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陵川县龙岩寺
时代:金至明
批次:第五批
类别:古建筑
地址:晋城市陵川县礼义镇梁泉村村中
龙岩寺位于晋城市陵川县礼义镇梁泉村,坐北朝南,上下两进院落,一进院与二进院地坪高差3.7 米。寺院南北长60.7 米,东西宽30.7 米,总占地面积1863平方米。中轴线上有山门遗址、中殿、后殿,一、二进院落东西两侧均设廊房,中殿东西两侧设二层厢房,后殿左右为东西耳殿。
龙岩寺创建于唐总章二年(669)。金天会己酉年(1129),僧人垂耀旅居于此,镌佛像于巨石之上。天会辛亥至甲寅年间(1131~1134)年间创建中殿,大定三年(1163)赐名“龙岩寺”,大定辛卯年(1171)维修后殿(法堂),明嘉靖、万历年间多次维修。现存中殿为金代建筑,正殿为明代建筑。
2001年6月,龙岩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价值阐释:
龙岩寺创建于唐代,历史悠久,格局基本完整,是晋东南地区重要文物遗存,是研究晋东南地区建筑、艺术、技术和佛教发展历史的珍贵例证。
中殿建于金天会十二年(1134 年),其外观形式及内部梁架结构为金代遗构,展示了金代建筑的风貌,对于研究金代建筑历史有重要意义,是研究金代建筑珍贵的实物资料。
寺内保存的石碑、石碣对于考证龙岩寺以及梁泉村的历史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体现了周边居民在金至清各历史时期的物质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状况。
龙岩寺背靠岩石、远眺山野的寺院选址,以及依地势分为上下两院的空间布局,体现了晋东南早期建筑的选址、布局观念,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附属于文物建筑的石刻、彩绘、壁画等,工艺精湛,地方特色浓郁,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龙岩寺的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和建造工艺反映了金代至今各历史时期的建筑技术水平,以及地方做法的独特性。
龙岩寺在历史上曾是陵川县重要寺院之一,其檀越范围广,宗教影响力强,与梁泉村其它宗教建筑一起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宗教格局,成为周边村落的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中心。
龙岩寺作为千年古刹,在历史上一直是周边村落村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反映了当地的人文底蕴,具有较高的社会文化价值,对于保护地方民俗文化、延续地方文化传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主要看点:
中殿为金代建筑,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屋面举折平缓,出檐深远。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后压乳栿通檐用三柱。中殿简洁合理的梁架结构、加工规整的大木构件、琴面式真昂的使用、卷杀明显的檐柱柱头、覆莲样式的内柱柱础,体现了浓郁的早期建筑风格。中殿于金天会辛亥(1131)至甲寅(1134)年间创建,与《营造法式》刊行年代十分接近,建筑整体形制显示出受《营造法式》制度的深刻影响。
大殿又称法堂,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筒板瓦屋面,前檐斗栱五铺作,单抄单昂。大殿始建于金天会七年(1129),大定丁亥年(1167)至辛卯年(1171)重修,明嘉靖年间亦有重修,主体结构为明代建筑,但也保留了部分早期建筑风格。如侧脚明显的檐柱、构造简洁的斗栱、不设补间铺作的做法。大殿内东西山墙山花部位绘仿木构梁架壁画,图案有花卉、龙纹等,色彩淡雅。殿内前檐栱眼壁位置绘兰草、菊花等花卉等图案五幅。大殿选址独特,后檐墙坐落于一块巨大的岩石之上,龙岩寺名称的由来即与此有关。
除建筑外,龙岩寺还保存有两通珍贵的金代碑刻,以及一通体现龙岩寺宗教地位的檀越碑记。
《龙岩寺记》碑勒石于金大定三年(1163),方首长方座,碑首身一体,通高208、宽80 、厚 22 厘米。碑首篆书“龙岩寺记”,碑身上部三分之一为礼部牒文,文载:“尚书礼部牒 泽州陵川梁泉村老人秦厚等同僧王智远等状告:本村院自来别无名额,已纳讫合着钱数,乞立寺名。勘会是实,须合给赐者。牒。奉敕可特赐龙岩寺。牒至准敕。故牒。金大定三年二月十六日。令史向升,主事安,中宪大夫行员外郎李,郎中,镇国上将军行侍郎阿典,正奉大夫礼部尚书兼翰林承旨王”。牒文记录了礼部为龙岩寺赐名的经过及各级官员的职务、姓氏,是研究金代公文行文规范的珍贵实物。碑身下部三分之二为《龙岩寺记》,楷体竖书,碑载“兹者古寺其来久矣……至天会九年辛亥,先祖父赵卿暨叔礼,施为金田……鸠工□旅,协力同心……乃命公输设矩,匠石挥斤……不逾于岁,已即其功。势极翚飞,威加壮丽。越甲寅,以庆其成。方今真主题期,尊崇释道,乃敕天下郡邑无名额寺院宫观,许令请买……经诣本郡军资库输钱三十万,兼经藏堂承买,得赐曰龙岩寺……大金大定三年岁次癸末四月辛酉朔戊辰日立石”。碑文记载了金天会年间创建中殿及捐资输钱请朝廷赐名的历史,是考证龙岩寺历史沿革的重要实物。
《新建龙岩寺法堂记》碑勒石于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碑圆首长方形座,首身一体,通高227、宽90、厚18厘米。碑首篆书“新建龙岩寺法堂记”,碑文记载了自唐到金龙岩寺的历史沿革及金大定年间维修法堂、石像被毁的历史,同时还记载了众多住持僧人、维修者的姓名和事迹,是考证龙岩寺历史沿革的重要实物。
《龙岩寺檀越碑记》碑位于中殿东山墙,勒石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碑文记载了乾隆年间的一起宗教事务纠纷,并刊列了龙岩寺檀越村庄54个。此碑是研究清代宗教管理制度的珍贵史料,同时也是龙岩寺宗教地位及影响范围的真实证明。