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圣严法师教话头禅 (一)
2013-05-04 12:41:27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836次 评论:0

圣严法师著

 
目录


(自序)让中华禅法鼓宗的教法更完整 


(导读)最精要的话头指南 


第一篇 话头禅法


壹、话头禅的旨趣——金刚王宝剑、断一切烦恼     贰、参话头前的准备和认知     参、进入话头禅法 
 

 
第二篇 象冈话头禅十开示


〈第一天︰晚上(报到日)〉放松、欣赏,体验话头     〈第二天︰上午〉公案与话头的用法     〈第二天:晚上〉《六祖坛经》︰修持一行三昧     〈第三天:上午〉话头的应用与修持     〈第三天:晚上〉《六祖坛经》︰以直心用方法     〈第四天:上午〉禅修的基础     〈第四天:晚上〉《六祖坛经》:定慧一体、定慧同时     〈第五天:上午〉话头的四个层次(一):念话头、问话头     〈第五天:晚上〉《六祖坛经》:自见本性,无有差别     〈第六天:上午〉话头的四个层次(二):参话头、看话头     〈第六天:晚上〉《六祖坛经》: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第七天:上午〉见性即是见空性     〈第七天:晚上〉《六祖坛经》:勤修无念、无相、无住     〈第八天:上午〉修行佛法的次第     〈第八天:晚上〉《六祖坛经》:念念时中,不住一切法     〈第九天:上午〉解行并重,活出佛法     〈第九天:晚上〉《六祖坛经》:见闻觉知,不染万境     〈第十天:上午(圆满日)〉以自身修持感动他人 
 


 
第三篇 〈宗乘七个样子〉讲要


一、第一个样子——道由心悟,不在言传     二、第二个样子——自家宝藏,何假外求     三、第三个样子——常存生死心     四、第四个样子——离文字、语言、分别相     五、第五个样子——但向生死交加处看话头     六、第六个样子——道无不在,触处皆真     七、第七个样子——省力处便是得力处 
 


(自序)


让中华禅法鼓宗的教法更完整

  
  我在二○○四年已出版了《圣严法师教默照禅》,现在,二○○九年初所出版的《圣严法师教话头禅》,此书的出版,对于「中华禅法鼓宗」的禅学教法就比较完整。
  

  一九九八年,我在象冈首度主持了「默照」、「话头」单一法门专修禅七,引领禅众一门深入契理契机。我们除话头禅七外,另外还有禅十、禅十四,甚至在去年(二○○七),我们还在法鼓山上首度举行了话头禅四十九。
  

  而现在这一本《圣严法师教话头禅》,主要是整理我分别于一九九九年、二○○二年,在台湾主持的禅七和禅十四,以及于二○○四、二○○五年在美国象冈话头禅十的禅修开示。
  

  我的书很少请人写序,除了《圣严法师教默照禅》一书曾请杨蓓博士写推荐序,另一的破例,就是《戒律学纲要》,是由竺摩老法师替我写的。而这本书,刚好又是他的徒弟继程法师替我写导读,这可以说是承先启后,也算是一项特色。现在继程法师也是我的弟子,他以弟子的立场来写这篇导读,也无可厚非。这篇导读的可读性高,希望透过它能让更多人接受这本书。
  

圣严
  
  
二○○八年十二月四日


 
(导读)最精要的话头指南
  
  
释继程
  

  听圣严师父的禅修开示,是一种享受;读师父的禅修开示录,也是一种享受。

  
  师父的禅修开示,生动活泼,内容丰富,理路分明;经过师父细心审核,校改整编的开示录,更是如此。因此在听在读的时候,是心灵上的享受。

  
  相信这是禅众们共同的心声。尤其在打禅时,师父每天开示的时段,是禅众们期盼,而也必然在法喜中进行的。

  
  我虽然相当早期就亲近师父,但参加的禅修课程的次数不算多,因此这种心灵享受的机缘,算是少了点,只是每次都是欢喜信受的。

  
  师父在东、西方近四十年的弘法教禅的事业中,所主持的禅修课程,始以话头为主,并持续至今,而默照的禅法则在八十年代初期才引入,也是为了适应西方的一些禅众。如今两种禅法分开进行,都深受禅众喜欢,因皆可得受用。

  
  师父这两种禅法的教学,在打禅时,都会有系统的介绍。而编辑成书,完整的介绍这两种禅法,应是师父的心愿。教导默照禅法的书已出版,而做为师父教禅中心的话头禅法的指南,若不出版,对广大的禅众而言,真是莫大的缺憾。然而大众的福报还是具足的,因为《圣严法师教话头禅》,面世了!
  

  本书正如上面所说的:生动活泼,内容丰富,理路分明,且系统完整。因此在阅读上是享受,学习上是指南,心灵上是营养。

  
  本书由三篇组成:(一)话头禅法,(二)象冈禅十开示,(三)〈宗乘七个样子〉讲记。三篇前呼后应,连贯成片。

  
  第一篇的话头禅法中,把话头的方方面面,都完整的介绍了。在此综合几个要点简介如下:1.话头前方便,以数息、随息、念佛等方法为应用话头之前方便。2.话头六原则,引用憨山大师的「五不一坚定」的六个原则,做为参禅者应注意的心态:不得贪求玄妙,不得将心求悟,不得期求妙果,不可自生疑虑,不得生恐怖心,坚定信心。3.话头的功能:除妄念,破本参,破重关,破牢关,清楚说明用话头的功能与好处。还有话头的悟境,话头之所依(的理论)等等。当然,最重要的是话头四部曲:念话头,问话头,参话头,看话头。此对话头方法的应用及次第,做了系统而清楚的说明,让禅众知道如何进入,如何持续用功,如何破参到如何保任。可说是历代以来话头禅法最精要的教学,也是修行话头禅法者最好的指南。
  

  第一篇已方方面面介绍了话头禅法,第二篇的话头禅十开示,也多方面谈及话头禅法的应用,正可为第一篇做多方面的补充,但内容又非重复的,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效果。尤其禅十开示中每个晚上是以《六祖坛经》的几段经文来讲解,这几段经文为精要部分,与参禅关系密切,如将禅的「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的精华,辅以《坛经》中的一行三昧、直心、见性、不染等重要内容,发挥出来,真正把参禅,包括话头禅的修行所依所行,都清楚而完整的阐述了。
  

  进入第三篇,是话头禅的倡导者大慧宗杲禅师的〈宗乘七个样子〉:1.道由心悟,不在言传。2.自家宝藏,何假外求。3.常存生死心。4.离文字、语言、分别相。5.但向生死交加处看话头。6.道无不在,触处皆真。7.省力处便是得力处。这把参禅的形形色色,优优劣劣,毫无保留地一一揭开,这是禅师何等的苦口婆心啊!而师父的讲要,除了白话解释,更整理出其中的要点,加以分析,让读者能读得更深,把握得更好,对本身在参禅的工夫上,能行持得更好。
  

  常常觉得自己是很幸福的人,因为游心于法海、禅海中,又在师父门下习禅教禅,秉承师父的大愿,要把那么好的佛法,那么妙的禅法介绍、分享予更多更多的人。因此有缘在师父这本禅修开示录书里,将自己的一点心得分享,内心里充满感恩与欢喜。
  

二○○八年十一月三十日怡保般若岩
  
  
第十九届大专静七
 


第一篇 话头禅法
  
  
壹、话头禅的旨趣——金刚王宝剑、断一切烦恼

  
  话头禅的修行,是以一句话头来达成下列目的:第一、话头能治散乱与除昏沉;第二、话头能使我们的心集中、安定;第三、话头能使我们的心统一和入定;第四、话头能使我们开悟。
  
  

一、话头是什么?——「金刚王宝剑」威力惊人

  
  话头又被称为「不死之药」、「甘露」或是「金刚王宝剑」。金刚已是非常坚固,金刚王更是金刚之中最好的,所以金刚王宝剑是宝剑之中最锋利的,能破除一切坚硬的物体,而不被任何东西所破。
  

  金刚王宝剑的作用是「佛来佛斩,魔来魔斩」。此处所说的「佛」,指的是好境界、好现象或好念头;「魔」则是指不好的境界、不好的现象,以及不好的念头。心中有好境界、好现象,要提话头;心中生起杂念、妄想、烦恼、冲突,或是身体出现任何障碍,也要提话头。无论遇到身心、环境的任何状况,都要提起一句话头,斩断所有一切好的和坏的状况。金刚王宝剑不仅能将妄想、杂念一扫而尽,还能摧破烦恼魔、生死魔、五蕴魔或天魔等一切魔障,如此强大的威力,若是不知运用,实在很可惜。
  

  禅宗有一则公案说:文殊菩萨曾经拿着宝剑要追杀释迦牟尼佛。诸位也许会想,菩萨是要^造**了吗?不是!这则公案寓意着众生的愚痴。有些人修行修得相当执着,常常希望能见到、听到佛菩萨的显现,或是能得到神秘经验、感应,这都是一种执着的心态。烦恼是一种执着,贪恋生死是一种执着,将佛菩萨、神秘感应当作冀求的对象,也是一种执着。
  

  文殊菩萨是智慧的象征,「文殊杀佛」是譬喻以智慧宝剑断除一切执着,因此禅宗祖师们才会说:「逢佛杀佛,逢魔杀魔。」将魔和佛一起杀,心中无一丝罣碍,才是真正的不执着,否则无论执着什么,都是一种烦恼心。《维摩经》说:「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众(僧)求。」意即不求佛、不求法、不求僧,智慧才能真正现前,才是真的运用禅法。在临济宗义玄禅师的《临济录》里也说︰「逢着便杀。」这个「着」是执着的着。有人会觉得似乎祖师们的杀心很重,怎么见到什么就杀什么,杀气腾腾满可怕的。其实,这都是要修行者决心放下一切,不执着任何一样东西,真智慧才会现前。
  

  一般人通常会执着哪些东西?一种是执着身体,叫做「身见」,另一种是执着和身体相关的事物,乃至于观念、名位、经验等,所以禅宗的祖师们发明话头,要以话头将所有执着心赶尽杀绝;若是舍不得杀、舍不得赶,将是个烦恼鬼,会为四种魔所困扰,其中,遭受天魔困扰的人,就是因为心中有执着。有些人能放下一切,但却相当执着于自己的修行经验,并且自信满满地认为自己修得很好,这种人虽然信心坚固,慢心却也同样坚固。会执着自己的经验,就是因为没有处理自我的魔障。
  

  话头是金刚王宝剑,这把宝剑是在有散乱心、烦恼心出现的时候用,并且在开悟之前用,开悟之后继续用。为什么开悟之后仍然要用?若是开悟之后执着自己的悟,就成了执迷不悟,所以悟后仍然需要继续用话头,这是「保任」。悟前悟后都能用,所以话头是一种非常好、非常干净俐落,而无一丝牵挂的禅修方法。
  
  

(一)不可思议的话头

  
  所谓「话头」,虚云老和尚解释为:在尚未有这一句话之前是什么?也就是说,参话头目的,是要知道在尚未有语言文字可以表达之前,那是什么,而不是要去解释这句话头。没有语言文字,表示一切语言文字皆无法表达,事实上,此即不可思议。不可思,是无法思考、揣摩;不可议,表示无法以文字表达,不可思不可议即是话头。
  

  不会产生副作用、不会产生想象空间,而且是一句无意义的话,这样的话头是最好的。南北朝时期,禅学大师傅大士形容得相当适切,他说︰「空手把锄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手中是空的,但却抓着锄头,这是无法以常识理解的;又说︰「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不是水在流而是桥在流,这也和常理不相应。像这两句无法以常理来解释的话,即可当成话头。还有其他的话头,譬如「东山水上行」,东边的山在水面上走路;「东山下雨西山湿」,东山在下雨,结果西山是湿的,这些都不合乎常情。
  

  古代中国禅宗最盛行的一句话头是「祖师西来意」。这句话头是问:达摩祖师从西天来到中国,带来了什么?西天是指印度,印度禅法从初祖摩诃迦叶传至二祖阿难,然后代代传承至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而菩提达摩来到中国,成为中国禅宗的初祖。有人说他从印度带来了一部《楞伽经》,但是他没有翻译这部经,只是教人家要用这部经。也有人说他带来的是禅法。何谓禅法?禅法事实上是心法,所以菩提达摩是用他的心,带来不可思议的禅法。既然是不可思议、无法解释,所以「祖师西来意」成为古代最普遍流行的一句话头,而且是当时非常有力量的一句话头。现在的人距离达摩祖师的时代已经很遥远,若是参「祖师西来意」这句话头,大概力量不大,因为许多人都不知道谁是「祖师」。

  
  祖师如何带来禅法?又如何传法给中国禅宗的二祖慧可禅师?其中有一则「断臂求法」的故事:当达摩祖师于嵩山面壁时,慧可禅师来到嵩山向菩提达摩求法。慧可禅师说:「我的心不安,请你替我安一安。」菩提达摩说:「好!将你的心拿出来,我替你安。」慧可禅师马上回过念来寻找自己的心,要拿心给菩提达摩安,但是却遍寻不着,就在慧可禅师说「找不到心」的当下,已经体悟了何谓禅法。如何安心?无心可安就是安心,有心可安永远安不了心。
  

  有心可安是次第禅法,这是一般人通常采用的方法,也就是以数息观、不净观、因缘观、界分别观,或念佛观、慈悲观等种种观法,使妄念逐渐减少,达到安心的目的。事实上,这样的安心并不彻底,只能让心沉淀、安静,似乎感觉没有烦恼了,但遇到重大状况,也就是大瞋、大贪、大问题出现时,心境又会出现烦恼。如同将明矾投入浑浊水中,由于明矾的作用,使浊水里的浑浊物,逐渐结成固体向下沉淀,因此水面上所见到的是清净、透明的,但是沉淀物仍然在水底,若是往水中搅动,沉淀物还是会出现。用话头禅法,不只是将浑浊物沉淀而已,而是从根本解决,将装水的容器一起粉碎,此时才是真正的清清爽爽。如果烦恼再次出现,就再次用话头将其根本粉碎,如此不间断地一直参话头。
  

  另外,用五停心观或四念住观的方法,是让心有着力点可寄托,就能因此从散乱复杂的状态,逐渐成为集中心,然后达到统一心。而修行大乘禅法时,是否也需要经过相同的次第呢?以我的经验来说,有过集中心和统一心的经验是很好的,因为心在比较安定时,参话头容易得力,若是再加上生死心非常迫切,疑情和疑团就更容易形成,否则,若是心里非常混乱,就无法立即将话头使上力。
  

  现在禅宗所用的话头,都是祖师们曾经用过的,那么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发明话头?这要依据这句话头是否有力量、能否持续疑情来判断。就像嘴里吞了一颗内馅非常好吃,但是非常烫的汤圆,又因为内馅太美味了,虽然烫口,却舍不得吐出一样,此时心中只想将汤圆尽快吃完,或让汤圆尽快变凉,不会有其他的杂念。如果自己发明的话头,能够产生这种感受,就可以参;如果这句话头,有时好象会让你产生疑问,却只能维持一下子,力量不强,无法使疑情持续不断,那么这样的话头只是妄念。虽然禅宗所使用的话头也是妄念之一,但却是能触动警觉心、提起道心的一句话,所以可以成为话头。
  
  

(二)常用的四种话头

  
  参任何话头,千万不能和自我中心连在一起,若是参到最后总是围绕着自我,将会成为一个傲慢心、自私心非常强的人。所以如果自己发明了话头,要先去请教师父这句话头能不能参?否则最好还是老老实实地用师父建议的话头。以下是四种禅宗常用的话头:
  
  

1.念佛的是谁?

  
  习惯念佛者在开始参话头之前,可以先念佛,但是念了几句之后,便要提起话头连续地问:「念佛的是谁?」但是当你在问「念佛的是谁?」时,却自我回答:「念佛的是我!」虽然常识上是自己在念佛,但这个「我」是妄想、执着、烦恼的我,不是智慧、清净、无我的「我」,所以这个答案毫无力量,不是正确的。此时该怎么办?还是要立刻提起话头。

  
  若是感觉问「念佛的是谁?」问得很无聊,或是自己已经没有在念佛,所以对于问「念佛的是谁?」觉得奇怪时,可以改念佛号,直到无聊的感觉消失后,才再提起话头。若是又觉得无聊,就再念佛,但是念佛的时间不要太长,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在念佛之后,即提起话头来参。
  

  念佛者参的话头是「念佛的是谁?」。这是因为宋朝之后,许多禅修者也念佛,称为「禅净双修」——以念佛求生净土,以参禅明心见性。明心见性者同样发愿往生净土,而发愿往生净土者也需要明心见性,所以参「念佛的是谁?」。
  
  

2.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是谁?

  
  另外,习惯数息者若是一开始无法马上参话头,也可以先以数息法来放松身心,在数了几次之后,便开始参话头。不一定要等到完全没有妄念才参话头,否则,整个禅修期间可能都只是在数呼吸,而没有机会参话头了。当你清楚知道自己在数呼吸,心念比较平稳时,就可以开始参话头。此时心里也许仍然有杂念、妄想,不过没有关系,要以话头来替代妄想。数息者所参的话头,我的建议是「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是谁?」。
  

  何谓「未出娘胎」?不要自以为:「未出娘胎前我是个鬼、是个灵魂、是中阴身、是第八识……」或是认为需要去修神通,修成神通后,就能知道过去世的自己究竟是谁,或是去问能知三世的算命仙,这些想法都是妄念、是魔。所谓「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是谁?」的意思是「没有生与死的本来面目是谁?」。
  

  何谓「没有生与死」?「出娘胎」是生,有生就有死,死了之后可能又会再出娘胎。「娘胎」指的是什么?人的娘胎是胎,动物的娘胎也是胎,众生在生死之中打滚,即是出娘胎。我们从无始以来就有生命,那么,我们在无始以前是什么?所以,参「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是谁?」,是要参「无始以前还有什么?」、「还没有开始生与死之前是什么?」,若是自问自答:「无始以前是真如、是佛性、是如来藏……」凡是给话头任何答案或名词,都是错的。既然任何答案都是不对的,那还要继续问下去吗?要。用话头将一切执着、妄想、杂念全部打得粉碎,在毫无余地、没有退路的时候,本来面目是什么?像这样问下去,就是在参话头。
  
  

3.拖着死尸走的是谁?

  
  另一句话头是「拖着死尸走的是谁?」。我们这个身体只要一口气上不来,就成为死尸。而当身体正在动的时候,到底是谁在动呢?如果是身体,可是身体常常在变化,如果是心念,心念也常常在变动;也有人说是灵魂、有人说是元神,更有人说是佛教所谓的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或称为神识,但是这都不能解释拖着死尸走的是谁,那么究竟是什么在拖着死尸走?其实问这句话的目的,并不是要问你的神识是什么,或者你一生又一生的业力是什么,而是问拖着这个死尸的本来面目是谁?这与「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是谁?」问的是同样的东西。
  
  

4.什么是无?

  
  若是觉得「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是谁?」或「拖着死尸走的是谁?」句子太长,可以参比较简短的话头,例如「无字公案」的「无」,也就是「什么是无?」。

  
  「无字公案」源自唐朝赵州从谂禅师与弟子的应答。有一天,一位弟子问赵州禅师:「一切众生都有佛性,狗有没有佛性?」赵州禅师只回答一个字:「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而狗也是众生,当然也有佛性,但是赵州禅师却回答「无」,为什么?这个「无」究竟是有佛性还是没有佛性?赵州禅师不再回答,而是要弟子自己去参。其实,赵州禅师所说的「无」,指的是佛性。但是,真的有佛性这样东西吗?没有。这是因为众生执着,为了方便度化众生,所以才权巧方便说有佛性,事实上没有一样东西叫做佛性。「佛来佛斩,魔来魔斩」,执着有佛性,要斩;说「无」就是佛性,也不对,只要有任何回答都是魔,都要斩。
  
  

二、参话头有什么功能?——话头能断一切烦恼

  
  用话头能破除五蕴,连意识也能一扫而空,此时一切杂念妄想都不会生起。

  
  但是这与没有杂念妄想,觉得轻松、快乐和安定的境界不同,后者仍然有想蕴、行蕴、识蕴、受蕴,并不是五蕴皆空的境界。实证五蕴皆空时,即是《心经》所说的,甚深般若波罗蜜出现了;甚深的般若出现,就能离一切执着、烦恼、分别心的苦,这是话头的功能。若是不清楚话头的功能,也不晓得话头的答案是什么,就是处在意识茫茫、醉生梦死之中。
  

  有人说,婴儿不会说话,也不懂思考,是否就是话头的境界?实际上,婴儿不会说话和思考,这是处于一种浑沌状态,不是佛的果位。佛的果位或是已断烦恼而证菩提的境界,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是没有执着,「生其心」是样样分明。心中毫无执着,既无自我烦恼,也无自我的立场,但是该反应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应该如何反应。这不同于婴儿心,也不是赤子之心,婴儿尚未经过学习,所以心智未明,而且婴儿会哭、会贪、会寂寞,因此,若将不会说话、不会思考的婴儿阶段等同于解脱的境界,这是将浑沌、迷暗、愚昧误解为无欲、无我的智慧。
  

  有人自认为平常很少有烦恼或情绪,心十分安定。情绪平稳的人是非常成熟、有修养的人,这样的人是值得信赖的,但是这不等于没有自我中心。情绪平稳与了生脱死无关,因为这样的人仍旧不知道生死心是什么。因为对生死不清楚、一片茫然,所以要用话头产生疑情,疑生死的根本是什么?疑烦恼的根本是什么?帮助自我发现生死是什么?当疑团破裂粉碎,连同执着、烦恼、自我中心也一起粉碎,此时才能体验到真正的自由自在。
  
  

(一)除妄念

  
  话头禅的功能,有着不同的层次,第一层功能是除妄念。当你不断提起话头,提得非常熟练时,杂念、妄想、烦恼会逐渐减少,头脑会愈来愈清楚,甚至一炷香之间没有妄念,都是正念分明地参话头。这是参话头的第一层功能。

  
  当自己知道了什么是妄念减少,或是没有妄念的状态,有助于在日常生活中少一些情绪,这已经是相当有用了,所以,参话头即使没有开悟,对人格、心性和修养都有助益。参话头不是非要开悟不可,但也不是不要开悟,而是不强求开悟。有一位禅众说:「师父,我知道我这一生是不会开悟了。」他已经为自己下定论是不会开悟的,虽然能够诚实地面对自己,但是对自己没有信心,是可怜悯者。

  
  《法华经》中说,大通智胜如来禅坐了几小劫的时间,悟境仍然不现前。他坐了那么长的时间,佛法还不现前,但是他并没有失望,他坚持到最后终于成佛了。有人也许会想:「坐那么长的时间不开悟,还要继续坐吗?」我们用禅法时,是当下接受、直下承当,不去管何时开悟。也许下一念便开悟,也许下一辈子才开悟,都不要管它,即使八辈子、一百辈子不开悟,仍然要继续参话头。只要现在还活着,现在知道要参话头就立刻参,开悟时自然会开悟。在不开悟之前,谁能知道何时会开悟?若是已经为自己贴上标签说:「这一生不会开悟了,等下一生再来吧。」这样很容易生起退心,而且会对自己失去信心。所以,不要想这一生或是这次禅七能否开悟的问题,当下只是用方法、用话头。
  
  

(二)破本参

  
  参话头的第二层功能,是无论悟前悟后,都要抱着一句话头。所谓「抱着一句话头」,即是牢牢地用这句话头,不放弃、不失望、不怀疑,并且持续不断地用它。一直参着的话头称为「本参话头」,「本」是根本和基础。这句话头是从初发心、刚开始参禅时就用起,无论是自己发现的或是师父给的,这句话头一定是触动了你的道心、触动了你的警觉心,让你警觉到原来有自己不知道、不清楚的重要大事,这真是非常糟糕,所以一定要知道这件大事究竟如何,于是对话头产生了疑情。当疑情形成疑团,突然间疑团破了,就叫做「本参破」、「破本参」或是「破初参」。

  
  所谓「破本参」,就像自己被关在闷葫芦里和葫芦一起成长,不曾从葫芦里头出来过,不知道葫芦外的情形究竟是什么。等到有一天葫芦从藤上掉落,摔裂一条缝的同时,你从这条缝中见到了一些亮光,但是不久这条裂缝又密合了,虽然你仍是在葫芦里没有出来,但是已经见到葫芦外的光,这即是「破本参」。
  

  这道光是譬喻佛性或空性。见到光的这一瞬间,是自我中心的烦恼、分别都中断了、脱落了,也就是已经知道了离开自我中心或自我执着的情况。虽然离开的时间不长就又回来了,但是知道葫芦外面是有光的,从此以后,修行的信心会非常坚固,对修行不会起退心,并且对于何谓「烦恼」、何谓「自我」认识得更深。虽然遇到大冲击时,仍然会有烦恼,但是终究会回到方法上,更懂得以方法来处理烦恼,所以破本参非常有用。
  
  

(三)破重关

  
  破本参之后,葫芦缝又会合起来,所以还是要持续参话头,将葫芦缝继续冲开,多次之后,也许裂缝会愈来愈大,或是会在许多地方出现裂缝,这叫做「破重关」。无论是第一层的破本参,或是第二层的破重关,都是用同一句话头。

  
  破本参之前叫做「参话头」,破本参之后叫做「看话头」。虽然是参同样一句话头,但是心态转变了。什么是转变后的心态?就是知道烦恼是什么,但是因为仍然有烦恼,所以要继续参「如果完全没有烦恼的时候,是什么情况?」、「如果达到和佛完全一样的境界时,又是如何?」疑团会一个个出现,所以要继续用这句话头达到最终目的。因此,有祖师说,大悟多少次,小悟多少次。
  
  

(四)破牢关

  
  大悟就像将整块冰一敲为二,小悟就像分裂开许多冰块,再一块块地锤碎。因为冰块若是不持续锤碎,一旦遇到冷空气,这些敲碎的冰块又会融合在一起。持续地锤,锤到没有任何冰块存在为止,也就是重关一重一重地破,破到最后叫做「破牢关」。「牢」是生死的牢狱,牢关是生死关,破牢关就是出离生死、出离三界,从此之后,心不再受到三界所有烦恼的束缚。所以,话头是非常有用的,能够一直用到出三界。

  
  所谓「出三界」,相当于天台宗别教的菩萨层次。天台宗判教,分成「藏、通、别、圆」四教,每一教的佛、菩萨,层次都不一样。以别教的菩萨而言,从初地菩萨开始即出三界,称为「法身大士」,但是也有人认为,八地菩萨才是真正出三界。修行禅法的人不管这些,只要自己仍然有杂念、妄想、情绪和烦恼,就用话头;无论自己是大悟、小悟,或是没有悟,都是不断地、不断地用话头。

  
  小乘认为了生死一定要证阿罗汉,而禅宗所谓的「生死心破」,是除烦恼,但是除烦恼不等于永远断除,因为悟后烦恼、分别心的残根仍在,明心见性不等于已经成了彻底的、究竟的、圆满的佛。明心见性所见的是理性佛而不是究竟佛,但是见到了理性佛,就能使修行的信心不退,会继续修行下去。
 


贰、参话头前的准备和认知

  
  修行话头禅时,无论参哪一句话头,脑海里出现的任何答案,都是自己的妄想,是从潜意识产生的,即使出现了上千、上万个答案,都不是正确的答案,因为参话头不是自己给话头答案,也不是自己问自己,而是问那句话头,要那句话头给你答案。只有无法以思想、语言、文字表达,而且能破无明、除执着的,才是真正的答案,所以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开悟了,因为开悟不是这个样子。
  

  在修行的过程之中,不要老揣摩着什么是开悟,揣摩开悟永远无法开悟,要老老实实不断地用话头。既然没有答案,还要不要继续参?要。这是修行的工夫。工夫到了,有没有答案不是问题,也许有答案,也许根本没有答案,但是修行的工夫却熟练了。
  
  

一、基本认识

  
  话头只是方法,不是道理,也不是要写文章或辩论,所以不要去分析、解释、研究话头。对话头进行思考、分析,会造成头部发热、发胀、疼痛,身上的血、气容易往头顶冲,这时可能会产生两种状况:一种是变得神经质,另一种是头痛。参话头时,千万不要思考,身心不要紧张,而是轻松,清楚知道自己在不断地参话头,并以话头来粉碎杂念妄想,使杂念妄想无力且无处可藏,此时头脑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在问、在参话头。
  

  虽然是要话头给答案,但若是一边参话头一边想:「话头怎么不给我答案?话头啊!我已经很急,等了几天,怎么还不给我答案?话头啊!没剩几天了,我还没有得到答案,话头啊!你要给我答案。」这种心态也不正确。有些人因为了解了出现任何答案都是错的,所以觉得问话头很无聊、没有味道,于是放下话头休息,享受打坐的清净安稳,只求心中无杂念。这样的打坐只能感受一份粗浅的轻安,不会有更深的体验,更不可能开悟、明心见性。
  

  禅宗形容这种状态为「黑山鬼窟」,「黑山」意即没有光明,「鬼窟」则是鬼住的洞窟。这虽然有助于安定身心,但是与大乘禅法不相应,特别是与话头禅不相应。话头虽然不会直接给答案,但能使你得到「无」的答案,也就是《金刚经》所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以及「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里所指的「如来」,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如来,《金刚经》说得很清楚,若有三十二相即是如来,那么转轮圣王也具备三十二相,但转轮圣王也是如来吗?不是。不着相,才能真正见到如来。
  

  寿者相是时间相,众生相是空间相。在空间之中你我对立,有你就有我,有我才有你,多数的「你」就变成众生相。为什么有众生相?因为有我相,破我相之后,便能破人相、众生相以及寿者相。但是众生因为所有相都没有破,大事未明、生死心未了,所以需要参话头。
  
  

(一)憨山大师的六个原则

  
  明朝末年憨山大师曾经提出了参话头的六个原则,不仅对当时来说很有用,现在对我们而言,仍然非常有用,即使在未来也同样是有用的,并且对任何人都有用。现在将六个原则逐一说明如下:
  
  

1.不得贪求玄妙

  
  「玄」表示难懂的。「玄妙」有两方面的解释:一是理论上的玄妙,譬如哲学问题或者宇宙人生道理,是需要经过思考的;另一种解释是宗教体验上的玄妙,指的是神通感应与身心变化。

  
  许多人认为修定或参禅者,一定拥有「五通」的能力——天眼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天耳通,或是在打坐过程中可能发生一些神奇的异象。曾经有位禅师离开大众独自精进修行,住在距离寺院有一段路程的小寮房里,但仍然随众过堂吃饭。后来有一段时间,大众没有看见禅师来过堂,还以为他入定了。当这位禅师再次出现时,方丈和尚问他:「为什么你有一段期间没来过堂?」
  

  禅师回答:「有一位天人,自称被我的修行所感动,所以天天为我送饮食,因此没有随众过堂。」
  

  方丈和尚听完之后,立即诃斥禅师说:「我原以为你是个人,原来你是个鬼啊!你怎么和鬼打交道,人不做,却要做鬼去了。不要作怪!」
  

  禅师一听,心中有所省悟地说:「我知道了!」于是回到寮房精进修行,此时,禅师断除心中一切期待和祈求,打坐就是打坐,用话头就是用话头,从此以后,天人就不再出现了。
  

  相传浙江天童寺名称的由来,是曾经有一位禅师在打坐时,感应一位青衣童子每天为他送供养,禅师于是问童子是谁,童子说自己是太白金星,只是显现的是童子相。因为这个传说,所以才被称为天童寺。类似这些经历,都可称为玄妙。但是,请不要贪着修行期间发生的神秘经验或奇异现象,贪着玄妙等于是和鬼打交道,请千万要谨记在心。另外,也不要搬弄哲学或玄妙的理论,这些理论虽能愈谈愈妙、愈神奇、愈深奥,但只是一种理论的思辨法,完全与禅法不相应。思辨或许有助于增长常识的知见,但是对于明心见性却毫无帮助。
  
  

2.不得将心待悟

  
  不得将心待悟,是指不可有期待开悟的念头。许多人认为修行禅法是为了开悟,为什么不能期待开悟呢?因为如果你每次打坐,便期待着要开悟,久而久之,精神上可能会出现问题。虽然疑情的产生,是等待话头给答案,想要知道答案究竟是什么,但是因为仍然不知道答案,所以心中会有一种闷的感觉。制造疑情的期待与开悟的等待不同,只要有了等待开悟的心,就已经无法专注在话头的方法上了。
  

  有一次禅七,我看见一位禅众方法用得非常绵密,连续坐了几支香都没有起坐,我想知道他的状况,于是拿香板打他一下,这位禅众被打之后,非常生气地对我说:「师父!我差不多快要开悟,你怎么把我的悟打散了!」我问他怎样地快要开悟?他说自己的心已经非常安定,心中只有一句话头一直问下去,愈问愈深,感觉非常好,结果被我香板一打,将他的悟打掉了,心乱了,禅七也泡汤了,因此非常生气。

  
  其实我打他是为了试验他,被打了香板之后,若他的回应是笑一笑,表示这是好的,有道理,但他的回应却是非常生气,这还算是有禅定工夫吗?他是应该挨打的,因为他躲进了无事窟里,心在无事窟里不断地钻,愈钻愈深,他是在追求、等待着准备开悟。因为有强烈期待要开悟的心,所以他能坐得不错,假如他没有热切追求开悟的心,可能无法坐得那么久。能够几炷香不起坐,表示腿功不错,但是被香板一打,让他的烦恼无明全部显露,因此他的工夫是在于执着,若是他有《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心态,就不致于发脾气了。

  
  真正的大乘禅法,不是钻进无事窟享受一份宁静和安逸,也不是一直往下钻,而是非常清楚明白自己正在用方法,心中不受任何状况的影响。

  
  禅七共修时,可能会有各种状况发生,也许有人大哭大笑,也许有人大吼大叫,出现这些状况都是正常的。不明所以的人,会担心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事,其实听到或见到这些现象,要文风不动,并且告诉自己:「天下所有的事各就各位,与自己无关,当下就是一句话头。」即使当下有人开枪扫射,也不必惊慌,你不是正在参「什么是无」吗?你在参「无」,就算被击中了,在临终之时终于体验到「什么是无?」不是很好吗?当然,你不需要担心,事实上,这种事情是不会在禅堂里发生的。

  
  修行时有将心待悟的念头,一定会有麻烦,容易走入歧途。因为将心待悟,会将许多存在于潜意识中,自认为是悟境的境界浮现出来,任何千奇百怪的境界,都会从自心产生,此时,你可能会认为自己就要开悟了,但事实上不是开悟,而是发生精神问题了。所以,用将心待悟的心态参话头,可能会发生两种情况:一是无法深入用功,因为你的心总是在期待、揣摩开悟,其实这是在打妄想;另一种是可能发生精神异常,将一些从潜意识中产生的境界,误认为是悟境现前。

  
  悟,有五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统一境,是身心的统一;第二个层次是光音境,听到无限的音声、见到无限的光;第三个层次是聪明境,譬如能闻一知十、下笔有如神助、出口成章,或是所做的判断十分准确,此时会认为自己已经开悟了;第四个层次是悟境现前,自己觉得洒脱自在,心中无丝毫罣碍,无任何烦恼现前,身心轻安而无负担,觉得自己是开悟了,但这是真的开悟吗?其实这是轻安境,而不是真正的悟境;第五个层次是开悟境,此时感觉虚空粉碎,大地落沉,这才是真正的开悟。

  
  有人害怕「虚空粉碎,大地落沉」之后,自己就会消失,事实上,只要有了害怕的心,是永远无法开悟的。「虚空粉碎,大地落沉」是形容「自我」已经不存在,无内外之分,也无空有之别,此时是真正的开悟。悟的五个层次,不一定是循序渐进地从第一个层次到第五个层次,有些人刚开始修行,便能直接进入「虚空粉碎、大地落沉」的层次,这是属于顿悟了。
  
  

3.不得期求妙果

  
  期求妙果和将心待悟有关,因为开悟之后就是证得果位。一般外道会自称证果来惑众,以自己修行上的一些身心反应和经验,自认为已经证得某种果位。事实上,中国历史上许多大彻大悟的禅师,不会自称证了什么果位,许多宗派的创始者也不会说自己是某种果位,或是已经超凡入圣,真正的修行者是不期待、不承认,也不会去宣传自己证得果位,而是非常强调不执着与无烦恼。

  
  在释迦牟尼佛时代,证得果位好象非常容易,证初果、二果、三果的人不计其数,证阿罗汉果的人也很多。释尊的十大弟子是大阿罗汉,另外还有五百大阿罗汉,而在《阿弥陀经》里则有「千二百五十人俱」,这些也都是阿罗汉。因为是佛的时代,所以证得果位的人相当多,但是佛涅槃以后,就不曾见到有这么多人证得阿罗汉果了。特别是大乘佛法,不强调也不重视证得什么果位,而是以菩提心与出离心为第一,若是祈求证得妙果,终究会导致负面的影响。
  
  

4.不可自生疑虑

  
  不可自生疑虑,是不怀疑自己、不怀疑方法,也不怀疑老师和佛法僧三宝。怀疑自己等于是怀疑三宝——怀疑自己能否用上方法,或怀疑自己是否该修行,这都已经离开了佛法。佛说一切众生都有成佛的可能,端视自己愿不愿意修行,愿不愿意承认或接受成佛的信心,只要能发起成佛的信心,终究一定会成佛,这是不容置疑的。

  
  也许有人觉得禅宗说不可以怀疑,又说参话头需要有疑情和疑团,这岂不是相互矛盾?其实并不矛盾。禅宗所说的不要有疑虑,是指不怀疑自己能不能修行或该不该修行、不怀疑佛法所说、不怀疑正在指导你修行的老师,以及所指导的方法正不正确。要怀疑的是这位老师所指导的佛法观念,若是违背三法印的原则,那你就要赶紧离开他,因为这位老师不具备正信和正知正见;如果他所指导的观念,没有违背三法印的原则,那么这位老师即是可以信赖的。疑心生暗鬼,只要有怀疑心,便会失去信心,也就因此无法提起用功的心了。

  
  而建立坚固的信心,也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仰信、第二个层次是解信、第三个层次是证信。

  
  证是实证,是自己已经体验到了;解信是指所说的道理与三法印相应;仰信则是虽然你不知道或不认识,但是因为许多人都说佛法好,或是说某位老师是具备正知见的善知识,所以你也接受了。
  
  

5.不得生恐怖心

  
  参话头禅的第五个原则,是不得生恐怖心。《心经》中提到「无罣碍故,无有恐怖」,之所以会产生恐怖心,一种可能是对现在缺乏安全感,另一种可能是对未来失去方向感。现在没有安全感,是因为害怕不知何时会遭受伤害、冤枉,或遭他人占便宜,为了求得安全保障,有人是以金钱来保障自身安全,譬如出门要买旅行保险、为房子买火险,或是为生命保寿险……各式各样的保险都买。但是,保险公司真的能保障房子不失火、保障飞机不失事、保障你长命百岁吗?事实上,这些保险只是保障了亲人,当自己出事或死亡时,让家属获得保险赔偿。所以,缺少安全感而担心害怕是没有用的。也有些人患了重病,恐惧死亡的来临,但是听过佛法的开示后,他们就不怕了。当恐惧心消失时,反而可能活得长久一些。

  
  有些恐惧心是在独自打坐时产生,尤其是晚上想起只有自己一个人在打坐,就有恐惧感,觉得门窗或天花板似乎都会发出声音,担心是否妖魔鬼怪即将出现等,因为心中恐惧而无法继续打坐。当你心中产生恐惧时,不妨告诉自己:「无论任何东西出现,都欢迎一起来打坐。」只要这样想,就不会那么害怕了。
  

  我有一位出家弟子,多年前在法鼓山预定地上,一间窄小的老房子里独自打坐,刚开始的前几天晚上,无论是打坐或睡觉,都能清楚听到天花板上传出声音,像是有人在拖拉沉重的物体。老房子的天花板很薄,他担心有重物掉下来,于是愈听愈害怕,但是开灯查看,又不见有任何状况,可是一关灯继续打坐,就又会听到同样的声音。后来,他对着发出声音的地方说:「嘿!我不怕你了,你要怎么样都可以。我现在要打坐,你干脆当我的护法好了。」说完之后,从此再也没有听到声音了。
  

  另外,有些人的恐惧,是来自身体所产生的反应,譬如打坐时害怕腿痛、腿麻,担心双腿会因此而无法行走;有人打坐时只要一闭上眼睛,便感觉像是掉进无底深渊一样,一直往下沉,好象要掉入地狱了,因而惊叫、喊救命;有人则是害怕自己会像火箭一样冲上屋顶,这都是因为出现反常的身心体验,所造成的恐惧。无论是何种原因,只要有一丝恐惧心出现,就无法继续打坐了。事实上,会产生恐惧心是与自己有关,其实只要不恐惧,自己感到害怕的境界就会消失;愈是恐惧的话,恐怖的境界会愈多。一个禅修者是忌讳有恐惧心的。
  

  还有一种恐惧心的状态:我有一位弟子在禅七期间非常用功,方法用得相当得力,可是在禅七的第五天,他突然说不再打坐了,我问他原因,他说:「因为我怕自己坐得这么好,继续坐下去会开悟。」我问他:「为什么怕开悟?」他说:「师父,不瞒你说,我的女朋友还在等着我,如果我一开悟,就会不要女朋友了。因为开了悟的人,是什么都不要了的,这样我会对不起我的女朋友,所以我不敢开悟。」竟然会有这种人!期待开悟的心是有问题的;害怕开悟的心是恐惧心,也是有问题。其实开悟之后,仍然是过着一般人的生活,已经有亲属配偶的人,只要将配偶视为同修的菩萨就行了,有什么好恐惧的?
  
  

6.坚定的信心

  
  坚定的信心,是坚信自己一定能成佛,并且坚信自己必须修行,所以要珍惜修行的机缘。有首偈子写到「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意指人身是十分难得的,此生已经得到人身,若是不知道珍惜地用今生的色身来修行,要等到哪一生才能再获得可以修行的人身呢?

  
  有个观念害人匪浅,就是在一些民间故事情节中,常常看见江洋大盗都会说:「死没什么好怕的,砍头碗大一个疤,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是相信有来生,事实上,说这种话的人不仅不懂因果,也不知道人身的难能可贵。在六道众生之中,只有人的身体能做为修行工具,称为「道器」。既然此生已经得到人身,已经听闻佛法,当然要好好地运用人身来修学佛法。一定要相信此生若不珍惜修行佛法的机缘,一旦错过当下这一生,将会万劫不复。若说想要等到来生再修行,但是你能够保证自己下一生仍然生而为人吗?

  
  我常劝勉禅修中的人不要怕腿痛,不要觉得腿痛很不是滋味,而应该感恩自己现在有两条腿能够盘腿修行,若是成了四条腿、八条腿的众生时,便失去打坐的机缘了。也有人担心腿如此的疼痛,打完禅七后是否还能行走?若是有这样的念头,那么此身就已经算是荒废了。禅七期间都无法念念分明、时时用方法,不顾一切地将全部生命投入,当你离开了禅七道场,还能有精进的机会吗?唯有在禅七中努力练习克服种种困难,在你回到日常生活中,遇到种种境界现前时,就不至于仓皇失措,也会比较容易调整自心了。所以,一定要全心投入用方法,不浪费每一秒钟;只要你一分一秒打了妄想,生命就少了一口呼吸、就流失了一段时间。
  

  但是有人误解「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的意思,以为此生一定要证得阿罗汉果,若是无法证果,便对修行失去了信心。这种心态也是错误的。此生能解脱生死,当然最好,即使无法解脱生死,只要心念转变,愿心和信心坚固,这也就是得「度」了。
  

  坚固的信心,一定是从修行的体验中获得,若是在一炷香的时间里都无法静下心来,修行的信心是不容易产生的,那你再次参加精进禅修的可能性就不大了;又因为对自己失去信心,只觉得打禅七是受罪,于是便认为只有傻瓜才会去受罪了。所以若是不知道要努力用功,就会断了自己的善根和修行的因缘。如果无法提起信心,心中烦躁时,只要生起惭愧心,以忏悔心痛切地拜佛忏悔,心就能逐渐安定了。
  
  

(二)话头的层次

  
  话头方法的使用因人而异,并非一成不变。话头禅也有次第,虽然禅宗说顿悟,但是修行时是渐修而顿悟的,虽有顿修顿悟的人,却非常少见。所谓顿修顿悟,是指不需要经过长时间修行,只要听到一句话,或接触某种状况之后,所有烦恼立即脱落,这就是顿悟。在释迦牟尼佛时期,称顿悟者为「慧解脱阿罗汉」,表示他们见到佛时,只是听到佛对他说一句话:「善来!比丘。」就立即证得阿罗汉果了,于是又称「善来比丘」。

  
  佛涅槃之后,还有没有这样的人呢?有。佛经记载,在无佛之世,有一种人不需要听闻佛法,而是自己透过观察,接触到某种事物或状态,突然之间开悟,这样的人称为「独觉」或「缘觉」。但是有佛法时,这种状况发生的可能性不大,甚至根本不会发生。在中国禅宗史上也有顿悟者,就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

  
  当六祖惠能还是居士时,偶尔听一位居士诵《金刚经》,当他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经文时,立即开悟了。像六祖惠能这样没有人为其解说,只是听闻佛经就开悟的,实在是少之又少。

  
  渐修顿悟是正常的,因为渐修,所以参话头也有次第,也有层次。参话头有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念话头」,第二个层次是「问话头」,第三个层次是「参话头」,第四个层次是「看话头」。虽然古代的祖师没有提出念话头的说法,但是有这样的事实,所以我将它提出来。我所讲「念话头」的意思,是指参话头,却还没有疑情生起,此时的状况等于是在念话头,也就是念一句话头。念话头能取代、化解杂念和妄想,使你当下有所寄托,进而清楚地知道此刻自己是在念话头。
  
  

1.念话头

  
  在什么状况下需要念话头?当杂念、妄想很多,心非常散乱时,持续地念话头,能产生如同持咒的功能,心会逐渐安定。持咒能入定也能开悟,但是念话头与持咒不同的是,持咒是不断地持,话头则是念了一段时间,心逐渐平静之后,自己会对所念的话头产生疑问,譬如参「念佛的是谁?」时,话头念得妄想愈来愈少之后,会产生疑问,想要知道念佛的究竟是谁?有疑问心产生,才是问话头的层次。
  
  

2.问话头

  
  虽然已经有疑问心产生,可能仍然有妄念出现而将话头打断,所以必须持续不断、绵绵密密地继续问话头。若是问话头问得毫无间断,则是进入了参话头的层次。
  
  

3.参话头

  
  参话头是进入大疑情,想要知道究竟是什么?所以,参话头是连绵不绝地一句接着一句,如泉水般源源不绝地涌出。此时不再注意身上的痛、痒、麻等感受,也不会注意环境中有什么事,而是进入了话头的疑情中。此时自己的身体是一句话头,整个生命是一句话头,全宇宙都是一句话头,铺天盖地就是一句话头,即使鸟叫声也是一句话头,话头涵盖了所有的一切。
  

  古代禅师们经常说:「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疑与悟到底有什么关系?
  

  疑情不是怀疑,而是绝对相信自己和诸佛完全一样,只因为自己有烦恼,智慧心尚未出现,不清楚自己的佛心、佛性是什么。因此,参话头起疑情,实际上是要问自己和诸佛完全相同的佛心和佛性是什么?尚未明白、清楚之前,称为「大事未明」。所谓「大事」,指的是生死大事。为什么生死是非常重要的大事?因为人不仅被烦恼的生生灭灭所困扰,还要受生死流转的果报,亦即未悟之前是随业受报,而随业受报就是因为生死未了、大事未明,只有悟后才能自主生死。

  
  因为「生死未了,大事未明,如丧考妣」,所以心情非常沉重,很希望知道答案,此时要抓住话头,连绵不绝、持续不断地问下去,让「大事未明」的疑情逐渐形成疑团。疑情是自己制造的,疑团则像是被疑情包围,自己在疑情之中而不是在制造疑情。此时,自己本身只有疑情,头脑不会思考其他的事物,既无时间感,也无空间感。

  
  进入疑团时不一定有话头要问,而是感觉被疑情团团笼罩,有一种非常闷的感受。闷什么?就是非常想要知道答案。禅宗形容在疑团的状况下,如同置身于一只从未剖开的闷葫芦里。在马来西亚槟城有一位竺摩法师,他画的画非常好,字也写得很好。他曾经送我一幅画,画中有几只葫芦,葫芦上画了几只虫,这几只虫看起来不知道在找什么,旁有题字——「打开闷葫芦」。竺摩法师知道我在指导禅坐,于是送我这幅画。这幅画很有意思,深具禅意,画中的几只虫犹如参禅的修行者,想要打开葫芦。「打开闷葫芦」的主题,便点出了参话头的人,要将自己的闷葫芦打开,闷葫芦未开之前是在疑团之中,打开后就是开悟了。

  
  参话头一定要有疑情,从疑情形成疑团之后,自己就像在一只闷葫芦里,希望那只葫芦能爆炸并且粉碎,因为闷葫芦粉碎后,便能见到自己的本性,这叫做「明心见性」。也可能没有经过疑团粉碎的阶段而明心见性,但若是经过从疑情到疑团粉碎的过程,明心见性的力量就会相当强。「明心」是智慧心现前,「见性」是见到空性。有智慧,所以能断烦恼,烦恼断除,所以能见到空性。参话头开悟之后,就会进入看话头的层次。
  
  

4.看话头

  
  禅宗所说的悟,不等于开悟之后,从此不再有任何心理上的问题,而是指一种见到空性和智慧现前的经验。因为自我习气和烦恼的根尚未断除,仍然需要继续用话头。一句话头一直参下去,看住话头,保持开悟时明心见性的状态,不断地保持它、保养它和增长它,如同种下一盆花之后,需要每日照顾,为它浇水、施肥及给予日照。悟后需要持续看话头的保任功夫,即是为了照顾明心见性后的心性,不再被烦恼所困扰与污染。
  
  

二、态度

  
  有人或许会觉得话头虽然是非常锐利的金刚王宝剑,能够破一切执、破一切魔,但是参话头参了半天没有答案,而且有答案出现都是错的,那么,还要继续参下去吗?

  
  禅宗祖师以「蚊子叮铁牛」的譬喻,来说明参话头应该抱持的精神:蚊子叮咬人畜是为了吸血,若叮咬的是铁牛,那就无血可吸,这实际上是形容参话头要学习蚊子叮着铁牛不放弃的精神,在同一个位置上不断地叮着,不变换位置地一直叮下去。最后牛消失了,蚊子本身也消失了,再也没有想要叮什么,但是牛还在不在?在,只是对蚊子而言已经不需要了,因为叮到最后,蚊子自己死了。这是譬喻参话头要破除一切执着,所以盯住一句话头一直参下去,参到最后,话头仍然是话头,但是自我不见了,而这才是参话头的目的。
  
  

(一)初发心的态度

  
  无论是老参或新学,每次禅七一定要抱持初发心的态度来练习方法。所谓「初发心」,是让自己像刚开始修行一样,不管以往修行程度的好坏,最重要的是,从现在开始的每一个念头、每一段时间都要用方法。禅修固然非常重视打坐姿势和方法,但是,不是打坐时算不算修行呢?算,从禅七报到开始,一进入禅堂的环境后,就必须时时刻刻、分分秒秒照顾方法,而这个方法就是话头。
  

  以初发心的态度练习方法,不断地告诉自己每一次都是新的开始,都是第一次,否则会经常和自己比较,比较昨日与今日的状况,比较刚才与现在的差异;对于不好的状况,感到沮丧或后悔,对于好的状况,则起贪着或怀念,这都是将自己放在过去,而忘了现在正在用方法,老是在妄想之中患得患失,浪费时间。唯有不断提醒自己每个念头、每一炷香都是新的开始,不与之前比较,不判断自己现在是进步或退步,回到初发心,只要现在用方法用得很安定、很清楚。所以,初发心的修行态度非常重要。
  

  刚进入禅修期间,特别是精进禅七,身心状况可能尚未适应、习惯,无法立即进入方法,心可能还在禅七道场之外,还未收回来,容易产生妄想,所以可能在禅七的前几日仍然无法安心,因为方法用不上而六神无主。这只是平时缺少训练,要对自己有耐心,不要因为身心调适的问题,即认定自己不适合修行。打起精神来,不要对自己失望,也不要怀疑方法,而且告诉自己:「我需要用方法,我需要修行!」
  

  修行是一种逐步纠正、调整自己身心状态的训练,所以训练时大多是痛苦、勉强的,若是身体感觉不习惯时,要用方法;观念上不熟悉时,也要用方法,必须坚持自己现在所做是对的、是需要的,没有人能勉强自己,将身心安住在修行的环境和方法上。唯有自我努力,心才能逐渐安定,方法才会熟练。如同穿新鞋,很少有新鞋一开始穿就是舒服的,大多数都需要穿几天之后才能适应,修行也是一样,因为没有经常练习方法,才会感到不习惯,所以要勉励自己去熟练方法。
  
  

(二)活在当下,全部身心用话头

  
  禅修的基本原则,是从当下一念着力用功。当下即是现在,而所谓「当下一念」,是现在用方法的这个念头。现在诸位正在用的方法是话头,因此无论你做什么、置身何处,身心都要在话头上,这即是当下。如果你东张西望、左顾右盼,或是思前想后,回忆刚才用功是否得力?是否有妄念?方法是对是错?……而这些都已经成为过去,所以只要有一念离开话头,那你就不是在当下。
  

  听到风声、流水声、走路声,或是见到有人在周围时,只要清楚地见到就见到,听到就听到,但是不管它,不需要装作没见到或没听到,否则又是在胡思乱想。有任何身心状况,无论知道与否,都不需要去注意和在意,即使当下房屋倒塌,仍然要继续参话头。在禅修期间,有监香法师、居士,以及外护义工的护持,不需要担心房子会不会塌下来、身体状况如何。除非是用功不得力,或用功用错了,否则,身体是很平安、很安全的,你只管用方法就好了。
  

  踏踏实实用话头的时候,自己的全部生命就是一句话头,当下的「我」是不存在的,若当下还有一个「我」,这就是杂念。
  

  什么是「用全部生命参话头」?就是不注意身心状况、不管环境状况,将自己专注地、一心一意地参话头,每个当下都只是一句话头。若是参话头时,听到外面有声音,你开始想:「刚才那只鸟是什么鸟?什么是无?……这只鸟还在叫,什么是无?……这只鸟飞远一点了,什么是无?」像这样一边参话头,一边掺杂了许多问题、杂念和妄想,都不是以全部的生命参话头。将全部身心投入话头,是每一个当下、是用功的着力点,也是「不思善、不思恶」。
  

  在《六祖坛经》里,内文有三处教我们如何「不思善、不思恶」。所谓「不思善、不思恶」,是要我们不思前想后,不攀缘自我的身心现象,以及外在的环境,不分别一切现象、状况的好或坏,于此同时,什么是本来面目?所以「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是谁?」这句话头,是从「不思善、不思恶」衍生而来的。但是,想知道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为何,只有不思善、不思恶是不足的,还要在不思善、不思恶之时,参什么是自己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这就是在当下,也是禅宗参话头的根源。
  

  其实参话头没什么可怕的,「魔来魔斩,佛来佛斩」,不贪着、不追求身心的任何好状况,也不害怕坏状况,既来之则安之,将全部身心及生命都用在话头上。所谓「投入全部的生命」,并非要你咬牙切齿、浑身绷紧地拚命,而是不管身体所发生的状况,也不注意心里有什么杂念,只是单纯地参话头。不懂放松身心而参话头,可能会出现精神上的问题,所以在参话头之前,必须将身心全都好好放松。
  
  

(三)提起话头就是修行

  
  何谓修行?修行是修正偏差,修理不正确、有问题的部分,犹如会摇晃的桌椅,可能是少了一只脚,或是缺了一根钉子,所以需要修理。一般人的心多数是杂乱的、散漫的,通常是想法偏差、方法不正确,所以需要修正观念和方法。将偏差逐渐地修正,将不正确的转成正确,将不习惯的养成习惯,就是修行。所以,当你发觉问了几句话头,心却不在当下,是不是要对自己捶胸顿足?不是,只要发觉心不在话头上,而是在打妄想时,就立刻提话头,让心回到当下。若是哀哀戚戚地感叹自己业障重、烦恼重、妄想多、身体差,怎么老是不在当下而在浪费时间的话,这是遇到了魔境,只要快刀斩乱麻,马上提起话头,妄念便会消失,然后继续参话头。

  
  头脑里妄想纷飞是正常的,不可能完全没有杂念,但是一有杂念,要立即提起金刚王宝剑,将它斩断,这就是当下,也是在修行。若是一炷香的多数时间都在做白日梦,于是下一炷香就想:「算了!自己大概不是修行的料,等下一次准备好再来。」或是想:「自己这一辈子,大概不是修行的料,等下辈子修好再来吧!」这些心态都不对。现在当下你正有修行的机会,虽然一炷香可能只参了三句话头,其他时间都在打妄想,但是发觉有妄想,不要懊恼,赶快提起话头即是修行。

  
  如果身体有些痛、痒的感觉,不要管它,只要没有痛到冒冷汗的地步,是没有关系的,仍然可以继续用方法;身上有了一点小毛病,不要在意它,不要太溺爱身体,若是非常在乎自己有一点不舒服,有一点头痛或脚痛、背痛、身上发痒……等,会让心不安,那你就不在当下。当下,一定是在用方法的当下,离开方法即是妄念。

  
  刚开始一定是在练习阶段,不断练习即是修行。你若是不在当下,就不是在修行,但是发觉自己不在当下之时,立即提起话头用方法,那就又回到了当下,又是在修行了。
  
  

(四)心念随时随地安住于方法

  
  有许多修行者其实不清楚、也不承认自己有许多妄想和欲望,反而认为这是自己的抱负、自己的悲愿宏志,因为欲望和悲愿难以分辨。
  

  有人问我:「法师,您的生涯规画是什么?」我说:「我的生涯规画,是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他又说:「这种生活多无聊啊!每天都在撞钟。」我反问他:「每天都要吃饭、上厕所,也会无聊吗?」人生的过程要踏踏实实地走,在什么位置就做什么事。因此,我只要将和尚的角色扮演好,凡是和尚能做的、应做的,和尚能说的、应说的,和尚能想的、应想的,都尽力而为,这就是我的生涯规画。若是我的所做、所说、所想,都不是和尚应该说的、做的、想的,那就违背了我的生涯规画。也有人问我:「师父,您希望法鼓山变成什么样子?」我说这一切都是因缘,因缘好,法鼓山会办得非常好;若是因缘不成熟,我无法预知会变得如何,我只是随着因缘,走往自己的方向。

  
  世间事是无常的,能掌握的只有现在,所以需要不断地以初发心把握现在,脚踏实地做好现在能做的。对于未来可以计画,但计画要考量现实状况,若是不切实际或当下没有因缘实现,便不去想它,如此就能少烦、少恼、少痛苦,这即是懂得运用佛法。否则,总是在幻想、妄想、欲望之中生存,痛苦不已,却自以为是大悲愿无法实现,而抑郁终生,这不是真正的佛法。佛法是让我们明了一切都在因缘之中,但不表示等于束手待毙,因为因缘包含主观和客观两种条件,无论主、客观条件都是可以改变的,只是改变的幅度有大有小。

  
  参话头时,当下要把握的,是随时随地将心安住在话头的方法上,抱着一句话头不断地参。不要自己给答案,而是向这句话头找答案。因为不需要思考,只是持续地问下去,所以是非常轻松的。如果心处于混乱、散乱的状况,便回到数息或念佛,等心比较安定,不那么浮躁时,就可以开始参话头。

  
  从此刻开始,便要下定决心好好用方法。生命很有限,一定要珍惜,所以要随时随地保持心念处于修行的状态,也就是随时随地参话头。吃饭、走路、睡觉,心系在话头上,话头不离心、不离念,如此用功,一定能有很大的收获。

  
  佛经里有个寓言故事是说,有位国王想要试验看看,人在面临死亡边缘时的心力如何,恰巧有一名死囚即将处决,国王因此告诉死囚,若是能够通过考验,将有机会免除死刑。死囚为了保住性命,所以答应愿意尝试这项考验。于是,国王交给死囚一个装满油的钵,要他捧着油钵通过一条很长的路,过程中若是有一滴油漏出来的话,当场就立刻执行死刑;如果能够抵达路的尽头,而钵中的油一滴都没有漏掉,就算是通过考验,可以免除死刑。

  
  接着,死囚开始捧着油钵上路了,一路上,他遇到拿刀要杀他的人、遇到对他大声咆哮的人、遇到毒蛇猛兽,还遇到美女及钱财,虽然一路充满诱惑、刺激、恐吓或威胁等各种状况,但是他为了性命,心无二念地捧着油钵,不管路上发生任何事,他的每一步伐都非常小心翼翼,仔细地照顾着钵,一步一步往前走,一心专注地守謢油钵,结果当他即将到达终点时,他开悟了!于是他将整个油钵丢掉,表示自己已经不再害怕死亡,可以接受死刑了。当国王知道以后,反而免除了他的死刑。

  
  若是在参话头时,能有即将面临死亡、面临无常大鬼随时会取走性命的警惕心,还能不珍惜每一个用功的机会吗?还会不好好用心地参话头吗?
 
 

参、进入话头禅法

  
  虽然参话头能使我们开悟,但并非一开始参话头就准备着开悟,而是要从自己所知的禅修基础方法开始。首先最基本的要求,是有正确的坐姿,之后要懂得如何调呼吸、如何不让念头散乱。这通常是从数息或念佛入手,直到心比较安定、杂念比较少的时候,才提起话头不断地参下去。
  
  

一、要领

  
  参话头时方法是否得力,因人而异。有些人一开始即可用上话头,有些人则需要从数息、念佛入手,之后才能用话头。正在用话头的过程中,也可能因为心力、体力,或是方法不得要领,结果产生散乱、妄想或烦躁,因而无法用话头,若是出现这种情形,便要回到数息或念佛,但是不要变换方法,一下数息、一下念佛,最好数息就专门数息,不要念佛;念佛就专门念佛,不要数息。
  
  

随息和数息

  
  首先将身体的姿势坐正,不弯腰驼背。接着让身体、头脑、眼球全部放松,眼睛最好闭八分、睁两分,如果张开眼睛,心念会有散乱的情形,可以将眼睛闭上,但若是闭上眼睛会昏沉,那还是睁开眼睛。之后,将注意力放在呼吸从鼻孔出入的感觉上,这是「随息」。
  

  随息时,如果会昏沉,或是脑中有杂念出现的情形,可以改用数息法,也就是数自然的呼吸,并且只数出息而不数入息。当每一口气呼出的同时,数一个数目,吸气时则不需要数,但是让数字继续维持到下一个呼气的数字为止,依此类推数到十,再从一开始数起,这是「数息法」。
  
  

念佛法

  
  如果数呼吸会注意或留心呼吸,致使控制呼吸而发生障碍,可以改用念佛的方法,也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
  

  念佛非常有用,方法是每念一句佛号就数一个数目,念十句佛号数十个数目,然后再从头数起。数数念佛不要配合呼吸,也不要想象阿弥陀佛的形象,心中可以有数数的声音,但是不去想象数字的形状。
  
  

(一)参话头的方式

  
  话头禅的方法非常单纯、简单,即是以一句话头,破除心中所有杂念、妄想,直到破除一切执着。话头不仅像金刚王宝剑无坚不摧,又像一座活火山,即使执着、妄想如雪花般浓密,遇到火山口仍然是消融于无形,甚至连云雾也都能化掉。
  
  

1.紧的方式

  
  参话头的方式有紧有松。以紧的方式参话头,必须身体和精神状况良好,而且方法能用得上。
  

  以紧的方式参话头,像是拿一把大铁锤,锤一块从无始以来逐渐累积而成的冰。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块冰太大、太坚固,需要一锤、一锤不断锤下去;将冰块逐一锤碎,直到整块冰不见了,仍然持续锤下去,最后连水、水气也都会消失。要说明的是,锤冰块只是一种形容,脑海中不要想象着有铁锤和冰块的形象。
  

  所谓「紧」,是指身体姿势坐正,不担心身体不舒服和疲累,不思前想后,也不管方法用得如何,只管现在参话头。在精神上,则是对自己充满信心及精进心,奋不顾身抱住一句话头不断地参,将全部生命力量都投注于一句话头上。这句话头不仅是此世生命一切能量、心力和体力的总合,也包含从无始以来所有业力、愿力,和所有因缘果报。
  

  天台宗说「一念三千」,现在的这一念虽然是虚妄的,但是这虚妄的一念,包含无始以来所有的功德和罪恶。将无始以来一切因缘果报、功德罪恶,都以一句话头将其粉碎,这就是参话头的功能。一句话头能将一切罪业消除,也能成就从因至果的一切无漏、无相的功德。如此用功,很快便能妄念不起,散心不现,昏沉不发生。
  

  紧的方式虽然容易着力,但是体力不好,有心脏病、高血压,或是有一点神经质的人,不宜用紧的方式来参话头,可能会引起问题。如果身心健康,恰好使用紧的方法,唯一的忌讳是用头脑思考,并且不能配合呼吸及脉膊跳动来参话头。
  
  

2.松的方式

  
  以轻松方式参话头,身体仍然要保持正确姿势,然后慢慢地、轻轻地问话头。每问一句话头,就将疑问持续到问下一句话头而不起妄念,心是在等待得到答案而无妄念,一句话头接着一句话头,心就像是个放在活水源头下的容器,轻松地,不需紧张或费力,只是等着流水涓涓而下,只要容器不移动,水自然会流进容器里。若是生起妄想,就等于将容器打翻而无法蓄水。
  

  一心等待得到答案的状态,又可以「用扇捕羽」来形容。想要以扇子捕捉在空中飘动的羽毛,不能用力挥扇子,愈用力搧,羽毛飘得愈远;动作愈大,羽毛飞得愈高,永远抓不到。最简单的方法,是扇子轻松地随着羽毛移动,当羽毛飘落扇中,只要轻轻托着羽毛,就能让羽毛贴着扇子慢慢地移动了。
  

  轻松的方法,不需要用太大的气力,但也需要投注全部心力,无论是用扇捕羽或是以容器接水,都需要耐心和细心。要注意的是,以容器接水的譬喻,是要拿着容器持续等着盛接流水,若是将容器放在地下,自己先离开做其他的事,想要等容器盛满水之后再取,这就是心念又打妄想去了。用扇捕羽也是如此,捕捉羽毛之后,不能将扇子和羽毛放下,而是要让扇子在移动时,羽毛仍然是在扇子上面不动,这就需要持续用功及用心了。以轻松方式参话头,即是持续不断、绵延不绝地只是用方法,话头句句分明,字字清楚,妄想杂念不起,工夫自然逐渐成片。
  
  

(二)话头的正确问法

  
  有人会问,参话头时问「什么是无?」是不是可以反过来问「无是什么?」;问「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是谁?」是不是可以反过来问「谁是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问「拖着死尸走的是谁?」是不是可以问「是谁拖着死尸走?」;问「念佛的是谁?」是不是可以问「是谁在念佛?」。

  
  举例来说,「什么是无?」这句话头的重点是问「无」,若是反过来问「无是什么?」问的重点就落在「什么」,这便容易陷入思考、猜测,或是要求解释和说明了,这是不正确的。应该是期待着这句话头给答案,而不是解释、说明、思考「无」。「无」是无法思考,无法解释,无法猜测的。
  

  而「念佛的是谁?」和「谁在念佛?」虽然在解释上相同,但是,祖师所告诉我们的方法,一定有它的道理。「念佛的是谁?」问的是法身理体,与诸佛相应的是什么,若是问「谁在念佛?」则是围绕着自我中心与执着分别心,是将执着烦恼的自己,当成问的对象,如此一来,不仅话头没有力量,也会被自我中心套牢,脱离不了自我中心的困扰。所以正确、标准的用法是「什么是无?」、「念佛的是谁?」、「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是谁?」、「拖着死尸走的是谁?」。

  
  至于参话头时,一定要将话头里所有的字念出来吗?刚开始念话头、问话头的时候,一定要参完整的一句话,等到工夫非常绵密,从疑情进入疑团时,全部的生命进入了话头里,被话头包围,此时有没有念这句话头就不重要了。但若是不念、不问就没有着力点时,还是要再提起话头来。
  
  

1.认定一句话头

  
  选定一种话头之后,就要抱定一句话头一直参下去,不要更换。若是这炷香参「念佛的是谁?」,下一炷香参「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是谁?」或「拖着死尸走的是谁?」,再下一炷香又参「什么是无?」,如此不断地换话头,是无法专注一意的,这是杂修,而杂就会乱,一乱即无法使方法得力。这好比爱情不专一,今天找个对象,明天却换另外一个,后天又换一个,这样的爱情一定问题多多、烦恼重重、纠缠不清。

  
  不要认为只用一种方法,或是一直念同一句话会无聊、会单调,有这种感觉产生,是因为心不在当下,在参话头的同时,也想着其他的事,结果这句话头反而成为妄想的累赘,所以话头才会变成无聊的一句话。没有好好地参话头,却让话头成为干扰妄想的妄想,这是非常糟糕的!因此请诸位选定一句话头之后,便一直用下去,时时、刻刻、处处都参同一句话头。
  
  

2.单提向上——观、照、提

  
  话头的方法非常单纯,只有一句话头,不需要思考其他的问题,禅宗称之为「单提向上」。所谓「单提」,是只要提起一句话头,不必思前想后,也不需要分析研究这句话头;「向上」则是向上一着。向上一着是明心见性、是无上菩提心、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经见到无上菩提心的本性是什么,也就是见到了佛性是什么,叫做「向上一着」;若是执着烦恼、自我、分别心,就叫做「向下一着」。向上一着是进入第一义谛,向下一着则是进入第二、第三,甚至进入第四义谛了。
  

  第一义谛是一实相印,是脱离言语、文字、思想,是「不可思,不可议」、「离四句而绝百非」的境界。所谓「四句」指的是:「正,反,反反,反反反」。以现代的逻辑而言,「正,反,反反,反反反」是相同的一件事,也就是说,无论从正面、从反面解释是错的,从正反两面一起解释也是错的,所以是不可思、不可议,而不可思议就是向上一着。

  
  向上一着既非有相,亦非无相,而是「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一般人经常处于第二义谛,或是第三、第四义谛之中,经常是向下一着,即使是在打坐参禅时,也是如此。所以要提醒自己,提起话头是为了向上一着,在向上一着里,没有是非好坏,没有善恶、大小、多少,是不可思议的境界。

  
  若是觉得自己已经有所成就,觉得这炷香坐得很好,大概达到了某种境界,这是向下一着;若是坐得很烦躁、很苦恼,也是向下一着。凡是心中起分别心,都是向下一着。许多人经常是往向下一着去,一句话头提出来,便与妄念混杂不清,一受到妄念干扰,便生起厌恶;没有妄念时,则沾沾自喜,以为已经没有妄念,就是有了境界,这都是在向下一着的范围里兜圈子。单提向上提不起,向下一着却很快,众生真是非常可怜!

  
  遇到任何状况、心中生起任何念头要立刻提起话头。以思辨的方式参话头,不仅方法不容易得力,也是向下一着。因为思辨是以自我中心来做解释,并没有离四句、绝百非。还未脱离自我中心,就称一切法是佛法,一切相是实相,那么杀人、放火、偷窃或造口业也算是做佛事吗?五逆十恶,也是如来的功德吗?在无法离我执以前,说实相是一切相,这是绝对错误的颠倒见。

  
  要好好地用方法,不管过去,不担心未来,不在乎有杂念妄想,不要求每一念都是好念,也不要求姿势必须坐得四平八稳,重要的是念念都系在话头上。该如何念念将话头提起呢?有三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就是观、照、提:「观」,是用话头的方法;「照」,是知道自己在用方法,然后加上渴望着、期待着话头发生效果,因为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效果,所以继续再问;当自己忘掉了、离开了方法,马上将方法提起来,则是「提」。
  
  

3.身心放下、方法绵密

  
  参话头时请不要自我菲薄,认为自己一开始只是念话头就好了,或是自己大概只能念话头。不能有这种心态,要一开始就发参话头的心。

  
  虽然念话头对产生疑情有帮助,但念话头只是问话头的第一步,仅仅是停留在念话头,而没有想要、希望知道答案,就不会有疑情。这只能算是静坐的一种,并不是话头禅,而且时间久了,会感觉是在念一句毫无意义的话,非常无聊。但是问话头时,对话头已经产生了兴趣,希望能问出答案来,所以不会感到无聊。

  
  因此,话头禅至少要进入问话头的阶段,因为问话头存有疑情的成分。想要、希望知道答案,连续不断、一句一句地问话头,清楚知道自己在问,然后期待答案,但是不要想象或揣摩答案,因为有任何答案出现都不是答案,所以要连续不断地问。问的时候要恳切、持久、不间断,话头犹如环扣一样,一环一环的扣紧着,话头与话头之间没有其他杂念。若是因为没有答案而失望,或停止参话头,等于是将已串起的环扣全部散落,前功尽弃;一定要连贯持续地问下去,一气呵成,这样疑情才会形成。武侠小说中,常常形容武功高强者在舞动刀剑时,因为工夫绵密,所以是连一滴水都泼不进去的,而问话头也要有如此滴水不漏的绵密工夫。

  
  方法要绵密、恳切,但是心情不能急,也不能紧张,如果心中着急,容易造成精神上的问题。临济宗参话头的方法称为「逼拶」。所谓「逼」,并不等于紧张,而是用话头将自己的杂念、妄想、偷心、烦恼心、贪着心和分别心逼到无路可路走,没有进路也无退路,但是目的并非要对抗散心、杂念,而是要将话头用得绵绵密密,达到刀枪不入、泼水不进的程度,自然会进入疑团。如果话头一放松,很容易产生妄想,只要一念妄心起,便不在话头上,这时要赶快回到话头上。什么是「一念妄心」?受到身心种种状况打扰,即是妄心。

  
  要提起话头,必须先放下身心。若是身心放不下、方法提不起,就无法有疑情,更无法见性。思前想后,是放不下心;在身体的感觉上打转,则是放不下身体,这两样东西放不下,话头无法绵密,话头不绵密,疑情便不会连贯,也就不容易进入疑团。当下全部的生命就是一句话头,死心塌地的只有一句话头,否则,一直在思前想后、人我是非或利害得失之中打转,即使得到了些许的心里宁静,也只是静坐,与明心见性无关。
  
  

二、疑情

  
  参话头需要有疑情产生,若只享受身心的舒适、平静,贪着无杂念的状态,以为自己大概入定了、快要开悟了,所以不需再参话头斩杂念,参了反而累赘、啰嗦,最好不要参了,这种想法是遇到了懒惰魔,闽南话说「懒尸」——懒的死尸。不知提起方法,就像插了一根枯桩;身不动、心也不动,不算是枯木,不知道要用方法才是枯木。有话头就不是插桩,用话头就不是枯木。参话头一定是不断地参,不注意自己是否仍有杂念,即使没有杂念,仍是要继续参下去。
  
  

(一)疑情是参话头的着力点

  
  疑情不是怀疑,而是坚信自己一定有个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一定有个无性的佛性、坚信自己一定能达到明心见性的境界。为什么相信一定有本来面目、有佛性?因为自己经常被环境影响而起烦恼,经常前念与后念矛盾冲突,而这就是无明。因为没有智慧,所以无明,见不到自性和本来面目,所以要相信一定有个本来面目,而自己现在正处于无明烦恼的壳中,而且这无明烦恼的壳相当厚,想要冲破、粉碎无明烦恼的厚壳,就必须以疑情为着力点。
  

  刚开始念话头时,话头是着力点,产生疑情之后,就要以疑情为着力点,而将话头当成工具。参话头若是无法产生疑情,只是在念话头,也就是只有工具,没有疑情,那参话头便没有了着力点,成了所谓的「冷水泡石头」、「插桩摇橹」。
  

  什么是「冷水泡石头」?意指光是不断地念话头,可能心里因此非常宁静、安定,好象没有什么杂念、妄想,甚至身体负担的感觉不强或似有若无,感到自我安全地沉浸于宁静的享受中,心中非常贪恋这种宁静。事实上,这种状况只是一种静坐而已。此时,话头成了习惯性的一句话,如同冷水一般,没有力量消融坚固的自我中心。

  
  何谓「插桩摇橹」?从前有一种小船需要依靠人力摇橹,才能使船前行。如果在地上打根桩,将船绑在桩上摇橹,船仍然会停留在原地。「橹」指的是禅修的方法,不动的「桩」指的是自我,而自我就是烦恼、罣碍、束缚和无明。「插桩摇橹」是指念话头只能将心围绕、寄托在方法上,虽然也是在用功,但是自我仍然很坚固、清楚地存在,而无法化解或减少。禅修的目的是为了明心见性,要明心见性就要化解自我,所以,「插桩摇橹」或「冷水泡石头」的用功方式,与禅的修行不相关,也不相应。
  
  

1.制造疑情的条件

  
  制造疑情的条件有:(1)参一句话头;(2)清楚知道自己在参这句话头;(3)现在虽然不知道话头最后的功能是什么,但是坚信一定有功能,而且坚信不断地问,一定能得到答案,如同蚊子叮铁牛,虽然毫无味道,但仍是不断地叮下去。

  
  海伦.凯勒从小是个盲人,有许多人告诉她自然景物的颜色和形貌,虽然是听他人转述,自己没有见过,不过她相信这个世界是有光明的。因此她曾经说,假如上帝能让她的眼睛看一下这个世界,就感到非常满足了!这好比我们自己尚未见到自性之前,早已听说有自性、有佛性、有明心见性这些事情,但是自己未曾亲自体验。可能体验得到吗?可能,而且比起海伦.凯勒希望见到光明而言,还要容易达成。因为海伦.凯勒复明的机率相当渺茫,而佛性、本来面目是天生具有,只要不断地努力修行,一定能亲自体验,所以,要非常恳切地训练自己产生疑情。提起话头能减少烦恼,提起疑情能减少更多烦恼,所以一定要提起疑情。
  
  

2.疑情起自生死心切

  
  疑情不是他人给予的,是要由自己产生。产生疑情的过程,就像是置身在一间已经失火的房子中,门窗不仅关着,而且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若是想要活命,就要利用仅有的时间逃生,但是却根本不知道门在哪里?如果此时只是不断地问:「门在哪里?」而没有实际寻找的行动,就会坐以待毙。想要知道门窗的位置,就已经具备了想从火宅夺门而出的心理,但是因为不知道门在何处,所以需要付诸行动去找门。找门时不能心慌,否则可能很快便会放弃寻找的动力,或是即使摸到门,也不知道这就是逃生口。心情保持冷静,采取地毯式搜寻行动,不仅要绵绵密密、一丝不茍地搜寻,还要非常积极地搜寻,因为时间有限、生命有限。这是譬喻要产生疑情,必须先放松身心,并且非常恳切、绵密地用方法,不能懈怠,如此才能摸到进入疑情的窍门。
  

  疑情的产生,一定与生死心相应。生死心不迫切,方法不会绵密;方法不绵密,疑情无法生起;没有疑情,参话头就没有着力点。所谓「生死心」,是指不明了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因为有妄想、分别、执着等种种烦恼,致使众生在生死之中不得自在,又称「生死未了」。
  

  能知道自己何时出生,却无法预知何时会死,而在即将面临死亡时,又该如何?修行的因缘是一闪即过的、是无法掌握的,既然此生有因缘接触佛法、修行佛法,便要投入全部的身心,生死心切地把握因缘努力修行。人的生命十分有限,哪里还有时间享受宁静、安乐和舒服?若将享受宁静、安乐、舒服的清修当成修行,这真是愚痴。生死心切,才会想知道本来面目是谁?念佛的是谁?拖着死尸走的是谁?什么是无?如此才会产生疑情。
  

  无法产生疑情与两种情况有关:一种是心态的问题,另一种是对疑情的认知不清楚。心态问题很重要,通常会有下列几种:一种是心态上根本不想知道话头的答案,所以不会产生疑情;另一种是不相信自己有参话头的能力,没有迫切认为自己真的需要见性,或是认为这次不见性没关系,以后还有时间慢慢来。如果有这些心态的话,就无法产生疑情。要产生疑情没有捷径,端视自己愿不愿意依照方法练习。话头是心法、见性之法,不是自己没有能力见性,而是缺少见性的意愿。要将话头视同生命一样重要,在尚未得到答案之前,不应该有时间想其他的事,只要恳切地将整个生命投注下去,疑情很快就会出现。

  
  没有人能保证自己今天活着,明天依然还会活着,因为随时随地都可能面临死亡。已经拥有生命,便要珍惜地运用这个人身来修行,一旦失去人身就等于失去了参话头的着力点,何时还能拥有这样的修行道器就不得而知了,所以需要非常恳切、非常急迫地参话头。只要现在有一口呼吸,便要把握这口呼吸来参话头,分秒必争、踏实用功,这就是生死心切。即使年长的人,也要以全部的生命精勤修行。修什么?修福德智慧行、修慈悲行。

  
  净土宗有一种念佛方法,是以一口气来念阿弥陀佛。在念佛的当下,便准备着下一念没有呼吸了,犹如搭乘的船即将沉没,生命随时会消失,因此当你仍然有一口呼吸时,恳切地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期待、恳求阿弥陀佛的接引,这就是生死心切。净土宗第十三祖印光大师,更在自己房里写了一个大字——死,因此,无论参禅、念佛,一定要将生死放在心上,不要认为「反正还没老,怎么会死?临终前再参话头或念佛往生西方就行了,现在还早得很哩!」这种想法是一种偷心,以这种心态参话头,是绝不可能产生疑情的。要生起疑情,一定要和生死心连在一起。
  
  

3.疑情即是愿力

  
  疑情是坚决想要知道的恳切心,就像一只雏鸟在蛋壳里,不知道蛋壳外面究竟是什么?也不知道蛋壳有多厚?但是要寻找缺口,用全部的生命破壳而出,否则便会死在蛋壳里。

  
  参话头的力量与死后的前程,有相当密切的关联。若是生时不努力修行,死后可能成为毫无目标的游魂;若是全心用方法,死前虽无法开悟或见性,但是修行的力量会持续下去,这是一种愿力。参话头引起的疑情,是希望得到答案,而这就是愿力。求生西方是一种愿力,用话头时不是求生西方,而是有破壳而出的愿心,这样的愿心能引导自己持续往破壳而出的方向去,所以即使没有开悟,修行的工夫并没有白费。
  
  

(二)疑情的保持与增强

  
  如何增长疑情的力量?将妄念转化为即将面临死亡的恳切心,妄念就会愈来愈少,参话头的工夫才会愈来愈绵密;只要想求得答案的心愈来愈强,疑情的力量就会增长,疑情保持的时间也会拉长。

  
  持续不断、保持恳切的心问话头,不去思考自己现在的状态是疑情或疑团,也不去想象自己是否由疑情进入了疑团,好象是从一层阶梯爬上另一层阶梯,更不要自认为现在的阶段是疑情,下一步准备要进入疑团去了,若是有这些想法,都是妄念。疑情和疑团只是名相,参话头时不要去分别自己的工夫是深或浅、是强或弱,而是绵绵密密地将全部身心投入在当下的一句话头,不断地参,抱着一定要得到答案的决心一直参下去,自然而然会进入疑团,参话头的力量也就会愈来愈强。
  
  

(三)从疑情进入疑团

  
  不断地问话头,就像将空气不断地注入气球里,这颗气球才会愈来愈大,若是为气球灌气时,灌一下就放掉一下,这颗气球永远无法饱满;相同地,问话头的心不恳切,问一下就休息一下,话头的力量会无法连续和连贯。为了不使参话头的力量减弱,必须持续不断地问,但是也不要问得太快,否则会心跳加速、呼吸急促。以绵密的方式问,心中没有想其他事的空隙,呼吸是自然进出,而念头是不间断的,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会由疑情进入疑团。

  
  疑团维持的时间及力量有长短、大小之别。疑团力量小,时间很短,可能只要听到环境里有一些声音,疑团便消失了。有些疑团的力量能维持数个月、有些维持好几日、有些维持几小时,若是只维持几分钟,不算是进入疑团。真正的进入疑团,会达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的程度。「视而不见」是指见到了任何事物,心里没有分别;听到声音,也不会分别是什么声音?好不好听?是谁的声音?这是「听而不闻」。走路照样能走,但是心中没有「走在哪里?这是什么路?」的念头;吃饭也是自然地吃,习惯性地吃完了,究竟吃了什么?好不好吃?全都不知道。自己完全被疑情包围住,自己就在疑团里。
  

  譬如来果老和尚的修行过程中,有数个月的时间在行脚,同时也在参话头。天亮时知道起身,起身之后知道要背着行李,知道向人托钵;晚上时知道要睡觉,就夜宿屋檐下、树下或土地庙里,若是没有地方休息时,便于路旁睡下。他日以继夜、夜以继日地参话头,即使睡觉时也在参话头,如此绵绵密密地维持好几个月,疑团的力量很强。

  
  有一次来果老和尚在高旻寺过堂,因为他正处于疑团中,听而不闻、视而不见、食而不知其味,动作也比较迟缓。维那见他拿了碗,整个人却呆呆的,以为他是装模作怪,于是当场打了他一个耳光,致使来果老和尚的疑团不见了,并且还岔了气,身体很不舒服。因此他发愿,如果自己当上方丈,就要规定在过堂吃饭时,不准打耳光。

  
  要进入疑团,方法一定是绵绵密密,不顾前后,不顾旁人和环境;不管吃的是什么、走在哪里,无论何时,只顾自己当下的这一句话头,那么话头的力量一定会增长,一定会进入疑团。疑团必须从疑情产生,从而粉碎疑团。疑团粉碎时可能会有三种状况:一种是见性、一种是彻悟、另一种什么都不是,端视疑情力量的大小。

  
  也许有人认为自己已经打坐了几天,怎么仍无疑情的讯息?方法是否没有效果?或是念头一动,觉得自己现在身体状况不佳,满疲倦的,能用功吗?只要有这种比较心或分析的态度,就会感到没希望了,方法更是无法得力,犹如一颗泄了气的气球,即将坠落一样。

  
  克服的方法是不断地加温,持续地只管用方法,答案一定会出现,但是不管它何时会出现,自己当下的责任和任务,只是单纯地提起一句话头,任何身体上、心理上或环境状况发生,只是提起话头,否则,身上稍痒或稍痛,就抓一抓、摸一摸,不然就是担心哪个地方痛的话该怎么办?这些念头都是在打妄想。安心的方法,就是任何状况发生,即单提一句话头,也就是单提向上一着。
  
  

三、两种辅助的方法

  
  如果念话头已经能很快地让心沉静、稳定,但是却没有强烈的希望或期待要得到答案,疑情不强,疑团不会形成。若是持续这种状况,那你是在休息,不是在用功,只是冷水泡石头。此时,可以用「空观」,亦即「中道观」,或者是「放舍万缘」两种方法来做为辅助。
  
  

(一)空观

  
  首先,让心处于明和静的状态,不执着也不贪恋。此处所说的「明」不是光明的意思,而是心里非常清楚,明明朗朗,不暗钝也不迷糊;「静」是不动摇的意思。非常清楚自己没有杂念妄想,也非常清楚自己的心非常安定、安静,就是明和静。但是,若无辅助方法,可能经常守着明和静的状态,这样最多进入次第禅定,而无法与大乘禅法的悟境相应。所以,必须知道何谓「空」、何谓「中」。

  
  空和中事实上是同样的。空,不等于没有;心中明白清楚,不是空,而是有。不执着、不攀缘、不依赖、不贪恋明和静的境界,而将心住于无所住的状态,这就是《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般人达到明和静的状态,会出现追求心,觉得自己住于明和静很快乐、很舒服、很自在,有这些心境出现是「有所住」;「无所住」是指心清楚有明有静的境界,但是不觉得自己很欢喜、很有成就感,这就是空观。
  

  「中道」的意思,是既不住于中间,也不住于两边。所谓「两边」,譬如以明静和散乱来说,散乱出现时,要运用方法对治,而明静状况出现时也不贪恋,这叫做不住于两边。不住于中间,是指心中不执着任何一种境界。有人会误解,以为不住于中即是只住于空,但住于空也是错的。空,不是心中什么都没有,也不是空空荡荡的状态。那么不住于中间,也不住于两边的「中道观」究竟是什么?事实上是无法解释,也无法说明的。譬如,当你游泳时,自己并不是一直停留在中间的水面上,是要将水不断地往身体两边划出去,而水始终是从身体的上下左右滑过,不会去执着哪一边的水是你的或你所喜欢的,只是一直往前划,这即是类似中道观的修行方法。
  

  如何将中道观运用在话头禅上?譬如参「什么是无?」时,每参完一句「什么是无?」就将话头放下,然后继续参「什么是无?」参完之后再将话头放下。放下话头不是休息无事,而是仍然持续地参话头,但是心中没有要追求什么,也不安住于什么之上,只是参一句话头便放下话头,不管是否有杂念,只是持续地参下去。虽然此时没有疑情,但是心中也没有留下种种妄想或执着。不留下任何东西,话头成了工具。这是第一个步骤。
  

  第二个步骤是持续不断地参话头、放下话头,逐渐地,已经不需要或念不出、问不出整句话头,而是一直让话头过去,有什么经验就离开那个经验,最终话头消失了,心仍不住于任何一境——不住于明,也不住于静,但是不离开明,也不离开静,明明朗朗、清清楚楚,不断放下。
  

  即使无法产生强烈的疑情,能够将中道观的修行方法练习好,在日常生活中,当你遇到欢喜或讨厌的境界出现时,就运用提起话头、放下话头的方法,凡是当下无法处理的问题也都放下,心就不容易受影响,而能适当地处理问题。
  

  但是,若是疑情已经非常强烈,疑团也已经非常有力量,就要持续在疑情或疑团之中,而不要使用中道观的方法。
  
  

(二)放舍万缘

  
  当参话头无法生起疑情,或疑情的力量不强时,那就放下话头,让你的心不住于前也不住于后,不住于有也不住于无,有任何念头出现,就终止那个念头,并告诉自己:「这个念头不是我要的;出现宁静的念头,不是我要的;出现光明境的感受,也不是我要的。」任何一种体验、状况发生的时候,或是心里有任何念头生起时,马上告诉自己:「这不是我要的。」不断地舍、不断地放下,直到心中非常宁静、安定,最后,连「不是我要的」这个念头也放下。之后,清清楚楚地知道,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自己要的,这叫做「放舍万缘」。
  

  不仅心内、心外的任何境界,以及苦、乐、忧、喜、舍等种种触、受,都不是我要的,连自我执着、自我中心都不是自己要的。放舍万缘,舍到最后没有东西可舍,不舍坏,不舍好,这又回到了《六祖坛经》所说「不思善,不思恶」的方法上。事实上,「放舍万缘」和「不思善、不思恶」的方法是相同的。
  

  「放舍万缘」的前提是一定要等到心很宁静、安定的时候才用得上,如果心尚未安定,还是提起话头。如果有疑情产生,似乎也有疑团,而这正是参话头所需要的,就不能舍了。
  
  

四、日常生活中的用法——提话头

  
  生活之中如何提话头?就像嚼口香糖一样,开始嚼的时候是有味道的,嚼到最后就没有味道了。虽然没有味道,但是因为习惯了,所以还是继续嚼着。我见过有些人,除了开会、说话不方便之外,平常习惯一边工作一边嚼口香糖、一边看书一边嚼口香糖,或是一边写作一边嚼口香糖。所以,练习在生活中提起话头,要像这种嚼口香糖的习惯,将提话头变成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

  
  平常提话头,不管是不是有疑情,心里要系念着话头,因为这句话头关系着我们去了解自己生命的源头是什么?生命的根本是什么?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将「大事未明」这个问题,视为自己最重要的事,所以时时刻刻、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都将这句话头的力量维系着。
  

  当心中没有慈悲心、没有智慧心,只有瞋恨心、烦恼心时,更是要提起话头。有些人以为生了病也可以提话头对治,但是身体有病要去就医,话头虽然能治烦恼病、生死病,却无法医治身体的病。
  

  也许一整天忙得不得了,忙到晚上睡觉时,也未曾提起过话头,如果半夜醒来,想起自己一整天没有提话头,那就先提几句再睡觉。但若是正在授课或开会,突然间提话头,则是颠倒。也就是说,话头在午夜梦回时可以提,在休息时可以提,在无关紧要、不需要思考时都可以提。提的时候,提一下就够了,不需要一直提。另外,只要在心中系念着话头,不一定要将话头念出声来。

  
  平常生活提话头,千万不要变成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否则会影响正常生活。照样过着平常的生活,偶尔提一提话头,因为这是自己的根本,不能忘掉,这样才是真工夫。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圣严法师教默照禅  下一篇六祖坛经的思想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