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阳泉市千佛寺 05-07
·忻州市兴国寺 05-07
·忻州市净莲寺 05-07
·忻州市原平寿宁寺 05-07
·忻州市原平市楼烦寺 05-07
·忻州市原平市轩岗东泉寺东泉寺 05-07
·忻州市钟楼寺 05-04
·阳泉市郊区辛兴圣泉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洪济禅 05-04
·阳泉市报国寺 05-04

文库热门

·阳泉市千佛寺 05-07
·忻州市兴国寺 05-07
·忻州市净莲寺 05-07
·忻州市原平寿宁寺 05-07
·忻州市原平市楼烦寺 05-07
·忻州市原平市轩岗东泉寺东泉寺 05-07
·忻州市钟楼寺 05-04
·阳泉市郊区辛兴圣泉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洪济禅 05-04
·阳泉市报国寺 05-04

TOP

十 标应读典籍
2009-09-22 20:41:23 来源: 作者: 【 】 浏览:475次 评论:0

大启愿轮,深明缘起,其唯无量寿经。专阐观法,兼示生 因,其唯十六观经。如上二经,法门广大,谛理精微。末世钝 根,诚难得益。求其文简义丰,词约理富,三根普被,九界同 遵,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笃修一行,圆成万德, 顿令因心,即契果觉者,其唯佛说阿弥陀经欤。良由一闻依正 庄严,上善俱会,则真信生而切愿发,有若决江河而莫御之势 焉。从兹拳拳服膺,执持万德洪名,念兹在兹,以至一心不乱。 能如是,则现生已预圣流,临终随佛往生。开佛知见,同佛受 用。是知持名一法,括囊万行。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因该果 海,果彻因源。诚可谓归元之捷径,入道之要门。 (序一,)

 

阿弥陀经有蕅益大师所著要解,理事各臻其极,为自佛说 此经来第一注解,妙极确极。纵令古佛再出于世,重注此经, 亦不能高出其上矣。不可忽略,宜谛信受。无量寿经有隋慧远 法师疏,训文释义,最为明晰。观无量寿佛经有善导和尚四贴 疏,唯欲普利三根,故多约事相发挥。至于上品上生章后,发 挥专杂二修优劣,及令生坚固真信,虽释迦诸佛现身,令其舍 此净土,修馀法门,亦不稍移其志。可谓净业行者之指南针也。 若夫台宗观经疏妙宗钞,谛理极圆融,中下根人,莫能得益。 故不若四贴疏之三根普被,利钝均益也。 (书一五二,)

 

古人欲令举世咸修,故以阿弥陀经列为日课。以其言约而 义丰,行简而效速。宏法大士,注疏赞扬。自古及今,多不胜 数。于中求其至广大精微者,莫过于莲池之疏妙。极直捷要钞 者,莫过于澫益之要解。幽溪法师,握台宗谛观不二之印,著 略解圆融中道之钞。理高深而初机可入,文畅达而久修咸钦。 (序 二,)

 

净如弥陀疏钞撷, 言简而精,理深而著,乃净土之要书, 实初机之良导。 (书一五九,)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读此知念 佛求生西方一法,乃华严一生成佛之末后一著。实十方三世诸 佛因中自利,果上利他之最胜方便也。 (书二一,)

 

行愿品义理宏阔,文字微妙。诵之令人人我众生之执著, 化为乌有。往生净土之善根,日见增长。理宜自行化他。但不 可以未持此经,即修净土,亦属偏僻薄福耳。莲池,蕅益等, 亦皆极力赞扬。弥陀要解中有云,如来一代时教,唯华严明一 生圆满,而一生圆满之因,末后普贤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劝进善财,及华藏海众。噫,华严所禀,却在此经,而天下古 今信鲜疑多,词繁义蚀,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已。所以无隐谓华 严即广本弥陀,弥陀即略本华严。观二大师之言,则知看经不 具圆顿眼,其孤负佛恩处多矣。 (书一四十,)

 

楞严经五卷末,大势至菩萨章,乃净宗最上开示。只此一 章,便可与净土四经参而为五。 (书一四三,)

 

净土十要,乃蕅益大师以金刚眼,于阐扬净土诸书中,选 其契理契机,至极无加者。第一弥陀要解,乃大师自注。文渊 深而易知,理圆顿而唯心。妙无以加,宜常研阅。至于后之九 种,莫不理圆词妙,深契理机。虽未必一一全能了然,然一经 翻阅,如服仙丹。久之久之,即凡质而成仙体矣。(此是譬喻法 门之妙, 不可错会谓令成仙) (书一五三,)

 

净土圣贤录,历载弥陀因中行愿,果上功德。及观音,势 至,文殊,普贤,马鸣,龙树,诸菩萨,自行化他之事。次及 远公,智者,暨清初诸大祖师善知识往生事迹。及比丘尼王臣 士庶妇女恶人,畜生,念佛往生之事。又复采其言论之切要者, 并录传中,俾阅者取法有地,致疑无由。以古为师,力修净业。 较参叩知识,更加真切矣。 (书一五三,)

 

龙舒净土文,断疑起信,持法门,分门别类,缕析条陈。 为导引初机之第一奇书。若欲普利一切,不可不从此以入手。 (书 一五三,)

 

法苑珠林,(一百卷,常州天宁寺订作三十本,苏州玛瑙经 房订作廿四本, 玛瑙经房板残伤模糊,天宁寺板系新刻,)详 谈因果,理事并进。事迹报应,历历分明。阅之令人不寒而栗。 纵在暗室屋漏,常如面对佛天,不敢稍萌恶念。上中下根,皆 蒙利益。断不至错认路头,执理废事,归于偏邪狂妄之弊。梦 东所谓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 乎心性。此理势所必然也。梦东此语,乃千古不刊之至论,亦 徒逞狂慧者之顶门针也。 (书一十三,)

 

安士全书,觉世牖民,书善尽美。讲道论德,越古超今。 言简而该,理深而著。引事迹则证据的确,发议论则洞彻渊源。 诚传家之至宝,亦宣讲之奇书。言言皆佛祖之心法,圣贤之道 脉。淑世善民之要道,光前裕后之秘方。若能依而行之,则绳 武圣贤,了生脱死,若操左券以取故物。与彼世所流通善书, 不啻有山垤海潦之异。安士先生,姓周名梦颜,一名思仁,江 苏昆山诸生也。博通三教经书,深信念佛法门。弱冠入泮,遂 厌仕进。发菩提心,著书觉民。欲令斯民先立于无过之地,后 出乎生死之海。故著戒杀之书,曰万善先资,戒淫之书,曰欲 海回狂。良以众生造业,唯此二者最多,改过亦唯此二者最要。 又著阴骘文广义,使人法法头头,皆知取法,皆知惩戒。批评 辩论,洞彻精微。可谓帝君功臣。直将垂训之心,彻底掀翻, 和盘托出。使千古之上,千古之下,垂训受训,两无遗憾矣。 以其以奇才妙悟,取佛祖圣贤幽微奥妙之义,而以世间事迹文 字发挥之,使其雅俗同观,智愚共晓故也。又以修行法门,唯 净土最为切要。又著西归直指一书,明念佛求生西方,了生脱 死大事。良以积德修善,只得人天之福,福尽远须堕落。念佛 往生,便入菩萨之位,决定直成佛道。前三种书,虽教人修世 善,而亦具了生死法。此一种书,虽教人了生死,而又须力行 世善。诚可谓现居士身,说法度生者。不谓之菩萨再来,吾不 信也。 (同上五六,)

 

感应篇汇编,文笔议论,悉皆超妙。但不如安士全书之贯 通佛法耳。除安士全书之外,当推此为第一。 (同上六三,)

 

感应篇直讲,此书系大通家所著,其注直同白话,但顺文 一念,其义自显。最宜于幼年子女,今将此寄来,以企依此训 诲其子女。将来必能得真实受用,而释亲忧矣。 (书一六三,)

 

居士传,系乾隆间苏州长洲进士彭绍升,博览群书之暇, 采自汉至今之大忠大孝,清正廉洁,有功名教,深通佛法者, 录其入道修证之事,兼载发挥佛法之文。人有数百,书成六册。 (书一五七,)

 

三教平心论,系元学士刘谧所作。先明三教并是劝人止恶 行善,不可偏废。次明极功浅深不同。后广破韩愈之说,并欧 阳程朱之说。 (书一五七,)

 

释氏稽古略,以历代纪年为纲,儒释事迹为目。自伏牺至 明末以来,国家之治乱,佛法之兴衰,信毁之罪福,修持之利 益,祖师法言,高僧行实,并及出格忠孝,至极奸恶,皆录其 大端。使人展卷便知法戒,端坐旷观古今。岂徒有益于修道之 士,而实为读书论古者之袖里奇珍也。 (书一五七,)

 

若已有信心,当阅净土诸书。若不能多阅,其最显豁者如 径中径又径一书。采辑诸家要义,分门别类,令阅者不费研究 翻阅之力,直趣净土壼奥。于初机人,大有利益。 (书二二一,)

 

高僧传初二三四集,居士传,比丘尼传,善女人传,净土 圣贤录,皆记古德之嘉言懿行。阅之,自有欣欣向荣之心,断 不至有得少为足,与卑劣自处之失。宏明集,广宏明集,镡津 文集,折疑论,护法论,三教平心论,续原教论,一乘决疑论, 皆护教之书。阅之,则不被魔外所惑,而摧彼邪见城垒矣。此 等诸书,阅之,能令正见坚固,能与经教互相证明。且勿谓一 心阅经,置此等于不问。则差别知见不开,遇敌或受挫辱耳。 (书 一四八,)

 

梦东语录,乃钱伊庵居士,于梦东遗集中,摘其专示净土 言句,于南方流通,以补久仰无缘会晤之憾。全集北京则有, 南方唯伊庵略本。此书词理精妙,为蕅益省庵后之第一著作。 (书一七六,)

 

梦东云,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此 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此一段开示,精切之极,当熟 读之。而梦东语录,通皆词理周到,的为净宗指南。再进而求 之,则蕅益老人弥陀要解,实为千古绝无而仅有之良导。倘能 于此二书,死心依从。则即无暇研究一切经论,但常阅净土三 经,及十要等。仰信佛祖诚言,的生真信,发切愿。以至诚恭 敬,持佛名号。虽在暗室屋漏,如对佛天。克己复礼,慎独存 诚。不效近世通人,了无拘束,肆无忌惮之派。(某)虽生死凡 夫,敢为阁下保任即生便可俯谢娑婆,高预海会。亲为弥陀弟 子,大士良朋矣。 (书一七八,)

 

有此诸书,净土众义,可以备知。纵不遍阅群经,有何所 欠。倘不知净土法门,纵令深入经藏,彻悟自心。欲了生死, 尚不知经几何大劫,方能满其所愿。阿伽陀药。(梵语阿伽陀, 此云普治,普治一切诸病也,)万病总治。此而不知,可痛惜哉。 知而不修,及修而不专心致志,更为可痛惜也已矣。 (同五三,)

 

Tags: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九 谕在家善信 下一篇附:示柴也愚书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