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六祖坛经说什么(四)
2011-05-24 21:50:03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明奘法师 【 】 浏览:2189次 评论:0

第二部分


明上座本来面目


    【经文】


    能辞违祖已,发足南行。两月中间,至大庾岭。五祖归,数日不上堂。众疑,诣问曰:“和尚少病少恼否?”曰:“病即无,衣法已南传矣。”问:“谁人传授?”曰:“能者得之。”众乃知焉。逐后数百人来,欲夺衣钵。


    一僧俗姓陈,名惠明,先是四品将军,性行粗糙,极意参寻,为众人先,趁及惠能。惠能掷下衣钵于石上,曰:“此衣表信,可力争耶?”能隐于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动,乃唤云:“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


    惠能遂出,盘坐石上。惠明作礼云:“望行者为我说法。”惠能云:“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明良久,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惠明言下大悟,复问云:“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惠能云:“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明曰:“惠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师也。惠能曰:“汝若如是,吾与汝同师黄梅,善自护持。”明又问:“惠明今后向甚处去?”惠能曰:“逢袁则止,遇蒙则居。”明礼辞。


    “惠能辞违祖已,发足南行。”惠能拜别了五祖,马不停蹄,向南而行。


    “两月中间,至大庾岭。”大庾岭就在现在的韶关以北湖南的最南边——郴州以南的那个地方。


    南华寺山门有一副对联,写的:“庾岭继东山法脉,曹溪开洙泗禅门”。大庾岭,在崇山峻岭之中。洙和泗,就是孔子出生的地方——山东的洙水和泗水。以儒家的推崇来比拟、界定六祖的这个道场,这是最高的推崇了。


    五祖送了六祖归来,连续多日不上堂说法。大众疑惑,即来问候:和尚是否生病或者有什么心事?五祖告诉大家,身体没病,就是衣法已传给惠能,去往南方了。


    “逐后数百人来,欲夺衣钵。”到了大庾岭,之后有数百人来追,欲夺衣钵。人还真是不少。


    “一僧俗姓陈,名惠明,先是四品将军。”那肯定有一定的武功了。


    “性行粗糙。”性格也暴躁,这符合军人的特性,一言不合,拔刀相向。


    “极意参寻,为众人先,趁及惠能。”惠明努力争先,抱着一定要建功立业的那种凡夫的心态追上了惠能。


    “惠能掷下衣钵于石上。”惠能一看,好,把衣钵往石头上一搁。


    “曰:‘此衣表信,可力争耶?’”这个衣是传法承继的表证,你能够凭强力夺取吗?


    “能隐于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动。”然后自己隐草莽中,藏起来,不出声。惠明到了,“提掇不动”,拿不动。


    “乃唤云:‘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这一下,惠明心里边开始反思了。这些人根基都是大利,当下就知道迷途知返,知道自己哪里有了问题,所以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绝对是行得通的。


    “惠能遂出,盘坐石上。惠明作礼云。”惠明马上作礼,不敢再粗行,反而作礼了。


    “望行者为我说法。”看,这真正是为寻法而来了。


    “惠能云:‘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好啊,你既然不是为衣而来,那你“屏息诸缘”。“屏”,除去;“息”,息掉“诸缘”,屏息一切外在的缘。“勿生一念”,想要净心,就什么都不要了,连“想要净”这一念也没有了,当下的心没有对立了,“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呀。


    “明良久。”惠明在这“勿生一念”坐了很久。他平时在五祖身边,应该是有一定的功夫,只是没透而已。


    “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这应该是很有教学的味道,大喝一声,或者是轻描淡写地一声:“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一念不生”,没有善,没有恶,没有是,没有非,没有人,没有法,也没有我与非我……没有这一切对立了,这个时候,“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惠明言下大悟。”又一个悟了。悟了什么?前面讲的六祖悟到“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本无动摇、本不生灭、本自清净、能生万法。现在又是“正与么时”,不思善,不思恶,不生一念,屏息诸缘,本来面目当下现前。


    “复问云:‘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还有点不彻,“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这就可以看出凡夫的心。他已经明了了,但是仍然用的是一种凡夫的心理,以为这个是行者密语密意给他传了一个秘密之外的东西。


    “惠能云:‘与汝说者,即非密也。’”说给你,就不是密了。


    “汝若返照,密在汝边。”让他没有任何的妄想,让他不要出任何离开自性自心之外的旁岔。“汝若返照,密在汝边”,当下即是。


    “明曰:‘惠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个四品将军一旦解决了生命的根本问题、自性自心的问题,不再是一个粗人,智慧马上现前,他就是一个祖师了。


    “今行者即惠明师也。”依法不依人,那个时候,六祖才二十四岁,还没有剃头,是一个在家人。


    “惠能曰:‘汝若如是,吾与汝同师黄梅。’”光是明白了还不行,还要好好护持,所谓保养圣胎。


    “明又问:‘惠明今后向甚处去?’惠能曰:‘逢袁则止,遇蒙则居。’明礼辞。”后来惠明为了避惠能的尊者讳,改名道明。去到江西袁州(现江西宜春)的蒙山住下来。

 

避难说法


    【经文】


    惠能后至曹溪,又被恶人寻逐,乃于四会,避难猎人队中,凡经过一十五载,时与猎人随宜说法。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锅。或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


    “惠能后至曹溪,又被恶人寻逐。”好不容易回到曹溪村了,又被恶人寻逐。

 

诸佛妙理 非关文字


    那个时候曹溪村有一个刘志略,是一个儒士,他的姑姑出家了,叫无尽藏比丘尼。无尽藏比丘尼经常诵《涅槃经》,听说惠能行者来了,跟刘志略交好,就来请教他。惠能说:哎呀,字我都不认识,你给我读一下吧。这位比丘尼生疑:你字都不认识,怎么来解呢?六祖回答得真是厉害,他说:“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无尽藏比丘尼一听,就大为叹服,再请教那些义理,都很透彻。她马上跟村里的人说:这是圣人哪,这是一个大修行人,应该供养。然后大家就发心在那里修建曹溪的寺院。后“被恶人寻逐”,据说放了火,把村子都烧了。


    “乃于四会,避难猎人队中。”后来六祖逃过此劫,跑到广东的四会县。


    “凡经一十五载,时与猎人随宜说法。”这一去就是十五年。因为因缘不到,佛法难行,他又是在避难之中,如果说得多了,传播出去也不好,所以他与猎人随宜说法,看这个人有缘,就随意地点拨一下。


    “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那些猎人真是不简单,想想他们都是靠这些猎物为生,结果六祖都给放了,他们还是让六祖跟他们一起。


    前面说到的那部关于六祖的电影中有一个猎人看见六祖总是放走猎物,就想置他于死地而后快,但是惠能都一一化解了,以忍辱波罗蜜度过这一一的难关。


    “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锅。或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猎人又没有耕种或者干别的,只能吃肉。六祖每次都把菜放在锅边蘸一下煮了吃,有人问,就说“但吃肉边菜”。他不说学佛,也不透露袈裟。

 

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


    【经文】


    一日思维:时当弘法,不可终遁。遂出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


    印宗延至上席,征诘奥义。见惠能言简理当,不由文字。宗云:“行者定非常人。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是行者否?”惠能曰:“不敢。”宗于是作礼,告请传来衣钵,出示大众。

 

直指人心 出语惊人


    “一日思维”具体哪年哪日没有办法知道,但是这一日也可以说是现在啊。


    “时当弘法,不可终遁。”因缘到了,不可以再隐居。


    “遂出至广州法性寺。”也就是现在的广州光孝寺,是一个古老的丛林,有一棵大的菩提树,那棵树现在还在。


    “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这里又一次提到了《涅槃经》。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我们看,这个六祖,从他一出场,从他初见五祖,到15年后出来,每次都是惊天动地的。这也说明禅法的特色,真正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它超越了一切对立,超越了一切繁文缛节,只在最根本的地方——心性上下手、着力、用功。


    “风吹幡动”,以我们常见思维,当然不是“风动”就是“幡动”,但是六祖告诉我们“仁者心动”,就是你的“心动”。


    实际上,这三个说法是在不同的层面上所说的。


    是不是风动?当然风在动。幡是不是也会动?幡也在动。仁者心动没动?仁者心也在动。


    “仁者心动”是根本,“风动”和“幡动”是现象。没有幡,无法显示风在动;没有风,幡也没有显示的作用;那么没有我们的心,又是谁来了知认识这个自然现象呢?这就是在不同层面上的说法。比如给一个小学生讲,是“仁者心动”,他很难体会“仁者心动”,他只能体会到风吹了幡。


    “印宗延至上席,征诘奥义。”主事的僧人印宗法师,马上把六祖请至上席,询问他。


    这一问,见惠能言简意赅,没有任何多余的,不依赖于文字,但是所说皆符合佛理最究竟的法印。


    “宗云:‘行者定非常人。’”你肯定不是一般的人。


    “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是行者否?”莫不是你吗?


    “惠能曰:‘不敢。’宗于是作礼。”印宗法师马上就作礼,依法不依人,那当时就是出家人顶礼在家人了。


    “告请传来衣钵,出示大众。”

 

不二之法


    【经文】


    宗复问曰:“黄梅咐嘱,如何指授?”


    惠能曰:“指授即无,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


    惠能曰:“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


    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


    惠能曰:“法师讲《涅槃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

 

不论禅定解脱


    “宗复问曰:黄梅付嘱,如何指授?”有衣钵表征了,关于禅法的传承,印宗法师还要问一句:在法上,黄梅如何付嘱、指授。


    “惠能曰:‘指授即无,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六祖这么一说,印宗肯定糊涂了。一般学佛的人都会想:佛陀教导说,一个出家人无非就是“禅诵经行”,怎能“不论禅定解脱”?


    南传的比丘们,就是这两件事:禅、诵。打坐诵经累了,就是默默地绕佛,跟我们现在念佛绕是不同的,是一种经行,安静地实实在在地去踏触大地,踏触大自然,去了知心和外法的不二。


    所以印宗跟我们的问题是一样的,“何不论禅定解脱”?


    惠能说:“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


    印宗又糊涂了,“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惠能曰:‘法师讲《涅槃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惠能说:你刚才讲《涅槃经》,里面说“佛法是不二之法”。

 

非常非断

 

    “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要好好地体会这种“不二”。佛性是“非常非无常”,放在“常”了,堕入常见;放入“无常”了,堕入断见。佛法佛性是离开了断常二见,是中道的,所以“是故不断,名为不二”。

   

非善非不善


    “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涅槃经》里面有一品《高贵德王菩萨品》,有上下两部。“如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犯四重禁”,就是犯了出家人的四种根本戒律——杀、盗、淫、妄。“五逆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转法轮僧。“一阐提”,就是把所有的善根都断掉的人。这样的众生,是否断了佛性和善根呢?

   

蕴之与界其性无二


    “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曾有一个人去问一个大禅师,说:“这个小鸟还有佛性吗?”禅师说:“有啊。”问的人说:“既然它有佛性,为什么在佛陀身上拉屎啊?”这个祖师就回答了:“你看,它为什么不去老鹰的嘴下去拉屎呢?这就是佛性的具体表现啊。”在人是人性,在鸟是鸟性,在狗是狗性。


    如果我们把前边这三句话——善与不善,断与常,蕴之与界——完全都明白了,空和有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心性上的困惑没有了,没有什么疑问了,然后下来就是如何保养而已。那真是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修行真正是乐趣了。

 

六祖剃发受戒


    【经文】


    印宗闻说,欢喜合掌,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于是为惠能剃发,愿事为师。惠能遂于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


    惠能于东山得法,辛苦受尽,命似悬丝。今日得与使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会,莫非累劫之缘,亦是过去生中供养诸佛,同种善根,方始得闻如上顿教得法之因。教是先圣所传,不是惠能自智。愿闻先圣教者,各令净心。闻了各自除疑,如先代圣人无别。一众闻法,欢喜作礼而退。


    “印宗闻说,欢喜合掌。”心情踊跃激动的状态完全可以理解。


    “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我说的就好像破砖烂瓦一样,你说的是无上的法宝,像真金一样。


    “于是为惠能剃发,愿事为师。”马上给他剃发。


    “惠能遂于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当年正月十五日,唐朝仪凤元年丙子正月八日,印宗法师明白了之后,普会四众给六祖剃发,二月八日集聚高僧大德为六祖授具足戒。西京智光律师为授戒师,苏州慧静律师为羯摩师,荆州通应律师为教授师,中印度耆多罗律师为说戒师,西印度密多三藏法师为证戒师。


    戒坛是刘宋时代的求那跋陀罗三藏法师所建,建坛时这位印度高僧在坛上立碑预言说:“后世当有一位肉身菩萨于此受具足戒”。


    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印度智药三藏法师航海而来,看到这法坛与石碑,把他从印度带来的菩提树栽植在坛边,并立碑预志说:“一百七十年后,当有肉身菩萨在这菩提树下,开演上乘佛法,广度无量众生,真是传佛心印之法主也。”


    这些在历史上都有记载,这件事情有具体的人、事物、环境的表征。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总结回向


    故事讲到这里,已经把惠能的得法因由全都讲述出来了,也把五祖的教法、神秀的教法、六祖的教法都开明宗义,作了交代,也把六祖的禅风特色和盘托出。至此,真正言下相应、明了本心的、敢于当下承担的人已经开始解决问题了。


    佛法的一切:若识本心,当下现前;若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因此,现在来研究《坛经》,虽然没有证得三身四智,起码有一个根本的见地:哦,原来我心、佛心、众生心是一心!


    既然是这样,我还有什么可以忧愁的呢?佛从来不会离开我,我想远离众生也是不可能的,那么产生爱憎又有什么必要呢?当下爱憎贪嗔不起,当下要修止就有止,要修观,观就现前,所谓止观双运,定慧等持,“随缘消旧业,不复造新殃”,自然就慢慢入道了。


    “一众闻法,欢喜作礼而退。”


    这里也希望大家可以轻松一点、喜悦一点,真正可以把心敞开,而不是肃然起敬,把心拘禁起来,那不是我们的目的。让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把所有的烦恼都放下,得到法喜,得到法的滋润,慢慢地建立佛教的正行。


    下面我们来做个简单的回向:


    愿我们从听闻、理解、修证《六祖坛经》所获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同证无生,同圆种智!

 

般若品第二


    在前面《行由品》中,讲到六祖惠能听闻人家课诵《金刚经》,然后发心到黄梅礼祖,经过八个月余,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偈子得到五祖的认可,传承了禅宗的法脉。从此开创了中国的顿悟南禅,直到今天,禅宗仍以顿悟禅法为主要的传播弘教方式。


    在这一品中开明宗义,也已经讲了五祖禅宗教法的精髓,五祖的教学方式,六祖的教学方式,神秀大师的修学方式,都已经有个全面的交代。那么后边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这就可以看出六祖大师让我们念念不忘自性,心心回归本心的苦心,要切实体会这一层。


    我们来看文章。

 

摩诃般若波罗蜜法


    【经文】


    次日,韦使君请益,师升座,告大众曰:“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智有愚。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吾为汝说。”


    “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


    “次日韦刺史请益,师升座,告大众曰”。第二天,韦刺史又请六祖开示,破除迷惘,开启原有的般若之智。六祖升法座告大众说:“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我们知道“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是梵语。为什么要念这个呢?


    四祖道信禅师当年回到黄梅安住之前,曾住在江西的一个地方。当时贼兵攻城,刚好打到四祖住的地方。四祖带着全城的百姓和部队一起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围城的贼兵就看到城门的四角上有四大天王在守门,贼兵自退。自那以后,四祖道信禅师声名远播,各方礼请,到庐山住了近十年,然后才到黄梅四祖寺开山。这个咒语就有这样的力量。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是真正解决一切生死烦恼的大法。

 

自性般若 本自具足


    “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是人本自有之。’”这句话和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成道说的“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有什么区别呢?文字有差别,但是意趣没有两样。我们每个人本有的觉悟之心、智慧之心、觉悟之智、圆满的菩提,谁也不欠缺什么,在圣不增,在凡不减。


    “只缘心迷,不能自悟。”不是菩提隔我们,不是佛远离了我们,而是我们自己心迷,不能自悟。那么,迷了怎么办?


    “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就是需要有一个好的老师告诉指导我们明心见性之法。


    “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般若有几个层次: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口念般若”,是停留在文字般若的层面上。如果能起到观照,闻思对应自己的日常生活,对照自己的身口意三业的行为,这就是“观照般若”。如果能够达到“实相般若”,才是真正的般若,才能解决我们的生死问题。


    “不识自性般若”“口念般若”不是“自性般若”。“般若”不是外在的,是我们自性的,不是佛给的,不是菩萨加持的,也不是求来的,在我们每个人的自性中原本具足,原没有生灭,原没有动摇,原能够具足一切法、生一切法。

 

口念心行 本性是佛


    “犹如说食不饱。”假如我们只是“口念般若”而不识“自性般若”,这就是“说食不饱”,好比一个人饿着肚子,看着别人的馒头、大饼、麦当劳、肯德基,看来看去,只说人家的,却不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所以,“口但说空”,学佛时间虽然久远,始终没有益处。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六祖对《金刚经》非常熟悉,听《金刚经》而悟道,《金刚经》又成为传承禅宗一法的根本经典,他说“如幻如化,如露如电”,这与《金刚经》中的“六如”——“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是同样的意思。


    “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这三个般若融为一体就叫“心口相应”。


    “本性是佛”,我们的真如自性就是佛。


    “离性无别佛”,离开我们的真如自性没有别处去找佛。


    前面有人问,为什么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呢?因为你不识本心,所修的一切行法只是停留在“心外求法”的层面上。


    我们要知道“如是因,如是果”。心是成佛的可能性,一定要在心地心念上挖掘真如佛性和宝藏,把它培育成熟。否则,在心外求法,跟佛和佛性是不相应的。


    不识本心而学法,就好像我们要煮一顿好吃的米饭,但是我们不知道放米。米是成饭的可能性,我们却拿一堆沙子拼命地用高压锅或电饭锅,蒸它、煮它、焖它,结果呢?经过亿万年,它仍然是一堆沙子,因为“沙非饭本”。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说离开我们的自性,没有别的佛可成。

 

摩诃


    【经文】


    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


    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相。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心量广大 犹如虚空


    “摩诃”是大,“摩诃般若”就是大“般若”的意思。何名“般若”呢?下面会讲到。


    “心量广大,犹如虚空。”要好好注意这一段,心是真如自性的本体。但是心的本体,是无法正面描述的,只能用一些否定之法,形容“心量广大,犹如虚空”。


    “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虚空没有边界,所以没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心是方的?是圆的?是大的?是小的?都不是,无法来衡量。


    “亦非青黄赤白。”颜色框不住它。心脏的“心”,那颗肉团是红色的。但实际上,真如自性之心,远离了颜色,青黄赤白都不是。


    “亦无上下长短。”方位也无法来衡量它。


    “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再说它的功能作用:“无嗔”,没有嗔恚;“无喜”,也没有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


    “无有头尾。”这颗心的开始在哪里?找不到。也找不到一个结束。


    结合《大乘起信论》来好好地体会这一段,了解我们的“本觉”和“始觉”,这样才知道我们的“无始无明”。这个“无始”,不是指时间上的无始,而是指我们的任何一个念头一动,找不到它的出处。


    “诸佛刹土,竟同虚空。”我们读《华严经》,诸佛的刹土无边无际,到处都是。我们读《无量寿经》,法藏比丘过去观察各个佛土的清净庄严,然后结合自己修行的本愿创造了极乐世界。在心的本体来讲,诸佛本土,“竟同虚空”,都是一样的。


    “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每个人的真如“妙性”,本来空空寂寂“无有一法可得”。这就自然“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自性真空,亦复如是”。

 

自性真空


    “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这里我们能够真正体会到《金刚经》里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六祖了解一般人的通病,所以他刚刚告诉“本空”,马上怕我们执取,随立随扫。千万莫听说“空”了,“便即著空”,认为“空”才是对头的,说佛法一切皆空。既然一切皆空了,马上工作不要了,恋爱不要了,家庭、事业都不要了,出家遁入空门,这就错了,没有完全圆满地理解“空义”。


    “第一莫著空”,如果“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它是一个死的“空”,不能够起用,我们就感受不到它的真如妙用和灵动了。


    “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相。”“世界虚空”,是指具体的物理世界,自然界的生命和无生命都包含在内。


    “日月星宿,山河大地,全然悉见,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六祖一句话,把无情的、有情的都网罗尽了。


    “世人性空,亦复如是。”每一个人真如自性的那个真空,也是这样。

 

能含万法是大


    【经文】


    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名“摩诃”。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


    如果套用教相来说,体、相、用三大,这一段具体是讲心的体大,能含万法。自性生一切法,所谓的十法界——佛、菩萨、缘觉、声闻、天、人、修罗、畜生、饿鬼、地狱,都包含在这里面了。明白这个道理再看后面“一念觉即是佛,一念迷即是众生”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六祖为什么说,“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呢?就因为“万法在诸人性中”,才能够随缘而起,因业而显现生命方向的定位乃至生死。就因为如此,我们可以是佛,也可以是魔;可以上天堂,也可以下地狱。


    假如自性的本体是实在的,那么它就成为一个“常见”。若是“常见”,天总是天,人总是人,地狱总是地狱,没有修行成佛的可能性了。在这里要体会“空”的妙用。

 

于善恶不取不舍不染著


    “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一切人,“善”也好,“恶”也好,不“取”也不“舍”。一定要体会“取”“舍”两个字。


    “不取”就是在本体上知道善也好、恶也好,都是本性皆空,随缘而起的。“不舍”,是中道,那些恶的,我们要随缘点化;那些善的,随缘赞叹,这就是“不舍”,不离不弃的意思,这才是真正的中道之性。


    “亦不染著”,染著就成为执取。


    “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名摩诃。”看看我们的本体,竟有这样的功能,“故名摩诃”。

 

迷人与邪见


    “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六祖强调一切都要在“心行”上。


    “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我们看到很多人,很多修特异功能或练气功的,都说“空心”,让你的心空下来,一念不生,“百无所思”,不能有妄想,甚至说“想要坐的心”都不能有,“自称为大”。这样的人,六祖说什么?“不可与语,为邪见故”,六祖早就把这类人骂了。

 

般若


    【经文】


    善知识,心量广大,周遍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来去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


    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心遍一切处


    这里具体讲的是心的相大和用大。


    “善知识,心量广大,周遍法界。”既然是“周遍法界”,大家千万要体会,不只是“其大无外”的“周遍”,更是“其小无内”,任何生命方式里,都有我们的心量。也就是说万法、一切的存在、森罗万象的法界都是在这个心量里。


    大家慢慢地来体会,在佛界里面是“周遍”,在一滴水里面也是“周遍”,不是指空间的“周遍”,而是指它在一切处。


    再结合《楞严经》中所说的地水火风“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来看,我们对自然界的很多东西都不会有疑惑,也不会担心和恐惧了。因为心的认知程度到了哪里,就能开发出什么东西,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心性本空 生含万法


    “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要“用”,“了了分明”。“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这也便是心的用大。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怎么体会这个道理?


    什么是“一切即一”?一切万法都在我们的自性真如的空性中,生生灭灭,是不是“一切”都是在“一”里呢?


    什么是“一即一切”呢?就因为心性的本体如此,是一切皆空,所以它能够生含万法。万法是在以空性为基础的缘起下生灭,而产生的自然现象,因此可以说“一”也就是“一切”。


    大家真的体会到这八个字,就可以把那些算命先生一下子全给攻破。运用比量、推论,他们所做的都可以被推翻,因为我们的“一切”都可以用“一”代表,“一”可以产生“一切”,“一切”也可以阐述一个根本的东西。


    “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所以没有谁告诉你:空心静坐,百事不思,万物不想,不去关心这个世事,不去关心外在的东西,就是真修行。不是那样的。


    般若是要灵动、鲜活的,“无所住而生其心”。

 

般若从自性而生


    “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一切般若皆从自性而生”,六祖一见五祖就说:“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未审和尚教做何务?”五祖一听,“这獦獠根性大利,著槽厂去”。当时,法是这样得的。现在六祖也是这样传法。“一切般若智”,都从我们“自性而生,不从外入”。我们一切的智慧都在哪里具备?“三身四智体中圆”,三身四智都从我们的“自性而生”。就因为是从自性而来,不从外求,那么我们只要方法得当,自然而然的,就能够破除那些执取、幻相、无明,而显现出智慧。这跟儒家经典所说的也很相似,和“静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一切从自性出来,不是从外来的。

 

大智大用


    “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所以我们打坐打的就是这个地方,一定要下工夫去体会。


    “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一真一切真”,这里面的意思很难很难讲出来,为什么说“一真”就“一切真”呢?怎么去理解呢?


    《华严经》中说:佛陀足趾按地,结果海印放光。众生一动心念,尘劳先起。在佛的眼里,一切法界都是佛法界;在众生的眼里,一切的法界都是众生的法界,就是烦恼和对立的法界。


    因此就体会当下,当心念进入到无生无灭的本体时,“一真一切真”,由此而生出的妙用大用就是下面的“心量大事,不行小道”,那真正是大智大用,“不行小道”。


    “口莫终日说空。”千万不要口里整天说:空啊,空啊,一切皆烦恼,一切都归于空吧。


    “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就好比一个凡人傻瓜说:我是国王。这怎么可能?

 

当下般若行


    “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为什么“般若”不直接翻译成智慧呢?是因为当时翻译经典有五种情况不翻译,般若就是因含多义而不译。单纯以智慧还不足以解释“般若”,它还包含了超越智慧的其他层面,所以就不译。


    “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这里六祖直接说:不是认知心的本体即见性就够了,而是教你如何去行。


    “一切处所,一切时中”,也就是在此时此地,“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说得真是透彻。


    现在法国梅村的一行禅师,有一个偈子,我也经常唱给大家听:


    我已到了,已到家了,


    于佛土,我安住了,


    在此地,在此时……


    这就是当下。“一切处所,一切时中”,时间、空间全都包括了。由时间和空间而缘起的生命能认知的就是心念,“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所以“不行小道”,不执取身口两支上一些微细的见性。


    一上来就是告诉你:你每一个念头,“不愚”了,行就自然正了。


    所以,“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一个念头,我们失去觉照了,般若就没了;一念智慧生起了,般若就生起了。

 

聪明和般若


    “世人愚迷,不见般若。”这里的“愚”,不单纯是那些傻、迷、痴、呆,很多有聪明学问的人,实际上都被六祖骂尽了。


    我们的聪明、学问、聪辩世智,都是停留在逻辑层面,在对立思维的层面上去开演,而非“般若”的层面。


    区分聪明和般若的一个根本的方法是:一个具备了“般若”的人,他的生活、生命会很洒脱、祥和、舒畅。而一个聪明人,不管外在怎样,他的内心会非常痛苦,他的生活会充满了紧张和焦虑。所以,聪明和般若是不同的。


    “般若无形相”,假如有个形相,那就不对了。


    “智慧心即是。”什么是般若呢?“智慧心”就是般若。


    “若作如是解,即明般若智。”按照这样理解,就知道什么是般若智慧了。

 

波罗蜜


    “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于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流通,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直接的翻译就是“彼岸到”的意思。

   

当下离生灭


    “解义离生灭。”如何是“解义”?如果我们真正明了了当下,听闻、阅读、思考,一下子或者是禅坐中,或者是经行中,或者是读诵中,一念归空,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能所双亡,“解义离生灭”。


    “著境生灭起。”你的知、你的见在任何一个境界上挂钩了,自然就是一个生死,就是一个“生灭”。


    “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迷人口念”,不知道它的真义,不能够“解义离生灭”,而是“著境生灭起”。所以“当念之时,有妄有非”,总是真妄的境界。

 

一念修行


    “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我们也不要念,“念念若行”,“般若”是名“真性”。


    “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悟个什么?行,行个什么?


    所以,“不修即凡”。不修行,跟普通凡夫没有什么差别。


    “一念修行,自身等佛。”我们真正地去体会一下这“一念修行”。


    从十二因缘的缘起来讲,一念一动就是一番生死。我们普通凡夫的生死是分段生死,对圣人来讲是变易生死。所谓变易生死,就是念头一动就是一番生死。


    所以,“一念修行”,你当下安住在佛的状态,自然就是佛,“自身等佛”。如果那一念是愚痴了呢?进入了嗔恨状态,就是地狱;进入了贪欲的状态,就是饿鬼。

 

烦恼即菩提


    【经文】


    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凡夫即佛”,佛本是凡夫做,菩萨本是众生修。


    “烦恼即菩提。”经常有人用这句话教训别人。比如我最近挺烦躁,有人读过《六祖坛经》,就对我说:哎呀,别着急嘛,烦恼即菩提。


    但是要体会到这种妙用,才能转烦恼成菩提。


    当我们会运用般若智慧和般若行的时候,烦恼生起的场所正是正念觉悟的地方。对于一个在烦恼里整天打转、没有机会醒觉的人来讲,烦恼就是烦恼,不是菩提。只有当我们醒觉的时候,烦恼才成了菩提。


    随着我们的修行进一步深入,烦恼越大越显我们的菩提功夫深。


    一般人很多会在这里生起疑惑,说为什么我刚刚在接触佛法那两年里特别顺利,然后修行就开始出问题了。烦恼也多了,逆缘也多了,障碍也多了,身体也会出问题。我经常劝他们不要着急,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时候,不是说你学了佛法之后,一切的顺缘都现前,一切的障碍都没有了,也不是一切的业力都消除了。而是说它要来考验你真功夫究竟有多少,让你在是非之中、烦恼之中打转,看它对我们内心的冲击力还有多大。以前我们能承受10吨的力量不动摇,现在我能承受100吨的冲击力而不动摇。这说明我们正念的功夫已经加深了很多。所以说烦恼即菩提。


    在这里有几个层次,需要慢慢地去体会:


    最初我们在烦恼中不知醒觉,烦恼就是烦恼,不可能成为菩提;然后我们刚刚知道醒觉,知道懂得用正念的力量来根除烦恼,烦恼生起之地就是智慧开显之所;随着我们进一步地修行、进一步地体会,烦恼就真正是菩提了。


    这是三个境界。


    “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处处把我们拉回到当下,处处让我们知道:修行不是在天上坐,不是在山中坐,而是在我们心念中坐。“前念迷,即凡夫”,既然心的本体是这样的,那当然一念迷即凡夫,一念醒觉即是佛。“前念著境”,即是凡夫,“后念离境,即菩提”。


    但是这里没有马上讲到,如何离境即菩提。后面会讲到,要讲无住、无念二三昧。

 

般若用处


    【经文】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


    善知识,我此法门,一法门生八万四千智慧,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赞叹“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智慧到彼岸,是“最尊最上最第一”了。确实如此,佛陀49年说法,其中用了22年的时间来讲般若。这是根本。


    “无住无往亦无来。”“无住”,是不可能住的。三心了不可得,无往也是。“亦无来”,过去、现在、未来都找不到。


    “三世诸佛从中出。”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从般若而生。


    “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就是要“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


    “五蕴”,色受想行识。所谓“五蕴”,就是五种遮盖我们的东西: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烦恼”,修行的根本要对治的不是别的,就是解决烦恼的问题。“尘劳”,是“烦恼”的另一种说法。“如此修行”,肯定会成佛道。


    “成佛道”就怎么样呢?“变三毒为戒定慧”,根本就是这么简单。我们的一心,善用就是“戒定慧”;坏用,流转门就是贪嗔痴。所以是“变三毒为戒定慧”。实际上在哪里变呢?还是转识成智,转贪嗔痴为戒定慧。并不是离开贪嗔痴外,另有一个戒定慧。要明白一切都是在自心中求,在自性中去完善。


    所以,修行很有趣,完全是跟自己做游戏、作斗争,不是向外去求。


    我们经常说开悟了、见性了,见什么性?大家体会体会这一段。


    “我此法门,一法门生八万四千智慧,何以故?”“我此法门”,从一个般若生出“八万四千智慧”。般若是心的本体,岂止是八万四千智慧?为什么呢?因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也就是八万四千烦恼。这里说的“八万四千”,在学教理上有,从什么上生出多少种烦恼,都有很详细的解释。我们也不一定把它当成具体的数字,因为印度人习惯这样表达数目之多。


    “若无尘劳,智慧常现。”《金刚经》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就是一个过河的筏子,是一个除尘垢的扫把。过了河,筏子就该舍了。垃圾没了,扫把就不用了。所以“若无尘劳,智慧常现”。


    “不离自性。”本身就在自性的净土中安住,自性的涅槃天堂之门就打开了。


    所以,“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忆”是回想,“著”是对当下境界的执取。


    “不起狂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在这里,多数都是强调“用处”,体、相、用中的用处。

 

修般若行


    【经文】


    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


    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智小根人闻,心生不信。


    何以故?譬如天龙下雨于阎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草叶;若雨大海,不增不减。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


    譬如雨水,不从天有,元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


    善知识,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长。小根之人,亦复如是。


    原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因何闻法不自开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生。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


    般若之智亦无大小,唯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


    若开顿悟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


    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

 

最上乘


    “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法界即一心,也就是我们的真如佛性。


    “及般若三昧者”,般若三昧就是智慧三昧,智慧之地就是定慧等持。


    “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须修般若行”,“般若行”从哪里入手呢?“持诵《金刚般若经》”,持诵《金刚般若经》就是行般若行。“即得见性”,就能够见性,见真如佛性,见本性皆空之性。


    “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也就是言辞所不能尽。


    “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为什么呢?


    “譬如天龙下雨于阎浮提。”“阎浮提”,佛经上把娑婆世界分成四大部洲:我们是南阎浮提洲,其他洲是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


    “城邑聚落。”“城”是大的地方,“邑”是小村镇,“聚落”就是更小的地方。


    “悉皆漂流,如漂草叶。”下了大雨是这样的结果。


    “若雨大海,不增不减。”但是再大的雨下在大海里,大海也不见有什么不同。

 

本性般若 常自观照


    “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确实如此,小根小智人一听闻,就害怕。


    所以说,“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六祖所接的真正的大上根人、上上根人一下子直契真如实性,而不需要中间的观照般若,也就是悟证同时,一闻即悟,悟了即了,了了即用,用了即舍,“不假文字”。


    “譬如雨水,不从天有,原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这里讲到了科学问题。“譬如雨水”,雨水是不是天上下来的呢?“原是龙能兴致”,当然今天又可以用人工降雨。就尊重祖师和佛教来说、就当时的认识论,对于这个问题是停留在这个层面上。这些科学问题,我们不用管,留给科学家去研究。但是下雨这件事确实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都能够“蒙润”,都能够得到利益。“百川众流,群入大海,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也是如此。

 

迷心外见 是为小根


    “善知识,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长。小根之人,亦复如是。”


    但是千万不要轻忽这些小根之人,为什么呢?“原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他本性跟佛菩萨,跟大智慧人是没有差别的。


    “因何闻法不自开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既然跟大智慧人没有差别,却为什么闻法不能开悟呢?是因为他们邪见、烦恼、障重根深。


    “邪见”有两种,一个是边见,一个是邪见。


    边见是执于两边,或执常见,或执断见。执常见认为愚人永为愚人,智者永为智者。执断见认为这一切须归消灭。


    不懂缘起,不懂生灭之外的不生灭,就是边见。


    在这里批判的“邪见”,是指修行人的,而不是凡夫外道见,是修行人中等根机以下的。“烦恼根生”,就好像大云把太阳给遮住了,风不来,日不现。这里讲小根器的人就是这样。


    “般若之智,亦无大小,唯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根本的“般若之智”是“无大小”、无方位、无青黄赤白、无善无恶、无是无非、无能所能,就是因为众生自心有“迷悟不同”,才有根机的差别。


    “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看看六祖骂人是很厉害的!“迷心外见”,自己的心迷了,在外边去求一个佛。但是大家要体会,六祖骂人归骂人,但绝对没说小根就是错的。跟凡夫、外道相比,小根仍然是对的,只是根性还不够利。所以说小根“迷心外见”,总归他认为有个佛,认为有个佛土,认为有个佛性,认为有个佛果。只是不明白这个佛土、佛性、佛果,都是在自性中求来的,是本有本具的,而向外找去。

 

不执外修 常起正见


    相反“若开顿悟教”,听到大善知识一说,一下就明白了:哦,即心即佛,原来我的心就是佛。“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不从外在的形象、事理上去寻找,而是在“自心”上“常起正见”。


    一个人,也许在家,也许出家,也许看经,也许不看经,也许做一些我们认为是修行的事,也许根本不做任何在我们的眼目中是修行的事,只要他的内心“常起正见”,这就是真正的修行。


    “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禅宗有很多不拘小节、不拘小法的地方,强调的就是心行。但是我们要明白性相不二,理事如如。

 

执相而求 谬以千里


    当年,临济禅师从高安大愚禅师得法开悟之后,又回到黄檗禅师那里。


    临济禅师在禅堂里睡觉,首座在打坐。黄檗禅师来禅堂里勘验,首座告状说:那个小后生在酣酣大睡,三天了,他也不起来。


    结果黄檗禅师怎么样?拿着拐杖就把首座就揍了一顿,说:你不懂修行,倒是后堂那个睡觉的小伙子懂修行。


    今天这个时代,更多的人是执法而求,执相而求,执虚幻的形式而求。


    一个出家人,假如他的早晚功课做得不好,假如他穿得窝里窝囊,形象不整,就经常被广大在家的佛教徒所诋毁,说:这个法师不修行不持戒。所以广大的在家信徒一定要了解这一点。这几年,九华山出的几位肉身菩萨,平时都是窝里窝囊,土里土气,好像不修边幅的样子。虽然我们跟圣人看起来是同在一个空间,同一个餐桌上吃饭,甚至同一个床榻上睡觉,但是实际上我们的空间是不同的。


    千万不能执相而求。执相而求,谬以千里。


    但于内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这就是“见性”,这就是大修行、真修行、实修行。那些依法依律依戒依规而住的做法也是修行,在这样前提下,能够开悟自心,“识自本心,见自本性”,那真正是“人天师范”了。


    所以,“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内外不住”,内不住心,外不住相,“去来自由”。所以要用般若,任何执取都不对——执生不对,执死不对,执涅槃不对,执修也不对,执不修更不对,“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没有差别。

 

顿悟菩提


    【经文】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为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

 

万法因人而有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修多罗”是苏它拉(梵语Sutra),就是三藏十二部的一切经典,一切大德的语言文字开示语录。“大小二乘,十二部经”,就是佛经的十二种类,详细的解释可查查词典去了解。这些“皆因人置”,而安立的,“因智慧性方能建立”。


    “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就是因为如此,假如没有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这里有个科学问题。假如没有人了,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草木溪流、河源泉涧还有没有?科学问题,留给大家去思索。但是话说回来,没有有情,光有无情,有也变成无。这里的有情不只是人,还有其他的生命,一切的有情生命,都包括在内。如果没有有情生命,无情是一个无知无识无记忆的状态。


    所以,“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

 

佛法与宗教的区别


    “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因为人中有愚有智,愚就是小人,智就是大人。这个“大人”、“小人”不是平常意义所说的,而是智慧上的大根量、小根量。


    “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为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


    佛法与宗教不同的地方在于任何一个人,他再迷惑,一旦醒觉了,就是个智人,也就是“大人”,是菩萨、佛。但是宗教不同,宗教教主只有一个,无论你再怎么样做,你只能是信仰者。


    这便区分了佛法与宗教。

 

见真如本性 至灭妄佛地


    【经文】


    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心中顿见真如本性?《菩萨戒经》云:“我本源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开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


    若自不悟,需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


    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望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


    若起真正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六祖是真正了不起的会说法的人,前面自己讲了,后面再来引经据典。虽然他大字不识,但是当内心的智慧生起来,一闻就了义,就知道经文的意思,和我们读了千遍万遍还不解其意,只做个留声机、照相机相比,真是天壤之别、云泥之差。

 

众生与佛 在迷悟间


    “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不悟”,“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如果有禅坐的体会,“一念悟时”,粉碎了当下的能所,粉碎了身心,那一刹那你就能真正体会到一切都是佛。相反,当迷的时候,尽管佛菩萨跟我们同在,我们感受不到任何佛,只感受到众生的东西。所以,一念迷,“不悟”“佛是众生”;“一念悟”,“众生是佛”。


    “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故知万法尽在自心”,那么为什么不从自性中“顿见真如本性”呢?


    这里引经据典,《梵网菩萨戒经》讲:“我本元自性清净”,又来此世界八千往返,为了度众生而已,“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

 

豁然得本心


    “《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即时豁然”,当明本心,当下豁然开朗。“还得本心”,本心原来无欠无余。


    虚云老和尚56岁打坐的时候,人家给他行茶,杯子一接,茶水烫手,杯子落地,当下大悟。作偈云:


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


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来果老禅师木鱼敲下去,突然醒悟了:哦,原来就这么简单呀。佛真的跟我不隔,是因为我的迷,我的邪见、边见,我的断常二见,与佛的智慧相隔,佛却从来没有远离过我。


    佛性从来就在内心,无论怎么流转生死轮回,但这佛性没有离开,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语录经常讲到祖师们明白了就大哭说,真是冤枉!


    我们也是有缘一起来研究探讨《坛经》,也希望无论是从开始听、从中间听还是从末后听,无论是早听、晚听,多听、少听,只要能够听一下“即时豁然,还得本心”,那就真正是起到作用了。顿见真如佛性,直了成佛。识自本心,见性成佛。真的就得到了利益,否则,也不过是听归听,说归说,生死归生死,烦恼归烦恼。那我们仅仅只是在做讲经的运动而已。


    “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六祖在五祖弘忍大师那里,一听“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但是顿见后,五祖并不认可他,而是磨砺他。你明白了“体”或者说“法身”是不够的,还要有报身和化身,要有修行。这就是性相不二,理事如如,这才是圆满的。

 

观自在


    “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让我们这些学道的人,“顿悟菩提”,“各自观心”,不是观别人的心,也不是观佛的心,是观自己的心。


    读诵《心经》260个字,“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观自在”,观自己在不在,自己的心如果是正的,念是诚的,那自己就在。否则,念是妄的,是迷的,是邪染的,自己就不在了,就不能够“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就还是有挂碍、有恐怖,就不能“远离颠倒梦想”。所以诵《心经》也能体会到这些道理。

 

内外善知识


    “若自不悟”,假如自己不行,自己不能开悟怎么办呢?


    “需觅大善知识”,就要找大善知识。


    “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为什么这样说呢?


    “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教化导引你,让你“见性”,见性了之后,就“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一切善法,以善知识发起,因为我们自己常常失去了本心,不知善恶,以善为恶,以恶为善,以不乐为乐,以不净为净,以无常为常,以无我为我,经常这样颠三倒四。


    而“善知识能发起”“一切善法”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过去、现在、未来,十方诸佛,三藏十二部的一切,在我们的自性中,“本自具有”。


    “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假如“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善知识告诉我们:佛在我们自性中有,十二部经在我们自性中有。


    “若自悟者,不假外求。”假如能够自悟者,“不假外求”。


    “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望得解脱者,无有是处。”六祖随立随扫。先说若自不悟,“须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但假如认为只有外善知识指引才能解脱,也不对。


    为什么呢?


    因为内心自有知识,只要自心的正智——始觉和本觉合一就够了。


    “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若取邪迷,妄念颠倒”,假如自心迷了,正念不在,那么外在的大善知识就是佛再来,也是没有办法帮到我们。

 

禅坐中体会般若观照


    “若起真正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这句话要在禅坐中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哎呀,妄想纷飞,一会儿天堂,一会儿地狱,一会儿这个,一会儿那个。“真正般若”,就是想看一看这些妄念是什么。一“观照”,刹那间,“妄念俱灭”,当下息灭。所以只有打坐才能体会出来。建议大家经常练习打坐,有机会一定要参与这些修行。


    “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识自本心,见自本性,马上到佛地,因为当下、那一刹那中就在佛的境界中。

 

般若三昧无念行


    【经文】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


    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


    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了知一切 自在无染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智慧观照,内外明彻”,内是心,外是身,心身外是世界。识自本心,一切都明彻、明白了。“若识本心,即本解脱”,不是外解脱,不是他解脱,是一切在自心中求得。


    “般若三昧,即是无念。”怎么样“无念”呢?


    “何名无念?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假如你能“知见一切法”,心也不“染著”,那是什么?


    那便是禅定中的无想定,感应的结果叫长寿天,长寿天定多慧少,所以并没有解脱,只是定力深。长寿天的众生不知道“一切法”,既然不知道“一切法”,当然心里没什么“染著”。所以一些修行人,看起来有点呆呆傻傻的,也没什么执取,就是因为了知很少。


    “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一定要体会到要有用处。“用即遍一切处”,但是“不著一切处”,要是著了任何一个地方即是染著,即是轮回,即是生死。


    “但净本心”,使自己的本心很清澈。


    “使六识出六门”,眼识出眼门,耳识出耳门,鼻识出鼻门,舌识出舌门,身识出身门,意识出意门。


    “于六尘中,无染无杂”,眼观色,耳听声,鼻嗅香,舌尝味,身接触,意解法——都是了知一切,彼此无杂无障碍。


    “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这样就是无念之行。

 

寂而常照


    “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假如“百物不思”,念绝了,这就是法执。为什么呢?因为它有个动静二相的对取,它执取了静而不能用动,只能寂而不能照。要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才对头。

 

授记与付嘱


    【经文】


    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即至佛地。


    善知识,后代得吾法者,将此顿教法门,于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故,终身不退者,定入圣位。然须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吩咐,不得匿其正法。


    若不同见同行,在别法中,不得传付。损彼前人,究竟无益。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千生,断佛种性。

 

禅法为至宝


    “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即至佛地。”真正明白了“无念法,行无念行”,就“万法尽通”,“见诸佛境界”,“即至佛地”。六祖这样给我们授记,假如我们不认真地践行,真的是对不起祖师,对不起禅法。禅法真正是一个无上至宝,今天这个时代能给我们很大的帮助,让我们一下子就能如佛境界,“万法尽通”,“即至佛地”。这样的修行是很简单、很愉快的一件事情。


    “善知识,后代得吾法者,将此顿教法门,与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故,终身不退者,定入圣位。”六祖在这里交代:后代得到我这个法的人,将这个顿教法门,要传承给见地、认识、行持差不多相等的人,让他们“发愿受持”,像对佛一样,终身不退,将来一定会进入圣位。


    “然须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吩咐,不得匿其正法。”“默传”什么呢?“衣”到了六祖就不传了。“师师密付本心”,“法”则以心传心。“从上以来”,传的就是这个东西,不得“匿其正法”,不可以有所保留。

 

善知众生根基


    “若不同见同行,在别法中不得传咐,损彼前人,究竟无益。”为什么这样说呢?“损彼前人”的意思是说,交给你一个宝贝,你却没有传给一个堪能传授者——这个人不能接受此宝贝——实际上是把前人的东西损坏了。因为,“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千生,断佛种性”。那些小根小智之人,一听这个就很害怕:我不行,我怎么可能呢?我的业障深重,要阿弥陀佛接引才可以。你跟他讲:你的内心就具备阿弥陀佛的可能性,你的内心就是极乐净土。他是不相信的。你再多说,就只会增加他的疑惑和迷闷。


    像这种情况,六祖早就告诉我们说,“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言下相应,“同见同行”,大家就把手同行。不同见同行,就合掌令欢喜,赞叹他的所行——他修密就让他修密,喜欢吃肉让他吃肉,喜欢布施、放生就都随他去。千万不要以为只有禅宗,只有顿悟法门是唯一的,“一真一切真”,八万四千法门,任何一个法门只要对他的机、应他的根,就可以让他到佛地。最多小根小智的人,多走几个弯路,多绕点圈子而已,但是他不会走上邪路。


    所以我们要知道“十大愿王”中的: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


    礼敬诸佛。一切众生皆具佛性,我们要礼拜一切众生。


    称赞如来。如来,如其本来。他是小乘根机,就赞叹他的自了自度,他是个菩萨根机就称赞他的菩萨心。如果知道他是个大乘根机,就一定让他去修顿悟法门。善知众生的根机,才能当一个善知识。

 

无愿随缘


    我们在家人,包括出家人,经常体会到一些东西,总认为自己这个法是好的,并且以一种无限扩张的心理推广,结果导致自己不开心,别人也有很大的压力。


    真正的佛菩萨是无形无所求,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进入寺庙的山门实际是三门,即空门、无相门、无愿门。空门是体;无相门是证的境界;无愿门是行持,真正的没有什么愿望,只是随缘。


无方大道契环中,悲愿高深海岳同。

   
应迹但随缘起尽,千江一月去来空。


    真正体会到这个很重要,这样,我们就不会在“法”上有争执,不会在修持的方法上产生宗派的对立。大家都是佛弟子,都是在践行八万四千法门,息灭烦恼、求得心安涅槃的正法之道上。


    所以,传承了方法以后,想要宣传自己得到的实际受用的时候,要善于观察众生的根机,否则,便是“损彼前人,究竟无益”。

 

人间佛教的根本


    【经文】


    善知识,吾有一无相颂,各须颂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唯记吾言,亦无有益。听吾颂曰:

   
说通及心通    如日处虚空    唯传见法性    出世破邪宗


法即无顿渐    迷悟有迟疾    只此见性门    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    合理还归一    烦恼暗宅中    常须生慧日


邪来烦恼至    正来烦恼除    邪正俱不用    清净至无余


菩提本自性    起心即是妄    净心在妄中    但正无三障


世人若修道    一切尽不妨    常自见己过    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    各不相妨恼    离道别觅道    终生不见道


波波度一生    到头还自懊    欲得见真道    行正即是道


自若无道心    闇行不见道    若真修道人    不见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    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不非    我非自有过


但自却非心    打除烦恼破    憎爱不关心    长伸两脚卧


欲拟化他人    自须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    即是自性现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    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    邪见名世间    邪正尽打却    菩提性宛然


此颂是顿教    亦名大法船    迷闻经累劫    悟则刹那间


    “善知识,吾有一无相颂,各须诵取。在家出家,但以此修;若不自修,唯记吾言,亦无有益。听吾颂曰:说通即心通,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口说心通,“如日处虚空”,二者都明白通达无碍了,就好像日头在虚空中一样,没有障碍,通行无滞。“唯传见性法”,唯传见性成佛之法。


    “法既无顿渐,迷悟有迟疾。”虽然法没有“顿渐”,但是因为“迷悟”的不同,有快有慢,显现在根机上就有顿有渐。


    “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见性成佛之法,一般根性的人无法了解,体会不到。


    “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法法都归涅槃,心心趋向真如,条条大路都指向目的地,也就是“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


    “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一念不正烦恼丛生,一念觉悟烦恼就消失了。


    “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邪正”是对立的,邪不要,正也不要,能所双亡。“清净至无余”,没有比这更清净了。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我们自性本来具足菩提,“起心”是不能找到一个菩提的,起心找菩提就是“妄”。


    “净心在妄中。”真如清净之心本身就在妄念中。妄念也是真如的一个显现,只是它是妄用,不是妙用。体会到“净心即在妄中”,这就是净染不二、真妄不二。


    “但正无三障。”三障:理障、事障、惑障。当我们的内心一正的时候,自然没有这一切的障碍。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作为一个世人来修道,一切都是不相妨碍的。为什么?自心能成一切万法,万法都在自心之中,所以,一切都不相妨。


    “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只看到自己的过失,就与道相符合了。


    “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色类”,凡是我们看得见的都有自己的法门、自己生活的轨迹和方式。“各不相妨恼”,例如在山河大地中,在空空之中,一切的“色类”各有自己的道路,各有自己的生存空间,所以是“各不相妨恼”。


    “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相反,离开我们的心,别去找道,终生不会见道。


    “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辛辛苦苦到头来,还是自我懊恼。因为是心外求法,所以:“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自己没有见到真如本心,又没有契入真如之念,没有这个行法,相当于在黑夜中瞎走,哪里是沟渠哪里是狗屎都不知道,分不清楚,还以为自己是在精进,实际上是“盲修瞎练”。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真正修道的人,看不见世间其他人的过失。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看见他人非了,是自己的见上也出了问题。


    “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心的本体是无善无恶,无是无非,无真无假,无好无坏,所以“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


    “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那真是半个神仙了。


    前面这是说体,然后说用。


    “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我们想要度化他人,自己一定要有方便,不让别人生起疑惑:你说的是真的吗?那就不对头了。“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正如兔子是没有角的,离开世间去找菩提也了不可得。所以“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现在的“人间佛教”的根本都是出在这四句话里。


    “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如果一听闻这个,就豁然开朗还得本心,那就真是OK了!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在线MP3] 下一篇六祖法宝坛经浅释[宣化上人]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