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永思集续编道风
2009-09-28 16:40:01 来源: 作者: 【 】 浏览:907次 评论:0

诚于中而形于外


  我们的座位,面对着关房的洞门,举眼就看到印公的卧铺,一顶白、黄、黑三种颜色交织而成的蚊帐,一床薄被,一张草席。他老人家质朴而简单的生活,于此,可以类推。古人说:“诚于中而形于外”我们从所见所闻中,对他老人家唯有五体投地的佩服。

我与印光大师的一段因缘和感想       南亭

 

澹泊自甘


  印公老人,一生生活极俭,澹泊自甘,不事生产,亦不积财,故不接一地方,不收一徒弟。居灵岩三年,所收皈依香金,皆归常住。逝后检点遗资,衬施所积,得三十二圆有奇,尚有邮票十六圆在内。盖老人与人寄书,不但邮资由己所出,其书价亦代付给,其有不知者,将谓弘化社为老人主办,赠书当有主权,其所赠之书,必系取自弘化社者。尚不知老人代付若干书价也,此为老人隐德。

记大师之廉德   通亮

 


尊经


  先族叔祖玉田先生,前在普陀理药业十余年,亲近印公也有十余年之多。他曾经对我说过,他所最钦佩大师的地方有两点,这是使他终身不忘的。一是尊敬经典,必双手捧持,珍逾至宝。大师的安置经书,始终是有条不紊。大乘经论居上,小乘经论次之,善书又次之,从无零乱杂置的。二是一举一动、一言一步,必定严肃端正,不离恭敬。什么都是丝毫不苟的。这真是圣贤学问,真是出人头地的地方,足为后学圭臬的。我看到人家拜经,供奉所拜的经典在上,一字一拜的顶礼。这当然是很大的功德,但那拜经的人,平时对于经典往往只手捉掷,任意安置。或与杂书杂物同置,拜过之后,恭敬就没有了。啊!不是同一经典吗?尊敬到应该一字一拜的经典,拜过了就毫无恭敬心,可以随便取放了吗?岂不矛盾?由此可知他们的顶礼时,也不过是人云亦云而已。何尝知道尊经与尊经之道?这样的拜经,不过种种善根而已。而缺漏所在,实足为人诟病。我们如果明白了这一点,亟须以大师为楷模,不惮烦琐,如法尊敬经籍才是。


纪念印公说到尊经惜字  郑颂英

 


惜字


  文字为世出世间一切言教之本。惜字所以重文,重文所以重道,大师对于这点也极其重视。末学从前对于惜字的怀疑,曾受到过大师的呵斥,现在字纸充斥得太多了,实行惜字,实感到麻烦(尤其在都市中)。因此忽略疏懈的人很多,但是应行之道,是不应惮烦的。须知克己制欲的事,都是麻烦困苦的。可是有志者毕竟要抖擞精神地做去,所以追念大师的佛学同志更应仰学大师这点以身作则的言教。

纪念印公说到尊经惜字  郑颂英

 

惜福


  大师每餐只限一菜一饭。菜饭同大众一样,就是有弟子送来精美食物,决不自食,必以供众。送来香敬,则印书或作善举,不愿蓄积。大师西去后,所留余款,不过三十余圆,还有半数是邮票,即最近普佛斋衬所积下来的。大师对于金钱如是清白,不是也可做一个好榜样么?用饭后,将开水洗饭碗,咽入腹中,以免糟蹋碗中剩饭。

纪念大师美德  朱石僧

 

惜物


  大师所穿衣服,也是多年旧衣。卧不解衣,用被和衣而睡。卧房不放便桶、便壶,大小便必赴厕所。就是病时,亦复如是。备有水盆二:一清水,二浊水(用过之水)。大便后,先用浊水洗,再用清水洗。逐日扫地,清洁佛堂。置放物件,亲自动手,决不假手他人。鸡毛帚有二把:一专为供佛龛和佛台供桌用,即放在佛座旁边;一专为普通用,即放在写字桌子旁边。各有各用,并不错用,亦决不错放。所用之捆行李绳,已经有五十年矣。还有自北方来时带来一个小木凳,卧时作枕头,亦是五十多年矣。有字的纸,决不撕碎,必折好放在旁边。写剩的纸,余有空白,则裁下有字处,无字的裁下作别用。收到信封,每翻过来黏好再用。写信用普通白纸,都是示人惜物处。对于一切经书,必双手捧放,决不轻掷,就是示人要尊敬法宝。对于谈话,必谈家常做人事及因果报应等,不谈玄妙,不谈神通,但以一心念佛,求佛力加被,发愿求生西方。住屋不喜华丽,做事真实不虚,待人平等慈悲。皈依弟子,不分贫富贵贱,一样看待。但见弟子有不是处,当面教训,决不容情。他不欢喜人家恭维,亦不随便恭维人。因禅教律各宗皆全仗自力,无他力可托,今人业重,不容易了生死。密宗虽可仗佛力,无一定指归,容易误会,错入歧途,也很危险。唯净土法门,只要信、愿、行具足,靠佛力加被,求生西方,最为稳当易行,所以大师应时设教,极力提倡净土,并自己实行,将身作则。无非望大家不要走错路,一直同到净土家乡,了生脱死,超凡入圣矣。所以灵岩寺内,不独茶房要念佛,就是寺内工人也要念佛,从此可见大师之遗教也。大师课余不是以文字劝化,就是持诵大悲咒水、大悲咒米,广结良缘。

纪念大师美德  朱石僧

 

淡泊至诚


  民国元年,《佛学丛报》载师文数篇,不敢用师名,最后一次,编辑人跋语,将师名说出,师知之不愿意,报已排好,只得用墨将师名涂去。直至八年,徐蔚如居士排印文钞,众人始知。师之于名,避之惟恐不及也。一生享用,布衣粗食。民十以后,每岁檀施供养以万计,皆拿来作宏法利生事业,自己的生活仍与从前一样。德腊虽高,有人以补品供养者皆不受。在师的境界,自是大解脱身分,但我们就俗情说,也可说是一个淡字,师对世法,真是淡极了。师于佛法,那境界更非浅学所测,但我们以俗情窥度,似乎一个诚字,也是我们学步的最好方法。即如校印经书,师对一页纸的计算、一个字的错误皆不肯放过,八十高年,又复病目,每一种书非亲身校对不可。既恐误看书的人,又恐对不起出钱的人,师对因果是认真极了。至于接引众生之慈、期望之切、嫉恶之严,皆是认真的态度,也便是至诚的态度。本来般若性海中,原是真实无妄的呀!

大师生西一周之感想   安愚

 

逃名


  老人掩关报国,森随侍关旁,常开示诸弟子曰:“我死后,不许任何人为之造塔、建塔院、立公堂、设影堂、作传、作文、作赞等等。”每说及此,声色俱厉,郑重叮咛,望人谨遵。老人深隐灵岩,仍迭以函示曰:“我将死,望你转请诸方缁白,千万不可以大粪向我头上堆。”

纪年文 文三 德森

 

始终如一


  印先大师六十年中过着刻版式的念佛生活,不管风雨寒暑或累或病了,“早板”一响了,当下总要落床做课诵的,这显出他的刚的持续性特别强,因为他这样的始终一如,不知不觉地就感化了无数的人,这又显出他的大了。在刚大中做到强的,我觉得现代中国佛教中要推他第一!

平实、超拔、刚大、浑融 仁俊

 

大心量


  净土法门本来是无一正法而不赅、无一有情而不摄的,其本身实是一最深最广的绝大法界,修学这种法门,必须具有大心大量,始能常与弥陀本愿相应相照。这,印光大师是有番深刻体践的,因此,他念佛也要藏;他重解也劝人学教;他有了钱要塑(或修)佛像,要刻经,要斋僧,要放生,要施医药,要施衣服,要救济苦难人;他要从无相中泯除人我之见;他对一切好事者要随喜;他每天都要将自己所作的功德回向一切有情,这些,仅是他大心大量中的少分流露而已。

平实、超拔、刚大、浑融 仁俊

 

平常率真


  古德云:“至人无有他奇,只是平常。”又说:“做人无有他妙,只是率真。”这几句话的真实性,我们可以从印公的一生行谊,得到确切的证明。可见圣贤言教,决不是凭空捏造,而是躬实践,从亲身体证中自然流出,其间没有丝毫造作,所以一言一行,皆可为天下万世法。

如何体认印公祖师  圆香

 

一味率真


  我们看印公老人一生行履,的确无甚奇特,只是切成实实,做他性分中事,行他性分中行,平常示人,也没有半毫玄虚,或矫揉做作,只是一味率真,教人敦伦尽分,堂堂正正的做个人,老老实实念佛,从不谈玄说妙,更不眩耀学问,故示深远,然而弟子遍天下,可称万类齐收,了无分别,呵斥赞许,毫无顾忌,凡有入室参礼的,决无闲话,如此这般,本来都是平常事,理该如此,而有些喜新好异的人,却认为古怪,讥为保守,反以今日一般人的嬉笑作风为是,谈玄说妙为能,不知这正是反常的,以致佛门中,只见男女嬉笑,不闻修持论对,如果我们肯反省的,面对老人常寂光中之灵,真是惭愧无地自容。

如何体认印公祖师  圆香

 

独特作风老婆心切


  据说他有几项独特而矛盾的作风,一是他自己出家,而不赞成他人出家,俗人若有向之商量出家事者,必劝其打消此念,这当然是恐其画虎不成,反不如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居士较为得策。二是自己是出家人的出家弟子,然而他出家后,并不收出家的弟子,这当然他对于僧伽的内容,有难言之痛,所谓不足为外人道也。三是自己通宗通教,而不大赞成他人研究宗教,凡缁素行人,如有问及宗教上者,惟以老实念佛四字,作为答复,这当是恐怕问者能力不及,即生不能成办,并非说宗教之不高深,不足学,所以这一事,也可以说是老婆心切。

由宗仰印光大师谈及老实念佛  方伦

 

如面佛天


  在二十一年仲夏的一个早晨,冒雨往苏州穿心街报国寺,目的是有许多的迷惘的见闻,矛盾的心理,欲向这位当代的大德高僧印光老法师问个究竟。及到达报国寺,已时近上午十点钟了,有一位年在五十以上的和尚,招呼着对我说:“您是从远处来的吧?”我是不愿听这类神奇古怪故弄玄虚话的,竟以毫无礼貌的态度反问:“你何以知道?”那位和尚很和蔼地说:“老法师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日,接受当地人的皈依,远路来的人,随时为之说皈依。今天早晨收早饭碗后,老法师未关窗门,我们多次的经验,凡是如此,在午前一定有远处来的人请求皈依。收午饭碗后,关窗与不关窗,也是一样。”我口中还是倔强地说:“我也不是来皈依的。”但心中却是一怔!那位和尚笑一笑说:“陪您去见老法师好吗?”我随之进大门,过天井,左手转进边门,他用手一指,果然看见关房窗门未关,不禁心中又是一怔!那位和尚叩关时对我说:“见到老法师要合掌下跪三拜。”移时老法师步至窗前,探首窗外,见其体貌雄伟,善目慈眉,少年气盛傲慢成性的我,不禁肃然起敬,不期而然的合掌,互相稍一凝视,更觉老法师法相庄严,如面佛天……我始徐徐跪下,老法师伸出右手携我起立,叫我坐在窗口一只方凳子上。复紧握我右手,询问姓名年籍职业,又说有什么疑问吗?随便谈谈好了。经其望而敬畏的不言之教,使我来时的许多牢骚、无明的问题,有如烟消云散,一时无从问起,还是那位引导的和尚从傍说:请求老法师开示。老法师紧握我的手,作很长时间的训诲,大致是“做人的道理,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夫妻互敬,小孩不要溺爱,俗说教妇新来,教儿婴孩。家庭兴盛,要好儿孙;国家强盛,要好国民。要好国民,须在婴孩时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养成敦厚慈悲善良的心理才行,未来的国难劫运无法避免,只有虔诚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祈求减轻灾难,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须要知道吃素,发慈悲心,深信因果报应,念佛求生西方是最方便、最稳当的法门。破血湖、做寿生、寄冥库都是迷信,也是有些出家人维生的一种方法。见贤思齐好了,不要去注意那些迷信的事……。”那位引进和尚从傍又说:请求老法师说皈依吧!彼时我已心悦诚服地顶礼请求。经过皈依仪式后,为我取法名德馥,老法师写在一长方型的纸条上交给我,握着我的手又说:“你今后是佛的弟子了,要深信因果,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老实念佛,求生西方。不要学大派头,最好是常吃素,如不能吃常素,吃六斋十斋……。”恭听了师父长达一个多钟点如饮甘露、如坐春风的训示,觉得是确确实实做人学佛的真理,毫无玄虚,使我那矛盾的行为和思想,廓然清朗,满心喜欢。师父的威仪如泰山,如北斗;师父的言教,如严父,如慈母。师父的手,外表上看很粗糙,内掌却软如兜罗绵,温暖有过我的手。师父送我一部文钞,一部嘉言录,因为常见先母用红纸包一个银元供养和尚。我也拿一张伍元的钞票,供养师父,师父立即叫明道师:“你拿去登帐。”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引进的和尚是明道师。到年终,报国寺寄来一张弘化社征信录,内有“赵德馥居士印经书功德五元”师父当时开示的许多劝忠劝孝,戒杀放生,救灾恤难的话,泛论到国家前途安危,忧怀未来的世界局势和劫运,语重心长,已证之于今日。彼时因已近午,师父又嘱明道师招待我去吃午饭,并说粗饭素菜,我遂顶礼作辞。临行时,师父右手一扬,用稍高的语气说:“要老实念佛!”饭后即辞谢明道师,因经理的几项营业,事务繁忙,无暇浏览姑苏风景,遂匆匆返沪,此行的收获,解决了险入歧途的严重问题,得以正信三宝,作一个理直气壮的佛教徒。

追述学佛因缘并以纪念印公恩师  赵茂林

 

大悲水


  内子高春芳,因感先母的教训爱护之恩,及平素常听我们说印公老法师之嘉言懿行,深受感动,毅然于先母往生之日起,发心吃长素。乡俗媳妇继婆母吃长素叫做‘接斋’,乡里称孝,后在某山某洞,结茅屋数间,置田数亩,前往潜修。此事此地,现在台湾的太沧老和尚、南亭老法师均知之甚详。因沦陷在大陆,故不明述详址。先母往生之次年,即二十三年,农历五月初二日,我偕内子及小儿达观,友人乔大经,由上海至苏州,皈依印公师父。达观时年七岁,初次乘火车大乐,途中面对窗外,饱览向未见过的农村风物,曾记得看见一条牛,大惊失色地问我这是什么东西?黄梅天气,时风时雨,因此着了凉,我们都很担心,不过两小时就到了苏州。迳往报国寺拜请明道师,叩关看见师父。仰之弥高的风采依然,行礼后,开口先问我这一两年来信愿坚定吗?念佛的功课订定吗?我唬得张口结舌,嗫嚅的说:因为经理大江南饭店、天瞻玻璃厂等事务繁忙,念佛功课还未订,可是信愿已深切地坚定不移了。恩师正色地说:“订定念佛功课,信愿才算坚定;不定念佛功课,信愿未够坚定。还得要痛切地用功念佛!”真是未开口三十棒,这一顿棒喝,使我提高了警觉不少!于是请求为内子及乔君说皈依,正在这时候,小儿达观哭叫肚子痛,便泻亦不止,且微有热度。因入夏以来,时疫流行,霍乱病猖獗,又值风雨阴冷的气候不正常,在途中受了点凉,我们都很焦急,老法师闻声探首窗外,连说:那小孩子有病,抱来抱来!我遂将达观抱至窗口,经老法师摩摩顶,在啤酒瓶中,倒出冷水大半碗,令达观吃下去,我暗想受到不正常气候的影响,以至腹痛下泻,何能再吃冰水?遂低声叫达观少吃一点!哪晓得两只小手紧抓住碗一饮而尽,挣脱怀抱,下地跳跃顽皮,恢复常态。我们才轻松了紧张的情绪。明道师说:这是师父持的大悲水,真灵验哪!不知救治了多少危难病症。傍观的僧俗数十人,咸表赞叹!不约而同地合掌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恩师慈悲,接受内子和乔君皈依,又以大悲水救治小儿达观急症,并已种下了善根,真是恩同再造。

追述学佛因缘并以纪念印公恩师  赵茂林

 

感应


  民二十四夏六月上旬,智源及白德懿母女二人,皆印祖皈依弟子,邀智薰自如皋偕往苏州报国寺,向恩师礼座,如苏之间,虽大江迨隔,朝发于午后即至,当由知客师引到大殿礼佛并引见护关德森法师转报,四人齐集关前,搭衣持具,内心严肃,不约而同,初见师容,畏爱兼抱,是夕止宿该寺,经两夜一日,计礼座三次,智源年事最长,素精汉学,尝向师座通函问法,公推为启请开示当机者,智薰等为随缘众,时值初夏,行装甫卸,随即觐见,不免威仪不具,智薰汗流浃背,正拟起立外出取扇时,师大声呵斥云:“我话未说完,不可离坐,今犹惭悚,佛法度生,摄斥而已,爱之能勿劳乎?”承师厚我,感甚感甚。师态度雍容,音声宏亮,言词平实,平易近仁,所示约有赞净土超胜,劝信愿真切,示念佛方法,评修持各法,勉居心诚敬,论因果事理,训皈戒之要,释戒杀之义,明伦常大教,倡家庭教育等纲要,详载文钞,尤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闲邪存诚,敦伦尽分,谆嘱至再。至今言犹在耳,或尚未见诸记载,为他人知者,敬录数则如左:


  师云,某夕有一女鬼,现苦相跪关前求救,自谓系某省某县人,夫某性毒辣,致我死于非命,至今含冤未升,夫某已来函请求皈依老法师,来信已在途中,明日必到,他若得皈依三宝为佛弟子,我即永无超升之日,恳求老法师万勿准许,哀求不已。余示以恩怨本自平等,善恶了无自性,既遭恶缘,宜求解释,免得世世酬报,汝应发心皈依三宝,余可代汝求法力加被,汝可从此解脱,并谕知汝夫为汝超荐,鬼唯唯,次日果有求皈依之某。


  复次某女弟子,一生念佛甚虔,手不释念珠数十年,临命终时,特以此珠给其子保存,谓他日见此珠,即如与我相见,子素孝,奉命唯谨,某日偶不慎,珠堕地线断,检之少一粒,遍寻不得,懊丧之至,特来关前禀告,求哀忏悔,虔请皈依,冀消业障,归里后,细检念珠,原数丝毫无缺,欢喜赞叹,三宝功德不可思议,悬挂颈间摄影,函禀师座告慰志谢,该相曾举示智薰等。


  再次某母死亡已久,忽示梦其子云,我罪恶深重,苦报难受,非仗三宝力加被,不得解脱,望代我往求老法师赐予超荐,即可免苦,某来竭诚向余哀求,因某母既深信三宝功德,其子亦有孝心,当允诵经回向,以遂其愿,嘱某闭目长跪合掌,观照母受苦难,闻经解脱,某于闻经中间闭目忽见大火,开眼视之则无,当夜某又梦见其母,谓尚未离苦,仍须再求印老人慈悲,某又叩关再请,余知系开眼之咎,诘之果然,允再诵经,嘱勿再误,某谨遵,复梦见母云,谢谢老法师,我已得度了。

师尊报国寺之耳提面命   李张智薰

 

身教

  智熏等住报国寺计两夜一日,礼座三次,言教身教,感人至深,其余若见若闻,令人景仰之处甚多,举其著者,起居饮食极规律,亦极节俭,关内设备甚简单,早晨礼诵毕,食一粥一馒,每次必留馒之一角,用以括清碗内所余米汁之用,盛夏亦衣粗布,智薰亲见苏籍某弟子,带同高级衣料及成衣工人,请师准予裁制,以尽供养之忱,乃为所拒,智源供奉之南通土布,反承嘉纳,凡供食品或水果者,均交库房供众,凡供金钱者,或指供灵岩常住,或指供印经及救济之用,毫无私蓄,惜亲近时间太短促,宝贵资料,应不止此。

师尊报国寺之耳提面命   李张智薰

 

内外功


  修行人,外功、内功皆当修,汝一向多方帮助各善举,乃外功;一心念佛,乃内功。外功为助行,内功为正行,正助合行,利益甚大。然人至半百,来日无多,固宜偏重内功,少作外功,庶不至被善举所转,终至仍在娑婆也。

复圣照居士书

 

雪庐老人学佛因缘


  区区学佛因缘,自幼受家庭熏习,但以种种关系,其间若断若续,一直到三十岁以后,才可说是有信仰。此是沾了苏州弘化社的光;因以前所读之经无非是金刚、楞严、法华、圆觉之类。其实是囫囵吞枣,望文解义。后来见到弘化社流通之净宗册子,初还嫌其太浅。至读了两本之后,始觉以前学佛简直是闭着眼乱碰壁。从此发生了皈依印光之心,以无门径,不敢冒昧,又迟了数年,到了某县去办救济事务,遇见一位当地人,腕上套着一串念珠。谈话之间晓得他是印老之皈依弟子。遂向他说明素愿,蒙他慨然应允写信介绍皈依。不到一星期,印老回了亲笔开示,赐给法名。区区喜出望外,将开示供在佛前,叩首一百次,表示敬诚。老人赐给之开示,其中大要:学佛之人,必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行化他,同修净业。念佛之法,宜执持名号,口念清楚,耳听清楚,久久自得一心,不必兼修观想。因倘不明教相,境细心粗,反而生弊。对于持斋戒杀,更是谆谆告诫。后又讨了一张相片,与开示装了一个镜框,供在佛前。又过了二三年,好容易挪了几天工夫,跑到苏州报国寺参谒他老人家。是时老人正在闭关,先由德森大师将关门轻轻敲了两声,启关后说明来意,导区区前去叩谒。见关门之间,探出半身,导师金容,安重如山,却是春风蔼蔼。此时区区心灵即同见了弥陀一样。急急磕了三个头,老人命坐,咳嗽了两声,遂不问自说,将区区昔年来往请教之函件,一字一板讲了大半天,却使区区吃惊不小。他老人家弟子不下十万,区区个人之事,何能记得如此清楚。本来见面时打算有许多话要问,到了此时,简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壁上挂钟已到十二点了,德森大师来招午餐。老人谓德师曰:“饭后教德明(区区法名)再来。退出以后,德师曰:“老人今日特别欢喜,汝饭后再去听训,要细心听。常听人说,他老人家与人谈话不过一二十分就闭关门,今日真是宠从天降,哪里还有心吃饭,胡乱敷衍了一碗饭就要去。德师曰:“不要这样慌张,先到我房里去吃杯茶,忽想起真是失礼,连说是要去又在德师房里谈了约二十分钟。仍是德师领导区区再到关门前叩谒。老人问:“现在人不念孔子书了,你们山东人对于孔子学还尊敬否?听说有编剧毁谤孔圣,真有此事吗?”区区不敢隐瞒,只得将鲁人某校长,编了“子见南子”新剧,内容对圣人种种侮辱,说个大概。老人沉着脸半晌,微微叹一口气,曰人心如此,天下大乱,恐不久矣。老人又将宋儒辟佛发生之弊端说了一大段。继说读书之人必须德学并进,若是无德,不如无学。因他有了学问作坏事自比普通人大得多,现在越是读书人,越不如乡村人可靠了。当时是旧历十一月,天气正寒。有苏州城里一位大绅,带着工匠去到关房里装置洋火炉。老人坚决不受,遂对着区区说:“人生不可享受过分,要是自己无德空去享用,那便是折福。”这位大绅却十分诚恳,再三请求,必须供养。德森师也从旁劝请,老人说安在外间客厅里吧!那里时常来人,让大家一齐暖和。外间的空气暖,这间里的空气也会变暖的。他们忙了半点钟,将火熊熊升起,老人只是微笑摇首。区区恐时间久了,老人疲乏。忙起身请出,老人将手摇着说,没要紧,可再谈一会,又问区区每日功课多少?境界如何?是否吃长素?这却教区区出了一身汗,因着虽然吃长素,功课做得实在不好。只得如实禀陈,老人又训诲了一番。德森师又派人来招吃晚粥,这才退了出来。谚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既来到这有名之地,自然要去游览游览,饭后乘着月色,看了看枫桥,看一看报恩寺之塔,一时诗兴大作,还诌了两首七绝。记得枫桥是:山钟初动近中宵,斜卷江帆欲落潮,千里故人城畔月,霜天送客上枫桥。报恩寺瞻塔是:宝幢涌出梵王宫,檐拂飞云角挂风,无数寒鸦才入定,半天铃语月明中。区区那时还是公务员,因着假期关系,不得不急急北返。回寺后求德森师领去辞行。拿出两分供养,一分供师,一分供庙。老人向德森说:“他出门能带多少钱,不必这样客套。”老人同德师都这样吩咐,不敢勉强多让,只得收回。向二位老人顶礼告辞。临转身时,他老人家又说了一句:“回去好好念佛!”不意赶到车站,竟然误了钟点。问知须明早五时方能有车,不好再回去,遂投了一家旅馆,这却来了魔事。茶房同着花枝招展的两个女子,进来教我留一个度夜。这好像阿难尊者遇了摩登伽女。费尽了唇舌,他们只是不出去,区区只得从怀中取出念佛珠来,在床上结趺瞑目念佛。众生皆有佛性,他们却好见此光景,连说阿弥陀佛!罪过罪过!一哄而散。这或者冥冥中有指使者,看区区道心若何,也未可知。民国二十四年,介绍皈依弟子,接老人的回示,谆嘱加工念佛。说人心太坏,是大乱之兆,好人坏人,是要统统遭劫。不过好人去处不同。当时并未措意。有位友人庄太史,他是习禅的,见了此信说不得了,这些大师说话,都有含蓄,时局恐怕有变化!迨二十六年芦沟桥之祸,就发生了,区区避乱入蜀,这才信庄太史有先见之明。二十九年秋又为介绍皈依弟子,老人的回示说:你们好好念佛,将来世界,要造成人间地狱,以后再不可介绍皈依,有发心念佛者,即皈依当地僧。时间往返恐来不及。区区这次却小有聪明,就疑惑他老人家恐怕不多住世了。果然到了旧历十一月初四日,就圆寂生西。而将来造成人间地狱之语,谁知应到今日。行荼毗礼时,因着战祸未靖,区区未得参加。甚为痛心!在重庆长安寺由太虚大师发起一个追悼会,一般同学,恭往顶礼念佛,只有相向而哭罢了。转眼不觉已是十年,回忆前尘,历历在目,现在大乱正殷,人不悔祸,惟有少数热心者弘扬佛法,终觉力量太微。老人在日,度人多在身教,是以读文钞,或见其一面,莫不倾心佩服!几至远近闻风而化,不独出世法拔人苦海,其淑世牖民之功,亦非浅鲜!今日纪念老人,区区以为不在香花诔辞典型,尚在希望吾等同学,要接受老人之遗教。以身作则,将净土法门努力弘扬。使无边大地,每一个角落里,都有弥陀的气味。把娑婆转成极乐,众生尽成佛陀,想老人在常寂光中,定然欢喜无量!
  

印光大师圆寂十周年纪念回忆录   李炳南

Tags: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永思集道风 下一篇没有了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