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浑源县永安禅寺
永安寺地处恒山北麓的大同浑源县城内,离悬空寺不远,有两大看点,一是元构,二是壁画。
永安寺始创建于金代,重建于元代初年,明清时期屡有扩建与修缮。该寺坐北朝南,沿中轴线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和传法正宗殿,形成两进院落,东西两侧有配殿。其中,传法正宗殿为元构,其余则是清代建筑。
山门面宽五间,进深两间,悬山式屋顶,以黄色琉璃瓦顶覆盖。
两旁各有一砖雕拱门,再往旁建有“二龙戏珠”图案的琉璃墙。
01
元代遗构
传法正宗殿是永安寺的主体建筑,也是最具价值的一栋,修建于元延祐二年(1315年)。
传法正宗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殿顶为庑殿式,出檐深远,古朴庄严。
“传法正宗之殿”匾额。
两侧墙上书写“庄严”二字,是元代寺院主持月溪和尚书写的。榜书高近四米,苍劲雄浑,气势磅礴,更显大殿气派。
殿顶用黄色琉璃筒板瓦覆盖,四边饰以蓝、绿琉璃瓦,屋脊饰以琉璃团花,繁复华丽,光彩夺目。
鸱吻的尾部龙首昂起。
正脊居中有狮驮宝瓶,左右是白象驮宝珠。
铺作为五铺作,明间补间铺作两朵,次间、稍间,两山面均为一朵。
后墙上书写“虎啸龙吟”四个大字,是清乾隆年间由张煖所书。
殿内施减柱造,立有四根金柱,空间巨大,当心间顶部设天宫楼阁式藻井,其余部位为彻上露明造。
02
壁上丹青
殿内佛像已不存,但满堂的水陆壁画、建筑彩画却保存完好,实属难得。墙壁下方砌有一米高的护墙,使得壁画远离地面潮气,也更符合人们观赏壁画的视觉习惯。
在1966年时,大殿改为粮仓,佛像被砸毁,但正是因为作为粮仓,殿内壁画方可度过那个动荡年代,可谓福祸相依。同时由于堆放粮食的缘故,现存壁画的底部多有损毁,一些颜色和线条因受潮而完全脱落。
永安寺壁画所画为佛教美术中的水陆画,水陆画是与水陆法会相关的一种宗教人物绘画,其题材主要取自儒、释、道三大教,其绘画形制、构图及技法,无不受中国传统绘画技艺的影响。之前在石家庄毗卢寺也有幸目睹过水陆画的风采。
永安寺壁画可分为两部分,北壁的十大明王像和东西南三壁的人神鬼图,为明清时期作品。
北壁的十大明王像,一字排开,以殿内后门为中心,东、西两壁各绘五尊,是永安寺现存壁画的登峰造极之作,令人赏心悦目,可谓是国粹。
其中的大威不动尊明王是非常有名的一尊,描绘的是明王用手撕开怒像,露出佛的本来面目,非常震撼。网上已有很多的相关文创产品了。
东西南三壁的人神鬼图,形成浩浩荡荡向北行进的人神队列,场面很是壮观。壁面很高,因此队列被分为高度相等的上、中、下三列,每组都配有榜题,因此所画人物身份可一目了然。
其内容丰富,卷帙浩繁,诸界百态,如在眼前,不由感叹古人的非凡想象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