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略论唯识无境的真实意义
2018-08-13 01:11:59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316次 评论:0

略论唯识无境的真实意义


编辑:能 贤


来源:闽南佛学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经教和大小乘教法的比较,以及三时判教的论证,显示了唯识学在佛法中的重要地位。又以众多的事实理论根据阐述了万法唯识、唯识无境的道理,重点论证了“无”的真实含义,突出了唯识无境中非有非空的中道妙义,告诉行者只要依此唯识中道观修行,就能除遣诸执、转迷成悟、转凡成圣。不但现在获益无穷,即使当来亦能得证妙果,义利难思,胜用无比。


  
前  言


  唯识无境是唯识佛法的核心理论,所有唯识佛法的大经大论均围绕此一理论而展开。其主要提倡万法唯识,说明宇宙的一切现象皆是有情的八识相互作用,互为影响的精神循环所致。其奥义甚深微妙,殊胜难思。但初学者对此甚深大法生诸疑惑,认为是无稽之谈,是谬解,是诡辩。外面世界分明现前,万物种种亦被我所用,为何是唯识所变?或有人认为唯识名相繁琐,不重修持,学无所用,故弃而不学……凡此种种偏执,皆是不明唯识无境妙义所致。须知,唯识修行,即在日用中的对境观心,善护其心,则见解脱有望;若迷于心,妄生邪执,则沉沦生死。基于此,愚执拙笔,结合现实谈谈对唯识无境的体会以及依此修行的实践妙用,愿此不成之文,对唯识无境之理有所疑惑者,能有所启示。若有不正之处,祈望诸位学长校正为盼!

  

一、唯识学在佛法中的地位


  佛法渊源于印度,流传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佛法虽不是唯心论的思想,但佛法重于心识的探讨。永明大师《宗境录》云:“千经万论悉唯心说。”另外,关于心识的问题,于佛法中诸多经论中都有谈到。如《华严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解深密经》云:“我说识所缘,唯识所显故。”还有唯识所依余经余论及佛典中诸经论都有谈到心识的问题。似此教证不胜枚举。


  佛教虽有大小乘之分,宗派各异,而归宿点无不以心识为主。如早期的大乘佛教虽有真如缘起说、无尽缘起说、六大缘起说等等,都不出于心识的范畴。大乘佛教思想的中心在于唯心,却有两大思想分歧,一是以真心为主的真常唯心系思想,一是以妄心为主的虚妄唯识系思想。此两大体系虽然名字各异,思想有别,对心的诠释不同,其共同阐扬的思想都是但有主观心识而没有客观的外境存在。又后期大乘的各个宗派的思想都与心识问题密切相关。如禅宗即专以修定学为主,禅法就是唯识三增上学中的增上心学,心即是定,因为依心而修定的缘故。又此宗最重视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可见该宗修持关键在“心”。又如净土宗讲自性弥陀,极乐国土也不离心。无量寿经说极乐国土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所造成。此中“愿”即是愿心,由愿所成,即是唯心所造。西方净土亦是众生心所造,故不离心。又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依愿修行而成就西方净土庄严。如此极乐净土即是佛与菩萨之清净八识所变现。念佛求生者必须具信愿行,即必须有与四十八愿相契合的信愿行之心力,方能往生极乐净土。《观无量寿经》以十六观为主,行者须修十六种观想,观想成功,极乐世界现在目前,命终往生。十六观的观想,亦是心识的重要力量,故净土弥陀亦不离心识的作用。天台宗的一心三观、一念三千等修法都不离心识的范畴。可见,各宗各派的思想都与心识问题息息相关。


  大乘佛教思想不离心识,小乘思想亦不例外。小乘思想虽于心外说有诸法的存在,而一论及其存坏,仍旧由于心之造役,从精神上却透露出心为物转的思想。从所周知,业感缘起是小乘佛教思想的核心,说明有情的生命体都是由业所感,而业是由心所造。业感缘起尤其重视十二缘起的识支,说明一切有情从杂染到清净皆以识为主体。缘起的流转门不出惑业苦三事,有情由于无明等烦恼迷惑而造诸业,由造业而感苦果。其中造作的力量主要是思心所的作用。故众生的流转不离心识的作用。又缘起的还灭门,主要在于内心的解脱。如阿含经是大小乘共修的经典,亦呈现出唯心的迹象。如经中云:“谓一切法者,只是一法。何等为一切法,心是一法,出一切法也。”其它的如“心杂染故有情杂染,心清净故有情清净”,无一不显示了唯心说的特色。此中心者即是识,如《二十论》云:“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意为心也可名识,只是名字不同而已,故说三界唯心即是三界唯识。由此可知唯心(识)之教通于大小乘,亦可说明心识问题在佛法中的重要性。


  唯心(识)思想虽通大小乘,但唯有大乘佛法明显安立三界唯心之教,于小乘教中不直显安立。何以故?此是因为唯识道理甚深难懂,小乘众生无法了知,反而生起迷执。如《解深密经》云:“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暴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另外,因二乘人但求自了,断烦恼、得涅槃,谨依四谛等二乘教法即能解脱,无须如此深奥大法以助修持。大乘菩萨则不然,于此甚深大法,堪能接受,能够通达,况且修大乘行的菩萨以发心利益一切众生为前提,以断烦恼、所知二障求大菩提为目的,必须广学多闻,知深广教如《摄大乘论·所知依分》云:“何故声闻乘中不说此心名阿赖耶识,名阿陀那识,由此深细境所摄故。所以者何?由诸声闻不于一切境智处转,是故于彼,虽离此识,然智得成,解脱成就,故不为说。若诸菩萨定于一切境智处转,是故为说。若离此智不易证得一切智智”即是此意。因佛不于小乘中安立此教,唯于大乘中安立,且大乘法是菩萨所行之法,是成佛得究竟解脱的无上法门,在一切乘(五乘)中最为殊胜,可见大乘唯识佛法的重要性。


  除此从三时判教亦可见此法门的崇高地位。佛陀所说教法,虽历时很长,但归结而言实不出三时教。三时谓:第一时即是于鹿野苑为凡夫小乘等人说四谛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教法,此时为破凡小等我的妄执,故此时称为我空法有教,以显示色心因缘成坏,一切诸法实无有我之理。众生听闻到此法,却又妄起诸法实有之执,故佛于第二时在灵鹫山为回小向大的菩萨说诸法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以破众生实法之执,显示万法皆空之旨。可是,所化有情不知佛意,却认为诸法实性,实相一切皆无而堕恶趣空见,不得中道正理,故佛在最后说第三时的唯识中道教以显示三性三无性、非有非空的唯识妙理。《解深密经》对此亦有详细的说明。如经云:“世尊初于一时……施鹿林中,惟为发趣声闻乘者以四谛相转正法轮……(乃至)世尊于今第三时中普为发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自性涅槃无自性性以显了相转正法轮,第一甚奇、最为希有,于今世尊所转法轮无上无容是真了义非诸争论安足处所。”由此可知《解深密经》认为第三时中道教是真实了义之说,最为殊胜。况且,佛灭度后,印度佛教的兴衰,在历史上亦经历过小乘执有、龙树菩萨说空、无著世亲菩萨弘扬非有非空中道教的史实。空有之执,虽随众生根性而有差别,然此非有非空的唯识中道教,却会让众生步入不落空有之邪执而行中道的正轨。由此可知唯识教法在佛教教理中有着崇高的地位。

  

二、唯识无境思想概说


  唯识无境的道理于诸经论中有详细的论述,此处唯以现实生活引证经论来说明,方便一般的学人能够理解。


  唯识无境是说宇宙万有一切诸法都是吾人的心识所变现,离识以外,没有实在的外境可得,即“离识非有、在识非无”。是故《唯识三十颂》云:“是诸识转变,分别所分别,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此中诸识即指有情能变的八识及相应的心心所;“转变”即指八识心心所的自体能随缘起用转变生起见相二分;“分别”即指能缘的见分(能见外境的作用);“所分别”即指所缘的相分(心识所认识的对象),此即说明心法的作用必具能缘所缘才能完成。井上玄真《唯识三十颂讲记》说:“一切法虽然很多,但不出能缘所缘二种,如眼能见色,耳能听声,鼻能嗅香,舌能尝味,身能觉触,意能思法,这都是心缘一一法中有事有理,有假有实,若知缘色声香味触而起思虑假实之法即是能缘,要有能缘,才有所缘,若离能缘,则无所缘。如吾人闭眼不缘色时,则没有色;塞而不闻声时则没有声;乃至熟睡时或闷绝意识不缘事理假实诸法时,则没有诸法。因此,假使吾人的诸识都灭掉不起缘用,则吾人的对象,没有一物存在。以此类例,宇宙广大乃至毫末纤维,一切诸法,唯是能缘之心识所变现,离开心识则无诸法存在。”故说唯识无境。


  《唯识二十论》对此有更深刻的说明,如论中说:“内识生时,似外境现,如有眩翳,见发蝇等,此中都无少分实义。”此即说当我们心识生起缘外境时,以此外境为本质境,作为心识生起的疏所缘缘,然后变现一个相似外境的影像作为自己的亲所缘缘,实际没有实在的外境可得。《王恩洋疏》云:“如感苦乐,即在自心,觉冷暖等,身识自现,现量起时,但有苦乐,冷暖之觉,意识分别,乃执为外境,实无外境可得,都乃心识所变现。”这就好比眼生翳障者,在无有头发苍蝇处而见有头发苍蝇,乃至见空中花、水中月等,而此头发、苍蝇、空中花等都是虚幻不实的,皆为疾眼妄识所变现,故说唯识无境。


  除此之外,论中否定狱卒、否定五色根、否定他心智、否定身语业等论述均是没有实在外境存在的有力说明。本论第八颂“识从自种生,似境相而转为成内外处,佛说彼为十”,亦深刻揭示了这一思想主题。颂文意思为:五识的生起,一方面要以自识的种子为所依,同时当识生起时,众缘和合还能变现相似的外境作为自己的所缘。佛为了成立内五处、外五处,为破除众生实我的妄执,故方便权巧说有眼、耳、鼻、舌、身和色、声、香、味、触的十色处。此颂虽然是显示佛说十色处的密意所在,但更是说明没有离识以外的五根五境的实体可得。因五根要被第八识所执受才不会坏失,五境也是第八识的相分境,为第八识所变现,故说十色处亦不离识,没有实在的十色处自体可得,此即显示了唯识无境的真实意趣。


  又如论中曰:“展转增上力,二识成决定。”此即说明善恶友教的不真实。颂文之意为:有情听闻善恶教之时,由于能教者与受教者互为增上缘,善恶二识而成决定。如能教者以受教者作为增上缘,使自己心识上的法义显现,即成说法。反之,受教者以能教者为增上缘,在受教者自心上变现相似的法义作为亲所缘缘即成闻法。如是能教受教二者诸识展转为增上缘故,能令受教者随其所应正邪二识而成决定。如亲近善友,听闻正法,受教者以善友所说正法为所缘缘,自识托彼另变相分为亲所缘缘,由此能令听者善识生起;又若亲近恶友,听闻邪法,受教者以恶友所说邪法为所缘缘,自识托彼另变相分为亲所缘缘,由此能令受教者邪识生起。由此可知,受教者正邪二识的生起,非由外在的善恶友教所决定,而是由受教者自己的心识所决定。何以故?《王恩洋疏》云:“因为随诸有情慧根深浅,信愿大小,其所得者各不同故。利根者,闻一以知十;钝根者,闻一以知二。佛以一音深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华严会上诸大声闻如肓如聋,不解一字,是则耳识听闻纵是相似,意识所会各不同矣。”此用一法会之事例亦足以证明之。如众生同处一法会,随各人根性程度各别,所得受益亦各有异。或有者闻后可以逐类旁通、举一反三,甚至超越善知识的功底;或有人则能全部领受师所说义,并依之行持受益良多;或有人则只了知少法少有获益;或法会中有未曾受过佛法熏陶者,则因听此善法而生正信,皈依三宝,生大欢喜;或有人则是随缘而听,随后则忘,终无所得;更有甚者,根本难以接受善知识教导,反生逆反心理,或生毁谤正法之心,致使种下堕恶趣之因,实可悲愍矣!由此可知,众生之所听闻,全由自识变现差别而令有情见解领悟深浅不同。如“正人听邪法,邪法而成正;邪人听正法,正法亦成邪”即是此理。若说友教真实,则应固定不变,众人听闻则不应有深浅、邪正等差别,亦不应各有不同的感受,所接受者应与友教无二无别,可事实不然。可见友教的不真实,正邪二识是由受教者的心识所决定的。故曰唯识无境。


  唯识无境主要说明物随心转的道理,因物无定性,随心转变,心有分别,外境乃起,何以知之?因诸外物若以智慧分析,则知外物实无实性。如白、红、黑等色似乎是固定的,若戴有色镜观之,则所见与本色有诸多差异。“或眼有昏花者,所见灯光,光呈轮彩;或如大便,人狗所闻,其味各异;或如冷热,随身温度有其高下,所触所感即有不同,如一人手温,一人手寒,同触一境,则温手觉冷,冷手觉温。人在病中,与其平时寒苦冷热又有差异,故知色相等都无实性。”又如《唯识二十颂》云:“身不定如鬼,同见脓河等。”此即说明了脓河的不实,乃饿鬼不同业识所变现。因同是一清澈的河水,众多饿鬼见之则是脓河,天人见之则是琉璃,人见是水,鱼儿见之则是水晶宫。由此可见,由于有情所造善恶业不同,所招感的异熟果报亦有差别,所见外境亦各有异。又如经中云:“龙王降下一种雨,他乐天见为音乐,化乐天见为摩尼宝,兜率天见为庄严具,夜摩天见为妙花,忉利天见为香,四天王见为宝衣,龙王见为赤珠,修罗见为乐器,北俱卢洲见为花,吾人则见为是雨。”此一事例,亦是物无定性的更好的说明。若说物是实有,则不应随不同的众生所见而各有异,众人所见、应该等同,可事实不然,可见外境不实,唯识所变。


  不但从经教理论中可以证知唯识无境之理,其实在日常生活只要用心体会也略知一二。在现实生活中,即使同为人类,但因心绪不同,则所见亦异。同是送别友人,有人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有人却唱“天下谁人不识君”。同见落花飘零,林黛玉吟诵出《葬花吟》,凄惨悲凉;薛宝钗却诵出“乘风飘飞”春风得意之心态。心欣乐者,目睹景色“则大地山河皆扬眉带笑;心悲切者,则见风云花鸟似也叹气凝愁;心贤善者,遇物生慈,同为悲愍;心狠毒者,遇物生嗔,悉皆可杀。”心多智慧则能明了真理;心愚痴者则于真理颠倒而起妄执;“肓色难辨于色之红黄,聋者无闻于声之美妙;惜别时蜡烛可以垂泪,兴奋时青山亦觉点头;柳絮有时轻狂,晚风有时清苦;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心惊’;陶渊明在傲霜之菊中见出自己的清雅;郑板桥在疏挺之竹中见出自己的劲节;庄子于从容之游鱼中见出自己的欣乐”。可见,物的形相全是人类众生心识的反映,随着众生心念不同,所见的境界则有无量差别。诸如历史上“草木皆兵”的事例,“杯弓蛇影”的传说,“谈虎色变”的典故,“画饼充饥”的故事等无不是说明了这一道理。经中常云“心生则种种法生”,正是此类事实的真实写照。《摄大乘论》亦云:“诸瑜珈师于一物,种种胜解各不同,种种所见皆得成,故知所取唯有识。”此中瑜珈师是已得境智相应的圣者,其于同一物中,或作地胜解,随意成地;或作水胜解,随意成水;乃至或作瓦砾粪秽不净种种胜解,随意即成瓦砾等净不净物。此所见之物,原非实有,而由瑜珈师心意观想而变现,可见一切众生所取之境都非离识而别有实物,均随有情心识变与不变或见清净或不见清净。由此证知,外境非实,唯识所现是真实不虚的真理。

  

三、唯识无境与三性的关系


  前已略略阐述了唯识无境的道理,现在则要说明唯识无境与三性的关系。讨论此论题旨在显示唯识无境中“无”字的真正涵义。亦即是说明无境之“无”并非一切法皆无,而是只“无”三性中的遍计所执自性,没有“无”依他起和圆成实。欲明此理,首先必须对“三性”有所了解和认识。


  诸法种类无量,可以用三性来总结和归纳,亦即说用三种自性可以统摄一切法。前面讲一切法唯识,故三性诸法也不离识。所谓三性即是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性。何谓遍计所执自性呢?《摄大乘论》云:“此中何者遍计所执相?谓于无义唯有识中似义显现。”意为凡夫因无始以来虚妄熏习,在虚分别心现起时,就在依他起诸法上生起种种周遍计度,妄执有似我似法的存在,此似义显现的颠倒妄相即是遍计所执相。正如《成唯识论》所说“或复内识转似外境,我法分别熏习力故,诸识生时变似我法,此我法相虽在内识,而由分别似外境现”即是此意。


  众生之所以有种种执著,即是由于能遍计的心识遍计外境而构成。众所周知,组成吾人生命体的诸识之中,尤以第六意识的活动力最强烈,也唯有此第六识能遍计一切。因八识中,前五识及第八识只有自性分别,第七识虽有计度但不周遍,唯执第八识见分为我,唯有第六识具随念、计度、自性三种分别,故唯其能遍计一切。能遍计的意识是如何周遍一切法的呢?《摄大乘论》云:“谓缘名为境,于依他起自性中取彼相貌,由见执著,由寻起语,由见闻等四种言说而起言说,于无义中增益为有。由此遍计能遍计度。”意为能遍计的意识以依他起的名言概念为所缘相,而生起种种分别,执取与彼名言相应的相貌。由妄见执取妄相为实有,再以寻伺发动思惟,以见闻觉知的概念为据而为他人解说。最后因言说有据对非有实有的事物则妄认为实有,从而产生种种遍计所执相。故说意识遍计一切。可知一切虚妄的颠倒相,都是虚妄分别的心识周遍计度而产生的妄相,故说遍计所执相不离能缘的心识。


  又依他起性者即是依阿赖耶识中自类种子而生起,依待众缘而显现的诸法。《摄大乘论》云:“此中何者依他起相?谓阿赖耶识为种子,虚妄分别所摄诸识。此复云何?谓身身者……如此诸识皆是虚妄分别所摄,唯识为性,非真实义显现所依。如是名为依他起相。”此中虚妄分别所摄诸识即为十一种识。


  (1)身识即眼等五根;


  (2)身者识即指根身所依止的阿赖耶识;


  (3)受者识即指意识所依的意根——第七末那识;


  (4)彼所受识即指色等六外尘;


  (5)彼能受识即指眼识等六识界;


  (6)世识即指一切诸法三世因果生死相续的不断性;


  (7)数识即指诸法多少的计量性;


  (8)处识即指有情的住处——器界、东西南北等处所性;


  (9)言说识即指依他见闻觉知而起的种种言说;


  (10)自他差别识指有情间自他各个的差别执;


  (11)善趣恶趣死生识即指有情在善趣恶趣中的生死流转。


  在此十一种识中,前九种识是依阿赖耶识中的名言种子而生起,第十自他差别识是依赖耶中的我见种子而生起,第十一善趣恶趣死生识是依赖耶中有支熏习而生起。以上十一种识摄尽了有情世间与器世界的一切诸法。而此诸识都是依赖耶识的种子遇缘而生起,以虚妄分别为自性,故说一切依他诸法都不离识。


  又圆成实性者即是在依他起法上空去遍计所执相而显现的我法二空真如,是圆满成就的真实理体。《摄大乘论》云:“此中何者圆成实相,由似义相永无有性。”又云:“何因缘故名圆成实?由无变异性故名圆成实。又由清净所缘性故,一切善法最胜性故,由最胜义名圆成实。”此即说明圆成实性,是在依他起法上除去遍计所执所显的无相之相,是依他起法的真实相,是圆满成就永无变异的故名圆成实。又因圆成实性是圣人无漏无分别智所缘的最殊胜的境界,且在一切善法中是最殊胜的。因为一切善法不得超过诸法实相,证得诸法实相之人,即可断除一切惑障,出离生死苦海,证得无上菩提涅槃妙果,故诸法实相是最殊胜的善法,由此胜义故名圆成实。


  此圆成实性又叫真如、实际、法界、无相、空等,此是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不可思议,远离一切分别戏论所显现的真实不虚的真理,它是圣人通过修证所得到的一种正确的认识,是唯识的真实性,故圆成实亦不离识。


  由上可知,三性诸法皆不离识,而三性又概括了一切诸法,故说一切法唯识。此由唯识所显现的一切诸法,没有一个实在的自体可得,故曰无境。但此中“无”并非说三性的自体都无,而是在显示遍计所执无有自性,并非说依他起和圆成实也没有。因三自性不是绝对隔离的三种物体,在一一法上皆可以显现三性的相貌。如一幢房子是由人工、钢筋、水泥、砖等众缘合成,即是依他起。凡夫愚昧,认为这房子是永恒不变的真实存在,若被他人占有则心生仇恨,痛苦不堪,此即是遍计所执。若证悟诸法空性真理的圣人见此房子,则会了知其幻化不实,亲见此房子的无常、无我等真实相貌,此即是圆成实。此三性法同在一幢房子上显现,只是因为凡圣对依他起相的认识对错与否而假立此三相的名称。学佛的目的就是要转化凡夫的执见,转错误的认识为正确的认识。故在三性之中,只须要除去因错误的认识所产生的实我实法的遍计所执相,并非把诸法的本身及其本有存在的真实性亦空却。《唯识二十颂》云“非知诸法一切种无乃得名入法无我,然达愚夫遍计所执自性差别诸法无我如是名为入法无我,非诸佛境离言法性亦都无故名法无我”即是此意。


  为什么一定说只空遍计所执性而不空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呢?因为遍计所执性是在依他起法上所生起的妄相,是根本没有的。其所遍计的相貌与依他起法的体相不相符合。关于此,《摄大乘论》用三点理由来说明:“云何得知依他起自性,遍计所执自性显现而非称体?由名前觉无,称体相违故;由名有众多,多体相违故;由名不决定,杂体相违故。”此即说明遍计所执自性要依名言而生起,随诸有情于依他起法上施设种种名言概念,并执为实有。如此则成遍计所执自性。在依他起法没有安立名言之前,则不知其为何物。如吾等过去曾见过船,现在一说到船的概念,就想到水中航行的船。如果没有船的影像,就不知道船为何物。故说名与义(法体)不相称。若认为遍计名言就是依他起,则应随缘一法,虽未施设其名言概念,便应觉知其为何物。事实不然。所以说名与义相违,没有绝对的一致性。


  又若依名取义,认为名与义是一致的,那么世间任何一法都有很多名称,如此则应一法亦变成有众多的自体。比如说,玻璃瓶用来装水叫水瓶,用来装油则名油瓶,用来装药则叫药瓶等。如果认为遍计的名言如水瓶、油瓶、药瓶等就是依他起的自性,那么,玻璃瓶就成为多体。事实不然,一法虽有众多的名称,而体只是一个,并无多体,可见名与义不相符合。


  又一个名称不能决定诠表某一种含义或事物。同一个名称,有多种不同的释义,或多种事物共同拥有同一个名称。如“天”字:佛教认为是五趣之一;古代臣民以君主为“天”,子女以父为“天”,妻妾以夫为“天”,外道以上帝为“天”;一般人以天空为“天”。可见“天”字虽然只有一个,但可以诠表很多的人或事物。可见名与义不相符合。如果认为名与义相符,则变成一名之中而成杂体,成大过失。


  总之,由上面三个原因可以知道,依他起自性,不由名前觉其自性,不由多名而成多体,不由名言义不决定而成杂体。所以了知遍计所执自性虽于依他起诸法上显现,但与依他起法体不相符合,故说遍计所执根本无有自性。


  又为何说依他起、圆成实性决定是有呢?因依他起诸法是因缘和合所生,有生必有灭。若说依他起实无自性,就应没有生灭,则不应是依他起性,如此,唯识义理也不能成立。况且依他起是染净因果的纽带,若说依他起法无有自性,则世出世间染净因果、业报差别均不能成立。若无染净因果,为善不能得善报,行恶亦不堕恶途。诸如修行成佛作祖均成笑话。《瑜伽师地论》云:“若无依他起……不由功用,一切杂染皆应非有,此若无者应无清净而可了知。”故不能否定依他起。


  至于圆成实,乃是诸法圆满成就的真实体相,是诸法的离言法性,亦即在依他法上遣除遍计所执所显现的二空真如,是一切圣人所证得的真实境界,更不能说它是无。如果诸法真实相没有,则出世圣人不能证圣道,凡夫修行亦永远无法解脱。《瑜伽师地论》云:“若无圆成实……一切清净品皆应不可知。”事实不然,无量诸佛、诸大菩萨、众多圣贤,皆从凡夫修道,已经证得诸法的清净,乃至证得无上清净道果,故不能否定圆成实。


  关于此,《摄大乘论》中也有明文说明:“复次何故如所显现,实无所有,而依他起自性,非一切一切都无所有?此若无者,圆成实性亦无所有。此若无者,则一切皆无。若依他起及圆成实自性无有,应成无有染净过失,即现可得杂染清净,是故不应一切皆无。”由此可知,决定不可拔无依他圆成无有。若否定二者则流转还灭因果皆不成立。如此则堕恶趣空成大邪见,过失甚重。《瑜伽师地论》云:“谓有菩萨闻一切法甚深无性,即执一切烦恼烧燃,自性本无,谓已无有生死重病,失坏菩萨。”因有此不如理的横妄计执,听那微妙的无上妙法,不独不得法的殊胜利益,反而增长生死流转,故说是失坏菩萨。所以《解深密经》亦云:“相生胜义无自性,如是我皆已显示。若人不知此密意,失坏正道不能住。”《瑜伽师地论·真实义相品》亦云:“彼于虚假所依处所实有拔为非有,是则一切虚假皆无。何当得有一切为假,是为真实。由此道理,彼于真实及以虚假故俱谤都无所有,当知是名最极无者。如是无者,一切有智同梵行者,不应共语,不应共住,如是无者能自败坏,亦坏世间随彼见者。”所以世尊依彼密意说言:宁如一类起我见者,不如一类恶趣空者。何以故?因堕有见者,还能用空见来对治。若起空见,则拔无一切,定堕恶途,受极大苦,诸佛亦难以救拔,实可堪愍矣!可见拔无一切的危害性。


  综上所述,“无境”之“无”,决定是无遍计所执性,不可无依他起和圆成实二性。此中遍计所执性是无,故非有;依他起、圆成实是有,故非空,非有非空即是中道。而三性诸法都不离心识,故知三性即是唯识中道观的体现。所以,三性诸法与唯识无境相融相涉,关系密切,唯识无境也是唯识中道的有力说明。因唯识说心是有的,故非空,无境说境是无的,故非有,非空非有即是中道。


  由上三性与唯识无境的关系来看,只有明白缘生的诸法是有,圣人所证的真理非无,凡愚遍计所执的实我实法无有。如是远离空见有见的执著,则是“唯识无境”所表现的非有非空的唯识中道观。也只有依如是观修持,才能不堕邪见而生正见。如此才能趣向解脱而见诸法的本来面目。否则,离此非有非空的中道观而理解唯识无境之理,所谓修行、证果、解脱无有是处。

  

四、唯识无境思想的实践妙用


  上面已说明了唯识无境与三性诸法的关系,显示了唯识无境非有非空的中道妙义,使吾人从理论上明白外界的一切都是自心所造,离开自心别无他物。三性诸法,不但说明了遍计所执自性的无相,圆成实的真实,更强调了缘生幻相的假有幻化不实。开示众生迷悟皆与缘生法为焦点,从而遮遣众生妄执,申张唯识正理,令众生出离迷宫,正见佛法的光明。故唯识佛法不仅是破执显正的一把慧剑,更是佛法中实践修持的理要法门。行者依此法规而修学,定胜用难思,获益无穷。下面就几个方面来说明唯识无境思想的实践妙用。
  


1.远离增益损减执


  三相思想是唯识宗的核心理论,亦是整个佛法的纲要,凡夫不知诸法实相,不了诸法的真实,或起增益执,或起损减执,或以圆成实性不可见而执为妄,或以遍计所执之妄可分别而执以为真。所以堕入遍计所执的倒见或堕入处道小乘的邪见之中。故唯识佛法辨别三相之真实,说明染净诸法,皆心识所变,显现依他之妄当遣,依他之圆成实性当立,从而建立非有非空的唯识中道观,令执有迷除其迷,执空者通其滞,并彻底明了缘起诸法的真相。若能明了缘起法则能远离增益损减的过失。故《摄大乘论》云:“次后于缘所生应善其相,善能远离增益损减二边过故。”意为行者明白一切法都是由心识为缘而生之理以后,进一步对以识为缘所生的诸法之相应有正确的认识。若能了知缘生诸法的真实,就能远离增益损减的过失。如若能如实认识依他起法都是缘生,无实体可得,了知遍计所执法乃是吾人心识在依他起上遍计出来的实我实法的妄相本无有,如此则能在诸法上远离增益执;又若能如实了知依他诸法,缘生现象宛然存在,不是空无,了知圆成实性是于依他起法上远离我法二执所显现的真理,是存在的实相,不能否定是无,如此则能在诸法上远离损减执。行者若能如是观照诸法,离增益损减的边执邪见,则能如理契入不增不减、非空非有的中道实相观。
  


2.远离不平等因、邪因、无因等过失


  又若吾人明了唯识无境之理,即能对缘起诸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缘起法是佛法与世法的分水岭。若明白诸法缘起,则会远离一切不平等因、邪因、无因等能生万法的谬解偏执。因宇宙人生是如何生起与存在是所有哲学家、宗教家等讨论的话题,他们均因对诸法缘起不能理解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妄执朋生。《摄大乘论》举出了诸多外道的异执:“于阿赖耶识中,若愚第一缘起,或有分别自性为因,或有分别宿作为因,或有分别自在变化为因,或有分别实我为因,或有分别无因无缘;若愚第二缘起,或有分别我为作者,我为受者……”此即在印度诸多外道不明了缘起诸法所起的执著。如数论师认为自性为万有本质之因;婆罗门教执著大自天能变化创造天地万物;尼乾子外道认为一切有情所受,但从宿世罪恶所起,专修苦行,宿因偿已,即得解脱;吠檀多派分别实我为因,认为梵我为宇宙实体,一切都是梵我的显现,故产生实我论;无因论者即拔无因缘的外道,认为无因无缘而生万物,主张万法自然而生;或有胜论、数论等分别执著我作业受果等。以上种种谬执均是错误的见解,好比无明生肓不明缘起正理,唯以一己之偏见理解而执以为真实。现实生活中此等妄执亦屡见不鲜。如西洋哲学家、宗教家,凡所主张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唯物论、唯心论、上帝主宰者,正如印度诸多外道的种种妄执,亦是不明缘起正理所致,若能明了缘起正理,则诸执尽遣。


  因唯识佛法明示,宇宙人生一切诸法均是以心识为缘所生,生生灭灭,不断转变,并无常恒不变的自我、自性、神我、大梵天等的实体可得。一切诸法并非上帝所造,亦非无因而生。它们是依有情阿赖耶识中的种子遇缘而生起。缘起法虽然否定神我灵魂,但不否定生命的相续和业果的循环,说明由于众生无始以来造善恶业熏习业种藏入阿赖耶识中,此种子遇缘则生起现行而令有情到三界五趣去感招异熟果报。正如《唯识三十颂》云:“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如是生生不已,才形成有情生命的相续、业果的循环。众生的依正二报的好坏与否,全由众生的业力所使然,并非由上帝来主宰。倘若众生欲离苦得乐,则唯有今生多种善因,广播善种,方能改变自己的种种危难厄运。所以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若一味沉醉于过去,或一味地听天由命,由命运来摆布而不努力修善,改变自己的种种恶习,那么,永远无法逃离苦海的深渊,得大自在与解脱。综上所知,若能真明唯识缘起之理,外道等邪因、无因生万法等偏执则会萧然无寄。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若能明了唯识无境之理,则能清楚认识到遍计执乃众生死流转的总根源。众生因有此错误的执著和认识,所以生诸邪见和烦恼,由烦恼而造业,由造业而导致生死轮回苦无穷期。认识遍计执的过患,了知遍计所执相完全没有,则会令行者悬崖勒马,从根本上来解决吾人主观心识的错误,远离实我实法的谬执,而以正确的知见去观照缘生法的真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又若能相信唯识无境之理,则会如实透视缘生如幻,无常、苦空等真理。因唯识佛法明示,宇宙人生的一切均是缘起,缘起则无常,无常即无我,无我即空,空则是苦。世间无不散的宴席,无不凋谢的花朵,好戏收场,终必是苦,再大的快乐亦不会永恒,如是观照,则能了知缘起法的不实,如幻假有,则能以平静之心处理周围的一切事情,得时不高兴,失时无挂碍若遇顺境则不会满足自傲,若遇逆境亦不会怨天尤人,则会逆来顺受,泰然处之。透视缘起法,则知缘起法幻相宛然存在,善恶因果,真实不虚。如此则能令行者相信因果不爽,轮回的事实。面对幻化的世界,不会悲观厌世,而会更加珍惜现在拥有的光阴,会更精进努力去用功。去学习,去工作,去奉献,去修行……如此培养积极进趣的人生观,则会令有情的生命更充实,生活得更幸福。


  又若吾人能明了唯识无境之理,则能明白圆成实的真理就蕴藏在诸法中,只要善用其心,即能证得,故相信修行证果离我们不远,迷悟乃一念间,杂染乃一念心的转变。迷则是生死,悟即是涅槃。若起遍计执则成染污的生死相,若除遣遍计执证见圆成实,则是清净涅槃相的显现。故《心地观经》云:“三界之中,以心为主,故能观心者,心得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明了此理,则会令行者满怀信心正式迈入从愚昧到达净智的康庄大道——以当前一念心为起点,时刻简束自己的身口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提高自我素质,通过精进修行,即可完成人生的理想境界。又若只要人人善护其心,善于远用,把握此心,不但能使吾人自身心灵得到净化,则引发行为的清净,更会以此清净的心光影响周遭的众生,如此展转净化,则会净化社会,净化人类。则能转娑婆为极乐,变人间为净土。故《维摩经》云:“心净则国土净”。《遗教经》:“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所以真正认识心念,把握心念,改变心念,转染成净。才是吾人学习唯识无境真实妙理的重要意义。
  


4、得大转依,成就妙果


  《法华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故,出现于世”。由此观之,诸佛出现于世,皆由大悲心所使。由大悲心故,宣说种种妙法,为令有缘者,随机得度。所以佛说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一种权巧方便,其目的皆令众生转染成净,转凡成圣,离苦得乐,唯识教法亦就是说如是,行者若能依此教法精进修持,则能得到真实的义利,成就殊胜的妙果。


  首先,行者若听闻唯识教法后,复如是依此教法如理作意,修四寻思观,以此四寻思的观慧推求识上所显现的似法似义种种名义自性差别,唯是意识遍计所得,唯是假立不如实有,进一步修四如实智观,由寻思慧在理解的基础上,确认名义自性差别是假有实无实不可得,如实观察便能次第悟入三相诸法的真实性。如《摄论?入所知相品》云:“如是菩萨悟入意言似义相故,悟入遍计所执性;悟入唯识故,悟入依他起自性;云何悟入圆成实性,若已灭除意言闻法重习种类唯识之想,尔时菩萨已遗义想,一切似义无容得生,故似唯识亦不得生,由此菩萨名已悟入圆成实性。”此文意为行者若能观察诸法名义自性差别等相唯是意识遍计所起的相似种种境界相,实无自体可得,实无所有,如此即是悟入遍计所执相,又若能了知一切诸法皆是依心识为缘而生起,皆是唯识所变,如幻如化,皆不实有,此识亦是依种子、根境为缘而得生起,亦不真实,如此即名悟入依他起相;又行者由于遣除了遍计所执的义想。一切相似的境相则没有生起的可能,似唯识的义想亦不得现起。如是所取亦无,能取亦亡,由此行者安住在无分别相的平等法界中,平等无分别智相应生起。此时名已悟入圆成实性。


  行者悟入圆成实性即是悟入唯识真实性,此时即是入于菩萨真实见道。又如《摄论》云:“如是菩萨悟入唯识性故,悟入所知相,悟入此故,入极苦地,善达法界,生如亲家,得一切有情平等心性,得一切菩萨平等心性,得一切佛平等心性,此即名为菩萨见道”。由此故知,行者通过修行悟入唯识性,就能悟入一切有情平等;一切菩萨所生起的大悲愿力,所作事业平等平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法身平等平等无有差别行者得此三事平等,即能为真佛子,绍隆佛种,令不断绝。


  又行者依此唯识无境的观法修习见道之后,若能继续观照修习,则能缘根本后得二智而成办五种胜果。如《摄论》云:“复次为何义故入唯识性,由缘总法出世止观智故(根本智)由此后得种相识智故(后得智)为断及相阿赖耶识诸相种子,为长能触法身种子。为转所依,为欲证得一切佛法,为欲证得一切智智入唯识性。”由此可知,行者若依唯识教法精进修持,则能断除阿赖耶识中的杂染种子及其能熏之因(诸杂染法)并能长养法身种子,从而令杂染种子渐减、净种渐增,便能转舍赖耶中杂染所依而得无垢大圆镜智。清净的所依,如此则能证得佛果位上的一切正法功德,最后即能彻底断二障,证二空,及一切智智,圆满无上菩提佛果。


  综上所述,行者若能依唯识无境去观照修习,不但能令行者涤除诸障,断诸迷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更能令行者亲证诸法的真实,得到出世间种种殊胜的利益,证得清净的佛果。由此,故说依此大法而修行实践,义利难思,胜用无穷。


  唯识无境理论甚深微妙,希有难得,语非谬解,亦非诡辩,而是真实不虚的真理,只要行者用心体会、如理观照,精进修习,即可证得此真实妙理,并能得到现世、未来的殊胜义利。但因吾等处于无明大梦之中,修无所证,还不能洞悉此深奥的理趣。常言道:“佛法贵于行而不贵于知”。或有云:“说到一丈,不如行到一尺”。若只明理而不修持,则如“说食数他宝,自无半毫分”的毫无价值。故吾等既明此理,更应在日用中把握唯识的慧见之尺,将自己对诸法的妄执连根拔起,彻底摆脱偏见邪执的束缚,舍邪见而生正见,去无明而生般若,通过般若舵手的指引,令吾等成为有智觉者,进入圣道,彻见真理,共同迈向究竟解脱之城。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阿赖耶识成立之依据及意义探微 下一篇阿陀那识的思想根源及其演变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