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忻州市钟楼寺 05-04
·阳泉市郊区辛兴圣泉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洪济禅 05-04
·阳泉市报国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寿圣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资福寺 05-04
·阳泉市盂县文殊寺 05-04
·阳泉市矿区释迦寺 05-04
·阳泉市西烟镇麦坡村玉佛寺 05-04
·阳泉市郊区半坡王兰寺 05-04

文库热门

·忻州市钟楼寺 05-04
·阳泉市郊区辛兴圣泉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洪济禅 05-04
·阳泉市报国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寿圣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资福寺 05-04
·阳泉市盂县文殊寺 05-04
·阳泉市矿区释迦寺 05-04
·阳泉市西烟镇麦坡村玉佛寺 05-04
·阳泉市郊区半坡王兰寺 05-04

TOP

禅宗与智慧(二)
2012-05-31 17:37:32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707次 评论:0

第九章 智慧的内容—《中论》四句偈


   大乘佛教龙树菩萨的《中论颂》里面一句很著名的话:「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这句话也是中国天台宗用来成立的教理—「一心三观」的依据。
  


一、「因缘所生法」


   因缘法是佛陀观察世间以后所体证的真理,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一种哲理。世间上任何一件事物,不管是有生命、没有生命,有心意识、没有心意识的,都是由两种以上元素、材料或关系条件组合。不同材料或者不同的关系,构成不同的结果,佛法把它称为「一合相」。


   世间的人就把两种以上的材料、元素、关系、条件,组合成自认为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产生一种盲目的染着、执着,想要贪爱、追取。因此,造出种种的善恶业。学佛最重要的,就是要看穿世间的假相。一旦看穿了,那个层次就是本来面目,就是所谓的实相。


   例如:一本书是经过作者思考,还有笔、电脑、打字机等种种的因缘写出稿子,再经过印刷厂制造成一本书。这一本书的「近因缘」是作者的学问、知识和文笔的技巧;「远因缘」则是这个作者靠什么因缘来到世间,他凭什么因缘得到知识学问。


   一本书的成立要经过那么多的因缘、关系、条件组合而成的。既然是靠因缘和合的,就很容易知道它不是自己有的,它是靠因缘有的。它不是自己生,是靠因缘生,不是自己成立,它是靠因缘组合而成立的。


   世间上的任何一样东西必然是要两个元素、关系、或者条件、材料的组合吧!有生命的个体也是这样子,总是要靠母体在某种过程中生下来。


   佛法说「诸法因缘生」,「因」是形成这个结果的主要部分,「缘」是所有能够帮助形成现在这个结果的那些关系条件。「因」跟「缘」和合起来,就是一个「果」,每样东西都称为「果」。


   例如这座禅堂就是个果。禅堂之成为禅堂,必然有它的因,基本上有「土地」为因,「材料、设计图、人工」为缘,才能构成这个禅堂。又例如星云大师四十年前卖掉佛教文化流通处的房子,来买大树乡这块土地,那么大师就是「因」,信徒的需要为「缘」,买下这个山头、盖这个道场为「果」。


   世间的一切就是这样子,主要的「因」加上次要配合的条件为「缘」,产生了「结果」。不管是「同时的因果」或是「相续的因果」,必然通通包含了两种以上的因素、条件、关系,故称为「诸法因缘生」。
  


二、「我说即是空」


   因缘所生的果,我说即是空。佛法说这种状况称为「空」,所以「空」是靠一切因缘的假施设、假合而成的。没有真实的独立体,没有真实的永恒体,没有真实的实在体,所以不是独一的,不是永恒的,也不是实在的。只要一个因和一个缘构成一个结果以后,它会影响左右前后的关系,它本身也会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改变它自己。


   例如:这个房间的周围圆圈本来没有地毯,由于走路时有声音,会干扰静坐的气氛,有这种「需要」为缘,因此铺上了地毯。可见种种的需要,都是成为后面结果的因缘,每一个前后的因果都是互相影响的。


   一般人都会讲:「目前自然生态的环境保护是一种因果循环」,其实一点儿也不错。既然了解一切都是靠因和缘而生的,一切都没有自己的体性,都是靠因缘而成为这个样子。例如塑料原料由于模子的大小不同,而成为家庭用具,或成为工业用品,或是成为建筑材料。「缘」的不同,就好比工厂里的设备、管理人员的素质不同,所以作为产品的「果」就不一样了。


   可见每一样东西都是随因缘而成立的,没有自己的体性。成立以后又受周边的影响,使它的质量不断地改变,终于破坏、消失。消失并不是真的消失,能量的归于能量,质量的归于质量。或者不同的质量分散开来,又去和能够跟它相应的一些材料结合起来,构成另外一样东西。


   一切事物都是在因缘的变化之下,成为这个样子或成为那个样子,没有一样东西有自己的体性。佛法说世间一切只要是靠因缘生的,都是「无自性」(没有自己独立不变的体性),无自性的本意就是「空性」的意思。


   中国佛教两千年来已深入到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人平常都能谈得出一点佛法,只是不明白世间的真实相而已。学习佛法,最重要的就是要认识宇宙世间的真实相。要认识这些真实,那就唯有透过缘起法才能解释世间一切,才能点破世间假相,让我们透视假相而得到证悟—它的真实本来就没有所谓的生灭。
  


三、「亦为是假名」
  

世间既然都是因缘生的,都是一种假相,就能得到以下的结论:
  


(一)没有一样东西是固定的


   一旦因缘成立以后,它又会去影响别人,也会受别人影响,然后不断的变化,所以没有固定的、永恒的「果」。这种「诸行无常」的道理,虽然也能讲给别人听,安慰别人世间是无常的,事实上真的有一件重大事情发生在你身上的时候,你是放不下的。为什么?因为「诸行无常」是你得来的知识,不是你的正见。


   你只不过是耳朵听一听,或是自己观察世间,体会到无常,但并没有从缘起法去深刻的思惟,再加以深入的观察,然后对这种见地做一种肯定:肯定世间在缘起法、因果定律之下,从有到无,从生到灭,从生到死,必然是无常的。学佛要先把这样的正见培养起来,才有可能解脱。


   平时偶而讲一讲「世间无常」,怎么能构成你的人生观呢?必须时时刻刻去思惟「诸行无常」。为什么?一切都是缘起的。靠因缘带动而现起,依因托缘而生起,称为「缘起」。既然是靠因缘而现起,就不是自己现起,不是自己生,不是自己有,不是自己成的。肯定这一切都是假相,都是无常的。在无常之下,为什么要执着权力、地位呢?


   执着贪求,有求则苦,无求乃乐。有求就害怕「求不得」的痛苦,有求是一种颠倒的虚狂妄取。世间是不真实的,为什么一定要追求?称为盲目的追求。得到权力,你又能够怎么样?过几年不是还要换人吗?学佛能够正确的观察缘起法,认识世间的无常相,才能真正放下权力、名位和欲望。


   能放下,就没有患得患失的心态。没有患得患失的心态,就是「自在」。能够对缘起法做如是观而得到自在,这个人就称为「观自在」。大家想要自在吗?唯有观察缘起法!缘起法是解脱生死、当下自在的不二法门,这是佛陀证悟的。
  


(二)每一样东西都没有独立的个体


   每样东西哪里有一个独立体?「我」的定义是「能够主宰,能够独立」的。以人来说,包含了物质与精神两部分。物质又分为「地、水、火、风」;精神又分为「受、想、行、识」。以众多的精神体和物质体结合而生,简单的说,就是「色、受、想、行、识」这五众的和合,称为「众生」。


   「人」并没有实在的个体。一旦死了,「地、水、火、风」各归各的,「受、想、行、识」回归到这个识,继续附着在下一个名色(注:精神与物质),成为另外一个个体,继续再投胎转世。「识」只不过是我们身、口、意的行为,从「质量」转换成「能量」的无量无边的记忆力,所以它是缘起法,是不真实的。


   能够观「诸法无我」,对世间的欲乐!色、声、香、味、触,或财、色、名、食、睡等五欲,及男女情欲,就能慢慢转淡、放下,现生就能在五欲、情欲方面得到解脱自在。
  


四、「亦是中道义」


   《心经》指导我们观照一切是缘生的的方法,它体性是空的。地、水、火、风没有真实,组成的「色」就没有真实。它的体性是空的、是无自性的。观察一切形形色色的事物,它的当体没有自性,无自性就是空。「空」是从物质当体去观察出来的,这就是「中道」思想。


   现代物理学说是电子、质子和中子构成了原子,不同数量的原子构成不同型态的东西,产生迥异的功能,它的名称也不同。一切随因缘成为这样,成为那样,而有不同的形状、大小、体积、功能、作用。世间一切都是缘生缘灭的假相,都是虚妄不实的。


   「缘生的」就是物质的现象,「体性是空的」就是它的真实相。色和空是相同的,色就是空,空就是色。能够透视它的虚妄不实,当下就能认识它的无自性(注:没有独立不变的体性)。因此,知道假相的「现起、存在、变化、消失」不是真实的,并没有永久不变的生灭现象,《心经》把它称为「不生、不灭」。


   就好像虚空一样,不管乌云、白云怎么现起、怎么消失,对虚空并没什么影响。这个没有变动的「虚空」可以空,并没有垢净,一切法的真实相里,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种体悟就是「涅盘」的境界。只是用「寂静」来形容「成、住、坏、空、生、住、异、灭」等种种变化的不真实而已。


   「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透过缘起法来认识世间的假相,就能够进入到世间的真实相。观一切法即是缘生而无自性,就是见到一切法的法性。这个「见性成佛」也就是我们参禅、明心见性的最终目标,也是皈依三宝里的「皈依法」、「皈依涅盘」的最终目标。


   学佛的最高层次就是皈依法,皈依涅盘。涅盘是一切法的真实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要先不断从缘起法来观察世间,培养「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这样的见地。慢慢的一方面得到解脱自在,一方面对世间毫无贪恋,而逐渐与涅盘的真实相相契合,进入「涅盘寂静」的境界。


   有了这种心意识的见地,就是正见的「成就」。这对解脱生死来说,是真正的「出离心」,出离三界、出离五欲、出离世间法而进入「出世间法」。
  


五、断除生死的过程


   从缘起法来观察,解脱生死是有可能的。由于六根接触六尘,缘「触」而有感「受」,缘「受」而生起「爱」着,缘「爱」而有「取」,缘「取」而有「有」、缘「有」而「生」,缘「生」而「老死」,缘起法的「流转门」就是这样形成的。


   回观「还灭门」,六根接触六尘生起了「出离心」,不贪恋世间,所以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老死灭尽则一切痛苦皆除,因此,得大解脱,得大涅盘。


   大家要有这样的知见,这就是正见。从大乘佛法来说,称为「般若的空性智慧」,能够观一切法空。为什么?观察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的,都是缘生无自性的。


   语言是透过思惟才有的。心不平则鸣,有意见一定是有「接触,感受」以后,才会想象、分析,得到概念而成为语言。因此,语言是缘起法,是无自性的。心念的思惟一定也要透过六根的接触,才会有思惟分别,思惟也是缘起法,也是无自性。身体的任何动作也是都跟外境有因缘,而有动作。


   所有的语言、文字、心念、世间一切相,凡所有相都是虚妄,都是缘起法。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认识它的实在体性,就知道一切是假相,一切的本来是不生不灭,就不会加以虚狂妄取,不采取行动就不会继续造业。


   没有造业,再加上定力的培养,业的这股潜在力量就不会形成一种冲动力来引导我们投胎转世。认识世间的真实相,称为「般若智慧」,又称为「明」。原本认为世间是实实在在的,称为「无明」。以空性慧的「明」来对治虚狂、妄取、颠倒的「无明」,自然有解脱生死的可能。


   对世间的一切要作如是观察。为了要培养这样的一个观念,就把「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当作参话头,作为你的疑情或是思想的一部分。把「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种不实在相,经常作为参究的话头,甚至成为口头禅,一样能构成对外境的一种自在、解脱的力量。当禅定的力量慢慢地达到「近分定」、「未到地定」,或是能够达到「根本定」更好,自然会引发空性的无漏智慧。


   以这样空性的无漏智慧,来观察世间无自性的一切假相,就是以「无分别智」观察世间的「无分别境界」。最后契入时,全体脱落,得到内在的超越,这就是达到「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证悟境界。能观的智慧是无自性的,所观的境界也是无自性,契入成为一体,称为「无智亦无得」。


   了解缘起法以后,就要懂得彻底的放下。人生最后是一无所有的,「千间房屋一张床,家财万贯三餐饭」。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世间一切乱纷纷,最后是不了了之。你能够带走什么呢?放下吧!能放下,才能真得解脱。

 

第十章 解脱的生活—《心经》与人生


   《心经》在中国是最普遍的经典,在所有经典中,《心经》所诠释的智慧最为精要,它虽然只有短短的两百多个宇,但却是很完备修行的方法。


   中国佛教徒在做早晚课诵时,都会诵一诵《心经》。遇到法会要超度亡灵时,也会念一卷《心经》,然后回向给他们往生西方净土。但是,极少人知道这《心经》是每一个人日常生活中的无价之宝。它的目的是要解除我们心灵的苦闷,去除一些圣碍、担心,使每天能过着自在的生活。


   《心经》和《金刚经》都是教我们要看破、放下的,因此,「空」的思想就很浓厚。当然,为大菩萨所讲的《八大人觉经》,无常的思想就更加浓厚了。这部经的字数没有《心经》多,但提到「生死」这个词就有六、七次!其他如「无常」、「国土危脆」,都是菩萨在日常生活要时时观无常、无我、苦、空。学习人间的佛教,特别重视这种智慧的修习。大乘的菩萨是讲究福慧双修,但是要做到福慧双修,必先在智慧上培养正确的理念。
  


一、《心经》的宗旨


   《心经》的宗旨就是离苦得乐,所谓「离苦」即是经文的「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得乐」即是「观自在」。修行的关键在于破除我执,也就是经中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
  


(一)为何要照见五蕴皆空


   这个世间本来是很苦、很苦的一个世间,有各种各种的苦—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等。这些痛苦在思想上有了错误的执着,以为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我」存在。要离苦得乐,就必须先照见五蕴皆空,才能够消除人生种种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以般若的智慧照见五蕴皆空后,在日常生活中远离颠倒梦想,才能真正没有恐怖。
  


(二)远离颠倒、梦想、恐怖


   为什么远离颠倒梦想以后,就没有恐怖?首先清楚自己平常都有些什么恐怖、害怕?一般人不管是已经在工作,或者还在求学,常常都会罣碍未来的事情,害怕自己的前途不乐观,害怕自己受到伤害,想要的得不到……等等。


   《金刚经》为什么讲「未来心不可得」?因为世间的因缘很难讲、很难解释。未来的事情随时都会变的,没有一件事绝对是这样子的。既然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就没有办法预料,不要老是为自己的未来在那里计算,只要注意眼前,把握当下。


   一般人不能理解「未来心不可得」,每天都一直在担心、罣碍。如果分析这些担心、罣碍的来源,不外是从「我执」产生的,必须要有般若的智慧,才能够远离这些担心、罣碍,没有恐怖。


   颠倒、梦想就是一种「戏论」相,本来是不真实的,却都认为是真实的!譬如心里常常会出现一些妄念,不管是怀念以前的事情,或是偶而想起好朋友,乃至一些很喜爱的境界。只要一想起来,就会随着心里那个境界一直深入地幻想下去。


   这些幻想不但不真实,而且也几乎是难以实现的,那是一种「颠倒」,或是一种「梦想」。可是每个人确实常常在心中浮现的那个幻境里不断地妄想,因此才把它称为「戏论」。会继续幻想的原因,就是内心里存在着一个「我」的概念,觉得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一个「我」,才会生起一些颠倒梦想。如果以般若智慧来破除我执,就能远离这些颠倒梦想。
  


(三)离苦得乐的境界—观自在


   无有恐怖的心境就是《心经》的第一句:「观自在菩萨」。得不到自己所喜爱的人、事、物、种种状况,心里就会很苦恼,很害怕,这是因为「我」很想要得到那个东西的关系。


   如果你想要没有恐怖,一定要观想般若,而且不是泛泛之谈,是要很深刻的去思考世间的一切确实都是因缘和合的,没有真实的,一切都是假相的。这样不断的观察,直到破除了一切法执(对世间万物的执着),破了自我的我执,才能够在日常生活里不为外境所迷惑,这种思考就称为「观照般若」。


   有了这个观照的智慧,日常的生活就要经常深深的思考「世间一切都是假相」,凡是遇到境界就是这样子处理,这种修行方式就称为「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如果能够在日常生活里行深般若波罗蜜多,那么当遇到喜爱、厌恶、担心、罣碍的境界现前时,就会利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处理它,放下这个烦恼。


   要体会「世间一切都是假相」,首先得思考「我」这个概念到底实不实在?这个「我」其实是一个假相,它是五蕴(身体、感受、概念、行为、意识)和合而成的。只要其中一项因素改变了,现在的「我」就跟前一刻的「我」不一样了。这个「我」是时时刻刻都在变化,都在受环境影响的,眼前的「我」只是一个暂时的假相,它是空的。


   以前觉得五蕴都不空,认为有一个实实在在、完全不变的「我」,一直担心想要的「我」都得不到。就算「我」已经得到的,更担心会失去这些好因缘。因此,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关键就在于「照见五蕴皆空」。
  


二、何谓般若


   般若又分为「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三个阶段。有没有听过:「对世间的欲望淡薄一分,道念就增长一分」?这句话若能了解,对世间就能够看透、看开了。要做到这样,你起码要达到「闻所成慧」的阶段,也就是对缘起法、三法印先有正确的认识才行。


   「思所成慧」中国人比较少用到,不容易自在。想要在日常生活中修行,一定要用到思所成慧。思所成慧在八正道里称为「正思惟」,依照所学的佛法理念,去思考世间的真实样子。在日常的生活里,对于现象界所发生的一切,都这样仔细的观察,就会发现它确实是无常、无我、是符合因果定律的。这样逐渐构成的人生观,称为正见。等到禅定能够修到入定,在定中体悟三法印的道理,那时才称为「修所成慧」。
  


(一)缘起的定义


   《心经》的这个「般若」就是「智慧」的意思!若明白的话,这个智慧就是「八正道」中的正见。大乘菩萨的智慧比较高,看到每样东西能够直接观察到它的空性,知道它的关系是因缘和合的,没有固定不变的体性,当体就是空的,菩萨的正见也是空性。菩萨跟阿罗汉相比,阿罗汉的正见是缘起法,从深刻地认识缘起法而开悟。


   缘起的定义是「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这个「生」是「现起、冒出来」的意思,「此生故彼生」的就是「因」和「缘」现起来时(此生),这个「结果」就会生出来了(故彼生)。「此有故彼有」是「因和缘」已经存在了(此有),那么「果」就会跟着存在(故彼有)。前一句是强调「果」生出来的那一瞬间,后一句则强调「果」生出来以后的存在状态。


   每一个因和缘,它的前面一定又有它的因和缘。往后即便是坏掉,它的零件各自坏掉,还会继续往后发展。不管是构成空气污染、环境污染,或者其它情况,反正都是「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的发展下去。观察缘起法以后,会发现世间是无常的,一切是无我的,每一样的东西当下是涅盘寂静的。用这种智慧来观察世间,就称为「空观」。


   譬如桌上这个闹钟是一个结果(故彼有),这些干电池、螺丝、塑胶盒子等等,所有零件都是因和缘(此有)。再从每个零件来探讨,它本身又是一个果,有它自己的形成原因。譬如这个塑胶盒子是怎么来的?是因为有塑胶的原料和模子(此有)。有那些条件,壳子就就能产生了(故彼有)。


   塑胶材料也是一个果(故彼有),因为它是从化学工厂、炼油工厂被炼出来的(此有)。继续追溯上去,每个材料一定是要「此有故彼有」的。例如有了石油,才能提炼出塑胶制品、颜料、或柏油路的材料,每样产品都是在生产过程不断变迁之下形成的。


   有了现在这个「果」以后,跟周边的其它成分合在一起,又成为一个新的产品。这个新产品再跟周边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又成为下一个新产品。这样子持续不断,就是依照「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的缘起法在演变。


   由于父母的结合,再加上前生阿赖耶识的投胎,而形成了一个新生命。母亲和父亲只是提供一个物质(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还要神识去跟这个物质结合。从此,母亲要供应养分(此有),受精卵才会慢慢长大成形(故彼有),一直到诞生为止。


   婴儿出生后,还是依着「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的缘起法,例如吃奶、换尿布、……才能继续生存。从出生到死为止,身体都不断在变化。等到逝世,就「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没有呼吸、温度,身体就会开始腐烂。仔细思考世间一切事情,就会发现它们都是按照因果的定律在变化。
  


(二)诸行无常


   了解因果的定律以后,有没有比较清楚的发现—世间没有一件事是固定的,它是不断地向前推进,一直在变迁,是一种过程。佛法就把这种状况称为「诸行」,也就是「流行」的意思。一般人都会说:「现在流行什么衣服、什么发型?」其实,政治、经济,乃至整个宇宙,包括地球的运转在内,都是一种流行。有了智慧之后,一听到「诸行」,就晓得世间的一切都是处在变化的过程里。    在这变迁当中,没有什么事是固定的。对于世间的一切,特别是权力、欲望,就能够慢慢的看淡,放下。就算你很热衷地追求权力,等你追求到了,没多久又有变化,又换上别人担任了。可惜凡夫就是这样愚痴,以为:「就算是一任,那怕只有三年、四年,我也甘愿!」凡夫只知道执着,他没有想到时间是很快速的,顶多由六年、十年、做个几年,权力必定要消失的。


   佛光山文教发展委员会总会长慈惠法师,常常提醒大家要有危机意识。真正的危机意识就是佛教里的无常观,它还包括「无我」的思想。要跟大家强调的是,中国佛教徒大部分都会认为这个「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太消极了,这是很大的错误。
  


(三)诸法无我


   在缘起法的「此生」跟「此有」中,就含有「因」跟「缘」的作用,也就是含有两个以上的关系条件。纵然材料和成果是一样的,不同的运作过程也会改变这个结果。譬如纯金可以打造成一个戒指,或一个耳环。纵然纯金与戒指、耳环的质料是一样的,但是还有提炼它的火,使它软化的温度。不同的技术过程,打造出来的戒指、耳环就不一样,每一样事物都是两个以上的关系条件所形成。


   「诸法无我」的「我」在这里不是指「你我他」的我,而是指「独立性」的意思,因为独立才不会受人牵制。一个人受人牵制,就会感到不自由。要你哭、要你笑、要你怎样你都要服从,因为你是受他牵制的!那么独立了就可以不受牵制、不受影响。「独立的」可以说就是「自在」的意思,没有独立的,就不能自在。


   能够独立,又能够支配别人,一般就把他称为国王。国王的权力可大了,不但能够作主,生杀大权都掌握在他的手中,而且要怎样就怎么样。像秦始皇,虽然派人去寻找长生不死的药,但是另一方面却又开始建造坟墓。他坟墓不是死后才造的,而是在生前就开始打造。他又要找长生不老的药,又要建坟墓,可见就算是国王,在面临生死大事时也是没有办法自主的。


   在「此有故彼有」的因果定律下,大家思考一下,没有一样事情可以独立的。就连我们的身、心也是互相牵绊,不能单独作用。当精神萎糜的时候,纵然很健康也是很懒得动;就算身体有时候很不好,纵然情绪很高昂,也是走不了。这就是精神跟物质互相牵制的结果,做不了主的。


   人生在面对这两种关系,是无我的,不能自主的。之前跟大家讨论:「不要把无常跟无我看得太消极、太悲观。」释迦牟尼佛透过缘起法则来观察世间的种种相,不管是有生命、没有生命的,有心意识、没有心意识的,都是在这样辗转相依相靠的关系下一直在向前推进,在起变化,世间是没有固定样子的。目的就是要指出世间的真相「因缘法、缘起法」—任何一样东西都没有固定的。他是要我们正确的认识世间,这并不是积极或消极的理论,而是世间的真实相。


   因此,不要说:「哎哟!一天到晚说无常、无我实在太消极」!这世间本来就是无我的、没有独立体的,唯有这样观察,才会随缘自在啊!这种是很自然、很直接的思考,要把「观念」改变成「样子」。


   看到任何一样东西,觉得确实好看时,在世间法来说,不能否定每样东西有好坏之分。在比较下,确实有些比较精致,有些比较粗糙、好看,有些比较不好。这种世俗的假相,不能否认它。


   只是当你被那种「好看、精致、功能殊胜」的外表所吸引时,要马上返观内照,在心中观察:「那是假的、那是不真实的。因缘一变,就不再那么好看,那么好用了!」否则等你离开现场,心里就会进一步怀念,想了又想,那种情况就称为「爱」。什么是「爱」?就是当你接触了某一个东西,某一个境界,某一个人以后,心里就深深的染着它,无法自拔。从此以后走路、吃饭、睡觉,老是想着它,眼睛张开来就想,一有空闲就想,这一种心里状况就称为「爱」。


   心里有爱染,基本上是因为有「我」(五蕴)这个观念才延伸的,在生活中必须经常观察诸行是无常、诸法是无我(无法独立、自主)的。这样观察,才不会被外境所迷惑。你以为是真实的,其实并不是对象真实,而是自认为有一个真实的「我」(五蕴),然后才接着有一个「外境」可得!禅宗祖师常说:「犹如木人看花鸟,何妨万物假围绕」、「百花丛林过,片叶不沾身」,这些是要具有般若智慧才能有这样的心境。
  


(四)涅盘寂静


   培养正见,就要依照缘起、因果法则来解释,分析这个世间。分析以后,确实感受到一切都是在变迁的过程当中,确实是如此地无常。再加上日常生活中的思考,让它慢慢成为你的观念。这样子深刻地理解缘起法所得到的智慧,以及慢慢培养出来的人生观,最后就有办法从「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观察中肯定一切事物是没有实体的,是空的。


   「无常」的当下就是空性,「无我」的当下也是空性,因此,这世间是空性的。就算是地球本身虽然是长久的存在着,但是它仍然不断在运转,从无限的时空来看,它还是有毁坏、消失的一天,毕竟它还是一种假相。


   在缘起法的观察中,让我们透视出一切事物本身就是个假相。在这种虚幻的假相之下,透视到它的体性是空的。能透视出世间一切并没有真实的生灭、来去、垢净、增减,就可用「涅盘寂静」来形容世间的真实相。从事相上来看,世间法都是无常的、变异的、缘起的,又称为「有为法」。从体性、本质来看,世间法是空性的、无我的、没有真实的生灭、来去,又称为「无为法」。因此,空性是不离世间而成立的。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这三个结论,一般都称为「三法印」。大部分的人都会这样说:「哦!三法印呀!你讲的内容如果符合三法印,那就是佛法了。」这样讲虽然没有错,但是这种说法太简单了,怎么能够解脱呢?
  


三、经文的意义
  

(一)观自在菩萨


   如果能够以般若的智慧来处理事情,心中就不会紧张、不会担心、罣碍,也就没有恐怖,也没有颠倒梦想,这样的生活就称为自在。《般若心经》是要我们得到一个自在的人生,它的第一句话「观自在」的意思,并不是说另外有一个人称为观自在菩萨,而是要我们每一个人做到观自在。


   这个「观」就是思考、观察。外面的境界、东西如果是你很喜爱的,你要马上返观内照:「它是真实的吗?」要用佛法来思考、观察:「它是因缘和合才成为这样子的,再过一段时间就会起变化,会消失的」。因此,不必太贪恋它。心里既然存着「不必贪恋」的念头,那么人家愿意给你当然很好,不给你也无所谓,也不用太在意。「无所谓」就是一种自在,这种生活态度就称为「随缘」。但是要随缘,就必须要「观自在」,知道一切都是因缘和合。可以先检查一下,你想要追求的那样东西,关系条件够吗?因缘具足吗?不具足那就算了,不必勉强追求那个「果」了。因缘具足时就随顺这个好因缘吧,但也不用太贪爱,因为它还会消失的!《心经》里这几句话,跟我们人生的关系是多么密切啊!
  


(二)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那么,菩萨是很直截了当地,依照缘起法来深刻观察世间,而体会出它的空性,称为「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


   缘起的字面意思是「依因托缘而起」—依主要的「因」,加上次要的「缘」(此有),而生起这个果(故彼有)。世间的人、事、物都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缘才能形成。依照这样的因果定律,我们所看到、所听到、所闻到的,有光靠自己就能独立存在的个体吗?没有!都是依因托缘而成立的,没有实在、不变的体性,佛法把它称为「无自性」,又称为「空」。


   「自性」就是能够自己生自己,可以自己单独成立,自己单独存在,可以永远不变。符合了「自生、自成、自有、永远不变、永久有、实在有」的条件,才称为「有自性」。世间的一切都是「无自性」,都称为「有为法」,是因为都需要依因托缘,靠关系条件才能成立的。不需要靠关系条件而成立,永远不变的称为「无为法」。因此,「空性」和「涅盘」都是无为法。


   大家是否能清楚了解到:「凡是世间的东西都是假的,都不是自己生的,没有真实的,没有固定的」?世间的真实相就是这样,这与态度消极或积极是不相干的,「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的意思是:用这样的理念来看世间—凡是所看到的都是假的。
  


(三)照见五蕴皆空


   「中道」就是不偏于空,也不偏于有。换句话说,不偏于物质,也不偏于精神。「空性」就是在物质的当体去了解它的「无实在性、无独立性、无永存性」。开悟了就能明白「色」(身体)的当体就是「空」,色跟空并没有差别。因此,《心经》用「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来表示它的中道立场。


   「受、想、行、识」也是如此,随因缘而生的。「受」是六根接触六尘时,同时产生的一种感觉,它是缘起的,不是自己本来的感受。随着情绪的好坏不同,同样接触到一样东西,所产生的欢喜与痛苦感受也会不同。因此,感受没有一定,它会随心情的变化而有不同。


   「想」也是缘起的。由于接触而有感受,有感受以后再分析、归纳、综合,所以「想」也是无自性。「行」是一种决定性,根据前面的「想」,然后决定要采取什么行动。这种「行」也是无自性的,缘起的。而「识」就是身、口、意行为变成能量化记忆力的累积,成为我们的心意识,因此,记忆力也是无自性的。


   「受、想、行、识」都是无自性,不只「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还有「受不异空、空不异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行不异空、空不异行」,「识不异空、空不异识」,简单的把它归纳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也是这样子的)。因此,五蕴(身与心)都是空的。
  


(四)度一切苦厄


   外面的人会说:「你们学佛的人很没有竞争力!这样的想法完全没有竞争力!」我要告诉各位,如果你具备了这样的观念,才能有办法,因为这个才是真正的佛法。


   唯有这样你才不容易被打倒,一切的人我是非,荣辱毁誉都不为所动,不受影响。如果你是平平庸庸的,别人不会嫉妒你。假如你非常有才华、能力,与你有缘的人就会觉得你很了不起;跟你无缘的人,就会很讨厌你、想办法处处打击、毁谤你,这个世间本来就是这样子。


   如果想努力、要有成就,那么只要有佛法,你就可以不怕种种批评、打击、侮辱、毁谤、伤害;这些都是缘起无自性,都是空的,本来就没有实体,这是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的!了解这个道理,绝对是可以站得住,继续做下去,不怕别人的种种伤害,「有佛法就有办法」就是这样而来的。佛法是教我们用正确的人生观来引导生活的行为,这就称为修行。这样的人间佛教怎会没有竞争力?怎么会消极呢?
  


(五)色不异空


   众生在迷惑的时候,都希望追求一种永远不变的境界。「我」的定义是可以主宰的、自由自在的。但是世间从来没有固定过,一切事物都是关系条件的组合,不是人的意志力可以自由操纵。譬如婴儿只要呱呱坠地,就会每天逐渐长大、老化,没有一刻停止过。任何人都无法用意志力来让自己青春永驻、永远健康、聪明、行动敏捷,或是永远好运当头。我们无法永远留住青春、美好、幸福的那一刻,才会感受到世间是苦的。


   因此,时常观「缘起」,慢慢的就会发现世间是无常的。既然是无常的,就必然是苦的。既然是苦的,就一定是无我的,不是自由自在、快乐的。声闻的阿罗汉就是就是这样观缘起、观无常,逐步分析、观察,才知道是苦、是无我的,进而得到解脱。如经典所说:「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这里的「见法」就是见到一切法的空性。


   菩萨智慧比较高一点,讲到缘起,就知道是空的。缘起法是物质(色)形成的原理,任何物质都是依因托缘而生的,因缘散掉时物质也跟着坏灭,因此,色的当体就是空的。「色不异空」就是「物质与它的空性没有差别」的意思。菩萨在每个境界当下,就能直接观察到物质的空性。


   释迦牟尼佛能够证入涅盘,也是观察一切法(人、事、物)都是因缘生、因缘灭,体悟它是不真实的,所以见到一切法的空性。智慧所到之处,就可以透视一切事物的假相(外在的形相),认识整个宇宙是无自性(没有独立、永存、不变的特性)。佛以智慧为身,他的智慧称为「法身」,所观察的宇宙称为「法界」。
  


(六)空不异色


   色(身体)的物质体是由地、水、火、风组成的,它有稳定性、凝聚性、牵动性、熟变性。地是固定性、稳定性的;水是组合性、凝聚性的;风会使身体动,具有牵动性;火是熟变性,能够使食物、水果转化成热能。


   宇宙万物也都具备这四种基本原素,所以地、水、火、风不是独立的,彼此互相依存,才能形成一个物质。物质分开了以后,就不能成为一个个体、特性、功能。所以物质(身体或宇宙万物)又称为「四大皆空」。


   佛陀担心有些人害怕宇宙一切全都是空的,那怎么证悟?解脱生死呢?这是外道所理解的「断灭空」,以为「空」就是什么都没有,误解了「空」的本意,释迦牟尼佛再度强调:「你不要怀疑,色就是空;反过来说,空就是色。」


   透过缘起法的观察,知道物质的当体就是假相,是空的。虽然体性是空的,但是因缘存在的期间内,物质仍然是存在的,并没有消失。「空就是色」,也就是空与物质的假相是没有差别。


   对于物质的部分,佛陀就简单地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来说明。凡夫在心理上习惯放不下对物质的一切分别,例如好看、难看、精致、粗糙,很不容易看到物质的空性,但这却是宇宙的真理,所以佛陀再次肯定:「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七)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凡是缘起,本质就是空,必须靠关系条件才能成立的。你照这样子来思惟,就知道「受、想、行、识」这些精神体也是空的。我们精神体所有的感受,包括「喜受、乐受、苦受、忧受、舍受」,这种种的感受需不需要因缘啊?


   譬如你能够看到眼前这些东西,需要几个因缘?好多的因缘,首先你跟东西彼此之间要有距离,要有光线,而且东西还要在你的前面呢!接着我们的眼睛接触到东西以后,还要透过视觉神经(眼识)输送到第六意识,让第六意识来判断这个东西好不好看?那么这个「好看」的感受,你说是不是要经过好几个因缘?既然是要靠因缘才产生的,因缘一转变它就不存在了,因此,「受」是不实在的,受跟空是没有差别的,称为「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


   你现在也在「想」,「想」要不要因缘呢?你或许会说:「我们没有看,没有听,只是心里在想」,以为这样就不需要因缘了。眼睛虽然没有看,但是心里为什么会想呢?因为第八意识储存着多生多世以来的符号,不只是前生的,所以才有办法「想」。


   譬如你现在想:「我人虽然没有在拉达克,但是那里很美,我明年还想要再去!」眼前没有看到,也没有听到拉达克的景象,但由于曾经去过,心里曾就留下这些符号、印象。这些符号可以自己一想再想,成为后面念头的「因」,这个「想」一定要靠因缘的。既然是靠因缘才能产生,就没有自性,称为「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


   「行」的意思是「决定」。你心里要采取一个决定「要去或是不要去」之前,一定先想了一些概念。「行」也是因缘法,随时会再改变的。例如我说:「你们两个都要去拉达克,那我也要去!」你说:「我给你十万元,你不要去,好吗?」「好!那我就不去。」这个「行」是很无常的,随时都会改变的。因此「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八)识的来源—十二因缘的「无明、爱、取」


   五蕴的「识」包含了第六、第七、第八意识,也就是精神体的主要作用。「十二缘起」里的「行」是指过去世的身、口、意行为;「识」则是指阿赖耶识,前世的身、口、意行为的符号通通储存在这个第八意识里。


   「名色」的意思是「物质与精神」,也就是「身体和心理」。它和第八「识」是同时存在、同时作用的,「识」与「名色」并不是前后的关系。名色的主要功能就是对外界一直不断地「(接)触、(感)受」,接下来就有「爱、取、有」。


   「爱」就是意业—内心一直不断在想可爱的境界,或者想你所喜爱的人、事、物……等。「取」就是身体的行为—不管是肢体的动作(身业),或者是讲话的声音(口业)。身业、口业都会留下符号,这些符号会自动储存起来,形成了第八意识,称为「有」。如果今生我们死了,就是留下这个「有」,也就是未来的「识」。


   其实「十二缘起」不必非要十二个通通都解释。单单讲这两个「爱、取」就够了,因为整个人类生命的主要作用就是爱、取。这些爱、取的行为所留下的符号都会揉合成一个「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大仓库—第八意识。每天造作的行为消失后,就留下这个大仓库,当我们投胎转世时,它就是下一个生命体的开始。


   「爱、取」的成分用一个形容词来说,就称为「无明」。基本上「爱、取」内在里有一种错误的执着,称为「我痴」,也就是自以为有「我」这个实体;还有慢慢的肯定一种「实实在在有我」的「我见」。由于肯定有一个自我,深深的爱着,称为「我爱」。觉得自己总有强过他人的地方,事事都想要别人对我好一点,这就是「我慢」。这几个「我痴、我见、我爱、我慢」都是从思想上的错误而来,它的总名称称为「无明」。


   生死轮回就是由「无明」作为主导因素,「无明」是思想上的错误,「爱、取」是行为上的错误。这些错误行为就形成「有」,这个「有」就综合过去世的「无明」和「行」,全部都揉和在来生的「识」(大仓库)里。以前的身口意行为—「行」,现在的身口意行为—「爱、取」。我们的「爱」里,全部都是无明,形成了一股冲动、追取、活跃的力量。那股冲动力量就是「情爱」,因此,众生又称为「有情」。


   经典形容众生是「无明所覆,爱结所系」。前者是说受到一种错误的思想所蒙盖,真正的清净智慧无法展现;后者表示这个爱像「打结」一样,只要爱上一个东西,即使告诉你那个不能够拿,那个不能够吃,但是爱的力量太强,无法抗拒这个吸引力,只好做了再说,结果苦恼、后悔已来不及了。我们像被「结」绑住一样,因此,就展现出今生这种身体,生死就是这样子来的。


   「五蕴」的「受、想、行、识」当中的「识」包含了前六识,也包含了生生世世所有的行为、起心动念所留下来的痕迹。佛教心理学把后者称为「第八意识」,一般把它笼统的称为「心、意、识」。


   第八意识不是独立的,是由每天不断的累积的念头、行为,所形成的一个大仓库,它是靠因缘所生的。心、意、识没有实体,称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阿赖耶识的情形很难令人理解,以现在的物理学来看,这个电灯能够一直亮着,是什么原因?因为发电厂一直不断地供电!这个电是由无数亿的电子组成,这些电子一个接着一个,到底它们是不是粘在一起?


   以现在高科技的电子显微镜来看,可以看得出电子之间还是分离的。科学家很早以前就发现原子了,原子里面有电子、质子、中子。从他们所画出的原子图,可以看出正电、负电彼此相吸,这个图是把原子放大了几百倍、几千倍、几万倍才看到的。


   电是从发电厂一直不断的供应而来的。它是由无数亿的电子一粒一粒地紧密接着,看起来好像并没有间断。但纵使是接得那么紧密,仍然还是有间断的,你们相信不相信?要不然的话,电灯一打开就可以永远亮着,光线就可以永远固定在那边了。电表为什么会走?是因为电子是有间断的,所以需要不断地供电。


   因缘的理论有一种称为「等无间缘」,意思是这种缘「几乎等于没有间隔」。发电厂输送电子时,每一粒电子之间几乎等于没有间隔,阿赖耶识也是像这样,前面的念头将灭,后面的念头紧跟着就现起来,几乎没有间隔。


   「识」也是空的,它是靠缘起产生的,是每一生每一世行为累积下来的符号所组成的,所以「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经文中的:「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表示受、想、行、识也是如此。物质体是空,精神体也是空的,两者皆空,称为「五蕴皆空」。
  


(九)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金刚经》中说佛有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运用般若智慧来观照世间,知道这一切都是空性,都是缘起的智慧,称为「慧眼」。如果按照这样的理论来修行,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释迦牟尼佛告诉舍利弗要「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意思是不断地照这样来思惟。大乘菩萨如此深深思惟的结果,能够「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也就是使现象界的这些假相消失在我们心中。


   譬如你们听课,忽然间想到自己的家乡:「不知道现任妈妈在做什么?不知道那边现在是什么情况?以前那个小孩现在不晓得有多大?……」人虽然坐在这里,心里却一股劲儿的在回想、怀念,眼前的整个景像就消失掉,只剩下脑海里的境界。


   我也常举例说:「当你正在看书时,忽然想到家乡。眼睛直直地盯着书本不动,心里却想到家里那些人啊、事的。对你来说,现前的书本等于消失,整个脑海里就只有『家里』这个概念存在着。」


   同样的,我们用观照般若来观察世间的一切现状,特别是在打坐的时候做如是观,整个脑筋进入那种「涅盘寂静」的空性当中,外境就消失了,真正的空性显现出来了,这称为「泯相显性」。显现出来的是什么样子?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世间一切人、事、物的形成、生起、消失、好坏、善恶、多寡……都是因缘生、因缘灭的,不是永远一成不变,而是不真实,假相,虚妄,空的)。


   佛陀告诉舍利弗:「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一切法的空性称为「诸法空相」,修行人用观照般若不断的观察,在禅定中整个脑海会慢慢地进入那种空性的智慧境界—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样子就可以进入涅盘了。「涅盘」的意思就是没有生灭、没有垢净、没有增减,没有来去。

  

(十)是故空中无色,无眼耳鼻舌身意


   这个时候外相消失了,故说「是故空中无色」。在空性里不执着现象界的种种差别,这就是菩萨「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经典形容「般若如大火聚,万物撄之则燎,触之则伤」。为什么称为大火聚?火众是比喻智慧的意思。猛焰的大火能烧掉一切物质;甚深的智慧也能消灭一切烦恼。所有物质体、有为法在遇到般若智慧时,整个世间的森罗万象在菩萨心中全部都消失掉,只剩下空性的原理而已。「是故空中无色」,或者说菩萨的慧眼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见一切都是无所见。


   在空性里看世间一切都是假相,《金刚经》说「凡所有相,都是虚妄」。有了这种认识以后,就这样来修止、修观成为一种习惯,慢慢地变成我们的人生观,那么在日常生活里就有慧眼了。


   无眼耳鼻舌身意,这是把「身心」再作一个细分。身体为了解外境是什么情况,又有眼根、耳根、鼻根、和舌根,而身体本身就是身根,再加上意念的思惟,总称「六根」(「根」是生长的意思,六根能对外界起分别,而生出烦恼)。眼耳鼻舌是附带在身根里,可是又各自负责特殊的功能。眼睛对形形色色,耳朵对种种声音,鼻子对不同的香,舌头对各种酸甜苦辣的味道,作了这样的细分。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应该知道什么地方最会引起妄念?日本东照宫有著名的三只猴子的雕像:一只是掩住耳朵,一只是遮住眼睛,一只是封住嘴巴。这就是在暗示不要乱说,不可乱听,不能乱看,因为眼睛、耳朵、嘴巴最容易引起我们的妄想。


   了解「空中无色」以后,当接触外境时就要懂得回光返照,观察「眼睛没有眼睛的自性,耳朵没有耳朵的自性,鼻子没有鼻子的自性」。一切都是随因缘假施设而变现出来,因缘灭时又消失无形。生的时候,并没有真实的眼睛、鼻子;死了一切归于无形,也没有真的眼睛、耳朵、鼻子。因此,「无眼、无耳、无鼻、无色、无身、无意」。这个「无」是「无有自性」的意思。
  


(十一)无色声香味触法


   前面这一段「舍利子,是诸法空相……」是提示思考的方法,后面这一段「是故空中无色……」是告诉我们要照这样子去观察。想到自己了,就知道无「色、受、想、行、识」的自性,无「眼、耳、鼻、舌、身、意」的自性,看到外境就知道无「色、声、香、味、触、法」的自性。无这个,无那个,都是在说身心和外境的体性是空的。


   「色、声、香、味、触」是根据「眼、耳、鼻、舌、身」对外境的认识功能,而对外境再作一个细分。我们对外境会有「五欲」,就是因为不知道这些色声香味触都是缘起的,无自性的,才会对它产生一种盲目的贪染、追求。


   譬如两物相击才能产生声音,当你听到声音,这个声音已经随着音波的而消失无踪了,声音是缘起的,没有自性。味道也是透过舌头来分辨食物的,等舌头吞下食物以后,刚才的味觉就已经消失了,味道也是缘起的,没有自性。一切形形色色的物质,虽然它的无常变化没有那么快,不是肉眼可以立刻察觉的,但它也是一直在磨损、老旧,逐渐失去昔日的光采。以此类推,外境的色声香味触是随因缘而一直不断变化,都是没有自性的。


   要避免对外境起妄想、贪欲,日常修行中就要「密护于根门,饮食知节量,勤修寤瑜伽,知足心远离」。「密护于根门」的意思就是要好好保护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让六根不要乱看、乱听、乱说。因此,生活中必须持戒,八正道中的「正语、正业、正命」就是持戒的意思。    其次,是对自己没有的东西要能知足。看到人家有好的东西,像VCD、DVD之类的,也不要羡慕,没有反而烦恼比较少。一切现成的设备,像图书馆里的书籍就够你用不完了。所谓「心远离」就是不要羡慕别人的好运气、好福报。譬如看到几位同学明天就要到香港,自己不能去,你要想:「待在佛学院比较好啊!在佛学院比较踏实一点,东奔西跑很累的」。


   我们的心要远离,对外境才不容易起贪欲,并且要进一步修禅定。禅定有成就的话,还要依正知而住。「正知」就是一发现自己的心离开所缘境了,就立刻把它它回来。「勤修寤褕伽」也是修禅定的一种方法,这是在睡觉之前练习「光明想」,观想眼前都是一片光明,让自己的心慢慢能够在睡觉时也保持清清楚楚。


   修禅定修到有定力以后,只要一起心动念自己就能马上察觉。当下就能判断这个念头是清净的、还是杂染的?这些想法是善的、还是恶的?那些事当做、不当做?那种话可不可以讲?那种场所可不可以去?对自己的起心动念都很清楚明白时,才有办法修「四正勤」。


   四正勤就是「已生恶令断除,未生恶令不起;已生善令增长,未生善令生起」,它的意思就是让我们在日常生活里好好的断恶修善。平常我们遇到外境的诱惑力太强时,自然而然会生起恶的、不道德的心念,这时不能任由它生起,也不能任它滋长。


   譬如你心里明明知道那个东西其实是不可以看的,如果还一直想要偷偷地去看,那就是你的定力不够。没有定力的话,对自己的意念是没有办法自主的。你若是有定力的话,看到不该看的东西,发现那是错误时,马上就能斩断这个想看的欲望,就不会继续制造错误的行为,将来也不会受到恶的果报。


   没有禅定的力量,四正勤是修不起来的。除了持戒之外,就是要好好的修禅定、修四正勤,日常生活中才有办法这样如法的观察,做到「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十二)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六根(身体)、六尘(外境)、再加上六识(心理),就成了「十八界」。「界」是「范畴、类别」的意思。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意念的功用各各不同,所接触的外境,所产生的六识也都各自形成一类,佛法把它总称为「十八界」。


   眼睛负责分别物质(色)的青黄赤白、长短方圆、大小等等,而产生眼识。耳朵负责分别各种顺耳、逆耳的音声(声),而产生耳识。鼻子负责分别各种香臭的气味(香),而产生鼻识。舌头负责分别酸甜苦辣的滋味(味),而产生舌识。身体负责分别冶热、硬软、粗细、涩滑……的感觉(触),而产生身识。意根(思考、分别的功能)就分别前一念(法)的内容,而产生意识。


   从上面可知:六根必须接触六尘,才能有六识。这三者是同时产生的,没有先后的区别,所以六识不能单独存在。它是因缘所生的,没有自性,故说「无眼(识)界乃至无意识界」。能够了解这六识是空的,就能对治我们的傲慢心(佛法称为「我慢」)。


   人常常会因为自己长得比别人庄严、健康,或是比较有钱、聪明,内心就会生起一股傲慢心。对凡夫来说,只要自己有一点比别人殊胜、优越的地方,傲慢之相就显现出来。


   譬如以前原本是同事,现在因为职务调动的关系,他变成部门的主管,而你是他的属下。过去当同事时还不错,怎么现在讲起话来口气就不一样了呢?「我慢」是很容易生起的。在日常生活里,必须要观察「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才能对治。


   《心经》也是讲人生的,不是专为超渡亡者用的。每次诵完经后,到灵前把功德回向给亡者,都会先唱「南无清凉地菩萨」,然后就念一段《心经》,再来就是「愿生西方净土中」。如果一个主法和尚能够照前面的讲解来观想,用《心经》的内容劝导亡者放下执着,赶快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样才能「生亡两利」。


   大家天天诵《心经》,自己要天天照见五蕴皆空,才能远离颠倒梦想、无有恐怖。你作如是观,就可以得到观自在。
  


(十三)无无明……亦无老死尽


   以「十二因缘」来解说,对这个世间的真实相不了解,就称为「无明」。由无明引发的贪瞋痴覆盖了真实智慧,使我们一直无法解脱。佛陀不知吃过多少苦头?修过多少苦行?经过千辛万苦才开悟的。但是他证悟以后,却这么简单地告诉我们:「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世间没有一样东西能独立的生出来,都是要靠因缘才能生起。


   这样的宇宙真理在我们听来很容易理解,不觉得有什么珍贵。但是,舍利弗尊者一听到这两句话,当下就证到初果了。佛陀这么方便、善巧的教我们,众生反而有点怀疑。「开悟这么简单哦?是这样简单吗?」是真的这样简单!当你悟了以后,对佛陀会有无限的恭敬、无限的崇敬。


   「千年暗室,一灯即明。」无始以来脑筋里总是想到一个实实在在的「我」,这个无明要用观照般若、八正道的正见、或者三法印来对治。观察、思惟以后,肯定世间是没有固定不变的、没有独立存在的人、事、物。那么过去所执着的「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就这样子破除了。「没有真实」不是只有外境不真实,而是连「我」也不真实的。《心经》的重点在于「我」没有真实。把这个「我执」破除了,就称为「明」。


   「明」与「无明」也都是不真实的。譬如这个房间,电灯一打开它就亮了起来,黑暗就不见了。那么黑暗是从那里跑掉的?当我们又把灯关掉,光明不见了,那么光又从那一个窗户跑出去的?无明的当体就是空性的,那里有「无明」这个真实的东西呢?


   现在的智慧就称为「明」,以前的执着就称为「无明」。当你「明」的时候,那里有把「无明」拿出去?没有!只是把它转型而已。「烦恼即菩提」,称为「无无明」。也不是有一个无明可以从我们的脑中捏掉、丢掉,这称为「无无明尽」。


   当你想通了以后就不再迷了,过去的错误思想就没有了。具体的来说,以前认为无论什么东西都是实在的,现在知道这个世间无论什么东西都是因缘生的。


   「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没有前面的「生」,那里有后面的「老死」呢?「老死」也一样是因缘所生的,不真实的。菩萨体会「老死」的不真实性以后,生死即涅盘,烦恼即菩提,当下就是!


   《心经》对于人生面言,几乎是偏于自我解脱、自我证悟。经文后半部又提到:「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究竟涅盘」。菩萨虽然观一切法空,但最主要是「观我空」。观我空以后才能无我相,才能行菩萨道,证得佛果。
  


(十四)无苦集灭道


   「苦」是世间的假相。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苦,这些确实都是由过去世的「爱、取」符号所留下来的。前生有时候行善、作恶,有时候起嫉妒心、欢喜心,又做了好事、坏事。这些符号记录下来后,收藏在我们的第八意识里。


   今生投胎转世以后,第八意识在过去世含藏的符号,会使今生到了某一个年龄时发生什么事情,到了另一个年龄又发生什么事情。今生有时候因缘很好,有时候因缘不好。以前信别的宗教,譬如信一贯道,现在因缘到了又来信佛教,这些都是跟过去世的因缘有关。


   生生世世所留下来的符号,随着我们在世间的经历,时而有一些苦、乐的现象。但是这些「苦」并不真实,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的。地藏王菩萨与地狱众生同样都在地狱里,地狱众生自己的心意识感觉很苦;地藏王菩萨不造堕地狱的恶因,他一点都不觉得苦。


   「集圣谛」就是在过去无明的引导之下,我们每天不断的透过「爱」跟「取」来累积身口意的行为。当它凝聚成为一股强大的势力以后,我们就不得不去投胎转世。「集」(爱、取)也是因缘所生,不真实的。


   「灭圣谛」是说圣者的「断除烦恼」,其实并不是真实的灭掉什么东西,他只是感受到一种空性的状态而已。菩萨虽然证入涅盘,他也是无所得,这对一般人来说是不容易理解的。特别是中国佛教徒大部分都是修净土宗、禅宗、或密宗,难以体会这样微妙的佛法,实在是很可惜的。


   「道」就是我们修行的方法。八正道就是佛陀告诉我们一种体验真理的方法。但是,证悟以后还需要什么「道」?《金刚经》云:「知我佛所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就像坐船过河,船只是个工具,你上岸以后总不能把船扛在肩上背着走吧!「道」只是一个工具,没有实在相。
  


(十五)无智亦无得


   「无智亦无得」并不是说「没有智慧,也没有得到」,而是观察缘起法的空性智慧,称为「无分别智」。所证悟到的智慧是空性的,所观察的外境(色声香味触法)也是空性的。以这样「无分别的智慧」来观察「无分别的境界」,深知两者都是空性的状态,称为「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是总结前面所说的「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为什么?因为知道一切都是空的(以无所得故)!


   《金刚经》讲的「无住生心」,就是以「无所得」的空性智慧做基础,来度众生。菩提萨埵必须这样子才能行六度波罗蜜而无有恐怖,不畏佛道的长远,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才能够自在。「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证悟最高的境界(无上正等正觉),也是要用般若啊!如果用这样的道理来处理人事问题,就会很自在。
  


四、如何达到内在的超越


   由于「照见五蕴皆空」,在假相上固然有一个五蕴假合的「我」,但是在理念上清楚知道「我」是空性的,就会消失原来对假相的执着。这情形好比看书起了妄念。书本是放在眼前,可是妄念一起,就想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了。眼睛虽然瞪着书本,却根本不知道里印了什么字?


   同样的,一直不断的参究这些话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配合着思索「缘起性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时,智慧就不断加深。等到定力不断加深,就能深入「一切无所有,一切无所见」的境界,而达到内在的超越。


   心中完全泯灭了外界的假相,其实外界并不是真实的消失,只是好像看书起妄念以后,书本在眼前而眼睛不见其书。当念头经常不断地在思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到最后便能够看透一切假相,心中就显现出它的真实相。达到内在超越的时候,内心是处在「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境界里。因此,菩萨度化众生时没有障碍,因为他知道一切都是虚妄相。


   在日常生活里,就是这样运用《心经》来作修持。开悟了,懂得这个道理,那么,随境界一现起,当下就知道境界无自性,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样子在日常生活中好好用功,就可以解脱、自在。这就是生活的佛教、人生的佛教。
  


(一)「观自在」的境界


   禅宗说:「你就是佛」!你要问什么是佛?就要体悟「当下就是」,「全体都是」,「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妙谛」,「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眼睛所见,到处都是无自性,当下就是!


   你真明白,就能整天自在,随时随地像菩萨那样安详,又带有一点点慈祥的微笑。诸佛菩萨在他的庄严圣容里,不但威严又有一点慈祥,又像是微笑,又是心无一物。例如持戒而脸相庄严,心性慈悲,无有怨恨不满,就能够慈祥;内心有甚深智慧,心无一物可罣碍,生活过得快乐,无忧无虑,便能照见五蕴皆空了!
  


(二)以空观来行六度


   持戒时,心中无有能持戒的人,无有所破毁的戒条。所守持的戒条,所持戒的功德,都不可得。修忍辱时,我相既除,人相也除。既无我相、无人相,那里还有忍辱相可得呢?所以忍辱也没有自性。


   透视我空、法空以后,行六度波罗蜜时,就是以智慧来引导前五度,知道前五度波罗蜜都是无自性。因此,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时「无我相」,接受布施、忍辱的对象也是「无人相」。自我的五蕴是空的,他人的五蕴也是空的。


   以这样的情况下度化如梦如幻的众生,就达到真正的「无所住」。心里不执着一切,称为「离一切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既然无这些相,当然没有来去、生灭、生死的时间长短相,故称「无寿者相」。离四相、绝百非、无所住,这就是菩萨的修行。菩萨应无所住,不住于色,不住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全部都以般若智慧来做引导,广行六度万行,处处无住,处处离相。唯有这样子才称为菩萨,否则如有所住,就不名为菩萨。
  


(三)解脱的生活


   一些证悟的高僧,像济公或是布袋和尚,外表看起来嘻嘻哈哈、疯疯癫癫的,其实是看透了世间的一切。这世间是非常虚假的,看透了,就不会在意任何富贵、权力、地位!你或许会说:「明天老板就要把我辞掉,饭都不得吃,还笑得起来吗?」的确,在家居士有种种的因缘障碍,修道就比较困难。


   但你如果运用《心经》的道理,纵然一贫如洗,也得清楚:「一切都是有因有缘的」。贫穷有贫穷的因缘,富贵有富贵的因缘,没有什么好罣碍的。只要心地慈悲,有正知正见,肯发菩提心,那么天无绝人之路,再贫穷也不会饿死的,唯有这样子才能自在无碍。


   过去的这些执着、贪念都是称为「虚狂妄取、颠倒梦想」。唯有彻底的照见五蕴皆空,没有像过去那样认为「这是我的、你的」,「这是我喜欢的」,「这是我讨厌的」,才能真正的远离颠倒梦想,一切随缘。有缘的、该来的,自然就会来;无缘的、该走的就让他走。随缘就能放旷,任性逍遥。唯有这样子,才能够真自在、真解脱啊!这种法门无上、微妙、中道,确实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稀有难得。


   《心经》是要自己修的,不是念给佛陀听的,原本从《大般若经》中撷取出来,没有「揭谛揭谛」这几句的,而是后代的人加上去的,意思是「去啊!去啊!归投三宝!我们一起归投你!」今生宁可贫穷,只要依佛法来修、来做,就能够得大自在,得大解脱。

 

第十一章 大乘菩萨的修持—《金刚经》与人生


   《金刚经》和《心经》不同之处,在于《心经》比较强调自我的解脱,而《金刚经》进一步提到大乘菩萨如何运用这种解脱的智慧,在生活中度化众生。因此,《金刚经》可以说是菩萨修行的宝典,也是中国佛教弘传最久、最流行、最普遍的一部经。


   本经开始有一些关于生活上的叙述,它的主要用意是说明这部经典的缘起。从「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到「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为止,这一段序言是在讲释迦牟尼佛什么时候、什么因缘讲这部经。


   这段序言的重点在须菩提请示佛陀:「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护嘱诸菩萨」,意思是说如来能够很善巧方便的指导诸位菩萨如何绍隆佛种、续佛慧命,使大乘佛法能继续弘传下去。整部《金刚经》的重点,就是在谈菩萨的发愿和智慧,以及修行、度众的关键。
  


一、《金刚经》的菩提心


   《金刚经》最重要的宗旨,是要一个修行人发菩提心。「菩提」本来是指「觉悟的智慧」,所以阿罗汉、辟支佛和佛陀的智慧都称为「菩提」。但这三种智慧当中,以佛的智慧为最高、最圆满,佛的菩提特别称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


   要成就佛的菩提,必须发心修行菩萨道,誓愿救度一切众生,经历三大阿僧祇劫以后才能成佛。《金刚经》中的「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指大乘菩萨不畏度众艰难,不惧佛道长远,能够长期「誓愿救度一切众生的心」。为了能够不退转,菩萨必须修习空性的智慧,才能在度众时没有障碍。《金刚经》的特色,就是同时兼重「菩提心」和「空性的智慧」。
  


(一)发心的种类—胜义菩提心


   菩提心可以分为二个阶段:一种是世俗的菩提心;另一种是胜义的菩提心。这两个的差别在于:「世俗的菩提心」是菩萨在凡夫阶段就已经发起的。只要有受过五戒,或甚至受过菩萨戒的人,就能了解「菩提心」的意义,也就能发起这种「希望成佛」的心了。


   菩萨发心以后,再一边听闻、思惟佛法,一边修习禅定,逐渐对宇宙万物的真相,也就是对空性有了深入的认识。等到已经有能力在禅定中证悟空性、成为阿罗汉时,由于之前所发的菩提心,使菩萨能够在这时候忍耐不证入阿罗汉果,继续投胎转世,利用这个色身来生生世世度化众生。从这个时候开始,菩萨就是以「胜义的菩提心」来行菩萨道。《金刚经》着重的就是胜义菩提心这个阶段。
  


(二)发心的目标—令一切众生进入涅盘


   释迦牟尼佛首先要告诉这些菩萨的,就是「如何安住其心?如何降伏其心?」不管菩萨发的是世俗的菩提心,或是胜义的菩提心,都是要让一切众生进入无余涅盘。


   佛陀先把「一切众生」简单地分类为:「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这些名词平时统称作「四生九有」。「四生」就是按照出生的方法,把众生分成四类:卵生、胎生、湿生、化生。


   「九有」则是依照禅定力的高低,把众生分成九类—第一类是欲界(包括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和六欲天);第二至第五类是色界天的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第六至第九类是无色界天的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和非想非非想处。


   这九类众生若按体型来看,又可分为有形的,还有无形的(若有色,若无色)。或者依禅定的层次来看,也可分为「有想,无想,还有非有想非无想。」不管是按出生方式或是禅定层次来分类,菩萨的目标就是要令一切众生都进入涅盘,使他们不再受到轮回的痛苦。


   当阿罗汉证悟以后,虽然精神是处在涅盘的境界,但是他的色身还「有」残「余」的寿命,所以在他剩余的有生之年都称为「有余涅盘」。等到阿罗汉的色身寿命结束了,他就不会再来投胎转世,这时才称为「无余涅盘」。因此,「进入涅盘」就是「了生死」的意思。


   一般人对「涅盘」有些误解,尤其中国的佛教徒,特别是强调要推动「人间佛教」的,一听到「涅盘」大家还不会觉得奇怪,还比较能接受。但是一听到涅盘的意思就是「了生死」,很多人就会说:「哼!那么消极!阿罗汉的个性这么消极!」好像一谈到「了生死」就觉得很有罪过似的,这不合乎中道。


   如果生就是「来」,死就是「去」的话,涅盘的境界就是「没有来去,没有生死」,因为「生死、来去」都是世间的假相,都是不真实的。体悟世间的真相是没有「真正的来、真正的去」,是一种空性的状态,这种证悟的境界就称为涅盘。


   经典形容涅盘就像虚空,尽管白云或乌云飘来飘去,虚空仍然是虚空,没有增加或减少。乌云不会把虚空弄得更脏,白云也不会把虚空变得更干净。同样的,体会到世间其实是「没有来去、没有生死」时,整个真理的境界(空性)并不因为你开悟了,真理就增加一分;也不会因为你还是凡夫,真理就减少一分。


   阿罗汉体悟空性,内心会满溢着证悟的喜悦,涅盘是一种清净、快乐、寂静、安祥的境界,这才是真正的「法喜充满」。现在的佛教徒已经把「法喜充满」这句话普遍地套用在生活上,不容易改了。平时参加一个法会,或是办一个活动,就说是「法喜充满」。其实那并不是真正的法喜,你要清楚:佛教讲的法喜是指涅盘的快乐。
  


(三)修行的阶位


   菩萨发了菩提心要「令一切众生进入无余涅盘」以后,就是要培养信心:一、要相信缘起法,善有善报;二、要不断的广结善缘,培植福报;三、要持戒,修禅定、观智慧。福报愈多,禅定、智慧的进步就更快,信心也就越来越强了。


   菩萨戒最初要修「十善业」,十善业是从原本的五戒延伸出来的,它的内容包括身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业「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以及意业的「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除此以外,还要持三种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意思是要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以及利益一切众生。


   从最初发心到成佛为止,菩萨必须经历五十二个阶位,其中一开始就是「十信位」。再加上慈心悲愿的增强,经过「十住、十行、十回向」(合称「三贤位」),一直到十地位的初地,才见到一切法的空性,这就是一般人所说的「开悟证果」。


   中国人不管是在家众、出家从,受到祖师所传净土宗、禅宗、或密宗的思想、方法所影响,早就有一种先入为主观念,已经不敢想象开悟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只要两句话,三分钟就可以理解。其实,一再强调「开悟」只是让我们认识世间的真相而已。认识世间的真相以后再修行,修行再证果。这最后的证果比较困难,但是一开始的开悟是不难的。
  


二、《金刚经》的修行重点—对治无明


   要开悟就是要了解什么是「无明」?它就是「第七意识」,也就是情爱的「我执」。执着自己的以后,会一直引发内心一股很强大、很冲动的情爱力量,让我们一直想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譬如喜欢的人,就一直想要去看他;喜欢的东西,就一直想要去吃它,或是去把它买回来。   (一)无明的内容—第七识


   这股情爱的根源,就是对「我」的错误看法。本来「我」是「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的,是不断随因缘而变化,没有一个真实不变、永远是这样的「我」,凡夫却认为有一个实在的「我」,而且还一直不断的印证这个看法。总觉得有一个「我」从过去世轮回到现在,今生死了以后这个「我」还会再去投胎转世。


   误认「有一个真实不变的我」,就称为「我痴」。凡夫先有了「我痴」,然后不断加深这样的念头成为一种执着、一种固定的见解,这称为「我见」。既然深深地认为「有一个真实的我」,也深深的爱着这个「我」以及「跟我有关的事情」,称为「我爱」。自己的一切也都要拿来跟人家比一比,希望能比人家好、比人家强,就称为「我慢」。


   「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就是「我执」的内容,它是第七识的主要功能,也是烦恼的根源,佛法也把它总称为「无明」。无明的力量能够「发」动情爱不断地向前活跃的发展,促使我们为了追求自己喜欢的人物、东西,而制造身口意三「业」,这称为「发业」。发业了以后,就能滋「润」我们未来继续在「生」死轮回中流转的动力,这称为「润生」。因此,无明(第七识)的主要功能就是「发业润生」。


   好比马达发动了以后,不断的再给它加油,就能继续不停地运转。又如:这颗豆子的基因里面具有生长的功能,若把它放在水中闷,就会发芽。我们的记忆里,也是包含了生生世世累积下来的无数的习气符号。它包括一些欢喜、悲伤的事,和许多错误的思想、见解。唯识学把这些习气符号称为「种子」,它跟树木花草的种子一样,具有「发业润生」的生长功能。


   这些习气种子如果没有外境去触发它,就不会产生力量。例如:眼睛不去看外境,就不会触景生情,引发心中过去世经历过的感受。如果眼睛看到了,这些习气种子就会自然而然地冒出来,让这些欢喜、痛苦的感受。所以生活中对于任何人、事、物的感受,都是来自过去世或今生的经验。


   有了感受,就会重复以前曾经做过的行为反应。这些行为可能才做一下子就停止了,但是第七识的「我痴、我见、我爱、我慢」的力量会不断推动你一而再、再而三地去重复这些行为,让你一直去想、去听、去吃、去做。我们的身口意三业,就是靠这四种成分的力量在推动。内心里有了这些不良的成分,生活中就会很不自在。


   例如你以前曾经在某个机构、公司赚了不少钱,偶而就会想:「这两、三百万是要买股票好呢?还是买基金好?或者拿去买一栋房子?」


   假设买了股票,万一股票下跌,心里就会很难过,这就引发你生活上的不自在。这种不自在的感觉往往会在下一次遇到股票下跌时,继续感受到同样程度的不自在。生活上这许许多多的「不自在」,就总称为「烦恼」,它的来源就是无明,也就是第七识。
  


(二)第七识的展现—情爱


   用现代话来讲,第七识展现出来的力量就称为「情爱」。佛法把众生称为「有情」,意思是「有情爱的众生」。因为凡夫心中的无明能够滋润这种冲动、活跃的「情爱」力量,促使他一直不断用行动去追「取」自己心中想要的东西。


   「菩萨」刚好跟「有情」相反,因为「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意思是「已经觉悟的有情」,不会再受无明和情爱的力量所束缚。就像以上的比喻,买了股票,就会常为股票而不自在。背后推动这股「不自在」的力量就是情爱,它的基本成分就是无明。


   由于无明,就会对自己喜欢的人、事、物一直想、想个不停,这称为「意业」。想了以后,会开始有追求的冲动,会用嘴巴来表达内心的欲望,这称为「口业」。或者展开实际的行动,想辨法用网络、电话、信件来联络对方,或者把喜欢的东西买回来,乃至于看到别人不注意时,就顺手把它扒走,这称为「身业」。


   经典形容众生是「无明所覆,爱结所系」?它把这个「爱」的力量比喻得非常传神,好像心中有一条绳子把你绑住了,在你心里打了「结」。你只要有喜欢的对象,不管是人、东西或事物,心里就时时被它系住。


   当工作做完,或是书本一放下,脑子里立刻就会想到这个人、这样东西、或是喜欢的嗜好。第八识大仓库收藏的,通通都是这些「爱」跟「取」的符号。释迦牟尼佛的时代,讲解「集圣谛」(苦的原因),就只有讲「无明所覆、爱结所系」而已。


   「无明」就是在心意识的情爱里,充满了「我痴、我见、我慢、我爱」不良的成分。只要是凡夫,心里就有这些成分。死了以后,生前的种种意识行为(爱跟取)就构成「第八识」,推动我们继续去投胎转世。「集圣谛」就是十二因缘里的「无明、爱、取」,或者唯识学里的「第七识」。
  


(三)情爱的特性与对治方法


   第七意识长久以来的「我痴、我见、我爱、我慢」已经养成习惯,定型了。纵然告诉你:「这一切都是缘起的,佛法说这些都是假相」,如果把你的东西抢走了,你还是会很不高兴。因为在凡夫的思想、见解中,还是直觉地认为:「这是我的!虽然是假相,你还是不可以把它拿走!」


   第七识展现出来的情爱力量是非常坚韧,让你有办法锲而不舍,怎么困难都无所谓,非要完成不可。像我们佛光山云居楼前任的主管妙晋法师就很有韧性。云居楼刚完工、开始装潢时,她就接下这个主管的工作,天天要跟那些工人接洽。那时候真的很困难,但是她在工作过程中却很有韧性。


   我出门时,有时候手中才提一件行李,就已经觉得很累。但是看到那些做太太的,手里已经抱了一个小孩,背上还背了一个。做妈妈的却觉得照顾孩子是她的责任,一点都不觉得累,而且看到自己的孩子那么可爱,心里就觉得非常满足。


   这种亲子之间的情爱就是一股非常强韧的力量,斩也斩不断。而且还会一直发展下去,推动父母为了养家活口而卖命,所以我们凡夫才称为「有情」。如果凡夫的情爱发展不正当,他就会去骗、去偷、去抢。严重一点的,还会去杀人!


   如何阻止这些情爱的发展?我们首先要用「持戒」来克制不当的言行。心里很想要,却得不到,那就得修禅定来克制那分想要的心念。有了持戒跟修定,还要不断的用智能的眼晴(慧眼)来观察一切事物的不真实。


   《心经》其中一段经文:「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就是要大家观察:「眼耳鼻舌身意都是因缘所生,没有实在不变的体性(没有自性)」。无论是听到、看到、或是尝到的,不管你接触到的是什么,一定要有这种回光返照的定力,马上观察出这是不真实,是虚假的,这称为修智慧。


   原始佛教把修行内容分为「戒定慧」三大项,譬如八正道里面就有持戒(正语、正业、正命)、禅定(正念、正定)和智慧(正见、正思惟)。大乘佛教的六度波罗蜜也有持戒波罗蜜、禅定波罗蜜、和般若波罗蜜。虽然学佛最终是以智慧得解脱,为什么还要持戒、修定?


   凡夫在还没修成般若的胜解以前,多半还是会像过去一样,认为世间一切都是真实的。长期修习禅定,可以使我们观察事物或内心的念头时更加敏锐。接触到事物的当下,就可以警觉到:「这是不对的,这是错的,这是不真实的」。有这种警觉,就称为「开悟」。


   虽然开悟了,仍然可以用第七意识那股活跃的情爱力量去办事,但是情爱里的「我痴、我见、我爱、我慢」已经透过智慧的观察而消除了,这就是用「正见、正思惟」来对治「无明」。认识世间的真实相就称为「觉」,但仍然运用这个情爱来度化众生,不舍弃一人,这才是「菩萨」的真义。
  


三、《金刚经》的智慧


   学习大乘佛法,就要先看清世间的真相,然后才来修行。这个世间的真相用几句话来形容,就是无常的、缘起的。因为无常,所以万物都有「生、住、异、灭」的现象。它的产生是「缘起」的,意思是「由因缘带动而生起」;用现代话来说,就是「要有两个以上的关系条件来带动,才会现起。」


   譬如桌子、房子、或任何东西都是由两个以上的材料、零件组合而成的。我们喝的水,也是氢跟氧结合成二氧化氢以后,才成为水。我们吃的豆芽菜,也是豆子本身就有水分,以前都是用布袋把它闷住,让袋子产生某种温度以后,豆子就会发芽了。有些人自己会做苜蓿芽,也是运用同样的原理。


   一切事物都是缘起的,都需要靠关系条件才能生起。没有一样东西是本来就能自己生出自己的,或是自己本来就存在的。在缘起的理论「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之下,没有一样东西是真实的、固定不变的,所以都是空的。


   《金刚经》就干脆说「世间一切都是假相」,或者把世间每一样事物的短暂存在称作「幻相」,形容它是梦幻泡影。为什么?因为任何东西生起以后,一定会逐渐坏掉、消失。以苜蓿芽为例,把它搓到水分没有,它就消失了。因此,它只能维持一段时间。又像水果,它产生以后到腐烂,存在的时间非常短暂,因此,形容它是「虚妄」的。


   以此类推,人也是如此。有的人可以活到二十岁、三十岁、五十岁,就算长寿到一百岁也是有的,但最后还是消失了。乌龟比较长寿,但最后还是会死掉。由此可知,世间一切都是不断在变化,没有固定的。


   你或许会说:「动物的生长、消失比较快速,可以看得出无常变化。像钢铁这一类没有生命的东西就很难感受到无常了。」这好比地球一直绕着太阳转,速度是音速的一点四倍,就等于一分钟旋转一千多公里,但是却完全感受不到,岂不奇怪?整个太阳系绕的是云层,速度还要快,也一样没有感觉,这个「无常」是遍于一切有情、无情的。
  


(一)用四种情形证明因缘法


   龙树菩萨曾经用逻辑思考的方式,分析一切万物的产生都不可能是「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由此来证明万物都必须是特定的因缘(两个以上的关系条件)才能产生,不会无缘无故的生起。


  
⒈无因生


   「无因就有果」意思就是任何地方都可以毫无道理地生出一些现象,不需要藉助特定的因和缘。譬如此地起了火灾,别的地方也可以毫无理由的跟着起火。但事实上,别处也要有原因才会产生火灾。此处起火必然是有它的特殊原因,只是尚未找出这个原因罢了。


   印度一些外道觉得世间就是这样自然形成的,那里需要什么因果?他们认为富贵的就一直会富贵,贫穷的永远贫穷。这样一来,人生的一切努力岂不毫无意义?但如果仔细思考,便会发现这个道理并不符合世间的现象,所以「无因生」是一种邪见。
  


⒉自生


   万物既然不是「无因生」,那么就是有因缘而生了。这又可分为三种情形:自生、他生和共生。「自生」就是不需要透过特定的因和缘,自己就能生出自己。既然这样,「还没生起以前」跟「已经生起以后」是完全没有差别的。譬如前一个念头既然生出来了,后面就会跟着生出同样的念头。那么心中必须时时刻刻无穷无尽的生出同样的念头,才能符合「自生」的定义。


   事实上心念不可能前后都是同样的,必然是六根接触六尘以后,不断产生不同的念头。修习禅定的人,起初要训练自己的心念时时专注在某一个所缘境,修到一念不生时,这个心念又在那里呢?而且前一念的专注并不会自动使后一念也跟着专注,必须经过不断的练习,才能使心念时时系在所缘境上,因此,「自生」是不符合因缘法则的的练习,
  


⒊他生


   有的人认为「自生」讲不通,那么「他生」就说得通了。所谓「他生」就是指「因」跟「果」不需有殊特的关联,任何一个因都能产生同样的结果。譬如牛会生马、鸡也会生马、狗也会生马。或者木能生火,那么水也能生火,铁也能生火,因为不需要特定的因缘就能生出结果。


   有的人怀疑:「咦!佛教不是讲因缘生吗?我们都是靠父母生的,所以不是因缘生的!」问题是只有父亲会生小孩吗?只有母亲会生小孩吗?必定要有两个以上的关系条件,小孩子才能生下来。再者,父亲、母亲的体性是实在的呈?纵然是特殊的因和缘所生,因和缘的本身也是要靠其他因和缘才能产生,这个因缘的体性也是不实在,也是空的。


   以此类推,一切万物都是在这样辗转相关,相依相靠的情况下,一直不断在重复「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过程,发现没有一样人、事、物有固定不变的实体,都是不断在变化,是空的,佛陀所开悟的就是这个道理。
  


⒋共生


   有些人认为「自生」既然不成,「他生」也不成,那么两个合起来,「共生」就能成立了。这也是不行的,因为一个因不能生,不论再加上多少个因还是不能生。譬如一个瞎子看不到路,再加上三个瞎子还是看不到路的。


   既然「自生、他生、共生」都不能成立,可见制造果的「因」必须是特定的因和缘(某种关系条件的组合),才能产生某种结果,这就是因缘法的真义。世间万物都必须靠因缘才能产生,不能独自生起,只要因或缘一改变,结果也必然跟着改变,不能永久保持某种状态,万物也都没有实在不变的体性。


   以我们的身体为例,它是由地、水、火、风四种物质特性组成的。地是坚硬性、稳定性的(例如骨骼、肌肉);水是湿润性、凝聚性的(例如血液、水分、尿液);风是流动性的(例如呼吸);火是熟变性、分离性的(例如体温)。


   植物、矿物基本上也都是由这四种特性组合的。譬如物质一旦被火烧了,就会烧得精光,这称为分离性。在烧的过程中,火可以把东西煮熟,又有熟变性。水果树会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开花、结果,这也称为熟变。如果把它一一分析,每一项元素都由其它因缘组成,都是不断在变化,没有一个实体,这就称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我们的精神体也是一样,在「五蕴」里面,把人的心理作用过程简化成「受、想、行、识」四个阶段。感「受」一定要等接触以后才会有感受;「想」也一定要等接触以后才开始有语言、概念的产生;「行」更是要有「想」以后,才会有种种思虑、决定所要采取的行动。(「识」相当于唯识学第六、七、八识的作用)。心理的种种作用,也都是要依靠因缘才能产生,不能独自生起,所以都没有实在的体性。


   唯识学进一步把心识的作用细分为「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和「第八识」四项。前五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接触外境以后,身体感觉神经的作用;第六识就是思考推理、判断好恶、决定取舍的心理作用;第七识就是前面说明的「我执」作用;第八识即是我们生生世世身的行为、语言的行为、意念的行为留下来的符号、痕迹。


   大家或许会认为第八识是生生世世,跟随去投胎转世,它应该是恒久不变的。但仔细一想,它是独立的吗?我们每一世做过、想过、说过的行为所留下来的痕迹,都会不断添入第八识这个大仓库里,它也是不断在变化。不论是身心的行为或是外界的变化,都是符合缘起的法则,所以都是空的。
  


(二)《金刚经》的空观


   当我们能够如此照见自己的五蕴皆空,就能照见别人的五蕴也是空的。经文说:「如是灭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有一众生得灭度者。」你如果用一般的逻辑来思考,一定会觉得:「这种说法很颠倒嘛!又要『度尽无量无边的众生』,又要说『无有一个众生可灭度者』,实在太矛盾了!」


   站在菩萨的立场,既然能够照见自己的五蕴皆空,当然众生所思考的「你、我、他」这些独立的个体也都是五蕴所构成,也都是「色不异空、受想行识不异空」。我相一旦破除,那么相对的人相也破除了,所以「无我相、无人相」。


   乃至所有众生存在的相貌、存在的时间也是不真实的,这称为「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既然四相皆空,自己在度众生的同时,又观察到众生并没有实在不变的体性,「所谓众生,即非众生,是名众生」,经文中也说「确实没有一个众生可以灭度」。


   不但人是如此,物质也是由各种关系条件组合起来的,也是不真实的。譬如桌上这个万一不小心摔到地上,立刻就震坏了。闹钟的零件一个一个散开来,壳归壳,螺丝、弹簧各归各的,没组合在一起,就失去闹钟的作用了,可见这个闹钟的存在和功能是很短暂的。


   观察缘起法,就是思惟世间一切人、事、物都是两个或是两个以上的关系条件所组合。一旦因缘散坏,组成分子又有各自的变化,原先的状态就不复存在了。一切存在状态是短暂的,是没有真实的,也是空的。


   经文就把一切「有情、无情」简单归纳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阿含经》也说:「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意思是说要见到空性,就必须观察世间一切万物的形成、消失,都是依照缘起法,进而体悟出它的「生灭、来去、垢净、好坏、善恶」都是无常的、不真实的、虚妄的。


   禅宗有所谓「见性成佛」,也是要透过这样子思惟来见到佛性。大家有机会进禅堂打禅七或修习禅坐,不要老是妄想着:「那一天打坐时突然『碰』的一声就开悟了!」开悟是要透过思惟的,就像《楞严经》说:「以闻思修入三摩地」。中国禅宗属于真常唯心系,强调「真空妙有」,其修行方法跟这里诠释的有点不太一样。
  


(三)《金刚经》的假观


   了解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法,是虚幻不实的假相,这种智慧称为「假观」。《金刚经》的后半部就是在破除我们度化众生的过程中,对世间的错误认识,以为一切都是实在的。因此《金刚经》云:「所谓庄严,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所谓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所谓众生,即非众生,是名众生」,表示我们庄严净土、成熟众生之际,心中清楚地了知并没有一个成熟的对象。一个觉悟的有情已经具备了慧眼(二乘人的空性智慧)和法眼(菩萨为救度一切众生,能洞悉一切法门之智慧),因此,见到一切都无所见。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知道一切都是缘起的假相,所以不真实。


   过去以为每一样人事物都是真实的,导至「心有所住」。譬如这是你的东西,如果你知道别人一直很想占为己有时,你动不动就会想到它,不想给人看到。这称为心「住在」这个东西上面(时常忆念、牵挂),这就是我刚才说的「无明所覆、爱结所系」。


   凡夫在还没有开悟之前,对一切东西,特别是自己所喜欢的人物、东西、状况,心就经常住在那个地方,这称为「心有所住」。《金刚经》说「应无所住」,就是要对于所有的人、事、物不要心生染着,而应观察任何东西到底有没有一个实在体?包括修行持戒,也不能误以为这些修行有个实在不变的体性。
  


(四)《金刚经》的中道观


   在「如是灭度一切众生,而实无有一众生得灭度者」之后,它要强调:「假如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不名为菩萨」。「不名为菩萨」就是说他不是一个胜义的菩萨,不能成为一个「如实行者」。


   在《大乘起信论》中有所谓「胜解行者」和「如实行者」。「胜解行者」就是已经对空性有了概念,但还没有证悟。「如实行者」就是已经证悟,破除我执,修行时能够「无我相」的大菩萨。以「无我相」的态度来度化众生,让众生也了解空性、涅盘的真义,同时又清楚了知「无有众生可度」,这就称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即《金刚经》的中道观。
  


四、《金刚经》的度众方法


   前面已解释「应无所住」的意义,接下来要说明「而生其心」。《金刚经》讲的是大乘菩萨的修持,菩萨所生的心就是六度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与般若。前面已经用很多篇蝠来说明禅定和般若,也用「四正勤」来解释什么是真正的精进。因此,以下只介绍布施、持戒和忍辱波罗蜜。
  


(一)布施波罗蜜


   经文说:「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意思是说菩萨在度化众生时,认为不只是金钱、财物、医药,甚至连自己的肉体、骨髓,只要是众生需要的通通都可以布施,而且也知道这些东西都是虚假不实的,这称为「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行菩萨道,平时就要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日常生活处处就是要用这种无住的心,来观察三轮体空,也就是布施者、布施的对象、和所布施的东西都不真实,都是空的。


   以布施的财物来说,同样一张纸印成钞票,不同国家的制钞厂所印出来的人头、图案就会不一样,币值也就跟着不同。随着景气的好坏,通货也会跟着紧缩或膨胀,同一张钞票的购买力也就时有变化,布施的钞票是随着世间因缘变化而有不同的价值。因此,布施的财物并不真实。


   能布施的人和接受布施的对象,比如拿甘蔗给大象林旺吃,两者的五蕴都是空的,这在前面已经详细说明过了。布施之际,能同时观察这三种成分都不真实,能够「三轮体空」,就称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以这样「无住」的心来布施,福德就会很大。为了让人了解福德究竟有多大?《金刚经》就比喻:「东方虚空可思量否?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否?」你能够想象虚空有多大,有多广吗?一个菩萨行六度波罗蜜,不住于相而行布施的话,功德也是像虚空一样不可量、不可想像的大。也不是说虚空有多大,我们的功德就有多大。以慈悲心修福报,不管「财布施」或「法布施」,如果能够以空性的智慧来修这个福报,所修的福德都能与空性相契合,这就称为「福慧双修」,也唯有这样子才能成佛。


   行持布施心里如果能够无住,就不会罣碍。否则,你如果「有所住」,那财布施给了某人后,偶而就会想:「他不晓得记不记得我上次给了他三百块?」下次他碰到你,又没有跟你打招呼,你心里就会很不愉快:「上次我才给了他多少钱,现在连问都不问一声!」


   或者你对他那么好,但是对方却还常常批评你,你心里一定耿耿于怀。这是因为你有付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造成心里不舒服。这就是心有所住,会有分别,内心就不自在。我们在菩萨道上如果以这样的心态度众生,必然有障碍。


   用「三轮体空」的心,也就是胜义菩提心所修的福德,远远胜过凡夫所修的福德。因此,《金刚经》处处都在比较两者的功德优劣。例如《金刚经》的四句偈,不管是受持、读诵,或是为他人解释,都胜过三千大千世界那样多的七宝布施,甚至恒河里的沙。以这么多的沙,来比喻有那么多世界,然后再以这些世界的微尘数量的七宝来布施,都不如受持、讲说四句偈的功德。


   甚至有的人用恒河沙那样多的生命,生生世世来行布施,这样的功德当然很大。但所得的功德还不如一个人以四句偈,或以《金刚经》的义理来为人讲解、受持的千万分之一。为什么?财布施再多,都是有限有量,法布施却可以让人开悟、可以成佛,所以无量无边,功德胜劣由此可见。
  


(二)持戒波罗蜜


   《金刚经》中只是先以布施为例,后面还有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些也通通要以般若智慧为主体,要我们无住生心。就算是持戒,也不能有所住。如果一个菩萨觉得自己很会持戒,看到别人威仪不好,内心就会生起分别心、傲慢心。


   我慢心一生起,别人看到你就讨厌:「哦!你有持戒,我没有持戒!」比较顽强一点的人还会说:「就只有你一个人有持戒,我们都没有持戒!」他就会远离你,你也失去度化他的因缘。


   众生本来就是要用慈祥、柔和的态度去安慰、鼓励才能度化。若是用傲慢的态度,即使是布施,对方实在是不得已,非拿你的东西不可,心里还是很不舒服。不拿的话,生活又过不下去,他就会暗暗发誓:「下次再也不拿你的东西!」


   菩萨在持戒方面也要无住,不比较、不计较。自己能够持戒的人,不会觉得自己有多少功德,看到别人不如法也不会起轻慢心。经典说:「一个菩萨该有的理念,就是看到别人犯戒时,反而更加怜愍、同情。」你要知道:修行不是那么简单的,凡夫习气那么重,谁不会犯错?所以起怜愍心,给他安慰、劝导,才是持戒波罗蜜。
  


(三)忍辱波罗蜜


   做人处世方面,有时候人情世故不通达,也会带来很大的烦恼。如果要把这个人脉、关系、人缘弄好,就要注意:指责别人的过失的时候,不要在大众面前讲他。讲别人优点的时候,要尽量在人多的地方。


   即使是这样,当我们受到委曲、批评、误会、打击、打压,甚至当众给人家侮辱,更要用般若智慧来处理,立刻观照「无我相、无人相」,否则一定是很难受的。如果有般若智慧,即使明知对方常在背后设计你、陷害你,给你难堪,你也要装作不知道。凡事不要去辩解,事情过后就可以不在乎,无所谓了。


   甚至有时候几个人在一起谈话,你还要在大家的面前说他的好话。想想看,你有这个能耐委曲求全吗?有这么好的风度吗?唯有破除我执的人才有办法!如果还没有破我执,心里一定恨透了他:「没有骂他已经很好了,还要我称赞他!免谈!」


   《心经》和《金刚经》的道理与人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若要人际关系和谐,我执不破是不行的。这一点很难做到,但真能做到的话,就是真正的菩萨了。举例来说,声音是缘起的,所以声音的好坏并不是绝对的。就像用手拍桌子一样,才听到「碰」的一声,声音已经消失了。不论听到别人的赞叹或批评,都像听到拍桌子的声音—「碰」的一声稍纵即逝,无法久留。


   譬如人家说:「唉呀!你讲得实在是太好了。」然后他又再说:「你这个混蛋」,这两种声音一下子就消失无踪,所以不真实。我们这样一想,心里马上就不在意别人的褒贬了。如果没有《金刚经》的智慧,人生会变成什么样子?


   假设有个人路过这里,看到你在做事情。他一眼注意到你的头发,随口就说:「怎么那么难看啊!」也许他走过以后,就把这句话抛在脑后了。但是你一定会赶快对着镜子,用手不断地拨弄头发,想法子把它弄得漂亮一点。到最后一想:「唉!反正无我相,算了。」要不然随便讲你一句话,你就会苦恼个老半天,很不值得,是不是?


   星云大师常说:「有佛法,就有办法」,这句话就是从般若智慧来的。平常你可以深信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相信有善念的到最后一定有善报,能坚持到底。但从更高层次来说,一切虽然是缘起的,但都是空性的,那一样事物有实体?因此,更不会去计较,持戒、忍辱、精进都能够随心所欲,不会在度众生时有所障碍。


   《金刚经》还说:「你受持这样的法门,应该不错啊!但还是会受到人家的轻贱。」虽然受到轻贱,就因为有观照般若,能够「无我相、无人相」,对于一切打击、侮辱,都能够安然忍受,不去反击,也就不会跟人家有争执。这实在是一种大修行!


   开悟以后依然还要不断的修行,每天持戒,不侵犯人,一有空就摄心守意,一心专注。除此以外,还要思惟「四相皆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其实这都是「无我」的意思,都是「照见五蕴皆空」—
  


·无我相


   当人家无缘无故侮辱你,你的智慧要赶快现前啊!要马上明白:「色不异空,空不异色」,马上想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当下你就不会那么难过。这表示你以往的「我执」已经慢慢的在削弱、淡薄。所以般若经典以「破我执」为重点,在《金刚经》来说,就是「无我相」。
  


·无人相、无众生相


   「无人相」就是指「人」的样子也是不真实。每一个人都是会走路、思考、讲话,这个称为「人相」。牛都是用四只脚走路,吃草喝水,称为的声音就是「哞……」,这就是牛相。其他动物也都各有各的外相。只要是众生,就是五蕴和合的,所以人相、众生相一样都是空的。
  


·无寿者相


   从第八意识投入母体开始,直到生下来、长大、老病、死亡为止,这段时间我们称为寿命,《金刚经》称为「寿者相」。既然本来就无我相了,那里还有一个寿者相呢?所以人生在世时也是假相。那么,了解四相皆空以后,就能够忍受一切侮辱、毁谤、打击。


   因此,《经刚经》本来是讲空性的,为什么还有那一段文字:「假如有人受持这部经典,但是仍然受到别人的轻贱,那是要让这个人过去世所造的恶业早一点消除,然后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段文字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每遇到逆境、挫折、打击,就是在消除「我执」的时候。


   心中有这样的理念,一切的挫折就能忍受下来。但这种忍受不是咬紧牙根心里想:「算了,我才不理他!」的那种忍受,而是要用般若智慧,照见五蕴是空的。这样一次又一次加强我们的正见,等到正见成就时,就是我空观的成就。成就了「我空观」的修行,便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时时都很自在。


   唯有般若智慧,才能够清除我们的习气,特别是我执的习气。禅定的力量就在于控制心念,使那个情爱的力量不致于到处乱窜。「无四相」的智慧就是不断地慢慢消除第七意识的我痴、我慢、我见、我爱的习气,一直到完全解脱自在为止。


   《金刚经》的义理开示我们要「无我相」。你每天念佛多少次,拜佛多少下,这都还是很粗浅的工夫。即使打坐、观空而有真正体验,你要知道这并不值得炫耀。为什么?《金刚经》特别指出:「一个得到初果的须陀洹,他可以说他得到初果吗?」不可以!「二果斯陀含称为「一次往返』,你可以说他证得二果吗?」不可以!「三果称为『不来』,你可以说他是得到三果吗?」不可以!连四果也不可以!


   只要你说:「我已经证到什么果位。」这还有我执的存在,并不是说一个修行人不必在乎证到什么果位,而是要避免觉得自己很有修行,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跟众生在一起时,自己还能够放下门槛,俗话称为采取「低姿态」。如果觉得自己高高在上,很了不起,这就是还有我执,《金刚经》表示这还是「有所住」,住在于自己所证悟到的境界、果位。


   《心经》是偏重在自我的修行,着重在认清世间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一切都是空性的。以空性的智慧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用这样的正见来处理一切的事物,这称为正思惟,大乘佛法称为观照般若。这种体验、人生观才是正见,因此《心经》是人生的佛教。《金刚经》则强调菩萨的修行一定要发大菩提心,行六度四摄法门,特别是要度一切众生入于无余涅盘,这是大悲心的极致。从初发心到证得菩提为止,于其中间清楚知道一切法的真实相,这是菩萨的空性智慧。因此,《金刚经》是彻底的人间佛教,更是人间菩萨修行的宝典。

 

第十二章 出禅堂的叮咛


   人间佛教的修行,就是心里要明白世间一切都是假相,当下安住在所缘境上,才能离五欲(财色、名、食、睡)、去五盖(贪、瞋、昏沉、掉举、疑)。修习禅定的人,不要盼望未来,或是怀念过去。未来的还做不到;过去的挽得回来吗?


   《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人间的生活,唯有看破、放下,去除自己的见地、执着、傲慢、嫉妒、不满的心态,才能够「无我相」,进一步「无人相」,「无众生相」,处处无障碍。大家今后离开禅堂,一定是要在生活里勤修,与人接触才是最好用功的时候。当然,平常还是要不断的在禅坐方面用功,日常生活中才能如此的应用佛法。

  

一、密护根门


   经典告诉我们:「密护根门」。六根门头当中,眼睛最能引发分别心,产生烦恼。密护根门的意思,就是要谨慎的照顾眼、耳、鼻、舌、身、意,让它不要接触诱惑力强的环境,然后还要「饮食知节量,勤修寤瑜伽,知足心远离」,烦恼才会减到最少。


   对于一些谈天说地的场合,或是碰到那些无聊,与道业不相应,没有什么帮助的话题,要尽量避免去凑热闹。纵然与大众一起,也要很清楚:虽然「随缘」,但是内心「不变」,好好照顾自己的起心动念,知足而又远离。所谓「远离」,不是不和大家在一起,而是别人在高谈阔论,说长道短,讲些没有意义的话,我们不必参与、不必插嘴、这叫「远离」—远离这些无意义的是非、闲话、穷聊。
  


二、依正知而住


   大家从禅堂出去以后,早晚还要继续用功的打坐。等到稍微有定力,能够明心了(心里很清楚每个起心动念),那就能够在举手投足的当下,都清楚地辨别善恶、是非、邪正,当下就能把身口意控制得宜,这种生活叫「依正知而住」。


   正知是一种高度的警觉性,随时随地对自己的起心动念都能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唯有禅定的熏习,才有办法培养这种「正知」的力量来降伏烦恼。有时候外境的诱惑力太强,或是内心的烦恼现起,无法降伏欲望、冲动,那就显得力不从心。


   明知那是不当想,不当说,不当做,但是心有余力不足,实在难以控制自己。遇到可爱境,心里克制不住地想个不停;一提起憎恨的境界,明知越想越气,还是不断地想下去,这称为智慧不够,或是般若正见还没养成。这时侯必须思考般若智慧的内容:「凡所有相都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经典形容般若智慧就像一支宝剑,当下能立刻斩断烦恼。特别是在模棱两可、犹豫不决、情感与智慧发生冲突之际,般若智慧最能派上用场。如果没有这些,就会经常与人吵架,那是因为没有对「五蕴皆空、世间一切万法皆空」的道理下功夫、用心思惟。  


结语


   外在境界的考验愈多,愈是修行的好道场,也愈能培养正见,肯定般若智慧的功能,这叫「逆境来时顺境因」。人间佛教这条路要走得顺畅,一定要经过这种训练。遇到境界时,马上返观自照,运用般若智慧来处理人、事、物、五欲等。唯有这样时时斩断烦恼,破除无明,才会福慧圆满。


修行需要靠自己,唯以经常打禅七。
  

何物能破诸烦恼?摩诃般若波罗蜜。


   禅七圆满,大家各有心得,离开禅堂以后还要继续在日常生活里用功。禅堂里是「静中养成」,外面与人相处还要「动中磨练」。修行需要戒、定、慧一起着手,需要闻、思、修共同并进,这是不二法门。大家就依照这样继续用功!

 

附录一 禅定与修行

  
佛光禅堂—五日禅开示(一)
  

前言


   凡是参观过佛光山禅堂的信徒或是游客,都觉得很欢喜,在此参加禅修的信徒,就越加欢喜了。二OO四年三月廿四日至三月廿六日,有几次为禅修者开示,经妙和法师誊稿下来,稍作润笔,提供马来西亚《普门》杂志陆续发表。除了广结善缘之外,希望能给喜欢禅修者作为参考。
  


一、禅修不必强调双盘的坐法


   进入到禅堂会紧张,这是不必要的。当然,禅堂也有禅堂的规矩。


   禅堂的风格,像维那师父突然大喝一声,恐怕有的时侯没有注意,或是专心在所缘境的,经他这么一喝会吓一跳也不一定,不过这些大都是提醒大家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进度应该要怎么做。例如:「提起正念」,是要大家摄心守意,回到守缘境上。


   有些人要进禅堂之前,就担心腿子盘得不好,对于修禅定要盘腿,实在不是最重要的。从印度佛教的艺术雕像可以证明,在印度的耆那教徒,他们还是用站立的修禅定,至于说南传的比丘也好,在家居士也好,修禅定也不是非常强调要双盘,甚至也不太强调单盘盘得很紧的。


   也许大家可以看出南传、北传佛教所雕刻的、铸造的佛像有一些差别,如中国的佛像,是比较富贵相、饱满、圆满相,还有就是大约都是双盘的;至于南传,他们的佛像比较瘦,下巴并没有像中国的佛像有些都是两个下巴的,无见顶相也有很大的差别。


   我们中国的佛像,就头顶上有一些是有一块红红的,而南传就是头顶中心用尖尖的上去,有一点像火焰的形状,这表示智慧光明。中国佛像的无见顶相,就是佛陀的发髻里有一块红红的来表示,这也属于无见顶相放光,所以用红色。还有差别的,就是南传的佛像胸部挺直,北传的佛像就如我们禅堂的佛像,也是胸部挺直的、脊椎挺直的,但有些确实头向前倾一点,比较属于福报的相状。


   另外南传的佛像并不见得每一尊都是双盘,并不是说没有双盘,但不见得是全部。有些只有单盘,有些连单盘都没有,只是把另外一只脚放在另外一只脚的前边而已,他重视的就是在背部脊椎挺直。最主要的南传佛教,修禅定多半主张数息观,以照顾呼吸为主,对在家信众所教的法门,也是从照顾呼吸做起。当然,有些受到他们创立的宗派祖师教导的方式,靠他们每一个人自己的经验就各有些不同。像泰国的法身寺有时候好几万人一起打坐,他们所教的方式就是观看、观想摩尼宝珠,观看水晶球。圆圆的水晶球,透明的分布在身体或是七个部位,最先是在肚脐小腹的这个部位。也从这方法来做起的,所以方法各有不同,最普遍的还是「照顾呼吸」。


   这照顾呼吸的方法,如果说腿本来就不能盘,你硬盘就盘得很紧,痛得冒汗、咬紧牙根。这样子呼吸不顺畅,心就不能安定。只要坐的姿势能够稳定,觉得舒服就可以了。当然希望能够双盘是最好,身心能够比较稳定这是有必要的,但是有些人确实是做不到,单盘也可以。


   单盘如果整天坐,每坐一支香,最好换一换腿、换一换脚,不好整天同样是一边的,因为这样子,时间久了,重心可能会有一点点偏了。那偏的是脊椎骨,如果脊椎骨不正,就会影响不同的神经系统,所以身体就产生了不舒服的现象。


   如果你是单盘的,禅坐一天里,你要自己注意,哪一支香就要换一下,或者有些早晚修的,记得自己早上是右脚盘在左腿上,晚上你就左脚盘在右腿上,而且能够保持脊椎直直的。只要有弯曲,那就会压迫神经,会影响整个身体站立的姿势,或是走路的姿势,这就不太好。所以不必勉强,非双盘不可。


   有时侯由于一些身体的状况,这个筋骨的状况,确实以右脚盘在左腿上觉得比较舒服的,也有人左脚盘在右腿上会比较舒服的,总之你一定要想办法换一换,使它能够均衡,能够平均这样子比较好一点。


   从佛像的姿势,看脚放置的位子,只要是让大家不要太过要求自己,这非要双盘或是要撑得很久不可,撑到痛得走路都不行了,这是不必要的。当然,你自己在家里要有毅力,要有恒心,一定要把它训练到双盘不可,只要你有这种意志力。确实有超过七十岁的老人,在他长久的坚持下,以及加上一些方法,怎么样子使他的筋骨松懈,筋骨怎么的按摩,虽然七十岁了,但是自己要求自己,也能够双盘。
  


二、不要求快速成就


   对于要尽速达到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这种心态,就等于一般信仰的人希望马上有感应,马上得到灵感,马上得到神通,这也是很普遍的一些宗教信仰的心态。不管任何一个宗教的信徒,都有这种祈求,这也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


   不过,我们佛教要注意所谓的灵感、感应,只要有恒心,持之以恒,这是必然的,一定有感应,一定会有灵感的事迹会发生的。但是在开悟这方面,因为对佛理的解释、理解的不同,所以在定义在范围上确实有所差别。我比较强调的,可以说是主张,我们按照佛陀所开示的法门,必须开悟以后再修行,修行以后再证果,在佛书里这个层次称「境、行、果」。


   比较浅白的直接了当的说,就是「开悟、修行、证果」。所谓「开悟」,跟禅宗的开悟,有一点点的差别。禅宗所谓的开悟,应该是找到自己本来的面目,自己本来面目是什么?就是「佛性」,就是「自性清净性心」,这方面是禅宗认为已经见性的一个层次。如果以正知的佛法来说,这是属于「禅定门」,还没有真正应用到「智慧门」,所以说证果确实还有一段距离。


   不过,佛教的思想的发展,到了晚期确实都是着重在「定」,例如「首楞严大定」,都是在强调以定来证悟。事实上,我们知道要有定、要有慧,那么禅宗这方面一旦入定以后,可以继续以佛的正报、佛的依报、净土的庄严、佛像的庄严,都可以在禅定的修行成就以后,通过观想而得成就。


   心中有佛,佛就在我心中,并不从外来,净土也是在我心中,我没有特别去到那一个净土,只要我心中有净土,心中就有佛,所以此方即净土,净土即此方,我心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我心,这都是属于「禅定门」。


   有了禅定以后可以依《十六观经》,将净土观想得明显,观想得清楚,一切净土就在我一心中。这是属于自性清净心,能够生一切法。自性清净心本来就具足,不只正报、依报庄严具足,就是说正报佛像的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原本就具足聚在一起。「奇哉!奇哉!一切大地众生,都有如来智慧德相」,《华严经》的思想,一切唯心造的思想,是从这里来的。所以修心为主到入定,从入定再观想正报、依报。不论正报、依报,都是在心中现前,这就是禅宗的所谓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一切都可以在心中展现出来。
  


三、正确的认识世间


   所谓「开悟」就是正确认识世间的意思,和禅宗的开悟,确实有不同。这种开悟,我常常说「两句话三分钟」就可以开悟,这对一般人来说确实是不容易接受,也难以置信,有那么简单吗?


   对开悟的定义,有时候我用英文recognize来说,就是认识清楚,认识世间的真相,就是开悟。开悟以后,我们个性原有的贪欲、瞋恨、嫉妒、冲动等等习气,就必须从禅定里修。一方面从开悟的理念中了解:「诸行是无常,诸法是无我的」,所以对世间的种种欲、五欲、情欲等慢慢消除。遇到所谓六尘境界,就是因为有开悟,所以马上就能回观反照,知道色的体性是空的,声的体性是空的,香的体性也是空的,味的体性也是空的,触的体性也是空的,何以故?因为通通都是「缘起法」。


   只要是需要靠因、缘来带动而现起的一切,就是因缘所生法。既是靠因缘所生法,就不是自己生、自己成、自己有的。不自生、不自有的话,它就是没有自性,为什么?它都是靠关系、条件、因缘才能成立,才能维持。


   世间的一切,靠因缘生的一切,都没有自性,没有自性就等于空性的意思。我常常对于真理的方程式,就是两句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用我们日常生活经常碰到的「吃饭」来举例:「吃饭」,所谓一锅子饭,它需要米、有水、有锅子、有人工、有燃料,或用瓦斯或用电锅。所以米是「因」,水、锅子、燃料、人工是「缘」,因加缘构成一锅子煮熟的饭称「果」。


   「此有」,就是有米、有锅、有水、有人工、有燃料,这称「此有」;一锅饭形成「故彼有」,一锅饭有了。「此生故彼生」呢?例如搬到一个新房子,装潢也差不多,但是还是不够,住进来瓦斯也没有来,水龙头的水也还没来,米还是要去买。把米买来了,出现了「此生」。自来水厂供应水了,电力公司供应电了,到超级市场买个锅子回来了,一一现前这称「此生」。一一现前条件因缘都够了,那么所以一锅饭就现前,「此生故彼生」。


   这两句话就是说明世间一切都是这种状况,过去这样,现在这样,未来如是这样子,所以一幢房子有土地为因,有人设计、有人买材料、有人监工、有人做工人,这些条件因缘都具足,「此有」故一幢房子有。「因」是土地,「缘」是材料、人工、设计图,因为这些「此有」故房子有,这都是因缘果。世间的一切,过去这样、现在这样、未来这样,这是必然的。


   我们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确实要用心观察,「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这些米也好、锅子也好、木头也好、人工和水也好,在它的本身是果位的。米是果,它的因是稻谷,它的缘是碾米厂,所以有稻谷就此有,有了碾米厂是此有,有人工是此有,这样子运作以后,成为糙米也好,成为白米也好,这称「此有故彼有」。


   虽然米是一个果,对饭来说它是因。它有因,但是没有锅子、没有水难以成为米饭了。所以一个因缘不具足,往下的因果就不能成立。同样的一个锅子,立场是一个果,锅子是铜的、是铁的,或是铅的、锡的,总之锅子这个果,前面有制造的工厂、有制造的材料,材料为因,工厂、人工、工具为缘。


   工厂,这一家工厂是铁皮屋呢,还是水泥盖的?基本上工厂是一个果,它的材料、它的设计图、人工、工具这些此有故彼有。任何一样材料,它也是果位,譬如说钢筋是那一家铁工厂做的,它一定有铁矿来怎么冶炼,然后再炼造建筑用的钢筋,此有故彼有。如果不行深般若打破砂锅问到底,我们怎么样子正确的认识世间呢?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从稻谷到秧苗也要有水田、有水、有人工、稻谷为因。播种插秧以后,经常灌溉水份、施肥、除草、阳光,到稻穗长成了,农夫、阳光、水、施肥、肥料等等都是缘。农夫把这些稻子一串一串、一穗一穗的割起来,将稻谷晒好了,一袋一袋送到碾米厂,碾米厂的设备都齐全了,所以这一袋一袋的稻谷,再加上碾米厂的缘份,米或糙米就有了。米要有锅子、水、燃料、人工,此有故彼有,一锅饭就完成了,虽然非常的啰唆,但若不这样子怎么观缘起法?缘起法本来就说明一个因果,是怎么样成为因果。果位的前面一定有一个因,也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缘。每一个因、每一个缘本身的立场是果,所以在果位的前面,有它的因缘。你必须这样不断的细细思考、观察,这称「行深般若」。


   一锅饭,不要说饭,就是锅子也是果位,前面它有因和缘。唯有这样子来观察,可以认识世间都是辗转相关、相依、相待。如果要从有情众生来说,就产生了无缘大慈,一切众生都是有缘人。没有正确的观缘起法则的辗转相关、相依、相待,是不能够正确认识无缘大慈的道理的。也唯有这样细细的观察,才能够真正的确定「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如露—露水,阳光出来就干了,如电—闪电,眼睛一看也没了。如露亦如电,世间一切变化快速。原本是稻谷,没几天长成秧苗,没几天长成黄金色的稻谷一串一串的,运到碾米厂又变成米了,那米一下子变成饭了,有些从米又变成米粉了。每一个过程都是彻底改变的,没有看到前面的因缘,竟不知道前面是什么东西?


   蒟蒻是素食的重要食物,我们只知道吃蒟蒻,而它原本的相貌是什么都摸不清楚。那只是一个粉状的东西,而前面可能是一个植物状态。好像我们吃的爱玉冰、仙草冰,这些都是植物经过处理。


   从缘起法可以认识,人死后不一定仍然是人,人死后可以莲花化生,可以升到天堂。人赖债不还,死了做牛做猪,耕田工资还人,卖肉的钱还人,还清才有机会来做人。所以,人在缘起里自己造作业,业因构成不同的业果,一切是无常的,唯有这样子的行深般若,才能正确认识世间,才称「开悟」。


   行深般若要耐烦,而且还要有定力的。你没有定力,坐下来摇摇晃晃不耐烦,也不知道静坐搞什么东西?这么辛苦整天呆呆的坐着做什么?只要有定力以后,你就会发现好像是吃甘蔗越来越甜,要进入佳境才会知道。佛法从开悟以后再修行,从修行以后才得到体验,体验以后更加的有信心。信、解、行、证不断的体验,不断的加强信心,不断的加强精进力。
  


四、开悟才能修行而得解脱


   我刚才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我们这样仔细的观察,拿盖房子来说,佛光山就是一个历史的见证。当初一、两个信徒说:「这个地方连鬼都不要来!」而今天殿堂庄严,人人看了都喜欢,这过程之中有多少变化?放生池那个护栏崩了几次,宝桥在打水泥的时侯掉了一次,总之一切一切的过程,都是在变,不断的在变。一切都在变,就是「诸行无常」。


   了解这些有什么作用?佛法是让我们解脱的,要解脱只有要认识这些,还要用心的思考。「文字般若」理解以后,还要「观照般若」。过去男人看到女孩子,觉得很漂亮,越看越喜欢,他内心就起了欲念,他觉得她很美、很实在,也很可爱。反过来,女人家看到男人,觉得他很英俊、很帅,偷偷的瞄一瞄、看一看,觉得越看越帅,就这样产生爱恋。


   情爱就是六根对六尘,再加上慢慢的认为他有实在,认为他是可爱的境界,就引起了贪爱,就这样子放不下,非得到不可。佛法反其道而行。一开悟以后,你就知道五蕴皆空,开悟以后你才知道,看水不是水,看一碗饭不是一碗饭,看山不是山,因为都是缘起的,都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不是原本就是那么漂亮的一个姑娘,不是原本就是那么英俊的一个帅哥。


   佛法要先开悟再修行,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你要思考「他」是虚假的,「他」是不实在的,甚至佛法里说「他」是脏的,「他」是很严重的过失的,「他」会使你生死轮回不断的,要这样子观察,才会远离过去认为实在的,可爱的。否则就一直粘住染着下去,整个心放不下,一旦失去,就要自杀,要死要活。


   佛法开悟以后才能修行,因为认出「他」是因缘所生法。事事物物,世间一切森罗万象,都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唯有开悟的理念,加上禅定越来越有定力,越来越能够控制境界现前,又因有定力智慧现前,定慧双修,知道「他」是虚假不实的,知道「他」是有变化的,不实在的。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对外境不那么冲动,这样子能够使心意慢慢集中下来、安静下来,定力就这样子逐渐的增强,智慧也就这样逐渐的开展。日常生活之中,开悟以后才方便修行,道理是这样子。
  


五、修定先从数习观打基础


   照顾呼吸要有耐心,照顾呼吸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要成为习惯。一坐上飞机,不看报纸、不跟旁边的人说话,你就可以马上照顾呼吸。纵然在飞机上,因为这样子睡觉了,也是很好的一件事情。平时坐上车子,没有跟人谈话,能够照顾路况,一样可以照顾呼吸。


   训练习惯了,妄念减少,这是所缘境修定的一个基础。大家不要觉得数息很简单,天天呼吸那么麻烦做什么?释迦牟尼佛把这个法门,连同「不净观」称「甘露门」。甘露就是不死之药,虽然简单,但是做起来恐怕不是那么容易,除非你能够彻底放下,除非你念头升起,马上再回来照顾呼吸,否则你就修不成照顾呼吸这方法。大家不要好高鹜远,一步一脚印,没有办法当下观空的,还是实实在在,从观察呼吸下手,大家继续用功。

  

佛光禅堂—五日禅开示(二)


   各位同参:所谓「开悟,修行证果」,在佛陀的时代,都说「先得法住智,后得涅盘智」。以中道思想来说:「不依世俗谛,不得胜义谛」,胜义谛是空性的体验,世俗谛则是缘起的世间万象。以人的身体来说,色身的部份是四大—「地水火风」,组合而成的,是缘起的,不是自生的,不是自成的,不是自有的,是缘起有的,是无自性的,是空性,确认一切法是缘起的必然性,这就是「法住智」,也就是我所说的开悟。


   对缘起法已经有了殊胜的理解,大约是闻所成慧的阶段。而后修行,是思所成慧,到修所成慧,一直到证入法空性,是为证果的阶段。


   「开悟」,是正确的认识世间,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所以认识世间,当先认识自己,宇宙世间,就是分为精神体与物质体,所以认识自我的色身,以及受、想、行识的精神体,也就可以认识世间一切法的因缘果报体等。  肉体的部份,由于基因工程的进步,有助于每一个人,更容易认识自我。以基因工程来复制羊、牛、猪、猫等动物时,到目前为止,都是取阳性的一粒细胞,女性的一粒细胞,以基因工程的技术,从细胞核里的脱氧核糖核酸,学名DNA,培育出胚胎干细胞,植入母体(子宫),使其孕育长大,一直到离开母体,这些过程,都称为「因缘所生法」—缘起,凡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细胞、关系、条件才能培育,或组合而成的,都称「因缘生」。


   由于DNA的形状相同,所以复制出来的羊牛猪等,其长相或特征,都会很像本尊。以人来说,男孩女孩的长像,都有一些像父亲或母亲,尤其男孩的声音会比较像父亲、女孩的声音会比较像母亲,因为声带也是父母基因的遗传,凡是肉体的部份,都是基因遗传,由基因工程改良的蔬菜、水果,样子形状也大都一样。


   现代生物科技的进步,包括自然食品、健康食品,基因改良的蔬菜水果等,对人类都有正面的贡献。其中,就连生物学家也不太注意的问题,就是对于有情众生的轮回现象,得到非常有力的证明,那是精神体的遗传。我认为遗传,以人来说明,可以分为「肉体遗传」(基因)及「心灵遗传」。肉体遗传,是承受父母的各一粒细胞的组合;心灵的遗传,是承受每一个人前生的精神体来的。原因是基因工程复制出来的动物,与其本尊的个性不同,如佛罗里达复制的猫。就是同基因复制的三头猪,彼此个性也不一样。这就证明了肉体的遗传之外,必定有不同的心灵遗传。


   前面提到基因工程也是缘起法,就是自然生的身体也是和合的,称为积聚或蕴,也是缘起的。人或胎生的有情,都是母体怀孕时,借着男性的一粒细胞(精子)配合母体的一粒细胞(卵子)组合后,再加上要来投胎的心灵,这就是缘起。依自己的因,托父母的缘,及母亲喝水、呼吸、吃饭等众多因缘,胎儿才能日渐长大。我们也可以观察一棵水果树,当种籽埋入土里,抽芽生根,靠根吸取泥土中的养份,不到几年就成为又高又粗又坚硬的树干。人体被怀孕后,也只吸取母体的养份,而胎儿完成,包括骨头,头发、肌肉等都形成了,从液体状态到固体的物质状态,这种状态,依印度哲学或佛教的说法,含有四种大的特性:


   ⒈坚固性:或称稳定性,如头发、骨头、肌肉等,又称为地。


   ⒉凝聚性:能使肌肉与骨头等联结起来,不致于分散,称为水。


   ⒊轻动性:就是呼吸,能使身体运动来,体内的循环作用、新陈代谢、外表的运动肢体动作等,都要呼吸才能动。如果不呼吸,人就不动了,体内也不生起循环作用了,这是风。


   ⒋熟变性:称为火,火可以使物质变化体形,变化内涵,生的变成熟的,养份也不一样,如阳光,能使水果,从绿的到熟透时变红的,其内涵,也有从酸的到甜的,从硬的到软的。人体内,因为靠呼吸的作用,使内脏各器官运动,而将空气、水份、食物等转化成热量、热能,供应全身,使肉体有温度。


   以上分析人体的四大特性,用真理的方程式—缘起法的法则—「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细细思考,行深般若波罗蜜时,发现它是无常的、不固定的、不实在的。此心灵—识与基因—名色,有,故胎儿有,即「此有故彼有」;母亲不断供应养份,使胎儿生存长大,即「此生故彼生」。此有—因缘有,故彼有—果有了,此生—因缘出现了,故彼生—果出现了。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特性)不断在增加与聚合,体形也不断的在增大与变化,从来没有停止变化。就是死的时候,尸体也是不断的变化。唯有行深般若,仔细观察「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才会正确认识四大积聚和合的色身,是无常的,是无自性的,是空的,色身的当体是无自性的,所以说「色不异空」。


   物理学的进步,自然科学与生物科技,都有帮助深奥佛理的诠释,两千五百年前佛陀说世间无常,物理学家经过研究观察,也确信物质没有静态的,只可惜他们不是从禅定之中,依真理的方程式去思惟,尽管他们研究的成果非凡,仍然不能开悟解脱。佛教徒应好好运用他们的成果,加深我们认识诸行无常的知见。


   各位同参:真正要认识自己,从心意识去探讨比较能够深入。我们的心,有时称为意,有时称为识,也有称意识的,它具有认识、分别、记忆与决定的功能。


   意识所能分别与认识的对象是法尘,也就是记忆体。每一个人没事的时候,内心会自己探索记忆体的人事物,再加以分析、综合,得到概念,而后作出决定,引发了语言或身体行为,就构成了意业、口业、身业等。


   有人会问:「那么我们每天会看、会听、会认识,那又是什么意识?」其实世间一切都是缘起的,当视觉神经(眼根)接触到物质体(色尘)时,意识几乎同时间现起,当下就同时录影。如鸟飞过去了,或小动物跑过去了,虽然眼前已经看不到鸟或动物,但鸟或动物的影像,却保留在我们的意识里,这就是记忆体,成为法尘的一部份。


   我们的意识功能超强,可以称为特异功能!因为当视觉神经(眼根)或听觉神经(耳根)接触到色尘或声尘时,意识同时到达,并且立刻录影录音,同时又要搜索记忆体(法尘)的储存档案,找出来比对一番,然后告知:我看到什么鸟飞过去了,或我听到什么声音了。如果记忆体内的软体资料内没有现前看到或听到的东西时,只会告知:我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或那是什么声音。


   所谓意识的功能超强,特别是人与人在吵架的时候,或在打架的时候,表现得最明确。在互相谩骂时,对方一句话还没说完,另一方就已知道他的意思,而且立刻加以反驳。因为意识每天依靠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神经系统,接触到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等,就不断的加以搜索内存的数据,而加以分别、比较、计较,因而生起欢喜、悲伤、兴奋、忧郁等情绪!


   对于合心意的就拼命的追求,对于厌恶的就想尽办法避开或破坏它,贪欲与瞋恚自然现起,患得患失的心态,自然引生了忧郁症或躁郁症,轻者是挂碍、担心、紧张、暴躁等心理状态。如果不以佛法智慧,以及勤修禅定,将无法消除这些心理病态。可以说修行禅定是对治情绪不稳的无上妙法。修禅定,不是佛教的专利,不是法师的专利,是现代社会人人都需要用功修行的法宝!意识实在太复杂、太微妙,必须作更深入的探讨,才容易以戒定慧来对治贪瞋痴,以达到生命的圆满。


   各位同参:继续为大家说明意识的功能作用。由于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时,意识即刻现起,所以就有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等。其实前面的五蕴是属于生理的部份,由于这些神经系统,有帮助意识认识不同范围的境界,所以就依器官的形状而称为眼识、耳识……等。也因为如此,所以本身的意识,就被佛教的心理学家—唯识宗列为「第六意识」。


   第六意识本身,具备有「认识、分别、决定与记忆」的功能之外,可以说充满了情爱,这是「有情的特性」。它非常活跃、冲动、而且坚韧,受到六根对六尘而引生的分别,所以一直不断的向外攀缘,向外追求,此心如猿猴、如野马,尤其意识具有记忆的功能,即如现代的录影录音。意识一旦摄取了境界,就不断的重复思惟,也就重复的录影录音,加深印象,合意的就想得到、占有。


   例如,有一个人,智慧不是很高,但很肯学习,有一次,他听到人家讲一句「岂有此理」,他觉得这句话不错,就不断的重复的念,希望能背起来,因为他要搭船,正当跨到船上时,船只一摇晃,竟然忘记了。他以为丢掉了,就绕着船四处寻找。船夫问他说:「你丢了什么东西?」他说:「我丢了一句话。」船夫说:「连话也会丢掉?真是岂有此理!」这个人说:「哟!你捡到了,都不告诉我!」


   意识里的情爱,就是发现合心意的,就想占有,一旦失去了,就要想尽办法想要得到它。情爱是很坚韧的,斩不断的,例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情绵绵无尽期!」报纸上看到一则报导:有一位妇女,跟丈夫离婚后,有些后悔,总想能够破镜重圆,但丈夫已经是流水无情,不愿再见面重叙。这位妇女竟然与女儿配合,向警察局报其丈夫失踪,经过了一番寻找,终于找到了,在警察局会面时,丈夫非常生气,那种场面的尴尬,警察才知道内情。所谓藕断丝连,就是形容情爱的坚韧,难割舍,而且难断。


   情爱的重,从母爱的表现,可以很清楚认识。例如不幸房子发生火灾了,儿子仍然在火窟里,作妈妈的一定不顾生命的危险,一直要冲进去,虽经消防人员捉住,她也会哭得昏死过去!有些人在家里,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大发脾气,甩碗盘,打破家具等。对于自己觉得很重要的东西,不要说丢掉,就是忘记了,也会急着跳脚。例如一位男生,放假期间,带着作业住到同学家,假期结束了,必须回家。当他上了巴士车时,摸了一下口袋,发觉忘了带钥匙,马上拨手机给朋友,在电话里大叫:「我钥匙在你家!我钥匙在你家!」司机先生就很纳闷,也很紧张,立刻停车,因为司机不明白这个小孩为什么「要死在你家」!


   为什么要修禅定?因为有情众生的情爱是很冲动的,就如一只小狗,一日一捡到了一只死鸡,就咬住不放,并且跑到四周没有狗的地方,慢慢自己享受,万一被狗伴发现了,也想分一杯羹时,这只小狗会冲过去攻击牠,然后又赶快回来,紧张的吃起来。


   情爱发展起来,就是一般所谓的情绪,有喜怒哀乐、忧悲苦恼、兴奋亢进的不同,有些是因为不断思考而后强化起来的,如发脾气,或脾气无法抗拒而爆发出来的,又有不同的类型。有一种是反击的,例如在一条街上,有一青年经营生意,在店里装了音响,放得很大声,隔壁棺材店的老板过来劝他,请他将音乐声音放低一点,年轻人不但不听,反而是变本加厉。棺材店老板没辄,只好也去装了一套音响,并且去唱片行,选了一些特别歌曲:「总有一天等到你」、「望你早归」、「何日君再来」等等,跟年轻人打对台。


   有一种情绪是倾向忧郁的,例如有一位丈夫,下班回到家里,一进门太太就说:「今天怎么这么晚才回家?唷,对面不知哪一家的小狗,把我们的拖鞋不知咬到哪里去了?上面也不知那一户人家洒水,弄得我们家门口湿搭搭的。」因为发现丈夫都没有回应,所以又加上一句:「喂!你!你是死人嘛,我讲话你到底有没有在听?」然后又接上一句:「电冰箱怎么整天嗡嗡响,不是几天前才请那一家水电行来修理的吗?哎呀!去帮我把拖鞋找回来啦!」正当丈夫要走出门时,太太又说:「呀!算了啦,还是先看看冰箱是怎么回事啦!」丈夫蹲下来时太太又说:「唷!今天早上我去菜市场买菜,那位卖肉的,竟然要偷我的斤两,多亏我眼睛很利,要不然吃亏可就大了!」当天晚上丈夫一整天没有睡觉,他心里想:「听说丈母娘跟我太太一样唠叨,万一太太将来生了一个女孩,也跟太太一样唠叨,那我的日子怎么过?」这种情绪如果长期发展下去,结果有一种情形是吵着要离婚,有一种是得到忧郁症。


   这种家庭,如果没有开悟,不知道因缘一旦结合,就要随顺因缘时,家庭会和谐吗?所谓「开悟」,就是知道世间一切是因缘生。因缘又有近因缘、远因缘,远因缘就要推到过去世,或好几生以前。明白这个道理,一则随顺因缘,一则勤修禅定,以定力来抗拒情绪的发展,同时以开悟的智慧,来解开情爱的执着。


   有关情爱的掌控,因为起因不同,所以对治的方法也就不一样,例如对男女情欲比较困扰的,就以「不净观」来对治;如果是我慢心重的,就以「界分别观」来对治;如果是业障重的,就以「念佛观」来对治;如果是瞋恚心重的,就以「慈悲观」来对治;如果是愚痴重的,就以「缘起观」来对治。以上有修止的所缘,也有修慧的所缘。除此之外,也有以正思惟「诸行无常」而对治恭敬关—权利欲望的;以正思惟「诸法无我」,来对治五欲的染着,对治男女情欲也是极为有力的,但必须对缘起法则的定律,有了殊胜的认识与理解,才能办到。也就是对我空、无我有了概念,才有办法依此为所缘境而修止或修观。


   各位同参:不论是修定或修慧,一路来,我都建议学者,应先从「数息观」做起,我认为这是修定的基础。我的理论有几点:


   (一)佛陀说:安那般那(数息观)是对治散乱心最有力的法门,凡夫会造作恶业,有些是因为散乱,遇到境界现前时,没有力量克服,可以说心有余而力不足。明知不可说,或不可吃、不可喝、不可看、不可做,但都因为心散乱,而理性提不起抗拒的力量,构成行为以后,又产生懊恼、苦恼或后悔不及的心情,真的是无奈。对在家学佛的居士,对治散乱心是极重要的,而照顾呼吸,数息观,就是最有力的法门,佛陀曾说「不净观」与「数息观」是二甘露门,二种不死的秘方,也可以说以此二门,修到入定后,能引生无漏慧,而继续修观达到证果解脱,尤其是在修行的过程中就已经不断降服烦恼、消灭习气了。


   (二)数息观着重在对治散乱心,但它也像练气功一样,可以使身体得到健康,尤其是睡眠品质不好的,更应该勤练数息观,可以对治失眠的毛病。练习数息观,使呼吸慢慢深长,缓慢影响新陈代谢的毛病,促进循环系统的功能,应该可以降低血压或改善胃溃疡的毛病。简单说明几种方法,让各位同参自己选择:


   ⒈单纯照顾呼吸:《杂阿含经》里,佛陀开示说,找一安静的场所,端身正坐,注意力集中在鼻端。呼吸因为心情不同,其速度快慢,力量强弱,吸入或呼出深长也不同。所以当专心注意呼吸时,就是观察—吸入长呼出短,或吸入短、呼出短,或吸入短、呼出长,或吸入长、呼出长,细细的照顾,开始吸入就专注的注意,一直到吸尽了,当呼出时,也要专注的注意,一直到呼尽了。如此反复吸入呼出都要好好照顾,如同猫盯住老鼠,也像有人看电视或打电脑,你从旁边走过,有一点点动静,他也浑然不觉,犹如进入电视三昧,或电脑三昧!


   姿势方面,只要挺胸、腰杆(脊椎)挺直,双脚能双盘最好,单盘也无妨,甚至挂着腿坐着也可以,只要摄住心意即可。舌头抵上颚,嘴唇闭起来。肚子不必要特别凸出或凹入,自然呼吸即可。


   坐姿如果是单盘的,早晚打坐,应该换一下脚,如果早上坐时,是右脚放在左腿上,晚上坐时,就改左腿放在右腿上,以免长期下来,会有一边倾斜的现象。如果整天禅修,那就靠自己每一支香调换一下。眼睛最好全闭。如果是以日落观、水观等为所缘境的,眼睛全闭与否,就看个人的习惯了。


   有些人身体健康不是很好的,可能会发觉胸口闷闷的,或气息微弱,这必须有耐心的继续坐下去,照顾下去。如果是胸口闷,好像塞住了,很紧的样子,那不妨心里默念佛号或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弥吽,就会能加强吸气或呼气的力量。如果觉得呼吸顺畅了,那么就要放弃默念佛号或六字大明咒,专心照顾呼吸了。有些人不会念的,不妨在身边放佛号的录音带或CD,等呼吸顺畅时再关掉。呼吸的强弱,会随着意念而起变化。


   ⒉计算呼吸的次数:依智者大师教导的「六妙门」,前三门是修定,首先是「数」,第二是「随」,第三是「止」。其实第三的止就是「定」,可以说是修定完成阶段,真正修法是「数」与「随」二妙门。后三门观慧,首先是「观」,第二为「还」,第三为「静」,此第三也是观慧完成阶段,所以修慧也只有二门,因此六妙门真正修的内容是「四妙门」。前二门的「随」,智者大师列为第二门,而佛陀的教法,一开始,知(观察)吸气长呼气短;知吸气长呼气长;知吸气短呼气长;也就是心随息转,次第有些不同。


   计算呼吸的次数,又可分为算吸气的部分,或算呼气的部分。如果算吸气的,从盘腿上座到下座,都要算吸气的部分;如果算呼气的部分,那么就从上座盘腿到下座的时候都要算呼气的部分,不可以交叉来算,也不可以吸气算一,呼气算二,吸气算三,呼气算四,只能算单向的,不可以算双向的。


   算吸气的部份,注意力放在鼻端,吸气时算一,呼气时虽不算,但要注意它,呼出觉知有多长,到呼出全部的气为止,都不可松懈,要专心盯住;再吸气时算二,呼出不算;再吸气时算三……一直算到十,然后再回过头来,从一算到十,就如此重复。只要心专注,将会发现气息越来越长,也越强,甚至会发出声音。这原因就如白天生活的时候,眼睛、耳朵、嘴巴、身体各个感官神经系统,接触太多,心意分散了力量,一到睡觉的时候,除了鼻子,其他的器官都停顿了,所以,所有的力量集中到鼻子上,呼吸自然,就力气大了,打鼾的声音就响起来了!要注意的一点,每当从一算到十的中间,如果因为打妄念、起烦恼而忘记算到多少时,不可用猜的,必须从头算起。


   算呼吸还有一些要领和利益,等有缘再说,大家先就以上所说的方法开始用功!

  

佛光禅堂—五日禅开示(三)


   各位同参,专心谛听:上次为大家讲解呼吸,照顾呼吸要有耐心,照顾呼吸不是一天、两天的的事情,要成为习惯。一坐上飞机不看报纸不跟旁边的人说话的时候,就可以马上照顾呼吸,纵然在飞机上,因为这样子睡觉了,也是很好的一件事情;平时坐上车子,没有跟人谈话,能够照顾路况,一样可以照顾呼吸,训练习惯,妄念减少,这是所有所缘境修定的一个基础。


   大家不要觉得数息很简单,天天呼吸那么麻烦做什么?释迦牟尼佛把这个法门,连同不净观称「甘露门」,甘露就是不死之药,虽然简单,但是做起来恐怕不是那么容易。除非你能够彻底放下,除非你念头升起,马上回来照顾呼吸,否则你就修不成照顾呼吸这方法,大家不要好高鹜远,一步一脚印,没有办法当下观空的,还是实实在在,从观察呼吸下手。


   各位同参,我要强调数息观的另一点理由是:气息是生理与心理衔接的桥梁,这一点理论等我说明以后,尚需高明人士指教。


   每当我们心里起了喜怒哀乐的情绪,或是贪瞋痴的情绪,表情、语言、生理等,何以会起变化,就是因为体内的气体先起作用。最明显的是生气,体内的气体往上升到脖子、脸部、头顶,所谓脸红脖子粗,所以有高血压或年龄老的,不适宜暴怒,大发雷霆,因为气与血管内的血是一起跑的。我们呼吸,经过肺部处理,输送到心脏,随着血液到达全身,如果暴怒,等于原本顺畅的水管,突然被车子轮胎辗过,一下子脱离水龙头;而年纪大的人,血管壁或有堵塞,或是比较脆,尤其头颅里的血管很细,一下子受到强大的挤压,当下裂了,成了脑出血或中风。


   生气时,如果没有调适缓和下来,会越来越强化,手挥舞起来,或开始发抖,甚至咬牙切齿,都是气体的变化。生起贪欲心时,特别是男女情欲的妄念时,气就往身体比较敏感部位跑,然后会有液体的分泌产生,这与宇宙的形成是同样的,先有气体,再有液体,再有固体,一个小孩出生的过程,也应该是如此。


   无情的山河大地,森罗万象,固无强烈的情爱—心意识,但有情是有心意识的。所以说,无情是依自然界的因缘好坏。而生长的好坏,有情是依心意识的好坏而决定个体的好坏,如果先天不足,而靠后天极度的努力修行,终能改变气质。这是因为慈悲忍辱,欢喜感恩,这一类心情展现时,都是令人容易接受,而且欢喜接受的表情,久而久之,外表成为定型,原本不好看,现在很慈祥,这就是气质的改变。


   古时候中国伍子胥,因心中极度的烦恼,一夜之间头发全部变白。几年前大陆也有一位艺人,因税务问题被扣押,也是一夜之间头发全部变白,其他生理上如情绪不稳而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或拉肚子,都与气体有着密切的关联,所以调气是非常重要的。


   各位同参,为什么气是衔接心意识与身体的桥梁呢?大家都听过,佛教或印度哲学,把宇宙物质的部份,分为「地、水、火、风」四大类,任何一个个体,不论是动物、植物或矿物,都含有这些成份,其特性是稳定性的「地」,凝聚性的「水」,熟变性的「火」,轻动性的「风」,肉体里的四个特性,只有气能带动,从呼吸空气到肺部,到心脏,都已经转化成能量化的状态,微细得看不见,但针炙的针扎一下,就有气串通的感觉,类似电流。所谓能量状态,道家说精、气、神的成份之一。


   练气功或针炙可以治病,而练数息观也有治病的功能,特别是忧郁症、燥郁症或失眠,可以常常保持充沛的精力,因为有气才有力,也称为「力气」。佛教徒的重点是使心意集中,达到入定的阶段,绝对不可以修精练气。


   各位同参:照顾呼吸,是佛陀教的,一心一意专注在鼻端,吸气有多长,呼气有多长,都要了了分明。一向比较注意吸气,其实呼气出来的时候,更不可以马虎。


   专心一意的吸气、呼气、吸气、呼气,这样子能够非常的专注照顾它,只要你能够专心,肯定妄念不起的。如果你算不下去,那就表示你还没有开悟,因为你不知道世间一切都是虚假的,没有开悟,在做功夫的时候,你就放不下,念头还是想着家里的事情,冰箱的东西会不会坏掉等等,总是放不下。


   虽然照顾呼吸很简单的事情,但是你放不下就办不到,就没有办法修。为什么放不下?因为是没有开悟,为什么没有开悟?因为听缘起法,没有观缘起法,所以才不知道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的,都是无我的,都是不实在的,都是虚假的。


   若已开悟,对于目前只管打坐,只管修定,对身外之物,包括银行的存款股票,管它是涨停板、跌停板,完全放下,这样子你才能够真正的死心踏地的照顾着呼吸。简单的说,只要你放不下你就照顾不了呼吸。


   佛陀教导我们只管一心照顾吸气是长、呼气是长,吸气是短呢还是呼气是短呢!有时候吸气长、呼气短,吸气短、呼气长;有时候吸气、呼气通通是长,有时候吸气、呼气通通是短,这是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生理、身体的健康状况也不同。但从祖师大德的体验,大致可以有几种层次:最先开始如果专心一意的照顾呼吸,那么这样子吸气越来越长,呼气也会越来越长,同时甚至吸气既长又粗浊又有声音,这种情况就像一个人睡觉的时候,眼睛不看、耳多不听,嘴巴不吃不说,身体也没有做什么。全部的力量集中在鼻端这里,因此吸气起来特别响,呼噜呼噜的响,有时候像火车,有时候像摩托车都有。


   同样的,一心一意照顾呼吸,吸气、呼气可能越来越长,但是有声音,所以这个阶段称「风」,每一个人的身体体质不一样,很好的都很顺畅的,不见得是这样子呼呼响的,但真能够下功夫多半都会有这种经验,所以第一个阶段是「风」。


   第二个阶段是「喘」,这个喘并不是说运动跑步慢跑、快跑下来的那种气喘,那种并不是修数习的喘,修数习第二阶段的「喘」,就像小孩子,他哭得很伤心,哭得把气都哭尽了,到最后看到妈妈,无限委屈,要跟妈妈说一下,就会有倒抽气状况的声调,甚至有些大人伤心难过,哭了一阵子气也都有这种现象。


   尤其是结过婚的年纪较长的同参都会有七情六欲,身体比较虚弱,甚至一些穴道堵塞,所以在吸气很长很粗浊,这是体内有一些穴道打通了,好像抽水马桶有时候堵塞啦,用一些器具把它抽一抽,呼噜呼噜的通畅了,就起了气泡。所以当吸气长而粗浊以后,把体内有一些杂质排除了,打通了,体内需要的气要更多,一下子补充不足,来不及补充,所以就会有这种喘的现象,这时要赶快补给它。


   当然体质比较好的不会有这种现象产生,但是你真下功夫观照吸气、呼气,起码都会有一些扛嗝或者是排气、放屁这些现象,这是很自然的。做推拿以后,也会打嗝,甚至这种情况之下,有时候几天大便情况有一些不一样,有些比较黑,就是把杂质通通排出了。这种气喘的阶段,慢慢的它会改善体质。


   到了第三个阶段再进入到「气」,这个「气」就是说,已经不再有喘的现象,吸气由于身体里体质改善比较顺畅了,所以气息就越来越长,自己仍然听到有气的声音。也许在第一个阶段「风」的时候,邻单(旁边)的人都可以听到,到了第三个阶段的「气」虽然很长,但声音大约只是自己听得见。


   再继续的用功,经过一段时间过后,进入到了第四个阶段的「息」,到了「息」很微弱,悠悠扬扬,若有若无,好像只有在丹田运作,这个阶段在中国有时候称「龟息法」或是「胎息法」,我想是类似这样子。那乌龟鼻子、嘴巴通常都闭着紧紧的,但是他很长寿,就是把这个气经常保住,人者之所以有时候身体会不健康,或者寿命短,对七情六欲贪着染着,都是从生理器官把气都流失掉了,所以有时候人会短命,身体不健健,寿命不长。你看乌龟好像看起来没有呼吸一样,嘴巴经常闭着紧紧的,这是牠长寿的一个情况吧!


   如果能够常常的照顾呼吸,虽然不像练气功红光满面,也有练气功的功效,对身体的健康有改善。有些人练气功是为了男女贪爱而去练的,这是错误的思想,他反而更加快速败坏身体。我们练习呼吸、照顾呼吸的目的,是要能够深入禅定。如果到第四个阶段,丹田有时候感受到气息,自己在吸气、呼气,甚至全身气脉的运作,自己都会感受得出来,能够专注继续用功,最后气息会停止。这个对于一般人来说,实在是难以想象。呼吸停止、心藏停止,到了第四禅根本定,据说会是这种现象,但不会死的。当然在座大家要深入到这样的禅定,机会比较渺茫,除非自己下定功夫,找一个安静不吵杂的地方,可能会有这种情况。


   如果到了第四禅根本定以后,那就可以观缘起,求神通的,也就是「十遍处」,十遍处反复的观就可以得到神通,修神通必须修到第四禅根本定,进一步才可以有办法修神通,在佛法里又称「四神足」。这四神足就是对「时、勤、欲、观」等,这几种修法,完成以后能够进一步修神通,所以禅定是修神通的踏脚石,称「神足」。我们主要的目的是能够进入到根本定以后,依数息观再配合着十六胜行来修。这十六胜行大概简单地说,有些是照着「三法印」来修,有些是配合「四念处」来修,「观身不净」或者是「观受是苦」,或者说「观心无常」或者是「观法无我」。此时习气消减,能够入定到这个阶段,烦恼实在是不容易进去的。当然修神通有修神通的层次,如果有机会,要为大家讲解。


   各位同参:有些人对显教—佛陀的教法,没有深刻理解的时候,带着好奇的心态去学习密宗,就觉得密宗很有层次。例如理解方面,从认识是苦,苦是如何积聚来,集苦消失时,就有快乐的境界,然后说明消除苦的原因、苦的事实;从修定来说,也有近分定、未到地定、初禅根本定、二禅、三禅、四禅根本定,尤其「九住心」的次第,如何集中心意,如何降伏烦恼,到消减习气,都有明确的交待。


   证悟方面从四加行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如果是菩萨道,则先修福德十信位,完成后,不退菩萨道,安住于菩萨道中的十住位,乃至十地—初地是布施波罗蜜圆满,二地是持戒波罗蜜圆满……都非常有次第。要想证悟,先培养正见的「法智」,再修证入「涅盘」,而且信、解、行、证等,又有相辅相成的功力。例如先开悟,得到法智的坚固,确认诸行是无常的,诸法是无我的,如果遇到逆境来时,立刻以思想的力量,来化解它:「啊,诸行是无常的,随他去吧!」「啊,诸法是无我的,没有自主性,没有实在性,都是空性,计较什么呢?」日常生活中,没有开悟,遇到逆境时,是难以化解的,而开悟了,认识世间的真相了,当下就能自在洒脱,这称观自在。


   修行禅定时,可爱的境界自动出现在心中,不是用大声念佛,或抓住拳头念佛,或是咬牙皱眉念佛来对治。开悟的人,是以理念—「啊,无常!啊,不实!啊,不净」等来化解它,同时,又把心意拉到所缘境来了。认识缘起法的法智越高,降伏内心的妄念就越容易,对佛法的智慧领悟高低,要从这里做出决定。为了说明修禅定的次第,就必须为大家讲修定的「九住心」。


   修定有它的层次,最先下定决心选择一个所缘境,能够专注,原本六根对六尘都是向外,这个称「放心」,把心通通放出去了,所以常常起妄念,不能安心。开始修禅定就要摄心守意,这个时候只要你定住一个所缘境,守住这个缘境,这个心向内,不再受六根对六尘向外,所以称「内住」,这是第一个阶段。


   「内住」当然一下子不能很习惯,就像搬到一个新的地方,住到一个新的房子,可能一下子不能对周边的环境很习惯,所以妄念还是难免的,只是妄念一生起,发现到现在是在修定,心外散就把它带回来。就像牧牛的,牛吃到别人的五谷稻子就把绳子顿了一下,把牠拉回来。一不稍加注意,牛又吃到别人田里的一些作物,等你发现了又把牠带回来。这个时候就是「续住」,这心虽然有外散,但是警觉的时候,又把它带回来,连续这样子称「续住」。


   自己观察所缘境,譬如算呼吸,你有没有算到其它的妄念去,发现了再把它拉回来。慢慢的训练。或者我们说训练牛、训练马,牠们会慢慢驯服,比较乖了。甚至牠们可能也分辨得出哪些是农人的作务,所以也就乖乖的,但偶而难免就像人引起贪欲心,对喜欢吃的东西摆在旁边不吃它一下,实在是难以抗拒。牛、马偶而还会吃人家的农作物,那么再把牠带回来,久而久之就比较能够适应了。搬到一个地方,时间久了,左右邻居认识了,环境熟悉了,那么就比较安心,这称「安住」。


   但是念头还是难免会外散,不过已经能够安住了再继续的修,修到第四个阶段,这个心要离开所缘境时,只要一外散,就很容易警觉,知道马上回来,离开所缘境不会很远。比如说你看到喜欢吃的东西,看到自己最喜欢的人,一下子情爱冲动起来,但是因为有修禅定,定力现起就马上知道不能冲动。对照顾所缘境,能提起正念,这个时候跟所缘境就很靠近了,不能说没有妄念现起,但是都在这个附近,所以第四个阶段称「近住」。从内住到续住、安住、近住,这个都是要不断的下功夫,日以继夜的精进。


   修禅定一定要精进,就像母鸡孵蛋,不能让鸡蛋变凉了,变冷了,这要相当时间保持温暖度,才能孵出小鸡一样。精进就是这样绵绵密密,日常生活里,随时随地提起正念,自己照顾。在禅堂就是要训练大家培养到这种功力,以后离开禅堂,在日常生活遇到境界,马上能够回观反照到这个所缘境上,有这样的功夫就是近住,就能够降伏烦恼了。


   进入到第五住时,称为「调顺」,过去对外面的境界,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尤其是男女的接触细滑等等,都是很诱惑人的,由于禅定到了第四近住,自己会感觉到做事比较专注,心意比较集中,看佛书看经典,比较能够投入,比较专注,体会也好像比以前领悟力高了,深深觉得禅定的功德很妙,所以就这样子欢喜继续修定,而对于外境的五欲六尘,慢慢就比较看淡。一旦境界现前,也不是说没有情爱的冲动,而是感受到禅定的功德很妙,觉得还是要放弃五欲六尘这一部份,这样子就能够把心安住下来,密护于根门,在这个阶段的功力就可以做得到。如果没有前面四个阶段,只要你看到喜欢的,好像小孩子看到电视,眼睛定着看,进入电视三昧那就不行了。我们到了这个阶段,六根可以说收放自如,这称调顺。所以第五个阶段,就是我们学佛修道,降伏烦恼一个进步很快的阶段。


   到第六个阶段称为「寂静」,因为这时起心动念就非常明白、非常清晰。调顺是境界现前,色、声、香、味、触、贪、瞋、痴、男相、女相、诱惑人的这些境界现前时,知道用禅定的功德和五欲六尘比较,还是禅定功德好,所以放弃五欲六尘,能够调身调心。到第六住的「寂静」,自己过去的一些行为经验,不管是看过的、做过的,有时候自然会现前,尤其是可爱的境界,想到自己最喜欢的人,越想情绪越陷入,甚至无法自拔。第六住的「寂静」,就是当我们压缩的记忆体,一些境界自然现前时,就明白这个不是所缘境,所以马上回归到所缘境,这些妄念就自然的消失了。修禅定到了第六境界,对于内心现起的可爱境界,只要把心意回归到所缘境来,意念自然就降伏了,进一步自然就消失了。


   第七住「最极寂静」,心念更加分明,日常生活眼睛所见、耳朵所听、鼻子所嗅、舌头所尝到,身体所接触的一切境界,只要接触到,马上心意的警觉力就够,当下就知道该做不该做,该看不该看,该吃不该吃等等。这个时候知道自己起心动念,是善、是恶、是染、是净、是正、是邪,该降伏的、该停止的,一来有定力,二来又有警觉力,所以马上就降伏,这是「最极寂静」。可以说,到了第六寂静、第七最极寂静定力,日常生活几乎不会做错事情,不会讲错话,这个阶段称「依正知而住」,日常生活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只要念头一动,就分别得清清楚楚。「已生恶令断除,未生恶令不起,已生善令增长,未生善令生起」。修禅定第七住时那就可以修四正勤了,到了修四正勤,不只降服烦恼,一般的、以前的情欲上冲动性的部份、习气又在这个阶段降服了。进禅学堂的各位同参,大家要特别注意,如果一旦出堂,这种功夫是我们修道者必须具备的,称「正知」。一个人修道不会运用正知,就表示他没有修禅定的经验,不能够运用正知高度的警觉性,这一辈子修行要有所成就,那就是等母鸡早晨会啼,几乎不可能。很多人只会讲我们要有正知正见,正知是什么东西?正知对于一个修道者是非常的重要,而这一个境界,对不修禅定的人,永远不知道它是个什么东西。


   能够继续在这样子进一步的扣住所缘境,就能够进入到第八住「专注一趣」了,一盘腿,一上坐就整个念头定在所缘境上专注一趣,再进一步就是第九住「等持」。所谓「等持」是心不会妄念纷纷地掉举,也不会昏沉打瞌睡的闇昧相,既不掉举也不昏沉闇昧,心意扣住所缘境持续下去,平等的持续下去,这是第九住的「等持」,这些都是非常有具体的次第。


   一般人都羡慕密宗的修持,我想他们作梦也不知道,我们修禅定是有具体的。这种进度、这种次第,到了第八专注一趣、第九等持,这个时侯,生理上都会有轻安的感觉,日常生活会轻飘飘,有飘飘欲仙的感觉,再进一步就有一种轻安;身轻安、心轻安,会很舒服的,次第如是。有这种体验,在修禅定方面可以说,已经不退转;是修禅定不退转,不是智慧门的不退转。大家在自己选择的所缘境,如果等持过后有轻安的现象,那么就接近了「近分定、未到地定」,再继续用功就入根本定,初禅禅定的次第如此。大家好好地运用它,这样子一来了解自己的进度,二来避免自己的傲慢。有些人稍为有定力了,尤其禅宗的就狂妄的不得了,几乎要走火入魔了。所以修行禅定,「九住心」一定要清楚,大家今后好好运用,为自己的考试,也来为自己检点进步到什么样的阶段。
  


为什么要修禅定(一)


   各位同参:我们修定,要先弄清楚为什么要「修定」?要知道,「修定」有种种微妙的功德,如果我们知道修定可以得到很多殊胜的功德,那就会对「修定」升起信心。我们中国的佛教徒,大部份都是求功德的,诵经、念佛、持咒、拜忏,这些都是有功德的,所以对一般信众来说,对这方面比较有信心。


   中国禅宗所谓「参话头」、「提疑情」,对一般人来说好像很抽象,也不知道要怎么下功夫。甚至是原始佛教,佛陀所教的禅定、心意集中等这些方式,他们觉得比较起来,求富贵、求功德、求灵感、求感应恐怕还是比较好,因此对于修定就没有多大的兴趣。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普遍的修行,就是念佛、持咒、拜忏、诵经,甚至就一部佛经里,每个字一拜,这种修行方法都有。这是从「信心、愿心」来下手,对于「修定」,我们如果能够知道修定也有很多微妙的功德,就可以用心、有恒心修禅定了。


   修定能得到什么功德呢?根据佛经论说,修定是为了得到四种功德。一、为了「现法乐住」,现生得到快乐之意;二、为了「胜知见」,得到殊胜的知见;三、为了「分别慧」,得到分别慧,在日常生活,心里非常明白,警觉性非常高;四、为了「漏永尽」,「漏」是烦恼,要使烦恼完全消除,这方面可以说是引发了「真慧」、「实相慧」,修禅定可以引发「无漏智慧」。这是在修禅定里最重要的一点。为了得到以上这四种功德,所以要修禅定。


   第一功德「现法乐住」:


   「现法」就是今生,不是未来,不是来生,而是「现前」。很多人自己打坐,不管方法、要领、理念对不对,总是安心坐下来,会觉得杂念都忘记了,没有了,身心觉得非常的轻松、轻飘飘的。大部份多少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就是现前当下打坐、修行的时候,就会产生这种生理上的轻安快乐,这是现生的,不是等到死后才有的事情。修行禅定能够得到现生的安乐,这不是一般欲界所有的喜乐。


   平时我们都是看到喜欢的就好喜欢,听到好听的声音就被它着迷了,嗅到好香的香气就飘飘欲仙啦,吃到好的口味,就吃得好欢喜,身体表皮接触到的,包括男女身体的接触等等,就会引起欢喜快乐,这些都是欲界凡夫所得到的快乐。而修禅定,是要离开这些欲乐的。简单的说,要升到色界天,色界天就没有欲界的色、声、香、味、触这些五欲、情欲,到了色界天以后没有男女情欲。


   一般没有达到根本定,或达到「近分定」、「未到地定」,可能有一点定力,平时多做善事,这样的功德就可以升到欲界天,或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等,这些都是含有欲界的五欲、情欲,包括男女的欲乐。要真正进入根本定以上才能升到色界天,没有男女的情欲,没有欲界的欲乐。所以,禅定的快乐,不是欲界所能理解的。离开欲界、五欲,所引生的乐,这种喜乐就是「初禅」,即是「离生喜乐地」。初禅就可以离开欲界、所有五欲、情欲而引生的那种喜乐。


   大家如果早晨起来,心中无有妄念,精神很好,好像很舒服,内心没有妄念的时候就会感觉到很舒服。同样的,我们用方法,在修禅定的时候,就能够引生从心里散发出快乐。


   五欲的快乐,大部份是从外面引生,使得我们的感官系统达到内心的分别以后,产生合心意的喜乐。而禅定的喜乐,是从我们在静坐的时候,内心集中。用现在的生物科技、生理学分析,就可以很明白,我们心里的喜怒哀乐,可以改变我们细胞分子的转化;人的欢喜,可以使细胞也笑起来,开心起来,运作的变化也是很漂亮的;如果是悲伤的,那细胞分子的转化就是丑陋的样子。水分子受到优美或粗糙音乐的影响,可从分子的变化看出来,像下雪的结晶,水一旦结晶,形状则不同。


   我们的内心,当集中心意、专注的时候,会引起生理上的变化,而得到生理上的轻安。这是由内在的,不是一般吃的、看的、听的、玩的、做的。这些不是从外在引生的快乐,是离开欲界所有的欲望而引生的内心快乐,是集中心意、修禅定才能够得到这样的体验。


   至于进入第二禅根本定,就能够得到「定生喜乐地」。到这个时候,粗的念头、细的念头,通通都没有了,称之「无寻无伺三摩地」。那时就不像初得离欲而生的那么冲动,但是这样喜悦还是很踊跃的。这时候身轻安,心也轻安,这是属于由禅定引生的喜乐,所以称之「定生喜乐定」。


   到了第三禅,能够得到「离喜妙乐地」。「离喜妙乐地」,它喜悦也没有了,只有定的乐受,快乐的感受,真的「快乐似神仙」!在世间的种种欲乐里,包括男女情爱,得到的感官上的快乐,都不能比较的。所以,禅定达到第三禅「离喜妙乐地」的时候,是达到世间快乐的顶点,形容为「极乐」。有时候形容世间某一个人:「他欢喜的不得了,如入第三禅乐。」虽然这么快乐,跟修行能够得到涅盘、解脱完全没有烦恼的快乐,又是不能够比拟的。从「现法乐住」到第三禅乐「离喜妙乐地」,是世间上最高层次的快乐,但比起解脱生死,心中没有任何欲念、烦恼、束缚,那种离系的快乐,是不能比较的。


   进入第四禅,是「舍念清净地」。四禅虽没有说到乐,不过所得到的寂静乐,确实胜过第三禅的。这种乐是平息了,只是一味的,很平静的「舍受」。比较前面踊跃、冲动性的喜乐来说,是更高的一种福乐,这些都必须要有亲身体验的人,才会感受得出。在禅堂的同参们,也有人达到身轻安、心轻安的「现法乐住」,宁静的禅心与心安相应,能引发身心的安和、调柔、自在,这是欲界人类,一般都没有的经验。


   对照人世间的粗重、苦恼,禅定的「现法乐」成为修行人所追求的一个理想目标之一。不但一般修行禅定的凡夫,就是已经开悟了、解脱的圣者,他们修禅定,继续在禅定里「现法乐住」,他们也会耽着在这上面。从初禅到四禅,这些「现法乐住」,「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心非常宁静,身非常的轻安,心也非常轻安。身体随定得到了轻安,所以有分为「身轻安」、「心轻安」,禅是身心相关的,所以在我们修行里,如果能够了解到我们平时日常生活感官上所得到的快乐,都不及修禅定的身心轻安的快乐,就会引生了信心,而持之以恒的修行下去。


   第二个功德,「胜知见」,又可分为三项:


   第一修「光明想」,修光明想本来是对治昏睡而修的。因为我们在修禅定的时候,内心烦恼、妄念纷纷,这种掉举的样子、状态,是属于可爱境界,对于自己喜欢的人、事、物等都染着在心,所以一直念念这些与自己心意相应的可爱境界,这样子就没有办法把心意调回来所缘境,专心修定,这时就要用「无常观」、「空观」来对治。


   有时昏沈、闇昧,坐上去就想打瞌睡,这时可以观想「佛的功德」,所谓「智慧无量、神通无量、光明无量、慈悲无量」,观想「佛的功德殊胜」,则可对治昏沈、闇昧相。


   另外,就是修「光明想」,我们会打瞌睡,就是昏沈,设法用光明想,使心意浑着的妄念、杂念,能够慢慢的清楚、消除。睡眠是一种闇昧的状态,昏睡中常常梦想颠倒。睡眠重的,到了起身的时候,还是昏睡不觉。修「光明想」,能够在睡眠中也会呈现一片光明,甚至在睡梦中,都知道善恶的分别,比如:曾经梦见老鼠,老鼠偷吃东西,咬坏人家家具等等,本来要打死他的,但是心里又一想:「我们做人要慈悲,不可以杀生。」在睡梦中,慈悲心重的,他的理念跟平时也会差不多的,否则一般在梦境,善恶上都是依自己情绪冲动来做。修禅定的时候,能常常做光明想,就不失正念,不会乱梦、颠倒,有时感觉到清晰、清楚,好像睡觉睡几个钟头,感觉才一下子而已,醒来的时候也非常的轻爽,意念清楚明白。


   修「光明想」是为了修禅定的时候,比较不会昏沉,睡着的时候,比较不会做恶梦,睡觉的时候,会觉得很清爽,甚至睡梦中,也都是以正念为主的。在修定中用光明想的话,依光明相会见到天人、天神的形色,并且在心意中跟天人进行对谈,知道天人的快乐,殊胜的地方,甚至知道他们的姓名,吃些什么,天人的寿命等等 这些在经典里有说到的。


   如果光明想修习成就,死了后,就会生到比较具有光明的地方,所谓光天、净天、遍净天这些都能够达到的。所以我们有人说信仰宗教,到最后死了生天,其实信不信仰宗教,只要修光明想成就,或其它的修法,能够达到入根本定,就肯定可以生到色界天了。这些如果大家能了解的话,对于修禅定,就比较有信心了。


   「胜知见」的第二项是「修净想」,称之「净观」。因为众生贪着物欲,所以释迦牟尼佛最先是教授弟子们「不净观」的,也称「不净念」、「不净想」。所谓「不净观」,就是「观想尸体死了以后,青瘀的状态,然后浮肿、烂坏、生虫、血水流满地,到最后剩下骨头,筋断了,骨头也一一分散了」,就照着这样子一直观想。


   例如你看过一个女孩子,就会去想她的身材有多苗条,笑容有多可爱,她的头发是多么好看,讲话的声音有多清脆柔和,这样子每天一直想,越想越喜欢,越想越希望每天跟她见面等等 就被她黏住了,这称「情爱的染着」。我们要知道「情爱的染着」,是引生为轮回生死的一个主要关键,是强而有力的一个动力,会带动我们不断的去投胎转世,有很大的过失。凡夫对可爱的境界都是一直想着、一直想着不放的,所以我们要远离情爱的话,就要反过来想她的过失、她的不干净,想到她死了,或遭遇火灾被烧的焦焦的,以前原本粉白细腻、白中透红的样子,烧得黑巴巴的,全身烧焦的身材,除了悲伤外,还敢像以前那样抱着她吗?如此就会生起恐怖、厌恶感。


   对治可爱境,就要这样对治!要入佛道的话,就要跟世俗的反其道而行,世俗追求欲乐的,都是假相,而佛法就是教我们追求真实的,空性的、轻安的、自在的、快乐的。所以要远离以往世间贪念的境界,就必须想不清净、腐臭,想她的过失,这样子来观察,自然淫欲心就降伏了,情欲就淡薄了。


   我过去年轻时还没出家,看过一部日本片,一个女孩子头发长长的,穿着日本的和服,那脸型实在是有够漂亮。有位男士跟她座谈,可能受不了她的美貌的吸引,情欲冲动,不由自主就想去拥抱她。女生知道他要来侵犯她的身体,就把衣裙掀起来,结果她的肚子有腐烂的现象,那男的一看就惊叫着要赶快逃跑。这就是没看到实相,光看外表那么漂亮,其实整个肚子里都是大便小便,肠胃五脏,一旦解剖开刀,有什么好看呢?「不净观」是对治情欲很重,很困扰的人。古时候修行人,特别是比丘,修习「不净观」时,厌恶自己身体,而想要自杀,在僧团中引起了很大的困扰。佛陀才又教大家「安那般那」,就是「数息念」。


   「数息观」为何称「安那般那」或「出入息」?前面有跟大家讲过了,吸一口气到呼一口气,这样子称「一息」。佛陀教我们吸进来时要细心的观察,吐出去时,这段过程也要细心的观察,甚至要知道吸气有多长,呼气有多长,因为吸气、呼气有时长短是不平均的。专心在呼吸上,自然我们的杂念就会忘记了。这是佛陀教的,就是持这个「息」,照顾出息、入息。后来祖师大德及《瑜伽师地论》里就都有谈及算呼吸的方法。


   比如:吸气算一,呼气就不要算,因为刚才讲的吸气到呼气出来,这样算一息。再吸气时就要算二次,呼气不算。再吸,数三,呼气不算 如此,由一数到十,只算吸的部分。反之,也可算「呼气」的部分。吸气不算,呼气才算一,吸不算,呼再算二……,这就称「数息观」。而「不净观」在对治男女情爱确实有很大很强的对治作用,所以并没有把它完全废弃。修行人就用此「不净观」对治男女情欲,等到情欲慢慢降伏了,就可改修其它的所缘境。


   另外,佛陀教授不净观后,又教导「净观法门」,就是所谓的「白骨观」。白骨就是依我们所看过的一节一节的骨头去观想,不管人的,或动物的骨头都可。观想骨头,长短大小,模拟想象在脑海里,观想骨头很白,白到像雪一样,甚至发亮、发光,骨头呈现光明的样子,这点跟「光明想」类似,不过这是依骨头让我们心内外都是光明的,这样也可以对治我们的情爱欲望,也就是从本来不净的观想,变成清净的观法了!


   「十遍处」中,修神通部份,像「地水火风、青黄赤白」,这些都是属于「净观」的。比如说在「地遍处」,就是观大地是很平正净洁,无山坡丘陵,无坑洼,清净平坦,在定心中能够现起;「观水」也是一样的,观想一湖清彻见底,没有风;火也是一样,火燃烧强烈时是光明的状态;风吹时可感受的到,但却摸不到,所以观风是凭意念想象,风吹、树叶子、草动,观想风势等,都是清净的观想法。


   对于「青黄赤白」,像青色的,观想树叶子绿油油的;黄色的像柳橙或见过的黄布,曾见过的都可观想;红色的如红莲花,很红的柿子;白色的如白雪,这些都是清净光明的观想,在内心里每一样都想的很清净。也就是说,净观就是想外面的世间都很清净,很光明的国土,各方面都呈现出让人心旷神怡的样子,这种是属于「假想观」。所谓「假想观」就是如同电脑中的虚拟世界,凭作意来假想,不是真实的世界,不是真实观,或称「胜义观」。只是对于定心的增长,烦恼的对治,心意快速集中有一定的帮助罢了,并不能引向解脱的胜义观慧。


   「胜义观慧」就是观「缘起」、「五蕴皆空」、「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种称「胜义观」,对于有具体、有形象的,就都称「假想观」。修习禅定,对治散乱心,用出息入息,为对治男女情欲及五欲作「不净观」。


   得到「胜知见」的第三项就是「引发神通」,一般来说就是「五通」,证悟阿罗汉就是六通。五通就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修得第四禅的,依方便就能修得五通,这是超越一般世俗凡夫所能理解的。这些神通不是为解脱生死而得的,而阿罗汉因为生死已了,所以多了一通—「漏尽通」。


   讲到这些功德,等我们有时间再来解释。甚至神通是怎样修的,也附带跟大家做一个介绍,现在大家继续用功!

  

为什么要修禅定(二)


   各位同参,曾经跟大家讲过,我们修定,如果不引发无漏智慧的话,就可以依禅定的功德来修神通。修神通是胜知见里,一项修禅定的功德。


   「神通」,在学佛里是不赞成刻意的去修习。学佛主要目的是为了从禅定引生「无漏智慧」,而再观「缘起性空」和「三法印」、「四念处」,这样才能够解脱生死,证悟到一切法空性,这才是我们的根本。各位同参要了解,神通不是不能修,而是不鼓励大家修。神通,我一向把它分为三类,一种是属于「业报通」。假如说因为业报而投胎做会飞的鸟类,或是一些蝴蝶,都是会飞。飞对牠们来说是不稀奇的,因这是业报。假如你要潜水,业报投胎转世做鱼类,水里的鱼整天这样子游水、潜水,这也不是很稀奇,因为业报该这样子,其它会钻在地洞里的,就是蚯蚓,牠整天钻在地里,那是属于业报,这也没办法。像蝙蝠,牠眼睛也没什么看见,却可以找到自己的目标,这都是属于业报。但在我们人类看起来是很神奇的,对人类来说,好像神通一样,这是属于「业报通」。


   另外是属于「修得通」,「修得的通」可以从修禅定,修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禅根本定以后就可以依这种定力再来修神通,所修得的神通,可以达到五种神通。这五种神通,就是所谓的:「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


   「神足通」,它能够变多为一,变一为多,还有隐身起来,现身出来,自由自在的,也能穿过墙壁。还有飞到天空,山、石头都不能够障碍他,穿过去、出来都是很自由自在。进入到水里,钻到地洞里,甚至手也可以摸月亮,摸太阳,梵天的地方他都能上去。


   「天眼通」,能够看粗的,但也能够看到细的,能够看近的,也可以看远的,光亮的地方可以看到,黑暗的地方也可以看到,表面、表层的可以看到,里层的,就是肚子里,肠胃、五脏六腑也都能够看到,而且能够看到众生的意识,这就是说像他心通一样,知道来生是生到天上或堕落到恶趣,这一种就是所谓的「无表业」。我们做出来的行为,感受到快乐痛苦的这些行为,就是有表业。留下来的痕迹,在我们的记忆体里,存在我们的心里,这些是无表业,依无表业来决定,决定是升到天道、人道、畜生道、地狱道、鬼神道等等,还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可以看的出来了,所以这好像他心通,不过还是属于「天眼通」。


   「天耳通」,近的地方能够听得见,远的地方听得见,种种的声音都听的见。能够听到人类不同的语言,连天人说的话,牛、野兽说的话,他们也都能够明了,甚至一根针掉到地上,他都能够听得到,因为像大象、或是鲸鱼,牠们散发出来彼此联络的声波,音波都很低的、低沈的,有时候人类听不到,可是有「天耳通」就能够听到。


   「他心通」,能够知道众生心中在想些什么。刚才说,我们一辈子所累积的无表业,从天眼通可以看到微细状态的业色,业力的业,色身的色。


   「宿命通」,宿命通能够知道众生前生前世,过去是做什么因?做什么业?从哪里来?当然修的神通强弱,就可以看出几生几世以前,像佛陀看无量生无量世以前,一般阿罗汉大概可以看到多少生多少世以前,菩萨看到多少生多少世以前,就看他们的智慧、证果的层次,依功力而有所不同,这是一般刻意修神通会得到的五种神通。


   从定力可以引生修神通的功德。在三十七道品里有「四神足」,四神足就是「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还有「勤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心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观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


   所谓「神足」,就是「禅定」。禅定是修神通的一个踏脚石,「定」是神通的一个体性。「定」是神通,就是五通及漏尽通所依止的,称「神足」。那么依修学着重、偏重的方向来说可以大约分为四类,那四类呢?就是「欲、勤、心、观」这四种。在修得三摩地的过程之中,《瑜伽师地论》,说我们修禅定的过程,比如,懈怠、是没有信心、没有意愿,这都是缺点,缺点就是要用方法来对治。《瑜伽师地论》有所谓的「八断行」,「八断行」对治五种修禅定的过失,「断行」也就是很勤于修行,殊胜的修行,能将杂乱的心、散乱的心、杂染的心,把它离开。修禅定要离五欲、弃五盖,离不善心而生起善心,调散乱的心,而能够安住在禅定的心,这种修行就是需要不断的来断除以前杂染、不清净的恶业等等。有时候这种精进也称「四正断」,或称「四正勤」,「断行」,就是断除了五欲、五盖,这样子就可以使心地清净,心意集中。心意集中而达到「入定」,心一境性名定,能入根本定就可以进一步来修神通了。「善法欲」,是一种意愿,生起善法欲,这样专心一意的来修定,修到「断行成就」。也就是把所有杂染、散乱心的通通去除了、断除了成就,那个时候称「三摩地」。


   依三摩地就可以修神通,可以引发五通,或是六通,「三摩地断行成就」,断行成就而得到神通就称「神足」,因为有不同,所以刚才说欲的三摩地,断行成就所得到的神通,称「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那么由勤劳精进的勤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心、修心,心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观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这些方面我们就晓得,其实经典、佛法里也有修神通的部份,刚才所讲的,就是靠禅定以后可以进修神通,这是刻意修的,可以得到五种神通。


   除业报通及修得通之外,「证得通」修得俱解脱阿罗汉是最殊胜的。假如证悟到阿罗汉果的时候,这种神通等于是附属品,因为做这件事时,就附带能够得到三明六通的功德,「三明六通」,是证悟到阿罗汉而得的,特别又增加了「漏尽通」。「漏尽通」,就是说能够知道烦恼解脱的情形,知道烦恼是不是彻底的断尽了。这一方面,阿罗汉自己可以印证自己,称之「无学位」,就是「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皆办,不受后有」,不再受生死轮回了,所以六通中的「漏尽通」是一切阿罗汉所必有的,这要告诉各位同参,因为很多信仰宗教的人,都希望灵感、感应,都希望赶快得神通。要修到神通,倒不如说证悟到解脱生死,得阿罗汉的时候,自然得到的附产品,不刻意去求神通、修神通,而是证悟阿罗汉以后,自然得到神通。


   至于有些人说:「我们不讲神通、不修神通,有一个原因,因为神通敌不过业力」。虽然如此,如果真正不以贪得名闻利养,不是为了求得别人的恭敬,不为得到别人的供养,如此以神通来度众生,也是一个善巧方便。


   例如《法句譬喻经》的第四品,《多闻品第四》。佛陀也是以神通威力,来度化众生。我们就照原文念一遍、读一遍给大家听。法句譬喻经多闻品第四:


   昔舍卫国有一贫家,夫妇悭恶,不信道德。佛愍其愚,现为贫凡沙门,诣门分卫。时夫不在,其妇骂詈,无有道理。沙门语曰:「吾为道士、乞丐自居,不得骂詈,唯望一食耳!」主人妇曰:「若汝立死,食尚叵得,况今平健,欲望我食?但稽留时节,不如早去。」于是沙门,住立其前,戴眼抒气,便现死相。身体膨胀,鼻口虫出,腹溃肠烂,不净流漫。其妇见此恐怖失声。弃而舍走。于是道人,忽然舍去,去舍数里,坐树下息。其夫来归,道中见妇,怪其惊怖。其妇语夫:「有一沙门,见怖如此。」夫大瞋怒,问为所在?妇曰:「已去,想亦未远。」夫即执弓带刀,寻迹往逐,张弓拔刀,奔走直前,欲斫道人。道人即化作琉璃小城,以自围远。其人绕城数匝,不能得入。即问道人:「何不开门?」道人曰:「欲使开门,弃汝弓刀。」其人自念,当随其语,若当得入,手拳加之。寻弃弓刀,门故不开。复语道人:「已弃弓刀,门何不开?」道人曰:「吾使汝弃心中恶意弓刀耳,非谓手中弓刀也。」于是其人,心惊体悸。「道人神圣,乃知我心?」即便叩头悔过,稽首道人曰:「我有弊妻,不识真人,使我兴恶,愿小垂慈,莫便见舍。今欲将来,劝令修道。」即起还归,其妻问曰:「沙门所在?」其夫具说神变之德:「今者在彼,卿自宜往,改悔灭罪。」于是夫妻,至道人所。五体悔过,愿为弟子。长跪问曰:「道人神变,圣达乃尔?有琉璃城,坚固难踰,志明意定,永无忧患,行何道德,致此神妙?」道人答曰:「吾博学无厌,奉法不懈,精进持戒,慧不放逸,缘是得道,自致泥洹。」于是道人因说偈言:
  

多闻能持故,奉法为垣墙;
  

精进难踰毁,从是戒慧成。
  

多闻令志明,已明智慧增;
  

智则博解义,见义行法安。
  

多闻能除忧,能以定为欢;


善说甘露法,自致得泥洹。
  

闻为知法律,解疑亦见正;
  

从闻舍非法,行到不死处。


   道人说偈已,现佛光相,洪晖赫奕,照曜天地。夫妻惊愕,精神战惧,改恶洗心,头脑打地,坏二十亿恶,得须陀洹道。


   为了教化瞋恨心很重、而且悭吝心很强的这一对愚痴的夫妇,佛陀也就现神通来度化他们。另外,在《法句譬喻经》中,佛陀为了感化五百个强盗土匪,也是显现神通,最后感化了他们五百个强盗重新做人。


   原文:昔罗阅祇国南有大山,去城二百里,南土诸国,路由此山,山道深邃,有五百贼,依崄劫人。后遂纵横,所害狼藉,众贾被毒,王路不通。国王追讨,不能擒获。时佛在国,哀愍群生,念彼贼辈,不知罪福;世有如来,而目不睹;法鼓日震,而耳不闻;吾不往度,如石沉渊。化作一人,着好衣服,乘马带剑,手执弓矢,鞍勒严饰,金银庄校;以明月珠,垂络马体,跨马鸣弦,往入山中。群贼见之,以为成事。作贼积年,未有此便。卵之投石,与此何异?群贼齐头,住前围绕,挽弓拔刀,诤欲剥脱。于是化人,举弓一发,使五百贼,各被一箭。以刀指拟,合被一疮。疮重箭深,即皆颠倒。五百群贼,宛转卧地,叩头归降:「为是何神,威力乃尔?乞蒙原赦,以活微命;愿时拔箭,使疮除愈。今者疮痛,不可堪忍。」化人答曰:「是疮不痛,箭不为深;天下疮重,莫过于忧;残害之甚,莫过于愚。汝怀贪得之忧,残杀之愚,刀疮毒箭,终不可愈。此二事者,根本深固,勇力壮士,所不能拔。唯有经戒,多闻慧义,以此明道,疗治心病,拔除忧爱、愚痴贡高,制伏刚强、豪富贪欲,积德学慧,乃可得除,长获安隐!」于是化人,即现佛身,相好挺特,金颜英妙,即说偈言:
  

斫疮无过忧,射箭无过愚;
  

是壮莫能拔,唯从多闻除。
  

盲者从得眼,闇者从得烛;
  

示导世间人,如目将无目。
  

是故可舍痴,离慢豪富乐;
  

务学事闻者,是名积聚德。


   于是五百人,见佛光相,重闻此偈,叩头归命,克心悔过,刀疮毒箭,自然除愈。欢喜心开,即受五戒,国界安宁,莫不欢喜!


   《法句譬喻经》《笃信品第五》也是记载佛陀现神通度化众生的事迹,原文:昔者舍卫国东南有大江,水既深而广,有五百余家,居在岸边,未闻道德、度世之行,习于刚强,欺诈为务;贪利自恣,快心极意。世尊常念,其应度者,当往度之;知此诸家,福应当度。于是世尊,往至水边,坐一树下。村人见佛,光相奇异,莫不惊肃。皆往礼敬,或拜或揖,问讯起居。佛命令坐,为说经法。众人闻之,而心不信。习于欺怠,不信真言。佛便化作一人,从江南来。足行水上,正没其踝。来至佛前,稽首礼佛。众人见之,莫不惊怪。问化人曰:「吾等先人以来,居此江边,未曾闻人,行水上者,卿是何人,有何道术,履水不没?愿闻其意!」化人答曰:「吾是江南愚直之人,闻佛在此,贪乐道德,至南岸边,不时得度。问彼岸人,水为深浅?彼人见语:『水可齐踝,何不涉渡?』吾信其言,便尔来过,无他异术。」佛时赞言:「善哉善哉!夫执信诚谛,可度生死之渊,数里之江,何足为奇?」于是世尊,即说偈言:
  

信能渡渊,摄为船师;精进除苦,慧到彼岸。
  

士有信行,为圣所誉;乐无为者,一切缚解。
  

信乃得道,法致灭度;从闻得智,所到有明。
  

信之与戒,慧意能行;健夫度慧,从是脱渊。


   于是村人,闻佛所说,见信之证,心开信坚,皆受五戒,为清信士,明信日修,法教普闻。这就是佛陀为了教化一些平时根本不信仰宗教,不信仰佛法僧三宝,不信仰因果的,而利用神通,佛陀为了度化一个村庄,有四、五百家,村庄的人都是个性刚强、诈欺、贪利,不可能信仰宗教,佛陀就用神通,教化着一个人,从对岸涉水这样子走过来,走过来也不淹下去,也不沉到水底里。佛陀来的时候说,因为相信有佛法,水只有到脚踝而已,就这样子走过来,显现神通,教化众生。佛陀在世的最后,确实常常运用神通,来教化众生。


   为了让大家正确认识神通是可修的,我引用《清净道论》来告诉大家。《清净道论》是斯里兰卡以前有一位觉音菩萨,他所做的《清净道论》里,叙述修禅定的方法,学佛确实不要刻意修神通,只是向大家讲有这个方法,按照这个方法去做,如果不以修到证果为目标而修神通,不妨去请《清净道论》来看,现在大概的解释,当你们看书的时候就能够更加明白,它就是去观「八遍处」,用「四禅八定」又加上观「八遍处」。所谓「八遍处」就是「地、水、火、风、青、黄、赤、白」,有禅有遍可以修到神通。


   第一、「顺遍」。所谓的「顺遍」是从「地遍」入禅,再从「水遍」入禅,这样再继续从「火遍」入禅、「风遍」入禅、「青遍」入禅、「黄遍」入禅、「赤遍」入禅、「白遍」入禅,这样一次又一次的修之。假如你没有修到四禅根本定,这些方法也实在没办法修的,如真要修得神通,就非得找个安静的地方来修此观法。对于顺遍,可能需要百回、千回的反复修习「地水火风、青黄赤白」这样子来入禅。如「地遍」来说,土地平整,观想到如琉璃般洁净。水也要观想到心中统统都是清彻见底的水。以这样来修观,每一遍「地水火风、青赤黄白」,都要修到入定为止。以这样的顺序来修,就称「顺遍」。


   第二、「逆遍」。逆遍就是回过头来要从「白遍」入定,出定后,再从「赤遍」入定,出定后,再从「黄遍」入定,再出来,从「青遍」入定,依序为,「风遍」入定、「火」、「水」、「地」入定,这就是修习个一千遍、一万遍,修到很熟习时,马上就能想到「白遍所缘境」、「赤遍所缘境」、「黄遍所缘境」、「青遍所缘境」等,这样子回过头来修,就称「逆遍」。只要念头一动,扣住所缘境时,整片都是白色的。


   第三、「顺逆遍」就是以「地遍开始到达白遍」,而「从白遍开始一直到地遍」,这样子顺着入定到倒逆过来入定。


   刚才一直不断的修习顺遍中的「地水火风、青黄赤白」每一遍入定,再来就是「白赤黄青、风火水地」,这样逆过来一遍又一遍。这样子顺着一次入定,然后又逆的一次入定,顺的入定,逆的入定,先「地遍、水遍、火遍、风遍、青遍、黄遍、赤遍、白遍」,一一遍都入定,然后从第八「白遍、赤遍、黄遍、青遍、风遍、火遍、水遍、地遍」,这样入定。又从「地水火风青黄赤白」,再由「白赤黄青风火水地」,这样顺着一遍入定,然后回过头来。各各遍处都要入定,这样顺的要各各入定,逆的也要各各入定。


   第四、「顺禅」。从初禅开始顺次到「非想非想处」,数数入定,这样称「顺禅」这样入定后出禅,出来后再观第二禅,出来后,摄心守意再观第三禅,出来后,再观第四禅,再来就是「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这样子顺着四禅八定,因为有「初禅根本定」、「二禅根本定」、「三禅根本定」、「四禅根本定」,就称「四禅」。又因加上无色界的「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这个是无色界的四个定,合色界四禅称「四禅八定」。顺着次第而一一入定,称「顺禅」。


   第五、「逆禅」,即是从「非想非非想处定」出来,再重新修定,进入「无所有处定」,再出来重新修「识无边处定」,再出来修「空无边处定」,出定,再修「第四禅根本定」,出定、再修「第三禅根本定」等,这样子回过头来修,即是逆禅。


   第六、「顺逆禅」,从初禅开始到了「非想非非想处定」,又从「非想非非想处定」回到「初禅」,这样一顺一逆,数数入定,每一种次第一一入定,再回来一一入定,「顺次第」、「逆次第」,就称「顺逆禅」。


   往下还有不同的方法要修,总共有十四种类。可以让我们在起心动念之下,都能够达到所缘境相应。也就是说,有人来杀你,这时观想地遍处中修习的琉璃大地,这虽是「假想观」,但已经观想成就了。用心力构成一片琉璃清净地,你自己就可以踩在上面,就腾空上去了。腾空上去,就可以在上面跳舞、翻筋斗等等,可是别人却看不到那块地。其实证果后就有神足通,就自然会飞上去了;观水已经观的很清净了,只要念头一起,因为顺逆禅、顺逆遍都已经很习惯了,念头一动,眼前一片就都是水,这时就可以跳进水中,由于是自己观想出来的,因此也淹不死,坏人一看还以为你遁到土里面去了。光明想,一观想也能穿墙透壁,神足通等也会有这个功力。这也得透过千回百回,百回千回的不断修习,方能完成。


   在此是跟大家讲,我们是可以修得神通的,不过这只是一个常识,是可以修,而我们的重点不在这里,大家还是老实的修禅定,来引发无漏智慧吧!引发无漏智慧的时候,就能证果,特别是证到阿罗汉果,自然会有神通。证果后,习气早巳消除,根本就不会因为名闻利养,而展现神通。


   在「胜知见」的第一项功德是「光明想」,可以与天人打交道;第二项功德是「修净想」,从不净观到净观,或白骨观,对于男女情爱的困扰有降伏、灭除的功能。「胜知见」的第三项功德就是「引发神通」。这是一般人很盼望的,但是没修四禅八定,是不可能达到的。因为刻意修神通也要修到四禅根本定,要证果也要从根本定以后,引发无漏智慧,证得阿罗汉果,自然得到三明六通,是我们修禅定另外的功德。


   第三功德,就是得到「分别慧」:


   「分别慧」就是得到「禅定智慧」,依佛法来说,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就要「调身」。调身,穿衣吃饭、行住坐卧,任何时刻,都能清楚。漂亮的女人来了,自己有起什么邪念吗?起善念、起恶念都能明白。这样子进修禅定就很容易达到了。平时调身调得好,这样心意慢慢的集中在定境之中,对我们的起心动念就能非常清楚。


   我们人都是向外攀缘追求的,尤其现代声与色非常复杂。对外,可透过现代的科学来了解身体的组织;对内心世界,就要透过修定来了解。六根对六尘一向都是向外追求,起心动念,语默动静之中,做事、研究、欢笑、愤怒,都会有得意忘形之时,那时就会不知自己的身份,这时有人会说不得体的话,有人会失态,这都是情绪一时的亢奋跟冲动,所以不能了解自己,不能掌控自己,等到意识到自己说错话,做错事时,都己经迟了,甚至说过做过都忘了。


   修禅定的时候,就是为了在日常生活待人处事中,都能清楚明白自己,这就称「正知」,又可称「高度的警觉性」。即「四正勤」中的「已生善令增长」,「未生善令生起」;「已生恶令断除」,「未生恶令不生」。而没有修禅定的人,就不能在各种情况下,了解自己的心意识作用,所以必需修禅定,才能够得到「分别慧」,就是时时刻刻保持「高度的警觉性」,生活起居都用高度的警觉性来引导,这就是依正知而住。依正知而住时,要降伏烦恼就很快了,做善事也会非常积极的。这个时候,真正修行的人,进步很快速。


   第四功德就是得到「漏永尽」,即「无漏的智慧」:


   「漏」就是「烦恼」,烦恼有很多种,但一切的烦恼也可总称为「漏」,有时称「结」。生死的根源就是「烦恼」。净除一切的烦恼,才能成佛或得到阿罗汉果,达到究竟解脱。定力虽可以降烦恼习气,可却无法根除烦恼,只有智慧才能彻底的断除烦恼,这一点我们必需要清楚知道!


   但是这种智慧的引生,从缘起法的「闻所成慧」,知道「一切法空性」。「一切法空性」的概念怎样产生?就是从入定以后,心境是非常明显的,非常清晰的,在那种情况有点类似空性的状态。我们为什么修禅定?就是为了「引发无漏智慧」,这种无漏智慧,就能使得烦恼永远的断除了,故称「漏永尽」,这是修禅定最重要的。无漏慧一引生后,再去观「诸行无常」、「一切是苦」、「诸法无我」,既「无我、无我所」,就进入到整体是空性的,这种空慧是要依定而引发的,所以「依定发慧」,然后「依慧得解脱」,虽然证果的有分「慧解脱阿罗汉」、「心解脱阿罗汉」,但「慧解脱阿罗汉」仍然要进一步修心,断除一切的烦恼习气,才能称「俱解脱阿罗汉」。


   另外修禅定还可以得到很多功德,尤其是菩萨,这方面有机会再跟大家说明,大家继续用功!

 

附录二 从般若心经谈人间佛教


一、心经在社会的地位


   这次以般若心经为主题,来谈谈人间的佛教,题目就是「从般若心经谈人间佛教」。星云大师曾经说,所谓的人间佛教是一个菩萨的道场,是一个般若的生活。菩萨道场发心行菩萨道,般若生活就是要以缘起性空这种智慧引导我们的生活,可以达到人间欢喜、法界融合,这是佛光学,人间佛教的定义之一。星云大师对佛光人规定的工作信条:「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这就是要展现内心的慈悲,有了慈悲心才愿意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总是不会嫉妒人,不会障碍人,别人需要帮忙,我们就有能力帮叻他。
  


二、心经在生活中的运用


   般若心经这一部经典,简单的来说全部的佛法最重要的是大乘的佛法。大乘的佛法最重要的是般若经典,所谓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贵、最第一。在般若经典里,它最比较精简的精华、中心就是这一部般若心经。般若心经在中国几乎每天早课都会诵到,传统的丛林寺院早课或者宝鼎赞、楞严咒,接着是般若心经,而且在心经诵完,就会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常常唱三遍,一般寺院为人家做功德、佛事,般若心经更是难免要诵一遍或是几遍的。不管是做早晚课诵,或是说为人家做功德、佛事诵经,就形成了般若心经也好像是求功德一样的。其实,般若心经是生活上所应该修行最重要的一部经典。从这部经典可以看出释迦牟尼佛来到这个世间,他的大慈大悲慈心悲愿,就是在这部经里的一句话:「能够度一切苦厄。」以及另外一句:「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这是释迦牟尼佛真正的慈悲精神。
  


三、世间是苦吗


   「世间是苦」这方面,有些人在感情上、家庭生活都很幸福、和谐、很美满,那么在财富方面也没有什么缺乏,大概觉得自己的人生都已经很快乐,没有什么苦。就以911美国纽约双子星大楼这事件,震撼了全世界,几乎人人要坐飞机都提心吊胆,这种恐怖是人类的痛苦。世间有很多苦,包括自然界的一些灾难,以及人类常常会有生病这种忧虑,社会文明带来的也有很多的痛苦,自然环境被破坏,温度每年的增加,各种灾难也就层出不穷。人类是苦,因为释迦牟尼佛说,只有达到开悟以后,才会确认这个娑婆世界是苦的,并不是说这个世间没有快乐,而是最后会是苦的。我们要知道「苦」这个原因,就会了解确实到最后世间是苦的。佛陀的大慈大悲是要救度众生离苦得乐,离的苦是除一切苦,乐是要得到究竟的快乐,所以这方面,我们就必须认清楚苦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四、追溯苦的来源


   苦和乐都是心里的一种感受,所以要从心意来认识、分析。我们的心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认识、分别,认识就是知道这是什么东西,这是什么颜色;分别这是好或者是坏,是清净还是杂染。心呢,我们的心、意识,它的认识的对象,基本上它靠自己的法尘。六根对六尘,那么意根所对的是法尘,这个法尘简单的说就是我们的记忆力。所谓的记忆力,可以拿电脑的储存软件作例子。电脑所输进去的,scan进去的一些软体资料,这一部份当某一个东西放进去,或按着什么键;那些东西、资料它都会浮现出来,这是因为它里面已经有储存了。


   我们脑筋里储存的很多资料,当眼睛看到的时候,如果我拿这一个给大家看,大家马上会说这是杯子。这是因为从小妈妈拿杯子装水给我们喝,或是说长大拿杯子来喝水,不管什么样的形状、质料,总之可以装水来喝的,都称它为杯子,也经常都会记在脑海里,都有不同的杯子,包括颜色、质料。只要你拿起这个,你会分析这个好像是装水的,给人喝水用的,所以你马上会说杯子。如果现在外面商店有一些最新的产品,我刚好拿到一个,我问你这是什么,你会说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因为你脑海里没有这个记忆的东西,意识它攀缘的对象就是自己的记忆力。


   那意识还要再增加、吸收不同的这些认知,它需要靠所有的感官神经系统、视觉神经、听觉神经、嗅觉神经、味觉神经、触觉神经,这些神经系统,比如说眼睛它的视觉神经,会把眼珠看到的不同颜色的花、不同形状的东西,输送到我们的意识。意识就起分别,这是红色的花、那是黄色的花,这是什么东西……我们的意识透过视觉神经输送进去,才能认识形状、颜色等等东西。


   听觉神经如果接触到某一种声音,它就输送给我们的意识,在意识里它储存着你曾经听过的什么类的声音,现在再听到这个,你马上跟它对比、分类,然后说这是什么声音,所以意识是真正的分别、认识。听觉这种神经只是把声波输送进来而已,可见看什么颜色,听什么声音,不是眼睛,不是耳朵,是第六意识才真正认识、分别的。同样的,鼻子嗅到什么,舌头吃到什么,在你以前记忆力里,没有这一类的储存量,你不知道那是什么香,那是什么味。


   为什么把这些东西称为尘,因为接触这些境界以后,感受到很好,总会升起一种喜欢,进而一步黏着不放。假设黏着这个不放,会忘记其他应该要做些什么,这样它好像对我们的真心有遮盖起来的状态,所以把它称为尘。人是有感情的、有情爱的,习惯上对好的东西,都想要多看一点,当然每一个人对喜爱的东西也有不同。有的人看到珠宝,他会停留很久的时间;有的人他喜欢打电动玩具,只要有电脑在那里,他非下去打不可;有些人结婚了以后,男孩子看到一个好漂亮的女孩子,他会盯着看或是多看几眼,他会忘记太太站在旁边,太太捏他一把,他才觉得不太好意思。这就是当情爱发展,专注在某一个境界里,忘记本来应该做什么。我们的心意,本来是清净如一面镜子的,就是因为有世间这些种种颜色、声音、香味等等,会使他沈迷在那里,而忘记了本来的清净的真心,那种真面目,就好像镜子被一些灰尘遮盖起来了,所以就把这些色、声、香、味、触,包括法,都称为「尘」。


   我们的意识,因为透过这些神经系统的帮助而得到的认识、分别,那么因此就依他们的器官输送进来,就把他们称之为「识」,所以称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其实前面这五个识,它不是能真正认识、分别。真正认识、分别是我们本来的意识。我们把它列为第六意识,不管是看到、听到、吃到、嗅到,合心意的就会欢喜进一步会想要多一点,这个拥有它、占有它。这种是意识里的成分,可以说除了认识、分别的功能之外,我们的心就是充满了这种爱,喜爱、想要的这种成分,这一种成分称为情爱,有情有爱。一般称为「爱情」,在佛教都称为情爱,这种情爱非常的活跃,眼睛看到什么,一直在分别什么;有时耳朵听到什么声音,那是什么声音呀?包括鼻子嗅到,舌头尝到,身体碰到,就一直在这样分析,就想要、就想占有,这情爱是很冲动、活跃的。


   社会的一些悲剧,都是原本最熟悉、亲近的人因情爱最深所发生的,有时候夫妻吵架互相杀害,儿子为了要向父亲要钱而残杀,有些都是由于爱,爱得很强烈,不准他所爱的人有一点点变化,只要有一点点变化,就没有办法接受,用很残酷的,或是很剧烈的一些方式来处理这个问题,才造成了伤害或是悲剧。由于情爱的发展、冲动,人类在另一方面也是带来了担心、罣碍、痛苦、恐惧。每一个人,爱自己也好,爱自己所关心的人、事、物也好,如果你顺利得到,那当然是欢喜;如果得不到,那你就会开始担心、罣碍了。


   我要讲痛苦的原因,就是要说明这一点,意识除了认识分别,几乎都是情爱,这每天得到的而欢喜,失去的而害怕、痛苦,总是在这样子时而欢喜,时而担心、罣碍、苦恼,就是生活在这种情况。我们的意识里,这种情爱在唯识学家,就晚期的、比较心意的功能、分析的比较细的,把这种情爱,特别自我爱的这一部份,把它列为第七意识。第七意识是让我们感觉快乐或引起担心、罣碍、痛苦的原动力,第七意识那么的强烈,而影响第六意识,发动眼睛多看一点,耳朵多听一下,嘴巴多吃一点,它就会影响这些。因此我们每天随着情爱的发展,接触到种种外界之外,会发展成为行为,这些行为主要的目的,就是想要得到自己内心那种需求,你要求的是什么,有些是用讲话、语言、表达,而得到内心的需求;有些是表情、动作得到内心的需求。
  


五、投胎转世的动力


   意识还有一种特异功能,想好事坏事、讲好话坏话、做好事坏事,这些它一概全收,都成为我们的记忆力,包括感官神经系统接触到的,你是故意的还是不故意的,总是接触马上成为记忆。我们的记忆是一种特异功能,全方位的、全自动化的。电脑你喜欢的资料,才输入进去;但是人脑不管你喜欢不喜欢,都记忆进去、都收集进去。我们电脑,资料用过了以后,觉得这个不需要了,可以再来删除;我们的人脑,只要储存好的固然很好,储存坏的想要把它拿掉,拿不掉的。你说讲一句话不当,不要记,它又增加一层、又多记一次,反正你记进去的不只拿不掉,而且你再想一次,又增加一次印象,这称为印象深刻,这种记忆力是意识的一种功能,唯识学家把它列为第八意识。


   把心分为前五识、第六意识、第七意识、第八意识,这个第八意识本身,记忆力并没有什么样子好与不好,它只是负责全部把你收进来而已,它也不会说好的赶快显现,坏的不要显现,它不是这样子。第八意识像仓库的负责收存而已,只是第七意识的情爱,它常常要发展,这第七意识需求一种情爱,例如第八意识里曾经吃过很好吃的食物,看过很好看的东西,那么第七意识就会去搜索,就把这些拉起来,然后告诉第六意识:「我们再去吃那个东西呀,再来看一场那个什么事呀!」如此,第七意识它会引发第六意识,继续再造作行为出来。人有情爱,会做出种种的行为,包括说话,这些行为留下痕迹、记忆力,又构成我们去投胎转世的一股动力,生生世世就是这种状况。由于情爱的发展带来这些痛苦,死了以后再去投胎转世,生了又死,死了又生,这才是佛陀告诉我们:生、老、病、死的轮回不断,才是人生、人类痛苦的根本。
  


六、谁是观自在菩萨


   在般若心经里,它的重点,就要让我们能够离开不管是生活上的苦,还是生老病死轮回的苦,这是佛陀慈悲精神的所在,这个方法很清楚、很明白告诉我们,就是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整个的慈悲心,和他要告诉我们修行的方法,都在这一句话上。观自在菩萨可以说是一个人,但也可以说是所有能够以般若的法门,来解除自我的痛苦,帮助别人解决痛苦的人得到自在,这些都可以称为观自在菩萨。
  


七、波罗蜜多的深层涵义


   要了解佛陀告诉我们的方法,他说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修这个法门可以解除痛苦,假如把它当作动词的时候,就是从你想要做这一件事情,到完成这一件事情,这个过程称为波罗蜜多。从发心、修行到完成的阶段,这个阶段是「波罗蜜多」,有时候也称为「渡」,渡就是像坐船,从这里到那边称为渡船。所谓「渡」,就是从这个烦恼、苦恼的这个地方,渡到安全的、清凉的、快乐的那个地方,这个阶段称为「波罗蜜多」。诸佛是波罗蜜多,是成佛的时候称为「波罗蜜多」。菩萨从发心、发菩提心度众生修行,一直到完成,这段也称「波罗蜜多」。菩萨修行的重点是福报和智慧,那么像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定波罗蜜,这些都要修福报,修到圆满,可以达到成佛,那即是波罗蜜多。从开始修到完成的过程,那么般若波罗蜜多,才是真正可以让我们承办一切的重要的法门。般若可以分为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文字般若,就是让我们观缘起法,能够认识世间的真相,达到这种人生观,就是闻所成慧的阶段。所有般若经典都称为文字般若,因此,对这些经典要正确的认识,其实只有几句话,譬如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这也是让我们认识世间实相的两句话。先说学佛的次第过程,一定要先开悟再修行后证果,开悟、修行、证果这是一定的过程。有时候对禅堂的同参说,要开悟两句话,三分钟,那两句话指的就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舍利弗尊者听到阿说世比丘跟他讲,他的师父释迦牟尼佛所说的道理就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舍利弗就开悟证到初果。
  


八、因果的定律


   「诸法因缘生」的意思是:世间所有的东西都是靠关系、条件、材料组合而生起的,才有的,有些宗教说世间一切东西都是上帝生的,佛教说诸法是因缘生,没有关系、没有条件、没有材料就不能有产品。以种水果来说,一粒种子种下去,照顾到它发芽后,或者靠雨水,或者那边水分很充足,它就自己一直生长,种子是因水分、泥土、气候、阳光,这些都称为缘。每一秒钟、每一分钟它前后的变化,都称为因果,我们要以这样子来分析,就发现世间没有一样东西是自己生的,都是靠这样子的因缘果,这因缘果就称为关系、条件,佛教把它讲因缘。世间的真相就是关系、条件的组合,关系条件的变化消失,除此之外,没有一个真实的,所以开悟就是看清楚世间的真相。这两句话里,让我们知道,世间没有自己生的,没有自己有的,没有自己成立的,没有自己维持的,可见这世间都是假相而已。如果是自己生,自己成立,自己有,自己可以维持下去的,这称为真的。要靠关系才能成立,而又靠关系变化消失,可是不是自己生,自己有的,所以称为假的。对于因果的定律,还有这四句话呢,「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这四句话是因果的定律,我们被自己的妈妈生下来,要靠自己不断的呼吸、喝水,吃东西,这就是「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生灭才会一直再不断的维持下去。
  


九、如何透视世间


   随着因缘还在转变的过程,都是一种动态的状态称为「行」,行进之间向前迈进,人从母亲怀孕,一直变化到出生出来一直在变化,走到最后老了、死了,没有一秒钟停止,世间的一切都是这样,所以称为「诸行」。一直都在行进,向前迈进,一直从迈进的过程,每秒钟它的质量又不断的变化,没有固定,又是在行进之间,所以称为「诸行无常」。简单的说,当你知道世间变化无穷,你会不会很强烈的说我要永远占有它,认识世间的真实称为看破了、看透了。看破了就放得下,放得下,就不会像以前那样子非得到不可那样的痛苦。
  


十、空性即是佛真身


   从缘起「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看它的过程有来有去的样子,可是这一切现象界的东西,它的层次并没来去,没有增减,没有垢净的状态。我曾举例:就说好你站着,在外面站着,你看天空,喔!乌云来了后来又走了。白云来了后来又走了,这样子有白云、乌云来来去去,可是你一直望着原地的那个天空,来去也好,那个天空并没有变黑、变白,它本来就那样子。一切法的真相,它没有乌云没有白云的来去相,原本就是固定这样子,发现一切法无自性的空性,这就是佛的真身。


   佛不止是对一个地球,对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星球,它都是因缘和合。所谓一合相,一切都是这样种种因缘元素合起来。佛陀的智慧,可以说透一切的十方法界,十方法界所有的星球、人物,一切法碰到佛陀的这种智慧,就是深入它的空性里。佛的真身是以智慧为它的生命,以智慧为它的身,这种称为「法身」,因此法身遍一切处。佛陀在阿含经里说,能观缘起者即能见法,见法即见佛,以这种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定律,因果定律来思考,就会发现宇宙世间,它的不变定律过程就是因缘法。见到真理的法则现象界是无常、无我的,真实的实相界是一种空性的涅盘寂静,所以见到这个法则就等于见到佛了,称为「见性成佛」。观缘起法则,然后发现现象界的诸行无常。现象界的二个或二个以上组合的时候观诸法无我,然后再深入一层,除了现象界之外,一切法本没有生灭就是涅盘空寂、涅盘寂静这就是「三法印」,是从观缘起后得到真理的智慧称为「正见」。


   有些人会觉得佛教什么都好,就是太消极了,动不动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苦啊!空啊!太消极了。要告诉大家你不讲无常、不讲无我、不讲苦、不讲空,但是世间的真相就是无常,就是无我,它的性质就是苦,它的体性就是空,你不讲它本来就是这样子。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世间的真相,他不是喜欢说这些,而是把事实告诉我们。学佛的人遇到挫折、打击、委屈,要面对现实。能够面对现实,最主要的是诸行无常一定会变化的,不好的一定会变好的,安心吧!不要那么冲动要面对现实,菩萨因为观察缘起,所以每一个法的真实相就是空性。人体性是空,动物体性是空,山河大地一切现象界,只要是缘起的性一定都是空的。从有生命的,有心意识的有情来说,一切有情,它的体性都是空的。
  


十一、解决今生痛苦的方法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能度一切苦厄,就是从认识因缘法、缘起法所得到的智慧,就是「般若智慧」。这种智慧当然是要观察世间宇宙的森罗万象,一切万法都无自性,它的体性都是空的,是以这种智慧才是正确的,只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所有的会分别、会起这种贪、瞋、痴,这是从自我身心两种互相搭配之下所引生的。要能够正确的认识世间,先要正确的认识自我,能够度一切苦厄,当然是度生死的苦厄,解脱生死轮回得到究竟的快乐,就是照见五蕴皆空以后,所得到的真正的功德利益。从这段文字可以说明释迦牟尼佛的大慈大悲,只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度生死的苦厄,解脱生死,一方面可以知道释迦牟尼佛的教诲,就是开门见山直接了当的告诉我们,要解除现世的烦恼、生死的痛苦,就是要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照见五蕴皆空才能解决。
  


十二、揭开万物实相


   这五蕴就是五种元素,蕴就是积聚,积聚在一起,全部把它组合在一起,有五种元素,就是我们的身体和心意识,照理肉体上一般都是有四种成份—地、水、火、风,精神体它分为从认识论,从认识的步骤,受、想、行、识,应该是八种,不过把地、水、火、风这四种把它组合成一个色,总称一个色,因此就五种而已。


   对于四大,在佛教是取它的特性来解释的,这四种特性,一种是稳定性,是属于不动摇的,像指甲、头发、肌肉、骨头,这些是稳定性。另外一种是凝聚性,凝聚是把东西组合起来,比如说骨头跟肉可以连着,骨头跟筋连着,那么肉跟皮可以连着,皮跟毛发可以连着,这个都有凝聚性的,水份、胶质、钙质,连在一起就是有一种凝聚性,我们称它为水份。那么稳定性的地,湿润性、凝聚性也称为湿润,这些凝固的水它们都是不动,那么人体的光只是水份、骨头、指甲、肌肉,这些都是不动的。那会动的是什么?会动是一种牵动性,这种特性牵动性是属于呼吸器官。当我们吸进空气以后,从肺部到心脏,配合着血液的带动到全身的器官部位,身体整个就充满这个气,气是带动血液,所谓血气或是气血,身体各部门就会动起来,人就会动起来,身体如果没有呼吸,接着心脏就停止,人就死亡了。


   由于有牵动性呼吸空气以后,不管是肺部、心脏、肾脏、肠胃,这种蠕动带动之下,会使我们的体内有一种温度,将吸进去的空气,喝的水,吃的食物,由于有运动、动作,就把它们的成份转化成热量、能量。这种成份使身体就有温度,佛教把这种热量、热能称之为熟变性。地水火风的那个火,火能使东西成熟,让质量变化。呼吸的空气,它本来是牵动性,像马达一样,带动我们内部器官运作,使得食物转化成为热能,身体才有温度,这部份就称熟变性。那么地水火风的火,任何人发生事故,不呼吸以后,没有办法再使它继续呼吸下去,那第一个现象就是体温下降,一直到冰凉的状态。如果这样继续发展下去,凝聚性的这个水份,它就慢慢的会流失,接着肌肉、骨头它自然就分散掉,如此空气归空气,水份归水份,温度各自散失掉。


   宇宙的形成最先是有气体刮大风,第二就由这个风产生液体,液体就是水份,有液体以后,然后大地生长一切,形成固体,这个称为风轮、水轮、金轮,宇宙形成过程是这样。男女结婚以后生起那种情爱,情爱就开始有这种气体跑到敏感部位,产生液体状态。假如怀孕的时候,它是成为液体状态,到相当的时候,它从液体转成固体,有了骨头,那么这是小宇宙,它的形成也是这种情况,先从气体、液体到固体。从小孩出生、长大,到了死后,四大又分散,因此肉体的部份,本来就是没有,靠因缘组合起来,到了死后,因缘不具足,这四大又分散,前后都没有了,所以说我们的肉体,来无所从来,去无所去。
  


十三、色与空的关系


   我们的第八意识,这个记忆力离开了那个肉体,再去附着在下一次自己母亲的肚子,以它这种所谓的基因,又组合在一起开始发展,那么又有构成它的因缘。总之,这辈子的前后都没有实在体,可以看出这个肉体也是因缘合和而成的。在时间、关系、条件的组合,人有一个肉体出来,四大分散,那个肉体又消失了,前后是没有的。中间这个称为因缘和合或假相,不是真相,不是真实,所以肉体色蕴是不异空性,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对于精神体,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这样的行深般若,可以发现精神体也是缘起的,也要靠因缘才能生起,它体性也是空的,受想行识也是这样。
  


十四、破除无明的秘诀


   凡夫认为有这个实在我,有你、有他、有众生,这个是意识的识,能够看清色不异空,受想行识不异空,这种智慧称为智。要用智慧而不用意识,凡夫都是用意识在分别计较,痛苦无比,圣贤都是用智,以智来分析世间一切缘生缘灭、无自性空,因此时时自在。释迦牟尼佛在教我们如此观察,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然后教诲我们真相是什么?舍利子,是诸法空相,这诸法是一切法,它的相都是空的。先不说这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就从刚才这样子能够照见五蕴皆空的时候,那就是破那个无明,这种智慧称为明或称为智慧。明是来对治无明,而无明是我痴、我见。我们一向都是以第七意识的情爱来造作很多的痛苦,陷在第七意识的我执、我爱,一旦破了,那么以后都以智慧相应,来处理生活上的一切问题。过去以无明相应,常常苦恼、痛苦,现在以明相应,常常放得下,随缘自在解脱。
  


十五、谈实相般若与观照般若


   释迦牟尼佛开示我们生活上,要时时刻刻都能够保任在空性的状态,尤其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是一个实相般若的境界。提醒我们常常对于空性的保任,空性保任以后对于生活上要时时地观照,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生活上有了禅定,虽然开悟了,知道无我相,五蕴皆空,但是看到你喜欢的人,还是兴奋高兴,要跟他握手拥抱,看到讨厌的人,脸色就不好看起来,没有办法,那必须要常常用观照般若来观照肉体有实在吗?精神体有实在吗?这些都是空性!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这样就不会因为被别人赞美,被别人批评而高兴或生气了!
  


十六、如何对治十二缘起的轮回


   佛陀跟我们说,没有六根、六尘的自性,无眼睛的自性,无耳朵的自性,无眼、耳、鼻、舌、身、意的自性,因为眼睛本来没有真实的,人死了眼睛没有真实的去啊!耳朵、鼻子、舌头都一样根本就没有这些自性,所以无眼、耳、鼻、舌、身、意!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那么你为这些形色、声音而苦恼,这实在都是没有意义。


   对于十二缘起,释迦牟尼佛本来告诉我们,生命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是说明十二缘起从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十二个项目,就是从过去世到今生,从今生到来世,这讲给大家了解,哪里有一个实在的生、老死?老死没了,哪里有实在的这个东西,这只是过程。从十二缘起来讲解无苦集灭道,以今生,精神体就是识,也就是前辈子第八意识,今生第一个精神体是识,那么第二个肉体是父亲、母亲的那两颗细胞,我们简称为名色。名色、材料,精神体的内涵好不好,都是今生感受的。识、名色、六入、触、受到这个阶段,是属苦圣谛。今生有钱、没钱,聪明不聪明,过得好不好,都是今生感受,前世带来的,都是苦圣谛。我们常常在苦,尤其所拥有的一切,除了今生的努力不说,其实百分之八十,包括长相,庄严不庄严,有多少钱,多高的智慧,都是前辈子的行为痕迹展现开来的,但是不是宿命论,只是从此以后要储存好的质量,改善我们的一切,这不是宿命论,命运操纵在自己。


   至于说,从这个感受以后产生了爱,这个爱是心意识的行为,那么从爱以后,就要追取,追取应该已经进入身体和语言的行为,那么这部份就是意业、身业、口业的行为。那身、口、意三业行为完成,我们的第八意识,记忆力又把它储存下来了。这就是有,有跟前面的爱、取这三项就是今生的集圣谛。这集圣谛储存第八意识记忆力那么多的含量,未来当然会继续带我们去投胎转世。因此有生,生了一定要老死,这是排列的次序,告诉我们没有真正固定的永久不变的无明、行、识这些项目的存在。


   从原始佛教来解释,道圣谛,就是八正道,从大乘佛法来讲解,道圣谛就是以般若为主的这个空性的法门,从观缘起法,认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这种是明,是智慧、正见,这种正见和正思惟来对治无明和行,破了无明就是明。八正道的正见,正思惟就是明,就是智慧。我们对一件事情喜欢不喜欢,在最初的一霎那,当我们接触到,感受的时候,内心须要有一种智慧,这种智慧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动、非礼勿言、非礼勿坐、勿吃等等。我们在接触和感受时防微杜渐,马上要有这种正知、正见来抗拒自己,不要做出不好的行为出来,要能够这样在起心动念就知道是正、是邪、是善、是恶、是清净、是杂染,必须要有禅定的力量,所以正念、正定这两个是对治触跟感受的。


   八正道里正语、正业、正命是持戒,正念、正定是禅定,正见、正思惟是智慧,以戒、定、慧来对治我们的生死。十二缘起的轮回现象,戒、定、慧全都要精进努力,所以正精进,持戒也要精进,禅定也要精进,修智慧当然更要精进。正见、正思惟破了无明,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老死,一切苦聚即灭。要解脱生死,度一切苦厄,惟有正见、正思惟的这种智慧才能够破除。八正道是道圣谛,十二缘起是流转随顺生死,流转门有了八正道对治以后,无明灭的行灭就称为还灭门,还灭门一旦完成以后,解脱称灭圣谛,这整个称四圣谛。
  


十七、成佛的要点


   苦,没有真实的苦性,苦因为聪明不聪明,体力强不强,对同样的苦看法是不同,所以苦没有自性的。集,我们可以修禅定,从此不再造业,不动业,就不再积聚,集不是绝对的,它是可以改善的。道,它没有实体,它只是一种让我们领悟,理解以后,照这样去修,修完成了这个也一无所有。道,八正道也没有自性的存在。灭,像涅盘,寂静性,它只是智慧,体会到的,没有一个实在的称为涅盘,因此无苦集灭道。


   从思惟缘起法,所得到这种明,这种智慧称为无分别智,有分别是意识分别,智慧是在空性里体证的、体悟的,这种智慧是无分别智。对于证悟的空性,空性也是无所得的,证悟的果位,证悟的境界是无所得,所以无智亦无得,能够成佛不能够成佛,重点在「以无所得故」,一切无所得。


  
十八、为什么菩萨称为觉有情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菩提萨埵就是菩萨的简称。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为什么心无罣碍呢?因为在照见五蕴皆空的时候,把原来第七意识的那种无明,我痴、我见破了,破了这个,就是颠倒梦想破除了。这样的情形就会让我们无有恐怖,人之有所恐怖,就是生命受到威胁,就是权力,感情得不到,在那里恐怖担心罣碍,现在无我相也无人相,一切皆空。菩提萨埵,它具有这个智慧,不为外境所迷。因此,它远离颠倒梦想,过去认为不是清净,或认为清净,不是永恒快乐,或认为是永恒快乐了,这些属于颠倒梦想,现在都破除了,所以无有恐怖。


   菩提是觉,萨埵是有情,有情爱有心意识,所有的一切称为有情,而为什么菩萨称之为觉有情,懂得一切法是空性,但又知道一切都是辗转相关,相依相靠,所以众生无始以来,都跟着有关系有因缘。因此,我要度他们,一切众生体性都是空的,我跟他们同体,所以非度他们不可。我们同体,他不圆满,还有缺陷,就是我还有缺陷,因此我一定要度他们,同体大悲,无缘大慈,菩萨发这个菩提心,要度众生,成佛道,这种追求觉悟的有情称为觉有情。


   菩萨他见到法空性,就等于第七意识那个情,那个情爱,那些无明破除了,就能够破除第七意识那个我痴、我见,包括我爱、我慢。这样的有情是觉悟的有情,称之为觉有情,从此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来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称之为福慧双修,也就能够究竟涅盘,证道、成佛。菩萨有这样的空性与般若智慧,来带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因为他时时刻刻都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真名为菩萨。


   实行人间佛教,一定要有般若空性智慧,与人相处做人处事,时时保任着观照般若,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所布施持戒这一切,体性都是空的,这是菩萨的修行。
  


十九、用心经来实践人间佛教


   十方一切诸佛,都是依这样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这种般若法门,用种种的赞叹,它是无上咒,无等等咒,并不是说它是属于咒语,只是说它实在是太好太好了,难以形容。用什么咒来形容它,这种法门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不要说已经证悟到佛的果位,而是说大家听了以后,应该对于世间诸法的空相,有一点点的概念,以后做人处事能够以这样的理念来处理,应该人际关系会慢慢改善,会越来越好。
  


二十、开启智慧之妙法


   要能够饱润这种智慧,可以三种比较具体的做法来说,第一个你就按照般若心经的文字,凡遇到挫折:「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参话头大不了也是像这样子而已。再来就是金刚经,遇到挫折「凡所有相皆是虚幻、不实在」,也许,大家会说这个般若法门大菩萨的修行,应该像观音菩萨千手千眼救苦救难,天天讲这个无常、苦、空这怎么行呢?这种在大乘佛教,尤其是人间佛教的教区,讲起来实在令人有些难以置信,但是,不是我说的,是佛陀说的,他说行大菩萨道的人要知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你们要这样观想,你们要这样修,应作如是观,这是佛陀交代的。原始佛教在八正道里,释迦牟尼佛交代学佛的人,要解脱的话,必修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对于五蕴,男女这方面,可以淡薄淡薄,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对外面境界一切可以淡薄淡薄,这样子就自由自在了。


   或者常常想到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对于世间的一切,你自然慢慢不会太过计较,另外要能够保持这种般若智慧,观照般若,肯定的每个学佛人要修禅定,有禅定的定力,起码当这种习气太强,看到不喜欢不如意会冲动的时候,有个定力先拉住。有禅定的力量,遇到任何事情,心里能够很清晰了解,不容易冲动,禅定可以帮助我们的般若智慧更加的明理,更加的清晰。空性的智慧,可以协助修禅定的时候,能让心情起伏容易平静下来,因为我们的智慧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不要贪念,不要染着,放下放下,以智慧帮助禅定,得到平静入定,因此修行一定要定慧双修。


   最后「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提醒大家赶快去、赶快去,去到解脱的境界。希望大家具有般若空性的智慧,在日常生活里,照顾着六根六尘,一切是空性,不为境界所迷,永远都能够随缘自在,生活快乐。


  
讲于公元二OO二年香港佛香讲堂

 

附录三 生命的工程师

   各位法师、各位学员:


   今天跟大家讲「生命的工程师」,我先把答案讲出来—「情爱」就是生命的工程师。「有情爱的众生」在我们佛教里称为「有情」,也就是一切有心、意、识的众生。众生内心经常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这就是情爱。这情爱可以发展成两个方向,一是在一般人制定的道德标准范围内来发展。这样子发展会使自己感到快乐、幸福,也可以使自己所爱的人快乐、幸福。


   当然所爱的对象可以由情爱的发展而扩展到很广,从自己所爱的人、家、乡亲、社团、国家,乃至所爱的人类,当然有些动物也是你所爱的。所爱的对象可以这样子一层、一层地扩展开来。这种广大的爱,佛教称为「大慈大悲」。


   这种情爱是很合理的发展,为了让自己所爱的人幸福而去做事业、赚钱、经营,用合理的竞争来取得的,自己就能够安心享受,亲人也觉得与有荣焉。这种正常的发展能造成家庭的幸福、社会的祥和,和国家的安定,乃至整个人类的幸福,这种情爱是正面的。

  

情爱记号


   反过来说,虽然你希望情爱的发展能达到预期的理想、目标,但是有些东西并不是眼前的因缘、缘分可以得到的,譬如不是你的能力、智慧、条件、背景所能达到的,那就必须格外的努力。比方说,人家戴着钻石戒指,开着宾士车子,你也很想,可是目前的环境是没有办法达到的,这时就要拼命努力啊!


   有些人不按照正常的发展去取得,只想用一些比较快速的方法,就用骗、偷、抢,甚至用杀的!目的何在?就是为了使自己的情爱得到满足,或者他所抢的是为了送去给女朋友。他的因缘不足,可是他硬要。这个情爱的发展就会违反正当的因缘,发生很多社会的乱象。像几年前清华大学那个硕士为了情爱、占有,竟然不惜把同学杀了。


   人类的很多行为都是一种情爱的发展,例如「婚外情」就是对情爱的追求有了偏差。做先生的不满足自己的情爱,就会走错路,造成家庭的不幸。这种反面的情爱如果发展开来,社会、家庭都会乱起来。扩大到国家,海峡两岸之间,但南、北韩的关系等,这些现象也都是属于情爱的发展。南、北韩之间的情爱可能会慢慢走向正常的发展,他们觉得人类还是以和谐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比较好。


   情爱的范围有个人、家庭、小区、国家、整个世界,包括一切众生在内。凡夫会因为内心对情爱的期许,而设定一个目标,努力去达成,用种种方式去表达、追取。譬如内心做一种计划,语言上做一种表达,行为上做出种种肢体的语言或脸部的表情。除了你本身之外,只要你想得到外面的一切,总是用这几个方式去得到!身体的动作,语言的表达、内心的思考。


   身体的动作也包括写字,这也是行为的一种。心里怎么思考、怎么想、怎么计划,就会用表情把它表达出来,再用身体的动作做出来。这些动作都会留下记号。譬如你昨天晚上想过什么事情,现在来问你,你一定会记得。为什么?因为它已经在我们的脑海里留下一个记号。


   身体的行为(包括表情—眼睛的转动、头摇摆、举手、投足……)、语言的行为,一点一滴的,只要稍微一个动作,脑海就留下一个记号。这种情爱因为留下了记号,它会藉助这个记号重新再强化这个情爱。譬如看到百货公司的一件衣服实在很喜欢,可是一时犹豫没有买下来,这时心里已经有一个记号。回来一路都在想:「那件衣服不错!」一面煮菜、煮饭还会想,睡觉时也会想。


   当你每想一次,它就会多加一个记号。再想一次,又有一个记号。内心不断累积这种想念的记号以后,就称为「印象深刻」。印象深刻就是指情爱的功能使内心的冲动力量不断强化。在这种强化之下,我们会有一种感觉,称为「坐立不安」、或者「不自在」。但是另外一种比较好听的,称为「充满希望」。


   就因为它是你喜欢的,想达到的,所以你可能连做梦时都在想,天亮了眼睛一张开就想。吃过早饭去上班时,就顺道去把它买下来,那就满足了。在这过程之中,内心都是一次又一次地想。但就算你买下来了,那种欢喜、满足的样子也是一个记号,再度留在脑海里。


   经过眼睛看、耳朵听、心里想、鼻子嗅、舌头尝、身体接触,任何触觉所吸收进来的,只要合乎你心意,你就会产生情爱,因为你对它有好感。佛教就把它称为「乐受」—快乐的感受;或是「喜受」—喜欢的感受。譬如你一看到美食当前就觉得很喜欢,这就是喜受。


   反观遇到某人就讨厌,这也是先前的情爱的另一种方式。因为你讨厌看到他,表示你一定有觉得另一个人比较顺眼,所以看他就不顺眼。因此,讨厌的感受是从「比较」而来的,那也是情爱的另一种负面。
  


习惯主导


   我们每天都是以情爱的方式在运作,导致常常想去看、想去听、想去吃、想去做……等等。我刚才讲到:只要一有动作,就会在心田里留下一个记号,这是很自然的。我们的情爱可以说跟「心」是离不开的,「心」到底是什么?「心」的成分其实都是充满情爱!


   只是这个心还有一个让我们难以理解的功能,就是它有分别。它几乎百分之九十九的内涵都是情爱,随着你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去接触到的,就会马上去分别,然后才决定喜不喜欢。这种「喜欢、不喜欢」的决定就是情爱的力量。


   有的事情是你今生接触过的,只要你一看,就马上在脑海里比较一下过去的记忆:「唉,这个好!这个我喜欢!」有的是前生留下来的,我们不太记得,但毕竟有连带关系。比方一个小孩子才四、五岁,手指头大概已经可以弹钢琴、拉小提琴了。瞧他弹起来、拉起来很顺,可说无师自通,一般人就会叫他天才儿童。事实上这是「记忆力」(每一个动作留下来的记号)的功能在发挥。也就是他前世临死之前,虽然已经七、八十岁了,还在那里弹钢琴、拉小提琴。死了投胎转世,虽然才四、五年,他的印象还很深刻,手指头还很灵活,对钢琴键还弹得很顺,这些都有连带关系。


   每天接触到的,都随着内在的感受—「喜欢或者不喜欢」而去追寻,或者排斥、离开它。就因如此,每天都是随着心意的喜好,随自己的情爱去发展。不管你是为人太太、丈夫、子女、或是为人父母在那里运作,就算是光耀门楣也都是情爱的发展。


   我们整个心里充满的就是情爱,这种情爱的发展让我们非常幸福、快乐;另一方面也可以制造出很多罪恶。正面的发展可以让家庭、社会非常和谐、快乐;反面的发展就是抢、偷、杀,造成社会很多的乱象、家庭的不幸等。


   在这种情爱的发展下,每一个动作—身体、语言、心意的,就不断地留下记号。今生继续不断地发展以后,这些记号就成为每一个人的习惯性,这些习惯性都是由情爱的接触才产生的。譬如你看过了某样东西就喜欢,那么你喜欢的那个东西就会经常地浮现在你脑海里。


   又例如你到了台北,第一件事就是想到最喜欢的那个人,然后内心下了一个决定:「我要去找他!」同样的,平时只要有人、事、物,甚至动物曾经在你脑海里留下记号的,你一到那个地点,脑海里的记号很自然的会浮现出来,那你就会再计划:「我怎样再去看他?怎样再去接触这个事情?怎样能够再得到这个东西?再上这家餐厅。」人的习惯就是这样子养成的。


   在生活里这种情爱的发展会随着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每天接触外境以后留下来的记号,一直不断再发展。发展到印象深刻以后,就会天天照这样子做,一点一滴累积下来。天天看、吃、做这些事,久而久之就成为习惯性。喜欢游泳、晨跑、念书、音乐、运动……等等,也会养成习惯。


   累积到成为习惯,你的生活方式就要听它来安排。譬如喝咖啡成习惯,早上起来上班之前如果没有先喝一杯咖啡,你会觉得好像什么事没有做,做起事来精神恍惚,心里就一直不安。为了配合习惯,很多事情就变成要习惯来主导你。


   有些信佛、拜佛的,只要一碰到假日他就会说:「我要到庙里去烧香、拜拜。」喜欢赌博的,每逢休假他一定会找人来打麻将、玩牌。一旦变成他的习惯,那就很难戒赌了。以前曾经有一个很会玩牌的,后来因为车祸两只手都断了,结果他还是要赌。那怎么办呢?


   他练习腿上功夫,把两只脚盘起来,用一只脚的大姆指跟食指去夹纸牌,再用另外一只脚帮忙插进一个沙盆,这样还是可以继续赌。他还练习脚会旋转呢!把纸牌插成大扇子一样,还可以再玩。因为他已经习惯了,不玩牌心里很难过,那也是情爱啊!


   一个人养成习惯以后,就要受习惯的安排。如果觉得它是好习惯,那么今生任它发展,一旦发觉它是坏习惯,那么一定要改。不改的话,严重还会拖累来生。尤其我们的记忆力还会依这个善恶记号的成分,看哪一个占优势,决定你去哪里投胎。


   有一个做官的,贪污成了习惯。后来退休时,有一些老百姓来送他离职。只见老百姓个个手里都拿着一撮草皮,做官的就问道:「你们来送我,手里拿草皮做什么?」「我们这里值钱的都被搜括干净了,就剩下草皮没有被括干净而已。」他就很尴尬地走了。


   据说他后来死了,到阎罗王那里去。阎罗王跟他说:「你做官贪污,贪了那么多钱,又不去做慈善、公益事业。你要知道『千间房屋一张床,万贯家财三餐饭』,千万富翁每天也只吃三餐饭而已啊!存了那么多钱,每天不去好好的运用、帮助别人,只会守着不放!像你这样的个性,给你投胎转世去做狗最适合了。因为狗只会守财富而已,你不须要用,守住财富就好啦!」


   这个做官的贪污个性已经养成了,记忆很深,他跟阎罗王说:「阎罗王,如果要让我投胎转世做狗,那就让我当母狗吧!」阎罗王觉得很奇怪:「你这人实在是太过分!不能投胎转世做人,已经够悲哀了。给你去做狗,你还喜欢做母狗!你有什么理由要当母狗?」他说:「阎罗王,你没有听说过吗?『临财母狗得,临难母狗免。』,就是说母狗可以得到好处,母狗可以避免灾难,那不是很好吗?」阎罗王说:「唉呀,你做官贪污兼不识字!你是怎么做的?喜欢当母狗,就让你去当母狗吧!」(注:应为:『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意思是碰到财富时,不要想不择手段地发横财;遇到灾难时,不要只想到自己的安危,而不顾他人死舌。)
  


心灵DNA


   我们的情爱在日常生活这样子发展下去,记号特别多的就最强烈,最占优势。人死后,这个最占优势的部分就会主导往投胎转世的方向。凡是你的行为、动作有利益于别人的,都是属于善的、正的记号;凡是有伤害别人的,就是恶的、不道德的记号。记忆会依此标准,主动分为善恶两类,看是要去天堂、人间、动物、鬼、或是地狱。


   所有情爱发展以后的行为记号,我就把它定名为「心灵的DNA」,意思是心灵的染色体、心灵的基因。我们的细胞核都有染色体(DNA),那是物质上的,心灵会自动把所有情爱发展所留下来的记号全部环保回收,这些记号构成心灵的成分,都是心灵的DNA。


   心、意、识不但是全方位的,而且是全自动,不分善、恶,所有记号一概全收。六根能接触,感受到的,只要念头一动,它就把记号收下来,构成心灵的DNA。到了死的时候,肉体势必要腐坏、烂掉。如果到了天堂,或是做神、做仙、包括做鬼,那么只有心灵的DNA这一部分转型,没有肉体。


   这就好像水是由氢氧化合物二氧化氢转型而成,水受到高温以后,结构分散,变成了蒸气,投胎转世就像这样子。我们这个物质的肉体死了、坏掉了,但是心灵留下来的这些记号会直接转型。投胎做仙或做鬼,并不需要透过母亲的肚子来转世。因为它质量少,能量多,所以会飞行自在,会放光,做仙或做鬼,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清楚记得前辈子做过什么事。


   以人来说,肉体坏掉以后,这个心灵的DNA离开了自己,随着它的内涵而决定该去有钱人家,还是贫苦人家,甚至投胎为动物。善、恶的成分那一类比较多,就先到那边去。父亲、母亲的细胞里各有它的细胞核,细胞核有它的染色体。母亲一开始怀孕时,受精卵只有生长的机能,就像蔬菜、水果等植物也都有生长的机能,但那时候不一定有心灵的能量在里面。有的是怀孕一段时间,才有心灵住进去,那才算是一个有生命的小孩,否则受精卵还会等待因缘的。


   按照佛教的讲法,一般怀孕是另一个生命体在父母行房之际进去母体里的。每一个人,不管是人或动物,生生世世以来随着情爱的发展,难免在那一生、那一世都有做过这种男女的事情,在记忆力里印象就很强烈。


   在各种接触里,男女的接触是最令人难舍、难忘的。当电视、电影出现那种比较亲爱的镜头,内心也仿佛身历其境,生理就随着起变化。记忆力里,这种男女接触的记号、心灵的DNA还是蛮强烈的。因此另一个生命体看到父母在行房时,他也会觉得很喜欢。那一念的喜欢,就让他投胎进去母体了。一般人都抗拒不了男女接触的诱惑,因此不得不去投胎转世。进入母体以后,就有一个正式的生命体,即是母亲怀孕了。


   父母的基因如果没有什么缺陷,一般面言生下来的小孩无论长相、智能都应该是健全的。可是有些健全的父母所生下的小孩却是有残障、或是智障。原因出在哪里呢?我们必须了解这并不是父母的基因的过失,也不是遗传的问题。父母能够遗传给小孩子的,就是这个小孩的长相、身材、眼睛、耳朵,所以小孩子某些部分会像父母。


   小孩子的视觉、听觉、牙齿,或者五脏六腑,乃至IQ,有些会比父母差,有的则比父母更优良,这就不能说是基因的遗传。而是在物质基因的生长过程中,心灵的DNA住进去以后,这个心灵DNA叫生前世的内涵会影响胎儿的完不完整。


   如果心灵DNA里,以前曾经把一些动物、小鸟之类,一抓来就把他的眼睛弄瞎掉,他的记忆里就有这个记号,因此小孩一生下来眼睛就瞎了。或者前生曾经为了利害关系,随顺情爱发展而伤害了某些人,使他们瞎了眼睛而得到了利益。胎儿的记忆力里有这种成分,父母虽然没有瞎,可是生下来的小孩却是瞎子。这就不是父母的问题,而是胎儿的心灵DNA的问题了。


   至于有些小孩比父母的智能还低,生下来就是智障,这又怎么解释?父母的基因也没有使他变成智障啊!因为这个小孩心灵的DNA里曾经在过去世时,凡是有一本好书就把它收藏起来:「这是我的秘籍!不可以给人看到。」假如人家请教他:「那你按照那个来教一教嘛!」他也不会全部教,只教一半,顶多数到百分之九十,留下百分之十。为什么?他不愿意人家比他强,如果他的脑筋里就是有这种「要保留、要保留」的念头。慢慢地脑筋就不发达,由于他要保留起来,因此下辈子脑筋就像水泥一样,硬梆梆的,变成智能很低。父母智能很高,为什么他智能会低呢?纯粹用细胞核里的基因来解释遗传,没办法讲清楚的,一定是配合心灵的DNA来影响胎儿的成长。一个胎儿长得不好,不是父母的责任,是那个胎儿前世的自做自受。


   现在大致了解「情爱」就是生命的工程师,是我们自己制造自己的生命。长得好不好看,健全、残障,IQ智能的高、低,这都是决定在自己的,要出生做人也是靠自己累积善业来的。
  


净化心灵


   佛法就是教我们要如何塑造未来的生命,这是很重要的。你要塑造未来的生命,你现生就要当下用心用力来改善。改善的方式就是要掌控自己的行为,也就是儒家说的「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等等。


   所谓「非礼勿视」,这个「非礼」就是「过分」的意思。什么称为「过分」?就是你该得到的缘分有多少,超过这个界限就叫「过分」、「非礼」。譬如你已经有一个太太了,看到路边一个小姐那么漂亮,你却还一直瞪着看!你太太就会不满的说:「看什么看!」那么你这样瞪个不停,就称为「过分」,称为「非礼」。你必须从控制日常生活的行为做起,佛教把它称为「持戒」。持戒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


   「邪淫」就是除了夫妻的正常生活之外,另外有不正常的男女关系的行为,这是特别要控制的。「打妄语」就是说谎的意思。打妄语的原因很多,主要目的是要保护自己。为什么小孩子特别会说谎?因为他如果真的坦诚招供,恐怕会被骂、挨打,所以他一定要制造不真实的话语。为什么?他爱自己,怕被修理。会说谎的人,是为了保护自己才说谎,让自己的情爱达到目的。甚至为了取得心里所要的东西,不惜行骗,这都是属于情爱。因些,不妄语,就不会过分去占有人家的利益、伤害到别人。


   至于「不饮酒」这条戒,喝酒实在一无是处。而且现在每一个人几乎都有机会开车,能够不喝酒是最好的。应酬也绝对不是说一定要喝酒才称为应酬。为了使自己活得健康一点,长寿一点,幸福一点,最好不要喝酒。


   身体、语言、心念的行为都会成为记号,要怎样持戒来规范我们身体的行为呢?有些人一下子会觉得很困难,其实你每天的记号一再的累积,就会听从习惯的指使。你平常吃肉吃习惯了,一时叫你吃素会很困难。那都是习惯的问题,你对肉的那种味道、口感已经成习惯了。


   改变行为的另一个方式,就是要有慈悲心。「君子远庖厨」,闻其声不忍食其肉,要用慈悲心来改良自己。现在卫生所鼓励全民每天吃半斤的蔬菜,大家会觉得一天半斤那么多,怎么吃得了?其实半斤炒下来剩多少?一餐才三两,三餐就九两。九两能有几口?并不是佛教徒在鼓励吃素,而是卫生单位在鼓励。时代变化,为了健康,为了长寿,希望多吃跟肉体相应的蔬菜、水果。
  


注意呼吸


   规范身心的行为,可以让行为留下记号是完美的,但是心意方面就难以掌控了。虽然知道不该做、不该看,可是心里一直想,无法克制,因此佛教鼓励信众要修禅定。修禅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每天照顾呼吸。


   大家会觉得:「那有什么了不起?」很了不起!佛教的数呼吸,确实不像一般气功所讲的收效那么神速,但是只要专心照顾呼吸,一定会发动气机(我们现代名词称为「磁场」),好像马达开始运转一样。你可以当下试验,绝对不一样。平时没有感觉自己在呼吸,现在你只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鼻端,看看你的吸气有多长?呼气有多长?只要念头安定下来,肯定会发现不一样,就是这样子简单。


   你可以现在就试:注意力在鼻端,注意吸多长?呼出来有多长?吸气会特别集中、特别强,这可以使身体消除疲劳。用这种理论,就可以知道照顾呼吸有没有用?对身体健康很有帮助。假如现在一分钟才吸三、四口气,是不是感觉呼吸变得比较长?如果回去早晚照这样子做,慢慢发现会打嗝,或是会排气(俗语称「放屁」),这是因为气慢慢地越来越深长,打通一些穴道或气脉的缘故。


   另一个要大家了解的是,当你专注在鼻端,照顾吸气、呼气的时候,心里就没有其它的妄念。就像刚才半分钟之内,大家专心数息时,有没有办法想到别的?当然你最先在下工夫的时候,一、两分钟过后就会想些别的,在这个时候就要用智慧:「不要想其它的。照顾呼吸!」你要知道:一口气不来就死翘翘了,所以现在有呼吸最重要,你要这样子勉励自己。


   我们心灵DNA的成分如果是很好的,就生天堂。生天堂的主要原因,就是他的心意很纯洁。心灵如果对世俗的情爱很淡泊,对世间的色、声、香、味、触、财、色、名、食、睡……都看淡了,心意就有办法集中。你如果不看淡这些五欲六尘,不看淡男女之间的爱情的话,心意就会很散乱,一直想这个、想那个,想个不停。


   长期的训练心意专注,才能真正达到「净化灵」的功能。大家要知道,中华民国前总统李登辉发起「净化心灵」运动,其实真正的心灵净化是在你很专注的时候,那时才能远离对五欲、情欲的染着、追求、冲动。


   要净化心灵,必须早晚找时间,或者在坐车、坐飞机时,利用时间训练自己照顾呼吸,让心意集中。除非你自己开车,必需全副精神照顾路况。当然照顾路况时,也可以同时照顾呼吸,尽量排除内心的妄念。训练有素以后,就等于有一股力量。当你妄念一起,要随顺情爱的冲动时,就可以马上把注意力引到呼吸这里。能做到这样,我们就称为「定力」。
  


结论


   有些人为什么会一失足成千古恨?因为他的情爱非常冲动时,完全没有定力的保护,一旦失去理智就失手杀人了。平时就要有这种训练,才不会一时冲动而做出了一些后悔莫及的事情。进一步还要修智慧,深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曾经制造什么因缘,留下什么痕迹、记号,将来势必会重新展现到你身上的。


   我常对小朋友说:「讲一个因果报应的故事给你听,你很快就会了解。」有一个人看到鹦鹉会学人讲话,他就跟鹦鹉说:「你早」。鹦鹉也说:「你早」。他接着说:「你好」。鹦鹉也说:「你好」。这个人就欺负他:「我是傻瓜!」结果鹦鹉竟说:「哈哈,你是傻瓜!」这就叫因果报应!


   「生命的工程师」事实上完全是用自己的情爱塑造自己的未来。那么要如何塑造你下辈子的生命体呢?很简单—持戒、修定。我们不能没有情爱,但是情爱的发展要合理,要合法,才不会伤害到别人。当然情爱里还有一个成分,那个成分在佛教称为「无明」。无明就是错误的思想,一直认为有一个真实的「我」存在,才会追求「我所爱的、我喜欢的、我所有的」。但是那个错误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讲完的,大致上就能知道「生命的工程师」可以塑造未来完美的生命。祝大家身体健康,事事如意。谢谢!


   二OOO年八月廿四日讲于台湾高雄佛光山「儿童阅读指导营」

 

附录四:疑难解答

   问:修禅定是属于福德还是智慧?


   答:「布施、持戒、禅定」在原始佛教中称为「升天三福行」,也就是三种修福报的法门,其中最殊胜的是禅定门。一般在家人修禅定,只不过是为了对治贪欲和散乱心;出家众修禅定的环境、因缘比较殊胜,能体会到「现生乐」,意思是今生就能得到快乐。有人打坐进入状况,体会到那种轻松、舒服的感觉,甚至不想起坐。即使是证悟的圣者,有时也会沉醉在禅悦的欢喜,而不太愿意出来讲经说法。


   修禅定如果不与三法印、四念处相应,那就是人天福报,顶多是到无色界天,修神通而已。禅定的所缘境是与三法印、四念处相应的,那么烦恼会逐渐消除,定力逐渐增长。这样的禅定有正见的成分,才能称为「正定」。禅定如果能引生无漏智慧,就转化为「智慧门」。否则,不与般若智慧相应之前,所修的禅定都称为「福德门」。就算是「不思善、不思恶」,就在那个时候也只是定力的显现,而不是智慧的体悟。


   问:宣扬净土的法师一再强调:「末法时代众生的根器劣,密宗、禅宗又很难修习成就,唯有仰赖弥陀大愿往生西方,才有保障。」是否如此?


   答:念佛确实可以使人得到心安,是末法时代确实很方便的法门,嘴巴随时都可以念一念。念习惯了,心里充满了佛,确实有很大的力量,这是不容否认的。业力就像化学物质,在试验管里不断给它加温,种种刺激,最后就会爆炸,或是产生结晶体。


   心意力量也是一样,不断造同样的业,一直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最后一样很有力量,而且会有感应,感应跟神通不同。神通是修来的,感应则是靠虔诚、靠恒心。只要持之以恒,「人有诚心,佛有感应」。念佛法门是方便道、易行道,容易修,也很方便、很稳当,不怕有差错。末法时代修念佛法门很好,你要发愿这样子修也可以。


   密宗、禅宗其实都不难成就,只要肯修禅定都能够得道。修禅定修到不起妄念,那就到达「明心」的阶段,这个不难。难在观「缘起空性」直到「见性」为止,这才真难。佛法最深奥的即是空性智慧,其他的都不难。密宗有的先修大法来消除业障、增长福报,然后才修止观。在他们的环境之下,确实容易修到入定、修出神通。


   密宗的人能够观察某个人投胎到那里、这个人是哪里的活佛来转世。修密宗确实有这些能力,是不容否认的。他们强调转世,却不强调证悟。如果想对空性有正确的认识,首先在密宗的学院里学六年的中观思想,体证到中观的正见后,就不需要在持咒方面下功夫了。


   禅宗也不难,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只要专心一意的参究话头,提起疑情,等到妄念去除,当下就能体悟心念的本质。禅宗在修禅定方面,跟密宗的路线有相通之处,所以并不难,难在于对缘起性空的体会。真正不立文字的是般若智慧,《金刚经》已作了详细的诠释—「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修净土法门,一心一意念佛,到了极乐世界还是一样要修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没有其他特殊的法门。唯有修八正道的正见、观缘起,才能够证入无生法忍(阿罗汉果),这叫「花开见佛悟无生」。在娑婆世界修一天等于在极乐世界修十年,又何必等到去那里以后,才修八正道呢?


   做人最难得的是有思考能力,为什么在娑婆世界不思考?到了极乐世界以后,所见所闻都那么快乐,谁肯去动这个脑筋?到极乐世界没那么快开悟的。在人间有思考力,开悟的希望比较大,这是天人所羡慕的。天人福报享尽都希望到人间来;人类偏偏要往天上跑,羡慕人家的天福,不在这里好好修,岂不颠倒?


   问:小乘佛法是阿罗汉所修,阿罗汉只求自我解脱,不是被大乘评为「自了汉」、「焦芽败种」吗?


   答:很多人排斥小乘佛法,对它不屑一顾,认为这是阿罗汉的法门。为了融和大、小乘佛法,必须先把小乘分析清楚。小乘佛法是用十二因缘来说明生死轮回的。释迦牟尼佛观察人为什么有老死?总是有生。为什么有生?工厂有材料,才会有产品。


   这些材料就是「有」(轮回的动力),「有」就是从「爱」跟「取」而来。爱跟取是由「触」跟「受」来的,触跟受是从「六根」而来,六根是从「名色」(身体与精神)而来的。名色与「识」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因此「缘名色而有识,缘识而有名色」。名色与识是从过去世的身、口、意行为来的,后者又是源自无明。十二因缘从无明开始,一直到老死为止,一切「纯大苦聚」,这称为「流转门」,众生就是这样子轮回的。


   修行就是用「戒、定、慧」来对治:以持戒对治爱和取;修定对治触和受;修慧对治无明。无明灭则行灭,一直到生、老死皆灭,这就叫「还灭门」。戒、定、慧最重要的就是慧,慧就是正见、正思惟,观察「诸法无我」而破除我执,得到解脱证悟。


   从八正道的思想发展到大乘的般若经典,《心经》还是以正见为主体,开宗明义就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五蕴皆空」就是「正见」中的「诸法无我」。不过这种解脱只是自我的圆满,必须关心一切众生,因为一切众生都跟我们有缘,所以还要广行六度四摄法门。行菩萨道的重点在于照见五蕴皆空,对个人来说才能「无我相」,看待其他人才能「无人相」,看待一切众生才能「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能够这样子,才不会觉得自己很有办法。如果有「我」,就有相对的「他人」,这种「相对法」


就是世间法,就不是开悟,所以就不名为菩萨。


   《法华经》一直赞叹「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一乘法就是菩萨道,它的基础就是般若智慧,也就是小乘所说的八正道。大、小乘佛法就是这样融和的,能够贯通佛法以后,就能包容各宗派的修行,这就是人间佛教的真义,否则自己不但道业不能成就,反而还增加傲慢心。


   过去一向都是以自我为主体,我执、我见很强烈,非跟别人争到底不可。现在知道世间是不真实的,如梦幻泡影的,慢慢看破、放下。前世有修,今生自然有缘份得到;前生没有修,怎么拼也拼不出来。假如你智慧越高,就越能看破、放下。


   有了「三法印」的正见,到处都能迎刃而解的,这称为妙法!人间佛教的修行,就是随缘自在、不贪求。懂得世间无常、无我,慢慢地慈悲心就培养出来,对一切人都很温和,不跟人争执计较。真正的人间佛教,一定是先开悟后修行的。


   问:法会拜忏的功用是什么?


   答:中国佛教徒喜欢忏悔,经常罣碍过去所做的罪业,动不动就说自己「业障重」。其实能够修到入定,恶念不起,那才是真正的忏悔。有法会时当然要随缘跟人家去拜忏,但是不能一直罣碍着:「我业障什么时候会消灭?」拜忏只是借着仪式来净化内心,只要你有道心,龙天护法一定会保护你的。行菩萨道不要乱攀缘,有缘就随缘度众生;无缘则沉潜一段时间,努力修福、修慧、修禅定。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禅的认知与修学 下一篇禅宗大意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