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忻州市钟楼寺 05-04
·阳泉市郊区辛兴圣泉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洪济禅 05-04
·阳泉市报国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寿圣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资福寺 05-04
·阳泉市盂县文殊寺 05-04
·阳泉市矿区释迦寺 05-04
·阳泉市西烟镇麦坡村玉佛寺 05-04
·阳泉市郊区半坡王兰寺 05-04

文库热门

·忻州市钟楼寺 05-04
·阳泉市郊区辛兴圣泉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洪济禅 05-04
·阳泉市报国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寿圣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资福寺 05-04
·阳泉市盂县文殊寺 05-04
·阳泉市矿区释迦寺 05-04
·阳泉市西烟镇麦坡村玉佛寺 05-04
·阳泉市郊区半坡王兰寺 05-04

TOP

增支部经典【十二卷】(十一)
2017-08-08 22:14:58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3465次 评论:0

增支部经典


归命彼世尊     应供等觉者

  
[P.113] 十 集


第七 双品


六十一 无明



「诸比丘!不了知无明之本际:『从此前无无明,其後生无明』,诸比丘!如是被〔他人〕说也。然而,当知所谓『缘此而有无明』者。诸比丘!复次,我说於无明有食非无食;何谓为无明之食耶?当说五盖为食。诸比丘!复次,我说於五盖有食非无食;何谓五盖之食耶?当说三恶行为食。诸比丘!复次,我说於三恶行有食非无食;何谓三恶行之食耶?当说以不护诸根为食。诸比丘!复次,我说於不护诸根有食非无食;何谓不护根之食耶?当说不正念不正知也。诸比丘!复次,我说於不正念不正知有食非无食;何谓不正念不正知之食耶?当说非如理作意为食也。诸比丘!复次,我说於非如理作意有食非无食;何谓非如理作意之食耶?当说不信为食也。诸比丘!复次,我说於不信有食非无食;何谓不信之食耶?当说闻恶法为食也。诸比丘!复次,我说闻恶法有食非无食;何谓闻恶法之食耶?当说亲近恶知识为食也。

 


诸比丘!如是,若具亲近恶知识,则具恶法之听闻;若具恶法之听闻,则具不信;若具不信,则具非如理作意;若具非如理作意,则具不正念不正知;若具不正 [P.114] 念不正知,则具不护诸根;若具不护诸根,则具三恶行;若具三恶行,则具五盖;若具五盖,则具无明。


如是,於此无明有食而具〔无明〕。

 


诸比丘!譬如於山上降大雨雷鸣之时,往低处水展转而山岩溪涧满,山岩溪涧满已则小池满,小池满已则大池满,大池满已则小河满,小河满已则大河满,大河满已则大海满。如是,於此大海有食而满〔大海〕。


诸比丘!如是,若具亲近恶知识,则具恶法之听闻;若具恶法之听闻,则具不信;若具不信,则具非如理作意;若具非如理作意,则具不正念不正知;若具不正念不正知,则具不护诸根;若具不护诸根,则具三恶行;若具三恶行,则具五盖;若具五盖,则具无明。如是,於此无明有食而具〔无明〕。

 


诸比丘!复次,我说於明解脱有食非无食;何谓明解脱之食耶?当说七觉支为食也。诸比丘!复次,我说於七觉支有食非无食;何谓七觉支之食耶?当说四念处 [P.115] 为食。诸比丘!复次,我说於四念处有食非无食;何谓四念处之食耶?当说三善行为食。诸比丘!复次,我说於三善行有食非无食;何谓三善行之食耶?当说护诸根为食。诸比丘!复次,我说於护诸根有食非无食;何谓护诸根之食耶?当说正念正知为食。诸比丘!复次,我说於正念正知有食非无食;何谓正念正知之食耶?当说如理作意为食。诸比丘!复次,我说於如理作意有食非无食;何谓如理作意之食耶?当说信为食。诸比丘!复次,我说於信有食非无食;何谓信之食耶?当说闻正法为食。诸比丘!复次,我说闻正法有食非无食;何谓闻正法之食耶?当说亲近善知识为食。

 


诸比丘!如是,若具亲近善知识,则具正法之听闻;若具正法之听闻,则具信;若具信,则具如理作意;若具如理作意,则具正念正知;若具正念正知,则具护诸根;若具护诸根,则具三善行;若具三善行,则具四念处;若具四念处,则具七觉支;若具七觉支,则具明解脱。


如是,於此明解脱有食而具〔明解脱〕。

 


诸比丘!譬如於山上降大雨雷鸣之时,往低处水展转而山岩溪涧满,山岩溪涧满已则小池满,小池满已则大池满,大池满已则小河满,小河满已则大河满。大河 [P.116] 满已则大海满。如是,於此大海有食而满〔大海〕。


诸比丘!如是,若具亲近善知识,则具正法之听闻;若具正法之听闻,则具信;若具信,则具如理作意;若具如理作意,则具正念正知;若具正念正知,则具护诸根;若具护诸根,则具三善行;若具三善行,则具四念处;若具四念处,则具七觉支;若具七觉支,则具明解脱。


如是,於此明解脱有食而具〔明解脱〕。」

 

六十二 有爱



「诸比丘!不了知有爱之本际:『从此前无有爱,其後生有爱』者,诸比丘!如是被〔他人〕说也。然而,当知所谓『缘此而有有爱』者。诸比丘!复次,我说於有爱有食非无食;何谓有爱之食耶?当说无明。诸比丘!复次,我说於无明有食非无食;何谓无明之食耶?当说五盖。诸比丘!复次,我说於五盖有食非无食;何谓五盖之食耶?当说三恶行。诸比丘!复次,我说於三恶行有食非无食;何谓三恶行之食耶?当说不守护根。诸比丘!复次,我说於不守护根有食非无食;何谓不守护根之食耶?当说不正念不正知。诸比丘!复次,我说於不正念不正知有食非无食; [P.117] 何谓不正念不正知之食耶?当说非如理作意。诸比丘!复次,我说於非如理作意有食非无食;何谓非如理作意之食耶?当说不信。诸比丘!复次,我说於不信有食非无食;何谓不信之食耶?当说恶法之听闻。诸比丘!复次,我说於恶法之听闻有食非无食;何谓恶法听闻之食耶?当说亲近恶知识。

 


诸比丘!如是,若具亲近恶知识,则具恶法之听闻;若具恶法之听闻,则具不信;若具不信,则具非如理作意;若具非如理作意,则具不正念不正知;若具不正念不正知,则具不守护〔诸〕根;若具不守护〔诸〕根,则具三恶行;若具三恶行,则具五盖;若具五盖,则具无明;若具无明,则具有爱。


如是,於此有爱有食而具〔有爱〕。

 


诸比丘!譬如於山上降大雨雷鸣之时,往低处水展转而山岩溪涧满,山岩溪涧满已则小池满,小池满已则大池满,大池满已则小河满,小河满已则大河满,大河满已则大海满。如是,於此大海有食而满〔大海〕。


诸比丘!如是,若具亲近恶知识,则具恶法之听闻;若具恶法之听闻,则具不 [P.118] 信;若具不信,则具非如理作意;若具非如理作意,则具不正念不正知;若具不正念不正知,则具不护诸根;若具不护诸根,则具三恶行;若具三恶行,则具五盖;若具五盖,则具无明;若具无明,则具有爱。如是,於此有爱有食而具〔有爱〕。

 


诸比丘!复次,我说於明解脱有食非无食;何谓明解脱之食耶?当说七觉支。诸比丘!复次,我说於七觉支有食非无食;何谓七觉支之食耶?当说四念处。诸比丘!复次,我说於四念处有食非无食;何谓四念处之食耶?当说三善行。诸比丘!复次,我说於三善行有食非无食;何谓三善行之食耶?当说守护诸根。诸比丘!复次,我说於守护诸根有食而非无食;何谓守护诸根之食耶?当说正念正知。诸比丘!复次,我说於正念正知有食而非无食;何谓正念正知之食耶?当说如理作意。诸比丘!复次,我说於如理作意有食而非无食;何谓如理作意之食耶?当说信。诸比丘!复次,我说於信有食而非无食;何谓信之食耶?当说正法之听闻。诸比丘!复次,我说於正法之听闻有食非无食;何谓正法听闻之食耶?当说亲近於善知识。

 


诸比丘!如是,若具亲近善知识,则具正法之听闻;若具正法之听闻,则具信;若具信,则具如理作意;若具如理作意,则具正念正知;若具正念正知,则具守护诸根;若具守护诸根,则具三善行;若具三善行,则具四念处;若具四念处,则具 [P.119] 七觉支;若具七觉支,则具明解脱。


如是,於此明解脱有食而具〔明解脱〕。

 


诸比丘!譬如於山上降大雨雷鸣之时,往低处水展转而山岩溪涧满,山岩溪涧满已则小池满,小池满已则大池满,大池满已则小河满,小河满已则大河满,大河满已则大海满。如是,於此大海有食而满〔大海〕。


诸比丘!如是,若具亲近善知识,则具正法之听闻;若具正法之听闻,则具信;若具信,则具如理作意;若具如理作意,则具正念正知;若具正念正知,则具守护诸根;若具守护诸根,则具三善行;若具三善行,则具四念处;若具四念处,则具七觉支;若具七觉支,则具明解脱。


如是,於此明解脱有食而具〔明解脱〕。」

 

六十三 究竟



「诸比丘!於我达究竟者皆为见圆满。其见圆满者之中,五者於此世究竟,五者舍此世已而後究竟。


何等五者於此世究竟耶?

 

[P.120] 二


即:极七返、家家、一种子、一来、现法阿罗汉。此五者於此世究竟。


何等五者舍此世已而後究竟耶?

 


即:中间般涅盘、损害般涅盘、无行般涅盘、有行般涅盘、上流至色究竟也。此五者舍此世已而後究竟。


诸比丘!於我达究竟者皆为见圆满。其见圆满者之中,五者於此世究竟,五者舍此世已而後究竟。」

 

六十四 证净



「诸比丘!於我证净者皆为预流。其预流者之中,五者於此世究竟,五者舍此世已而後究竟。


何等五者於此世究竟耶?

 


即:极七返、家家、一种子、一来、现法阿罗汉。此五者於此世究竟。


何等五者舍此世已而後究竟耶?

 


即:中间般涅盘、损害般涅盘、无行般涅盘、有行般涅盘、上流至色究竟也。此五者舍此世已而後究竟。


诸比丘!於我证净者皆为预流。其预流者之中,五者於此世究竟,五者舍此世已而後究竟。」

 

六十五 乐(一)



尔时,具寿舍利弗住摩竭陀国之那罗聚落。时,沙门出家到达具寿舍利弗之处, [P.121] 至已与具寿舍利弗相俱交谈庆慰,欢喜铭感之语已,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沙门出家向具寿舍利弗言:


「友舍利弗!何等为乐,何等为苦耶?」

 


「友!转生为苦,不转生为乐。


友!有转生之时,当期有如是之苦,〔谓:〕有寒、暑、饥、渴、大小便、火触、杖触、刀触,亲族、朋友与彼相会合而苦恼。


友!有转生之时,当期有如是之苦。

 


友!无转生之时,当期有如是之乐,〔谓:〕无寒、无暑、无饥、无渴、无大小便、无火触、无杖触、无刀触,无亲族、无朋友与彼相会合之恼。


友!无转生之时,当期有如是之乐。」

 

六十六 乐(二)



尔时,具寿舍利弗住摩竭陀国之那罗聚落。时,沙门出家到达具寿舍利弗之处,至已与具寿舍利弗相俱交谈庆慰,〔欢喜铭感之语已,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沙门 [P.122] 出家向具寿舍利弗言:


「友舍利弗!於此法、律,何等为乐,何等为苦耶?」

 


「友!於此法、律,不欣喜为苦,欣喜为乐。


友!不欣喜之时,当期有如是之苦,〔谓:〕行不得愉乐,住亦〔不得愉乐〕,坐亦〔不得愉乐〕,卧亦〔不得愉乐〕,在村邑亦〔不得愉乐〕,在阿练若亦〔不得愉乐〕,在树下亦〔不得愉乐〕,在空屋亦〔不得愉乐〕,在露处亦〔不得愉乐〕,在比丘中亦不得愉乐。


友!不欣喜之时,当期有如是之苦。

 


友!欣喜之时,当期有如是之乐,〔谓:〕行得愉乐,住亦〔得愉乐〕,坐亦〔得愉乐〕,卧亦〔得愉乐〕,在村邑亦〔得愉乐〕,在阿练若亦〔得愉乐〕,在树下亦〔得愉乐〕,在空屋亦〔得愉乐〕,在露处亦〔得愉乐〕,在比丘中亦得愉乐。


友!欣喜之时,当期有如是之乐。」

 

六十七 那罗伽波宁(一)



尔时,世尊游行於憍萨罗国,与大比丘众俱往名为那罗伽波宁之憍萨罗村。此时,世尊在那罗伽波宁之叶林。


其时,世尊即於布萨之日,为比丘众围遶而坐。时,世尊乃於夜之多分,为诸比丘说法,教示、劝导、赞励、庆慰已,默然而观比丘众,告具寿舍利弗言——


[P.123] 「舍利弗!比丘众远离惛眠。舍利弗!汝为诸比丘说法!我背痛,我欲伸背。」


「唯然!大德!」


具寿舍利弗应答世尊。时,世尊即四叠僧伽梨,右脇,两足重叠,正念正知,起想作意,作师子卧。

 


此时,具寿舍利弗告诸比丘言:


「友等!诸比丘!」


「友!」


彼诸比丘应答具寿舍利弗。具寿舍利弗即说:

 


「友等!若於善法无信……无惭……无精进,若於善法而无慧者,则昼夜来到,善法之损减可期,而增长不可〔期〕。友等!譬如於月之黑分,则昼夜来到,色损减,圆损减,光损减,广袤损减;友等!如是,若於善法无信……无惭……无愧……无精进,若於善法而无慧者,则昼夜来到,善法之损减可期,而增长不可〔期〕。


友等!所谓无信人者,此乃损减。友等!所谓无惭人者,此乃损减。友等!所谓无愧人者,此乃损减。友等!所谓懈怠人者,此乃损减。友等!所谓愚人者,此乃损减。友等!所谓有忿人者,此乃损减。友等!所谓有恨人者,此乃损减。友等!所谓恶欲人者,此乃损减。友等!所谓有恶友之人者,此乃损减。友等!所谓邪见人者,此乃损减。

 


友等!若於善法有信……有惭……有愧……有精进,若於善法而有慧者,则昼 [P.124] 夜来到,善法之增长可期,而损减不可〔期〕。友等!譬如於月之白分,则昼夜来到,色增长,圆增长,光增长,广袤增长;友等!如是,若於善法有信……有惭……有愧……有精进,若於善法而有慧者,则昼夜来到,善法之增长可期,而损减不可〔期〕。


友等!所谓有信人者,此乃不损减。友等!所谓有惭人者,此乃不损减。友等!所谓有愧人者,此乃不损减。友等!所谓发勤人者,此乃不损减。友等!所谓具慧人者,此乃不损减。友等!所谓无忿人者,此乃不损减。友等!所谓无恨人者,此乃不损减。友等!所谓少欲人者,此乃不损减。友等!所谓有善友之人者,此乃不损减。友等!所谓正见人者,此乃不损减。」

 


时,世尊即起而告具寿舍利弗言:


「善哉!善哉!舍利弗!舍利弗!若於善法无信……无惭……无愧……无精进,若於善法而无慧者,则昼夜来到,善法之损减可期,而增长不可〔期〕。舍利弗!譬如於月之黑分,则昼夜来到,色损减,圆损减,光损减,广袤损减;舍利弗!如是,若於善法无信……〔无惭……无愧……无精进,〕若於善法而无慧者,则昼夜 [P.125] 来到,善法之损减可期,而增长不可〔期〕。


舍利弗!所谓无信人者,此乃损减。所谓无惭人者……无愧人……懈怠人……愚人……有忿人……有恨人……恶欲人……有恶友之人……舍利弗!所谓有邪见之人者,此乃损减。


舍利弗!若於善法有信……有惭……有愧……有精进,若於善法而有慧者,则昼夜来到,善法之增长可期,损减不可〔期〕。舍利弗!譬如於月之白分,则昼夜来到,色增长,圆增长,光增长,广袤增长;舍利弗!如是,若於善法有信……有惭……有愧……有精进,若於善法而有慧者,则昼夜来到,善法之增长可期,而损减不可〔期〕。


舍利弗!所谓有信人者,此乃不损减。舍利弗!所谓有惭人者……有愧人……发勤人……具慧人……无忿人……无恨人……少欲人……有善友之人……舍利弗!所谓正见人者,此乃不损减。」

 

六十八 那罗伽波宁(二)



尔时,世尊住那罗伽波宁之叶林。


其时,世尊即於布萨之日,为比丘众围遶而坐。时,世尊乃於夜之多分,为诸比丘说法,教示、劝导、赞励、庆慰已,默然而观比丘众,告具寿舍利弗言:


[P.126] 「舍利弗!比丘众远离惛眠。舍利弗!汝为诸比丘说法!我背痛,我欲伸背。」


「唯然大德!」


具寿舍利弗应答世尊。时,世尊即四叠僧伽梨,右脇,两足重叠,正念正知,起想作意,作师子卧。

 


此时,具寿舍利弗告诸比丘言:

 

「友等!诸比丘!」


「友!」


彼诸比丘应答具寿舍利弗。具寿舍利弗即说:

 


「友等!若於善法无信……无惭……无愧……无精进……〔无慧〕……不倾听……不持法……不观义……非法随法行,若於善法而无不放逸者,则昼夜来到,善法之损减可期,而增长不可〔期〕。友等!譬如於月之黑分,则昼夜来到,色损减,圆损减,光损减,广袤损减;友等!如是,若於善法而无信……无惭……无愧……无精进……无慧……不倾听……不持法……不观义……非法随法行,若於善法而无不放逸者,则昼夜来到,善法之损减可期,而增长不可〔期〕。

 


友等!若於善法有信……有惭……有愧……有精进……有慧……有倾听……有持法……有观义……有法随法行,若於善法而有不放逸者,则昼夜来到,善法之增 [P.127] 长可期,而损减不可〔期〕。友等!譬如於月之白分,则昼夜来到,色增长,圆增长,光增长,广袤增长;友等!如是,若於善法而有信……有惭……有愧……有精进……有慧……有倾听……有持法……有观义……有法随法行,若於善法而有不放逸者,则昼夜来到,善法之增长可期,而损减不可〔期〕。」

 


时,世尊即起而告具寿舍利弗言:


「善哉!善哉!舍利弗!舍利弗!若於善法无信……无惭……无愧……无精进……无慧……不倾听……不持法……不观义……非法随法行,若於善法而无不放逸者,则昼夜来到,善法之损减可期,而增长不可〔期〕。舍利弗!譬如於月之黑分,则昼夜来到,色损减,圆损减,光损减,广袤损减;舍利弗!如是,若於善法而无信……〔无惭……无愧……无精进……无慧……不倾听……不持法……不观义……非法随法行,〕若於善法而无不放逸者,则昼夜来到,善法之损减可期,而增长不可〔期〕。


舍利弗!若於善法有信……有惭……有愧……有精进……有慧……有倾听……有持法……有观义……有法随法行,若於善法而有不放逸者,则昼夜来到,善法之 [P.128] 增长可期,而损减不可〔期〕。舍利弗!譬如於月之白分,则昼夜来到,色增长,圆增长,光增长,广袤增长;舍利弗!如是,若於善法而有信……〔有惭……有愧……有精进……有慧……有倾听……有持法……有观义……有法随法行,〕若於善法而有不放逸者,则昼夜来到,善法之增长可期,而损减不可〔期〕。」

 

六十九 论事(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只树给孤独园。


其时,众多之比丘,从食後乞食而还,集坐集会於勤行堂,作种种之畜生论而住,谓:王论、盗贼论、大臣论、军论、怖畏论、战争论、食论、饮论、衣服论、卧具论、华鬘论、香论、亲族论、车乘论、村里论、聚落论、都城论、地方论、女人论、勇士论、街路论、池边论、亡灵论、种种论、世间谭、海谭,如是等有无之论。

 


时,世尊即於日暮时,从宴默而起,到达勤行堂,至已,设座而坐。坐已,世尊告诸比丘言:


「诸比丘!汝等今为何论而集坐耶?又,中断何之谈论耶?」


「大德!我等於此处,从食後乞食而还,集坐集会於勤行堂,作种种之畜生论而住,谓:王论、盗贼论……乃至……如是等有无之论。」


[P.129] 「诸比丘!汝等有信之善男子,家而出家,此於汝等不相称,汝等作种种之畜生论而住;谓:王论、盗贼论、大臣论、军论、怖畏论、战争论、食论、饮论、衣服论、卧具论、华鬘论、香论、亲族论、车乘论、村里论、聚落论、都城论、地方论、女人论、勇士论、街路论、池边论、亡灵论、种种论、世间谭、海谭,如是等有无之论。


诸比丘!有十之论事。何等为十耶?

 


即:少欲论、知足论、远离论、无杂论、发勤论、戒论、定论、慧论、解脱论、解脱智见论。


诸比丘!此为十之论事。

 


诸比丘!汝等若数数执取此之论事而作论,则有如是大神通、有如是大威德之彼日月之威力尚能威伏之,更不论外道修行者乎?」

 

七十 论事(二)



「诸比丘!有十之应称赞处。何等为十耶?

 

[P.130] 二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自己少欲而为诸比丘作少欲论。比丘少欲而为诸比丘作少欲论者,此乃应称赞处。


自己知足而为诸比丘作知足论。比丘知足而为诸比丘作知足论者,此乃应称赞处。


自己远离而为诸比丘作远离论。比丘远离而为诸比丘作远离论者,此乃应称赞处。


自己无杂居而为诸比丘作无杂居论。比丘无杂居而为诸比丘作无杂居论者,此乃应称赞处。


自己发勤而为诸比丘作发勤论。比丘发勤而为诸比丘作发勤论者,此乃应称赞处。


自己戒具足而为诸比丘作戒具足论。比丘戒具足而为诸比丘作戒具足论者,此乃应称赞处。


自己定具足而为诸比丘作定具足论。比丘定具足而为诸比丘作定具足论者,此乃应称赞处。


自己慧具足而为诸比丘作慧具足论。比丘慧具足而为诸比丘作慧具足论者,此乃应称赞处。


自己解脱具足而为诸比丘作解脱具足论。比丘解脱具足而为诸比丘作解脱具足论者,此乃应称赞处。


自己解脱智见具足而为诸比丘作解脱智见具足论。比丘解脱智见具足而为诸比丘作解脱智见具足论者,此乃应称赞处。


诸比丘!此为十之应称赞处。」


第七 双品〔毕〕


摄颂曰:


[P.131] (一)无明、 (二)〔有〕爱、


(三)究竟(四)证净、 (五~六)二乐
      

(七~八)二那罗伽波宁 (九~一〇)二论事。

 

第八 愿品


七十一 愿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只树给孤独园。此时,世尊告诸比丘曰:


「诸比丘!」


「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诸比丘!戒具足、波罗提木叉具足而住!守护波罗提木叉之律仪,正行、所行处具足而住!於少少罪见怖畏,受学处而学!


诸比丘!比丘若愿『欲为同梵行者之所爱乐、可意、尊重、恭敬』,则应於戒圆满,内心当行寂止,不舍静虑,成就正观,常行空屋。


诸比丘!比丘若愿『欲得衣、食、牀座、病药、资具』,则应於戒圆满,内心当行寂止,不舍静虑,成就正观,常行空屋。


诸比丘!比丘若愿『欲令授我衣、食、牀座、病药、资具之人所作,有大果、大功德』,则应於戒圆满……乃至……常行空屋。


[P.132] 诸比丘!比丘若愿『欲令死去命终之亲族血缘,以净心忆念我者,有大果、大功德』,则应於戒圆满……乃至……常行空屋。


诸比丘!比丘若愿『欲於以任何之衣、食、牀座、病药、资具亦能知足』,则应於戒圆满……乃至……常行空屋。


诸比丘!比丘若愿『欲能忍受寒、暑、饥、渴、虻、蚊、风、日、蛇之触,骂詈谗谤之语路,已生之苦、剧、麤、猛、不悦、非可意、夺命之身受』,则应於戒圆满……乃至……常行空屋。


诸比丘!比丘若愿『欲能克服於不欣喜、欣喜,不被不欣喜、欣喜所克服,欲能克服随生之不欣喜、欣喜而住』,则应於戒圆满……乃至……常行空屋。


诸比丘!比丘若愿『欲能克服於怖畏、恐惧,不被怖畏、恐惧所克服,欲能克服随生之怖畏、恐惧』,则应於戒圆满……乃至……常行空屋。


诸比丘!比丘若愿『欲得增上心现法乐住之四静虑,随乐欲得而不艰难,得而不梗涩』,则应於戒圆满……乃至……常行空屋。


诸比丘!比丘若愿『欲自诸漏尽,无漏而於现法之心解脱、慧解脱,欲能自证 [P.133] 知、现证、具足而住』,则应於戒圆满,内心当行寂止,不舍静虑,成就正观,常行空屋。


诸比丘!能说『戒具足、波罗提木叉具足而住!守护波罗提木叉之律仪,正行、所行处具足而住!於少少罪见怖畏,受学处而学』者,即缘此而说。」

 

七十二 刺



尔时,世尊住毘舍离城大林之重阁讲堂,与众多高名之长老弟子俱,〔谓:〕具寿遮罗、具寿优簸遮罗、具寿伽伽罗、具寿迦陵缚、具寿尼迦陀、具寿迦多黎沙与其余高名之长老弟子俱。

 


其时,众多高名之离车人,善美之车乘相连,发出高大声,为亲见世尊而进入大林。


时,彼诸具寿即思念:


「此时,众多高名之离车人,善美之车乘相连,发出高大声,为亲见世尊而进入 [P.134] 大林。世尊说:『静虑者以声为其刺。』我等宜往牛角娑罗林,於彼处无声,无杂闹,当可安稳而住。」

 


时,彼诸具寿乃往牛角娑罗林。於彼处,彼诸具寿乃得无声、无杂闹,安稳而住。


时,世尊即告诸比丘曰:


「诸比丘!遮罗在何处耶?优簸遮罗在何处耶?伽伽罗在何处耶?迦陵缚在何处耶?尼迦陀在何处耶?迦多黎沙在何处耶?诸比丘!彼诸长老弟子在何处耶?」


「大德!於此处,彼诸具寿即思念:『此时,众多高名之离车人,善美之车乘相连,发出高大声,为亲见世尊而入大林。世尊说:「静虑者以声为其刺」,我等宜往牛角娑罗林,於彼处无声、无杂闹,当可安稳而住。』大德!时,彼诸具寿乃往牛角娑罗林。於彼处,彼诸具寿乃得无声、无杂闹,安稳而住。」

 


「善哉,善哉!诸比丘!如彼大弟子之正说,应如是说。诸比丘!我说:『静虑者以声为其刺。』诸比丘!有十刺。何等为十耶?

 


於乐远离者,乐众会为刺。於修不净相者,修净相为刺。於守护根门者,观剧 [P.135] 为刺。於梵行者,与女相交为刺。於初静虑,声为刺。於第二静虑,寻伺为刺。於第三静虑,喜为刺。於第四静虑,入出息为刺。於想受灭定,想、受为刺。贪为刺,瞋为刺,痴为刺。


诸比丘!无刺而住!诸比丘!离刺而住!诸比丘!无刺、离刺而住!诸比丘!阿罗汉无刺而住,诸比丘!阿罗汉离刺而住。诸比丘!阿罗汉无刺、离刺而住。」

 

七十三 可爱



「诸比丘!有十法,为可爱、可乐、可意,於世亦难得。何等为十耶?

 


财为可爱、可乐、可意,於世亦难得。美貌为可爱、可乐、可意,於世亦难得。无病为可爱、可乐、可意,於世亦难得。戒为可爱、可乐、可意,於世亦难得。梵行为可爱、可乐、可意,於世亦难得。友为可爱、可乐、可意,於世亦难得。多智为可爱、可乐、可意,於世亦难得。慧为可爱、可乐、可意,於世亦难得。法为可爱、可乐、可意,於世亦难得。天为可爱、可乐、可意,於世亦难得。


[P.136] 诸比丘!此十法为可爱、可乐、可意,於世亦难得。

 


诸比丘!此可爱、可乐、可意,於世亦难得之十法,有十法之障难。

 


即:懈怠、不勤者财之障难;不庄严、不庄饰者美貌之障难;不摄生者无病之障难;有恶友者戒之障难;不守护诸根者梵行之障难;不信者友之障难;不学习者多智之障难;不恭敬听闻且不质问者慧之障难;不勤且不观察者法之障难;邪行者天之障难。


诸比丘!此可爱、可乐、可意,於世亦难得之十法,有十法之障难。

 


诸比丘!此可爱、可乐、可意,於世亦难得之十法,有十法之食。

 


即:不懈怠、勤勇者财之食;庄严、庄饰者美貌之食;摄生者无病之食;有善友者戒之食;守护诸根者梵行之食;信者友之食;学习者多智之食;恭敬听闻、质问者慧之食;勤勉、观察者法之食;正行者天之食;


诸比丘!此可爱、可乐、可意,於世亦难得之十法,有此十法之食。」

 

[P.137] 七十四 增长



「诸比丘!圣弟子若以十之增长而增长,以圣之增长而增长,得核心,得身之最胜。何等为十耶?

 


即:以田地而增长,以财谷而增长,以妻子而增长,以奴仆使丁而增长,以四足而增长,以信而增长,以戒而增长,以闻而增长,以舍而增长,以慧而增长。


诸比丘!圣弟子若以此十之增长而增长,以圣之增长而增长,得核心,得身之最胜。」

       
财谷妻子四足兽  皆是增长为富饶
   

亲族知友於大王  有所供养之荣誉
   

抑或信戒慧舍闻  一切於此世增长
   

此乃贤智之善人  於现法二法增长

 

七十五 鹿住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只树给孤独园。时,具寿阿难於晨早时,着下衣,持衣鉢,到达鹿住优婆夷家,至已设座而坐。时,鹿住优婆夷即到具寿阿难之处,至已礼敬具寿阿难,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鹿住优婆夷对具寿阿难言:

 

[P.138] 二


「大德阿难!世尊所说之法当云何了解耶?以梵行者与非梵行者之两人,於後世皆能生於同一趣处也。大德!我之父富兰那为梵行者、远离行者,且远离淫欲之鄙法,彼死之时,世尊授记为『为一来有情且生於兜率天中』。大德!我之叔父梨师达多为非梵行者,以知足妻己,彼死之时,世尊授记为『为一来有情且生於兜率天中』。大德阿难!世尊所说之法当云何了解耶?以梵行者与非梵行者之两人,於後世皆能生於一趣处。」


「姊妹!如是,世尊授记。」

 


时,具寿阿难於鹿住优婆夷家,受食,从座起而离去。时,具寿阿难由食後乞食而还,往诣世尊所在之处,至已礼敬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寿阿难即白世尊言:


「大德!此处,我於晨早时,着下衣,持衣鉢,到达鹿住优婆夷家,至已、设座而坐。大德!时,鹿住婆罗夷即到我处,至已礼敬我,坐於一面。大德!坐於一面 [P.139] 之鹿住优婆夷对我而言:『大德阿难!世尊所说之法当云何了解耶?以梵行者与非梵行者之两人,於後世皆能生於同一趣处。大德!我之父富兰那为梵行者、远离行者,且远离淫欲之鄙法,彼死之时,世尊授记为「为一来有情且生於兜率天中」。大德!我叔父梨师达多为非梵行者,以知足己妻,彼死之时,世尊授记为「为一来有情且生於兜率天中」。大德阿难!世尊所说之法当云何了解耶?以梵行者与非梵行者之两人,於後世皆能生於同一趣处。』大德!对如是所说,我即对鹿住优婆夷言:『姊妹!如是,世尊授记。』」


「阿难!愚痴不聪明之女人鹿住优婆夷,以女人慧了知人与人补特伽罗优劣之〔差〕几何耶?


阿难!世间存有十之补特伽罗。何等为十耶?

 


阿难!此处有一类之补特伽罗,破戒而灭其破戒使无余,彼不能如实了知心解脱、慧解脱,彼即不听闻,不多闻,以见不能通达,不得时解脱。彼身坏命终,退而不能胜进,唯退失而不能胜进。

 


阿难!复次,此处有一类之补特伽罗,破戒而灭其破戒使无余,彼能如实了知 [P.140] 心解脱、慧解脱,彼有听闻,多闻,以见善能通达,得时解脱。彼身坏命终,胜进而不退,唯胜进而不退失。


阿难!此中,有筹量者,筹量而曰:『此人亦有如是之法,彼人亦有如是之法,云何有其一者劣,其一者优耶?』阿难!若如是〔筹量〕,於长夜得不利苦恼。阿难!此中,破戒而灭其破戒使无余,能如实了知心解脱、慧解脱,且有听闻,有多闻,以见善能通达,得时解脱之补特伽罗者,比先前之补特伽罗更优胜。何以故耶?阿难!法流能渡彼。非如来谁能了知此别耶?阿难!是故,於补特伽罗勿筹量,於补特伽罗勿计量。阿难!於补特伽罗计量之人则衰亡。阿难!我或等於我者当能於补特伽罗计量。

 

[P.141] 六


阿难!复次,此处有一类之补特伽罗,持戒而灭其戒使之无余,彼不能如实了知心解脱、慧解脱,彼即不听闻,不多闻,以见不能通达,不得时解脱。彼身坏命终,退而不能胜进,唯退失而不能胜进。

 


阿难!复次,此处有一类之补特伽罗,持戒而灭其戒使无余,彼能如实了知心解脱、慧解脱,彼有听闻,有多闻,以见善能通达,得时解脱。彼身坏命终,胜进而不退,唯胜进而不退失。


阿难!此中,有筹量者……乃至……阿难!我或等於我者当能於补特伽罗计量。

 


阿难!复次,此处有一类之补特伽罗,苦贪而灭其贪使无余,彼不能如实了知心解脱、慧解脱,彼即不听闻,不多闻,以见不能通达,不得时解脱。彼身坏命终,退而不能胜进,唯退失而不能胜进。

 


阿难!复次,此处有一类之补特伽罗,苦贪而灭其贪使无余,彼能如实了知心 [P.142] 解脱、慧解脱,彼有听闻,有多闻,以见善能通达,得时解脱。彼身坏命终,胜进而不退,唯胜进而不退失。


阿难!此中,有筹量者……乃至……阿难!我或等於我者当能於补特伽罗计量。

 

一〇


阿难!复次,此处有一类之补特伽罗,瞋恨而灭其瞋恨使无余,彼不能如实了知心解脱、慧解脱,彼即不听闻,不多闻,以见不能通达,不得时解脱。彼身坏命终,退而不能胜进,唯退失而不能胜进。

 

一一


阿难!复次,此处有一类之补特伽罗,瞋恨而灭其瞋恨使无余,彼能如实了知心解脱、慧解脱,彼有听闻,有多闻,以见善能通达,得时解脱。彼身坏命终,胜进而不退,唯胜进而不退失。


阿难!此中,有筹量者……乃至……阿难!我或等於我者当能於补特伽罗计量。

 

一二


阿难!复次,此处有一类之补特伽罗,掉举而灭其掉举使无余,彼不能如实了知心解脱、慧解脱,彼即不听闻,不多闻,以见不能通达,不得时解脱。彼身坏命终,退而不能胜进,唯退失而不能胜进。

 

一三


阿难!复次,此处有一类之补特伽罗,掉举而灭其掉举使无余,彼能如实了 [P.143] 知心解脱、慧解脱,彼有听闻,有多闻,以见善能通达,得时解脱。彼身坏命终,胜进而不退,唯胜进而不退失。


阿难!此中,有筹量者,筹量而曰:『此人亦有如是之法,彼人亦有如是之法,云何有其一者劣,其一者优耶?』阿难!若如是〔筹量〕,於长夜得不利苦恼。阿难!此中,掉举而灭其掉举使无余,能如实了知心解脱、慧解脱,且有听闻,有多闻,以见善能通达,得时解脱之补特伽罗者,比先前之补特伽罗更优胜。何以故耶?阿难!法流能渡彼。非如来谁能了知此别耶?阿难!是故,於补特伽罗勿筹量,於补特伽罗勿计量。阿难!於补特伽罗计量之人则衰亡。阿难!我或等於我者当能於补特伽罗计量。


阿难!愚痴不聪明之女人鹿住优婆夷,以女人慧了知人与人补特伽罗之优劣之〔差〕几何耶?


阿难!世间存有十之补特伽罗。


阿难!富兰那持戒,若梨师达多亦同持戒,富兰那於此处不能了知梨师达多之 [P.144] 趣。阿难!梨师达多持慧,若富兰那亦同持慧,梨师达多於此处不能了知富兰那之趣。阿难!如是,此之〔两〕人者俱缺一边。」

 

七十六 不能



「诸比丘!世间若无三法,则世间不出如来、应供、正等觉者,世间不现如来所说之法、律。何等为三耶?

 


〔谓:〕生、老、死也。诸比丘!世间若无此三法,则世间不出如来、应供、正等觉者,世间不现如来所说之法、律。诸比丘!然而,世间有此三法之故,世间出如来、应供、正等觉者,世间现如来所说之法、律。

 


诸比丘!若不断三法,则不能断生、断老、断死。何等为三耶?

 


若不断贪,不断瞋,不断痴。诸比丘!若不断三法,则不能断生、断老、断死。

 


诸比丘!若不断三法,则不能断贪、断瞋、断痴。何等为三耶?

 


若不断有身见,不断疑,不断戒禁取。诸比丘!若不断此三法,则不能断贪、断瞋、断痴。

 

[P.145] 七


诸比丘!若不断三法,则不能断有身见、断疑、断戒禁取。何等为三耶?

 


若不断非如理作意,不断邪道修习,不断心退缩。诸比丘!若不断此三法,则不能断有身见、断疑、断戒禁取。

 


诸比丘!若不断三法,则不能断非如理作意、断邪道修习、断心退缩。何等为三耶?

 

一〇


若不断妄念,不断不正知,不断心散乱。诸比丘!若不断此三法,则不能断非如理作意、断邪道修习、断心退缩。

 

一一


诸比丘!若不断三法,则不能断妄念、断不正知、断心散乱。何等为三耶?

 

一二


若不断不乐欲见圣者,不断不乐欲听圣法,不断难诘心。诸比丘!若不断此三法,则不能断妄心、断不正知、断心散乱。

 

一三


诸比丘!若不断三法,则不能断不乐欲见圣者、断不乐欲听圣法、断难诘心。何等为三耶?

 

一四


若不断掉举,不断不律仪,不断破戒。诸比丘!若不断此三法,则不能断不乐欲见圣者、断不乐欲听圣法、断难诘心。

 

[P.146] 一五


诸比丘!若不断三法,则不能断掉举、断不律仪、断破戒。何等为三耶?

 

一六


若不断不信,不断不亲爱,不断懈怠。诸比丘!若不断此三法,则不能断掉举、断不律仪、断破戒。

 

一七


诸比丘!若不断三法,则不能断不信、断不亲爱、断懈怠。何等为三耶?

 

一八


若不断不恭敬,不断不受谏,不断恶友。诸比丘!若不断此三法,则不能断不信、断不亲爱、断懈怠。

 

一九


诸比丘!若不断三法,则不能断不恭敬,断不受谏,断恶友。何等为三耶?

 

二〇


若不断无惭,不断无愧,不断放逸。诸比丘!若不断此三法,则不能断不恭敬、断不受谏、断恶友。

 

二一


诸比丘!无惭、无愧、放逸之时,为放逸之故,不能断不恭敬、断不受谏、断恶友。有恶友之故,不能断不信、断不亲爱、断懈怠。为懈怠之故,不能断掉举、断不律仪、断破戒。为破戒之故,不能断不乐欲见圣者、断不乐欲听圣法、难诘心。 [P.147] 有难诘心之故,不能断妄念、断不正知、断心散乱。为心散乱之故,不能断非如理作意、断邪道修习、断心退缩。为心退缩之故,不能断有身见、断疑、断戒禁取。有疑之故,不能断贪、断瞋、断痴。若不断贪、不断瞋、不断痴,则不能断生、断老、断死。

 

二二


诸比丘!若能断三法,则能断生、断老、断死。何等为三耶?

 

二三


若能断贪,断瞋,断痴。诸比丘!若能断此三法,则能断生、断老、断死。

 

二四


诸比丘!若能断三法,则能断贪、断瞋、断痴。何等为三耶?

 

二五


若断有身见,断疑,断戒禁取。诸比丘!若能断此三法,则能断贪、断瞋、断痴。

 

二六


诸比丘!若能断三法,则能断有身见、断疑、断戒禁取。何等为三耶?

 

二七


若断非如理作意,断邪道修习,断心退缩。诸比丘!若能断此三法,则能断有身见、断疑、断戒禁取。

 

二八


诸比丘!若能断三法,则能断非如理作意、断邪道修习、断心退缩。何等为三耶?

 

二九


若断妄念,断不正知,断心散乱。诸比丘!若能断此三法,则能断非如理作意、断邪道修习、断心退缩。

 

[P.148] 三〇


诸比丘!若能断三法,则能断妄念、断不正知、断心散乱。何等为三耶?


若断不乐欲见圣者,断不乐欲听圣法,断难诘心。诸比丘!若能断此三法,则能断妄念、断不正知、断心散乱。

 

三一


诸比丘!若能断三法,则能断不乐欲见圣者、断不乐欲听圣法、断难诘心。何等为三耶?

 

三二


若断掉举,断不律仪,断破戒。诸比丘!若能断此三法,则能断不乐欲见圣者、断不乐欲听圣法、断难诘心。

 

三三


诸比丘!若能断三法,则能断掉举、断不律仪、断破戒。何等为三耶?

 

三四


若断不信,断不亲爱,断懈怠。诸比丘!若能断此三法,则能断掉举、断不律仪、断破戒。

 

三五


诸比丘!若能断三法,则能断不信、断不亲爱、断懈怠。何等为三耶?

 

三六


若能断不恭敬,断不受谏,断恶友。诸比丘!若能断此三法,则能断不信、断不亲爱、断懈怠。

 

三七


诸比丘!若能断三法,则能断不恭敬,断不受谏,断恶友。何等为三耶?

 

三八


若断无惭,断无愧,断放逸。诸比丘!若能断此三法,则能断不恭敬、断不受谏、断恶友。

 

三九


诸比丘!有惭、有愧、不放逸之时,为不放逸故,能断不恭敬、断不受谏、 [P.149] 断恶友。为善友故,能断不信、断不亲爱、断懈怠。为发勤故,能断掉举、断不律仪、断破戒。为持戒故,能断不乐欲见圣者、断不乐欲听圣法、断难诘心。无难诘心故,能断妄念、断不正知、断心散乱。心无散乱故,能断非如理作意、断邪道修习、断心退缩。心无退缩故,能断有身见、断疑、断戒禁取。无疑故,能断贪、断瞋、断痴。若能断贪、断瞋、断痴,则能断生、断老、断死。」

 

七十七 鸦



「诸比丘!鸦者成就十之邪法。何等为十耶?

 


即:傲倨、凶暴、强欲、大食、残酷、无慈悲、怯弱、喧骚、妄念、吝啬也。


诸比丘!鸦者成就此十之邪法。

 


诸比丘!如是,恶比丘成就十邪法。何等为十耶?

 


即:傲倨、凶暴、强欲、大食、残酷、无慈悲、怯弱、喧骚、妄念、吝啬也。


诸比丘!恶比丘成就此十邪法。」

 

[P.150] 七十八 尼犍子



「诸比丘!尼犍子者成就十邪法。何等为十耶?

 


诸比丘!尼犍子者不信;诸比丘!尼犍子者破戒;诸比丘!尼犍子者无惭;诸比丘!尼犍子者无愧;诸比丘!尼犍子者与善士不交;诸比丘!尼犍子者自赞毁他;诸比丘!尼犍子者妄取现世,起坚固执,弃舍难;诸比丘!尼犍子者诡诈;诸比丘!尼犍子者有恶欲;诸比丘!尼犍子者有邪见。


诸比丘!尼犍子者成就此十邪法。」

 

七十九 事(一)



「诸比丘!有十之嫌恨事。何等为十耶?

 


『彼已作不饶益於我』,故结嫌恨。『彼现作不饶益於我』,故结嫌恨。『彼当作不饶益於我』,故结嫌恨。『彼已作不饶益於我可爱、可意者』,〔故结嫌恨。『彼〕现作不饶益〔於我可爱、可意者〕』,〔故结嫌恨。『彼〕当作不饶益〔於我可爱、可意者〕』,故结嫌恨。『彼已作饶益於我非可爱、非可意者』,〔故结嫌恨。『彼〕现作饶益〔於我非可爱、非可意者』,故结嫌恨。『彼当作饶益於我非可爱、非可意者』,故结嫌恨。非理而忿。


诸比丘!此乃十嫌恨事也。」

 

八十 事(二)



「诸比丘!有十嫌恨之调伏。何等为十耶?

 


『彼即使已作不饶益於我,有何相干耶?』故嫌恨调伏。『彼即使现作不饶益於 [P.151] 我,有何相干耶?』故嫌恨调伏。『彼即使当作不饶益於我,有何相干耶?』故嫌恨调伏。『彼即使已作不饶益於我可爱、可意者,有何相干耶?』故嫌恨调伏。『彼即使现作不饶益於我可爱、可意者,有何相干耶?』故嫌恨调伏。『彼即使当作不饶益於我可爱、可意者,有何相干耶?』故嫌恨调伏。『彼即使已作饶益於我非可爱、非可意者,有何相干耶?』故嫌恨调伏。『彼即使现作饶益於我非可爱、非可意者,有何相干耶?』故嫌恨调伏。『彼即使当作饶益於我非可爱、非可意者,有何相干耶?』故嫌恨调伏。非理而不忿。


诸比丘!此乃十嫌恨之调伏也。」

 

第八 愿品〔毕〕


此中,摄颂曰:


(一)愿、(二)刺、(三)可爱、(四)增长、(五)鹿住、


(六)不能、(七)鸦、(八)尼犍子、(九~一〇)二之事。

 

第九 长老品


八十一 婆醯迦



尔时,世尊住瞻波国伽伽罗池边。时,具寿婆醯迦往诣世尊所在之处,至已礼敬世尊而退坐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寿婆醯迦白世尊言:


「大德!如来出离、离系、解脱几何之法,以自在心而住耶?」

 

[P.152] 二


「婆醯迦!如来出离、离系、解脱十法,以自在心而住。何等为十耶?

 


婆醯迦!如来出离、离系、解脱其色,以自在心而住。婆醯迦!如来出离、离系、解脱其受……想……行……识……生……老……死……苦……烦恼,以自在心而住。

 


婆醯迦!譬如优鉢罗、鉢昙摩、分陀利华,生於水中,长於水中,自水而现,不染於水而立。婆醯迦!如是,如来出离、离系、解脱此十法,以自在心而住。」

 

八十二 阿难



时,具寿阿难往诣世尊所在之处,至已礼敬世尊,退坐一面。坐於一面之时,世尊对具寿阿难说:

 


「阿难!比丘无信而於此法、律增长、增大、增广者实无有是处。阿难!比丘破戒而於此法、律增长、增大、增广者实无有是处。阿难!比丘少闻而於此法、律增长、增大、增广者实无有是处。阿难!比丘恶语而於此法、律增长、增大、增广者 [P.153] 实无有是处。阿难!比丘有恶友而於此法、律增长、增大、增广者实无有是处。阿难!比丘懈怠而於此法、律增长、增大、增广者实无有是处。阿难!比丘妄念而於此法、律增长、增大、增广者实无有是处。阿难!比丘不知足而於此法、律增长、增大、增广者实无有是处。阿难!比丘恶欲而於此法、律增长、增大、增广者实无有是处。阿难!比丘邪见而於此法、律增长、增大、增广者实无有是处。


阿难!比丘若能成就此十法,於此法、律增长、增大、增广者实无有是处。

 


阿难!比丘有信而於法、律增长、增大、增广者实有是处。阿难!比丘持戒而於此法、律增长、增大、增广者实有是处。阿难!比丘多闻而於此法、律增长、增 [P.154] 大、增广者实有是处。阿难!比丘善语而於此法、律增长、增大、增广者实有是处。阿难!比丘有善友而於此法、律增长、增大、增广者实有是处。阿难!比丘发勤而於此法、律增长、增大、增广者实有是处。阿难!比丘持念而於此法、律增长、增大、增广者实有是处。阿难!比丘知足而於此法、律增长、增大、增广者实有是处。阿难!比丘少欲而於此法、律增长、增大、增广者实有是处。阿难!比丘正见而於此法、律增长、增大、增广者实有是处。


阿难!比丘若成就此十法,於此法、律增长、增大、增广者实有是处。」

 

八十三 芬那



时,具寿普尼耶往诣世尊所在之处,至已礼敬世尊,退坐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寿普尼耶即白世尊言:


「大德!有何因何缘,如来有时思、有时不思说法耶?」

 


「普尼耶!比丘若有信而不能来诣,则如来不思说法。普尼耶!比丘若有信来诣之时,如来即思说法。


普尼耶!比丘若有信来诣而不能承事,〔则如来不思说法。普尼耶!比丘若有信来诣且承事之时,如来即思说法。


普尼耶!比丘若有信来诣,〕承事而不能请问,则如来不思说法。普尼耶!比丘若有信来诣,承事请问之时,如来即思说法。


普尼耶!比丘若有信来诣,承事〕请问而不能倾听其法,则如来不思说法。普尼耶!比丘若有信来诣,承事请问,倾听其法之时,如来即思说法。


普尼耶!比丘若有信来诣,承事请问,倾听其法,听而不能受持其法,〔则如来不思说法。普尼耶!比丘若有信来诣,承事请问,倾听其法,听而受持其法之时,如来即思说法。


普尼耶!比丘若有信来诣,承事请问,倾听其法,〕听而受持其法而不能观察所持之法义,〔则如来不思说法。普尼耶!比丘若有信来诣,承事请问,倾听其法,听而受持其法,观察所持法义之时,如来即思说法。


普尼耶!比丘若有信来诣,承事请问,倾听其法,听而受持其法,〕观察所持 [P.155] 之法义,知义知法而非法随法行,〔则如来不思说法。普尼耶!比丘若有信来诣,承事请问,倾听其法,听而受持其法,观察所持之法义,知义知法而法随法行之时,如来即思说法。


普尼耶!比丘若有信来诣,承事请问,倾听其法,听而受持其法,观察所持之法义,〕知义知法而法随法行,然非善言、善语、善美、分明、清亮而不能成就述义之语言,则如来不思说法。普尼耶!比丘若有信来诣,承事请问,倾听其法,听而受持其法,观察所持之法义,知义知法而法随法行,善言、善语、善美、分明、清亮而能成就述义语言之时,如来即思说法。


普尼耶!比丘若有信来诣,承事请问,倾听其法,听而受持其法,观察所持之法义,知义知法而法随法行,〕善言、善语、善美、分明、清亮而能成就述义之语言,不能教示、劝导、赞励、庆慰同梵行者,则如来不思说法。

 


普尼耶!比丘若有信来诣,承事请问,倾听其法,听而受持其法,观察所持之法义,知义知法而法随法行,善言、善语、善美、分明、清亮而能成就述义之语言,能教示、劝导、赞励、庆慰同梵行者之时,如来即思说法。


普尼耶!成就此十法时,如来一向即思说法。」

 

八十四 记说



此时,具寿摩诃目犍连告诸比丘言:


「友等诸比丘!」


「友!」


彼诸比丘应答摩诃目犍连。摩诃目犍连即说:

 


「友等!此处有比丘言:『〔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自知不受後有』 [P.156] 而记说了悟。如来或如来之弟子,有静虑,等至善巧、他心善巧、他心差别善巧者,与彼审问、究明、谈论。彼为如来或如来之弟子,有静虑,等至善巧、他心善巧、他心差别善巧者所审问、究明、谈论而惑、困惑、厄、苦、厄苦。如来或如来之弟子,有静虑,等至善巧、他心善巧、他心差别善巧者,以心如是了知其心而作意,谓:『云何此具寿言:「〔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自知不受後有」而记说了悟耶?』如来或如来之弟子,有静虑,等至善巧、他心善巧、他心差别善巧者,以心如是了知其心而了知,谓:『此具寿有忿,以忿缠之心多住,然於如来所说之法、律,则忿之缠乃损减。此具寿有恨,以恨缠之心多住,然於如来所说之法、律,则恨之缠乃损减。此具寿有覆,以覆缠之心多住,然於如来所说之法、律,则覆之缠乃损减。此具寿有恼,以恼缠之心多住,然於如来所说之法、律,则恼之缠乃损减。此具寿有嫉,以嫉缠之心多住,然於如来所说之法、律,则嫉之缠乃损减。此具寿有悭,以悭缠之心多住,然於如来所说之法、律,则悭之缠乃损减。此具寿有 [P.157] 诳,以诳缠之心多住,然於如来所说之法、律,则诳之缠乃损减。此具寿有谄,以谄缠之心多住,然於如来所说之法、律,则谄之缠乃损减。此具寿有恶欲,以欲缠之心多住,然於如来所说之法、律,则欲之缠乃损减。此具寿妄念也,更有所作,以少分之胜进,中途而废,然於如来所说之法、律,则中途而废者乃损减也。』

 


友等!比丘若不弃此十法,欲於此法、律〔中〕增长、增大、增广者无有是处。友等!比丘弃此十法之时,欲於此法、律〔中〕增长、增大、增广者〔实〕有是处。」

 

八十五 夸



尔时,具寿摩诃周陀住支提国之萨寒若。此时,具寿摩诃周陀告诸比丘言:


「友等诸比丘!」


「友!」


彼诸比丘应答具寿摩诃周陀。具寿摩诃周陀即说:

 


「友等!此处有比丘,夸奢证得而言:『我乃入出初静虑,我乃入出第二静虑, [P.158] 我乃入出第三静虑,我乃入出第四静虑,我乃入出虚空无边处,我乃入出识无边处,我乃入出无所有处,我乃入出非想非非想处,我乃入出想受灭。』如来或如来之弟子,有静虑,等至善巧、他心善巧、他心差别善巧者,与彼审问、究明、谈论。彼为如来或如来之弟子,有静虑,等至善巧、他心善巧、他心差别善巧者所审问、究明、谈论而惑、困惑、厄、苦、厄苦。如来或如来之弟子,有静虑,等至善巧、他心善巧、他心差别善巧者,以心如是了知其心而作意,谓:『云何此具寿夸奢证得而言:「我乃入出初静虑……乃至……我乃入出想受灭」耶?』如来或如来之弟子,有静虑,等至善巧、他心善巧、他心差别善巧者,以心如是了知其心而了知,谓:『此具寿於长夜,其戒所作有缺,所作有穿,所作有杂,所作有秽;非作常恒,非转常恒。此具寿破戒也,然於如来所说之法、律,破戒乃损减。此具寿无信,然於如来所说之法、律,无信乃损减。此具寿少闻而非法行,然於如来所说之法、律, [P.159] 少闻乃损减。此具寿恶语,然於如来所说之法、律,恶语乃损减。此具寿有恶友,然於如来所说之法、律,恶友乃损减。此具寿懈怠,然於如来所说之法、律,懈怠乃损减。此具寿妄念,然於如来所说之法、律,妄念乃损减。此具寿诡诈,然於如来所说之法、律,诡诈乃损减。此具寿难满,然於如来所说之法、律,难满乃损减。此具寿劣慧,然於如来所说之法、律,劣慧乃损减。』

 


友等!譬如有友,语其友而言:『友!汝若须财,可乞财於我,我当与财於汝』。彼友有须财之事时,语其友而言:『友!我须财,当与财於我!』彼言:『友!果尔,可掘此处!』彼掘其处而不得。彼言:『友!汝言虚伪、言不实於我,言:「可掘此处!」』彼言:『友!我非言虚伪、言不实於汝,果尔,可掘此处!』彼掘其处而不得。彼言:『友!汝言虚伪、言不实於我,言:「可掘此处!」』彼言:『友! [P.160] 我非言虚伪、言不实於汝,果尔,可掘此处!』彼掘其处而不得。彼言:『友!汝言虚伪、言不实於我,言:「可掘此处!」』彼言:『友!我非言虚伪、言不实於汝,我颠狂,心颠倒也』。


友等!如是有比丘夸奢证得而言:『我乃入出初静虑,我乃入出第二静虑,我乃入出第三静虑,我乃入出第四静虑,我乃入出虚空无边处,我乃入出识无边处,我乃入出无所有处,我乃入出非想非非想处,我乃入出想受灭。』如来或如来之弟子,有静虑,等至善巧、他心善巧、他心差别善巧者,与彼审问、究明、谈论,彼为如来或如来之弟子,有静虑,等至善巧、他心善巧、他心差别善巧者所审问、究问、谈论而惑、困惑、厄、苦、厄苦。如来或如来之弟子,有静虑,等至善巧、他心善巧、他心差别善巧者,以心如是了知其心而作意,谓:『云何此具寿者夸奢证得而言:「我乃入出初静虑……乃至……我乃入出想受灭」耶?』如来或如来之弟子,有静虑,等至善巧、他心善巧、他心差别善巧者,以心如是了知其心而了知, [P.161] 谓:『此具寿於长夜,其戒所作有缺,所作有穿,所作有杂,所作有秽;非作常恒,非转常恒。此具寿破戒,然於如来所说之法、律,破戒乃损减。此具寿无信,然於如来所说之法、律,无信乃损减。此具寿少闻而非法行,然於如来所说之法、律,少闻乃损减。此具寿恶语,然於如来所说之法、律,恶语乃损减。此具寿有恶友,然於如来所说之法、律,恶友乃损减。此具寿懈怠,然於如来所说之法、律,懈怠乃损减。此具寿妄念,然於如来所说之法、律,妄念乃损减。此具寿诡诈,然於如来所说之法、律,诡诈乃损减。此具寿难满,然於如来所说之法、律,难满乃损减。此具寿劣慧,然於如来所说之法、律,劣慧乃损减。』

 


友等!比丘若不弃此十法,於此法、律中欲增长、增大、增广者无有是处。友等!比丘若弃此十法之时,於此法、律中欲增长、增大、增广者实有是处。」

 

八十六 悟了


[P.162] 一


尔时,具寿摩诃迦叶住王舍城竹林迦兰陀迦园。此时,具寿摩诃迦叶告诸比丘言:


「友等诸比丘!」


「友!」


彼诸比丘应答具寿摩诃迦叶。具寿摩诃迦叶乃说:

 


「友等!此处有比丘言:『〔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自知不受後有』,而记说了悟。如来或如来之弟子,有静虑,等至善巧、他心善巧、他心差别善巧者,与彼审问、究明、谈论。彼为如来或如来之弟子,有静虑,等至善巧、他心善巧、他心差别善巧者所审问、究明、谈论而惑、困惑、厄、苦、厄苦。如来或如来之弟子,有静虑,等至善巧、他心善巧、他心差别善巧者,以心如是了知其心而作意,谓:『云何此具寿言:「〔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自知不受後有」,而记说了悟耶?』如来或如来之弟子,有静虑,等至善巧、他心善巧、他心差别善巧者,以心如是了知其心而了知,谓:『此具寿为增上慢,谓增上慢为谛,想未得为得,想未作为作,想未证得为证得,以增上慢言:「〔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自知不受後有」,而记说了悟。』如来或如来之弟子,有静虑,等至善巧、他心善巧、他心差别善巧者,以心如是了知其心而作意,谓:『此具寿依何故,为增上慢,谓 [P.163] 增上慢为谛,想未得为得,想未作为作,想未证得为证得,以增上慢言:「〔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自知不受後有」,而记说了悟耶?』如来或如来之弟子,有静虑,等至善巧、他心善巧、他心差别善巧者,以心如是了知其心而了知,谓:『此具寿多闻而受持所闻,积集所闻——诸法为初善、中善、後善而义具文备;宣说纯一圆满清净之梵行,多闻受持如是之法;以言通利,以意观察,以见善通达,是故此具寿为增上慢,谓增上慢为谛,想未得为得,想未作为作,想未证得为证得,以增上慢言:「〔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自知不受後有」,而记说了悟。』如来或如来之弟子,有静虑,等至善巧、他心善巧、他心差别善巧者,以心如是了知其心而了知,谓:『此具寿有贪欲,以多缠贪欲之心而住,然於如来所说之法、律,则贪欲之缠乃损减。此具寿有瞋恚,以多缠瞋恚之心而住,然於如来所说之法、律,则瞋恚之缠乃损减。此具寿有惛眠,以多缠惛眠之心而住,然於如来所说之法、律,则惛眠之缠乃损减。此具寿有掉举,以多缠掉举之心而住,然於如来所说之法、 [P.164] 律,则掉举之缠乃损减。此具寿有疑惑,以多缠疑惑之心而住,然於如来所说之法、律,则疑惑之缠乃损减。此具寿有事业之爱乐,爱乐事业,系於事业之爱乐,然於如来所说之法、律,则事业之爱乐乃损减。此具寿有谈说之爱乐,爱乐谈说,系於谈说之爱乐,然於如来所说之法、律,则谈说之爱乐乃损减。此具寿有睡眠之爱乐,爱乐睡眠,系於睡眠之爱乐,然於如来所说之法、律,则睡眠之爱乐乃损减。此具寿有伴侣之爱乐,爱乐伴侣,系於伴侣之爱乐,然於如来所说之法、律,则伴侣之爱乐乃损减。此具寿妄念,更有所作,以少分之胜进,中途而废,然於如来所说之法、律,则中途而废乃损减。』

 


友等!比丘若不舍此十法,於此法、律中欲增长、增大、增广者无有是处。友等!比丘若弃此十法之时,於此法、律中增长、增大、增广者实有是处。」

 

八十七 斗诤



此时,世尊因黑比丘而告诸比丘言:


「诸比丘!」


「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以斗诤为事,不称赞止诤。诸比丘!比丘若以斗诤为事,不称赞止诤,此乃不资於爱念、不资於尊重、不资於修习、不资於沙门法、不资於一趣之法。

 

[P.165] 三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不欲学,不称赞学之受持。诸比丘!比丘若不欲学,不称赞学之受持,此乃不资於爱念、不资於尊重、不资於修习、不资於沙门法、不资於一趣之法。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恶欲而不称赞欲之调伏。诸比丘!比丘若有恶欲而不称赞欲之调伏,此乃不资於爱念、〔不资於尊重、不资於修习、不资於沙门法、〕不资於一趣之法。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有忿而不称赞忿之调伏。诸比丘!比丘若有忿而不称赞忿之调伏,此乃不资於爱念、〔不资於尊重、不资於修习、不资於沙门法、〕不资於一趣之法。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有覆而不称赞覆之调伏。诸比丘!比丘若有覆而不称赞覆之调伏,此乃不资於爱念、〔不资於尊重、不资於修习、不资於沙门法、〕不资於一趣之法。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有诳而不称赞诳之调伏。诸比丘!比丘若有诳而不称赞诳之调伏,此乃不资於爱念、不资於尊重、不资於修习、不资於沙门法、〕不资於一趣之法。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有谄而不称赞谄之调伏。诸比丘!比丘若有谄而不称赞谄之调伏,此乃不资於爱念、〔不资於尊重、不资於修习、不资於沙门法、〕不资於一趣之法。

 

[P.166] 九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不察忍其法,不称赞法之察忍。诸比丘!比丘若不察忍其法,不称赞法之察忍,此乃不资於爱念、〔不资於尊重、不资於修习、不资於沙门法、〕不资於一趣之法。

 

一〇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不宴默,不称赞宴默。诸比丘!比丘若不宴默,不称赞宴默,此乃不资於爱念、〔不资於尊重、不资於修习、不资於沙门法、〕不资於一趣之法。

 

一一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不敬礼同梵行者,不称赞敬礼。诸比丘!比丘若不敬礼同梵行者,不称赞敬礼,此乃不资於爱念、〔不资於尊重、不资於修习、不资於沙门法、〕不资於一趣之法。

 

一二


诸比丘!如是之比丘,生如是欲:『欲令同梵行者恭敬、尊重、敬重、供养於我』,同梵行者乃不恭敬、不尊重、不敬重而不供养於彼。何以故耶?诸比丘!即有智之同梵行者观彼未断彼等恶不善法。

 

一三


诸比丘!譬如有未调之马,生如是欲:『令人置我於良马之处,令食良马之食,令施良马之调理』,人乃不置彼於良马之处,不令食良马之食,不施良马之调理。 [P.167] 何以故耶?诸比丘!即有智之人观彼未断诈诳、诈瞒、歪曲、邪曲。诸比丘!如是,如是之比丘,生如是欲:『令同梵行者恭敬、尊重、敬重、供养於我』,同梵行者乃不恭敬、不尊重、不敬重而不供养於彼。何以故耶?诸比丘!即有智之同梵行者观彼未断彼等恶不善法。

 

一四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不为斗诤而称赞止诤。诸比丘!比丘若不为斗诤而称赞止诤,此乃资於爱念、尊重、修习、沙门法、一趣之法。

 

一五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欲学且称赞学之受持。诸比丘!比丘若欲学且称赞学之受持,此乃资於爱念、〔尊重、修习、沙门法、〕一趣之法。

 

一六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少欲且称赞欲之调伏。诸比丘!比丘若少欲且称赞欲之调伏,此乃资於〔爱念、尊重、修习、沙门法、〕一趣之法。

 

一七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无忿且称赞忿之调伏。诸比丘!比丘若无忿且称赞忿之调伏,此乃资於〔爱念、尊重、修习、沙门法、〕一趣之法。

 

一八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无覆且称赞覆之调伏。诸比丘!比丘若无覆且称赞覆之调伏,此乃资於〔爱念、尊重、修习、沙门法、〕一趣之法。

 

[P.168] 一九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无诳且称赞诳之调伏。诸比丘!比丘若无诳且称赞诳之调伏,此乃资於〔爱念、尊重、修习、沙门法、〕一趣之法。

 

二〇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无谄且称赞谄之调伏。诸比丘!比丘若无谄且称赞谄之调伏,此乃资於〔爱念、尊重、修习、沙门法、〕一趣之法。

 

二一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察忍法且称赞法之察忍。诸比丘!比丘若察忍法且称赞法之察忍,此乃资於〔爱念、尊重、修习、沙门法、〕一趣之法。

 

二二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宴默且称赞宴默。诸比丘!比丘若宴默且称赞宴默,此乃资於〔爱念、尊重、修习、沙门法、〕一趣之法。

 

二三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礼敬同梵行者且称赞礼敬。诸比丘!比丘若礼敬同梵行者且称赞礼敬,此乃资於爱念、尊重、修习、沙门法、一趣之法。

 

二四


诸比丘!如是之比丘,不生如是欲:『令同梵行者恭敬、尊重、敬重、供养於我』,同梵行者亦恭敬、尊重、敬重、供养於彼。何以故耶?诸比丘!即有智之同梵行者观彼已断彼等恶不善法。

 

二五


诸比丘!譬如有良马,不生如是欲:『令人置我於良马之处,令食良马之食, [P.169] 令施良马之调理』,人亦置彼於良马之处,令食良马之食,施良马之调理。何以故耶?诸比丘!即有智之人观彼已断诈诳、诈瞒、歪曲、邪曲。诸比丘!如是,如是之比丘,不生欲如是:『令同梵行者恭敬、尊重、敬重、供养於我』,同梵行者亦恭敬、尊重、敬重、供养於彼。何以故耶?诸比丘!即有智之同梵行者观彼已断彼等恶不善法。」

 

八十八 〔难〕



「诸比丘!比丘若骂詈呵责同梵行者,诽谤圣者,则任何处、任何可能,无不堕於十难中随一之难。何等为十耶?

 


即未证得者不能证得,已证得者失,不明正法,於正法有增上慢,不欣修梵行,犯随一之杂染罪,病於重患,颠狂乱心,蒙昧而命终,身坏命终而後生於恶生、恶趣、堕处、地狱。


诸比丘!比丘若骂詈呵责同梵行者,诽谤圣者,则任何处为任何可能,无不堕於此十难中随一之难。」

 

[P.170] 八十九 拘迦利



时,拘迦利比丘往诣世尊所在之处,至已礼敬世尊,退坐一面。坐於一面之拘迦利比丘白世尊言:


「大德!舍利弗、目犍连有恶欲,制於恶欲。」


「勿言如是,拘迦利!勿言如是,拘迦利!拘迦利!对舍利弗、目犍连应有信心!舍利弗、目犍连乃善美者。」


拘迦利比丘二度白世尊言:


「大德!世尊者我所信、所赖。然而,舍利弗、目犍连有恶欲,制於恶欲。」


「勿言如是,拘迦利!勿言如是,拘迦利!拘迦利!对舍利弗、目犍连应有信心!舍利弗、目犍连乃善美者。」


拘迦利比丘三度白世尊言:


〔「大德!世尊者我所信、所赖。然而,舍利弗、目犍连有恶欲,制於恶欲。」


「勿言如是,拘迦利!勿言如是,拘迦利!拘迦利!对舍利弗、目犍连应有信心!〕舍利弗、目犍连乃善美者。」

 


时,拘迦利即从座而起,礼敬世尊,右绕而去。拘迦利比丘离去不久,於其全身生像芥子粒之疮。芥子粒乃变成像豆粒,豆粒乃变成像大豆,大豆乃变成像枣核,枣核乃变成像枣子,枣子乃变成像余甘子,余甘子乃变成像未熟之木瓜,未熟之木 [P.171] 瓜乃变成像木瓜,木瓜乃裂流脓与血。彼即如吞毒之鱼,卧於芭蕉之叶上。

 


时,辟支梵都头到拘迦利比丘之处,至已立於空中,对拘迦利比丘言:


「拘迦利!对舍利弗、目犍连应有信心!舍利弗、目犍连乃善美者。」


「友!汝是谁耶?」


「我乃辟支梵都头。」


「友!世尊非授记汝为不还耶?然而,何故来此处耶?宁见汝所犯!」


时,辟支梵都头即以偈对拘迦利比丘而说:

     
「人生如缕 口中生斧


愚人恶语 以此截己


称赞毁訾 毁訾称赞


依口而累积恶运 因恶运故不得乐


於骰子一切财产 失已恶运尚些少


於善逝意有瞋者 更加大之恶运也

 

若起恶语意而呵责圣者


则趣向


十万三十六尼剌部陀岁


与五頞部陀岁间之地狱」

 

[P.172] 四


时,拘迦利比丘即以其病命终。命终之拘迦利比丘对舍利弗、目犍连起害心故,生於红莲地狱。


时,娑婆主梵天即於深夜现殊妙之色相,徧照只树林,往诣世尊所在之处。至已礼敬世尊,立於一面。立於一面之娑婆主梵天即白世尊言:


「大德!拘迦利比丘命终。大德!命终之拘迦利比丘对舍利弗、目犍连起害心之故,生於红莲地狱。」


娑婆主梵天如是而言,如是言已礼敬世尊,右绕而没於其处。

 


时,世尊於过其夜後,告诸比丘说:


「诸比丘!是夜,娑婆主梵天於深夜现殊妙之色相,徧照只树林,来到我处。来已礼敬於我,退立一面。诸比丘!立於一面之娑婆主梵天白我言:『大德!拘迦利比丘命终。大德!命终之拘迦利比丘对舍利弗、目犍连起害心故,生於红莲地狱。』诸比丘!娑婆主梵天如是而言,如是言已礼敬我,右绕而没於其处。」

 


於如是所说,有一比丘即白世尊而言:


「大德!红莲地狱之寿量者几何耶?」


[P.173] 「比丘!红莲地狱之寿量者长几岁、几百岁、几千岁、几百千岁者不易算数。」


「大德!果尔,能以譬喻说耶?」


「比丘!当能。」


世尊即说:


「比丘!譬如有二十拘萨罗量胡麻之载量,人从此经百岁每出一粒之胡麻,比丘!依此方便而二十拘萨罗量之胡麻尽,则此一頞部陀地狱还迅速。比丘!二十頞部陀地狱等於一尼剌部陀地狱。比丘!二十尼剌部陀地狱等於一阿婆婆地狱。比丘!二十阿婆婆地狱等於一阿诃诃地狱。比丘!二十阿诃诃地狱等於一阿吒吒地狱。比丘!二十阿吒吒地狱等於一白睡莲地狱。比丘!二十白睡莲地狱等於一青睡莲地狱。比丘!二十青睡莲地狱等於一青莲地狱。比丘!〔二十〕青莲地狱等於一白莲地狱。比丘!二十白莲地狱等於一红莲地狱。比丘!拘迦利比丘对舍利弗、目犍连起害心故,生於红莲地狱。」


世尊如是所说。善逝、师如是说已,更说:


[P.174] 「人生如缕 口中生斧


愚人恶语 以此截己


称赞毁訾 毁訾称赞


依口而累积恶运 因恶运故不得乐


於骰子一切财产 失已恶运尚些少


於善逝意有瞋者 更加大之恶运也


若起恶语意而呵责圣者


则趣向


十万三十六尼剌部陀岁


与五頞部陀岁间之地狱」

 

九十 力



时,具寿舍利弗往诣世尊所在之处,至已礼敬世尊,退坐一面。坐於一面之时,世尊对具寿舍利弗,言:


「舍利弗!於漏尽比丘有几何之力,成就其力而漏尽比丘称『我漏已尽』,为漏尽耶?」


「大德!於漏尽比丘有十力,成就其力之漏尽比丘则称『我漏已尽』,为漏尽。云何为十?

 


大德!此处,漏尽比丘,已以正慧如实善观『一切之诸行为无常』。大德!漏尽 [P.175] 比丘,已以正慧如实善观『一切之诸行为无常』,此乃漏尽比丘之力。依此力而漏尽比丘则称『我漏已尽』,为漏尽。

 


大德!复次,漏尽比丘,已以正慧如实善观『诸欲如火炭』。大德!漏尽比丘,已以正慧如实善观『诸欲如火炭』,此乃漏尽比丘之力。依此力而漏尽比丘则称『我漏已尽』,为漏尽。

 


大德!复次,漏尽比丘,已将其心,趣向於离,倾向於离,临入於离,住於离,欢喜离,尽一切漏所生之法。大德!漏尽比丘,已将其心,趣向於离,倾向於离,临入於离,住於离,欢喜离,尽一切漏所生之法,此乃漏尽比丘之力。依此力而漏尽比丘则称『我漏已尽』,为漏尽。

 


大德!复次,漏尽比丘,已修习善修四念处。大德!漏尽比丘,已修习善修四念处,此乃漏尽比丘之力。依此力而漏尽比丘则称『我漏已尽』,为漏尽。

 


大德!复次,漏尽比丘,已修习善修四正勤〔大德!漏尽比丘,已修习善修四正勤,此乃漏尽比丘之力。依此力而漏尽比丘则称『我漏已尽』,为漏尽。


大德!复次,漏尽比丘,〕已修习善修四神足。〔大德!漏尽比丘,已修习善修四神足,此乃漏尽比丘之力。依此力而漏尽比丘则称『我漏已尽』,为漏尽。


大德!复次,漏尽比丘,〕已修习善修五根。〔大德!漏尽比丘,已修习善修五根,此乃漏尽比丘之力。依此力而漏尽比丘则称『我漏已尽』,为漏尽。


[P.176] 大德!复次,漏尽比丘,〕已修习善修五力。〔大德!漏尽比丘,已修习善修五力,此乃漏尽比丘之力。依此力而漏尽比丘则称『我漏已尽』,为漏尽。


大德!复次,漏尽比丘,〕已修习善修七觉支。〔大德!漏尽比丘,已修习善修七觉支,此乃漏尽比丘之力。依此力而漏尽比丘则称『我漏已尽』,为漏尽。


大德!复次,漏尽比丘,〕已修习善修八支圣道。大德!漏尽比丘,已修习善修八支圣道,此乃漏尽比丘之力。依此力而漏尽比丘则称『我漏已尽』,为漏尽。


大德!於漏尽比丘有如是十力,成就其力之漏尽比丘则称『我漏已尽』,为漏尽。」

 

第九 长老品〔毕〕


摄颂曰:


(一)婆醯迦、(二)阿难、(三)普尼耶、(四)记别、(五)夸、


(六)悟了、(七)斗诤、(八)〔难〕、(九)拘迦利、(十)力。

 

第一〇 优婆塞品


九十一 行欲人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只树给孤独园。时,给孤独居士往诣世尊所在之处,至已礼敬世尊,退坐一面。坐於一面之时,世尊对给孤独居士说:

 

[P.177] 二


「居士!有十之行欲人存於世间。何等为十耶?

 


居士!此处有一类之行欲人,非法无道而追求财物;非法无道而追求财物已,自己不快乐、不欢喜,而且不能分配、不作福业。

 


居士!此处又有一类之行欲人,非法无道而追求财物;非法无道而追求财物已,自己快乐、欢喜,但是不能分配、不作福业。

 


居士!此处又有一类之行欲人,非法无道而追求财物;非法无道而追求财物已,自己快乐、欢喜,而且能分配、作福业。

 


居士!此处又有一类之行欲人,如法非法无道以道而追求财物;如法非法无道以道而追求财物已,自己不快乐、不欢喜,而且不能分配、不作福业。

 


居士!此处又有一类之行欲人,如法非法无道以道而追求财物;如法非法无道以道而追求财物已,自己快乐、欢喜,但是不能分配、不作福业。

 


居士!此处又有一类之行欲人,如法非法无道以道而追求财物;如法非法无道以道而追求财物已,自己快乐、欢喜,而且能分配、作福业。

 


居士!此处又有一类之行欲人,如法以道而追求财物;如法以道而追求财物已,自己不快乐、不欢喜,而且不能分配、不作福业。

 

一〇


居士!此处又有一类之行欲人,如法以道而追求财物;如法以道而追求财物 [P.178] 已,自己快乐、欢喜,但是不能分配、不作福业。

 

一一


居士!此处又有一类之行欲人,如法以道而追求财物;如法以道而追求财物已,自己快乐、欢喜,而且能分配、作福业,贪着、迷却、堕罪、不见过患、不知出要而受用此等之财物。

 

一二


居士!此处又有一类之行欲人,如法以道而追求财物;如法以道而追求财物已,自己快乐、欢喜,而且能分配、作福业,不贪着、不迷却、不堕罪、见过患、知出要而受用此等之财物。

 

一三


居士!此中,非法无道而追求财物;非法无道而追求财物已,自己不快乐、不欢喜,不能分配、不作福业之行欲人,当依三处而责。非法无道而追求财物者,当依第一之处而责;自己不快乐、不欢喜者,当依第二之处而责;不能分配、不作福业者,当依第三之处而责。


居士!此行欲人当依此三处而责。

 

一四


居士!此中,非法无道而追求财物;非法无道而追求财物已,自己快乐、欢喜,不能分配、不作福业之行欲人,当依二处而责,当依一处而称。非法无道而追求财物者,当依第一之处而责;自己快乐、欢喜者,当依一处而称;不能分配、不作福业者,当依第二之处而责。


居士!此行欲人当依此二之处而责,当依此一之处而称。

 

[P.179] 一五


居士!此中,非法无道而追求财物;非法无道而追求财物已,自己快乐、欢喜,而且能分配、作福业之行欲人,当依一处而责,当依二处而称。非法无道而追求财物者,当依一之处而责;自己快乐、欢喜者,当依第一处而称;能分布、作福业者,当依第二之处而称。


居士!此行欲人当依此一之处而责,当依此二之处而称。

 

一六


居士!此中,如法非法无道以道而追求财物;如法非法无道以道而追求财物已,自己不快乐、不欢喜,而且不能分配、不作福业之行欲人,当依一处而称,当依三处而责。如法以道而追求财物者,当依一处而称;非法无道而追求财物者,当依第一之处而责;自己不快乐、不欢喜者,当依第二之处而责;不能分配、不作福业者,当依第三之处而责。


居士!此行欲人当依此一之处而称,当依此三之处而责。

 

一七


居士!此中,如法非法无道以道而追求财物;如法非法无道以道而追求财物已,自己快乐、欢喜,但是不能分配、不作福业之行欲人,当依二处而称,当依二处而责。如法以道而追求财物者,当依第一之处而称;非法无道而追求财物者,当依第一之处而责;自己快乐、欢喜者,当依第二之处而称;不能分配、不作福业者,当依第二之处而责。


[P.180] 居士!此行欲人当依此二之处而称,当依此二之处而责。

 

一八


居士!此中,如法非法无道以道而追求财物;如法非法无道以道而追求财物已,自己快乐、欢喜,而且能分配、作福业之行欲人,当依三处而称,当依一处而责。如法以道而追求财物者,当依第一之处而称;非法无道而追求财物者,当依一处而责;自己快乐、欢喜者,当依第二之处而称;能分配、作福业者,当依第三之处而称。


居士!此行欲人当依此三之处而称,当依此一之处而责。

 

一九


居士!此中,如法以道而追求财物;如法以道而追求财物已,自己不快乐、不欢喜,而且不能分配、不作福业之行欲人,当依一处而称,当依二处而责。如法以道而追求财物者,当依一处而称;自己不快乐、不欢喜者,当依第一之处而责;不能分配、不作福业者,当依第二之处而责。


居士!此行欲人当依此一之处而称,当依此二之处而责。

 

二〇


居士!此中,如法以道而追求财物;如法以道而追求财物已,自己快乐、欢喜,不能分配、不作福业之行欲人,当依二处而称,当依一处而责。如法以道而追求财物者,当依第一处而称;自己快乐、欢喜者,当依第二之处而称;不能分配、不作福业者,当依第一之处而责。


[P.181] 居士!此行欲人当依此二之处而称,当依此一之处而责。

 

二一


居士!此中,如法以道而追求财物;如法以道而追求财物已,自己快乐、欢喜,而且能分配、作福业,贪着、迷却、堕罪、不见过患、不知出要而受用此等财物之行欲人,当依三处而称,当依一处而责。如法以道而追求财物者,当依第一处而称;自己快乐、欢喜者,当依第二之处而称;能分配、作福业者,当依第三之处而称;贪着、迷却、堕罪、不见过患、不知出要而受用此等之财物者,当依一处而责。


居士!此行欲人当依此三之处而称,当依此一之处而责。

 

二二


居士!此中,如法以道而追求财物;如法以道而追求财物已,自己快乐、欢喜,而且能分配、作福业,不贪着、不迷却、不堕罪、见过患、知出要而受用此等财物之行欲人,当依四处而称。如法以道而求法者,当依第一处而称;自己快乐、欢喜者,当依第二之处而称;能分配、作福业者,当依第三之处而称;不贪着、不迷却、不堕罪、见过患、知出要而受用此等之财物者,当依第四之处而称。


居士!此行欲人当依此四之处而称。


居士!有此十之行欲人存於世间。

 

二三


居士!此十行欲人之中,如法以道而追求财物;如法以道而追求财物已,自 [P.182] 己快乐、欢喜,而且能分配、作福业,不贪着、不迷却、不堕罪、见过患、知出要而受用此等财物之行欲人,当为此十行欲人中之最上最胜上首至上最尊。


居士!譬如依牛而有乳,依乳而有酪,依酪而有生酥,依生酥而有熟酥,依熟酥而有精酥,是名为此中之最上。居士!如是,此中行欲人之中,如法以道而追求财物;如法以道而追求财物已,自己快乐、欢喜,而且能分配、作福业,不贪着、不迷却、不堕罪、见过患、知出要而受用此等财物之行欲人,当为此十行欲人中之最上最胜上首至上最尊。」

 

九十二 怨雠



时,给孤独居士〔往诣〕世尊所在之处,〔至已礼敬世尊,退坐一面。〕坐於一面之时,世尊对给孤独居士说:

 


「居士!於圣弟子有五种怖畏与怨雠止息,成就四预流支,以慧善观善通达圣理之时,若欲则自得记曰:『於我则地狱灭尽,畜生灭尽,饿鬼趣灭尽,恶生、恶趣、堕处灭尽,为预流也,堕法灭,决定而趣向等觉』。


何等为五种怖畏与怨雠止息耶?

 

[P.183] 三


居士!杀生者,缘杀生而於现法生怖畏、怨雠,亦於来世生怖畏、怨雠,於心中受苦、忧。若能远离杀生,则於现法不生怖畏、怨雠,亦於来世不生怖畏、怨雠,於心中不受苦、忧。若能远离杀生,则如是之怖畏、怨雠止息。

 


居士!不与取者,〔缘不与取而於现法生怖畏、怨雠,亦於来世生怖畏、怨雠,於心中受苦、忧。若能远离不与取,则於现法不生怖畏、怨雠,亦於来世不生怖畏、怨雠,於心中不受苦、忧。若能远离不与取,则如是之怖畏、怨雠止息。


居士!〕邪淫者,〔缘邪淫而於现法生怖畏、怨雠,亦於来世生怖畏、怨雠,於心中受苦、忧。若能远离邪淫,则於现法不生怖畏、怨雠,亦於来世不生怖畏、怨雠,於心中不受苦、忧。若能远离邪淫,则如是之怖畏、怨雠止息。


居士!〕妄语者,〔缘妄语而於现法生怖畏、怨雠,亦於来世生怖畏、怨雠,於心中受苦、忧。若能远离妄语,则於现法不生怖畏、怨雠,亦於来世不生怖畏、怨雠,於心中不受苦、忧。若能远离妄语,则如是之怖畏、怨雠止息。


居士!〕饮酒者,缘饮酒而於现法生怖畏、怨雠,亦於来世生怖畏、怨雠,於心中受苦、忧。若能远离饮酒,则於现法不生怖畏、怨雠,亦於来世不生怖畏、怨雠,於心中不受苦、忧。若能远离饮酒,则如是之怖畏、怨雠止息。


此为五种怖畏与怨雠止息。


何等为成就四预流支耶?

 


居士!此处有圣弟子,於佛成就证净,曰:『彼世尊是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於法成就证净,曰:『世尊之法是善说、现见、不时、来见、引导、智者应自知』。


於僧成就证净,曰:『世尊之声闻众是妙行者,世尊之声闻众是直行者,世尊之声闻众是应理行者,世尊之声闻众是和敬行者,谓是四双八辈,世尊之声闻众是应请、极应请、应施、应合掌、世间无上福田也』。


[P.184] 成就圣者所乐之不破、不穿、不杂、不秽、离脱、智者所赞、不执取、能发三摩地之戒。


此为成就四预流支。


何等为以慧善观善通达圣理耶?

 


居士!此处有圣弟子,如是思择:『彼有故此有,彼生故此生,彼无故此无,彼灭故此灭。谓以无明为缘而行生,以行为缘而识生,以识为缘而名色生,以名色为缘而六处生,以六处为缘而触生,以触为缘而受生,以受为缘而渴爱生,以渴爱为缘而取生,以取为缘而有生,以有为缘而生生,以生为缘而老死愁悲苦忧恼生。如是则此一切苦蕴之集起。复次,无明无余远离灭尽故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处灭,六处灭故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渴爱灭,渴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死愁悲苦忧恼灭,如是则此乃一切苦蕴灭也。』


此为以慧善观善通达圣理。


居士!於圣弟子有此五种怖畏与怨雠止息,成就此四预流支,以慧善观善通达圣理之时,若欲则自得记曰:『於我则地狱灭尽,畜生灭尽,饿鬼趣灭尽,恶生、恶趣、堕处灭尽,为预流,堕法灭,决定而趣向等觉』。」

 

[P.185] 九十三 见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只树给孤独园。时,给孤独居士於日出时,出舍卫城,诣见世尊。时,给孤独居士即思念:


「且非诣见世尊之时,世尊宴默〔未起〕,亦非参见意修习比丘之时,意修习之比丘亦宴默〔未起〕。我宜往诣外道修行者之园。」


时,给孤独居士即往外道修行者之园。

 


其时,诸之外道修行者,相集叫唤,出高大之声,谈论种种之畜生论而坐。彼等外道修行者,见给孤独居士从远处而来,见而互戒言:


「诸贤!少声,诸贤!勿出声。彼给孤独居士来,乃沙门瞿昙之弟子,为沙门瞿昙之弟子:白衣之在家人等,住於舍卫城,此给孤独居士是其中之一人。彼具寿等喜爱少声,谨慎少声,称赞少声,若知集会之为少声,则思足来。」


时,彼等〔外道〕修行者乃沈默也。

 


时,给孤独居士即到达彼等〔外道〕修行者之处,至已与彼等外道修行者相俱 [P.186] 交换庆慰,欢喜铭感之语已而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时,彼等〔外道〕修行者对给孤独居士言:


「居士!说!沙门瞿昙之见者云何?」


「大德等!我不悉知世尊之见。」


「居士!汝若不悉知沙门瞿昙之见,则居士!说!诸比丘之见云何?」


「大德!我不悉知诸比丘之见。」


「居士!汝若不悉知沙门瞿昙之见,若不悉知诸比丘之见,则居士!说!汝之见云何?」


「大德!说我之见於我非难事,然惟愿先说具寿等自身之见,後说我之见,於我当非难事。」

 


如是所说,其一之〔外道〕修行者对给孤独居士说:


「世间是常住,唯此真实而其余乃虚妄也。居士!此乃我之见也。」


其一之〔外道〕修行者对给孤独居士说:


「世间是无常,唯此真实而其余乃虚妄也。居士!此乃我之见也。」


其一之外道修行者对给孤独居士说:


「世间是有边,〔唯此真实而其余乃虚妄也。居士!此乃我之见也。」


其一之外道修行者对给孤独居士说:〕


「世间是无边,〔唯此真实而其余乃虚妄也。居士!此乃我之见也。」


其一之外道修行者对给孤独居士说:〕


「命者即此身,〔唯此真实而其余乃虚妄也。居士!此乃我之见也。」


其一之外道修行者对给孤独居士说:〕


「命与身者是异,〔唯此真实而其余乃虚妄也。居士!此乃我之见也。」


其一之外道修行者对给孤独居士说:〕


「如来死後是有,〔唯此真实而其余乃虚妄也。居士!此乃我之见也。」


其一之外道修行者对给孤独居士说:〕


「如来死後是无,〔唯此真实而其余乃虚妄也。居士!此乃我之见也。」


其一之外道修行者对给孤独居士说:〕


「如来死後是有而无,〔唯此真实而其余乃虚妄也。居士!此乃我之见也。」


其一之外道修行者对给孤独居士说:〕


「如来死後是亦非有亦非无,〔唯此真实而其余乃虚妄也。居士!此乃我之见也。」

 


如是所说,给孤独居士即对彼等〔外道〕修行者言:


「大德等!有谓『世间是常住,唯此真实而其余乃虚妄也。居士!此乃我之见也』 [P.187] 之具寿,此具寿之见因自非如理作意或缘他说而生。彼见生成、有为、心所思〔皆〕缘起所生也。诸之生成、有为、心所思、缘起所生者无常也,无常者苦也。对於诸苦彼具寿执着,彼具寿系着。大德等!有谓『世间是无常,唯此真实而其余乃虚妄也』之具寿,此具寿之见因自非如理作意或缘他说而生。彼见生成、有为、心所思〔皆〕缘起所生也。诸之生成、有为、心所思、缘起所生者无常也,无常者苦也。对於诸苦彼具寿执着,彼具寿系着。大德等!有谓『世间是有边……世间是无边……命者即此身……命与身者异……如来死後是有……如来死後是无……如来死後是有而无……如来死後是亦非有亦非无,唯此真实而其余乃虚妄也。居士!此乃我之见也』之具寿,此具寿之见因自非如理作意或缘他说而生。彼见生成、有为、心所思〔皆〕缘起所生也。诸之生成、有为、心所思、缘起所生者无常也,无常者苦也。对於诸苦彼具寿执着,彼具寿系着。」

 

[P.188] 六


如是所说,彼等〔外道〕修行者即对给孤独居士言:


「居士!我等已说一切自己之见。居士!说!汝之见云何?」


「大德等!诸之生成、有为、心所思、缘起所生者无常也,无常者苦也,苦者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自我。大德等!此乃我之见也。」


「居士!诸之生成、有为、心所思、缘起所生者无常也,无常者苦也。对於诸苦,居士!汝乃执着,居士!汝乃系着。」


「大德等!诸之生成、有为、心所思、缘起所生者无常也,无常者苦也;苦者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自我。如是,以正慧如实善观,更如实了知出离。」


如是所说,彼等〔外道〕修行者即沈默、羞愧、下肩、伏面、消沈,不能应答而坐。

 


时,给孤独居士了知彼等〔外道〕修行者之沈默、羞愧、下肩、伏面、消沈而不能应答,即从座起,往诣世尊所在之处。至已礼敬世尊,退坐一面。坐於一面之给孤独居士即将与彼等外道修行者所谈话之一切白世尊。


「善哉!善哉!居士!居士!汝如是时时以彼等愚人之法,善令堕负。」


时,世尊即说法而教示、劝导、赞励、庆慰给孤独居士。时,给孤独居士即於 [P.189] 世尊说法而教示、劝导、赞励、庆慰後,从座而起,礼敬世尊,右绕而去。

 


时,世尊於给孤独居士离去不久,告诸比丘言:


「诸比丘!比丘於此法、律,即使成满法腊百岁,当如给孤独居士之所作,如是以外道修行者之法,善令堕负。」

 

九十四 跋耆



尔时,世尊住瞻波城伽伽池边。时,跋耆居士於日出时,出瞻波城,诣见世尊。时,跋耆居士即思念:


「且非诣见世尊之时,世尊宴默〔未起〕,亦非参见意修习比丘之时,意修习之比丘亦宴默〔未起〕。我宜往诣外道修行者之园。」


时,跋耆居士即往外道修行者之园。

 


其时,诸之外道修行者,相集叫唤,出高大之声,谈论种种之畜生论而坐。彼等外道修行者,见跋耆居士从远处而来,见而互戒言:


「诸贤!少声,诸贤!勿出声。彼跋耆居士来,乃沙门瞿昙之弟子,为沙门瞿昙 [P.190] 之弟子:白衣之在家人等,住於瞻波城,此跋耆居士是其中之一人。彼具寿等喜爱少声,谨慎少声,称赞少声,若知集会之少声,则思足来。」


时,彼等〔外道〕修行者乃沈默。

 


时,跋耆居士即到彼等〔外道〕修行者之处,至已与彼等外道修行者相俱交换庆慰,欢喜铭感之语已而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时,彼等〔外道〕修行者对跋耆居士言:


「居士!沙门瞿昙呵责一切之苦行,对於一切麤弊活命之苦行者一向骂詈诽谤,是真实耶?」


「大德等!世尊非呵责一切之苦行,对於一切麤弊活命之苦行者非一向骂詈诽谤。大德等!世尊呵责当呵责者,称赞当称赞者。大德等!世尊呵责当呵责,称赞当称赞,世尊是分别论者,世尊於此非一向论者。」

 


如是所说,其中之一〔外道〕修行者即对跋耆居士言:


「居士!稍待。汝所称赞之沙门瞿昙是无施设之虚无论者也。」


「大德等!我当以法对具寿等说。大德!世尊有施设『此乃善也』,大德!世尊有施设『此乃不善也』。世尊如是施设善不善之故,世尊有施设,世尊非无施设之虚无论者。」


[P.191] 如是所说,彼等〔外道〕修行者即沈默、羞愧、下肩、伏面、消沈,不能应答而坐。

 


时,跋耆居士了知彼等〔外道〕修行者之沈默、羞愧、下肩、伏面、消沈而不能应答,从座而起,往诣世尊所在之处。至已礼敬世尊,退於一面。坐於一面之跋耆居士即将与彼等外道修行者所谈话之一切白世尊言。〔世尊曰:〕

 


「善哉!善哉!居士!居士!汝如是时时以彼等愚人之法,善令堕负。居士!我非说:『可作一切之苦行』,居士!我亦非说:『不可作一切之苦行』。居士!我非说:『可作一切之愿』,居士!我亦非说:『不可作一切之愿』。居士!我非说:『可作一切之勤』,居士!我亦非说:『不可作一切之勤』。居士!我非说:『可作一切之弃』,居士!我亦非说:『不可作一切之弃』。居士!我非说:『可作一切之解脱』,居士!我亦非说:『不可作一切之解脱』。

 


居士!若作苦行,不善法增长,善法损减,则我说:『不可作如是之苦行』。居 [P.192] 士!若作苦行,不善法损减,善法增长,则我说:『可作如是之苦行』。居士!若作愿,不善法增长,善法损减,则我说:『不可作如是之愿』。居士!若作愿,不善法损减,善法增长,则我说:『可作如是之愿』。居士!若作勤,不善法增长,善法损减,则我说:『不可作如是之勤』。居士!若作勤,不善法损减,善法增长,则我说:『可作如是之勤』。居士!若作弃,不善法增长,善法损减,则我说:『不可作如是之弃』。居士!若作弃,不善法损减,善法增长,则我说:『可作如是之弃』。居士!若作解脱,不善法增长,善法损减,则我说:『不可作如是之解脱』。居士!若作解脱,不善法损减,善法增长,则我说:『可作如是之解脱』。」


时,跋耆居士即於世尊说法而教示、劝导、赞励、庆慰後,从座而起,礼敬世尊,右绕而去。

 


时,世尊即於跋耆居士离去不久,告诸比丘言:


「诸比丘!比丘於此法、律,於长夜尘垢少,当如跋耆居士之所作,如是以外道修行者之法,善令堕负。」

 

[P.193] 九十五 郁低迦



时,修行者郁低迦往诣世尊所在之处,至已与世尊相俱交换庆慰,欢喜铭感,之语已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修行者郁低迦即白世尊言:


「尊瞿昙!世间是常住耶?唯此真实而其余乃虚妄耶?」


「郁低迦!我无记为:『世间是常住,唯此真实而其余乃虚妄。』」


「尊瞿昙!世间是无常耶?唯此真实而其余乃虚妄耶?」


「郁低迦!我无记为:『世间是无常,唯此真实而其余乃虚妄。』」


「尊瞿昙!世间是有边耶?……世间是无边耶?……命者即此身耶?……命与身者异耶?……如来死後是有耶?……如来死後是无耶?……如来死後是有而无耶?……如来死後是亦非有亦非无耶?唯此真实而其余乃虚妄耶?」


「郁低迦!我无记为:『如来死後是亦非有亦非无,唯此真实而其余乃虚妄。』」

 


「问:『尊瞿昙!世间是常住耶?唯此真实而其余乃虚妄耶?』汝说:『郁低迦!我无记为:「世间是常住,唯此真实而其余乃虚妄。」』问:『尊瞿昙!世间是无常耶?唯此真实而其余乃虚妄耶?』汝说:『郁低迦!我无记为:「世间是无常,唯此真实而其余乃虚妄。」』问:『尊瞿昙!世间是有边耶?……世间是无边耶?……命者即此身耶?……命与身者是异耶?……如来死後是有耶?……如来死後是无耶?……如 [P.194] 来死後是有而无耶?……如来死後是亦非有亦非无耶?唯此真实而其余乃虚妄耶?』汝说:『郁低迦!我无记为:「如来死後是亦非有亦非无,唯此真实而其余乃虚妄。」』果尔,尊瞿昙记何耶?」


「郁低迦!我证知而为诸弟子说法,令诸有情清净,超越愁悲,息灭苦忧,证得正理,为现证涅盘也。」


「即使为『尊瞿昙证知而为诸弟子说法,令诸有情清净,超越愁悲,息灭苦忧,证得正理,为现证涅盘也』,一切世间或其半,或其三分之一者当由此道而出耶?」


如是所说,世尊即沈默也。

 


时,具寿阿难即思念:


「无令修行者郁低迦获恶成见,曰:『我问一切中之枢要於沙门瞿昙,怖而不答、不能答。』如是者,於长夜为修行者郁低迦之不利苦恼。」


时,具寿阿难即对修行者郁低迦言:


「友郁低迦!我当说譬喻於汝,此处有一类之贤人依作譬而了悟所说义。友郁低迦!譬如有王,於边土有都城,其城壁牢固,壁楼牢固而唯有一门。此处有有智 [P.195] 聪明贤能之守门者,遮陌生人,入所识人。彼即巡察其都城周匝之路,不看如壁隙、乃至壁洞之处容许猫之匍出者,又彼不思:『如是之生类出入此都城』,即使不思然知:『麤大生类而出入此都城者,一切自此门出入』。友郁低迦!如是,如来即用如是之心;而『一切之世间或其半,或其三分之一者当自此〔道〕而出』,即是无有重要也。如来之思念为『自世间已曾出、现出、当出者,一切以慧断五盖——为随烦恼使心羸弱,善系心於四念处,如实修习七觉支,如是,自世间已出、现出、当出。』友郁低迦!汝初问於世尊,又以异门问,故世尊不授记於汝。」

 

[P.196] 九十六 俱迦那



尔时,具寿阿难住王舍城之它补多园温泉园。时,具寿阿难,夜过,於明相时起,到它补多河,洗濯手足。於它补多河,洗净手足还上河岸,着一衣而立,摩拭手足。修行者俱迦那於夜过,於明相时起,到它补多河,欲洗濯手足。修行者俱迦那从远处见具寿阿难而来,对具寿阿难言:


「友!何人耶?」


「友!我乃比丘也。」


「友!何之比丘耶?」


「友!沙门释子之比丘也」。


「我等欲少问具寿,若具寿允许,则请答之。」


「友!问,当闻而後说。」

 


「尊者谓『世间是常住,唯此真实而其余乃虚妄』之见耶?」


「友!我非谓『世间是常住,唯此真实而其余乃虚妄』之见。」


「尊者谓『世间是无常,唯此真实而其余乃虚妄』之见耶?」


「友!我非谓『世间是无常,唯此真实而其余乃虚妄』之见。」


「尊者谓『世间是有边……世间是无边……命者即此身……命与身者异…… [P.197] 如来死後是有……如来死後是无……如来死後是有而无……如来死後是亦非有亦非无,唯此真实而其余乃虚妄』之见耶?」


「友!我非谓『如来死後是亦非有亦非无,唯此真实而其余乃虚妄』之见。」


「果尔,尊者不知不见耶?」


「友!我非不知不见。友!我知、我见。」

 


「问:『尊者谓「世间是常住,唯此真实而其余乃虚妄」之见耶?』汝说:『友!我非谓:「世间是常住,唯此真实而其余乃虚妄」之见。』问:『尊者谓「世间是无常,唯此真实而其余乃虚妄」之见耶?』汝说:『友!我非谓「世尊是无常,唯此真实而其余乃虚妄」之见。』问:『尊者谓「世间是有边……世间是无边……命者即此身……命与身者异……如来死後是有……如来死後是无……如来死後是有而无……如来死後是亦非有亦非无,唯此真实而其余乃虚妄」之见耶?』汝说:『友!我非谓「如来死後是亦非有亦非无,唯此真实而其余乃虚妄」之见。』问:『果尔,尊者不知不见耶?』汝说:『友!我非不知不见。友!我知、我见。』友!云何可见此所说之义耶?」

 


「谓『世间是常住,唯此真实而其余乃虚妄也』,友!此乃成见也。谓『世间是无常,唯此真实而其余乃虚妄也』,友!此乃成见也。谓『世间是有边……世间是无边……命者即此身……命与身者异……如来死後是有……如来死後是无……如来死 [P.198] 後是有而无……如来死後是亦非有亦非无,唯此真实而其余乃虚妄也』,友!此乃成见也。友!诸成见与诸见之住、着、缠、起、断者,我知此,见此,我知此,见此,云何当说『我不知,不见』耶?(是故)我知、我见。」


「具寿之名为何耶?同梵行者云何称具寿耶?」


「友!我名是阿难,同梵行者称我为阿难。」


「与大师尊相谈而不知具寿阿难,若我等知道具寿阿难,则不敢如是反问。具寿阿难,饶恕我。」

 

九十七 应请



「诸比丘!成就十法之比丘,为应请、极应请、应供施、应合掌、世间之无上福田。何等为十耶?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具戒而防护波罗提木叉之律仪,正行、所行处具足而住,於微少之罪见怖畏,受持而学学处。

 

[P.199] 三


多闻而受持所闻,积集所闻,如所宣说诸法之初善、中善、後善及义具、文备之教法,显示纯一、圆满、清净之梵行,多闻而受持如是诸法,以言通利,以意观察,以见善通达。

 


有善友、善朋、善辈。

 


有正见,成就正见。

 


领受多端神变,为一身而成多身,为多身而成一身;或现或隐,越过墙壁山崖而无碍,如於虚空;出没於地中,如於水;行水上而不坏,如於地上;於虚空,结跏趺坐而行,如飞鸟;有大神通、大威德,以手扪摸日月,乃至以身威及至梵世。

 


以清净、超人之天耳界,俱闻远近天、人之声。

 


以心普徧了知他有情、他人之心,了知有贪心为有贪心,了知离贪心为离贪心,了知有瞋心……离瞋心……有痴心……离痴心……摄心……散心……非大心……大心……有上心……无上心……非定心……定心……不解脱心……了知解脱心为解脱心也。

 

[P.200] 九


随念种种之宿住,谓: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多坏劫、多成劫、多成坏劫,我於彼处,名如是、姓如是、色如是、食如是、受乐苦如是、寿量如是,没於彼处而生於彼处;於彼处,名如是,姓如是,色如是,食如是,受乐苦如是,寿量如是,没於彼处而生於此处。具足如是之行相、名称而随念种种之宿住。

 

一〇


以清净超人之天眼,见有情之死、生,了知有情随业而受劣、胜、美、丑、善趣、恶趣,谓:『嗟!此诸有情成就身恶行、成就语恶行、成就意恶行,诽谤圣者,有邪见,取邪见之业,身坏命终而往生恶生、恶趣、堕处、地狱;嗟!又,此诸有情成就身善行,成就语善行,成就意善行,不诽谤圣者,有正见,取正见之业,身坏命终而往生於善趣、天世』。如是以清净超人之天眼,见有情之死、生,有情随业而受劣、胜、美、丑、善趣、恶趣。

 

一一


诸漏已尽,无漏之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证知,现证具足而住。


[P.201] 诸比丘!成就此十法之比丘,为应请、极应请、应供施、应合掌、世间无上之福田也。」

 

九十八 长老



「诸比丘!成就十法之长老比丘,即使住於何方,亦安稳而住。何等为十耶?

 


有出家已久、历经长夜之长老,具戒而〔防护波罗提木叉之律仪,行所行具足而住,於微少之罪见怖畏,〕受持而学学处。多闻而受持所闻,积集所闻,诸法之初善、中善、後善及义具文备之教法,显示纯一、圆满、清净之梵行,多闻受持如是诸法,以言而通利,以意而观察,〕以见而善通达。广泛了解两部之波罗提木叉,就经与细相而善分别、善通晓、善决定。於诤事之生起与止灭善行也。乐於法,於胜法、胜律,有广大之爱语胜喜。以任何之衣、食、坐卧具、病药、资具亦能满足。进退殊妙。坐於屋内而善律仪。得四静虑增上心之现法乐住,随乐欲得而不艰难,得而不梗涩。诸漏已尽,无漏之心解脱、慧解脱,於现法而自证知,现证具足而住。


诸比丘!成就此十法之长老比丘,即使住於何方,亦安稳而住。」

 

九十九 优波离


[P.202] 一


时,具寿优波离往诣世尊所在之处,至已礼敬世尊,退坐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寿优波离白世尊言:


「大德!我欲亲近於阿兰若之林间、边陬之坐卧处。」

 


「优波离!阿兰若之林间、边陬之坐卧处有难成,远离者难,独居乐难,比丘若未得三昧,林者夺其意。优波离!若欲言:『我未得三昧,当亲近於阿兰若之林间、边陬之坐卧处』者,当期或畏缩、或跳出也。

 


优波离!譬如有大池。时,大象来,有七尺或八尺也,彼思念:『我宜入此池,洗耳而乐、洗背而乐,洗耳乐洗背乐已,浴已饮已出,随欲而去』。彼即入彼池,洗耳而乐、洗背而乐,洗耳乐洗背乐已,浴已饮已出,随欲而去。何以故耶?优波离! [P.203] 体大而得立於深处也。时,兔或猫来,彼思念:『我宜入此池,洗耳而乐、洗背而乐,洗耳乐洗背乐已,浴已饮已而出,随欲而去』。彼即匆匆,不思择地跳入彼池,彼当期或畏缩、或跳出也。何以故耶?优波离!体小而不得立於深处也。优波离!如是,若欲言:『我未得三昧,当亲近於阿兰若之林间、边陬之坐卧处』者,当期或畏缩,或跳出也。

 


优波离!譬如幼稚而仰卧之孩儿,以己之粪尿游戏。优波离!於汝意云何,此不为纯一完全愚蒙之游戏耶?」


「如是,大德!」


「优波离!彼童子後时生长,诸根成熟,以诸童子之所游戏,谓:锄戏、逆立戏、风车戏、桀戏、车戏、弓戏而游戏。优波离!於汝意云何,此游戏不比前之游戏更胜、更妙耶?」


「如是,大德!」


「优波离!彼童子後时生长,诸根成熟,五妙欲丰足全备而乐,谓:眼所识之可爱、可乐、可意、种种可爱、引欲、可染之色;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 [P.204] 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可乐、可意、种种可爱、引欲、可染之所触也。优波离!於汝意云何,此游戏不比前之游戏更胜、更妙耶?」


「如是,大德!」

 


「优波离!於此处出现如来、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彼於此天界、魔界、梵天界及沙门、婆罗门、人、天众中,自证知现证,为宣说正法。彼说初善、中善、後善及文具义备之教法,显示纯一、圆满、清净之梵行。居士、居士子或於任何族姓中之来生者,听闻彼法,彼听闻彼法而於如来获得净信。彼成就净信获得而如是思择:『在家者有烦多尘,出家者闲寂也。住家则不易修一向圆满、一向清净洁白之梵行。我当剃除须发,着袈裟,从家出而出家』。彼於後时,舍少之财蕴、或舍大之财蕴,舍少之亲族、或舍大之亲族,剃除须发,着袈裟,从家出而出家。彼如是出家而具足比丘之戒活命,断杀生、远离杀生,舍杖舍刀,有耻有悲,利益一切之生类,哀愍而住。断不与取、 [P.205] 远离不与取,取所与,望所与,不偷盗,清净而住。断非梵行、行梵行,行远行,远离邪淫之秽法。断虚诳语、远离虚诳语,语真实,续真实,真实可信赖,不欺世间。断离间语、远离离间语,不为离间於此处闻而於彼处说,不为离间於彼处闻而於此处说,如是令和合分破;劝和合、乐和合、欣和合、喜和合、令说和合之语。断麤恶语、远离麤恶语,语柔和而乐耳,可爱而令心喜,说优雅而他人可乐、他人可意之语。断杂秽语、离杂秽语,应时而语,语真实、语义、语法、语律,语珍贵语,应时,具譬喻,有边际,语引义利之语。彼远离播种栽培。一食而远离夜食,远离非时食。远离舞蹈、歌谣、音乐、观剧。远离华鬘、烧香、涂香之所持,远离庄严、庄饰之具。远离高床、大床。远离金银之收受,远离生谷之收受,远离生肉之收受,远离妇女、童女之收受,远离奴婢之收受,远离山羊、羊之收受,远离鸡、 [P.206] 猪之收受,远离象、牛、马、牝马之收受,远离田地之收受。远离用事使走,远离买卖,远离伪秤、伪货、伪斗,远离贿赂、虚伪、诈骗、欺瞒,远离割截、杀、缚、埋伏、掠夺、强盗。彼满足衣以覆身,满足食以养腹,即使行於何处,亦持此而行。譬如有翼之鸟,即使飞翔於何处,亦唯担己翼而飞翔。如是之比丘,即满足衣以覆身,满足食以养腹,即使行於何处,亦持此而行。彼即成就此圣戒蕴,於内受无过之乐。

 


彼以眼见色已,不取相,不取随相;所以者,若不防护眼根而住,则当流入贪、爱之恶不善法。彼为防护而修行,守护眼根,为眼根之防护。以耳闻声已……以鼻嗅香已……以舌嚐味已……以身触所触已……以意识法已,不取相,不取随相,所以者,若不防护意根而住,则当流入贪、爱之恶不善法。彼为防护而修行,守护意根,为意根之防护。彼即成就此圣根律仪,於内受无垢之乐。

 


彼往来正知而为,观察前後正知而为,屈伸正知而为,持僧伽梨、鉢、衣,正知而为,食、饮、嚼、味正知而为,大小便正知而为,行、住、坐、眠、寤、说、默,正知而为。


[P.207] 彼即成就此圣戒蕴,成就此圣根律仪,成就此圣正念正知,起卧於阿兰若、树下、山中、洞窟、山洞、塚间、山林、露地、藁堆之远离处。彼即在阿兰若,在树下,在空闲处而结跏趺坐,端正其身,於面前系念。彼即断世间之贪,以离贪心而住,贪由心而离;断瞋恚,以无瞋心而住,利益哀愍一切之生类,瞋恚由心而离;断惛眠,离惛眠而住,有光明想,为正念正知,惛眠由心而离;断掉悔,离惛掉而住,内心寂静,掉悔由心而离;断疑,超越其疑而住,於善法不犹豫,疑由心而离。

 


彼断此五盖为心之随烦恼而弱慧,远离诸欲,远离诸之不善法,有寻有伺,具足离生喜乐之初静虑而住。优波离!汝於意云何,此住者不比前住更胜、更妙耶?」


「如是,大德!」


「优波离!我弟子者,於己而观此法,即使亲近於阿兰若之林间、边陬之坐卧处,亦未逮得己利而住。

 


优波离!复次,比丘为寻伺止息之故,〔为内净,为心一趣,为无寻无伺,具足由三摩地而生之喜与乐〕之第二静虑而住。优波离!汝於意云何,此住者不比前住更胜、更妙耶?」


「如是,大德!」


「优波离!我弟子者,於己而观此法,即使亲近於阿兰若之林间、边陬之坐卧处, [P.208] 亦未逮得己利而住。

 

一〇


优波离!复次,比丘为离喜之故,以舍而住,正念正知,身乐正受,如诸圣者之宣说,具足舍与念而乐住〕之第三静虑而住。优波离!汝於意云何,此住者不比前住更胜、更妙耶?」


「如是,大德!」


「优波离!我弟子者,於己而观此法,即使亲近阿兰若之林间、边陬之坐卧处,亦未逮得己利而住。

 

一一


优波离!复次,比丘为断乐〔断苦之故,及先灭忧与喜之故,具足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之〕第四静虑而住。优波离!汝於意云何,此住不比前住更胜、更妙耶?」


「如是,大德!」


「优波离!我弟子者,於己而观此法,即使亲近阿兰若之林间、边陬之坐卧处,亦未逮得己利而住。

 

一二


优波离!复次,比丘徧超色想,灭有对想,不作意种种想之故,具足『空者无边也』之空无边处而住。优波离!汝於意云何,此住者不比前住更胜、更妙耶?」


「如是,大德!」


「优波离!我弟子者,於己而观此法,即使亲近阿兰若之林间、边陬之坐卧处,亦未逮得己利而住。

 

一三


优波离!复次,比丘徧超空无边处,具足『识者无边也』之识无边处而住……徧超识无边处,具足『无所有也』之无所有处而住……徧超无所有处,具足『寂静、 [P.209] 殊妙』之非想非非想处而住。优波离!汝於意云何,此住者不比前住更胜、更妙耶?」


「如是,大德!」


「优波离!我弟子者,於己而观此法,即使亲近阿兰若之林间、边陬之坐卧处,亦未逮得己利而住。

 

一四


优波离!复次,比丘徧超非想非非想处,具足想受灭而住,以慧观,诸漏尽。优波离!汝於意云何,此住者不比前住更胜、更妙耶?」


「如是,大德!」


「优波离!我弟子者,於己而观此法,即使亲近阿兰若之林间、边陬之坐卧处,亦未逮得己利而住。


优波离!住於僧伽之中!汝若住於僧伽之中,则安稳。」

 

一百 不能



「诸比丘!若不断十法,则不能现证阿罗汉果。何等为十耶?

 


即:贪、瞋、痴、忿、恨、覆、恼、嫉、悭、慢也。


诸比丘!若不断此十法,则不能现证阿罗汉果。

 


诸比丘!若断十法,则能现证阿罗汉果。何等为十耶?

 


即:贪、瞋、痴、忿、恨、覆、恼、嫉、悭、慢也。


诸比丘!若断此十法,则能现证阿罗汉果。」

 

第十 优婆塞品〔毕〕


[P.210] 摄颂曰——


(一)行欲人、(二)怨雠、(三)见、(四)跋耆、 (五)郁低迦、


(六)俱迦那(七)应请、(八)长老、(九)优波离、(一〇)不能。

 

第二 五十经毕


第十一 沙门想品


一百一 想



「诸比丘!若能修习多修三沙门想,则圆满七法。何等为三耶?

 


所谓弃舍〔过去〕已得、我命依赖於他、我须改行为也。


诸比丘!若能修习多修此三沙门想,则圆满七法。何等为七耶?

 

[P.211] 三


即恒於戒常作常转,无贪,无瞋,无过慢,欲学,於活命资具而思念『此是义也』,发勤而住。


诸比丘!若能修习多修此三沙门想,则圆满七法。」

 

一百二 觉支



「诸比丘!若能修习多修七觉支,则圆满三明。何等为七耶?

 


即: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也。


诸比丘!若能修习多修此七觉支,则圆满三明。何等为三耶?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随念种种之宿住,谓: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五十生、百生、百千生、多坏劫、多成劫、多成坏劫,我於彼处,名如是、姓如是、色如是、食如是、受乐苦如是、寿量如是,没於彼处而生於彼处;於彼处,名如是、姓如是、色如是、食如是、受乐苦如是、寿量如是,没於彼处而生於此处。〕具足如是行相、名称而随念种种之宿住。以清净超人之天眼,〔见有情之死、生,了知有情随业而受劣、胜、美、丑、善趣、恶趣,谓:『嗟!此诸有情成就身恶行,成就语恶行,成就意恶行,诽谤圣者,有邪见,取邪见之业,身坏命终而往生於恶生、恶趣、堕处、地狱;嗟!又,此诸有情成就身善行,成就语善行,成就意善行,不诽谤圣者,有正见,取正见之业,身坏命终而往生於善趣、天世』。如是以清净超人之天眼,见有情之死、生,了知有情随业而受劣、胜、美、丑、善趣、恶趣〕。诸漏已尽,无漏之心解脱、慧解脱,於现法自证知,〕现证具足而住。


诸比丘!若能修习多修此七觉支,则能圆满此三明。」

 

一百三 邪性



「诸比丘!若依邪性,则有失无得。诸比丘!云何依邪性,则有失无得耶?

 

[P.212] 二


诸比丘!若有邪见,则邪思惟生;若有邪思惟,则邪语生;若有邪语,则邪业生;若有邪业,则邪命生;若有邪命,则邪精进生;若有邪精进,则邪念生;若有邪念,则邪定生;若有邪定,则邪智生;若有邪智,则邪解脱生。


诸比丘!如是,若依邪性,则有失无得。

 


诸比丘!若依正性,则有得无失。诸比丘!云何依正性,则有得无失耶?

 


诸比丘!若有正见,则正思惟生;若有正思惟,则正语生;若有正语,则正业生;若有正业,则正命生;若有正命,则正精进生;若有正精进,则正念生;若有正念,则正定生;若有正定,则正智生;若有正智,则正解脱生。


诸比丘!如是,若依正性,则有得无失。」

 

一百四 种子



「诸比丘!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邪智、邪解脱之人、补特伽罗者,随见而所完全执取之身业、〔随见而所完全执取之〕语业、随见而所完全执取之意业、思、欲、愿、行之一切法,资於不可乐、不可爱、不可意、不利益、苦。何以故耶?诸比丘!其见恶也。

 

[P.213] 二


诸比丘!譬如庵婆树之种子、葫芦树之种、苦瓢之种子,播种於湿地,取地味、取水味,亦皆资於一切之苦、辛、不悦。何以故耶?诸比丘!种子恶也。诸比丘!如是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邪智、邪解脱之人、补特伽罗者,随见而所完全执取之身业、〔随见而所完全执取之〕语业、随见而所完全执取之意业、思、欲、愿、行之一切法,资於不可乐、不可爱、不可意、不利益、苦。何以故耶?诸比丘!其见恶也。

 


诸比丘!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智、正解脱之人、补特伽罗者,随见而所完全执取之身业、〔随见而所完全执取之〕语业、随见而所完全执取之意业,思、欲、愿、行之一切法,资於可乐、可爱、可意、利益、安乐。何以故耶?诸比丘!其见善也。

 


诸比丘!譬如甘蔗之种子、稻之种子、葡萄之种子,播种於湿地,取地味、取水味,皆资於可悦、甘、甜美。何以故耶?诸比丘!种子善也。诸比丘!如是正见、 [P.214] 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智、正解脱之人、补特伽罗者,随见而所完全执取之身业、〔随见而所完全执取之〕语业、随见而所完全执取之意业、思、欲、愿、行之一切法,资於可乐、可爱、可意、利益、安乐。何以故耶?诸比丘!其见善也。」

 

一百五 明



「诸比丘!以无明为先,随不善法成就而有无惭、无愧。诸比丘!若无明无智,则邪见生;若有邪见,则邪思惟生;若有邪思惟,则邪语生;若有邪语,则邪业生;若有邪业,则邪命生;若有邪命,则邪精进生;若有邪精进,则邪念生;若有邪念,则邪定生;若有邪定,则邪智生;若有邪智,则邪解脱生。

 


诸比丘!以明为先,随善法成就而有惭、愧。诸比丘!若有明有智,则正见生;若有正见,则正思惟生;若有正思惟,则正语生;若有正语,则正业生;若有正业,则正命生;若有正命,则正精进生;若有正精进,则正念生;若有正念,则正定生;若有正定,则正智生;若有正智,则正解脱生。」

 

[P.215] 一百六 灭



「诸比丘!有十灭事。何等为十耶?

 


诸比丘!若有正见,则邪见灭。以诸邪见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亦灭,以正见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诸比丘!若有正思惟,则邪思惟灭,以诸邪思惟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亦灭,以正思惟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诸比丘!若有正语,则邪语灭,以诸邪语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亦灭,以正语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诸比丘!若有正业,则邪业灭,以诸邪业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亦灭,以正业为缘而生,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诸比丘!若有正命,则邪命灭,以诸邪命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亦灭,以正命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诸比丘!若有正精进,则邪精进灭,以诸邪精进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亦灭,以正精进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诸比丘!若有正念,则邪念灭,以诸邪念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亦灭,以正念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诸比丘!若有 [P.216] 正定,则邪定灭,以诸邪定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亦灭,以正定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诸比丘!若有正智,则邪智灭,以诸邪智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亦灭,以正智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诸比丘!若有正解脱,则邪解脱灭,以诸邪解脱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亦灭,以正解脱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


诸比丘!此乃十灭事也。」

 

一百七 洗涤



「诸比丘!在南国有称之为洗涤之祭式。是时有食、饮、嚼食、噉食、舐食、饮料、舞蹈、歌谣、音乐。诸比丘!有如是之洗涤,无者我不说。诸比丘!然而,彼洗涤者为下劣、秽法、鄙法、非圣、不引义利而不资於厌患、离贪、灭尽、寂止、证知、等觉、涅盘。诸比丘!我又当说圣之洗涤,此洗涤者一向资於厌患、离贪、灭尽、寂止、证知、等觉、涅盘。依此洗涤而有生法之有情,由生而解脱,有老法之有情,由老而解脱,有死法之有情,由死而解脱,有愁悲苦忧恼法之有情,由愁悲苦忧恼而解脱。谛听!善思作意!我当说。」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P.217] 二


「诸比丘!云何为圣之洗涤,此洗涤者一向资於厌患、离贪、灭尽、寂止、证知、等觉、涅盘,依此洗涤而有生法之有情,由生而解脱,有老法之有情,由老而解脱,有死法之有情,由死而解脱,有愁悲苦忧恼法之有情,自愁悲苦忧恼而解脱耶?

 


诸比丘!若有正见,则洗涤邪见,以诸邪见为缘而生,亦洗涤数多之恶不善法,以正见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诸比丘!若有正思惟,则洗涤邪思惟……诸比丘!若有正语,则洗涤邪语……诸比丘!若有正业,则洗涤邪业……诸比丘!若有正命,则洗涤邪命……诸比丘!若有正精进,则洗涤邪精进……诸比丘!若有正念,则洗涤邪念……诸比丘!若有正定,则洗涤邪定……诸比丘!若有正智,则洗涤邪智……诸比丘!若有正解脱,则洗涤邪解脱,以诸邪解脱为缘而生,亦洗涤数多之恶不善法,以正解脱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

 


诸比丘!此乃圣之洗涤也。此洗涤者一向资於厌患、离贪、灭尽、寂止、证知、等觉、涅盘,依此洗涤而有生法之有情,由生而解脱,有老法之有情,由老而解脱,有死法之有情,由死而解脱,有愁悲苦忧恼法之有情,由愁悲苦忧恼而解脱。」

 

[P.218] 一百八 医(一)



「诸比丘!医师为对治胆质所起之病,对治痰质所起之病,对治风质所起之病,故施下剂。诸比丘!有如是之下剂,无者我不说,诸比丘!然而,彼下剂者有奏效,有不奏效。诸比丘!我又当说圣之下剂,此下剂者定奏效无不奏效,依此下剂而有生法之有情,由生而解脱,有老法之有情,由老而解脱,有死法之有情,由死而解脱,有愁悲苦忧恼法之有情,由愁悲苦忧恼而解脱。谛听!善思作意!我当说。」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诸比丘!云何为圣之下剂,此下剂者定奏效无不奏效,依此下剂而有生法之有情,由生而解脱,有老法之有情,由老而解脱,有死法之有情,由死而解脱,有愁悲苦忧恼法之有情,由愁悲苦忧恼而解脱耶?

 


诸比丘!若有正见,则邪见泄下,以诸邪见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亦泄下,以正见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诸比丘!若有正思惟,则邪思惟泄下……诸比丘!若有正语,则邪语泄下……诸比丘!若有正业,则邪业泄下……诸比丘!若有正命,则邪命泄下……诸比丘!若有正精进,则邪精进泄下……诸比丘!若有正念, [P.219] 则邪念泄下……诸比丘!若有正定,则邪定泄下……诸比丘!若有正智,则邪智泄下……诸比丘!若有正解脱,则邪解脱泄下,以诸邪解脱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亦泄下,以正解脱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

 


诸比丘!此乃圣之下剂也,此下剂者定奏效无不奏效,依此下剂而有生法之有情,由生而解脱,有老法之有情,由老而解脱,有死法之有情,由死而解脱,有愁悲苦忧恼法之有情,由愁悲苦忧恼而解脱。」

 

一百九 医(二)



「诸比丘!医师为对治胆质所起之病,对治痰质所起之病,对治风质所起之病,故施吐剂。诸比丘!有如是之吐剂,无者我不说。诸比丘!然而,彼吐剂者有奏效有不奏效。诸比丘!我又当说圣之吐剂,此吐剂者定奏效无不奏效,依此吐剂而有生法之有情,由生而解脱,有老法之有情,由老而解脱,有死法之有情,由老而解脱,有死法之有情,由死而解脱,有愁悲苦忧恼法之有情,由愁悲苦忧恼而解脱。谛听!〔善思作意!我当说。」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诸比丘!云何为圣之吐剂,此吐剂者定奏效无不奏效,依此吐剂而有生法之有 [P.220] 情,由生而解脱,〔有老法之有情,由老而解脱,有死法之有情,由死而解脱,〕有愁悲苦忧恼法之有情,由愁悲苦忧恼而解脱耶?

 


诸比丘!若有正见,则邪见吐出,以诸邪见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亦吐出,以正见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诸比丘!若有正思惟,则邪思惟吐出……诸比丘!若有正语,则邪语吐出……诸比丘!若有正业,则邪业吐出……诸比丘!若有正命,则邪命吐出……诸比丘!若有正精进,则邪精进吐出……诸比丘!若有正念,则邪念吐出……诸比丘!若有正定,则邪定吐出……诸比丘!若有正智,则邪智吐出……诸比丘!若有正解脱,则邪解脱吐出,以诸邪解脱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亦吐出,以正解脱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

 


诸比丘!此乃圣之吐剂也,此吐剂者定奏效无不奏效,依此吐剂而有生法之有情,由生而解脱,有老法之〔有情,由老而解脱,有死法之有情,由死而解脱,〕有愁悲苦忧恼法之有情,由愁悲苦忧恼而解脱。」

 

一百十 消



「诸比丘!有十消法。何等为十耶?

 


诸比丘!若有正见,则邪见消,以诸邪见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亦消,以 [P.221] 正见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诸比丘!若有正思惟,则邪思惟消……诸比丘!若有正语,则邪语消……诸比丘!若有正业,则邪业消……诸比丘!若有正命,则邪命消……诸比丘!若有正精进,则邪精进消……诸比丘!若有正念,则邪念消……诸比丘!若有正定,则邪定消……诸比丘!若有正智,则邪智消……诸比丘!若有正解脱,则邪解脱消,以诸邪解脱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亦消,以正解脱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


诸比丘!此乃十消法也。」

 

一百十一 无学(一)



时,有一比丘,往诣世尊所在之处,至已礼敬世尊,退坐一面。坐於一面之彼比丘即白世尊言:


「大德!说无学无学者,大德!云何为比丘无学耶?」

 


「比丘!比丘成就无学之正见,成就无学之正思惟,成就无学之正语,成就无学之正业,成就无学之正命,成就无学之正精进,成就无学之正念,成就无学之正定,成就无学之正智,成就无学之正解脱。


比丘!比丘如是为无学也。」

 

[P.222] 一百十二 无学(二)



「诸比丘!有十无学法,何等为十耶?

 


即:无学之正见、无学之正思惟、无学之正语、无学之正业、无学之正命、无学之正精进、无学之正念、无学之正定、无学之正智、无学之正解脱也。


诸比丘!此乃十无学法也。」

 

第〔十〕一 沙门想品


摄颂曰:


(一)想、(二)觉支、(三)邪性、(四)种子、(五)明、(六)灭、


(七)洗涤、(八~九)〔二之〕医、(一〇)消、(一一~一二)无学。

 

第十二 舍法品


一百十三 非法(一)



「诸比丘!当知非法与非义;当知法与义;知非法与非义,知法与义已,当随法随义而行。诸比丘!何等为非法与非义耶?

 


即: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邪智、邪解脱也。


[P.223] 诸比丘!此名为非法与非义。


诸比丘!何等为法与义耶?

 


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智、正解脱也。


诸比丘!此名为法与义。

 


诸比丘!当知非法与非义;当知法与义;知非法与非义,知法与义已,当随法随义而行。如是所说者,则缘此而说也。」

 

一百十四 非法(二)



「诸比丘!当知非法与法,当知非义与义;知非法与法,知非义与义已,当随法随义而行。诸比丘!何等为非法,何等为法,何等为非义,何等为义耶?

 


诸比丘!邪见者非法,正见者法也。以诸邪见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者,此乃非义;以正见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者,此乃义也。诸比丘!邪思惟者非法,正思惟者法也。以诸邪思惟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者,此乃非义;以正思惟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者,此乃义也。诸比丘!邪语者非法,正语者法也。以诸邪语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者,此乃非义;以正语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者,此乃义也。诸比丘!邪业者非法,正业者法也。以诸邪业为缘而生,数多 [P.224] 之恶不善法者,此乃非义;以正业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者,此乃义也。诸比丘!邪命者非法,正命者法也。以诸邪命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者,此乃非义;以正命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者,此乃义也。诸比丘!邪精进者非法,正精进者法也。以诸邪精进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者,此乃非义;以正精进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者,此乃义也。诸比丘!邪念者非法,正念者法也。以诸邪念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者,此乃非义也;以正念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者,此乃义也。诸比丘!邪定者非法也,正定者法也。以诸邪定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者,此乃非义也;以正定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者,此乃义也。诸比丘!邪智者非法也,正智者法也。以诸邪智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者,此乃非义也;以正智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者,此乃义也。诸比丘!邪解脱者非法也,正解脱者法也。以诸邪解脱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者,此乃非义也;以正解脱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者,此乃义也。

 


诸比丘!当知非法与法,当知非义与义;知非法与法,知非义与义已,当随法随义而行。如是所说者,则缘此而说也。」

 

一百十五 非法(三)



「诸比丘!当知非法与法,当知非义与义;知非法与法,知非义与义已,当随法随义而行。」


[P.225] 世尊即如是所说,善逝即如是说已,从座而起,入於精舍。

 


时,彼诸比丘见世尊离去不久而思念:


「友等!世尊即如是略说,不分别广义,从座而起,入於精舍,曰:『诸比丘!当知非法与法,当知非义与义;知非法与法,知非义与义已,当随法随义而行』。谁可分别世尊所略说、所不分别之广义耶?」


时,彼诸比丘即思念:


「彼具寿阿难为师所称赞,为有智之同梵行者所恭敬,彼具寿阿难当能分别世尊所略说、所不分别之广义。我等宜往具寿阿难之处,往已当对具寿阿难讯问此义,当持如具寿阿难之所记。」

 


时,彼诸比丘即往具寿阿难之处,往已与具寿阿难相俱交换庆慰,欢喜铭感之语已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彼诸比丘即对具寿阿难言:


「友阿难!世尊如是略说,不分别广义,从座而起,入於精舍,曰:『诸比丘!当知非法与法,当知非义与义;知非法与法,知非义与义已,当随法随义而行』。友! [P.226] 我等见世尊离去不久而思念:『友等!世尊如是略说,不分别广义,从座而起,入於精舍,曰:「诸比丘!当知非法与法,当知非义与义;知非法与法,知非义与义已,当随法随义而行。」谁可分别世尊所略说、所不分别之广义耶?』友!时,我等即思念:『彼具寿阿难为师所称赞,为有智之同梵行者所恭敬。彼具寿阿难即当能分别世尊所略说、所不分别之广义。我等宜往具寿阿难之处,往已当对具寿阿难询问此义,当受持如具寿阿难之所记』。具寿阿难请有所分别。」

 


「友等!譬如有人,欲核心、求核心、寻核心而往有大核心之树立,过根、过干,思惟於枝叶当求核心。此事亦如是,具寿等,於师现前,世尊过,思惟当问我此义。友等!世尊是知知、见见,为眼、为智、为法、为梵,为说者、宣说者而现义、与 [P.227] 甘露,为法王、为如来也。汝等往诣世尊所在之处,询问此义,如世尊所记,当受持之。」

 


「友!世尊实是知知、见见、为眼、为智、为法、为梵,为说者、宣说者而现义、与甘露,为法王、为如来也。我等往诣世尊所在之处,询问此义,如世尊所记,当受持之。然而,具寿阿难为师所称赞,为有智之同梵行者所恭敬也。具寿阿难当能分别世尊所略说、所不分别之广义。请具寿阿难,安易分别。」

 


「友等!果尔,谛听!善思作意!我当说。」


「唯然!友!」


彼诸比丘应答具寿阿难。具寿阿难即说:


「友等!世尊不分别所略说之广义,从座而起,入於精舍,曰:『诸比丘!当知非法与法,当知非义与义;知非法与法,知非义与义已,当随法随义而行』。友等!何等为非法耶?何等为法耶?何等为非义耶?何等为义耶?

 


友等!邪见者非法。正见者法也。以诸邪见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者,此乃非义;以正见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者,此乃义也。友等!邪思惟者非法, [P.228] 正思惟者法也……乃至……友等!邪语者非法,正语者法也……友等!邪业者非法,正业者法也……友等!邪命者非法,正命者法也……友等!邪精进者非法,正精进者法也……友等!邪定者非法,正定者法也……友等!邪智者非法,正智者法也……友等!邪解脱者非法,正解脱者法也。以诸邪解脱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者,此乃非义;以正解脱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者,此乃义也。友等!世尊不分别所略说之广义,从座而起,入於精舍,曰:『诸比丘!当知非法与法,当知非义与义;知非法与法,知非义与义已,当随法随义而行』。友等!我了悟世尊所略说、所不分别之广义。友等!复次,汝等若欲往诣世尊所在之处,询问此义,如世尊所记,当受持。」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对於具寿阿难之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而起,往诣世尊所在之处,至已礼敬世尊,退坐一面。坐於一面之彼诸比丘白世尊而言:

 


「大德!世尊不分别所略说之广义,从座而起,入於精舍,曰:『诸比丘!当知非法与法,当知非义与义;知非法与法,知非义与义已,当随法随义而行』。大德!时,我等即於世尊离去不久而思念:『友等!世尊如是不分别所略说之广义,从座而起,入於精舍,曰:「诸比丘!当知非法与法,当知非义与义;知非法与法,知非义与义已,当随法随义而行。」谁可分别世尊所略说、所不分别之广义耶?』大德!时,我等即思念:『彼具寿阿难为师所称赞,为有智之同梵行者所恭敬。彼具寿阿 [P.229] 难当能分别世尊所略说、所不分别之广义。如具寿阿难所记,当受持之』。大德!时,我等即前往彼具寿阿难之处,至已问此义於具寿阿难。大德!时,具寿阿难即以如是之相、如是之句、如是之文,善分别其义也。」

 


「善哉!善哉!诸比丘!诸比丘!阿难贤能。诸比丘!阿难有大慧。诸比丘!汝等若前来我处问此义,我亦如阿难之所记而记。此乃其义,如是当受持。」

 

一百十六 阿夷那


[P.230] 一


时,修行者阿夷那往诣世尊所在之处,至已与世尊相俱交换庆慰,欢喜铭感之语已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修行者阿夷那白世尊言:


「尊瞿昙!於我等有名为贤人之同梵行者,彼思五百人之思,以难诘异学,彼等〔异学〕即了知己被难诘。」


时,世尊即告诸比丘言:


「诸比丘!汝等能持贤人之事耶?」


「世尊!时也。善逝!时也。世尊当说,从世尊听闻,诸比丘欲受持。」


「诸比丘!果尔,谛听!善思作意!我当说。」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人,以非法说屈败非法说,以令非法聚欢喜,因此彼非法聚者出高大之声而言:『贤人也贤人也』。

 


诸比丘!复次,此处有一类之人,以非法说屈败法说,以令非法聚欢喜,因此彼非法聚者出高大之声而言:『贤人也贤人也』。

 


诸比诸!复次,此处有一类之人,以非法说屈败法说与非法说,以令非法聚欢喜,因此彼非法聚者出高大之声而言:『贤人也贤人也』。

 

[P.231] 五


诸比丘!复次,此处有一类之人,以法说屈败非法说,以令法聚欢喜,因此彼法聚者出高大之声而言:『贤人也贤人也』。

 


诸比丘!当知非法与法,当知非义与义;知非法与法,知非义与义已,当随法随义而行。诸比丘!何等为非法,何等为法,何等为非义,何等为义耶?

 


诸比丘!邪见者非法,正见者法也。以诸之邪见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者,此乃非义;以正见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者,此乃义也。诸比丘!邪思惟者非法,正思惟者法也……诸比丘!邪语者非法,正语者法也……诸比丘!邪业者非法,正业者法也……诸比丘!邪命者非法,正命者法也……诸比丘!邪精进者非法,正精进者法也……诸比丘!邪念者非法,正念者法也……诸比丘!邪定者非法,正定者法也……诸比丘!邪智者非法,正智者法也……诸比丘!邪解脱者非法,正解脱者法也。以诸之邪解脱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者,此乃非义;以正解脱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者,此乃义也。


[P.232] 诸比丘!当知非法与法,当知非义与义;知非法与法,知非义与义已,当随法随义而行。如是所说者,则缘此而说也。」

 

一百十七 伤歌逻



时,婆罗门伤歌逻往诣世尊所在之处,至已与世尊相俱交换庆慰,欢喜铭感,之语已退坐一面。坐於一面之婆罗门伤歌逻白世尊言:


瞿昙!何为此岸,何为彼岸耶?



「婆罗门!邪见者此岸,正见者彼岸也。邪思惟者此岸,正思惟者彼岸也。邪语者此岸,正语者彼岸也。邪业者此岸,正业者彼岸也。邪命者此岸,正命者彼岸也。邪精进者此岸,正精进者彼岸也。邪念者此岸,正念者彼岸也。邪定者此岸,正定者彼岸也。邪智者此岸,正智者彼岸也。邪解脱者此岸,正解脱者彼岸也。


婆罗门!此是此岸,此是彼岸也。

  
人到彼岸少  众生走岸边
  

於正说之法  行如法之人
  

当到达彼岸  死界甚难超
  

贤者弃黑法  当修习白法
  

己入於出家  远离乐难得
  

希求於喜悦  断诸欲无有
  

贤者除心垢  净化自己身
  

[P.233] 因此菩提分  而正心修善
  

不取欣弃执  光辉漏尽者  现世般涅盘」

 

一百十八 此岸



「诸比丘!我对汝等当说此岸与彼岸,谛听!善思作意!我当说。」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诸比丘!何等为此岸,何等为彼岸耶?


诸比丘!邪见者是此岸,正见者是彼岸。〔邪思惟者是此岸,正思惟者是彼岸。邪语者是此岸,正语者是彼岸。邪业者是此岸,正业者是彼岸。邪命者是此岸,正命者是彼岸。邪精进者是此岸,正精进者是彼岸。邪念者是此岸,正念者是彼岸。邪定者是此岸,正定者是彼岸。邪智者是此岸,正智者是彼岸。〕邪解脱者是此岸,正解脱者是彼岸。


诸比丘!此是此岸也,此是彼岸也。


人中到彼岸少,


众生走岸边。


於正说之法


行如法之人,


当到彼岸。


死之境界甚难超,


贤者应弃黑法,


当修白法。

  
已入於出家  远离乐难得
  

希求於喜悦  断诸欲无有
  

贤者除心垢  净化自己身
  

因此菩提分  而正心修善
  

不取欣弃执  光辉漏尽者  现世般涅盘」

 

一百十九 舍法(一)


[P.234] 一


其时,婆罗门生闻於布萨日,洗头新着一双劫刍麻衣,手握湿拘舍草,去世尊不远,立於一面。世尊见婆罗门生闻於布萨日,洗头新着一双劫刍麻衣,手握湿拘舍草,於不远立於一面,见已对婆罗门生闻言:


「婆罗门!汝云何於布萨日,洗头新着一双劫刍麻衣,手握湿拘舍草而立於一面耶?婆罗门家今日为何耶?」


「尊瞿昙!婆罗门家今日为舍法。」


「婆罗门!婆罗门之舍法云何?」


「尊瞿昙!此处,婆罗门,於布萨日,洗头新着一双劫刍麻衣,涂湿牛粪於地,敷生拘舍草,卧於砂地与火炉之间。其夜,三度起而合掌,归命於火,言:『我等,舍於尊,舍於尊』,捧多新熟酥油於火,其夜过而布施殊妙之嚼食、噉食於婆罗门。尊瞿昙!婆罗门之舍法者如是。」


「婆罗门!婆罗门之舍法与圣者律之舍法异也。」


「尊瞿昙!圣者律之舍法云何?当愿尊瞿昙为我说法,云何为圣者律之舍法?」


「婆罗门!果尔,谛听!善思作意!我当说。」


「唯然!尊者!」


婆罗门生闻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P.235] 二


「婆罗门!此处,圣弟子如是思择:『邪见者於现法於来世皆有恶报』,彼如是思择而断邪见、舍邪见。『邪思惟者於现法於来世皆有恶报』,彼如是思择而断邪思惟、舍邪思惟。『邪语者於现法於来世皆有恶报』,彼如是思择而断邪语、舍邪语。


『邪业者於现法於来世皆有恶报』,彼如是思择而断邪业、舍邪业。『邪命者於现法於来世皆有恶报』,彼如是思择而断邪命、舍邪命。『邪精进者於现法於来世皆有恶报』,彼如是思择而断邪精进、舍邪精进。『邪念者於现法来世皆有恶报』,彼如是思择而断邪念、舍邪念。『邪定者於现法於来世皆有恶报』,彼如是思择而断邪定、舍邪定。『邪智者於现法於来世皆有恶报』,彼如是思择而断邪智、舍邪智。『邪解脱者於现法於来世皆有恶报』,彼如是思择而断邪解脱、舍邪解脱。婆罗门!圣者律之舍法如是。」

 


「尊瞿昙!婆罗门之舍法与圣者律之舍法异也,尊瞿昙!婆罗门之舍法亦不及此 [P.236] 圣者律舍法之十六分之一。妙哉!妙哉!尊瞿昙!〔譬如使跌倒者站起,让遮蔽者露出,教道於迷惑者,举灯火於暗中,令有眼者见色。如是,尊瞿昙即以种种之方便,显示其法。我於此处归依尊瞿昙与法与及比丘众〕,尊瞿昙容许我为优婆塞,从今以後乃至尽形寿归依。」

 

一百二十 舍法(二)



「诸比丘!当说圣之舍法。谛听!〔善思作意!〕」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诸比丘!何等为圣之舍法耶?

 


诸比丘!此处,圣弟子如是思择:『邪见者於现法於来世皆有恶报』,彼如是思择而断邪见、舍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邪智……邪解脱者於现世於来世皆有恶报』,彼如是思择而断邪解脱、舍邪解脱。


诸比丘!此名为圣之舍法。」

 

一百二十一 先驱



「诸比丘!日轮上昇之时,其先驱前相者即明相出。诸比丘!如是,於诸善法其先驱前相者即正见也。

 


诸比丘!若有正见,则正思惟生;若有正思惟,则正语生;若有正语,则正业生;若有正业,则正命生;若有正命,则正精进生;若有正精进,则正念生;若有 [P.237] 正念,则正定生;若有正定,则正智生;若有正智,则正解脱生。」

 

一百二十二 漏



「诸比丘!若能修习多修十法,则资於漏尽。何等为十耶?

 


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智、正解脱也。


诸比丘!若能修习多修此十法,则资於漏尽。」


第一二 舍法品〔毕〕

 

摄颂曰:


(一~三)三之非法、 (四)阿夷那、 (五)伤歌逻、


(六)此岸、(七~八)二之舍法(九)先驱、(一〇)漏。

 

第十三 清净品


一百二十三 清净



「诸比丘!此十法清净洁白,不外於善逝之律仪。何等为十耶?

 


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智、正解脱也。


诸比丘!此十法清净洁白,不外於善逝之律仪。」

 

一百二十四 未生(一)



「诸比丘!此十法未生,生亦不外於善逝之律仪。何等为十耶?

 

[P.238] 二


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智、〕正解脱也。


诸比丘!此十法未生,生亦不外於善逝之律仪。」

 

一百二十五 大果(一)



「诸比丘!此十法有大果、大功德,不外於善逝之律仪。何等为十耶?

 


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智、〕正解脱也。


诸比丘!此十法有大果、大功德,不外於善逝之律仪。」

 

一百二十六 贪欲调伏(一)



「诸比丘!此十法究尽贪欲之调伏,究尽瞋恚之调伏,究尽愚痴之调伏,不外於善逝之律仪。何等为十耶?

 


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智、〕正解脱也。


诸比丘!此十法究尽贪欲之调伏,究尽瞋恚之调伏,究尽愚痴之调伏,不外於善逝之律仪。」

 

一百二十七 一向厌患(一)



「诸比丘!此十法一向资於厌患、离贪、灭尽、寂止、现证、等觉、涅盘,不外於善逝之律仪。何等为十耶?

 


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智、〕正解脱也。


诸比丘!此十法一向资於厌患、离贪、灭尽、寂止、现证、等觉、涅盘,不外於善逝之律仪。」

 

一百二十八 未生(二)



「诸比丘!若能修习多修十法,则未生,生亦不外於善逝之律仪。何等为十耶?

 

[P.239] 二


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智、〕正解脱也。


诸比丘!若能修习多修此十法,则未生,生亦不外於善逝之律仪。」

 

一百二十九 大果(二)



「诸比丘!若能修习多修十法,则有大果、大功德,不外於善逝之律仪。何等为十耶?

 


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智、〕正解脱也。


诸比丘!若能修习多修此十法,则有大果、大功德。」

 

一百三十 贪欲调伏(二)



「诸比丘!若能修习多修十法,则究尽贪欲之调伏,究尽瞋恚之调伏,究尽愚痴之调伏,不外於善逝之律仪。何等为十耶?

 


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智、〕正解脱也。


诸比丘!若能修习多修此十法,则究尽贪欲之调伏,究尽瞋恚之调伏,究尽愚痴之调伏,不外於善逝之律仪。」

 

一百三十一 一向厌患(二)



「诸比丘!若能修习多修十法,则一向资於厌患、离贪、灭尽、寂止、现证、等觉、涅盘,不外於善逝之律仪。何等为十耶?

 


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智、〕正解脱也。


诸比丘!若能修习多修此十法,则一向资於厌患、离贪、寂止、现证、等觉、涅盘,不外於善逝之律仪。」

 

[P.240] 一百三十二 邪性



「诸比丘!有十邪性,何等为十耶?

 


即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邪智、邪解脱也。


诸比丘!此乃十邪性也。」

 

一百三十三 正性



「诸比丘!有十正性,何等为十耶?

 


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智、正解脱也。


诸比丘!此乃十正性也。」


第一三 清净品〔毕〕

 

第十四 善良品


一百三十四 善良



「诸比丘!我当说善良与不善。谛听!善思作意!」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诸比丘!何等为不善耶?


即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邪智、邪解脱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不善。

 


诸比丘!何等为善良耶?


[P.241] 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智、正解脱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善良。」

 

一百三十五 圣法



「诸比丘!我当说圣法与非圣法。谛听!善思作意!」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诸比丘!何等为非圣法耶?


即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邪智、〕邪解脱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非圣法。

 


诸比丘!何等为圣法耶?


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智、〕正解脱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圣法。」

 

一百三十六 善



「诸比丘!我当说善与不善。谛听!〔善思作意!」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诸比丘!何等为不善耶?


即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邪智、〕邪解脱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不善。

 


诸比丘!何等为善耶?


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智、〕正解脱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善。」

 

一百三十七 义



「诸比丘!我当说义与非义。谛听!〔善思作意!」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诸比丘!何等为非义耶?


[P.242] 即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邪智、〕邪解脱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非义。

 


诸比丘!何等为义耶?


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智、〕正解脱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义。」

 

一百三十八 法



「诸比丘!我当说法与非法。谛听!〔善思作意!」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诸比丘!何等为非法耶?


即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邪智、〕邪解脱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非法。

 


诸比丘!何等为法耶?


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智、〕正解脱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法。」

 

一百三十九 无漏



「诸比丘!我当说有漏与无漏之法。谛听!〔善思作意!」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诸比丘!何等为有漏法耶?


即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邪智、〕邪解脱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有漏法。

 


诸比丘!何等为无漏法耶?


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智、〕正解脱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无漏法。」

 

一百四十 无过



「诸比丘!我当说有过与无过之法。谛听!〔善思作意!」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诸比丘!何等为有过法耶?


即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邪智、〕邪解脱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有过法。〕

 


诸比丘!何等为无过法耶?


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智、〕正解脱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无过法。」

 

[P.243] 一百四十一 烦苦



「诸比丘!我当说烦苦与无烦苦之法。谛听!〔善思作意!」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诸比丘!何等为烦苦法耶?


即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邪智、〕邪解脱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烦苦法。

 


诸比丘!何等为非烦苦法。


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智、〕正解脱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非烦苦法。」

 

一百四十二 积集



「诸比丘!我当说积集与损减之法。谛听!〔善思作意!」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诸比丘!何等为积集法耶?


即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邪智、〕邪解脱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积集法。

 


诸比丘!何等为损减法耶?


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智、〕正解脱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损减法。」

 

一百四十三 引苦



「诸比丘!我当说引苦与引乐之法。谛听!〔善思作意!」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诸比丘!何等为引苦法耶?


即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邪智、〕邪解脱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引苦法。

 


诸比丘!何等为引乐法耶?


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智、〕正解脱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引乐法。」

 

[P.244] 一百四十四 苦报



「诸比丘!我当说有苦报之法与有乐报之法。谛听!〔善思作意!」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诸比丘!何等为有苦报之法耶?


即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邪智、〕邪解脱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有苦报之法。

 


诸比丘!何等为有乐报之法耶?


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智、〕正解脱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有乐报之法。」


第一四 善良品〔毕〕

 

第十五 圣道品


一百四十五 圣道



「诸比丘!我当说圣道与非圣道之法。谛听!〔善思作意!」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诸比丘!何等为非圣道耶?


即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邪智、〕邪解脱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非圣道。

 


诸比丘!何等为圣道耶?


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智、〕正解脱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圣道。」

 

一百四十六 黑道



「诸比丘!我当说白道与黑道之法。谛听!〔善思作意。」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P.245] 二


「诸比丘!何等为黑道耶?


即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邪智、〕邪解脱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黑道。

 


诸比丘!何等为白道耶?


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智、〕正解脱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白道。」

 

一百四十七 正法



「诸比丘!我当说正法与不正法。谛听!〔善思作意!」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诸比丘!何等为不正法耶?


即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邪智、〕邪解脱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不正法。

 


诸比丘!何等为正法耶?


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智、〕正解脱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正法。」

 

一百四十八 善士法



「诸比丘!我当说善士法与不善士法。谛听!〔善思作意!」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诸比丘!何等为不善士法耶?


即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邪智、〕邪解脱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不善士法。

 


诸比丘!何等为善士法耶?


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智、〕正解脱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善士法。」

 

一百四十九 应起



「诸比丘!我当说应起与不应起之法。谛听〔善思作意!」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诸比丘!何等为不应起之法耶?


即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邪智、〕邪解脱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不应起之法。

 

[P.246] 三


诸比丘!何等为应起之法耶?


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智、〕正解脱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应起之法。」

 

一百五十 应习



「诸比丘!我当说应习与不应习之法。谛听!〔善思作意!」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诸比丘!何等为不应习之法耶?


即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邪智、〕邪解脱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不应习之法。

 


诸比丘!何等为应习之法耶?


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智、〕正解脱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应习之法。」

 

一百五十一 应修习



「诸比丘!我当说应修习与不应修习之法。谛听!〔善思作意!」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诸比丘!何等为不应修习之法耶?


即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邪智、〕邪解脱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不应修习之法。

 


诸比丘!何等为应修习之法耶?


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智、〕正解脱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应修习之法。」

 

一百五十二 应多修



「诸比丘!我当说应多修与不应多修之法。谛听!〔善思作意!」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诸比丘!何等为不应多修之法耶?


即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邪智、〕邪解脱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不应多修之法。

 


诸比丘!何等为应多修之法耶?


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智、正解脱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应多修之法。」

 

一百五十三 应忆念


[P.247] 一


「诸比丘!我当说应忆念与不应忆念之法。谛听!〔善思作意!」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诸比丘!何等为不应忆念之法耶?


即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邪智、〕邪解脱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不应忆念之法。

 


诸比丘!何等为应忆念之法耶?


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定智、〕正解脱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应忆念之法。」

 

一百五十四 应现证



「诸比丘!我当说应现证与不应现证之法。谛听!〔善思作意!」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诸比丘!何等为不应现证之法耶?


即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邪智、〕邪解脱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不应现证之法。

 


诸比丘!何等为应现证之法耶?


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智、〕正解脱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应现证之法。」


第十五 圣道品〔毕〕


第 三 五十经〔毕〕

 

第十六 人品


一百五十五 应依附



「诸比丘!成就十法之人不应依附。何等为十耶?

 

[P.248] 二


即有邪见、有邪思惟、有邪语、有邪业、有邪命、有邪精进、有邪念、有邪定、有邪智、有邪解脱也。


诸比丘!成就此十法之人不应依附。

 


诸比丘!成就十法之人应依附。何等为十耶?

 


即有正见、有正思惟、有正语、有正业、有正命、有正精进、有正念、有正定、有正智、有正解脱也。


诸比丘!成就此十法之人应依附。」

 

一百五十六~一百六十六 应亲近——大福



「诸比丘!成就十法之人不应亲近……应亲近……


……不应敬奉……应敬奉……


……不应供养……应供养……


……不应称赞……应称赞……


……不应尊重……应尊重……


……不应恭顺……应恭顺……


……不应能成……应能成……


……不为清净……为清净……


……不为败慢……为败慢……


[P.249] ……於慧不能增长……於慧能增长……


……积大非福……积大福。何等为十耶?

 


即有正见、有正思惟、有正语、有正业、有正命、有正精进、有正念、有正定、有正智、有正解脱也。


诸比丘!能成就此十法之人积大福。」


第十六 人品〔毕〕

 

第十七 生闻品


一百六十七 舍法(一)



其时,婆罗门生闻於布萨日,洗头新着一双劫刍麻衣,手握湿拘舍草,去世尊不远,立於一面,世尊见婆罗门生闻於布萨日,洗头新着一双劫刍麻衣,手握湿拘舍草,於不远立於一面,见已,对婆罗门生闻言:


「婆罗门!汝云何於布萨日,洗头新着一双劫刍麻衣,手握湿拘舍草而立於一面耶?婆罗门家今日为何耶?」


「尊瞿昙!婆罗门家今日为舍法。」


[P.250] 「婆罗门!婆罗门之舍法云何?」


「尊瞿昙!此处,婆罗门,於布萨日,洗头新着一双劫刍麻衣,涂湿牛粪於地,敷生拘舍草,卧於砂地与火炉之间。其夜,三度起而合掌,归命於火,言:『我等,舍於尊,舍於尊』,捧多新熟酥油於火,其夜过而布施殊妙之嚼食、噉食於婆罗门。尊瞿昙!婆罗门之舍法者如是。」


「〔婆罗门!〕婆罗门之舍法与圣者律之舍法异也。」


「尊瞿昙!圣者律之舍法云何?当愿尊瞿昙为我说法,云何为圣者律之舍法?」


「婆罗门!果尔,谛听!善思作意!我当说。」


「唯然!尊者!」


婆罗门生闻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婆罗门!此处,圣弟子如是思择:『杀生者於现法於来世皆有恶报』,彼如是思择而断杀生、舍杀生。『不与取者於现法於来世皆有恶报』,彼如是思择而断不与取、舍不与取。『欲邪行者於现法於来世皆有恶报』,彼如是思择而断欲邪行、舍欲 [P.251] 邪行。『虚诳语者於现法於来世皆有恶报』,彼如是思择而断虚诳语、舍虚诳语。『离间语者於现法於来世皆有恶报』,彼如是思择而断离间语、舍离间语。『麤恶语者於现法於来世皆有恶报』,彼如是思择而〔断麤恶语、〕舍麤恶语。『杂秽语者於现法於来世皆有恶报』,彼如是思择而断杂秽语、舍杂秽语。『贪欲者於现法於来世皆有恶报』,彼如是思择而断贪欲、舍贪欲。『瞋恚者於现法於来世皆有恶报』,彼如是思择而断瞋恚、舍瞋恚。『邪见者於现法於来世皆有恶报』,彼如是思择而断邪见、舍邪见。婆罗门!圣者律之舍法如是。」

 


「尊瞿昙!婆罗门之舍法与圣者律之舍法异也。尊瞿昙!婆罗门之舍法亦不及此圣者律舍法之十六分之一。妙哉!妙哉!尊瞿昙!〔譬如使跌倒者站起,让遮蔽者露出,教道於迷惑者,举灯火於暗中,令有眼者见色。如是,尊瞿昙即以种种之方便,显示其法。我於此处归依尊瞿昙与法与及比丘众,〕尊瞿昙容许我为优婆塞,从今以後乃至尽形寿归依。」

 

一百六十八 舍法(二)



「诸比丘!我当说圣之舍法。谛听!〔善思作意!」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诸比丘!何等为圣之舍法耶?

 

[P.252] 二


诸比丘!此处,圣弟子如是思择:『杀生者於现法於来世皆有恶报』,彼如是思择而断杀生、离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麤恶语……杂秽语……贪欲……瞋恚……邪见者於现法於来世皆有恶报』,彼如是思择而断邪见、舍邪见。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圣之舍法。」

 

一百六十九 伤歌逻



时,婆罗门伤歌逻者往诣世尊所在之处,至已与世尊相俱交换庆慰,〔欢喜铭感之语已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婆罗门伤歌逻白世尊言:


「瞿昙!何等为此岸,何等为彼岸耶?」

 


「婆罗门!杀生者是此岸,离杀生者是彼岸也。婆罗门!不与取者是此岸,离不与取者是彼岸。欲邪行者是此岸,离欲邪行者是彼岸也。虚诳语者是此岸,离虚诳语者是彼岸也。离间语者是此岸,离离间语者是彼岸也。麤恶语者是此岸,离麤恶语者是彼岸也。杂秽语者是此岸,离杂秽语者是彼岸也。贪欲者是此岸,无贪欲者是彼岸也。瞋恚者是此岸,无瞋恚者是彼岸也。邪见者是此岸,正见者彼岸也。


婆罗门!此是此岸,此是彼岸也。

  
[P.253] 人到彼岸少  众生走岸边
  

於正说之法   行如法之人
  

当到达彼岸   死界甚难超
  

贤者弃黑法   当修习白法
  

己入於出家   远离乐难得
  

希求於喜悦   断诸欲无有
  

贤者除心垢   净化自己身
  

因此菩提分   而正心修善
  

不取欣弃执   光辉漏尽者   现世般涅盘」

 

一百七十 岸



「诸比丘!我当为汝等说此岸与彼岸。谛听!〔善思作意!」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诸比丘!何等为此岸,何等为彼岸耶?

 


诸比丘!杀生者是此岸,离杀生者是彼岸也。不与取者是此岸,离不与取者是彼岸也。欲邪行者是此岸,离欲邪行者是彼岸也。虚诳语者是此岸,离虚诳语者是彼岸也。离间语者是此岸,离离间语者是彼岸也。麤恶语者是此岸,离麤恶语者是彼岸也。离秽语者是此岸,离杂秽语者是彼岸也。贪欲者是此岸,无贪欲者是彼岸也。瞋恚者是此岸,无瞋恚者是彼岸也。邪见者是此岸,正见者是彼岸也。


诸比丘!此是此岸,此是彼岸也。

  
[P.254] 人到彼岸少  众生走岸边
  

於正说之法   行如法之人
  

当到达彼岸   死界甚难超
  

贤者弃黑法   当修习白法
  

己入於出家   远离乐难得
  

希求於喜悦   断诸欲无有
  

贤者除心垢   净化自己身
  

因此菩提分   而正心修善
  

不取欣弃执   光辉漏尽者   现世般涅盘」

 

一百七十一 略



「诸比丘!当知非法与非义,当知法与义;知非法与非义,知法与义已,当随法随义而行。诸比丘!何等为非法与非义耶?

 


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麤恶语、杂秽语、贪欲、瞋恚、邪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非法与非义。


诸比丘!何等为法与义耶?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麤恶语、离杂秽语、无贪、无瞋、正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法与义。


诸比丘!当知非法与非义,当知法与义;知非法与非义,知法与义已,当随法随义而行。如是所说者,则缘此而说也。」

 

[P.255] 一百七十二 迦旃延



「诸比丘!当知非法与法,当知非义与义;知非法与法,知非义与义已,当随法随义而行。」


世尊如是说,善逝如是说已,从座而起,入於精舍。

 


时,彼诸比丘於世尊离去不久,即思念:


「友等!世尊如是略说,不分别广义。从座而起,入於精舍,曰:『诸比丘!当知非法与法,当知非义与义;知非法与法,知非义与义已,当随法随义而行』。谁当可分别世尊所略说、所不分别之广义耶?」


时,彼诸比丘即思念:


「彼具寿摩诃迦旃延为师所称赞,为有智之同梵行者所恭敬。彼具寿摩诃迦旃延当能分别世尊所略说、所不分别之广义。我等宜往具寿摩诃迦旃延之处,往已当问此义於具寿摩诃迦旃延。应如具寿摩诃迦旃延之所记,受持之。」

 


时,彼诸比丘即前往具寿摩诃迦旃延之处,往已,与具寿摩诃迦旃延相俱交换庆慰,欢喜铭感之语已,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彼诸比丘对具寿摩诃迦旃延言:


「友迦旃延!世尊如是略说而不分别广义,从座而起,入於精舍,曰:『诸比丘! [P.256] 当知非法与法,当知非义与义;知非法与法,知非义与义已,当随法随义而行』。友!时,我等於世尊离去不久,即思念:『友等!世尊如是略说,不分别广义,从座而起,入於精舍,曰:「诸比丘!当知非法与法,当知非义与义;知非法与法,知非义与义已,当随法随义而行」。谁可分别世尊所说、所不分别之广义』。友!时,我等即思念:『彼具寿摩诃迦旃延为师所称赞,为有智之同梵行者所恭敬。彼具寿摩诃旃延当能分别世尊所略说、所不分别之广义。我等宜往具寿摩诃迦旃延之处,往已当问此义於具寿摩诃迦旃延。应如具寿摩诃迦旃延之所说,受持之。』


具寿摩诃迦旃延请分别。」

 


「友等!譬如有人,欲核心、求核心、寻核心而往有大核心之树立,过根、过干,思惟於枝叶当求核心。此事亦如是,具寿等於师现前,世尊过,思惟当问此义於我。友等!世尊是知知、见见,为眼、为智、为法、为梵,为说者、宣说者而现义、与 [P.257] 甘露,为法王、如来。汝等往诣世尊之处,询问此义,当如世尊所记,受持之。」

 


「友!世尊为如实知知、见见,为眼、为智、为法、为梵,为说者、宣说者而现义、与甘露,为法王、如来也。我等往诣世尊之处,询问此义,如世尊所记,当受持之。然而,具寿摩诃迦旃延为师所称赞,为有智之同梵行者所恭敬。具寿摩诃迦延当能分别世尊所略说、所不分别之广义。请具寿摩诃迦旃延,安易分别。」

 


「友等!果尔,谛听!善思作意!我当说。」


「唯然!友!」


彼诸比丘应答具寿摩诃迦旃延。具寿摩诃迦旃延即说:


「友等!世尊略说而不分别广义,从座而起,入於精舍,曰:『诸比丘!当知非法与法,当知非义与义;知非法与法,知非义与义已,当随法随义而行』。友等!何等为非法耶?何等为法耶?何等为非义耶?何等为义耶?

 


友等!杀生者是非法,离杀生者是法也。以诸之杀生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此乃非义;以离杀生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者,此乃义也。友等!不与取者是 [P.258] 非法,离不与取者是法也。以诸之不与取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者,此乃非义;以离不与取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者,此乃义也。欲邪行者是非法,离欲邪行者是法也。以诸之欲邪行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者,此乃非义;以离欲邪行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者,此乃义也。友等!虚诳语者是非法,离虚诳语者是法也。以诸之虚诳语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者,此乃非义;以离虚诳语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者,此乃义也。友等!离间语者是非法,离离间语者是法也。以诸之离间语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者,此乃非义;以离离间语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者,此乃义也。友等!麤恶语者是非法,离鹿恶语者是法也。以诸麤恶语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者,此乃非义;以离麤恶语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者,此乃义也。友等!杂秽语者是非法,离杂秽语者是法也。以诸杂秽语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者,此乃非义;以离杂秽语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者,此乃义也。友等!贪欲者是非法,无贪者是法也。以诸贪欲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者,此乃非义;以无贪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者,此乃义也。友等!瞋恚者是非法,无瞋者是法也。以诸之瞋恚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者,此乃非义;以无瞋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者,此乃义也。友等!邪见者是非法,正见者是法也。以诸邪见为缘而 [P.259] 生数多之恶不善法者,此乃非义;以正见为缘而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者,此乃义也。友等!世尊略说而不分别广义,从座而起,入於精舍,曰:『诸比丘!当知非法与法,当知非义与义;知非法与法,知非义与义已,当随法随义而行』。友等!我了悟世尊所略说、所不分别之广义。友等!复次,汝等若欲往诣世尊之处,询问此义,当如世尊所记受持之。」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对具寿摩诃迦旃延之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而起,往诣世尊所在之处。至已,礼敬世尊,退坐一面。坐於一面之彼诸比丘白世尊言:

 


「大德!世尊略说而不分别广义,从座而起,入於精舍,曰:『诸比丘!当知非法与法,当知非义与义;知非法与法,知非义与义已,当随法随义而行』。大德!时,我等於世尊离去不久而思念:『友等!世尊如是略说而不分别广义,从座而起,入於精舍,曰:「诸比丘!当知非法与法,当知非义与义;知非法与法,知非义与义已, [P.260] 当随法随义而行」。谁可分别世尊所略说、所不分别之广义耶?』大德!时,我等即思念:『彼具寿摩诃迦旃延为师所称赞,为有智之同梵行者所恭敬。彼具寿摩诃迦旃延当能分别世尊所略说、所不分别之广义,我等宜往具寿摩诃迦旃延之处,往已,当问此义於具寿摩诃迦旃延。应如具寿摩诃迦旃延之所记,受持之』。大德!时,我等即往具寿摩诃旃延之处,往已,询问此义於具寿摩诃迦旃延。大德!具寿摩诃迦旃延即以如是之相、如是之句、如是之文而善分别其义。」

 


「善哉!善哉!诸比丘!诸比丘!摩诃迦旃延贤明也,诸比丘!摩诃迦旃延有大慧也。诸比丘!汝等若来问此义於我,则我亦如摩诃迦旃延之所记而记。此乃其义,如是当受持。」

 

一百七十三 非法



「诸比丘!当知非法与法,当知非义与义;知非法与法,知非义与义已,当随法随义而行。诸比丘!何等为非法耶?何等为法耶?何等为非义耶?何等为义耶?

 


诸比丘!杀生者是非法,离杀生者是法也。以诸杀生为缘而生数多之恶不善法者,此乃非义;以离杀生为缘而生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者,此乃义也。诸比丘!不 [P.261] 与取者是非法,离不与取者是法也……。诸比丘!欲邪行者是非法,离欲邪行者是法也……。诸比丘!虚诳语者是非法,离虚诳语者是法也……。诸比丘!离间语者是非法,离离间语者是法也……。诸比丘!麤恶语者是非法,离麤恶语者是法也……。诸比丘!杂秽语者是非法,离杂秽语者是法也……。诸比丘!贪欲者是非法,无贪者是法也……。诸比丘!瞋恚者是非法,无瞋者是法也……。诸比丘!邪见者是非法,正见者是法也。以诸邪见为缘而生数多之不善法者,此乃非义;以正见为缘而生数多之善法修习圆满者,此乃义也。

 


诸比丘!当知非法与法,当知非义与义;知非法与法,知非义与义已,当随法随义而行。如是所说者,则缘此而说也。」

 

一百七十四 因



「诸比丘!我说杀生有三种,〔谓〕因贪、因瞋、因痴也。诸比丘!我说不与取有三种,〔谓〕因贪、因瞋、因痴也。诸比丘!我说欲邪行有三种,〔谓〕因贪、因瞋、因痴也。诸比丘!我说虚诳语有三种,〔谓〕因贪、因瞋、因痴也。诸比丘!我说离间语有三种,〔谓〕因贪、因瞋、因痴也。诸比丘!我说麤恶语有三种,〔谓〕因贪、因瞋、因痴也。诸比丘!我说秽语有三种,〔谓〕因贪、因瞋、因痴也。诸比丘!我说贪欲有三种,〔谓〕因贪、因瞋、因痴也。诸比丘!我说瞋恚有三种,〔谓〕 [P.262] 因贪、因瞋、因痴也。诸比丘!我说邪见有三种,〔谓〕因贪、因瞋、因痴也。

 


诸比丘!如是,贪者生起业之因缘,瞋者生起业之因缘,痴者生起业之因缘;贪尽者灭尽业之因缘,瞋尽者灭尽业之因缘,痴尽者灭尽业之因缘。」

 

一百七十五 出离



「诸比丘!此法有出离,此法非无出离。诸比丘!云何为此法有出离,此法非无出离耶?

 


诸比丘!於杀生者,离杀生者是出离也。〔诸比丘!於不与取者,离不与取者是出离也。〕诸比丘!於欲邪行者,离欲邪行者出是离也。诸比丘!於虚诳语者,离虚诳语者是出离也。诸比丘!於离间语者,离离间语者是出离也。诸比丘!於麤恶语者,离麤恶语者是出离也。诸比丘!於杂秽语者,离杂秽语者是出离也。诸比丘!於贪欲者,无贪欲者是出离也。诸比丘!於瞋恚者,无瞋恚者是出离也。诸比丘!於邪见者,正见者是出离也。诸比丘!如是,有出离。」

 

[P.263] 一百七十六 淳陀



尔时,世尊住波婆城金师淳陀之奄婆园。时,金师淳陀往诣世尊之处,至已,礼敬世尊,退坐一面。坐於一面之时,世尊对金师淳陀言:


「淳陀!汝喜乐何等人之净行耶?」


「大德!西方之婆罗门等持罐,以苔草为花环,事火,水浴而修净行,我即喜乐彼等之净行。」


「淳陀!云何为西方之婆罗门等持罐,以苔草为花环,事火,水浴而修净行耶?」


「大德!此处,有西方之婆罗门等持罐,以苔草为花环,事火,水浴,彼等即劝导其弟子曰:『男子!晨早从卧处而起,触地!若不能触地,则触湿牛粪!若不能触湿牛粪,则触生草!若不能触生草,则事火!若不能事火,则合掌而归命於日轮!若不能合掌归命於日轮,则於日暮时,三度水浴!』大德!如是,西方之婆罗门等持罐,以苔草为花环,事火,水浴而修净行,我即喜乐彼等之净行。」


[P.264] 「淳陀!西方婆罗门等持罐,以苔草为花环,事火,水浴而修净行,与圣者律之净行异也。」


「大德!圣者律之净行云何?惟愿大德世尊,为我说法,云何为圣者律之净行?」


「淳陀!果尔,谛听!善思作意!我当说。」


「唯然!大德!」


彼金师淳陀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淳陀!身之不净行有三种,语之不净行有四种,意之不净行有三种。


淳陀!何等为身之不净行有三种耶?

 


淳陀!此处,有一类者杀生、暴戾、手血腥,思惟杀害、挝捶,於一切之生类无慈悲也。不与取,在聚落、空地,不与而盗取他人之财物。欲邪行,与有母、有父、有兄弟、有姊妹、有亲属、有守法守护,有夫、受刑,乃至与以华鬘装饰之女人交往。


淳陀!如是,身之不净行有三种。


淳陀!何等为语之不净行有四种耶?

 


淳陀!此处,有一类者为虚诳语,在公会之中、或在集会之中、或在亲属之中、或在团体之中、或在王家之中,作证人,被唤问,曰:『男子!言汝所知』;彼不知 [P.265] 而言『知』,知而言『不知』,不见而言『见』,见而言『不见』;如是,为己、或为他、或为少分之利得而故说虚诳。为离间语,为令离间,闻於此处而语於彼处;为令离间,闻於彼处而语於此处;令和合分裂,鼓励分裂;乐部党、欢部党、喜部党,说令作部党之语。为麤恶语,麤暴、麤俗,酷於他人、叱责他人,充满忿怒,说如此不和合之语。为杂秽语,非时说、非实说、非义说、非法说、非律说,说无价值、无譬喻、无边际而不引义利之语於非时。


淳陀!如是,语之不净行有四种。


淳陀!何等为意之不净行有三种耶?

 


淳陀!此处,有一类者有贪欲,为贪着他人之财物,思『嗟!令属於他人之物,令属於我』。有瞋心,以瞋意思惟:『害此等之有情,当缚截灭亡』。有邪见,有颠倒见,思:『无施、无供施、无烧施、无善恶业之果报,无此世、无他世,无母、无父、无生死之众生,世间之沙门、婆罗门无正作正行者,令此世他世无自证、现证而宣说者』。


淳陀!如是,意之不净行有三种。

 

[P.266] 六


淳陀!此乃十不善业道也。淳陀!成就此十不善业道者,於晨早从卧处而起,触地亦不净,不触地亦不净也;触湿牛粪亦不净,不触湿牛粪亦不净也;触生草亦不净,不触生草亦不净也;事火亦不净,不事火亦不净也;合掌而归命於日轮亦不净,不合掌而归命於日轮亦不净也;於日暮时止三度水浴亦不净,於日暮时止不三度水浴亦不净也。何以故耶?淳陀!此十不善业道者为不净而作不净。淳陀!因成就此十不善业道而有地狱,有畜生,有饿鬼趣,及有其余之恶趣。

 


淳陀!身之净行有三种,语之净行有四种,意之净行有三种。


淳陀!何等为身之净行有三种耶?

 


淳陀!此处;有一类者断杀生、离杀生,弃杖、弃刀,有耻、有慈悲,利益哀愍一切之生类而住。断不与取、离不与取,在聚落、空地,不与不盗取他人之财物。断欲邪行、离欲邪行,不与有母、有父、有兄弟、有姊妹、有亲属、有法守护,有 [P.267] 夫、受刑,乃至不与华鬘装饰之女人交往。


淳陀!如是,身之净行有三种。


淳陀!何等为语之净行有四种耶?

 


淳陀!此处,有一类者断虚诳语、离虚诳语,在公会之中、或在集会之中、或在亲属之中、或在团体之中、或在王家之中,作证人而被唤问,曰:『男子!言汝所知』,彼不知而言『不知』,知而言『知』,不见而言『不见』,见而言『见』;如是,不为己、或为他、或为少分之利得而故说虚诳。断离间语、离离间语,不为令离间,闻於此处而语於彼处;不为令离间,闻於彼处而语於此处;不令和合分裂,励和合、乐和合、欢和合、喜和合,说令作和合之语。断麤恶语、离麤恶语,为诸之清美、顺耳、可乐、心乐、优雅,如此多人之可爱、多人之可意之语。断杂秽语、离杂秽语,应时说、真实说、义说、法说、律说,说有价值、有譬喻、有边际而能引义利之语於应时。


淳陀!如是,语之净行有四种。


淳陀!何等为意之净行有三种耶?

 

[P.268] 一〇


淳陀!此处,有一类者为无贪,不为贪着他人之财物而思:『嗟!令属於他人之物,令属於我』。无瞋心,无瞋意思惟:『令此等之有情,活命於无怨、无害、无恼、安乐』。有正见,无颠倒见,思:『有施、有供施、有烧施、有善恶业之果报,有此世、有他世,有母、有父、有生死之众生,世间之沙门、婆罗门有正作正行者,令此世他世有自证知,现证而宣说者』。


淳陀!如是,意之净行有三种。

 

一一


淳陀!此乃十善业道。淳陀!成就此十善业道者,於晨早从卧处而起,触地亦清净,不触地亦清净也;触湿牛粪亦清净,不触湿牛粪亦清净也;触生草亦清净,不触生草亦清净也;事火亦清净,不事火亦清净也;合掌而归命於日轮亦清净,合掌而不归命於日轮亦清净也;於日暮时止三度水浴亦清净,於日暮时止不三度水浴亦清净也。何以故耶?淳陀!此十善业道者为清净而作清净。淳陀!因成就此十善道而有天、有人,及有其余之善趣。」

 

一二


如是所说,金师淳陀即白世尊言:


「妙哉!妙哉!大德!〔譬如使跌倒者站起,使覆蔽者露出,教道於迷者,揭举灯火於暗中,令有眼者见色;如是,世尊即以种种之方便,显示其法。我於此处归依世尊与法与及比丘众。〕大德世尊!容许我为优婆塞,从今以後尽形寿归依。」

 

[P.269] 一百七十七 生闻



时,婆罗门生闻往诣世尊所在之处,至已与世尊相互交换庆慰,欢喜铭感之语已退坐一面。坐於一面之婆罗门生闻白世尊言:


「尊瞿昙!我等婆罗门与布施、作信施,思『当供此布施於命终之亲属血缘,令命终之亲属血缘受此布施』。尊瞿昙!得供布施於命终之亲属血缘耶?命终之亲属血缘得受布施耶?」


「婆罗门!若为相应处得供,若非相应处不然。」


「尊瞿昙!何等为相应处耶?何等为非相应处耶?」

 


「婆罗门!此处有人,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麤恶语、杂秽语、有贪欲、有瞋心、有邪见,彼身坏命终而生於地狱。彼即於彼处,依地狱有情之食而活命安住。婆罗门!此乃非相应处,於住彼处者不得受布施。

 


婆罗门!复次,此处,有一类者杀生……乃至……有邪见,彼身坏命终而生於畜生。彼即於彼处,依畜生有情之食而活命安住。婆罗门!此乃非相应处,於住彼处者不得受布施。

 

[P.270] 四


婆罗门!复次,此处,有一类者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麤恶语、离杂秽语、无贪欲、无瞋心、有正见,彼身坏命终而生於人之朋辈。彼即於其处,因人食而活命安住。婆罗门!此乃非相应处,於住其处者不得受布施。

 


婆罗门!复次,此处有一类者,离杀生……乃至……有正见,彼身坏命终而生於天之朋辈。彼即於彼处因天食而活命安住。婆罗门!此乃非相应处,於住彼处者不得受布施。

 


婆罗门!复次,此处有一类者,杀生……乃至……有邪见,彼身坏命终而生饿鬼趣。彼即於彼处,依饿鬼趣有情之食而活命安住,又依此世之朋友、知人、亲属、血缘所施之食而活命安住。婆罗门!此乃相应处也,於住彼处者得受布施。」

 


「尊瞿昙!若彼命终之亲属血缘,不生於彼相应处,则谁受其布施耶?」


「婆罗门!其他命终之亲属血缘,生於彼相应处者,受其布施。」


「尊瞿昙!若彼命终之亲属血缘,不生於彼相应处,其他命终之亲属血缘亦不生於彼相应处,则谁受其布施耶?」


[P.271] 「婆罗门!於如是长时,彼相应处无命终亲属血缘之居住者,无有是处。婆罗门!而且,施者非无果。」


「尊瞿昙即使非相应处亦说分别耶?」


「婆罗门!我即使非相应处亦说分别。


婆罗门!此处,有一类者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麤恶语、杂秽语、有贪欲、有瞋心、有邪见,彼施食、饮、衣、乘、鬘、香、涂香、牀、宅、灯具於沙门、婆罗门。彼身坏命终而生於象之朋辈,彼即於彼处,受食、饮、鬘、种种庄严。婆罗门!於此世,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麤恶语、杂秽语、有贪欲、有瞋心、有邪见之故,彼身坏命终而生於象之朋辈;又施食、饮、衣、乘、鬘、香、涂香、牀、宅、灯具於沙门、婆罗门之故,彼即於彼处,受食、饮、鬘、种种庄严。


婆罗门!复次,此处,有一类者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麤恶语、杂秽语、有贪欲、有瞋心、有邪见,彼施食、饮、衣、乘、鬘、香、涂香、牀、宅、灯具於沙门、婆罗门。彼身坏命终而生於马之朋辈……乃至……生於牛之朋辈……乃至……生於鷄之朋辈,彼即於彼处,受食、饮、鬘、种种庄严。


[P.272] 婆罗门!於此世,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麤恶语、杂秽语、有贪欲、有瞋心、有邪见之故,彼身坏命终而生於鸡之朋辈;又施食、饮、衣、乘、鬘、香、涂香、牀、宅、灯具於沙门、婆罗门之故,彼即於彼处,受食、饮、鬘、种种庄严。


婆罗门!复次,此处,有一类者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麤恶语、离杂秽语、无贪欲、无瞋心、有正见,彼施食、饮、衣、乘、鬘、香、涂香、牀、宅、灯具於沙门、婆罗门。彼身坏命终而生於人之朋辈,彼即於其处,受人之五妙欲。婆罗门!於此世,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麤恶语、离杂秽语、无贪欲、无瞋心、有正见之故,彼身坏命终而生於人之朋辈;又施食、饮、衣、乘、鬘、香、涂香、牀、宅、灯具於沙门、婆罗门之故,彼即於其处,受人之五妙欲。


婆罗门!复次,此处,有一类者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麤恶语、离杂秽语、无贪欲、无瞋心、〕有正见,彼施食、饮、衣、乘、 [P.273] 鬘、香、涂香、牀、宅、灯具於沙门、婆罗门。彼身坏命终而生於天之朋辈,彼即於彼处,受天之五妙欲。婆罗门!於此世,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麤恶语、离杂秽语、无贪欲、无瞋心、〕有正见之故,彼身坏命终而生於天之朋辈;又施食、饮、衣、乘、鬘、香、涂香、牀、宅、灯具於沙门、婆罗门之故,彼即於彼处,受天之五妙欲。


婆罗门!施者非无果。」

 


「希有哉!尊瞿昙!未曾有哉!尊瞿昙!应与布施应为信施,所以者,施者非无果也。」


「如是,婆罗门!婆罗门!施者非无果也。」


「妙哉!妙哉!尊瞿昙!〔譬如使跌倒者站起,使覆蔽者露出,教道於迷者,揭举灯火於暗中,令有眼者见色;如是,尊瞿昙以种种之方便而显示其法。我於此处,归依尊瞿昙与法及比丘众。〕尊瞿昙容许我为优婆塞,从今以後乃至尽形寿归依。」


第一七 生闻品〔毕〕

 

第十八 善良品


一百七十八 善良



「诸比丘!我当说善良与不善。谛听!善思作意。」


[P.274]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诸比丘!何等为不善耶?


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麤恶语、杂秽语、贪欲、瞋恚、邪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不善。

 


诸比丘!何等为善良耶?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麤恶语、离杂秽语、无贪、无瞋、正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善良。」

 

一百七十九 圣法



「诸比丘!我当说圣法与非圣法。谛听……乃至……

 


诸比丘!何等为非圣法耶?〕


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麤恶语、杂秽语、贪欲、瞋恚、〕邪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非圣法。

 


诸比丘!何等为圣法耶?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麤恶语、离杂秽语、无贪、无瞋、〕正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圣法。」

 

一百八十 善



「诸比丘!我当说善与不善。谛听……乃至……

 


诸比丘!何等为不善耶?


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麤恶语、杂秽语、贪欲、瞋恚、〕邪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不善。

 

[P.275] 三


诸比丘!何等为善耶?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麤恶语、离杂秽语、无贪、无瞋、〕正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善。」

 

一百八十一 义



「诸比丘!当说义与非义。谛听……乃至……

 


诸比丘!何等为非义耶?


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麤恶语、杂秽语、贪欲、瞋恚、〕邪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非义。

 


诸比丘!何等为义耶?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麤恶语、离杂秽语、无贪、无瞋、〕正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义。」

 

一百八十二 法



「诸比丘!我当说法与非法。谛听……乃至……

 


诸比丘!何等为非法耶?


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麤恶语、杂秽语、贪欲、瞋恚、〕邪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非法。

 


诸比丘!何等为法耶?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麤恶语、离杂秽语、无贪、无瞋、〕正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法。」

 

一百八十三 无漏



「诸比丘!我当说有漏与无漏之法。谛听……乃至……

 


诸比丘!何等为有漏法耶?


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麤恶语、杂秽语、贪欲、瞋恚、〕邪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有漏法。

 

[P.276] 三


诸比丘!何等为无漏法耶?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麤恶语、离杂秽语、无贪、无瞋、〕正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无漏法。」

 

一百八十四 无过



「诸比丘!我当说有过与无过之法。谛听……乃至……

 


诸比丘!何等为有过法耶?


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麤恶语、杂秽语、贪欲、瞋恚、〕邪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有过法。

 


诸比丘!何等为无过法耶?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麤恶语、离杂秽语、无贪、无瞋、〕正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无过法。」

 

一百八十五 烦苦



「诸比丘!我当说烦苦与非烦苦之法。谛听……乃至……

 


诸比丘!何等为烦苦法耶?


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麤恶语、杂秽语、贪欲、瞋恚、〕邪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烦苦法。

 


诸比丘!何等为非烦苦法耶?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麤恶语、离杂秽语、无贪、无瞋、〕正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非烦苦法。」

 

一百八十六 积集



「诸比丘!我当说积集与损减之法。谛听……乃至……

 


诸比丘!何等为积集法耶?


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麤恶语、杂秽语、贪欲、瞋恚、〕邪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积集法。

 

[P.277] 三


诸比丘!何等为损减法耶?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麤恶语、离杂秽语、无贪、无瞋、〕正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损减法。」

 

一百八十七 引苦



「诸比丘!我当说引苦与引乐之法。谛听……乃至……

 


诸比丘!何等为引苦法耶?


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麤恶语、杂秽语、贪欲、瞋恚、〕邪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引苦法。

 


诸比丘!何等为引乐法耶?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麤恶语、离杂秽语、无贪、无瞋、〕正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引乐法。」

 

一百八十八 苦报



「诸比丘!我当说苦报法与乐报法。谛听!〔善思作意。」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诸比丘!何等为苦报法耶?


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麤恶语、杂秽语、贪欲、瞋恚、〕邪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苦报法。

 


诸比丘!何等为乐报法耶?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麤恶语、离杂秽语、无贪、无瞋、〕正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乐报法。」


第十八 善良品〔毕〕

 

[P.278] 第十九 圣道品


一百八十九 圣道



「诸比丘!我当说圣道与非圣道。谛听!〔善思作意。」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诸比丘!何等为非圣道耶?


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麤恶语、杂秽语、贪欲、瞋恚、〕邪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非圣道。

 


诸比丘!何等为圣道耶?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麤恶语、离杂秽语、无贪、无瞋、〕正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圣道。」

 

一百九十 黑道



「诸比丘!我当说黑道与白道。谛听……乃至……

 


诸比丘!何等为黑道耶?


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麤恶语、杂秽语、贪欲、瞋恚、〕邪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黑道。

 


诸比丘!何等为白道耶?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麤恶语、离杂秽语、无贪、无瞋、〕正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白道。」

 

一百九十一 正法



「诸比丘!我当说正法与不正法。谛听……乃至……

 


诸比丘!何等为不正法耶?


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麤恶语、杂秽语、贪欲、瞋恚、〕邪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不正法。

 


诸比丘!何等为正法耶?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麤恶语、离杂秽语、无贪、无瞋、〕正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正法。」

 

[P.279] 一百九十二 善士法



「诸比丘!我当说善士法与不善士法。谛听……乃至……

 


诸比丘!何等为不善士法耶?


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麤恶语、杂秽语、贪欲、瞋恚、〕邪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不善士之法。

 


诸比丘!何等为善士法耶?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麤恶语、离杂秽语、无贪、无瞋、〕正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善士法。」

 

一百九十三 应起



「诸比丘!我当说应起与不应起之法。谛听……乃至……

 


诸比丘!何等为不应起之法耶?


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麤恶语、杂秽语、贪欲、瞋恚、〕邪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不应起之法。

 


诸比丘!何等为应起之法耶?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麤恶语、离杂秽语、无贪、无瞋、〕正见也。


诸比丘!此乃之为应起之法。」

 

一百九十四 应习



「诸比丘!我当说应习与不应习之法。谛听……乃至……

 


诸比丘!何等为不应习之法耶?


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麤恶语、杂秽语、贪欲、瞋恚、〕邪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不应习之法。

 


诸比丘!何等为应习之法耶?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麤恶语、离杂秽语、无贪、无瞋、〕正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应习之法。」

 

[P.280] 一百九十五 应修习



「诸比丘!我当说应修习与不应修习之法。谛听……乃至……

 


诸比丘!何等为不应修习之法耶?


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麤恶语、杂秽语、贪欲、瞋恚、〕邪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不应修习之法。

 


诸比丘!何等为应修习之法耶?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麤恶语、离杂秽语、无贪、无瞋、〕正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应修习之法。」

 

一百九十六 应多修



「诸比丘!我当说应多修与不应多修之法……乃至……

 


诸比丘!何等为不应多修之法耶?


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麤恶语、杂秽语、贪欲、瞋恚、〕邪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不应多修之法。

 


诸比丘!何等为应多修之法。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麤恶语、离杂秽语、无贪、无瞋、〕正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应多修之法。」

 

一百九十七 应忆念



「诸比丘!我当说应忆念与不应忆念之法、谛听……乃至……

 


诸比丘!何等为不应忆念之法耶?


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麤恶语、杂秽语、贪欲、瞋恚、〕邪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不应忆念之法。

 


诸比丘!何等为应忆念之法耶?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麤恶语、离杂秽语无贪、无瞋、〕正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应忆念之法。」

 

[P.281] 一百九十八 应现证



「诸比丘!我当说应现证与不应现证之法。谛听!〔善思作意!」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诸比丘!何等为不应现证之法耶?


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麤恶语、杂秽语、贪欲、瞋恚、〕邪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不应现证之法。

 


诸比丘!何等为应现证之法耶?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麤恶语、离杂秽语、无贪、无瞋、〕正见也。


诸比丘!此乃名之为应现证之法。」


第十九 圣道品〔毕〕

 

第二十 人品


一百九十九 应依附——大福



「诸比丘!成就十法之人,不应依附。何等为十耶?

 


即杀生、不与取、虚诳语、离间语、麤恶语、杂秽语、有贪欲、有瞋心、有邪见也。


诸比丘!成就此十法之人,不应依附。

 


诸比丘!成就十法之人,应依附。阿等为十耶?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麤恶语、离杂秽语、 [P.282] 无贪欲、无瞋心、有正见。


诸比丘!成就此十法之人,应依附。

 


诸比丘!成就十法之人,不应亲近……应亲近……


……不应敬奉……应敬奉……


……不应供养……应供养……


……不应称赞……应称赞……


……不应尊重……应尊重……


……不应恭顺……应恭顺……


……不应能成……应能成……


……不为清净……为清净……


……不为败慢……为败慢……


……於慧不能增长……於慧能增长……


……积大非福……积大福。何等为十耶?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麤恶语、离杂秽语、无贪欲、无瞋心、有正见也。


诸比丘!成就此十法之人积大福。」


第二十 人品


第四 五十经毕

 

[P.283] 第二十一 业所生身品


二百 地狱、天界(一)



「诸比丘!成就十法者,随其所齎而堕地狱。何等为十耶?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者杀生、暴戾、手血腥,思惟杀害、挝捶,於一切之生类无慈悲也。不与取,在聚落、空地,不与而盗取他人之财物。欲邪行,与有母、有父、有兄弟、有姊妹、有亲属、有法守护,有夫、受刑,乃至与华鬘装饰之女人交往。虚诳语,在公会之中、或在集会之中、或在亲属之中、或在团体之中、或在王家之中,为证人而被唤问,曰:『男子!言汝所知』;彼不知而言『知』,知而言『不知』,不见而言『见』,见而言『不见』;如是,为己、或为他、或为少分之利得而故说虚诳。为离间语,为使离间,此处闻而语彼处;为使离间,彼处闻而语此处;令和合分裂,鼓励分裂;乐部党、欢部党、喜部党、为作部党之语。为麤恶语,麤暴、麤俗,酷於他人、叱责他人,充满忿怒,说如此不和合之语。为杂秽语,非时 [P.284] 说、非实说、非义说、非法说、非律说,说无价值、无譬喻、无边际而不引义利之语於非时。有贪欲,贪着他人之财物,思:『嗟!令属於他人之物,令属於我』。有瞋心,以瞋恚思惟:『害此等之有情,当缚截灭亡』。有邪见,有颠倒见,思:『无施、无供施、无烧施、无善恶业之果报,无此世、无他世,无母、无父、无生死之众生,世间之沙门、婆罗门无正作正行者,令此世他世无自证、现证而宣说者。』


诸比丘!成就此十法者,随其所齎而堕地狱。

 


诸比丘!成就十法者,随其所齎而入天界。何等为十耶?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者断杀生、离杀生,弃杖、弃刀,有耻、有慈悲,利益哀愍一切之生类而住。断不与取、离不与取,在聚落、空地,不与不盗取他人之财物。断欲邪行、离欲邪行,不与有母、有父、有兄弟、有姊妹、有亲属、有法守护、有夫、受刑,乃至不与华鬘装饰之女人交往。断虚诳语、离虚诳语,在公会之中、或在集会之中、或在亲属之中、或在团体之中、或在王家之中,作证人而被唤问,曰:『男子!言汝所知』。彼不知而言『不知』,知而言『知』,不见而言『不 [P.285] 见』,见而言『见』;如是,不为己、或为他、或为少分之利得而故说虚诳。断离间语、离离间语,为不令离间,闻於此处而不语於彼处;为不令离间,闻於彼处而不语於此处;不令分裂和合,鼓励和合、乐和合、欢和合、喜和合、作和合之语。断麤恶语、离麤恶语,说如此诸清美、顺耳、可乐、心乐、优雅而为多人之可爱、多人可意之语。断杂秽语、离杂秽语,应时而说、真实说、义说、法说、律说,说有价值、有譬喻、有边际而能引义利之语於应时。无贪,不贪着於他人之财物,不思:『嗟!属於他人之物,令属於我』。无瞋心,无瞋恚思惟:『令此等之有情而活命於无怒、无害、无恼、安乐』。有正见,无颠倒见,思:『有施、有供施、有烧施、有善恶业之果报,有此世、有他世,有母、有父、有生死之众生,世间之沙门、婆罗门有正作正行者,令此世他世有自证知、现证而宣说者。』


诸比丘!成就此十法者,随其所齎而入天界。」

 

二百一 地狱、天界(二)


[P.286]


二百二 妇女



「诸比丘!成就十法之妇女,随其所齎而堕地狱。何等为十耶?

 

[P.287] 二


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麤恶语、杂秽语、有贪欲、有瞋心、有邪见也。


诸比丘!成就此十法之妇女,随其所齎而堕於地狱。

 


诸比丘!成就十法之妇女,随其所齎而入天界。何等为十耶?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麤恶语、离杂秽语、无贪欲、无瞋心、有正见也。


诸比丘!成就此十法之妇女,随其所齎而入天界。」

 

二百三 优婆夷(一)



「诸比丘!成就十法之优婆夷,随其所齎而堕地狱。何等为十耶?

 


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麤恶语、杂秽语、有贪欲、有瞋心、〕有邪见也。


诸比丘!成就此十法之优婆夷,随其所齎而堕地狱。

 


诸比丘!成就十法之优婆夷,随其所齎而入天界。何等为十耶?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麤恶语、离杂秽语、无贪欲、无瞋心、〕有正见也。


诸比丘!成就此十法之优婆夷,随其所齎而入天界。」

 

[P.288] 二百四 优婆夷(二)



「诸比丘!成就十法之优婆夷,住家而非无畏。何等为十耶?

 


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麤恶语、杂秽语、有贪欲、有瞋心、有邪见也。


诸比丘!成就此十法之优婆夷,住家而非无畏。

 


诸比丘!成就十法之优婆夷,住家而无畏也。何等为十耶?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麤恶语、离杂秽语、无贪欲、无瞋心、有正见也。


诸比丘!成就此十法之优婆夷,随其所齎,住家而无畏也。」

 

二百五 蛇行法



「诸比丘!我当说蛇行之法门。谛听!善思作意。」


「唯然!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诸比丘!何等为蛇行之法门耶?


诸比丘!有情以业为所有,以业为相续,以业为胎,以业为亲族,以业为归趣,作善恶业而相续之。


[P.289] 三诸比丘!此处,有一类者杀生、暴戾、手血腥,思惟杀害、挝捶,於一切之生类无慈悲也。彼即以身蛇行、以语蛇行、以意蛇行,彼之身业邪歪,语业邪歪,意业邪歪,趣邪歪,生邪歪。诸比丘!於趣邪歪、生邪歪者,说二趣随一之趣,谓:一向苦之地狱,或蛇行畜生也。诸比丘!何等为蛇行畜生耶?即蛇、蝎、百足、鼬、猫、鼠、枭,与其余之畜生有情,见人则蛇行者也。诸比丘!生类之生者如是,随所作而生,生则受触。诸比丘!如是,说有情者业相续也。

 


诸比丘!复次,此处,有一类者杀生……〔第二〇五经参照〕……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麤恶语……杂秽语……有贪欲……有瞋心……有邪见,有颠倒见,思:『无施、无供施、无烧施、无善恶之果报,无此世、无他世,无母、无父、无生死之众生,於世间之沙门、婆罗门无正作正行者,令此世他世无自证知、现证而宣说者』。彼即以身蛇行、以语蛇行、以意蛇行,彼之身业邪歪,语业邪歪, [P.290] 意业邪歪,趣邪歪,生邪歪也。诸比丘!於趣邪歪、生邪歪者,说二趣随一之趣,谓:一向苦之地狱,或蛇行畜生也。诸比丘!何等为蛇行畜生耶?即蛇、蝎、百足、鼬、猫、鼠、枭,与其余之畜生有情,见人则蛇行者也。诸比丘!生类之生者如是,随所作而生,生则受触。诸比丘!如是,说有情者业相续也。


诸比丘!有情以业为所有,以业为相续,以业为胎,以业为亲族,以业为归趣,作善恶业而相续之。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者断杀生、离杀生,弃杖、弃刀,有耻、有慈悲,利益哀愍一切之生类而住。彼即身不蛇行、语不蛇行、意不蛇行,彼之身业正直,语业正直,意业正直,趣正直,生正直。诸比丘!於趣正直、生正直者,说二趣随一之趣,谓:一向乐之天界,或高贵刹帝利之大家、婆罗门之大家、居士大家,富饶、有大财、大受用物,多金银、多财物、多财谷也。诸比丘!生类之生如是,随所作而生,生则受触。诸比丘!如是,说有情者业之相续也。

 


诸比丘!复次,此处,有一类者断不与取、离不与取……断欲邪行、离欲邪行 [P.291] ……断虚诳语、离虚诳语……断离间语、离离间语……断麤恶语、离麤恶语……断杂秽语、离杂秽语……无贪……无瞋……有正见,无颠倒见,思:『有施、有供施、有烧施、有善恶业之果报,有此世、有他世,有母、有父、有生死之众生,於世间之沙门、婆罗门有正作正行者,令此世他世有自证知、现证而宣说者』。彼即身不蛇行、语不蛇行、意不蛇行,彼之身业正直,语业正直,意业正直,趣正直,生正直也。诸比丘!於趣正直、生正直者,说二趣随一之趣,谓:一向乐之天界,或高贵刹帝利之大家、婆罗门之大家、居士大家,富饶、有大财、大受用物,多金银、多财物、多财谷也。诸比丘!如是,生类之生如是,随所作而生,生则受触。诸比丘!如是,说有情者业之相续也。


诸比丘!有情以业为所有,以业为相续,以业为胎,以业为亲族,以业为归趣,作善恶之业而相续之。


诸比丘!此乃蛇行之法门也。」

 

[P.292] 二百六 摩尼珠



「诸比丘!所思、所作、所积集之业若不受〔报〕,则我不说其消灭,彼现法或未来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诸比丘!所思、所作、所积集之业若不受〔报〕,则我不说作苦之边际。诸比丘!此中,依不善之思惟,引苦、苦报之身业过失有三种;依不善之思惟,引苦、苦报之语业过失有四种;依不善之思惟,引苦、苦报之意业过失有三种。


诸比丘!云何为依不善之思惟,引苦、苦报之身业过失有三种耶?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者杀生、暴戾、手血腥,思惟杀害、挝捶,於一切之生类无慈悲也。不与取,在聚落、空地,不与盗取他人之财物。欲邪行,与有母、有父、有兄弟、有姊妹、有亲属、有法守护,有夫、受刑,乃至与以华鬘装饰之女人交往。


诸比丘!如是,依不善之思惟,引苦、苦报之身业过失有三种。


诸比丘!云何为依不善之思惟,引苦、苦报之语业过失有四种耶?

 

[P.293] 三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者虚诳语,在公会之中、或在集会之中、或在亲属之中、或在团体之中、或在王家之中,为证人而被唤问,曰:『男子!言汝所知。』彼不知而言『知』,知而言『不知』,不见而言『见』,见而言『不见』;如是,为己、或为他、或为少分之利得而故说虚诳、离间语。为使离间,於此处闻而语於彼处,为使离间,於彼处闻而语於此处;令和合分裂、鼓励分裂,乐部党、欢部党、喜部党、作部党之语。为麤恶语,麤暴、麤俗而酷於他人,叱责他人,充满忿怒,说如此不和合之语。为杂秽语,非时说、非实说,说无价值、无譬喻、无边际而不引义利之语於非时。


诸比丘!如是,依不善之思惟,引苦、苦报之语业过失有四种。


诸比丘!云何依不善之畏惟,引苦、苦报之意业过失有三耶?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者有贪欲,贪着於他人之财物,思:『嗟!属於他人之物,令属於我。』有瞋心,以瞋恚思惟:『害此等之有情,当缚截灭亡。』有邪见,有颠倒见,思:『无施、无供施、无烧施、无善恶之果报,无此世、无他世,无母、 [P.294] 无父、无生死之众生,於世间之沙门、婆罗门无正道正行者,令此世他世无自证知、现证而宣说者。』


诸比丘!如是,依不善之思惟,引苦、苦报之意业过失有三种。

 


诸比丘!依三种身业过失不善思惟之有情,身坏命终则生於恶生、恶趣、堕处、地狱。诸比丘!依四种语业过失不善思惟之有情,身坏命终则生於恶生、恶趣、堕处、地狱。诸比丘!依三种意业过失不善思惟之有情,身坏命终则生於恶生、恶趣、堕处、地狱。

 


诸比丘!譬如掷於空中之圆满摩尼珠,随堕而善安立。诸比丘!如是,依三种身业过失不善思惟之有情,身坏命终则生於恶生、恶趣、堕处、地狱;依四种语业过失不善思惟之有情,身坏命终则生於恶生、恶趣、堕处、地狱;依三种意业过失不善思惟之有情,身坏命终则生於恶生、恶趣、堕处、地狱。

 


诸比丘!所思、所作、所积集之业,若不受〔报〕,则我不说其消灭,彼现法或未来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诸比丘!所思、所作、所积集之业,若不受〔报〕,则我不说作苦之边际。诸比丘!此中,依善之思惟,引乐、乐报之身业成就有三种;依善之思惟,引乐、乐报之语业成就有四种;依善之思惟,引乐乐报之意业成就有三种。


[P.295] 诸比丘!云何为依善之思惟,引乐、乐报之身业成就有三种耶?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者断杀生、离杀生,弃杖、弃刀、有耻、有慈悲、利益哀愍一切之生类而住。断不与取、离不与取,在聚落、空地,不与不盗取他人之财物。断欲邪行、离欲邪行,不与有母、有父、有兄弟、有姊妹、有亲属、有法守护、有夫、受刑,乃至不与华鬘装饰之女人交往。


诸比丘!如是,依善之思惟,引乐、乐报之身业成就有三种。


诸比丘!云何为依善之思惟,引乐、乐报之语业成就有四种耶?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者断虚诳语、离虚诳语,在公会之中、或在集会之中、或在亲属之中、或在团体之中、或在王家之中,为证人而被唤问,曰:『男子!言汝所知。』彼不知而言『不知』,知而言『知』,不见而言『不见』,见而言『见』;如是,不为己、或为他、或为少分之利得而故说虚诳。断离间语、离离间语,不为令离间,於此处闻而不语於彼处,不为令离间,於彼处闻而不语於此处;令分裂和合, [P.296] 说鼓励和合、乐和合、欢和合、喜和合、作和合之语。断麤恶语、离麤恶语,说如是诸之清美、耳顺、可乐、心乐、优雅而多人之可爱、多人可意之语。断杂秽语、离杂秽语,应时说、真实说,义说、法说、律说,应时而说有价值、有譬喻、有边际而能引义利之语。


诸比丘!如是,依善之思惟,引乐、乐报之语业成就有四种。


诸比丘!云何为依善之思惟,引乐、乐报之意业成就有三种耶?

 

一〇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者无贪,不贪着於他人之财物,不思:『嗟!属於他人之物,令属於我。』无瞋心,无瞋恚思惟:『令此等之有情,当活命於无怨、无害、无恼、安乐。』有正见,无颠倒见,思:『有施、有供施、〔有烧施、有善恶业之果报,有此世、有他世,有母、有父、有生死之众生,於世间之沙门,婆罗门有正道正行者,令此世他世有证知、现证而宣说者。』


诸比丘!如是,依善之思惟,引乐、乐报之意业成就有三种。

 

一一


诸比丘!依三种身业成就善思惟之有情,身坏命终而生於善趣、天世。诸比丘!依四种语业成就善思惟之有情,身坏命终而生於善趣、天世。诸比丘!依三种意业成就善思惟之有情,身坏命终而生於善趣、天世。

 

一二


诸比丘!譬如掷於空中之圆满摩尼珠,随堕而善安立。诸比丘!如是,依三 [P.297] 种身业成就善思惟之有情,身坏命终而生於善趣、天世,依四种语业成就善思惟之有情,身坏命终而生於善趣、天世,依三种意业成就善思惟之有情,身坏命终而生於善趣、天世。

 

一三


诸比丘!所思、所作、所积集之业,若不受〔报〕,则我不说其消灭,彼现法或未来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诸比丘!所思、所作、所积集之业,若未受〔报〕,则我不说作苦之边际。」

 

二百七 思



「诸比丘!所思、所作、所积集之业,若不受〔报〕,则我不说其消灭,彼现法或未来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诸比丘!所思、所作、所积集之业,若未受〔报〕,则我不说作苦之边际。诸比丘!此中,依不善之思惟,引苦、苦报之身业过失有三种;依不善之思惟,引苦、苦报之语业过失有四种;依不善之思惟,引苦、苦报之意业过失有三种。


诸比丘!云何为依不善之思惟,引苦、苦报之身业过失有三种耶?……乃至……〔前经参照〕……


诸比丘!如是,依不善之思惟,引苦、苦报之身业过失有三种。


诸比丘!云何为依不善之思惟,引苦、苦报之语业过失有四种耶?……乃至……


[P.298] 诸比丘!如是,依不善之思惟,引苦、苦报之语业过失有四种。


诸比丘!云何为依不善之思惟,引苦、苦报之意业过失有三种耶?……乃至……


诸比丘!如是,依不善之思惟,引苦、苦报之意业过失有三种。

 


诸比丘!依三种身业过失不善思惟之有情,身坏命终而生於恶生、恶趣、堕处、地狱。诸比丘!依四种语业〔过失不善思惟之有情,身坏命终而生於恶生、恶趣、堕处、地狱。〕诸比丘!依三种意业过失不善思惟之有情,身坏命终而生於恶生、恶趣、堕处、地狱。

 


诸比丘!所思、所作、所积集之业,若不受〔报〕,则我不说其消灭,彼现法或未来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诸比丘!所思、所作、所积集之业,若不受〔报〕,则我不说作苦之边际。诸比丘!此中,依善之思惟,引乐、乐报之身业成就有三种;依善之思惟,引乐、乐报之语业成就有四种;依善之思惟,引乐、乐报之意业成就有三种。


诸比丘!云何为依善之思惟,引乐、乐报之身业成就有三种耶?……乃至……


诸比丘!如是,依善之思惟,引乐、乐报之身业成就有三种。


诸比丘!云何为依善之思惟,引乐、乐报之语业成就有四种耶?……乃至……


诸比丘!如是,依善之思惟,引乐、乐报之语业成就有四种。


[P.299] 诸比丘!云何为依善之思惟,引乐、乐报之意业成就有三种耶?……乃至……


诸比丘!如是,依善之思惟,引乐、乐报之意业成就有三种。

 


诸比丘!依三种身业成就善思惟之有情,身坏命终而生於善趣、天世。诸比丘!依四种语业成就善思惟之有情,身坏命终而生於善趣、天世。〕诸比丘!依三种意业成就善思惟之有情,身坏命终而生於善趣、天世……乃至……」

 

二百八 业所生身



「诸比丘!所思、所作、所积集之业,若不受〔报〕,则我不说其消灭,彼现法或未来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诸比丘!所思、所作、所积集之业,若不受〔报〕,则我不说作苦之边际。诸比丘!彼圣弟子,如是以离贪、离瞋、不痴、正知、正念而慈俱行之心,徧满一方而住。如是,第二、第三、第四〔方〕、上、下、横、徧,於一切处、一切世界,以与慈俱行,极广、甚大、无量、无怨、无害之心,徧满而住。彼如是了知:『前我心微小,未修善,今我心无量,已善修也;诸有量之业,於此 [P.300] 处无限、无量』。诸比丘!汝等於意云何,若此童子,已自幼少修习慈心解脱,应作恶业耶?」


「不也,大德!」


「不作恶业而应受苦耶?」


「不也,大德!大德!若不作恶业,云何受苦!」

 


「诸比丘!不论男女当俱修习此慈心解脱。诸比丘!男女俱〔於命终之时〕,不可持此身而去,诸比丘!此为可死而以心为因;彼如是了知『前我依业所生身而作之恶业者,皆受於此〔世〕,不使後有』。诸比丘!如是,比丘内观,若能修习慈心解脱,则资於不还果,但未通达更上之解脱。

 


以悲俱行之心……以喜俱行之心……以舍俱行之心,徧满於一方而住。如是,第二、第三、第四〔方〕、上、下、横、徧,於一切处、一切世界,以与慈俱行,极广、甚大、无量、无怨、无害之心,徧满而住。彼如是了知:『前我心微小,未修 [P.301] 善,今我心无量,已善修也;诸有量之业,於此处无限、无量』。诸比丘!汝等於意云何,若此童子,已自幼少修习舍心解脱,应作恶业耶?」


「不也,大德!」


「不作恶业而应受苦耶?」


「不也,大德!大德!若不作恶业,云何受苦!」

 


「诸比丘!不论男女当俱修习此舍心解脱。诸比丘!男女俱〔於命终之时〕,不可持此身而去,诸比丘!此为可死而以心为因;彼如是了知『前我依业所生身而作之恶业者,皆受於此〔世〕,不使後有』。诸比丘!如是,比丘内观,若能修习舍心解脱,则资於不还果,但未通达更上之解脱。」

 

二百九 婆罗门



时,有一婆罗门,往诣世尊之处,至已,与世尊相俱交换庆慰,欢喜铭感之语已,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彼婆罗门白世尊言:


「尊瞿昙!有何因、何缘,此处一类之有情,身坏命终而生於恶生、恶趣、堕处、地狱耶?」


「婆罗门!依非法行、不正行,如是,此处一类之有情,身坏命终而生於恶生、恶趣、堕处、地狱。」


[P.302] 「尊瞿昙!复次,有何因、何缘,此处一类之有情,身坏命终而生於善趣、天世耶?」


「婆罗门!依如法行、正直行,如是,此处一类之有情,身坏命终而生於善趣、天世。」


「我不悟尊瞿昙所略说之广义。尊瞿昙,愿如是说法,我可得了悟尊瞿昙所略说之广义。」


「婆罗门!果尔,谛听!善思作意!我当说。」


「唯然!尊者!」


彼婆罗门应诺世尊。世尊即说:

 


「婆罗门!身之非法行、不正行有三种,语之非法行、不正行有四种,意之非法行、不正行有三种。


婆罗门!云何为身之非法行、不正行有三种耶?……乃至……〔第二〇六经参照〕……


婆罗门!如是,身之非法行、不正行有三种。


婆罗门!云何为语之非法行、不正行有四种耶?……乃至……


婆罗门!如是,语之非法行、不正行有四种。


婆罗门!云何为意之非法行、不正行有三种耶?……乃至……


婆罗门!如是,意之非法行、不正行有三种。


婆罗门!如是,依非法行、不正行,如是,此处一类之有情,身坏命终而生於恶生、恶趣、堕处、地狱。

 


婆罗门!身之如法行、正直行有三种,语之如法行、正直行有四种,意之如法行、正直行有三种。


婆罗门!云何为身之如法行、正直行有三种耶?……乃至……


[P.303] 婆罗门!如是,身之如法行、正直行有三种。


婆罗门!云何为语之如法行、正直行有四种耶?……乃至……


婆罗门!如是,语之如法行、正直行有四种。


婆罗门!云何为意之如法行、正直行有三种耶?……乃至……


婆罗门!如是,意之如法行、正直行有三种。


婆罗门!如是,依如法行、正直行,如是,此处一类之有情,身坏命终而生於善趣、天世。」


「妙哉!妙哉!尊瞿昙!〔譬如使跌倒者站起,让覆蔽者露出,教道於迷者,揭举灯火於暗中,令有眼者见色。如是,尊瞿昙以种种之方便,显示其法。我於此处归依尊瞿昙与法及比丘众。〕尊瞿昙,容许我为优婆塞,从今以後,乃至尽形寿归依。」


第二十一 业所生身品〔毕〕

 

〔广说〕


二百十 十法



「诸比丘!成就十法者,随其所齎而堕於地狱。何等为十耶?

 


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麤恶语、杂秽语、有贪欲、有瞋心、有邪见也。


诸比丘!成就此十法者,随其所齎而堕於地狱。

 

[P.304] 三


诸比丘!成就十法者,随其所齎而昇於天界。何等为十耶?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麤恶语、离杂秽语、无贪欲、无瞋心、有正见也。


诸比丘!成就此十法者,随其所齎而昇於天界。」

 

二百十一 二十法



「诸比丘!成就二十法者,随其所齎而堕於地狱。何等为二十耶?

 


即自杀生,劝他杀生。自不与取,劝他不与取。自欲邪行,劝他欲邪行。自虚诳语,劝他虚诳语。自离间语,劝他离间语。自麤恶语,劝他麤恶语。自杂秽语,劝他杂秽语。自有贪欲,劝他有贪欲。自有瞋心,劝他有瞋恚。自有邪见,劝他有邪见。


诸比丘!成就此二十法者,随其所齎而堕於地狱。

 


诸比丘!成就二十法者,随其所齎而昇於天界。何等为二十耶?

 


即自离杀生,劝他离杀生。自离不与取,劝他离不与取。自离欲邪行,劝他离 [P.305] 欲邪行。自离虚诳语,劝他离虚诳语。自离离间语,劝他离离间语。自离麤恶语,劝他离麤恶语。自离杂秽语,劝他离杂秽语。自无贪欲,劝他无贪欲。自无瞋心,劝他无瞋恚。自有正见,劝他有正见。


诸比丘!成就此二十法者,随其所齎而昇於天界。」

 

二百十二 三十法



「诸比丘!成就三十法者,随其所齎而堕於地狱。何等为三十耶?

 


即自杀生,劝他杀生,许可杀生。自不与取,劝他不与取,许可不与取。自欲邪行,劝他欲邪行,许可欲邪行。自虚诳语,劝他虚诳语,许可虚诳语。自离间语,劝他离间语,许可离间语。自麤恶语,劝他麤恶语,许可麤恶语。自杂秽语,劝他杂秽语,许可杂秽语。自有贪欲,劝他有贪欲,许可贪欲。自有瞋心,劝他有瞋恚,许可瞋恚。自有邪见,劝他有邪见,许可邪见。


诸比丘!成就此三十法者,随其所齎而堕於地狱。

 


诸比丘!成就三十法者,随其所齎而昇於天界。何等为三十耶?

 

[P.306] 四


即自离杀生,劝他离杀生,许可离杀生。自离不与取,劝他离不与取,许可离不与取。自离欲邪行,劝他离欲邪行,许可离欲邪行。自离虚诳语,劝他离虚诳语,许可离虚诳语。自离离间语,劝他离离间语,许可离离间语。自离麤恶语,劝他离麤恶语,许可离麤恶语。自离杂秽语,劝他离杂秽语,许可离杂秽语。自无贪欲,劝他无贪欲,许可无贪。自无瞋心,劝他无瞋恚,许可无瞋。自有正见,劝他有正见,许可正见。


诸比丘!成就此三十法者,随其所齎而昇於天界。」

 

二百十三 四十法



「诸比丘!成就四十法者,随其所齎而堕於地狱。何等为四十耶?

 


即自杀生,劝他杀生,许可杀生,赞叹杀生。自不与取,劝他不与取,许可不 [P.307] 与取,赞叹不与取。自欲邪行,劝他欲邪行,许可欲邪行,赞叹欲邪行。自虚诳语,劝他虚诳语,许可虚诳语,赞叹虚诳语。自离间语,劝他离间语,许可离间语,赞叹离间语。自麤恶语,劝他麤恶语,许可麤恶语,赞叹麤恶语。自杂秽语,劝他杂秽语,许可杂秽语,赞叹杂秽语。自有贪欲,劝他有贪欲,许可贪欲,赞叹贪欲。自有瞋心,劝他有瞋恚,许可瞋恚,赞叹瞋恚。自有邪见,劝他有邪见,许可邪见,赞叹邪见。


诸比丘!成就此四十法者,随其所齎而堕於地狱。

 


诸比丘!成就四十法者,随其所齎而昇於天界。何等为四十耶?

 


即自离杀生,劝他离杀生,许可离杀生,赞叹离杀生。自离不与取,劝他离不与取,许可离不与取,赞叹离不与取。自离欲邪行,劝他离欲邪行,许可离欲邪行,赞叹离欲邪行。自离虚诳语,劝他离虚诳语,许可离虚诳语,赞叹离虚诳语。自离 [P.308] 离间语,劝他离离间语,许可离离间语,赞叹离离间语。自离麤恶语,劝他离麤恶语,许可离麤恶语,赞叹离麤恶语。自离杂秽语,劝他离杂秽语,许可离杂秽语,赞叹离杂秽语。自无贪欲,劝他无贪欲,许可无贪,赞叹无贪。自无瞋心,劝他无瞋恚,许可无瞋,赞叹无瞋。自有正见,劝他有正见,许可正见,赞叹正见。


诸比丘!成就此四十法者,随其所齎而昇於天界。」

 

二百十四 损害


「诸比丘!成就十法者,损害、根绝自己……不损害、不根绝自己……


诸比丘!〔成就〕二十法……


诸比丘!〔成就〕三十法……


诸比丘!成就四十法者,损害、根绝自己……不损害、不根绝自己……」

 

二百十五 恶生.善趣


「诸比丘!成就十法,如此之一类有情,身坏命终而生於恶生、恶趣、堕处、地 [P.309] 狱……如此之一类有情,身坏命终而生於善趣、天世……


诸比丘!〔成就〕二十法……


诸比丘!〔成就〕三十法……


诸比丘!成就四十法,如此之一类有情,身坏命终而生於恶生、恶趣、堕处、地狱……如此之一类有情,身坏命终而生於善趣、天世……」

 

二百十六 贤愚


「诸比丘!成就十法者,当知为愚人也……当知为贤人也……


诸比丘!〔成就〕二十法……


诸比丘!〔成就〕三十法……


诸比丘!成就四十法者,当知为愚人也……当知为贤人也……诸比丘!成就此四十法者,当知为贤人也。」

 

贪品


二百十七 不净想



「诸比丘!为了知贪〔欲〕,应修习十法。何等为十耶?

 


即不净想、死想、食违逆想、一切世间不欢喜想、无常想、无常即苦想、苦即无我想、断想、离贪想、灭尽想也。


诸比丘!为了知贪〔欲〕,应修习此十法。

 

[P.310] 三


诸比丘!为了知贪〔欲〕,应修习十法。何等为十耶?

 


即无常想、无我想、食违逆想、一切世间不欢喜想、骨想、虫噉想、青瘀想、穿孔想、膨胀想,〔腐败想〕也。


诸比丘!为了知贪〔欲〕,应修习此十法。」

 

二百十八 正见



「诸比丘!为了知贪〔欲〕,应修习十法。何等为十耶?

 


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智、正解脱也。


诸比丘!为了知贪〔欲〕,应修习此十法。」

 

二百十九 徧知



「诸比丘!为徧知贪〔欲〕……为徧尽〔贪欲〕……为断〔贪欲〕……为尽〔贪欲〕……为灭〔贪欲〕……为离贪〔贪欲〕……为灭尽〔贪欲〕……为寂灭〔贪欲〕……为弃舍〔贪欲〕……为定弃〔贪欲〕,应修习此十法。

 


〔诸比丘!〕为了知瞋〔恚〕……〔愚〕痴……忿……恨……覆……恼……嫉……悭……谄……诳……傲……愤发……慢……过慢……憍……〔为了知〕放逸……为徧知〔瞋恚〕……为徧尽……为断……为尽……为灭……为离贪……为灭尽……为寂灭……为弃舍……为定弃〔瞋恚……〕,应修习此十法。」


十集毕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相应部经典【五十六卷】 下一篇汉译南传大藏经 经藏/小部 【26-..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