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新译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经诠释 【一卷】
2018-01-04 14:03:53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282次 评论:0

大藏经补编 第07册  No.22


【贡噶呼图克图译】

 
新译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经诠释


绪言


本经为积聚般若的心要。如人之心脏。故曰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经。经者,贯穿法相,摄持所化,如经之於纬也。过去已有数译。一秦罗什译。二唐玄奘译。三唐利言译。四唐法月译。五宋施护译。以上五译,收入藏经者有三。大藏般若部有什奘二译。阿含部杂经中有施护译。什奘二译专取说法正文。施译兼详法会始末。奘译不同於什译者。即无,色空故无恼坏相,受空故无受相,想空故无知相,行空故无作相,识空故无觉相,五句。及是空法,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四句。施译与什奘译不同者,除有序分流通分外。度一切苦厄句,不在观见五蕴自性皆空,句下。而在,是无等等明,句下。本诠释系依余师贡噶呼图克图三十七年於上海依据藏文所译之本。除同施译有序分流通分外。照见五蕴皆自性空,句下。亦无度一切苦厄句。查前清康熙时,亦有藏文译本。文句均同本译。惟如是我闻前,无赞颂及梵华对照经名。兹将罗什,玄奘,施护.,及前清译本一并刊列。藉资印证。夫译经各有宗尚。全译节译。文词虽有不同。意义并无差别。祗要依教奉行。任持何本。皆可同到彼岸也。贡噶呼图克图,於前清光绪十九年癸巳九月十五日寅时生於西康木仰郭洼喀扎拏家。天气清朗。祥瑞迭现。为人所共见。时西藏拉萨噶马巴大师十五代一切智自在王名喀切多杰者。由智眼观察,知为观音化身的雪山喇嘛扎白拔(意为功德称)转世。嘱其父成列(意为事业)命名为噶马却几孙格。(意为说法狮子)嗣贡噶寺大众欲证他的转世是否确实。将功德称在日,喜用的经籍手珠铃杵等,真假同样两份,命他辨别。毫无错误。於是确认为功德称转生。越三年迎入寺内登位。五岁学经。十八岁西进得格八绑寺。(意谓功德聚)受沙弥戒。二十四岁受比丘近圆戒。嗣受大乘菩萨戒。两赴拉萨,受诸大德灌顶传经。精通显密。先於八绑寺大修持殿中坐静三年一月半。後回雪山茅蓬,随缘坐静八九年。在康藏宏法利生。感化极广。民国二十四年,菩提学会承普佑法师诺那呼图克图咐嘱,与内地各界劝请宏法。数度莅临。所有成都,重庆、昆明、长沙、南昌、杭州、南京、北平、上海、庐山、莫干山等地。皆为上师宏法道场。并数上庐山,为莲师殿及普佑上师塔庙装脏开光及开演密法。慈悲喜舍。有求必应。三十六年一月二十五日,国民政府册封为辅教广觉禅师。今年壬辰六十岁。卓锡西康贡噶寺。余三十九年庚寅冬在香港开讲心经。系依玄奘译本。因度一切苦厄下,迳呼舍利子,告以色不异空。无问而答。学者颇有质疑。当时即据本译解释。此次来台,重讲心经。因即依本译演述焉。屈映光撰

 

新译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经诠释


贡噶呼图克图译

  
凝念赞绝智慧到彼岸 不生不灭虚空之自性
  

各各自明智慧之境界 三时佛母尊前皈命礼


梵言 拔噶瓦得巴喇加巴喇蜜答啥达鸦


华言 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灵鹫山中。与大比丘众及大菩萨众俱。尔时薄伽梵入观照深妙品三昧。


【释名】 如是,指这部经言。我闻,结集经论者谓他亲耳闻佛说的。一时,结集经论者对於某一部经讲竟,总叫一时。薄伽梵,译称世尊。王舍城,在中印度摩伽陀国。灵鹫山,围王舍城五大山的第一山。比丘,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又名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世之乞人。但乞衣食。不乞於法。故不能称比丘。大比丘,乃比丘之德高年长者。并虽迹示比丘而行菩萨道者。大菩萨,大为大心。菩萨译为觉有情。乃大心菩萨自利利他者。尔时,这个时候。观照,谓以智慧照事理。深妙,甚深微妙的意思。三昧,亦曰三摩提。译言定,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一切禅定摄心,均名为三摩提。


【诠义】 谓这部心经,是我亲耳闻佛说的。有一时候,世尊在王舍城灵鹫山中。大比丘众大菩萨众俱在一处。这时世尊入观照深妙品三昧。


是时复有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观照般若波罗蜜多深妙行。照见五蕴皆自性空。


【释名】 圣观自在,亦称圣观音。无千手等的异相。故但称圣观音。菩萨摩诃萨,菩萨,亦称菩提萨埵。大般若经,菩提不生。萨埵非有。是菩萨於大有情中定为上首。以是缘故。故复名摩诃萨。般若,译曰智慧。於六度为尊,为导,为无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譬如转轮圣王,若无轮宝,不得名为转轮圣王。五波罗蜜亦如是。若离般若波罗蜜,不得波罗蜜名字。观照般若波罗蜜多深妙行。故能照见五蕴皆自性空。波罗蜜多,译为到彼岸。深妙行,甚深微妙之行。即深妙之禅定。五蕴即下文色受想行识。色即见到的色相。受即印上脑筋。想即发生幻想。行即追求造作。识即造成现业。


【诠义】 谓当世尊入观照深妙品三昧的时候。复有一位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观照智慧到彼岸深妙行。照见五蕴皆无有自性。就是说智慧到了彼岸以後。他的觉照周徧圆满。五蕴本体即与真如本体无有分别了。


於是寿命具足舍利子,承佛神力。白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若有欲修般若波罗蜜多深妙行者。作何修习。


【释名】 寿命具足,一期为寿。连续曰命。一期连持,息风不断,名为寿命具足。一期,一生也。舍利,鶖鸟名。即百舌鸟。舍利子的母亲名舍利。舍利子辩才无碍。故即称为舍利子。善男子,佛称在家出家之男女曰善男子善女人。善者美其信佛闻法也。


【诠义】 这个时候,在座的舍利子,欲使当时及未来的善信,知道修般若波罗蜜多深妙行的妙法。承佛神力。向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白言。你现在观照深妙行。照见五蕴皆自性空。若善男子有欲修这样的深妙行,应如何修习呢。


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告寿命具足舍利子言。舍利子,若善男子善女人乐修般若波罗蜜多深妙行者。应作是观。应以五蕴亦从自性空真实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如是空。


【释名】 五蕴亦从自性空真实观。谓不要看五蕴有自性。应亦同真如自性空真实观。因为色含情世界,器世界。智慧到彼岸时。照见情世界皆有佛性。器世界都是宫殿。故所变碍的色,领纳的受,取相的想,迁流造作的行,了别的识,皆即是空。皆不异空。


【诠义】 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答舍利子言。善男子,善女人,若乐修深妙行,皆可照见五蕴皆自性空的。但应该以五蕴亦从自性真实空观。何以故。炊沙不能成饭。榨沙不能得油。五蕴所以能照见皆自性空者。因原来与般若真空无二无别故。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如是空。


舍利子,以是诸法皆空而无相。不生,不灭,无垢,亦无离垢,无减,无增。


【释名】 诸法即五蕴诸法。空而无相即真如实相。非五蕴灭真空现。因即蕴即空而真空现则五蕴亦变成真空。所以诸法皆空而无相。因复呼舍利子之名,进一层告之。


【诠义】 舍利子。你要知道。色就是一切的幻色。空乃是般若的真空。总诸色相,叫他为色。总诸心法,叫他为受想行识。皆空而无相的。不生的。不灭的。无垢的。亦无离垢的。无减的。亦无增的。


舍利子,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无想,无行,无识,无眼,无耳,无鼻,无舌,无身,无意,无色,无声,无香,无味,无触,无法,无眼界及无意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是以无苦集灭道,无智,无得,亦无不得。


【释名】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名叫十二处。根尘相对,而有六识,合叫十八界。根以生识为义。尘以染污情识为义。根尘和合,识生其中。世尊为迷色不迷心人说十二处法。为色心俱迷人说十八界法。连为迷心不迷色人说五蕴法,叫做三科法门。十二因缘,缘觉所修。大般若经,佛告舍利子。如无所有。如是而有。若於如是无所有法不能了达。说为无明。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一曰无明……过去世之烦恼───────────┐
     ├二曰行………过去世之善恶行为─────────┴过去所做之因
     ├三曰识………依过去世之因入胎之一念(初托母胎)┐
     ├四曰名色……胎中生诸根形(托胎後)      │
     ├五曰六入……胎中所成六根(於胎中)      ├现在所受之果
 十二因缘┼六曰触………出胎时之触境(出胎)       │
     ├七曰受………领受现前尘境(出胎以後)─────┘
     ├八曰爱………贪爱(将至成人)─────────┐
     ├九曰取………取着(成人以後)         ├现在所受之因
     ├十曰有………有爱取之感生後有之业(成人以後)─┘
     ├十一曰生……依现在之业受未来五蕴之身─────┐
     └十二曰老死…未来之身既老且死─────────┴未来当受之果


十二因缘还灭门,谓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苦集灭道,名为四谛。声闻所修。以苦作受报的苦解。集作招果的因解。灭作寂灭的乐解。道作修持的法解。即知苦,断集,修道,证灭的意思。智有三种。大般若经,一切智者,谓共声闻及独觉智。道相智者,谓共菩萨摩诃萨智。一切相智者,谓诸如来应正等觉不共妙智。了达诸法空相後。无智可证。无果可得。自亦无不得。


【诠义】 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复呼舍利子的名而告之曰。你要知道。般若空性中,没有色的。没有受的。没有想的。没有行的。没有识的。没有眼的。没有耳的。没有鼻的。没有舌的。没有身的。没有意的。没有色的。没有声的。没有香的。没有味的。没有触的。没有法的。没有眼界及没有意界,并没有意识界的。没有无明。亦没有无明尽的。并且没有老死。亦没有老死尽的。没有苦集灭道的。没有智。没有得。亦没有不得。


舍利子,是故菩提萨埵以无所得故。依般若波罗蜜多,心无罣碍,故无恐怖,远离颠倒,究竟大涅盘。三时安住诸佛。亦依般若波罗蜜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应知般若波罗蜜多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与等咒。除一切苦咒,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爹雅他。嗡噶得噶得。巴喇噶得。巴喇桑噶得。菩提娑哈。


【释名】 心有心王心所的分别。总了别所对的境。叫做心王。对境而起贪瞋等情。叫做心所。智慧到了彼岸。心与诸佛一体。有何罣碍。涅盘即诸法的空理。本无可说。如来方便说为无生。或说无灭。或说寂静。或说涅盘。有大乘涅盘,小乘涅盘的分别。小乘的涅盘,灭生死而涅盘。大乘的涅盘,生死本来涅盘。小乘的涅盘,惟断界内分段生死而止。大乘的涅盘,并断界外变易生死。小乘的涅盘,无身无智,故不具众德。大乘的涅盘,具身智,故具法身般若的德。三时安住诸佛,过去世的佛为迦叶诸佛。现在世的佛为释迦牟尼佛。未来世的佛为弥勒诸佛。安住者心期待於某一点,确乎不动的意思。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译云无。耨多罗译云上。三译云正。藐译云等。菩提译云觉。合起来讲。即无上正等正觉。言三世诸佛皆依般若波罗蜜多而成佛。无上言性统一切。正等言无偏亏无高下。正觉言性觉圆明普照。二乘虽各有等觉。却非究竟。因只能自利故。菩萨虽自利利他,未有究竟圆满。均不能称为无上正等正觉。大明谓放大光明。破众生昏闇。无上谓无有过於此者。无等与等,一切无可譬类,亦无过上,叫无等。唯佛佛自等,叫无与等。依禅定发秘密语。有不测的神验。叫作咒。意谓总持。乃是一经的精华。依法不译不解。但能虔心受持。其功德与奉诵全经等。除一切苦厄,谓成一切圆通。大般若经,苦恼聚是蕴相。生长门是处相。多毒害是界相。能惠舍,无热恼,不忿恚,不可屈,无散乱,无执着,是六度波罗蜜相。不虚妄是四圣谛相。自开悟是独觉菩提相。能办大事是一切菩萨摩诃萨相。无所有是内空等相。能观照是五眼相。遍摄持是一切陀罗门相。现正等觉是一切智相。极善通达是道相智相。现等别觉是一切相智相。如来均如实觉为无相。故说如来应正等觉。智见无碍。无与等者。


【诠义】 复呼舍利子的名这样说。所以菩萨因没有要得什麽的心。故能依般若波罗蜜多。心毫没有什麽罣碍。故没有什麽恐怖。能够远离颠颠倒倒。究竟大解脱。即是三世安住诸佛,亦依智慧到彼岸。得无上正等正觉。是故应知智慧到彼岸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与等咒,除一切苦咒,真实不虚的缘故。说智慧到彼岸咒。


爹雅他。嗡噶得噶得。巴喇噶得。巴喇桑噶得。菩提娑哈。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应如是修习深妙般若波罗蜜多。


【诠义】 舍利子,菩萨大菩萨,应这样子修习甚深微妙的智慧到彼岸啊。


於是薄伽梵从三昧起。告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复云善哉善哉。善男子,是乃如是。是诚如是。如汝所说深妙般若波罗蜜多,作是修习。一切如来,亦皆随喜。薄伽梵作是语已。寿命具足舍利子,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暨诸眷属,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一切世间,皆大欢喜。宣赞佛旨。


【释名】 一切如来,放光般若,诸如来常不动摇。不生者是如来。真际者则如来。虚空者则如来。真谛者则如来。无为者则如来。灭尽者则如来。如来者,不离是法。此诸法者,则是如来之如。随喜谓随他修善,喜他得成。诸眷属,眷属有三。一内眷属。二外眷属。三大眷属。诸眷属一切俱在的意思。阿修罗,译曰非天。其果报胜天而非天。常与帝释战门。合天人为三善道。乾闼婆,译曰香神。不食酒肉。唯求香以资阴身。他的阴身亦出香。奉侍帝释而司奏伎乐。


【诠义】 这时世尊从定中起。告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很好。重说很好很好。善男子,是这样的。是实在这样的。如你刚才所说,甚深微妙智慧到彼岸,作这样修习。一切如来亦都随喜的。世尊说这话後。在座的舍利子,观自在,及一切的眷属,天啊,人啊,阿修罗啊、并乾闼婆与一切世间。皆大欢喜。宣赞世尊的旨意。

 

附录 心经诸译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後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时,照见五阴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弗,色空故无恼坏相。受空故无受相。想空故无知相。行空故无作相。识空故无觉相。何以故。舍利弗,非色异空。非空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弗,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空法,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萨依般若波罗蜜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离一切颠倒梦想苦恼。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是大明咒。无上明咒。无等等明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咒。即说咒曰。


竭帝竭帝 波罗竭帝 波罗僧竭帝 菩提僧莎诃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


宋三藏施护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诸菩萨摩诃萨众而共围遶。尔时世尊,即入甚深光明,宣说正法三摩地。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在佛会中。而此菩萨摩诃萨,已能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观见五蕴自性皆空。尔时尊者舍利子,承佛威神。前白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乐欲修学者。当云何学。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告尊者舍利子言。汝今谛听。为汝宣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乐欲修学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者。当观五蕴自性皆空。何名五蕴自性空耶。所谓即色是空。即空是色。色无异於空。空无异於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此一切法如是空相。无所生。无所灭。无垢染。无清净。无增长。无损减。舍利子,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无眼识界。乃至无意界。无意识界。无无明。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无所得。亦无无得。舍利子,由是无得故。菩萨摩诃萨,依般若波罗蜜多相应行故。心无所着。亦无罣碍。以无着无碍故。无有恐怖。远离一切颠倒妄想,究竟圆寂。所有三世诸佛,依此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应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广大明。是无上明。是无等等明。而能息除一切苦恼。是即真实无虚妄法。诸修学者,当如是学。我今宣说般若波罗蜜多大明曰。


怛[宁*也](宁也切)他(引)(一)唵(引)誐帝(引)誐帝(引)(二)播(引)罗誐帝(引)(三)播(引)罗僧誐帝(引)(四)冒提莎(引)贺(引)(五)


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若能诵是般若波罗蜜多明句。是即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尔时世尊,从三摩地安详而起。赞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说,如是如是。般若波罗蜜多,当如是学。是即真实最上究竟。一切如来,亦皆随喜。佛说是经已。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并诸苾刍,乃至世间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大内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清康熙据西藏番字旧本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灵鹫山中,与大比丘众大菩萨众俱。尔时薄伽梵,入观照深妙法品三昧。是时复有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观般若波罗蜜多深妙行。照见五蕴皆自性空。於是寿命具足舍利子,承佛神力。白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若有欲修般若波罗蜜多深妙行者。作何修习。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告寿命具足舍利子言。舍利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乐修般若波罗蜜多深妙行者。应作是观。应以五蕴亦从自性空真实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如是空。舍利子,以是诸法皆空无相。不生不灭。无垢亦不离垢。不减不增。舍利子,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无耳。无鼻。无舌。无身。无意。无色。无声。无香。无味。无触。无法。无眼界。及无意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是以无苦集灭道。无智。无得。亦无不得。舍利子,是故菩提萨埵,以无所得故。依般若波罗蜜多。心无罣碍。故无恐怖。远离颠倒。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是除一切苦咒。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怛旨他。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诃。


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相应如是修习,深妙般若波罗蜜多。於是薄伽梵从三昧起。告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复云善哉善哉。善男子,是乃如是。是诚如是。如汝所说深妙般若波罗蜜多。作是修习。一切如来,亦应随喜。薄伽梵作是语已。寿命具足舍利子,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及诸眷属天人,阿修罗,乾达婆,一切世间,皆大欢喜。宣赞佛旨。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毒语心经 【一卷】 下一篇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 【五卷】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