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六祖坛经说什么(五)
2011-05-24 21:50:03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明奘法师 【 】 浏览:2192次 评论:0

第三部分


世间一切与道不相妨碍


    【经文】


    师复曰:“今于大梵寺说此顿教,普愿法界众生,言下见性成佛。”


    时韦使君与官僚道俗,闻师所说,无不省悟,一时作礼,皆叹善哉!何期岭南有佛出世!


    “师复曰:‘今于大梵寺说此顿教,普愿法界众生,言下见性成佛。’”我也愿意大家每次做完法事,做一个这样的回向和观想。“言下见性成佛。”多快啊,直入佛地。


    “时韦使君与官僚道俗闻师所说,无不省悟,一时作礼,皆叹善哉!何期岭南有佛出世!”韦使君和当时的官僚道俗也是一直在修行,但是从来没有听过这么过瘾、这么解渴的说法,当然是赞叹有加:“何期岭南有佛出世!”把六祖当成活佛。


    这一品名为《般若品》,讲般若的体、相、用。


    体、相、用都不离开我们一念真如之心。心的体量是无边际、无大小、无方圆,时空拘不得,大小限不得,青黄表不得,念念通流无滞。“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体会它的用大,体会到心的体、相、用,那么这就是一个圆满的见性。


    假如只认识到它的体大,看到了空,说空,那就不对头。千万不能著空,空心静坐,万法不思,那是不对头的。


    若真修道人,假如相妨碍了,是我们自身出了问题。我们用《无相颂》来对照自己的日常生活——我的工作、我的家庭、我的事业、我的感情甚至婚姻——跟这个道有冲突吗?假如有冲突,是哪里出了问题?不是法出了问题,不是佛出了问题,一定是我的认识上哪里出了问题。由于我的认识出了问题,导致我的行为产生了偏差边见——两边和对立。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能够体会到这个,才可以说我们真正是承载一个大法船,当下见性成佛。“唯传见性法,出世破迷宗”,我们当下就能够进入到心的本体本境,然后就能够直达佛地。此时此地的当下,你就能体会到修行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了!

 

决疑品第三


    《坛经》文字共分十品。


    通过这十品文字,让我们走进自己的内心,由自己的内心而开演出无上的觉性。


    下面要讲的第三品《决疑品》,也是针对韦刺史以及这些大众的常见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今天也是我们经常面临的问题。

 

功德与福德


    【经文】


    一日,韦刺史为师设大会斋。斋讫,刺史请师升座,同官僚士庶,肃容再拜,问曰:“弟子闻和尚说法,实不可思议。今有少疑,愿大慈悲,特为解说。”


    “一日,韦刺史为师设大会斋。”这一品中,韦刺史是请法主。有一天,韦刺史为六祖“设大会斋”。

 

会斋佛事 升座说法


    设会斋在寺院里面是一件很隆重的佛事。


    佛陀在世的时代,如果在家信徒家里面有婚丧嫁娶、开工上梁之类的事情,不是像现在这样,要做什么水忏、梁皇忏、大悲忏、地藏忏。在佛陀时代,都是直接把僧人请到家里来供斋。供完斋之后,如果家里有去世的人,僧人就给他祝福,念诵一些很简短的三皈依。如果是祈福的,一般就是念诵极短的《吉祥经》。那个时候都是用这样简单的形式,不像现在越发展越隆重。


    “斋讫,刺史请师升座,同官僚士庶,肃容再拜。”吃完饭了,“刺史请师升座”,这是很隆重的,不是随便在餐桌上就讲开示。


    在这里就要讲到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大家都说佛法是平等的,那么如果向僧人或者向自己的师父请教问题,是不是简单直接地问就好了呢?在这一品的后边“法不相待”会讲到这个问题。

 

只闻来学 未闻往教


    儒家说“只闻来学,未闻往教”,如果你自己不主动地提出这些问题,你自己的心态不是很澄净,虽然说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但他不会让你觉得这个东西像做传销似的,特地推到你的面前去。佛法的传道者更多的是抱着一种无所谓、无所求的态度——你来了,你问我,我给你讲;你不求,你不问,那我们就对面呵呵,一笑了之。


    韦刺史很懂得这些规矩,“肃容再拜,问曰:‘弟子闻和尚说法,实不可思议。今有少疑,愿大慈悲,特为解说。’”

 

功德在法身中


    【经文】


    师曰:“有疑即问,吾当为说。”


    韦公曰:“和尚所说,可不是达摩大师宗旨乎?”


    师曰:“是。”


    公曰:“弟子闻达摩初化梁武帝,帝问云:‘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摩言:‘实无功德。’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


    师曰:“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功德不在修福中求


    “师曰:‘有疑即问,吾当为说。’韦公曰:‘和尚所说,可不是达摩大师宗旨乎?’师曰:‘是。’公曰:‘弟子闻达摩初化梁武帝,帝问云: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摩言:‘实无功德。’”梁武帝一听就觉得很难过,怎么会没有功德呢? 


    梁武帝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他从已经翻译的经典里面摘选各种各样的经典汇集成《梁皇宝忏》,让大家能够忏悔自己的罪业。他曾三次舍身出家,最后动用了所有政府的官员拿着国库的钱,到庙里把他赎出去。他还曾经下过几道圣旨,要求在汉地,他统治的南朝地域,所有的佛教徒一年三个月禁杀、不准屠戮,要求僧人吃素,同时自己也身体力行在皇宫内吃素。


    汉地佛教的吃素传统可以说是由梁武帝建立并推广开的。


    他做了这么多的事,达摩大师却轻描淡写一句话,完全否定了,“实无功德”。  


    梁武帝也懂得佛法呀,他马上就问,那“对朕者是谁?”谁坐在我面前,谁在跟我说话呢?达摩大师更厉害,回答说:“不识”。两个字,我不认识,不知道。梁武帝一听,话不投机,拂袖而去。


    达摩大师一看,因缘不成熟,骑了头驴就往江北少林寺。他刚刚骑驴走,志公禅师来了。志公禅师就是宝志和尚,梁武帝的国师和好朋友。梁武帝把他和达摩大师的对答跟志公禅师说了,志公禅师说:哎呀,真是圣人啊,达摩大师已达无我之境。


    “对朕者谁”,他“不识”,他已经达到无我之境了。


    梁武帝一听,当面跟圣人错过,马上派兵来追,追到一座山时,达摩大师看到追兵将至,就催促驴子快跑。驴的身体刚过,尾巴还没过,山就合拢,把尾巴夹住了,于是那个山就叫夹驴山,据说现在还有这个山。他骑的那个驴便是断尾巴的。达摩大师到了长江边上,后面追兵赶来,他显了一下神通——一苇渡江,凭一枝苇叶渡过长江,到少林寺后山,面壁九年。


    很多人确实是会产生这样很深的疑惑,尤其是今天,不少人会问:我又布施,又印经,又放生,又念佛,又参加各式各样的法会,甚至参与社会上的一些慈善事业,我有何功德呀?用六祖的话来说,并无功德。为什么这样说呢?在后面讲。


    “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


    “师曰:‘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六祖真的是了不起,他能一下子抓到问题的根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他看这些问题,看这些修行人的困惑所在之处,也是直捣黄龙,不及余物,总是在最根本的问题上阐述。


    “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你“造寺”也好,“度僧”也好,“布施”也好,“设斋”也好,那只能叫“求福”。


    “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福德跟功德是两回事。功德在哪里求呢?“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中求。


    修福是一个有为法、有形的法。有为、有限量、有数目的东西,可不可以跟心的本体比量呢?再用多少有限的东西去叠加,去平方,三次方,多次方,N次方,到无穷尽的方,它仍然是有数的、有量的。心的本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是不受这些有为法的制约。因此以求福德心去做,那真是像仰天射箭,永远也着不了边,所以说功德“不在修福”。

 

功德法身 自性内见


    【经文】


    师又曰:“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


    “师又曰:‘见性是功。’”见到我们的真如佛性——缘起性空的真如本性,这才是功。


    “平等是德。”见到了真如本性,发现了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的时候,我们对一切法不再有任何的执取执著,这才是“功德”。


    “念念无滞,常见本性。”一个念,从前念、今念到后念,都是“无滞”的。  


    《普贤行愿品》十大愿王里所说:“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回向,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念念相续”,这就是《华严经》的修法。


    “念念无滞,常见本性”,很多人在修禅法的时候,为什么不能相应,总要找到一个有所依法才能安心?因为他们没有想到自己的“念念”——前念、今念、后念——之间的空隙都能不留贪嗔痴的余地。


    “念念”之间“无滞”,“用即了了分明”,不用即安守本位,那就是真正的大用功。可能他不怎么打坐,可能他不修边幅,可能他也不去做那些外在的行仪或形式,但是他常见本性,真实妙用。“真实妙用,名为功德。”


    “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我们之所以不能息灭贪嗔痴的烦恼,就是因为对自我的执取太过分了,自我的骄慢、我慢、增上慢太厉害了。佛性真正是平等的,在佛不增一分,在凡不减一点,在地狱也是不减一分。有情和无情所生存和依赖的环境,我们正报的身心,都是平等的,都是符合“无常的、无我的、无自性的、缘起的、不能做自己主宰”这个规律的。一个人的内心一旦生起这样的平等和谦下,“平等”便自然现前。


    “外行于礼”是必然的工夫。尊重自然的法则,用谦和的态度对待人和其他的生命。在满足自己身口意正常需要的情况下,懂得珍惜无情而不会乱用、不会过分糟蹋它。


    “内心谦下,外行于礼”,不仅限于对人,对一切的有情和无情都是一样的。这就是禅宗的修行。让心的每一个念都在最高境界中。那还要那些加行吗?什么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都不需要了。全体起用,当下的心就完全在这个状态。客舍即是途中,途中即是客舍。


    “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六祖真是句句指归!


    “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就像六祖听完五祖讲《金刚经》开悟,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才是空有不二的自性。假如自性不能够建立万法,只能在空中,不能生起妙有和幻用,那么佛教、佛法在这个世间又有什么作用呢?完全没作用。所以一个好的东西,要有用处才算好。如果不能解决我们的生命及身心的实际问题,再好也不是好。


    “心体离念是德”,“建立万法”是有,“心体离念”是空,这就是空和有的不二。


    “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一切身口意的行为,所建立的一切法,有情的或无情的,都“不离自性”,这是“功”;而“应用无染”,是用,是外,是“德”。所以把两边都破除,在中道第一义上去起功用。


    “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真要见性开悟,打坐修行是最根本的功夫。

 

真修功德 常行普敬


    【经文】


    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


    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


    “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真正要“修功德”、见法身,心就不能够轻视任何东西。普贤十大愿王前面两个愿: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礼敬诸佛”,不只是礼敬已经成佛的佛,还包括礼敬一切具备佛性的众生,普敬而没有差别。


    “心常轻人”,一个人心里常常轻忽他人,轻忽外在的一切,以为我有福报,以为我有财产,以为我有地位、权力,就可以随便乱用,轻视他人,这是不对的。


    “吾我不断”,这就是对自我的执取。《金刚经》里面的“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中的“我相”不断,“即自无功”。


    “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自己把自性给染污了,因为没有体会到谦卑礼节,没有体验到自性能生万法又无染无滞,所以产生的是狂妄自大、常轻一切。常轻一切的结果就是:我以什么对待外在的缘,外在的缘就必然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我。这就好比我们做人,我对人轻估、瞧不起,尽管表面上礼节周全,人家也会一样瞧不起你。实际上众生的心都是全知全能的,所谓的差异在哪里呢?“法则无顿渐,迷悟有迟疾”,或迟或疾,悟出来都是一样的。如果轻慢人,结果就是这个样子:我们自己“吾我自大”、骄傲自大,以为别人不知道,实际上别人是完全清楚的。“吾我自大,常轻一切”,就离开了真实的功德。


    “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念念无间”,这就是用功的具体的方法,不可以有一念的闪失。一念迷,佛是众生;一念觉,众生是佛。“念念无间”,“心行平直”。


    “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不是向外去修,不是拿根尺子量别人有多高,不是拿杆秤去称别人有多重,不是拿着佛教的这些清规戒律去称量别人。如果人人都是“自修性”、“自修身”,那么宗派上哪个法高哪个法低的争论就不会有了。我们会真正明白一切法都是缘起之法,本自性空,没有高下之别,没有好坏之分,这样就不可能产生骄慢,就会真正懂得谦下、谦卑,并外形于礼。

 

三轮体空

   
三轮体空——福德与功德的完美结合


    【经文】


    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帝不识其理,非我祖师有过。


    结合《坛经》的前后文字,以及其他所有的了义大乘经典和祖师的禅法,我们知道,“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本心就是我们的真如自性,一定要在自性中去建立功德,而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外在的财布施、法布施,包括讲经说法,仍然是属于福德的事情,不是功德。


    但是“福德”“功德”二者可以完美结合。如何完美结合呢?当我们正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当下能做到三轮体空——内不见是我在做,外不见给什么人做,中间不见所做的任何事情——当下“福德”就变成“功德”。  

    今天,有很多人诵《地藏经》、修地藏法,在《地藏经较量功德品》中讲到,有人花了很多钱去布施,但是功德很小,一生受报,最多三生受报;但有人没做什么事情,可是百生千生万生受福,这是何故?


    佛陀给地藏菩萨讲,我们做的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当下能够回小向大、回因向果、回有向无、回福德向功德,那么你哪怕只是给别人让个座位,哪怕布施一块钱,哪怕一个微笑,这些都通于法界,跟心的本体相应,这个功德都是无量无边的。


    相反,我出了一百块钱,一千块钱,建了个庙,然后在庙上刻上我的名字,什么明奘讲堂、明奘禅堂、明奘寺之类,这么点福报被人家念叨念叨就没了。


    所以这两者是可以完美地结合起来的。但是六祖在这里不讲,是为了让我们更直接地进入心的本体。

 

自性弥陀 唯心净土


    【经文】


    刺史又问曰:“弟子常见僧俗念阿弥陀佛,愿生西方。请和尚说,得生彼否?愿为破疑。”


    师言:“使君善听,惠能与说。”

 

善听


    “刺史又问曰:‘弟子常见僧俗念阿弥陀佛,愿生西方;请和尚说,得生彼否?愿为破疑。’”在今天这是更多人面临的问题:念佛会不会往生西方?


    “师言:‘使君善听,惠能与说。’”我跟你说,不要着急。“善听”,就不会错解佛意。


    今天,也有很多人,天天听开示录音,看讲法VCD,结果越听越看越错。因为他们并没有按照“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的步骤去学佛,听的结果是增加了对法的执取:只有我这个老师才对,只有我这个方法才是唯一的佛法。那就是大错特错、自误误人。

   

除身中十恶八邪,西方去此不远


    【经文】


    世尊在舍卫城中,说西方引化经文,分明去此不远。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即身中十恶八邪,便是说远。说远,为其下根;说近,为其上智。


    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


    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


    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除八邪,乃过八千。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便睹弥陀。


    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得达?


    “世尊在舍卫城中,说西方引化经文,分明去此不远。”在舍卫城,世尊讲了很多关于净土的经典。所谓“西方引化经文”,如《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这三部经典。“分明去此不远”,当时韦提希夫人及五百仕女都看到了阿弥陀佛的金色化身,所以真的是“去此不远”。


    “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即身中十恶八邪。”“身中十恶八邪”,包括我们的身、口、意。“十恶”,身、口七支加意业的三支:身体的杀生、偷盗、邪淫,口中的两舌、恶口、妄言、绮语,再加上贪、嗔和邪见。“八邪”就是指跟“八正道”相对立的“八邪”。正见,则成了不正见;正思维,则是邪思维;正语、正业、正命,则是邪语、邪业、邪命;正念、正定,则是邪念、邪定……身中的“十恶”“八邪”,就是距离的十万八千。


    与十恶八邪相对应的是十善八正道,即:


    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离嗔恚、离邪见。


    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迷人愿东愿西


    迷人愿东愿西悟人自净其心


    “说远,为其下根;说近,为其上智。”一切都是在自性中建立的。


    “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认识真理的速度是有快慢分别的。


    “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这是《维摩诘经》里面讲的,佛在其他很多的经典里也都这样说过,“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六祖的这两句话,是让我们破迷开悟的最高指导原则,要好好地去体会。


    尤其是在修念佛法门的人,先懂得“一切唯心造”、“随其心净,即佛土净”的道理,然后再来念佛,那才会真正的快。念佛是个非常好的方法,但是你一定要明白自心弥陀、自性净土的道理。明白这个道理,往生是必然的。不明白这个道理,往生很成问题。


    “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我们“愿东愿西”,这本身就是一个割裂法。


    “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如果以这句话来要求,很多的念佛人是不可能往生极乐世界的,因为他怀着很大的不善之心——憎恶之念、贪求之心,所以“念佛往生难到”。


    “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除八邪,乃过八千。”“先除十恶”,杀、盗、淫、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贪、嗔、邪见,即是走了十万的路程;“后除八邪”,邪见、邪思维、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乃过八千”。


    “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便睹弥陀。”如果“念念”都能安住在真如本性之中,见到真如佛性,外在的身行又“常行平直”,普敬慈悲,到西方“如弹指”,因为当下即是弥陀!


    “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假如心中不断十恶,那么又有哪个佛来迎请你呢?


    《观无量寿经》的净业三福:第一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是“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大家想想看,现在很多的念佛人不管家庭的责任,父母生病他也不去照顾,只想到往生,只想到念佛,怎么可能往生呢?哪个佛要接引你这样的人呢?所以一定要在内心中驱除“十恶”、“八邪”,然后行“普敬”。


    “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得达?”但是,话说回来,念佛的方法确实是非常好的无上之法。“花开见佛悟无生”,到了那边,悟得无生。

    但是因为心性的本体是构成一切法的根本,西方也是在我们的自性之中。如果现在证得不生不灭的心性本体,在自性中就能见到西方了,所以“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念佛求生”,那确实是路途遥远,很难到达。

 

刹那间移西方于目前


    【经文】


    “惠能与诸人移西方如刹那间,目前便见。各愿见否?”众皆顶礼云:“若此处见,何须更愿往生。愿和尚慈悲,便现西方,普令得见。”


    师言:大众,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人我是须弥。邪心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嗔是地狱。愚痴是畜生。


    善知识,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须弥倒。去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忘,鱼龙绝。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自性内照,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消灭。内外明彻,不异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


    大众闻说,了然见性,悉皆礼拜,俱叹善哉!唱言:“普愿法界众生,闻者一时悟解。”


    “惠能与诸人移西方如刹那间,目前便见。”必要有大智慧和真功夫,才能有六祖这样的自信。净土宗的几个宗师,像庐山慧远大师、善导大师,也没有人敢这样说,刹那间移西方于目前,但是六祖敢说。


    “各愿见否?”你们想见吗?


    “众皆顶礼云:‘若此处见,何须更愿往生?’”这里见到阿弥陀佛,见到净土了,哪里还需要再去往生,去见十万亿国土外的极乐呢?


    “愿和尚慈悲,便现西方,普令得见。”

 

一切在身心中具足


    “师言:‘大众,世人自色身是城。’”自己的色身是个城池。


    “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外边有眼耳鼻舌身五门,里面有意门,这是六门。


    “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心地上,是居于主导地位的。


    “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真如佛性在,身心都在。佛性不在了,或者阿赖耶识不在了,身心也坏而不存了,一番生死结束,另一番生死开始。


    这一段话有点难懂。大家要有一定的佛教常识,名相上的常识要懂得。


    “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观音”和“势至”,是阿弥陀佛的左右两大士。每个人的自性就是佛,自心就是净土,“慈悲”就是“观音”,“喜舍”就是“势至”,所以西方三圣在我们的身心中就完全具足了。


    “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我们“念念无滞”,就是释迦牟尼佛。念念“平直”,就是无量光、无量寿。


    “人我是须弥。”相反,有人我的对立——对我的执取、对他的伤害,就是“须弥”山,高不可攀,就是愚公移山也过不去。


    “邪心是海水。”须弥山和四大海是娑婆世界的主要构成。


    “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我们要在海水中游到彼岸,却被“烦恼”打到水里,然后“毒害”之“恶龙”就要把我们吞灭。


    “虚妄是鬼神。”虚妄、分别、执取、认假为真,就是邪神恶鬼。


    “尘劳是鱼鳖。”“尘劳”也就是烦恼,我们整天在这个“尘”中打转,自然很累很辛苦。


    “贪瞋是地狱。愚痴是畜生。”


    “善知识,常行十善,天堂便至。”一个人死后能否升天堂的根本正因就是“十善”,修十善法就能够上天堂。


    “除人我,须弥倒。”没有人我的对立,一切的高山也就不见了。


    “无邪心,海水竭。”去掉了邪恶之心,海水也就枯竭了。


    “烦恼无,波浪灭。毒害除,鱼龙绝。”


    “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能够体会到“自心地上”的“觉性如来”,“放大光明”,我们就能念念常生智慧,时时都在真如佛性的作用之中。


    “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外照六门”,眼耳鼻色身意六门都是清净的。“六欲诸天”,按照佛教的说法,有二十八重天:六欲天、色界十八重天、无色界四层天。“六欲诸天”包括四天王天、忉利天、须焰摩天、兜率天、他化天、他化自在天,以欲望为主。


    “自性内照,三毒即除。”“自性”一旦“内照”,“戒定慧”自然扎根、生起,有力量了,“贪嗔痴”就消除了。


    “地狱等罪,一时消灭。”《永嘉证道歌》说“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还须偿宿债”,“了”了,就是真正明白罪恶无缚,其性本空,一切罪愆当下皆空。


    “内外明彻,不异西方。”《药师经》说:“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澈,净无暇秽。”因戒定慧的熏修,所以成就光明之体。


    “不作此修,如何到彼?”不这样去修,怎么可能到极乐世界呢?


    “大众闻说,了然见性,悉皆礼拜,俱叹善哉。”可以想像,当时如果我在场,听到六祖这么说,一定也会赞叹说:好啊,原来极乐就是在我的心中去求,这么具有可操作性,根本没有任何谈玄说妙之处,我就是头磕破了也心甘情愿。

 

如何回向


    “唱言:‘普愿法界众生,闻者一时悟解。’”


    现在的这些回向偈,除了“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还有点味道之外,其他的都是让大家“快跑啊,快快跑啊”——让大家脱离此世界的责任,脱离作为一个菩萨行人的责任和义务,总是想跑到一个更好、更干净的地方。如果我们都跑到那里去,这个地方的烦恼怎样来消减?这个地方的责任谁来负担?


    有了善法,我们一定要也按这种方式回向:“普愿法界众生,闻者一时悟解”。当时心开,还得本心。然后在自心中去完善弥陀的本性,在自性中去建立极乐的净土,化娑婆为极乐,变人我为平和,创造和谐、宁静、恬淡、自然的生活。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行法。

 

法无贵贱


    在这里还是要跟大家交代一句,尽管这样说,但是对于那些只跟念佛相应的人,我们就告诉他:老老实实念佛。对他而言,念佛就是最好的法,没有比他老老实实念佛更好的修行方法。他还不能了解佛在心中坐、功德在自心中求的道理,那就只好让他念佛,蒙佛力的慈悲加摄,自心的信愿行跟佛的本愿力相应,然后到那里面慢慢去修。


    千万不能否定那些老人家,因为他们没有机会、没有时间来好好地看书,没有因缘能够领悟上乘、了义、顿教之法。我们应当尊重、赞叹、随喜、鼓励、夸奖他,这样我们不会有罪过。


    否则,他一听你说了莫向外求,哎呀,我以前念佛不是白念了吗?但是他又不能深入了解开悟自心之法,那他就茫然失心了,那我们的罪过就大了。


    所以说,法没有高低贵贱好坏之别,而是人的根机有差异,见地有差别。所以我们要尊重鼓励老实念佛的人。不能听六祖这样一说,便只在自性中求,也不去念佛了。打成两边,这又不对了。六祖只是说,在我们的自性中就有极乐和天堂,我们靠身口意的净化,就能够变三毒烦恼为戒定慧;但是他并没有说念佛不对。千万不要产生分别,否则,我们就错解了六祖的真实义。

 

如何在家修行


    【经文】


    师言:“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韦公又问:“在家如何修行,愿为教授。”


    师言:“吾与大众说无相颂,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若不作此修,剃发出家,于道何益!”颂曰: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锁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见,何劳向什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守规矩


    “颂曰: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很多人在学佛的“狂”的状态之中,总是用这句话来开脱。“心平何劳持戒”,好吧,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行直何用修禅”,直心是道场嘛,不管见到什么,张口就是一句“你这样不对,你这样是邪法”,不管别人能不能接受,总是在字面上照本宣科,结果自害害人。


    菩萨的十波罗蜜中,前面的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是自己用的;后面的四波罗蜜,方便、愿、力、智,是用来帮助他人的。帮助他人,一定要有方便波罗蜜,不能让他有疑。所以在言语上我们不能伤害别人。


    这里要用高度的智慧来指导我们的身口意。该守的规矩必须要守,老老实实,千万不要把自己推向狂的境界,推向狂禅,那就出问题了。

 

恩、义、让、忍


    “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恩”、“义”、“让”、“忍”,再加上礼,跟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又有什么差别呢?


    《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里讲到,佛陀曾经礼对枯骨。阿难不明白,问道:“佛陀,您是人天的师表,世所共尊,为什么要礼对这个枯骨呢?”佛陀说:“这个枯骨某生某世曾做过我的父母,父母恩德难报。”所以“恩则亲养父母”。


    “义则上下相怜”,做老板的和做职员的要互相体谅。


    出门在外也好,在家里也好,“让则尊卑和睦”,上下平安。


    “忍则众恶无喧”,忍一步海阔天空。

 

但尽凡情 别无圣解


    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蚀,一会儿就过去了。小人之过,过在文过饰非。


    忏悔的道理就在这里。忏悔,而后业障消除,智慧生发。否则,文过饰非就离“行直”越来越远了。“护短心内非贤”,那么心内一定有恐惧。


    “日用常行饶益。”“饶益”什么呢?培育我们心中的戒定慧,完善我们的人格,完善我们修行的道体、道气、道用。


    “成道非由施钱。”但这绝对不是说你建庙就建庙,你印经就印经,跟我无关。永远不要偏执一边,都要随缘地该做的要做,该行的要行。有心法,有行法,心行不二。所谓性相不二,理事如如,这样才能“但尽凡心,别无圣解”。


    汝擎茶来,吾为汝接;汝行食来,吾为汝受;汝合十时,吾便低首,何处不指示心要?


    否则,只见到性,见不到相,只懂得心,不懂得行,那就不是性相不二,理事如如了。只有理没有事不行,只有心没有行也不行。这两者要完美地结合。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听到这些,大家是否感觉到天堂就在我们的眼前了?没有什么玄的,也没有什么更深奥的。


    “师复曰:‘善知识!总须依偈修行,见取自性,直成佛道。’”这是了义、最上根乘的,它不是说成菩萨道、二乘道,是“直成佛道”。


    “法不相待,众人且散,吾归曹溪。众若有疑,却来相问。时刺史官僚,在会善男信女,各得开悟,信受奉行。”


    尽管《六祖坛经》说起来是十品,实际上每一品都是一个独立的篇章,都可以指导我们见性成佛,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找到自己在修行佛法上的安身立命之处。

 

定慧品第四


    《坛经》的前三品都是韦刺史请问,而第四品和第五品是六祖在无人请问的情况下主动开示的,可以想见不是在一个正规的场合,而是在********,讲『一行三昧』如何、『坐禅』如何,所以很放松、开心和愉悦的。

 

定慧等学


    【经文】


    师示众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


    “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


    “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内外一种,定慧即等。


    “自悟修行,不在于诤,如诤先后,即同迷人,不断胜负,却增我法,不离四相。


    “善知识,定慧犹如何等?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复如是。”

 

定慧为本


    “师示众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佛教有三无漏学,戒定慧学,为什么此处不说“戒”,只强调“定慧”呢?看后边六祖的教导就知道了。


    “大众勿迷,言定慧别。”不要有分别,认为定慧有差别、有次第。定慧一体,不是一体的两面,不是二。


    一般人都是依据一个次第理解戒定慧,可是戒定慧,乃至六度万行一切法门,都是一体,没有二法。


    为什么又要在这个没有差别中分出差别来呢?是因教导接引的根基不同。有人无法理解到无分别的时候,只懂得依戒而守、依戒而行、依戒而住。只能领悟到这个,严谨地约束修炼身口的行为,身上的不杀、不盗、不淫,口上的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但这一切究竟来讲是一体的,不是二也不是三。究竟万法,悉归心源啊。


    “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智慧产生作用时,定就在慧中了。


    “即定之时慧在定”没有智慧,定不住。打个比方,比如你看到非常喜欢的茶壶、美女或者帅哥,看的时候如果能够从中透出去,从外在的形象透过去,见到诸相非相,见到茶壶非茶壶,见到美女帅哥非美女帅哥,那就是很深的定了,定就在慧中体现出来了。


    “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


    “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六祖在教导弟子的过程中,总是先破一论,再立一论,然后再随扫一论。先否定不应这样执取,先告诉定慧等持,然后再说莫认为先定发慧,先慧发定。


    唐代有个禅师叫大颠禅师,他接引了当时排佛的主力军——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韩愈因为写了《谏迎佛骨表》,被皇帝贬到岭南去做刺史。在路上遇到侄子韩湘子,作了那首著名的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到了这里他开始反思,其实他仅仅是反对佛教的形式,并不是反对佛教的教义。于是他去参访大颠禅师,去了几次,禅师对他都是不理不睬。韩愈也是地方的最高长官了,大颠禅师竟然对他这个态度。几次下来,随从们看到韩愈这样就有些过意不去了,大颠禅师的侍者三平就在桌子上敲了三下,说“先以定动,后以智发。”韩愈一听豁然大悟。


    等到禅师出定以后,韩愈说,我来了几次禅师都没有理我,没想到从侍者这里倒有个入处,所谓入处就是禅宗讲对自己的心开始有把握了,对心的本体开始有所认知。大颠禅师一听,拿起拐杖就揍三平。


    古老的传承教法下,传统的修行人总是先用定心对治散乱心,然后在定中再开发思维修。但是在六祖的最上乘教法里并不是这样的。


    “作此见者,法有二相”,法有了二法,有了定慧的顺序。


    “口说善语,心中不善”,在认识上有了二,表现得就有了二法,心口不一。


    “空有定慧,定慧不等”,定慧并没有统一起作用。


    “若心口俱善,内外一如,定慧即等。”把一个最高的法理放在修行行为之中。“定慧即等”,则“内外一如”,也就“心口俱善”。反过来完全是成立的。


    “自悟修行,不在于诤”,了解了法之后,就不在于诤。


    “若诤先后,即同迷人,不断胜负,却增我法,不离四相。”“若诤先后”,增加法执,在认取自我佛性的层面上就越来越远,越远越隔,就越不对头了。因果就是这样轮转的。要在自己的内心上去认识因果,体会因果,这才有用。现在大多数讲因果的说法都是吓唬人的,那不是真正的佛法的因果,真正的佛法的因果是高度的智慧。

  

名虽有二体本同一


    “善知识,定慧犹如何等?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复如是。”一般人在认识问题时总是二法的认识,所以有别。看一件事情在它刚刚生起的时候,就看到它的茁壮、衰败乃至消失,同样在消失的时候能看到他的另一番的生灭、灭生。能够体会到事物的生灭性、同时性、不二性、同空间性,那么我们的心就以无量的光照见诸法实相,不被外表所迷惑,这时就跟佛陀没有两样了。


    “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所以二者是不二之法。这里强调了定慧的问题,这些在实际修行中,我们可以好好运用。

 

一行三昧


    【经文】


    师示众云:“善知识,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如《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莫心行谄曲,口但说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著。


    “迷人着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动,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


    “师示众云:善知识,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若言常坐不动,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维摩诘诃。


    “善知识,又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会,便执成颠。如此者众,如是相教,故知大错。”

 

但行直心


    “师示众云:‘善知识,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这里说得非常简洁直白。“三昧”就是三昧耶,“定”的代名词。“一行三昧”,就是一切的行为中都是定。此处所说的定不是狭隘的四禅八定,而是在一切的行为中举止动念、起心动念都在定中,“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就是“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我们是常行曲心不是直心啊,我们总是为他人所束缚,为他人的看法制约,所以不能“直心”。真正能够“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就是“一行三昧”了。


    《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净名经》,又名《维摩诘所说经》。“直心是道场”,有人一听到别人说话,就马上站出来:你不对!这样是道场了吗?是道场。是什么道场?是“是非场”。好多人错会六祖的话,直心不是没有智慧、没有定的心。否则就是粗人,愚鲁的人,以至于经常我们“直心”的结果,是导致争论的发生。


    所以直心不是狭隘的,而是高度的智慧和定力指导下的直心。


    为什么“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在没有二念的状态下没有分别,要用就能够洞见诸法实相,不用就是寂光常照的状态。所有的智慧都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状态。没有分割,没有二,这才是真正的净土。

 

莫口说三昧 心行谄曲


    “莫心行谄曲,口但说直。”此处六祖马上就告诉我们用法,不要“心行谄曲”。我们往往都是这样,总想着家人、领导、爱人、朋友对我怎么样了,总是要想到别人对我的看法和态度。“谄”是有求于人,“曲”是歪曲事实,都是烦恼心所,与烦恼相应,不是与“直心”相应。


    “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我们的问题,在于“口说”但不心行,这对于修行是不会有所助益的。


    “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著”,没有分别,没有二法。

 

迷著法相 障道因缘


    “迷人著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动,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这里指出了一类人的看法。有些人认为“常坐不动”,不起妄念就是“一行三昧”。


    “作此解者,即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无情”就是没有生命的木头石头。它们没有念头,是死的。


    可以想见当年的场景,六祖饭后非常地恳切直白跟大家说这些话,多么语重心长。


    “善知识,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不住法,无上的大道即通流无碍了。不是法束缚你,也不是佛来管你,更不是魔王来收拾你,而是你自己被自己缠缚住了。


    “若言常坐不动,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维摩诘诃”,这个故事出自《维摩诘经》。舍利弗在罗汉弟子中智慧第一,但却被维摩诘长者训斥,就因为他误认为宴坐林中就是法。


    有一次,维摩诘长者病了,释迦佛想派弟子们去看望他。被派到的每一个人都说,世尊啊,我不能去看他,我被长者训斥过。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也不例外,直至问到文殊菩萨。推荐大家有机会研读一下这部经典。


    “善知识,又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会,便执成颠。如此者众,如是相教,故知大错”,又有一类人“看心观静”,让心“不动不起”一念——一般人认为在这个地方用功是无上的佛法。


    练气功的认为不起一念就是功夫了。心“不动不起”念,真的是功夫?那不是佛法,仅仅是禅定的功夫。


    这段讲一行三昧,即一切时都能使用的。体会最深的是永嘉玄觉禅师的《证道歌》:“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无念 无相 无住


    【经文】


    师示众云:“善知识,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修,悟人顿契,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所以立顿渐之假名。”

 

立顿渐之名


    “师示众云:‘善知识,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佛法本没有“顿渐”差别,只是人的认识性有差异,所以好像佛法就有不同了。任何一个宗派都是从最根本、究竟、圆满的方面开演,只是因为众生的根基不同,显得好像有顿教、慢教,有根本教、方便教。


    “迷人渐修,悟人顿契。”契入了,不是按上去,贴上去,而是一下子就亲密无间了,就好比牛奶倒在水里,马上就融合了。


    “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一定要知道六祖说的“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见性的人抡刀上阵亦见。见性之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直心,“直心是道场,直心即净土”,即“一行三昧”,即无差别。


    “所以立顿渐之假名。”顿渐之名完全是为人而安立的。


    【经文】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

 

无住者 人之本性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这是禅宗的宗趣。


    “无相为体”,这是理论的基础。


    “无住为本”,这是具体的用处。


    他先是这样解释,但下面就不是这个次第了。


    “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相为体,像前面说的那样,在看到春花开时,就已经看到了它的凋落,而秋风扫落叶时又看到了它的生机盎然,看到清水,便想到咖啡、茶,甚至毒药,它的无限的可能性都在清水中蕴聚了。这就叫“见相而离相”。


    今天你见到一个人做善事,就在相上生起了一个执取和认知——认为他是好人、善人。然后心就隔离了,不再继续认知了。万一明天他不再做好事了,你就说这个坏蛋,欺骗了我,欺骗了佛法,然后对他生起了很大厌恶和嗔恨。所以要于相离相,无论他怎样,都具备成佛的可能性。这样就能圆满地看一件事,就不会有问题了。


    “无住者,人之本性。”这是所有人的本性,假如我们执著了,那就即同无情了,“常坐不动”,妄不起心。“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是因为这句话而开悟的,也是用这个来教导我们,只是不用原有的词而已。


    “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有人跟你言下不相应,甚至挖苦你、讽刺你、侮辱你、欺骗你时,“并将为空”这句话多么有力量,一句话,你的心量足够有定有慧,智慧一下子透过去了,根本不值一提。


    “不思酬害”,即是未来心不可得。


    “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想着别人如何如何对我,被八风吹动的时候就是束缚。


    “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相反“念念不住”,就无束缚了。

 

外离一切相


    【经文】


    “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即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


    “离一切相”,与断灭空完全不同。断灭空就是把某个东西炸了、毁了,完全不存在了,那不是“离一切相”。外在的“一切相”,森罗万象都是具体的存在。真正体会到这个层面上,就很容易理解禅宗诗偈。


    唐代的张拙秀才在参禅上很厉害的,有次他从寺院参禅回到世间,人们问他,你又见到这些红尘十丈,灯红酒绿,什么感觉啊?他说:

   
即此见闻非见闻,无余声色可呈君;

   
个中若了全无事,体用何妨分不分。


    我见到的仅仅是一个相,不是“见”、“闻”,六尘里以这两个为代表,除了这个也并没有别的可以告诉你。你透过去能体会到这点,就知道能离相则法体清净,就是相和体不相碍了,那你就没问题了。


    我们是执相而求、而染、而系缚,那么反过来,离相,就不会有这些问题,此是以无相为体。

 

于自念 离诸境


    【经文】


    “善知识,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学道者思之。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更劝他人,自迷不见,又谤佛经。所以立无念为宗。”

 

变易生死


    佛法对生死的看法中,有“分段生死”,好像我们的生命从出生到衰老,到死亡,这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平等的生死。还有“变易生死”,只要你念一转,就是一番生死。在这个意义上去体会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六入……一念一动,你的六根对六尘就完全不同了,一番轮回生死已经开始了。


    真正让我们用功的地方是在“变易生死”上。禅宗所说的跟教理上有所不同。教理上所说的“变易生死”,起码要到罗汉境界才能认识到。而禅宗真正用功的就是这里,就在这个层面上。


    “是为大错,学道者思之。”这个真是大错,这里讲到了佛教的因果。缘起性空的因果,即一切都是缘起的,本性皆空不能做自己的主宰,一切都不能恒常地保留其原有的属性,在这个条件下随缘而起,这便是佛法的缘起的因果。

 

缘起的因果


    一般的劝善书上讲的是狭隘的机械的因果,作善得善报,作恶就得恶报,那是不对头的。作善得乐受,作恶得苦受,这才是佛法的因果。受,是自己的认知。行善的快乐不是佛给你的奖赏,而作恶,是你自己的心不安,也不是阎王给你的惩罚。


    经常会有人责难我们,为什么有些人做好事不得好报,而有些人行恶事却有那么多好东西呢?这往往是我们解释不了的。就是因为我们是拿其他宗教的机械的、唯物的因果来解释这些,但佛法的缘起性空的因果是完全以自己的心为衡量标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一个人行善得到的乐受,完全是自证法、自受法,别人感知不到。因此拿外在的事相上去讲,就堕入了外道的因果,根本不能解决修行上的问题,相反成为法缚和执取。


    很多人说,我业力重,现在我所有的一切就因为我的业。如果你前世是国王、银行家,那个业力有谁给你证明呢?没有人!所以这是推辞和借口。最重要的是当下是否有对生命的承担,是在完全了知缘起性空的基础上,对未来,也对原有的作为反映在现今身心行为上的不好情况,负责地承担。那就是面对当下,承担当下。解决将来的问题也是以当下为基础和出发点,这样才是修行,不是把修行推到遥远的未来。这就是禅。


    “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更劝他人,自迷不见,又谤佛经。”这样问题就严重了,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慎思明辨。自己错了,“更劝他人”,以盲引盲,“自迷不见,又谤佛经”,问题就大了!


    “所以立无念为宗。”

 

云何立无念为宗


    【经文】


    “善知识,云何立无念为宗?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


    “善知识,云何立无念为宗?”


    “只缘口说见性”。六祖又开始棒喝了,只是“口说见性”之人,但行为上心念上还没有见性,就是一类狂禅之士。真正见性之人,于境上于念而离念,于相而离相,于一切境上都不著不取不舍。


    “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有了邪见怎么样?“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只要你认为有一个东西,已经跟心的本体不相应了,这个东西便是“邪见”。因为心的本体是没有一法可当请,没有一法可留存,哪怕你留下想要修行佛法的念,从心的本体上也是错的,也是“邪见”。这个“邪”不是“正邪”的“邪”,而是从佛法究竟意义上的“邪”。它包括二乘见解,所以不要认为念佛啊、修密啊是错误的,而是需要你悬崖撒手,大死一番再活过来的“更上一层楼”的教育方式。


    “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自性没有一法可得。要天堂、地狱,甚至要佛都找不到,要魔,也得不到。


    “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妄说祸福”是什么啊?就是比如我今天放多少生吧、念多少佛、念什么经有多少功德了,都是“邪见”。把佛法搞得乌烟瘴气,执相而求,谬以千里。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

 

无二相 念真如


    【经文】


    “善知识,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


    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无者,无二相。”“无二相”是没有染净、好坏、善恶、修与不修甚至佛魔对立的状态。


    “无诸尘劳之心”尘劳也就是烦恼之心。如果你在相上产生分别,是你的心产生隔阂、二元。只有你的心隔,相上才会隔,心不隔,相自然不会隔,这是相应的。


    “念者,念真如本性”,这是修行方法,大家自己体会。怎么念呢?


    “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这段真是说得透彻,我认为不需要多讲。一个参禅的人,学任何的方法、法门的人,把这段当成咒语来领悟,三天就可能解决所有问题。“真如即是念之体”,真如,历来经典里都说,真如就是这颗心,看不见摸不着,没有正面描述的。六祖也说,非青黄黑白,非大小方圆所束,非善非恶,非远非近。真如本体虽不可说,但是它有用啊!念就是本体之用,真如是念之体。 


    我们可以在“真如自性起念”上去用功。眼耳鼻舌身意,只是工具,不是它们能念,色声香味触法,无善无恶、无好无坏,都是一个缘起对应之法,好比饿了就想吃,困了就想睡,都是无善无恶无记的。但是我们的见常常有问题——哦,这个好,我要多来,这个不好,我要少来;有益的我要抓住不放,那个对我不好,我要推开它——贪嗔二法就出现了。心的流转是这样的。所以“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啊!这里把六根、六尘都给否定了。其实色声没有坏,尽管没坏,但是没有眼耳了也就等同于零了。  


    “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所以“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然而,我们再想想刚才说的张拙秀才的诗文:“即此见闻非见闻,无余声色可呈君。各中若了全无事,体用何妨分不分。”你就知道“不染万境”,又有什么可说的呢?“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心念已经纯熟了,没有什么可以沾身。所以“经云”——“经”就是《华严经》,最究竟了义的大乘经典,佛法不是教人愚痴迷惑之法,而是真正的智慧之法——是“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这跟世间的学问不同。世间的学问,是“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知”。他不知,并不是“不动”。


    在这一品中,把我们的根本问题——定慧的不二、一行三昧、三无——都讲了。如果这其中的一个我们能很好地运用,修行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坐禅品第五


不著心不著净不是不动


    【经文】


    师示众云:“此门坐禅,原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是不动。若言著心,心原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著也。若言著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著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著者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


    开明宗义。假如现在我拿一个大棒子敲正在听讲的各位,“原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是不动”,有谁能从中明白点什么吗?“心”是能认知的。“净”是心平静下来认知的。心和净是二法,对立的。“著心”了,是在能上执取了;著境界了,是在所知上产生了问题。


    “亦不是不动”,“不动”,不是死法,而是通流之法。有谁在这一下明白了? 

 

心原是妄 知心如幻


    “若言著心,心原是妄”,“著心”,哪个是心呢?


    “知心如幻,故无所著也”,心本来是幻的,即不实的,刹那生灭的。《楞严经》说:众生之所以流转,是妄认四大假合为自身相,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色声香味触法”通过“眼耳鼻舌身意”的认知在内心留下的法尘被当成自心的相了,这就是“六尘缘影”。但是眼睛所看的,所认知都是不同的,今天昨天明天前念今念后念都是幻的。既然“知心如幻”,那么“无所著也”。

 

性自清净 净无净相


    “若言着净,人性本净”,真如自性本来清净无染。


    “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只要放下妄想,“性自清净”。很多打坐的人,总是发愁为什么总是有妄念啊?为什么不清净啊?其实,想消除妄念的心,想要清净的心是不是妄念啊?所有的都是妄念!


    “起心著净,却生净妄”,想要得“净”,结果却以净为妄了。这也是很多学佛人的通病——为佛法所缚——什么都可以放下,最后倒是佛法放不下。  


    佛陀在《金刚经》说:“我所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过河用筏子,过了河就舍了,祛病用药,病好药除。


    “妄无处所,著者是妄”,妄本身没有“处所”,因为执取,执取之心就是“妄”。


    “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有人认为一念不起是“净”,其实“净”没有形象。比如正刮十级大风,天旋地转,草木横飞。如果没有一树一叶一风等任何障碍物,就不知道刮多大风。因为有对立,有树叶有风,风才有了形象,这也就是“却立净相”。


    这是让我们在修行达到更高层面上,“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让我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明白了这个,再看六祖和祖师们教育人,你就会明白。


    严阳尊者拜访赵州禅师,说:“一物不将来时如何?”赵州禅师说:“放下”。


    尊者说:“放不下如何?”


    “那就背起来吧。”


    你看,都是对法,你执什么我就破你什么。当你不偏执的时候,就差不多了。


    “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也就是被“修行”所缚,被“没有妄念”所缚,被“平静”所缚。


    真正的佛法是通流之法,能够给予喜悦幸福的才是佛法。有人借佛法的修行,以一种非常高妙的借口来推诿对社会、对家庭、对人生的责任,来转移自己根本的困惑和需要,这样的修行不是佛法。


    可以用六祖给的镜子检视自己的身心是不是在这个层面上,是不是“却被净缚”?是不是用一种非常高妙的理由——我是修行人,我要持戒,我要修定,我要开慧,我要成佛做祖——作为挡箭牌,要求他人不能干扰我,如果不理解我就成为我的障道因缘?这番业果的轮转、生死的轮回在每一个起心动念处,修行人不要欺骗自己的心。

 

自性不动


    【经文】


    “善知识,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


    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若著心著净,即障道也。”


    “善知识,若修不动者”,六祖不是都否定的,若真有“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六祖一下把佛法拉回到世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因为佛在人间成佛,佛法以“在世间的弘扬”为传播方式。虽然佛在十法界都讲法,但在释迦佛这一期化身时,佛法是以人为本位的。佛陀没有谈玄说妙,完全在做人中体证佛法。


    “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而我们的问题就是见人必然分“是非善恶”,哪个人前不说人,哪个人后不被说啊?若真“修不动”就这样修,这是真正忍辱和精进的功夫。这才是六度里真正的忍辱啊!别人扇你个耳光,逼迫你,欺辱你,你去忍辱,这是外来的有条件的。而忍自己不去对他人做是非的评判才是真忍辱、真精进。

    “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若著心著净,即障道也。”“著心”、“著净”不对,“说他人是非长短”就更不对了。不著心,不著净,也不著动,把这三个都否定了,然后再体会如何是坐禅。

 

外离相即禅 内不乱即定


    【经文】


    师示众云:“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


    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菩萨戒经》云,“我本性元自清净。”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师示众云:‘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那可不是单纯的盘腿打坐。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在线MP3] 下一篇六祖法宝坛经浅释[宣化上人]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