真实的。然而,诸心时常识知外在世界,而且各种不同的心能决定外在世界如何呈现。心与世界互相依靠,且极其错综复杂地交织,直至宇宙的构成与心的层次相符。


  由于它们是相符的,了解它们其中之一有助于了解另一者。有情死后投生至某一界是因为他在前世造下了能导致投生至该界的业,或心的业力。


  每一界与特定的结生心相符,而该种果报心则继续在一世当中生起为有分心,直至死亡为止。如是当欲界业成熟时,它即会引生欲界结生心,而产生了欲界生命;当色界业成熟时,它即会引生色界结生心,而产生了色界生命;当无色界业成熟时,它即会引生无色界结生心,而产生了无色界生命。如佛陀所说:「业是田地,心是种子及渴爱是水份;而有情受到无明蒙蔽、受到渴爱所缚的心将会导致投生到另一个低等、中等或上等的生命界。」(《中部》A.3:76/i,223)由过去业所定,心之种子掉到相等的生存地、生根及依其潜在业力生长。

  

四生存地

  
(bhumicatukka)

  

节三:综览


  Tatthaapayabhumi,kamasugatibhumi,rupavacara-bhumi,arupavacarabhumicaticatassobhumiyonama.


  当中,四地是:


  一、恶趣地;


  二、欲善趣地;


  三、色界地;


  四、无色界地。


  
节三之助读说明


  四地:虽然在此分别了恶趣地与欲善趣地,但如在节五里所指出,其实它们都是欲地的一部份。

  

节四:恶趣地(apayabhumi)


  Tasunirayo,tiracchanayoni,pettivisayo,asurakayocatiapayabhumicatubbidhahoti.


  当中,恶趣地有四个部份,即:


  一、地狱;


  二、畜生道;


  三、饿鬼道;


  四、阿修罗道。

  

节四之助读说明


  恶趣地:直译巴利文apaya是「毫无」(apa)「快乐」(aya)。这是对痛苦远远超越快乐的诸生存界的总称。它们是造恶者由于恶业成熟而投生之地。


  地狱(niraya):根据佛教,地狱是最低下的生存地,是最痛苦之地。据说在地狱里的众生从投生至死亡的期间里,必须不断地遭受自己的恶业之果,完全没有休息的机会。诸论师说其中有八大地狱,而其中的痛苦一个比一个更剧烈难受。它们是:等活地狱(sabjiva)、黑绳地狱(kalasutta)、众合地狱(sanghata)、号叫地狱(roruva)、大号叫地狱(maharoruva)、燃烧地狱(tapana)、大燃烧地狱(mahatapana)、阿鼻地狱(avici)。当中阿鼻地狱又是最下层及最为恐怖。在每一个大地狱的四方各有四个小地狱,因此一共有一百三十六个地狱。


  畜生道:畜生道是诸恶趣地之一,人们因恶业的果报而投生到该道里。根据佛陀,造恶业的人能够投生为畜生,而畜生也能够因为过去所累积的善业而投生为人,甚至投生为天神。虽然畜生道的痛苦并不像地狱那么悲惨,但由于其处的痛苦还是远远超越快乐,以及由于在其处并没有适合的时机造善业,所以把它归纳于恶趣地。


  饿鬼道:常被译为「饿鬼」的巴利文peta是指一类时常受到饥饿、口渴及其它病痛,而无法减除其苦的有情。饿鬼并没有自己的世界。他们与人类住在同一个世界,如在森林、沼泽、坟场里等等。一般上人们并不能看到他们,除非他们把自己显现出来给人看,或者,拥有天眼通的人也能看到他们。


  阿修罗道:阿修罗包括了几种有情。诸论师指出,在恶趣地里的阿修罗是与饿鬼类似长期遭受折磨的有情。应区别恶趣地的阿修罗和在三十三天与诸神斗争的阿修罗,后者是属于三十三天的天神。


  
节五:欲善趣地(kamasugatibhumi)


  Manussa,catummaharajika,tavatimsa,yama,tusita,nimmanarati,paranimmitavasavatticatikamasugatibhumisattavidhahoti.


  Sapan’ayamekadasavidhapikamavacarabhumicc’evasankhamgacchati.


  欲善趣地有七界,即:


  一、人间;


  二、四大王天;


  三、三十三天(帝释天);


  四、夜摩天;


  五、兜率天;


  六、化乐天;


  七、他化自在天。


  这十一界组成欲地。


  
节五之助读说明


  人间:直译巴利文manussa(人)是「拥有敏锐心者」。由于人类的心非常敏锐,这令到人模拟其它众生更能造作较强的善或不善业。人能够修行直至证悟佛果,但也能够造下弒父弒母极重的恶业。人间是有苦有乐、忧愁愉悦参半之处,但由于它提供了获取最上乐的机会,所以它被视为是善趣。


  四大王天:接下来的六界是欲界天,诸神的住处。在这些界的寿命比在人间里的长,所享受的欲乐也比较美妙,但这一切也都是无常的。


  四大王天依四方而有四个分界。每一分界皆由一位天王所统治,而其居民都是属于半神的有情。在东方,持国天王(Dhatarattha)统治干达婆(gandhabba),即:天界的音乐神。在南方,增长天王(Virulhaka)统治守护神(kumbhanda),即守护森林、山岳、宝藏的守护神。在西方,广目天王(Virupakkha)统治诸龙神(naga)。在北方,多闻天王(Vessavana)统治诸夜叉(yakkha)。


  三十三天:据说古时有三十三位把自己的生命奉献于他人的福利的善男子,死后他们投生至该天界,成为该界的大王与三十二小王,如是该界即因此而得其名「三十三天」。该界的大王是帝释天王(Sakka),亦名为「因陀罗」(Indra),住在该界首府「善见」(Sudassana)里的最胜殿(Vejayanta)。


  夜摩天等等:这些天界是一层比一层高。夜摩天是极乐之境,其王是善夜摩王(Suyama)或夜摩王(Yama)。兜率天(Tusita)是菩萨成佛之前最后一世的住处。化乐天(Nimmanarati)的天神能随心所欲造出欲乐之物。他化自在天(Paranimmitavasavatti)的天神不能自己造出欲乐之物,但能够控制他人所造之物而取为己用。

  

节六:色界地(rupavacarabhumi)


  Brahmaparisajja,brahmapurohita,mahabrahmacatipathamajjhanabhumi.


  Parittabha,appamanabha,abhassaracatidutiya-jjhanabhumi.


  Parittasubha,appamanasubha,subhakinhacatitatiyajjhanabhumi.


  Vehapphala,asabbasatta,suddhavasacaticatutthajjhanabhumitirupavacarabhumisolasavidhahoti.


  Aviha,atappa,sudassa,sudassi,akanitthacatisuddhavasabhumipabcavidhahoti.


  色界地有十六界,即:


  一、初禅地:梵众天、梵辅天及大梵天。


  二、第二禅地:少光天、无量光天及光音天。


  三、第三禅地:少净天、无量净天及遍净天。


  四、第四禅地:广果天、无想有情天及净居天。


  净居天又分为五层: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及色究竟天。

  

节六之助读说明


  色界地有十六界:色界地是那些在生前已修习至证得某种色禅,而且至死时都没有因懈怠退失该禅的人死后投生所至之地。此地依经教的禅那四分法分为四层。在经教里只提及四禅,从初禅转入第二禅时,同时舍弃了寻与伺两禅支;如是经教的第二、第三及第四禅个别相等与论教的第三、第四及第五禅。四禅地当中的首三个各再分为三界,第四禅地则再分为五界。本章节卅一会解释投生至禅那地的原则。


  五净居天(suddhavasa)是只有已证得三果的阿那含才能投生之地。投生至该地者绝不会再回到较下层的界地,而肯定会在该地证入般涅槃。

 

第六章:色之概要

 
节一:序文


  Ettavatavibhattahisappabhedappavattika


  Cittacetasikadhammarupamdanipavuccati.


  Samuddesavibhagacasamutthanakalapato


  Pavattikkamatocatipabcadhatatthasangaho.


  至此已依类别及生起过程分析了心与诸心所;在此当说色法。


  色之概要有五个部份:列举、分别、生起之源、聚、转起的次第。

  

节一之助读说明


  《阿毗达摩概要》里的首五章整体是一部名法的完整概要,其中分析了:八十九或一百二十一心的各个方面、五十二心所及它们的组合、在心路过程里及结生时生起的心、生存地、业的类别及其果报。


  这首五章可算是对心与心所这两种究竟法的详细分析。在第六章里,作者阿耨楼陀尊者将再详细地分析第三种究竟法──色法(rupa)。首先,他列举了所有种类的色法,然后再解释它们依什么原则分类、它们的因或生起之因、它们组成的色聚、以及生起的过程。最后,在结束这一章之前,他简要地解释第四种究竟法,即:无为界──涅槃。


  巴利文rupa(色)可解释为源自意为「被破坏、干扰、敲击、逼迫、破碎」的词根ruppati。[1]诸论师认为:「称为色是因为它遭受热、冷等色法妨害缘所造成的变易之故。」[2]佛陀本身在解释「色法」一词时说:「诸比丘,为何说是色?因为它被破坏,所以称之为色。被什么破坏?被冷、热、饥饿、口渴、苍蝇、蚊子、风、烈日及爬虫所破坏。」(《相应部》22:79/iii,86)

  

列举色法

  
(rupasamuddesa)

  

节二:简说:四大元素与所造色


  Cattarimahabhutani,catunnabcamahabhutanamupadayarupantiduvidhamp’etamekadasavidhenasangahamgacchati.


  色法有两种,即:四大元素及由四大元素所造的色法。这两者包含了十一类(色法)。


  
节二之助读说明


  色法有两种:《阿毗达摩论》列举了二十八种色法,简要来说则可归纳为两大类,即:四大元素及由四大元素所造的色法。四大元素(mahabhuta)是地界、水界、火界与风界。这些是色法不可分离的主要元素;在它们的组合之下造成了小至微粒子,大至山岳的一切的物质。所造色(upadayarupa)是源自或依靠四大元素而有;它们一共有二十四种。四大元素可譬喻为大地,所造色则有如依靠大地而得以生长的树木。


  所有二十八种色法可归纳于十一类。其中七类称为完成色(nipphannarupa),因为它们拥有自性,所以适合作为观禅的目标。其余四类色法较为抽象,因此称为不完成色(anipphannarupa)。(见表6-1)

  

节三:详述:真实色


  Katham?


  1.Pathavidhatu,apodhatu,tejodhatu,vayodhatubhutarupamnama.


  2.Cakkhu,sotam,ghanam,jivha,kayopasadarupamnama.


  3.Rupam,saddo,gandho,raso,apodhatuvajjitambhutattaya-sankhatamphotthabbamgocararupamnama.


  4.Itthattampurisattambhavarupamnama.


  5.Hadayavatthuhadayarupamnama.


  6.Jivitindriyamjivitarupamnama.


  7.Kabalikaroaharoahararupamnama.


  如何?


  一、地界、水界、火界与风界名为元素色。


  二、眼、耳、鼻、舌与身名为净色。


  三、颜色、声、香、味与触名为境色,后者包含了除去水界的三大元素。


  四、女根色与男根色名为性根色。


  五、心所依处名为心色。


  六、命根色名为命色。


  七、段食名为食色。


  Iticaattharasavidhamp’etamsabhavarupam,salakkhanarupam,nipphannarupam,ruparupam,sammasana-rupanticasangahamgacchati.


  如是这十八种色法合为一组,(因为它们)是有自性色、有相色、完成色、色色(真实色)及观智所思惟色。

  

节三之助读说明


  (一)元素色(种色):四大元素(四大种)称为界(dhatu),因为它们「持有自性」(attanosabhavamdharenti)。称为地界(pathavidhatu)是因为它有如地一般,作为俱生色法的支助或立足处。巴利文pathavi(地)是源自意为「扩展」的词根,因此地界是扩展的元素。地界的特相是硬;作用(亦作味)是作为(其它元素与所造色的)立足处;现起是接受;近因(亦作足处)是其它三大元素。


  水界(apodhatu)令到其它色法粘在一起,因而避免它们被分散。其特相是流动或溢出;作用是增长其它俱生色法;现起是把(同一粒色聚里的)诸色握在一起或粘着;近因是其它三大元素。根据《阿毗达摩论》的观点,水界与其它三大元素不一样,是不能够直接通过触觉觉知,而只能间接地从观察其它色法粘在一起而得知。


  火界(tejodhatu)的特相是热(或冷);作用是使到(同一粒色聚里的)其它色法成熟;现起是不断地提供柔软;(近因是其它三界)。火界被体验为热或冷。

 

第七章:类别之概要

 
节一:序文


  Dvasattatividhavuttavatthudhammasalakkhana


  Tesamdaniyathayogampavakkhamisamuccayam.


  已说七十二种各别法及其特相。如今我当依它们适合之处说示其类别。

  

节一之助读说明


  七十二种各别法:首六章所解释的四种究竟法可以分别为七十二种各别法(vatthudhamma),即有自性之法(sabhava──见第一章、节二):


  一、心:虽然心可以分别为八十九种,但它们都被视 为同一种各别法,因为一切心都拥有同一个自性,即识知目标或所缘。


  二、五十二心所:每一个心所都被视为一个各别究竟 法,因为每一个心所都拥有自己的自性。


  三、十八种完成色:基于相同的原因,每一种完成色 被视为一个各别法。


  四、涅槃只有一个,所以是一个各别法。


  虽然在解释究竟法时也有说到十种不完成色,但它们并不被视为完成的各别法,因为它们没有自性,而因此不是观智的目标。


  我当依它们适合之处说示其类别:在解释四究竟法的七十二分之后,如今作者再依《阿毗达摩论》里所采用的门类把它们组成各种类别。


  
节二:列举类别


  Akusalasangaho,missakasangaho,bodhipakkhiya-sangaho,sabbasangahocatisamuccayasangahocatubbidhoveditabbo.


  当知类别之概要有四个部份:


  一、不善之概要;


  二、混合类别之概要;


  三、菩提分之概要;


  四、一切之概要。


  
不善之概要


(akusalasangaha)

  

节三:漏


  Katham?Akusalasangahetavacattaroasava:kamasavo,bhavasavo,ditthasavo,avijjasavo.


  如何?首先,在不善之概要里有四种漏:一、欲漏;二、有漏;三、邪见漏;四、无明漏。

  

节三之助读说明


  直译巴利文asava(漏)的意义是「流出之物」。该巴利文代表从脓疮流出来的脓,也代表已发酵许久的酒。列为漏的烦恼被称为流出之物是因为它们就像流出来的脓及已发酵许久的酒。诸注疏说它们称为漏是因为它们流到最高的生存地或因为它们流到更换种姓(gotrabhu──见第九章、节卅四)。


  在四漏当中,欲漏与有漏都是属于贪心所,前者是对欲乐之贪,后者是对有(存在或生命)之贪。邪见漏是邪见心所;无明漏则是痴心所。

  

节四:暴流


  Cattaroogha:kamogho,bhavogho,ditthogho,avijjogho.


  四种暴流:一、欲暴流;二、有暴流;三、邪见暴流;四、无明暴流。

  

节五:轭


  Cattaroyoga:kamayogo,bhavayogo,ditthiyogo,avijjayogo.


  四种轭:一、欲轭;二、有轭;三、邪见轭;四、无明轭。

  

节四至五之助读说明


  称为漏的烦恼也称为暴流(ogha),因为它们把诸有情冲到生存的大洋,也因为它们难以越渡。它们也称为轭(yoga),因为它们把诸有情套在痛苦里,不让他们逃脱。

  

节六:系


  Cattarogantha:abhijjhakayagantho,vyapadokaya-gantho,silabbataparamasokayaganthoidamsaccabhinivesokayagantho.


  四种系:一、贪婪之身系;二、瞋恨之身系;三、执着仪式(戒禁)之身系;四、武断地执取「只有这才是真实的」之身系。

  

节六之助读说明


  身系是因为它们把心系于身,或把今世之身系于未来世之身而得其名。在此,「身」(kaya)的意义是「聚集」,是指名身与色身两者。在四系当中,贪婪是指把诸有情牵扯向欲乐目标的渴爱或贪。瞋恨是瞋心所,呈现为对不想要的目标厌恶。「执着仪式」(戒禁)是相信实行仪式能够导向解脱。武断之信是坚信只有己见才是真实的,其它一切见解都是错的。后两种身系都是属于邪见心所的一面。

  

节七:取


  Cattaroupadana:kamupadanam,ditthupadanam,silabbatupadanam,attavadupadanam.


  四种取:一、欲取;二、邪见取;三、戒禁取;四、我论取。

  

节七之助读说明


  于四取当中,第一种可以是对欲乐强烈的渴爱,但诸注疏指出此取可以更广泛地包括对一切世间之物的渴爱。邪见取是执取任何在道德上是属于邪恶之见,例如无作见、断见等,或是执取任何有关「世界是永恒的还是不永恒的」等的忆测之见。[1]戒禁取是认为实行仪式或修苦行及其种种戒禁能够导向解脱。我论取即是执着「身见」(sakkayaditthi),即认为五蕴的任何一个是「我」或「我所有」。经典里提出了二十种身见。对五蕴的每一个可有四种观念,例如:「认为色蕴是我,或我拥有色蕴,或色蕴是在我里面,或我在色蕴里面」,对于受蕴、想蕴、行蕴与识蕴也是如此,所以共得二十种身见(见《中部》经四十四等)。欲取是贪的一种呈现方式,其它三种取则是邪见心所的呈现方式。

  

节八:盖


  Chanivaranani:kamacchandanivaranam,vyapada-nivaranam,thinamiddhanivaranam,uddhaccakukkucca-nivaranam,vicikicchanivaranam,avijjanivaranam.


  六种盖:一、欲欲盖(欲求欲乐之盖);二、瞋恨盖;三、昏沉睡眠盖;四、掉举恶作盖;五、疑盖;六、无明盖。

  

节八之助读说明


  盖是因为它们阻碍通向天界与涅槃之道而得其名。根据注疏,诸盖是阻止未生起的善法生起及使到已生起的善法不能持久的心所。首五盖是证禅那的主要障碍,第六种则是生起智慧的主要障碍。


  包括在诸盖之内的有八种心所。然而,其中有两对心所各算为一盖。《阿毗达摩论》的注疏解释昏沉与睡眠、掉举与恶作各合为一是因为它们有类似的作用、缘与对治之法。昏沉与睡眠两者都有令到名法软弱无力的作用;它们是缘于懒惰与昏昏欲睡;对治它们之法是激起精进。掉举与恶作都有导致不宁静的作用;它们是缘于困扰的念头;对治它们之法是培育定。

  

节九:潜在倾向(随眠)


  Satt’anusaya:kamaraganusayo,bhavaraganusayo,patighanusayo,mananusayo,ditthanusayo,vicikicchanusayo,avijjanusayo.


  七种潜在倾向:一、欲贪潜在倾向;二、有贪(执着存在)潜在倾向;三、瞋恚(厌恶)潜在倾向;四、我慢潜在倾向;五、邪见潜在倾向;六、疑潜在倾向;七、无明潜在倾向。

  

节九之助读说明


  潜在倾向(anusaya)是「潜伏」(anusenti)在它们所属的名法之流里的烦恼,每当诸缘具足时即会浮现为困扰。「潜在倾向」一语标示了只要诸烦恼还未被诸出世间道断除,它们都还能够再生起。虽然一切烦恼都可算是「潜在倾向」,但在此只列出上述七种是因为它们最为显著。欲贪与有贪两者是「贪」的方式;其余的都是属于个别的心所。因此一共有六种心所作为潜在倾向。

  

节十:结(经教法)


  Dasasamyojanani:kamaragasamyojanam,ruparaga-samyojanam,aruparagasamyojanam,patighasamyojanam,manasamyojanam,ditthisamyojanam,silabbataparamasa-samyojanam,vicikicchasamyojanam,uddhaccasamyojanam,avijjasamyojanam,suttante.


  根据经教法,十种结是:一、欲贪结;二、色贪结;三、无色贪结;四、瞋恚结(厌恶结);五、我慢结;六、邪见结;七、戒禁取结;八、疑结;九、掉举结;十、无明结。


  
节十一:结(论教法)


  Aparanidasasamyojanani:kamaragasamyojanam,bhavaragasamyojanam,patighasamyojanam,manasamyo-janam,ditthisamyojanam,silabbataparamasasamyojanam,vicikicchasamyojanam,issasamyojanam,macchariya-samyojanam,avijjasamyojanam,abhidhamme.


  根据论教法,另十种结是:一、欲贪结;二、有贪结;三、瞋恚结(厌恶结);四、我慢结;五、邪见结;六、戒禁取结;七、疑结;八、嫉结;九、悭结;十、无明结。

  

节十至十一之助读说明


  诸结是把有情绑在生死轮回里的不善心所。第一组十结在经藏与论藏里都有提及,第二组十结则只记载于论藏。在第一组里,第一至第三项是属于贪心所;第六与第七项是属于邪见心所;其余的是个别的心所。在第二组里,第一与第二项是属于贪心所;第五与第六项是属于邪见心所;其余的是个别的心所。

  

节十二:烦恼


  Dasakilesa:lobho,doso,moho,mano,ditthi,vicikiccha,thinam,uddhaccam,ahirikam,anottappam.


  十种烦恼:一、贪;二、瞋;三、痴;四、慢;五、邪见;六、疑;七、昏沉;八、掉举;九、无惭;十、无愧。

  

节十二之助读说明


  (上述十项)称为烦恼(kilesa)是因为它们「折磨」(kilissanti)心;或因为它们把有情拖下内心污秽与隋落之境而污染了心。

  

节十三:说明


  Asavadisupan’etthakamabhavanamenatabbatthukatanhaadhippeta.Silabbataparamasoidamsaccabhinivesoattavadupadanabcatathapavattamditthigatamevapavuccati.


  于此,在漏等当中,「欲」与(执着)「有」是指渴爱,因为它以它们(欲与有)为自己的根基。「执着仪式」、「武断地认为『只有这个才是真实的』」及「我论取」是指邪见,因为它能以这些方式呈现。

  

节十四:总结


  Asavoghacayogacatayoganthacavatthuto


  Upadanaduvevuttaatthanivaranasiyum.


  Chalevanusayahontinavasamyojanamata


  Kilesadasavutto’yamnavadhapapasangaho.


  依各别法,漏、暴流、轭与系各属于三种。所说的取是两种,而盖是八种。


  潜在倾向只是六种,而当知结是九种。烦恼是十种。如是不善之概要有九个部份。

 

第八章:缘之概要

 
节一:序文


  Yesamsankhatadhammanamyedhammapaccayayatha


  Tamvibhagamih’edanipavakkhamiyatharaham.


  于此我应适当地详细解释诸有为法之分析、属于它们诸缘之法,以及(它们)如何(互相牵连)。

  

节一之助读说明


  于此我应适当地详细解释:在解释了四种究竟法及它们的类别之后,如今阿耨楼陀尊者在此章「缘之概要」里,再进一步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即由缘力(paccayasatti)所连系的缘法(paccayadhamma)及缘生法(paccayuppannadhamma)。


  诸有为法(yesamsankhatadhammanam):有为法是依靠诸缘而生起之法,即:一切心、心所及色法(除了四种相色──见第六章、节十五)。


  属于它们诸缘之法(yedhammapaccaya):缘是对其他法的生起及住立有资助(upakaraka)之法。这即是说当缘在运作时,将会导致其它与它有关连而还未生起之法生起,及已生起之法得以久住。一切有为法及涅槃与概念都包括在缘法这一组之内。[1]


  以及(它们)如何(互相牵连)(yatha):这是指在诸缘法及有为法之间运作的二十四缘力。这些也将(在此章)分析。

  

节二:简说:两种方法


  Paticcasamuppadanayopatthananayocatipaccaya-sangahoduvidhoveditabbo.


  Tatthatabbhavabhavibhavakaramattopalakkhitopaticcasamuppadanayo.Patthanayopanaahacca-paccayatthitimarabbhapavuccati.Ubhayampanavomissitvapapabcentiacariya.


  缘之概要有两个部份:


  一、缘起法;


  二、发趣法。


  当中,缘起法的特性是一法依靠其它法而纯粹只是发生。发趣法则依诸缘的特有资助力而说。诸导师则把此二法混合一起解释。

  

节二之助读说明


  缘起法:「缘起」这一词是由paticca(缘于)及samuppada(生起)两个字组成的复合字。通常这一词是指在节三里所解释及常见于诸经的十二因缘。


  此缘起法的法则可通过以下常见的格言来形容:「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imasmimsatiidamhoti,imass’uppadaidamuppajjati)。在此书里,该法则则被形容为:「一法依靠其它法而纯粹只是发生」(tabbhava-bhavibhavakaramatta)。在此tabbhava「其它法」是指缘的生起,bhavi(一法)是指有为法,而bhavakaramatta「纯粹只是发生」是指有为法只是发生。


  运用此法则于经中的十二因缘时,它是指当无明等任何缘存在时,那么,依靠该些缘法,行等诸缘生法也都存在。


  发趣法:这是记载于《阿毗达摩论》第七部《发趣论》(Patthana)的方法。有别于只是解释缘法如何造成缘生法生起的缘起法,发趣法也解释「缘力」(paccayasatti)。力(satti)是有能力带来或完成某种效果之法。就有如辣椒之辣是潜藏在辣椒之内,不能不依靠它们而存在;同样地,缘力是潜藏在缘法里,不能不依靠它们而存在。一切缘法都具有各自特有的缘力,而即是此缘力使它们能够造成缘生法生起。


  诸缘的特有资助力:这是对晦涩难懂的巴利词组ahaccapaccayatthiti的尝试性译文。列迪长老解释该词组为「诸缘的特力,即它们在各种不同方面的资助力」,而他说有别于只举出缘法的缘起法,发趣法则全面地举出诸缘的特有资助力。


  诸导师则把此二法混合一起解释:《清净道论》第十七章里记载了混合解释法,其中运用了二十四缘来阐明十二缘起支每一对之间的关系。

  

缘起法

  
(paticcasamuppadanaya)

  

节三:基本程序


  Tattha(1)avijjapaccayasavkhara,(2)savkharapaccayavibbanam,(3)vibbanapaccayanamarupam,(4)nama-rupapaccayasalayatanam,(5)salayatanapaccayaphasso,(6)phassapaccayavedana,(7)vedanapaccayatanha,(8)tanhapaccayaupadanam,(9)upadanapaccayabhavo,(10)bhavapaccayajati,(11)jatipaccayajaramarana-soka-parideva-dukkha-domanass’upayasasambhavanti.Evametassakevalassadukkhakkhandhassasamudayohotiti.Ayametthapaticcasamuppadanayo.


  于此,一、缘于无明,行生起;二、缘于行,识生起;三、缘于识,名色生起;四、缘于名色,六处生起;五、缘于六处,触生起;六、缘于触,受生起;七、缘于受,爱生起;八、缘于爱,取生起;九、缘于取,有生起;十、缘于有,生生起;十一、缘于生,老、死、愁、悲、苦、忧、恼生起。如是生起了这整堆苦。于此,这是缘起法。

  

节三之助读说明


  缘起法:缘起法基本上是解释生死轮转(vatta)的因缘结构,开显维持生死轮转及令它从一世转到另一世的诸缘。在注疏里,缘起被定义为:诸果同等地依靠诸缘的聚合而生起(paccaya-samaggimpaticcasamamphalanamuppado)。这显示了没有单独的因能够产生单独的果,也没有单独的果能够缘于单独的因而生起。反之,永远都是一组的缘产生一组的果。在十二因缘里只有说及一法是另一法的缘,这么说是为了指出在一组缘当中最为主要的缘,以及指出它与一组果当中最为主要的果之间的关系。[2]


  (一)缘于无明,行生起:无明(avijja)是痴心所,覆盖了对诸法真实性的觉知能力,就有如白内障阻碍看色所缘的视力。根据经教法的解释,无明是没有四圣谛的智慧。根据论教法,无明是没有对以下八事的智慧:四圣谛、过去世、未来世、过去世与未来世、缘起。


  行(sankhara)是与二十九世间善及不善心相应的思心所。八大善心及五色界禅那善心里的思整体地被称为「福行」(pubbabhisankhara);十二不善心里的思则被称为「非福行」(apubbabhisankhara);而四无色禅善心里的思则被称为「不动行」(anebjabhisankhara)。


  当有情的心流还是受到无明影响时,行即会制造能够产生未来世的业。由此无明被称为产生行的主要缘。无明在不善业里很显著,而在世间善业里则是潜伏性地存在。所以世间善与不善行两者皆被说为缘于无明。


  (二)缘于行,识生起:这是指三十二种(世间)果报心缘于行(上述二十九种善与不善思)而生起。在前一世死时,其中一个累积在心流里特强的业即会在下一世与该业相符之地里产生十九种结生心之一。如在第五章、节廿七至卅三里所解释,在随后的生命期里,其它以往所累积的业也能够根据情况产生其它种类的果报心。


  (三)缘于识,名色生起:在第二项里的「识」专指「果报识」,然而在此它则是指「果报识」及前世的「业识」两者。「名」(nama)一词是指与果报识相应的诸心所;「色」(rupa)一词则是指业生色。在「五蕴有」(pabcavokarabhava)里,即是在拥有一切五蕴的界地里,识缘生了名色两者。但在「四蕴有」(catuvokara-bhava)里,即在无色界天里,它只缘生了名法。而在「一蕴有」(ekavokarabhava)里,即在无想有情天里,它只缘生色法。于五蕴结生,当结生心在结生那一剎那生起时,同时也生起了受、想、行三名蕴,以及某些色聚──于人类,该些色聚是身十法聚、性根十法聚与心所依处十法聚。由于心(识)在这些俱生名色法里是主,所以说识缘生了名色。


  (四)缘于名色,六处生起:在此,「名色」的定义与第三项相同。在六处当中,首五处是眼、耳、鼻、舌、身五净色,而意处则是指三十二种(世间)果报心。当业生色生起时,它们缘助也是属于业生色的五净色生起。当诸相应心所生起时,它们缘助于此称为意处的果报心生起。换言之,果报心缘生名,而名则缘生果报心;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缘」(abbamabbapaccaya)。在欲地里,名色缘生所有六处;在色地里,它们则只缘生眼、耳及意三处;在无色地里则只有名缘生意处,这是该地仅有之处,因为在其地完全没有五色处。


  (五)缘于六处,触生起:在此「触」(phassa)是指与果报心相应的触心所。触是心、诸心所及目标「前来相聚于」(sangati)六处当中之一处。生起于眼处的触名为「眼触」。它是眼净色、色所缘及眼识之相聚于一处。其它的耳触等也同样地依靠各自的处生起。「意触」则是与除了双五识之外的二十二果报心相应的触。由于触必须有处才能生起,所以说触缘于六处而生起。


  (六)缘于触,受生起:每当触生起时,受(vedanŒ)即会缘于该触而同时生起。触是识与目标接触,而在它们接触时必定会有某种缘于触而生起的感受。受有六种:眼触生受、耳触生受、鼻触生受、舌触生受、身触生受及意触生受。在感受的素质方面,受依据其处及目标可以是乐受、苦受或舍受。


  (七)缘于受,爱生起:受缘生渴爱(tanha)。爱有六种:(颜)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及法爱。每一种又可依以下三方面分为三种:一、纯粹只是渴爱欲乐;二、渴爱有(生命),即含有常见(sassataditthi)的渴爱;三、渴爱断灭,即含有断见(ucchedaditthi)的渴爱。在究竟界上,所有不同种类的爱都是贪心所(lobha)──见第七章、节卅八。


  虽然爱可依其目标而分别,但事实上爱是依靠接触目标而生起的受。若人体验到乐受,他就会享受该乐受,而他追求该目标的目的纯粹只是因为它能够激起乐受。反之,当他体验到苦受时,他会渴望脱离苦,以及渴望会有某种乐受取代它。舍受的本性是宁静的,而这也能成为渴爱的目标。如是三种受缘生了种种爱。


  (八)缘于爱,取生起:在此,「取」(upadana)是在前文已解释的四种取(见第七章、节七)。「欲取」是强化了的爱,是贪心所的一种呈现方式;其它三种取是邪见心所的呈现方式。这些取都缘于爱。于第一项,对目标微弱或起始的贪名为爱,而强化了的贪则名为取。于其它三项,缘生邪见的贪名为爱,在受到该贪的影响之下而接受的邪见则名为取。


  (九)缘于取,有生起:有(存在)有两种:业有(kammabhava)与生有(upapattibhava)。业有是指二十九种善与不善思,或一切能够产生新一世的善与不善业。生有则是指三十二种果报心、它们的相应心所及业生色。


  取是业有之缘;在取的影响之下,人们才会有作为而累积了业。取是生有之缘,因为即是取导致人们依所造之业再生死轮回。


  (十)缘于有,生生起:于此,生(jati)是指新一世的世间果报心、其相应心所及业生色生起于其中一个生存地。使到未来世发生的主要缘是善与不善业,即业有。


  (十一)缘于生,老死等生起:一旦生发生,老死已是无可避免的,而在生与死之间也可能会生起其它苦,例如愁、悲、苦、忧及恼。这一切苦的根源即是生,所以把生列为它们的主要缘。


  如是生起了这整堆苦:在第十一项里所举出的整堆苦即因上述互相牵连的诸缘法及缘生法而生起。

  

节四:分析的类别


  Tatthatayoaddha,dvadas’angani,visat’akara,tisandhi,catusankhepa,tinivattani,dvemulanicaveditabbani.


  当知有三时、十二支、二十法、三连结、四摄类、三轮转及二根。


  
节五:三时


  Katham?Avijja,sankharaatitoaddha;jati,jaramaranamanagatoaddha;majjheatthapaccuppannoaddhatitayoaddha.


  如何?无明与行属于过去世;生及老死属于未来世;中间八支属于现在世。如是一共有三时。

  

节五之助读说明


  当十二支依三世分别时,应明白这只是为了显示生死轮回里的因缘结构。当知被归纳于某一世的缘起支并不是只在该世运作,而不会在其它世运作。事实上,如节七里所指出,在每一世里都有这些互相牵连的十二缘起支。

  

节六:十二支


  Avijja,savkhara,vibbanam,namarupam,salayatanam,phasso,vedana,tanha,upadanam,bhavo,jati,jaramaranantidvadas’angani.Sokadivacanampan’etthanissandaphala-nidassanam.


  十二支是: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处;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所示的愁等词是(生之后)偶有的结果。


  
节七:四摄类


  Avijja-sankharaggahanenapan’etthatanh’upadana-bhavapigahitabhavanti.Tathatanh’upadana-bhavaggahanenacaavijja-sankhara;jati-jaramaranag-gahanenacavibbanadiphalapabcakamevagahitantikatva:


  Atitehetavopabcaidaniphalapabcakam


  Idanihetavopabcaayatimphalapabcakanti.


  Visat’akara,tisandhi,catusankhepacabhavanti.


  于此,在提及无明与行时,爱、取与有也已包括在内。同样地,在提及爱、取与有时,无明与行也已包括在内。在提及生与老死时,识等五果也已包括在内。


  如是有:


  一、过去五因,


  二、现在五果;


  三、现在五因,


  四、未来五果。


  如是有二十法、三连结及四摄类。

  

节七之助读说明


  当心中的无明还未断除时,爱与取就还会生起;而每当爱与取发生时,它们都是以无明为根本及与它俱行。再者,「行」与「有」二词都是指同一种究竟法,即:造业之思。因此,每当提及其中一词时,另一者也已包括在内。在二十法当中并没有个别列出生与老死,因为它们是名色法之相,而不是究竟法。它们所代表的究竟法是从识至受这五个缘起支。


  三连结是:一、过去因(行)与现在果(识)的因果连结;二、现在果(受)与现在因(爱)的果因连结;三、现在因(有)与未来果(生)的因果连结。

  

节八:三轮转


  Avijja-tanh’upadanacakilesavattam;kammabhava-sankhatobhav’ekadesosankharacakammavattam;upapattibhavasankhatobhav’ekadesoavasesacavipaka-vattantitinivattani.


  三轮转:


  一、无明、爱与取属于烦恼轮转;


  二、称为业有与行的生存一部份属于业轮转;


  三、称为生有等的生存一部份属于果报轮转。

  

节八之助读说明


  这三轮转显示了生死轮回的方式。最为基本的轮转是烦恼轮转。在受到无明蒙蔽及渴爱驱使之下,人们投入于造作种种世间的不善与善业。如是烦恼轮转引生了业轮转。当此业成熟而产生果报时,那即是业轮转引生了果报轮转(异熟轮转)。在对这些苦乐的果报作出反应时,还沉溺于无明的人即会受到渴爱所制伏,而欲享受更多愉悦体验、执取已获得的、以及尝试避免痛苦的。如此果报轮转再引生另一个烦恼轮转。如是这三轮转不断地转着,直至无明被诸圣道根除。

  

节九:二根


  Avijjatanhavasenadvemulanicaveditabbani.


  当知无明与爱是二根。

  

节九之助读说明


  无明被称为从过去直透到现在受之根;爱被称为从现在直透到未来老死之根。

  

节十:总结


  Tesamevacamulanamnirodhenanirujjhati


  Jaramaranamucchayapilitanamabhinhaso


  Asavanamsamuppadaavijjacapavattati.


  Vattamabandhamicc’evamtebhumakamanadikam


  Paticcasamuppadotipatthapesimahamuni.


  通过断除此二根,轮回即会断灭。对于常受老死之惑逼迫者,一旦诸漏生起,无明即再次转起。如是大贤者说示三地缠结及无始的轮回为「缘起」。

  

节十之助读说明


  在《正见经》(《中部‧经九》)里,舍利弗尊者受到询问以解释无明之因,而他回答道:「当漏生起,无明即生起」(asavasamudayaavijjasamudayo)。在询问他什么是漏的因时,他回答道:「当无明生起,漏即生起」(avijja-samudayaasavasamudayo)。由于在诸漏当中最为根本的即是「无明漏」(avijjasava),舍利弗尊者所说的意谓了任何一世的无明都缘生于前一世的无明。这即成立了无始(anadikam)轮回,因为任何一世的无明都缘生于前一世的无明,而如此往回推是无尽的。关于诸漏,见第七章、节三。

  

发趣法

  
(patthananaya)

  

节十一:二十四缘


  (1)Hetupaccayo,(2)arammanapaccayo,(3)adhipati-paccayo,(4)anantarapaccayo,(5)samanantarapaccayo,(6)sahajatapaccayo,(7)abbamabbapaccayo,(8)nissayapaccayo,(9)upanissayapaccayo,(10)purejatapaccayo,(11)paccha-jatapaccayo,(12)asevanapaccayo,(13)kammapaccayo,(14)vipakapaccayo,(15)aharapaccayo,(16)indriyapaccayo,(17)jhanapaccayo,(18)maggapaccayo,(19)sampayuttapaccayo,(20)vippayuttapaccayo,(21)atthipaccayo,(22)natthi-paccayo,(23)vigatapaccayo,(24)avigatapaccayotiayametthapatthananayo.


  (此发趣法有二十四缘):一、因缘;二、所缘缘;三、增上缘;四、无间缘;五、相续缘;六、俱生缘;七、相互缘;八、依止缘;九、亲依止缘;十、前生缘;十一、后生缘;十二、重复缘;十三、业缘;十四、果报缘(异熟缘);十五、食缘;十六、根缘;十七、禅那缘;十八、道缘;十九、相应缘;二十、不相应缘;廿一、有缘;廿二、无有缘;廿三、离去缘;廿四、不离去缘。于此,这是发趣法。


  
节十一之助读说明


  上面所列的二十四缘是《发趣论》的主题。《发趣论》详尽地解释了于《阿毗达摩论》第一部《法聚论》里列举的名法与色法之间种种互相连系的方式。若要正确地理解《阿毗达摩论》里的发趣法,至少必须明白每一缘所涉及的三法:一、缘法(paccayadhamma)──这是作为其它法之缘的法;此缘法通过产生、支助或维持其它法而成为其缘。二、缘生法(paccayuppannadhamma)──这是受到缘法缘助之法;它在受到缘法支助之下而得以生起或持续存在。三、缘力(paccayasatti)──这是缘法作为缘生法之缘的特有方式。


  从节十三至廿七,阿耨楼陀尊者将会解释二十四缘如何构成了各种不同的法之间的关系。他没有照着原有的次序逐一地解释每一个缘法,而是把缘法及缘生法归纳为名法、色法及名色法三组,然后再把这三组组成六对以解释关于每一对之间的缘。在阐明这些节里的内文时,若遇到不清楚之处,我们将会提起每一缘所涉及的上述三法。

 

第九章:业处之概要

 
节一:序文


  Samathavipassananambhavananamitoparam


  Kammatthanampavakkhamiduvidhampiyathakkamam.


  从这里开始,我当解释培育止与观的两种业处。

  

节一之助读说明


  两种业处:直译巴利文kammatthana是「作业之地」或「工作之处」。这一词用以代表禅修之法,是禅修者培育特别成就的工作处。在佛教里有两大类禅法:止禅与观禅。在这两者当中,观禅是佛教特有的禅法;修此禅法的目的即是要亲身体验佛陀所发现及所教的真谛。在非佛教的宗派里也有止禅。然而,在佛教里教止禅的目的是以修止禅所培育的定力作为修观禅的稳固基础。这两大类业处都有各自的禅修方法及范围;在这章里将会解释这点。


  止与观:译为「止」的samatha(音译:奢摩他)是代表心的宁静。这一词的意义差不多与samadhi(定,音译:三摩地)相同,尽管它是源自不同的词根,即意为「变得宁静」的sam。在专门用语上,「止」被定义为八定里的「心一境性」(cittass’ekaggata),即经教法的四色禅及四无色禅里的一境性心所。这些定被称为止是因为心一境性平息了心的犹豫或惊栗。[1]


  译为「观」的vipassana(音译:毗婆舍那)被解释为「从各种不同的方面照见」(vividhakaratodassana)。「观」是直接地照见诸究竟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这是导向揭开诸究竟法真实本性的慧心所(pabba)的作用。


  《阿毗达摩概要》这一章里对止观禅的解释是整部《清净道论》的概要;想要更详细地了解它们的读者可参考《清净道论》。

  

止之概要

  
(samathasangaha)

  

基本分组

  
节二:业处


  Tatthasamathasangahetavadasakasinani,dasaasubha,dasaanussatiyo,catassoappamabbayo,ekasabba,ekamvavatthanam,cattaroaruppacatisattavidhenasamatha-kammatthanasangaho.


  其中,于止之概要,首先在止业处概要里有七组:一、十遍;二、十不净;三、十随念;四、四无量;五、一想;六、一分别;及七、四无色。

  

节二之助读说明


  在这七组里一共有四十种业处;节六至节十二将会列出它们。

  

节三:性格


  Ragacarita,dosacarita,mohacarita,saddhacarita,buddhicarita,vitakkacaritacatichabbidhenacaritasangaho.


  在性格(习行)之概要里有六种:一、贪行者;二、瞋行者;三、痴行者;四、信行者;五、知识行者(觉行者);六、散漫行者(寻行者)。

  

节三之助读说明


  「性格」或「习行」(carita)是指个人的本性──通过个人的自然态度与行为而显露出来的性格。由于过去所造的业不同,人们之间的性格也因此不同。诸论师说性格是决定于产生结生心的业。


  在这六种性格当中,贪行与信行组成相等的一对,因为这两者都对目标有好感;只是前者的目标是恶,后者的目标是善。同样地,瞋行与知识行也组成相等的一对,因为瞋以不善的方式厌离目标,知识则通过发现真实的过患而厌离目标。痴行与散漫行也组成相等的一对,因为痴行者由于肤浅而犹豫,散漫行者则由于常臆测而犹豫。对性格更详细的解释,见《清净道论》第三章、段七四至一○二。

  

节四:修习


  Parikammabhavana,upacarabhavana,appanabhavanacatitissobhavana.


  心之修习有三个层次:遍作修习、近行修习与安止修习。

  

节四之助读说明


  「遍作修习」始于人们刚开始修禅的时候,直至镇伏了五盖及似相出现的时候。「近行修习」是镇伏了五盖及似相出现的时候。从似相出现直至种姓心的剎那都是属于近行修习的阶段。紧接着种姓心之后生起的心被称为安止;这即是安止修习的起点。安止修习发生在色界禅那或无色界禅那的阶段。

  

节五:禅相


  Parikammanimittam,uggahanimittam,patibhaga-nimittabcatitininimittanicaveditabbani.


  当知有三种禅相:遍作相、取相与似相。

  

节五之助读说明


  「遍作相」是在起始修行阶段用以培育定的目标。「取相」是与肉眼所看到的目标一模一样、出现在心中的影像。毫无瑕疵的心之影像是「似相」。似相被形容为「呈现为有如自取相中出来,而且是比它更为清净一百倍或一千倍……就有如从云朵背后出来的圆月」(《清净道论》第四章、段卅一)。亦见本章节十七。

  

四十种业处

  
(kammatthanasamuddesa)

  

节六:十遍


  Katham?Pathavikasinam,apokasinam,tejokasinam,vayokasinam,nilakasinam,pitakasinam,lohitakasinam,odatakasinam,akasakasinam,alokakasinabcatiimanidasakasinaninama.


  如何?十遍是:地遍、水遍、火遍、风遍、蓝遍[2]、黄遍、红遍、白遍、虚空遍与光明遍。

  

节六之助读说明


  十遍:巴利文kasina(遍)的意义是「全部」或「整体」。如此称之是因为必须把其似相扩大至十方无边之处。


  地遍等:修习地遍时,禅修者可准备一个直径大约三十公分的圆盘,把它填满黎明色的泥,然后再把它的表面弄平。这即是地遍圆盘,即作为修习地遍的遍作相。禅修者可把该圆盘放在离他一公尺之处,张着眼凝视它,以及观察它为「地、地」。


  若要修习水遍,禅修者可以准备一桶清水,然后观察它为「水、水」。若要修习火遍,禅修者可以起一堆火,然后透过在一张皮或一块布上剪出的圆洞凝视那火,以及观察它为「火、火」。修习风遍的禅修者可以专注于从窗口或墙壁的洞吹进来的风,观察它为「风、风」。


  若要修习色遍,禅修者可以准备一个上述大小的圆盘,然后把它涂上蓝、黄、红或白色。过后再于心中默念它的颜色地专注于它。禅修者甚至可以选用某种色的花作为目标。


  想要修习光明遍的禅修者可以专注于月光,或不摇曳的灯光,或照在地上的光,或穿过墙缝照在另一道墙上的光线。


  想要修习虚空遍的禅修者可以专注于一个直径大约三十公分的圆洞,观察它为「虚空、虚空」。


  对于修习遍处的详细解释,见《清净道论》第四章与第五章。

  

节七:不净观


  Uddhumatakam,vinilakam,vipubbakam,vicchiddakam,vikkhayitakam,vikkhittakam,hatavikkhittakam,lohitakam,pulavakam,atthikabcatiimedasaasubhanama.


  不净有十种:肿胀、青瘀、脓烂、断坏、食残、散乱、斩斫离散、血涂、虫聚、骸骨。

  

节七之助读说明


  十种不净是死尸腐烂的不同阶段。这些业处专为对治欲欲。见《清净道论》第六章。

  

节八:随念


  Buddhanussati,dhammanussati,sanghanussati,silanussati,caganussati,devanussati,upasamanussati,marananussati,kayagatasati,anapanasaticatiimadasaanussatiyonama.


  十种随念: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弃)随念、天随念、寂止随念、死随念、身至念、安般(入出息)念。


  
节八之助读说明


  佛随念等:首三种随念的修习方法是随念佛、法、僧的功德。


  戒随念的修习方法是具有正念地忆念自己清净无染的戒行。


  舍(弃)随念是具有正念地忆念布施的功德。


  天随念的修习方法是具有正念地如下忆念:「诸天神因为他们的信、戒、多闻、布施及慧而得以投生至如此殊胜之地。而我也拥有这些品德。」于此业处,禅修者以自己的信等功德作为目标以培育正念,以及以诸天为证。


  寂止随念是观察涅槃的素质。


  死随念是观察自己肯定会死、死亡何时会来临无法肯定,以及当死亡来临时,人们必须舍弃一切。


  身至念是观察自己身体的头发、体毛、指甲、牙齿、皮肤、肉、腱、骨、骨髓等三十二不净的部份。


  安般念是专注于呼吸时接触到鼻孔边缘或人中的入息与出息。


  关于十随念,详见《清净道论》第七章及第八章。

  

节九:无量


  Metta,karuna,mudita,upekkhacatiimacatassoappamabbayonama,brahmaviharatipipavuccanti.


  也称为四梵住的四无量是:慈、悲、喜与舍。

  

节九之助读说明


  四无量:这些法被称为「无量」(appamabba)是因为(在禅修时)必须把它们遍布至十方一切无量的众生。它们也被称为「梵住」(brahmavihara),因为它们是梵天界诸梵天的心常安住之境。


  慈(metta)是希望一切众生幸福快乐。它有助于去除瞋恨。


  悲(karuna)在看到他人遭受痛苦时心生不忍。它是希望拔除他人的痛苦,及与残酷相对。


  喜(mudita)是随喜他人的成就与富裕。它是恭喜他人的态度,及协助去除对他人成就的妒嫉与不满。


  舍(upekkha):属于梵住的舍是没有执着、没有厌恶而平等地对待他人的心境。平等的态度是它主要的特相。它与偏爱及反感相对。


  对于四梵住的详细解释,见《清净道论》第九章。

  

节十:一想


  Aharepatikkulasabbaekasabbanama.


  一想是食厌想。


  
节十之助读说明


  食厌想是省察食物可厌的一面而生起之想,例如省察寻食之苦,食用它、消化、排泄等时的不净。详见《清净道论》第十一章、段一至廿六。

  

节十一:一分别


    Catudhatuvavatthanamekamvavatthanamnama.


  一分别是四界分别观。

  

节十一之助读说明


  四界分别观是观察身体只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组合而成。详见《清净道论》第十一章、节廿七至一一七。


  
节十二:无色


  Akasanabcayatanadayocattaroaruppanamatisabbathapisamathaniddesecattalisakammatthananibhavanti.


  四无色是空无边处等。如是在止之义释里一共有四十种业处。

  

节十二之助读说明


  以下是四无色禅:一、空无边处;二、识无边处;三、无所有处;四、非想非非想处。详见《清净道论》第十章。

  

节十三:适合之分析(sappayabheda)


  Caritasupanadasaasubhakayagatasatisankhatakotthasabhavanacaragacaritassasappaya.


  Catassoappamabbayoniladinicacattarikasinanidosacaritassa.


  Anapanammohacaritassavitakkacaritassaca.


  Buddhanussatiadayochasaddhacaritassa.


  Marana-upasama-sabba-vavatthananibuddhicaritassa.


  Sesanipanasabbanipikammatthananisabbesampisappayani.


  Tatthapikasinesuputhulammohacaritassa,khuddakamvitakkacaritass’evati.


  关于性格,贪行者适合修十不净及身至念,即三十二身分。


  瞋行者适合修四无量及四色遍。


  痴行者与散漫行者适合修安般念。


  信行者适合修佛随念等六随念。知识行者适合修死随念、寂止随念、食厌想及四界分别观。


  其余的业处适合一切性格。


  于遍处,痴行者适合采用大的(圆盘);散漫行者适合采用小的(圆盘)。


  Ayametthasappayabhedo.


  于此,这是适合之分析。


  
修习之分析

  
(bhavanabheda)

  

节十四:依三个阶段


  Bhavanasupanasabbatthapiparikammabhavanalabbhat’eva.


  Buddhanussatiadisuatthasusabba-vavatthanesucatidasasukammatthanesuupacarabhavanavasampajjati,natthiappana.


  Sesesupanasamatimsakammatthanesuappanabhavanapisampajjati.


  所有四十种业处都能达到遍作修习的阶段。于佛随念等八种随念、一想与一分别十种业处,只能达到近行修习的阶段,而不能达到安止修习的阶段。其余的三十种业处也能够达到安止修习的阶段。

  

节十四之助读说明


  对于上述以佛随念为始的十种业处,由于心忙于观察诸多不同的功德及要义,涉及了极强的寻,致使一境性不能专注至证入安止的程度。

  

节十五:依禅那


  Tatthapidasakasinanianapanabcapabcakajjhanikani.Dasaasubhakayagatasaticapathamajjhanika.Mettadayotayocatukkajjhanika.Upekkhapabcamajjhanika.Itichabbisatirupavacarajjhanikanikammatthanani.Cattaropanaaruppaarupajjhanika.


  其中,十遍与安般念能够产生五禅;十不净与身至念(只)能产生初禅;慈等首三无量能够产生四禅;舍(只)能产生第五禅。


  如是这廿六种业处能够产生色界禅那。


  四无色能够产生无色禅。


  Ayametthabhavanabhedo.


  于此,这是依修习之分析。

  

节十五之助读说明


  修十不净与身至念都须要运用寻,因此它们不能产生高过初禅及无寻的禅那。首三种无量必须与悦受相应地生起,因此只能产生与悦受相应的首四禅。舍无量则必须与舍受相应地生起,因此只能产生与舍受相应的第五禅。

  

境之分析

  
(gocarabheda)

  

节十六:禅相


  Nimittesupanaparikammanimittamuggahanimittabcasabbatthapiyatharahampariyayenalabbhant’eva.Patibhaganimittampanakasin’asubha-kotthasa-anapanesv’evalabbhati.Tatthahipatibhaganimittamarabbhaupacarasamadhiappanasamadhicapavattanti.


  在三种禅相当中,通常于一切业处都可以适当的方法获得遍作相与取相。但似相只出现于遍处、不净、(三十二)身分与安般念。通过似相而生起了近行定与安止定。

  

节十七:禅相之显现


  Katham?Adikammikassahipathavimandaladisunimittamugganhantassatamalambanamparikammanimittantipavuccati.Sacabhavanaparikammabhavananama.


  如何?当初学者观察地遍圆盘等时,该目标即称为遍作相,及该修习即称为遍作修习。


  Yadapanatamnimittamcittenasamuggahitamhoti,cakkhunapassantass’evamanodvarassaapathamagatamtadatamev’alambanamuggahanimittamnama.Sacabhavanasamadhiyati.


  在透彻地观察该相之后,当它有如张着眼看到般呈现于意门时,它即称为取相,而其时的修习则变得专注(等持)。


  Tathasamahitassapan’etassatatoparamtasmimuggahanimitteparikammasamadhinabhavanamanuyubjan-tassayadatappatibhagamvatthudhammavimuccitampabbattisankhatambhavanamayamalambanamcittesannisinnamsamappitamhoti,tadatampatibhaganimittamsamuppannantipavuccati.


  如是专注者继续运用依于该取相的遍作定修习。当他如此修时,(与取相)类似的似相即安立及紧系于心;(此所缘)没有原来的所缘的缺点、被称为概念及由禅修产生。其时即说似相已生起。

  

节十八:证得禅那


  Tatopatthayaparipanthavippahinakamavacara-samadhi-sankhataupacarabhavananipphannanamahoti.Tatoparamtamevapatibhaganimittamupacarasamadhinasamasevan-tassarupavacara-pathamajjhanamappeti.


  随后即已成就了近行定;此定属于欲界,及已舍离了障碍。此后,以该似相及近行定继续修习,他证得了色界初禅。


  Tatoparamtamevapathamajjhanamavajjanam,samapajjanam,adhitthanam,vutthanam,paccavekkhanacatiimahipabcahivasitahivasibhutamkatvavitakkadikamolarikangampahanayavicaradisukhumang’uppattiyapadahatoyathakkamamdutiyajjhanadayoyatharahamappenti.


  此后他再修习初禅的五自在:转向、入定、决意(住定)、出定及省察。随后,通过舍弃寻等较粗的禅支,以及培育伺等较细的禅支,他依自己的能力顺次地证入第二禅等。


  Icc’evampathavikasinadisudvavisatikammatthanesupatibhaganimittamupalabbhati.Avasesesupanaappamabbasattapabbattiyampavattanti.


  如是在地遍等廿二种业处能得似相。在其余(十八种)业处里的(四)无量则取有情的概念(为所缘)。

  

节十八之助读说明


  五自在:在这五自在当中,转向自在(avajjana-vasita)是能够随心所欲、轻易及迅速地转向寻、伺等禅支的能力。入定自在(samapajjanavasita)是能够轻易及迅速地证入各种禅那的能力,而且在达到入定的过程当中并没有很多的有分心生起。决意(住定)自在(adhitthanavasita)是能够依自己所决定的时间入定多久的能力。出定自在(vutthanavasita)是能够轻易及迅速地从禅定中出来的能力。省察自在(paccavekkhanavasita)是能够在出定之后省察刚才所证入的禅那的能力。除了五自在之外,鼓励禅修者也掌握如何渐次地扩大(遍处)似相,直至遍布整个无边宇宙。

  

节十九:无色定


  Akasavajjitakasinesupanayamkibcikasinamugghatetvaladdhamakasamanantavasenaparikammamkarontassapathamaruppamappeti.Tamevapathamaruppa-vibbanamanantavasenaparikammamkarontassadutiyaruppamappeti.Tamevapathamaruppavibbanabhavampananatthikibcitiparikammamkarontassatatiyaruppamappeti.Tatiyaruppamsantametampanitametantiparikammamkarontasacatuttharuppamappeti.


  此后,除了虚空遍之外,他抽掉任何一种遍处(的似相),然后以观察所留下来的无边空间进行预作。如此修习之下,他证入了第一无色禅定。当他以观察第一无色禅心为「(识)无边」进行预作时,他即能够证入第二无色禅。当他以观察第一无色禅心的不存在为「无所有」进行预作时,他即能够证入第三无色禅。当他以观察第三无色禅心为「这很平静,这真殊胜」进行预作时,他即能够证入第四无色禅。

  

节二十:其它业处


  Avasesesucadasasukammatthanesubuddhagunadikamalambanamarabbhaparikammamkatvatasmimnimittesadhukamuggahitetatth’evaparikammabcasamadhiyati,upacarocasampajjati.


  对于其它十种业处,当他取佛陀等的功德为目标进行预作,而又透彻地获取该相时,他即已经通过遍作修习变得专注于它,同时也成就了近行定。

  

节廿一:神通


  Abhibbavasenapavattamanampanarupavacara-pabcamajjhanamabhibbapadakapabcamajjhanavutthahitvaadhittheyyadikamavajjetvaparikammamkarontassarupadisualambanesuyatharahamappeti.


  Abhibbacanama:


  Iddhividhamdibbasotamparacittavijanana


  Pubbenivasanussatidibbacakkhutipabcadha.


  从作为神通的基础的第五禅出定之后,他转向决意等;在进行预作之后,他证入显现神通的色界第五禅,取色所缘等为目标。


  神通有五种:神变通(如意通)、天耳通、他心智、宿住随念及天眼通。


  Ayametthagocarabhedo.


  Nitthitocasamathakammatthananayo.


  于此,这是境之分析。


  修习止业处之法至此完毕。

  

节廿一之助读说明


  从作为神通的基础的第五禅出定之后……:《清净道论》(第十二章、段五七)如下地解释显现神通的过程:「(在进行预作之后)他证入作为神通基础的禅那,再从该禅那出定。然后,若他想要显现一百身,他即如此进行预作:『让我变成一百身』,之后他再证入作为神通基础的禅那、出定及作决意。他就会在决意心的同时变成一百身。」


  神通有五种:


  一、神变通(如意通)包括了能够把自己显现为多身、随心所欲地显现与消失、毫无阻碍地穿墙而过、遁地、在水上行走、在天空中飞行、触摸日月、及能够去到梵天界。


  二、天耳通令人能够听到远处及近处微细与粗显的声音。


  三、他心智慧够知晓他人的心念,以及直接地知道他人的心境。


  四、宿住随念能够忆起许多过去世,以及知道在那些世里的细节。


  五、天眼通令人能够看到天界或地界远近的事情。天眼通当中也包括「死生智」(cutupapata-bana),即能够直接地知道诸有情因于何业在一处死后投生至另一处。


  这些神通都是属于世间,以及依靠对第五禅的掌握能力。在经典里也有提及第六种神通,即通过修习观禅证得的出世间「漏尽智」(asavakkhayabana)。

  

观之概要

  
(vipassanasangaha)

  

节廿二:清净的层次


  Vipassanakammatthanepanasilavisuddhi,cittavisuddhi,ditthivisuddhi,kankhavitaranavisuddhi,maggamaggabana-dassanavisuddhi,patipadabanadassanavisuddhi,bana-dassanavisuddhicatisattavidhenavisuddhisangaho.


  于观业处,清净之概要有七:一、戒清净;二、心清净;三、见清净;四、度疑清净;五、道非道智见清净;六、行道智见清净;七、智见清净。

 
 
节廿二之助读说明


  这七清净必须次第地成就;每一层次的清净是更上一层清净的基础。第一层次的清净相等于三学的戒学;第二层次相等于定学;较高的五个层次相等于慧学。首六个层次属于世间,最后一个层次则是诸出世间道。见表9-1。

  

节廿三:三相


  Aniccalakkhanam,dukkhalakkhanam,anattalakkhanabcatitinilakkhanani.


  三相是无常相、苦相与无我相。

  

节廿三之助读说明


  无常相是生灭与变易的呈现方式,即在成为有之后再变成不存在。


  苦相是不断地遭受生灭逼迫的呈现方式。


  无我相是不受控制的呈现方式,即人们不能完全地控制名色法。

  

节廿四:三随观


  Aniccanupassana,dukkhanupassana,anattanupassanacatitissoanupassana.


  三种随观是无常随观、苦随观及无我随观。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沙门果经及注疏 下一篇八圣道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