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忻州市钟楼寺 05-04
·阳泉市郊区辛兴圣泉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洪济禅 05-04
·阳泉市报国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寿圣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资福寺 05-04
·阳泉市盂县文殊寺 05-04
·阳泉市矿区释迦寺 05-04
·阳泉市西烟镇麦坡村玉佛寺 05-04
·阳泉市郊区半坡王兰寺 05-04

文库热门

·忻州市钟楼寺 05-04
·阳泉市郊区辛兴圣泉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洪济禅 05-04
·阳泉市报国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寿圣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资福寺 05-04
·阳泉市盂县文殊寺 05-04
·阳泉市矿区释迦寺 05-04
·阳泉市西烟镇麦坡村玉佛寺 05-04
·阳泉市郊区半坡王兰寺 05-04

TOP

藏密真踪(三)
2018-03-25 20:20:30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1740次 评论:0

第三章 学密明鉴


一、 显教与密教


佛教之分显密,教法上之差别也。药无贵贱,对症者良。法无优劣,当机者尚。众生根器,有宜于显者,有宜于密者,万有不齐,


固不必比而同之。顾二教之异点为何,允宜分辨。显者何,明豁之谓也。随众生程度,逐渐晓以浅之法理,使其步步了解,悦意进修,终于超脱众生境界,此显教之大要也。


众生程度幼稚时,浑浑噩噩,惟有饮食男女诸欲而已。历劫经验,识解渐富,计较争夺之心与日俱进,于是乎有纷扰不宁之社会焉,于纷扰之中,深感人生种种烦恼,有求指导之倾向者,则随机为讲因果论。喻以正理,证以故事,令其恍然于善之当为,恶之当去,永遵人道正轨而持五戒焉,是为显教初级教法。


深信因果之人,有希望天福者,自可示以十善之义,使之实践,或更为讲世间禅定功夫,引其上进。倘志存厌世,极求解脱,则示以二乘教法,令断烦恼,是为显教中级教法。


大心众生,得闻佛法,能发大愿,行菩萨道者,则应开示大乘之道,令破「分别二执」(即分别我执及分别法执)藉悟真如初境。厥后则令勤修「胜空生观」,以破「俱生我执」。次更勤修「胜法空观」,以破「俱生法执」。此中教相并有顿渐之殊,性相之别,要皆以融入真如性海为归,是为显教高级教法。


密者何,奥邃之谓也。身口意三密,为诸佛果德之结晶品,众生程度距佛德太远,未能猝解真义,惟遵其道而行,则法益甚大,共究也能即肉身而证法佛界焉。此密教之大要也。


学者以至诚心,接受密教之真言,勤而行之,念头之坚,能不被六尘扰动,则真言妙性,自然乘机流露,消灾障,转顺境,或兼得少许神通,是为密教初级教法。


学者若发阿赖耶心,会得真言力,在心中作强大熏习,转移恶种,增益善根,粗重之身化为妙轻,能延寿千万亿岁,或以肉身飞异天宫,兼得种种神通,是为密教中级教法。


学者若能游心真如性海,深达本不生际,从此仗三密力,顿入金刚法界,外现受用身,内证自性身,不论因缘所生果报托生何所,此等法身妙境,恒常不失。是谓密教高级教法。


显密教法虽异,要须互相补助。显教诸经往往参加陀罗尼,以促学人行持之效,东土僧伽,每以大悲等咒为常课,即承此旨也。密教虽直提佛德,然于显教若无相当研究,或致知见不正,误入歧途,佛法翻成魔道,学者不可不知也。


--------------------------------------------------------------------------------


二、唐密


密教之入东土,唐以前不可胜数,然大都为显教兼习之资,不过中初两机教法而已。若夫高级教法,唐开元时始有之。善无畏三藏特传胎藏界法门,金刚智三藏特传金刚界法门,不空三藏更广传两门诸轨。于是高级教法大备,成立专宗,或依经文名真言宗,或对显教名密宗。本宗既建于唐,为别于其他密教,特称唐密,他密则称杂密。


天台宗之智者大师,华严宗之贤首国师,皆显教中之泰斗也,以时代居先,未知将来有唐密特出,故所判教,未能预摄之。间有论及真言,只就方等部中初教法言之尔。唐以后,吾华大德,又未尝以本宗纲领弘扬于世。唐密之真面目,非惟常人未之知,即号称显教大善知识,亦未能明辨。佛法盛衰,不离因缘,唐密之在吾华,中断久矣。而流入东瀛之法脉,则滔滔不绝,支派则愈演愈繁。其始东、台二密对峙,后则更分细流。最近以种种特殊因缘,返流入华,多年沉寂之唐密,遂得重张法帜焉。


(注):东密为弘法大师所传,因道场在东寺,故以东名。台密为传教大师所传,因兼讲天台教义,故以台名。其实皆唐密也。


唐密之在东瀛,因种种机缘关係,诸祖师手眼,自然有施设不同之处。吾华复兴斯道,当以唐密本轨为宗,兼採他密精要,以顺机宜,斯善矣。


--------------------------------------------------------------------------------


三、 敬佛


佛法原忌空谈,密宗尤重实习。实习之道,自敬佛始。佛之本义,在显教有素之人,容有了解能力。若未经显教熏习,遽行学密,对于佛字,未免茫然,今略述大要如左。


佛之名,在梵语具称「佛陀」,略译曰佛,义为「大觉者」。佛原以探究众生本源为宗旨,真理太微,非甚深智慧不能洞彻。众生莫不潜含智慧,因为凡情所诱,迷惑于六尘之中,以致不克发展。世人所诩聪颖,乃流露意识间之浅智小慧耳。欲求甚深智慧,必先大破凡情,凡情既破,真理自显,能契此境,斯谓之觉。从此广度众生,圆修五智,及其究竟,无所不通,无所不明,斯谓之大觉,具此大觉之人,斯谓之佛。


佛恒以圆满之大智,运平等之大悲,而化度众生。在所化范围内,佛光弥漫,普贯众生身中。学者倘明此理,能以虔诚之念,专注于心,日积月累,心中一点佛光自然浓厚,更从阿闍黎亲受普礼普供等真言,日对十方诸佛敬礼供养,则十方佛光,同时荟萃于心,力量尤大,夙世与佛有重大因缘者,预礼敬之间,能以心光开为色尘,得见诸佛瑞相。然多有误认法尘、虚影为色法者,此须审慎,勿自着迷。纵见色尘佛相,仍应缄默,何人自炫,反增业障,此亦学者所当知之。


--------------------------------------------------------------------------------


四、忏悔


依教敬佛,往往有行之多年,毫无徵兆者,此非佛性有所未周,徒以迷情深厚,遮蔽正智,心欲专注,辄为六尘诱惑,


扰动不定。欲袪此弊,必须真下决心,力忏前非,诱惑一来,便迎头痛击,能作是行,方为彻底忏悔。若更从阿闍黎受真言以摄持之,收效尤速。世有口诵忏文真言,心被诱惑自若者,此不足谓之忏悔也。


众生迷惑之行,不可胜数,一一对治,势难周备,举要忏悔,约分二端。


(一)通恶业,内分三类:


(甲)身业三:杀生、偷盗、邪淫


(乙)口业四:妄语、绮语、恶口、两舌


(丙)意业三:贪欲、瞋恚、邪见


(二)别恶业,内分二类:


(甲)无间业五:杀父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毁谤三宝


(乙)口腹业三:饮酒、食肉、食五辛


此等恶业,显教论之甚详,今不赘述。密教为速求破惑证真,亦有逐条忏悔之必要。除无间业五种,现生未必俱犯外,其馀皆吾人所难免,不可不随时警惕。然忏悔之道,非徒忏前非便了,必也永断相续,更不敢造,乃有效果。其不能遽断者,要当渐次断之。


以上忏法,见不空三藏译《受菩提心戒议》,无畏三藏《禅要》所述相同,故为学密正轨,行持愈力,效果愈大。若敷衍自欺,佛性殊难开显。


或问学密必须断酒肉乎?曰,密教诸经,每垂此戒,故宜力矫斯习。或问为境所迫,未能素食如何?曰,心心在斋,不贪肉味,亦无大碍。但所处之境可以素食而独不肯捨肉,斯作为为凡情所缚,不能自拔,学虽勤苦,大效难期,其有小验,或误与食肉鬼神感通。或只与外金刚部相应耳。有志上进者,愿慎思之。曰,是法首标(具戒清洁)之文,然为普摄群机起见,设此方便法门,俾于环境拘束中,觅一出路,其功效自较(具戒清洁)者为逊,吾人立愿,须求弘大,非遇不得已时,勿安于小就也。


--------------------------------------------------------------------------------


五、菩提心戒


敬佛忏悔二事,显教初亦如是,继此则视学者根机,或授小乘比丘戒数百条,以对治诸惑,或授大乘菩萨戒数十条,以发展行愿。比丘戒惟限出家人,菩萨戒则在家出家皆有之。


菩萨戒以发起菩提心为基。菩提胜义,预五蕴皆空时,然后显现真切,播为外迹,则为广度众生之种种慈悲行愿。学者对于显教高级教法,果能深心默契,即是已见胜义菩提心,从此应诸外迹,蘼不与菩萨戒条相符,此心保任不失,是为胜义菩提心戒。


学者情执独盛,菩提心隐没不彰,则须求宗师(大乘教中已通宗者)极力提撕,以开显本性。虽为凡情遮障,未能发觉此性之活跃于心,但能从外迹菩萨戒条申其行愿,莫敢或渝,是为行愿菩萨心戒。


两种心戒深浅不同,要以真如性海为归,真如境寂灭平等,凡情虽尽,佛智未备,终属显教范围。此外更有三摩地菩提心戒,则密宗特具之法门也。


三摩地菩提心者,密教大阿闍黎以三密加持力,于学者心中径提出大圆镜智种子,俟其熏发浓厚,心中自然流露真相,若月轮然,此相实为三昧力凝成,故冠以三摩地之名。诸佛之能洞见十方如来众生者,即赖此大圆镜智之力,证此者始称入佛境界,亦云「入佛三昧耶」。密教既以直提大圆镜智为宗,故学者所受之菩提心戒,特称三昧耶戒,戒称诸佛内证无漏清净法戒,虽应诸外迹亦参用显教菩萨戒条,而主旨固自不同,唐密特殊之点,即在于是。三昧耶戒实为戒中之王,精心受持,斯与佛伍,远离二乘境界。故乐受此戒者,以后不更受小乘诸戒。其中途忽转入小乘者,或未得明师指授本过,或其人本非唐密根机耳。


--------------------------------------------------------------------------------


六、灌顶


学者能以至诚之念,接受三昧耶戒,自然永植其种于心,由此勤修月轮观,镜智于以日固,三眛既成,十方诸佛皆有机感之力,然只遍照诸佛之种子,平等一昧,对任何佛之妙相,皆未能发视其真实真言之境,于是更有灌顶之事。


灌顶者何?先从众多佛中决定一尊为己所欲承事者,即求本尊加持之功德水,由顶灌入自心俾成道种,由是以三密力自加发展,日就月将,自心开敷,等于本尊,应诸外迹,本尊妙相亦可流现,斯则灌顶之妙用也。


学者功行非深入寂灭平等之境,原无自行求佛灌顶之能,故须求阿闍黎作法加持之。所欲承事之本尊,或取决于投花,或依自己之宿缘,得体察机宜行之。本尊既定,阿闍黎既将其功德藏发挥于坛中,其间供养品如水涂花香等,同法味。阿闍黎功行愈高,法力愈大,当是时学者亦身沐法海之内,无形之佛德自顶入心,绵绵不绝,惜为凡习所蔽,不自觉知而已。阿闍黎为欲增厚其观念,俾法种强大,特取所加持之功德水,亲洒学者顶上,学者如能以至诚之心,观此顶上之水,沁入自心,则所植本尊种子,转加炽盛,继而阿闍黎授以本尊三密,亦须虔诚接之。庶乎成功较速也。


凡修任何本尊,若未经灌顶阶段,虽勤苦修持,终无效果,以心中无真实法种也。犹植花本然,其先未播种于盆,而欲求花本之滋长,无有是处。


灌顶既为扶植法种之要道,则阿闍黎之人选自当审慎。盖法种之强弱,与阿闍黎功行深浅成正比例也。根机特出之土,夙生曾经强有力灌顶,且行持纯熟者,现世暂有隔阴之迷,不能记忆,遇密教开灌顶坛而参


加之,藉此增上缘力,夙生功德复活,成效奇速。此等根机,虽值寻阿常闍黎亦无不可。


--------------------------------------------------------------------------------


七、 持诵


持诵为密宗要道,亟须说明。金刚法界之持诵法,精细微妙,初学遽难契机,暂置弗论,今惟就莲花法界言之。


凡曾如法忏悔持菩提心戒,复入坛受胎藏界灌顶,传得本尊印明者,应随力庄严道场,供养本尊圣像,日日依轨修习真言,按普通程序,持诵满十万遍能破初重妄执,得与本尊变化身相应。满二十万遍,能破第二重妄执,得与本尊受用身相应。满三十万遍,能破第三种重妄执,得与本尊法性身相应。若未灌顶之前,既深契真如法界者,能以少数当三十万遍。其或根器低下,或事相缺乏,或俗务牵缠,但能忆持不忘,且复彝时念诵,则持满百万乃至三四百万遍,亦得破初重妄执。满千万遍,或破二重或破三重,随人而异。然欲计程收效,除不忘菩提心外,应守下列诸戒:


(一) 须力行十善。


(二) 须力矫饮酒、食肉、茹辛诸习。


(三) 念诵时一心繫念真言,不得攀缘他事。


(四) 真言须字字正确,不得以依稀彷佛之译音读之。


(五) 念诵中间,若不获已而有涕唾咳嗽等事,则此遍不计数。


(六) 念诵声音勿太缓、勿太急、勿太高、勿太低、勿太大、勿太小,中间不得与他人共语。


(七) 持诵本尊真言,务须专一,未到破执境界,不应改持他尊。


(八) 从阿闍黎处受得真言,不应滥授他人。


(九) 不起骄慢之心,常存慈悲之念。


(十) 求大悉地者,中途不应作魑魅魍魉等事,亦不为人禁诸恶毒。


上文汇集苏悉地苏婆呼等经要旨,约为十条,俾便省察。如能遵守,成就非难。有所抵触,收效斯小。若多所违犯,自无成就可言。


--------------------------------------------------------------------------------


八、 辨境


学人依法持诵,日有常功,自然渐感法验。惟境界正当与否,不可不细加分辨。


吾人为六尘所惑,耳目昏迷,人趣环境中,眼所见者限于当前最炽之境,稍涉疏远,便不能睹,无论其他诸趣也。此方人类,福德非厚,诸天善种,自难流露于心,而鬼神恶种,则时具备,乘机显现,而人不及察焉。其屏俗虑,讲修行者,心稍宁静,鬼之影像遂得忽见于前,外道重视此事,以为大效在是。佛门之具正知见者,不惟不取,且恐鬼境频起,熏习渐浓,临终将牵入鬼趣。密宗以培植佛种为旨,诸天境界尚所当轻,鬼影若现,极宜放弃。学人所当知者一也。


功行幼稚时,凡情尤盛,未易从现量中得见本尊,有等根机,或循夙习,能随意识开为法尘,宛若佛菩萨当前,此属独影境,亦有邪种出现,认识未清,由意匠展专幻作佛菩萨相,此属带质境,两种境界皆非真实,执着不捨,势入邪道。学人所当知者二也。


持诵过程中渐达于一心不乱之境,本尊种子或流现眼前,得见瑞相,其威仪日与本尊符契,且有种种光明,斯固正当法验。倘威仪不类,只属夙善随缘偶露,非与本尊相应。


学人所当知者三也。


上述境界,纵与本尊相应,只见化身,若遽生欢喜,且起分别之见,则凡情复炽,境界随失。其能泯去分别二执,庶得时与本尊相见焉。然仅安住于此,临终不过往生本尊化土,得少为足,非密宗本旨。学所当知者四也。


得见本尊化身,斯破初重妄执矣。从此精进不懈,再破二重妄执,开顶门眼,能见本尊受用身,功行到此,克证无生法忍,生前堪为人天导师,临终得生本尊报土。然不过菩萨境界,非密宗即身成佛主旨。学人所当知者五也。


百尺竿头更能进步,摧破三重妄执,则于莲花性海中提出本尊法性,遍布行者肉身一切支分,从一一毛孔中流出光明,普及大千世界,当是时,内离能运之心,外泯所达之境,法法无相,惟一片佛性,妙用无边,而亦无一片之见,入此大舍三昧,行者肉身即是本尊法身,当下便处本尊常寂光土。若更精研自心三十七尊妙性而一一证之,斯契密宗究竟之旨。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佛教各宗大意 - 密宗大意 下一篇密宗祖庭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