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浑源县悬空寺
一、悬空寺在哪?
悬空寺,位于山西省浑源县,恒山的悬崖峭壁之间,距大同市65公里,最早叫“玄空阁”。因为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上,在汉语中,“悬”与“玄”同音,后改名为“悬空寺”。
▲恒山“第一胜景”
悬空寺是恒山十八景中“第一胜景”,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嵌入陡崖,历经1500余年屹立不倒,闻名世界。同时是国内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好的高空木构摩崖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谁修建了悬空寺?
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后期(公元491年),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相传魏天师道长寇谦之(公元365-448)仙逝前留下遗训:要建一座空中寺院,以达“上延霄客,下绝嚣浮”。之后天师弟子们多方筹资,精心选址设计,建成悬空寺。
悬空寺所处位置位于历史上各朝代争夺的要塞,千百年来不但没有遭到破坏,而且在此期间,历代都对悬空寺做过修缮,现存建筑为明清时期所建,也为典型的明清时期寺庙建筑风格。
▲碧瓦朱寰
三、为何能悬空?
从典籍中我们可以得知,悬空寺建寺伊始,其最高处距离地面有上百米,距离地面要更高,随着后世历代雨水侵蚀,淤泥增多,现在已经没有初建成时那样的高度。在没有爆破技术和大型施工机械的年代,悬空寺的建造凝聚了众多工匠非凡的智慧。宏如天宫,支撑楼宇的木柱子却不及碗口粗,悬空寺为何能悬空呢?为何能够屹立千年不倒?
从山势可看出,悬空寺并非在垂直的峭壁之上,而是位于一处天然的凹槽内。查证得知,当初工匠们从高处依靠绳索悬下,利用工具扩大凹槽,先凿出一个可以施工的平台。
▲嵌入山体的横梁
工匠们在平台上把经过桐油长时间浸泡的铁杉木嵌入山体,作为横梁。铁杉木榫的一端加入木楔,在打入石卯的同时木楔胀开,形成膨胀燕尾榫。铁杉木本身防腐防潮,经过桐油浸泡后,每根可以承受数吨的重量。这便是悬空寺稳固的秘密所在。
工匠们将建筑材料运送至山顶,利用绳索下放到作业平台,经过榫卯梁架组合,将建筑材料拼接为一体,逐步搭建悬空寺主体。一步一步拼接成整个建筑之后,再打通所有的栈道。
▲支撑建筑的原木
悬空寺的阁楼和栈道下面这些粗壮的横梁木材,被深深地打进岩石里面,露在外面的只占横梁长度的1/3,这些横梁是挑起整座阁楼的关键,共有27根。后人在悬空寺下方加上了长长的原木,令整座建筑更添悬空于峭壁之感。
整个佛寺建筑巧妙地利用了自然环境中的山势地形,在山岩间将整个寺院的重量导入山岩,因悬空寺上空山岩向外探身,形成天然的屋檐为悬空寺遮风挡雨,减少了风雨对建筑木材的侵蚀,这也是悬空寺能够屹立千年的原因之一!
四、悬空寺建筑格局?
悬空寺呈“一院两楼”的建筑格局,总长约32米,楼阁殿宇40余间。主要包括南楼和北楼两座三檐歇山顶高楼凌空相望,中间以10米的长线桥连接。殿阁之间相互交叉,栈道飞架,高低错落。全寺初看去只有十几根大约碗口粗的木柱支撑,最高处距地面50多米。
▲南楼
▲北楼
南楼内高三层,长约8米,宽约4米,有纯阳宫、三官殿、三教殿和雷音殿。北楼高三层,长约为7米,宽约为4米,分别为五佛殿、观音殿、三教殿。长线桥上建楼,楼内建殿,殿内供佛 。长线桥将佛庙、楼宇等景观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奇幻、奇险、奇巧的景观。
▲连廊
悬空寺的建筑工艺水平,达到了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登峰造极的境界。四十多间房舍如朱玉镶嵌在恒山峭壁之间,整体布局对称紧凑又分散自然。曲折的回廊,虚实相衬的木梁,凸凹有度的依山势而建的亭台楼阁,使悬空寺如同一幅玲珑剔透的立体浮雕,在万仞峭壁间浮现,极具艺术感染力。
▲寺内石窟塑像
悬空寺内的碑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