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忻州市五台山普乐寺   &nb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普安寺(普庵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狮子窝大护国文殊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法喜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弥陀院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真容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东台顶望海寺 05-16
·五台山南台顶普济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西台顶法雷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北台顶灵应寺 05-15

文库热门

·忻州市五台山普乐寺   &nb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普安寺(普庵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狮子窝大护国文殊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法喜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弥陀院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真容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东台顶望海寺 05-16
·五台山南台顶普济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西台顶法雷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北台顶灵应寺 05-15

TOP

华严略疏卷第一 【一卷】
2018-01-25 12:28:00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228次 评论:0

藏外佛教文献 第08册  No.67


华严略疏卷第一


【悟缘 整理】

  
〔题解〕


《华严略疏》,佛经注疏。作者不详。原着卷数不详。


本文献注疏《晋译华严经》,未为我国历代大藏经所收,保存在敦煌遗书中。现知存有两件:一、北敦01053号(辰53号,缩微胶卷号:80),首残尾存,尾题:「华严略疏卷第一」。尾有题记:「比丘法渊供养流通。」卷中有朱笔校改字。所疏自《晋译华严经》的「世间净眼品第一」(首残)至「贤首品第八」。二、斯2694号,首尾俱全,首题:「华严略疏卷第三」,尾题:「略疏卷第三」。尾有题记:「渊许。」疏铨《晋译华严经》之「十地品第二十二」。两件遗书笔迹相同,内容呼应,题记相关,原属同一部注疏当无疑问。


本文献主要提挈《晋译华严》的要点,解释名相,亦含有分析科判的内容。从总体看,较为简明扼要,故谓「略疏」。但注疏精要,且多依《十地经论》为证,应为地论宗义学高僧所撰。


本略疏书法简古,属南北朝写本。题记不避唐高祖李渊之讳;北敦01053号文内又有「卢舍那者,周名清净圆满智」之语,故该略疏的撰写年代应在北周明帝建国(557)起至北周武帝建德三年(574)废佛前。关於本略疏的作者,因《新编诸宗教藏总录》、《东域传灯目录》、《诸宗章疏录》等诸经录均载有:《华严略疏》,四卷,北齐邺下大觉寺慧光撰。《续高僧传》卷二十一《慧光传》亦载他曾撰《华严经疏》,称「疏其奥旨而弘演导」。且据现存《华严经》之诸章疏对古来诸疏之科判的介绍,唯有慧光疏之科判与本《略疏》相符,故曾有研究者认为本略疏系慧光所撰。但本略疏与署名为「大觉寺沙门惠(慧)光述」的日本宽文时代古抄《花严经义记》卷第一(载《大正藏》第85卷)完全不类,且慧光(467-537)是北齐僧人,年代略早。故也有研究者认为本略疏或为北周着名地论师云华寺释僧猛(508-590)所撰。就篇幅而言,本略疏卷三疏释至「十地品」,文字约相当於《晋译华严经》的二分之一弱。因此,本略疏原着卷数可能为六卷左右,与慧光疏也有差距。


自敦煌出土後,日本《大正藏》将斯2694号收入第85卷。周叔迦於1960年在《现代佛学》上发表北敦01053号的录文并附跋文,於录文中对残缺的文字及原文的错误多有补正,在跋文中则对该文献之内容、科判、作者多所研究。


《藏外佛教文献》第八辑先发表卷一的整理本,卷三的整理本因故推迟发表。


卷一的底校本如下:


底本:北敦01053号;


校本:甲本:周叔迦录文,载《现代佛学》1960年第8期。


〔录文〕


□…□法界境□…□平等。上二直云所为平等,「无量」已下,正明为□□坚固乘佛智乘为本故也。


障有二种:初云「离烦恼障」;「其心清净」者,离於智障。


烦恼障者有三:四住异心之惑者而浮薄如皮,碍於真用,故云皮障也。二者肤障,恒沙之惑,曀理转深,未尽理原,故云肤障也。三者骨障,无明住地,大惑之本。曀理深极,故云骨障。


「诸节使山皆已摧灭」者,使乃尘沙,或云有十,亦可有三,皆能驱驰使人,名为「使」也。五地已还,断害伴使,不俱生烦恼,与心为伴也。六地、七地断於粗使,是即心之惑俱生烦恼也。八地已上,断於细使,俱生烦恼上品也。若依毗昙中,就三界四谛,明九十八使。欲界见谛,有三十二:苦谛下有十使,集谛有七,灭谛下有七,道谛下有八。修道中有四使,合有三十六使。色界见谛下有二十八,苦谛下有九,集谛下有六,灭谛下有六,道谛下有七。修道中有三,合有三十一使。无色界见谛下有二十八,苦谛下有九,集谛下有六,灭谛下有六,道谛下有七。修道中有三,合有三十一使。总三界五行为九十八使也。见苦断二十八,见集断十九,见灭断十九,见道断二十二。


若广辩其解惑位之高下,但诸大乘经,群籍无量;对机布教,根教千徒,阶位万品,难可备尽耳。


「覩佛姿颜」已下,总释上三覩应佛也。


「所以者何」者,所以有此三种得益者何?由如来大悲,旷劫善摄众生,禀化来久。故能平等行成,应物无方,断障遣使,入佛愿海,如《涅盘经》。何以故?如来恩重。三千虽多,恩重难报,义无异也。


「各随本行,皆得出要」者,要有五种:一入住位,出外凡之要;二入初地,出我见之要;三入六地,出有相之要;四入八地,出无相之要;五入佛地位,出生灭之要。「要」者,其也。要其远近,悉由如来惠光明故。若欲横对,要乃千徒耳。


「乘解脱力入如来海」者,有二义:一由具前三德,名乘解脱力;二者据众要为言,乘无垢解力入如来智海。故云「於佛法门,悉得自在」也。


列名叹德既在於上,从「善海摩醯首罗天」已下,讫「海惠」,第二明献供也。中有二种意:一料简有供、无供之别;二料简偈中叹佛数有增减。


初明有供、无供之别者,自下一十八众,皆有所賷,隐而不列;余有二十众者,明献供也。而供有二种,所谓财、法。财有内、外,法有理、教。此十大天王皆就所得法门说偈叹佛。即用叹佛显理,利益众生,称悦圣意,故称「供」也。如食怡悦神性,保安器度故也。


第二明偈中叹佛数有增减者,自下与偈诵前所得法门,明义对机,广略有别。初首罗二十行,果实十九偈,遍净二十二,光音二十偈,大梵十六行,自在二十偈,化乐二十二,兜率十六偈,夜摩十六行,帝释二十偈,日天二十二,月天十六偈,持国二十行,鸠盘二十偈,博叉二十行,毗沙十六偈,力士二十行,普贤二十偈,海惠十九行,诸王不说偈。偈既多少不同,颂上法门亦有广略。或一偈颂上一法门,或有二偈颂上一法门,或有三偈颂上一法门。虽初一王说偈,皆通颂诸王法门义也。


献法供者,非直以偈为是,上长行十法门中,各皆解佛功德,证佛所证,乘佛所乘,其德与普贤不异。今但云各叹所得法门者,欲彰法门无边,证人无限,是故各互举一相,岂无总持三世平等解也。


如总叹中以具总显:「首罗天於法界虚空寂静方便光明法门而得自在」。「法界」者,一切万法色心无作,善恶无记,若有若无,一切所为智知,皆为法界也。「虚空寂静」者,实智也;「方便光明」者,方便行也。於空有中生,智用自在,名「法门」也。「法门」者,宜以总容别,以总为门。今此唯以教能诠理,理能通解,解能通人,故为门也。自下诸门皆尔。


人法虽众,观献法供,并以叹佛应实二身及以往因三轮益物为宗。所以而名叹佛为献者,食以怡悦人情,保安器度为义。此感恩重,叹佛古今因果理趣,远悦圣心,保安法身器量,复令众生得见闻之益,即是供也。前叹众德时,从人向天;此叹佛德,从天向人。此中亦应有财供,经家略故不显。准下诸会,皆具财法,或欲倚互彰名耳。


就中十九番说偈:初首罗、果实、光音、毗沙,此四皆初叹法身,後二叹因也。其余遍净、化乐一十五天等,或显因在先,果在於後;或在初偈中三、四乃至七、八前显其因行,後还叹果也。首罗中初十八行叹果,後二行叹往因。初十八行中,前二行叹法身,次十六行叹应身。形教及净土,有所除得。


自下力士、普贤,虽疏中处分,依经二偈颂,上一章门,与上诸王无异也。力士得示现如来无量色像法门。外护内,毗偈有二十行。初有六行,叹佛身业;次有七行,叹口业;次有七行,众生见闻形教之益,兴供养也。普贤是此会禀说之主,成就十二种不可思议法门。初二为总,前句外化,後句自行。下十法门,释前二义。「所谓出生」,初对一句,释初外化也;「诣诸佛所」,释前能入自行也。「菩萨诸地」已下第二对,初句自行,示现已下释外化也。「持诸佛土」已下第三对,初句释自行,「一切众中」已下释外化。「於一念中」已下第四对,初句自行;「分别」者,外化也。「其身」以下第五对,初句自行;「一切」已下外化也。是十法门,皆具三业自利之物。五中,初具、不具相对,次因、果相对,三境、智相对,四一念以下劫与诸根依正相对,五身、智相对也。普贤偈有二十行,初一行叹佛依正,次半行叹僧宝充满,次半行叹法宝利物不思议,次九行重叹佛宝,次三行重叹法宝,次二行重叹僧宝,最後四行结佛、法二宝,略不结僧宝。


就海惠中有二:初长行,二说偈。长行中有三:初列佛坐庄严具,二列座中大众,三明献供。第二座中有三句:一者总列大众,二从「其名曰」已下别列十名,三从「如是」已下还总结。「设诸供养」已下,第三供献也。供有二种,初明财供不可称结;「彼菩萨」已下九句,即是第二献法供,亦名列得道之众,亦名叹德。皆叹自分三业行愿,自利之德。略不显利他也。故第九句云,是名「供养诸佛」也。叹德九句中有三分德:一始分德,二住分德,三满分德。「清静」者,自分德;「於佛」者,他分德;「悉入」者,教益也。此三为始。「又得」已下,住分功德。「又得不可思议照明法门」,自分功德;「正住」已下,共分功德。「三世智地」已下,满分功德。「具足」已下,满分中初句;「无量功德」已下,满中第二句;「常行」已下满中第三句。「悉已具足」已下,总结前九句也。「大力法爱」者,八地已上无功用行成,无相之爱,爱而不着也。常行法界,照万有也。「毕竟空性」者,照空也。空有解满,故云具足也。


偈有十九行,直作叹佛三业,平等益物。初一行,叹意业平等,次十二行,叹身业平等,後六行,叹口业平等。皆以利物为宗,即明三轮也。上来至此,同闻二义,成上生下。既在於上,即是证信序竟。


动地已下,第二明发起序也,亦名如来序,亦名经前序。经前何以而来?可有二意:一有机病,二由大慈。虽有机病,如来无慈,则不动地;诸王大众则不兴其念请,大众不集。何得显其果因行之义也。以佛慈悲,神力动地;[怡-台+皆]动众情,故有念请,众集酬答。广显果因行利物也。


就中有三:一总列动数,二列数相,三列献供。总中复有其三:初显能动,二「莲华」已下列所动,三「六种」已下总列动数也。「所谓」已下别列数相:谓动、涌、震、吼、起、觉。一中有三:起、等起、等遍起,乃至於觉。一中有三,三六以为十八。


「又令一切」已下,第三明献供也。就中有二:初明财供,二「从此世界中」已下列得道人。亦名列法供也。以其证道称圣意故,名为献供。财供有二:一明此方供养,二「一切十方」已下列他方供养。「各随其力」者,随感多少也。


法供养中,复有其二:初十句明此方法供,二「十方一切」已下明他方法供。前此方之中,直作五对十句:初静乱相对,二忻厌相对,三怯勇相对,四证不证相对,五度未度相对。此等十句,皆叹自利行愿,隐於利他也。

 

卢舍那佛品第二


卢舍那者,周名清静圆满智,与释迦一佛而异名。寄化主以彰品目,故曰卢舍那佛品。又云:毗庐为法,卢舍为报,释迦为应也。


自下明其正说。此品料简有二:一望宗远生起;二科文解义。远则有六,科文有三。六义者:一机法相对,二乐病相当,三意旨相顺,四二教相成,五伏本大解,六悲心故起。二科文解义者,就中有三周说法:从初已下至「名号」已来,一周略明因果以劝於时;第二从「名号」已下讫於「十忍」,第二周广明因果,以劝於时。第三从「僧祗品」已下讫於「离世闲品」已下,明结劝修成,显前二宗,以益经时。若取法界,重显因果,许万举劝流通。初番中广果而略因,第二「名号」广因而略果,第三「心王」已下因果俱广。许是倚互彰义也。


法界重举者,不异前释,亦可得名广略四周说法,为於利钝耳。如《大涅盘》,通取陈如三周,因果无异也。自有异体因果,自有自体因果。然既云自体,宁有因果胜者?但体用互兴,无义不摄,德无不积,故因果殊致。与如佛性涅盘是自体因果,缘修方便,显真实体,为异体因果。如金鑛炉冶,榖禾水土,皆有同异也。然所以先果後因者,劝於行人忻果行因故也。下广明因者,劝於行人因圆则果满也。若依品初科释,由是果未竟,「净行」已下,始显因门;「心王」已下,重显果门;「性起」已下,显果正因;「法界」已下,流通也。


就此品中有三分:一从初讫「清净法轮」已来,名序分;二从「尔时普贤菩萨承佛神力」已下,明正说真应圆果,以不思议为宗;三从「乃往过去」已下,显证流通也,亦云显圆果之因也。


初序分之中,凡有六番长行及偈,皆是发起义也。初长行及偈,明大众念请;第二长行及偈,直明放光,意在召众;第三长行及偈,正明集众;第四长行及偈,放眉间光,显现普贤於十方三业示於大众,堪是此会禀资之者;第五长行及偈,明奋迅菩萨领叹如来於十方界三轮益物也。第六长行及偈,明普贤入定受加之义也。


若准下诸会,皆有六义:一处所,二献供,三集众,四放光,五说偈,六入定。此中序分应有六义,与下相似而文小异者,以此念请一长行及偈,故有八番经文。其八者何?一上道场,即是其处也;二上显财法,即是献供也;三者动地;四明念请;五者放光;六者集众;七者说偈;八者入定。此品通序,如《十地》无异。此道场、献供、动地等,即与卢舍一品为通序,与下九会为序。而九会之中,复别有序、正、流通。如论释初地八分,前六为序;近与初地为序,遂通九地为序。而九地之中,复别为序、正、流通也。「名号品」中,文不具六者,处等不异於此也;「不思议」已下,不具六者,显前略後也。


然此之念请,由上动地、献供而起。起之所以,备如前释。就中有三:一从初已下,明其念请;二「唯愿」已下,请决之辞;三音中说十八行偈,叹佛功德。


就前念请之中,问有三十二句。大问有四:初之九句,问真极圆果;次九句,问应化法身;次十一句,问应化所被;後三句,问因行也。


初问「佛地」者,总问佛果一切功德安立如地也。亦可广生物善如佛地。妙法唯佛所知,故云「境界」也。大陀罗尼之极,故云「持」。顺益理周为「行」。「无畏」、「三昧」、「自在」已下,为佛胜等也。「示现菩提」已下,应道八相也。六根者,应身也。「光明音声」者,声光益物也。诸「佛智海」已下,就应化所及为问也。「佛智海」者,举智以明所知也。「世界」者,众生所依也。「众生海」者,语等正报也。「法界方便海」者,巧化之极也。「佛海」者,举主以明所化也。「波罗蜜海」者,化周彼岸也。「法门海」者,轨诰无方,皆为通化,故名法门。现八相等为「化身海」,亦可魔[少/兔]魔身也。「名号」、「寿量」海者,如此名号品、寿命品说,真果圆妙,众圣所归,故先问焉。


有真必应,故次问应。有应必有所化,故次问化之所及也。此果真应,必有其因,故次问行也。因虽无量,略问於二。言「一切菩萨所修海」者,据满足因也;「发大乘心」者,据初心也。初心是难,故别问焉。亦以圆果由於因备,因备由於初心,故问然也。


下答中,先答真中九句,十世界海已下答应九句,即并答所被十句也。「最後乃往」已下,答因三句也。然则一部之始终皆答上疑。但後虽有诸菩萨重问,大旨多同於此。是以讫经,多是答前後问也。虽处异众殊,而见闻是同;共为一部,故得通答。亦可为於利根一周答。上根领解,中下之流由自未悟,是故诸菩萨等更须重问。问辞无别,答亦如前。如似涅盘,再周明常,亦复无妨。总别问答,并通任情也。所以供养具中复说偈问者,明上诸菩萨疑问情殷,故能感瑞。令供具之中,出自然音而请也。亦以疑念之门,唯可如来玄鋻;自余诸众,何容得知。故令供具表上疑问,普令大众渴仰圣答也。


偈有十八行。前六偈叹请,後十二行颂前大众疑念之事。偈中亦问三十二事,但与长行疑问中前後广略,名句小异,宗无二也。


从「即於面门」已下,八中第五。长行及偈,放光召集他方众也。中有二分:初明放光召众;二从「佛神力」已下,说偈叹佛。


初中四句:一云知初心;二光出所从;三列光之数相,有十种也。四列他方见此面门及齿间者,明教有总别也。所以面门及齿间者,表明多以言教为佛事也。如来佛事者,多以面门放光;《涅盘》口光者,止章断句也。


偈有十九行,中有二义:初十偈明赞佛德,後九偈劝勅听也。


从「尔时莲华藏世界」已下,第六长行及偈,明他方众集也。前直放光,遍照十方;此明因光新众集也。就中有二:初长行列十方新众因光来集;二光中说二十偈叹德。


初众集中有二:初明别列十方众集;二「各有十亿」已下,总结众集也,亦名叹德也。就一方中有八句:一列世界海名,二列佛刹名,三显佛号,四列菩萨,五为佛光开觉,六明菩萨眷属,七明献供,八随方就坐。十方皆尔也。


就第二结叹之中复有二:一从「如是」已下总结叹众集,并列财法供养眷属等;二明佛益物之方,「九种教化」已下是也。初化功之中总结上别:先列尘数世界海,次列菩萨,次列妙云,次列净光,次列菩提,次列其道,次列众生。此之八句,皆云尘数也。即是叹德不可思议事。


取九种法门教化者,始从凡夫,终於十地,是所化众生也。自下有九种化宜,六种对治,深浅难测,且复约位为九耳。就中大判为三:初三法门化地前,化内外凡夫也;次三法门化初地已上、七地已还,三忍位人也;後三法门,化八地已上、终於十地,二忍位人也。初三中,一法门在外凡之始,邪定聚人也;第二法门外凡之终,不定聚人也;第三法门内凡之位,三贤菩萨,正定聚人也。次三法门者,初一法门位在三地已还,信忍行人也;第二法门位在六地已还,顺忍行人也;第三法门位在七地,无生忍下品也。後三法门者,初一位在八地,第二位在九地,第三位在十地也。教门对机,理自万差,宁可复显,且寄大况,约之为九可以。是以具收也。


上云九种,是化仪方轨。自下六种对治,是第二受化者蒙利也。初功德能对治外凡众生也。第二功德能对治内凡夫人也。此之二句,总九句中初三化门,地前内外凡夫为二也。第三功能者对治六地已还,为声闻也。第四功能对治七地,为缘觉也。此二功能收前三忍菩萨,约之为二也。第五功能者对治八地、九地无生忍中上也。第六功能者对治十地大寂忍下品也。与佛同照,故云卢舍那佛愿性海中也。此二收上後三化门,以为二也。


若以实三乘者,回心在於初住,解时种种对治,释异於前。初治在外凡,第二在内凡,第三、第四并在内凡。此对治并在十住位中,亦可配在住行向也。第五对治在初地已上,终於七地。第六对治八地以上,终於十地。作此解时,无机不收,无药不授,何妨回小在於三坚也。若依此解,前释初略而後广也:前作二对治为略,地上分四为广也。今解,地前作四对治名前广,地上作二名後略也。虽复六句广略不同,以解惑往判,大宗有二:以下下之智,断上上之惑;以上上之智,除下下之惑。若论其起,始微终着,善恶具有。论其断也,始粗终细,亦通善恶耳。且据始终起尽而辩,中间对治缚脱,不可具论。缚解之意,略显於上也。


第二光中说偈,偈有廿行。中有二义:初有一十二偈,明功行满足;次有八行,明神力普遍微尘毛孔中也。


从「尔时世尊欲令一切菩萨大众」已下,即是序中第七显现普贤身相,堪为此会禀说之人也。依下诸会,即是序中第七,说偈叹佛也。中间虽有二菩萨说三长行,即上处偈也。最後四天下一长行者,结众集也。


初中有二:一长行,二说偈。长行中有五句:一明所为;二明放光,即是光之体相;三光所及处;四现一大莲华;五现一大菩萨。若依此品,上已有放光集众竟,此中更放眉间光者,欲加示普贤,显中道义也。显现普贤收光足下者,表明至极之道,可传於下也。第二说偈叹佛,偈有六行,皆叹如来二身,於十方界中现不思议益物也。


从「尔时师子炎光奋迅音」已下,明说偈叹佛也,亦云领於十方三业益物也。依下诸会,即是偈赞之中第二番说偈也。偈有十七行:前三,五言;後十四,七言也。五七虽殊,并叹如来十方界说普贤行三业利物耳。


从「尔时普贤於如来前坐莲华藏师子坐」已下,第八普贤入定也。就中有二:初长行,後二十行偈颂。


长行有二:一明入定,入三昧分是也;二释入定,即加分是也。


初入定中有二:一入定并列三昧名如来净藏;二列三昧照境,乃至一切佛刹亦同於此。


就加分中有三:初加之相。「所谓」已下加之所为;「与……智」已下正三业加;「普贤菩萨入此三昧」已下,显十如来示现三业,此将加相也。二,「所谓」已下有十句,明加之所为,亦名入定所为也。第三「与……智」已下,正明加分也。就前加相之中,内外因缘,有二子句:初云三业加相「卢舍本愿」第一句,通前三业皆是外援句也。又「汝」已下第二句,内因也。内外因缘有二句也。若不取三业时,但有内外二句也。就加所为中有十句:前四句外化,次四句自行,後两句通化方轨。就正加之中应有三业,略无初口业也。第二意加之中有十一句:前五句加世智,次二句加第一义谛智,後四加化众生智也。「摩顶」已下第三身加也。


第二偈颂中有二十行:初十一偈叹普贤三业遍一切处益物;後九偈请说法也。


如是四天已下第三结上也。


从「尔时普贤」已下,是大段第二正说文也,亦是品中第二,二正说。有二种释。一者直作六分:第一举十智明圆极妙果,以不思议为宗;第二应用处所,寄应以显真也;三名号无边;四明说法无边;五光觉土田,众生无边;六明住复显理。此并是果道也。


复有一解,犹是正宗之说。一往有二:一者五句领问辞,二者答上问也。五句者:一领依报,二领正报,三依正合领,四领根性。此四是领上十句所被及因中三也。五云「三世诸佛」者,领上二九十八句真应问。告言已,答问也。就中有二:一明十智,略显真果。即远答上问真中九句,亦云举□显用也。二就十世界海已下,广明应用处所,寄土以显应也。应用义边,即答上应中九句及所被十句处所也。


「乃往」已下,答因中三句。「十世界海」者,寄土显应,寄应显真,亦云举用显体也。就答初真中有七:一明照境十智,以表真身也;第二出定;三明列得道人;四列地动;五列献供;六如来毛头光明说偈十四行,并叹三业遍一切处;七普贤说二十行偈重显前旨。依下论释:上云序分,入定为三昧分,三业为加分。「普告菩萨大众」已下即是本分。前定後偈中已有请分。初明真中有十句智,皆从境为名。成败是境;智是真解;假言相相对,岂有境智也。寄言以显无言,寄对以彰无对。十句消文如疏。如是皆不可思议者,非下情所测,故云「承佛神力」;举十智可以知万,故云具足演说。亦得云道具足,在下十世界海显。依下诸会,皆初叹人法。此始举真智者,标果行因也,即是显真耳。


从彼三昧起者,上已出定告众,叹说十智竟。此云始起者,以真智理深,重入故出也,亦可经说之前後也。


「时彼」已下,第三列得道之人。中有二:初总别三昧海,列此方得道人;「一切世界」已下列他方得道人。如来毛头说十四偈者,叹普贤三业无边十方益物也。文言「本愿底」者,如卢舍那本所愿时,三聚大戒尽虚空遍法界,故云愿底。普贤身相犹如虚空遍法界,故云愿底。「普贤身相,犹如虚空」者,等法性也。「依於如如,不依佛国」者,上如理如,下如智如,言智会理如,智体亦如。明法身依於真如之智,智是妙本也。「不依佛国」,国是化迹也。「依於如如」者,叹真身也。「现身无量」者,叹应身也。真身二种:一依虚空,二依真如也。普贤偈应在前,但诸佛偈隔,故在後。


第七普贤说偈二十行,重显前旨:初十行叹如来三业益物,後十行普贤自叹三业利物,除损得益也。


从「世界海有十种事」讫品末,是答佛果中第二明法身应用处也。上宣应以显真,此说处以表应,皆阶汲以明义也。今辩至足圆果而说世界海者,但理藉言显,非藉应迹无以显本,故就世界海中说应用之处,以明应身有宣化之益。既明应身圆被,即亦显真极之妙,非处无以明应,非应无以表实,故须假处以通应,藉应以显真。即远答应中九句,所被十句,因中三句,合二十二句问也。亦可道乃往以下答因中三句。就中有五:一举数,二列名,三解义,四释成世界义,五七十偈已下总结十世界义也。


中有生起十世界义也。说世界者,如娑婆、阿弥陀等。起具者,成也;具八因缘,故起。应知感佛神力故,众生业行所成也。三住者,谓依约业为因,圣力金刚大龙等为缘也。四形者,方圆等也。五体者,谓金银土石等。六庄严者,谓一宝、二宝乃至无量宝也。七清净者,谓善知识生波罗蜜等也。八佛出世界者,谓现三轮寿命长短应化随所宜等。九劫者,谓佛刹住可数劫等。十坏者,缘尽三灾等。此十总摄,一切世界海皆同。若一一别说,则尘沙因缘,但说其八。论说坏者,说通始终,坏据先後,故不论也。又复始十智,初云如来智、成败智,彼以显故不重说;亦可先後际断,表始终相尽,故不说也。中间八事,显其依报,明法身亦於中化也。自下诸偈,皆颂前长行也。起具二十行,住三十半,形十七行半,体有十行,庄严二十行,清净十八偈,出世二十行,劫世不显偈。依果者,果依於因,故云依果。二、人身为正,田宅为依,依正果而有余报,故云依果也。


从「尔时普贤欲分别开示」已下,第四释成世界义。就中有二:一直先告众,显本所行;二从风轮已下,正释成世界义。


初中有四子句:一直告大众,二总显往时,三别显往时,四显时中供佛,修菩萨行,成此世界也。但解一莲华藏世界成义,一切皆尔;且寄一莲华世界海,以明卢舍那佛本修菩萨行时,终阿僧秪微尘数劫之所庄严也。余疏云:十种风轮者,寄表因中十地行也。始云初住,终於十住。地寄风轮者,表先际无住行为本也。就此成中有八义,以释成世界海之由:第一先明风轮持世界,二金刚围山,三金刚围山中地,四地中有香水海,五明海有诸河为眷属,六河中间平地,七明香水上有不可思议性住。八□…□。


就中初不可说香水海中,取一据中者,名乐光明,广辩佛刹义。就中初十三番,显尘数佛刹,成世界性。次有八番,明世界性,成香水海。所以但就一香水辩十三佛刹者,为明一世界性中有众多佛刹也。但解上方,则九方同然。此明积性以成海,积刹以成性也。自此以下八番偈,皆颂前长行,并显成世界杂事。就中但除第五,十七偈;第六,四偈。自外六番,各二十偈也。


然积刹成性,积性成海,多以十为一数。下经积十三刹至性,八性至海,此亦有有次第也。以三千世界为一佛刹。於一方积十佛刹,末为微尘,一尘一佛刹,十方皆尔。积尔所尘数,以刹为世界性也。故下香水海云:从刹至刹尘数也。乃至积性成海,皆尔。此是莲华藏世界海义也。积性成海者,数如积刹成性,十方皆尔。若数三千者,从一四天下乃至千百亿四天下为一三千,成一刹也。积性成海义如上。自有小刹小海,非一定也。据大位解,有相成刹,性海义也,此是竖明世界。「名号」以下傍明世界,余九方亦然。是佛菩萨常转法轮处。


从说偈已下,第五重结前四义:初四十行颂上起其因缘,世界海及住世界海也;次有十行颂上体及庄严清净三种世界海义也;次六行颂形,次二行颂上劫及坏世界二海义也;次五行颂上佛出;後七偈颂上说世界也。今乃领坏在前,显说在後者,欲表先後不定。万法皆尔,可遣断常之患也。


从「乃往……过去」已下,品中第三,明引证流通。又云:果不自有,由因而尅。即远答上问。又彰慈悲心,远益於二世,故流通文兴也。何故名显证者,广引往普贤菩萨修行时处,行成果就,故名显也。就中有二:一明修行时处;二从「彼世界过百岁已有佛出世」已下,明遇佛蒙利。


初时处中有三:一列时节久近,二列世界海,三列世界性名体相庄严。其中须弥、宝地、众山、香水、山林、楼阁、香云及八部城中道场等,皆庄严世界性体也。「彼世界」已下,第二见佛蒙利也,就中有二周值佛。就初中有四周长行及偈。初长行及八偈明庄严童子过佛蒙利,声及四人;第二长行及九偈明爱见父王与闻法,勅国臣民严办欲往;第三长行及九偈明爱见父王闻法,勅臣民八部诣佛听法;第四长行及九偈列得道五人并如来述成也。


初中有四:一种列佛出世,二别列佛名光明益物,三爱见大王已下列所度之众,四童子得益仰叹如来也。第二长行及偈中有二:一普告国人,二严办行具。第三长行及偈中有四:一王与人天大众往诣佛所,二列修多罗名字多少,三闻法得益,四偈中劝修劝学。第四长行及偈中有二:一列大众得道,二如来赞叹述成授记。第二周见佛中有二:初直见佛得三昧门,第二周闻法得三昧门。「三百重」者,表三大阿僧祗劫行行也。

 

名号品第三


名以定形,字以称德,号曰影响。今从化主为名,故曰「名号品」。


「佛在」已下,有二种释。


一家解时,果中作六分经文:一、以不思议妙智为宗;二、寄土显应;此二如上。三、既有应身名号,是故名号品兴。既有人名,理须说法。故次第四「四谛品」兴也。教不虚设,必有所被土境众生,故第五「光觉品」兴。生解有由,理须往复。故次第六「明难」兴也。


又复一解:从此已下,第二广明因果,上略此广也。与《大涅盘》纯陀哀叹,对形言方便,略明果也。「心王」已下,如大众问品以下,广明果也。就初显果之中,始一品明身业益物;次「四谛」一品明口业益物;「光觉」一品明意业也。亦名劝解三轮,理须往复显理,故「明难」一品,往复显理,使解坚固。


初中有二:一明其序;二「承佛神力」已下,正说名号。序中有六:一列住处,二叹佛德,三叹他方来众德,四作念问,五者召众,六文殊受加叹大众,即是入定分也。如是等六句,序中义也。叹佛德十句中,前四叹真身,後六叹应,亦可通叹真应也。菩萨叹德中有三章门:谓法、机、对治。後三句重释三门。疑问之中大问作四十二句:果有十句,行有九句,随喜已下十句,重问果十句,为四十二大问也。子问一百二十九问:初十句问果;次九十句问行因也;随喜为一句;不断如来性两句,通下能除所除八句,为十句;下重问果有十四;中间离出六情根为六句;是则为一百二十九句别问也。最後为总也,亦得作一百三十句问:中有料简,在行品初也。四十二问,初十句总答,余别答也。即以「神力」以下,第五集新众也。中有三:一悬知物念,二现神力,三列众集。众集中一方有八句:一列方所,二列近远,三列世界名,四列佛号,五列菩萨,六列眷属,七供养供敬,八各坐已方。从「文殊师利」已下,第六文殊受加也。


从「诸佛子」已下,品中第二正说也。就中有二:一总答上问,先领上问,辞九句,果通领恩也。「何以故」已下释土及化主不同故,是以「名号」、「说法」、「光觉」乃至万行皆不同也。中有三何以故:初一释十方不同,二释三千,三释四天下。中有五番:初一四天下作本,二善护十方者是三千世界,三密训十方者是世界性也,四无量十大数者是十莲华藏世界海也,五总结也。就第三世界性中:东方密训,南方最勇,西方离垢,北方真实境界,东北方呵尼,东南方饶益,西南方尠少,西北方知足,下方无求,上方解脱音,亦名离揣食。第四世界海中直东方有十:一无量,二不可数,三不思议,四不可称,五无等,六无边,七无分齐,八不可说,九如虚空,十等法界。东方既尔,余九亦然。皆是卢舍那佛所化众生处,亦是莲华藏世界一佛土也。此则答前问果,果中九句佛刹等也。上卢舍那品中竖解世界就成时,语傍义不显。此中傍解世界说时,竖语不显。上下二处,皆解莲华藏世界起具因缘,为倚互彰名生解故也。第五总结也。其中虽就四天下十方密训十大数而积刹成性,积性成海,彼言犹狭六说而已耳。

 

四谛品第四


有作、无作,有为二、无为二,四也。教行及理得云身,次口,[口*篾]意业也。五门境智之别,并有所以耳。


此品答上五句外,亦佛所说法,示佛刹体二句也。就中唯有三周:一三千,二密训十方,三如虚空等法界。尽大数,略不显四天下也。与上「名号品」相似,三周广略说法,皆云随机而说,不可尽也。然苦集二谛,性相是染;灭道二谛,性相是净也。

 

光觉品


此品来意,上明身口示现,此明意业也。又来上二玄谈,未若即事。自此已下十周放光,因光睹相,示现三轮,并佛号、刹土,说法叹佛,根器众生。此则所化根器众生觉悟开现也。「名号」是教生,「四谛」是法药,此是根器。犹明果义未尽,亦可答上佛刹等十句中外化功德势力,


示随佛刹起,示成正觉三句也。相轮光者,表从下向上。上眉间放光,表上可传下,亦可慈心接下也。光天十周,感故十也。一四天上,即见二十八天地方及等法界四天,四天上皆尓。十周者:一娑婆根本坐也。十百千,万百万,亿十亿百亿,此十周放光也。外犹有一亿那由他,十亿那由他,百亿那由他,千亿那由他,万亿那由他,十万亿那由他,百万亿那由他,一千万亿那由他,十千万亿那由他,百千万亿那由他。第三大数者:一世界性,二世界海,三世界轮,四世界圆,五世界分别,六世界旋,七世界转,八世界莲华,九世界须弥,十世界相。一无量,二不可数,三不思议,四不可称,五无等,六无边,七无分齐,八不可说,九如虚空,十等法界。此四番大数。第一大数中,依前初大数法数耳。初一周长行中有四句:一列东方一切世界,二明以此类彼,三彼同於此,四列一菩萨佛世界及佛号,即是第四句中分作三句也。下之九周所列,乃可宽狭不同。其中尘数世界,各各所列,与此不异也。


十周长行及偈相似。偈如有异,此十周说偈皆叹佛功德为宗旨也。前五周各十偈。第六,十七偈。後四周各二十偈。十周中:初一明文殊劝解,亡相莫作,存执而知;二明如来患尽德备,劝众识知;三如来知万法如幻而俯应六道;四用而常寂;五劝修劝学;六着相者不见佛,忘相者见佛;七叹佛法无为,劝众识知;八法身方便,巧会有无;九大慈覆普,拔众生苦;十平等大惠,而应接群有,无来去相。行者应知。

 

明难品第六


上虽明理解,解未坚固。要假往复,故此品兴。就中有十周长行及偈:前三就众生业报,後七寄化主为言;最後长行总结前二。


初一叹心外有神,非能造万物?答以缘假相续,无性体空,双破断常。二问若无众生,不应有十随教化?答以相续故有,无体故空。三问四大造善恶苦乐?答以思造业,无性故空,实法不定,空无造也。四问会空理一,不应用众。答以根不同别,故有众也。五问真因是一,不应施者报别?答以用心不等,故别也。六问教行观别,不应须二?答以教行相藉,故须二也。七问若闻法断惑者,何故闻而不断?答以依教勤修乃断。八问叹智为胜,不应须九及五四等也?答以对相置故须。


十行偈中,分作五分:初一行勅听,次一行不见一佛不藉多行成者,次一行众根不同,次三行对患故须,次四行功用相成故须九也。问:若唯一乘,不假诸法?答:以器故,次须第九。九问中初二行显一佛唯一道,下八行去众根不同,故不一也。十问佛境界,有十一句:初云境界、二国、三所入、四所度、五随顺智、六随顺法、七分别智、八问识佛境界、九问分别知佛境界、十问照用,十一问境界。广前之十句皆境界,略而不着。初偈答第一佛境界义,第十一亦通去也。下之九句,次第而答,文无隔越。最後即是第三长行,总结前二。众生化主果分讫。

 

净行品第七


此品犹属人中第二会,说六品中前是方便,此二是行成也。此品来意者,有三:一远答上问,二明尅果之因,三教行相资。答问因果,可以意得释。第三教行相资者,上化主法门,光照世界、根器、众生,并往复显理生解,依兴净行及身口业,故此品与焉。然上放相轮光明,为此一段众生开觉始行,似为外凡邪定及不定聚人也。或於想信之耳。足下放光明,为於下着凡夫人也;下昇天品放足指光明,表渐进位,上昇义也。此品始生善根,远谘佛果。


义复有三:一明相资:以相无相、漏无漏、乃至凡之与圣,皆是相资相发。故经云,一念之善,直向菩提,不受世报;故经云,一念之善,受一切常佛之果,不受生灭之果也。二明阶级次第者:五忍、十四忍、三贤、十圣是也。三明顺而通,莫问凡圣愿行,自利利他,一切万善,并通顺极,故名顺通也。而一人善恶等分者,先受善报,恶理在後,故以真金、牒花、曰霜等喻,是其事也。


然就此中长行及偈观起,始终一辙,亦从凡至圣,立行一周也。就中有三:一问,二答,三经。长行问中有十一句问,一一问中皆含多问无量行相。十一句中,始九句问三业,得一切胜妙功德;二次九句,净生报胜也;三次九句,问生报上惠胜;四次八句,问发惠之缘;五次十句,问惠之所除;六次十句,七觉三空问,能体也;七次十句,问六度四摄,能除行相;八次十句,十力者,明能除功用,亦名得果也;九次十句,问八部恭敬;十次九句,问善菩萨荫护释上恭敬;最後第十一有七句,问导首阴护□德□。善不妄发,起必照乐;恶不虚起,生必感苦。因果相当,故曰是处。若由罪尅庆,因善照总,因果理差,名非是处也;生因辨报,故云处也。力义可知。解所达到为至,亦可因至於果处也。通物为道,前至因处,此至果处为异也。答中有二:初长行十句略,後偈广显。长行中初句因,後句果。第二尊导者,除佛为第二也;亦可除四依已外为第二也。


偈中有一百四十行:前一十一行显在家菩萨行愿;下一百二十九行是出家菩萨行愿;亦可名世间也。此之一位,皆据始行为言;故从足下光明,表始行之人也。

 

贤首品第八


贤首者,以行人目品,故云「贤首品」也。经记云:贤首刹来,故云贤首也。上「净行品」似如蹹法相而会遍学。亦有二行,利他行少,自利行徧彰。此中次第观行,解心成就,遍会法相,利他行多,自利行少。菩萨以他业为己业,亦是倚互彰名也。如「圣行品」初修戒定惠,初自利,後利他。初浅後深,始末一周,佛事满足。梵行十功德亦尔。初微终着,初自利,後利他。论心三业,并属一众生也。观此经意,似是初行,如「圣行品」初发心,凭三宝亦如《璎珞》、《仁王》,始从发心,终於灌顶之无异也。而此应在「净行品」论。贤首,辩者。以此二品,并有菩萨始终行成也,亦可倚互而说。


有解:菩萨不同二乘凡夫,迭观兴行,一发即一切万行并习。故经云:一地摄一切地,发心毕竟,二无别。乃至量与罗汉等,及量同惠先後际等,三日月、八日月、十五日月,并普照无异也。


就此品,偈有七百一十九行,分文有二:初长行及二偈,文殊问贤首菩萨行相义。二从「贤首答」已下,正说十三法师及十四忍行相义。


就贤首答中复分为二:初正说三贤十圣愿行义,二从「无畏大士」已下,明受持流通分也。


就初复分为二:初有十三行,明地前三贤菩萨行愿。第二从「深心净信不可坏」已下,有六百七十八行,明初地已上行愿义也。


前中有三:初二勅听,次五行总叹发心功德不可说。五行各别有为也。始偈明菩萨发心坚固;二偈说之难尽;三以少况多;四说难究竟,前就一佛,此就多佛也;五说其少分也。次有六行,明发心因缘,内心为因,三宝为缘也。就中初一总,第二所欣,第三所背,第四所除,第五所为,第六所得也。就第二地上之中,初十八行偈以信□…□初地行相也,次十行明二地也。次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各有八行偈显其行相。次有十六偈,明八地行相。次十五偈明九地行相。「法身功德智慧具」已下有五百七十九行,广总明第十地行相所为。或是外凡、内凡,而自下乃显十地行相者,欲令始学远标胜行,以励其怀。


又解:如「净行品」初具显竟,此中亦始从发心终於十地,亦是始终行。就中科文自行外化,或以三轮益物,实相具辩,以为四分:初十九行□,自行弥满法界;二从「或有佛刹」已下二十四行,明外化义也;三从「若欲供养」已下有三十四行,重明自行,前总此别也;四从「欲安一切众生类」已下,讫「不思议劫住」,有五百二偈,广明大士定道之力,於十方界三轮化众生也。中复有二:初□三百四十四行,广显大士三业行愿,种种教化;二从「一切诸佛皆共说」已下,有一百五十八行,明以下况上。何况菩萨无漏道力宁可思量,何往不周也。


亦可以近通远。初中有三:初八十三行明以定道力,欲十方界三业利物徧成於口业;次「安隐众生胜三昧」已下,一百九十行,明以定道力就光明三业以益物,徧成於身业;三「十方世界有缘」已下,有七十一行,明以定道力,就三业自在,於十方世界以益物徧成於意业。


寻文三业位别,不违诠旨。亦可云:初就对治以益物,二就光明以益物,三就自在以益物。三皆以定为体,以三为用,即是体用之意也。前三周□自行外化者,亦不离於体用。第二光中有三:初二行总,次百五十七行□…□。「如是等比光明门」已下三十一行,明结劝也。三从「十□□□□□□」已下,七十一行,明定道之力。三业或以神变光明□…□生所,或以菩萨心静,一切善恶净心,海中□…□行总,次六十七行别,後两行结劝也。别中自□…□方中自在,次就入等中自在,「童子身」已下□…□天文诸尘空有色心等中自在。以下况上。中□…□无碍行也。「无畏大士」已下廿六行,明显发流通也。


华严略疏卷第一


〔录文完〕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藏外佛教文献 第08册 目录 下一篇如来广孝十种报恩道场仪 【八卷】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