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忻州市五台山普乐寺   &nb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普安寺(普庵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狮子窝大护国文殊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法喜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弥陀院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真容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东台顶望海寺 05-16
·五台山南台顶普济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西台顶法雷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北台顶灵应寺 05-15

文库热门

·忻州市五台山普乐寺   &nb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普安寺(普庵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狮子窝大护国文殊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法喜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弥陀院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真容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东台顶望海寺 05-16
·五台山南台顶普济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西台顶法雷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北台顶灵应寺 05-15

TOP

无我
2019-03-21 12:11:47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251次 评论:0

无我


佛使比丘 著


 
泰文序


   《无我》这本书是佛使尊者最令人感兴趣的文学着作之一。本书写于一九三九年,最初刊行于法施社出版的《佛教杂志》(Buddhasasana)期刊中, 不久它就被收录在《佛使尊者长篇着作集》(Collection of Buddhadasa's Long Writings)里,重新印行。但本书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为了保存佛使尊者的早期着作,所以泰国法隆解行基金会未经重新编修就再次发行。基金会同时 也印行《布施》(Alms Giving)、《一般人所认识的佛教》(Buddhism at the Ordinary Man Level)、《推广佛法的修持和教义》(Promotion of Dhamma Practice and Principles of Buddhism)等书,分赠读者,而这些都是在他改名为「佛使比丘」之前的早期作品。


  本书说明佛法中的「无我」教义,众所周知,「无我」 是佛学基本要义,它使得佛教在与其他宗教(特别是印度教等有神论的宗教)相比较时,显得更为殊胜。但因为印度教蓬勃发展而且有所改革,在融合与吸收了佛教 教义后,最后将佛教排挤出它的发源地──印度。而佛教徒本身对「无我」的教义也认识不清,许多宗教师在解释「业」及「涅槃」时,误把印度教的教义当作是佛 教的教法,因而误导大众,其严重的结果甚至使大部分的泰国佛教徒误解佛法,并且执着错误的观点。举例来说,某个禅修中心教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水晶球或心 中观想的佛像上,而且误以为禅定境界就是已证得涅槃;另外有些人则错将涅槃当成「自我」,因为它看起来似乎是恒久而且常乐的,但这毫无疑问地违反了佛教 「诸法」包括有为法及无为法,后者指涅槃「无我」的教理。


  这种误解衍生出深刻又不易察觉的后果,严重地妨害了佛法的研究、修持和弘传。因为一个人假如没有正确的知见,就无法完全去除痛苦,反而会愈来愈偏离正道,并且更加执着「自我」;而当「自我」愈是精微时,人就愈难脱离「自我」。所以,我们要非常注意「无我」的教理。


   《无我》这本书,可说是涵盖了泰国文献中对「无我」所作的最精辟的解释,它非常有助于解答疑难者的困惑。作者在书中论及研究「无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而「无我」也是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上座部佛教)长期争论的主题。除了解释佛陀对「无我」的开示外,作者也指出佛陀的观点与其他教义的不同处。例如富兰那 迦叶(Purakassapa)、末迦利瞿舍罗(Makkhaligosala)、阿耆多翅舍钦婆罗(Ajita Kesakambala)、波拘陀迦旃延(Pakudha Kaccayana)、散若耶毘罗提子(Sanjaya Velathaputta)、尼干陀若提子(Niganthanataputta)等六师外道的错误观点,以及阿罗逻迦罗(Aaratapasa)和郁多 迦罗(Udakatapasa)的观点,更重要的是还有印度的吠檀多哲学(Vedanta)和《薄伽梵歌》(Bhagavadgita)的观点。他引用这 些不同的教法,加以清晰地比较,而且有系统地组织这些观点。他也引用巴利三藏中的《布咤婆楼经》(Potthapadasutta),此经记载着佛陀清楚 明确地回答了「自我」的这个问题,使人们得以完全去除「自我」,这「自我」包括外道修法最高者所说的「自我」,他们执着纯净是究竟的「自我」,并误解佛陀 所说的「以『自我』为依怙(Atta hiattano natho)的意思,因而错误地传播它且偏离了灭除痛苦的正途。此外,作者搜集并研究十三位西方哲学家对「无我」的看法,再加以比较,结果显示出佛陀观点 的超越、精深及究竟解脱的正知。


  法隆解行基金会出版这本书,不仅着眼于保存原稿以及促进佛法的传播,同时也是为了呼应佛使尊者的决心。以下是摘录自佛使尊者的谈话:


   这座国际禅修中心(即新近建成的国际解脱自在园)建立的主要目的是「还给佛教正义和公理!」特别是公平。有许多宗教,尤其是印度教,坚持并宣称:「因为 佛教发源自印度,所以佛教实际上就是印度教,或是印度教的分支或派系」,更有人说:「佛教是印度教的产物。」这些都是很不公平的说法。尼泊尔僧伽大会 (Nepalese Sangha)的主席要我找出并纠正这些错误的理论或主张,这些误解是由几本讨论佛教的书所造成的,这些书在全世界发行,而且广泛地被人阅读,其中特别是 印度学者所写的那几本,通常都采用上述的说法,从而使佛教难以在尼泊尔传播。……


  史瓦密?剎提安南达菩利(Swami Satyanandapuri)多年前应塔尼王子(H.H. Prince Thani)的邀请抵达泰国时,曾经在竹拉隆宫大学举行一场演讲,题目是「佛陀思想的起源」(The Origin of the Buddha's Views),当时布拉查希波克国王(H.M. King Prachathipok)拉玛七世国王(King Rama VII)也莅临听讲,该演讲的内容后来收在《佛教思想的起源》(The Origin of Buddhistic Views)这本书里,由法乐?费塔雅(Phrae Phittaya)出版公司发行。他在演讲中提到,印度的吠檀多哲学及《奥义书》(Upanishad)是佛教思想的起源,这是不正确的说法,应予以驳 斥!事实上,佛教并不是起源于这两种吠檀多哲学,但不幸的是,这篇演讲虽然错误,却广为泰国人所接受并且影响至今。(节录自由法隆解行基金会发行,佛使尊 者所着的《晚年的决心》Resolutions in the Twilight Years)。


  我们期望本书的出版对研究哲学和实践佛法,或多或少能满足并有助于所有学佛的同修。佛使尊者为法隆解行基金会所作的感恩诗中,也郑重地表达了这份期望。
  

谨致上最诚挚的祝福
                  

沙地.梅塔库罗比丘(Phra Dusadee Medhankuro)

 

英译序


  佛使尊者从素叨他尼府猜耶县解脱自在园寄了回函给我,同时附送了一叠他的佛书,其中有一本书,书名是《无我》。他在信中说:


  可能的话,希望你能把这本书翻译成英文。


  信中,佛使尊者说:


  这本书有助于人们了解佛陀所说的「无我」(anatta),因为长久以来有关「无我」义理,众说纷云,使人因此对「无我」认识不清。如果你真的无法翻译这本书的话,我建议你尽可能去研究它,并与对这个主题有兴趣的朋友讨论。


  接着佛使尊者解释了相关的名相:


  Atta:「自我」。


  Niratta:没有「自我」。


  Anatta:无我。


  他接着说:


  这意指我们所认知的「自我」是借来的东西,我们必须先要有正确的观念,才能得到益处,否则会不得其利反受其害。执着任何事物都有「自我」的想法,最后仍然需要自然地去除它,所以尽力去达到「无我」吧!


   读完这本书之后,由于健康情况不断地恶化,我觉得自己无法亲自翻译它,但是为了回应佛使尊者的期望,我决定完成这项工作,藉此表达我对他所作贡献的敬 意。因为他去除人们对佛法的无知,引领人们见到佛法的光明,并使人更能明白快乐的真谛。所以,我试着接洽几位从事翻译的朋友,请他们帮忙。第一位是竹拉隆 宫大学的蒙可?第那卡瑞特拉(Mongkol Dejnakarintra)法师,他以前就曾经慈悲地协助我翻译佛使尊者的另一本书──《佛法的二十四个界面》【译注一】,此次蒙可法师也欣然允诺帮 忙,另外还有竹拉隆宫大学的苏帕潘?南?邦昌(Supaphan Na Bangchang)法师,以及最近加入的维特?西哇沙里亚诺(Witt Siwasariyanon)博士,和瓦里亚?亲瓦诺(Wariya Chinwanno)博士等人的善心合作,现在翻译的成品就呈现在您的手上,我非常感谢他们。


  此书能顺利出版发行,也要诚挚地感谢佛法解行中心协助关照美术设计及印刷。


  最后,也是最微不足道的,就是我自己在此书印行上也尽了微薄之力,我希望在一九九○年五月二十七日,佛使尊者八十四岁生日纪念时,以此作为献礼。
                      

苏尼.兰.因陀罗(Suny Ram Indra)
                            

曼谷,一九九○年五月


【译注一】《佛法的二十四个界面》(The 24 Dimensions of Dhamma)收录在郑振煌译《何来宗教》,慧炬出版社出版。

 

前言:撰写本书的缘起


   要说明「无我」是一项艰难的工作,因为它是佛学的精髓,我担心能否将其深奥的义理解释清楚,如果我解释得太差,有些人可能因此误解佛法,以为佛法真的是那么差劲,这将是我对佛教造成的最大伤害。但现在我愈来愈有信心,因为我从一些提出意见和疑问的朋友身上,了解到解释它比都不解释好,至少可以消除对这问题的争议。


  「做比不做好」意味着还能利益那些认识不清或不了解「无我」的人,因此,在没有抱着必须完美无缺的期待下进行解释,即使只能解答疑问,也会有良好的结果,我也会感到非常满意;而假如这解释正好是完美的,或带来出人意料的启发效果,则是意外的收获。

 


「自我」与「无我」的对立,并非无解的难题


   「自我」或「无我」这个问题对有些人而言,好像是永远无法解开的难题,各种解释莫衷一是,就像其他雷同的问题一般,这个争议会永无止境地持续下去。实际上,它并不是无法解决的难题,反倒是个最有限制性且深奥的问题,就因为它是深奥的,才使得人们无法透彻了解,也因此对它产生各种不同的看法。


   我们以「杀死动物是否有罪」这个问题为例,有些人可能认为无罪,甚至我们也可以看见有些宗教师用枪射杀鸟类,但是,佛教徒却认为这是有罪的。可见人们即使对这与宗教无关的事也有不同的看法。我们会将这样的问题,看成是无法解开的难题吗?对佛教徒来说,我们不会如此认为,我们认为杀害动物是罪恶的,因为大多数的人只要对动物有一点点的怜悯心,就会认为杀害动物是有罪的。因此,如果从佛教的立场考量,这种问题并非无解,事实上它本身就有明确的答案,相同地, 「自我」与「无我」也是如此,假如从佛教的立场来加以仔细思量,我们便可以看到其决定性的意义。只有当人们用肤浅的教理(他们的徒众不了解「无我」的意义)去探讨时,这个问题才会成为无解的难题,这就好比和那些视动物生命如草芥的人讨论杀害动物的问题一般,永远无解。

 

争论的双方──大乘佛教和上座部佛教


   尽管如此,我们发现问题几乎多数发生在佛教徒之间,现在让我们试着来想想争论的双方。根据事实,更精确地说,「佛教是否主张有永恒的自我」这个问题,是存在于某些大乘教派和上座部教派之间,而不只是存在于上座部教派中。泰国佛教是属于小乘,或称「上座部佛教」,通常都持有「佛教中没有『自我』」的看法, 但我们之中也有些人持与某些大乘教派相同的看法,而认为有「自我」,这是不足为奇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并没有正确地了解上座部佛教的教义;另一个原因是他们从大乘佛教中断章取义,且祕密地传播这些片面的观念,并将之视为真理,因为这些片面的观念和他们早已信仰的观点相符。由此可知,这个争论的双方就只是某些大乘佛教和上座部佛教徒而已(注一)。


   部分上座部佛教徒具有某些大乘佛教的观念是不足为奇的,大乘佛教内部也有类似的情形,他们也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并且分裂成许多支派。所以,有些人的见解会与其他宗派雷同,这是任何宗派都不可避免的情形,但透过对历史事件和各部派主要教理的广泛研究, 我们就可以知道个别宗派的主张。我们曾仔细检视信仰泰国上座部佛教者的想法,发现只有极少数人认可大乘教派的观点,然而这些人盲目地认为这些观点是大乘佛 教特别新颖的观念,殊不知大乘佛教很久以前就宣扬这些观念了。


  一开始时,有些人郑重地坚称佛教主张有「自我」,那就是寂灭的涅槃或无为法, 后来,当他们看到这种观点站不住脚时,就避重就轻地说那只是他们想要如此称呼或推论所得的结果罢了!而另一些人,即使先前在他们的书中曾经确认它是「自 我」,后来却又说涅槃既不是「自我」,也不是「无我」,什么都不是。最后,还有些人意图摆脱这个问题,藉口说会将涅槃解释成「自我」,只是为了劝服根器较差的人,使他们更好乐学佛。然而,还是有些人一直持有「佛教主张有『自我』(涅槃)」的观点,这可以从他们登载在《佛教》和其他刊物的文章中明显地看出 来。


(注一)大乘佛教主张「自我」是基于某种需要,也就是在佛灭后数百年来和婆罗门教竞争的需要,这点将在后文中讨论。

 

争论的焦点──有「自我」或「无我」


   一旦我们承认不论信仰大乘和小乘佛教的人都是佛教徒,就必须以「自我」或「无我」这个问题,作为区分两个群体的标准。明确区分那个宗派属于那一种观点是不太恰当的,因为大乘佛教有许多宗派,每个宗派所持的观点又不完全相同,更何况在我们小乘佛教中也有人持有大乘佛教的观点。因此,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可以分出两派,其中一派认为即使是究竟的真理(不是字面或肤浅的真理),还是有真实的「自我」,那就是「涅槃」或「无为法」。这一派人坚持他们的观点才是佛陀的真理,并认为主张「无我」的人是误解佛法,这是其中一派的说法。另一派则坚持佛教否定「自我」,万事万物从最低层的到最高层的涅槃,都是「无我」或「没 有我」的。根据他们的说法,佛陀所说的「自我」,是世俗的用法,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世人了解佛法。总而言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结论:


  (一)有一派主张佛教中有「自我」,而且说佛陀教人们追求它,以之为依怙(以下称这派为「有我论者」,Attavadi)。


  (二)另一派则认为佛教主张「无我」,而且说佛陀并没有教导我们去追求它,反而要我们灭除「自我感」或有关「自我」的感觉,能够如此,我们就不必寻求庇护,就可以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这一派被称为「无我论者」,Anattavadi)。


  最后,我们可以确定双方争论的焦点乃在于「自我」和「无我」(所谓「争论的焦点」是指各有不同观点,而不是指争吵)。下文中当我们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时,会详细讨论双方所持的理由。以下我想对这令人困惑的难题的重要性,再表达一些我的看法。

 

有「自我」与「无我」争论的扩大


   如前所述,「无我」是佛教的本质,有如佛法的心脏般重要,不论任何时代、任何地方它一直是思想家及寻求解脱痛苦的人最喜爱的题目,从来没有例外。即使不喜欢持有特定看法的欧洲学者,也会不由自主地将之作为他们思考的好材料,并加以研究,他们认为「无我」是佛教有别于其他宗教唯一的特殊教法。但是,也有某些西方的研究者被误导而误解佛教的观念,例如他们有些人非常倾向大乘佛教的观点,认为小乘经典并非佛说的真义,更严重的是,有些人甚至无意间错把其他宗教的观点,如《奥义书》的吠檀多哲学,认为是佛教的教理,但因这些研究者非常有名,有高等教育的背景,拥有高等的学术地位,或身为世界重要大学的讲师,许多 人就相信、追随他们的观点,这就引起更多的争论,终而造成那些将来要研究这个主题者的困惑和混乱。


  当今有许多以外文印行的佛教书籍和期刊 (小、大乘佛教两者均有),每一派都根据他们的观点发表言论,而最引人争论的主题就是「无我观」。大乘佛教一如往常地占在主导的角色,除了适时地介绍、推 广和解说外,他们也主张迎合一般大众的「自我观」。所以,我们大可不必对这类的研究者和思想家(佛教徒和外国人)均有之间存有对立的意见感到惊讶,他们这些喜爱思考的人,只是把这个题目当作是追求快乐的思考食粮罢了!

 

宗教研究的四个主题


  不论研究何种宗教,一般认为有四个主题:


  (一)教主的一生和教法。譬如佛教徒研究佛陀的生平事迹和他的教法。


  (二)世俗教义。该宗教信徒必须知道和实践所有的教义,这包括该宗教所有信徒必须实践,直到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的道德规范(或戒律)。


  (三)胜义谛(深奥的教义)或哲学。譬如佛教的阿毘达磨(又可译为「论」),这是根据逻辑而形成的要义,在推理的原则下,详细分门别类,它们是思考用的理论原则,和践行无关,修行者可以不必知道这些,仍然可以解脱痛苦。


   (四)宗教的神祕经验。实际上宗教并不是任何人创造的,而是自然的真理,所有宗教的神祕经验,其核心内容大都相同。譬如当一个人达到最高层次的善行,他 将获得永恒不变的状态,这可称为「涅槃」、「上帝」、「最高自我」、「天堂」或其他任何的名字,所以宗教都以此为终极目标,希望证得究竟常乐的境界。关于 这点,我们必须明白,在这个世界或任何世界上,只有一种宗教,──真理的宗教或自然真理的宗教,当我们根据这个真理正确地修行时,我们就会得到究竟且恒常的快乐。

 

哲学意义上的「无我」


  这里所讨论的「自我」和「无我」是属于上述的第三层次,也就是哲学层次的问题,而且有部分是属于第四 层次神祕经验的问题。说它属于哲学问题,是因为它是纯理论的,指出人类和动物是虚妄的,没有真正的「自我」,并且说明事物是自然地经由其他事物和合而成。 它告诉我们如何去分解这些实体,使其还原到最小的组成份子,这种份子构成了所有的事物,它也告诉我们事物从何而来,如何成长、改变,以及为何会如此变化。 它和第四层次的神祕经验有关,是因为它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无我」的意义涵盖了涅槃──一种永恒、平静和快乐的境界。虽然这种境界是所有宗教共同的目标, 但是各有差异。有的宗教认为拥有「自我」就是达到永恒快乐的状态,而那个「自我」是「大我」,是「世界的自我」或「上帝的自我」。但是佛教否认所有这些 「自我」,而认为这些个体虽然都存在,但它们不是「自我」,因为它们有些是幻象,其他不是幻象的也只是「法」或「自然」,它们不应被执着而且误认为是「自 我」,因为它们会纠缠我们的心智,微细地、不知不觉地折磨着我们,使我们永远执着它。


  以上说明「无我」的理论是如何的精细和深奥,它又是如 何的重要,而成为佛教的核心教义。假如我们有透视「无我」的能力,就能广泛且透彻地知晓事物的真理,不论它们是有形的、无形的、世俗的或超越世俗的,这都 将使我们明白世间没有不寻常的事物,无须执着或迷恋世事,我们也将不会被任何事物所左右。换句话说,假如我们的目的在探究是否有可作为精神的指标,且带领 我们真正解脱的哲学概念,我们将会发现「无我」的哲学,就是这个精神指标,它将引领我们达到完全解脱的目的。本文最后会说明「无我」哲学如何使人解脱,这 里必须先讨论「无我」的概念。

 

佛教因「无我」教法而超越其他宗教


  从最究竟的意义来说,所有的宗教都有相同目的──以永恒的快乐为目 标。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想想以下的问题:为什么有的宗教被认为层次比较高,有的却是比较低?而且有的比较深,有的比较浅?答案是因为各宗教的创始者对 永恒的快乐境界了解与体会不同的缘故。例如基督教和回教说永恒的快乐是指上帝的天堂,但《奥义书》时代的婆罗门教则认为是「最高自我」 (paramatman),或是其他人所说的「梵」(Brahma);佛教则说它是涅槃,或是当人们心中完全不执着于「自我」、梵、上帝、天堂等,或不再 视它们为「自我」而想拥有或与其合而为一的境界。


  关于这点,我们必须知道,人类一开始就有一步步追求更好的事物,直到最完美状态的本能。接 着产生了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才是最完美或极乐的状态、境界?当时最能适切回答或教导这个问题的人,都被后人尊称为「大师」。在这当中有些大师倾向于物质主 义,他们着眼于可以随心所欲的境界,这就产生了可以满足人们所有欲望的天堂观,这种天堂可能是由神祇或上帝所创造。另外也有些宗教大师,将天堂解释为永生 或不朽的境界,并教导人们这种观念。后来,更深入思考和教育更深化之后,一些注重精神层次的大师,深刻地发现最快乐或最好的心灵境界,必须是一个有智慧且 不会受到干扰、污损或晦涩不明的心灵。在这些宗教师当中,所发现的智慧,程度各有不同,有些高超,有些低微,但无论他们的心灵净化程度多高,多数的人仍然 觉得有「自我」的存在,或感觉到「自我」的快乐。


  最后,佛陀发现究竟的真理:只有当心灵不再执着于「自我」的观念,甚至也不执着于清净时, 才是最祥和、最纯净、最能解脱痛苦的境界。只要心灵意识到有「自我」存在于事物中,那么它就会执着「自我」,而心就不能解脱,这点后文会做更详细的解释。 (由于这是很长的题目,读者应尽量逐步记住每个章节的重点,否则将会搞迷糊了,而且会一无所获。)


  笔者所解释的只是主要教法的摘要,详细的内容将在以后各章中加以说明。


  在下一章中,我将先讨论与佛教不同的其他学说所说的无我论,目的是将他们所说的与佛教真正的无我论做比较,这将是个预防措施,避免因为我们的无知而使佛教的无我论偏离真义,或我们自己很可笑地成为其他学说的教师或传播者。

 

佛陀的「无我」要旨


  有些人在听到别人谈及佛陀的「无我」教法时,可能会感到惊讶,这里必须特别提起佛陀,是因为在其他学说中,有的非常类似佛陀所说的意思,但是佛陀所说的「无我」,还是不同于其他学说所说的「无我」。

 

一切都只是自然的「法」


   佛陀所说的「无我」,意义广大周延,既不认为事物中有个「自我」,也不把任何的个体看成是「自我」。对「自我」最明确的定义是:「自我」不是虚幻的,而 是不假因缘而自行存在的实体,而且是触摸不着、无法加以左右的。这在宗教专有用词上称为「无为法」(asankhatadhamma),相对于「无为法」 的就是「有为法」(sankhatadhamma)。有为法是由各种因缘组合而成,并且必须藉助它们才能形成,所以没有实体,而且是短暂的,比如说世俗中 的物质或精神层面的事物,就是有为法。


  更精确地说,无为法的境界是真理的境界或涅槃,它会使我们错以为是「自我」,因为它以不变异的形式出 现。尽管它存在而且具有形象,也不是一般虚幻的事物,但是它仍然不是「自我」或其他的东西,而且不应该被认为是事物本身的「自我」或其他事物的「自我」, 这就是佛陀所说的「诸法无我」。更深一层地说,一切都只是自然的「法」或自然的事物,它们可以分成两个领域,即前面所说的有为法与无为法。

 

[有为法是可经由身心认知的现象]


   有为法属于现象界,我们可以经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去认知它们,也可以经由身心与它们沟通或研究它们。属于这个领域的「法」或事物都是虚幻的, 因为它们由许多事物集结而成,受时间的影响,它们形状的大小也会随着时间不停地变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有为法」,有为法就好比是一种现象。

 

[无为法只能以智慧作认知的基础]


  无为法和有为法完全不同,它既不属于物质,也不属于精神层面,无法单由接触去认知它;它不是由任何事物所创造的,不随时间变化,也没有形状或大小,所以不能从表象去度量或计算它,唯一的方法是用智慧,也就是以智慧作为认知的基础。


   即使当我们说心灵以涅槃作为意识的对象,或自认为已经深刻地理解涅槃的本质时,我们也必须了解,心还是不能把涅槃当作是任何形式的「自我」,这意思是只 有心灵的平静或妄想的断然止息,才有可能体证涅槃。一旦人的心灵明澈,就可以看清涅槃的实相,不过却无法向别人描述涅槃的情况,因为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 至于涅槃的味道,把它当作某种东西,比方说像糖一般,这更是完全错误的事,因为涅槃没有味道、颜色、形状,或任何可以感知的性质。尝到涅槃的味道是指当心 灵完全没有烦恼,或达到所谓涅槃的境界时,心中自然生起的一种感觉。这就好比我们沐浴之后,除掉身上所有的汗渍和脏污时所生起的舒适感,但我们不能说这种 舒适感是清洁的味道,它只是和清洁有关,因为清洁没有任何味道,然而当身体清洁时,自然就会产生清新的感觉。达到涅槃──完全净化的心灵,也是如此。


   像涅槃这种抽象的境界,并不是物质性的存在,也不具任何明确、特殊的味道,所以不能经由感官的接触来加以认知。有些事物可以用感觉、记忆和满不满意来认 知,我们甚至能够体验到涅槃所产生的乐受,但是,那只是存在心中的一种感觉,会随时间改变,可以触摸得到,并受某些因素影响而改变;而无为法的涅槃,不是 那种感觉,却比这些感觉更深刻。


  总之,无为法很难用言语说明,我们必须慢慢地研究、观察它,直到能亲自清楚地体悟它,目前我们只能说涅槃不 属于现象界,而且各方面都不同于有为法。确切地说,涅槃既不变异也不坏死,它是不朽的,即使没有任何事物去创造并且维持它,它也能够稳定地存在,而不是虚 幻的,我们将这种境界称为「无为法」或「本体」(本来面目)。


 
有为法、无为法都不是「自我」


  在前面我已经说过,所有存在的事物可以分成两大类──有为法和无为法,我奉劝各位,要进一步认识这两者,它们既非「自我」,也没有「自我」,它们完全是抽象的事物,两者唯一的差别在于有为法是虚幻的,无为法则不是虚幻的,而且两者都只是自然存在的事物。


   我指出这点是希望使人们能摒除心中的所有意念,以免执持这些事物,而把它们当作是「自我」。心灵可能执持的有为法包括色身、心灵本身、个人所作的功德和 所犯的罪恶、财产、名誉、威望、烦恼欲望、爱恋、愤怒、自私等烦恼,以及因执着所产生的生、老、苦、病、死等世事的生灭;最后,也包括执着,执着是产生并 坚持错误观念的导因(注一),执着也造成轮回和转世,它根深蒂固且常出现在众生心中。无为法是心灵解脱或已超脱有为法后所达到的状态,在发现这不执着的状 态(涅槃)时,心灵可能将它当作「自我」而执着不放,而这也是习气所使然。


(注一)执着包括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

 

身体和心灵也不是「自我」


   究竟是谁想要去做或被禁止不能做,或害怕去做功德、罪恶、善事、坏事?对于这点,假如我们没有看清「无我」,将很难了解它。事实上,身体和心灵是以上行 为的执行者,也是后果的承受者,这些果报伴随它们直到来生,所有的果报就留在身心中。但身体和心灵并非「自我」,它们是自然的,受到本身内在、自然与为自 己等的力量影响而运作,只要身心两者协调合作或步调一致,并且因缘具足,就会去追求符合它们直觉的利益。


  身心两者都不是「自我」, 因为它们都只是幻相。假如我们能使心灵不执着于「自我」的观念,就可立刻发现,「自我」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自然创作出来可以感知和思考的傀儡,或类似傀 儡的个体,而这个个体却反过来把自然的傀儡当成是「自我」,这才造成了「我们」、「他们」、「这个人」、「那个人」、「得失」、「爱恨」等概念,而这些想 法全都是虚幻的,因为它们源自于内心,而内心已如前面所说的,本身就是幻相。


  一般人都知道「帘幕之前」有什么东西,却没有人曾探索 「帘幕之后」又是如何,甚至从未想过有「帘幕之后」的存在,所以他们自然就认为所有存在的东西只限于能知觉到的东西。他们把身心合在一起看成是「自我」, 而以心灵为中心(更精确地说,把心灵当作是灵魂),没有任何事物在「自我」之外,或超越「自我」。


  所以,我执成为人们最根深蒂固的 本性,而且主宰人们的身心,使身心受到「自我」思考和感觉的统御,而这也就是为什么说心灵能自然感知到的事物,全都是有为法的范围,而从来没有探索到「帘 幕之后」的无为法,这也说明了为什么谈论无为法会令人难以理解,而身心并非「自我」的说法却是人们最容易接受的原因,这是因为如前面所说的,人只认知到事 物的一半道理。


  根据这点,我们可以明白,虽然佛陀说任何事物都没有「自我」(诸法无我),但他并不否定功德与罪恶等的存在,功德与 罪恶等只是由身心组成的个体所做的行为,对只有肉体的个体而言,那些活动就只是反应动作,而没有功德或罪恶。由于肉体与心灵不是「自我」,功德或罪恶也跟 它们一样没有「自我」,假如我们清楚了解肉体和心灵并不是「自我」,也就可以立刻清楚了解它们的功德或罪恶也不是「自我」。


  请切 记:生、老、病、死、修德、犯罪、行善、做恶都是「无我」。只要一个人对「帘幕之后」的东西毫无所知,只知道「帘幕之前」的东西,他就是把自己看成是有 「自我」的人,他会害怕罪恶和想修功德,想藉此使他的「自我」(他执着的东西)拥有幸福、快乐和舒适,而这将是无法避免的现象,就如一个人不可避免地把自 己当成是「自我」一般。

 

去除「我执」才能成为解脱者


  因此,我们可以了解,真实世间的众生无法避免「自我」的观念, 所以,佛陀就教导人们去除罪恶和做功德。佛陀也说:「『自我』是『自我』的依怙」,意思是众生都会执着,并且以之为自己的本体的那个「自我」,必须是「自 我」本身的依怙,直到众生和它毫无牵连(也就是从「自我」执着中解脱出来),不再执持「自我」或需要依赖「自我」,到达这种境界以后,只剩下一种变化不止 及另一种平静安住的自然本性。


  当一个人从执着「自我」中解脱出来时,也就是说他已确实明白「无我」,将超越「自我」以及做功德、犯 罪的束缚,这就像一般人所说的,阿罗汉超越了功德、罪恶和善恶,因为阿罗汉已从「自我」的执着中超脱。但是一个已经去除我执而解脱的人,是否仍然还有「自 我」呢?这是不可能的。


  最初,人以身心的结合作为一个人的个体,后来他清楚地知道它不是「自我」,要消除它而达到「无我」的境界, 但对那些仍然有些微错误观念和无明的人来说,再度将这境界当作「自我」是可能的,所以这样的境界必须进一步予以消除。但是一个人如果真的达到最究竟的境 界,或痛苦完全止息时,就不会发生这种事。


  因此,把涅槃看成是「自我」的本体并不是佛陀的看法,而是其他较佛陀稍早存在的宗派的观点。佛陀入灭后,部分的佛教徒却再度声称这个错误的观点是佛陀的看法,即使到今日,仍然有些人附和这种陈旧的观点,或为了某种利益而将这种观点说成是佛陀的教法。


   总之,佛陀的无我说否定各种层面的「自我」,包括有为法和无为法两者,换句话说,就是「帘幕之前」和「帘幕之后」的两边,也就是知识与无知的两边。佛陀 遵从世俗的说法,说要行善而不造恶的那个「自我」,只限于对尚未明白真理、执着邪见的众生而说。到目前为止,笔者所解释的只是主要教法的摘要,详细的内容 将在以后各章中加以说明。


  在下一章中,我将先讨论与佛教不同的其他学说所说的无我论,目的是将他们所说的与佛教真正的无我论做比较,这将是个预防措施,避免因为我们的无知而使佛教的无我论偏离真义,或我们自己很可笑地成为其他学说的教师或传播者。

 

其他宗教学说的无我观


  为了避免混淆,我们必须注意外道的无我观。根据佛教的分法,外道的观点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会毁灭世界的错误观点,第二类虽然不是错误观点,但不属于佛教,而且不同于佛陀所说的教法。

 

错误的无我观


   根据佛教的说法,有下列三种错误的无我观(或内含「无我」的观念):无作见(Akiriyaditthi行为无效论)、无因见 (Ahetukaditthi)、空无见(Natthikaditthi虚无主义论)。在佛世时,能和佛教相抗衡的哲学观是六师外道 (Annatitthiyas),这些宗教师提出和佛教不同的教义,他们的教义充满极端的无我观,其中有些观点非常地精深微妙,致使一些如国王的高层人 士,把它们误认为是佛教的观点,而因此接受,即使到了今天,这些观点也仍然可以和佛法抗衡。

 

[富兰那迦叶──任何人不论在行善或作恶,都没有「自我」存在]


  六师外道中的富兰那迦叶(Puranakassapa),持有如下的看法:


   没有功德,也没有罪业;没有善,也没有恶;没有杀、盗,也没有邪淫;而且也没有因为造作这些行为所犯下的罪业。即使有人杀死所有的动物,将牠们的尸体切 成碎片,将这些碎肉堆满整个阎浮大地(印度大陆),也只是有这种行为,而完全没有罪恶;即使有人行祭祀,或布施世界上所有的苦行者及婆罗门,也只有这个动 作,而没有任何功德;即使有人在神圣的恒河左岸或右岸做了以上的行为,也不会有一般人所相信的功德或罪业。


  这派的观点认为除了行为 或显现的事相外,没有任何东西存在。举例来说,屠杀动物只是拿一把刀刺穿牠,而使牠受伤或死亡的行为而已,较严重的后果,也只是把肉拿来当作食物,但这样 做仍然没有功德,也没有罪业。这是「无作见」(行为无效论),它否认有功德和罪业。时至今日,仍然有人持有这种观点,例如有些科学家只从物质层面看待事 物,而认为宗教已经过时。他们大概不知道,这样的观点于佛陀的时代就已经存在,并一直与佛法抗衡。这种观点主张「无我」,和佛教一样否定「自我」,它坚持 所有事物完全只是一个物体、一个自然的个体,在任何人身上都没有所谓的「自我」在行善或作恶。和佛法比起来,这是一种极端的观点,因为它否定仍然执持「自 我」者所具有的功德和罪业,这种观点只是在表面上去除「自我」,然而,仍然有相当多的人接受这种观点,这使得富兰那迦叶成为着名的大师。

 

[末迦利瞿舍罗──生命自然运行,没有力量能染污或净化它]


  末迦利瞿舍罗(Makkhaligosala)持有以下的观点,并以之教导他的信徒:


   生命只是完全自然的一团东西,它根据自己的特性自然运行,当它必须在某一种状态时,就会不断地停在该状态中,直到停止或不留痕迹地自动消失为止。人既不 能使它成为行善或作恶的「自我」,也无法改变它,更无须担忧如何加速净化自己,以停止轮回或获得解脱,即使真的这么做了,其结果也会和什么都没做一样。这 就好比一团纱球,一个人握住线一端的结,当此人握着这个结,将纱球丢出去时,纱球将会一面滚动一面解开,愈滚愈小,最后当纱球滚完时,它就会自己停下来, 所以没有必要去使它停下来。生命也是如此,它在生死轮回中滚动,同时自己会解开,渐渐变得纯净或完全自动解脱,没有人可以加快或延缓这个过程,因此没有原 因或力量能够污染或净化它。所谓「好的行为是净化的因,坏的行为则是染污的因」,其实这两者都只是骗人的幌子罢了!


  这个观点对某些 人而言,恰好投其所好,因为他们无须做任何事情,只要顺其自然地发展就行了。这是一种完全否定自己和自己能力的哲学,它与佛教不同之处在于佛法教我们清 净、不清净是有其因缘的,假如我们造作了任何的因缘,就会根据这因缘而加速变得不清净或清净,结果也将影响造作这因缘的身心,也就是影响我们自己。虽然在 出世间的层次上,佛法说世事皆是「无我」,但佛教并不否定污秽和德行的存在,以及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缘。


  末迦利瞿舍罗的观点符合现代 科学的演化论,例如所有有机物自然演化,并依序改变成较高级的生物,演化论与此理论的差别是在于演化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创造因缘或力量,来阻碍、延缓、促 进或加速它的进化。我们相信佛法的涅槃是所有的人最后都要到达的究竟目的,但有个例外──我们承认可以创造因缘,使我们在此生或当下就证得涅槃;我们也承 认,如果不去创造因缘,证得涅槃的时间就会延后,我们可能因此必须留在较低的境界相当长的时间。这意思是说佛教接受因缘的力量,且并不认为因缘不能被改 变,而这正是末迦利瞿舍罗完全否定的观点,这个非佛教的观点被归类为「无因见」,意指没有因果的观念。换句话说,即使就世俗的层次而言,也没有做好因、做 坏缘的「自我」。

 

[阿耆多翅舍钦婆罗──没有任何事物存在]


  阿耆多翅舍钦婆罗(Ajita Kesakambala)否定一切事物的原理(这种观点相当于今日的虚无主义),也就是:


   完全没有任何东西存在。人们受惑于称呼这个或那个东西是什么和什么,例如他们说有父亲、母亲、老师、专家、尊重、慈善、此世界、他世界、天神、苦行者和 婆罗门等,他们各有不同的地位,必须如何又如何地互相对待。事实上,这只是虚妄的幻相,人只是元素的集合体,当分解时,所有的元素将分离并回归成原来的自 然状态,当人死时,他的下场只是被火化成灰烬,既没有灵魂,也没有到任何地方去的「自我」。像祭祀这种善行,只是将祭品烧成灰烬,既没有功德,也没有受益 人,完完全全没有任何事物存在。慈善是懦夫所设的,而且他们宣称这将带来善果,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只是一种空谈罢了!世间既没有好人,也没有坏人,没有恶 棍,也没有智者,只有元素的集合体,当人死时,就完完全全地销声匿迹。


  这种观点否定一切事物,并宣称不论今世或来生都没有任何事物 是真实的,甚至这个世界本身也不存在,只有元素反覆地结合和分离。这种学说使得它的信仰者觉得轻松,因为他们既不必去惹麻烦,也不必在任何控制下约束自 己,让事物自然发展,不论发生任何事情,都无须感到忧伤或喜悦。这种观点和佛教不同之处在于佛教仍然接受事物的存在,当人仍有执着和烦恼时,这些事物都存 在,人也必须端正自己的行为,以免给自己和别人带来麻烦。身心是各种造作的作者和承受者,一直到身心完全消失,这些业与业报才跟着相关的人消失,这意指佛 教并不否定一般凡夫及传统上视为当然的事相,世人可持有自己的观点,并且根据自己的所知或所学去做事,这些都是凡俗的境界,为了达到超凡的境界就必须超越 它。


  阿耆多翅舍钦婆罗的观点被称为「空无见」,意指这种观点认为任何事物都不存在,所有我们赋予名字的事物都不存在。这种否定任何 事物的「无我观」,最能满足想要为所欲为的人,假如这不会使人变得懒惰,就会让人做出任何他想做的脏事,因为这种观点认为人死了就一了百了,所以,这种观 点也可被称作「断灭见」(ucchedaditthi),或虚无主义观。

 

[波拘陀迦旃延──行为只是元素正向和反向的移换]


  波拘陀迦旃延(Pakudha Kaccayana)所提出的学说如下:


   所谓的生命只是地、水、火、风、乐、苦和生命力等七种成份的组合体,每一种成份都不能再分离成较小的元素,它自己就是稳定的,没有人能使它感到痛苦,或 以任何方式改变它,它既听不见也不能聆听,既不能爱也不会生气,也不能做任何事。因此,即使有人砍下另一人的脑袋,或将别人的身体切成大大小小的肉块,也 不算对人做了任何事,因为没有人能再切割元素,只能在这些原子间穿透或通过,就如同当刀子切过水一般,只是组成水元素的原子分离,让刀子通过而已;没有人 能养育、压抑、杀害或支持任何人,只有这些元素间正向和反向的移换而已。


  这种观点和佛教不同,虽然两者都同样说到元素的论题。佛教 接受人们以此为基础而互相对待的道德行为,只要执着还存在,佛教就不认为行为只是元素间的穿进穿出而已。即使当一个人已经不再执着,仍然会觉得那些被规范 为是善或恶的行为,就是善或恶的行为,他自己不会执取这些行为,而把它们当作是人、动物、作者、受者,或会受这些因素影响者的善恶行为。这就好像制造一部 汽车时,我们清楚地了解到,汽车只是用各种不同元素所组合起来的,我们不太在意它将带来的利益,我们根据情况使用它,但我们心里不会因太执着它,以致于愚 昧地误将它当作是这个或那个,想像它可能会活起来,甚至因爱恋或关爱它而受苦。


  这种观点满足了那些喜欢杀害别人的人,举例来说,盗匪们互相教导说「杀戮无罪」,因为他们认为没有人被杀,只是元素被移动到不同的地方而已,这使他们比平时更勇于作恶,印度有些武士团体甚至从古到今都具有这个观念。

 

[散若耶毘罗提子──任何事物都不能被定义]


  散若耶毘罗提子(Sanjaya Velatthaputta)所讲的学说具有下列的原则:


  任何事物既不能被定义,也不能以任何名字来称呼,因为它不是任何东西。由以下的问答可以得到证明:


  「人死后是否重生?」


  「不!」


  「人死后是否不再重生?」


  「不!」


  「人死后是否有时重生,有时不再重生?」


  「不!」


  「人死后是否既不重生也非不重生?」


  「不!」


  「人死后是否有时不重生,有时也非不重生?」


  「不!」


  这些例子是用来表示任何东西均不能加以定义。


   这个观点称为「不确定论」(Vikkhepaladdhi),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很可能也不很清楚要如何定义这种学说。佛教中有些人或团体也有类似的不 确定论,譬如他们说涅槃可以是有「自我」和「无我」的,或说涅槃既不是有「自我」也不是「无我」的,根本不是任何东西。假如我们要利用这种观点作为从痛苦 中解脱的有效哲学,就必须了解它的意义,即无须在意任何东西,所有的事物都是不确定的,不能被当作任何事物,每一件事物都必须抛弃,不必恐惧或担心,这样 人的心灵才能从一切事物中解脱出来。这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相反地,佛教则接受既有的习俗和各种思想、理论的原貌。


  根据佛教中普遍 的看法,以上所谈论到的学说都被认为是外道。巴利经典的注解家认为他们的观点严重错误,巴利经典的《沙门果经》(Samannaphala Sutta)(这是佛教本身的经典),也有提到尼干陀若提子,虽然他的学说除了主张有「自我」存在外,其他的教义和佛教没有太大的差异,但也被注解家归类 为错误的观点。

 

[尼干陀若提子──消除罪业以证得永恒的「自我」]


  尼干陀若提(Nigathanataputta)的观点,就如在巴利经典的《沙门果经》中所记载的,内容如下:


   想要成为解脱系缚的人,就必须努力以便最终达到四个重要的阶位,即以防范罪业的「法」来防范罪业,践行能够导致解脱罪业的「法」,以消除罪业的「法」来 消除罪业,经由消除罪业的「法」而达到庄严崇高生命的顶点。当他做到这些以后,他就被认为证得「自我」,修行圆满,获得永恒和不朽。


   从一开始到现在,这个观点就和佛教互相抗衡,假如我们读有关历史的书籍,或以中立、无偏见的历史观来看,而且不只看论释的佛教书籍,我们将会发现这个学 说的信徒和佛教一样多,甚至更多。佛陀时代,类似国王的高层人士对这两种宗教学说同样尊崇,尽管我们自己的论释,有故意且过度轻视其他宗教学说的倾向,但 某些地方却指出这个异端学说,在某些城镇比佛教拥有更多的弟子和信徒。

 

有实体的无我观


  关于有实体的无我观,可以从 阿罗逻迦罗及郁多迦罗的观点中看出来。他们两位的无我观并不全然错误,他们都曾经是悉达多王子(后来的佛陀)未开悟前的老师,佛陀认可他们的修行境界比其 他外道高。佛陀开悟以后想到:「该先教导谁呢?」他立刻想起这两位苦行者,这意味着他们已经非常接近解脱痛苦的境界,只要再接受佛陀的教导,就能立刻解 脱。但不幸的是,那时两位修行者都已经过世了。

 

[阿罗逻迦罗、郁多迦罗──当心灵纯净时,「自我」即出现]


  这两位苦行者的自我观与无我观,可以概述如下:


   当心灵已是究竟纯净时,将会生起一种已经达到终极边界或极限的感觉,有这种感觉的人叫做「了知边际者」(Khettannu),这是每个人都渴望达到的 「自我」,也是所有痛苦的终点。为了要究竟净化心灵,苦行者坚持遵守各种规则。阿罗逻迦罗所修的是「无所有处定」 (akincannayatanajhana),郁多迦罗所修的则是「非想非非想处定」(nevasannanasannayatanajhana),在 专门讨论他们的书中,详细地说明了这两种定的修法。本文只探讨他们的修行理论,因为就是这种理论引导出这样的修行方式。


  为了便于了 解他们的观点,我们必须知道这两位苦行者如佛陀一般,致力宣扬业力的道理,而且也反对杀牲祭祀及其他仪式。当佛陀还是「菩萨」【译注一】时,曾去拜访他 们,请教他们灭除痛苦的方法,也就是完全解脱痛苦的境界。阿罗逻迦罗告诉佛陀,一旦人们完全依照他所教的(无所有处定)修行,就能自然发展出智慧,而且只 有当心灵有觉知,当下才能究竟净化、解脱痛苦。而那能觉知的就是「自我」(根据这种观念,「自我」并不是心灵,也不是由智慧所产生而和心灵分开的个体), 这「自我」本身就是所有痛苦的止息处,修行者必须努力修行,直到进入前面所说的境界。


  佛陀驳斥这种理论,认为无论它叫做「灵魂」或 其他名称,只要去觉知它,都将无法完全、究竟地解脱。因为只要对东西有感知,就会执着觉知某些东西,也就是感知到事物的特质,并执着该知识或事物,即使是 真正灭除痛苦,也还不是完全或究竟的解脱,佛陀的目标比这境界更高超。至于郁多迦罗的观点,虽然比阿罗逻迦罗的修行境界更高,但结果还是相同的,也就是会 出现觉知者,而此境界就是他所谓的灭除痛苦的所在。两者间唯一不同的是,后者对心灵训练的方法比前者更为精深,其所证得的境界既不可认定是存在的,也不能 视之为不存在。然而,这两种理论的结果是相同的,也就是「自我」在觉知自己已经到达最高的净化时,能认识自己,并且经由这种境界获得永恒的快乐。总之,这 两位苦行者的目标是在于具有如前所说特性的「自我」,而且把它看成是灭除所有痛苦的境界。


  毕?卡鲁斯(P. Carus)在他所着的《佛陀传》(Biography of the Buddha)一书中提到,佛陀在未成佛前,曾和许多苦行者辩论道:


  众生因为没有去除我执,所以受到束缚。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一个物体和它内在的性质是两回事,但事实并非如此。例如一般人认为「热」和「火」是不同的东西,事实上,我们无法把「热」从「火」中 分离出来。现在你说能够把物体和它的性质分离开来(注一),使该物体不具任何性质而单独存在,但假如你认为这理论完全正确,稍后将会发现,事实并非如你现 在所了解或坚持的那样。


  难道我们不是由智者所谓的「蕴」等各种不同元素聚合而成的吗?我们是由色、受、想、行和识五蕴所组成,这些 「蕴」共同组合形成「我们」。当我们说「我们是这个」或「我们是那个」时,还不都是指这些的集合体,「我们」是由这些集合体所组成的……。所谓的「自 我」,只是我们的想法而已,凡是相信有个单独存在之个体的人,就是对事物没有正确的看法。狂热追寻「自我」是错误的,它是错误的目标和起点,因为它们并非 奠基于真正的事实,只会将你引向错误的道路。


  ……你那「自我」的理念,是介于理论与真实之间的,所以你找不到真实,唯有抛弃这个概念,才能如实地看到事物的真貌。……


  ……更进一步来说,如果你自认为已经达到解脱,但是你的「自我」依然残存,而且以之来觉知自己的个体,又怎能达到真正的解脱呢?……


   以上两位苦行者将净化的个体和灭除痛苦的境界当作是「自我」,这是人们想解脱痛苦所追寻的目标。介绍完这两位苦行者的观点后,我本想更进一步告诉你们, 还有其他几位类似的观点,但为了避免重复,现在略去不谈。然而,我将再说明另一种观点,这是最后的一种──《奥义书》的吠檀多哲学思想。佛陀时代这个教派 的实际情形,佛经并没有记载,但从历史的观点来看,我们可以推测出它在佛陀以前就已经存在了。我请教一些吠檀多哲学的学者有关这种思想的观点,他们亲切地 向我解释,我也阅读有关这方面的学说和典籍,据我所知,吠檀多哲学的观点大致如下。


 
[吠檀多哲学的观点──「自我」能从覆盖已久的尘俗状态中解脱]


  吠檀多哲学观点的内容大致如下:


   当一个人知识增长,拥有更高的智慧,心灵更加净化,而且所有世俗尘事都已从心中消失时,「自我」就会出现,更简单地说,「自我」能从以往被覆盖很久的尘 俗状态中解脱出来,这时「自我」已经获得自由,所以它被称为「解脱」,也就是解脱了一切的痛苦。「自我」是用来称呼那种无所不在,只要心灵被尘俗遮蔽就无 法看见的东西,一旦我们看得到它,就能进一步了知它是无所不在的。在每个地方它都是以相同的型态存在,无论它是我们的、别人的或普通的、伟大的,这东西就 叫做「梵」。它遍布万事万物,无论我们是什么,它就是你,也就是「梵」,由此可知,所有的「自我」都相同。我们之所以独立出不同的个人,是因为被尘俗所蒙 蔽的缘故,如果尘俗的状态去除时,所有的「自我」就都一样了。拿空气做个简单的比拟,瓶内和瓶外的空气实际上是相同的,假如我们把瓶子打破,就可以明白这 个道理,但只要把空气装在像尘俗般的瓶子里时,这部分的空气就会被认为是属于瓶子内的,当我们有类似的执着时,就会把瓶内的空气看成是不同的个体。同样的 道理也存在于小我和宇宙大我(或称「最高的自我」之间)。


  解脱(相当于佛教的涅槃)就是小我从封闭的尘俗世界中解脱出来,而在解脱的过程中,心灵也看见了「自我」。


   大乘佛教中有些教派的着名大师,主张吠檀多哲学的「自我」与佛教的涅槃相同,这些观点也出现在那些教派的典籍里,当我们听到这种说法时,可能会把这两者 看成是同样的东西,以为它们的差别只在于所用的名称不同而已。这是因为在佛教中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当心灵从无明以及无明所造成的所有障碍中解放出来时,心 灵会因为痛苦的消失而获得自由、清净、平安和清凉,而这样的心灵也清楚了知灭除痛苦的境界──涅槃。虽然我们称之为「涅槃」,而他们称之为「自我」,似乎是指不同的东西,但两者都是用来说明痛苦消失的状态或境界。


  不过,在这里有个问题已经出现或随时可能出现,由于吠檀多哲学的观点远 在佛陀之前就已存在,那么一定有什么理由,使佛陀没成为这种理论的信徒,而使得那种观念不再有进展。有些吠檀多哲学的学者在他们的论文中回答这个问题,他 们认为佛陀只是把吠檀多哲学的观点解释并说明得更清楚而已,因为在佛陀之前,这种观点太过深奥以致无人能轻易地了解它,当时人们误解吠檀多哲学和佛教是两 种不同的理论。


  即使我会被指责为顽固,我仍坚持这两种理论是不同的。至于如何不同,以后将会进一步说明,在现阶段,读者必须清楚地记住每一种外道的观点。


(注一)佛陀这么说是因为苦行者认为「自我」与意识无关,或「自我」不具有被人们执着的性质,可是他们却主张人有种解脱「自我」的知觉,所以佛陀以苦行者所主张的无热之火作为譬喻。


【译注一】「菩萨」一词有多义,此处是指修行期间的释尊,这和后来大乘佛教泛称发心修行者为「菩萨」的观念不同。对「菩萨」一词有兴趣者,可参见《世界佛学名着译丛》第六十五册、六十六册,《菩萨思想的研究》上、下册。

 

「有我论」与「无我论」的比较


  简而言之,所有的观点可以区分为两类──提倡有「自我」的「有我论」,和否定这种说法的「无我论」。

 

[有我论者主张无为法是真正的「自我」]


    在有我论者中,有部分的人否定某些东西的「自我」,说这些东西是「无我」,但认为其他的东西有「自我」。如前面所提到的两位苦行者,他们都否定世俗的 「自我」及所有尘俗的境界,认为这些世俗事物是「无我」的,但却把觉知解脱和脱离尘俗境界者看成是「自我」。吠檀多哲学也有类似的说法,它们的差异是,吠 檀多哲学认为「自我」本身并不是那个知者,而是心灵从尘俗中解脱出来,智慧展现后所造成的境界,而且那种境界普遍存在于万事万物中,那个才是「自我」。但 是吠檀多哲学也和前面所说的两位苦行者一样,都认为尘俗境界是「无我」的。另外有些人,例如波拘陀迦旃延,也提倡生命(jiva)是不朽的,而这生命就是 「自我」,据说他们也认为其他一切事物都是「无我」。


  至于尼干陀若提子,他是一位真正的有我论者,我们知道他的观点在佛陀时代是属 于吠檀多哲学的一种,他强调务实的看法和现在的吠檀多哲学观不同,现在吠檀多哲学的解释比较精细,更强调哲理及其特殊性。总而言之,有我论者认为属于无为 法的个体,既没有生灭,也不是因缘合和而成,它恒常保持自己,是真正的「自我」。由于这派的观点坚决强调「自我」,并于不再有痛苦的境界中寻找它,而且他 们也承认生、老、病、死是痛苦的,所以他们的「自我」至少是不会受制于生死;而阿罗逻迦罗则将觉知的境界(如前所说)看成是不再受制于生死的个体。

 

[断减论者否定「自我」与「无我」]


    至于无我论者则否定一切的事物,其中阿耆多翅舍钦婆罗的观点,是所谓的「断灭论」,这种观点不接受别人的任何看法,也就是否定「自我」和「无我」两者。 由于他们认为并没有所谓的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的涅槃,所以涅槃究竟是「自我」或是「无我」就无关紧要了。富兰那迦叶的观点和他大致相似,但承认有贪欲的对象 (这是次要的观点),例如只有能够被眼睛看见的这类东西可以存在。总而言之,这些人认为每样东西都没有本质,只有像海市蜃楼般的幻相,而这些也终究会消 失。


  总之,我们发现主张「自我」是永恒的人,认为有一种永恒的灵魂(sassataditthi常见),也就是他们认为有一永恒存在的个体。我们也发现,那些主张完全没有「自我」的人,是一种「断灭见」,认为我们曾说过的东西都不存在,也就是没有任何事物存在。

 

[佛教主张万事万物是由因缘所造成]


    然而佛教并不接受常见者所说的有个恒常不变的「自我」,无为法虽然不生也不灭,恒常存在,但它不是「自我」,也没有这样的「自我」,只有一切尘俗境界 (有为法)灭除或止息的境界;无为法并不是「自我」,也不是像持常见者所说的是恒常存在的「自我」。所以,佛教并不是常见论者,换句话说,佛法中并没有永 恒「自我」的观念,虽然有永恒的事物,但那不是「自我」,而是寂灭的境界,也就是所有无常的事物都消失后的状态,佛教称这境界为「涅槃」或「无为法」,但 它不是「自我」。


  就另一方面而言,佛教既不像空无见者那样否定任何东西,也不像断灭论者认为人是一死百了,佛教持有以下明确的教义:


    (一)万事万物如果是由因缘所造成,或有其形成的因缘的话,只要因缘存在,它就存在,但它是无常的,会随着因缘改变而改变。即使对那些已经死亡的人或事物而言,假如使它重现或重生的因和缘仍然存在的话,它就会重现或重新出生;如果它的因和缘不再存在,它也将完全消失,因为它们是因缘和合而产生,所以我们不能偏颇地认为这些现象本身是生和死,因为它们并不能自行选择生死。


  (二)但如果事物并不是从因和缘产生,它不需要「生」就能存在,而且永不消灭,成为永恒,例如佛陀所说的涅槃,这种存在是完全超越了因缘及因缘所现的果,它是完全解脱的境界。简而言之,它去除所有的因和果,剩下的是既非因也非果,完全超越了因果,这就是因果止息的境界,只要有因和果进入,这个境界就会完全消失。而这止息的境界恒常存在,它是痛苦止息的所在,因为痛苦是果(或被归类为果),是从烦恼与无明之类的因所产生的果,如前面所说,涅槃是所有因和果灭尽的境界,也就是所有烦恼和痛苦消失的境界或状态。


  就这层面而言,佛教认可有个恒常的个体存在,不受因果控制,但它不是「自我」。佛教也认为有无常的事物,这种无常的事物包括烦恼、善行、恶行、快乐和痛苦,以及所有与它们有关的世俗事物,但它们是无常变化的,所以,佛法不是否定一切的虚无主义或断灭论。


   让我们再总结一次:佛教否定灵魂不灭论,因为佛教不接受有个永恒的「自我」的观念;佛教也不是断灭论者,因为它主张万事万物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都是依待因缘而成就,而且能超越因缘就是永恒。佛教也不是断灭论者,因为它主张有两种「法」──变动无常的「有为法」和恒常的「无为法」。


    当我们寻求佛教不同于外道的特色时,会发现它就在于佛教不主张有个「自我」。虽然佛教接受「常」与「无常」两种事物存在,但它把这两者都看成是不具有「自我」或本身是「无我」的事物,否则佛教就会和前面所说的某些外道相同。更重要的是,如果佛教主张有个「自我」存在,就无法证得完全消除所有痛苦的智慧 和境界,这点我们在后面讨论涅槃是「自我」或「无我」时,将再特别仔细说明。

 

佛教不主张有「自我」


  比较各种学说的要旨后,我们会发现,主张有「自我」的人(有我论者)即使已达到超越世俗那么高的境界,仍然具有「自我」,特别如吠檀多哲学所说的解脱是指「自我」脱离尘俗的境界,并将之认为是远离痛苦的究竟解脱。


    而主张「无我」的人可以分成两种,其一包括虚无主义者,无论是相对地说或绝对地说都完全否定一切,不接受有任何事物。(经过仔细思考,我们将发现这种人 既不注重「自我」,也不关切「无我」,一心一意地只是否定一切。然而,这种否定看起来好像纯属巧合地拒斥「自我」或「无我」。)再者就是佛法,它主张「一 切法无我」,但同时也接受事物存在于两种状态──持续的生灭变异,以及既无源头也无止息,而且恒常不变。


  这两种状态的事物,例如心 灵,如果以世俗的观点来说,可能会有「自我」的概念,这是因为所有的众生在沟通时,很自然地会以「自我」来认知所有的东西,譬如人称呼和自己有关的任何东 西为「我的」。然而,若以绝对的观点或根据绝对的真理来说,佛法否定「自我」,只主张前面所提的两种自然状态。假如「自我」是两者之一,即使是超越生灭变 异的无为法,这种说法也是就相对法而言,或和相对法有关,而不是事实或完全绝对的真实。佛陀尽可能地避免使用「自我」的字眼来说明佛法,然而,当用通俗常 用的说法时,他有时也会用「自我」这个词,这是因为他的说法有涉及道德,或是针对未开悟的人方便说法的缘故。


  在此我做个简短的结论:佛教在绝对真实的层次上并不主张有「自我」,这是不同于其他学说之处,其他的学说即使达到最高的境界,仍然主张有「自我」,这个「自我」是他们努力追求,而佛教极力要去除的东西。

 

佛陀所驳斥的「自我」


什么是「自我」?


   佛陀所否定的「自我」,其字面上的意义,主要是从「无我」一词的涵意中了解的。譬如在《无我相经》(Anattalakkhanasutta)中,当佛 陀说到「五蕴无我」时,他说明无常的事物经常变异,从未产生出如我们所期望的结果,这就是「无我」。但他并未说与这相反的就是「自我」,但是我们却在逻辑 上接受它的相反者──「自我」。


  如此一来,在某些方面便会造成混淆,那些希望拥有「自我」的人立刻宣称,无为法中的事物,如涅槃是 恒常不变的,所以这些东西可以归类为「自我」。他们也宣称,佛陀所教授的「以『自我』为依怙」中的「自我」,可能指的就是这个「自我」,这种说法导致人们 愈来愈倾向于将涅槃当成是「自我」。他们忘了涅槃实际上不受任何人的掌控,无论人们多么想得到它,却都从来没有得到,因为它超越于人们的欲求。对照《无我 相经》的教义,我们会发现把涅槃或无为法当作是「自我」,是无法令人接受的。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不知道人们不应执着的「自我」有那些特性。


  在巴利经典中的《小部》(Khuddakanikaya)和其他经典中,「诸法无我」意指所有的个体都没有「自我」,也完全否定「自我」,但它还是不能让我们认识「自我」的特性,或世俗所说及一般人所谓的「自我」的概念。


   然而,假如我们提出一个新的、简单的问题,依照世俗的说法,「自我」究竟是什么意思?并且参照佛陀使用的世俗说法,「自我」又是什么意思呢?「自我」是 指肉体,心灵或其他东西?我们可以从佛陀在《长部》(Dighanikaya)的《布咤婆楼经》(Pottapadasutta)或《戒聚品》 (Slakkhandhavagga)的开示中,找到这个问题明确的答案。为了能通畅且清楚地了解它,这几部经都必须仔细研读。在此我将一一引述佛陀的说 法,这也许相当冗长,但请保持专注以详细检视它。

 

意识是「自我」吗?


  《布咤婆楼经》的内容是有关游方者布咤婆楼的 故事,他像佛陀一样,游方各地参学,并讲授激励人心的教法。有一天,他遇见了佛陀,并和佛陀讨论「想」(sanna)的止息,更精确地说,是意识的止息 (注一),若用禅修的说法,就是「意识」和「受」止息的境界。当一个人的意识停止活动时,表面上好像是死了,但实际上并没死。


  这游 方者告诉佛陀,在一个学说辩论的场合上,这个题目曾经引起很大的争议。有一群人说「意识」不能被任何东西控制,它自动生起、消失,当它出现在人身上时,这 个人就有意识;当它不再存在时,这个人就没有意识,而且这种生灭迟早会发生。另一群人则辩驳说并非如此,「自我」其实就是一个人的意识,只要「自我」进入 我们身体内,我们就具有意识,「自我」离开时,我们就变成没有意识,一直要到「自我」再回到身上时,我们才又有意识。第三群人则说前面两者都不正确,事实 上,这世界上有某人具有大能力,他存在于一个神祕的领域中,决定我们每个人意识的生灭。最后一群人则说前面的说法都不对,实际上是神在主宰每个人意识的生 灭。最后,这个游方者说他相信佛陀的智慧,而且认定佛陀知道意识息灭的真实义,所以请求佛陀开示。


(注一)想(sanna)这个字不是 大多数人所了解的「记忆」,例如某人记得一首歌一样,这样的理解太狭隘了。「想」是指「意识」,它使人异于无意识的死人或熟睡的人。另外,这个字也可以单 指「知觉」,一个无意识或熟睡的人是不具有意识或知觉的。在巴利经典中,「想」有这些特殊意义,这和巴利语的五蕴中的「想蕴」(sanna khandha)意思不同,「想蕴」多数是指「记忆」或「回忆」。

 

意识活动受因缘法控制


  佛陀以下述的说明回答这位游方者:


  那些认为意识是没有因缘可以控制的人,当然是错的,因为意识可以因个人行为而产生或息灭。


  接着佛陀解说一个僧人如何证入禅定(jhana),从初禅到无所有处定(akincannayatanajhana),然后佛陀分别解释并举例说明每一种禅定。


   譬如当一个僧人达到初禅时,他的意识或思维的感觉不起了,代之而起的是远离愦闹所产生的喜悦(piti)和快乐(sukha),这就是意识在禅定功夫下 产生和消失的情形。因此,怎么能说意识的产生和消失是没有因缘的呢?在第二禅时,寻(vitakka)和伺(vicara)的意识消失了,代之而生起的是 定(samadhi)所生的喜悦。在第三禅时,喜悦的意识消失了,只有从平静所产生的快乐。在第四禅时,快乐的意识消失了,只有平静净化后所产生的无分别 的感觉。


  在空无边处定(akasanancayatana jhana)中,形体上的意识消失了,只有空虚的形式留着;在识无边处定(vinnanancayatana jhana)中,意识上的空虚的形式消失了,但清楚觉知意识的行相的智慧出现了;在无所有处定中,有意识行相的意识消失了,空无一物的意识出现了;最后, 在禅定的最后一个层次──灭尽定(sannavedayitanirodha jhana)中,空无的意识也消失了,不再有新的意识产生,因此,意识完全止息。而这样的境界一直持续下去,在此阶段,我们不能说有意识存在,因为此人一 点也没有感觉;但我们也不能说他没有意识,因为此人出定后仍然具有知觉,他既不能称为死亡,也不能称为没有死亡,这是经由人类的控制力或行为而使意识完全 止息。


  佛陀最后问游行者:


  以前可曾听过类似的说法?


  听了佛陀说法后,感到极度敬畏的游方者回答:


  以前从未听过,佛陀所说的非常真实。


    这故事的意义是指意识的生灭既非来自于自我意识进出肉体,也不是因某位具有超能力人士的作用,更不是因为上帝的力量,或无因无缘就会生起、消失。很明显 地,意识生起后,由于禅修者修习禅定,使意识活动渐渐止息,直到完全消失,我们可以说,意识活动确实是受因缘法的控制,也就是在践行者的行动和努力的力量 掌控之下。


  佛陀这种说法完全否定「自我」,有些人称这种「自我」为「真心」(cetabhuta)或「灵魂」(jivo),并将它 想像成会进入或离开肉体的东西。在上述说法中,佛陀暗指所谓的「自我」,是那些相信有「自我」存在者的妄想或无明所创造出来的,他们认为「自我」会进出人 身,而且造成意识的出现或消失。同时,佛陀也否定「自我」由上帝所操纵,而且它会使一个人失去知觉或复活的说法。


  我们完全赞同研究巴利经典的西方学者大卫?莱斯教授(Rhys David)所说的话。他说:「所有否定『自我』的经文中,再也没有比这部《布咤婆楼经》更精深而明确的了。」我们将进一步研讨这部经。

 

意识和「自我」是一还是异?


  布咤婆楼就问佛陀:


  意识是否真的是一个人的「自我」?或者意识和「自我」是两个不同的东西?


  对此,佛陀反问:


  你说的是那一种「自我」?


  布咤婆楼回答:


  我指的是有明显的形体,由四大组合而成,并且由像米等食物滋养而成长的东西。


  佛陀说:


  如果是这样,你所指的意识和「自我」是不同的东西,你必须明白,一如生起的意识和消失的意识并非相同的东西。那么你所指的意识和「自我」就必然不是同一个东西。(巴利经典第231页)


  因为假如把其中之一看成是「自我」,则另一个自然就必定不是「自我」。


  布咤婆楼说:


  假如我认为「自我」是由心灵元素,加上主要和次要的器官所组成的呢?


  佛陀回答:


  即使是如此,意识和你所指的「自我」仍是两回事。讨论你所说的「自我」是没有用的,因为生起的意识和消失的意识都不是同一个东西(理由如前述),所以,意识和你所谓的「自我」就不是相同的东西。(巴利经典第231页)


  布咤婆楼进一步说:


  那么,假如我是指那没有形象,由意识自己所形成的「自我」呢?


  就如由风吹动水所形成的浪,问题是到底这浪和水是否同是一个东西?


  佛陀回答:


  即使是如此,它们也不是相同的东西。讨论你所说的从意识本身所形成的无形象的「自我」,是没有用的,因为生起的意识和消失的意识都不相同。(巴利经典第232页)


  和前面所说的理由相同,也就是假如其中之一为「自我」,剩下的那一个和前者不同,就不可能为「自我」。譬如当这一刻的水和下一刻的水并不相同时,说水和浪是相同的东西,这就很荒谬了。【译注一】


    【译注一】为了使读者易于了解《布咤婆楼经》的原文,我们在编译时,将部分佛使尊者插在经文中的注释移到经文之后。

 

意识不是「自我」,只是持续变异的现象


  经文中奥妙的主旨是,根据佛陀的教理,即使是生起的意识和消失的意识(如前面不同层次禅定的解释),也不是相同的东西,它们顺着因缘条件次第出现,只是连续不断变异的东西,在这过程当中没有任何一部分可当作是它们的「自我」。


    当佛陀被问到究竟意识是否就是「自我」时,佛陀无法回答,因为根据佛陀的观点,无论如何都没有「自我」这东西。为了互相了解,佛陀只好反问布咤婆楼所指 的「自我」具有那些特质,先让这位游方者简短地说明他的意思。在他说明之后,佛陀指出意识和「自我」不可能是相同的东西。换句话说,我们不能说正在讨论的 东西就是意识或是「自我」,因为连先生起的意识和后生起的意识都不是同一个东西时,它又怎能是我们根本的「自我」呢?


  当布咤婆楼不 能找到任何「自我」的特性是和意识相同时,这代表着他认为「自我」是人用来感知万物的东西,这种说法自然必须被扬弃,而且他既找不到一个没有感知的「自 我」,也找不到一个根本的「自我」,因此称那些意识为「自我」是没有用的。我们不要忘记,那些游方者有一先入为主的信念,认为「自我」是在一个人身体里 面,真正在感觉、思考和做一切事情的东西。佛陀认为我们无法在自己之内,找到一个能感知和思考的「自我」的个体,只有按照因缘条件持续变异的个体或现象。

 

外道主张的三种「自我」


  在那些游方者的学说中,有三种「自我」:


  (一)如一般所了解的以色身为「自我」;


  (二)心灵所产生的灵体(astral body);


  (三)意识。


    但如前面已解释的,佛陀证明意识的生起和消失可以由禅定的力量加以控制,那么意识就不能被视为「自我」,因为人们无法接受「自我」是没有自主力的个体, 或者它无法自行成为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个体,因此它无法符合这个名词的定义。所以即使有布咤婆楼所说那种特性的个体存在,也不能称它为「自我」。也就是说, 它无法自主地成为有觉知或无觉知的个体,因为找不到任何东西可以证实它具有这种自主力,而且为唯一真正的永恒者,当然就没有东西可以是「自我」。意识不可 能成为「自我」,因为它不停地变化成不同的个体,即使是和「自我」一起生起和消失,它仍不是「自我」。它们是相续生灭的个体,这在后面有关「缘起法」的章 节中将会解释。


  布咤婆楼进一步问:


  有什么方法能让我知道,一个人的意识和「自我」是相同或不同的东西?


  佛陀回答:


  布咤婆楼!这对你来说恐怕太困难了,因为你已经有其他的成见了,所以无法了解你认为正确、恰当的其实是不正确的东西,你喜欢其他观点,你企图用其他方式来了解,你曾经受教于其他外道的老师。


  布咤婆楼换个题目问:


  那么,关于我从其他老师学到的理论,他们的观点各不相同,譬如世界是恒常的或不是恒常的;世界是有限的或是无限的等等,那一个是真实、正确的?


  佛陀回答:


  这不是我所应该告诉(教导)你的。


  游方者问:


  为什么佛陀不谈这些事?


  佛陀回答:


  谈它们没有用处。


    我们必须知道,世界是恒常或不恒常之类的问题,与「自我」的问题是直接相关的,但是根据佛陀的看法,「自我」并不存在,也无法描述。佛陀认为解脱痛苦的 方法,和那些探寻世界是否恒常或「自我」的问题根本无关。佛陀所教导的正道,只要求如实地看清事物真正的本质,也就是绝不要执持或黏着于不停循环、运转的 「法」或自然法则上,更不要将它执着为「自我」。所以,佛陀说:「这些题目是没有用的,而且不能止息痛苦。」这些话发生在佛陀进城托钵前的当天早晨,佛陀 和游方者谈到这里就分手了。


  几天后,游方者布咤婆楼由一位名叫「吉达」(Citta)的驯象师伴随着,又去听佛陀开示。他告诉佛 陀,虽然佛陀没谈及世界是否恒常之类的问题,但他因为同意佛陀的话,受游方同侪的责备。佛陀再度坚定地说,谈这些东西是没有用处的,但四圣谛可以直接利益 修行者。然后,佛陀接着说:


  布咤婆楼!有些苦行者和婆罗门有一种想法,说人死后他的「自我」将会完全快乐,没有东西可以碰触或践踏 它。我去找他们,并问他们是否真有如此的观点和说法,他们说是真的,然后我问:「你们是否曾看过并知道只有快乐而没有苦痛的世界?」他们说:「没有」。所 以我再问:「你们是否全都清楚地感知常乐的『自我』?即使只有一夜、一天、半夜、半天?」他们说:「没有」。其次,我问:「你们使用的修行(方法就是你现 在正在修的方法),是否能使常乐的世界实现?」他们也否定了。然后,我又问他们:「是否曾听到在常乐世界里的神仙们说:『世人啊!行善并真诚地修行,以便 能来到这常乐、无苦痛的世界,我们已经这么做了,所以到达这常乐的世界。』」对此他们也否认。所以仔细听着,布咤婆楼!既然如此,他们的说法有证据吗?


  布咤婆楼回答:


  他们的说法完全没有根据。


  佛陀再说:


    布咤婆楼!这正如有个人说:「我爱慕并追求某家的美丽姑娘。」但当别人问:「她是谁?是属于武士阶级?祭司(婆罗门)阶级?平民阶级或贱民阶级?」他回 答:「我不知道」。而当他们再问:「她名叫什么?姓什么?她是高、矮或中等身材?她是黑皮肤、白皮肤或黄皮肤?她住什么村、什么省、那一国?」他又回答: 「不知道。」所以他们说:「年轻人,难道你的意思是,你爱慕并追求一个你从来没见过的美丽姑娘吗?」他说:「对的」。布咤婆楼!如果你可以从这年轻人所说 的话中,找出任何实质意义的话,那么你也能如此看待那些苦行者和婆罗门所说的话了。(巴利经典第238页)


  这就是说有「自我」,但被质问之后,又显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自我」。


    布咤婆楼!这也像有个人造了一个梯子,带到十字路口,向人说他要爬上一座城墙,但当其他的人问他:「要攀登那一座城堡?墙在那里?是在东方?西方?南方 或北方?城墙是高的?是低的?还是中等高度?」他回答说:「不知道」。因此,他们进一步问他:「是否要将梯子放在一个你从未看过的城墙上?」他说:「是 的」。布咤婆楼!你想这人的话有任何实质意义吗?那些苦行者和婆罗门所说的(他们知道的常乐的「自我」)就如同这种情况。

 

「自我」在那里?


  布咤婆楼!一个人只能在三个地方找到「自我」,这三个地方是那里呢?


  (一)由四大组合的粗糙肉身,受食物如米饭等的滋养者。


  (二)由心灵元素所造的灵体,具有和肉身一样的器官,但不是粗糙之类的东西。


  (三)由意识本身所造,无形象的「自我」。(巴利经典第241页)


    布咤婆楼!这是我为人们宣说教法,希望他们去除「自我」的三种形式。(注二)我的教理是佛法,当依此修行时,将使错误、愁苦的事消失,而能生起并大大增 长光明和智慧。你将以自己的聪敏,清楚地感知这充满着人类智慧和完美的境界,并且保持这种境界。布啊楼婆!假如你怀疑它是一个悲哀的境界,布哈楼婆!我要 告诉你,不应该如此看待它,因为它是喜悦、幸福、宁静、自觉、完全醒觉和舒适的境界。


  布咤婆楼!假如其他苦行者和婆罗门问我:「既然你已经说没有『自我』,那么你指的『自我』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要说:「究竟是这个『自我』或那个『自我』并不重要,但那个你心中所理解并执着不放的『自我』,你必须扬弃它才会快乐。」


    布咤婆楼!这件事(即我告诉他们要扬弃心中所理解并执持的「自我」),就有如一个人造了一座梯子,带到城堡墙脚,准备把梯子顶住城墙立起来,当其他的人 问他:「你要用你所造的梯子爬上的城堡是那一座呀?」他说:「就是这座城堡,我已把梯子立在墙脚上。」就这譬喻而言,你觉得我所说的是否有根据?


  布咤婆楼回答说:


  这是有确实的根据。


  这时,吉达驯象师说:


    我的想法是:当取得粗糙肉身的「自我」时,心灵元素所造的「自我」以及意识所造的「自我」不可得;当取得心灵元素所造成的「自我」时,粗糙肉身的「自 我」以及意识所造的「自我」不可得;当取得意识所造的「自我」时,粗糙肉身的「自我」以及心灵元素所造的「自我」不可得。


  他的意思是指「自我」的三种形式不能同时存在,当执着于某一形式的「自我」时,只有这特定的形式被认为是存在的,而其他两者则不存在。


  佛陀说:


  吉达!如果有人说:「你在长久以前就存在,而非未曾存在;你将在未来存在,而非永远不存在;你现在正存在,而非现在不存在。」当人们问你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时,你会怎么说?


  吉达回答:


  我必须接受我曾存在于过去,也将存在于未来,而现在也存在的事实。


  佛陀然后说:


    吉达!假如你进一步被问到:「无论你在过去所执持的是那一种『自我』,它都是真实的,而其他的『自我』都是虚假的;或无论你未来所执持的是那一种『自 我』,它都是真实的,其他的『自我』都是虚假的;无论你在现在执持的是那一种『自我』,它都是真实的,其他的『自我』,都是虚假的。」这么说是否正确?你 会怎么说?


  吉达回答:


  任何时候所执持的「自我」,若是针对那个特定时刻而说的话,都是真实的,其他的「自 我」则被认为是虚假的。事实上,这就是针对那个特定的时刻而说的,过去的「自我」只有在过去才是真实的,至于未来的「自我」和现在的「自我」,它们在过去 的时间流里,都是虚假的,事实上它们也只在过去如此。但当相应时刻到来,后面的两个「自我」也各自变成真实的。同样地,在过去一度真实的「自我」,将于现 在及未来变成虚假。


  佛陀接着说:


  吉达!「自我」的形式也是如此,不论任何时刻,当得到粗糙肉体的「自我」 时,心灵元素所造的「自我」和意识所造的「自我」就不可得;当得到心灵元素所造的「自我」时,粗糙肉体的「自我」和意识所造的「自我」就不可得;当得到意 识所造的「自我」时,粗糙肉体的「自我」和心灵元素所造的「自我」就不可得。


  吉达!这恰如新鲜牛奶来自母牛,凝乳来自新鲜牛奶,奶油来自凝乳,奶酥来自奶油,而冻奶来自奶酥。当它是新鲜牛奶时,没人称它为凝乳、奶油、奶酥或冻奶;而当它变成凝乳时,没人会称它为鲜奶、奶油或其他的东西。


    对执取的「自我」也是如此,当一个人执着粗糙肉体的「自我」时,就不会认为心灵元素所造的和意识所造的那个「自我」是「自我」;当一个人执着心灵元素所 造的「自我」时,就不会认为粗糙肉体所造的和意识所造的「自我」是「自我」;当一个人执着意识所造的「自我」时,就不会认为粗糙肉体所造的和心灵元素所造 的为「自我」。


  吉达!这些有关「自我」的名词是根据世俗的语言和世俗的定义,当成是世俗语言中的世俗名词,如来也随俗使用它们,但绝未执着它们。


    最后,布咤婆楼和吉达赞叹这次说法令人非常欢喜,它好像把倾覆的船翻正;将被遮盖住的东西掀开;为一个绝望迷途的人指示道路;在黑暗中点起一盏灯,使视 力正常的人能够清楚地看见东西。布咤婆楼从一个流浪的游方者变成佛陀的在家信徒,吉达请求出家,并且获准剃度为僧,不久之后就证得阿罗汉果。


(注二)事实上,佛陀是用巴利语的一般形式,逐一说到这三种形式的,但由于这三种说明大致相同,所以作者将它们并在一起,以免读者困扰。

 

佛陀所驳斥的「自我」


  我们可以将前述巴利经典的经文总结如下:


    (一)有许多不同学说的老师主张有「自我」的存在,而且当人死时,这种「自我」将会是快乐的,不受任何东西的伤害。但当这些人被问到是否知道这种「自 我」及「自我」所归向的常乐世界,或是否能证实他们的修行能使人到达常乐的世界,或是否听过那个世界的神向他们保证这种世界的存在时,他们既不能正面回 答,也不能确实证明任何的问题。


  因此,他们的观点只是梦想而已,就好比一个年轻人爱上一个并不存在的美丽少女;又好比一个人造了梯子,要爬上一座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在那里的房子一般。


  (二)佛陀自己倡导抛弃每一种「自我」。当人们问:「要抛弃的『自我』在何处?」佛陀回答:「它就在人们执着的地方。」不管当时人们所执持的「自我」是什么,他们心中非常清楚的是必须去除它,永不应拿它当作「自我」。


    因此,佛陀希望人们抛弃的东西,是真正存在要抛弃的个体上,这和一个年轻人爱上一个并不存在的美丽少女不同,也和一个人造了梯子要爬上一座他不知道房子 在何处的情况不同。在佛陀的观点中,要抛弃的是有个「自我」的观念,也就是不管人们执着的「自我」是什么,都必须要抛弃。


  然而,对 于那些主张有「自我」的老师而言,他们所指的「自我」,是不能经由理性原则加以确认的,因为那只是人们错误观念中所执着的东西,这种错误的观念是常常改变 的。有时「自我」是在粗糙的肉体中,有时是在心的灵体上,有时又会在意识里,依照人们思考它的时刻和方式,以及他们所面对的问题深度而有所不同。所以, 「自我」有如今日的妇女时装一般,不断地变化,无法被视为永远美好。更精确地说,佛陀教导人们必须抛弃的「自我」,只不过是无明和错误观念所造出的东西罢 了。


  (三)必须抛弃的「自我」,是前面所说的人们执着的三种东西。第一是粗糙、平凡的肉体。第二是灵体,这种灵体会在禅修时出现, 有时它自己会出现,它是一个很神妙的东西,例如它会使我们用心来听、看,进而和远方的友人沟通联络。第三则是意识或创造出的无意识──如当我们沈睡、无知 觉或死亡时,人们认为这种东西交替进出人的肉体。只要执着「自我」,其形式都不出这三种。


  但佛陀说这三种「自我」都要抛弃,心灵才 会变得纯净,智慧才能圆满,终而获得幸福。但基于这点,有些人转而执着于这种幸福或纯净,以之为「自我」,并且说这是佛陀教导人们必须去寻求的真正「自 我」,执着这种新的「自我」,和印度哲学教人找寻「自我」的意义相同。有些佛教徒接受这种看法,认为确实如此,而且相信这新的「自我」就是佛陀教我们要寻 找的涅槃。


  简单地说,他们认为涅槃就是佛陀教导人们抛弃前述三种「自我」之后,所追求的「自我」,这点将于稍后加以讨论。这里先让 我们清楚地记得,佛陀说一个人如果要找寻「自我」,不必在这三者之外寻找。这意思是说对于愚痴执着有「自我」的人而言,「自我」只有肉体、灵体和意识三种 基本形式。


  (四)佛陀的话语中存有一些可能使人们困惑的观点。例如驯象师吉达怀疑既然对「自我」的概念随着不同的人、时间而有所不同,又如何能去除「自我」呢?


  关于这点,佛陀说当一个人执着某个东西为「自我」时,他无法将另一个东西当作第二个「自我」,即使在一生当中,他可能执着许多东西为「自我」,但每次所执着的「自我」,都不会同时出现。


    他应确切知道,不管他执着的是什么东西,都必须舍弃。这好比牛奶和奶油等不同的乳类产品,它们全来自母牛,但由于不同的处理过程,而有次第的变化,当执 着一件事时,我们应专注在那件事上,然后舍弃它。持续执行这种方法,直到所有被执着的「自我」不存在为止,也就是直到不再执着「自我」,或说心中没有任何 东西被认定为是「自我」为止。


  (五)最后,我们得知「自我」的特殊定义,它只是世人执着为「自我」身分认定的一个名词而已,所以「自我」绝不会在出世间的境界被提到,只有当谈论到要去除它时,也就是当一个人要排除对它的误解时才会被提到。


    因此,它只是幻想或幻相的代名词,只要人们执着它,它就存在;当不再执着时,它就会自然消失。就如一个人作梦时,梦中影像仅存在梦中一般,只有人们执着 「自我」时,它才存在。世俗名称、语言、表达方式以及定义,这是受无知和直觉导引而说话的凡夫所使用的四种语法,假如我们使用世俗语言来说明涅槃,而让涅 槃成为「自我」,我们也许可以如此做,但应只限于教导小孩和那些仍想拥有「自我」的人──这是一般世人自然的倾向。然而,就一般而言,这并不可行,因为事 实上,这样做不会带来任何好处,一个人只要心中执着「自我」或想要执着它,即使只有一丁点儿,他就无从知晓涅槃,因为涅槃只在完全去除对「自我」的执着时 才能证得。


  所以,若说一个小孩或一个人虽然受骗而认为涅槃是「自我」,却又能知晓真正的涅槃,而执着它作为「自我」,那是无法令人 置信的。假如他们说执着某些东西,那一定是从无明之类的烦恼所产生,他们必须再次抛弃它,才能达到佛陀所说的涅槃,这种涅槃和其他宗派的涅槃不同,因为其 他宗派的涅槃仍允许些微的「自我」留存在心中。

 

「自我」只是人们无明的妄执


  在此再一次总结:佛陀常论及的「自 我」,只是无知的人们自然执着作为「自我」的东西,如前所说,当以确切的言词来说明时,它可能以三种人们常常执着的形式出现。「自我」或被提出作为「自 我」的东西,是世人因为无明而执着的东西,无论它是在较高或较低的层次出现,都同样是无明。


  所以,「自我」的特征难以确定,它依什么样的人会认定什么样的东西为「自我」而定,但尽管名称可能不同,「自我」有一共同特性──无明是造成执着的唯一基础。


    这意思是说,被称为「自我」的东西,通常会依执着者的知识水准而改变,因人、因时而异,这好比牛奶的衍生物,或是从母牛所产生的丰美食品,某些时刻它叫 做牛奶,另一时刻它叫做凝乳、奶油、奶酥或冻奶,最后,牛奶的衍生物的意义只是指根据因缘条件,而自然形成并持续变化的种种元素而已。化学最能解释他们是 何种元素所成,以及他们进行何种变化,然而,我们不宜视它们为牛奶的衍生物或某种特殊奇妙的东西。


  经过以上对佛陀所说「自我」特性 的充分说明后,我们可以了解,有时佛陀说到这个名词时(例如佛陀说:「『自我』是『自我』的依怙」),其实是借用世俗言语,以作为交谈之用,并没有执着于 使用此名词的是什么样的人。因此可以说,我们已经明白世人所执着的「自我」是什么意义。然而还有另一层次的「自我」,有些人执持超凡的「自我」,这是一种 清净或究竟智慧,它发生在前述三种形式的「自我」全部去除时,或产生于这三种「自我」逐渐消失时的禅修境界中。
外道修法最高者的「自我」

 

微细残存的「自我」


  读者也许还记得,在前面提到的巴利经典《布咤婆楼经》中,佛陀对布咤婆楼说:


   布咤婆楼!我教导人们去除三种「自我」,凡是依照这种方法修行的人,都会减少烦恼,并能绝对地助长「清净的境界」,你将能证得完美的智慧,同时透过自己 的智慧达到(心灵提升的)圆满境界。……它将充满幸福、喜乐、宁静、正念、正知与快乐。(《长部.戒蕴品》,9/242)


  前面所提 的「清净的境界」变成是外道修法最高者的执着,他们在否定三种层次的「自我」,又反过来执着「自我」,他们执取清净的境界,把它当成是涅槃或「自我」,并 且教导别人以它作为依怙。他们更进一步地说佛陀所谓的「『自我』是『自我』的依怙」,其中第一个「自我」实际上是「清净的自我」,而不是受苦的「个体自 我」,就如一般所说的,「清净的自我」必须帮助它自己。为了避免混淆且便于讨论,笔者在此要给这种自我观一个特定的名字──「外道修法最高者的自我」,或 简称为「终极的自我」。这么称呼它,是因为它与外道修法最高者有关,这些修法者执着「自我」,有如吸食鸦片的瘾君子执着于鸦片一般。


   还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这种「终极的自我」是在佛陀以前的其他宗教就已讲授很久的学说,它非常类似且接近佛陀的观点。他们的解释方式和我们相同,认为当 人去除对世间或所有会生住异灭之物的执着时,「真正的自我(梵文称为「阿特曼」atman)」会出现,这种境界的「自我」是恒常的、恒乐的、非常纯净的, 它属于每一个人,也是宇宙大我的一部分。它也是有些佛教徒受误导而执着的东西,这些佛教徒也说这是佛法的义理,因而教导别人也如是奉行,所以,我把它称为 「外道修法最高者的自我」。使用这个名词是因为它只是一丝残留的「自我」,就像呼出去的一缕烟丝般有残留的痕迹。这些外道修法最高者过去虽然紧紧地执着 「自我」,但修行后几乎已经达到修行的极限,如果没有执着这种「自我」,或是进一步去除这种「自我」,就可以从「自我」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在最后修行阶段中只有微细的无明,会执着这种「终极的自我」,如果不是顽固地执着它,就不算是错误的观点,因为它像是射偏了的智慧箭,或像烟丝般微细残 留的无明。除了前面所说的次第去除粗俗肉体的、灵体的和意识的三种「自我」外,这种无明必须再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地予以去除。事实上并非每个人都会有这种 「自我」的观念,只有太执着于「自我」的人,或者寻求究竟什么是真正「自我」的宗派(特别是印度哲学)才会有这种「自我」。但是对寻求「什么是止息痛苦的 境界」者而言,就不会有这种残存的「自我」,所以,修行者也就没必要再次舍弃它。例如追随佛陀的五比丘,能够在五蕴中看破「自我」,而且不把解脱看成是 「真正的自我」,就能立刻证得阿罗汉果。对于这种情况,佛陀说:「当你放下旧有的负担后,就不要再执取其他东西成为新的负担」。


 
佛法中没有残存的「自我」


  你将不会在佛教文献中找到「外道修法最高者的自我」,因为 佛陀不曾提过它。但某些时期有些愚痴的人将它误解为是佛陀的教法,并且把这种学说传授给偏执「自我」的人,这些人很容易地接受了这种观点,因为一般人很自 然地倾向于认同有「自我」。像这样的伤害是可能发生的,因为那些人既没有适当的修学,也没有受过宗教的学术训练,他们宣称自己所说的都是来自亲身体验的智 慧,不是像经典学者记忆中的知识,他们也教导学生不要去相信学者,即使这些学者也曾经修习内观法门(vipassana)。简而言之,这种「自我观」在佛 教圈内也会发生,这是由于某些人士缺乏足够的知识,对佛法没有彻底地了解,又降低佛教的水准以配合自己的方便或欲望,而且根据自己强烈的「自我」倾向,作 出臆测的说法。他们这么做的原因是为了以这些说法,取悦那些在本能上已充满着「自我」的俗世众生,这些教师和信徒可以说都是严重的「对佛法认识不清者」, 盲目不停地把佛法降低到他们「自我」的水准。这是谈到佛教圈内也有不同观点的成员。


  在非佛教徒当中,像一些学《奥义书》的教派,他 们有自己的哲学,并且早在佛陀之前就已确实执持着这种「终极的自我」的观点,因为这是他们教法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他们修学的方式是询问「什么是『真正的自 我』」,这和佛教徒探讨「什么能灭除痛苦」是不同的。虽然在佛陀之后,相关的印度哲学已经一再地发展和更新,例如吠檀多哲学在商羯罗阿闍黎 (Sankaracriya)时代已被改良成新观点,却仍然和以前一样,是以「自我」作为目标。这是因为他们的哲学原本就是如此,他们的企求也仅止于此, 于是就满足于此,所以无法超越既有的水准,因而造成了世界上许多不同的哲学。


  我想在此表明,讨论这些的用意,并不是想藉着比较佛教 哲学和其他哲学来决定何者较好或较高深,因为每种哲学都有它特殊的一面,而且各自满意于自己的哲学。互相引述的目的在于区分它们的不同,以避免混淆,避免 错把别人的教义当成是自己的教义。明确地说,我要坚持如前面所说的,佛教的观点是不同于印度教的,因此,我辈佛教徒不应错把印度教的观念当成是佛教的教 义,因为这将伤害双方,更明白地说,我坚持佛教的观点,并非如某些人所说的相似于印度教或婆罗门教的观点。


  有些人也知道这种错误的 学说本就不该出现,更不应长久存在,但事实上,它们却是存在的,甚至有时我们可能还会相信这些学说,要是把各种小学派都算进来的话,它们甚至比正确的学说 还多。所以,假如某一教派的哲学和我们的不同,那一点也不稀奇,因为那是他们自己的学说。但是因为佛教是超越某些学说而建立起来的,并且一一否定这些学 说,例如它否定了六师外道、阿罗逻迦罗和商卡耶(Sankhaya)的学说,以及当时和佛教非常相近的郁多迦罗的学说。所以为了讨论并清楚了解佛教哲学, 我们必须提到这些学说,并和佛教作个比较,看看彼此间不同的地方。我们尤其要看出佛法如何强烈地否定或反对这些观点,以及佛教如何一一地超越它们,直到人 们能够很明显地认知佛教才是真正究竟的、已达解脱痛苦的宗教。


  读者必须知道,在佛陀未成佛仍是菩萨时,就已否定阿罗逻迦罗的观点, 但他并没说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只是认为它不能达到灭除痛苦的境界,因为灭除痛苦的境界应当还要再高一点,也就是要进一步去除觉知者或「自我」才能达成。假 如把「自我」当作是痛苦止息处也可以,只是这么一来,阿罗逻迦罗所形容的就不能算是「自我」了,因为执着于「自我」就表示仍然有些痛苦,但事实上,阿罗逻 迦罗和他的弟子们已经满意于这种境界,而他们会停留在这境界上,就是因为他的学说没有超越这点执着。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假如有位法师的弟子拿另一位法 师的观点,而说这是他老师的观点,这就非常奇怪了;若是他拿别的法师的观点却宣称是自己所领悟的,并且说这观点无异于佛陀的教导或符合佛陀的观念,那也是 同样奇怪的事。


  为了要了解前述这种对「终极的自我」的执着并不符合佛陀的观点(佛陀主张心灵在真正、确实净化之前,必须更进一步抛 弃「自我」),我们必须提到一个在佛陀之前就已经存在的观点,并将它和佛陀的观点作比较,看看两者各有什么内涵。为了这个目的,本章才会如此长篇大论地讨 论「残存的自我」或「外道修法最高者的自我」。如前所说,佛教中「残存的自我」或「外道修法最高者的自我」,和印度哲学中某些宗派的「自我」是相同的,它 们是如何相同的呢?只要去想想它们的哲学观点就可回答这个问题。假如你认为佛陀的观点和印度教不同,我希望你仔细地审查印度教,婆罗门教和佛教是两个不同 的宗教,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对「自我」的看法不同,如果不是这样,就没有形成不同宗教的必要了。


 
《薄伽梵歌》中的「自我」


  印度哲学中这种「终极的自我」的观念,从《薄伽 梵歌》这部经典中最容易看出来,也最广为人知。《薄伽梵歌》中的「自我」,除了一些没有最高境界的宗派之外,它几乎完全与印度哲学的重要宗派相同。(请注 意,也有某些印度教派不主张「终极的自我」。麻烦的是,我们通称这些不同的宗派为「印度教」。)这里所说的「自我」是不生不灭、永恒不变的,也不是任何人 所创造的。他们教导人们在抛弃肉体、心灵及所有俗世的事物后,执取这个境界作为「自我」。这颇能鼓舞或激励人们,因为他们所执取的新「自我」,比旧的「自 我」更有价值、更为真实,而且也蛮适合士兵的口味(注一)。本书非常清楚地解释了「自我」或「真正的自我」,我想摘录其中部分章节来讨论,比用我们的语言 解释更为清楚。但假如篇幅太长无法摘录,而需要加以注解的话,我就会下注脚;对特别重要的教理,我也会注明原来的梵文句子,以便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更精确地 探讨它。


  以下是《薄伽梵歌》说明「自我」特点的某些诗颂:


  (一)它(指「自我」)无生也无灭,既不存在也不出生;它是无生、恒常、永存、本自具足的,即使肉体被切割,它也不会受害。(第二章?第20诗节)


  (二)武器无法切割它,火也不能烧灼它;水无法淋湿它,风也不能吹干它。(第二章?第23诗节)


  (三)它无法加以切割,它不畏惧火焰、不透水,也不能加以风干;它是永恒、全能、不可移动、恒常不变并且永久存在的。(第二章?第24诗节)


  (四)它是无形象、无法想像的,也是不可改变的。所以,认识它,你将永无遗憾。(第二章?第25诗节)


  (五)它存在于所有事物之中,而且无法加以破坏,没有人能破坏这个永不陨灭的物质。(第二章,第17诗节)


  (六)就如同我们的灵魂存在于肉身中,从小孩到青年,从青年迈向老年,「自我」则从这个身体换到另一个身体。(第二章?第13诗节)


  (七)就如一个人丢弃破损的衣,拿起另一件新衣,这个「化身」也同样扔掉破损的躯壳,进入新躯壳。(第二章?第22诗节)


  (八)以为这个个体能够杀人和被杀害的两种人都是无知的,事实上,它既不能杀人,也不能被杀。(第二章?第19诗节)


  (九)因为它创造所有的生物,并且普遍存在于所有的生命之中,经由完成自己的任务来崇拜它的人们,可以得到完美。(第十八章?第46诗节)


  (十)对一个已经降服(低层次或俗世)「自我」的人,无论是在冷热、悲喜、荣耀或屈辱之中,他的「自我」都是相同的。(第六章,第7诗节)


  (十一)从世俗的眼光而言,假如你认为它持续不断地生灭,就不应为它悲痛。(第二章?第26诗节)


    在此我要加以说明,以上诗篇里的「它」或「化身」都代表「自我」,这个「自我」是不生、不灭、不变的「自我」,佛教徒都知道这些是「无为法」或涅槃的特 征。他们所说的「『自我』通常遍布万事万物」,和我们所接受的「涅槃的本质是无所不在的」或「无为法遍布一切事物」的说法,非常相似。就如他们所说的,由 「自我」所改变成的「化身」,是指它不随着身心毁坏而消失,因为它既不曾生起也不会消灭,在所有生命期间永远是相同的,直到它从肉体或其他世俗事物中超脱 出来,这个境界叫做「解脱」,到达这个境界时,「自我」变成「真正的自我」。在获得解脱之后,它被看成是「真正的自我」或「最高的自我」,它不同于一般的 「自我」,一般的「自我」是人性所执着的「自我」,也就是执取身心作为「自我」。


(注一)有位印度朋友告诉我,希特勒的纳粹政府将数以万计本的《自我》分发给士兵。

 

涅槃是「法」,不是「自我」


    读者应该清楚了解,这里所说的「真正的自我」并不是心灵,因为心灵仍然会有生灭,由于缺乏适当的名词,我只好如原经典般称它为「自我」。有些法师说无为 法的境界(或元素)是有为法境界(或元素)的核心,也就是说无为法是有为法赖以生、住、异、灭的核心要素,他们称这无为法为「真正的自我」或「涅槃」,并 教导我们去追求这种「自我」,而这种「自我」在去除所有烦恼或抛弃世俗事物后就会出现,他们坚称这是佛法。这种说法如果不是拟人化或以通俗的语言表达,就 是对佛陀法语有非常严重的误解。佛陀的教义并不像印度教的观点般,引导人们去追求「自我」,也不教人执着「自我」或以「真正的自我」为依归。相反地,佛陀 教导人们完全抛弃各种我执,直到心灵解脱,不执着任何一种「自我」。关于佛陀所说的「『自我』是『自我』的依怙」这句话,有些人理解并解释说,前一个「自 我」是后一个「自我」的依怙,它是「自我」或涅槃;而后一个「自我」则是一般人所执着的「自我」,这种理解正好偏离佛陀本意,而为其他宗教所吸收。事实 上,以「真正的自我」或涅槃作依归的观念和印度教相同,这从以下的诗颂中可以看出来:


  (十二)一个人应藉「大我」来提升「自我」,且不应使「自我」悲伤,因为「大我」是(小我或一般的「自我」)真正的朋友,但「大我」也可能成为敌人。(第六章?第5诗节)(注二)


  (十三)当一个人遵从「大我」时,「大我」就是他的朋友;但当一个人未被「大我」征服时,「大我」便是他的敌人。(第六章?第6诗节)(注三)


    为了清楚了解这个学派的观点,我们必须想到,这里的「大我」被认为是「法」或「法的定律」,并且和涅槃是相同的东西,这个「自我」或「法的自我」,对每 个接受它的人都是友善的,或者用比喻来说,「法我」对顺从「法」或服从「法」的力量的人是友善的,但是对于拒斥「法」的人,这个「自我」就变成他们的敌 人,因此,当人们要以这个「自我」为依怙时,首先必须服从它。这个「自我」是指「法」,而「法」或其定律也包括在「大我」之中,换句话说,他们是相同的东 西或被看成是同样的东西,也都被称为「大我」。


  佛教并不把这种「自我」或「法我」当作是自己的「自我」,即使它是无为法,也只是把 它当作「法」。佛陀说「『自我』是『自我』的依怙」时,其中的两个「自我」都是指一般的「自我」,无论那一个「自我」在受苦,都必须自己帮助自己或以自己 作为自己的依怙。但是一个人要怎么帮助自己呢?人能经由修持佛法来帮助他自己,尤其是佛陀亲口传述的佛法,例如为了去除「自我」或去除执着「自我」所修的 「四念处」(Satipatthana)。去除「自我」之后,人就不再需要任何依怙,只有「法」与他同在;有为法像往常一样地起变化,而无为法则一如它开 始的情况般,保持宁静。在这种境界里,一个人没有了「自我」,就不会执着佛法,把它当成是自己的财产;或把它看作是庇护所,因而求取佛法的帮助;也不会执 着涅槃,将它当成是可以依怙的「自我」,并从中求取帮助,除非因为无明而产生误解,因为涅槃只是「法」的一种。


(注二)原文:Uddharedatmanatmanam
       natmanamavasadayet  ︱︱
       atmaiva hy atmanobandhur
       atmaivaripuratmanah ︱︱


(注三)原文:Bhandhuratmatmanastasya
       yenatmaivatmanajitah ︱︱
       anatmanastustarutve
       vartetatmaivasatruvat ︱︱

 

佛教与《薄伽梵歌》之别


  其次,我要从《薄伽梵歌》中再多引述一些诗节,它们所显示的教法和佛教十分相似,几乎难以分辨,两者都有极为相似的本质,唯一的差异是其中之一有「自我」,而另一种则没有「自我」。


  (十四)虚假者没有真实的存在,而真实者永远存在,两者的真理只能被那些看到所有事物的真正的「自我」者所知晓。(第二章?第16诗节)


  (十五)这粗糙肉体的「自我」永远无法脱离行为的影响,已从行动中解脱的它(自我)应被适切地称呼为「已真正解脱的人」。(第十八章?第11诗节)


  (十六)对那些尚未放弃行为的人而言,善恶和善恶兼具是他们行为的果报,但对已经解脱的人而言则是不受后有。(第十八章?第12诗节)


  (十七)已经解脱的人充满着清净和智慧,而且完全没有怀疑,「他」不会愤恨端正的行为,反而弃绝不端正的行为。(第十八章?第10诗节)


  (十八)心智不执着任何事物,调伏自己,并已完全去除贪爱的人,由于弃绝执着,达到完全解脱所有束缚的最高境界。(第十八章?第49诗节)


  (十九)啊!你!昆帝(Kunti)家族的一份子,简短地从我这里得知,已达最高境界的人如何能持有永恒,这是最高层次的知识。(第十八章?第50诗节)


  (二十)请追求能净化自己的智慧,不断地规诫自己,弃绝音声和其他感官的外尘,并灭除爱和恨。(第十八章?第51诗节)


  (二一)在寂静之处保持沈静,要少欲知足,调伏身、口、意,经常禅修,并以没有烦恼的人为依怙。(第十八章?第52诗节)


  (二二)消除自私、自我中心、伪善、欲望、愤怒和贪婪,进而成为不自私而且和平的人。到达这种境界的人,就具备了即将成为永恒者的条件。(第十八章?第53诗节)


  (二三)成为永恒者并在「大我」之中感到喜悦的人,永不忧伤,也不再渴求任何东西,他和万物合为一体,并且被视为全心全意地忠诚于「自我」。(第十八章?第54诗节)


  (二四)一个人经由忠诚奉献而得以正确地了解「我是何人,我是什么」,当一个人像这样正确无误地从本质认识「自我」,当下就达到最高境界。(第十八章?第55诗节)


    从这些诗节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们和佛教极其相似,并且充满着相同的教理,唯一不同的地方是它们有「自我」(或称「真正的自我」),是永恒的支持者;然 而,佛教却认为必须完全去除「自我」,只留下「法」,而且这可变异的「法」会自然地变异。提出这些讨论也许看起来和主题无关,但实际上,它使我们能清楚地 看出印度教和佛教的观点有多么相似,所以这是很重要的。当然,我们必须知道在这两个相似的观点间,不同的是在于「自我」,印度教的目标在追求「自我」,当 他们得到「自我」时,就把它当作是解脱和幸福,当智慧或心灵证得「自我」时,就达到幸福的境界。这可以从下列引述的最后的两首诗节中很清楚地看到:


  (二五)当一个人已抛弃所有的欲望,并且受「自我」的影响而感到满足时,就可以说他拥有一颗安定的心。(第二章?第55诗节)


  (二六)正如放在遮蔽风吹之处的烛光不会摇晃一样,一个已能调伏心性的行者,以其经过训练的心灵静坐,快活地修鍊以「自我」为目标的瑜珈时,也不会动摇。(第六章?第19诗节)(注四)


    我们可以从最后一首诗节明白,他们的瑜珈或禅修的目标是在于证得「自我」,而且以成功地找到「自我」为终点,然后他们就快活地认同涅槃是「自我」,满足 于发现它是「真正的自我」,或他们所寻找的是「真正的自我」,并用来取代他们以前受误导而执着的虚假「自我」。有些佛教徒执着涅槃当作是「真正的自我」, 就和印度教一样,他们耽着于把某些东西当作涅槃;事实上,只要有「自我」的念头存在,真正的涅槃就不可能出现,而当涅槃真正显现时,「自我」的感觉在那当 下也就消失了。


(注四)原文:Yathadiponivatasye
       nengatesopamasamrta ︱︱
       yoginoyatacittasya
       yunjatoyogamatmanah ︱︱

 

耆那教的「自我」


耆那教主张「自我」即涅槃


   接下来我们要讨论耆那教的教理(又称「尼干子的教义」),用以探讨为什么它和佛教教义那么相似。从佛陀时代开始,这个教派就和佛教并立,大雄 (Mahavira)(又称「尼干陀若提子」Nigathanataputta)是他们的教主。虽然他说法的时间不长,但他的教法后来却被大量衍绎成为浅 显易懂的教义,而它的本旨仍然相同。简而言之,就是以「自我」为追求的目标,举例来说,以下就是他的一首诗:


  凡是修内观的人,


  就会从中发现「自我」;


  并在有漏完全消除后,


  到达「自我」的目标。(注一)


  (第二一八诗节,录自库拉巴德拉阿闍黎(Kulabhadracariya)之《真实集》Sarasamuccaya)


  耆那教也使用「涅槃」这个字眼,但他们是用梵文的涅槃(nirvana),有关资料清楚地显示,他们认为涅槃和「自我」是完全相同的东西,这可以从以下的诗偈中看出:


  善逝者是已达到最高涅槃的人,


  涅槃是解脱了所有邪恶的境界,


  也是「自我」的自然特性。(注二)


  (录自Apata Suvarupa)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把涅槃当作是「自我」,而涅槃也就是解脱痛苦和所有邪恶事物的境界,这是「自我」的自然特性,好比溼润是水的自然特性一样。简单地说,他们认为达到涅槃就是完成「自我」,完成「自我」也就是证得涅槃,而且这是真正的「自我」。


   我们更可发现,他们对「业」和「涅槃」的概念也和佛教极为相似。在他们的教义中,当「自我」出现时,业的影响力就会消失,就如同佛教也认为当一个人达到 涅槃或最高的境界时,旧业的影响力会消失,也不再造作新业。耆那教经典之一,库那达库那达阿闍黎(Kunadakunadacariya)所作的《真实宗 义》(Samayasara),第一九八诗节,这么说道:


  贪、瞋、痴这些都是导致造业的烦恼,


  它们不会发生在具有正见者的身上;


  因此,业力不会对证得「自我」的人造成重大的痛苦,


  因为他们已经去除烦恼了。(注三)


  此外,现代耆那教大师布拉马恰里?锡塔拉?普拉沙达(Brahmacari Sitala Prasada)说:


  根据耆那教的说法,涅槃是「自我」解脱了业力的影响,解脱了造业的知觉时,所达到的境界或特质,这个境界从各种的形体中解脱出来,不论是粗身或细身,它是所有世俗痛苦的息灭处,它充满了幸福、和平与光明,它是永恒的,不会再毁坏。(注四)


(注一)原文:Jnanabhavanaya sikta
       nibhartenantratmanah
       apramattamguanamprapya
       labhantehitamatmnah ︱︱


(注二)原文:Sravaddhandadhavinirmuktam
       sthanamatmasvabhavajam ︱
       praptamparamanirvanam
       yenasausugatahsmahtah ︱︱


(注三)原文:Ragodosomohoyaasava
       n'athisammaditthissa ︱
       tahmaasavabhavenavina
       hedunapaccayahonti ︱︱


(注四)《耆那教与佛教的比较》(Comparative Study of Jainism and Buddhism),页二二。

 

佛教认为唯有去除「自我」,才能证得涅槃


   根据这段陈述,我们可以知道耆那教也否定粗糙的肉体和灵体,有如佛陀在巴利经典《布咤婆楼经》中所说的一般,它也否定无形的形体──意识,因为它追求的 目标是超脱业力的境界。因此,每位学习者必须再次地确记,这个教派的观点和佛教点是多么相似,假如我们漫不经心地依照自己的想法解说教义,我们将会在不知 不觉中,把佛教的教理曲解成其他教派的教义。这里所说的「多么相似」,是指这两种教理大部分相同,只有部分差异,特别不同的是佛教没有「自我」的观念。佛 教认为只有当一个人彻底排除自我感时,才能达到涅槃,虽然这种观点只超越其他教义一小步,但我们必须仔细注意到,我们的教义就因这一小步而与其他教义完全 不同,因为佛教在证得智慧时,完全去除「自我」,而其他教义则仍然有「自我」存在,我们无法接受那种仍然有「自我」的智慧是正见的说法。


  这位耆那教大师进一步说:


  在清净境界的「自我」,和以往在尘俗世界受污染或遮蔽的「自我」是同一个,而且从一开始一直就是我们原来的「自我」。


  然而,当受染污时,它无法认清自己,因为尘俗世界或烦恼控制着它,而成为「自我」。真正的「自我」,本质上会奋斗争取解脱,或争取从尘俗世界中解脱出来,而且常以此做为它的使命,这就有如《罗摩衍那》(Ramayana)这则诗节所说的:


  恰如鸟儿生来就自然会飞翔,河流自然就会奔流,「自我」的存在就是要完成它的使命。


  这个论点明确地主张,人不论解脱与否,一直拥有「自我」,这和佛教的教理非常不同。


    当回头想想那些信奉上帝的印度哲学时,我们将再度明白他们在这方面的卓越创意,他们认定上帝就是「自我」,别无他物。「自我」遍万事万物,无所不在,尊 敬「自我」为上帝的人,称它为「梵」。他们说把「梵」视为是拟人化的上帝,是较低层次者的想法,在这些人具有更多智慧,能了解「梵」或「自我」之前,让他 们这么理解是必须的。因此,认为「梵」是拟人化的上帝,就好比是围墙或鍊条,主要是用来约束他们,使他们能因此得到较坚定的信仰。


  这点突然让我想到我们自己,教导人们把涅槃当作真正的「自我」也是一样,有如建造一座围墙,或用绳索围起来,主要的目的在于将他们引领到真正的教义中,这好过让他们孤单地存在没有任何「自我」可为依靠的状况,日后他们也许就可以自行抛弃这种最后的「自我」了。

 

西方学者的「自我观」


「自我」是永恒不变的灵魂


  百吉?那斯?卡拿(Baij Nath Khanna)在他的着作《薄伽梵歌之光》(Light of BhagavadGita)中,引导我们清楚了解以下的观念:


  「自我」不受业力的影响,它在神的领域里,物质世界与它无关,「自我」是至高无上的。(第10页)


  上帝是永恒的,祂不受时空的限制;而无生的东西,就永远不会死亡。「自我」是完全不会毁坏和死亡,它既没有起始,所以也不会有终结。(第6页)


    这些叙述对该宗教的信徒而言是极为振奋人心的,因为这些叙述使他们觉得一个人的真正「自我」是「自我」,上帝也是「自我」,两者是同样的东西。或者更确 切地说,上帝是整体,而每个个人则是部分,但因为「自我」不受时空的限制,因此不能以大小、时间长短或任何东西来度量它。所以,既无小的「自我」,也无大 的「自我」,实际上它是相同的,一个明白「自我」的人将和上帝合而为一,上帝是「宇宙我」,整个世界的人可以说是同样的东西,所有的生物也是如此,而这个 是唯一的「灵魂」,也就是世界或人类的本质。明白这种道理的人就会与这灵魂合而为一,这就好比基督教所说的,人会和上帝结合一般,最后永远有个「自我」, 那就是永恒的「自我」。


  根据前面的说法,读者应先尝试评量,这种「最高修法者的自我的」论点有多么高深(或精深),也可使读者进一步预想到,如果有超越这种主张的哲学那将会是多么地精深啊!而特别的是,这种哲学不是别的,它就是佛教哲学!


    在回头考量佛教哲学之前,让我们跨越到西方哲学,探究其中是否仍然有不同的「自我观」,他们的说法是否会比前面的「自我观」更完美。然而,由史料显示, 当「自我」的哲学在佛陀时代的印度已经蓬勃发展时,欧洲却未照耀到「无为法」哲学的阳光(即对此种哲学一无所知)。在佛灭后不久的罗马时代,欧洲才开始稍 微接触到这种学说,但大部分是关于社会方面的学说。欧洲在形而上学的发展和成就是近代的事,所谓的形而上学,是涉及心灵和神祕自然的学说,而且毋庸置疑 的,东方哲学的观念已广泛地渗入西方思想的基础中。因为腓尼基人或巴比伦人,远在佛陀之前就和印度接触,所以,早在西方哲学形成前的古代,印度和巴勒斯坦 之间的陆路就已经建立了,有些甚至远到罗马城。不过,我们现在不谈历史,只说从开始到现在,西方哲学发展的基础是什么,并且只从目前可获得的资料中,探讨 他们的「自我观」。


  各时期的西方哲学家,就如同东方哲学家一般,可分为两大派别,一派主张有「自我」,另一派则主张「无我」。主张 有「自我」这派哲学主要源自于具有道德学说、行为因果论与业力的宗教,因此他们需要「自我」来执行行为或接受行为的果报,并且害怕痛苦。主张「无我」这派 哲学源于物质主义所产生的科学理念,其后并发展成心理或精神层面,这派的「无我观」发展过度时,就形成虚无主义。但此处我们将只探讨有关「自我」的观点, 并研究他们发展的程度。

 

西赛罗──「自我」是能思考、行动、感觉及承受果报者


  从西塞罗(Cicero)的话中可以看出「自我」的轮廓:


  无论是什么东西,只要它能思考、理解、行使意志、采取行动者,它一定是属于天上或神圣的东西,因此,它一定是永恒的。


  虽然他没有将这种物体定名为「自我」或「灵魂」,但他承认有种东西是从天堂或神祕的地方分离出来的。这种东西无从去想像,而且形成我们肉体的本质,它就是那个能思考、行动、感觉和承受种种果报者,它因为这些目的而存在,并且会贯彻此一目的直到永远。

 

贝里──「自我」是上帝


  我们可以从贝里(Bailey)的话看到更进一步的线索:


  庙宇崩毁了,但上帝仍然存在。


  这显示他信仰之物既不会死亡,也不会被毁坏,并且认为这样的东西确实存在,但因他无法使用其他恰当的名字,只得称它为「上帝」。

 

艾彼科蒂塔斯──「自我」是灵魂


  艾彼科蒂塔斯(Epictetus)说:


  「我」(I)是灵魂,拖带一个躯体而行。


   这句话的意思是,他认为自己或我们的真正「自我」并不是肉体,而是一个称为「自我」的神祕物体或灵魂,这个灵魂带着躯体旅行,身体只是个躯壳或骨架。根 据这种说法,他所知道的「自我」比他的直觉──也就是任何野蛮人或野兽都知道的肉体──所知的还要深刻。他以这作为人类的本质,这个观点与印度的古老观点 相同,也和布咤婆楼告诉佛陀的观点相同。

 

哥德──「自我」永远持续工作


  另一位西方学者哥德(Goethe)说:


  我完全相信灵魂是不能被毁灭的,它的行动将永远持续。它就像太阳看起来似乎是在夜间沈落,但事实上,它只是到别处去散布光亮。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知道,这位学者相信「自我」或灵魂不像肉体一样会毁坏,它能永远活跃地执行它的任务,而且认为死亡只是一种假象,毁坏的只是肉体而 已,真正的个体或灵魂仍然和以前一样活在另一个层面上。这就好比太阳,事实上它一直存在着,但当我们看着它日出明亮、日落消逝时却误解它。假如我们能乘着 太阳,就会发现它任何时刻都相同,从来不像我们平常所看到的有时比较明亮,有时比较黯淡。在哥德看来,「自我」也是如此,无论肉体出生,长大成青少年,或 年衰死亡,「自我」总是相同,而且永远保持不变。


  我们可以发觉他的观点和印度哲学相当一致,他以某个个体作为「自我」,而这个体永 远存在,恒常不变。不过我们必须指出,他对于「自我」的看法是非常乐观的──「自我」要永远「持续地工作」。也就是说让「自我」无止境地工作(就可以得到 永远的快乐和平),一如某些教派所期望的无须做任何工作也可以得到快乐和平一样。如果我们认为工作即快乐,或快乐和工作是相同的,那么这种说法其实也是可 以的。

 

查尔斯.卫思理──「自我」永远存在


  查尔斯?卫思理(Charles Wesley),是另一个相信「自我」会不断地工作的学者。他说:


  我有一个任务,


  光耀上帝的任务;


  要去拯救一个永远不死的灵魂,


  把它安顿在天上。


  歌德在另一篇文章中说:


  对我而言,有关我的灵魂永远存在之事,可从我对行动的看法中得到证明。假如我不断地工作直到死亡,直到当下的我已无法支持自己的精神时,自然又会有另一种形式的「自我」出现。


  他相信「自我」的重生和永恒,并坚持一个原则──对工作的热忱是「自我」存在的重要因素。他不曾谈过「自我」的终结,或许他和印度哲学一样,只想到恒久存在的幸福,却从未想过「自我」最后的那一幕吧!

 

亚迪生──「自我」是不朽和宁静的


  亚迪生(Addison)对「自我」特性的解释最为深刻。他说:


  「自我」的存在没有负担。(注一)


  这种说法恰好和背负着沈着负担的生命事实相反,因为我们至少要饮食、排泄、运作身体的功能,而且必须取得能够满足我们欲求的物品。他的说词非常深刻地指出幸福的特征,他也谈到了不朽和宁静,这都显示这种境界或「法」比世俗的观念更深入或更超越。他也说:


  灵魂,安全无虞,


  对出鞘的刺刀,微微一笑,蔑视它的剑尖。


  星辰将消逝,太阳


  将随岁月流转而渐渐黯淡,自然在流年中沈落;


  但您(灵魂)将青春不朽,兴盛自在,


  在损坏物质


  和毁灭世界的战争中,您将不受伤害。


(注一)这种论点可用来形容佛教中「无为法」的特性。

 

朗费罗──「自我」是永远不变的个体


  朗费罗(Longfellow)说:


  啊!那些去世者的灵魂,


  只不过是向上飘颺的太阳光芒。


  他不只相信「自我」不朽,也相信「自我」永不停止地向着永恒的幸福迈进,这种观点和动物进化论很相近,差别之处在于他认为「自我」是永远不变的个体,而进化论则认为「自我」是个体持续发展的起点,进化论的说法符合佛教的教理。

 

蒙哥马利──「自我」是宇宙最高的灵魂


  蒙哥马利(Montgomery)说:


  灵魂和它的先祖一样是不朽的,永不死亡。


    这说法首先使我们约略明白他多少相信「自我」显示的部分,就如印度哲学中所说的「梵」或宇宙最高的灵魂,是万物的创造者一般,也就是如俗话所说的「上帝 创造万物」。假如这种论述不使用拟人化的名词,这种观点可能和佛教观点相同,即大我和小我只是一种「自然」或「法」,自然严密的法则必然普遍地统理一切事 物,使万物存在或产生各种变化,即使所有万物都改变或毁灭,自然律也不会改变,它可能会彰显自己,也可能不会。

 

渥兹华斯──「自我」源于上帝


  从渥兹华斯(Wordsworth)的诗中,我们发现有些人信仰「最高的自我」,或宇宙性灵魂之类的上帝。他说:


  我们的出生只是一场大梦和遗忘,


  与我们一起出生的灵魂是我们生命的星辰,


  它的居所在别的地方,


  而且来自遥远的路;


  不是完全被遗忘,


  也不是彻底地显现,


  但追寻光耀的云彩,我们确实


  来自上帝,祂是我们的家园。


  像这样相信人直接来自上帝,或为上帝所创造的观点,和印度教的「自我」是相同的,具有这种观点的人执着「自我」或灵魂,并因此而感到生命安稳无虞,他们认为「自我」或灵魂直接源自上帝,他甚至抨击目前的生命有如一场大梦或放纵游戏。


  坦白说,眼前的生命比死后的生命还差,因「自我」执着身体时,它是封闭、受迫的,并且会做出许多黑暗的事情,但当它抛弃身体时,它则是清净纯洁的。渥兹华斯所谓的「生命中心」或「生命的星辰」,与佛教语词中的「生有」(渴望存在bhavatanha)最为类似。

 

桑摩威利──「自我」不信赖物质而单独存在


  桑摩威利(W.C. Somervilie)将物质及世界完全和「自我」分开。他说:


  来自尘土的东西,必归向尘土,


  单单只有人的灵魂,


  是神圣的微粒,


  在万物消逝时,


  逃过了世界的毁灭。


    这种信仰是极端的,他相信「自我」或灵魂是独立的个体,能够不依赖任何物质(例如身体)而单独存在,这点违反佛法所说的心灵只有在以物质作为基础时才会 出现,就如有水才会有波浪一般;「自我」只是心灵的一种认知活动,是瞬间生灭的思考活动,也必须以物质做为支柱。换句话说,没有物质做基础,心灵的认知就 无法存在,例如若没有大脑,我们就无法思考。但是,如果桑摩威利所谓的「自我」是不能自行生灭的话,那么他的观点就和印度教的「自我观」一样。而佛教认为 在超凡的层次上并没有「人」,所以人的「自我」不可能存在,人们所谓的「人」或「自我」,只是一种「法」或「自然」。

 

朱文拿──质、量皆大的「自我」


  朱文拿(Juvenal)主张由于舍弃肉体而发现「自我」,就如我们卷起草蓆而看到藏在底下的东西一样。他说:


  这神祕的真理只在死亡时才展示,宏伟的灵魂,受多么渺小的身体掩盖。


    他认为要不是因为身体掩盖了真实,我们将发现自己真正的身分,也就是所谓的「自我」,无论就质与量来说,「自我」都十分伟大,它只是以较低级的身体作为 支柱。从以下的角度来看这个观点,会令人非常惊讶:一个人过去或平常把身体看得很重要,但当他发现了「自我」或灵魂时,就会把身体看成不过是一张记载着不 具价值资讯的纸张,他会立刻把自己的关注点从身体转移到「自我」或灵魂,这观点使人无惧于死亡并忽视身体。然而,我们必须知道,无论这种观点多么微妙和深 奥,仍然无法提供我们灭除痛苦的方法,必须有另外更高深或更精辟的哲理才能使最后的痛苦止息,这就有赖于「无我」的哲学,因为它比「自我」的哲学更精辟, 或者说至少和后者一样尊贵。

 

杰瑞米.泰勒──灵魂感知所有的风味


  由于这种观念,他们愈来愈注意这形体的内在或「自 我」,好比一个人不知道这东西就不算知道生命或不够成熟,因而无法了解人的天性,乃至不能全然体会做「人」的意义,从杰瑞米?泰勒(Jeremy Taylor)的话中,我们可以注意到他的兴趣只在「自我」(灵魂)及内在人格上。泰勒说:


  不是双眼看见天空的美丽,


  不是双耳听到音乐的甜蜜,或成功事件的喜讯,


  而是灵魂感知了所有感官和智识的风味,


  灵魂愈是高尚优越,


  它的感知就愈广大,愈有味。

 

艾佛布瑞爵士──「自我」是不朽的本体


  晚近的学者艾佛布瑞爵士(Lord Averbury)写道:


  我们有身体,我们是精神,身体只是不朽本体可毁坏的形式。

    整体来说,这些学者的见解都执着「自我」或灵魂,他们相信灵魂(即「自我」)是不朽的。虽然他们之中,有人主张「自我」从「大我」中衍生出来,但是它们 仍然可以自由地做想做的事,这和有些教派主张「自我」不是自己的,只是上帝的仆役、上帝的子民、上帝的玩物或是为上帝所创造,永远受上帝控制的「自我」, 大异其趣。

 

总结:佛法与各种观点的比较


有我执就有负担、痛苦


  那些主张与上帝有关的观点或教义,其 主要目的在使他们的信徒臣服,并且毫无异议地遵守规矩,所以这些观点是压迫性的,不允许有独立的思考和行为,一切事情完全依赖上帝,这类观点可被归为低层 次的「自我」教义,适合大多数未受教育的野蛮人,或有限制性的、适合于小孩或幼稚者的教义。


  当人们成长后,他们会从这种束缚中解脱 出来,甚至主张自己的「自我」,靠自己做事,为自己而做非为上帝而做,并且不再依赖只适合孩童的上帝。他们可能相信业力或善恶报应,只要他们不厌倦轮回, 也可能轮回很多次。他们受制于生命中一切作为后所得的报应,但并不受制于上帝的专权──上帝赐予他们唯一的今生,登录生命中的行为以备日后审判。这种相信 个人「自我」的信仰,层次比信上帝更高一层,也比较独立,具有这种信仰的人,进而能在造作善业或使自己极度净化后,获得至高的快乐和永不变异的「自我」。 我们可以看到,不论在东方或西方哲学中,这种意义的「自我」都是相同的。


  但即使是第二层次的「自我」──人是自己的「自我」而不是 属于上帝的「自我」──如此也不是究竟独立的,因为人仍然被「自我」所禁锢,这座监牢是以自我中心、自我膨胀、自我沈醉和自我恋着,并且在不知不觉中以自 满、自恋和自我崇拜的火焰焚烧自己,所以,佛教的观点不认为这种层次的「自我」是苦痛的终结。让我们看看以下的譬喻:


  有个人走进树 林里,看见树上结满了果实,他很兴奋地发现这是鲜美的水果,就开始采摘,并装满他的袋子,然后把袋子背在肩上。起初他不觉得重,走了一段时间以后,他不再 那么愉快,也比较疲倦,就开始觉得重了。所以,他开始丢弃一些比较差的水果,只留下最好的,最后只留下一些水果。不久,他又感觉到即使只有这些水果仍然很 重,所以他吃掉一部分,丢掉一部分,直到一点也不剩,即使如此,他仍然觉得沈重和疲倦,只想躺下来休息一下。


  过了一会儿之后,他发现有个地方堆满了金块,就捡起金块,背在肩上,希望赶回家,他所背的重量比刚才的水果还重,实在不知道他那里来的力气,可是不久他又感到难以忍受的沈重负担,就开始把一些金块抛弃,或沿途藏起来,直到只剩下筋疲力竭的他所能带得动的少许数量。


    但不久之后,他又发现一处充满更珍贵的珠宝,他就捡起这些珠宝,重量比刚才他所拿的金块还要重,我们也无从知道此时他的力气是从那里来的,而他也再次必 须抛弃一些珠宝,因为他意外获得财宝而兴奋地到处奔跑,所以愈来愈疲倦,他一个接一个地丢弃珠宝,直到全部丢光,才感觉十分愉快,不再有负担,心也不会跳 得比平常快,丢掉最后一颗钻石之后,他终于可以舒畅地呼吸,而且神清气爽,即使这颗钻石是最完美的,重量很轻,不会带不动,但他还是把它给丢掉了,因为它 虽然不会增加身体的负担,却会压迫心灵。实际上,携带或保存一颗完美的钻石对他而言没有任何困难,他可以很轻松,即使将这颗钻石带在身上也感觉不到半点重 量,但他无法忍受的是它「压迫」他的心,所以最后他选择丢掉它。

 

放下「自我」,才是痛苦止息处


  这个故事和拥有「自 我」是类似的,利用「自我」他可以做任何喜欢的事,不论时间长短,甚至直到永远,「自我」都可以留下来。但他终究会发现,「自我」存留的时间愈长,「自 我」所给他的负担就愈久,他宁可不要「自我」,如此一来,即使有任何东西存在,也无须再负担。这确实是他需要遵循的,藉以挣脱「自我」的束缚,人便能够依 此更进一步地从「自我」中解放出来,从此享受不再有负担的幸福和宁静。但是如果有人喜欢这种必须有负担才能拥有的幸福,那他将不再进步,也无从了解并看到 进步的好处,他会黏着在这种境界上,并向其他人宣扬这就是最究竟的幸福。


  一如前面所说,总而言之,拥有「自我」的境界,无论它是如 何容易管理,甚至到达可以随心所欲的程度,但只要还有「自我」,就表示会有「自我」的负担,也就是个人满足于个人的「自我」。个人的「自我」可以看作是一 种实体,当一个人的心灵还未超越这个实体时,就必须执着地或感激地带着这个实体,即使他非常乐于如此做,还是有执着和负担存在,但如果不再有个体感知到什 么是「自我」,那么就只剩下纯粹的「法」,这就是「无我」,亦即佛教所宣扬的「灭除痛苦的最终目的」。


  所以,「外道最高修法者的自 我」无论多么高超,都只像残存的一缕烟丝,它存在并转化成非常精细的实体,虽然这种负担并不明显,不像《布咤婆楼经》中所提到的三种「自我」那么明显,但 它并不比欺骗某人去负担自己好到那里去。我们应该完全放下「自我」(或「自我」的认知),只留下「法」。有为法的部分不断地随其特性运行,而无为法的部分 则依其特性,超越一切事物和行为,这才是苦痛的止息或「无我」。如何达到「无我」的境界,将在以后讨论。

                                              
一九三九年卫塞节于泰国猜耶县法施社图书馆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法的社会主义 下一篇解脱自在园十年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