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圆通寺
圆通寺是大同唯一坐南朝北的寺庙。
通常寺庙一般都坐北朝南,或如辽代寺庙坐西朝东,但需要请大家关注的是坐落在清远门附近的大同圆通寺寺庙最特殊。
特殊在坐南朝北,大同地区唯一一座坐南朝北的寺庙建筑,在全国应该也是很罕见的。
有专家认为,这与寺庙在清初重建时被赋予的主要使命有关。即重点是作为超度亡灵的道场。也有人认为,圆通寺本因为“南山之宗”而建,所以以南为尊,坐南朝北。
大同圆通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1620年),距今已有将近400余年的历史了。
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圆通寺同大多数寺庙一样,经历过兵燹、战乱而几经兴废。
清初,经明将总兵姜瓖降顺降清复明,大同被多尔衮屠城之后,城内到处残垣断壁,除寺庙道观中凄存着僧人道士外,百姓绝无一人,只能见到徐徐未息的烟火和啄食死人的乌鸦,夜间猫头鹰的怪叫伴随着野狼嚎叫,真是鬼哭狼嚎如同一座鬼城了。
直到康熙年间(至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康熙皇帝也认为当年多尔衮屠城实在不得人心,因而重修了圆通寺,特地为在屠城中遇难的十余万军民、百姓之亡灵举办盛大超度法会。
圆通寺原址,据考证,北魏时可能就是一座寺庙的所在地。后毁于战火。
清代所修寺庙占地仅600多平米,地方狭蹙;建筑有年,多见危损。
大同香火最旺盛的地方之一,就是圆通寺。其实,圆通寺从建庙那天起,香火就很旺盛。
清代每年的七月十五日(俗称鬼节日),圆通寺就大开庙门七天,焚香念“往生经”,以超度屠城死难军民的亡魂。
并以此来感化汉民,笼络人心。当时,全城满汉府县诸官员都来寺拜祭亡魂。
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大同人到圆通寺焚香祭祖往生先辈的风俗习惯。
在清朝,圆通寺还相当于驿站,是十方游僧及蒙古佛教徒每年朝拜五台山经过大同的首选挂单住宿之地。
清朝后期到民国,此风稍微淡了些,可开坛传戒,依旧盛极一时。
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圆通寺在文革十年浩劫中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寺内佛像都被砸碎,僧人都按牛鬼蛇神一律赶出庙门,一切经书、法器均烧毁,全寺成为一座空院。
甚为可惜的是,那两通康熙年建寺石碑也不知去向了。
到七十年代初,附近居民争相抢占寺内房屋。
三中全会后,国家逐步重视保护文物古迹整修寺庙,圆通寺得救又起死回生了。
经僧人藏智法师等数年经略修缮,重修了殿堂再塑了佛像,使全寺风貌胜过当初,寺容庄严有过之而无不及。
现仅留存的两通碑,是清代乾隆年间重修圆通寺的碑文。
如今,传统依旧,人心不改。人们恭敬先人,祭奠祖上,抚慰心灵,就需要一个最能表达而且可以表达念想的地方。
圆通寺充分利用寺庙节日,举办酬神、求神、慰灵、还愿、达望、尽善等活动。
最大限度活跃和激发民间信仰,把信仰变成一种孝文化、善文化、和文化等中华传统文化的终极追求。
圆通寺经常行善布福,多行善举,泽被百姓。
如正月初八“游八仙”庙会,庙里庙外人山人海,几乎从零时起,人们就争相进庙,焚香叩拜祈福平安。
寺院还组织晋冀蒙三地信众,每年定期举办各种大型“放生”活动。
他们每年的“腊八”施粥等活动,也都吸引数万群众前来。
圆通寺主持妙云法师心驻佛国,以身作则,助残济困,多年来一直带头助学贫困学子和孤残儿童,深受普罗大众景仰。
2008年,大同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一轴双城,分开发展;古今兼顾,新旧两利;传承文脉,创造特色;不求最大,但求最佳”的名城保护基本思路。
在短期内大规模地修复华严寺、古城墙、文庙、关帝庙、纯阳宫等古建筑。”圆通寺又一次迎来了恢复重建的黄金季节。
利用大同市大规模改造的机遇,圆通寺扩地至2000多平米。
寺庙住持广施善德,自主筹资,历五年,整体修葺、扩建,建天王殿、钟鼓楼、观音堂、大雄宝殿、念佛堂、地藏殿、药师殿、藏经楼等等,使佛容整肃,佛法弘扬,庙宇设施齐备。
成为如今大同市宏大壮观的重要礼佛道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