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阳泉市千佛寺 05-07
·忻州市兴国寺 05-07
·忻州市净莲寺 05-07
·忻州市原平寿宁寺 05-07
·忻州市原平市楼烦寺 05-07
·忻州市原平市轩岗东泉寺东泉寺 05-07
·忻州市钟楼寺 05-04
·阳泉市郊区辛兴圣泉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洪济禅 05-04
·阳泉市报国寺 05-04

文库热门

·阳泉市千佛寺 05-07
·忻州市兴国寺 05-07
·忻州市净莲寺 05-07
·忻州市原平寿宁寺 05-07
·忻州市原平市楼烦寺 05-07
·忻州市原平市轩岗东泉寺东泉寺 05-07
·忻州市钟楼寺 05-04
·阳泉市郊区辛兴圣泉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洪济禅 05-04
·阳泉市报国寺 05-04

TOP

圣严法师教话头禅 (二)
2013-05-04 12:41:27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837次 评论:0

第二篇 象冈话头禅十开示
  

〈第一天︰晚上(报到日)〉放松、欣赏,体验话头
  
  
一、话头威力与虚空等量

  
  这是我们第一百一十次的精进禅修。从一九七六年春天开始我们的第一次,到现在已经三十年,累积了很好的经验。
  

  我们最初开始禅修,就是用话头,对我来讲,话头是非常有力的,禅宗把话头形容为「金刚王宝剑」,而这把宝剑有多大呢?它与虚空等量,虚空有多大,它就有多大。所以,任何人只要用话头,就能够得到力量。
  

  我的师公虚云老和尚是用话头、我的师父灵源老和尚是用话头,而近代有一位扬州高旻寺的来果禅师,他也是用话头。虚云老和尚是在扬州高旻寺禅堂开悟的。
  

  其实话头很好用,因为我们的妄念太多,不管是好的念头或坏的念头,只要一用话头,那些妄念就好象漫天飞舞的雪花,一到火山口的上面,甚至还没有到火山口的时候,雪花就已经融化了,连蒸气都消失无踪,话头的力量就是这么强。
  
  

二、放松身体,体验呼吸

  
  我们不论用什么方法,基础都是完全相同的,准备工作也完全相同,那就是生活要有规律,而且不管在任何时间,都是在禅修之中。我们虽然分别有在禅堂的时间、在寝室的时间、在斋堂的时间,或是在外面经行的时间,可是无论何时何处,无时无刻不在用话头,甚至于睡觉做梦的时候,如果知道了自己是在做梦,也要赶快用话头。
  

  生活的规律上,总护法师会提醒你们。另外,还有一个基本原则,是大家必须要遵守的,就是你的心情要放松,你身体的肌肉、神经要放松,什么都可以放,连你的脑袋也可以放,但就是不能够把话头放掉。「脑袋放掉」的意思,是请你不要用头脑去想,但是一定要牢牢的抱住话头——不是用手抱着它,而是用你的心,用话头、用话头、用话头,不断地用话头。
  

  有些人平常看起来似乎满轻松的,但是一参话头就紧张,如果叫他放松就打瞌睡,叫他用功就又紧张了。紧张会容易有幻觉,身体也会产生种种的反应,例如跳或是动,都可能出现。
  

  现在我要勉励你们,如果有这种状况的人,当你觉得身体有反应时,要赶快放松,宁可先放松,也不要因为用话头而紧张;如果每一次用话头都很紧张的话,你暂时就不要用话头了,而要告诉自己:「我放松,我放松。」然后问自己:「谁在放松啊?谁在放松啊?」
  

  我们的基本方法,是从放松身体、体验呼吸开始。体验呼吸以后,等你的心情比较稳定了、妄念不是那么多了,这个时候才可以用话头。
  

  除非你用话头用得非常熟练,可以随时提起话头来,到了任何时间都在提话头的程度,否则,如果你平常没有在用话头,只有打坐的时候才用话头的话,当你每一次开始打坐的时候,首先要把身体放松,然后调整你的呼吸、体验你的呼吸,或者是数你的呼吸。当你的身体已经觉得没有紧张的状况,妄念也不多了,这个时候就要用话头。
  

  若是一开始就用话头,你是用不上的,因为你一用话头,话头就跑掉了;一用话头,就打妄想去了,妄想比话头的力量更强。本来话头像火山口,妄念像雪花,结果因为你的话头相当于萤火虫,而你的杂念、妄想是倾盆大雨,这样你的话头是没有力量的。所以开始的时候,还是要先调身和调息。
  
  

三、以度假的心情、欣赏的态度禅修

  
  最后,我想请你们用度假的心情,以及欣赏的态度,来过这十天禅修的生活。所谓「休假的心情」是什么?是轻松的、是愉快的,是心中没有负担的。「欣赏的态度」又是什么?是对你自己所发生的状况,不管是好、是坏,你都欣赏它;对于我们环境状况的好或坏,你也都用欣赏的态度去看待,这样你就是真正的在度假。
  

  你若是用拚命的心情,希望在这个宝山里拚命地挖宝、拚命地挖矿,那就非常紧张了,这样只要一整天下来,第二天你会头昏脑胀、腰酸背痛、脚麻腿疼,什么状况都来了。如果不用欣赏的态度,那你对自己发生的好状况会洋洋得意,这时候妄念就跟着来了;若是发生了坏的状况,你会觉得非常痛苦、非常难过,所以记得一定要用欣赏的态度。
 
 

〈第二天︰上午〉公案与话头的用法
  
  
一、以参公案去执着、破烦恼

  
  话头在日本称为「公案」,其实话头与公案有点不一样。公案是指禅师和禅师之间,或者是弟子和老师之间所发生的一些故事。什么样的故事呢?是能够让弟子见性开悟的一些例子,把这些例子当作一个、一个的案子来看。这些案子实际上类似政府处理、一桩桩事的公文,在禅门则是将一桩桩弟子和老师之间,开悟的互动经过记录下来,就称为公案。
  

  中国有一种内容非常丰富的语录,也就是公案,叫做「传灯录」,这其实应该叫做「集」,是集录在一起的意思。传灯录有很多种,其中比较完整的一种,是搜集到宋朝景德年间为止的《景德传灯录》1,里面共收录了一千七百则公案。
  

  因为数量太多了,所以有一位无门禅师,重新挑选了将近一百则公案,编成《无门关》2。在日本多半是采用《无门关》来参,也就是参破一个公案,再参下一个公案,不断地换着公案来参。
  

  怎么参?因为公案实际上是老师和弟子之间发生开悟的过程和经验,所用的语言、表现的动作,以及出现的状况,都是跟逻辑、理论不相关的,但就是因为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为什么是这样讲?为什么那样他就开悟了?所以参「这是为什么?」参通了,表示你已经过了一关;又参通了,则又过了一关。如果《无门关》的每一个公案都能参破的话,那就表示这个人的禅修工夫非常深了。
  

  其实,禅宗的这些公案,都有它一定的轨则,跟普通的逻辑不一样。但若是将这些轨则弄清楚了,只要把同样的模式套上去,那参公案实在是很容易参透的,并不需要开悟。也就是说,了解公案发生的时候,这样讲究竟是代表什么意思?为什么这样说的原因。
  

  这其实很简单,天下的事,本来就没有事,本来任何一样就是这个样子,这叫做「现成的公案」。譬如,「人的鼻子是向下长的」,这很奇怪,谁不知道鼻子是向下长的?「比丘尼是女人做的」,谁又不知道比丘尼是女人做的?但是,为什么禅师一说,就好象成了很奇怪的事?还有,「狗有没有佛性?」这根本是一个笑话,你不必执着它到底有还是没有,只要你懂它的轨则的话,用几个公式来套,套了之后,这些公案全部都能够通的。

  
  我很惭愧,我自己也写了一本书《公案一○○》,就是用这个逻辑去套的。如果大家看了我解释的公案之后,认为自己开悟了,那你就上当了。所以我不用公案,我还是用话头。

  
  当然,我并不是说参公案没有用,它是有用的,但就是不要告诉弟子它的轨则是什么,而要让弟子自己去发现它。因为一般人的常识都是颠倒的,也就是把虚妄当成真实,把妄想当成是自我,认为种种的现象是实在的,所以烦恼很重。例如觉得不舒服的,就很痛苦;觉得舒服的,就贪、就要追求,于是造成了苦的生活。
  

  但是,以佛法的知见而言,是要我们从真实面去看。真实面是什么?就是这个「我」是虚假的,现象都是暂时的。虽然这个「我」是虚假的,可是还是存在;现象虽然是虚幻的,但它也不是没有。因此,你把它当成虚幻的时候,禅宗的老师就告诉你:「胡说,这是有的。」你要是把它当成是真的,他也会骂你:「乱讲,哪有这样的事。」
  

  听起来这个禅师没有道理,因为怎么讲都是错的,实际上很简单,他是在破执。
  

  公案发生的故事,全都是老师在破学生的一种自我执着,是破学生的烦恼的。所以,当你事先没有办法了解这个事实的话,那你参公案有用。你问自己:「为什么是这样?」那可能变成疑情、疑团了。到最后疑团破了,那就是将公案看破:「这个公案,啊!我知道了,原来是这样!」
  
  

二、公案的关键句——话头

  
  我们为什么不用公案,而是用话头?什么是话头呢?话头实际上是从公案来的。每一个公案是发生了一种情况,这种情况里有一个关键字,或者是关键的一句话。

  
  话头不需要去思考这个公案里的故事是什么意思,而是把公案的范围缩小,选择公案里的一个关键字,或是一句关键的话来问:「这是什么?」这样能使我们没有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否则的话,虽然参公案很好,但是很可能会变成了思考,变成用逻辑去分析,那就跟参禅没有关系,而是在浪费时间。所以,我们直接用话头。

  
  为什么日本不用话头而用公案?这跟禅法传到日本的历史有关。因为从中国传到日本的禅法33,主要是在宋朝的时候,其中包括临济宗和曹洞宗。就日本临济宗而言,他们还不知道要用话头,所以只是用公案,而所参的公案,大概都是唐朝的公案。但是从中国南宋时代起,出现了大慧宗杲禅师,他开始勉励禅修的人用话头,是话头禅的创始者。然而,当时并没有人把参话头的禅风传到日本去。
  

  大慧宗杲是临济宗的嫡系,他就是用话头使得十八个人在一夜之间开悟的,因此他鼓励人们用话头。大慧宗杲经常鼓励人用的一句话头,是取自赵州从谂禅师的「无」字公案,就只参一个「无」字,而成为「无」字话头。
  

  「无」字公案的意思是什么?禅宗相信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因为这是《涅槃经》中说的,但是有一个弟子问赵州:「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那狗有没有佛性呢?」赵州说:「无。」意思是「没有」。
  

  为什么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而狗却没有佛性呢?从佛法与禅宗的理论背景来说,这是错的,因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所以我们修行开悟,能够见佛性,能够成佛,那狗也算是众生,为什么狗就没有佛性呢?因此这变成了一个疑问,弟子们不断地猜、猜、猜,实际上猜到最后变成了参,也就是疑情出现了、疑团也出现了。因此,全心全力参这个「无」字的时候,很容易开悟,所以一个晚上有十八人开悟,都是参「无」字话头。
  

  一直到现在,日本的临济宗也参这个「无」,只是他们叫「无」字公案,我们叫「无」字话头。我在日本参加他们精进禅修的时候,老师也教我们参「无」。
  

  他问:「无……」是用日语发音的「无」。很有意思的是,我们参话头是默参,在心中参,可是在日本的禅堂里边,本来是默参的,不过有的人参着、参着,忘掉了自己是在禅堂里,也忘掉了会不会打扰别人,不知不觉就发出声音:
  

  「无……」最后,禅堂里处处都在「无……无……」,好象是在牛栏里一样。
  

  但是他们一开始的时候,参的公案是:「为什么赵州说狗没有佛性?为什么没有?为什么是『无』?」最后就成了一个「无」字。所以,公案本来是个故事,是问那个故事,问到最后只剩下一个字,这就是大慧宗杲所说的,参「无」字公案、「无」字话头。其实这是殊途同归,本来是参公案,结果变成了参话头,所以我们干脆丢掉公案,直接参话头。
  

  
三、安定身心用话头
  

  我建议的第一个话头是「什么是无?」、第二个是「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是谁?」、第三个话头是「拖着死尸走的是谁?」,平常念佛的人,就用第四个话头「念佛的是谁?」。

  
  你觉得对哪一个有兴趣,你就用它。但是在身心状况还没有安定下来之前,话头是用不上的,所以要在身心状况比较安定了以后,你再选择一个来用。

  
  如何调整你的身心状况?首先,把身体放松了,然后将你的心放在自己的呼吸上,体验你的呼吸从鼻孔出入的感觉,或者是数呼吸,从一数到十。如果没有学过数呼吸,请你不要用,学过的人则可以用。如果学过体验呼吸,可以用体验呼吸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欣赏和享受呼吸从鼻孔出入的感觉,身体有什么状况不要管它,心情自然会安定下来。安定以后,妄念比较少了,那你就可以用话头了。
  

  注1共三十卷,宋代道原撰,略称《传灯录》,为我国禅宗史书之一,是研究我国禅宗史之根本资料。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
  

  注2全一卷。宋代僧无门慧开撰,弥衍宗绍编。全称《禅宗无门关》。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
  

  注3日本禅宗的流传,始于孝德天皇白雉四年(六五三)道昭入唐求法。天平八年(七三六),我国道璇东渡日本,弘传北宗禅;嵯峨天皇在位时,派遣专使招请义空赴日弘传南宗禅,开日本禅宗之风。
 
 

〈第二天:晚上〉《六祖坛经》︰修持一行三昧
  
  
一、天台宗四种三昧

  
  今晚先教大家怎么睡觉。睡着后有很多状态,有的人睡着以后会乱梦,一直做梦,但是不知道做些什么梦;有的人则是很清楚所做的梦。其实,做梦是因为紧张,身体紧张、脑筋也紧张。但是如果睡得很熟,这时候你就没办法用功了。因此,睡觉的时候,最好是没有梦,自己很清楚地知道是在睡觉,这种是真的睡觉,而且是在修行睡觉法。

  
  去年话头禅修时讲了一部分《六祖坛经》,现在我们要接下去讲。大家不要觉得这是从中间讲起,事实上,我们只是用《六祖坛经》来说明修行的方法和修行的观念,所以无论我们从哪个地方讲起,都是相同的,而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教我们怎么修行。

  
  天台智者大师所讲的修行法门中,有四种三昧,就是「常坐三昧」、「常行三昧」、「半行半坐三昧」,以及「非行非坐三昧」。所谓「常坐三昧」,就是坐着不动,一直坐下去。但是,大概只有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或者是在雪山修道的时候,才能一直坐着。
  

  第二种是「常行三昧」,又叫做「般舟三昧」,就是不睡觉、不坐、不卧,一直在走,慢慢的走,修行这种三昧很辛苦。

  
  第三种是「半行半坐三昧」,就是坐坐、走走,又坐坐、走走,很多禅堂都采用这种方式,南传、日本的禅堂也是这样。但是,这只有在禅堂里才行,所以只有专门修行的时候才可以用。

  
    第四种是「非行非坐三昧」,又叫做「一行三昧」、「随自意三昧」或「方等三昧」。「一行三昧」为什么又叫「随自意三昧」?就是指在任何状态下,无论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或是在写文章、在上课,甚至于跟别人讲话、握手时,你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修行。那么「一行三昧」要怎么修?
  
  

二、以直心修一行三昧

  
  《六祖坛经》中说:「一行三昧者,于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常行直心是。《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莫心行谄曲,口说法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非佛弟子。但行直心,于一切法,无有执着,名一行三昧。迷人着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坐不动,除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1

  
  假如是这样的话,那么这种修行法跟无情物一样,会是障道的因缘了。道应该是流通的,心不住于法就能流通,心一住,即被束缚了;若是坐而不动才是修行的话,那么维摩诘也就不会诃斥舍利弗,反对独自在林间树下默坐冥想的修行方法了。

  
  所谓「一行三昧」,是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任何状况下,无论行、住、坐、卧,无论你在做任何事情时,都可以修一行三昧,所以又叫做「随自意三昧」,只要你的心与意是在三昧上,那就是在修一行三昧。

  
  什么是「在三昧上」?意指你的心修的是直心。「直心」的意思,是当我们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时,还原它自己本身是什么就是什么,而不将主观的「我」放进去为它评价。主观是以自我中心、自我的喜恶来取舍,而直心则是拋开自我,事物原本是什么就是什么,应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不要三心两意地考虑:「如果是这样的话,对我有什么坏处?如果是那样的话,对我有什么好处?」如果这样考虑,就不是直心。

  
  譬如,当你看到两个小孩子跌倒在地上,其中一个是你儿子,另一个是你不认识的孩子,那么你会先扶谁?你一定会想:「这是我的儿子,所以我先扶他,另外一个不是我的儿子,就让他自己爬起来,顶多等我扶起我儿子后,再去扶他。」但若是直心的话,就会一手拉一个,同时把他们扶起来。

  
  在唐朝时,有一位宗密禅师,是荷泽神会禅师的第四代,也是华严宗的第五祖。他曾经两次被皇帝请到宫里供养、说法,并且赐给他紫袈裟,集荣耀于一身,而他与当时的宰相也是朋友。

  
  有一天,宰相看到皇帝身边的一位大太监,既跋扈又专权,使得皇帝很痛苦,因此准备找机会把大太监杀了。可是,还没来得及行动,就事机败漏,反而被太监派去的五百名禁卫军追杀。

  
  宰相无处可躲,便逃到终南山宗密的道场里,并且为了逃过一劫,于是希望宗密能够让他剃度出家。结果宗密真的为他剃头,还把他藏起来。但是,最后宰相还是被大太监派来的人抓到了。而宗密因为不但没有检举,甚至还剃度并藏匿宰相,所以大太监也要杀了他。

  
  大太监问宗密:「你怎么可以把他藏起来?你知不知道他是叛国贼?」宗密说:「当然知道。」大太监又问:「你明知他是叛国贼,为什么还把他藏起来?」宗密回答:「我只知道我是一个和尚,而他是一个求救命的人,在那种状况下,我只知道救人命,没有考虑到我会不会犯法,你若是认为我犯了法,那就杀我的头吧!」

  
  请问,这是什么三昧?是一行三昧。当紧要关头时,他只知道救人,没有考虑到自己是不是会因此而被杀头。这很不简单,假如换了一个普通人,他一定会考虑:「嗯!我若赶快去举报,大太监可能会帮我向皇帝说几句好话,可以封我为国师,那该多好啊!」这种心态就不是修行一行三昧了。
  

  所以一行三昧是直心,是在任何时间、任何状况、任何地点,心都不扭曲、不自私,事实上这即是智慧。佛法所说的智慧,又叫做「般若」,「般若」是没有自我中心的一种态度。没有自我中心,你就是有智慧的人,这时无论你处理任何事,都叫做「一行三昧」。

  
  因此,一行三昧是用直心,而非老是坐在这个地方。可是有人误会一行三昧指的是修行一项法门,或者是一个动作,也就是做一桩事,把这桩事一直做下去。

  
  譬如,打坐的话,就一直坐下去,并且以为这即是「一行三昧」。《坛经》说,如果是这样子的话,那其实是植物、是枯木、是石头,因为植物、枯木、石头也是不动的。然而,一行三昧是有「心」的,这个「心」是活动的,我们的身体当然也是可以动的。只要不把自我中心、自我的执着摆进去,这就是一行三昧。
  
  

三、以一行三昧用话头

  
  那么,一行三昧和我们用话头有什么关系?用话头的时候,你就是用话头,不要思考用话头能不能开悟?不要思考用话头的时候,自己有没有杂念?还有多少杂念?也不要思考我喜不喜欢用这个话头?

  
  话头只是一个工具,你不断地问、不断地参,什么都不考虑,你的心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在参话头,但是,不再考虑自己方法用得好不好?不再考虑身体舒不舒服?只知道自己是在用方法,这也是直心。因为舒不舒服、喜不喜欢,都是非常主观的,当心情转变成恶劣时,什么好事都会觉得不好;当心情很平稳时,就算遇到坏状况,你也不会觉得是很痛苦的。

  
  心不随着目前的状况而转变或起伏,当你正在用方法的时候,就是用方法,用话头就是用话头,这也就是一行三昧。

  
  注1本书所引皆以「敦煌本」为准。
 
 

〈第三天:上午〉话头的应用与修持
  
  
一、动静语默修话头

  
  这个时间要讲什么是话头?怎么用话头?话头的效果是什么?
  

  虽然用修禅定的方法,也可以开悟,但是,修禅定一定是在静态的状况下,在动态的状况下是没有办法修的。只有专门修行的人,或者是长时间修行的人,才能够从禅定中得到力量。然而,话头则是任何人、任何时间都可以用。所以,在中国为什么会开发出中国禅的特色,是因为中国不像印度社会那样,对于修行人特别的尊敬,而且普遍知道要供养修行人。
  

  在中国社会,除了少数特殊的、有吸引力的修行人才有人供养,否则,一定是自己想办法生活。因此,才会像六祖惠能大师那样,开发出在动、静的任何状况下,都可以修行的方法,而这即是中国禅的特色。我们现在这个世界,只有少数的出家人,而出家人也需要做服务的工作,所以,话头是最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禅修方法。
  

  话头,实际上是从六祖惠能大师开始的。《坛经》中有一个故事:当惠能大师得到五祖弘忍大师的传承之后,就到南方去了。弘忍大师座下有一位弟子叫做惠明,他原来是将军出身,因为弘忍大师不再说法和指导修行,所以他就追随惠能大师去了。
  

  惠能大师只是告诉他一个方法:「你现在不要想什么是好或是不好、善或是恶,心中不起任何的分别心,在这个时候问『你的本来面目是什么?』、『什么是你自己的本来面目?』。」惠明因此而开悟了。惠能开悟得法之后,惠明是他第一个传授方法的人。
  

  修禅定是渐渐地把我们的妄念心集中于一处,心止于一境,这叫做「心一境性」。所谓「一境」,实际上是一点或者是一念,在这个状况下,你会自然而然地入定。但是,问话头不是要我们将心止于一境,成为一般的禅定,而是虽然有杂念、有妄想,仍然只是用一句话头。
  

  我们形容话头是一把金刚王宝剑,它跟虚空一样大,见到什么破什么,见到什么斩什么,任何妄念、任何状况出现,只要用一句话头问:「什么是无?」、「什么是我的本来面目?」这样一来,你的妄念自然就停了;如果反复地问,你自己就会进入这个问题里,变成了一个大疑团。

  
  这个时候,即使你不再问,但你的心其实还是在「什么是无?」、「什么是我的本来面目?」或是你所用的其他话头的疑团里。
  
  

二、用话头取代妄念、制造疑情

  
  话头的功能,不是用话头去打压杂念或妄想,而是用它来取代杂念或妄想,到最后杂念和妄想都没有了,只剩下疑——「什么是……?」,待机缘成熟的时候,突然间,疑团一下子消失不见了。所谓「不见了」,就是疑团爆炸,感觉好象一切都放下了,虚空没有了,大地也不见了,而你自己当然也不存在了。虽然身体还在、环境还在,但是执着没有了,这个时候又形容为「大地落沉,虚空粉碎」。
  

  话头主要是让我们产生疑情,如果不能产生疑情,自己要制造疑情,也就是要对这个问题很有兴趣,想了解这个问题究竟是怎么回事。假如「无」本来就是一个没有的东西,为什么还要问?这个字里有什么东西呢?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禅师都在用这个话头?他们不是傻瓜,所以一定有它的道理,那么「无」里面究竟会有什么呢?告诉自己︰「我不服气,我一定要问出个名堂来,这究竟是什么东西?」你就像这样自己想办法制造出疑情来。
  

  过去禅师们用两种比喻来形容参话头时的感觉,第一种是好象咬棉花絮。将一团棉花拿到嘴里咬,这到底有什么味道?棉花是没有味道的,那要不要咬呢?我现在的工作是咬棉花,我不咬它,那要做什么呢?所以我还是咬,这其中一定有道理,要咬出个什么名堂来才行。虽然没有味道,但是很多人都咬过了,而且咬得有用,那我相信是有用的,所以还是要继续咬下去。
  

  到最后,棉花絮给你咬烂了、咬碎了、咬得不见了,而你还在咬——「这是什么?……」这是疑情出现了,你不再注意有没有味道,因为被你咬烂了、咬碎了,甚至于你把它吞下去了,这时候已经没什么好咬的,但是你还在继续问,就这么进入疑情、进入疑团了。
  

  这个譬喻是形容自己没有疑情、没有想要知道这个话头是什么,但是没有办法,老师给了这个话头,那只好用了。可是怎么用,都觉得没有味道,这真是奇怪了,咬棉花没有意思,淡而无味,但是老师说要咬的,所以还是继续咬吧!咬、咬、咬,渐渐的疑情会出现:「这是什么?这是为什么?究竟有什么味道?」最后只有疑情,而疑情出现以后,味道也出现了。
  

  第二种譬喻,是吃滚烫的热汤圆。因为汤圆里有非常好吃的馅,很想一口把它吞下去,可是汤圆好烫,吞又吞不下,吐了又舍不得,在这个时候,什么妄想都没有,只知道汤圆又烫又好吃。

  
  这个譬喻,则是形容用话头的人对话头已经很有兴趣。譬如,问「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是谁?」的时候,是对「自己现在的面孔是父母生的,那么自己的本来面目究竟是什么样子」产生疑惑。

  
  实际上,「本来面目」是不会变的,不会因为年龄而改变,更不会因为出生或是不出生而改变。既然如此,那么除了现在这个面孔、这个身体之外,我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其实这是指众生共同皆有的「佛性」。不称「佛性」而说「本来面目」,是因为这样比较具体一点,否则感觉很空洞、很抽象,没有办法想象。

  
  对于这个问题,你要非常深切的,而且是很迫切的希望知道答案,否则自己永远是在烦恼之中,对自己是困扰的,对他人也会困扰;没有得到解脱,所以被烦恼困扰,这都是因为不知道本来面目的缘故,一旦知道了本来面目之后,这些问题都不再存在,也就得到解脱了。
  
  

三、疑情起于对佛法和自己的信心

  
  为了得到解脱,你一定要一直问下去:「本来面目是什么?」问的时候,因为这是非常迫切的一桩大事,可是「为什么我不知道?」所以不会有杂念和妄想,话头也不会丢掉,甚至在一开始就是有疑情的。

  
  这要对佛法有信心,而且相信自己是有佛性的;如果对自己没有信心,对佛法也没有信心,那么,这种如同吃汤圆的情况,就不容易产生了。

  
  因此,修行的人必须相信自己有佛性,必须相信自己的佛性与佛完全相通,但是佛已经开悟、已经见佛性了,所以佛不会再有任何的问题。

  
  「佛性」的意思是什么?佛,梵文Buddha,是觉、觉者。觉,就是醒了,从烦恼之中醒过来,从痛苦的恶梦之中醒过来。一般众生老是做着一个长长的梦,这个长梦叫做「生死大梦」,虽然在梦里也好象有欢乐的时光,但是痛苦、烦恼和麻烦的时间更多。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只要自己觉悟了,就没有这个问题了。你的人生观和宇宙观会改变,也就不会被烦恼的梦所困扰。「性」的意思,是有这个可能性,所以叫做「佛性」,事实上是指你有觉悟的可能性。怎么觉悟呢?用话头。

  
  你们是在嚼棉花絮呢?还是吃热汤圆?如果没有办法像吃到热汤圆那样的状况,棉花絮还是要继续咬。请大家不要觉得话头淡而无味。
 
 

〈第三天:晚上〉《六祖坛经》︰以直心用方法
  
  
一、直心是超越主观与客观

  
  《六祖坛经》说︰「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那么直心是什么?道场是什么?净土又是什么?

  
  直心不是心直口快、胡说八道,而是不要把自我的立场、个人的利害和判断放进去,是超越于自我的,甚至是超越于客观的,也就是主观与客观都要超越才是直心,因为主观不可靠,客观也不一定可靠。

  
  主观,大家都知道不正确,那客观就正确吗?所谓「客观」,是指许多人共同的想法和看法。一个人的想法叫做主观,许多人的主观相加叫做客观,可是一个盲人是盲人,十个盲人、一百个盲人,还是盲人;不可能一个盲人看不到,一百个盲人加起来就看得见。所以不能说客观一定是正确的,因为客观是许多人共同的主观。譬如,一个人不知道「无」是什么,十个不知道「无」的人在一起讨论以后,投票通过他们讨论的结果就是「无」,这样算不算正确?

  
  因此,世界上许多了不得的理论,都是聪明人想出来的,这些理论,很多人都觉得很好、很赞叹,但是过一段时间以后,另外的新理论会把它推翻,永远都有新的把旧的推翻。如果每一样「客观」的理论过一段时间就会被推翻,那表示客观是不可靠的。这时该怎么办?用直观,也就是直心。
  

  「直心」是超越于主观与客观,是不考虑自己,也不考虑大家的想法,事情应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假使有一个杀人犯要自杀,这个时候你要不要救他?你救了他以后,他再去杀人怎么办?可能大家都会说:「这个人本来应该死,那就死了算了。」这似乎成为客观的想法,但却是不对的。他将来会不会又杀人是另外一回事,可是现在他要自杀,就一定要救他,等救了以后,再想办法教他不去杀人,这才是智慧的处理法,是直心。
  
  

二、悟道场、耕心地、居净土

  
  「道场」是指什么?「道」是菩提道,道场是我们现在身处的「选佛场」,只要是能够让你见佛性的地方,或者是能够让你见佛性的这桩事,都叫做「道场」。
  

  然而,道场好象应该是一个地方,怎么「一桩事」也叫道场呢?如果任何一桩事,能够成就你见佛性,能够让你觉悟,那这桩事即是道场。也就是说,凡是你用直心来达成见佛性的目的,这直心、这桩事,都是道场,并非一定要有个地方、定点或者空间才是道场。
  

  佛把我们的心形容成「心地」,心就像一块土地,而心的土地里能够让我们耕种、能够让我们生产,也能够让我们消化。消化什么呢?消化众生的业,把众生的业转变为菩萨的道。生产什么呢?生产智慧和慈悲来广度众生,好象是田里生产了很多的植物、用品与种种的东西,让我们大家来享用。
  

  心像地一样需要耕,耕什么地?耕心地,要把心地好好地经营、播种和耕耘,然后能够生产。而生产的同时也是在消化,消化一切脏的东西——我们的大小便、我们不要的菜叶和菜根、剩余的残渣,以及我们所有的废弃物,全部丢给大地,大地则将它们变成了肥料,再来生长其他的东西。就好象树上的叶子掉落地下,逐渐地腐化变成肥料,肥料再滋长树木一样,所以大地真好。
  

  如果我们的心能像大地那样,心就是道场,心就是净土。
  

  所谓「净土」是什么意思?净土本来是一种信仰中的理想世界,譬如有阿弥陀佛的净土、有药师佛的净土、有弥勒佛的净土,以及十方世界有十方一切诸佛的净土,也就是佛住的地方都是净土。那些与佛同住净土的众生,是没有烦恼、没有冲突的,是非常快乐和平的,这是理想中的世界,所以称为「净土」。
  

  这是存在于信仰之中的,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无法看到。可是,佛又说净土是在我们的心中,如果心能够平静、没有恐惧、没有烦恼、没有冲突,那你就已住在净土里了。因此,用直心修行,你随时随地都在净土中。
  
  

三、直心投入,不起疑心

  
  用方法,是以直心来用。用直心问话头的时候,如果还是要思考一下:「这对我有什么用?我真的能够见性吗?」这么一来,就变成了怀疑心、扭曲心,而不是直心了。
  

  直心是要听从老师的指导,老师要我怎么做就怎么做,如同坐飞机时,有飞机上的规则,譬如遇到乱流时,规定一定要在椅子上坐好、系好安全带;厕所里不能抽烟等,乘客都要遵守。绝对不能认为不一定要遵照飞机上的相关规则,或是乘客共同开个会,只要投票通过,想决定怎么样都可以,这都不是直心。当然,直心也不完全只是服从命令,而是我希望做的事,就会非常投入地去做,不起怀疑心。
  

  「善知识,又见有人教人坐,看心看净,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悟,便执成颠,即有数百般以如此教道者,故知大错。」
  

  这是说以如此的方式教人,就是大错,因为这样会产生很多的状况,这是颠倒。
  

  这段经文提到:要看着自己的心,保持着没有杂念或妄想,而且身体不要动。这样坐到后来,可能会变成一片平静,心不会浮动,没有了念头,似乎很清净。初步用这种工夫是很好,若是用到了经中所描述的程度,会觉得真舒服、真好,天下无事。在这种状况下,会是非常的清闲安逸,不过也仅仅是到此为止,不可能见性,更不可能开悟。
  

  禅宗有一个名词叫做「冷水泡石头」,如果用冷水泡豆子,豆子还会起变化,而冷水泡石头就算泡上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冷水还是冷水,石头还是石头。所以,用话头修行禅法,不是心里什么也没有,而是心里有一句话头,有一个大疑情,如果什么也没有,那你其实是在休息,而这就成了冷水泡石头。
  

  这一段是对专门修禅定的人说的。昨天讲到四种三昧,其中第一种就是「常坐三昧」,「常坐」是不断地坐。曾经听过很多修行人标榜自己的工夫很好,好到什么程度呢?有人说:「我已经坐破几十个蒲团了!」只是他那个蒲团不知道是用什么材质做的?然而我也听说:「开悟不在腿,说法不靠嘴。」说法不完全是靠嘴巴说,还要自己去表现和实践。同样地,修行要想开悟的话,不是仅仅靠腿功,也不是光打坐就一定能开悟。
 


〈第四天:上午〉禅修的基础
  
  
一、调五事,才能真正用话头


  开始禅修的时候,要先调整和放松你的身体,然后你的心才能平静,才能用话头。因此,基本的修行原则中,有所谓的「调五事」:调饮食、调睡眠、调呼吸、调身,以及调心。虽然我们禅修的目的是调心,但是,基础要从前面的四项调起。
  
  

(一)调饮食

  
  调饮食是指不能吃得太饱,也不能饿肚子;水不能喝太多,也不能不喝水。饮食要吃八分饱或是七分饱,不要把肚子撑得胀胀的、满满的,因为吃得太胀了、太满了,就会打瞌睡,但若是吃太少,肚子空了,也会没力气。喝水时,如果水喝太少了,我们的身体会发热,但是水喝太多,身体又会变得很重,所以饮食要调节。
  

  除此之外,我们要注意不能吃刺激的东西,食物要清淡,有营养就好,饮料也是,最好是喝水。
  
  

(二)调睡眠
  

  所谓「调睡眠」,首先是睡觉的姿势要正确,然后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都要放松,特别是内脏也要放松,不要有压力。睡眠的时候,随时随地提醒自己是在没有事的状态、是在休息的状态,保持头脑是宁静的、清楚的,这样睡觉的时候,很容易就能恢复疲劳,睡着之后,头脑也会是比较清醒的。在《瑜伽师地论》里提到,这是「觉寤瑜伽」,即睡眠的时候仍是在禅定之中。
  

  如果在睡觉以前打坐,或是睡前你觉得身体紧张时,最好先运动一下,然后打坐一段时间,等头脑和身体放松,全部没有负担以后再睡觉,就能够睡得很平稳、很实在。
  

  睡觉最好要睡多久呢?佛经里说四个小时。古代印度将白天分成六个时段、晚上六个时段,以现在一天二十四个小时来计算,每一个时段是两个小时。但是,夜晚的六个时段里,只有中间两个时段是用来睡觉的,前后各两个时段都是不睡觉的,所以实际上只睡四个小时,大概是从现在的晚上十点睡到第二天清晨两点起床,或者是从凌晨十二点睡到四点起床。
  

  这里是晚上十点睡觉,早上四点起床,以我们睡觉的时间而言,如果白天你打坐得很好,晚上这样的睡眠时间绝对是足够的。可是如果你白天打坐得非常紧张、非常痛苦,一直紧张到夜里睡觉都还在紧张,晚上就会做恶梦,那你可能会感觉睡得不够。

  
  有一些人是满奇怪的,夜里老是睡不着,白天倒睡得很好,整天打瞌睡。又因为白天睡够了,所以晚上睡不着,这就是不会调睡眠了。若是白天迷迷糊糊,晚上也是迷迷糊糊,整天好象是醒着,又好象没有睡,白天和晚上都在做梦,那是有病了,要去看医生,否则真是叫做「醉生梦死」。
  
  

(三)调身

  
  至于调身体该怎么调法?身体要动也要静,动是为了让肌肉、神经有机会运动一下,而运动能使循环系统以及消化系统加强、正常;静则是将神经放松、肌肉也放松,这样血液会循环得比较顺畅,而且动的时候加强了血液的压力,循环快一点;静的时候放松了神经和肌肉,身体里的气比较容易柔和的自行调整。如果老是在动,对身体是不好的,会疲劳;但如果老是静,对身体也不好,所以动静要适宜。因此,我们在禅堂里有打坐的时候、有经行的时候,经行时也是有快、有慢,这都是在调整我们的身体。
  
  

(四)调息

  
  很多人认为我们的生命是身体、是思想……等,其实都不对,释迦牟尼佛说:「人命在呼吸间。」如果没有呼吸,人就死了,我们的生命就是呼吸,所以呼吸非常重要。
  

  呼吸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呼吸实际上是供给身体氧气,而氧气能让血液经常保持清爽和干净,如果血液中没有氧气或是缺少氧气的话,头脑会昏沉、身体会疲劳,所以调呼吸非常重要。
  

  调呼吸即是调息,要在什么时候调呢?我们打坐是在注意呼吸、调呼吸,便是让呼吸平稳。但是,快步经行算不算是调呼吸?很多人认为不是,因为快步走的时候会喘气,实际上,这也是在调呼吸。因为快步经行时,身体需要充分的氧气,血液才有力量帮助每个细胞活动,所以快跑也是在调呼吸。因此,调呼吸要在静中调、在动中调,但是不要故意在不应该喘气的时候喘气,那是会受伤的。
  

  调呼吸与调身、调心是息息相关的。调呼吸是介于调身和调心之间的桥梁,非常重要。所以,平常我们头脑不清楚的时候、心情不稳定的时候,最好做三次深呼吸,让头脑清楚、心情稳定。
  

  南传的四念住也是从呼吸开始,称为「安那般那念」(Anapana–sati),这是一种基础的修行方法,凡是基础的禅修都需要用呼吸法,因为调好呼吸后,就可以调心了。

  
  事实上,这与我们需要氧气是有关系的,当身体极力在动时,需要的氧气多,所以呼吸会急促而快速;当我们静静地坐得很平稳时,消耗的氧气很少,这时呼吸自然而然会缓慢、细、长而深。「长」的意思是指呼吸慢,而呼吸慢了以后自然就会长。
  

  平常人五秒钟之内必须要换一口气,但是如果入了禅定以后,呼吸会变得很微弱。拿一根羽毛放到入禅定者的鼻孔上,羽毛是不会动的,显示出呼吸很微弱、很长,而且很深,一口气吸下去,就吸到全身去了。如果真的调好呼吸,那就入定了。
  

  所以修行的基础,必须把呼吸调好,如果呼吸调不好,身体不会好,心也不会稳定,因此,调呼吸就能调情绪。
  

  凡是心浮气躁、气急败坏、慌乱、忿怒、痛苦的时候,身体是紧张的、胃也是紧张的,而横隔膜是上升的,呼吸只到肺的三分之一。在这种状况下,你老是很生气的话,会非常的痛苦,也很容易累。所以生气、发脾气,对自己的身体伤害最大,而且对头脑来说,也是很伤的,因为浑身紧张,血液流不到头脑里去,这是最糟糕的。所以,如果呼吸不会调,修行没有办法真正着力。
  

  为什么打坐的时候,希望你们的姿势正确、背能够直?为什么要用香板去量一量你们的后脑、脊椎和臀部?因为如果上半身姿势不直,弯腰驼背,呼吸会受到障碍,造成呼吸量不够。另外,头的姿势为什么不可以东倒西歪、前仆后仰?这也跟呼吸有关。除了做头部运动之外,打坐一坐定了以后,就不能低头,也不可以仰头,否则呼吸会很短,因为氧气吸不进去。
  

  身体的姿势不正确,呼吸会有问题,呼吸出问题,身体就不好,连带着你的心、头脑会不清楚,这个时候,你可能会觉得头脑里没有杂念、没有妄想,好象很舒服,但这是在黑山鬼窟里。
  

  因此,不管你是坐椅子也好,坐蒲团也好,从臀部的尾椎骨到后脑勺,都要与地面保持垂直,这是最健康的一种坐法,而这主要是在调息。调息的同时也在调身,因为呼吸均匀了,身体气脉自然会畅通。所以,调息、调身与调心都是连在一起的,而身体健康、呼吸平稳的话,情绪也会平稳。
  
  

(五)调心

  
  前面这四种先调好了以后,然后才是调心。但调心不是调情绪,而是要将你的染污心调成清净心,将你的烦恼心调为智慧心和慈悲心,这才是修行的功能所在,也是进入了真正的修行状况。接下来你们才能真正的用话头。
 

〈第四天:晚上〉《六祖坛经》:定慧一体、定慧同时
  
  
一、动中修定、境上炼心
  

  「善知识,定慧犹如何等?如灯光,有灯即有光,无灯即无光。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即有二,体无两般,此定慧法,亦复如是。」
  

  定与慧在佛教的经论中,多半是说「由定发慧」——先修定,以定为基础来开发智慧。但修定是不是一定可以开发智慧?不一定,世间的「四禅八定」只能让人入定,而不能开发出解脱慧,也就是解脱的智慧不容易产生。

  
  但是,如果没有定做为基础,所开发出来的智慧就变成了狂慧,是浮动的、不踏实的,所以有定的人才能有智慧。然而,如果用佛的智慧、佛的观念来指导修定,就能很容易地发慧,可是在发慧之前,这还不是自己的智慧,因此,这时的定和慧不是同时的。

  
  譬如,释迦牟尼佛在成佛以前修过四禅八定。另外,他在成佛之后,到鹿野苑度五位比丘时,因为五位比丘原先已经跟释迦牟尼佛一起修禅定修了很久,所以释迦牟尼佛为他们开示四圣谛「苦、苦集、苦灭、苦灭之道」时,以他们既有的禅定基础,再用佛的智慧指导,马上就开悟了,这是非常踏实的。

  
  在开悟之前修禅定,但是没有智慧;开悟以后有了智慧,可是如果没有修禅定,智慧就不够稳定。所以,在开悟之前要修定,开悟之后还是要修定。怎么修定呢?

  
  在六祖惠能大师之前,大致上都是用打坐的方式来修定,但是惠能大师提出不一定要打坐才能修定。

  
  我们从惠能大师的传记中可以得知,在还没有出家、还没有见五祖弘忍大师之前,他是一个樵夫,每天都非常单纯的在打柴;后来见了弘忍大师,被安排了舂米的工作,也一样非常单纯的在舂米。舂米不是用手,而是用脚踩。运用杠杆原理,一脚站在地上,另一脚踩在舂米的板子上,脚不断重复地踩下、抬起。因为惠能大师的身体不是很强壮,而舂米需要很大的力气,所以他用一块石头绑在腰上,让身体变得比较重一点,这样踩下去时,便不需要很用力了。

  
  他就这样每天很单纯地做同样的工作。工作的时候,也是在动中炼心、修定。这种定是心平静、安定、统一,并且随时与环境统一,而非一定要坐着打坐。而在他获得传法、逃到南方时,跟着猎人一起生活,当猎人打猎的时候,他也是很单纯地帮忙猎人看网,看了十多年,这真是不简单。

  
  到了百丈怀海禅师的时候,他主张「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每天都要工作,甚至在他八十多岁时还继续工作。弟子们不忍心,于是把他的工具藏起来,希望他能休息,结果那一整天他就不吃饭了。百丈每天都在工作,所以他的修行就是工作,工作就是修行,在动中修定,即是心平静、安定,不受环境的影响而波动。能够随时随地面对环境而心不受影响,即是「境上炼心」,与传统的四禅八定不一样。

  
  记得在一九七九年到一九八○年间,我在美国纽约皇后区买了一间很破的房子,我们一边整修,一边找出空间来,让十几个人一起打禅七。其中有一位美国男孩,他是一个木匠,在参加了七天的禅修之后,发心留下来帮忙做门窗、地板等木工。才刚刚打完禅七的第二天,他就开始做木工,因为室内没有足够的空间,所以必须在马路边工作。

  
  这时我发现一个状况:虽然他的手正在工作,但是只要年轻漂亮的女孩经过时,他一定目迎目送,一直到看不见了为止。我看见几次这种情形,甚至有几回他一边看一边敲打,结果一打就打在手上。可是当另外一个女孩经过的时候,他还是又盯着看。

  
  我跟他说:「你才刚刚打完禅七,要记得工作就是工作啊!」他回答:「对。」然后继续工作。但是到了下午,有漂亮的女孩经过时,他还是忍不住地看。所以,动中修定是需要常常练习的,如果有了静态的禅修基础以后,在动的状况下就可以用得上。因此,禅修也需要在禅堂打坐。

  
  在我们寺院的生活,就像百丈那时一样,禅堂里的连床也叫「广单」,早、晚还是要打坐,白天工作。有些在家居士来参加禅修,在这里打完坐之后,好象觉得已经够了,所以回家以后平常不打坐,要等到下一次再来禅堂打坐。在家时早上舍不得起床,而晚上有兴趣的事情太多了,舍不得打坐,也舍不得睡觉,到了隔天早上又起不来,因此,总觉得没有时间打坐,这是非常颠倒的。所以,我勉励大家,每天一定要有打坐的时间。
  
  

二、用佛的智慧与观念指导自己

  
  《六祖坛经》中说「定慧同时」,即是当我们心不安定的时候,若没有办法怎么会这样容易生气?心怎么没有调好?」他回答:「师父,你看看菩提达摩的样子,因为他的禅修工夫太好了,所以永远是生气的。」我说:「菩提达摩不是生气,而是他的长相就是那个样子。」

  
  因此,如果修禅定却没有智慧同时来调整自己的话,打坐工夫愈深,很可能会发生两种状况:一是傲慢、一是忿怒。傲慢是自己觉得了不起,忿怒则是「我正在安静的状况里,你不要碰我,只要稍微让我心里不舒服,我马上就生气」,这两种状况都是因为不会同时运用禅定和智慧的关系。

  
  禅宗修行人有一句话:「宁动千江水,莫扰道人心。」是指把千条江水都掀动了也无妨,但你若是扰乱或妨碍修道的人,那罪过就很大了。也因此有些修行的人说:「我是个修行的人,你不要扰乱我,因为你扰乱我比扰乱千江水的罪过还要大,我当然是生气有理!」虽然这句话是用来勉励大家要爱护修行的人,但是修行的人不能拿它来当成护身符,若是以之做为借口,那是绝对的错误。而我们的护身符,就是「定慧并用」。
  

  《六祖坛经》认为定和慧是同时存在的,不可能分开,所以,若是先有定,后有慧是不正确的,有慧而没有定也是不正确的。《坛经》中以灯和光来做比喻:为什么叫做灯?是因为有光;光从哪里来?从灯而来,所以称为「灯光」。实际上,灯和光同时存在,好比阳光一样,阳光是太阳的光,太阳与光这两样东西是不能分开的。
  

  因此,我们修行的时候,修定必然是与智慧一起,开悟以后,智慧必然仍是与定一起。
 
 

〈第五天:上午〉话头的四个层次(一):念话头、问话头
  
  
一、参话头不用想象

  
  在我所建议的四个话头当中,你们一定要选一个用。这四个话头分别是「什么是无?」、「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是谁?」、「拖着死尸走的是谁?」,以及「念佛的是谁?」。

  
  第一个「无」,是想要知道这个「无」字究竟是什么?这非常干脆,因为你没有办法想象,头脑不会由于这个「无」而再去幻想出其他的东西来,或是想象着什么道理、形象,这些都不会出现,所以这个「无」字是最有力的。

  
  二十多年前,有位来参加话头禅的女众居士,我教她参「什么是无?」,刚好我当时正在讲《六祖坛经》,说到禅是无相、无住、无念。这位女众原先参「什么是无?」,听了我的开示后,头脑一转,想到:「师父讲禅是无念、无住、无相,这就是『无』啰!无就是禅。什么是禅?……」

  
  参着、参着,当她看到我双手握着香板垂在身前,突然想到:「啊!我知道了。」她发现禅就是师父,师父拿着香板的样子就是禅,于是她马上来告诉我:「师父,我已经知道无是什么了,无就是禅,禅就是师父。」我问她:「你怎么知道的?」她说:「你拿着香板的样子,让我发现师父就是个禅字。」
  

  她把师父握着香板的样子形象化、文字化了。她的头脑转得好快,从无变成禅、禅变成师父,她还以为参破了。你们说她参的是什么?那是在打妄想。无,是绝对不能够转弯的。
  

  又譬如说参「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是谁?」时,你可能会想象、会给它一个名词,或者是挖空心思地想:「我过去世长得什么样子?哦,我知道了,我做梦的时候常常梦到我的过去世,那大概就是我过去的本来面目吧!」
  

  其次,参「拖着死尸走的是谁?」时,你可能说:「我现在还没有死啊,拖着这个身体的就是我,这个我是什么呢?」如果懂得佛法的人,还可能会给它名字: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若是不懂佛法的人,可能会说是灵魂了。

  
  至于参「念佛的是谁?」时,可能有人会说:「念佛的是谁?是我,我现在正在念,当然是我。」如此一来,话头就没有力量了。
  

  所以,第一个「无」字话头是最有力的。但是其他的三个话头也还是有用,因为如果你对它有兴趣的话,那对你就有用。只是用的时候,不能有任何的想象或幻境,若是有,要马上告诉自己:「这不是、那也不是,重新再参。」
  
  

二、话头的四个层次

  
  话头的四个层次,是念话头、问话头、参话头和看话头,也就是我们在用方法的时候,几乎不可能一开始就进入疑团,那是相当不容易的。大概只有六祖惠能或少数的几位大禅师,他们的根器深厚,很快就能够进入疑团,乃至能够开悟见性。

  
  普通人在刚开始的时候,是没有疑情的,如果已经有了疑情,那是因为对自己的生命产生了疑问,例如:「我的生命是怎么来的?」或是看到有人死亡,特别是自己的亲人,自己最重要、最爱的人死亡了,因此追问:「他到哪里去了?我将来也会死,那我会到哪里去?」
  

  有了这样的疑问,就是有了「生死心」,你在用话头的时候,会很容易产生疑情;继续用心、用功,还会产生疑团;再持续努力用功,疑团会爆炸,那就见性,知道本来面目是谁了,对于生死的问题、生死的价值、生死的意义,也都清楚了。这一定是已经先有了一种「疑」,才会一用方法就得力,否则的话,很不容易。
  

  所以,你若是没有这种「疑」,那就需要从念话头或者问话头开始,念了话头再问,持续不断,自然而然会产生疑情,乃至变成疑团,那即是参话头了。
  
  

(一)生死心切念话头

  
  念话头跟念佛、持咒都有相似之处。持咒是求感应,念佛是希望能够与佛相应,那么只是念话头的话,似乎是一桩无聊的事。因为念佛或持咒,是一种宗教的信仰,而念话头跟宗教信仰没什么关系,完全是在练你的耐心与恒心,更是炼你的散乱心,让它变成集中、统一的心。这是一种禅的修行方法,跟念佛和持咒是不一样的。

  
  你不要把念话头当成是无聊的事,而要把这个话头,当成是你掉入生死大海里,或是掉进烦恼漩涡中时,一根救命的绳子。因为烦恼的缘故,你的心经常处在非常困扰的情况中,仿佛掉到漩涡里爬不出来,又像是在生死大海里,茫茫然不知道往哪儿去。在这个时候,来了一架直升机,从机上放了一根绳子下来,让你可以抓住它。当你抓住这根绳子时,你绝不能放掉它,因为你一放掉,就又掉进漩涡或大海里,甚至沉下去淹死了。

  
  所以,要把这个话头当成是你救命的一根绳子,牢牢地、不断地念它,这样念的时候,你的心自然而然会与妄念分离开来,渐渐地不再有妄念了。此时,你不会再去在乎自己的身体状况,只知道念话头,因为要救命,要将自己从漩涡里救出来,否则,这时只要一放,你马上又进入漩涡里了。所以,要有这种恳切的生死心,话头才能念得成功。

  
  但是,念话头的时候,是一句带有问号的话头,并不仅仅是一句话。譬如念「阿弥陀佛」时,是念一个名词,而念话头则是念一个问号。当你念的时候,一定要不断地提醒自己,念的是一个问号,而不仅仅是一个字、一句话或是一个名词。所以,持续不断地念一个问号,慢慢的,就会变成问话头了。
  
  

(二)锲而不舍问话头

  
  念话头的时候,如果没有问号,譬如说你只是念「无」字而没有问号,那「无」字就只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没有」,一直念着:「没有、没有……」慢慢地会觉得很无聊,既然「没有」,那还念它做什么?所以,开始的时候,一定要带有问号地念:「什么是无?」

  
  有的人很聪明,他想老是问「什么是无?」很无聊,所以反过来问「无是什么?什么是无?……」,就算这样翻过来翻过去,久了也一样会觉得无聊,因为你已经认为无聊了,所以才将它换个花样玩,玩了一段时间,没有什么好玩的,便又不想继续下去了。所以,老实地问「什么是无?」不要玩花样,也就是头脑不要去想它有没有意义,或是有没有趣味。

  
  在持续不断地问那个问号的同时,你要相信那里面有自己想知道的东西,只是现在还不知道,所以一定要不断地问。

  
  这在禅宗有一个比喻:「老鼠啃棺材」。棺材是木头做的,而老鼠为什么要啃棺材?它可能是认为棺材里有东西可以吃,也有人说老鼠是为了磨牙齿,否则会很不舒服。而禅宗是比喻老鼠对棺材里的东西非常有兴趣,虽然它并不知道棺材里究竟有什么东西,只是每天去啃它,啃到最后,棺材就被啃破了。

  
  我没有看过老鼠啃棺材,但是我住在这栋房子里时,每天晚上把门关起来以后,有一只老鼠每到了一定的时间,就会来啃我的门角。

  
  我被吵得睡不着,于是起身来看,才发现是一只老鼠,它一看到我就赶快跑。老鼠跑掉以后,我再把门关起来,可是等我睡觉了以后,它又来啃。后来我不睬它了,我想:「反正是老鼠啃棺材,虽然我还没有死,管它来啃我住的这个大棺材。」

  
  这到底有什么好啃的?不知道。不过我住在这里三个月,它也啃了三个月,而且它老是啃同一个地方,不会换位置,就是一个位置一直啃下去,现在那个被啃的痕迹还在。

  
  希望你们也像能那只老鼠一样,锲而不舍地,啃一个话头啃上三个月不放,相信你会开悟的。自己一定要相信这句话头里边有东西:「我虽然对这里边的东西不清楚,正因为不清楚才想要知道,所以我一定要问到底。」持续地问下去,不要放下,不要放手。

  
  如果你能一直问下去,自然而然会变成参话头,你的疑团就会出现了。
 
 

〈第五天:晚上〉《六祖坛经》:自见本性,无有差别
  
  
一、法无顿渐,人有利钝

  
  《六祖坛经》的第十六条说:「善知识,法无顿渐,人有利钝。迷即渐契,悟人顿修。自识本心,自见本性,悟即元无差别,不悟即长劫轮回。」

  
  这一段文字虽然短,但是内容非常丰富,谈的是修行的顿和渐、迷和悟、快和慢。
  

  六祖惠能说:「法没有顿和渐的差别。」其中,「法」是指我们需要用的方法,以及用方法所希望达成的目标,包括理论的、实践的,以及实践的过程与目的。有的人很快就开悟了,有的人这一辈子是开不了悟的,甚至下一辈子也开不了悟。

  
  在《法华经》中说,有一尊佛,他曾经修行了六十劫都没有开悟,法不现前,但他还是持续不断地修行。对他来讲这是「渐」。另外,《法华经》里也提到一位龙女,她只有八岁,可是却即身成佛了,这就是「顿」。因为如果是利根的人,一点就破、一点就通了;如果是钝根的人,那要花很长久的时间来训练。
  

  我从小对于数学没有兴趣,一看到数学就赶快逃,一直到现在,数字还是弄不太清楚,所以在数学方面,我是一个低能、钝根的人。但是有些人天生有数学天分,一下子就学会了。还有,很多人一摸电脑就会,而我则是一看到电脑就怕。
  

  可是,对于佛法,我是利根的人。昨天有一个人看到我在读藏经时,不是由前往后一行一行、一个字一个字的看,他问:「师父,您看得这么快啊!」我说:「因为我已经很熟了,当然看得快。对你来讲,因为不熟悉这些名词,所以会看得很辛苦。」其实这是要经过训练的,我不是一出生或一下子就变成利根的人,也是训练出来的。
  

  修行也是需要练习的,即使是钝根,练习以后也会变成利根,可是若不练习,永远就是钝根。还有,要对它有兴趣,否则你再怎么练也不会变成利根。因为有了兴趣,你会想要练习它,自然而然会变成利根,因此要持续地、不断地练习。
  
  

二、深种善根,用心经营
  

  为什么人有利根和钝根之分?因为有的人善根很深厚,有的人很浅薄。「善根」就是我们已经打过的基础,这多半是指在往昔生中所打下的基础,例如释迦牟尼佛是经过了三大阿僧祇劫后,才能够成佛。我们这个世界上只有释迦牟尼佛已经成了佛,未来弥勒菩萨将成佛,但是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因为现在生到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善根不够,所以释迦牟尼佛发大慈悲心,希望这个世界上的人能种善根,只要我们能听闻到一句佛法,即是种善根,能够修行一天,也是种善根,更要不断地、不断地经营,壮大我们的善根。
  

  我去年在房子旁边,播下了一些花种,之后下雪了,于是用草把它们盖起来,等今年不下雪的时候,再把草拿掉,它们就会开始发芽。刚开始它们看起来瘦瘦黄黄的,好象没什么希望了,但是我的侍者每天为它们浇水,每个星期再施一点肥,并且除草,很用心地经营和照顾,结果现在这里和禅堂后边的院子,都开满了这些花。
  

  如果你不妥善地勤于经营和保护,能开一、两朵瘦瘦小小的花给你看,已经不容易了,甚至还没开花,就连根都枯烂了。所以,善根需要好好的经营,只要善根深厚,就不怕没有果子吃,如果只是希望看花、吃果子,而没有想要在根上面经营,这是颠倒的。

  
  迷的人要渐渐地修,如果迷的人不修行,却希望顿悟,这就好象不种豆而想吃豆,不种花而希望看花一样。普通人自己没有种豆子,可能会去买豆子、偷豆子,甚至抢豆子,但是自己不修行,你根本连抢也抢不到,偷也偷不到。所以,只有自己好好地耕耘才行。那么迷人渐渐地修,要修多少时间?不要着急,先种善根、培养善根,等善根培养好了,自然会开花结果。
  

  但是,我们看到禅宗的许多公案,非常令人羡慕。譬如,马祖禅师有一位弟子,原本是个猎人,有一天遇到马祖,马祖问他:「你一箭能射几只鹿?」他说:「我的箭很准,每箭必中,百发百中,但是一箭只能射一只鹿。」
  

  马祖说:「你没什么了不起,我一箭就能够射一群鹿。」猎人说:「你是个和尚,怎么没有一点慈悲心,一箭就要射一群鹿?」马祖回答:「既然如此,许多的鹿是生命,一只鹿也是一条命,你又怎么忍心射鹿呢?」
  

  他听见之后当下开悟,于是把弓箭烧掉,出家去了。一个专门打猎的人,却一下子开悟了,而这即是利根,是顿悟。
  

  修行必须渐渐地、慢慢地来,才能够得到佛法的利益;如果你是利根人的话,一下子机缘成熟,很快就开悟了。不需要羡慕别人,以为是他的运气好,或是上天对他特别优厚,其实不是,而是因为他过去已经修行很长的时间,所积累的资粮多,所以机缘成熟时,很快就能开悟。
  
  

三、悟境的层次

  
  「自识本心,自见本性」,是说自己能够认识自己的本心是什么,也能够见到自己的本性是什么,这不是靠天,也不是靠佛,而是靠自己的善根。

  
  「本心」是什么?心,有妄念心、有智慧心。妄念心是虚妄心,而智慧心是本心,除去妄念心之后,智慧心就会出现。所谓「妄念心」即是有自我中心执着的心,也叫做「虚妄心」,而放开自我中心以后,你能够见到智慧,也就是智慧现前。

  
  「本性」是什么?本性是佛性,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具备成佛的可能性。如果没有佛性,人就不可能成佛、不能开悟。在成佛以前先要见性,也就是开悟,但开悟不等于成佛,而是知道、肯定自己有佛性。

  
  如果以水来譬喻佛性的话,就好比我们天天都在喝水,应该知道水是什么,可是对于从来没有见过水,也从来没有喝过水的人而言,即使你告诉他有水,他还是不晓得水是什么。等到拿水给他看,或是指给他看,告诉他这是水,他才能了解,这就是见到了水,但还没有喝到水。接着让他喝水,知道水的味道,再进一步教他进入水里,跟水生活在一起,最后,他自己化为水,不见了,只有水,没有自己。

  
  以上可分为几个层次:首先,不知道有水;然后,看到水,知道有水;接着,喝到水,知道水的味道;之后,自己进到水里;最后,自己化为水,而自己不见了。这是一层一层的,所以不是一下子开悟、见性之后,自己就跟佛完全一样,而是已经肯定地知道自己跟佛一样,有成佛的可能。所以,悟境有深、有浅,有大、有小。

  
  除了善根之外,努力非常重要,如果过去的善根不够,现在加倍努力,还是可以补救。

  
  以参话头而言,就是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大疑」是进入了大疑团,而且是非常强的疑团,如果疑团爆炸了,你会有大悟的可能;「小疑」是你有疑,也可以进入疑团,但是力量不强,虽然可能也会有一点小爆炸,可是光度不够强,所见到的也不是很深;「不疑」是没有疑情,就只是念话头一直念下去,永远也不会开悟。

  
  如果开悟了,那么顿和渐、利和钝都是相同的;没有开悟的时候,才会有所分别。不过,若不是彻悟的话,则还是有顿、有渐,有利、有钝。然而,没有悟的话,那是在醉生梦死、长劫沉沦之中。
  
  

四、人身难得,把握修行

  
  请你们不要认为没有关系,心想:「反正善根要慢慢的培养,连释迦牟尼佛都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所以我还是慢慢来好了。这一生已经觉得很累了,不修也没关系,下一生再修吧!」或是以为「这一生好象修不好,那就留着下一生再修。」释迦牟尼佛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中国难生,善友难遇。」人体这样的形状,是很好的修道工具,一旦失去了这个身体,是否有机会能够再得到?

  
  如果我们的烦恼很重、业障很重,这个人身是保不住的,死了以后会到哪里去?不知道。

  
  佛经形容人身难得,就好象是大海里的一只瞎眼乌龟,海面上漂浮着一块木头,木头上有一个孔,这只盲龟五百年才会浮出海面一次,而它的头刚好能从那块木头的孔里伸出来,机率是这么的低。不要以为现在不修行没有关系,我们下一次再修;这一次禅十打得不好没有关系,下一次再来。你可能会来,也可能来不成了。你说:「没有问题,我的时间是自己控制的。」或许你可以控制时间,但是,你的命却不由得你控制。所以,还是趁着能够把握的时间,好好地努力修行。

 

〈第六天:上午〉话头的四个层次(二):参话头、看话头
  
  
一、自然而然深入话头

  
  话头虽然可以分成四个层次,但这四个层次并不是由我们去控制的,并非我们打坐多少时间是念话头,再过多久以后,就从念话头变成问话头,然后再固定间隔一段时间,即成为参话头,最后是看话头。

  
  参同一个话头,我们叫做「本参」话头,意思是你的根本方法,而这是从你初发心用话头开始,一直没变。首先,心中对这个话头有兴趣、有信心,然后你练习再练习,愈练习就对这话头愈有兴趣、愈有信心,那自然而然地会从念变成了问。

  
  有的人一开始即是问话头,有的人因为开始的时候,没办法一下子就有兴趣、有疑,所以需要练习着念这个话头,渐渐的会成为问。如果你直接有了这种疑,疑「我的生命究竟是什么?这生命究竟是为什么?」,那你可能一开始就是问话头,问得力量强的时候,即成了参话头。
  
  

(一)结合生命参话头

  
  「参话头」的意思,其实是问话头,从问话头而深入话头,跟话头成为共同体,即是共同的生命——你的生命就是话头,话头就是你的生命。我过去曾经形容:「教自己进入这个话头。」于是有人想象:「怎么进去『无』字里?」、「怎么进去『本来面目』里?」若你在想象着怎么进去,那么你跟话头是分开的。
  

  所谓「进入话头」的意思,是指你在用话头的时候,话头就是你整体的生命,只有话头,没有自我,没有自我的身体、自我的观念、自我的感受、自我的所有物、自我的对象,你的生命就是一句话头。
  

  这有可能做到吗?当然可以。因为当你问话头问得很得力的时候,自然会忘记自己还有什么杂念、妄想,不再留意身体的状况,也不会在乎你吃什么?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间?你面对的是个什么样子的人或东西?这个时候,你看到的所有东西,包括你自己,都是你所问的话头,这就叫做「参」。
  

  参,实际上是从问变成跟话头合而为一,这个时候,还有没有在问呢?有。除了话头以外,你的心中没有其他东西,包括这个宇宙、世界等,因为你不在乎它们。可是你不要想象着:「我把宇宙、人、所有的东西,通通抓到话头里去。」这又是妄想了。
  

  参话头本来即是问的意思,譬如佛教有所谓「参访善知识」的说法,便是去访问一位大善知识,这叫做「参」。因为是非常诚恳地去请教,或非常诚恳地投入他的门下,不是只去看看、研究、调查,而是把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在这位善知识的教导下,所以是「参」。
  

  一直到现在,日本还沿用「参」这个字。譬如,进入寺院的步道叫做「参道」,不能坐车或骑马,一定是用步行,甚至三步一拜地进入这座寺院。这样做的目的,是将自己的生命投入,因为自己很愚痴,所以希望虔诚地投入寺院,从而得到启示、得到智慧,此即是称为「参道」的意义。这在中国已经很少用了。事实上,这是日本从中国唐、宋时期学过去的,可能那时中国大寺院门口的步道叫做参道,是参访善知识或是投入的意思。
  

  我们现在参话头,也是以一颗诚恳的、全部的信心去用这个方法,把生命投入方法之中,而这即是问本参的话头。所以,我们应该用虔诚的、恭敬的信心来参话头,而不是把话头仅仅当成棉花絮来咬。
  

  我在日本的时候,跟一位日本禅宗的和尚一起搭乘交通工具,无论是坐巴士、火车或电车,凡是经过道场时,他远远的看到有佛教的寺庙,马上会很虔诚、恭敬地合掌、弯腰,目迎目送,等看不到这座寺庙了,他才讲话,否则看到寺庙时,他是不讲话的。于是我问他:「你这是什么迷信,见到寺庙竟然怕成这个样子?」
  

  这位日本和尚告诉我:「过去的大修行人都会到处参访善知识,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参访,像《华严经》里的善财童子参访了五十三个地方,日莲宗的日莲圣人也参访了三十几个地方。」他觉得很惭愧,没有去参访,所以当他看到了寺庙,就认为:「我相信那个地方是有善知识的,没有善知识的话,不可能会有一间寺庙在那里。」
  

  我又问他:「这个善知识究竟是什么样子?」他说:「好的是善知识,坏的也是善知识,在寺庙里的人不管表现如何,一定是有他的道理,所以都是善知识。我没办法拜访他,因此我用虔诚的身行表示对他的恭敬,希望也能够得到他的智慧。」
  

  我听了很惊讶,也很佩服,这是修行人的一种态度,以虔诚、恭敬的心对待自己所信仰的宗教,也是「参」的精神,能够一看到、一接触到,马上就投入,这是不简单的。
  

  因此,我们必须要以全部的身心来用话头,当你正在打坐,身心放松以后,不要再注意你的身体状况,也不需要顾虑你现在所处的环境状况,即使是在动态的状况下,只要是在禅修道场的这一段期间,做什么事都是单纯的,无论是吃饭也好、走路也好、上洗手间也好,乃至出坡、扫地、擦窗子都是一样。
  

  譬如,擦窗子的时候,窗子是话头;吃饭的时候,饭是话头;上洗手间也是话头;你见到人,人是话头;见到树,树是话头……你的心里只有话头。此时,你当然还是看得到东西,但是心里只有话头,而不去想这是石头、那是草、这是什么……如此,就是在参话头了。
  

  有一位禅众看见象冈道场到了晚上,四周全部都是萤火虫,他好兴奋,跑来告诉我:「师父,我们象冈道场有好多萤火虫。」我说:「萤火虫跟你有什么关系?」他回答:「我想法鼓山可能也需要。」我说:「法鼓山本来满山都是萤火虫。这是打妄想,不是在用功,你应该只看到话头,而不是看到萤火虫。」所以,这一看,就晓得是不是在用功。
  

  真正在参话头的状况,并不是只有在打坐的时候。如果坐在垫子上时,像气球一样充气,可是气还没有充满,结果一下座,气球的气就泄掉了,这样是不可能形成疑团的。
  

  我自己的疑曾经保持过三个月,在这三个月当中,都是问题、问题、问题。虽然我想了很多的问题,并不是用同一句话头,但是这些问题其实都围绕着同一个主题——与生死有关的问题。例如:生死是怎么一回事?生命是什么?
  

  中国近代大禅师,扬州高旻寺的来果禅师,在他还没有当住持,仍是一个清众的时候,一天他在禅堂里用功,用功到忘了时间、忘了一切。到了吃饭的时候,他忘了吃饭,只是拿着碗筷,维那看到他拿着碗筷却不吃饭,就打了他一个耳光。这一打,疑团虽然还在,但是却岔了气,调养了满长的一段时间。

  
  后来,他自己一个人去行脚,行脚的时候,话头、疑团始终还在。他行脚时,背着一个蒲团,手上也有钵,肚子饿了,若是有人家,就向人要一点东西吃,没有人家,就喝一点水或是吃一点野生的植物,每天不知道东南西北,不知道你、我、人、动物,虽然每天都在走路,却不知道自己走在哪里。

  
  其实他是在疑团里,他的生命就是那句话头,话头就是他的生命,而这样的情况,保持了三个月。后来,高旻寺的老和尚往生前,派人把他找回来,经过老和尚验证,印可他已经是开悟了的。之后,他接任方丈时,就立了一条「过堂吃饭时不准打巴掌」的规矩。

  
  禅修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散心的时候,分别心非常清楚,妄想、杂念、执着都还很重,这个阶段形容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时执着山、执着水,什么都执着。

  
  第二阶段是只有话头、只有疑团,此时一样可以见到山、见到水,但却没有分别这是山、那是水,因为他的生命就是话头,话头就是整个宇宙,实际上这是处于内外统一的状态,而这时已经非常深入话头了,叫做「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仍然是有山有水,只是不再去分别它、执着它,或是跟它对立,这是参话头产生疑团的阶段。

  
  第三阶段是疑团强烈到发生大爆炸,这时又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虽然有山有水,但是没有我、没有自我中心的执着。自我中心的分别心、自我中心的烦恼、自我中心的种种障碍没有了,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用智慧处理事,用慈悲对待人。

  
  虽然有山、有水、有人、有好、有坏,但是跟自己没什么关系,然而众生还在,所以要度众生,这时要发愿心。事实上,没有了自私心的时候,慈悲心自然一定会产生。
  
  

(二)长养圣胎看话头

  
  到了这个层次,话头还是要,这即是「看话头」。彻悟以后,还需要保任,称为「长养圣胎」。

  
  如何长养圣胎?用话头。若是没有话头的话,圣胎就不容易成长,所以还要保任、保护它。若不保护它,还是会退,因为尚未得到大解脱的缘故。开悟并不等于成了圣人,彻悟也可能不一定是圣人,所以还是要保任你的工夫。必须修到无生法忍,从此以后不但烦恼不会生起,连烦恼的根都已断了一部分,这才是圣人。

  
  如果烦恼只是暂时不生起,那仍然是凡夫;如果烦恼不会再现形,可是内在烦恼的根还在,这是「贤」而不是「圣」。通常我们所谓彻悟的人,大致上是进入贤位的阶段,信心已经成就,能够调伏烦恼,但是还没有断烦恼,因此要长养圣胎,就像是胎儿一样。

  
  到了贤位的阶段,还会不会退失?会退,好比有人怀了孕却不小心保护胎儿,那么胎儿可能会流产,所以要好好地保护胎儿,不能让胎儿受伤害。孕妇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一定要照顾身体和心情,自己的身心健康,生出来的孩子也才会健康。

  
  因为禅宗很少谈论修行到什么层次、断多少烦恼,所以我是根据天台学和唯识学来说的。

 

〈第六天:晚上〉《六祖坛经》: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一、修行的次第——无念、无相、无住

  
  《六祖坛经》第十七段:「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已来,顿渐皆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这一段是《六祖坛经》最重要的思想,点出我们的佛性是什么、如何明心见性——见到佛性。你如果能够切实地照着这三个原则——无念、无相、无住去做的话,就能够明心见性;而明心见性以后的人,也还是无念、无相、无住。

  
  《六祖坛经》在解释这三个名相时,并没有依照前面所提到的次第来说,而接着是:

  
  「何名为相?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不念;无住者,为人本性,念念不住。」

  
  是先无相,后无念,再无住,这不是错误,而是有它的原因。

  
  前一段先讲无念,后讲无相,再讲无住,这是修行的次第。修行的时候,是从无念开始,先练习让你的心念不要在妄念上面打转,因为如果有妄念或杂想,你便没有办法修行。

  
  「无念为宗」的「宗」,是目的或目标的意思。无念是没有自我中心的执着,是解脱,是我们要达成的目标。修行从开始到结束,都跟无念相关,亦即开始是从无念着手,所要达成的目标也是无念,因此经文首先标出它的宗旨和目标。

  
  其次,「无相为体」的无相,是没有自我与非我对立的相,无自我相、无非我相,亦即没有「是我、不是我」的对立。《金刚经》提到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中,「寿者相」是时间,而「我相、人相、众生相」是指在时间里修行的人,或是生存、活动的人。人在时间里,实际上即是我们整体的生命,也就是「生命相」,本来是没有的,因为无常的缘故而有。
  

  最后,无住即是如《金刚经》所说的,虽然「应无所住」,但是心无住并非死人,而要生起智慧心、慈悲心来。这是在已经体验与实证了无念、无相之后,就能生起无住的功能。因此,六祖惠能听到《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经文时,就开悟了。所以,无住是说明悟后的心态。
  
  

二、着力于有相,以达成无相

  
  那么,点出「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之后,为什么接下来却先解释「无相」、接着「无念」、最后「无住」?因为虽然我们希望达成无念,但是着手的时候,一下子就教你无念,这可能性不大。

  
  譬如六祖惠能教惠明禅师「不思善、不思恶,正在这个时候,什么是你的本来面目?」的时候,好象其中一定有个人在不思善、不思恶;而「正在这个时候,什么是你的本来面目?」里面,也好象是有个人的本来面目在,其实这都是有相的,若是没有相,你就没有着力点来达成无念。所以,开始用功的时候,是希望达成无念的目标,但着力点是从有相开始的。
  

  不过,在用「相」的时候,你必须知道这些「相」都是假相、是虚妄相、是空相,不是真实相,这是基本的佛法——无常。什么东西是无常?我是无常,整个我的身心都是无常,而了解了无常,也就是无相了。因此,是以有相为着力,来达成无相。
  

  我曾经有一个老朋友,是一位教授,现在已经退休了。我每次向他问候的时候,他总是叹口气说:「唉,无常啊!」我说:「怎么了?」他回答:「我的爸爸前不久往生了。」过了一段时间,我又问候他︰「你好吗?」他又叹一口气:「唉,无常啊!我妈妈也往生了。」再过一段时间,我再问候他,他又说:「无常啊!我的老伴也走了。」
  

  第四次我问候他:「你的孩子好吗?」他回答:「最近生了一个男孩子。」我说:「这是一桩喜事,恭喜你。」他却叹口气:「无常啊!」我问他:「才刚刚生孩子,你怎么说无常呢?」他回答:「他生的孩子是他的,没有孩子以前他还跟我住在一起,有了孩子以后,就搬出去另组一个家庭了。」
  

  现在他只有一个人了,可能下一次就轮到他无常了。生命就是这样,一个家族也是这样,最初是由少变多,再由多变少,最后只剩下一个人,乃至连一个人也没有了。
  
  

三、当下即知无相,才是智慧

  
  如果能够知道无相,体验到无相,在有相的时候就要看到无相,那才是真正的修行。不要等到死了一个亲人,或是孩子离开了,才知道无相,可是实际上,自己心中还是有相。在一切都有的当下,就要知道这本身是无常、无相的,这样才是真正的修行。

  
  这位教授是学佛的,虽然口头讲无相,但是心里很难过——爸爸死了很难过,妈妈死了很难过,老伴死了很难过,孩子搬出去以后心中舍不得,自己很孤独,实在是难过。像那样的话,无常变成了烦恼,这是有相还是无相?若是能够真正的无相,那么在自己健康的时候、家族还很美满的时候,你知道当下就是无相,这才是智慧。
  

  大约四十年前,有一位学佛五十多年的老居士,当他八十多岁时,老伴过世了,他觉得非常痛苦,血压也升高了,于是到我们的中华文化馆来暂住几天。
  

  他说:「老伴走了,想想自己活着也没什么意思。」当时,有一位年轻的法师听到后,对我的师父东初老人评论这位老居士:「这个老人真是无聊,死掉了老婆,也只不过是一位老太太,既没有用又不好看,还这么伤心,真是没出息。」
  

  我的师父说:「你不要讲风凉话,因为死的不是你的老婆,如果是你的老婆死了,你也这么讲的话,那你了不起!自己想想看,如果你真有个老婆死了,你也会像他这样的。」
  

  这位老居士老是在念着:「人生真是无常,想不到我跟我的老伴结婚短短五十多年,她怎么一下子就走了?五十多年好象很快,真是无常啊!」他也讲无常,但是也很难过。
  

  老教授跟老居士都知道无常的道理和现象,只是他们并未实证到,如果实证了有相就是无相,那就能体认无论太太活着或是死了,本来都是无相。

  
  因此,《六祖坛经》说「于相而离相」,叫做无相。当你有的时候,要知道当下即是无常,这只是一个过程,是暂时性的现象。你不要太执着它,但是要用它,因为它是一个工具。
  
  

四、于念而不念,念念是无常

  
  「无念者于念而不念」听起来似乎满奇怪的,可是事实上,这是一种修行的状态。当我们观察有相就是无相的时候,我们的心念是有的,否则没有办法观察一切的相。

  
  是谁在观察「有相就是无相」?是用我的心念在观察。当我用心念观察时,念头是不断地在生灭,这就是无常相,念念是无常。因此,外在的物质相是无相,而我们心念的心相也同样是无相。不执着自己现在这一念,叫做无念,如果执着它,这一念就变成了你自己,是自我相,而这又是烦恼。

  
  那究竟是有念还是没有念呢?有念。有念头,有心理的活动,但是不要把心理的活动当成是自己不变的我相、我的心相,这即是「于念而不念」,也就是无念。若是入了深定,这时念头很微细,你不会感觉到有念头。但是,在参禅的时候,我们是有念头的——问「什么是无?」这是念头;进入疑情、疑团,也是念头。

  
  无住是从《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延伸出来的,这是已经彻悟,实证无相,所以才能够无住。但是《六祖坛经》说的「无住」,是从「无念」接续下来的。如果不能「于念而不念」的话,那你继续观察你的每一个念头,就会知道它是不停留的。念念不停留,好象是瀑布的水,永远迁流不止,而这还是指「念念无常」。

 

〈第七天:上午〉见性即是见空性
  
 
一、断见与常见都是邪见

  
  如果有人认为:「什么是无?本来就是没有,还要问什么?」可能会变成断见。

  
  你若是猜想:「我的本来面目是谁?这里面一定有个东西,可能是灵魂、神,或者是神给我的东西。」这又变成了常见。

  
  另外,「拖着死尸走的是谁?」可能让人联想到拖着死尸走的,大概是自己的灵魂,或是自己的某种东西,好象无论如何,身体可以死,死了以后再换一个,一次一次地变换,但是灵魂不变。好比今天住这家旅馆,明天住那家,旅馆在换,可是自己没有换,这也是常见。
  

  对于「念佛的是谁?」,也可能有人会推论:「念佛的人将来会到西方极乐世界跟佛在一起。本来应该是跟佛一起的,后来因为犯了罪、造了业,所以被打落到这个世界。」其中好象有个东西,这又是常见了。
  

  所以,许多人很可能问第一个话头「什么是无?」的时候,会落于断见,问另外三个话头的时候,如果本身观念不清楚的话,又会变成常见。常,是指有个不变的东西;断,则是没有这样东西,并且什么也没有。释迦牟尼佛说这二种都叫做邪见。
  

  因此,参话头的时候不要转念,你一思考或一转念,很容易不是落于断见,就是落于常见。所以用话头的时候,凡是跟你的知识、经验相应的任何一个发现,让你认为:「我得到了!」那你所得到的就是一个邪见,不是真正的见性。因此,只要有任何念头出现的时候,赶快放下它,继续用话头。
  
  

二、当下体验「苦、无常、空、无我」

  
  释迦牟尼佛最初说法,是开示「苦、无常、空、无我」的基本佛法。

  
  苦的意思是有烦恼。烦恼不一定是因为物质生活条件差,而是自己心理的矛盾、前念与后念的矛盾,或者是身心的冲突,以及自己的心跟环境现象的冲突,所产生的烦恼,这是苦。

  
  物质生活条件不好当然可能苦,但是生活其中的人不一定觉得苦。许多大修行人的物质生活都很差,但是却很快乐;而很多有钱人生活优渥,但是很烦恼,因为他们的内在、身心有矛盾与冲突,和环境也有矛盾与冲突,这是因为没有智慧的缘故。

  
  如果能够用智慧看到身体、心念和环境的状况,一切都是暂时的现象,随时随地都在变化、是无常的,当下你的苦就空了、不存在了。苦的原因是不能认知和体会无常,仅仅听懂「无常」这个名词是不够的,一定要当下体验到无常,那就不必生气,也不必烦恼,苦也就没有了。
  

  「空」是要空掉什么?空掉苦、空掉对于身心、环境各种现象的执着。空了以后,就没有我、没有自我中心的执着了。
  
  

三、「人无我」、「法无我」,出离一切法

  
  开悟见性的「性」,就是无常、无我的空,只是给它一个名词——「空性」,而「性」的意思,即是本质。

  
  早期《阿含经》没有讲到空性,只讲空。所说的「无我」,是指个人自私的「我」没有了,由此而得解脱,此后便进入涅槃境,也就是涅槃法。因为五蕴假合的「我」是没有的,所以解脱者不愿意再进入五蕴假合的法,亦即世间法之中,而解脱以后,便离开了这个世间,与这个世间没有了关系,因此才说有世间法、出世间法,彼此是对立的。然而,这样的说法不够究竟。
  

  所有佛和大菩萨没有了对自我的执着,但是他们也不会执着于世间法或出世间法,皆得解脱:从自我的、自私的执着得解脱,然后出离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也得解脱,这是两重。前者是「人无我」,后者是「法无我」,这即是大乘佛法。而大乘佛法的「法无我」,与见性的「性」也有关系。
  

  到了《般若经》所说的空,是一切法的空性,但并不是什么也没有。一切法,包括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其本性就是空性。无论是观念的、物质的、抽象的、具象的,只要有一法,它的本性都是无常的,如果说是常或不变,即是不究竟。
  

  因为二乘人的智慧不够圆满,所以认为阿罗汉的寂灭涅槃,是常的、永恒的、不变的。因此在《法华经》、《楞伽经》里都说了一个比喻:声闻、缘觉二乘人的进入涅槃,好象是喝三昧酒喝得酩酊大醉一样,但醉后还是会再醒过来。
  

  所以,虽然进入解脱三昧的时间很长,必定还是会从三昧中出来,出来之后,发觉这样的涅槃是无常的,是不究竟的,因此,必须重新再修菩萨道。

  
  声闻、缘觉与菩萨、佛不同的地方,在于智慧与福报的差别。二乘人虽有智慧,但不够圆满,福德也还不够,因此没有办法得到究竟解脱。所以,佛告诉我们,不要先求进入涅槃,因为在你「酒醉」的那一段时间,是空掉了的,等你醒来,还是要修菩萨道。

  
  既然如此,何不一开始就边修解脱道,边修菩萨道?这样便可以从「我空」进入「法空」。这个「空」是空去一切法的本性,甚至涅槃法其本身的性质也是空的。因为二乘人的涅槃还会退失,会从酒醉中醒过来,所以是无常,不是永恒,而无常法的本质就是空,称为「空性」。
  
  

四、觉悟空性,智慧反应

  
  一切法,不管是世间法或出世间法、烦恼法或解脱法,它们的本质皆是空的,都叫做「空性」。请问哪一样事物没有空性?哪个地方没有空性?

  
  这空性在你开悟的时候,对你自己来说叫做「佛性」,此时你看众生皆有可能成佛,因为每一个众生,无论身心都是无常,其本质都是空的,所以每个众生都有佛性。

  
  至于无情的众生,是不是也可以成佛呢?当你成佛的时候,看无情众生也成佛了。不过无情众生本身是不会成佛的,它是有情众生的附属品,虽然其本质也是空的,但不是佛性,而称为「法性」。

  
  本质同样是空、无常,对有情众生而言是「佛性」——具有成佛的可能性,而佛就是实证本质是空。「法性」的意思,是指对无情众生而言,它不能成佛,但它本身的性质也是空,所以叫做「法性」。因此,空性是遍于一切有情、无情的。

  
  我们要悟的佛性,是悟到一切法的空性,包括自己的本质也是空性,所以叫做「见佛性」。「佛」的梵文是Buddha,意思是「觉」,能够觉悟到一切法的本质都是空性,所以叫它「佛性」,也可称为「觉性」,而木头、树等无情界,因为没有办法觉悟,所以它只是一个现象或者一样事物。

  
  佛性与法性是空性,是不是等于什么都没有了?不是。只是觉悟到自己的本质是空性,然而觉者还在。觉者是智慧者,觉的功能就是智慧,当智慧的功能还在的时候,他是有反应的。与世间一切众生互动的时候,即产生智慧的功能,这是慈悲的表现。用智慧来度众生,这个行为本身就是慈悲。

  
  那么,觉者是谁?菩萨(Bodhisattva)称为「觉有情」,而佛(Buddha),则是已经圆满的觉者。因此,是有觉的功能——度众生的功能,而不是什么都没有了、断灭了,但也不是有一个固定不变的东西。所以佛菩萨可以因应众生的需求,在任何环境中出现,也可以显现种种的形象、种种的型态,甚至于变现地狱众生的样子。

  
  那他们受不受苦?他们如果有身体,虽然也会感觉痛,但是不会觉得苦,因为他们知道一切法的本质是空,所以不会觉得心里烦恼、怨恨、不舒服、不公平。所以有菩萨、有佛,断见是错的。
  

  因此,参话头的目的,就是参到见佛性。见了佛性,你的烦恼会少一些,你的信心会很强,你的慈悲心也会出现,因为智慧和慈悲是同时的。如果你自认为见性了,但是你一点慈悲心也没有,那这一定是假见性。

 

〈第七天:晚上〉《六祖坛经》:勤修无念、无相、无住
  
  
一、「无念、无相、无住」是整体的
  

  「无念、无相、无住」这三者具有互动、连贯的关系,并不是各自独立的。因为在入手修行禅法的时候,如果没有「相」就没有着力点,如果没有「念」就没有用功的你了。所以念与相,一个是能修行的念头,一个是被修行的工具,或者是修行的对象。到达完全无念、无相、无住的时候,那是整体的,没有前后的,不过在修行的时候,是有前有后,彼此是互动的。

  
  「无念为宗」的「宗」是目标、宗旨,是我们希望达成的成果。譬如禅宗的「宗」,很多人把它当成宗派(sector),将禅修的这派人,称为禅宗。可是,从禅宗本身的立场而言,它并没有这样的意思。《六祖坛经》中提到「宗通」、「说通」,「宗」代表我们的目标是明心见性、顿悟成佛,如何才能达成这个目标?要无念。

  
  「无相为体」的「体」是指我们先要有相,用有相来修成无相,而且从有相来实证无相。佛法所谓的「无」、「空性」,是指一切现象的本身、本质是空、是无,既然本质是无,那本体当然也是无,所以是无相。

  
  「空」和「无」的梵文是,因为要译成中文很困难,所以有人译成「空」、有人译成「无」,但是不论译成「空」或「无」,意思都模糊不清,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不能完整表达原意。此处的「无相」,并不是没有一切现象,而是指所有一切现象的本质是无,是没有相的,也就是空性。而「体」,即是本质。
  

  「无住为本」的「本」,是绝对的原则,一定要心无所住,心不住于任何一念——念念都在迁流变化,念念相续,不住于任何一念,即是「无住」。达成这个目的时,实际上「无念、无相、无住」是同样的,只是表达时,无念是目标,相是工具,无住是原则。
  

  这是修行的方法,也是修行的观念,如果不了解这些观念,你在用方法修行的时候,不会是正确的。「无念、无相、无住」及「定慧同时」,都是《六祖坛经》的核心思想,所以要不厌其烦地说得更清楚。
  
  

二、无念是离念,有念不执着

  
  「无念」是「于念而离于念」。在修次第禅定,亦即四禅八定时,必须舍念。在三界九地1中,有一地是「舍念清净地」,即是把念舍掉,舍到最后是无念,在无念的状况下,是止于一念,不再有其他的念头起伏活动,只有意识存在。

  
  意识与念头不一样,意识是存在的,知道存在;而念头是有起伏、有动的、有反应的。于念而如何能够离念?即念头是有的,但不要执着你刚才想的是什么,或是执着这个念头对你有什么影响,过去就是过去了,不要再去想它。

  
  譬如,参「什么是无?」时是有念头的,但是你不要再思考着:「是谁在问这句话?我问话头的时候,问得对不对?」或者老是在检查:「我问的时候有没有疑情?」、「师父说,话头分成四个层次,我现在到第几个了?」这就是妄念,不断地有妄念出现。「于念而无念」是指你在用方法,明白清楚地用方法,但不要再去想你是在什么层次?现在是什么状况?是好或不好?这些念头都不应该产生,不执着你自己现在念头的状况,就是「离念」。
  
  

三、无住是念念迁流皆不住

  
  「无住」是原则,是念念不住。其中有两种意思:(一)迁流变化,所以是不住;(二)不去执着迁流变化的那些念头。后者是不执着、不在乎的意思,前者是不停留的意思,不停留就是无常,亦即我们的念头是无常的、是不会停留的。
  

  佛经中说,我们的念头在一弹指之间,有十六次生灭,即在一弹指的时间里,念头已经生和灭、生和灭了十六次。也有记载说,一弹指之间,也就是一剎那之间,有六十次生2,那就更微细了。通常的人根本来不及数在一弹指之间究竟有几个念头,你可能觉得:「我刚才没有想什么,没动什么念头。」其实,念头是在动的。
  

  「念头」的意思,一者指思想,另外则是指念的波动,可以用仪器来测量。有禅定的人,他的脑波是非常平稳的,但还是在动;没有禅定的人,他的脑波便起伏很大。譬如一个人正在生气时,脑波的上下起伏差距很大,这从现在的科学仪器就能测出。
  

  我们的念头,实际上是念头群,一种思想之中有不少的念头群在,因此测量念念的起伏时,再去分析出这一念从生到灭之间,还有两个过程:「住」和「异」,亦即「生、住、异、灭」。
  

  「生」是念头刚刚生起来;生起来时它是有一个点的,这任何一点叫做「住」;住的时候,实际上是在动,所以又称「异」;然后念头消失,则是「灭」。任何一个微细的念头生出的时候,都有生、住、异、灭四个阶段。
  

  很多人在粗的念头灭过很久以后,才发觉到:「我刚才有念头!」生的时候不知道,住的时候也不知道,变动的时候,更不知道,只有在它过去了才发现到。
  

  
四、虚空粉碎,大地落沉,法身现前

  
  我们平常的念头是持续不断的,但是在修行大乘禅法的时候,并不是要我们没有念头,如果没有念头,那就入了次第禅定,所以还是要说「于念而离念」。「离念」的意思是念念在动,但不住于念。

  
  如果我们用话头用到疑团爆炸,这又形容为「虚空粉碎,大地落沉」,是指心如虚空,而虚空没有了;身体在大地上,而大地落沉,所以身体没有了,也就是看到它的本质、本性是空。心的念头中,有虚空,虚空的本质是空;有大地,大地的本质是空,这个时候的心,叫做「不动心」。「不动心」虽然有反应,但是不动烦恼的心、不动执着的心,所以是「离念」,也叫做「念断」。

  
  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要练习着离念,练习着不要管它,要离开它,但是当你虚空粉碎、大地落沉,明心见性的时候,从此念已经断了,没有什么念头要离的,此时,有的是智慧的功能。

  
  比喻来说,当我们在用功的时候,好象是镜子上面有很多灰尘,或者是镜面上凹凹凸凸的,所反映出来的东西,都是扭扭曲曲、模模糊糊的,看不清楚,不知道是什么。而当我们明心见性,也就是话头的疑情、疑团爆炸的时候,你发现那面镜子其实是平滑的,是非常明净的,平、净、明、朗,甚至连镜子的本体也不见了,只有反应作用和功能,虽然反应得非常真实,但镜子本身是不会动的。这个时候叫做「断念」,断掉我们的妄念、执着念。

  
  念念相续即是「住」,每一念都是住的;如果念念不住,念就断绝、不相续了。而断绝以后,每一念没有了妄念、执着念,这个时候,我们自己的法身现前。所谓「法身」,是指佛的法身,而这个佛是我们自己,也就是我们见到了自己的法性身,法性身即是佛性。

  
  注1:禅修中有「三界九地」,「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九地」是色界四禅天之四地(初禅天,离生喜乐地;二禅天,定生喜乐地;三禅天,离喜妙乐地;四禅天,舍念清净地),无色界四定(又称四空定)所生的四地(第一层天,空无边处地;第二层天,识无边处地;第三层天,无所有处地;第四层天,非想非非想处地),再加上欲界一地(五趣杂居地),共有九地。这些通通叫做世间禅。

  
  注2:据《大智度论》卷三十、卷八十三记载,六十念为一弹指。
 

   
〈第八天:上午〉修行佛法的次第
  
  
一、修行的五个阶位

  
  修行佛法的次第,从初机接受佛法开始修行、实践,实践的时候又分成很多层次。开始的时候是修行「资粮位」,「资粮」的意思是准备工作,准备我们修行的基础,打基础工夫。由此「资粮」基础,更进一步加功用行,此时进入「加行位」。在资粮位的时候,又称「顺解脱分」,因为已经建立信心,没有建立信心以前,还不算是进入资粮位;到了加行位的时候,则叫做「顺抉择分」。在修集资粮、加功用行的时候,都还是普通的凡夫,但是已经从外道或者是没有进入佛法的情恍下,而能进入佛法的修行。

  
  直到真正体验到佛法的时候,即是「见性」,其中有着不同的深浅层次,有人见的是「空性」,有人则见到「实性」,即是见到佛的实性,但是见性并不等于解脱。然后,真正得解脱一分时,从此进入圣位,成为圣人。见性时也就进入了「见道位」,亦即「六根清净位」,接着将烦恼全部调伏了以后,再继续一分一分地断除无明,这个时候则是「修道位」,在修道位的时间满长的。过了修道位以后,才是成佛,就是「究竟位」,这一共有五个阶位。以上是根据唯识的修道阶位,亦即「唯识五位」或「唯识修道五位」来说的。
  

  因为禅宗不讲层次,所以很多人便随意猜测:这个人已经开悟成佛了、那个人已经明心见性了,好象成佛或明心见性都很容易,但这都是有问题的。因此,我根据唯识的修道阶位来说明,请大家不要急着想开悟,因为你的准备工夫还没有做好。

  
  为什么开悟以后要保任、要长养圣胎,还要继续地用同样的方法,提起本参话头?因为见性就像是你进入胎里成为胎儿一样,必须好好保护它,这即是「安胎」,若不保护它,这个胎儿很容易流产,否则就算生出来,也不会太健康。所以在见性以后,更要精进地用功,而不是一见性以后,就没事了。

  
  很多人因为烦恼很重、很痛苦,在没有办法的情形下来学禅,希望能够见性,以为见性之后,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其实这是误解,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没有了因果,就好象没有投资,却想赚大钱一样。

  
  我曾经遇过几个例子:有的人自己生活得不快乐,跟别人相处也不顺利,所以要求出家。我问他们是否准备好了,他们说:「一切都准备好、全部放下了,所以来出家。」这些人进到寺院以后,天天要求:「师父,我什么时候剃头?什么时候换僧服?」

  
  我问:「为什么这么急?」他们说:「因为我的烦恼还在,只要我衣服一换、头一剃,大概烦恼就没有了。所以,师父,您赶快为我剃头、让我换僧服。」我说:「烦恼不是衣服、不是头发,烦恼是我们的心,若是你的心里有烦恼,即使将头发剃掉,甚至把你的头皮扒掉,也没有用。」
  
  

二、善根显发,六度起修

  
  调心,要慢慢地用功调,一定要经过资粮位,没有经过修行累积资粮的阶段,是没有办法明心见性的,烦恼也没有办法调伏,乃至断除。

  
  昨天我小参的时候,有一位德国来的禅众说想要出家,我问他:「你在学佛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想出家?」他说:「我参加法会以及参加短期出家时,都非常感动,所以我觉得应该要出家了。」

  
  有的人一听到念佛的声音,会很震撼、会流泪;有的人参加某种仪式,那样的气氛会让他很感动;也有的人听到法师说法,或是说法的内容让他很感动,就突然流泪,甚至嚎啕大哭,而且每一次听到同样的声音或法义、看到同样的景象,也会流泪。有人因此说:「这个人见性了。」这是错误的想法,因为这种现象,只能证明这个人过去是有善根的,这是一种善根的显发,表示他适合发心修行。有了善根,现在要开始起修,好好的努力,进入资粮位去。

  
  修资粮位时的信心,是从善根产生的,但善根还是要培养,如果你不培养它,那就没有用。培养的时候,有的人是个人培养,自己做得了主,有的人因为过去世结的善缘多,所以其他人也帮他培养,「因」和「缘」都非常顺利,那就比较快进入资粮位。

  
  如果自己有善根,但是逆缘——反方向的缘满多的,容易被干扰,自己往往做不了主,这是业障,障碍你不能修行、不能进入资粮位。当你发现有障碍的时候,应该要忏悔,就如同〈忏悔偈〉的内容:「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经常有忏悔心,障碍会渐渐地减少,你就可以真正开始修行了。
  

  不要自认为:「我是没有善根的,所以没有办法修行。」或认为是别人障碍自己,因此自己只好不修行了。有人说:「因为太太不让我修行,所以我也没办法。」这是把责任推给别人。为什么会有人障碍你?是因为过去你造了恶业的缘故。所以,修行时有了障碍要忏悔,等障碍渐渐地减少或消除,你就可以进入资粮位了。
  

  有的时候,你在修资粮位时遇到的障碍,是要你不断地忏悔和努力,然而实际上你已经进入资粮位了,这必须要靠你的悲愿、你的愿心来保持。善根是建立信心,发愿才能保持资粮位,否则会退失。进入资粮位还是会退的,即使开悟、见性以后,也还是会退,但是见性以后,即使还会退,也不会再堕入地狱了。
  

  我相信现在你们每一个人都已经进入资粮位,要不然就不会来禅修。修资粮位的时间相当长,修的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六度波罗蜜,自利、利他的工作都要做,而非仅仅是打坐。首先是布施,布施三宝,布施众生,这要有慈悲心、有奉献心,又叫做供养心,这是利他。
  

  我们修行的禅法是大乘法,所以一定是以慈悲心为先,慈悲心即是菩提心,而菩提心与出离心一定要配合——布施是慈悲心、菩提心,持戒、精进是出离心,菩提心与出离心就好象是鸟的双翅,如果只有一只翅膀,那就飞不起来,也不能成为菩萨行者。
  

  因此,在修资粮位时,是偏重于利他行,而较轻于出离心,但是一定要对出离心下很大的工夫,否则专门做利他行,就变成了普通人,而不是修行人了。所以,在心理上是以慈悲心为主,但是着力点还是在于出离心,如此才能成为资粮位的修行法。
  

  修出离心,除了精进、忍辱之外,还要修禅定和智慧。我们正在禅堂用话头,就是禅定和智慧同修:在这里不会伤害人或是做坏事,这是持戒;努力用功是精进;忍背痛、腿痛,这是忍辱。
  
  

三、话头修行即调心四层次

  
  我之前提到话头的修行,有四个层次:念话头、问话头、参话头和看话头,事实上,调心也有四个层次,即是从散乱心、集中心、统一心到无心,我们的目标是无心,也就是话头四个层次中的看话头。

  
  刚开始是念话头的阶段,这时一定是散乱心,一边念一边打妄想,有时候还会忘了念话头,有时候则是念话头和妄想同时并行,或是交错着并行。此时知道有散乱心是好的,因为你还没有用话头之前,连自己的心散乱都不知道,所以一开始用话头,才会发现自己的心很散乱。

  
  到了问话头的时候,是你对话头产生了兴趣,散乱心也渐渐的减少了,你的心念大多集中在话头上。因为对它有兴趣,所以此时有了一点疑情,而这即是集中心。

  
  进一步,自然而然会进入参话头,这时身心一定是统一的。所谓「统一」,是指你不再注意自己的身心。身心统一之后,你跟环境也会渐渐地统一,进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情况,也就进入疑团了。

  
  进入疑团时,你整体的生命、整体的宇宙,无论是时间或空间,就只是一个话头,这是「统一心」。等到疑团爆炸了、粉碎了,即是雨过天晴,一片光明,这是「无心」,亦即放下自我执着的心,见到空性——实证空性。这个时候,是刚刚怀了圣胎,已经进入圣胎的状态,但是还没成为圣人。
  

  以上四个调心的层次,也是四个用话头的层次,这是修道的次第,为了让我们能够建立信心,确实、踏实地努力用功,而不急于求成就。因此,当你自认为见性的时候,要非常小心,因为是不是真的见性了,一定要经过高明的老师,也就是真正见过性的老师来确认和肯定,否则自己说见了性,这是有问题的。

 

〈第八天:晚上〉《六祖坛经》:念念时中,不住一切法
  
  
一、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我们只剩下了两个整天了,(普贤菩萨警众偈)中说:「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如果能将这四句话牢牢地贴在心上,你会非常珍惜自己的时间。

  
  中国人有一句谚语:「不见棺材不掉眼泪。」众生很愚痴,一直要到快进棺材之前,才知道时间不多了,才会觉得:「很可惜,我这一辈子要做的事情,怎么还没有做?要完成的心愿,都还没有完成。真是遗憾!如果晓得这么快便要死了,我老早就好好用功、好好努力了。」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三十年前,我去探望一位快要往生的老法师时,他说他对我感到很抱歉:「圣严,我真觉得对不起你,当你闭关修行,以及去日本求学的时候,我一点都没有帮助你。虽然那时我是有余力的,但是总觉得不知道这个年轻人将来真的有用吗?所以没有真正地去帮助你。」结果,他看到我从日本留学回来,在大学里教书,并且开始带禅修了,这时他觉得很抱歉、很后悔,当初为什么不帮助我?
  

  他接下来又讲:「如果我现在不死的话,我会好好地帮助你弘扬佛法。」结果,没过几天他就往生了。虽然这位老法师当初不看好我,心中犹豫是不是值得栽培我,至少,他最后还是想要帮助我,而他的祝福我还是收到了,所以我很感恩他。
  

  人的一生之中,想做、当做的,若没有马上做,机会一失去便没有了,后悔莫及,所以,你现在能做的马上做,现在能有修行的时间,要马上精进修行。
  

  我相信有很多人到临死的时候,都会有很多的遗憾:「当时我如果是那样子的话,该有多好!」因此,在参禅、修行的时候,一定要把握你的每一个机会、每一点时间,来成长你自己,让修行更深入,让善根更深厚,这是非常重要的。
  

  再者,虽然我们说有来生,这一生修不成下一生再来,但是来生不一定还是人。并不是任何一类众生都可以修行的,众生之中,只有人可以修行,所以佛说人身是修道的工具,叫做「道器」,而其他的众生则是「非器」,不是修行的工具。因此,现在我们拥有这个人的身体,要好好的珍惜,以做为修道的工具。
  

  那么,修行是不是一定要出家?不一定,这要看个人的根器和意愿,如果能够出家当然很好,释迦牟尼佛是出家的,他的大弟子们也都是出家的,但是佛弟子之中,还是有很多很有名的在家居士。
  

  另外,《华严经.入法界品》有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大家或许认为善财童子是个小孩子,其实他是青年人,因为还没有结婚,所以称「童子」。善财童子所参学的五十三位大善知识,都是菩萨,有着各种各样的身分:其中只有六位出家人,五位比丘、一位比丘尼;而在家人之中,有十九位是女性,其他的是男性。这表示在大乘佛法中,居士是一样可以成就的,端视你以什么心态来做在家人。
  

  若以染污的、贪恋世俗的心态来做在家人,那只是普通的在家凡夫;如果是以参与世间的心,虽然拥有妻儿、子女、财产、事业,但是帮助相关的人,使他们也能学佛、成就菩提道的话,这即是接引众生的方便门,是修行佛法的在家菩萨。譬如很多人来听我说法,但都不是我去找来的,而是居士们一个带一个来的。所以,不一定非得出家不可,但是能够出家也很好。
  
  

二、念念不住,连一念都不要住

  
  《六祖坛经》说:「念念时中,于一切法上无住;一念若住,念念即住,名系缚。于一切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

  
  「无住」的意思,是念念不住,也就是念念对一切现象、一切法不起执着。所谓「法」,包括世间的法及出世间的法:世间的法是世俗的人事和想法、观念,出世间的法则是解脱,但若是认为有「解脱」这样东西可以追求,或者是执着有解脱可得,这也叫做「住」。
  

  无住,是对于世间的、出世间的任何一法不执着、不把它们挂在心上,因为已经是无心了。若还有东西住在你的心中,或是你的念头住于一法,让你的心牵挂着,你就变成有心而不是无心。所以,我们要练习着对世间法不执着,对出世间法、解脱法也不执着,如果有一念执着,等于是念念执着。因为一念有妄念、妄想,就是自我还在,不是无心。自我还在的时候,任何一念都是有住,唯有当自我中心转成无心的时候,才是念念不住。

  
  只要一念住,就等于念念住,这可以比喻为「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因为这一颗老鼠屎让这一锅粥都污染了,全都不能吃了,你不会认为:「只有一颗老鼠屎而已,有什么关系!」另外,如果我们这个地方,有一个人得了SARS,你也不可能说:「反正只有一个人得了SARS,我们不会有问题。」再譬如,一个橘子里有一瓣烂了,整个橘子都会烂,都不能吃。

  
  因此,「不要认为一个念头而已,有什么关系,你那么在乎,真是执着。」这是我的师父东初老人对我说的话,也是和我们的修行有关——念念不住,连一念都不要住。
  
  

三、活用方法,不死在方法上

  
  可是我们修行还要不要修?方法还要不要用?话头还要不要参?当然要,只是你在修行的时候,仍然要练习念念不住。但是,我的师父又跟我说:「圣严,你的头脑里不能有钱,但是银行存的钱要多多益善。」我原本听不懂,心想:「头脑里没有钱,而银行里怎么会有钱?」后来,我见到一位老居士,他一生非常会赚钱,做任何事都赚钱,而他一赚了钱马上布施、马上做功德。如果他不布施的话,一定是个大富翁。这位老居士就是头脑里没有钱,也没有想要储蓄很多钱,而是把他的钱通通储存到功德银行里去了。

  
  禅中心有一个女众义工,也是头脑里没有钱,但是她拚命去赚钱,每当我们义卖的时候,贵的东西都被她买去,可是买了以后又送回给我们。我就问她:「你的钱从哪儿来的?」她说:「我去打工。」我又问:「那你自己够不够用?有没有钱储蓄?」她说:「我可以去打工。」我再问:「你的钱全部捐到我们禅中心里,那你怎么生活?」她还是说:「我再去打工啊!」

  
  她没有钱的观念,打工是她赚钱的方法,虽然收入不是很多,但是一有收入就捐给我们。我替她担心,劝告她:「你如果不存一点钱,老了怎么办?」她仍然说:「师父说,人的福报是带着走的,所以我现在还是先种福。」

  
  这是指我们用方法的时候,一定要用得非常好,但是不要执着、不要在乎用得好不好、有没有进步,因为这只是工具,但还是要用。譬如,头脑在身体之上,你说:「反正头脑里没有身体,干脆不要吃饭、不要睡觉、不要洗澡,什么都不要了。」这不就死了吗?所以,身体还是要用,但是不要执着它,这即是「无住生心」,也是《金刚经》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没有开悟以前要练习,开悟以后则是实证。

  
  你们用方法的时候,头脑不要死在方法上,禅宗有句话说:「不要死在句下!」句是指文字语言,意思是说,参禅的人若是被文字、语言的观念所影响,而盯着或是执着文字、语言、观念,那就不可能开悟了。用方法时,不要转第二念,不要想象:「什么是无?大概是真如;什么是无?大概是佛性;什么是无?大概是本性;到底什么是无?佛学名相有很多,我再想想看,还有哪些……」如果是这样的话,你怎么能开悟呢?全部的时间都被你浪费掉了。因此,不要执著名相,也不要想象这个「无」是什么东西,你一想象,就变成住于那个「无」了。
 
 
  你只管用方法,用方法问,因为不知道,所以要继续不断地问。

 

〈第九天:上午〉解行并重,活出佛法
  
  
一、参话头如爬玻璃山

  
  参「什么是无?」结果没有这样东西,是空。真是奇怪,既然是无、是空,那还要参,这不是很好玩吗?

  
  因为众生愚痴,不知道什么是无、什么叫做空,所以自古以来,善知识们就用一样东西,让人去发现什么叫做无。我常常比喻为赛狗场的狗追电动兔子:狗跑得快,兔子跑得更快;跑到目的地时,兔子不见了,而狗也已经到达目的地。但是,必须先让狗练得会跑,否则狗不知道要跑,也不知道要跑多快。

  
  另外,用话头、参话头也好象在爬玻璃山:山是玻璃做的,不但非常光滑,而且涂了很多油,每次爬的时候,爬不到两步一定会掉下来,因为这座玻璃山又滑又没有着力点或使力处,明明知道很难爬,甚至爬不上去,但就是要你爬上去。

  
  在什么时候爬呢?在梦里爬玻璃山,而你也相信爬到玻璃山顶时,一定有世界上最好、最珍贵、最重要的一颗宝珠在上面。这颗宝珠比阿拉丁神灯更有用,得到它之后,就能要什么有什么、想到哪里就到哪里。
  

  有人说:「我去过,我现在就已经有了这颗宝珠,但是只能自己用,没办法给别人用。」想要得到那颗宝珠,必须亲自去爬玻璃山,而且要不顾一切地、全部身心投入地爬。无论如何,不管爬得上或爬不上,一定要不断地爬,一次一次的掉下来,一次一次的再爬。

  
  到最后,突然间这座玻璃山不见了、宝珠消失了,想求得宝珠的心也没有了,那么,到底得到了什么呢?得到了宝珠的所有功能,而这个时候梦也醒了,也就是开悟、见到佛性了。佛性是空性、是无,是大慈悲、大智慧的功能。
  
  

二、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空,见空即见佛

  
  为什么将「空」称为「佛性」?在《中阿含经》里,有一篇用象的足迹做为譬喻的经文,叫做〈象迹喻经〉,其中说到︰「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到了《佛说大乘稻.经》则说:「若见因缘,彼即见法;若见于法,即能见佛。」而《佛性论》说:「空是佛性。」《中观论》也说:「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将以上经论所说的整理之后,演化如下:「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空;见空,即见佛。」
  

  其中,「若见缘起,便见法」,所见的法是指缘起法,实际上等于是见到了佛。空是空性,而空性是佛性,所谓「见空」,也是指见到佛。因此,我们说「见性」,见的是缘起法,其本身是空。
  

  禅宗的祖师没有这么说,因为恐怕引生误解:「既然空了,那还有什么好修行的?」实际上,当我们强调佛性就是空性的时候,大家才会相信每个众生都有佛性,因为谁没有空性?这在一切无情众生中是「法性」,在有情众生中则是「佛性」——有成佛的可能性、有见空性的可能性。
  

  问题是,佛发现了缘起,发现了一切法、一切现象都没有永恒不变的自性,所以成了佛,而佛将这些真理告诉我们之后,大家都听到了、听懂了,也愿意接受了,但是我们的烦恼还是在,并没有因此减少。
  

  有很多学者专家研究佛教,专门研究佛性,或是某经、某论,他们可能懂得很多,但是烦恼可能也还是很多。因为他们虽然研究得多、知道得多,但分别心也多了,执着也相对地增加,所以变得非常在乎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若是不赞同他人的意见时,很可能就会将对方当成了敌人。
  
  

三、将佛法与生命结合

  
  以如此的态度研究佛学,跟自己的生命是完全没有关系的,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没有真正经过禅法的修行、没有实践的工夫,而仅仅是从佛法名相上、思想上知道,却没有真正的体验,所以烦恼还是很重。当然,也有研究佛教的学者,知道有这种状况或问题,所以他们会修行。在日本和美国,我都遇到过这种行解并重的学者,既懂得佛法的道理,也确实地修行和实践,如此才能真正将佛法与自己的生活、生命相结合。

  
  前面所讲解的佛性、缘起和空性,这些都是义理、道理,但是一定要加上实践。所以,你们在这里参话头就是在实践,看起来好象很无聊,但却是非常有用的。就好比赛狗场的狗,如果不经训练,它跑得没这么快,所以需要很用心、很耐心地不断训练,狗才能够得到冠军;如果狗老是吃得肥肥胖胖的,那它就只能让你抱在手上,没有办法跑得飞快。
  

  既然已经说穿了,佛性就是空、就是无,为什么我们还要问、还要参?这在佛经里有一个比喻:如果听懂了名相、听懂了道理,自己也会说,却不去实践、不去体会,就像是「说食数宝」。
  

  「说食」的意思,是将餐馆里所有的菜单、食谱都背得滚瓜烂熟,每道菜的名称、配料、味道、营养成分,乃至烹调方式等,都记得清清楚楚,研究得透透彻彻,也能讲得头头是道,但是自己却没有吃过。「数宝」则是替别人数财宝,即使你数过了珍珠、钻石、红宝石……等,但这些财宝都是别人的,所以数完以后,最后都不是你的,一件也不能带走。反之,如果去实践的话,你必须真正地品尝每一道菜,好好地消化它,将它变成是你的营养,这道菜对你而言,才是有用的。
  
  

四、一门深入,修行实践

  
  在实践时,必须要一门深入。《楞严经》中有二十五位菩萨和阿罗汉,每一位有一种专修的法门,对他们而言,每一种法门都是最好的法门。他们在因地,也就是开始发心修行的时候,老师最初所教的方法,他们就一直用下去,而且用得满得力的。要用多久呢?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世、两世,而是几大劫的时间。最后,一门通,其他的也都通了,这就叫做「圆通」,亦即进入一门圆通的时候,对于其, 他的二十四门都是相通的。
  

  在「老鼠啃棺材」的例子中,老鼠比我们还聪明、有智慧。我们可能今天啃一啃这个地方,明天换另外的地方再啃,后天又到其他地方啃,如果这样的话,就算啃到死也不可能啃穿它。但是老鼠认定了一个地方,会每天都啃同一处,就是啃!结果连棺材都可以啃穿。如果二十五门,我们每天都去摸门,今天摸摸这个门没有开,明天再敲敲那个门也没有开,后天又去敲其他的门,老是轮流地敲这二十五门,结果连一门也进不去,那真是很可怜。
  

  用定一个话头就是一个,千万不要认为:「怎么还没有开悟啊,那我再换一个吧!」你的本参话头就是你现在用的这个话头,一辈子都要用它,甚至下辈子再来,你还是要发愿用它。

 

〈第九天:晚上〉《六祖坛经》:见闻觉知,不染万境
  
  
一、离一切相即为无相

  
  「善知识,但离一切相,是无相,但能离相,性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于一切境上不染,名为无念;于自念上离境,不于法上生念。若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断即死,别处受生。学道者,用心,莫不思法意,自错尚可,更劝他人迷;不自见迷,又谤经法,是以立无念为宗。即缘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念,从此而生。」
  

  这一段是对「无相」和「无念」再多做阐述。什么是「无相」?于相而离相即是无相。所谓「于相而离相」,是指相虽然有,但是你的心不要去执着它,不住于相,就是无相,若住于相,便是有相。「住」的意思即是执着。
  

  譬如有一只蚂蚁在地上爬,你觉得:「这里是佛殿,怎么可以有蚂蚁?」于是一直想着要把它请出去,这样一来,你就无法专心打坐了,而且禅堂有个规矩:「打坐的时候不能动」,而你只好看着那只蚂蚁,心想:「千万不要爬到我身上!」结果不管蚂蚁是否爬到你的身上,你一执着它,它就变成了你的干扰,这即是住于蚂蚁相。
  

  你们有没有看到过蚂蚁?我们这个地方什么都有,蚂蚁、蚊子、蜘蛛……你若是一看到就赶快去抓,或是看到了,心里告诉自己:「不准动。」这个时候也是有相。
  

  如何才是无相?若你能够这么想:「蚂蚁就是蚂蚁,蜘蛛就是蜘蛛,我打坐就只管打坐;你若是爬到我身上来,不咬我的话,没关系,若是咬我,对不起,我还没有修得那么好,所以请你离开吧。」但是如果它咬你时,你也觉得没有关系:「无我相、无蚂蚁相、无身体相,你尽管咬好了。」若是能够到达这种程度,你一定不会被干扰。
  

  就像从禅堂到寮房的路旁,有一棵长得比较茂盛的树,到了晚上,有好几只鸟栖息在树枝上过夜。你经过树下的时候,可能正好鸟拉屎掉到身上,那还要不要经过?你不要认为:「这里有鸟拉屎,这条路不能走了。」或是「先把鸟赶跑,我再走过去好了。」若是于相而不住于相的话,那个相不会妨碍你,否则的话,你随时都会被相所妨碍。所以,于相而离相是无相,但不是没有相,这要很清楚,否则,我们就不能用方法了——方法是有,「我」也有,但是不要执着,这才是无相。
  
  

二、不染一切境,名为无念

  
  此处说「无念」,是心于一切境皆不染着,比之前所说的念念不住,更进了一步。

  
  「染」的意思,是有贪着心、有排斥心、有分别心。分别心是:这是我喜欢的、这是我不喜欢的,我觉得这是好的、那是不好的……等,而这也叫做染着心,是以自己的立场来评断好和坏、对和错,这也是自我心、自我执着心。一动了这样的念头,便是有念而不是无念,所以我们要练习着不将自我放进去。

  
  我常会考虑到,一个人处理问题的情况,以及所呈现的结果,是以他现在的程度与能力所及的范围来达成,所以对他来说是理所当然的,而不是以我自己的能力去判断他做得好不好。

  
  如果用师父的立场和程度来看,想着:「我是这么一个了不起的禅师,你们这些人够资格跟我学吗?」那我就没有学生,也没有弟子,那我还能度众生吗?因此,我会考虑对方的程度与想法,这是尊重,除非是违背了大原则,我会去纠正,若是小事情,我是绝对不管的,否则,那就是「我相」。
  

  应该要让别人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而不是用我的「我相」去取代他,这便是心不染着。
  

  「无念」并不等于头脑里没有念头、没有反应、没有记忆、没有思考,如果你头脑里没有反应、没有记忆、没有思考,拍拍身体、敲敲头都没有回应的话,那其实是死尸了。因此,《坛经》说一念断是死人。
  

  可是既无念,又不断念,这好象是矛盾的,也很困难,其实这是态度的问题。如果心态很执着,这是有念;若是心中没有执着、心中无牵挂、心中不留痕迹,但是有反应、有功能,以没有自我中心的态度来处理事,这才是无念,是没有自我中心的念。

  
  这很不容易做到,很多人还没有到达这个程度的时候,老是这么想:「我已经替你想好、设计好了,是替你量身订做的,你照着做就好了。」结果是他替别人打算的,不是别人想要的,事实上你这是做一个枷锁教别人戴。很多人都是这个样子,无论夫妻、兄弟姊妹,甚至出家师兄弟之间都是,彼此都自以为是为对方设想,其实是自己用枷锁把别人套起来。
  
  

三、真如是念之体,念是真如之用

  
  「然此教门立无念为宗。世人离见,不起于念;若无有念,无念亦不立。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者?无者离二相诸尘劳,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是念之体,念是真如之用。自性起念,虽即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常自在。《维摩经
》云︰『外能善分别诸法相,内于第一义而不动。』」
  

  这一段说明了三个重点:第一、普通世俗的人,教他离念的时候,他就像是变成了死人;教他不要有念头,就以为是心完全停止活动,成为邪见,而这都是错的。

  
  所以,有很多人是用话头来打念头,好象两个头,一个头撞一个头,这是不正确的。用话头就是用话头,是希望得到答案,并不是用话头来压制念头,而是有念头不要管它,因为你在参话头的本身就是个念头。所以,《六祖坛经》在此处提到一般世俗人或是不会修行的人,总认为没有念头,就是不准自己的心里有反应,这是错误的想法。

  
  第二点则进一步说明,假如你真的无念,那么连「无念」这个名词也应该是没有的。因为无念只是修行过程之中的一个假名,其中是不是有念头?有,但这个念头不是染心的、执着的念头,而是心中智慧的反应、智慧的功能。

  
  第三、如果你到了离念而无念,但是无念而有功能的时候,你会是非常自在的、自由的,也会非常的灵活——它是什么就是什么,什么东西来就给什么反应,而不会有自己的成见和观点。

  
  就像我允许我的弟子有不同的程度,不会要求他们全部和我一样,或者是把他们全部铲得齐平,这不合理。如同我们的个子有高有矮,若要全部跟我一样,那是该削你们的脚呢?还是该砍你们的头?每个人身高不同,当然不能都和自己一样。所以这就是灵活、就是自在,允许每一个人不同,这即是「汉来汉现、胡来胡现」,其中是有功能的,而且非常自在。

  
  在禅十期间,如果你什么也没有学会,但是「无念」、「无相」和「无住」这三个观念能够听懂,即使你的禅修工夫还不够,可是你的心、你的观念能够调整过来,就很有用了。

  
  你对你自己、对他人、对所有环境的状况,要尽量地练习着「无念、无相、无住」。重要的是,不要用自己的程度、自己的立场、自己的知识,以及自己的经验来要求他人、判断他人。否则的话,就算修一百年都是白修,因为你对自己没有调整、没有成长,对他人会有伤害,让他人不舒服。

  
  我们讲调心,就是要从你的心态调整起,否则的话,你打坐的时间再久,对你自己也没有太多的好处。因此,「无念、无相、无住」这三名词非常有用,请大家把它牢记在头脑里。

 

〈第十天:上午(圆满日)〉以自身修持感动他人
    

一、日常生活提话头

  
  在平常生活中用话头,我们称为「提话头」——常常提起话头来。那么应该何时提、如何提?

  
  在工作之余的休息时间,或者是做不需要用头脑思考、分析、研究的工作时,都可以提话头。提的时候,实际上是把话头捡起来、提起来问。提话头,不是连续不断地问或参,而是提一下,同时要非常清楚自己当下正在做什么事,也就是以你正在做的事为主,再偶尔提一提话头。

  
  有一位居士每天花六个小时开车上、下班,他说平常没有时间参话头,所以利用开车的时候参话头。怎么参?车还是好好地开,也了解路况,所有该知道的全都清楚,但是随时提一下话头,看一看路况、再提一下话头。

  
  我问他:「你正在开车,怎么能够提呢?」他说:「很多人平常开车的时候,经常一边开车一边与旁边的人谈话,或是讲电话,甚至谈生意。既然开车能够讲电话、能够开会、能够谈生意,那为什么不能参话头?既然没有人和我说话,也没有人与我开会或谈生意,那就能够参话头了。这样一来,我一天至少有六个小时可以用功。」

  
  这个人真会修行。但是你不要参了话头,结果不知把车子开到哪儿去了。就像你一边开车一边说话,此时,你知道自己说话的内容,也听到对方说的是什么,用这种态度来提话头,便不会有问题了。
  
  

二、保持禅修期间的生活习惯

  
  平常生活中要保持禅修期间的生活习惯,但这是很难的,因为一般在家人的生活习惯和出家人非常不一样——晚上睡得很晚,早上也起得很晚。饮食方面,则是忙的时候有一餐没一餐的,应酬、社交时又大吃大喝,这些都跟在禅堂时不一样。因此,若是希望保持身心的稳定与平衡,最好能够每天早、晚排出时间练习打坐。如果你的工作时间不一定,无法固定早、晚打坐,至少每天一定要打坐。

  
  早上打坐前,一定要先洗脸、漱口、喝一些水,否则打坐一定是迷迷糊糊、半睡半醒、不清不楚的;甚至在洗脸、漱口、喝水之后,还要做八式动禅、再礼佛三拜,接着才打坐。打坐后,最好能够在佛前发一个愿:「今天这一天我希望能够保持心境平和,愿佛菩萨给我力量,若是遇到不平静的情况,也能马上用话头或是观呼吸法来安心。」

  
  每天保持这样的习惯,你的生活就会正常:饮食保持八分饱,不要饿肚子也不要吃太饱,太剌激的食物最好不要吃;不抽烟、不喝酒,保持心情平静。对人和善,也不会对人有不好的语言、动作和表情,那你就是一个修行人了。
  

  曾经有一位居士,在参加了我们七天的禅修之后,回到家一进门,他的太太非常生气,像连珠炮一样地骂他,而他就站着,不回应也没有任何动作。
  

  他的太太骂了一会儿,看他没回应,就说:「你这个死人,我骂了这么久,你怎么都没有反应?」这位居士说:「这是师父教我的,现在我正在调呼吸。」这便是平常生活中的修行。
  

  当你遇到状况的时候,调呼吸;如果状况严重的时候,提话头。但是,如果人家跟你吵架,你可以在心中提话头,但是不需要问出声音来,否则人家会以为你发神经了。
  
  

三、以慈悲心自利利人,用惭愧心忏悔奉献

  
  我们经常说一个修行的人要有慈悲心。「慈悲心」的意思是感恩他人,而且希望能够帮助他人。有人愿意让我们服务,我们很感恩,因为这能让我增长福报与经验,所以要感谢;如果有人对我们不礼貌,或者是给我们阻碍,也要感恩他们使我们更坚强、意志更坚固,没有他们的阻挠,就没有办法显现出我们的意志是否坚固,这是一种训练,所以非常感恩他们。
  

  感恩对方,实际上是慈悲对方,也慈悲自己。因为慈悲对方,你不会再反过来伤害他或报复他;慈悲自己,你不会让自己痛苦、烦恼或生气。其实,生气时对方可能会受伤害,但伤害最深的还是自己,这对自己而言也是不慈悲的,也是伤害的,那是愚蠢、没有智慧。
  

  所以,修行菩萨道的人,是自利利人的:自利,是自己不要惩罚自己,也不要被他人刺激了以后,就受到伤害。有智慧的人,受到别人的刺激、诱惑和阻碍,这是别人的事,心不要受到影响。如何才能不受影响?除了观念的调整之外,一定还要有修行的方法。
  

  在观念的调整上,你可以告诉自己:「我不必生气,对方之所以生气,一定有他的原因,他要阻碍我,也有他的原因,或许是他的知识、认知,或其他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不需要生气,如果我有智慧,那就处理,如果我的智慧不够,至少也不要被伤得太深。」
  

  不被伤害是保护自己,是自利,而你不反击、报复对方,就是利人。自利是智慧,利人是慈悲。否则的话,彼此之间你攻击我、我反击你,是永远没有办法解决问题的,总要停下来好好思考一下,究竟该怎么处理?处理问题很重要,而不是生气,或是反抗、反击,这样问题是无法解决的。
  

  人不可能完全不犯错。所谓「错误」,是伤害自己、伤害他人,或者是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做、应该做得更好,但是没有做得那么好、不应该做得那么差,却做得那么差,这些通通都是错误。这往往是由于自己的体能,乃至知识、技术、心力的不足,或者是环境的因素,让我们犯错。犯了错怎么办?如果自己发现了,或者是别人发现了告诉你,要用惭愧心来忏悔。
  

  「惭愧」的意思,是觉得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他人,然后忏悔:「但愿佛菩萨能够给我力量,从此以后不再犯错,以前犯错的责任,我愿意承担,也愿意想办法尽量弥补。」
  

  犯了错误要去改善,不但以后希望不要再错,以前错了的部分,自己也愿意负责,并且用奉献来弥补,这即是惭愧和忏悔。如果能够做到的话,我们的性格会一天一天地改善,我们的人品,也会一天一天地提升。
  

  
四、菩提心是慈悲,出离心是智慧
  

  菩提心是慈悲,出离心是智慧,而慈悲与发愿、回向有关。过去所有的大菩萨及善知识,都一定会发愿、回向──以回向表现出慈悲心,用发愿表现出努力的方向,而这也就是菩提心。
  

  菩提心与出离心是不能分开的,如果仅仅是菩提心,而没有出离心,那是一般世俗人所谓的抱负或成就欲:希望能够成就大事业、希望能够成为……但这不是愿。
  

  「愿」一定是不为自我,只为众生,没有特定的一个目标,只有无限的方向,并且朝着那个方向去努力,否则,如果有一定的小目标,是为了自己想要达成的心愿,这不是出离心,也不是菩提心。菩提心没有特定的目标,但是有特定的方向,虽然有方向和原则,却没有特定的对象,因为其中有着出离心。
  
  

五、以感恩心发愿与回向

  
  回向是将自己的所知、所能,以及所有的资源分享给他人,即使是自己现在不知道的、不会的、没有的资源,也要增长自己的资源,加强自己的能力,将自己的所有分享他人、回向他人。

  
  分享并不等于失去,好比我点了一盏灯,但不把它遮起来,只为自己照明,而是把灯高高举起,让黑暗里其他没有灯的人,都可以看到光明,但是我手上的灯光,不会因此减少或消失,甚至为了让灯光更加明亮,使更多人看到光明,而设法加强光度。

  
  所以,回向与分享并不等于牺牲,若是牺牲,自己可能就此失去了,但回向与分享是自己仍然有,并且分享得愈多,自己成长得愈快、愈壮大。这一定要靠发愿,发愿让自己成长以便利益他人,是自利利人。所以,回向实际上与发愿是相同的,因为如果没有发愿,回向便使不上力,因此这两者一定是连在一起的。

  
  然而,这与修行有什么关系?当然有!当我小的时候,听到了佛法,用到了佛法,觉得非常有用、非常好,那时我发了一个愿:「我要把我所知道的、所体验到的佛法,全都奉献给别人。」

  
  因为发了这么一个愿,到今天为止,为了有人需要,我不断地奉献,也因此我自己必须成长、必须好好修行、必须懂得更多。如果没有这种奉献的心、回向的心,以及没有发这个愿,我想我现在不过是中国大陆一处农村里的一个老头,或者是一个看庙的老和尚。

  
  所以,回向和发愿,才是能使我们更加精进修行的一种力量,你不要以为:「我自己都还没有修好,先把自己修好再说吧。」如果有这种想法,你的自私心很重,有了这么深的自私心,是不可能开悟的。因此,鼓励大家要分享他人,不要自私。分享谁呢?分享你的家人、朋友,所有认识的人、不认识的人,都应该分享。

  
  不过,分享并不是仅仅用嘴巴讲,如果你回家对家人说:「我将圣严师父所说的分享给你,你要照着去做:每天要打坐,不可以骂人和生气,还要好好地发愿、回向,更要惭愧、忏悔……」结果自己没有做,专门叫别人做,这就不是分享了。

  
  曾经有一位先生参加禅七之后,很受感动,觉得他的太太非常需要佛法,所以回去之后,老是对他的太太说:「你要去听圣严师父的开示,你要惭愧、忏悔,要感恩我。」后来他的太太来找我抱怨:「我的先生被你教了以后,回去老是教我做这个、做那个,还要感恩他。」

  
  我说:「你的先生做反了,我教他回去分享,是要他自己身体力行,来感动你才对。」所以,分享和发愿一定是自己要用自己的行动、自己的修持、自己的表现,来影响其他的人、分享其他的人。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圣严法师教默照禅  下一篇六祖坛经的思想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