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忻州市五台山普乐寺   &nb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普安寺(普庵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狮子窝大护国文殊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法喜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弥陀院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真容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东台顶望海寺 05-16
·五台山南台顶普济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西台顶法雷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北台顶灵应寺 05-15

文库热门

·忻州市五台山普乐寺   &nb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普安寺(普庵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狮子窝大护国文殊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法喜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弥陀院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真容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东台顶望海寺 05-16
·五台山南台顶普济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西台顶法雷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北台顶灵应寺 05-15

TOP

近代往生随闻录(三)
2009-10-20 13:54:44 来源: 作者: 【 】 浏览:2530次 评论:0

绪 言

 
 
华严经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观无量寿佛经亦指示吾人:‘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故心而佛菩萨,则为佛菩萨;心而人,则为人;心而禽兽,则为禽兽。昔者莲池大师尝登座瑜伽施食,人咸见其庄严佛相,此明证也。六道众生,有不待死后神识投胎,而即身易其形者。法苑珠林及二十四史中,不乏记载。此皆由其业力成熟,故即身易其形尔。净土法门,三根普被,三界横超,殊特超胜,不可思议。笃志修习者,虽未舍此报身,然而已神栖莲华。如宋杨杰与马圩,皆精修净业,二人尚在世;而荆王(宋哲宗之伯父)之妻,越国夫人,神游净土,已见之矣!夫人与杨马素不相识,且不知有其人,而况于净土中遇之,感通之妙也如此。溯自东晋远公,创建莲社以来,往生极乐之辈,云从风趋,而获名载典籍者,千百人中,殆一二耳。虽往生者多,而为其秉笔者寡,偶有记录,传布亦稀。以致先哲之嘉言懿行,往往湮没无闻,殊可惜已。编集往生传记,非惟表彰先哲,亦以策励后进。此举固未容已也。古德所编往生传、净土圣贤录诸书,其中所示修持之方法,与夫往生之瑞相,诚足激发吾人,堪资鞭策;然而缅怀芳躅,业成异代。而近代缁素之赴莲池者,踵相接也,不加搜聚,必致散佚。潉乞诸方善信,采集近代往生事迹,由姑苏樊雨琴居士汇为初稿,镇海俞文琴居士编纂成书,复由予重加厘订。凡得一百余人,题曰‘近代往生随闻录’。其月教海老龙,禅窟真狮,高风被于殊俗,法雨遍于人天,以其无与于净土则不录。例如净宗诸祖传,不列。智者、慈恩、清凉、曹溪,非不尊崇,盖门庭施设然也。业谢娑婆,侍弥陀于净域;花开菡萏,侣上善于珍池。深冀同愿,好怠初心。睹芳躅而奋起,策净业以进修。绍隆佛种,继绳前武,薪火相传,慧灯不灭,是则俞、樊二居士与不慧之所顶礼以祷祝者也。

 

佛历二五二三年岁次己未,天台陈海量撰。

 

凡 例

 

● 此编原名‘净土圣贤录四集’,今易名‘近代往生随闻录’,不敢潈滥也。圆教初住以上,别教初地以上,方得名‘圣’;圆教十信,别教三贤,方得名‘贤’。今之得生净土者,除极少数应化大士,皆凡夫耳;所生之土,凡圣同居耳!岂可遽以圣贤称之?

 

●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九界全收。依教修行者,皆得往生。‘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不论古昔,唯言近代,念佛往生者,亦宜如稻麻竹类,不可称量。今之所录,不过如大海一滴、须弥一尘,取其足以劝进行人而已,奚必尽载?故亦无虞于挂一漏万之讥也。

 

● 此编以劝人念佛求生净土为宗。示前人之芳轨,策后学以勤修,所以警顽觉迷,共进于道。非如奠刍颂德,附骥扬名,愿诸阅者,共喻斯旨。

 

● 此编以专弘净土为其旨趣。苟无与于净土教者,虽法门尊宿,禅宗巨擘,道播寰区,望重弥天,亦不著录。以宗旨义趣,不可混滥,非门户之见然也。

 

● 净土唯尚专修,不贵杂修。善导大师云:‘专修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杂修者,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五。’凡净密兼修、禅净兼修者,原则上均不著录。莲池大师云:‘足蹑两船之兼,诚为不可;圆通不碍之兼,何不可之有?’夫圆通不碍,谈何容易!今之所谓兼者,皆‘足蹑两船’之兼也。察其意,实由信不笃、愿不切,故行不一耳。

 

● 佛教以妄语为大戒。非真往生,而谓为往生者,即是自欺欺人,成大妄语。本修此录,为欲启人正信,若作大妄语,以自欺欺人,则不如其已也。是则本欲弘法,翻成谤法,岂可不兢兢于此?然亦难矣!

 

● 感应之理,原于心性。如定中见佛,舌本生莲,载诸简籍,确然可据。然必平时精进修持,身心俱净,才能感此祥瑞。若侈言神异,醉心怪诞,反令行人,入于歧途,甚所不取。

 

● 往生传记,昔人所修,已有多种,何必更编此帙?诚以昔之所记,皆高僧大德、哲士名彦,清风既邈,芳躅弥遥。惑者遂谓:正法之时,证道者众;像法之时,悟解犹多,故念佛往生者比肩接踵。今则去圣愈遥,人根愈钝,纵修道业,鲜有成就。见贤无思齐之心,闻风乏兴起之意。故复成此编,用资策发。其中所载,或本是师友,或互为眷属,观感既迩,策进何难,‘彼既丈夫我亦尔,何可自轻而退屈’。净业行人勉乎哉!□

Tags: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蕅益大师净土选集—传记 下一篇没有了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