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你为即将到来的死亡做好准备了吗?
2019-05-29 10:58:17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1258次 评论:0

你为即将到来的死亡做好准备了吗?


作者:阿姜曼尊者


 

证悟涅槃前,死亡并非终结,而是又一段开始


在尊者阿姜曼住在诺格菲村期间,有两位比丘死了。一位是中年比丘,他是为了修习佛法而出家(不是只为了研究佛法)。他曾经偶而在不同的地方跟尊者阿姜曼住在一起,从清迈到乌东泰尼到沙口那空,而在诺格菲村逝世了。他在禅思方面已经有了令人满意的进步,至于智慧方面,他从尊者阿姜曼接受着定期的开示。


他的性格是果断的,而修习则是坚毅的。尽管他不识字,却能用很感人和很有启示性的方式来说法。不幸地,他长久为肺结核所苦,而在一天早上大约七点左右,宁静地逝世了。他逝世的样子,对献身于修习法义的人是个感人的榜样,它证明了这项事实——在身体四大分离的时刻,一颗受过良好训练的心意,能够不执着于身体的情况。


这是危急的时刻,当意志力和智慧受到最切身的、私人事情的严酷考验时,没有人,即使最爱的人,也不能伸予援手。这是总计所有结果的时刻,善的和恶的,智慧的和愚笨的,强的和弱的。从这个冲突所得的结果,再度是最切身和私人的,各自唯一的财产。由此可见具有最伟大价值的佛陀警语(在《法句经》里):


世界被黑暗所覆盖,


它持续地被损耗(被它自己的烦恼)。


放逸和作乐有什么用呢?


为什么你不寻求光明?


只要一个人生活在黑暗的覆盖里,他就会在黑暗的摸索中死亡,进而感受黑暗境界的苦果。对于那些生活放逸和过度自负的人们,上面的章句当是严厉的警告,足以让他们觉醒和愧疚。一个凡夫的心意常常是难以驾驭而顽固不化的,它需要经常的警告、责备和申斥。在诺格菲村,两位比丘逝世的事件,就明白揭示了此意。


就在那个中年比丘逝世之前,尊者阿姜曼和其他正要出去托钵的比丘们,都能亲见他的逝世,并运用它做为有价值的教训而警告每一个人。


在他逝世之后若干时刻,尊者阿姜曼一直保持沉静,然后用一种严肃的态度告诉其他的比丘们:“现在对他没有什么好忧虑的了,他已经出生于第六层的梵天界——光音天,如果他稍微活得久一些,以增进他的内明,他就能够生于更高的五重天之一,然于从那里解脱前进,不必再回到这里来。但这是小事,现在没有什么障碍了。现在所有的障碍和忧虑应该是关于你们自己的那些了。你们准备到哪里去?到畜生道、恶鬼道、地狱道、天道或涅槃的境界去?注意你船上的罗盘针,你自己的心态,它朝着什么方向?在这个时刻来临之前,经常要调整你自己心态的罗盘针,向着正确的方向。在那之后,就不可能再修正了。”


第二位比丘死于疟疾。他生于乌伯拉加尼城,在他感染疟疾之后只有一个月就去世了。在他死前,另一个比丘经由禅思定境知道了他的命运。


有一天傍晚,当参加与尊者阿姜曼的法义讨论时,他向尊者阿姜曼叙述他的定境,说在他昨晚禅思的时候,他的心意恰巧进入专精的状态,然后他看见尊者阿姜曼站在一堆火柴的前面。在他的定境中,看到尊者阿姜曼指派某人把火柴堆在那里,并说那堆火柴将要在那里用来火葬那个生病的比丘,因为它比在其它地方更好。他向尊者阿姜曼表达他的诧异,请教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看起来那个比丘的病似乎并没有那么严重。


尊者阿姜曼回答说,他已经知道那个比丘的疾病是致命的,但是有关于他的后世并没有什么可忧虑的。他一定会生到一个喜乐的境界,但是不能告诉他即将到来的死亡,否则,他可能会变得害怕,而他注定进入的喜乐境界可能就错失了。


过了几天,病人在深夜里,突然地被疟疾的高烧症状所攻击,过了几个小时之后,就安详地逝世了。尊者阿姜曼能够预见未来的事情,可以从这个事件中看出,但是有时,知道了将会发生什么事,他却不愿向任何人提起。


还有另一个比丘也被疟疾所攻击,他在早上的时候体温升高,他的情况很严重,使他不能出去托钵,也不能进食。他从早上一直到下午三点当高烧减退的时候,都用观察思惟它来对抗高烧。他观察思惟得很累了,所以就只集中注意它而没有智慧的运作。也就在那个时候,尊者阿姜曼正在详察他的修习,当下午四点,他前去见尊者阿姜曼时,他被警告说这样的修习方法将不会有什么利益。


“如果你仅只让自己的心意停留在它上面,你就不能体认身体的性质、感觉、心意的情况和现象,”尊者阿姜曼说:“这种方法是隐士的方法,或像狗咬狗的方法,不是一个希望体证所有事物真谛的比丘所应有的行径。用那个方法,你将不能体证任何事。我检查着你所做的,并看到你只集中你的注意力在痛苦上面,没有运用智慧。那样,你不会有任何进步的。记住,智慧必须做为所有观察思惟努力的基础。这就是苦灭之道。”(本文节选自《阿姜曼尊者传》)


----------------------------------------------


法师简介:阿姜曼· 布利达陀(Ajahn Mun Bhuridatta),泰国公认的阿罗汉成就者。1870年生于泰国乌汶省。阿姜曼年轻时拥有活泼的心智,在民俗艺术方面表现优异。成为比丘之后,追随森林比丘阿姜扫(Ajahn Sao)修习禅定,并严持戒律。当时,他所在地区的戒律已非常松弛,而禅定的力量更是受到很大怀疑。阿姜曼修行上的巨大成就,成功改变了人们对持戒、禅定的不解,他也因之成为僧团修行的典范。虽然所在寺院地处偏远,但阿姜曼仍成为受全泰国人民敬重的高僧。几乎二十世纪泰国最有成就、最受尊敬的禅师,不是他的弟子,就是受到他的深刻影响。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尊者阿迦曼传 下一篇菡萏逸香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