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觉者之言(二)
2019-02-07 17:31:18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622次 评论:0

四圣谛


  佛陀曾经说过:


  弟子们!我由于未了悟,未明了四样东西,所以和你们一样在这个苦海中不断生死轮回。


  是哪四样东西呢?它们就是:


  ①苦的圣谛(dukkha),


  ②苦之起源的圣谛(dukkha-samudaya),


  ③苦之灭的圣谛(dukkha-nirodha)及


  ④导致苦灭之道的圣谛(dukkha-nirodha-gāmini-pa ipadā)。


  《长部》16


  只要我仍无法完全认知这四圣谛的智见,我是无法肯定自己是否已证得了超越世间一切天、魔、梵、以及人间的沙门与婆罗门、君主及人民的无上正等正觉。


  但是,当我已完全认知这四圣谛的智见后。我就肯定自己已证得了无上的无上正等正觉。


  《相应部》LVI.11


  我发现了既很难理解,又很难明白,并且安宁又崇高的神圣真理。如果只凭推论是不能证得的,唯有智者才能见到这个神圣的真理。


  无论如何,由于世间是追求享乐,喜欢享乐,甚至陶醉于享乐之中,所以世间的众生确实将难明白缘的定律、诸法的因缘(十二因缘pa icca-samuppāda)。他们也无法理解一切起心动念的止息,就是舍弃在任何界之再生、渴爱的退化、超然、灭、涅槃。


  但是,仍然有一些众生的眼睛只受少许尘埃所覆盖,他们将会明白这四圣谛。


  《中部》26

 

第一谛 苦圣谛

 
什么是苦圣谛?
 

苦圣谛


  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伤心、悲鸣、痛苦、忧闷与绝望是苦,求不得是苦。略说执著五蕴就是苦。


  什么是生呢?


  不论是任何众生,从开始入生、住胎、出生、诸蕴的呈现、生起一切感官,即称为生。


  什么是老呢?


  不论是任何众生老化、衰退、白发、皱纹、衰弱、感官的退化、即称为老。


  什么是死呢?


  不论是在任何众生灭、消失、死亡、寿尽、诸蕴的破离、弃身、丧命,即称为死。


  什么是伤心呢?


  由于遭受不幸的事忧虑、担忧、伤心、极度伤心,即称为伤心。


  什么是悲鸣呢?


  由于遭受不幸的事而悲鸣、哀号、大悲鸣、大哀号、过度悲鸣、过度哀号,即称为悲鸣。


  什么是痛苦呢?


  身体的痛苦、身体的难受、由身体触觉所感受到的痛苦和难受,即称为痛苦。


  什么是忧闷呢?


  心中的痛苦、心中的难受、由心意触觉所感受到的痛苦和难受,即称为忧闷。


  什么是绝望呢?


  失望,懊丧,沮丧,颓丧,即称为绝望。


  什么是求不得苦呢?


  有情受到老、病、死、…忧闷,而有如此的欲望:“最好我不再受到再生的支配;最好我不再有来生”,但这不能只靠欲望而得到,所以不能得到所求是苦。


  《长部》22

  

五蕴


  什么是略说执著于五蕴呢?


  执著色蕴、执著受蕴、执著想蕴、执著行蕴、执著识蕴,即称为略说执著于五蕴,亦称为苦圣谛。


  任何过去、现在或未来、内或外、粗或细、劣或胜、远或近的一切色皆属于色蕴;一切受皆属于受蕴;一切想皆属于想蕴;一切行皆属于行蕴;一切识皆属于识蕴。


  《中部》109


  这个共有五个分支的五蕴是佛陀为所有物质和精神的存在现象所作的总结,而对愚痴的人来说,此五蕴则被视为其自我或个人的存在。事实上,生、老、死等现象都包含在构成这整个世间的五蕴之中。


  
色蕴(rūpa-khandha)


  什么是色蕴呢?


  色蕴就是主要的四大元素,而色是由四大元素所组成的。


  四大(元素)


  什么是四大元素呢?


  四大元素就是地元素(固体)、水元素(液体)、火元素(体温)及风元素(气体)。


  四大元素(dhātu或mahā-bhūta)普遍上被称为地、水、火、风,应理解为物质的基本元素。它们在巴利文被称为:pa havī-dhātu、āpo-dhātu、tejo-dhātu、vāyo-dhātu;也可以译成固性、粘性、热能及动能。这四大元素都存在一切物质的东西,只是在分量上可能会有所差别,例如:当地元素占优势时,那个物质东西就被称为“固体”等。


  依据论藏由四大元素所组成的色蕴(upādāya rūpa或upādā rūpa)拥有二十四个物质的现象和品质,那就是:眼、耳、鼻、舌、身、形、声、香、味、阳性、阴性、生命力、心的物质基地(hadaya-vatthu)、姿态、语言、空间(耳孔、鼻孔等)、衰退、变化及营养物。


  在这二十四项里没有提到身触(pho  habba),因为它与地、火、风元素是同一的,却是要经过压、冷、热、痛等的触觉才能察知。


  什么是地元素(pa havī-dhātu)呢?


  地元素又分有内在和外在。


  什么是内在的地元素呢?


  凡是在一个人身上由业所生的硬质、固体,例如:头发、毫毛、指甲、牙齿、皮肤、肉、腱、骨、骨髓、肾脏、心脏、肝脏、肋膜、脾脏、肺脏、肠、肠间膜、胃中物、粪等等,这就是内在的地元素。


  不论它是内在或外在,两者皆属于地元素。


  所以说,应该以正确的智慧去洞察它等的如实性,即所谓:“这不是我的;这不是我;这不是我的自我”。


  什么是水元素(āpo-dhātu)呢?


  水元素又分有内在和外在。


  什么是内在的水元素呢?


  内在的水元素就是:由业所生各自内在的水质、液体,例如: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膏、唾、涕、关节滑液、尿等等,这即是内在的水元素。


  不管是内在或外在,两者皆属于水元素。


  所以一个人应该以正确的智慧去洞察它等的如实性,即所谓:“这不是我的;这不是我;这不是我的自我”。


  什么是火元素(tejo-dhātu)呢?


  火元素又分有内在和外在。


  什么是内在的火元素呢?


  内在的火元素就是:由业所生各自内在的热能、体温,例如:由它而热,由它而衰老,由它而燃烧,由它而吃的、饮的、嚼的、尝的皆得以适当的消化等等,这即是内在的火元素。


  不管是内在或外在,两者皆属于火元素。


  所以一个人应该以正确的智慧去洞察它等的如实性,即所谓:“这不是我的;这不是我;这不是我的自我”。


  什么是风元素(vāyo-dhātu)呢?


  风元素又分有内在和外在。


  什么是内在的风元素呢?


  内在的风元素就是:由业所生各自内在的运动、气体,例如:上行风、下行风、腹外风、腹内风、肢体循环风、入息出息(呼吸的气息)等等,这即是内在的风元素。


  不管是内在或外在,两者皆属于风元素。


  所以一个人应该以正确的智慧去洞察它等的如实性,即所谓:“这不是我的;这不是我;这不是我的自我”。


  《中部》28


  
受蕴(vedanā-khandha)


  什么是受蕴呢?


  受蕴有三,就是:苦(难受的感觉)、乐(好受的感觉)及不苦不乐(没有分别的感觉)。


  《相应部》XXXVI,1


  

想蕴(sa  ā-khandha)


  什么是想蕴呢?


  想蕴有六,就是:色想、声想、香想、味想、触想及法想。


  
行蕴(sa khāra-khandha)


  什么是行蕴呢?


  行蕴被分成六种念头(cetanā),就是:对色转念头(rūpa-cetanā)、对声转念头、对香转念头、对味转念头、对触转念头及对法转念头。


  《相应部》XXII,56


  行蕴(sa khāra-khandha)是心理活动的种种作用或时态的总和名称,除了这行蕴之外,在一时的心识还有受蕴与想蕴一齐共存。在论藏里,行蕴被区别为五十五种,其中的七种是属于思维固定的原动力,其它心识的成分及数量的差别是根据各自种类的性质。在正见经(《中部》)里提到行识的三个主要典型,即意念(cetanā)、感想(phassa)及专注(manasikāra)。在这三者之中,意念为形成行识的首要要素,是行识格外显著的特性,因此,在以上的一段文字中以它来作为行蕴的实例。


  如果要知道sa khāra这个词的其它诠释,请参考 ā atiloka长老所编制的英文佛教词典《Buddhist Dictionary》。

  

识蕴(vi  ā a-khandha)


  什么是识蕴呢?


  识蕴有六,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及意识。


  《相应部》XXII,56

  
   
识的缘起


  如果眼睛的视力正常,当外在的色体不在视野中呈现,又没有去注意时,在那种情形下,并没有生起任何相应的识。


  如果眼睛的视力正常,当外在的色体在视野中呈现,却没有去注意它时,在那种情形下,并没有生起任何相应的识。


  如果眼睛的视力正常,当外在的色体在视野中呈现,并且去注意它时,在那种情形下,即生起任何相应的识。


  《中部》28


  所以,我说:识是缘起的。若没有这些缘,就没有识。任何识是基于什么缘而生起的,即称为该缘的识。


  由缘于眼睛而生起的识,即称为眼识(cakkhu-vi  ā a);


  由缘于耳朵而生起的识,即称为耳识(sota-vi  ā a);


  由缘于鼻子而生起的识,即称为鼻识(ghāna-vi  ā a);


  由缘于舌头而生起的识,即称为舌识(jivhā-vi  ā a);


  由缘于身体而生起的识,即称为身识(kāya-vi  ā a);


  由缘于心意而生起的识,即称为意识(mano-vi  ā a)。


  《中部》38


  若当时是色(rūpa)的,就属于色取蕴;


  若当时是受(vedanā)的,就属于受取蕴;


  若当时是想(sa  ā)的,就属于想取蕴;


  若当时是行(sa khāra)的,就属于行取蕴;


  若当时是识(vi  ā a)的,就属于识取蕴。


  《中部》28


  识是缘于其它四蕴的


  没有人能解释与其它四蕴(色、受、想、行)隔离的识蕴,如何在一个生命的结束后,独自进入另一个生命的新生、生长、增长及成长。


  《相应部》XXII,53


  
三相(ti-lakkha a)


  诸行无常(anicca),诸行是苦(dukkha),诸法无我(anattā)。


  《相应部》134


  色是无常的,受是无常的,想是无常的,行是无常的,识是无常的。


  举凡无常的就是苦。由于,所有的蕴都是无常和苦的,所以,没有人能把它等说成:“这是我的,这是我,这是我的自我”。


  因此,任何过去、现在或未来、内或外、粗或细、劣或胜、远或近的色、受、想、行、识,皆应该以正确的智慧去洞察它等的如实性,即所谓:“这不是我的,这不是我,这不是我的自我”。


  《相应部》XXII,59

  

无我经


  实际上,个人与整个世间是不存在的,一切不过是由五蕴组成的现象不断在变化的过程而已。这个过程源自于无从追忆的远古并延续至今,即从一个生命的出生开始,至一个生命的死亡,只要它仍俱足延续生命的因缘,那它将无休无止的继续此过程。如前面所提到的,把五蕴分成各蕴或合成一体都不能构成一个真正自我的实体或是维持生存的个性,在这五蕴之外,也不能寻找到任何相等于五蕴的主人的自我、灵魂或实质。换句话说,五蕴是无我的,或者五蕴是不属于某个自我的。由于无常及诸蕴的条件,属于任何形式的自我信仰应视为愚痴。


  犹如我们叫‘马车’这个名字,除了轮轴、车轮、车辕、车身等等之外,并没有一个实在的‘马车’存在;或如‘屋子’这个词只是方便称呼那些利用各种材料,并在一部分空间里依照某种款式建成的东西,并没有什么‘屋子的实体’存在;同样的,我们所叫做的‘人’、或‘个人’、或‘自身’、或‘我’,并不是什么东西,只是一个一直在变化的物质与心理现象的组合而已,实际上,它本身并不存在。


  这只是佛陀无我经的简述,它教导万物的生存都缺乏一个永恒的自我或实质的教理。这是佛教的基本教理,是无法在任何宗教或哲理中找到的。要完全掌握这个教理,不能只靠理论和才智,而是要不断的从实际生活体验中来获得印证。要达到真正明白和领悟佛法的目标,这是必备的条件。无我经是经由对真相的剖析和实践后而成的必然结果。


  譬如,一位视力正常的人士,看到恒河上漂浮着很多水泡。他仔细观察和检视着那些水泡。当仔细检视后,他就看出那些水泡的空性、非真实性及无实质性。


  同样的,当比丘观察一切过去、现在或未来、内或外、粗或细、劣或胜、远或近的色、受、想、行、识,他仔细观察和检视着它等。仔细检视后,他就看出它等的空性和无我性。


  《相应部》XXII,95


  若有谁喜爱色、受、想、行、识,他就是喜爱苦。若有谁喜爱苦,他将无法摆脱苦。


  《相应部》XXII,29


  不停地在燃烧,


  有什么可欢乐?


  覆敝在黑暗中,


  为何不求光明?


  看此善饰木偶,


  为疮痍的堆块;


  受病困多贪婪,


  乃无常不坚固。


  此色体会衰老,


  易害病极衰弱;


  此腐烂的秽体,


  一切生终于死。


  《法句经》146-148

  

三个天讯


  难道,你未曾在世间见过活到八十、九十或一百岁,那么老,身体衰退,背驼如屋顶,弯曲地持着拐杖,蹒跚,虚弱,失去青春,掉牙,白发,头发虚少或掉光,皱纹,皮肤变丑的男人或女人吗?


  难道,你未曾想过自己也将难免会年华老去吗?


  难道,你未曾在世间上见过生病,被疾病折磨,大病一场,躺在自己的粪堆中,要靠他人抱起扶到床上的男人或女人吗?


  难道,你未曾想过自己也免不了病痛吗?


  难道,你未曾在世间上见过死了一、二或三天后,膨胀,青瘀,具一切不净相的男人或女人的尸体吗?


  难道,你未曾想过自己也将难免一死吗?


  《增支部》III,35

  

轮回(Sa sāra)


  轮回的渊源是无法想象的,生命的起因已无迹可寻。由于众生被无明所覆盖,并陷入渴爱的圈套,皆匆匆忙忙地在苦海中轮回。


  轮回-生存的轮,直译为‘无休止的漂泊’,是巴利文经典中为‘如海浪般起伏不止的生命’所取的名字,象征着永不止息的出生、衰老、病痛及死亡的过程。说得更清楚:轮回就是五蕴组合时时连续不断地在变化,在不可思议的时间里一个接一个地继续下去。一生的时间在轮回里只是一个很小的部分而已,因此,要理解第一圣谛,一个人必须关注着这个轮回,这个可怕的连串转世,而不是只看一生而已,毕竟,有时候人的一生并不是件很痛苦的事。


  苦(dukkha)这个专用名词,在第一圣谛里指的,不只是由于不愉快的触觉所产生的生理及心理的痛苦而已;而是一切造成或易于患难的。苦圣谛所教的是,由于无常的真理,就是最高上及最神圣的快乐也要受到变化及破坏,因此一切的生存都是不如意的,它们都免不了带有痛苦的种子。


  在这苦海轮回中,由于怨憎会或爱别离,你所流的眼泪比较多呢,还是四海的水比较多呢?


  你想想看,那一个比较多呢?


  长久以来,你已尝过丧失父母、儿女、兄弟姐妹的苦。当你受到这些苦的打击时而所流的眼泪,总共起来,皆多过这四海的水。


  《相应部》XV,3


  在这苦海轮回中,你被他人砍头,所流的血比较多呢?还是四海的水比较多呢?


  你想想看,那一个比较多呢?


  长久以来,你曾经因为偷盗、拦路打劫或邪淫,而被他人抓取砍头而所流的血,总共起来,皆多过这四海的水。


  但是,这怎么可能呢?


  因为,轮回的渊源是无法想象的。生命的起因已无迹可寻。由于众生被无明所覆盖,而陷入渴爱的圈套,皆匆匆忙忙地在苦海中轮回。(所以,上述情况是可能的。)


  《相应部》XV,13


  因此,长久以来,你已受过一切的苦、一切的折磨、一切的不幸,也把坟地堆积得够满了。实在够久了,你也应该对一切的再生厌倦了,应该远离并摆脱它们了。


  《相应部》XV,1

 

第二谛 苦之集圣谛


  什么是苦之起源的神圣真理呢?


  苦之起源的神圣真理就是渴爱,它能导致再生,并且与欢娱与强烈的欲望有密切的关系,而到处去寻欢作乐。

  

三爱


  渴爱有三,就是:


  欲爱(kāma-ta hā)、有爱(bhava-ta hā)及无有爱(vibhava-ta hā)。


  ‘欲爱’是想要五种感官的享受。


  ‘有爱’是想要继续生存或永生,特别是指那些活在优秀物质世界(色界天rūpa-bhava)和无物质世界(无色界天arūpa-bhava)的高上世间里的众生。这与“有见的信仰”有关系,即相信个人的身体是一个实际存在但永恒不朽的自我实质。


  ‘无有爱’(直译是欲求不存在vibhava-ta hā)是‘消失的信仰’所造成的(vibhava-或uccheda-di  hi);例如:虚幻的物质概念即死后就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它的信仰是在死亡之前及死亡之后的情况是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


  
爱(渴望)的开端


  这些爱是从哪里生起的呢?它又是在哪里扎根的呢?


  只要世间那个地方有给人快感和逸乐的东西,爱就从那里生起,并在那里扎根。


  例如: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都是有给人快感和逸乐的东西,爱就从那里生起,并在那里扎根。


  这即称为苦之起源的神圣真理。


  《长部》22

  

诸法的缘起


  当眼看到色,耳听见声,鼻嗅到香,舌尝到味,身觉得触,意想到法时,如果那个色、声、香、味、触、法是合意的,他就依恋;若是不合意的,他就反感。


  因此,当一个人产生任何的感觉(vedanā)——苦、乐或不苦不乐时,如果他接受它,并且热爱而执著它,当时,就生起贪欲。贪欲于感觉就是取(upādāna)。由于‘取’而缘起‘有’,由于‘有’(bhava在此是kamma-bhava业的过程)而缘起‘生’(jāti),由于‘生’而缘起老、死、伤心、悲鸣、痛苦、忧闷与绝望。因此,整个苦蕴就呈现了。


  《中部》38


  前一段文已提到过的十二因缘(pa icca-samuppāda)的程序中的一些环节,也可以当作是第二圣谛的彻底解析。

 

现今的业报


  确实,由于情欲,受到情欲的驱使,而完全由情欲所支配,为此,王斗王,贵族斗贵族,学者斗学者,平民斗平民,母子相斗,父子相斗,兄弟姐妹之间互相争斗,乃至朋友之间也在相斗。


  由于意见分歧、争吵,乃至要以拳、棍或武器来打打杀杀,所以才会有丧亡或致命的痛苦。


  还有,由于情欲,受到情欲的驱使,而完全由情欲所支配,为此破户、偷盗、抢劫、掠夺、路劫及诱奸人妻。过后,被国王逮捕,用种种的刑罚来处罚他们,所以就有了丧亡或致命的痛苦。


  这即是情欲所带来的苦难。由于情欲,受到情欲的驱使,而完全由情欲所支配,完全依赖于情欲,所以今生就累积了一大堆的痛苦。

  

未来的业报


  由于情欲,受到情欲的驱使,而完全由情欲所支配,情欲亦导致人们造身语意恶业,由于造身、语、意恶业,命终后,转世到恶界、苦途或堕地狱。


  这即是情欲所带来的苦难。由于情欲,受到情欲的驱使,而完全由情欲所支配,完全依赖于情欲,未来就累积了一大堆的痛苦。


  《中部》13


  不论在虚空或海洋,或到山涧中去躲避;


  世间上难寻得一处,能让人摆脱诸恶业


  《法句经》127

  

意念就是业


  我说:意念(cetanā)就是业。先有了意念,后才由身、语、意去行动。


  业(kamma)有导致出生于地狱、畜生、凶神、饿鬼、人以及天界之业。


  业报(vipāka)有三,就是:现眼报、来生报或未来世报。


  《增支部》VI,63


  
业的继承者


  一切众生是他们自己的业(kamma梵文karma)的主人,是他们自己的业的继承人,他们因业而生,为业所缚,业是他们自己的依归。


  他们所造的业,不管善恶,他们都得承受。


  《增支部》X,206


  不管是现今、来生或未来世众生出生在什么地方,他们的业将在那儿成熟;而当任何业成熟时,他们都得承受那些业的报应。


  《增支部》,33


  终有一天,大海洋会干涸,大地也会被火所烧毁而消灭无踪。但是,那些受无明所覆盖,陷入渴爱的圈套,皆匆匆忙忙地在苦海中轮回的众生之痛苦,却是没有止境的。


  《相应部》XXII,99


  无论如何,爱(ta hā),不只是造恶业的因缘,同时也为今生与来生制造一切的不幸和痛苦;而且哪里有爱,那里就会基于爱而产生妒忌、忿怒,仇恨及很多能制造不幸和痛苦的恶业。而这些自私、肯定生命的欲望和行为,以及在今生或来生所制造的种种痛苦,甚至所有由五蕴组成的生命现象——一切终究是基于盲目和无明(avijjā)。

  


  第二圣谛也可以解析自然界形式上不公正的原因,它的教导是世界上任何东西的呈现不是没有理由或原因的,那不只是我们潜在的脾性,而是我们的整个命运,即一切的幸福及痛苦,都是某个原因(业kamma)的结果,而其结果的某部分可在今生探索,另一些部分则可以从前世追究。这些原因皆为肯定生存的欲望而由身、语、意的行为所产生。这三种业决定一切生物的性格及命运。业,正确地解释为那些好和坏的意念(kusala-akusala-cetanā)以及转世。存在或更贴切的称之为‘再生的过程’(bhava),包括了既活跃和具备因缘的‘业力过程’(kamma-bhava),及其结果,即‘转世的过程’(upapatti-bhava)。


  在此,当我们考虑到业时,别忘了存在中无我 (anattatā)的本性。比如,暴风吹过海,并不是同一个海浪在海上推进,而是一大浪不同的水组合在起伏。同样的,我们应明白其实并没有真正自我的实质在轮回的海洋中推进,那只是生命浪潮,依据它们的本性及活动(善恶),在这里把它们显现为人,在那里则显现为动物,在其他地方显现为隐形生物。


  再一次,要在这里明确地强调,‘业’这个专门名词只是针对上述各种行为而言,并非表示或包括其结果。

 

第三谛 苦之灭圣谛


  什么是苦之灭的神圣真理呢?


  苦之灭的神圣真理就是:对爱的完全熄灭、不再贪欲、舍离、放弃、摆脱、无执著。


  那些爱要在哪里抛弃呢?它又在哪里止息呢?


  在世间上,那里有给人快感和逸乐,就在那儿把爱抛弃;爱就在那儿止息。


  《长部》22


  任何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沙门或婆罗门,若他把世间上的色,看成无常、苦、无我、病痛和诸漏,他即得摆脱诸爱。


  《相应部》XII,66


  
诸法的灭


  由于那些爱的完全熄灭,也就灭了取;由于取的灭,也就灭了有;由于有的灭,也就灭了生;由于生的灭,也就灭了老、死、伤心、悲鸣、痛苦、忧闷与绝望。因此,也即灭了整个苦蕴。


  《相应部》XII,43


  因此,色、受、想、行、识皆消灭、止息和制伏了。苦即灭尽,病也中止,老、死亦克服了。


  《相应部》XXII,30


  我们称那个因波动引起的起伏动态为一个波浪。对于一个无知的目击者来说,这样的一个波浪却造成一种错觉,误以为是同一滩水在湖面上推进──其实这道波浪是由风所造成的,也是由风所输送的,并由储存下来的力量维持着它。如果现在风已停止了,又没有吹起新的一阵风来煽动湖中的水,那些储存下来的力量就会慢慢地被用完,因此,那个因波动引起的起伏动态将会止息。同样的,如果火得不到新的燃料,它在用完了旧的燃料之后就会熄灭。


  五蕴的过程也是同样的,对一个无知的凡夫,这五蕴的过程造成一种错觉,误以为同一个永恒的自我──即这五蕴,是由那肯定存在的渴爱(ta hā)所造成的,也是由那个渴爱所输送的,并有储存下来的生命力维持一段时期。如果现在那个燃料(upādāna)(就是对存在的渴爱和执著)被用完了,又没有新的渴爱去推动这个五蕴的过程,生命依旧会因仍有储存下来的生命力而延续。但在死亡的那一刻,由于它等的毁灭,五蕴的过程也就到了它熄灭的最后终点。


  因此,Nibbāna涅槃或‘寂灭’(梵文:nirvā a;是由前缀nir加词素vā意思是停止吹,就是止息。)可视为两种定义,就是:


  ①‘污染的圆寂’(kilesa-parinibbāna)。通常发生在有生之年时证得阿罗汉圣果位,在经典里称为(sa-upādisesa-nibbāna),即意‘当五蕴仍存在时证得寂灭’。


  ②‘五蕴过程的圆寂’(khandha-parinibbāna),这是发生在阿罗汉圣者死亡的那一刻,在经典里称为(an-upādisesa-nibbāna),即意‘当完全寂灭时,五蕴已不存在’。

  

涅槃


  这的确是安宁和最高尚的,也是诸行的止息,抛弃一切的再生,渴爱的灭尽,离嗜欲,灭,涅槃。


  《增支部》III,32


  当沉溺于情欲、恶意与愚昧,心被贪、瞋、痴所制服,就会意图伤害自己、他人或双方。那么,心就会感到痛苦和忧闷。如果断除了贪欲、恶意与愚昧,就不会意图伤害自己、他人或双方。那么,心就不会感到痛苦和忧闷。涅槃就是当下的,可在此生见到的,欢迎来参考的,引入内心的及为智者所证知的。


  《增支部》III,55


  贪欲、恶意与愚昧的完全止息,即称为寂。


  《相应部》XXXVIII,1

  

阿罗汉


  对一个证得如此解脱的比丘,他的心境一片恬静,他的任务已完成(所作皆办),再也没有任务待他去延续。就像一块不为风所吹动的大石,同样的,色、声、香、味、触及所有可意或不可意的法皆无法动摇他。他证得了解脱的心是坚定不移的。


  《增支部》VI,55


  对已明了这世间对比差异的人,他已不为世间的一切所影响,他是已摆脱愤怒、悲伤和欲求的安宁者。他已超越了生和死。


  《经集》1048

  

不变的


  的确是有一个境界,没有地、水、火、风,没有今生和来生,也没有日与月。


  我称这个为不是生、不是灭、不是住;不是生也不是死;那是没有立足之处,没有成长,也没有任何基地。这即是苦尽。


  《自说经》VIII,1


  那是无生、无始、无创造、无形的。如果没有这个无生、无始、无创造、无形,那么,要超越这个有生、有始、有创造、有形的世界是不可能的。


  因为有这个无生、无始、无创造、无形的,那么,要超越这个有生、有始、有创造、有形的世界是有可能的。


  《自说经》VIII,3

 

第四谛 导致苦灭之道圣谛

 
两极端及中道


  沉溺于下贱的、粗野的、庸俗的、非圣的、享受无益的情欲的;以及苦的、非圣的、无益的自我虐待的,这两者都是极端的行为。如来舍弃了这两种极端的行为,并领悟出中道。此中道即能让人明白真理,亦能令人增长智慧,并引导人们走向恬静、觉悟和涅槃。

  

八圣道


  八圣道支是导致苦灭之道,即所谓:


  这即是如来所领悟出的中道,即能让人明白真理,亦能令人增长智慧,并引导人们走向恬静、觉悟和涅槃。


  《相应部》LVI,11


  八圣道支(Ariya-a  ha gikamagga)


  采用数字来表达这个‘道’或‘方式’,有时会被误解为应该依据每一个道支的次序一个一个地修行。那么,一个人应该先领悟正见(就是完全理解真理),然后才发展正思维或修习正语等。实际上,一个人应先修习第三至第五道的戒(sīla)组,然后再修习第六至第八道支(samādhi)组,即专注于有系统的心意训练。只有如此准备妥当后,人的品格和心意才能达到如第一至第二道支(即慧(pa  ā)组)般完美。


  无论如何,刚开始修习时,必须具备最基本的正见。掌握苦谛的真理是必要的,因为它提供有说服力的理由和推动力,致使人们在佛道上精进地修行。同时也需拥有一定程度的正见,以协助其它道支更精明和更有效地发挥各自的功能,共同完成解脱的任务。因此,为了强调该道支的重要性,正见就被列在八圣道中的首要位子。


  但是,对此佛法的初步理解将随着时间而循序渐进,并在其它道支的协助下,直到最终将获得无上清晰的洞察力,那是证入四果和涅槃的直接条件。


  因此,正见是八圣道的开端,也是八圣道的最终。


  这个中道是无痛苦的、无伤害的、无苦恼的、无懊恼的,它乃是最圆满之道。


  《中部》139


  唯此无别道,拥有清净见;


  你们顺此道,将得把苦尽;


  你们该尽力,如来只揭示;


  《法句经》274-276


  诸位比丘,你们听着,那不死(之道)已找到了。我要为你们说法来揭示它。当我揭示后,你们即刻去修习。不久后,你们将会直觉见证,亲自证得─良家子弟离家出家修行所追求的梵行中最终的见识与真理。


  《中部》26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三界智大长老(Nyanatiloka Mahat.. 下一篇向智上座文集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