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六祖坛经说什么(三)
2011-05-24 21:50:03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明奘法师 【 】 浏览:2191次 评论:0

第一部分


行由品第一


    《坛经》总共有十品,十品中内容最长的应该是第七品《因缘品》、第十品《付嘱品》、第八品《顿渐品》,第一品《行由品》和第二品《般若品》也都比较长一点。像第三品《决疑品》、第四品《定慧品》、第六品《忏悔品》就比较短一点,虽然短,但是内容精当。


    《行由品》,所谓『行由』,就是六祖惠能得法的缘由。


缘起


    【经文】


    时,大师至宝林,韶州韦刺史与官僚入山请师出,于城中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法。师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作礼,愿闻法要。


    佛经有一个很圆满、很奥妙的地方,它能够证明这件事情是真实不虚的。


    一般的佛经,都要经过“六处征信”。我们看《金刚经》的开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这里体现了佛经所需的信成就(如是)、闻成就(我闻)、时成就(一时)、主成就(佛)、处成就(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众成就(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这六种成就,叫做“六处征信”。


    “时”,并没有说六祖大师39岁,某月某日之类,那样说就是死的、静态的。我们也可由此而知,佛经所说的“一时”是个幻化之处。如果我们当下的心跟六祖、跟五祖达到契合的状态,黄梅一会,犹然在目,没有散呢,大家可以体会这个字的奥妙之处。


    “大师至宝林”,“大师”,指六祖;“宝林”,就是现在的南华寺。


    “韶州韦刺史与官僚入山请师出”,“韶州”,现在的韶关;“韦刺史”,刺史是一个政府官名。可见一个德行高尚、智慧超凡的人,能够感化各个阶层,包括政府官员。“入山请师出”,请六祖出山。


    “于城中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法”,找到这么一个机缘为大家说法。这里是说韦刺史与官僚是请法众,讲堂的地点在韶关大梵寺讲堂。


    “师升座次”,这是讲经的仪轨,这在一些戒经里面都有介绍。


    “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在那个时候,没有正式出任官职,但是已经考取举人的人叫“儒宗学士”,他们享受国家的俸禄,在编候补之列。哪里有官职空缺,他们就可以补上。在没有任职之前他们领不多的一点工资。


    “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出家的男女二众——“僧尼”;“道俗”,包括信众和非信众,一千余人,“同时作礼”。


    想想这个场面,当年没有麦克风这些设备,但是六祖坐在大讲堂给一千余人讲法。可想而知,六祖讲法真正有声震屋瓦的效果,极具穿透力,这些都是由修行而来的。


    “愿闻法要”,“法要”指佛法的最精要之处。


    由《坛经》文字之简练精当,可以看出它一定是经过了后人的润色和加工的。

 

开篇直指法要


    【经文】


    大师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大师开篇就说了十六个字,简单直接。我们能够有今天这个机会,听闻佛法的精髓,然后在自己的内心树立起正见,这就是法要。六祖的法要是超出大乘之上的最上乘法要,就是“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讲到这十六个字,让我们来看一看整部的《六祖坛经》。尽管六祖说他“字即不识”,可是我们看《坛经》中的记载,六祖回答问题引用最多的是最了义、最根本的经典《大般若涅槃经》,它是佛陀涅槃前的一天一夜讲述的。还有一部他引用得比较多的经典是《梵网菩萨戒经》,是佛陀刚证道时,在定中讲的三部经之一(即《梵网菩萨戒经》、《华严经》、《圆觉经》)。前者是佛陀在临走前把一乘了义之法毫无遮掩地告诉大家的,后者是佛陀刚证道时为地上菩萨讲的。另外他引用得较多的是《金刚经》。佛陀49年讲法,用了22年宣讲般若,般若的最精要处就在《金刚经》里。


    《坛经》引用最多的就是这三部经典。这三部经都告诉我们一件事情,就是“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我们每个人的真如佛性没有染污,本来清净,如果我们明白这一点了,“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一切OK,没有那么多的啰唆事情,没有那么多的牢骚。


    当年临济义玄禅师从黄檗希运禅师那里不得法要,心有不安,到了江西高安大愚法师那里,听大愚法师一讲,他就开悟了,马上给他的老师肋下打了三拳,说:“哈哈,原来佛法无多子!”原来佛法没有什么,就这么简单,“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六祖的身世


    大众愿闻法要,大师就直言相告。可是想想看,这僧尼道俗一千余人,乃至官士儒宗那么多人,有多少人能立刻明白呢?不是每个人都能当下契悟,所以还要有后面的敷演。


    【经文】


    善知识!且听惠能行由,得法事意。惠能严父本贯范阳,左降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惠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惠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复问:“从何所来,持此经典?”客云:“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其寺是五祖忍大师在彼主化,门人一千有余;我到彼中礼拜,听受此经。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惠能闻说,宿昔有缘,乃蒙一客取银十两与惠能,令充老母衣粮,教便往黄梅参礼五祖。


    这一段讲的是六祖的身世。


    “严父本贯范阳”,“范阳”就是北京和河北交界的涿州那个地方,安史之乱的安禄山便是范阳节度使。


    当时岭南属于蛮荒之地。我们知道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就曾经从长安被流放到广东的潮州,在路上写下“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漳江边”的句子。当时对这些有官职的人处以刑罚,常常是把他们流放到这些蛮荒之地去。


    “作新州百姓”,这里所说的“新州”是现在广东的新兴县。


    “此身不幸,父又早亡。”六祖的传记——四川仿佛居士的《六祖惠能大师传》,1994年由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以小说的方式很好地演绎了六祖的生平,有机会各位可以找来阅读。


    “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日子过得很辛苦,以卖柴为生。


    法海所作的《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略序》里面讲到了六祖的出身。六祖姓卢,父亲名行韬。六祖诞生于唐代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二月八日丑时,出生的时候有一些瑞相。出生后黎明时就有两位僧人造访,对惠能的父亲说:“我们特地夜来给你家生的小儿起名字,可以叫做上惠下能。”六祖的父亲就问:“为什么叫惠能呢?”他们说:“惠者惠施众生,能者能做佛事。”说完这两位僧人就走了。据说六祖出生后不吃母乳,每天到半夜子时好像有天人供养。历史记载的登地以上的菩萨大概都是这样子的,我们在这方面不作过多的探讨。

 

闻《金刚经》而有悟


    六祖成年后的生活很艰辛,每天砍柴卖,供养母亲。


    “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惠能得钱。”六祖惠能出了门,听到一个人在诵经,诵的就是《金刚经》。他一听,心即开悟。大家想想看,这只能是顿悟。顿悟的资本从哪里来的呢?是宿世累劫修行而来的。所以大家不要以为自己已经没有戏了。我们现在累积六波罗蜜,乃至十波罗蜜,累积到我们顿悟成佛的时候,也是一下就过来了。这叫功不唐捐,没有什么是白费的。你看六祖因缘到了,福至心灵,就开悟了。


    “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复问:‘从何所来,持此经典?’客云:‘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惠能又问从哪里求来的这部经呢?客说是蕲州,现在还有这个地名。蕲州、黄梅、九江这几个地方是相邻的。


    “其寺是五祖忍大师在彼主化,门人一千有余。”黄梅出了禅宗的两个祖师,四祖道信和五祖弘忍的道场都在那儿,那是一个出祖师的地方。现在这两个道场都有僧人住持,都有僧团,大家若有机会可以去那里参访。


    “我到彼中礼拜,听受此经。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六祖的法要与五祖的传承是有直接关系的。


    “惠能闻说,宿昔有缘,乃蒙一客取银十两与惠能,令充老母衣粮,教便往黄梅参礼五祖。”这时一个不相识的人取十两银子安置惠能的母亲。


     成就六祖的第一人是诵经的这个人,这第二人就是送十两银子令充老母衣粮的人。所以一佛出世,千佛拥护,佛法离开了外护是不可能兴盛的。

 

五祖开东山法门


    四祖道信是从三祖僧璨得法,三祖僧璨的道场在离黄梅100多公里的安徽潜山三祖寺。


    四祖得法后来到黄梅定居,种田、劳作,然后找传人。


    四祖寺后山上有一个栽松道人,很老了,他来问四祖说:“我能不能跟你学法呀?”四祖说:“你太老了,不中用了。”栽松道人说:“那没关系,只要你有耐心,我换身衣服来就可以了。”四祖说:“既然如此,那我就等你。”于是栽松道人顺溪而下,看到一个年轻女孩在那里洗衣服,就跟这个女孩子说:“我能不能跟你借宿一宿啊?”女孩说:“这要问问我父母才行。”栽松道人说:“这是你的事,只要你同意就没有关系。”女孩说:“既然这样,我没有什么不同意的。”征得同意后,栽松道人就坐化了。于是这个女孩没有结婚就有了身孕。


    唐宋时候伦理之防很严厉,未婚而孕是大逆不道的事,遭到所有人的反对,家里更觉得是奇耻大辱,把她逐出家门。女孩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我一定要把它生下来看看。结果生下来个肉球,她就把它扔在水里。奇怪的是,肉球不但不顺流而下,反而逆流而上,而且夜里在水面上放光。女孩又把它捞了上来,用刀剖开,是一个长得特别漂亮的小男孩。佛陀具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五祖具二十七相,所以特别可爱。女孩一看也是欢喜得不得了,家里人不留她,她就带着孩子乞讨为生。


    到了小孩七岁的时候,四祖觉得栽松道人转世的小孩应该长大了,就特意出来寻访,见到他就问:“小孩你姓什么?”小孩说:“俗姓即无,佛性即有。”因为他是无父之儿,所以不知道俗姓什么。四祖一听,知道他就是栽松道人,就跟他妈妈说:“让这个孩子跟我出家可不可以?”妈妈一听很高兴,就送他出家了。


    五祖出家后一直跟着师父,接了法脉,后来因为跟他学习的人太多,四祖寺住不下,又到东山开辟道场。这两座山是连着的,从四祖寺后山走到五祖寺后山,大概只要一个多小时。


    后来武则天知道了五祖弘忍母亲的事,特意下圣旨封她为圣母。五祖寺有个殿叫做圣母殿,供的就是五祖的妈妈。


    五祖在这里度化一方,开创了东山法门。四祖以前都是以《楞伽经》印心,从五祖开始则以《金刚经》印心,这是禅宗在传承方式、经典依赖上的变化之处。

 

初见五祖 禅法相见


    【经文】


    惠能安置母毕,即便辞违,不经三十余日,便至黄梅,礼拜五祖。祖问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惠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唯求做佛,不求余物。”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做佛?”惠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五祖更欲与语,且见徒众总在左右,乃令随众作务。惠能曰:“惠能启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未审和尚教作何务?”祖云:“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著槽厂去。”惠能退至后院,有一行者,差惠能破柴踏碓。


    “惠能安置母毕。”惠能孤儿寡母一直相互依赖,母亲身体有病。惠能要走,母亲不让他走,母亲说:“你能把这石头拜出裂缝来就让你走。”结果惠能一拜,石头就裂开了。母亲只好让他走了。如果大家有机会到广东,还能看到六祖拜别母亲的别母石。


    “即便辞违,不经三十余日,便至黄梅。”从岭南翻山越岭走了很长的时间。


    “礼拜五祖。祖问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五祖一看,一个毛头小伙子。六祖那年24岁,个子又矮,长得又黑,走了那么长时间,头发乱蓬蓬的。五祖看到他,就说:你是何方人啊?欲求何物?

 

顶天立地 唯求做佛


    “惠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唯求做佛,不求余物。’”念到这一句,感慨良多。我到柏林寺出家,最初是看守大殿,然后就到客堂做知客,到现在还挂着知客的名义。在客堂三年,接待来客无数,没见过一个人来说:“法师,我不求余物,唯求见性,唯求做佛!”三年,一个都没有。上门的人,无论他多么富贵,无论他多么有学问,也无论他如何如何,都是有求而来。所以,真正要谈禅,门前草生三丈。他的心都被外在的东西,被心所法给抓住了,不能回归到自己的心上去。从来没有人说,我要放舍我的烦恼,放舍我的执取,放舍我的负担,我要坦坦荡荡,顶天立地,脚踏毗卢顶上行。找一个半个也不可得。


    历史上,马祖禅师座下出了83位大善知识。


    其中有一个是猎人出身,叫石巩慧藏禅师,出家前整天打猎。马祖有一天观察到他的因缘已到,出了山门把他截住了,对他说:“这个小伙子干什么的?”他说:“我打猎的。”马祖问:“你一箭能射几个?”他说:“我运气好能一箭双雕。”马祖说:“你不善射,我一箭能射万个。”他说:“彼此都是生命,你哪能伤害那么多呢?”马祖说:“既然都是生命,你何不射自己呀?”慧藏一听,把弓箭折了,随马祖出家。成熟之后说法40年,等了40年,接引了半个圣人,是三平义忠禅师。接引三平禅师之后,又把他的弓箭在法堂上折断,从此不再开堂说法。所以,真正学禅有时让人落泪。

 

机教相扣


    我们看六祖,“远来礼师,唯求做佛,不求余物。”开宗明义,我只要做佛,别的不感兴趣。


    “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做佛?”你是岭南蛮荒之人,凭什么做佛?五祖是栽松道人转世,他能做到入胎出胎都不迷,定功非常深。禅定殊胜,其神通肯定是超出常人的。所以,他肯定知道惠能的根基,有一点玩笑似的,也有一点怜惜似的问这些问题。


    “惠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这就是祖师的风范,一见面是以佛法相见,以禅法相见,不是以琐碎的繁文缛节来相见。师徒之间就是所谓的机教相扣,马上有了心灵的默契。


    “五祖更欲与语,且见徒众总在左右”。五祖想,一上来就单刀直入、直指人心的也不多见,还想再多说几句,但看到其他的常随弟子在身边,不离左右。


    “乃令随众作务。”便让六祖随大众干活去。五祖亦是依寺而住,要僧人自己劳作。

 

不离自性


    “惠能曰:惠能启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未审和尚教作何务?”这些话像宝剑一样直接地破除了我们现在学佛修行中的一些邪见,一些不圆满的心有差别的行。


    “启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我们自心常生什么?常生分别、执取、贪著,整体来说,就是常生烦恼;“不离自性,即是福田,”了义经里面讲:“忘失菩提心而修诸善法,即同魔业。”我们今天的很多作为就是偏离了自性,心外求法。心外求法,修来修去,只是在修人世间的福报而已,种一个未来再修行的远因而已,并没有在根本处扎根。


    我们也要看到,六祖在这里的机锋相见中还没有彻悟,他只证得了“空”的这一面。“性空”的一面在他听客诵《金刚经》时已完全明了,但是“缘起”、“有”的这一面还没有体会到。


    “不离自性,即是福田”,那么我们什么都不作为也可以吗?所以,在这里“空”和“有”两者的不二还不够圆满。


    “祖云: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著槽厂去。”五祖一听,这獦獠好厉害,别说了,去槽厂干活吧。


    “惠能退至后院,有一行者”,行者就是预备出家的人,这时大师也是行者的身份。


    “差惠能破柴踏碓。”五祖寺在山上,没有水碾,一定要用人力把米舂开再煮饭。舂米的设施,是中间固定在支架上的悬杆,一头绑紧一块石头,石头下面有个槽,米就放在槽里;另一边要人扶着一个扶手,脚踩着杆头一下一下地舂米。六祖个子矮,力量小,他为了加重他这边的力量,就在腰上拴了石头。


    现在拴腰石还在广东韶关南华寺藏着呢,希望大家有机缘去那里拜一拜六祖当年的拴腰石。从法义上讲,圣人用过的东西具有加持力。当然,从禅法上讲,“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但是我们出于对古圣先贤的景仰,去看一下能树立起我们修行的信心,建立起对禅法的兴趣,这也是一个方便之处。在这方面是不舍一法的。

 

二见五祖心的沟通


    【经文】


    经八月余日,祖一日忽见惠能,曰:“吾思汝之见可用,恐有恶人害汝,遂不与汝言,汝知之否?”惠能曰:“弟子亦知师意,不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觉。”

 

以生命传承佛法


    “经八月余日,祖一日忽见惠能曰:吾思汝之见可用,恐有恶人害汝,遂不与汝言,汝知之否?”“恐有恶人害汝”,大家想想看,佛门修行人中还有恶人,怎样来看待这个恶呢?这个善恶又如何对待呢?从五戒十善的角度来看,修五戒的就是善人,不修的就是俗人;从二乘教法来看,修五戒十善的人还是有恶的一面;从菩萨法来看,二乘人仍是停留在恶的不圆融上;如果以佛眼观之,菩萨仍有最后一品生相无明,仍然还有恶法。所以这里所说的恶是超越了善恶对待的那种恶,也即是说他的见、他的行还不够圆满。这样来理解就好了。


    我们也要看到另一种情况,就是出家人里面什么人都有,什么背景的人都有。一个人在出家前的性情如何,决定他在修行过程中把佛法变成什么样子。在他没有彻证、大开圆解之前,他会把佛法变成性格的一部分。有些三毒比较炽盛的人出家,他的恶心恶行还是有的。在整部《六祖坛经》中,我们看到专门要来谋害六祖性命、抢夺衣钵的事情就有三处。

 

慈悲与智慧不二


    “遂不与汝言,汝知之否?”从这里看五祖真是厉害。我们经常讲,徒弟找师父学禅难,而师父找一个可以传授衣钵的徒弟更是难上加难。


    “惠能曰:弟子亦知师意,不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觉。”这是五祖和六祖的第二次相见,是一种心上的沟通,不讲禅法。所谓禅、佛法是出世间和世间的不二,是有和无的不二,是慈悲与智慧的不二。如果只有彼处的智慧,没有此处的慈悲,不可能有更多的人走入佛门中来。这里完全是一种慈悲的体现。

 

船子德诚度夹山


    有的禅宗祖师把自己的生命作为一种传承,让弟子以此来承担,船子德诚禅师度夹山善会禅师就是这样。


    船子德诚得法于药山惟俨,与道吾宗智、云岩昙晟是师兄弟,他们各化一方。船子德诚对师兄弟说:“我也没有那个兴趣,我就在一条河边上,整日撑个渡船,随缘摆渡,渡人过河。你们将来碰到有根基的人,请给我指引一个半个,我把先师的禅法交给他,不至于在我这里断了就可以了。”


    夹山本是一方化主,有一天讲法,道吾在座下听了一笑。夹山一听下面有人笑,马上下座,来问怎么回事。一问,知道自己有问题了,立刻解散徒众,不当方丈了,来水边访船子德诚。


    这个公案大家一定要看一看,在《五灯会元》和《指月录》里面描述得非常好。对答机锋的文辞也很好,像“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饵,满船空载月明归”,“垂丝千尺,意在深潭”等等。这一番对答,解决问题了,夹山告辞,频频回首,像是还有点疑惑。船子为了给他以足够的信心,告诉他佛法、禅全部在你那里了,没有什么秘密在我这里,就覆船入水而逝。


    这是以生命来传承、承担禅法。

 

传承禅法


    【经文】


    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迟滞;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抡刀上阵,亦得见之。”


    这一段是下面两个偈子的由来,两个偈子高低上下的起因也是由此而来。禅法传承的故事就要在这里上演了。如果我们把它当成一场戏,而不是经书,那是非常热闹的,极富戏剧性。

 

取自本心言下须见


    “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五祖有一天把大家召集来。


    “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没有般若智慧的指导,没有在自性上建立起来,就算你如何地打坐修定,也只是死后升禅定天,不能出离生死。


    “自性若迷,福何可救?”自性迷失了,“福”是救不了的。所以一定要在般若、在智慧、在自性中求。


    “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不要依赖旁人,找到自己的本心、般若之性。


    “各作一偈”。自性这种东西非青黄赤白、非大非小、非内非外、无来无去、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如何又要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呢?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一切的安立都是佛法的显现。当我们的心明白了之后,“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都在宣传佛法,都是禅的具体体现,所以,文字仍然是禅的一个表现方法。


    “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如果你明白了佛法的大意,衣、法都付给你。


    “火急速去,不得迟滞。”马上就去,不能问我,也不能请教别人,都得看取自心的般若智慧。


    “思量即不中用。”一思量即是落在第二念,若落在第二念就不对了,要看在第一念当下即是的那个东西。


    “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抡刀上阵,亦得见之。”真正见性之人,即使在战场上抡刀上阵,他也不迷失自己。在任何地方他都能清楚地知道这件事情,不再有任何的疑惑。

 

神秀呈偈 不见本性


    【经文】


    众得处分,退而递相谓曰:“我等众人,不需澄心用意作偈,将呈和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现为教授师,必是他得。我辈谩作偈颂,枉用心力。”诸人闻语,总皆息心,咸言:“我等以后依止秀师,何烦作偈?”


    为什么六祖能得法而其他的人不能得呢?这些人没有那种承担精神,没有人能说“我在就有佛法在”。


    “诸人闻语,总皆息心,咸言:‘我等以后依止秀师,何烦作偈?’”这种懒惰、懈怠都出现了。

 

二心对立


    【经文】


    神秀思维:诸人不呈偈者,为我与他为教授师,我须作偈,将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见解深浅?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觅祖即恶,却同凡心夺其圣位奚别?若不呈偈,终不得法。大难大难!


    “神秀思维”,你看,五祖明明告诉他,“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他却在这里思维。


    “诸人不呈偈者,为我与他为教授师,我须作偈,将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见解深浅?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觅祖即恶。”在这里,善恶二法、二心出来了,神秀把这两个对立起来了。衣和法、祖和位是息息相关、性相一如、理事不二的,他却把理和事打成两头了,所以他不能得祖位。


    “却同凡心,夺其圣位奚别?”在这里没有圣凡对立之法,我得了这个法,那么整个佛法的传承就由我来承担。


    【经文】


    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间,拟请供奉卢珍画《楞伽经变相》,及《五祖血脉图》,流传供养。神秀作偈成已,数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身汗流,拟呈不得;前后经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秀乃思维:不如向廊下书著,从他和尚看见。忽若道好,即出礼拜,云是秀作;若道不堪,枉向山中数年,受人礼拜,更修何道?


    “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间,拟请供奉卢珍画《楞伽经变相》,及《五祖血脉图》,流传供养。”大足石刻也好,敦煌、麦积山的壁画也好,都有《楞伽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的变相(经变),这是一种民俗化的艺术,更容易为参观者、为老百姓所认同和了解。《五祖血脉图》也就是禅法的传承,这是从绘画艺术上来展示。


    “神秀作偈成已,数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身汗流,拟呈不得。”想想他的这种恐惧、担忧、不安和不肯定,自己犹豫不决的那种心态,真正是难过。

 

顿悟和渐修


顿悟和渐修——修行的一体两面


是夜三更,不使人知,自执灯,书偈于南廊壁间,呈心所见。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我们的身好比是一棵觉悟之树,心好比是具备鉴照作用的一台明镜,时时勤拂拭,不要使它惹上任何尘埃。


    说实在话,《六祖坛经》乃至后来六祖创立的南禅顿悟法门,和神秀在北方创立的渐修法门,这两者不是对立的,是修行的一体两面。六祖是让我们从见地上、般若智慧上先透出来,在见地上先大开圆解,然后具体的行为还是要这样做: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所以大乘是最上乘的基础,彼此之间没有冲突。

 

禅的意趣


禅的意趣——强调见地和智慧


    【经文】


    秀书偈了,便却归房,人总不知。秀复思维:五祖明日见偈欢喜,即我与法有缘;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业障重,不合得法,圣意难测。房中思想,坐卧不安,直至五更。


    “秀复思维:五祖明日见偈欢喜,即我与法有缘;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业障重,不合得法,圣意难测。房中思想,坐卧不安,直至五更。”前面神秀一十三度呈偈不得,书写之后,回到房间,还在房中思维,五更天亮了,还没有睡着呢。


    这还是因为见地不到,所以心中有挂碍,有挂碍故,所以有恐怖,就有颠倒妄想,辗转反侧,思来想去,千般思量,万般计较。诸菩萨尽共思一佛智尚且不得,我们普通人思维一个独觉人的智慧也是不可得。


    我们可以身临其境地设想一下:不能把祖位传给两个人吧,总得有个谁优谁劣,在顿悟和渐修的不二之中要找出一个抉择和次第。而从禅的意趣来讲,还是要强调见地和智慧,因此六祖能够胜出,这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渐修之法 清净三业


    【经文】


    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不见自性。天明,祖唤卢供奉来,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忽见其偈,报言:“供奉却不用画,劳尔远来。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即得见性。门人诵偈,皆叹善哉。


    “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不见自性。天明,祖唤卢供奉来,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忽见其偈,报言:‘供奉却不用画,劳尔远来。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五祖后面说神秀没有入门,但并没有否认他这种行持的方法,“依此偈修,免堕恶道”,身口意三业可以清净。


    神秀大师离开五祖之后,到了湖北当阳玉泉寺,就在那里住下。他被武则天请到长安,成为两京化主、三帝国师,后来也把身口意的修持提到了义的层面上,在后面的《机缘品》中会提到。但这个时候他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


    “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即得见性。”这也能见性,但却是渐修之法。


    “门人诵偈,皆叹善哉。”大家听了都很欢喜。

 

若见本性 言下相应


    【经文】


    祖三更唤秀入堂,问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实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


    “祖三更唤秀入堂,问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实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他上来还是心里底气不足,不像五祖和六祖那样心有灵犀,没有多疑。


    【经文】


    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汝且去,一两日思维,更作一偈,将来吾看。汝偈若入得门,付汝衣法。”神秀作礼而出。又经数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犹如梦中,行坐不乐。


    五祖的著述不多,语录里面记载也不多,但是《坛经》里教授弟子时的这些记载,真是了义精当。就这几句话,足够我们受用了。


    “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五祖说你这偈子没有见性,到了门外,未到门内。说他到了门外,是说他的路没有错,就只差那个门槛没有迈进而已。


    “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尽管他的方向是对的,但终究没有迈入这个门槛,于无上菩提仍然是了不可得。


    “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言下即当下,见到自己的本性不生不灭。


    “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不是别人给你见,也不是佛给你见,是念念自见。

 

理事不二 体用一如


    “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前面讲的可以说是体,这里“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可以说是用。包罗万象的每一法都是佛法,没有不是佛法的,因为佛法是不二之法。“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你的心一切都回归本体了,自然“狂心当下歇”、“万境自如如”。你的心跟这一切不再有对立,你的心不再有波动,包罗万象之宇宙,外在迁流的生住异灭的外相,也就生处不见生,灭处不见灭,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我们讲到参禅这一法,要继承优良传统,但也要抛弃那些繁缛的微末细节,不要把精髓给丢失了。如果只在形式上用功,那就用错了心。


    “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这一段,希望各位都能够像背诵《大悲咒》一样地持诵,天天念诵。念,就有一种力量来熏。这就是用真如来熏我们的妄念。尽管自己在理上还不能明白,还不能接受,但是我们不断熏习,熏染得久了,也会突然有一天豁然开朗,“万境自如如”,“不生不灭”,“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真的是这样子,有这个作用,好好体会这一段。


“‘汝且去,一两日思维,更作一偈,将来吾看。汝偈若入得门,付汝衣法。’神秀作礼而出。又经数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犹如梦中,行坐不乐。”这样差不多把神秀大师的偈子讲完了。他的缺失、他的可取之处都在这里讲到了。

 

六祖得法偈


    《六祖坛经》是中国佛教真正的宝中之宝,学会了它,熟习它,精通它,对我们修行学佛、打坐参禅,对我们做人做事、处理人际关系、安排工作都会有莫大的助益。即使抛开这一切,仅仅从中国传统文化来讲,了解《六祖坛经》,让我们开卷有益,对开启我们内在的认知能力也很有帮助。

 

惠能闻神秀偈


    下面继续看:


    【经文】


    复两日,有一童子于碓坊过,唱诵其偈。惠能一闻,便知此偈未见本性。虽未蒙教授,早识大意。遂问童子曰:“诵者何偈?”


    童子曰:“尔这獦獠不知。大师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传付衣法,令门人作偈来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为第六祖。神秀上座于南廊壁上书无相偈,大师令人皆诵,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


    在这一小段中,序幕拉开了,越拉越大,真正的主角登场了。前面说了,五祖一看神秀的偈,说他路对了,但是没有入门。说他“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让他回头再去思维。结果神秀大师怎么样呢?“作礼而去。又经数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犹如梦中,行坐不乐。”他的这个心理我们可以体会得到,便是如坐针毡那种难受的滋味无疑。


    “复两日,有一童子于碓坊过,唱诵其偈。”这样又过了两天,一个小“童子”,“童子”就是在寺庙里边还没有出家的,或者出家是小沙弥,年岁还比较轻的。“于碓坊过”,就是六祖舂米的地方。“唱诵其偈”,唱诵就是反复吟唱,没有固定的腔调,可以浅唱,可以低吟,可以高声,随自己的心性和意愿。如果大家共住在一起,共修共行,那就有一个统一唱的模式,如果是自己修,就不需要必须遵从哪种唱法,能按照自己最相应的、最喜欢的一种唱法就好。


    惠能一听,“便知此偈未见本性”。惠能大师真是自性常生智慧啊,他一听就知道了。


    “虽未蒙教授,早识大意。”虽然没有人告诉他,他早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遂问童子曰:‘诵者何偈?’”他问童子,所诵的是什么偈语。


    “童子曰:‘尔这獦獠不知。大师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传付衣法,令门人作偈来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为第六祖。神秀上座于南廊壁上书无相偈,大师令人皆诵,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童子说:你这个南方的野蛮人,五祖早就说了,世人生死事大,想要把衣法传付给人,让我们这些门人都作个偈子,看谁要是开悟了,明了了自心本性的问题,就把衣法传给他,成为第六代的祖师。这个偈子是神秀上座作的,写在南廊壁上,五祖就让所有人唱诵这个偈子。“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


    神秀大师所说是大乘法,是了义法。所以说“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从道的次第来讲是没有错的,但是从禅法来讲,它是不入门的。因此要懂得大乘和最上乘之间的差别。

 

生命平等


生命平等——诸法缘生其性本空


    【经文】


    惠能曰:“我亦要诵此,结来生缘。上人,我此踏碓八个余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礼拜。”童子引至偈前礼拜。惠能曰:“惠能不识字,请上人为读。”


    时有江州别驾,姓张名日用,便高声读。惠能闻己,遂言:“亦有一偈,望别驾为书。”别驾言:“汝亦作偈,其事稀有!”惠能向别驾言:“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


    惠能说:“我也想诵诵这个偈子,结个来生缘。上人哪,我来这踏碓八个月了,还没到过堂前。我又不认识路,麻烦上人引领我到堂前拜读。”童子就引他至偈前礼拜。惠能又说:“我不认字,再麻烦你帮我读读。”


    “时有江州别驾,姓张名日用,便高声读。”“江州”是现在的九江,《琵琶行》里面有“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句子,那首诗就是白居易在九江所作。“别驾”是个官名,他姓张,叫“张日用”。


    “惠能闻已,遂言:‘亦有一偈,望别驾为书。’”他便高声读,惠能听已,马上就说:“我也有一个偈子,‘望别驾为书’”,请别驾帮我写出来。


    “别驾言:‘汝亦作偈,其事稀有!’”张日用说:“呵,你作偈子真是稀有!”他一副瞧不起人的样子。


    “惠能向别驾言:‘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惠能大师的智慧真是机锋大利,立刻说“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


    六祖从听闻人家诵《金刚经》,一直到初见五祖,二见五祖,接下来就要三见五祖了,他出言下语,句句都没有离开佛法,没有离开“自心自性”。所以他教育人也好、阐述自己的见地也好,都是单刀直入,不留余物。就像《永嘉证道歌》里所说:“直截根源佛所印,摘叶寻枝我不能。”


    惠能说:“欲学无上菩提”,想要修学无上的菩提之本,“不得轻于初学”。为什么呢?“下下人有上上智”啊!六祖大师本人就是这样一个最出色的代表。“上上人有没意智”,我们也看到很多所谓的“上上人”,那些聪明人,像神秀,作为上座弟子,领众熏修,带领一千多个人,应该是聪明人,但是他却不明白这个无上的自心之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的所谓学业有成之类的人,实际上他只是聪明,并没有智慧,所以叫“没意智”。


    “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轻人就有无量无边罪。释迦牟尼佛前生的一生中曾经作过常不轻菩萨。他因为明白了一切众生皆具备如来智慧德相,所以对待任何一个人都说:“啊,你是未来的佛,我不敢轻视于汝。”别人以为他是傻瓜,但是他一直就这样奉行下去。大家可以好好地看一下《法华经》里面的常不轻菩萨品。


    所以轻人就有无量无边的罪,真是这样。我们不知道眼前这个人是什么样的来历(他的本记),也就是说,我们并不知道他是哪个国土的菩萨、罗汉来应化在我们这个人间的,他只不过显现一种我们瞧不上的方式,而我们轻视他,那真是有无量无边罪。就算他是一个普通的人,我们轻视他,罪过也是无量无边的。因为作为一个生命,仅仅只是作为一个生命来讲,生命本身,跟学位、财产、地位、才华、修养等是不相关的。那些都是生命过程中的附属品。生命本身,人和人,人和其他任何的有情生命,乃至人和自然的宇宙万物,都是平等的。为什么都是平等的?因为我们都是从诸法缘起而生,本性皆空,都在无常无我的自然法则之中,按着自己的业力,而变动、波动的。从生命的本体来讲,大家都是平等的,因此不可以轻视任何人,轻视就有罪。在《百法明门论》中也讲到这种轻慢之罪: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等这都是罪,所以说学佛之人要避免这个慢,千万不要有一种贡高我慢之心。

 

众人推出


众人推出——张日用为六祖书偈


    【经文】


    别驾言:“汝但诵偈,吾为汝书。汝若得法,先须度吾,勿忘此言。”能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个别驾,立刻说“汝但诵偈,吾为汝书。汝若得法,先须度吾,勿忘此言。”你们看,这些人都很势利。但是,一方面说明他势利,另一方面也说明张日用也是有大根基的人,他一听六祖教训,没有烦恼,没有说:“你骂我?就躲离了你个臭和尚,你个南蛮子能怎么样?”他没有这样,而是说:“汝但诵偈,我为汝书,你若得法,先须度我。”他马上就能够心下明白六祖是个了不起的人。


    把六祖推出来的这些人,先是诵《金刚经》的客人,然后是给他十两金子安养老母亲的人,然后是五祖,能够见识到他。从次第来讲,第四个,就是这个张日用,为他写偈子,让他“勿忘此言”。

 

自性本空 念念做主


【经文】


惠能马上说: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真的是这样,如果有一个菩提树的话,那么它就不能够遵从“性空”这个法则了。本来我们的自性是空空荡荡不存一物的,又哪里来个身是菩提树呢?心尚且不可得,这个外在的树就更不可得了。所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一切皆空,这个大家要好好地体会。


    《楞严经》里讲到:“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


    一般人总认为周围事物是真实不虚地存在着,然而实际上,我们看到的事物,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草木虫鱼,乃至各种自然现象、形形色色的人们,都处在一种极快速的生灭变化之中,都是在性空而又缘起的状态下,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当下就了无一物可得。


    我们的身心也是如此,前一念的身心跟后一念的身心,应该是截然不同的。就像我,前后一念已不是一个相同的明奘了。但是后一个明奘跟前一个明奘是相似的明奘,他不是一种完全的克隆、照搬、复制,但有一定的连续性。虽然有一定的连续性,又不是完全雷同。


    为什么禅宗讲要“活在当下”?“活在当下”就是讲要我们念念都做得主。每一念之间都是我来做自己的主人,做心的主人,不是随外在的一个染缘起念,而是随真如而行,生命当下就是要这样。所以,这个偈子真正是一个无上之偈!把我们的心性的本体,和盘托出,没有任何遮掩,完全告诉我们了。


    大家想想看,在今天,也同样能够认识到这个道理,也能够体会到这个道理。

 

人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人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经文】


    书此偈已,徒众总惊,无不嗟讶。各相谓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祖见众人惊怪,恐人损害,遂将鞋擦了偈云:“亦未见性。”众以为然。


    “书此偈已,徒众总惊,无不嗟讶。”这里说众人那种讶异震惊的状态。


    “各相谓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什么时候獦獠是一个肉身菩萨啊?什么时候他就这样厉害了呢?不能以貌取人啊!


    孔老夫子,作为一个大教育家,也上过这样一个当。“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这个成语就是从孔老夫子来的。以貌取人、以言取人,失之谁呢?


    我们都是一样的,人生都是学习的过程。直到我们成佛了,一切智,三身四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都现前了,才可以说学习的过程结束了,否则我们都总是在学习的过程中。

 

中国佛教的特色


中国佛教的特色——精英佛教服从权威


    “五祖见众人惊怪,恐人损害。”学佛的人,尽管同在学佛之中,但是在没有证得人空、法空之前,见上的差异还是有的,见上的差异导致行为上的损害也还是有的。所以“恐人损害”。


    “遂将鞋擦了偈。”马上脱下鞋来把偈擦了,说:“亦未见性。”“众以为然”。这个情节很有意思。中国佛教一直是一种精英佛教,而不是像佛陀在世时僧团和合的僧伽。尽管我们都熟悉的《三宝歌》中的“僧伽众中尊”,是和合的,但事实上,中国佛教是一个精英佛教。从五祖这里就看出来了。五祖一句话,拿鞋一擦,“亦未见性”,大家“众以为然”,就没有人敢站出来,给他五祖一个耳光,说:你胡说!这明明是见性之语,你为什么就要擦了呢?没有这样的人,大家都不吭声。出于对权威的尊重,因为权威说了一句什么,大家就不敢再否定。到今天,这种情况也是一样。比如某一个说法,在法脉、佛法的传承上,明明是经不起推敲的,也经不起佛法的三法印乃至大乘实相法印的印证,但是只因为是某一个权威者、某一个高僧大德说了,它就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是对的。相反的,有很多人,明明他的见地是正确的,因为他名声地位不够,他的见地就不能够被大家认同。这是中国佛教特色,也是与中国佛教成功之处相一致的。一法利,必然一法弊。不可否认,服从权威是中国民族特性的一种显现,在《六祖坛经》里这些特色也都表现出来了。

 

三见五祖 传顿教法


    三鼓授法


    【经文】


    次日,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语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乃问曰:“米熟也未?”惠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心在法上 境随心转


    “次日,祖潜至碓坊。”五祖悄悄地来到碓坊。


    “见能腰石舂米。”见到了惠能,腰里绑着石头舂米。六祖个子小,为了踏得动舂米的石硾,在腰上绑了一块石头。


    “语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当如是乎?”是这样子的吗?求道之人确实是为法忘躯,真正为法忘躯的时候,他的心思完全贯注在那个法上了,生理也会受影响,身躯不会受什么太大的伤害,这就是“一切唯心造”的道理。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修道人虽然做出很极端的行为,可是身体不会受到伤害。相反呢,有些人因为心不专一,所以在做一些事遇到有问题的时候,就会给自身的生命、身体带来伤害。


    前一段时间我看到报道,说一个外国人,吊在高空中的笼子里,断食几十天,那是拿生命来开玩笑。如果他不懂得东方古老的养生之学——吞日、吐纳、瑜伽,道家的丹法,佛家的止观、禅修,只是靠意志力在忍受,那么必然导致脏器的衰竭,把生命力提前耗尽了,这是非常危险的。


    真正求道之人,当他的心完全在法上,就不会有这个后遗症,就在于“一切唯心造”的道理。这里面有极科学的道理,佛法是实践之法,是实证之法,是科学之法。

 

证得空有不二


    “乃问曰:‘米熟也未?’惠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五祖是湖北黄梅人,六祖是广东人,按他们的口音,“犹欠筛”,就是“犹欠师”,“筛”就是老师的意思。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五祖知道慧能明白了,击碓三下,走了。


    “惠能即会祖意”,惠能马上明白五祖什么意思了。


    “三鼓入室。”三鼓是什么时间呢?寺庙里面,晚上临睡觉了,先是击三通鼓敲三遍钟,然后再击三通板,大家就都睡觉了。所谓的晨钟暮鼓,就是这个意思。一听到三通鼓,大家就都回到自己房间了,这个时候,六祖悄悄地跑到五祖这里来。


    “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五祖用袈裟一围,把房间里的光亮围住了,让人家看不到屋里面有亮光。


    “为说《金刚经》。”五祖专门为六祖说《金刚经》。


    “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能言下大悟。”在这个时候六祖才真正是大彻大悟。从前他听客诵《金刚经》,证得了空性。在这里,“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证得了“空有不二”。


    “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一定要有这一句!言下大悟!悟个什么?我们这些学禅的人,在这里面可以用下心,就是用心体会——悟个什么?我们平常老说祖师开悟,到底悟个什么?一切万法,不离自性。生也好,死也好;有也好,空也好;涅槃也好,轮转也好;因果也好,因缘也好;业力、愿力……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哪里啊?“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天堂与地狱也好,恶人与坏人也好……这一切都在自性之中。他悟得了,但是也一定要表达出来,怎么样表达呢?

 

万法不离自性


万法不离自性——六祖的悟处和用处


    【经文】


    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六祖用这五个“何期”把所悟表达出来,他体会了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祖师禅的前提


祖师禅的前提——自性本净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我们如果明白这一句话了,再来看那些祖师的禅宗语录就能够明白一些了。怎么明白呢?比如说一切皆清净,既然自性清净,那么所谓的轮转等等,都是幻象。既然皆是幻象,我又何必去当真呢?心念见地上一树立起来,当下放下,不是当下现成了吗?之所以有六祖以后的那些祖师们呵佛骂祖的大胆作略,就是因为有这一条做担保。


    有人问云门祖师:“什么是佛?”


    他说:“干屎橛。”


    人家问他:“释迦牟尼刚一诞生,周行七步,脚出莲花,天龙吐水,然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是真的是假的?”


    云门说:“我若在时,一棒打杀了喂狗!”


    人家问:“你是个和尚,是佛祖的弟子,你凭什么要打杀他?”


    他说:“我贵图天下太平啊。”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既然自性“本自清净”,根本没有这些染污,那么被染污的是什么?是这些幻象。幻象看破了,放下了,当下回归到本体,就安住在本体之中,回归到自性,它还是清净湛然,一尘不染的。既然是这样子,又何劳释迦老子出世呢?因此,我们经常参阅祖师语录的,可以在这些方面,好好地体会体会。禅宗的语录,基本上都出在六祖的门下。前提在这里边都有了。

 

万法之本 无生灭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大家想想看,从数学上、从因果律上、从物理学上的反作用力来说,假如自性是一个生灭的东西,那么以一个生灭之法,求得一个不生灭,是不可能的。对不对?生灭的是万法的幻象,不生灭的是万法的本体。万法的本体是什么?就是一切万法不离的自性,就是我们跟佛无二的真如佛性,它没有生灭。

 

快速成佛法门


快速成佛法门——智慧扎根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自性中善法、恶法、天堂、地狱、了脱、出离、束缚、牵缠……这一切都具足了。如果我们能够真正体会到这一点的话,就知道原来世间上的这一切都是自性本自具足的,那么,很多的痴心妄想和愤怒不平当下就熄灭了。这就是智慧的力量。


    光有禅定的力量是不够的,禅定是一种压抑、压制、压服的状态,它不能够根除烦恼。然而智慧一扎根一产生力量,就是穿透烦恼的金刚石,没有什么能够抵挡。你一下明白了:“哎哟,原来轿车,我自性中有;美女,我自性中有;涅槃,我自性中有;极乐、天堂都在我的自性中具足……我还有什么可求的呢?”当下心安!那些跳动的幻象悉归宁静,始觉和本觉合二为一,回归到我们的本体真如佛性之中安住,归家稳坐,这就是学禅。这为什么叫顿悟呢?就在这一念之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放下妄想的时候,放下我们的凡夫知见的当时,圣人的知见就立起来了。圣人的知见立起来了,而又不执著是圣人的知见,这个就是了。所以说真的是快速成佛法门。

 

自性体空 而无动摇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自性本空,既然是空,就没有什么能够干扰它,是不可能动摇的,可能动摇的是缘起之相。

 

根本的佛法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最后一句是最根本的,把佛教的一切都概括进来了。我们的自性是本空的,能生万法,随染缘,就是三恶道、六法界;而随净缘就是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和佛。这世间,没有什么再能超过这一句话了——“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


    【经文】


    “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五祖一听,马上给他授记,知道他是真的大彻大悟了,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是啊,如果是“不识本心”,学法学了半天,干什么呢?盲修瞎练还算是好的,实际上很多人,欲升反坠,苦不堪言。本来是追求解脱的,结果因为见地错误,“不识本心”,学来学去,学成一个二法、心外求法。

 

自性做主 万法自备


    自性具足一切善恶,世出世间一切法、有情无情都具足了,那么我们在自性中去求这一切,不是很容易吗?我自性中的恶,我使它销蚀、消灭;自性中的善,我使它发扬光大,培养茁壮。原来,我只要恶念销蚀,当下的地狱就消灭。我只要善念升起,当下的天堂之门就为我打开。这个天堂不是上帝奖赏给我,不是佛祖奖赏给我。这个地狱也不是谁惩罚给我的,天堂之门和地狱之门都是由我自己打开的。


    如此说来,这是多么愉快的一件事!是不是体会到佛祖当年一出世所说的“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谁在做主?我们的自性真如在做主!天上天下哪有超过它的?一旦明白这个了,你还怕什么堕落地狱,还怕什么三恶道?你还恋什么极乐天堂?既然一切都唯我做主,我要怎么着就怎么着。


    这时候本着我们的智慧观察到生命的这种一如性,观察到“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然后体会到生命的轮转——众生由于业力的牵引导致生命的轮转痛苦不堪,慈悲心自然而然升起了。不是刻意地要升起,那是很困难很痛苦的。当你真正体会到万法一如、万法平等,万法都是我自心、自性中的东西了,慈悲心、菩提心油然而生!我跟这一切是不二的,助他既是助己,助己也是助他,约束自己就是帮助他人,那么,戒、定、慧,一念之间就可以完成,就这么简单。所以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禅门修行的次第


    “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佛是个通号,在这里举了三个名字,也挺有意思的。“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十个佛的名字中,为什么以“丈夫、天人师、佛”这三个为代表?


    这是禅门修行的次第。因为叫世尊,那是说他的法身、报身和化身,三者完全俱足了,统一了,人天共尊,所以叫世尊。


    这里叫“丈夫”,人世中,如果一个人,明了了自心自性之法,他做个乞丐,也是个大丈夫的乞丐,做个将军是大丈夫的将军,做个流浪汉是个大丈夫的流浪汉。


    “天人师”,就是天上人间的老师,经常有些禅师会被天人供养。


    “佛”,这个是佛性的佛,是一种法身佛的成就,不是报身佛和应身佛的成就。


    因此《坛经》用这三个名字来代表禅门修行的次第。用这三个称号,说明禅法的修行,明心见性了,在具体的报身和色身的转化上,还是要用一些功夫,真正达到三身一体,那才是法身、报身和化身的圆满,否则只能这样来称呼。

 

传法的责任


    【经文】


    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云:“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听吾偈曰: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

   

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

 

传授衣钵


    “三更受法,人尽不知。”没有谁知道,其实有人知道,谁知道呢?我们现在的人知道,我们看到这本书的人知道了。我们能够听闻到,能够阅读到,能够自己揣测、想像。


    后人因此也作出了很多的演绎,有一个关于六祖的电影看了挺搞笑,也挺感人的,推荐大家有机会一定找来看看。其中有些情节讲他在得法之后,在猎人队伍中,被一个人收拾得不得了,最后以忍辱度过了种种难关。


    “便传顿教及衣钵。”把禅宗一法从三十二祖传给三十三祖。


    “云:‘汝为第六代祖。’”是中土的第六祖。


    “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这是有责任的,不是说传给你了,你就可以睡大觉去了。你既然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要自己护自己的念。“广度有情”,“广度”,不能有选择,不能有差别,叫“广”。“流布将来,无令断绝”,直到今天,我们还有这个禅法,这是当年五祖的交代,他的预言还在应验中。


    “听吾偈曰:‘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我们看《五灯会元》,从释迦牟尼传法给迦叶,迦叶传法给阿难,阿难再传商那和修,一直到般若多罗尊者传给菩提达摩,达摩传二祖,二祖再往下这么代代相传,总是有一个传法偈,比如“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


    在今天,也有这些传法偈,有机会我给大家看我的师父给我们传承法脉时的传法偈,挺有意思的。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下种要有地,没有地,你种在空中,它能长吗?是不能长的。所以,“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前两句是从有的层面讲,后两句是从空的层面讲。空、有,二者完美地结合,空有不二,这就是一心生出来的二门,有门和空门,所以空有是不二的。大家可以自己体会,这个用文字是不好讲的。

 

禅法南流


    【经文】


    祖复曰:“昔达摩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唯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若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能曰:“向甚处去?”祖云:“逢怀则止,遇会则藏。”


    惠能三更领得衣钵,云:“能本是南中人,素不知此山路,如何出得江口?”五祖言:“汝不需忧,吾自送汝。”祖相送直至九江驿。祖令惠能上船。五祖把撸自摇,惠能言:“请和尚坐,弟子合摇撸。”五祖云:“合是吾渡汝。’能云:‘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惠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付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祖云:“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

 

    “祖复曰”,五祖继续说。


    “昔达摩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没有人信。


    “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传这个衣钵,是作为证明,就是相信禅宗一法确实是从西天而来,是真实不虚的,衣钵就是具体的物证,代代相承。


    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法是没办法给你说,到底这是法,还是那是法?“皆令自悟自解”,自己悟得真如自性,自己大开圆解。


    “自古佛佛唯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佛也好,师也好,祖也好,是“唯传本体”,“密付本心”,没有办法告诉你。你拿某一本经也好,拿某个论也罢,不可能看了就能解决生死问题的。


     达摩祖师拿四卷《楞伽经》印心,并不是说你学会了《楞伽经》,就了心了,是“印心”,来看你所解、所悟的跟佛是不是一致的。


    “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衣是争端之事。


    “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五祖因为是栽松道者转世,以禅定生身,所以他的神通是蛮厉害的,他早已观察到因缘,所以对六祖说,衣就不要传了,“命如悬丝”,你马上离开,有人肯定要害你。


    “能曰:‘向甚处去?’”惠能说,向什么去处呢?


    “祖云:‘逢怀则止,遇会则藏。’”到了一个地名有“怀”的地方就停下来,到了有“会”的地方就藏起来。


    “惠能三更领了衣钵,云:‘能本是南中人,素不知此山路,如何出得江口?”他来这八个月,一见了五祖,马上就去舂米了,直到后来得了法,中间从没出过寺院一步,所以根本不知道山路,语言又不通,如何出得江口?


    “五祖言:‘汝不须忧,吾自送汝。’”五祖说,不用担忧了,我来送你。


    “祖相送直至九江驿。”五祖亲自送他到九江驿,就是一个驿站。过去九江是一个比较大的地方,政府官员们为了传达指令,设有驿站,供来往信使和官员休息换马。


    “祖令惠能上船。”祖让惠能上船。


    “五祖把橹自摇,惠能言:‘请和尚坐。’”这里的“和尚”是尊称。


    和尚是“亲教师”的意思,是最尊敬的一种称呼。经常有些出家人,听到人叫他和尚,很不开心。我也经常跟大家开玩笑说:哎呀,人家叫你和尚,是对你最尊敬的称呼,你应该高兴得不得了。他用比他的校长、班主任还要亲切的称呼叫你了。“嘿,小和尚”,那你就是小的亲教师,没有关系。“穷和尚”,那就是穷的亲教师。人家是恶意地说你,你能够欢喜地接受,就行了,根本没有那些烦恼了,很开心。


    “弟子合摇橹。”我应该来摇橹。师徒之间总是机锋相见,佛法相见,禅法相见。


    “五祖云:‘合是吾渡汝。’”应该是我渡你!


    “惠能曰:‘迷时师度,悟了自度。’”佛法最究竟的东西在心,只有惠能才有这个气量和胆魄,把中国的禅法奠定起来。“迷时”就是“师度”,“悟了”就是“自度”。如果我自悟了还是要你度,这个悟还是不彻不透。


    “度名虽一,用处不同。”


    依据自然法则和事物发展的相似性,六祖惠能这样得到“法”,经历了十五年猎人队伍中的磨难后又将“法”传播给他的徒弟们,必然要引发后来法子法孙法重孙们喝佛骂祖的“德山棒”、“临济喝”之类的事情,原因就是有这种“机锋不让毗卢”的顶天立地的气概。


    “惠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付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只该自性得度,这句话又说得有点悲凉。想想看,神秀也好,那些追随五祖修行的人也好,师徒之间,除了以佛法相见外,还能像亲人那样来相见。但是惠能却不能,因为生在边地,长得又丑又矮,语言不通,文化又没有。所以“蒙师付法”,只能是“自性自度”,有点凄凉。


    “祖云:‘如是如是。’”确实是这样子。


    “以后佛法,由汝大行。”以后佛法,肯定会大大地传扬开来。


    “汝去三年,吾方逝世。”可以查阅历史资料,确实是如此。


    “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好,去吧,向南,不要马上开山说法,禅宗一时还难以兴盛起来。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在线MP3] 下一篇六祖法宝坛经浅释[宣化上人]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