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宣隆大师(孙伦大师)传(三)
2019-02-09 14:35:20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1473次 评论:0

24. 维持色身之四缘 ── 业、心、气候、饮食(开示)


    我们娇嫩的身躯隐没在无明黑暗之中,


  被无明的荆棘深深地刺进,


  它是很难被拔出来的,


  那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啊!


  业(Kamma)是主要的行事者(Actor),心(Citta)是主人(Master),气温(Utu,Temperatureor Climatic Condition)是石匠(Mason),饮食(?hāra,Nutriment,营养)是劳工(Labourer)。


  (注:行事者Actor,亦可译为行动者或造作者。)主人心命令行事者业说:「请给我建造一座房屋。」行事者业问主人心:「好的!不过,你想在哪里建造房屋?我知道有两个地方可供选择,第一个地方十分荒芜,那里没有色、声、香、味、可触摸的东西,可用眼见、用耳听、用鼻闻、用舌尝、用身触摸;第二个地方刚好相反,那里有很多各式各样可意的东西可给你用眼见、用耳听、用鼻闻、用舌尝、用身触摸。你想选择哪一个地方来建造你的房屋?」主人心回答:「噢!业啊!我喜欢有可意的东西可见、可听、可闻、可尝、可触摸,我喜欢那样的地方。」


  行事者业说:「我敬爱的主人啊!不要选那个地方啊!那是个恶劣的地方,不好住的。」主人心问:「为什么那是个恶劣的、不好住的地方?」行事者业解释道:「那是个没落的地方,山崩地裂或山泥倾泻等事都会经常发生。」主人心说:「不要理会那些山崩地裂或山泥倾泻,我喜欢看到可意的美色。」行事者业说:「不要选那个地方啊!那里经常会洪水泛滥的。」主人心说:「不要理会那些洪水,我喜欢听到可意的声音。」行事者业说:「不要选那个地方啊!那里经常会刮起凶猛的暴风雨的。」主人心说:「不要理会那些凶猛的暴风雨,我喜欢闻(嗅)到可意的气味。」行事者业说:「不要选那个地方啊!那里经常会发生火灾的。」主人心说:「不要理会那些火灾,我喜欢尝到可意的味道、触摸到可意的(可触摸的)东西。


  请快去那个地方建造我的房屋吧!」


  行事者业说:「我可以把房屋建在地底吗?」


  主人心说:「不!不!那会令我窒息的。」


  行事者业说:「我可以把房屋建在水底吗?」


  主人心说:「不!不!那会浸死我的。」


  行事者业说:「我可以把房屋建在大暴风雨之中吗?」主人心说:「不!不!我会被暴风雨带走的。」行事者业说:「那么,我可以把房屋建在火焰之中吗?」主人心说:「不!不!那会烧死我的。」


  行事者业说:「既然如是,我就把地、水、火、风等四大元素,按同等比例混合起来,然后用此混合物来建造你的房屋吧!你说好吗?」


  主人心终于同意了,命令业说:「那就开始吧!」行事者业说:「单靠我自己是造不成的,我要找手下石匠气温(Utu)帮助。」于是行事者业走向他的手下石匠气温说:「喂!石匠气温,主人心想建造一座房屋,已决定按同等比例的地、水、火、风等四大元素的混合物来建造,你肯帮手建造吗?」石匠气温回答:「好!做得到的。不过,还要靠劳工饮食(?hāra)的,我的工作有赖他所提供的砖块质素,而他送来的砖块并非全都靠得住,因为有些只是半烧的、有些是破裂的、更有些是松软的。」
  

  行事者业不耐烦地说:「不要啰唆了,赶快去做吧!」既然无法再说下去,石匠气温(Utu)唯有去找他的帮手劳工饮食(?hāra),一起去开始建造房屋了。


  各位亲爱的听众,你们都见过在城乡中建造的房屋吧?石匠气温所用的砖块,全都是由他的助手劳工饮食所提供的,有些砖块是完好的,有些不是完好的,有半烧的砖块,也有一些是破裂的砖块。石匠气温用灰泥把砌好的砖块黏合,令它们的外表看起来不俗。就这样,一些好看的房屋就被建成了。在三界之中,你会看见很多这样地建成的房屋,有些是为人类而建造的,有些是为天神(Devās)而建造的,有些是为梵天(Brahmās)而建造的。


  我们所说的房屋就是指身体。同一道理,在畜牲界中,不同种类的畜牲也会有不同种类的身体。既然所有身体都是由四大元素所建成,有时候地大欠佳,个体就会受苦;有时候水大过盛,淹没了它们,个体也会受苦;有时候风大造成破坏,个体也会受苦;有时候火大燃烧起来,那个体也会遭受到剧烈的苦楚。你们都有见过这些东西的,是吗?


  因此,佛陀曾说:「由四大元素所构成的一切东西都会变坏的。」纵使有此警告或忠告,大部分人仍是渴望有新的生命,结果他们免不了会遇上山崩地裂或山泥倾泻,遭受到剧烈的苦楚。


  有时候他们会因被水淹没而受剧苦,有时候他们会遭受暴风雨而受剧苦,有时候他们会被火烧而受剧苦。所有这些剧苦都是因为人们渴望有新的生命而产生的。你必须面对你的渴望所产生的所有后果,埋怨它们是毫无用处的。如果你没有渴望新的生命,你是不会得到它的。


  然而,仅简单地说你不想要新的生命,你的希望还是不会实现的,你一定要努力取得必须的(内观)智慧,而为此你必须修习内观禅。当你取得这种必须的智慧后,就不会再渴望有新的生命;到时如果你不想要它,新的生命就不会再出现了;如果没有新的生命出现,你便可解脱各种各样的苦受,达致涅盘(Nibbanā)了。


  〔这是有录音的一次说法〕


  盲目的世人觉察不到真实法


  看到的都是虚妄的东西


  就真谛或胜义谛(Paramattha)(1)来说,只有名(Nāma)与色(Rūpa),名是指心或精神,色是指(广义的)物质,或指(狭义的)物质性的身体,即色身或肉身(Corporeality orRūpakkhandhā)。盲目的世人忽视了这两种东西(指名与色),反而高度关注表面的东西,例如:手、脚、鼻、人、天神、梵天、……等等;就真谛或胜义谛来说,这些东西都不实在,它们只不过是被普遍公认的名称而已。


  苦受确是致道的法则


  乐受会令你飘浮于生死之流(2)


  一位认真、热诚地修习内观禅(Vipassanā)的禅修者,必定会经历到尖锐而难受的感觉,就在那些痛苦经验之中,真谛才会向他揭露。


  如果他想转移或避开那些痛苦经验,例如改变禅修的姿势,他的痛苦感觉将会消失,取而代之的将是安逸与舒适。然而,此安逸与舒适会自然地令心意涣散,到时便不可能有定力了,58


  既无定力,智慧(Pa??ā)就无法在他内部生起,他唯有继续飘浮于生死之流。


  初果与二果圣者仍须努力修习,三果圣者才能解脱淫欲初果(须陀洹Sotāpanna 或入流果)与二果(斯陀含Sakādāgāmi 或一来果)仍会依恋家庭,只有当这两种圣者都能证得三果(阿那含Anāgāmi 或不来果)的道智,他们才能远离淫欲;到时他们将无法过俗家人的生活,一定会自愿地离开家庭,过出家的比丘圣洁生活的。


  只懂得分辨胜义谛(Paramattha)与世俗谛(Pa??atta)的人,未可称为圣者;仍受胜义谛与世俗谛两者束缚的人,也未可称为圣者;了解实际情况何时是胜义谛、何时是世俗谛的人,才可称为圣者。
  


25. 「四亡者」与「四活者」的意思(开示)


  道智(Magga ?ā?a)只会出现一次,但果智(Phala ?ā?a)可以出现多次。


  须陀洹道(Sotāpatti Magga)、斯陀含道(Sakādāgāmi Magga)、阿那含道(Anāgāmi Magga)与阿罗汉道(Arahatta Magga)皆只会出现一次,不会出现两次,因此,他们被称为「四亡者」。


  须陀洹果(Sotāpatti Phala)、斯陀含果(Sakādāgāmi Phala)、阿那含果(Anāgāmi Phala)与阿罗汉果(Arahatta Phala)皆可进入多次;只须情况许可,已证相关道智的圣者是可以随时随意进入的。因此,他们被称为「四活者」或可多次出现者。


  不同程度的信


  不同种类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信(Saddhā,Conviction)。


  世俗人的信并不稳固或可靠,因此,人们称之为「头碰头连结型的信(Butt-joint Conviction)」。


  圣者(已证道智者)的信是稳固和可靠的,因此,人们称之为「钩环相扣型的信(Hook-TypeConviction)」。


  佛陀的信至上坚固,因此,人们称之为「环环相扣型的信(Ring-Type Conviction)」。


  在证得初果后,佛法的证悟只会向上升进(1)


  这么说是因为:当一个人修习内观禅,在他证得初果(须陀洹或入流果)之后,是永不会再恢复世俗人的身份的,他只会向上升进,成为二果(斯陀含或一来果),然后成为三果(阿那含或不来果),然后再向上升进证得阿罗汉果,成为一位阿罗汉(Arahanta)。
  


26. 迦韦大师与被誉为三果的杜维邦女士会面


  当时,明昆大师(Mingun Sayadaw)有一位女弟子,名叫杜维邦(Daw Ngwe Bon),她被誉为是一位三果圣者。她听到在望燕坡峡谷中出现了一位所作已办的比丘成就者(指阿罗汉),就很想查证事实,于是便来到迦韦大师所居住的望燕坡峡谷。迦韦大师的弟子一早已在那里聚集,热切地准备好听两位高人的讨论。大师为访者详细地解说修习内观禅的每一个步骤,由入坐前的准备(Parikamma)(1)(如念诵愿文),一直到体证道智,他都毫不犹疑地回答了所有杜维邦女士所提出的质疑,甚至在她未及表达出来已解答清楚了。


  讨论完毕后,杜维邦女士评说:迦韦大师的方法强调留意觉察(念住,Mindfulness),那很自然实用。接着,她禁不住站了起来,一面大力地拍掌,一面兴高采烈地大声说道:「这是我的儿子!这是我的儿子!」大师说:「如果你想称我为“儿子”,你一定要提供食物奉献僧伽(Sa?ghā)。」杜维邦女士在第二天回应了,她预备了很多食物,供养给住在寺内的所有僧众,跟着与众生分享她所作的功德后才离开。


  (注:大师后来叙述这件事时说:其实他已预先知道杜维邦女士会到望燕坡峡谷来找他,但她到达后,并没有立即前来见我,而是在寺院附近的茅屋留宿,先查询一下这里的情况。我入定预先了解她想问的问题,希望可以在她未问之前就已给她答案。他还说那位女士能提出适当的、有实际用途的问题,由此可知她是很有学识的;她衣着得体,举止稳重,而且端庄有礼。)


  
27. 法(Dhamma)的特质(开示)


  为了禅修者的利益,宣隆大师讲解了如下之「法的特质(1)」。


  佛陀曾以下面的术语来解说法(Dhamma)的特质:


  Sandi??hiko, Akāliko, Ehipassiko, Opaneyyiko, Paccatta? Veditabbo Vi??ūhi。


  让我来逐一解释:


  当禅修者作勤奋的修习,于禅修中生起道心(Path-Consciousness)前的四个速行心,即遍作心(Parikamma)、近行心(Upacāra)、随顺心(Anuloma)与种姓心(Gotrabhū),他自会了解Sandi??hiko,即法是可亲身体证的。他若能如是地四次洞悉四圣谛,他自会了解Akāliko,即法是可产生实时(直接)效果的(指果智会在道智之后实时出现,无需时间等候)。


  Vi??ūhi 是一种像贤明君主所拥有的智慧。Opaneyyiko 像君主的顾问。Ehipassiko 的字面意义是:来观看(Come and See),指法是欢迎任何人前来观察与审查的;你若仔细对它视察,法就会随着你的成就(Paccatta? Veditabbo)而逐一为你揭示出真谛,你会发觉真的是闻名不如见面。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它让明智的人亲自清楚地看到:


  1. 这是名,这是色,这是心,这是心所。


  2. 这是苦谛,这是苦集谛 (苦因谛),这是道谛,这是灭谛;对此四圣谛的(第一次)洞悉被称为须陀洹道(Sotāpatti magga)与须陀洹果(Sotāpatti phala)。


  3. 这是苦谛,这是苦集谛 (苦因谛),这是道谛,这是灭谛;对此四圣谛的(第二次)洞悉被称为斯陀含道(Sakadāgāmi magga)与斯陀含果(Sakadāgāmi phala)。


  4. 这是苦谛,这是苦集谛 (苦因谛),这是道谛,这是灭谛;对此四圣谛的(第三次)洞悉被称为阿那含道(Anāgāmi magga)与阿那含果(Anāgāmi phala)。


  5. 这是苦谛,这是苦集谛 (苦因谛),这是道谛,这是灭谛;对此四圣谛的(第四次)洞悉被称为阿罗汉道(Arahatta magga)与阿罗汉果(Arahatta phala)。


  6. 这是有情世间、众生世间或五蕴世间,这是行法世间或行世间,这是物质世间、器世间或无情世间,此物质世间是前二世间的基础。那就是所谓的三个内在世间。


  7. 这是有情世间、众生世间或五蕴世间,这是行法世间或行世间,这是物质世间、器世间或无情间,此物质世间是前二世间的基础。那就是所谓的三个外在世间。


  (注:有关第6 与第7 段之说明,请参阅第5 章 ── 宣隆大师的生平故事。)上述就是智者如何辨识地了解诸法,以及那些智能是如何显露出来的一些说法。


   禅修者感知到心、心所与色(肉身)皆在不断的生灭变化,这是对苦谛的了解,即对应该被彻底了解的东西的彻底了解(?āta pari??ā)。


   当禅修者审察苦因时,他彻底地了解到苦因,那就是经过审察后的彻底了解(Tīra?apari??ā)。


   在审察时,他了解到原来渴爱是苦因,于是他舍弃渴爱,那就是对舍弃的彻底了解(Pahānapari??ā)。


   了解到心、心所与色皆苦,是有关(苦)谛或真相的智慧(Sacca ?ā?a)。


   了解到要通过道智来消除苦,是对实践灭苦之道的智慧(Kicca ?ā?a)。


   了解到潜在的污染,如渴爱等已被道智所消除,以及了解到不再有那些因素去产生结果,是对应实践的灭苦之道已实践的智慧(Kata ?ā?a)。


   能见谛或真相的法是法眼(Dhammacakkhu,the Eye of Dhamma)。


   所见的法是四圣谛(the Four Ariya Truths)。


   知道或了解的法是(内观)智慧(?ā?a,Knowledge)。


   应被知道或了解的法是四圣谛。


   消除苦的法是道智(Magga ?ā?a,Path-Knowledge)。


   被消除或舍弃的法是渴爱,那是苦的根源、集谛或苦因谛(Samudaya saccā)。


   已经灭尽的法(即一切苦因永灭)是灭谛(Nirodha saccā)。


  〔以上的开示是一个从录音带整理出来的记录〕

 

28. 石差当塔的酒鬼(开示)


  在敏建镇的东北,有一个名叫石差当(Set-Kyar-Daung)的塔。每当该塔的周年喜庆日子,都会有许多嗜酒之徒在那里留连,他们会狂饮该地盛产的棕榈酒,然后醉昏昏地在那里吵吵闹闹。在某次喜庆日子中,一名结了小发髻的酒鬼,把筒裙(longyi)(1)在腰上折好,手中拿着一枝小棍,在人群中穿插,向着每一个经过的人说:「我要找那个嚣张自大的人!」另一名发髻比较大的酒鬼看到这种情况,有些生气了,他把筒裙往腰部较上的地方卷折好,手中拿着一根较粗的棍子,走近前述的第一位酒鬼,凝视着他说:「嚣张自的人现在来了!」跟着,第一位酒鬼对望着第二位酒鬼说:「那个嚣张自大的人,正是我要远远避开的啊!」这么说着,便离开了第二个酒鬼了。


  我讲这个故事,是想提醒在坐的所有人,你们都像石差当塔喜庆日中第一个酒鬼,当他找不到那个嚣张自大的人时,便不断地说着:「我要找那个嚣张自大的人!」当他遇上那个嚣张自大的人时,便赶快避开他。你们都像那个酒鬼,因为在迦叶佛的教法仍住世时,你们都避开了他的教导,那个时候,你们都希望可以遇到乔答摩佛(释尊),可是,到了现在,你们遇上乔答摩佛的教法了,但你们又在浪费时间与闲混,希望可以见到下一尊佛,在向现在的佛奉献香花与烛光时,口中念着:「愿我能见到弥勒佛(Arimetteyya Buddha),并且是第一个见到弥勒佛的人!」恐怕到时,你们又会像第一个酒鬼一样,当遇上那个嚣张自大的人时,立即想避开。你们在乔答摩佛的教法存在时期,若仍未开始修习佛法、仍在远离他的教法,那么,肯定会再次错失这个宝贵机会的。打铁趁热,现在是你们抓紧时机的时候啦!


  “百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请抓紧并善用现有机会,鼓起信、精进、念、定、慧等五力,着手去根本解脱苦吧!以内观(Vipassanā)的修习,以持续地留意觉察躲藏在鼻孔末端的出入息等方式,来消除贪、瞋、痴等污染,尤其是要消除障蔽法光(the light of Dhamma)的痴或无明。如你能勤奋修习,再加上你过去累积之功德(波罗蜜),便可(于今世)依次证得初果、二果、三果、或最高之四果阿罗汉道智的。不要避开这个时机啊!不要像石差当塔喜庆日子中的酒鬼啊!


  顺便提醒大家,不要像那售卖砂皂(sand soap)的小贩一样,她把砂皂包装得很精美,然后到处叫卖,吹嘘着她的肥皂功效非凡,可以清除身体或衣服上的任何污垢,可是,看看她身上穿的肮脏衣裳吧!首先应清洁自己,未把自己清洁好便去清洁他人,是无效用的。与其过早教导他人,不如好好地依法自修吧!不要学那个卖肥皂的小贩啊!
  


29. 法住(Dhamma Vihāra)(开示)


  有人问宣隆大师:「谁人内部有法住(1)?」宣隆大师就以下述的有趣故事回答。


  古时候,巴拉那斯(Bārā?asī)一地为梵达他王(King Brahmadata)所统治。一日,边境发生叛乱,国王随即命令五位将军前去平乱。五位将军于是启程前往,当到达边境附近的树林时,他们看到叛军在远处活动时扬起云状般的阵阵烟尘,其中一位将军心想:「哗!那么大的烟尘,叛军一定十分强大了!」他心生恐惧,决定停留下来。于是只有四位将军继续前进。


  四位将军前进不久,即看到远处叛军的旗帜甚为壮观,其中一位将军推测,叛军可能甚为强大,于是心怀恐惧,又停下来了。


  剩下来的三位将军继续前进,当接近叛军时,他们听到叛军凶恶的声音:「喂!兄弟!包围国王派来的人,捉住他们!去!去!快去捉住他们!」其中一位将军受到声音的威吓,又退下来了。


  剩下的二位将军,勇敢地冲向敌方杀敌,战况激烈,很多人都被击倒,其中一位将军,更不幸地被叛军领袖所杀。剩下来最后一位将军继续奋勇应战,终于把叛军领袖杀死,叛军当即溃散,落荒而逃,幸存的将军于是凯旋回国,向王复命。


  我说这故事目的,是为了阐明下面的几个重点:


  (1) 比丘及沙弥不要学第一位将军,只看到敌军营地扬起的烟尘云雾即临阵退缩。因为,有关美女及其它讯息会在你们的周围传播,令你们作出错误的幻想。例如:你会听到有秘密文件可引你到宝藏去、你会听到有特效秘方或药可治疗这些或那些病症、你会听到有些比丘知道有关王室公主的事情等等。


  (2) 当听到城内巨富人家有美女的消息时,不要让幻想打扰你的平静。若你们之中有人想62


  还俗去娶那美女,就会像看到敌军营地之烟尘就立即退下来的将军一样。


  (3) 不受美女消息影响的比丘,或会于化缘时看到一些美女,心想:大概这就是传闻中的美女吧,于是幻想着还俗去娶她为妻。那么,他就会像见到敌军旗帜即退下来的将军一样。


  (4) 若有比丘不受现前的美女所动,他或会被美女邀请回家接受化缘,到时,他受到美食与十分热情的友善招待,久而久之,那位比丘就会想:「或许那位美女钟情于他,不如还俗与她结婚吧。」那么,他就像那位听到敌军声音就立即退下来的将军一样。


  (5) 若比丘不为热情和友善的姿态所动,他或会堕入某女士的圈套之中。比方说:某女士以看来合理的方式,邀请他在黄昏时分到她家里去,到时,她会在窗边守望着比丘的影踪,当看到他接近自己的家门时,她就会退入房内,且故意让房门半开。当比丘走进房内时,他会发觉她正躺在床上;当他行近床边时,她会作出各式各样的色诱姿态;跟着,比丘必会情不自禁,作出不名誉的事情来。那么,他就像那位被敌军领袖在战斗中杀死的将军一样。


  (6) 只有那位能抵受感官诱惑、战胜色欲、把敌军杀死的幸存将军,才可称为「内部有法住的人」。


  因此,宣隆大师时常告诫他的弟子与妇女越来越友好的危险,他告诉他们要逐家逐户地轮流化缘,不可进内坐下。因为,若比丘进内坐下,他就会很容易被卷入世俗的欲乐事件之中的。


  宣隆大师经常告诫他的弟子:


  「莫想被爱。若想被爱及爱人,你便会因此受苦的。」「莫想受大众欢迎。受大众欢迎将有被炸的危险,就像飞机掉下来的炸弹一样。」「不要追求名誉,名誉会带来不名誉的。莫想声名大噪,基础脆弱的名誉只会转瞬即逝,名副其实的声誉像自然过程一样,会在不知不觉中围绕着你的。」「不要拿开僧钵。我不是指真的拿开僧钵,不去接受食物;我的意思是:不论化缘得来的食物是否理想或好味道,都不可挑剔化来的食物,也不要为此而生起爱憎等烦恼。若你在化缘时皱眉或欢笑,你就是拿开僧钵。」


  「化缘时,要看护自心,切勿让贪瞋痴等烦恼闯入,要看护五根(眼、耳、鼻、舌、身),勿让外尘(色、声、香、味、触)等垢秽污染自心,要经常留意觉察(Be mindful),不可放逸。」


  〔这是有录音的一个开示〕


  
30. 在家妇女都会清楚知道的五件事(开示)


   (1)1) 她们的希望:她们都希望拥有自己的丈夫。


  2) 她们的活动范围:她们都喜欢美容和打扮。


  3) 她们的坚持:她们会竭诚照顾自己的家庭、父母与亲属。


  4) 她们念念不忘的关注:「希望丈夫不会移情别恋,不会去找二奶或情妇。」5) 她们的最终愿望:「希望丈夫把我的话当真,不会去找二奶或情妇。」

 

31. 比丘尼圣弟子悦行(Pa?ācārī)(开示)


  年轻的女众们!请留心听啊!我将要说的东西,你们大多都不会喜欢听的:


   不要渴求貌美如花,


   不要渴求富贵荣华,


   不要渴求名扬天下,


  否则,你越拥有它们,就会遇到越多问题与苦恼。


   不要纵容你的眼睛,


   不要纵容你的耳朵,


   不要纵容你的鼻子,


   不要纵容你的舌头,


   不要纵容你的身体,


  否则,它们会被你的纵容与溺爱所宠坏的。


  它们是怎么样被宠坏的?(宠坏,在这里指放纵根门之欲。)你若不好好地防护根门,自会出现许多烦恼的。相信你们对所求不得时出现的各式各样苦恼,都有非常多的体验吧!的确不好受啊!


  烦恼相互增生,往往祸不单行。


  有人甚至会想:「我一定在过去世做了很多恶事了。」「我们娇嫩的身躯隐没在无明黑暗之中,


  被无明的荆棘深深地刺进,


  它是很难被拔出来的,


  那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啊!」


  (注:第24 章也有提及此偈。)


  既然你要为自己的烦恼负责,那就作好准备去忍受它们吧!


  在乔答摩佛(1)时代,有一位美少女,她的名字叫悦行,出生于富有家庭,她不但很美丽、很富有,也很出名。她放纵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之欲,结果为此而悲伤苦恼,由于她深陷悲痛之中,连衣着也忘记穿上,她神经错乱了。你们在坐的人比悦行好得多,你们的心智正常,衣着也很整齐,而悦行则遭受到极大的不幸,她的丈夫高达沙(Ko Dāsa)被毒蛇咬死,她的幼子被老鹰夺走,她的长子被急流卷走,当她回到家门时,又惊闻噩耗:双亲与兄长都被塌下来的屋子压死了。


  试想想一天之内失去六位至亲的伤痛,无怪她赤条条的疯癫起来。她无法忘记自己所遇到的恶运,每次想起发生在她身上的这些可怖事件,她的疯癫就会加剧,她把身上的衣物撕碎,完全不顾赤身露体。


  她自己反思:「噢!你这蠢女子!」


  她自言自语:「你这苦命女子,一切都是你的错!你花时间装扮自己,现在美色令你遇到此悲惨状况了。」


  她一面徘徊、一面向周围的人说:「各位乡亲啊!请你们看看我的遭遇吧!我的丈夫被毒蛇咬死,我的幼子被老鹰夺走,我的长子被急流卷走,我的父母、兄长又被塌下来的屋子压死了。」她从一条村子走到另一条村子,由于疏忽了饮食,开始走不动了,她看来极度心碎,神情非常可怜。


  然而,她的命运开始有转机了,当佛陀在精舍以佛眼环顾世间时,突然发现了她,且认为是时候她可以获得解脱了,佛陀知道悦行过去已累积到足够的功德,只要加上一点佛力帮助,她当天便可开悟了。于是他以佛力向她散发了无量的慈悲,并庄严地生起一个愿望,令悦行前来见他、听他说法及了解法义。


  悦行来了,她摇摇欲坠地走向精舍讲堂,佛陀则在法王座上端坐着等她。在讲堂的一端,一位有智慧的善心人士给她及时的忠告:「嘿!女孩!你看来悲痛欲绝、十分可怜,看看那里,佛陀正在为大众说法,为什么不走上前面听啊?你会减轻一些痛苦的。」一听到“佛陀”二字,悦行就像受到激励,很想走近佛陀那里。当她向着佛陀那里走近时,讲堂另一端的人们向她大声喊道:「喂!癫女!走开!你不辨南北,全身赤条条的一丝不挂,连一块披肩纱布也没有,你蓬头垢发,又没有戴花打扮,不要走来这里!快点离开!」佛陀向她喊道:「噢!悦行!来吧!我的女儿!来我这里!」只有这样,那些人才肯给她让开,令她可以走近佛陀的座前。


  在坐的一些听众把披肩拿出来,给悦行遮蔽裸露的身体。


  佛陀向她说道:「悦行!你为他人那么悲伤,为什么不为自己悲伤呢?悦行!你会老、会病、也会死的;你不知道有老、有病、也有死吗?」悦行回答:「是的,尊者!有老、有病、也有死。」佛陀说:「如果有老、病、死,也会有所谓的不老、不病与不死的。你不怕老、病、死吗?」悦行回答:「是的,尊者!我害怕老、病、死。」佛陀说:「你若害怕老、病、死,就应该寻求那不老、不病与不死的法啊!」悦行回答:「尊者!我应该如何去寻求它呢?」佛陀说:「你若想寻求那不老、不病与不死的法,就不要爱别人,也不要爱自己。」悦行回答:「可是,尊者!我真的很爱我的孩子,他那么可爱,长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与弯弯的睫毛,他含糊不清地说话时,真的很可爱啊!是的,尊者!他仍然是我所爱。」佛陀解释道:「你爱他是因为不了解真相,如果你了解真相,将不会爱他、也不会爱自己的。


  因为无知你才会渴望这样、渴望那样。如果你渴望某事物,那事物便会成为你的一种执取或迷恋,当你执取或迷恋着它时,你就会作出相应的身口意行动去追求那件事物,如果你作出相应的行动去追求那件事物,你将会得到它,一旦得到它后,你就要背负诸种苦恼了。


  无知是无明(Avijjā),你的渴望是渴爱(Tanhā),执取或迷恋是取(Upādāna),有企图的身口意行动是行(Sa?khāra),你会得到的东西是有(Bhava)。


  当无明与渴爱一起合作时,你就会转生(Jāti),转生是会充满痛苦的,你一定要准备好面对转生后的诸种不良后果(指老、病、忧、悲、恼、苦、绝望、死等等)。刚才你经历着可怕的苦恼,疏忽了衣着与饮食,在村落间徘徊走动,为什么会这样子呢?那是因为你深爱着自己的丈夫高达沙。


  为什么你会爱他呢?那是因为你不明真相,如果你不是无知,你是不会爱他的,如果你并不爱他,就不会遭受那些痛苦了。你受了许多痛苦,疏忽饮食,心碎欲裂,为什么?就因为你不明真相,如果你不是无知,你是不会爱他的。悦行!你的想法(Sa??ā)(2)一直欺骗着你,


  你说你爱他,其实是你的想法令你觉得爱他。想法是怎么样欺骗你的?


   事实上,世间一切皆是无常的(Anicca),是想法令你以为事物是恒常不变的(Nicca)。


   事实上,世间一切皆是苦的或不可意的(Dukkha),是想法令你以为事物是乐的或可意的(Sukha)。


   事实上,世间一切皆非我(不是我)、也无实质(Anatta),是想法令你以为事物是我、我的、或有实质的(Atta)。


   事实上,世间一切皆是不净的、丑陋的(Asubha),是想法令你以为事物是洁净的、美丽的(Subha)。


  由此可知,你见到的东西只不过是一种错觉,是想法导致你这么想的一些东西。这些对事物的错觉必须被矫正过来!」


  悦行问:「可是,尊者!我该怎样做才好?」


  佛陀回答:「你要修习四念住(3),这种修习可消除那些错觉。你必须保持不断的专注(留意觉察),例如:专注你的呼吸。在吸气时,你要觉察到空气正在接触着鼻孔,在呼气时,也要觉察到空气正在接触着鼻孔。当你这样地专注着呼吸时,你就在实践着四念住了。让我说清楚一点四念住的实践方法:


   留意觉察(或觉知)接触即是身念住(Kāyā-nupassanā);? 留意觉察感觉(可意的或是不可意的),即是受念住(Vedanā-nupassanā);? 留意觉察触觉的性质即是心念住(Cittā- nupassanā)(4);? 不让贪瞋等烦恼进入内心,只单纯地留意觉察着身心现象的当下情况,觉察着它们按其自然方式的生灭变化,即是法念住(Dhammā-nupassanā)。


  当四念住得到充分的发展时:


   身念住将会消除认为身体是洁净美丽的(Subha)错觉,? 受念住将会消除认为感受是可意的(Sukha)错觉,? 心念住将会消除认为事物是常的(Nicca)错觉,? 法念住将会消除认为自己是一个独立自存的、有实体的我(Atta)之错觉。」悦行留心观察内在的悲痛,近乎瞬息间即见到法光(the light of Dhamma)。


  她大声地叫喊:「尊者!我看到(明白)了!我看到(明白)了!先前有些人对我说:『喂!


  癫女!走开!你不辨南北,全身赤条条的一丝不挂,连一块披肩纱布也没有,你蓬头垢发,又没有戴花打扮,不要走来这里!快点离开!』可是,现在我知道得很清楚,原来不知道的是他们!尊者!我知道自己衣着端庄,我有布披肩,头上戴有三朵鲜花,我已了解事物,你说过:『你见到的东西只不过是一种错觉,是想法导致你这么想的一些东西。这些对事物之错觉必须被更正过来。』现在,尊者!我已经通过修习四念住消除了错误的观念,我已如实地了解事物了。」


  佛陀明白悦行所说的意思,为了利益与会大众,佛陀故意问她:「悦行!你看到(明白)什么?」悦行回答:「尊者!我知道自己会老、会病、也会死。正见出现后,我知道正见(Vijjā-?ā?ā)的六个方面,它们是:


   一切事物皆是无常的(Anicca),以前错误的「常见」消失了;? 一切事物皆是苦的、不可意的(Dukkha),以前错误的「乐见」消失了;? 每个人自称的「我」皆是「非我(Anatta)」,「我」没有实质的存在,以前错误的「我见」消失了。


  我也知道:


  (1) 消除苦因之法(Dhamma);


  (2) 要被消除的法;


  (3) 寂灭;


   消除苦因的法是道智(Magga- ?ā?ā);


   要被消除的法是苦因 ── 渴爱(Tanhā);? 停止生灭现象的法是寂灭(Nirodha)。」


  佛陀又问她:「悦行!你说有衣着在身,你从哪里得到的?」悦行回答:「胜莲华佛(5)曾对我说:『我的女儿!当你在乔答摩佛时代转生时,你会确保自己严守五戒的,就像你会衣着端庄一样。』现在我会严守五戒,就像衣着端庄一样。」佛陀再问她:「那么,披肩的布又是什么东西?」悦行回答:「尊者!胜莲华佛曾对我说:『我的女儿!当你在乔答摩佛时代转生时,你会确保自己严守八关斋戒(6),就像你会经常有布披肩一样。』因此,现在我会定期坚守八关斋戒,就像我会经常以布披肩一样。其他女士的披肩布可能有珠宝饰钮,但要经常清洗,也会被他人抢掠;可是,我的八关斋戒披肩布是不会遭人掠取的,也不须经常清洗,此外,它更会令我清凉、安详与满足。」


  佛陀继续问她:「那么,你戴在头上的花又是什么?」悦行回答:「尊者!在胜莲华佛时,我头上戴有三朵鲜花,胜莲华佛曾对我说:『我的女儿!


  当你在乔答摩佛时代转生时,你的头会戴上三朵鲜花的。』因此,现在我头上经常戴着三朵鲜花,那意味:我会一直归依三宝,我会经常念诵:


   我归依佛(7);


   我归依法(8);


   我归依僧(9)。


  我会永远以三宝为我的归依。」


  佛陀向她说:「悦行!那还未够!要进一步精进才好。」于是,悦行奋力精进禅修,依次逐步证得更高的道智,最后证得阿罗汉道(Arahatta magga)与阿罗汉果(Arahatta phala)。她随即了解下述诸法:


  1. 能见之法与被见之法;


  2. 能知之法与被知之法;


  3. 能消除应被消除之法与被消除之法;


  4. 寂灭之法。


   能见之法是法眼(the Eye of Dhamma);


   所见之法是四圣谛(the four Ariya Truths);? 能知之法是道智(Magga ?ā?a);


   所知之法是四圣谛(the four Ariya Truths);? 能消除应被消除之法是道智(Magga ?ā?a);? 被消除之法是渴爱苦因(Craving, the cause of Dukkha);? 寂灭之法是苦灭谛(the Truth of Cessation or Nirodha)。


  那就是悦行之所见所知。


  当她洞悉真谛之后,她对任何东西、事物再没有渴爱;当她已摆脱渴爱、不再受渴爱所束缚时,她不会迷恋、执着或牵挂任何事物;当她不再迷恋、执着或牵挂任何事物时,她不会企图去追求任何渴爱的事物;当她不再企图去追求任何事物时,她便不会再转生;而转生的终止即是终极的安宁。


  人们渴爱事物是因为他们不明白真相;


  当他们渴爱事物时,就会变得迷恋、执着与牵挂更加多的事物;当他们迷恋、执着与牵挂事物时,他们就会企图去追求那些事物;当他们这么地企图时,他们最终都会得到所追求的事物;当他们得到那些事物时,他们就会在三界或六道之生死轮回中转生;当他们得到新的生命时,他们就要作好准备去忍受即将来临的诸种苦恼了。


  〔有关悦行的开示到此完毕〕
  


32. 老妇被不孝子媳们遗弃(开示)


  在乔答摩佛时代,在舍卫城(Sāvatthi)有一位富有的女子,名字叫索娜(So?ā),她具有五种受人敬重的女子德性,到了适婚年龄,被许配给一位门当户对的年轻男子。这对新婚夫妇,由于富有及年轻貌美,过着所有年轻夫妇所向往过的幸福日子,可说从未有想过与三宝有关的事情。


  随着时间流逝,这对夫妇生了十个小孩,全都是男的。那时候,索娜的丈夫开始到精舍拜访佛陀,在听了佛陀的开示后,即渴望成为比丘,更相信自己有正当的预感支持。不久,佛陀接受了他进入僧团,他自然十分高兴,但却忘了立即通知他的妻子。


  各位在坐的男众,你们有哪一位能够这么做呢?


  当妻子索娜听到有关丈夫成为比丘的消息后,内心极之苦恼烦乱,她放声大哭,十分可怜,并重重地责备丈夫,指责他忘恩负义、欺诈不忠、更对孩子们残酷不仁,往后数天她都无法吃喝、无法睡眠,内心总是思念着丈夫。


  随着时间流逝,她尝试安慰自己道:「他既然不爱你了,你为何还要为他悲哀呢?如果他爱你、关心你,你应该爱他、关心他;如果他离开你,你也可离开他的啊!」这些就是她自创的理由来安慰自己。就这样,她开始过着寡妇的生涯,含辛茹苦地养育她的儿子。


  当索娜的十个儿子都已长大成人时,她已经六十岁了,年纪老大令她知道:十个孩子都长大了,他们都能独立生活,是时候我可考虑退休,把家庭责任下放给孩子们了。于是,她把所有财物平均地赠送给她的十个孩子。


  接着,她对十个孩子说:「亲爱的儿子,你们的父亲离开后,我一直照顾你们,现在你们都长大成人了,我也到了退休年纪,要过我的宗教生活了。我已把我的所有财物分配给你们,今后我便要完全依靠你们了,相信你们也会好好地照顾母亲,直至终老吧!」儿子们一起说:「亲爱的母亲!你不用担心,你教养我们,对我们恩重如山,我们都懂得感恩图报的,我们会用你给我们的财物来供养你的,请放心吧!我们会轮流来照顾你,令你生活无缺无忧的。」年老的母亲听到儿子们的说话后,内心感到十分快慰,于是祝福孩子们道:「希望你们都万事有成,生意兴隆,家庭幸福快乐。」她首先在长子的家中居住,起初她都得到很好的对待,过了大约十五天左右,款待的热情开始走样了,长子家更开始要母亲帮手做家务,之后不久,他们不满与老太太同住,提议她是时候搬去其他的弟弟家中居住了。老太太原以为在次子家中居住会得到较好的对待,结果是看差了,次子对她的殷勤只不过数天,就因为儿媳的负面影响而支持不住了。于是,她唯有搬到三子的家中居住。


  就这样,她从一个儿子搬到另一个儿子的家中居住,每次她都遭遇到类似的无良对待。当去到最小的儿子家中时,她竟受到最无良的对待;最小的儿子责备她,说她总是投诉她的媳妇,她一定是对她们有偏见,且一面说一面开门,叫她离开。


  一个曾经富有的太太便这样地被自己的所有儿子所遗弃。她现在已无家可归,且身无分文,想到年老无依,对自己的悲惨遭遇,不禁悲叹道:「我真苦啊!十个儿子都不想养我,现在我的境况就好像俗语所谓:『儿子胡涂不孝,媳妇妒忌中伤,母亲被遗弃了,变得无依无靠。』她伤心欲绝,很想了结残生,远离儿媳。幸好她过去储备的功德令她停止这不顾一切的行动,她想到乔答摩佛仍然在世,他是众生的真正归依,也是她以前丈夫所归依的尊者。于是,她想跟丈夫的做法出家,于是,随即走向众比丘尼(Bhikkhunīs)所住的精舍,成为了比丘尼。


  作为比丘尼的她,并没有因为年纪老大就可以得到特别的尊重,她被同住的比丘尼指派各式各样的杂务;她要做洗衣、担水、煲水及间中为她们按摩等工作。有些年轻、辈份较高的比丘尼们,利用她初入僧团的低微地位,经常要她屈从她们的要求;年迈的索娜比丘尼并没有得罪她们,只尽量照她们的命令去做。


  当比丘尼们有机会去听佛陀说法时,她们不让年老的索娜比丘尼坐在前排,她被迫要走到后面的位置坐,因此,她听不到佛陀所说的完整教法。


  一天,所有精舍内的人都被邀请入城接受供养。同住的比丘尼们对她说:「老人家!你眼蒙耳聋,弯腰驼背,就留下来看守精舍吧!请你记住煲水,我们回来时,一定要有热水饮和冲凉。」接着,她们便应邀入城去了。


  留下来的她便依照吩咐,到井边打水(汲水)。那个井很深,水桶又大,她做到精疲力尽,不禁低声自叹:「真是祸不单行,我前世一定做了很多恶事。」那个时候,她正拿着装满水的桶子蹒跚地走着,一不小心,就滑倒在澡堂的地上了。她脆弱的身体痛楚万分,没办法,唯有运用正念,坚定地留意观察(专注)着当下生起的痛苦感觉。


  随着她对强烈感觉的持续性专注,定力增强了,生灭智在她的心内生起,感觉在醒觉的意识中由概念转为现实;就在那时,她清楚地洞悉到心、心所与色(肉体)的生灭本性,证得了初果的道智。跟着,她奋勇精进,最终证得了阿罗汉的道智(Arahatta-magga)。由于过去世她有足够的功德储备,她同时获得了神通力;她进入果定(Phala Samāpatti)之中,体验着殊胜的解脱乐,完全忘记了她要为同住的众比丘尼煲水的事。


  不久,同住的众比丘尼回来了,她们不见老比丘尼,于是到处去找她,终于在澡堂内发现了她。一些还满脑子俗念的比丘尼强烈地谴责她说:「为什么在澡堂内睡觉?那些热水呢?在哪里?」索娜长老尼(So?ā Therī)冷静地说:「是的,是的,我去给你们取来。」她进入深定,运意于火盘(Tejo Kasi?a)对象,郑重地宣称:「愿澡堂内所有水桶、水缸的水都沸腾起来!」看!整个澡堂内的水都真的沸腾起来了。


  那些充满俗念的比丘尼,看到澡堂内之水在瞬间被煮沸的情境,不禁畏惧起来,大声地叫喊:


  「她是个女巫!她是个女巫!她令澡堂的水立即被沸腾起来!」她们的叫喊声惊动了楼上的长老尼,她们走到楼下,也看到了刚才发生的事情,她们知道索娜长老尼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了,于是就把她与其他比丘尼都带到佛陀面前。


  在大众中庄严地坐着的佛陀,向大众说:「看看在这里的索娜长老尼,她进入僧团时已年纪老大、身体孱弱,虽然如此,由于她的信力与精进力,她终于证得了阿罗汉果与神通力。噢!


  我的儿女们啊!在追求涅盘来说,年纪大小是没有关系的,关键的是精进。索娜长老尼在胜莲华佛(1)时代,曾看见一位比丘尼受胜莲华佛称赞,说她是精进第一(?raddha vīriyaeatadaga)。那时索娜长老尼发愿,希望自己将来也可以得到相同称号的荣誉。她的志愿现今实现了。」藉由阐述索娜长老尼的过去世与志愿,佛陀便授了她精进第一的称号了。


  索娜长老尼很快便声名大噪,远近皆知,甚至以前的丈夫(现今已是阿罗汉)与她的十个儿子都来礼敬她。怀着高兴的心情,他们都请她原谅他们过去的不当行为。母亲向他们说,她已饶恕他们;此外,她也想多谢他们,多谢他们的原因是:如果他们当初待她友善,她将无法离开他们,结果也就没有归依(佛法僧)三宝的机会了。


  十个儿子礼敬他们的父母亲,请他们接受他们为施主,并说以后会供养他们出家人之四种必须品 ── 僧袍、饮食、住所、药物。母亲向他们解释:「真正的出家人是不会对四种必须品与其施主有任何依恋执着的,他们只会向不识的普罗大众化缘,接受那些布施过活。你们有心了,请回去吧!」于是,她的十个儿子便相继离开了。


  佛陀鼓励大众说:「你们当中年纪大的人,应以索娜长老尼为榜样,好好学习她的做法,她虽然上了年纪,六十多岁才进入僧团,仍能本着至诚的精进力证得阿罗汉果与神通力。」听完这番开示,许多年迈的女众都醒觉到一个事实,就是年纪大的她们也可以证得道智的,于是,她们都相继出家为比丘尼了。


  (跟着,宣隆大师便总结他的开示说:)


  各位上了年纪的善信!你们想学索娜长老尼一样于今世开悟吗?如果想的话,就不要爱(依恋)你们自己,也不要爱(依恋)其他人,不要因为年纪大而灰心沮丧,年纪大没有关系,身体气力不足也没有关系,信念(Saddhā)与精进(Vīriya)才至关重要!趁佛法(Sāsana)仍存,不要走失机会,应做必须要做的事啊!如果子女不养你们,如果他们因为要你们照顾而不愿你们离开的话,来我这里吧!我会帮助你出家,出家后就不用担心没有人供养了。


  〔索娜长老尼的故事完毕〕


  〔注:宣隆大师在生时,不会说任何一位善信是供养他出家人四种必须品的长期施主,任何人士基于信念所捐赠的物品,他心目中都会认为是赠给出家人四种必须品的施主。〕

 

33. 离开故乡的望杜志(开示)


  各位善信!不要希望走回头路,返回你的家园,让我用一个故事来解释。从前在派城(Pyay-myo)70


  有一位傻子,他名叫望杜志(Maung Toke Kyee),他的妻子是一位很世俗的女人。


  一天,妻子对他说:「喂!杜志哥!听说烟草在仰光可以卖到好价钱,不如你去仰光卖烟草吧!


  好吗?」


  杜志哥说:「可是,我不懂怎么去啊!太太!」妻子回答:「不用担心,我会为你打点一切,让你顺利到达仰光。」跟着,她把一些烟草放入一个大竹箱,再把一些烟草放入另外一个较小的竹箱里,然后对他说:「用担竿运送吧!记住要把大箱子放在你的前面,小箱子放在后面适当的平衡点上。卖完烟草后,一定要去瑞德宫大金塔(Shwedagon Pagoda)(1)礼拜啊!那是一座非常显赫的塔寺。」于是,杜志哥便跟着妻子的指示上路了。在路上行了一段时间后,他感到有点疲累,于是便在路边的树荫下休息起来。一些路过休息的人,见他的行李有些阻碍,于是就把它们移开,在移开的时候,不慎地把担竿两端的大小竹箱掉转了,而杜志哥却没有留意到,他仍然相信那个指向前面仰光方向的大箱位置并没有改变。休息完毕后,他便继续起程,不多久便到达(自己的家乡)派城附近,他还以为那是仰光。由于他觉得旅程完毕后并不很累,于是心想:


  「原来路程并不如我想的那么远。」


  当他看到瑞山陀塔(Shwesandaw Pagoda)(2)时,他还以为那是瑞德宫大金塔,因此心想:「呀!


  著名的瑞德宫大金塔原来与我们家乡的瑞山陀塔是那么相似的。」当他进入(自己的家乡)派城时,也以为仰光与他的家乡城市十分相似。当他走到自己屋子座落的街道时,也觉得那街道与自己的家乡街道很相似。当他到达自己的屋子时,也觉得那屋子与自己家乡拥有的屋子很相似。由于已经天黑,他决定在那间屋子逗留过夜。


  他向屋内叫喊:「喂!屋主在吗?」他的妻子认得他的声音,故意答道:「系!」他问:「我可以在你的屋子过夜吗?」她假装不认得他,只简单地回答:「哦!可以的。」于是,杜志哥把行李放下,便走到楼上来。他心想,这屋子内部也与我的屋子很相似。她的妻子问他吃过晚饭没有,知道他未有吃过后,便为他煮了晚餐。杜志哥心想,饭桌上的瓦碟陶碗也与我家乡用的很相似。


  当孩子们爬上他的身上玩耍时,他仍然以为那些孩子与自己的孩子很相似。她的妻子叫孩子们停止:「孩子们!不要耍了,快点离开他!」接着问他:「客官!你叫什么名字?」杜志哥便说出了自己的名字。她再问:「你从哪里来?」他回答:「我是从派城来的。」她又问:「你要到哪儿去?」他回答:「我要到仰光那里卖烟草。」到了这个时候,他的妻子忍耐不住了,握起拳头就向他打下来。即使到了这个地步,他仍然大声地叫喊:「噢!请不要那么大力啊!」


  这个故事的教训,在带出善业与恶业这一重要课题:一般而言,众生都是为恶业、而不是为善业所带领的。在这里,较重的负荷(大竹箱)代表恶业,那是大多数人所跟从的,他们若这么做,自然最终会返回他们的故乡,而那故乡就是四恶趣(Apāya) ── 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
  


34. 提篮式的思心所(Poke-ma Cetanā)(开示)


  〔注:Poke 是缅甸乡民的土话,前章(第33 章)的开示用以解释为轻便之竹箱,在这里,它的意思并不相同。对于行善或做功德,佛陀曾以三个阶段的思(1)来作解释:


  (1) 前思(pre-action volition or Pubba-cetanā),(2) 现思(contemporaneous volition or Mu?ca-cetanā),(3) 后思(post-action volition or Apara-cetanā)。


  在此开示中,宣隆大师用Poke-ma 这个字来指一个竹制的、盛食物的大篮子,它有一个开口,可容纳约300 人吃的米饭,他打趣地误用Poke-ma 来代替前述「前思」的Pubba 是有用意的。


  (读者细看下去自有分解。)〕


  各位善信!相信你们都听过思的三个阶段,即所谓:前思(Pubba-cetanā)、现思(Mu?ca-cetanā)与后思(Apara-cetanā),是么?


  〔是的,大师!〕


  但我们想对你说的是:


  提篮式的思(Poke-ma cetanā), (Poke-ma 与「前思」的Pubba 发音相似)有瞋心的思(Mone-sa cetanā), (Mone-sa 与「现思」的Mu?ca 发音相似)来多少就收多少的思(Pāra cetanā)。 (Pāra 与「后思」的Apara 同韵)首先讲「提篮式的思(Poke-ma cetanā)」。在乡村中,每逢到了新标节(Shinbyu Festival),孩子们在进行他们一生中第一次出家的仪式时,整条乡村的人都会布施给出家孩子的父母们,而众主要施主与父母们则要宴请当日前来之所有客人。按当时的一般惯例,他们会在该节中布施1/4 至1/2 卢比(Rupee or Kyat)的。


  在某年的新标节(Shinbyu Festival),众主要施主(初出家孩子们的父母)计算过,要宴请100位从城中来的客人与200 位从乡村中来的客人,他们要为城中来客预算100 卢比、乡村来客预算100 卢比,即合共要预算200 卢比。到时,他们会忙于提起盛食物的大篮子,检查一下吃掉的食物,也检查一下收得的布施,看看赚蚀之结果。因此,他们当时的思(Cetanā)可以称之为「提篮式的思(Poke-ma Cetanā)」。


  当他们这样检查时,最后会发觉收得的布施比他们预期的少了,原来从城中前来的人只布施1/4 至1/2 卢比,而非预期的1/2 至1 卢比。因为他们到城中参加类似的节日时,是会布施1/2至1 卢比的,所以他们估计时,以为城中来客也会如此,估不到城中来客是依乡村惯例,而不是依城中惯例行事。于是,他们感到很不满意;换言之,他们开始对城中来客生气起来,感到他们很吝啬,即俗语所谓的「有瞋心的思(Mone-sa Cetanā)」。


  不过,当他们发觉自己的贪念时,唯有无奈地安慰自己说:城中来客带来多少(礼金或礼物)就接收多少吧!即俗语所谓的「来多少就收多少的思(Pāra cetanā)」。


  宣隆大师对善信们的忠告是:应尽量避免「提篮式的思(Poke-ma cetanā)」、「有瞋心的思(Mone-sa cetanā)」与「来多少就收多少的的思(Pāra cetanā)」等三种思。(即在行善或做功德时,内心不可染着贪瞋痴等烦恼。)
  


35. 善与不善(开示)


  我会继续简单地讲解善(Kusala)与不善(Akusala)。各位善信!你们必须知道什么是善心、什么是不善心?比方说,在大热天时,有一个人站在沙滩上,他会感到热吗?


  〔是的,大师!他会。〕


  如果另外有一个人留在家中,他会感到清凉些吗?


  〔是的,大师,他会。〕


  亲属的关怀庇荫,比挡住阳光的庇荫会清凉些吗?


  〔是的,大师,它会。〕


  父母提供的庇荫,比亲属给与的庇荫会清凉些吗?


  〔是的,大师,它会。〕


  是的,你们的答案都对。可是,归依佛法僧三宝所得的庇荫,其清凉程度,至今仍是远远超过父母所提供之庇荫的。现在,你们已经归依三宝了,若能依赖五力,即:


  (1) 信力(Saddhā-bala,the Power of Conviction),(2) 精进力(Vīriya-bala,the Power of Energy),(3) 念力或专注力(Sati-bala,the Power of Mindfulness),(4) 定力(Samādhi-bala,the Power of Concentration)与(5) 慧力(Pa??ā-bala,the Power of Knowledge)。


  并修习戒(Sīla)、定(Samādhi)、慧(Pa??ā)等三学;当三学的修习圆满,你们将会了解:


  心、心所与色(肉体)总是处于一迁流不息的状态(a state of flux)之中,前后二刻永无相同。


  你将会察觉到,这种恒常变迁的性质是可悲的、令人不满的、苦恼的。当你审查苦恼的真正原因时,你会发觉渴爱是苦恼的原因;当这智慧在心中突然闪现,那道智将会消除所有潜伏的污染(烦恼),结果苦因被折断,再不能产生苦果了,那就是寂灭(Nirodha)。由此可知,四圣谛的体证可说是同时发生的,是吗?


  〔是的,大师!〕


  所有这些结果都是根源于善念的好处,它显然比父母或亲属所能提供的好处更佳。当你进一步发展善念,并使之成为持续的修习,你的心将会与善念协调起来,乃至会证得须陀洹道(Sotāpatti Magga),最终达至阿罗汉道(Arahatta Magga)。所谓善法(Kusala Dhamma),就是由上述那些修习所构成的。


  恶心或不善之心是指重复不停地想着邪恶东西的心。譬如说,一个人可以在今世把他的仇敌刺死或打死,却很难在第二世去追杀仇敌的。如果一个贼通过眼根产生贼仔,如是通过耳、鼻、舌、身等根门产生贼仔(指五根门缘色声香味触等五境所产生之恶或不善念),那么,他就会产生出许多贼子贼孙的后裔,成为一个贼家庭了。那就是我所指的重复不停作恶的意思!


  那种心态肯定会把你们带往四恶趣(1)(Apāya)之中。


  维葆拉山(Mount Vebhūla)之如意红宝石(譬喻)不要再像望杜志一样,胡涂地走回老家,要一直走向维葆拉山(Mount Vebhūla),在那里,你会发现最珍贵的宝石。然而,路途是危险的,只有很少人能到达维葆拉山,因为你要经过三个大树林,每一个都有大力恶魔把守;就算他们能到达维葆拉山,有些人并不拣选在那里的宝石,他们只捡起一些毫无价值的火石与砂砾;有些人忘了自己正身处维葆拉山上,整天浪费时间于唱歌与吹口哨上,因此,到达的人只有少数能在那里捡到宝石。


  上述譬喻的解释


   维葆拉山是指佛法或佛陀的教导(Buddha’s Sāsana),其中包括戒、定与慧。


   三个大树林是指众生所处的三界,即欲界(Kāma-bhummi)、色界(Rūpa-bhummi)、无色界(Arūpa-bhummi)。


   那些浪费时间于唱歌与吹口哨上的人,是指那些善忘的人,他们怀着逍遥自在、随遇而安的(happy-go-lucky)心情过活,因而只会朝着四恶趣的方向走去。


   火石与砂砾是指那些世俗的善行与功德,它们可令积集的人转生到人道或更好的善趣去。


   宝石是指「如意红宝石」,它比喻能导致涅盘或诸苦永灭之「内观禅修习」。


   总的来说,宣隆大师策励我们每一个人,要把握内观禅修仍盛行的黄金机会,好好地利益自己;要依赖五力去超越三个大树林,歼灭盘踞在那三个树林的大力恶魔,即贪、瞋、痴。要面向我们的终极目标 ── 不死或涅盘之出世间法。
  


36. 宣隆大师所传授的禅修方法


  宣隆大师问:各位善信!在生死中飘流,你们觉得沮丧、凄凉吗?


  弟子们回答:的确是啊!大师!


  宣隆大师问:既然如是沮丧、烦恼,你们想不想拥有快乐?


  弟子们回答:是的,大师!我们极之想拥有快乐。


  宣隆大师跟着开示:若想拥有快乐,一定要杀死你们的父母,杀死两位国王,还要杀死外六贼与内六贼(1)。请留意!因父母对你们有莫大的好处,只杀父母一次是不够的,要杀足四次才行。在此必须要知:


   我所说的父母是指「渴爱」与「我慢」;


   两位国王是指「有见」与「无见」两种邪恶见解;? 外六贼指「六尘(六境)」而内六贼则指「六根」。


  (有关上段的开示,请参考《南传法句经》第294 句(2)的内容。)现在,请依下述方法进行:


   首先向佛陀致敬,然后受持戒律,并要宣称:为了在此禅修期间能达致涅盘,愿意奉献自己的身心(五蕴)给佛陀。〔此外,亦可宣称:为了在此禅修期间能达致涅盘,愿意奉献自己的身心(五蕴)给已故的宣隆大师。〕接着,向三界众生散发你的慈心,以及你所累积到及即将获得的功德。


   不要规定你的禅修时间,能坐多久就坐多久。采用的坐姿,要能久坐亦无需移动。


  控制心意安住于禅修对象,不令散乱。你的禅修对象是出息与入息,用鼻孔呼吸,紧闭双目有助心不散乱;呼吸时要强劲些,这样做有助稳定心意,除了作刻意呼吸的心念外,不可让任何别的念头闯入。当气息接触到鼻孔的末端时,你将会觉察到那个接触,要专注于那个对接触的觉察;「接触(contact)」、「觉察(awareness)」、与「专注(mindfulness)」三者要同时发生。


  这样地做着禅修时,你的眼不会看任何东西,你的耳不会听任何东西,你的鼻不会嗅任何东西,你的口不想吃任何东西,你的身体也不想去其它地方;于是,你的五根(眼、耳、鼻、舌、身)就得到很好的守护了。换言之,防护五根的戒律 ── 根律仪(Indriya Sa?vara Sīla)便可成就了。这个成就可不小啊!根律仪要做的,就是要控制与克制五根,防止贪瞋痴在心内生起。要防护得妥,非练习禅修不可。
  

  在连串不放逸的修习后,心得到很好的教养,不再任意跟随念想(fancies),只安住于鼻孔末端。接着,一堆堆像珍珠、星星、月亮、太阳、……等五彩缤纷、色彩斑驳、熟悉的与不熟悉的大小东西,会在你周围相继出现;它们有很大的误导性,令你以为是禅修的进境,实际上,它们会成为禅修的障碍,甚至被人指为是开悟的敌人。你要训练自心,令它安住于原先的禅修对象(3)上。这奇特的经验,大多数禅修者都会遇到的。


  成就此能力时,即能防护自心,不令散乱,安住于鼻孔末端,专注着接触和触觉时,就相当于杀死了那外六贼(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或六境)。


  若能持续练习,你会觉察到冷、热、僵硬和各式各样的疼痛感觉。当某个特别感觉出现时,禅修者即要觉察到它。如果是冷的感觉,就要觉察到冷,并要专注着对冷的那个觉察;那么,当心能完全集中时,冷感觉与对那冷感觉的觉察就会一起同时消失;如果它是一个热的感觉,那热的感觉与对那热感觉的觉察也会一起同时消失的;(若出现的是其它僵硬或疼痛感觉,也应作如是的修习。)但热的感觉不会在冷的感觉后面逗留,同样,冷的感觉也不会在热的感觉后面逗留;每次发生的事件(指每个感觉的出现)都是一个相当独立和独特的事件,各有其自身的自然特色。这些感觉会在身体的任何地方出现,你不该注意它出现在身体上的那个特别地方,各种感觉都是会随其本性出现的,你只需持续地在感觉出现时即如实地觉察到它即可。这种与专注紧密结合之觉察就是所称的「三法印智(Sammasana ?ā?a)」。


  当觉察身体感觉的修习已成为习惯(你的第二天性)时,你的集中力(定力)已发展至一高水平,足可令你把捉到身内生起的心理过程,换言之,你将领悟到名色(身心)现象,本质上只不过是一种迁流不息的转变过程。你若能奋发推进五力 ── 信、精进、念、定、慧,你的集中力(定力)将会更为大大增强。


  结果,将有光辉在体内生起,让你看到自己身体的翻版,全身会在你面前展现,你会看到内脏的活动,时而有生肉分开、瘀肿、水泡爆发,时而有珠状物体流出或像雨点般洒下来。


  到时,你的集中力(定力)会变得坚强,由于熟悉身体感觉的生灭现象,「生灭随观智(Udayabbaya ?ā?a)」将会生起,感觉不再是一种想法(4)之知(概念上的知识),而是一种内观智慧之知(非概念性的如实知识)。到此阶段,你将看到毛孔有细小的火花喷出,像打火机擦出的火花一样,你将可以「分别智(discriminate knowledge)」亲身体验到心、心所与色(肉体)等法的生灭真相。


  接着,你了解到,实际上只有名色(身心)的综合体,并无所谓手、脚、或身体的其它部分。


  而且,你会明白到,旧概念如人、天神、梵天等皆是盲目的世俗人境界,体验真相后,一切皆是名称而已。当一个人能如是地了悟时,他对三宝将会深信不疑。到此地步,禅修者已杀死那内六贼(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并开始消除有见与无见(5)的工作,但此时还未能完全把它们根除。


  在这里,对感觉维持着觉察之坚定专注力(念住力)是「戒(Sīla)」,提供光芒(light)之稳固集中力是「定(Samādhi)」,辨识到名色(由心、心所与色所构成)的实相之能力是「慧(Pa??ā)」。于是,戒定慧三学便得以成就。不过,此阶段的智慧仍只是世俗谛的层次。


  宣隆大师所述的七清净(6)


  当禅修者用心留意观察着感觉时,他正全面地防护着六根,所以他有「戒清净(Sīla Visuddhi)」。


  当时他的心正安住(固定)于感觉上,这就相当于「心清净(Cittā Visuddhi)」。当有戒清净与心清净时,禅修者便能如实地看到真相,那即是说,他能看到毛孔有细小的火花喷射出来,像打火机(lighter)擦出的火花一样,跟着他了解到自己没有手、脚或身体,只有名色(身心)的综合现象而已,那意味着他具有「见清净(Di??hi Visuddhi)」。


  获得见清净后,他再无疑惑,对佛法僧三宝亦会坚信不疑。无疑惑即是「除疑清净(Ka?khā-vitara?a Visuddhi)」。


  当禅修者能对感觉由概念上的知识转为如实的知识(7)时,他会体验到前所未有的光辉从身上散发出来,极之清纯,且伴随着深度的满足与安宁。不要贪恋此经验,若迷执此奇妙经验,那表示你已陷入那「十种内观智(8)的危害(9)」之中了,事实上,此经历亦只有在长期的禅修奋进后始得。此迷执称为「欲贪(Nikanti)」,是较为隐晦、微细的那种欲贪。


  当你能舍弃它们时,心将会更为稳定;接着,在意根出现的觉知,令你能毫不动摇地觉知到强烈的感觉,也能敏锐地觉察到非常微弱的感觉;你自知内心不浮不沉、对缘生缘灭的现象能平等看待,不迎不拒。那就是「行舍智(Sa?khārupekkhā ?ā?a)」。


  包括「遍作或预作(Parikamma)」,「近行(Upacāra)」和「随顺(Anuloma)」等三个剎那心的「行舍智」把隐蔽的烦恼消除。随即「(更改)种姓(Gotrabhū)」剎那心指向涅盘,那时,禅修者一定要依「(更改)种姓」剎那心的讯息令自己倾向涅盘;就在那刻,道智(Magga ?ā?a)即会生起,把所有潜伏的烦恼消灭。此消灭就是消灭上述的那两位国王,即是有见(SassataDi??thi)与无见(Uccheda Di??hi)。至于喻为父母的渴爱(Ta?hā)与我慢(Māna),由于他们与每个人的生命有着如此深厚和密切的关联,必须被杀四次始得。做与不做,悉随尊便。


  让我说一个故事给你们听:


  大病初愈的人(故事)


  假设有一个大病初愈的人,他很想吃点肉补身,可惜身无分文,于是他走到河边碰碰运气。


  不多久,他看到一只大龟在河边走动,于是便走上前想捉牠回家,然后大吃一餐,可是,他大病初愈的身子仍然很虚弱,气力不及大龟,最后,竟被大龟拖着走向河心,他被拖入水中,越走越深,到水深及口时,他被迫要放手了,于是有些丢脸地向大龟说:「喂!龟老兄!今次我放过你,将来我不幸被你捉到时,记得要放过我十次啊!」说话间,就把大龟放走了。


  这故事显示了我一些弟子们的誓言。当弟子们前来热诚地禅修,我们都很想他们能够坚持到底,然而,对于那些未能坚持到底的弟子们,我们唯有让他们回家,就像上述那位无力捉住大龟的人。


  看到众生在生死海中不断浮沉漂荡,我们必会尽力拯救的,例如:我们会伸出援手、抛出绳索、救生圈或竹竿等,好让他们捉住,然后拉他们到安全之境。如果漂荡的人无心把它们捉住或抓紧,我们实在没有办法,唯有让他们自行决定自己的命运吧!


  让我讲多一个故事给你们听:


  吃象脚(故事)


  有两位生活潦倒的朋友,他们正在旅途之中,身上一个钱也没有,肚饿时,他们想出一个办法来互相慰藉:


  朋友甲首先说:「这里有些咖哩鸡,请拿来吃吧!」朋友乙回答:「啊!好香,很好吃啊!」


  朋友甲继续说:「这里还有些咖哩猪肉,请拿来吃吧!」朋友乙回答:「美味极了!」


  跟着,角色转换了。


  朋友乙说:「这里有只咖哩象脚,请拿来吃吧!」朋友甲回答:「啊!很好吃!还有甚么?快些拿来!」朋友乙提醒甲说:「喂!老友!你还未吃完我给你的东西啊!」「记得我说吗?那是一只巨大的象脚呀!」


  像上述两位朋友的故事一样,我给你们吃的是一只巨大的象脚 ── 接触(Touch)、觉察(Awareness)与专注(Mindfulness),三者必须要同步。如果你能令三者同时发生,你将可洞悉有为法(因缘所生法)的三个根本特性 ── 无常(Anicca)、苦(Dukkha)与非我(Anatta);换言之,你即可成就「三法印智(Sammasana ?ā?a)」。这种内观智,正是佛陀与其圣弟子们所有的正常心态。


  因此,我给你们的忠告是:


  当我献上那样的一大块肉给你们享用时,请不要藉词回避,应用力咀嚼之、品尝之、食用之,对你们会有真实利益的!
  


37. 云雀的故事(开示)(1)


  从前,在树林之中,有一只来自东部的云雀与牠的孩子在那里生活,当云雀母亲要离开觅食时,为了安全,牠叮嘱孩子要留在有土块外壳如牛蹄大小的范围之内,不可逾越。可是,小云雀忘了母亲的警告,竟冒险踏出范围之外,很快便被一只突袭的老鹰抓去。


  牠悲叹道:「唉!若一早听母亲警告,我就不会遭此恶运了。」老鹰听到后问:「你母亲的警告是什么?」


  小云雀说:「牠叫我不要走出一个有土块外壳如牛蹄大小的范围,否则就会遭难。」老鹰自大地说:「那么,我把你送回去那个地方,我不信不可以再捉到你。」小云雀很高兴可以有机会返回家园,就在牠返回那有土块外壳如牛蹄大小的范围后,牠即挑战老鹰说:「好!现在我看你有何本事可以再捉到我!」老鹰大怒,立即朝着小云雀猛然俯冲下来,欲捉住小云雀;不幸地,老鹰竟撞向遮掩小云雀的那片颇为厚的土块外壳上,当场身亡。


  这故事的教训是:云雀母亲喻慧根心所(Pa??indriya cetasika),有土块外壳如牛蹄大小的范围喻身体,小云雀喻心,老鹰喻五尘或五境(接触五根令生五欲的色声香味触)。


  于此譬喻要留意的是:


  「触」是「感觉」生起的原因,不可令「感觉」导致「渴爱」生起,如果你让「渴爱」生起,就会像那只走出家园玩耍的小云雀一样,终将成为老鹰猎取之物。要记住云雀母亲的警告啊!
  


38. 五怨敌(开示)


  在一次聚会中,善信们请宣隆大师开示「五怨敌」;于是,宣隆大师便作了下面的开示。


  你们经常提及的五怨敌,是水、火、恶王、盗贼、不肖子孙,是吗?


  〔是的,大师!〕


  那五怨敌只属今世。我现在想讲的那五怨敌,不单只存在于今世,也是一直存在于众生在生死轮回(Sa?sarā)中的无量世生命之中。


  (注:属于今世的五怨敌,是指「外在的五怨敌」;属于轮回中生生世世的五怨敌,是指「内在的五怨敌」。)


  首先,作为怨敌的水,是指心识之流(思想、情绪等之流),它经常随波逐流地追逐外尘(外境),因而有力地导致我们在生死轮回中一直漂流不断。


  第二,火是指贪、瞋、痴等三毒之火,此三毒之火一直在生死轮回中燃烧着众生。因此,它们都是五怨敌之一。


  第三,恶王是指能令精神与肉体(名色)生起之四个条件。今世的恶王会维持公正,对犯法的人进行适当的惩罚,如监禁或处死等。我们想说的那四个恶王是:业(Kamma,有意图的行为)、心(Citta)、气候(Utu)、饮食(?hāra,营养)。这四者对所有人都是毫无偏袒地一视同仁的。它们一直存在于生死轮回之中,随时准备折磨、激恼每一个人。因此,你会经常看到业(Kamma)是病苦与死苦之因,也会有时看到气候(Utu)或饮食(?hāra)是病苦与死苦之因。因此,每当这四者有什么出错,众生就会受到无法形容的苦恼。因此,此四恶王是五怨敌之一。


  第四,盗贼是指五根,它们暗中给人无限的伤害(1)。眼睛会暗中致你于危险与不利,耳、鼻、舌、身等亦会暗中致你于危险与不利的。因此,这五贼(五根)才是真正的怨敌。故此我常忠告弟子:


  「勿欲看,勿欲听,勿欲知,要远离这三种欲念。若有此三种欲念,你将继续流浪于无尽的生死轮回之中。」


  第五,不肖子孙是指生(Jāti)与它的伙伴。当生(Jāti)出现时,老、病、死等就会跟着来。


  你想它们出现在你的身上吗?「不!大师!我们不想。」虽然你们不想它们发生,如果生出现了,老、病、死等就无法避免,你只能与它们一起生存。你喜欢它们吗?「不!大师!」不管你喜欢与否,你也要与它们在一起的,你与它们已伙伴在一起无量世了。佛陀说:

  「Appiyehi Sampayogo Dukkho,意思是怨憎会苦,与不喜欢的东西相会是苦恼的。」因此,老、病、死等是你们不喜欢相会,但偏偏要经常相会的东西,它们就构成五怨敌之一了。


  这就是所谓的五怨敌了。
  


39. 生死轮回的流转与它的止息(开示)


  (1) 由于无明,你会对事物生起欲望;由于欲望,你会对之着迷、日思夜想与执着;由于着迷,你会努力去得到它;由于你为得到它而努力,你终于会得到它的(暗指转生);就在你得到它时,你便要准备受苦了。


  (注:无明(Moha),是指对真相或真理的无知、胡涂或愚痴。)78


  (2) 苦受确是致道的法则,乐受会令你飘浮于生死之流。(1)(可参阅第24 章下半部之有关部分)


  无明是胡涂或愚痴,欲望是渴爱,着迷或禁不住日思夜想是依恋、执着(Upādāna)。当一个人无明时,他会对事物生起渴爱,跟着就会为之着迷。例如:他会想下世转生为人、或天神(Devā)、或梵天(Brahmā)、或更有地位、财富的人等。


  当他渴望成为一位伟大、杰出的人时,他会努力去争取成为他所想望的东西;由于努力,他最终都会实现的。他得到什么?他得到转生;由于有转生,便有老、病、死等无法避免的一连串后果了。因此,转生一定会有苦恼伴随的,你必须准备去面对所有这些苦恼。


  你或会说:「我已经受够这些苦了,我不想再受这些苦了。」假若是真的话,那就要虔诚地归信佛、法、僧三宝,坚持勤奋地修习内观禅,以及圆满你的戒、定、慧三学。


  当你开始从事内观禅的修习时,由于定力的提升,你会体验到身内生起的诸种痛苦感受,你要继续密切地留意觉察着那痛苦的感觉,那确实是很难忍受的,然而,请记住:


  真谛(Truth)只能透过体验苦受的修行方式被揭示,轻易(安逸舒适)的方式是无法洞悉到真谛的。因此,你若采用轻易(安逸舒适)的修行方式,那只会延长你在生死轮回的有情生命而已,你是无法了解真谛的。


  痛苦的感觉会在你的修习中出现,那是苦的真谛。当你留意观察着那痛苦的事实时,你必须克服那痛苦的感觉,假若你放弃与之格斗,屈服于轻易(安逸舒适)的方式,(例如:移动肢体来减轻痛楚),那痛苦就会消失,但那不是让真谛显示出来的适当方式,因为你没有如实地观察到(苦的)真谛;当你没有如实地观察到(苦的)真谛时,你唯有再次转生,重复新一轮的痛苦了。


  你若能善巧地处理到痛苦的感觉,聚集内在的五力(Balas),真谛就会显示。到时,你将会明确地感知到:


   精神与肉体(名色),即五蕴(Khandhās)的生命存在、诸行(Sa?khāras)、所有你从未知晓的真实法。


   在生死轮回中一直存在的错误知见,开始随着你的了知程度而慢慢消散,你也得到相应程度的快乐与安宁。


   为什么昔日的圣者们那么怖畏生死轮回苦、那么尽力为他们的解脱而奋斗、怎么样切断诸有之欲(2)、怎么样依正道奋斗,以「如实知(3)」的智慧去体证真谛。


  解脱的圣者不渴望转生,因而不会去作(任何令他们会转生之)业,那么就不会有转生的果报了。他们于死后不再转生,从而得到圆满之乐。你们应以他们为榜样,如果你们看到生死轮回苦的事实,你们便不会费心累积(诸种转生之)业了,若没有新的业,那就不会转生,从而就可得到圆满之乐了。


  (1) 想法(4)的欺瞒令你产生虚妄的见解,清理好错误的想法吧!


  (2) 除非想法被矫正,否则你只会继续被欺瞒。


  让我解释一下:当眼睛看到某对象时,它只知(cognizes)那对象是什么,你若看到那对象是美好的,那是「想蕴」捏造出来的结果;如果这个美好的想法没有被如实知的智慧所矫正,你会觉得它真的是美好的,只有如实知的智慧(Pa??ā)才能决定:那美好的信念只不过是内心捏造出来的一个想法而已。当你以为它是美好的时候,你会觉得它是值得要的、可取的(desirable);当你如实地知道它并非美好时,就不会想要它了,那就是矫正错觉或错误想法的方式。


  一个譬喻


  就像一个养鸭的男人,他让母鸡去孵鸭蛋,当小鸭被孵化出来后,由于母鸡以为是自己的蛋,于是便把小鸭当作是小鸡来喂养和保护。当小鸭长大后想亲近水域时,母鸡由于不知道孩子的真相,在水域旁边忧虑地大叫:「喂!回来啊!亲爱的孩子!危险啊!不要下水啊!」饲养鸭子的男人就像想蕴(4);母鸡就像贪爱,因为在那男人的影响下,她被欺瞒了,以为小鸭子是她自己的小鸡,于是她要费心和耐心地把小鸭子养大。小鸭子就像是终极实相。由于鸭子的本性是会亲近水域的,牠们自然不会听从抚养牠们的母鸡,被欺瞒的母鸡唯有继续在水边可怜地叫喊。她之所以受苦,全因为她未能矫正由养鸭子的男人所产生的错误想法。


  因此,为自己矫正错误的想法是重要的。无论你在看、听、嗅、尝、或接触时,要在身根门(如鼻孔末端)保持警觉地留意觉察,因为身根门较为明显易知。这么做,你便可如实地体验到实相,不再受错误的想法所欺瞒或迷惑了。


  现实是真理,是究竟的真理。事实上,所有事物、现象皆在不断的生灭变化。「没有两件事是相同的,前面的事与后面的事是完全不同的,这种转变过程就是事实、真理。」它是自然法则,不会屈服于任何人的意志。当这自然法则,即和合而成的东西之不稳定性为修行者(yogī)所认知时,由想法产生迷惑之事就会同时真相大白了。


  只有矫正想法的错误,真理才能被显露出来。


  请紧记:盲目的世人不顾现实,只在根本不存在的事物上劳劳碌碌。
  


40. 意大利比丘卢简拿打法师的到访


  在1951 年,一个印度的官方代表团带了舍利弗(Sāriputrā)和大目犍连(Mahā-Moggalāna)的舍利(Relics)前来缅甸,在代表团中有一位意大利比丘,他名叫卢简拿打法师(VenerableLokanātha),之前是在缅甸出家的。他探访宣隆大师,想亲自确定一下,传说中的阿罗汉大师是否属实。


  当他见到宣隆大师时,内心生起了一个很强的信念,且向大师行了五体投地的敬礼;接着,他向大师请教什么是真正的佛、真正的法与真正的僧,大师于是为他作了如下的开示:


  佛陀出生于中部(1),如众所周知,那时他是悉达多太子(2),(到了二十九岁时,)他舍弃了家庭、富贵、权位、……等等去追求解脱苦恼的真理,最后获得圆满正觉,成为佛陀。


  当他在菩提树下的佛座上禅修时,他坚定地专注着鼻孔末端的出息与入息,(当定力足够高时,)他向内部观察,这么做时,他首先看到光芒,然后,他察觉到内部的精神与物质现象之不断生灭变化,接着,那关系重大的门自己打开了,如果你想问:那关系重大的门在哪里?


  我会答:它在头颅之内。


  那关系重大的门包括:眼、耳、鼻、舌(口)、身与心意,这六根门在他内部打开了,六根门的打开就是所谓的「佛(Buddha)」了,你亦可称之为「知悉(Knowing)、开悟(Enlightenment)、或觉醒(Awakening)」。当开悟时,他了解、洞悉四圣谛一共四次,这四圣谛的道理就是所谓的「法(Dhamma)」了。那四种获得道智的圣者、与四种获得果智的圣者,即合共八种(获得不同程度)开悟的人,就是所谓的「僧(Sa?ghā)」了。简略地说,这就是真正的佛、真正的法与真正的僧。


  大师继续为访客宣讲了《转法轮经》(3)。听完此经后,卢简拿打法师感到十分满意,并向宣隆大师说:「与大师会面,就好像与自己的亲属会面一样。大师!我将来有机会再见到你吗?」大师回答:「不会!你不会再见到我的。」卢简拿打法师问:「为什么?」宣隆大师解释道:「你的抱负是要成佛,我不如你那么进取,因此,我们将来是没有机会见面的。」卢简拿打法师奉上一套三件的僧袍与宣隆大师后,再问宣隆大师一个问题:「我双亲至死时都不信佛,我今次布施的功德,可否令双亲在将来笃信佛教?」宣隆大师回答:「如果在我们分享此功德与他们时,他们能够赞同、欣赏此善业的话,他们是有机会笃信佛教的。」于是,卢简拿打法师分享此功德与他已逝世的双亲,再向宣隆大师行礼告别,然后离开。


41. 应护法恳求为仰光波托的新寺院举行结界仪式


    宣隆大师有几位护法,其中包括田啤先生(U Tin Pe)与仙虔女士(Daw Thein Khin)、安咩先生(U Aung Myat)与艾虔女士(Daw Aye Khin),他们一起筹划与捐献,在仰光之波托(Bauk-htaw)兴建了一座名叫波托宣隆古创寺(1)的宣隆寺分支。他们重复请求宣隆大师认可,并赠与他们荣誉,前来为新的寺院举行结界(Sīmā)仪式,结果大师应承了他们的请求。于是,在敏建镇宣隆古创寺主持苏班那大师的陪伴下,大师便专程于1952 年3 月22 日乘飞机前往仰光;他们到了机场后,由前任部长巴赞先生(U Ba Gyan)与他的太太美姬(Daw MyaKyi)以专车护送至波托,并在1952 年3 月24 日星期一下午2 时,在波托宣隆古创寺举行了结界仪式。


  结界仪式的必须准备由仰光古列芙路(2)之司理明加那寺(Thiri-mingalar Monastery)的主持负责,主持的名字是古萨那什美大师(U Kusalasāmi, Danubyu Sayadaw),他曾是宣隆大师的早期弟子,这项工作是由宣隆大师及苏班那大师所指派的。


  宣隆大师在分支波托宣隆古创寺停留了六天,在这期间,宣隆大师给日间前来的访客说法和开示,到了晚上,他则为前来禅修的人士指导内观禅修。应沙道爵士先生(3)与缅甸联邦航空公司(U.B.A)(4)的前任主席山天先生(U San Thein)的邀请,他也在禅修中心寺院(5)逗留了一晚,并给在场的人士开示。到了3 月28 日的星期六他便起程返回敏建镇。
  


42. 宣隆大师的圆寂(般涅盘)


  从仰光回到敏建镇后,宣隆大师便没有再到别处去。到了1952 年5 月17 日星期六下午大约5 时,宣隆大师便与世长辞(般涅盘)了。


  弟子们依照他的遗愿,至今都没有将他的遗体火化,也没有施以防腐处理(1),只把遗体暂时放置在一舍利塔内。到了1953 年2 月14 日中午12 时,寺院主持把他的遗体运送到一精舍(San-Kyaung)的讲堂内暂时停放,供善信们瞻视致敬。


  在宣隆大师逝世一周年后,在1953 年5 月9 日,他的遗体又由精舍运送到永久放置的新建舍利塔(Gandhaku?ī Cetiya)内,仪式盛大庄严。
  感谢当时的宣隆古创寺主持苏班那大师的努力与细心安排,永久放置大师遗体的舍利塔(Gandhaku?ī Cetiya)得以如期建成。舍利塔的授职典礼在1954 年3 月6 日举行,那天刚巧是宣隆大师的生日(2)。典礼由过百位僧人执行,场面隆盛庄严。


  大师的遗体至今仍维持其自然状态,没有腐烂的迹象,它散发出来的一种香味,令人啧啧称奇。大师圆寂后,一直侍候他多年的入室弟子苏班那大师,继续依照大师所教导的止观禅修法(3)传授大众。
  


43. 轮回安息塔的建筑


  前总理吴努(U Nu)在一次访问宣隆古创寺时,主持苏班那大师为前总理解释,为何永久放置宣隆大师遗体的舍利塔被改名为轮回安息塔(1)(Than-Tha-Yar-Aye Pagoda),以及它为何有六个门口。


  〔注:前总理吴努在仰光建造世界和平塔(Kaba-Aye Pagoda)时,只有五个门口,象征现在之住劫(2)会出现之五尊佛。〕


  苏班那大师说了下面的背景故事:


  当已故宣隆大师还是一名比丘时,曾被许多杰出、著名的大师盘问过有关佛法义理的问题,他们曾经向他提问:


   缘起(3)在哪里流转?


   那些连接又在哪里?


   流转过程在哪里可以停止?


  已故宣隆大师在宣隆村土生土长,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由于双亲贫苦,他自小便要看管牛只与帮助家务。他知道学识丰富的大师们在问他教理上的问题,也很清楚自己的知识浅陋,因此,宣隆大师回答他们:「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回答吗?」得到大师们的同意后,宣隆大师便作了如下的回答:


   缘起在众生世间中流转。


   那些连接都在(六根)门。


   流转过程可在(六根)门停止。


  「众生世间」是什么意思?


  当一位禅修者达至稳固的定力(Steadfast Concentration)(4)时,他会觉知到心、心所与肉体等三种法(现象)皆在不断的生灭变化,这三种法(现象)之不断生灭变化就是所谓的「众生世间」了。


  (注:众生或有情皆由五蕴合成,故「众生世间」又名「五蕴世间」、或「五阴世间」。)「那些连接都在(六根)门」的意思:


  「门」是指眼、耳、鼻、舌(口)、身、意等六入或六根门。那么,连接是怎么样在六根门出现的呢?是这样的:


  譬如说,当眼睛接触到一视觉对象(色尘)时,如果那对象令自己感到愉快的话,贪爱便会生起,那就是苦集谛或苦因谛(Samudaya saccā);如果那色尘令自己感到不快的话,瞋恚(愤怒)便会生起,那就是苦谛(Dukkha saccā)。同一道理,当耳朵接触到可意的声音(声尘)时,贪爱便会生起,那就是苦集谛或苦因谛;当声音(声尘)是不可意的时候,瞋恚(愤怒)便会生起,那就是苦谛。佛陀教导我们四圣谛(四种真理):苦谛,苦集谛或苦因谛,苦灭之道谛,以及苦灭谛。众生都深深受到苦谛与苦集谛(或苦因谛)所影响,正是此二谛(苦与苦因)轮流地影响着众生的生命,(从而出现缘起流转、生死轮回)。


  (注:参考「十二缘起」内之:六入(六根)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等等。)「流转过程可在(六根)门停止。」那是怎么样停止的?


  当眼睛接触到一个视觉对象时,它不知那对象是可意的、还是不可意的,眼睛只是看到它而已;至于它是否可意或美丽,则是想蕴(5)的判断。同样,当别人粗暴地骂你时,耳朵只是听到声音而已,至于那恶言恶语,则是想蕴的判断。因此,在看色尘的过程时,禅修者必须在想蕴起作用前去切断、停止流转过程;在听声尘的过程时,……。即是说:


   在眼看色时,要严密地专注(念住)着当下的眼触,不让爱憎之想法生起,那就可切断眼根门的联系了。


   在耳听声时,要严密地专注(念住)着当下的耳触,不让爱憎之想法生起,那就可切断耳根门的联系了。


   在鼻闻(嗅)香时,要严密地专注(念住)着当下的鼻触,不让爱憎之想法生起,那就可切断鼻根门的联系了。


   在舌尝味时,要严密地专注(念住)着当下的舌触,不让爱憎之想法生起,那就可切断舌根门的联系了。


   在身触物时,要严密地专注(念住)着当下的身触,不让爱憎之想法生起,那就可切断身根门的联系了。


   在意识法(思绪、心念等)时,要严密地专注(念住)着当下的意识,不让爱憎之想法生起,那就可切断意根门的联系了。


  当禅修者能保持这样的专注、警觉时,他便可知道眼等六根门不是看、听、闻……等过程与爱憎之间的联系了。(6)


  因此,各位善信!生死轮回(Sa?sarā)并不遥远,它就在你们的根门不停地流转。


  已故宣隆大师以身作则,给我们一个很好的示范,于六根门中,只要守护好一个(指身念处),就可停止生命之轮,成就生死轮回苦之解脱了。我们就叫这个舍利塔为「轮回安息塔」吧!


  此名字与大师的成就非常吻合。


  因此,在苏班那大师的建议下,这塔就被正式命名为「轮回安息塔」了。
  


44. 卢简拿打法师在敏建镇的一次说法摘录


  当我听到有大约五十位阿罗汉在缅甸时,便动身往找他们,很幸运,我有机会见到敏建镇的宣隆古创大师。从大师的开示、答问、行为与举止等各个方面,他都似一位阿罗汉,因此,我深信他是一位真的阿罗汉。事实上,有阿罗汉在本土出现,缅甸是值得骄傲的。我很感激大师的教导,因此,我会在外国宣扬大师之名声的。


  〔以上是卢简拿打法师(1)在敏建镇的高桑寺(Kosaung Kyaung-Taik in Myingyan)内对一群善信们所说的话。〕
  


45. 两位比丘朋友的故事(开示)


  乔答摩佛住世时有两位朋友,他们都看到俗世生活的过患而一起出家为僧。其中一位朋友专心学习佛法知识(Gantha-dhura)(1),另一位朋友则专心实践内观禅修(Vipassanā-dhura)(2)。


  过了一些日子,实践内观禅修的比丘成为了阿罗汉,并拥有四无碍智(3),另一位比丘则精通佛法知识,成为了十八个学派的导师。


  一天,实践内观禅的比丘到佛陀那里去问候和行礼,之后便去拜访他的比丘朋友。精通佛法知识(今称经律论三藏)的比丘也知道朋友的成就,故此很想在朋友到访时,提出一些义理上的问题来考核他。佛陀知道精通佛法知识之比丘的想法后,心想:如果问题造成烦扰,问者便会因恶业而转生恶趣的。于是,在精通佛法知识的比丘欲嘲笑朋友之前,佛陀已(用神通)出现在他们的前面了。佛陀先问修习内观禅的比丘有关禅那(Jhāna)(4)的问题,由初禅到灭尽定(Nirodha Samāpatti)的问题,比丘都能对答如流。然后佛陀转问精通佛法知识的比丘有关道智(Magga ?ā?a)的问题,由于他没有修习过内观禅,故无法答复佛陀。于是,佛陀便称赞修习内观禅的比丘。


  此事很快便在比丘中传开,佛陀后来对比丘们说,精通佛法知识(今称经律论三藏)的比丘就好像替人看牛的牧牛者,而修习内观禅得到成就的比丘就像牛群的主人一样,可以享用牛只。


  宣隆大师也说过一个相关的比喻:


  从前有两位富有的比丘,他们都拥有大小相当的物质财富。一位比丘既精通三藏经典,也在内观禅修中得到成就,他就像居于城市里的一位富翁。另一位比丘只在内观禅修中得到成就,对三藏经典则并不精通,他就像居于乡村里的一位富翁。
  


46. 宣隆大师有关内观禅的重要教导


  (1) 要奋力、严密地专注着触觉。 (严密地:指严格、密切且精确地)(Be rigorously mindful of the awareness of touch.)(2) 要是困倦了,不要松懈休息;有痕痒时,不可搔抓;即使抽筋,也不要动。


  (Do not rest when tired, scratch when itched, nor shift when cramped.)(3) 苦受确是致道的法则,乐受会令我们飘浮于生死之流。(1)(The uncomfortable truly is the norm; the comfortable will set us all adrift on the current ofSa?sāra.)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禅修者与内观 下一篇孙伦内观禅修法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